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5 22:27:54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应用性更强的专业课程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成体系。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总体布局中,专业技能类的课程基本上均能体现工学结合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集合,课程体系更为科学和系统,能形成一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链,相比而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没有纳入课程系统的总体规划,大部分还游离在整体课程之外,大多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二是优良的工学结合形势下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尚未打造成型。如部分人文素质教师工学结合的意识不足,教学中没有突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及贯彻终身强化人文修养的意识,又如在聘请校外行业名家、文化大家担任外聘教师方面,没有很好运用校外师资力量来发展人文素质教育。

三是不够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对人文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仍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基础教学部门和团委等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尚没有形成全员师生共同努力的工作,没有意识到第二课堂活动在丰富学生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如课程课时比例安排方面,专业技能课程课时远远多于人文教育课程课时,在人文教育课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未达到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专业技能课程改革的差距。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原则

根据工学结合的内涵、特点以及课程理论有关内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应坚持以下原则,以确保课程改革的科学性。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原则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注意德与才、教与育关系,不能将两者分开。按照这个教育要求,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以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时,要对人文素质课程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教师除教给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书本知识外,更要把优良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识等传达给学生,让人文素质课程中文化隐性的精神意识转化为学生内心力量,为适应未来竞争作好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准备。

(二)坚持就业市场适应性原则

美国职业教育家杜威说过,高职教育要为“完美生活作准备”,“一个课程计划必须考虑课程能否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基,也是改革的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讲,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除安排传统教育课程外,应根据市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开设一些内容实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如一些高职院校开设旅游文化、茶文化、音乐文化、酒文化等与职场所需、个性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学校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从人文素质课程内容中获得一定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开拓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职业素质。这样的课程改革才体现围绕工学结合的内涵,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环节、实践课程不是依附于理论、验证理论的考查课程,而是整体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体系过程,即理论(课程设计、理论教学)——实践(实训、实习)一体的系统过程。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时,要考虑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整体课程的比例,实践性的课程应占一定比例。这要求学校平时在校内开展常规的理程内容教学外,还应充分考虑如何在该课程中科学安排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机会带领学生参加校外人文素质实践活动,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原则。

(四)坚持开放性思维课改原则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要遵循“专业建设适应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的要求,树立办学社会化观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如聘请社会文化名人、行业名家担任外聘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做相关讲座;与相关文化单位共建课程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打造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实践教育的平台;与相关文化单位共同开发专业,共同选择、设计课程,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社会需要。同时,要增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分比例,且在课程管理的开放性、课程结构等方面体现开放性,以体现工学结合模式下人文素质课程改革宽广度,以打造具备开放思维、社会视野的职业素养人才。

坚持全面发展原则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也同样适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应树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衡量标准,不仅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高技能,更要使学生们具有厚实的人文素养,把高职学生的政治、道德、文化、审美、身心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衡量标准和评估指标。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2

【摘 要】中职语文课程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工作,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此,我们在分析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必要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 语文;职业素养;中等职业教育

语文课程是广大中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由于语文课程能够实现育人目标的范围非常广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类型及学生未来职业去向,加强面向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培育,不断增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9年,教育部版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是中职语文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行动指南,但中职语文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断优化语文课程的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扎实开展面向学生职业实践的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

一、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广大中职生进入职业岗位后,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软件的“帮助文档”的阅读理解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对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银行票据的阅读理解能力;办公文秘人员拟写通知、启事、计划、总结的书面表达能力;机电专业学生的撰写产品说明书的能力;……。因此,广大中职生将来从业过程中广泛运用语文知识,展示语文能力,成为其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育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培育职业素养。广大中职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服务工作岗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相关的各类文章,从读懂到读通,为从事职业活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引导中职生正确筛选、整理专业信息,特别是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能有效获取职业岗位所需信息。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的文章。如会计专业学生要阅读会计从业人员入职以后的酸甜苦辣的人生感悟文章,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范的修订或新颁布的文件,为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要引导学生搜集职业相关的信息,在阅读理解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

(二)提升语文表达能力,培育职业素养。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中职生走向社会后,从事某项职业,适应某项工作岗位,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实际,有目的地培育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适应职业工作情景的交流能力。同时,要提升中职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是密切联系职业活动需要的应用文撰写能力,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启事、单据、合同、协议等应用文的书面表达格式与要求。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职业素养。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广大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一是围绕职业生活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努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特别要针对相关行业的职业活动要求和典型任务环境,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如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说明书,会计专业财务状况说明书、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说明书等。

三、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一)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首先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目标,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传授目标、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语文素养培育目标以及基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任何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素养培育形式,将会弱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无效课堂。

(二)确定职业素养培育的组织形式。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在明确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需要选择恰当的、合适的组织实施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我们可以合理选择说、演、唱、赏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三)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教师需要事先谋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全面优化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一方面以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发挥语文课堂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积极作用。

(四)总结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施成效。中职语文课程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职业素养培育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应用,反思不足与欠缺之处加以改进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创新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式,真正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

参考文献

[1]林少龙.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2]袁莉.刍议中职语文如何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J].《课外语文》,2013年12期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手工制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J504;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70-01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手工制作课程是一门以传授手工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践操作、应用为活动内容的一门艺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手工制作课程在高职学前教育技能课程领域内具有上承《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课程,下启《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功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实际运用到的地方是最多的,如最常见的五大领域课程中的教具制作、幼儿开设的手工制作课程、幼儿每日相关的教室环境创设和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因此它的实际运用价值是最直接的。

一、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研究现状

以“高职”“手工制作”为关键词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了4篇相关学术研究论文,并没有相关的硕博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后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其中从课程改革出发(丁晓景,2012),对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实训项目、考核机制进行了浅析。[1]通过调查发现《手工制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孙平燕,2014),从课程实施过程入手提出了课前调研,创新教育理念;课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课后总结,完善课程评价。[2]从教学模式出发(段浩然,2011),提出了将网络资源合理地利用到《手工制作》的课程教学中,丰富了课程教学模式。[3]在教学模式方面提出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丛娜,2015),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欣赏课、情景课、体验课、实际操作课、集体创作课等,通过多种形式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手工制作学习空间。[4]

二、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结构问题浅析

从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总课时1343,手工制作课程课时数占总技能课时数的0.25%,与普通话训练、玩教具制作、思维训练、幼儿英语口语训练各科占总技能课程课时数基本相同。其中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课时数占总课时数最多。手工制作课程作为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的延伸学科,与其他美术类的延伸学科相比课时数基本相同。手工制作n程作为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技能课程,其课时数可分为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其中理论课时数占手工制作总课时数的30%,实践课时数占手工制作总课时数的70%。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理论课程课时数占22%,实践课程课时数占78%相比,手工制作课程实践课时数相对较少。

三、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内容问题浅析

(一)课程内容陈旧、创新性低

高职院校手工制作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剪纸、折纸、粘贴画、泥工、编制画等。由于课时总数的影响,对这五大类内容的知识只是浅尝辄止式的学习,集中于教材内容的学习,不能及时补充与之相关的新知识。教材内容陈旧,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可操作性低,创新性低。

(二)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分布不均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一门操作性极高的技能课程,实践课程课时数应该多于理论课程课时数。但过多的实践课程也导致了一种现象的出现,只追求实践忽视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掌握制作方法。

(三)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在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内容的学习。这种方式在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效率较低,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掌握制作方法,这也体现了手工制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四、结语

(一)设置技能结构分支,培养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技能结构分类,培养专门的人才。对于五年一贯制的高职学生而言,头三年可以进行基础技能知识的全面学习,第四年根据技能课程的考核结果综合个人志愿进行自主选择,进入专业技能学习阶段。主要分为三大类:音乐类、美术类、钢琴类,手工制作属于美术类的一个分支。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二)综合五大领域知识,丰富课程内容

手工制作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课程,应该抓住其特点,将其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知识相结合,开展模块化的手工制作学习。例如:社会领域关于交通领域的内容,结合手工制作可以制作相应的交通工具,交通指示信号灯等相关教具。把手工制作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加手工制作课程的趣味性,及时补充手工制作课程的空缺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内容呈现方式

由于班级人数增多,单一的传授与示范方式并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了解与掌握每一步的制作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手工制作进行提前录制,学生可以边看边学,更加细致地了解每一个步骤,也方便学生课后自学。

参考文献:

[1]丁晓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改革初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2]孙平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改革初探[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3]段浩然.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J]. 辽宁师专学报,2011.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4

论文摘要:在当前高职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查找问题与不足,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以期达到人文社科课程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职业人才。

进人新世纪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就目前我院高职人文社科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总结成功经验与教训,查找问题与不足,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职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对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而与职业教育教学相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媒介,也是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承担起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的最终目标。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是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体现和标志。其中,人文社科课程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全面、综合职业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二、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与分类

1.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人文社科门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努力构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

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必须做到:把握新时期教学趋势,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调整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改革;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设置多元化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充分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拓展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资源;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表演等专题活动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

另外,还有丰富的开放性的可供共享与开发利用的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都蕴藏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文体活动,拓展人文学科学习的多维空间,实现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习人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目的,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2.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类型。(1)丰富的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如人文社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2)学院、教务处、职教处和本系有关领导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3)本课题组拥有较为科学的专业研究人员组合。本课题负责人,具有硕士学位,副高级职称,获得过省、市、院级研究成果奖,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视野和从事科研的经验、能力。参加本项目研究的人员均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研究水平及相应的科研能力。(4)本课题组的主要参与者均主要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管理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教研实践经验及丰富的教学研究材料资源。(5)具备相应配套的现代化教学和研究设施,相关研究人员都能够熟练运用现有的多媒体、互联网、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研究设施和资源,具有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优势。

3.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针对当前我院高职人文教育,希望通过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系列工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尝试和探索,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试图通过实践(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综合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中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经验,以此找到适合本课程和我院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

首先是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立体”的课程教学理念。对传统人文社科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调整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设置多元化可供选择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开发利用研究。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共享开发利用研究(教科书、工具书及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网络及其他现代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等)

第三对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戏剧(相声、小品)表演等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

第四开发利用丰富的开放性的可利用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拓展多维度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等。

实地考察、问题问卷调查、综合研究与对比分析等实践、调查、研究、分析活动,对我院语文课程教育资源实际情况及现有高职学生—主要是高职一年级学生(农学系、畜牧兽医系、食品工程系、经贸系、计算机系、基础系六个系)进行教学实践、实际考察和问卷调查等(问卷大体按1:10左右的比例进行)。

此研究途径旨在通过对我院人文社科课程教育资源实际情况和教学中对本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情况及效果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最终统计得出科学、可靠的理论和数据结论,以利于教学实践活动有效进行。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衔接;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15-01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职教体系的逐步完善,高职院校吸引力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人数和比例快速增长。据调查,中职学生虽然升高职愿望强烈,但在学习上却普遍存在担忧。由于课程上的不衔接,有的学生担心升入高职后学习跟不上,有的担忧高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授课方式不适应,有的则担心可能存在学业歧视。这些都启示我们应从课程入手反思当前的教学,总结经验和成绩,考察存在的问题,反思问题的根源,进而有针对性地推进课程的改革。

1.研究解决中职生升学遭遇的难题

以本校的文秘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发现学生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在衔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中高职培养目标相似。中高职培养目标基本上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目标,定位于就业,注重各种技能的培养,没有考虑升学作为主要目标。

1.2 基础课脱节,专业课重复。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课程学习困难,专业课学习轻松的现象,中职教育以职业技能为主,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高职开设的专业课程中职基本上都已开设,甚至还出现中职开设专业技能课程门数或是同一门课程教学时间多于高职的现象,中高职教学缺乏一种应有的递进或承接关系。

1.3 中职教育课程开发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近些年来在就业市场的压力下,中等职业教育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变动比较频繁,使得课程建设根本无法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明显滞后于专业建设,减低了课程的整体效率,这无凝增加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难度。

2.以职业基础课程为核心,大力推进中职学生升高职课程改革与研究

2.1 更新理念,明确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有,让中职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而高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有了明确的培养方向,对课程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2 课程设置的原则

2.2.1 个性化原则。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先进的教学媒体的运用,学生的知识不仅只从"看黑板"和"听教师"的方式中获取,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机器。将教学内容有"图像"、"录音"、"录像"、"电脑模拟"得以体现。提供给学生信息多了,但是每个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量则将根据个人的情况而不同。教学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教材、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进行个别组合。这样课程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2.2.2 宽基础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劳动力市场也经常发生变化,再加上"中高职衔接"的教育周期较长,人们对五年或六年以后的人才市场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鉴于此,宽基础原则便可向学生提供面向一类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然后在学习的后阶段可根据市场的需要,主攻一个专业方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2.3 综合化原则。"中高职衔接"由于实行宽基础培训思路,因而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安排中,不能按传统的单门学科排续教学,而是根据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知识点和标准,将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减少课程数量,提高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进一步选择此类专业群中的各个专业进行学习。

2.3 重构课程体系,使中高职课程进行合理的衔接

2.3.1 教学内容应突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职课程的改革最明显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根据教育对象今后职业生涯所必需的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因为我们培养的是未来人,必须考虑他们将来踏上社会以后所面对的情况来进行施教。

2.3.2 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基础性知识的学习。所谓的基础性知识即公共基础课,课程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这一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为专业学习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这里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历来职业教育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缺点,并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了学生今后向多方面发展提供基础。这一模块的学习课时应占总课时(必修课)的40%。

2.3.3 从严格的班级制学习逐步向分班制学习的转变。"中高职衔接"模式的课程教学计划中考虑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能的变化趋势,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完成后,既有升入普通高校的机会,也可以通过职业能力强化而就业,为了两方面要兼顾,就要不断的调整课程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分班,分为高考班和就业班,那么就打破以往严格的班级制教学格式。

2.3.4 课程设计朝综合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根据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课程的一体化和综合化,不仅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叠,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的实行,则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课程,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若以中职毕业就业为目标,就可选择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模块,以及专业核心技术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提高模块,从而达到中级工考核要求;若以升学为目标,则可选择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模块以达到初级工要求,同时选择文化基础课的提高模块以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

2.3.5 从以教科书为中心向利用多种媒体组成复合的教学媒体的转变。由于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传统的学科教材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教师手头也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直接使用。必须通过其他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实施教学,传统的教科书概念将被多种形式的参考书或参考资料代替。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标准 化工总控工 职业标准 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41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是规定这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1]。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双证书制度,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发挥课程标准推行高职教育的纽带作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制定《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时,选择参考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总控工标准)。

化工总控工是操作总控室的仪表、计算机等,监控或调节一个或多个单元反应或单元操作,将原料经化学反应或物理处理过程制成合格产品的人员[2]。总控工标准属于工作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化工总控工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包含了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化工总控工的工作要求,这些可以作为确立《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1 课程性质对接

课程性质是对一门课程的定位,说明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化工单元操作》的主要内容是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计算、典型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与选择和设备操作,对应于化工总控工中最核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在总控工标准中列出了基础知识共11大条,47小条,其中化工基础知识有10小条,占21%。《化工单元操作》以其内容的重要性,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当之无愧的。

2 课程目标对接

课程教学目标描述的是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可以具备的素质。通常,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可以考取高级工证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对接高级工的要求。

2.1 知识目标

总控工标准中列出的基本知识中,化工基础知识要求掌握相关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程和应用知识。高级工工作要求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有相关岗位的操作法、相关岗位操作注意事项、岗位单元操作原理、热量衡算知识、班组经济核算知识、装置事故的判断和处理方法等。

教学知识目标设为:能正确理解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原理;掌握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掌握单元操作流程;了解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

2.2 能力目标

高级工工作要求中涉及的技能要求有:在开车操作时,能按操作规程完成多岗位的开车操作、能指挥多岗位的开车工作、能将多岗位的工艺参数调节至正常指标范围内;在运行操作时,能进行多岗位的工艺优化操作、能根据控制参数的变化,判断产品质量、能进行热量衡算、能进行班组经济核算;在停车操作时,能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完成多岗位停车操作;在判断与处理事故时,能根据操作参数、分析数据判断装置事故隐患、能根据操作参数、分析数据处理事故隐患。

教学技能目标设为:能完成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基本计算;能查阅和使用常用工程计算图表、手册、资料;能正常操作典型设备;能选择适宜操作条件;能寻找强化过程途径和提高设备效能的方法;能发现设备操作异常现象;能判断设备故障;能排除设备故障。

2.3 素质目标

化工总控工的职业守则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按章操作,确保安全。认真负责,诚实守信。遵规守纪,着装规范。团结协作,相互尊重。节约成本,降耗增效。保护环境,文明生产。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教学素质目标设为: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

3 课程内容对接

课程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是对“学什么”的具体回答。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化工岗位需求,对接总控工标准中高级及以下级别的要求。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根据对总控工职业标准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分析、总结,按照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单元操作情景,设计典型工作项目[3]。例如在输送流体教学项目中,设计有观测管路中流体的状态、管道选型及拆装、选用离心泵、安装离心泵和操作离心泵等子项目。其中设计观测管路中流体的状态就是对接总控工标准中对流体的物理性质及分类、流体静力学的知识要求和能检查现场与总控室内压力、温度、液位、阀位等仪表指示是否一致;能判断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异常等故障的技能要求。安排了压力表示方法及测量方法、流体静力学知识、液位、流量和流速测量方法等教学内容,以能使用压力计测量流体压力、能使用液位计测量流体液位、能使用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流速为技能目标。

4 结束语

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各有侧重,但主体是融通的。课程标准设计的是一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参考标准,可能多个职业岗位都会在这一学习领域有要求;职业标准是一个岗位的职业能力最低标准,职业能力包含多个学习领域的能力。总控工职业标准不仅和化工单元操作这一个领域相关,还涉及化学基础、化工识图、化工安全、电工电器等多个学习领域。《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除了与总控工职业标准对接外,还可参考管工、干燥工、蒸馏工、吸收工和萃取工等职业标准。

参考文献:

[1]朱林.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11):181-183.

[2]葛晓霞.化工总控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3]唐振华.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33-37.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CAD/CAM;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3-02

《CAD/CAM》课程是数控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机械类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以培养学生产品设计造型能力和数控自动编程能力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相渗透,知识综合性强、实践应用性强。按照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控制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单纯注重学生软件基本工具命令的掌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的要求。必须要结合工作实际应用情况,转变教学思路,工学结合,强调知识运用和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一、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

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其目的是以职业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1]。这就要求把《CAD/CAM》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考核评价等与职业实际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缩短“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为此,本课程的专业课教师必须要深入相应职业领域或本校校企合作企业,熟悉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的职业活动,做好职业活动调研工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拓展教师教学设计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职业能力训练素材的收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配合企业管理学生实践工作。专业课教师开展职业活动调研,可以采用有计划到企业顶岗实践,定期与企业人员进行座谈交流等方式来实现。

二、课程教材的编写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实践技能的重要工具之一。《CAD/CAM》课程采用工学结合模式教学,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区别工学结合教材与传统教材不同。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要满足理论够用和实践指导原则,紧密结合合作企业产品的生产,针对岗位选取典型案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可以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校本教材的模式,具体编写过程可以采用下列步骤[2]。

1.组织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与企业定岗实践的专业课教师,深入分析《CAD/CAM》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工作岗位,选择企业生产的典型产品,确定为教材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模块,进而划分学习情境,为教材开发搭好框架,形成一级目录。

2.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该模块学习性任务。

3.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组织、设计每一模块的具体项目,即确定教材的二级目录。

4.确立二级目录后,即可组织教材内容,完成教材的编写。

工学结合校本教材的内容由于受企业生产变化的影响,因此,在每学期开始前,需要根据企业生产计划,进行适当修订调整内容,以便更好的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三、工学结合的实施

《CAD/CAM》课程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很好的组织学生在企业进行工作实践。以一个班30人为例,我采取如下实施方案。

首先,建议教务系统在安排《CAD/CAM》课程教学计划时,以天为单位尽可能的集中,这样便于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时,不易影响生产。其次,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可以把整个班级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另外一组在企业里实践,以一个任务的完成为单位来交替进行。

在课堂上,专业课老师负责教学管理考核;在企业,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管理考核。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内容到企业里进行应用实践;在企业里工作实践后,到课堂上总结、学习新知识。

四、课程的考核评价

《CAD/CAM》课程考核评价主要从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两方面来决定该门课程的总成绩。

(一)在评价平时成绩时,我们着重考虑以下几点[3]

1.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设计、操作等占教学总学时比例很大的实践教学,都是在企业完成的。因此,评价主体不仅要包括专业课教师,还要包括负责管理学生的企业管理人员。

2.评价内容扩展化。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质量评价是从多角度进行的全面评价,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而且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现代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列入评价目标。评价内容的扩展应当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动力。

3.评价方式过程化。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固化成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应当是把评价贯穿到《CAD/CAM》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使评价活动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平时考核便于操作,我们将考核内容做成卡片形式,由专业课程老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按工作任务分别填写,最后汇总,卡片见表3-1。

(二)期末考试成绩

这部分成绩是根据期末举行的CAD/CAM软件测试给出的成绩。

此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可按照7:3比例分配。提高平时分即实践分比重,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是依靠期末突击练习就可以通过考核的,从而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其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学生的总成绩我们可以按下式计算出来。学生总成绩=0.7×每个任务的平均成绩+0.3×期末考试成绩。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的选取,可以公平、公正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五、结束语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合理安排《CAD/CAM》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充分融合到实际项目中去。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他们走上社会转变为一个职业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彩琴,燕艳,王傲冰.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谈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J].高教探索,2010,(4).

[2]邵慧莹.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开发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13).

[3]高淼.基于工学结合的“机械CAD/CAM(UG)”教学改革与探索[J].成功(教育),2012,(2).

基金项目: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专项研究课题(WRGM20110113)

高职人文课程总结篇8

Abstract: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in education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optometry technolog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deeply think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ptometry technology specialty, actively innovate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and explores the route and method of curriculum reform,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guarantee that eyewear industry cultivates optometry technology talents of high-qualities’ skills applied through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高职眼视光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optometry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gram of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72-02

1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视觉保健意识逐渐加强,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迅速加快,对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眼视光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知识综合、技术更新、岗位复合、职业更替的速度加快,给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需要他们不仅具有一次就业和针对一个岗位就业的能力,更要有能适应转岗位群就业的能力,甚至要有创造就业岗位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1.3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使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日渐明显: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少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较差等。

1.4 从专业建设全局来看,目前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还存在专业特色不够鲜明、职业能力相对偏弱、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基本建设相对薄弱、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的发展等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我校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苏教职[2005]32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07]5号)和《关于常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常教发)[2006]32号)

3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全国、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立足学校实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努力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努力在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职业教育改革积累有益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4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课程改革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总体部署,积极试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为行业和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按照“理论先导、点上实验、面上推广、总结经验”的步骤进行,力争通过5年的改革实践,在本专业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形成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开展。

4.2 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①重点进行专业课改革,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开发,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课程体系。②推进实践和理论一体化为核心的项目化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③推进以弹性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实行学分制。④推进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并重为重点的评价方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生产、服务的实际需要。⑤推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技术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能力等“双师型”素质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⑥推进体现生产实际场景的课程环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5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

确立“抓住中心,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分层推进,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抓住课程改革这个中心,突出制度重建,队伍建设、研究先导、资源开发四个重点:根据岗位需求确立课程设置,围绕实用、应用形成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全面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研究。

文化课应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服务专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按照国家和省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专业实际、就业与升学的不同需要,按分类指导、分层次要求进行改革,基本维持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人文、科学知识以及一些拓展、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更多的通过开设选修课完成。专业课主要采用项目课程,即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形成学习项目或课题,并将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进行组合和顺序编排。涉及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面宽的知识和能力可采用综合课程。

课程按模块化管理,即在一个公共教学平台上,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分别将若干课程组成不同的模块,学生通过选择模块(可以是若干个)来确定专业方向,通过选择许多课程完成某个模块的学习。每门课程分别对应一定学分,学生学习的成效按学分制来管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6课程开发的方法

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由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建立有职业学校领导、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专家、劳动部门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生产管理领导、技师等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参加的课程开发咨询委员会。②进行职业分析或工作分析:根据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在不同企业广泛开展某特定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工作任务调查(可采用企业一线专家或专门人员研讨会的方法),用DACUM方法分析、归纳职业的工作任务,制定出职业的工作任务表(DACUM表),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能力,制定该职业(或工种)或职业群职业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结构,包括通用的或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拓展的或发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层面,其中,特定的或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必须重点予以研究。这为后续的课程分析奠定基础。同时研究采用什么样的课程策略,如:项目课程或综合课程。③进行课程分析:要把实际工作任务引进到教学中来,进行整理和整合,归纳成若干个典型的、项目式的工作任务(或直接引用企业若干典型真实课题),形成项目课程,使项目课程的实施能覆盖各个真实的工作任务,更完整地达成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特别是专门的和拓展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目标。对涉及职业的专业基础和某些覆盖岗位面宽的职业知识和能力(通用的、一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可以单独整合,不实行项目课程,可实行综合课程,按理论实践一体化实施。④制定课程计划。课程计划要在工作分析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认真用好在职业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职业的工作任务表,使在课程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各门课程覆盖工作任务表中各个工作任务,并根据工作任务实际出现频率和难易程度的测算,确定课程时数,按职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制定专业的课程计划。⑤开发课程教材。课程教材要完全打破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综合课程的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项目课程的教材要将各个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形成的项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构建项目式教材的体系,并进行编写,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项目课程教材内容更应该是类似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任务书,至于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所需的更多的知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通过其它多种途径获得,包括学科型的教材,或由教师适当讲解,但不必由教师包办或系统讲授。项目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职业活动中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7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

本论课程改革的实施周期预定五年(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7.1 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6月)为全面启动做好课程改革实施的思想、人员、组织和物质准备。

①在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组建眼视光技术专业工作小组机构。②组织课程改革队伍培训,通过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明确工作职责。③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有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文件以及兄弟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促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7.2 实施阶段(2007年2月~2010年6月)在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专业工作小组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工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师资培训,开发校本教材,建立新评价体系。

①专业工作小组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专业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等主要工作。②在开展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请行业专家进行论证。③邀请职业教育课程专家,针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④每学期组织二至三次骨干教师参加的课程改革汇报会,每年组织一次课程改革专题研讨会。

7.3 总结阶段对“三以一化”的新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总结、提炼成果并进行推广,把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①对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测评,总结分析,撰写总结材料。②总结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各项科研成果,汇编课程改革实验研究成果集,并撰写课程改革的相关论文。③推广、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

8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为本专业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需建立相应的机构,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8.1 健全组织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系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以及医院(相关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本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及方案的实施,确定实验工作的方向,制定规划和制度,落实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培训、经费及有关政策措施,定期聘请课程改革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总结实验经验,及时推广实验成果。本专业建立课程开发团队,具体实施课程改革计划,确保专业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8.2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与课改工作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重新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的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业资格证书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定期召开课改实验座谈会,了解课改情况,把握课改进度,总结典型经验;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完善评估评价制度。将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学校年终评优”评选和“教师绩效考核”。定期评选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

8.3 明确职责、明确职责,充分发挥教务处、专业系部、教研处等职能科室在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全校各职能科室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明确职责,深入实际,集中解决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统筹负责课程改革的实施、评估和指导工作。制定课程改革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课程项目和模块,积极探索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学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建议,保证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实施。

上一篇: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公差测量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