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8 01:13:42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1

摘要:从对外教学在实现跨国文化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使命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本文作者对译员在对外教学翻译中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并着重于对外教学翻译中语言的运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对外教学;翻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增强,我国的对外教学工作因此也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参训的外方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授课内容更加深入,教学要求更加严格,培训的形式方法更加多样。这些变化使得参与对外教学的译员必须承担起更加繁重而重大的教学任务。作者结合自身经历,针对对外教学方面一些规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课前准备工作

“不打无准备之战,不打无把握之战”。如果把对外教学翻译作为战场,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就很难就对外教学有胜算。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充分而且到位,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反之,课堂教学效果就不理想。课前准备的过程是繁杂的,内容是多样的。

专业知识的准备。大部分译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基础专业知识薄弱。这就需要译员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从中掌握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接受课程教学翻译任务后,首先要找到中文教材熟悉相关知识。有不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及时和教员沟通。然后阅读相应的外文资料,中外结合起来加深理解,着重记忆生僻词和重点词。

课件准备。译员需要将教员编制的课件翻译成外文版本,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加工,翻译过程也是一种学习。作为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是最直观的资料,是目前对外教学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翻译时尽量用书面语,还要注意表达方式的一致性。就一个知识点来说,如果是动词短语就用相应的翻译用语,如果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就用相应的表达方式,不宜混乱搭配。在翻译课件的过程中,译员不宜象教员那样用多种字体力求美感,而是要选择正式的,容易辨认的字体。有些外文拼写有其特殊性,比如法语中的尖音符,软音符等,有一些中文字体是显示不出来或者显示为乱码的。因此外语部分最好选择Times New Ro-man或者Arial字体,大小至少在18磅。另外,如果课件是内训课件根本没有给外语留空间时,译员就需要适当调整行间距,一页幻灯无法显示的分为两页。翻译完之后,从头到尾检查一遍,以更正错误并熟悉课件内容。

在授课前,译员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外语表达习惯,以便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翻译,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二、翻译中应重视几个问题

课堂是译员发挥其翻译水平,展示其工作能力的舞台。在课堂翻译过程中,译员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译员的定位。译员不能一味强调其重要性,按照自己的思路翻译而把教员晾在一旁;也不能妄自菲薄,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译员在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把教员所授内容准确的传递给学生,把学生所提的问题及时传达给教员,并把教员的答案完整地回复给学生。

对学生的态度。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热情周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课堂的衣着。为展示我国良好形象。作为和学生直接接触的译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和衣着。课堂授课宜着正装,不宜过于休闲。

译员的站位。为便于操控电脑和幻灯,教员一般都位于讲台附近。译员和教员之间的距离要适中。距离过近,一方面影响教员操作电脑、指示幻灯。另一方面也影响自己指示幻灯,还容易和教员产生碰擦,显得杂乱,对课堂授课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距离过远,容易导致听不清教员的声音,不便于与教员的交流。另外,要注意避免画面冲突,不应置于幻灯投影之前,阻挡学生视线。

语言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译员应该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材和幻灯片中的内容常以科技文体的形式出现,而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和课件内容,译员应当简化或者以常用口语的形式解释教材和课件内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国对某些词语的表述也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比如“点穴式”打击,这个词就是从中国传统医学的点穴转化过来的,有些学生对此并不了解。但是遇到这种词语,必须按照原文翻译,而不能意译。因为教员肯定还要解释或者对此提出问题。此外,如果是把握不准的专业术语,要及时请教教员,而不能不懂装懂,望文生义;如果遇到难以用外语表达的专业词汇,可以用解释性的语言,也可加上肢体语言,或者通过演示、作图等手段,确保学生理解所表达的词汇。

课堂的掌控。译员需要掌控好上课的节奏。有的教员受内训教学的影响,在上课时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这无疑给译员加大了翻译的难度。译员在翻译时,在合适的时机要停顿一下,让学生有时间消化所翻译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要加强语气或者重复几遍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员要不断关注学生的信息接受情况,多问几次“Compris,),(懂了吗?)”C’est clair?(是否清楚?)”,以保证学生对所授内容的吸收、理解和掌握。

注意力的要求。翻译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在课堂上译员要保持精力高度的集中,要认真地听教员或学生所说的每句话,避免错译漏译。

三、课后总结工作

总结是一种再学习,再提高,再促教学心得进。任何一种工作的完成,都有成功值得发扬光大的一面,也有值得我们吸取教训失败的一面。只有静下心来作认真总结,才能实现个人业务进步的新的飞跃。课堂教学翻译总结的内容很广泛,但以下两点最为重要:

第一点是对课堂教学翻译准备的总结。课堂教学翻译准备的总结分为两部分:一是每一课程中期,总结专业知识的准备的范围是否全覆盖,如果没有,马上弥补没有涵盖的内容,使自己专业知识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翻译需求。二是每一课程末期,对每一次课堂教学翻译的笔记进行归纳梳理,认真完善到每一个课时的内容。三是课件准备情况,如果课件不太系统完整,就要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自己作好充分的准备。四是在授课前,应该与学生聊聊,一方面了解他们对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适应他们外语水平和口音。这方面总结要与上一期教学进行比较,看是否做得到位。如果有缺失之处,下一期应该做得更好一些。

第二点是对课堂教学翻译语言运用的总结。,每次下课后,译员要及时做好课堂教学翻译语言的应用总结,对课堂上成功语言的应用的方面应该保持,并作为个人业务档案保存下来,成为课堂教学翻译语言应用的积淀。对课堂教学翻译语言的应用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可行性整改方法,以便下次课堂授课进行改进。在对外教学翻译工作中,课堂教学翻译语言运用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贯穿对外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我们要把整体的教学工作与每一次课堂教学翻译语言运用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广泛的课堂教学知识,同时孕育对中国的特殊友好感情。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2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迫在眉睫。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人走向外语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其办学40年之久,不仅培养了一批外语专业人才,也为当今的翻译教学以及相关的外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美国康乃尔大学中国史教授毕乃德对同文馆有这样的评价:“开办的目的,本在传习外国文字;但前后四十年中,它却按着近代的办法,给了学生们一种广博的训练,为中国政府造就一批翻译和外交人员。同文馆设在京师,又系直隶总理通商事务衙门,所以影响很大,学生也布满了全国”[1](p53)。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外国语学校。为了培养翻译和对外交涉人才,京师同文馆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测试手段、教学主体等方面彰显了翻译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本文通过在历史语境下探索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育特征,沿着同文馆向西方学习的足迹,寻求培养翻译人才的有益经验。?

一、京师同文馆凸显翻译实践性的外语教育特色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语被列入用于正式和庄重场合的外交语言,并规定一旦中文与西文发生歧义时,要以西文为据。朝野对英语的态度开始转变,学习西方语言、培养近代外交人才成了当务之急。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郭嵩焘、冯桂芬等相继向清廷倡议培养外语人才。1859年,翰林院编修郭嵩焘上奏在上海设立外语学馆。1861年,苏州翰林冯桂芬上奏强调设校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后来在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的建议下,清政府批准设立了同文馆,于1862年6月正式开学。同文馆在办学过程中,始终重视实践,贯穿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1.中西并举,知识结构全面?

洋务派最初设立京师同文馆的目标是培养翻译人才,课程设置与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策划、安排。同治五年(1866)以后,京师同文馆的培养目标有所调整,清朝统治者不再满足于只训练外语翻译人才,而是要培养外交人才和懂得西方科学技术的西艺人才[2](p87)。随着所设科目不断扩大,同文馆也从外国语学校过渡到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模式经历了从单纯的外国语文教育到增设算学馆,发展到外国语文与西方科学知识结合的模式。?

尽管传统的中国教育重德轻技,但在光绪二年(1876年)公布的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列表中,近代科学技术知识被列入课程,教学内容现代化。根据《同文馆题名录》,“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把课程设置为: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3](p18-19)。八年制同文馆课程中,前几年注重语言文字和外国史地,后几年兼习自然科学,文理并举,体现了从语言基础技能到综合知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同时,从第二年开始到第八年,翻译课程强调翻译实践,翻译练习从句子到篇章,再到书籍,并将“译书”列为正式课程,突出了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的目标。由是观之,八年制课程表中的课程内容设置体现了通过系统的基础训练过渡到专业外语学习的过程。?

此外,京师同文馆的主办者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汉语学习。他们认为扎实的汉语功底有助于理解西语,汉文与西文可以相互促进[2](p89)。总理衙门大臣在同治十年(1871)与光绪十八年(1892)的堂谕中一再声明:“本衙门设立同文馆原为学习洋文,然必通晓汉文者,方能于洋文得力”[4](p89)。 虽然八年课程和五年课程都未列汉文经学,但按照旧制,这些课程是必不可少的。1879年刊的《同文馆题名录》指明“至经文汉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表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随时练习作文。”因此,汉文也是京师同文馆一直强调的课程 [5](p17)。 京师同文馆安排学生每天上午学汉文,下午学习西文,不习汉文者将面临严厉的惩罚,惩罚措施包括按日罚扣膏火费或予以斥退[2](p89)。?

2.翻译实践性贯穿课堂内外?

同文馆采取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译书、被派出考察,参与外事活动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历练外语能力,增加外交知识。?

同治七年(1868年)起,总理衙门对于我国以往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主动进行核对校订,京师同文馆的学生也参与了核对校订工作。光绪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1888年7月30日),总理衙门奏请添设了一个翻译处,作为专门的翻译机构,由京师同文馆的学生充任期间。总理衙门和翻译处成为同文馆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外语和翻译水平。?

同治十三年四月(1874年5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呈请译书,开具章程六条”,提出在馆内组织教习与学生翻译西书。译书活动既强化教学效果,又锻炼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开创了外语教育和翻译工作的新局面。在同文馆,一般由外国教习独立翻译,或由学生翻译而由教习校订。京师同文馆历年翻译的西书中,师生合译与学生自译归并统计,所占比例达83%,学生跃居“译书队伍”中的主力军[2](p106)。同文馆学生所译的西书主要有三类,一是人文社科类,如长秀、杨枢等译的《各国史略》;联芳、庆常等译的《公法会通》;二是自然科学类,如毕利干、承霖等译的《化学阐原》;三是语言学习类的,如汪凤藻译的《英文举隅》等[6]。 据统计,同文馆师生翻译了各类书籍共29种。?

课堂教学和课后翻译练习之外,总理衙门还安排学生随政府使节出洋考察及参与外交谈判。1866年总税务司赫德向总理衙门告假回爱尔兰结婚,总理衙门考虑到“可增广见识,有裨学业”,首次派曾任山西襄陵县知县的旗人斌椿率领3名同文馆学生随赫德出洋考察。此次考察历时七个多月,先后到法国、英国、瑞士、俄国、德国考察[3](p49-50)。 1867年,清廷任命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委托其率团前往各国办理外交。其间随团的京师同文馆学生有6人。1870年,英文馆的德明和法文馆的庆常随使团赴法国道歉,担任翻译[2](p108-109)。 除此以外,总理衙门派同文馆的学生出国留学,例如1896年,总理衙门选派16名学生分赴英、法、俄、德四个使馆见习。总理衙门规定,学生分往学习语言文字、算法,“以三年为期,责成出使大臣,严为稽核”;“如不堪造就,即行咨回。”[3](p22)?

3.语言测试紧密联系翻译实际应用?

除了丰富多样的翻译教学环节,同文馆的考核内容与培养翻译人才的目标紧密结合。京师同文馆是当时的最高学府,考试分为月课、季考、岁试、大考。月课相当于月考,任课教习自己出题,题型是翻译,试卷由任课教习批阅评级,每月初一举行。季考每年二、五、八、十一月初一举行,季考出题如月考,试卷由总理衙门大臣审批后才能用于考试。岁试每年十月定期面试,由总理衙门大臣出题、评分。大考每三年举行一次总考试,最受重视,由总理衙门出题、监管、评分。届时总理衙门大臣、总教习、中外教习、提调和总税务司都亲临考场。考题内容主要侧重翻译能力检测,通过各个级别的考试,以及平时多种多样的翻译练习,构成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结合的评估模式。从教学环节上来讲,考试对教学构成有效的评估。?

转贴于论文联盟

京师同文馆最初主要是培养当时社会所急需的外语翻译人才。从试题内容上分析,外国语文以公文翻译为主,光绪年间增加了口语会话和文学翻译[2](p100)。 同治四年(1865),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外国语学校同文馆进行了自创办以来的第一次大考。这次大考由恭亲王等总理衙门大臣亲自主持、监考、判卷,历时九天。当时英、法、俄三馆学生均参加。初试要求将各国洋文照会翻译成汉文。复试将各国条约摘取一段,要求翻译成外文。最后口试,令考生将汉语条子口译成外语,隔座向外国教习陈述,然后由外国教习将学生的译文翻译成汉语,再对比原题。从这次考试可以看出,同文馆开办之初,重点放在实际翻译能力应用上。但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各科大考题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大考外文翻译看出,教学的难度加大,考试内容与外交实际需要联系密切。考题篇章较长,文白兼有,文体不一[7](p48-51)。其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外语大考除了照会翻译,又增加了三段文字翻译题,它们分别摘自奏折、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2](p100)。试题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词汇量、句法结构、时事背景、综合知识进行全面考察。同文馆以翻译为重点的综合考试体现了对翻译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从考题难度看,现今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恐怕也不容易做答。?

4.洋教习参与教学与管理?

京师同文馆自始至终,都未有中国人充任外语教习之职[7](p72)。各国文馆所聘洋教致分5类:传教士,海关人员,通过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从国外招聘的人士,来华求职人士,部分驻华馆的翻译[8](p13-14)。据《同文馆题名录》记载,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止,京师同文馆历任洋教习52人,约占62%[2](p76)。洋教习的聘用冲破了传统教育中的局限,开创了中国官办学校聘请外国人任教之先河。外国教习担任的课程包括外语课、专门课、基础课、医学课、国际法,为西文和西艺的引入奠定了基础。京师同文馆直属总理衙门,总理衙门负责京师同文馆的行政管理,其他一切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几乎整个交给洋教习去办。比如,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英文教习包尔滕等外国传教士不仅担任教学,还担任行政职务。?

洋教习中,丁韪良为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了不少工作,为同文馆开拓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新局面。1868年,丁韪良指出:“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在于文字代表一切,而科学没有丝毫地位”[9](p213)。他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用结合,采取实验方法。1869年11月,他任总教习后,负责一切教学和教务工作。他按照西方办学方式,对同文馆教学进行逐步改造,包括教学管理、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除了努力制定了《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和《京师同文馆五年课程表》,他还策划和主持教学实验场所,包括1876年建成化学实验室和科学博物馆,1888年兴建物理实验室和天文台等。此外,丁韪良对同文馆的观象台建立、印刷所开办、电报机使用都做出了贡献。?

除了自己努力实践翻译,丁韪良还积极组织一批译员进行译书活动,其中有教习,也有优秀学生。丁韪良任总教习后,于同治十三年(1874)拟定《译书章程》六条,指出各馆外国教习,除专职教授功课外,鼓励洋教习授课之余致力于译书。这一呈请被总理衙门所采纳,最初由总教习、教习自译,后来学生也协助翻译,学生中也有能自行翻译的。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驾驭语言的实践能力,推动了同文馆的课程建设,有效扩大了西学传播。?

二、京师同文馆外语教育特色的启示?

京师同文馆是清王朝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而被迫开设的,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办学方式等教育改革影响了中国教育制度,上海、广州的同文馆基本上依照京师同文馆,其他各类新办学堂也深受影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设立的自强学堂虽然具有一些张之洞“中学为体”的特色,但整体上也是遵照京师同文馆的模式[8](p12)。同文馆注重学用结合,突出翻译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完成了总理衙门以“设立同文馆令诸生学习西文西语,备翻译差委之用”的办学目的[7](p110), 开拓了向西方学习的风气,成为晚清新型学堂的楷模。京师同文馆的外语教育对当今外语教学有诸多启示:?

1.必需的广博知识?

嘉道经世思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强调学以致用,倡导一种面向现实、讲求功利和解决当下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新学风[10](p69)。 正是这种新学风推动着具有经世思想的洋务思想家解决他们的时代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并使西学成了经世之学的重要内容[10](p69)。京师同文馆虽然强调工具性翻译人才,但在艰难的历史环境下积极探索具有全面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最初强调语言教育为主要学习内容,逐渐增加西方科学知识的课程,并逐渐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等西学,体现了同文馆逐渐认识到翻译能力的培养应基于对学生全面的知识构建基础上。这启示我们,任何时代的翻译专业人才不仅需要精通语言,同时还需拥有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外语教学应努力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综合建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既通又专的翻译人才的需求。?

2.加强母语文化和语言知识的学习?

京师同文馆通过对汉文学习的监督和管理,体现了对传统经学的重视,体现了中学与西学并存的思想,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丢失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性。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以西方文化走向中国为主,文化的双向交流不足。目前,以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渗透到了包括教育的所有人类领域,教育全球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国际化,而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人才,以便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国服务。因此,在当今外语教育中,有必要将加强汉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要求纳入课程设置范围或者教学内容中,通过母语水平的提高来保证英汉翻译能力,有效使用英语传递本土文化知识,使中国的本土知识实现全球化,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突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3.增强实践性的教与学?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1]。 翻译家纽马克在翻译教学中十分强调实践。他提出,翻译教学的课程中,至少60%应是翻译实践[12]。翻译课既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对学生翻译的训练应首先强调一定的习作量[13]。 京师同文馆将翻译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突出了翻译的实践性特点,有利于督促学生大量操练,将翻译技能内化为语言能力。同文馆通过翻译练习和译书实践,强调外语课程在历史环境下“经世致用”的思想,通过政府支持,教师配合,有效地实现了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同文馆的外语教师不仅自己积极译书,也协助学生翻译,加强了翻译实践能力,促进了师生合作。当前,由于职称评定的导向,很多外语教师注重理论研究,忽视翻译实践。以翻译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有必要加强实践型翻译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必要通过有效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实践,提高师生翻译互动。?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列宁说:“学校真正性质和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向并不由地方组织和良好的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 [14] 只有依靠广大教师主动积极地承担教学改革的任务,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实现[15]。在京师同文馆教师队伍结构中, 洋教习扮演了核心和骨干的角色。以丁韪良为代表的教习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在教学工作中倾注心血,在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同文馆的洋教习主动大胆去试验和实践的经验启示我们,学校应该把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任务交给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广博专业知识面的教师。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践教学理念,促进课程发展,同时获得自我提升。?

三、结 语?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双语课;软件工程;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实要求高校要培养大量既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熟练的专业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专业人才。在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大量专业外语词汇,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当前新兴的软件服务外包教学中,创新的专业技能教育联合双语教学,可以提升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质量。

1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软件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目前,印度是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市场中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占全球市场总额的65%,因为其有人力资源优势。而我国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每年至少存在20万的人才缺口,人才瓶颈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作为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地方高校,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建立了山东省首个“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制定培养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提高双语课比例,培养既精通专业,又具有与世界交流能力的国际软件外包人才。

2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我国双语教学的起步较晚,应该借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美国和欧洲,基于内容教学理念的各种教学方法都以学科知识为背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注重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共同提高[1]。其次,我国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教学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而只有当目的外语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双语教学才能称为ESL(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2]。

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中出现了三种双语教学模式:① MIC全浸入模式;② 双语混合模式;③ 汉语为主模式。

2.1全浸入模式

全浸入模式是我国双语教学的最高层次。教师采用全英语或接近全英语的形式授课,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笔者的观点是,全浸入式双语课应该尽量安排在大三之后,大三之前给学生进行一定的双语训练,并将本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前置课。

2.2双语混合模式

双语混合模式是当前高校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教师采用英汉结合方式,先用英语讲解重点和难点,再用汉语解释。这种模式在一定的课时内用两种语言重复同一知识点,必然会影响正常进度。笔者的观点是,为保证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增加双语课的课时。其次,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再决定是否用汉语解释。

2.3汉语为主模式

以汉语为主教学是一种最初级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师主要使用汉语讲授内容,重点是介绍专业英语词汇。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没有专业英语基础的低年级课程中,比如我校在大一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为全浸入式双语课作准备。

3软件工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2007年,笔者担负的软件工程双语课经过层层筛选获得了校级双语课立项,每年在大三的四个专业班级中选出一个作为该课的双语班。在几轮课程的尝试过程中,笔者大胆借鉴了国外大学的“双向交流型”课堂模式和培训机构的项目实战作业方法,在下列几个方面摸索得到了一些适合软件工程特点的双语教学经验,特别针对新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改革了实验环节的双语教学,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肯定。

3.1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

高水平教材是一门课程成功的基础。相比普通课程,双语教学中学生更加依赖教材。为了保证学生在获得前沿专业知识时又能掌握最标准的专业英语,我们坚持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在课堂中引入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学科知识。同时,为了协助学生理解英文教材,我们给学生指定了涉及该领域的多本中英文权威书籍,激励学生多读参考书。

3.2双语授课方式的探索

在选择双语授课方式时,我们考虑在提高课堂英语讲授比例的同时更加重视使学生听懂,能消化吸收。因此,我们采用“渐进式”双语穿插模式授课,要求学生会用汉语解释关键内容,课程后半段基本用全英文授课,并通过提问来确定学生接受情况,随时灵活调整。例如:在讲白盒测试时,对最简单的覆盖方法“Statement Coverage”,会完全使用英语讲解,并让学生分析该方法的缺陷,而对比较复杂的“Multiple Condition Coverage”,则用部分汉语辅助讲解,以保证学生对难点的正确理解。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避免“Yes or No Questions”式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学生即使不明白,也会大声说“Yes”,也没有得到任何锻炼口语的机会。笔者增加了因果式和假设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用英语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真正学到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获得成就感。

此外,根据软件工程服务外包的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我们在通用的双语教学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下面的双语互动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达到了非常好的双语互动教学效果。

1) 内容回顾 (Recapitulation)。

作为一项作业,笔者要求学生坚持用英语写“课程日记”(Course Diary),即课后用英语对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每节课开始时,我们会开展一个“Recap”(内容回顾)环节,由学生用英语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这项作业首先使学生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总结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次养成了其主动应用专业英语写作的习惯;最后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自主阅读检查(Self-reading Review)。

通过“Self-reading Review”(自主阅读检查)环节,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每次课后作业,教师会给学生指定独立阅读内容,让学生总结预习过程中碰到的专业英语词汇,针对学生总结的内容,教师再进行补充和针对性的讲解。这项内容虽然会占用课堂时间,却为后面的英语讲课扫清了障碍,突出了重点,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和学生水平。

3) 双向互动(Two-way Interaction)。

中国的大学课堂一般为气氛严谨的“单向传授型”模式,教师处于传授知识的主动地位,而学生成为接收知识的被动者,课堂很少有交流,即使有也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提问。在笔者的课堂中,任何时候有问题,学生可以举手直接发问,教师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及时弄懂问题,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4) 小组陈述(Group Presentation)。

软件工程包含了很多理论,如果使用“填鸭式”方法,学生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因此,笔者对一些重点理论加入了案例讨论内容,这些讨论有时在课程开始,从而引出核心理论,也可能在课堂结束,通过案例让学生体会所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并引出对本次课程的总结。例如:在讲授“软件过程模型”时,通过一个实际失败项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项目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每个小组使用提前准备的幻灯片用英语陈述,其他小组对其解决方案进行质问。最终,大家讨论得到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过程”出了问题,从而引出课程的核心内容“软件过程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实际问题中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并学会了用英语来分析、思考、阐述、讨论和总结问题,提高了学习热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3双语多媒体幻灯片的设计

多媒体幻灯片主要依据授课计划和原版教材设计,并针对双语教学和课程特色进行了改进。首先,以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设计幻灯片,对于复杂和核心的内容辅以中文解释。其次,配合双语授课模式,每节课开始的幻灯片都归纳本次课涉及的专业英语词汇,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最后,幻灯片中尽量多采用各种图表结果和设计图,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增强教学效果。

3.4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

对比程序设计课程,软件工程中增加了很多理论性内容,学生只能先获得一个感性认识,而后通过实践才能深入体会。因此,在实验课中,我们参考了一些IT外包项目和培训机构的案例,精心设计了两个实战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开发团队,在两个实战项目中分别选择担任不同角色,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不同的开发过程,最终提交各阶段英文设计文档。在每个阶段,每个团队都要制作英文幻灯片并派出代表陈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很多课堂无法涉及的开发细节经验,熟悉了开发过程和角色责任,锻炼了撰写英文文档和英文口头表述能力,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巨大作用。

3.5课后作业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软件服务外包的软工双语课,我们注重的不是作业的数量,而是作业体现的教学效果。作业主要有“主动作业”和“被动作业”两部分。“主动作业”是和课堂教学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复习”,二是“预习”。“被动作业”包含两部分,一是根据需要布置的笔答题,二是实战项目需要提交的英文报告。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笔者发现,“主动作业”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外语技能上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许多学生不再害怕查阅英文资料和撰写英文报告,对今后的深造或工作都有很大信心。

在考核中,我们加大了平时学习表现和实验成绩的比例,作业占5%,课堂表现占15%;实验占20%;期末考试占60%。期末试题和答题采用英语形式考试。由于平时课堂、课下和实验都营造了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学生能够轻松地应对最终考试。

4结语

相比普通的软件工程课程,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的软件工程双语教学必须突出两个特色。第一,培养软件外包企业需要的“适用性”专业人才;第二,培养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了突出以上两个特色,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得到一些经验,在双语授课模式、实验教学、作业和考核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双语教学在高校仅处于起步阶段,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仍是一项长期工作。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还应该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全面展开,使学生能尽早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无障碍地学习和思维,成为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亚能,张秀峰. CLIL学习理念对双语教学的启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161-162.

[2] 杨矫,赵炜. 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探索针对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97-298.

[3] 盖兴之. 双语教育原理[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Special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to Cultivate Software Outsourcing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HAN Ting-ting

(Inform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 Department,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

Abstract: Author proposes an effective model of bilingual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models. When giv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classes to students of software outsourcing major in Ludong University, a series of pedagogical reforms are made 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homework practice and examination system after borrowing ideas from the teaching concepts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 which gains satisfactory teaching effect.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4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专业。由于多种原因,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在整个专业的建设上交流很少,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通过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探究,可以使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状况

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等曾对我国12所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探究,结果表明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摘要:

1.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偏低,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2.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3.必修技术课不够重视。

4毕业实习的学期和周数布置不够合理。

二、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及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由思想政治理论、交流和表达、健康和体育和国防教育、计算机技术四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平台按六大板块构建。总共50学分,904学时,和原培养方案比(43学分,758学时)加大了理论学时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形势和政策、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基础教学的内涵,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共61学分,其中,选修课学分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3左右,总学时为1098学时,共26门课程。比原培养方案(67学分,1206学时,22门课程)虽然在总时数上有所减少,但课程门类增多了,增加了内科学基础和外科学基础、运动练习学、运动心理学概论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1098,共61学分,加大了选修课比例,提供专业辅修平台,增设了如细胞生物学、体能练习法、身体锻炼原理和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新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和技能培养模块。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布置在第八学期,共16周。能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和毕业求职挂钩,并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策略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⑴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推迟学生转入专业方向学习的时间和是在学分的配置上加以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减轻专业学习分化过早、基础薄弱的不良影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加强。⑵课程结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以确保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同时,也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以便为学生知识能力的组合提供多种可能性,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⑶对于外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给予充分的重视。

2.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建立和理论课相协调、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把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新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教材体系。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材,而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却由于多种原因而相对滞后。由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时的限制,对学生在医学知识方面的要求较医学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过程中,难免造成了课程的不连贯,影响教学质量。当前,专业教材建设新问题已成为所有院校共同关注的新问题,所以,我院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编写出适应本专业特征的精品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组织编写“双语”教材,以把握国外相关专业的动态,介绍国外学科探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摘要:

[1姚鸿恩摘要:《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目前状况的调查探究》《体育学刊》,2006.1。

[2黄汉升摘要:《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美合作会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为适应宁波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涉外会计人才的需求,2011年宁波工程学院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了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中美合作会计学项目采取“4+0”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宁波工程学院学习4年,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中美双重文凭。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完全引进美国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经过近4年的人才培养,本专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总结和研究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提炼具有借鉴意义的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地方普通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可实际操作的运作范式,为培养外向型、应用型涉外会计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

一、国外会计教育的现状与经验

(一)美国模式

1.培养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于1989年在结合会计职业界发展基础上,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后,发表了名为《会计教育的目标》的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指出:美国大学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为毕业后成为一名专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使学生在一毕业时就成为一名合格而专业的职业会计师。

2.课程设置:美国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出发,所有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会计学专业课程一般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会计类课程三大类。

3.教学方式:美国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采取“学生参与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讲授书本内容,而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启发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团队合作、案例分析、课堂演示、文献研讨等方式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各种能力。

(二)英国模式

1.培养目标:作为会计职业起源地的英国,是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较为发达的国家,与之相适应,其会计教育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虽然英国各个大学的会计教育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学校的共同目标。

2.课程设置:英国会计课程设置比较科学,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会计专业和课程设置紧扣时展的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的会计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另外,英国会计本科教育通常与ACCA紧密相连。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ACCA考试挂钩,并随着ACCA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调整而做相应调整。

3.教学方式:在英国,整个会计教学过程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主要表现在上课时间少,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会计教学方式多样,讲授、辅导、研讨相结合。会计课程作业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会计考试评估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澳大利亚模式

1.培养目标: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还包括文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组织能力的培养、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等,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职业要求做好准备。

2.课程设置:澳大利亚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在课程设计上与国内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类似,但其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对现实经济环境的模拟和提高学生对经济环境中非结构化决策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掌握会计、审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达到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设定的执业要求。

3.教学方式: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四种:讲座、课程辅导、研讨会和实验室练习。

二、宁波市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目前宁波市高校中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四所本科大学开设了会计学专业,通过对这些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同时对比分析这些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如下:

(一)培养目标

会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

宁波大学 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会计人才。

宁波工程学院 培养具备较系统的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财务管理与投资理财、审计与税收筹划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浙江万里学院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独立审计准则,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审计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 培养熟练运用中英双语,较系统地掌握工商管理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谙熟会计学国际惯例,通晓国际市场会计学知识,熟悉国际市场金融运作,服务于各类中外机构和企业,具有创新意识的会计学专门人才的新型会计学专业。

(二)课程设置

会计学专业 课程设置

宁波大学 164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课程32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27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程1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23学分及选修课63学分。

宁波工程学院 178.5学分,其中理论与专业课程109.5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以上、跨专业全校性选修课8学分以上、实践环节学分必须满45学分。

浙江万里学院 160学分,包括普通教育课程31学分、基础教学课程31学分、专业教学课程55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分及10个素质拓展学分。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 164学分,包括通识理论课程45学分、通识实践课程9.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2学分、专业基础课程45学分、专业理论课程3分及专业实践课程23.5学分。

(三)教学方式

会计学专业 教学方式

宁波大学 传统讲授为主。

宁波工程学院 传统讲授为主,突出实践教学。

浙江万里学院 传统讲授为主,强调动手能力。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突出美国财会准则。

三、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总结

总结近4年来宁波工程学院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以将其人才培养模式概况为:“Double I(双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高素质、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自开办以来,按照教育部基本要求,以及学校确立的“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广泛调研和科学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中美双方共同制订了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设置较为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的提高以及重视基础技能的训练和创新精神及实践技能培养的专业培养方案,并逐年修改与完善。

一是体现大类培养特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第一学年主要学习英语课程,第二学年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开始上,遵循“数量由少至多、难度由浅入深”的原则。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上,采取短学期和长学期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主学习。三是坚持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及时跟踪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在保持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增设了相关课程,同时删减了若干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四是坚持突出应用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该专业毕业要求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时的比例超过20%,同时在每学期后半段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时间,大四最后一学期集中实习。

2.优化课程体系

本专业围绕培养目标要求,坚持科学、优化的原则,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优化课程体系。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二是在基本保持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英语和实践课程,尤其是增加实践的学时学分,以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是注重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落实。制定了符合专业发展、可执行性强的课程建设规划,引进并修订了一套全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在构建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创建精品课程和全英语教学课程。目前,本专业绝大部分课程为全英语教学课程。

3.强化英语学习

本专业在第一学年以强化英语学习为主,设置大量的语言课程。例如在第一学年每一学期都分别开设了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会计英语课程,每周英语类课程课时数达到16节课,占周课时总数的百分比超过50%。这种课程安排能帮助学生克服使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课程的语言障碍,进而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第二学年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听懂美方派遣教师的讲课内容。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学生的四六级通过率位居全校第一。

4.加强优秀学生培养

学院对优秀学生开展了“新苗”人才培养计划,使之成长为具有研究与创新素质、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人文与科学素养、交流与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针对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一年级重点抓语言、二至四年级重点抓专业的专业特色,将“新苗”人才培养分成英语类和专业类人才,分两个阶段进行培养,每届“新苗”人才共20名学生,培养周期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5.推行学分制

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在美方12门授课中率先实行了学分制,其具体内容是:学生在会计Ⅰ、会计Ⅱ、中级会计Ⅰ、中级会计Ⅱ、高级会计五门课程中必须通过前一门课程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门课程学习;若学生在12门课程中考核不及格,要在下一阶段重修该门课程,重修在网上进行,费用按照学分由美方收取。由于每门课程重修费用很高,极大地震慑了学生,促使学生认真对待美方授课课程。本专业开设至今,只在第一届学生中出现了3人4次重修。推行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专业的学风。

6.开展暑期赴美见习活动

为提升开放办学理念,加强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我校中美会计学项目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适应力和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院在每年会在暑期开展赴美见习活动。赴美见习活动内容如下:美国大学课堂会计学专业课程观摩及体验、精英商学院(AACSB)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解读、美国注册会计师证书考试与培训指导、实地了解当地知名企业工厂或学生实习基地、美国注册会计师解读会计行业及求职指导、调研中美两国在语言文化及高等教育理念之间的比较与差异等。

(二)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998年教育部在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其内涵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体现教育思想的教学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其外延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活动运行机制和非教学培养途径等。根据该定义并结合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实践,可以将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解如下。

参考文献:

[1]于增彪,赵景文,等.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会计研究,2006,5.

[2]田志刚.澳大利亚会计本科教育分析与思考.财会通讯,2009,2.

[3]刘学文,陈慧雪.美国会计教育改革综述及其启示.财会通讯,2011,2.

[4]孙萍.英美与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比较.财会通讯,2011,5.

[5]许志龙,明.美国会计教育对我国国际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的启示.商场现代化,2013,10.

基金项目:2014年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涉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为例”,项目编号:YGH026。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6

作者简介:方千华(1976-),男,福建建瓯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调查和总结全国25所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课程开设的门数和学分为切入点,对各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当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征与不足,旨在为新时期深化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54-03

在调查和总结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全国25所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课程开设的总门数和学分为突破口,全面深入地剖析现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概括其特征和不足,为深化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1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1.1 课程设置的结构 从25所院校的培养方案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可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外语、政治等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各专业和基础的学位课程)和专业课(以各方向基础的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程(以体育学为基础的课程)。总体而言,课程设置的结构相对稳定,部分院校在培养方案中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为专业必修课程,不同类型课程的学分比例和开设的门数体现多样性。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状况可见表1,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了第一外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3门12学分;从调查院校的课程设置看,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主要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生在本专业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主要按二级学科开设,但是学分上差异较大。

在这一基本的课程体系结构下,我国25所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总共有442门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为196门,占总课程的44。3%,非学位课程为246门,占总课程的55.7%,两类课程所开设的门数之比超过了1:1.3。

1.2 公共必修课程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不同的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必修课,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根据不同院校此类课程名称统计,共开设了11门课程。

1.3 专业基础课程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同的院校对课程的门数和学分的要求不同。从25所院校培养方案分析,专业基础课程的门数和学分存在较大的差异,36%的院校规定不少于8学分,有的院校开设了5门课程16学分,而有的院校只开设1门课程3学分。根据对25所院校开设的课程频数统计,目前各个院校主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在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学概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等课程,在此基础上共开设了78门的专业基础课程(表2)。

1.4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能使研究生拥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范围内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就和发展趋势,着重于专业理论、基本规律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进行开设。从25所院校的培养方案分析,专业课程的门数和学分存在较大的差异,48%的院校规定的学分在6学分至8学分之间,有的院校开设了5门课程高达14学分,而有的院校只开设2门课程4学分,还有的院校规定学位论文的综述和发表的专业相关论文为2学分,并且列入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对25所院校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频数统计,目前各个院校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学概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等课程,在此基础上一共开设了97门专业方向课程(表3)。

1.5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能力而设置的课程。从25所院校的培养方案看,开设的选修课程总门数是264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院校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和门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1.5.1 跨学科和交又学科选修课程 表4可见,开设了50门人文社会学类科课程,涉及学科广泛,如开设了社会学概论、管理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民俗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社会学基础、社会心理学、行政管理学、经济法、公共关系学、世界宗教与民俗、中国文化思想史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行政法等课程。

1.5.2 工具与方法类选修课程 方法与工具类课程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外语、计算机、统计学、逻辑学等课程。从表4可见,开设了此类课程门数为47门。

1.5.3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教育训练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类选修课程 这类课程是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的课程,打通了二级学科间的壁垒,有利于研究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表4可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运动人体科学类分别开设了55门和60门的选修课程。

2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讨

2.1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设置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普通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三者有机组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研究生学位课程格局,完善了课程体系结构。2)课程设置门数多、学分设置较合理、知识覆盖广,体现了基础化、时代性和前瞻性等特征。3)选修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广,不仅体现了体育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内容,而且还开设了大量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4)各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在保证总体的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自的教育资源,发挥优势,课程门数、课程学分和课程内容都各具特色,体现出差异性。5)课程设置体现了小型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课程不断细化,门数不断增加。6)课程设置体现了个性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根据院校的教育资源和专业方向的划分实际情况开设的课程。7)课程设置体现了国际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学院校加强研究生的国际交流,重视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

2.2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不足1)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老化,重复本科生课程的现状依旧存在。2)部分院校必修课程开设过多,选修课程过少,不利于研究生

课程设置的弹性化发展。3)课程命名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4)部分院校在专业基础课中很少或没有涉及跨学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混合以及在二级学科的各方向设置不同的基础课程,因此,没有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学位基础课程,没有体现出基础课程的重要功能,造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5)部分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方向课程主要从师资角度出发,根据教师的研究领域开设相关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具体学科方向设置课程。

参考文献:

[1]侯彦芬.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主动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2):20-22.

[2]杨文轩.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框架[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73.

[3]王斌,周绍忠,马红宇.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59-61.

[4]黄汉升,葛春林.中国和美国体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特点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4,14(2):20-26.

[5]王天生.英国体育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3):6-10.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81.

[7]赵卿敏.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26―31.

[8]孙庆祝,孙晋海,赵先卿,等.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76-77.

[9]黄汉升.美国体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的特点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1):85-88.

[10]王天生,程致屏,夏玉兰.中英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1):28-32.

[11]隗金水,邹亮畴,黄志玲.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相关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92-94.

[12]贺斌.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与研究生教育弹性学制比较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99-101.

[13]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一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的先进课程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43-46.

[14]梁传杰.新世纪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1):69-70.

[15]宋筱平,陆军,陆叔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沿革、特点和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9):29-32.

[16]王战军.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21-24.

[17)史雯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0):8-10.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 课程国际化 高等教育 天津体育学院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学校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这一历史大背景之下提出的。高校课程国际化就是要把世界的、跨文化的知识和观念联系到课程中来,重新安排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教材,并以外语教学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出兼具国际化和复合型人才的课程建设过程。

一、建设国际化课程的大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在建设国际化课程方面处在领先地位,特别以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际化课程建设为代表,他们的高校已经普遍建立起多样化的国际课程,并以国际化为教育教学之核心价值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生。我国近邻日本也在2008年提出“全球30计划”,要在2020年实现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30万。

反观我国是近10年才认识到国际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最近几年加大了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力度。教育部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年在华留学生总人数达到50万的目标,使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接收培养留学生的国家。并且,2015年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下,宣布未来3年将资助两国共5万名留学生互访学习。这无疑是国家给予高校坚定发展国际化的催化剂,身处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我国高校就必须自发地与其他国家争夺留学生源,努力建立起一整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课程体系。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高校要以国际化课程标准为核心重建现有课程结构,而且要通过体系大调整来完成同世界高校的横向竞争。

二、天津体育学院建设特色体育国际化课程的客观要求

正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其中第49条中规定“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这就从国家层面加速了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显然,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就天津市而言,目前,我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5项,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的规模,不符合天津市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因此历次市教委会议都极力敦促地方高校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快速提升国际化办学进程。我校是2013年4月底成立国际交流处,相关工作起步很晚,与天津市多所高校以及国内同类体育院校的国际化程度相去甚远。所以,尽快实践形成符合我校自身特点的国际化课程建设思路,势必对构建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开放式办学格局,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体育大学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三、我校建设符合自身特色国际化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一)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特色发展战略规划

为使课程国际化在学校内部落地生根,首先是要自上而下获得学校各层领导的重视和配合,其次是要在教师的层面上形成共识。通过国际交流处等利益权责机构制定相关规则,联合商讨修改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国际化课程政策,学校国际交流已经为建设国际化课程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1.编制《天津体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障学校国际化的顺利进行;2.编订“天津体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调查问卷和专家调查问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摸底调研,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天津体育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调查分析”,为精准制定学校国际化办学思路提供数据依据;3.制定《天津体育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学校国际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4.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十三五”期间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工作意见》,首次形成我校国际化建设的工作思路;5.提出“天津体育学院学生外事工作经费分配机制及激励办法”,从制度上激励促进学校国际化的发展;6.制定《天津体育学院“十三五”国际化战略发展规划纲要》,把学校的国际化放到重要的战略发展位置上。

(二)逐步打造具有国际化课程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是国际化课程建设中的主体创造者和实践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的国际化实质是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学校就一定要把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为达到良好的现实效果,就必须要首先做好两件事:一是走出去,二是请进来。

让符合条件的教师走出去,为他们出国进修提供机会。并形成学校师资海外培训制度,鼓励并资助学校选拔出的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开展多样的合作形式,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专业课程知识。申请海外研修的教师出国前要制定详尽的研修计划,回国后要量化开设双语或全英课程。

多渠道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学者,把他们请进来,并使他们愿意常来。可以立足学校现有的海外专家及人才库来补充学校国际化课程的师资力量,让我们的教师有与国际知名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此外,学校可以有效利用国内高校的学期制度与国外高校学期制度不一致的时间差,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国际化课程师资培养体系,如聘请外专外教来我校为师生集中授课,时间可以是1至6周。

(三)建设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成立专门小组来研究符合天津体育学院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依托学校天津市留学生武术体验基地,发挥中国武术的特色和优势,加强来华留学生国际化标准课程和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并培育“留学天津习武计划”特色项目;全力打造我校中国传统健身理念与方法课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学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目标。组织有留学经历的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开展课程改革研讨会,为重点课程的国际化建设设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以效益激励效率,学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实施细则,从制度与经费上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我校的国际化课程建设是一种新生事物,总的来看还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而通过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国际化课程的这一实践正是对前期工作的再总结和再思考,根据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已有建设思路进行升级规划,找到兼顾效益的国际化课程建设路径的新方法,为此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天津体育学院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基金项目: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50214。

参考文献:

[1] 聂名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与启示[J].学术论坛.2011(11).

[2] 赵振臻.浅析21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特点[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 毕家驹,黄晓洁.中国大学国际化的挑战和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01).

[4] 曾满超,王美欣,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2).

[5] 丁玲.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必修课

课程体系是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中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大学文化及教育理念的不同,本科课程体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具体的比较分析这些异同,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大学(北大)、南开大学(南开)、哈佛大学(哈佛)和芝加哥大学(芝大)四所大学作为案例。其中北大和哈佛分别是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典型的代表,其本科教育在本国都堪称翘楚,同时也都是本国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先锋,而南开和芝大则是研究型大学群体中历史较为悠久,课程体系较具有传统性的大学。为了使比较更具体,本研究分别从文科和理科中选取了一个专业,即文学和数学,这两个专业没有专业特殊性、具有普遍代表意义,而且在两国专业名称的概念指称上是一致的,这保证了两个专业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有完全对等的可比性。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比较

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骨架,主要是指组成课程体系的各类课程的搭配安排以及比例关系。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构成是基本是相同的。具体来说,从课程内容看,都包括通识课(素质教育课)和专业课两类。前者是为了拓展学生知识广度,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质而设置的各类课程;后者是为拓展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而设置的课程。从学生修课受限与否看,都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前者是学生要获得学位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后者是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可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程两类。前者对学生选修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如通识教育中的各大类课程;后者则由学生任意选择,没有任何限制。两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虽然在构成上相同,但在结构比例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一)通识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

我国学者通常将全校公共必修课也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如果按这此方法,北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北大称为素质教育通选课)在文学和数学两个专业的毕业总要求中,所占比例分别是30.4%和32.9%(见表1),南开通识课程(称为任选课)在这两个专业中所占比例是29.3%和32.0%(表3)。而哈佛通识教育课程在这两个专业中所占比例都是34.4%(见表4),芝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两个专业中均占35.7%(表5)。这样看来,我国大学的通识课程在比例上低于美国大学,但差距不是太大。但在美国,许多学校如哈佛、斯坦福、芝大等将全校公共必修课单独列出,不算入通识教育课程。如果按这种方法计算,去掉全校公共课后,北大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在文学和数学两个专业所占比例分别是8.3%和9.0%(见表1)。进行试验改革的元培学院,其通识教育课程比例有所增加,也才达到11.4%(见表2)。南开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文学和数学两个专业中均占大约10%(见表3)。哈佛大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两个专业中均占25.0%(见表4)。芝大通识教育课程仍为35.7%(见表5)。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研究型大学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极小,与美国大学相距甚远。

在专业课方面,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程的种类比较多。如北大的大类平台课包括两类:一类是属于本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另一类是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选修课。二者都属于专业课程。因此,其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课和具体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这样北大文学的专业课程占学位总要求的比例为66.2%,数学的专业课程占62.7%(见表1)。其元培实验班的专业课略有减少,至少在60%左右(见表2)。南开的专业课程则包括院系公共课、专业方向上的专业课。其文学的专业课程占60.7%,数学的专业课占58%(见表3)。哈佛文学的专业课占43.7%,数学的专业课占37.5%(表4)。芝大文学的专业课占30.9%,数学的专业课占40.4-45.2%(表5)。由上可以看出,在北大和南开,专业课都占据着大半壁江山,有的甚至占到了总课程的三分之二。而哈佛、芝大的专业课都没有超过总课程的一半。

(二)必修课和选修课

北大的必修课包括全校必修课,大类平台课中的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大类平台课中的选修课,素质教育通选课。其文学专业中的必修课占学位总要求的66.9%,选修课占29.7%;数学的必修课占56%,选修课占39.6%(见表1)。北大两个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分别大约是2.3:1和1.4:1。而进行改革实验的元培实验班的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占35.7%,二者比例是1.7:1(见表2)。南开大学的必修课包括校公共课、院系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南开文学的必修课占学位总要求的66%,选修课占34%;数学的必修课71%,选修课占29%(见表3)。南开两个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分别为1.9:1和2.4:1。哈佛的必修课包括全校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和通识课。其文学专业中的必修课占学位总要求的25%,选修课占75%;数学的必修课占34.4%,选修课65.6%(见表4)。哈佛两个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分别是1:3和1:2。芝大的必修课包括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课,专业选修以及任意选修课。其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占21.5%,选修课占78.5%;数学的必修课19%,选修课占81%(见表5)。芝大必修课和选修课大约是1:3.7和1:4.3。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正好相反。我国是必修课比例绝对大于选修课,而美国则是选修课比例占绝对优势。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之所以如此之高,其根本原因在于全校必修公共课所占比例较大。我国的大学全校必修公共课基本都在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0%以上。北大的全校必修公共课在文学和数学专业学位总要求中分别占到22.1%和23.9%(见表1)。南开的全校必修公共课在这两个专业所占比例高达29.3%和32%(见表3);而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这类课程都在10%以下。哈佛的全校必修课只有2学期外语和1学期写作,所占比例为占9.4%(见表4),芝大全校统一必修的课程,就是外语和体育。对于外语,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水平考试,高中选修的大学语言课程考试或到国外学习语言课程,或选择通识课程中的第一年语言系列课程等来达到外语要求。体育要求是3学分,但不算入学位学术要求之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的全校公共课比例大大超过了美国大学,严重挤压了选修课的比例。而在任意选修课方面,北大根本没有这类课程,南开的任选课实际上是通识教育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任选课也不存在。而在哈佛,任意选修课在文学专业总要求中占21.9%,在数学专业中占28.1%(见表4),而且形式非常多样,可以选修第二专业或外语引文,也可以出国短期学习,还可以在某一领域做高深研究,或者准备研究生课程以及发展其他学术兴趣。任意选修课在芝大文学专业中占33.3%,在数学专业中占23.8%(见表5)。

表1 北京大学的文学(中国文学专业)和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的各类课程在占学位总要求中所占比例[1]

二、课程体系内容的比较

中美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除了结构性的差异,在内容上也存在着差异,下面从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两方面分析这些差异。

(一)通识教育课程方面

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根本目的上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具有多方面基本能力,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人才,[6]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但其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却距离这一目标甚远。

从实践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硬性规定的全校必修公共课。这是旧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内容包括语言类、思政类、计算机和数理能力类和军体类。[7]这其中思政课是具有我国情特色的课程。而语言类课程中,所有的大学普遍将外语作为全校必修课程,这一点与美国大学一致。对外语的重视体现了当前科技、职业和生活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第二类是近年来各大学借鉴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而新加入的本校课程。这类课程在宣传上提出要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促进学生跨学科和多学科能力的发展。但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在简单的知识传递上。这类课程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学科来设置。比如北大的素质教育课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语言、文学、艺术与美育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类。[8]9前五类按学科划分,最后一类按专题划分,缺乏整体的一致性。南开大学的任选课也是完全按照学科大类设置,分为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体育与实践四类。[8]13 在学生选课时,一般都要求在每一大类中选修一两门课。而每一大类涉及众多学科,选择范围就太大,而在课程设置中又缺乏合理地配置,从而导致学生在各大类的选择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从总体来说,通识教育的这两类课程并不没有内在的联系性,只是机械地将各类课程堆砌在一起,根本不能将多学科、跨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9]因而,学生学到的也不是丰富地、经过整合的知识,而是割裂杂乱、乱七八糟的各类学科知识。

美国研究型大学则非常重视通识教育,许多名校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人力定期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如哈佛大学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在2009年正式实行的新课程,其改革历程却开始于2002年,历时近七年,在对原有课程进行评估的基础上,[10]展开全校大讨论,并邀请各学科专家学者,包括同类院校的同行进行参与设计,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进行总体负责和管理,其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哈佛的通识课程是按照现代社会学生所需要培养的能力来进行设置的,共分为八类:分别为审美和解释性理解,文化和信仰, 实证和数学推理, 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 世界上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11]学生必须从每一类中选取一门课程(其中必须有一门主要涉及各方面历史的学习)。这一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体现着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12]如审美和解释性理解这一类本身就融合了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艺术、历史等各学科内容。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都加入了对科学成果产生的历史、哲学、环境以及制度方面的内容。芝大的通识课程是按学科来统一设置,但对其进行了独特的组合,芝大通识课程分为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自然和数学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三大类,每一类中又分了若干序列。如在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这一大类,分三个序列:A.历史、文学和哲学文本的诠释,B.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C.文明研究。而这三个序列的课程又被搭配组合成三个选择:第一,3学期A系列课程, 2学期C系列课程,再加上1学期的B系列课程。第二选择,3学期C系列课程,2学期A系列课程,加上1学期B系列课程。第三,2学期A系列课程,2学期C系列课程,2学期B系列课程。[13]在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这一大类要求学生所修的6学期课程必修从以上三个选择中选取。这种课程安排和要求就克服了从大类选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意识为学生在人文艺术方面设计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并促进在大类内部各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方面。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大学这类课程目标和标准普遍比较笼统空洞,言之无物。如北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选课手册》中列出了所有通选课的总的遴选标准:“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各种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有利于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启迪思路。有利于学生选修著名学者的特色课。有利于学生了解现有的一级学科。”[14] 这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总体性要求。它对每一大类课程具体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则没有提及。南开的任选课也是类似的表述模式。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标准,是课程缺乏精心设计的表现。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到底具体要让学生学习到什么?在各方面达到什么标准?恐怕师生都感到茫然,其评价以及最终通识教育总体目的实现情况则无从得知。

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标准则非常具体,如哈佛大学对每个大类课程都提出了明确的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求。如审美和解释性理解这类课程的必须达到的标准是:“第一,培养学生的批评能力,也就是对美的感受和解释能力;第二,通过考察任何语言的初级文本、语言学结构以及各种媒体形式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培养书面、听觉、视觉、运动以及其他形式的理解能力;第三,讲授如何在不同语境的框架内分析这些作品,如批评理论、美学、艺术哲学、修辞、语言和意义以及知觉理论;d.如恰当可行,可以加入一些课外经历,如参观展览、表演、阅读或者与表演者、导演、策划者互动或让学生自己从事创造性活动。”[15]每个大类的这个标准,既是遴选具体课程的标准,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同时也是日后进行课程改革的根据。

(二)专业课程方面

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着社会对人才专业方面的要求。因而在大学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地位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就专业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看,北大中文专业专业课必修课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文学原理,原典精读,中文工具书,中国文化史,古代典籍概要。专业选修课包括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西方文学理论史,比较文学原理,民间文学概论,西方文学史,东方文学史,新闻传播类课程,静园学术讲座。[7]278-279此外,文学专业课程还包括本专业的一般选修课,包括写作类、文艺美学、文艺理论流派、诗学概论、书法美学以及不同历史阶段文不同文体学作品导读。另外,还有历史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以及外语学院和艺术学院等外院系的专业课程做选择。由此可见,北大的专业课涵盖范围广,综合化程度高,几乎是面面俱到,呈现了一个从语言到文学、文艺,再到文化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

美国大学的专业课少而精,注重的是学生对这一学科领域的理解、认识以及能力的获得,如哈佛的比较文学(含文学)专业要求学生上满14门学期课程(哈佛一学年分两学期),其中的必修课是二年级(春季学期)、三年级(春季和秋季两学期)以及四年级(春季和秋季两学期)分别开设的文学97,文学98a, 文学98b,文学99a 文学99b等五学期的讨论课。[16]2这种课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二年级的讨论课要求学生阅读各不同时期、不同文体、不同国别和媒体的作品,然后讨论探索文学的基本问题、方法以及对文学的理解。三年级秋季讨论课则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索文学的一个具体研究方向,确定一个文学的或文化研究题目,春季的讨论课是就这一具体题目进行深入的知识学习和研究并写出5000-6250字的三年级论文。四年级秋季讨论课主要是准备四年级(毕业)论文,要求达到11250-18750字,春季讨论课主要是帮助准备毕业论文。除此之外,要求学生从本院系开设的课程中选取3门学期课程,从非英语文学中选取3学期课程,另外的3门课程可以从相关院系里选,可以是英语文学、外国文学,经典文学,民间传说和神话,哲学,视觉和环境研究、妇女、性别、性研究、语言学以及其他各种课程。[16]2芝大的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课程共有13门学期课程包括:2学期(芝大一学年分四学期)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课程;除了通识教育中课程,还要在戏剧、音乐以及视觉艺术中任选1门学期课程。另外,必修的还有1门批判视角(也可以文艺理论代替)。剩下9门课程都是英语课程,这些课程必须满足以下这些要求:1门有关1650年前英语文学的课程;1门1650年到1830年间英语文学课程;1门1830到1940间的英语文学课程;1门英语小说课程;1门英语诗歌课程;1门英语戏剧或电影课程;1门英国文学;1门美国文学,另外,还可以选1-6门的其他选修课。[17]从上可以看出,哈佛和芝大文学专业必修课程并非追求对专业领域的全面涉猎,而是强调课程在不同语言、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形式上文学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对文学的深入探讨、分析和理解。尤其是哈佛文学专业必修的五门讨论课侧重在引导学考察文学的内涵、价值以及各种文学形式的传承和功能,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题目的研究和论文写作,提升其深入认识、把握文学专业和运用文学技能的能力。

三、结论和探讨

通过对对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下面就这些结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一)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大学,而且在内容上比较单薄,缺乏精心设计。除去华而不实的全校公共课,我国真正意义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非常低,大都在十分之一左右。而且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与各校自己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处于割裂状态,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整个通识教育课程明显没有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合乎逻辑地设计。而且缺乏具体明确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所有这一切说明通识教育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本科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而美国大学将通识教育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识课程在本科课程总量中占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将通识课程设计视为本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常会集中校内外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各种力量,按照统一模式进行设计,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18]因而其通识教育课程无论在内容和编排上都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和地位差异其实反映出的中美研究型大学在培养理念、目标、方式以及最终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上的差异。[19]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程比例大于美国大学,在内容上突出系统全面知识的传递,而美国研究型大学强调的是通过知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能力。专业课比例大是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一大优势,这使得我国大学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储备雄厚,为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较大的可能。但同时这个优势也带来了负面的效应,过多的专业课程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缩小了学生转换专业、跨专业学习或选修其他专业的可能性。虽然多数大学都有一些选修课,但这基本都是相邻专业,甚至大部分是专业的选修课,这使得学生仍拘泥于既定的专业或者学校规定的相邻专业的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拓展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领域,从而影响其跨学科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的形成。因而,学生未来在专业上也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另外,我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内容广泛而全面,体现着整个学科的体系性,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这种课程体系传授的知识虽然涉及面广,但却没有深度,让学生浅尝辄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课只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体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注重课程的能力导向。因此能够以少而精的课程,引导学生探求较深层次的知识并培养其真正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结构在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上严重失衡。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较小。这样的课程结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将学生仅仅绑缚在已选专业上,禁锢在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内,对专业以外的学科则无精力接触。这不但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延展,减少了学生自然地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机会,也切断了学生开发自身多方面能力以及激发各种学习兴趣的途径。很显然,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0]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任意选修课。这些课程不同于通识教育课程。它没有任何限制,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兴趣来随意选择。设置这类课程的主旨是让学生广泛涉猎,充分开发学生兴趣,寻找自己特长,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从而为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及能力培养的提供良好的契机。

从与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指向是简单刻板的知识传授。而并不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能力培养。诚然,我国的课程体系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威胁着本科教育质量。为此,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走向世界一流的进程中应该提高对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视,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和开发,增加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之成为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根据《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2009年版》中原始数据计算[EB/OL].教务部.北京大学.(上载日期不详)[2011-08-04].

/jxbgs/jxjh2009.zip.

[2] 根据《元培计划实验班教学计划说明》原始数据[EB/OL].教学管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09-04-16)[2011-08-01].

/shownews.php?nid=127 .

[3] 根据南开大学2010级《学生应修各类课程学时、学分统计》(学校文件)计算.

[4] 根据Harvard University.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s原始数据计算.[EB/OL].(上载日期不详) [2011-07-30].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 .

[5] 根据University of Chicago. The Curriculum原始数据计算.[EB/OL].(上载日期不详) [2011-08-04].

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

[6] FENG Hui-min& GUO Mei.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ing advance in the universities of China mainland[J].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2007(7):23-25.

[7] 左崇良,刘愈.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实践的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9):41.

[8]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手册2009年版(R).2009:9.

[9]袁祖望.通识教育不是开设杂乱无章课[J].中国高等教育,2010(5):64.

[10]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urricular Renewal In Harvard College[R]. Cambr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1-2

[11] 牛畅. 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新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07(10):40-41.

[12] Marie-France Orillion.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and Student Outcomes: The Case of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2009(1):1.

[13]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llege Catalog The Curriculum[EB/OL]. College Catalog. The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Chicago.(上载日期不详)[2011-06-28].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

[14] 北京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通选课手册 [EB/OL]. 工作专栏.北京大学教务部.(上载日期不详)[2011-06-30]

/txkzl/scxz/2011-2012-1txksc.zip.

[15] Harvard University.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EB/OL]. Program in General Education. Harvard College of Harvard University. [ 2011-08-04].

generaleducation.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37826&pageid=icb.page269148&pageContentId=icb.pagecontent559114&view=view.do&viewParam_name=AI#a_icb_pagecontent559114.

[16] Harvard University. Fields of Concentration, Literature[EB/OL]. Handbook for Students. Harvard College of Harvard University.(上载日期不详)[2011-08-04]

handbook.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79903&pageid=icb.page418849&pageContentId=icb.pagecontent879354&state=maximize&viewParam_amp;amp;amp;name=Literature&viewParam_amp;amp;amp;view=view.do.

[17] University of Chicago.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EB/OL]. College Catalog. The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Chicago. [ 2011-06-28].

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englishlanguageliterature/.

[18] Dubrow,G. Collegiality And Cultur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t Western Protestant University[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2004(2):1.

[19] Warner , D. &Koeppel,k.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2009(4):241.

[20] 殷平善. 通识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培养[J]. 南方医学教育,2010(2)5-6.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外研究型大学治理模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 NKZXB10011。

上一篇:平面设计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英语精读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