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3 00:13:45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二、考核对象

全体任课教师。

三、考核时间段

按学年度进行考核。

四、考核内容

(一)职业道德

教师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省中小学基本规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热爱教育工作,有较强的主人翁精神、敬业精神、事业心、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具有大局意识,关心爱护学生,团结同事,善于和同事、家长沟通,每学期每人计20分。进行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出现严重教学事故的教师本项不得分,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等级,造成严重后果的,考核为不全格。两个学期教师职业道德得分之和计入年度考核。

(二)教学管理

1.导学案

年级部检查时,没按时完成课时导学案的教师,每人每课时扣5分,分数从年度考核总分中扣除。两个学期每位教师合计得分计入年度考核。

2.集体备课

没有参加年级部规定的本学科集体备课的教师,每人次扣2分。(办理请假手续的除外)两个学期每位教师合计得分记入年度考核。

3.上课

未在学校办理请假手续而不上课的教师,每人每课时扣10分,分数从年度考核总分中扣除。两个学期每位教师合计得分记入年度考核。

4.听课

每学期按年级部要求,每位教师填写听课计划。未在学校办理请假手续,抽查时不按计划完成听课,每人每次扣5分,分数从年度考核总分中扣除。两个学期每位老师合计得分计入年度考核。

5.学生评议

每学期期末,由学校和年级部组织学生给任课教师评议打分。每班学生评议本班任课教师时,30%任课教师为A(A=100分),50%任课教师

为B(B=80分),20%任课教师为C(C=60分)(人数按4舍5入)。每位任课教师所教班学生评议得分之和除以所教班参加评议打分的学生人数,所得的分为每位教师的学生评议得分。记入年度考核。

6.检测评价

没有全程参加年级部安排的统一检测评价考务工作(期中、期末或省、市、县组织的统一检测评价),每人次扣5分(办理请假手续的除外),计入年度考核。

7.阅卷

没有全程参加年级部安排的统一检测评价的在校阅卷工作,每人次扣5分(办理请假手续的除外),计入年度考核。

8.会议与活动

没有按时参加学校或年级部组织的会议与活动,每人次扣2分(办理请假手续的除外),计入年度考核。

(三)级部自主考核

1.为了便于加强年级管理,照顾不同年级的具体教学情况,增加年级管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大限度地调动全年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由各年级部制度本项考核方案。

2.各年级制定考核方案要遵循以下原则:

(1)考核要面对全体教师。

(2)由级部考核的总分为本年级教师总数×10分(3)该项考核个人得分最高不超过20分。

五、考评办法

1.考评以量化积分形式进行,教师学年总分为两学期职业道德、教学管理和级部考核量化得分之和。

2.年度考核优秀名额按教师人数(含兼课人员)比例分配到各年级,由年级部进行考核。分配时多余的名额由学校统一安排。

3.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师按其所占年级教师总数之比例,由年级部分配其优秀名额总数。

4.在同一年级未能任教两学期的教师,教务处将该教师上一学期的核得分转入该教师下学期所任教的年级。

5.各年级部根据每位教师学年量化总分,按由高到低确定年度考核优秀人选,如出现并列情况,教学质量得分高者优先。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师量化总分单列,按由高到低确定年度考核优秀人选,如出现并列情况,学生评价得分高者优先。

6.教师考核量化总分由年级部计算并将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交教务处、办公室,填的年度考核表报送办公室。

7.年级考核优秀人选确定后,由学校进行公示,不得转让。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优秀教师从教师年度考核优秀人员中评选。

2.各年级年度考核总分排名前60%的教师,才有资格参加学校举行的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能手评选。近5年已获得市级(含市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能手评选以上荣誉的教师,不再参加学校举行的同项目评选。在县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能手评选推选时,从校级同项目中,由高分到低分推选。

3.学年度考核总分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主要依据。

4.每学期,任课教师请假(不含因公事外出),累计时间未达到一个月(30天),任课教师该学期年度考核分,记入年度考核。任课教师请假(不含因公事外出),累计时间超过一个月(30天),任课教师该学期年度考核分X【1-(请假总天数-30)/该学期总天数)】所得的分,记入年度考核。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2

一、成立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学校办公室,张仕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刘阳富同志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考核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注重实绩的原则。

2、坚持领导考评和群众考评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平时工作与期末考评相结合。

4、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年度考核与目标管理、党员民主评议、年终工作总结、评先选优相结合的原则。

三、考核依据及评优标准

1、根据省组通[200]127号、黔人通[200]132号、仁组通[200]45号、仁人培[200]06号文件和《仁怀市教育局关于200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执行。

2、根据仁组通[200]45号和仁人培[200]06号文件精神,优秀人数按参加考核人数的12%以内,我校优秀人数为12人(市招人员单独计算)。

3、凡本年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且无其他过错行为的,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占本单位比例。

4、已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考核程序及评优办法:

1、教师填写《年度考核登记表》一式三份交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根据仁人培[200]06号文件要求,教师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采取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测评,校长办测评占总分50%,中层部门测评占总分30%,群众测评占总分20%,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依据教师三层考核得分情况予以认定考核等次。

3、测评办法:①教师填写群众测评表,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群众测评结果。(每位教师在群众测评表中填写12位优秀等次教师名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测评结果,提交优秀等次得票前15名教师名单交考核领导小组)②中层部门填写教师测评表,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中层测评结果。(每个部门在测评表中填写12名优秀等次教师名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测评结果,提交优秀等次得票前15名教师名单交考核领导小组)③校长办提交优秀等次12名教师名单交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④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三层考核结果提交考核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根据教师三层考核得分综合评议,确定教师本年度考核等次。

五、工作日程安排:

1、200年12月25——26日:成立学校200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年度考核工作方案。

2、200年12月26日:办公室到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科领取个人年度考核表。

3、200年12月26日—30日: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上级文件和学校年度考核方案,听取教师意见,修订学校年度考核工作方案。

4、200年12月26日—30日:报送学校考核小组名单及工作方案到教育局人事股,教师填表,交表。

5、200年12月29日:群众测评。

6、200年12月30日:汇总群众测评,中层部门测评。

7、200年12月31日:汇总中层部门测评,校长测评。

8、200年1月4日——5日:考核领导小组汇总评价,确定教师年度考核等次。

9、200年1月8日—12日:公示考核结果

10、20年1月10日:教师签定考核意见意见,收交优秀等次教师《年度考核记实手册》。教务处提交200年度各季度教师出勤情况。

11、200年1月11日——12日:制作《仁怀市实验小学教师200年度考核(高层领导、中层领导、群众)量化测评汇总表》。检查优秀等次教师《考核记实手册》。填报《200年度机关事业单位考核等次对应表》、《仁怀市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勤汇总备案表》、《事业单位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年度考核备案表》、《事业单位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年度考核汇总表表》。撰写单位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12、200年1月12日:复查各种表册,领导签署意见。

13、200年1月12日:送交各种表册到市教育局人事科审核。

14、200年1月14日:送交各种表册到市人事局审核。

六、纪律要求:

1、考核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

2、填写表册要规范,不得涂改。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3

一、 学校现行绩效工资发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分配观念在部分教职工思想中根深蒂固。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单位人,端的是“铁饭碗”,按档案工资发工资天经地义;有的认为绩效工资就是简单地加薪,变相地发福利,绩效工资只能比档案工资高不能低;有的认为自己资格老就应该多得些;还有的担心考核方案不合理,竞争不公平,领导从中循私舞弊等。

2.量化评价标准把握难

考核指标难量化,操作更难。如工作量标准问题。对于学科教师工作量的计算要相对好一些,最起码的,可以从周课时数、批改作业量、教学效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来进行。但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工作量的标准怎么定?怎么去衡量教导主任完成了他的工作量?怎么去衡量教辅人员完成了他的工作量?尤其是现在的学校,人浮于事的很多,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其他人员比例远远大于规定的比例。此外,还有隐性工作量问题。做教师的都知道,其实在学校规定时间以外,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找学生谈心,偶发事件处理等。而这些工作是别人看不到的,也是无法进行考核的,你做了多少,学校怎样给你计算工作量?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学校规定的标准以外的,我们教师就可以不再去做?

3.绩效工资“三重三轻”问题突出

一是重“量”轻“质”。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发放。这就说明,70%的绩效工资部分仅根据教师的工作岗位数量发放,教职工工作质量的好坏评价只有30%。具体实施中,工作质量好坏评价又缺乏严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二是绩效工资重“资历”轻“能力”。绩效工资发放中大部分学校又是按照教职工的工龄长短、职称等级发放,对教职工能力体现缺乏考核。三是绩效工资重“一刀切”轻“自主分配”。绩效工资主体缺失,学校积极性不高。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大多数是由当地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共同制定,以文件形式下发到校,要求各学校校长按照文件实施,无法照顾到各个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这样,绩效工资实施后“千校一面”,学校没有操控权,学校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

二、 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机制的实践探索

我校实施“三优联评”与“津贴档差制”、“效益工资模糊制”的措施以来,建立了能上能下、奖勤罚懒、褒优汰劣、优质优酬的分配管理机制,绩效考核依据所有在岗人员的实绩、贡献大小,采取“工作量化到分,实绩质化定等,多元评价奖励”的方法进行考评,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这样,促使教职员工们自觉履行岗位责任和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普遍反映“工作有压力了,责任感增强了,干活更有劲头了”。

学校教职工的绩效工资由班主任津贴、非教学岗位津贴、课时津贴、月考核奖、期考核奖等五部分构成。班主任津贴与班级学生数量、班级月工作常规考核、班级学期考核挂钩,按照评价等级发放。非教学岗位津贴在教职工聘任前公开岗位职责、岗位考核细则及岗位津贴数量,个人申请、竞聘上岗、按月考核、分等级发放津贴。月考核奖与期考核奖根据教职工工作态度、考勤、教育教学常规、教育教学质量等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在量化基础上实行模糊发放。模糊发放的前提是考核方案、发放方案公开、考核与评价过程与结果公开,但最终考核奖励的金额模糊。课时津贴发放主要依据“三条水平线”评价结果确定。“三条水平线”为:A、上年度课堂教学评价等级;B、上年度的学生及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反馈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级;C、上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等级。然后,按照考核划等的结果进行发放。具体发放按照课时津贴档差表发放。根据教师上年度三条水平线实际评价等级,享受课时津贴,然后在每一类中按综合评定结果靠档计算(师范毕业生第一年为见习岗)。

说明:①课时数为任教学科课程周节数乘以学科课程系数后n个学科或班级数的总和。

②课时津贴计算办法:月教学总工作量×起始津贴×课时津贴系数(月教学工作总量=周课时数×课时系数)。

三、 完善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机制的思考

目前,虽然关于教师绩效工资发放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但实施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工资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机制,才能真正与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教师绩效工资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做出突出实绩的教师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的精神保持一致。

1.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职工绩效工资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把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工作岗位、绩效挂钩,实行以岗定薪、以能定薪的工资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实行按岗定酬与按业绩定酬相结合,以岗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内部分配办法。根据不同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复杂程度等情况确定岗位所占绩效工资额度的比例,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2)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结合的原则。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既要打破平均主义,使职工的收入与本人的实际岗位、实际业绩、实际效益紧密联系,又要妥善处理单位内部各类人员之间的绩效工资分配关系;既要拉开差距,同时又要避免差距过大;既要体现按劳分配,又要按人性化操作,奖勤罚懒不罚老弱病残。

(3)坚持绩效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绩效工资与效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结合岗位特点,确定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依据岗位职责和岗位业绩完成情况,实施定期考核制度。对教职工实行年度考核与月考核、期考核相结合,实现岗位绩效工资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岗变薪变,绩优薪优。

2.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职工绩效工资机制的主要对策

(1)工资与编制挂钩。由教育、人事、编制和财政部门按照“核编不定员、定岗不定人、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原则,同时考虑适当向边远山区教师倾斜,根据编制和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实行学校绩效工资总额包干。另外,对学校绩效工资总量还可采取按综合考核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办法,按一定幅度递增(减)。即学校绩效工资总额按上述分类办法核定后,对年度学校整体考核评价结果好、考核优秀的单位,可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好、考核结果较差的学校,可相应核减绩效工资总量。

(2)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机制,公平、科学地核定个人绩效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制将教职工收入直接与岗位责任、工作绩效相挂钩,绩效工资应与工作人员表现、业绩相联系,合理拉开差距,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实行主要按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和质量计酬的绩效工资制度,贯彻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工资金额浮动、效益工资模糊、合理拉开差距等原则和方法,把教职工个人收入与本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落实绩效考核,有效地调动教职工劳动的积极性。

(3)区别对待需要照顾的教职工。学校教职工年龄、文化、身体状况千差万别,老教职工、身体状况差的教职工是否一定存在照顾的问题?在竞争择岗上,一视同任;在择岗完成后计算工作量时,可以考虑将工作量乘以其工龄,再除以全校的平均工龄,其值的2至3倍,作为老弱病残教职工的工作量,可以视为是对老弱病残职工少干点工作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老弱病残教职工多干工作仍会多取酬,但少干也应少取酬。

3.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职工绩效工资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1)强化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细致地宣传改革工资分配制度的意义,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提高教职工参与面,消除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感。

(2)合理制定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涉及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广泛征求工作人员的意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在制定方案时,要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各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并提交职代会反复讨论、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突出“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的考核细则;教职工对考核目标接受认可方能执行,业绩考核目标一定要在干部群众之间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定。

(3)严格业绩考核。业绩考核是绩效工资制的核心。考核不科学、不合理或者不公正都不可能发挥绩效工资制度的优势,工资的激励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进行严格考核;要及时公开考核制度、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运作程序等;要按月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打分;要让工作量与工作效能相结合得到教职工认可;业绩考评要公正和客观,考评信息公开,渠道畅通;考评后,要将目标业绩和实际业绩的差距及时反馈给被考评者,达到及时沟通的目的;要开展绩效面谈,对业绩不佳者,要帮助和监督其制订完善的计划,根据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或提供改进的条件,达到鞭策后进的目的;对业绩优秀者,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给予精神奖励,从教职工多方需要出发鼓励优秀者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4)建立绩效工资约束监督机制。绩效考核方案要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经学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主管部门、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审批备案。同时接受人事、财政、税务、审计、统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4

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为此,我校充分认识到年度考核工作的重要性,为了客观、公开、公正、公平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成立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小组,加强了教师年度考核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组 长:甘红枝

组 员:汪 峰 张传东 郑 钧 兰宏伟 段 毅

邓建华 罗 锐 杨 刚 邓惠兰 舒 霞

为了确实保障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全面、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实施,我校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小组精心组织和认真安排,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扎实地展开工作:首先是召开全体教师会,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让全体教师切实明确年度考核的意义和要求;其次是认真制定考评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第三是要求会体教师熟悉有关考核的操作规程,严格针对教师所履行的职责,从政治思想及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及业务能力、教学工作和教育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全面评价。

二、依照程序,组织实施

1、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召开教师年度考核会议2次(全体教师一次,考核组1次),由甘红枝校长作专题说明,让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年度考核的内容、项目、目的和考核办法。

2、制定考核方案。认真制定考核方案,组织考核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考核工作精神,研究考核实施方案。

3、教师总结。全体教师按照职位职责和有关要求,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总结,认真、真实地填写考核表,并形成文字材料。总结材料交考核小组。

6、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教师进行民主评议、不记名投票,按得票数每组分别评出2名优秀人选,合计6名优秀人选。

7、考核小组将优秀人选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

8、考核小组进行集中民主评议意见,签写意见,为每位教师写出综合鉴定,确定年度考核等次,汇总结果。

三、本年度的考核结果

我校2012年度在职教师55人。经评定刘天明、陈宝萍、邓慧兰、周爱玲、舒霞、尹莉娟等6位教师本年度考核为优秀,黄娟等49位教师本年度考核为称职。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常模;教研室考核;绩效分配

【中国分类号】F23-40

注: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立项编号2012642)研究成果

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即某一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常模的作用是让测验者明白测验结果分数的意义。在对教职工进行量化考核过程中,运用“常模”的概念,可以为不同专业教研室找到一个衡量绩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具有基本相同的工作环境、完成几乎相同的工作任务基础之上的。下面就我校一个二级管理单位――技工教育教学部,对这种方法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

一、样本的易于确定

常模在用于一个具体学校,就显得比较方便和简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二级管理体制下的二级学院或系,也可以当成一个学校来测算,技工教育教学部就属于后者。在这里由于考核对象是确定的,因此,样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体师生。

首先,就技工教育教学部而言,假定某年技工教育教学部的在校生规模为2700人,其中,汽车专业1000人,机械专业900人,电气专业800人。在职教师共98人,其中,行政科室20人,汽车专业24人,机械专业28人,电气专业26人。在编78人,外聘教师20人,其中汽车专业11人,机械专业5人,电气专业4人。

其次,每个教学团队或个人的工作目标、工作状态,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工作对象、工作条件等基本一致。各专业或各位教师的心理需求、价值趋向、价值追求基本趋同,他们的政策环境、工作时间、工作要求相同,他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学习基础和心理素质大体相当,完成同样的任务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相当,因此他们符合常模样本的要求,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衡量不同专业教研室的统一标准,来测算不同工作强度下的教师的工作绩效。

二、原始分数易于获取

为了表述方便,本文采用绩效赋分的概念来代替绩效工资的概念。作为一个学校或二级学院,每年的考核绩效赋分是一定的。假设,技工部年度绩效赋分考核的总体构分为:教师岗位考核绩效赋分、管理岗位考核绩效赋分、班主任考核绩效赋分、产学研考核绩效赋分四部分,并且对各项的赋分总量作如下假设:

1.假设,每人每年平均绩效赋分为2600分,那么,技工部绩效赋分总量(J)等于在编教职工人数与平均数之积。

即:J=78*2600=202800(分)。

2.假设,班主任每班平均绩效赋分为300分,那么,班主任绩效赋分总量(B)等于班级数与班主任每班平均绩效赋分之积。

即:B=72*300=21600(分)。

3.假设,教职工产学研平均绩效赋分为200分,那么,产学研考核绩效赋分总量(C)等于在编教职工数与教职工产学研平均绩效赋分之积。

即:C=78*200=15600(分)。

4.假设,管理岗位考核绩效赋分总量G=∑岗位实效系数*(J-B-C)/78。其中,岗位实效系数等于岗位系与岗位人数之积。

则:G=18.8*(208200-21600-15600)/78=41215.38(分)。

由此可以推出。管理岗位考核绩效赋分平均值G/20≈2060.76(分)。

5.假设教师岗位考核绩效赋分总量用A=J-B-C-G.

即,A=208200-21600-15600―41215.38=129784.62(分)。

则:A/58=2237.66(分)。

以上数据通过简单的计算,都是可以轻易获得,并且可以假设的各部分是固定,下面重点利用“常模”的概念计算出教师的绩效赋分。

三、教师绩效赋分的计算方法

正如前面提到的,各专业的工作任务和难度基本一致,但由于各专业的生师比不同,而产生出要完成同样的工作,要达到同样的目标,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们把“付出的努力程度”叫做工作强度。工作强度大的专业,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应该得到更多的绩效赋分,基于这种工作强度与绩效赋分的某种联系,建立起一套具体实际意义,操作性强年度考核绩效赋分办法。

(一)关于教师数的折算方法

由于各专业采取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的课时量有很大差异,如果只能简单地用课时量来计算绩效赋分,显然是不公平的。另外,由于外聘教师的工资是按课时量来单独核算的,而各专业外聘教师数量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相同,其工作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对各专业的教师数进行一个合理的折算,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在编教师的真实的工作强度。

假设:汽车专业在编教师平均课时为12.5,外聘教师平均课时为16;

机械专业在编教师的平均课时为10.5,外聘教师的平均课时为18;

电气专业在编教师的平均课时为11.5,外聘教师的平均课时为14

那么:汽车专业折算教师数为13+11*16/12.5=27;

机械专业折算教师数为23+5*18/10.5=31;

电气专业折算教师数为22+4*14/11.5=26。

(二)各专业教研室绩效赋分的组成

各专业教研室绩效赋分由专业基础考核部分(10%)、日常工作考核部分(20%)、工作成绩奖励部分(20%)和工作强度考核(50%)等四部分组成。

1.关于专业基础考核,我们假设由专业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专业规模、生师比、教学名师、重点专业、精品课程、专业建设资源库、试题库、档案建设等十项内容组成。对于这十项工作,都要提出明确的合格和优秀标准,让教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以下关于日常工作考核、工作成绩奖励等部分,也同样的明确标准和考核方法。

2.关于日常工作考核,我们假设由人才培养方案、新模式教材或讲义编写、教研活动开展情况、专业建设平台数据填写情况、教师上课情况情况、学生笔记情况、学生考勤情况、公开录相课组织情况、教师听课情况、教师到顶岗锻炼情况、企业人才库建设情况、校企合作委员会建设情况、专班建设情况、实践基地建设情况、学生就业情况、综合治理情况等十六项内容组成。

3.关于工作成绩奖励部分的考核,我们假设由优秀人才培养方案、优秀新式模式教材(讲义)、说专业(说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工作评比、公开录相课评比、优质课堂评比、顶岗锻炼标兵、优秀教授(博士)工作室、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校企合作先进集体、优秀专班、校企合作示范实践基地、社会培训先进集体、产学研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二十一项组成。

4.关于工作强度考核,对于在编的教师的工作强度,可以进行如下假设。

(1)工作强度是指完成同样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需要付出的努力的程度。某专业的工作强度可以用其专业生师比与全系总的师生比的常模的比值来表示。这个数值越大,表示这个专业的工作强度要比其他专业的工作强度大。

(2)生师比的常模为学生总数与教师总数(折算后的教师总数)的比值。假设:学生数用Xs,教师数用Js表示,生师比常模用Mss表示,其中,Xs=2700,Js=84。那么,Mss=Xs/Js=2700/84=32.14

据此,我们可以计算出三个专业的生师比如下:

汽车专业生师比为1000/27=37.04

机械专业生师比为900/31=29.03

电气专业生师比为800/26=30.77

(3)各专业的工作强度的计算,我们假设汽车专业的工作强度用Qqd表示、机械专业的工作强度用Jqd表示、电气专业的工作强度用Dqd表示,那么,Qqd=37.04/32.14=1.15

Jqd=29.03/32.14=0.90

Dqd=30.77/32.14=0.95

由此可推导出,各专业教师按工作强度赋分为教师岗位考核绩效赋分平均值*50%*qd*在编教师数,其中教师岗位考核绩效赋分平均值*50%=2237.66*50%=1118.83

那么,汽车专业教师按工作强度赋分等于1118.83*1.15*13=16726.50

机械专业教师按工作强度赋分等于1118.83*0.90*23=23159.78

电气专业教师按工作强度赋分等于1118.83*0.95*22=23383.54

我们可以把各专业教研室的工作强度赋分相加,得出,教师工作强度赋分总量为16726.50+23159.78+23383.54=63269.82,大约是教师岗位绩效赋分总量129784.62的48%,与教师岗位赋分总量中50%的比例基本相当,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总之,利用“常模”的概念计算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赋分办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各专业之间由于生师比不同而造成的工作强度不同的矛盾,能够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和公平正义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育的标准化管理实践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角度

笔者所在的无锡JY实验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由于近年来鲜聘新教师,小学部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当前28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仅占全部教师人数的0.04%,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教育理念的滞后日益凸显,学校在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探索以及教师个人的科研能力上并无太大优势。为了改变此种状况,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在教师评价方面做了有很多尝试。现将我校的教师评价情况总结如下:

1 薪酬方面

教师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和奖金两部分构成。众所周知,基本工资由国家地方拨款,奖金部分都是根据教师职称的不同而区分的。学校发放的奖金由三块组成,一是日常考核奖,考核范围包括出勤率、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学生教育工作以及其他学校内事务的各项情况,每月先教师自评再由领导班子考核,奖金数为每人每月300元,班主任还有班主任考核奖,总数为每人每月180元,但几乎人人能拿全奖;二是成果奖,主要是根据教师个人承担公开课任务,所获各级荣誉、奖励,指导学生获奖以及论文获奖情况发放,通常只有个别教师拿到数额较大的奖金,但一般也不会超过900元;三是绩效考核奖,此奖刚刚实施一学期,是根据教师日常中的各项绩效成绩相加,排定名次后分为三个等级,前15名为一等奖,奖金为800元,后15名为三等奖,奖金为400元,排在中间的为二等奖,奖金为600元。

由此可见,除去成果奖,教师在薪酬方面的差距可谓微乎其微,事实上,很多教师也并不愿意为了几百块钱而多做额外的努力。

2 荣誉方面

在选定校级以上荣誉获得者时,学校历来都是公示各级荣誉的评定标准,并告知校内符合荣誉的人员名单,请全体教师进行民意投票后,校领导成员在综合考量教师的工作表现基础上选定人选,并予以公示,最终上报荣誉获得者名单。

在年终考核优秀和嘉奖人选方面,学校采取的方式是——先根据学科划分年终述职小组,经过小组推选组内和组外各一名候选人后,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请候选人述职,并请教师进行民意测评,最终经校考核小组综合考察确认后,确定考核优秀和嘉奖人员,并予以公示。

每学期都会有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展示课、赛课机会,学校在分配任务时,都会在考虑各学科组长意见,选取在日常教学中乐于主动学习的教师。在每年进行的校基本功比赛上,结合各学科专家组长的意见和教师间的互评,教师通过努力可取得相应的校级荣誉。

在上一学期,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增设了校级新秀能手的荣誉。考核过程分理论考试和课堂展示两部分。课堂展示的考核由校方聘请的相关专家负责。但结果发现,符合条件参加评审的教师无一例外的都获得了相关荣誉。

我校不乏业务突出的人才,但大家都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和“唯分数论”的观念,总是不愿意主动参加各类比赛和荣誉申报,但在除技能比赛的荣誉方面,比如年终考核优秀,又普遍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而民主选举时,多数教师还是根据参评者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而非实际的工作绩效,又或者根本不在乎选举结果,而随意选择,使民主测评流于形式。

3 其他方面

从上学期开始,各项培训机会不再是指定个别青年教师,而是在轮流的基础上倾向于有学习意愿的中青年教师。对于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较突出的教师,校领导会在每周会议上及时的提出点名表扬。对于未能较好完成各项任务的教师,校领导也会在会议上提出不点名批评,并作会后的个别沟通。校领导也会在各种场合积极得与教师沟通,做出适时的评价。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校领导特别是新任校长在教师评价方面,已经摈弃了传统的单一的奖惩性评价思维,逐渐向发展性教师评价过渡,但似乎所有的努力,并不能激励到多数教师,而且考虑到我校现有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发展意愿和专业素养水平等,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我校的全面实施定会遭遇到困难,笔者分析如下:

(1)现实的“唯分数论”。尽管新任校长在大会上频繁强调对教师多元化的评价,但频繁的统考、抽测,毕业考试的分数排名还是使得学校不得不重提“分数”的旧话,而教师间更是存在着以所教班级学生分数的高低而论尊卑的隐形排名。我们的教育始终没有彻底挣脱“分数、升学率”的困扰。

学校一面在推行素质教育,一面抓住“分数、升学率”不敢放松,正所谓“素质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评价的实质和重心就脱不开“分数”,教师评价很难走出以学生考分论高水平的重要依据低的困境。

(2)教师的参与意愿。我校大多数教师在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后,就把工作重心全部转移到狠抓教学质量上,其他的一切活动都遵循着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的原则,必须要参加的也视活动的级别而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他们满足于学生分数的提高带来的成就感,而把与教学无关的一切活动甚至一些教研活动都视为增加工作量。发展性教师评价要求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和教师参与,而这些活动在很多教师眼中无疑就是额外的负担。如果不能有效的激励教师,为每类别的教师明确相应的发展目标,并积极评价及时反馈,那么一切发展性评价都会流于形式。

(3)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的反馈无论任何一个环节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遭遇到教师的质疑,都会令教师失去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信任,从而降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效度。比如校级新秀和能手的获得,似乎鼓励成分居多,入围就能获得,当然不排除参与教师的个人努力,可对于这种合家欢的大团圆结局,相信教师的激励作用也同时大打折扣。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7

以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下一步建立规范、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做铺垫;为平稳过渡到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机制体系;为消除学校在绩效考核办法未出台而实施绩效工资的矛盾,努力推进学校工作发展。

二、实施范围和对象

学校全体在岗教职工。

三、考核原则

1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原则。

2坚持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原则。

3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的原则。

4坚持客观公正、规范有序、科学合理的原则。

四、考核内容标准

1对全体教职工主要考核履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规定的法定职责和《小学内部管理制度》规定。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

2教师绩效考核共计100分。其中职业道德15分、德育工作10分、工作量15分、出勤10分、教育教学工作30分、教科研及教改10分、教师专业发展10分。具体考核按照《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班主任考核及中层岗位绩效考核按细则执行)实施。

3班主任津贴绩效考核共计100分。班级管理90分,学生人数10分。详细指标见附件3.

五、考核方法

1月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月考核项目侧重于工作量和工作实绩;年度考核结合月考核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进行。

2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根据不同岗位分类考核:按学校实际可分为:班主任津贴考核,中层管理人员津贴考核、教育教学绩效、教育教学成果考核四类。主要采取指标要素测评和平时争先活动形式,对教职工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

3民主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考核组集中评议占80%组内互评占10%学生家长评议占10%主要针对年终考核。

六、绩效工资的分配

1绩效工资的组成: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上一年年度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绩、贡献等因素,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额70%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执行相应等级标准。占绩效工资总额30%其中设立班主任津贴、中层管理人员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学校考核的基础上发放。

2基础性绩效工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主要作为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本年度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上年度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人员,上年度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的人员。本年度基础性绩效工资按80%发放;上年度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本年度基础性绩效工资按60%发放。

3奖励性绩效工资:学校月绩效考核结果主要作为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各项目发放标准的依据。设班主任津贴、中层管理人员津贴、教育教学绩效奖、教育教学成果奖四个子项目。

1班主任津贴: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20%

2副校长、中层管理人员、组长津贴:依据石大教体发〔〕10号文件精神执行。

40%作为工作绩效,中层管理人员绩效奖中60%作为工作实绩奖平均发放。按月考核结果发放。规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津贴一年共计发10个月

3教育教学绩效奖: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70%17月份要提取相应比例的教育教学成果奖金额;月份绩效工资100%均发)

具体兑现办法为月绩效奖系数X教师绩效考核分【月绩效系数=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80%_副校长、中层、组长津贴–超课时量费_骨干教师待遇等/教师绩效考核分总和】教育教学绩效奖按月依据职业道德、工作量、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教科研及教改、教师专业发展、出勤及其它考核结果发放。

4教育教学成果奖:月份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按实际金额提取。

定为半年期发放,指各类竞赛、教科研成果、荣誉及称号、突出成绩、教学成绩等奖项。 月份兑现上半年,下年 月份兑现下半年,按部级、省级、市级、区(县)级、校级定为200元、150元、100元、8060元标准。

数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教师 绩效考核 问题 展望

随着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教师绩效考核逐渐成为学者和学校管理者关注的热点。[1]借助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检索平台,检索时间为2015年5月15日,共检索到以“教师绩效考核”为题的论文共计376篇,论文数量较大。从年度分布来看,2008、2009年论文数量增长较快,这与绩效工资制度实施时间基本吻合。本文对搜集的376篇教师绩效考核论文进行梳理,从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两个角度,对论文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借鉴。

一、教师绩效考核研究的主要问题

从研究内容角度看,教师绩效考核研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主要问题。

(一)宏观研究的多,微观研究的少

经统计,近80%的教师绩效考核论文都是将整个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包括考核主体、标准、方法、内容等一些共性问题,而针对某一层次或类型的学校、某一专业的教师绩效考核问题则涉猎较少,这样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绩效考核论文较多,但研究重复性较高,观点大同小异,创新性不足;二是教师绩效考核研究的成果对于具体学校来说,针对性不强,借鉴意义不大。所以未来的教师绩效考核研究应多向微观领域拓展,即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的学校或者学科的教师群体。

(二)感性陈述的多,调查研究的少

教师绩效考核论文作者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学者,他们的论文大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学术性较强;二是工作人员,他们大多实际从事教师考核和管理工作,论文以工作经验总结为主。从统计数据来看,已发表的教师绩效考核论文中,工作人员撰写的论文居多,约占总论文数的80%,他们的论文存在一个共性特点,即感性陈述较多,论文中关于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和问题的阐述多数来源于一线工作的感性认识,缺乏调研和数据的支撑,学术严谨性不强,所以未来的教师绩效考核研究者应加强调研,即使是从事多年教师考核一线工作的管理人员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也应多与普通教师沟通,收集第一手调查资料,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三)现状分析的多,理论研究的少

从已有的论文来看,教师绩效考核研究偏重于现状分析,然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而理论研究较少,特别是涉及教师绩效考核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的更少。绩效考核的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它是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与企业的性质截然不同,将绩效考核引入学校管理中,应用于教师群体,它的概念内涵应给予重新界定,教师的绩效到底是什么?这是研究者应首先思考的问题,但已有的研究少有涉及,即使涉及也阐述的不够深入,理论性不强,所以未来的教师绩效考核应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界定。

二、研究展望

教师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主要因素由主体、客体及联系两者的管理实践组成,因此,研究可以在组织(主体)、教师和绩效(客体)及评价(管理实践)等方面拓展和深入。

(一)组织行为研究是教师绩效考核研究应植根的土壤

已有的论文多数仅对教师绩效考核这一管理手段本身展开研究,忽视了它的组织背景,即学校这一关键要素。教师绩效考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组织行为,它建立起学校和教师群体的互动关系和管理联系,而学校决定着考核的制度和实施环境,那么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研究教师绩效考核的环境建设,将有利于管理者在操作中明确考核的界限和局限,从宏观层面把握绩效考核工作。就教师绩效考核而言,组织行为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营造尊重教师的文化氛围。文化因素无疑对组织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2]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为教师绩效考核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将会弱化绩效考核中的管理命令,从而使教师由被动考核转化为主动参与,使考核达到良好效果。二是建立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制度比榜样更具强制力和影响力,制度德行比个人德行更具普遍性。[3]教师绩效考核的前提是在学校中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只有在这样的体系中,教师才能增加对学校的组织认同,绩效考核才能得以有效实施。

(二)教师接受研究是考核主体研究的新视角

内因决定外因,作为一项重要管理手段的教师绩效考核,只有通过教师的接受和认可,才可能使考核标准内化为教师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即知、情和行。近年来的教师绩效考核论文中很多都提到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主张提高考核中自评的权重比例,加强考核标准内化和自律的效果,这说明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绩效考核中教师接受的问题,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笔者认为,对于教师绩效考核接受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全面分析教师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现状。由于长期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作用,还有种种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竞争机制等现实原因,教师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现状呈现出复杂性特点,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些特点和问题无疑会对教师接受绩效考核产生影响。二是正确处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教师是“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4]的观点被广泛接受,这个观点反映出整个社会对于教师角色的期待和义务的强调,但权利和义务是一对概念,在谈论义务时不能脱离权利,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从教师接受的角度,绩效考核研究应多在尊重教师权利、平衡权利和义务关系等方面深入。三是加强引导教师的民主参与。教师绩效考核方式中提高自评比重是教师民主参与的一种方式,但还远远不够,包括绩效考核标准建立、考核方式选择、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运用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均需要引导教师参与,提高考核的民主程度,从而提高教师对于考核的接受度。

(三)教育价值观导向研究是考核标准研究的新主题

考核标准是教师绩效考核研究的一个重点。收集到的论文中对于考核标准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实证层面,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和教学、科研等多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而很少关注或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指标体系,这样的指标体系将会如何引导教师行为。这些问题就涉及考核导向和教育价值观的问题。从理论层面建立起绩效考核标准的共识,考核标准的价值导向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追根溯源,教育价值观决定教师绩效考核标准,而考核标准反映教育价值取向,建立考核标准应首先考虑教育价值观问题。所以,教育价值观是教师绩效考核标准的本质和内核。很多研究者从哲学角度研究教育价值观理论问题,但在教师绩效考核标准研究中关注教育价值观还未涉及,这将是绩效考核标准研究的新主题。教育价值观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对教师“人”的价值的认识。人的价值究竟在于人作为目的还是作为工具?一直是教育理论中一个争议的问题。[6]教师绩效考核标准不能只体现从社会本位出发强调以无私奉献为特征的教师工具价值,而应多从教师个体发展目的角度,研究个体价值在考核标准中的呈现。二是将师德评价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的整体中研究。十报告总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而德行需要身教。所以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必然包括师德评价。在师德评价标准方面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7]当前,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确定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并落实在评价标准中,是教师绩效考核中师德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形成性评价研究是评价方式研究的新方向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而言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8]多数教师绩效考核论文论述的是总结性评价,即对教师过去一个阶段的工作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通常用于有关教师聘任、遴选或者增薪一类人事决策。总结性评价在促进教师达到考核标准底线、甄别不合格教师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普遍提高工作水平的作用有限,而这正是绩效考核目标所在,所以形成性评价应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方式研究的新方向。这方面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形成性评价如何为教师提供足够多有用的考核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工作实然和应然两个方面,重点在于明确从实然走向应然的条件和过程。但因为教师个体存在着诸多差异,工作水平也参差不齐,要达到信息对所有教师都有用十分困难,值得深入研究。二是如何利用绩效考核信息促进广大教师工作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以管理的方式去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高级的脑力劳动者,就越要实行富有人情味的管理。[9]所以在这个环节,学校管理者必须摒弃直线的行政化手段,以人为本,以关怀为目的,平等的与教师就考核信息反复沟通,促使教师提高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凯.教师绩效考核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6):164-166.

[2]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9.

[3]杜时忠.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51.

[4]徐特立文存:第四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248.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426.

[7]黄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师德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6-7.

[8]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0.

上一篇:高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体育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