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9 13:24:56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1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高校音乐专业技能教学是以音乐理论为基础,不断提高艺术实践能力,最终达到实践技能与理论完美结合的过程。因音乐专业技能具有个性特点突出、差异性强、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不确定等特点,为高校音乐专业技能的考评工作增加了难度。基于以上原因,在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多种认定标准。因此,改革传统的考评办法和用发展的眼光去构建科学的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模式,是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课程如声乐、器乐、舞蹈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实践展示是其共同的表现形式。因此,音乐专业技能考评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更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一、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工作的作用 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工作,包括“考核”与“评价”两个方面,考核是针对学生学习效果以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测试和验收,而评价则不仅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评测过程。考评工作就是针对教与学双边活动所建立的测评体系,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所体现出不同的考评方式、考评内容、考评标准。科学的考评模式是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和检测,是检验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本质是对教学质量所做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1.对“教”与“学”的检验作用 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是对教的效果的有效反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模式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的检验。为了避免考评结果的片面化,对“教”与“学”的检验要更加合理有效,要建立立体化、多元化、人性化的科学考评模式,注意考评体系的实用性与操作性,使其真正起到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2.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 对于学生在专业技能测试中的表现给予何种态度与评价,是对全体教师和学生在今后教学和学习工作中的一种导向。对于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同时,对于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优秀也是一种认可和肯定,使其成为教师教学的典范。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不能仅凭对学生测试来决定,但这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 3.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通过考评模式对“教”与“学”的检验,根据测评的结果进行理性分析,发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的原因,同时找出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原因,对教学工作和学生专业学习给予指导,使考评模式具有指导作用和发展性。如在每次测评之后,分别组织在教师间和学生间进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交流。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总结经验与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以考促学、以评促教,使专业技能考评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模式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更多的高校面对着招生、就业等工作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素质高专业强的学生,不仅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更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如何发挥考评模式改革对教学的推动作用,体现高校不同专业的优势与特点,以此来促进教学工作与学生发展。音乐技能考评模式是在音乐教学评价理念的指导下,为检验“教”与“学”效果而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与方法。传统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体系的现状不容乐观,与当今高校音乐教学评价先进理念相比,考评内容、考评形式与方法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考评体系存在考评标准单一、考评方式简单、考评效果弱化等现象,尤其对于音乐技能考评,以上现象更为突出。 现象一:重结果、轻过程。在传统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考试直接挂钩。例如,学生在声乐、键盘、舞蹈等专业技能考试中,只要能够较好地完成表演曲目,从技术和音乐表现等方面达到考试标准,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但忽略了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只注重考试环节,轻视平时课堂表现的意识。 现象二:考教一体、标准单一。传统高校音乐技能考评工作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教学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测试,并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音乐专业技能测试过程中,平时成绩的考核通常由任课教师一人掌握。随着各高校对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学习过程的不断重视,加大了平时成绩考核的分值比例,尤其是音乐专业技能考核,平时成绩通常会占到总成绩的40%—60%,这样就使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在综合考核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这决定性作用集中于任课教师,平时成绩的测评过于单一。阶段性考试如期中、期末或是结业考试时通常由学生进行演唱、演奏、表演一个或几个作品,若干教师根据同一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现场考核同时进行评分,取平均值作为考试的成绩。甚至有的学校仍然只由原任课教师一人进行测试,形成了学生专业技能考评工作的单一性和不确定性。 现象三:重横向比较、轻纵向对比。传统的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中,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测试更多的是关注在统一的考试标准中,学生专业技能的表现,而对于学生入校时存在的音乐基础差距较大的问题,没有充分进行考虑。只重视考试标准中横向的比较,忽视了学生个体学习进步程度的对比。对于那些入学时基础较弱,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学生缺少准确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甚至有的学生入学时基础较好,而在几年的学习中,几乎原地踏步甚至有所下滑,但由于原有基础较好,依然能够在测评成绩中得到认可,使测评工作有失公平性和科学性。#p#分页标题#e# 现象四:角色定位固化,缺少互动性。尽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传统的考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考评的地位,完全没有主动性和选择性,而教师却始终站在裁判和审判员的角度,审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整个测评过程中,缺少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角色定位固化,缺少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 三、高校音乐专业技能“立体化”考评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音乐专业技能考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在考评模式改革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音乐专业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专业、基础和今后就业岗位的需要。根据高校音乐专业的特点进行立体化考评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到音乐专业技能的实践性,在考评方式上要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测评。如进行“三评一演”立体式的考评体系。三评: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过程评价、终结评价、实践评价相结合。平时成绩的测评采用三段式评价,即出席、学习态度、完成作业1:3:6的比例进行考核。由于每个学生音乐专业技能学习情况复杂,差异性和不稳定性较强,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建议每名学生建立音乐技巧课教学实录手册,对于每节课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存在问题(优缺点)、学习态度等进行及时记录,并进行及时评价,体现评价的时效性。 在阶段性专业技能考评中,学生在专业技能展示的同时,要对自己完成的作品给予评价,即自评。对于被测试的学生而言,能够认真面对和审视自己所完成的作品,培养其科学评价和判断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一次发现问题和交流的机会,这样对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建立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为今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在阶段性专业技能测试中,如果条件允许,在有足够的专业教师进行集体测试的情况下,被测试学生的专任教师可回避打分,以确保考教分离,体现测评的客观性。同时,在阶段性专业技能测试评分小组的组成上,可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参与评分,全体测评组要采用现场打分并公开的办法。正是这种互评、师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使测试工作更加公正公开。在阶段性测评时,可组织全体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观摩,学生通过观摩可以避免音乐专业技能授课的弊端,由于高校音乐专业技能授课形式通常是一对一单一授课或小组课居多,对于本专业其他学生的学习状况缺少了解,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失去或减弱学习和竞争的动力。通过集体观摩专业技能测试的方式,可以在树立优秀学习典范的同时,更好地为学生营造赶超学习专业技能的浓厚氛围。 为了鼓励某项音乐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特别还设立了“一演”测评分值,对于在重大音乐技能比赛或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或是成功举办个人专场演出等艺术实践活动中极为突出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加分,在总分值中单独设立5—10分加分项目。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活动给予肯定和支持。建议设立音乐专业学生技能考评档案,对学生入校以来每次技能测试进行存档,并在每一次阶段性测试中出示学生上一次测试成绩与考试曲目,为参与测评打分的教师和学生评委,提供学生学习进步程度的参考,对于学习努力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情感态度的认可和肯定。避免传统测评中只注重横向比较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弊端,使专业技能考评工作更加注重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为体现教学测评的互动原则,在每学期(或学年度)结束后,全体学生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测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网络评教。教学管理部门结合学生网上评教所体现出的教学问题以及教师教学问题,并结合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听课等多种途径,将所了解的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教师晋职、评优、评聘挂钩,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考评体系建设呈现动态化、互动化。 总之,高校音乐专业技能考评体系的建设工作应在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对于一些学校的先进做法不断推广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钢琴基础;现状总结;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51-01

本人对国内的二十二所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基础课程现状调研发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体系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的显现出来,现状总结如下:

(1)教学形式单一。两级分化情况比较严重,有的院校只是一对一或一对二上小课,有的院校对于钢琴基础课只是利用数码钢琴教室一对多上大课。

(2)考核内容与打分标准不细致,大多数学院的钢琴基础课考试不考基本功,直至期末只是准备一首乐曲,考风可促进教风与学风,这是不争的事实。

(3)教学设备及硬件设施制约钢琴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发展。很多院校没有建立数码钢琴教室,也没有足够的琴房满足学生的练琴需要。

(4)教师及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钢琴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双方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这门课程,积极性都不高涨。

(5)教学形式具有的激励性质较薄弱。不管是大课还是小课都有对学生激励的作用,但是很多院校使这一功能微乎其微,不能够充分发挥钢琴基础课程也能进行表演与实践这一特点。

本人根据目前音乐院校的钢琴基础课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出具体的对策,构建更科学的课程体系,以突出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特点。

一、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学形式可以有小课(1-2人)、小组课(3-5人)、大课(10-20人)的多种上课方式、多种授课方式可以有机并存。笔者通过调研分析适合目前我国高校钢琴基础课上课方式是实行大课小课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即节省了课时,避免老师的重复工作量,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达到钢琴基础课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大化。

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教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一)拓宽选材范围

目前全国各个院校钢琴基础课现有的教材内容不够丰富,作品涵盖时期偏于狭窄;其实可以选择库普兰具有装饰性旋律的作品、斯卡拉帝的单乐章奏鸣曲、19世纪民族乐派的作品、二十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以及中国民族钢琴作品、美国黑人钢琴流行音乐作品,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键盘作品教学内容。

(二)教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学习钢琴基础课的学生专业不同决定了使用的教材、曲目的选择应有区别及侧重。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增强学生的艺术文化的底蕴,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钢琴演奏的技艺性特别强,而每个学生掌握演奏技艺的能力各有差异。同时,艺术有其本身的特点,在艺术见解,艺术趣味、音乐处理或弹奏等方面,允许百花齐放,可以有一个相当大的变化范围和幅度。乐曲的处理只要不违背音乐的性质,这样或那样的设计都是被允许的。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不仅可以用不同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即使用相同的教材,也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有不同的要求和处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实现音色与技术的完美统一。创造出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向全面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完善考核体系

通过建立钢琴基础课曲库,并按照相应的程度把曲库中作品划分成不同等级划出具体的分数段、制定考试打分标准、具体打分方式、核分制度等方面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通过成绩考核,进一步调动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教师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对钢琴的实际学习掌握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案,制定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新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基础课现状进行总结研究,就要构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课程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相信,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基础课将在艺术教育这个领域中逐渐成为一颗闪耀的恒星,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1]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B006;[2]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GJXH C 110278。

参考文献: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3

此次音乐会包含美声、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等多种艺术门类。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船工号子》《西部放歌》,经典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星光烂灿》都将被精彩演绎。

据悉,四川音乐学院今后还将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

四川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进京展风采

全国九大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在老牌“地方军”中的位置十分特殊。该院在国际国内各类重大比赛和评奖中共有900多人次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国际奖140余项,这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2000年,该院学生李云迪、陈萨分别获得“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1名和第4名;2006年,文薇获国际西贝柳斯小提琴比赛第3名;宁峰在第51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夺得第1名和其他两个奖项;2005年超女前5名,该院独占3名,总冠军为本科学生李宇春。此外,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返校率达到100%。本报记者近日专访敖昌群院长,从而获知该院教育教学成果突出、人才辈出,主要在于突破“名人光环”负效应的旧体制束缚,建立了一整套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

四川音乐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为“西南音乐专科学校”。1959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现名。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我国一所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成果显著的多学科、多层次的高等艺术院校。现有教授、副教授近400人。在校生达16800人。学院设有18个专业教学部门,开设了音乐、美术、戏剧影视、舞蹈、传媒五大艺术门类,115个专业方向。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音乐学各专业和美术学各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艺术硕士(MFA)授予权。

这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院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名教授,在创作、理论、表演、教学等领域也有突出贡献和广泛影响。现任院长敖昌群,本人就是一位创作成果颇丰的作曲家。他清醒地意识到,名人及其名人效应,为提高学院知名度和声誉,塑造学院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换个角度看,名人效应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名人光环”下,新事物和新人才容易受到无形压制,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如果不冲破“名人光环”负效应的藩篱,不尽快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学校就不能在这个创新的时代生存和发展。目前该院已探索出一套新机制:

1、多重机制办学的管理模式

音乐学院的传统定位,普遍偏向培养高精尖艺术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需要对未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音乐学院对高等艺术和大众艺术都应承担教育责任。通过交叉选课,实行多学科、多学制、复修式等,促进学生一专多能的能力,提高其综合艺术素质。在理念上把握“一传承四结合”,即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民族与世界结合,古代与现代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力求达到四个一流:一流的教学是根本,一流的管理是保证,一流的学生是标志,一流的学校是目标。

敖昌群说,要是在前几年,李宇春、何洁、纪敏佳、谭维维等,不要说获奖,就是报名参加都不可能。通过学校的重新定位,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2、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树立人才发展新观念,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是选准人、用好人的关键。该院一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的舆论氛围;二是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成立专家委员会,重大比赛的推荐人选,必须通过专家委员会。在这里,只有专家看法,没有长官意志,更没有“名人光环”的影响。无论老人、新人、名人,还是普通教师学生,都能充分施展才华;三是通过“精神+物质”等政策倾斜和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留住人才。对国际大赛获奖者,不论职务、职称高低均给予重奖。宁峰、文薇国际大赛获奖,院方一次性分别奖励20万元和10万元。宁峰的指导老师胡惟民、文薇的指导老师杨宝智和李开祥,也分别获得10万、5万元奖金。在同类院校中首开先例。

3、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机制

有意识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人才,由老专家、老教授进行高层次重点培养,建立拔尖人才和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梯队”制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破格提拔,晋升高级职务不受年龄、学历、资历以及本单位指标的限制,给予优厚待遇;设立青年科学基金,培养和扶持青年技术骨干。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知识更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国内国外培训相结合、培训与考察相结合等办法,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建立在职人员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单位支持和个人投入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整合利用培训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培训管理制度。

4、创新绩效考核机制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4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基本落实,当时的中小学音乐实现了对就有教育体系的系列的沿袭和改造:

(一)逐渐形成稳定的音乐学科:1949到1956的七年间,音乐课一直被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固定科目,总体课时量也较为稳定。

(二)音乐教学模式已基本建立:虽然最初缺乏基本的音乐教学模式,但是教育部在1950年正式了暂行的音乐教学标准,并于1952年谈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并将音乐教育作为开展美育的主要手段。

(三)音乐教育服务于政治教育:根据对当时公布的系列文件的研究发现,音乐教育中也包括了大量突显政治特色、强化国家观念的相关内容,当时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为主旨的。

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7-1966年)

1957-1960间爆发的“教育大革命”给我国当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外,由于并没有明文规定“美育”的必要性,当时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并不很受重视,音乐教育的总课时量有了明显的减少,很多学校压缩了音乐教育的所占比重,甚至曾经一度被部分学校取消过。直至196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了工作条例文件,中小学的正常教学工作才得以逐渐恢复,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才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这十年是我国包括了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内全体教育界曲折发展的十年。虽然也曾历经波折,但是其发展整体方向还是积极向前的,也为后来音乐教育的逐渐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三、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

适时正逢全国推广改革开放和落实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时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文化事业都有了较长足的发展:

(一)教学整体内容日益丰富,并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音乐教育的具体内容所占的比重也有了详细规定,这些改进都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考核体系也日益完善,具体的考核要求、方式以及时间都有了较为精准的规定,明晰了音乐课程的考核必要性和实践性。

(三)音乐教育的内在功能也日渐被认可和接受,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让中小学生学会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完善中小学生精神世界和道德体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改革开放飞速发展时期(1991-2000年)

上世纪末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音乐教育也得到了很显著的提升。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历经多年的摸索和调整后,迎来了迅速提升发展的阶段,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将音乐教育纳入艺术教育范畴:长期以来,我国习惯将音乐教育划分到文化课范围内,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如果将音乐教育纳入艺术教育范畴,则可以很清晰地体现出音乐教育的艺术特点,并且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同时囊括在内,实现了与其他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区分。

(二)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具体环节的相关体系逐渐形成并得到了较好的完善。音乐教育为培育人和发展人而服务,音乐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树立并形成了应有的音乐教育系统理念,同时还增添了必要的教学评估体系。

(三)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组成得到了深入发展。我国的教委会于1989年了国内第一部明确艺术教育的总体规划要求和执行标准的规定文件,具体阐述了艺术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的重大作用和重要位置,分析了艺术教育对于提高人才综合素养和总体竞争力的战略意义。1993年中共中央更是针对“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正式了我国的教育发展及改革纲领文件。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期(2001年至今)

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认可度及推崇度越来越高,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美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步入了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一)教育部颁布的最课标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评估体系提供了建设和完善标准。新课标强调要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扩充音乐教学效果评估成员的规模和构成。与此同时还要设立和发展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例如开展老师与老师、老师和学生的互评、自评,以及上级部门的和学校高层的跨越评审。新课标的颁布和推广、落实不仅对各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出了一定要求。

(二)我国的音乐教学实现了以老师讲解为主到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模式转变,“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不断被学校和老师认可和实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培育目标已经发展为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引导学生形成和加强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个人三观理念,培样学生尊重和理解差异性文化等等思想高度层面的相关要求。

六、结语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反思和创新,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发展历史的研究,能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5

一、音乐特长生培养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保证文化课基础、重视音乐专业能力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培养综合能力就成为我校音乐特长生培养的总体思路。

1.保证文化课基础。一提到音乐特长生,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这类学生普遍文化课比较低。录取时在音乐专业课成绩上线,但很难与别人拉开较大差距的现状下,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就决定了你能不能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的重要因素。因此,我校除音乐省联考及各高等院校校考前的集训期外,音乐特长生与同年级其它班级的学生一样排课,一样参加各项考试,考试成绩同样进入全年级排名。

2.重视音乐专业能力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艺术专业稳定的兴趣,并通过各种训练开发普通高中学生的艺术潜质,尽可能地发展其能力,使艺术真正升华为他们的特长,原有的艺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3.实施分层教学。由于音乐特长生现实存在的差异,以及社会对音乐人才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此我们在培养音乐特长生的时候,也必然要采取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差异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培养音乐特长生的指导思想。

4.培养综合能力。音乐不仅仅是唱歌和弹琴那么简单,是综合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音乐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全脑思维”,即学生用脑去想象、去理解、去加工审美的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声音和肢体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这种训练方式便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专业教师的师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1.音乐教师要有过硬的师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怎样当好这个“伯乐”,怎样去挖掘你面前的这些“千里马”,就要看我们这些音乐专业教师了。

(1)教师要有一颗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与精髓。爱心和耐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他们,去耐心地教育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许多闪光的长处。

(2)教师要有一颗理解与宽容的心,学会尊重与相信学生。理解和宽容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特别是我们这些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因为大都是一些问题学生。我特别尊重这些学音乐的学生们,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此,这些学生有好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我听听。对学生的理解与宽容,换来了他们对专业的兴趣与生活的信心。

(3)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的特殊要求。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句话也为我们的专业教师指明了方向。其次,我们的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还应该以诚相待。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从不对学生隐瞒什么,并诚心诚意地告诉他们,你的老师曾经卖过春联,收过破烂,运过水果,倒卖过牲畜。老师的真诚,也换来了学生的真诚。

2.音乐教师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专业教师光有高尚的师德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因为音乐专业考试考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专业教师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井”字型团队管理模式

这是一个由校长牵头、年级配合、班级团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可以用“两纵两横一核心”来概括。(1)两纵:①教学条线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由学校教务处执行,通过各教研组落实到各任课教师,主要负责音乐特长生的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交流、探讨,音乐理论课程试题的编撰印刷,音乐特长生的专业课考试等工作。②德育条线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牵头,由校政教处执行,落实到各音乐特长班的班主任,主要负责音乐特长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各项文体活动组织工作。(2)两横:①常规管理界面由年级牵头,负责音乐特长生的课程安排、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方法研讨、班级文化形成、学生综合评价等工作,落实到备课组和班主任。②专业管理界面由负责专业课的教研主任牵头,负责音乐特长生的术科学习指导、音乐校本教材编撰、各种文艺活动和比赛的组织、“以乐育人”的途径探索等任务。(3)一核心在“两纵”“两横”框定的范围内,实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团队管理。班级团队管理不仅是这“两纵”“两横”的叠加,而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系统。

四、专业课程的螺旋渐进模式

1.集体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落实。这个阶段重点在高一年级实施。要按照教研组学期专业课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音乐特长生主要教授声乐、舞蹈、器乐等主科课程,以及视唱练耳和基础乐理等素质课程。(1)科学合理的计划是专业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教学进度的深化工作的开展,是学生有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力保障。(2)通过本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声乐歌唱的基本原理,懂得运用所学的艺术规律欣赏声乐作品,且要求学生做到用自己的观点对并声乐作品进行评价。

2.专业课深化。完善各项制度。该阶段主要在高二年级完成。主要包括:(1)声乐主科重点完成学生歌唱音域的拓展,声音与气息的结合和运用,音色的正确把握,歌唱的完整性的艺术性。(2)乐理学科需授完李重光《基础乐理》全部内容,视唱练耳(包括听音)能唱到一升一降调号和常规节奏,八度以内的综合性视唱曲。(3)通过本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声乐作品的种类和风格,懂得运用所学的艺术规律欣赏与演唱声乐作品。

3.查漏补缺,再次强化。该阶段主要在高三年级完成。音乐特长生主要熟习历年河北省联考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评分标准,做好针对性的复习准备;熟练掌握声乐演唱、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各专业课程的各种艺术规律和技巧。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6

在我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首先是听别人说话,并进行模仿,然后才进入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文章等阶段循序渐进的学习。学习音乐也是一样,不仅要听要唱,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而这种能力则在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习中得以培养。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这两门课程的掌握很难达到所要求的水平。

一、对乐理、视唱练耳的认识不清晰

在和学生交流中,很多学生对乐理的第一反应是习题练习,例如最让他们头痛的 “音值组合”、“判断调式调性”等。正如蒲亨建先生《对中若干问题的异议》所说:“教师和学生往往只关心乐理习题的具体操作与演练,而很少关心具体技术细节背后的内在原理与规律性的东西。”

而对视唱的认识就是把音高和节奏唱准,期末考试时把划定范围内所有的视唱背熟,很少去关心这条视唱的调式调性、风格特点,不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练耳就是把听出来的音和节奏记下来,甚至有些听不出来的便选择放弃,很少关心不同音程、和弦的色彩的差别,调式调性的特点,每个节奏型的表现作用等等。

二、多方面的不重视,给学生以错误导向

(一)艺考中的“小三门”

音乐类的“小三门”,即指的乐理、视唱和练耳。艺考中,针对不同的专业或考核方式,各学校对这三门课程的考查分数计算方法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按总分的百分比,如西安音乐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简章中,作曲系专业考试乐理成绩占10%,视唱练耳占5%;另一种是每门划合格分数线,分数线根据考试情况进行调整,如该学院声乐系、管弦系等要求基本乐科以及格线为准,不占专业分数比例,基本乐科合格分数线50分。

虽然艺考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专业的考核,但对基础学科的考核也至关重要,以上两种形式都有各自的不足,前者所占比例较小,后者合格分数线较低。这样会使考生误以为 “小三门”不够重要,学习过程中对其不够重视。

(二)考前培训中的“小三门”

在考前培训中,“小三门”课程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培训老师都能意识到“小三门”是影响艺考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以营利为目的的艺考培训机构,在其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则出现在师资上。

为节省成本,培训机构中负责“小三门”讲授任务的老师大多是在校大学生,或其他表演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他们本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不足,准确性不强,在授课方法上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老师总结的判断复拍子的方法为:“分子能被2或3整除的就是复拍子”,因此在指导交流过程中那个班所有的学生都一致认为8/8拍是复拍子。在视唱练耳授课中常缺少音阶、音程、属七解决等环节,直接进入视唱和听记环节,在视唱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做到用正确的方法及时进行解决。在学习音乐入门的重要阶段,这样的教学实为一种错误的灌输。

(三)专业老师的误导

有些老师尤其是表演专业的老师,只注重学生演奏或演唱技术的培养,其本身对乐理、视唱练耳掌握的也不够好,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对此不屑一顾。与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对乐理、视唱练耳课程的消极态度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当然,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对音乐的学习。虽然新课标强调了音乐知识(乐理知识、歌曲教学、视唱练耳、器乐欣赏等)的学习,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正确认识乐理、视唱练耳,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

乐理(本文皆指“音乐理论的基础部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解有关音、律制、记谱法、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它是学习其它音乐理论课程如和声学、曲式与作曲分析、复调、配器法、作曲法的基础和前提,对具体的音乐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非纯粹的理论研究。

视唱练耳包含两大项内容,即视唱和练耳。视唱是用来培养能按乐谱所示一切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并加深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感性的认识。练耳是用来培养对音乐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

学习一门语言,少不了“听、说、读、写”四个环节,而乐理和视唱练耳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习音乐语言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教学过程中,应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同时进行基本乐理的学习,在感性的经验中掌握、运用和巩固乐理知识,以视唱带动基本乐理的学习。

2.做好考前培训与高校学习的衔接

同样一门课程,在考前培训和高校学习两个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正如施咏在《乐理究竟教什么》中所说,乐理的教学目的分有不同的层面。第一个层面认为乐理是一门纯技术理论课,首先是给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其他理论课程做好准备。第二个层面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开发智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那么在考前培训的教学中,应注重第一个层面。由专业的老师任教,培训结束后学生应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读谱、视唱、听辨、记谱以及对各类音乐要素以准确把握的能力。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达到第二个层面,这个阶段更应该注重音乐的本体和音乐文化的扩展。如:在记谱法的教学中,除了学习简谱和五线谱外,还应该使学生了解,在中国古代就曾使用过的文字谱、工尺谱等,而不同的乐器也有各自的记谱法;学习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划分时,如何去让学生理解大二度这个在乐理课本中划定为不协和音程,却在西南诸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中,得以大量的运用,颇具和谐之美与地域文化特色。五声性音乐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之处等等。

3.艺考中,在注重学生专业水平考核的同时加大对乐理、视唱练耳的考核力度

在考核中,可以把成绩的两种计算方法进行结合。加大乐理、视唱练耳成绩在总成绩的百分比的同时,提高其合格分数线,从而引起考生对乐理、视唱练耳的重视。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音乐教育专业 视唱练耳

一、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

(一)视唱练耳课程的属性与重要性

视唱练耳是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最重要、最核心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直接最终影响到了他们将来的就业。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前音乐系的音乐教育专业自1984年建校以来,至今已有31年的办学经验。作为广东省小学音乐师资的培训基地,我院音乐系已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遍布珠三角、粤东、粤西以及整个广东省。而作为音乐系的专业核心课程,视唱练耳一直是学院音乐系重点建设的课程。

(二)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为近年的视唱练耳教学带来考验

近十年一部分高职院都纷纷晋升本科高校的行列,这就为高职院校的招生造成极大的压力,一线的教师们普遍反映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学生入学后对视唱练耳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低;五音不全、节奏感差的新生比过去多。综上所述,近几年的视唱练耳课程教学难度空前提高,教学进度放缓,教学收效也面临着大幅降低的风险。因而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 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学习积极性

1.强调视唱练耳技能是每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人们的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家长们对孩子的第二兴趣培养也十分重视,其中不少家长都为孩子选择唱歌的培训班或者乐器培训班,因而孩子们的音乐基本素养已经整体提升了很多,是十年前同龄孩子们的几倍。在全国孩子们的整体音乐素养都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其他专业的学生音乐技能都不错,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却出现唱歌跑调、节奏节拍打不准的情况,那么他(她)必然在同龄人中很受歧视;

2.强调视唱练耳课程的达标是通向其他音乐课程的必经之路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较为重视弹唱跳的课程,而对基本乐理、视唱练耳等理论课程较为忽视。因而应该强调学好视唱练耳会有助于学生们提高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效率。相反,如果学不好视唱练耳,就无法深入学习其他所有音乐课程(不仅音乐理论课程,同时也波及表演类课程)。比如说,学钢琴必须有良好的节拍和节奏感,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曲目的基本演绎,更不可能为他人钢琴伴奏或者表演双钢琴和四手连弹了。学习声乐课程亦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内心听觉,演唱就会跑调,即使有钢琴伴奏也无法配合上,更不可能清唱了。

3.强调视唱练耳的技能是未来就业的奠基石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学生未来就业的领域是小学或幼儿园音乐老师岗位,而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如果自身的音乐听辨能力和视唱的功底不达标,这就必然会影响实习与就业,从而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进而影响学院教育类专业办学的品牌影响力与号召力。因而,在学院高度重视的同时,学生们更应该深刻的意识到视唱练耳的技能是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就业的。若不好好学习视唱练耳,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很难胜任工作岗位,进而遭到用人市场的淘汰。因而要从刚走入校园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开始,逐步为未来就业做铺垫,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孩子来说,首要就是要认真学习视唱练耳。

(二) 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与补充

1、现有的教学内容

现有的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听力与视唱两部分。听力部分主要包括单音、音程与和弦的模唱以及节奏与旋律的听记。视唱部分包括学习唱名法与乐谱视唱。

2、删减现有教学内容中难度过高的部分

我院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现有的听力内容中,有些部分已经难度过高,是更多适用于本科类艺术院校音乐教育或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应予以删减。例如:复音程的听辨与四部和声的听写部分。这两个部分对于未来从事小学或幼儿园基础音乐教育领域的高职院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过高,未来就业用不上,目前学习难度又很大,势必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而应该删减。

3、补充现有教学内容中不足的部分

现有的教学内容中视唱曲目较为局限,应该进行补充,内容如下:

(1)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欣赏内容等的旋律;

(2)当代优秀的原创少儿歌曲;

(3)民族民间音乐中有代表性的旋律片段;

(4)中外优秀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或片尾曲(无需歌词)

(5)优秀的通俗音乐旋律片断(无需歌词)。

(6)奥尔夫声势律动的元素;

(7)英国皇家音乐学院1-5级考级教材中听力部分的节选。

(三) 教材上应将五年制音乐教育与三年制音乐教育分开

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制短,生源为广东省应届的高中毕业生,通过广东省联考术科考试的生源,已有一定的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基础。因而视唱练耳课程只学两个学年,教材应根据四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与进度,分别编制成四册。而五年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制相对较长,且学生入学的年龄较小,都为广东省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音乐专业基础方面多数学生在入校前为零,因而视唱练耳课程应持续四年,应根据八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与进度,分别编制成八册。

(四)采用首调唱名法,五线谱教学与简谱教学结合使用

过去教师在视唱教学时,通常采用固定调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两种方法进行教学。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更适用于本科类音乐专业的学生,而不适用于我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高职院音乐教育专业来说,采用首调唱名法是视唱练耳教师首选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练耳部分也应当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首调唱名法进行单音、音程、旋律的听辨学习。鉴于首调唱名法的使用,与之同步相适应的还有简谱视唱教学。传统的高校视唱教材都是五线谱记谱。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材来看,仍然使用简谱。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的适应教学岗位,高职院的视唱练耳教师们应将五线谱教学与简谱教学结合使用。在使用五线谱版教材时,教师还应结合“唱、记”的形式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熟练使用简谱的能力。

(五) 建立以“演”代“考”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

过去视唱练耳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教师通过学生现场口试视唱曲与现场(笔试) 听写所构成的。教师采用这种“唱、听、写”三者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问题; 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简单或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忽略了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以音乐会演出或竞赛的形式,以“演”代“考”的课程考核方式为主,让学生组合起来,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进行集中表演,此分数占总评成绩的百分之七十,再结合传统的听写加口试的考核(占百分之三十),就形成了适合我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结合理论的视唱练耳考评方式。课程结束时再以举办视唱练耳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汇报。

三、结语

目前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改革,已经在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五年制与三年制)学生中逐步实施,并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效。学生们普遍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视唱练耳课程的评教分数有大幅上升的趋势,且用人单位都反应近两年的音乐教育毕业生,对小学音乐教材的熟悉和适应能力比往届毕业生有所提高。因此,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之路我们要不遗余力的继续进行下去,以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初探[J].黄河之声,2009,( 6) .

[2]蒋维民,音乐听觉训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音乐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五线谱;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8-01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兴趣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说兴趣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因此,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初中音乐五线谱入门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以下做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在美术中认识“五线谱”

激发兴趣,创设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在上课前我精心布置音乐室,让学生一进教师就好像进入了一个“音乐王国”的童话世界;墙上用彩贴纸做了从高到低的“小城堡”,窗口分别写上七个唱名。给学生讲:这是童话《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的新居,他们起了新的名字,从低到高分别叫do、re、mi、fa、sol、la、si,他们本领可大了,世界上最高雅的音乐都离不开他们。这7个小矮人变成蝌蚪在五根线内跳舞,就有美妙的音乐产生。这五根线就是五线谱,它是世界上通行的音乐记谱法,直观、简明。

二、从儿歌中了解“五线谱”

低年级学生喜动厌静,对枯燥的乐理知识总是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学,我在教学生认识音符时,从儿歌开始:“一 二 三 四 五,从下往上数,五线和四间,大家要记住。”这样记起快也记得牢。然后教学生认识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从玩中学知识,让学生边拍手边读:五线谱像大楼,mi、fa 、sol、la、do住里头,下加一线do小弟,下加一间re小鸭,一二三mi、sol、si。五线谱笑哈哈!里面住着好几家,三间住着do大哥,下面两间是fa、la。

三、从舞蹈中理解“五线谱”

识谱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唱一唱动一动,不仅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五线谱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巩固音符时值,让学生扮演《小豆芽一家》,“豆芽爷爷”戴上有“”的头饰,弯着腰,背着手,两拍一步,慢吞吞地走;“豆芽爸爸”戴着“?” 的头饰,抬头挺胸,一拍走一步;“小豆芽”戴着“?” 的头饰,边拍手边跳,一拍跳两步。在欢愉的气氛中,学生对三种音符的时值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从作业中熟悉“五线谱”

由于五线谱的各种音符形状不一,让学生动手画五线谱,引导学生形象地画出音符:O像皮球,?像黑勺子,像白勺子,?像蝌蚪等等,学生会兴趣很高,不断反复画,会画的得心应手。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五、从歌唱中掌握“五线谱”

喜功厌静,喜趣厌思。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先把单个音符念出来,再按音高、节奏唱出来,若唱不准,让他们跟钢琴唱,渐渐地教会学生独立视唱和听力的能力。为以后视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总之,音乐教学中课堂不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应“以学定教”,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知理解、表现音乐,让音乐课成为孩子的快乐家园。

(上接第7页)习动力,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加强对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尽管辽宁省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但是多数都流于形式。很多老师业务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由于资金的有限,应重点对服装专业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相比之下,青年教师头脑灵活,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上手快,有后劲。如果他们视野开阔、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技术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必然有利于学院的长期发展。比如,可以派他们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以便更好地了解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发展趋势、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人才的培养;可以派他们到知名的职业院校进行考察、学习、交流,互相学习成功的办学经验、办学模式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也可以与这些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联合办学,这样既可以取长补短,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各自的特色;也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定期派他们到企业去学习、去实践,深入一线,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样也有利于他们了解市场的需求状况,了解服装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教学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服务学生,才能培养出更受市场欢迎的学生。

5、创新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授课起引导作用,因此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学生考核方面,应打破传统以理论考试为主的模式,应以“平时课堂表现、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四者相结合,并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的选择应与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其次,在教师考核方面,应以“思德、业务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相结合,作为评职称的考核依据,并根据学院教师的实际情况,赋予相应的权重。比如,对教师取得中级板师、高级板师、服装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在市级、省级、全国技能大赛中获过奖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高职高专通用教材、专著等,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在职称评定中给予一定的加分。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高职高专服装专业教学的改革.李泽静.[J].科教导刊.2010年5月

[2]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苗 靖.[J].赤峰学院学报.2013年2月

[3] 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探析.马长勇.[J].艺术教育.2015年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总结范文 下一篇:班主任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