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1 14:51:40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1

【关键词】  抽血室;交叉感染;管理

本院是一所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日门诊量高达4000多人次,门诊每天需采血人数多达500人次,为了方便医患交流和提高工作效率,将抽血室由过去相对封闭的工作室改为全开放式。抽血室工作人员采血工作量大,流动人员多且面对大量没有确诊的门诊病人,频繁密切接触病人的血液标本,存在潜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而病人大多数免疫防御机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缺陷,是最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的地方。因此,做好抽血室感染控制,预防交叉感染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 人员管理

(1)抽血室管理者对所有在采血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2)对于新护士、实习生、保洁员先培训后上岗。对她们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知识的学习,要充分认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了解其传播途径,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人都会“六步洗手法”,狠抓基本功训练,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反复穿刺带来感染的机会。(3)对于高年资护士,因为操作熟练,在患者集中、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为了急于缩短病人排队等候时间、随意简化流程、不正规操作,对这一现象除了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外,加强感染控制的监督,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在抽血高峰时,采取弹性排班、增派人手,减少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2 抽血室物品环境的管理

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抽血室的环境、物品消毒根据《医务人员医院的预防与控制》[1]采取以下措施:(1)止血带、消毒棉球由供应科集中配送,各种消毒容器、持物罐、镊子,采取独立包装消毒。消毒液和消毒容器要注明开瓶时间,消毒液的浓度要经常监测。(2)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对抽血桌面、病人坐的椅子、试管架等用含有效氯500mg/l进行擦拭。(3)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及护士的手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空气细菌总数≤500cfu/cm2,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及医护人员手平均细菌数≤10cfu/cm2。(4)加强感染监控力度,科室感染控制联络员与感染控制科定期或不定期对抽血室各项感染管理措施物品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科室质量挂钩。(5) 医疗垃圾管理:医疗垃圾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与集中处理,并建立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警示标识醒目。医疗垃圾如使用后的棉球、棉签及一次性治疗巾放入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如各种一次性物品的外包装放入黑色垃圾袋,针头入利器盒,内容物不要超过容器的3/4,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3 抽血流程的管理

护士采血时戴口罩、帽子,工作服、帽子每周清洗消毒1次,口罩每4h更换1次,病人采血部位皮肤采用安尔碘消毒2次。病人一人一巾一管一针一手消,这里重要强化手消毒意识。护士的手是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采血的工作是连续性的,病人多工作繁忙,每采一次血就洗手一次明显降低工作效率,易引起病人不满。若频繁使用消毒液擦手,护士的手易发皲裂,皮肤粗糙[2],我们的做法是抽血时要求护士戴手套,每次采血后用“洁肤柔消毒凝胶”消毒双手方可接触下例病人,若接触特殊病人,如诊断明确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或皮肤破溃、手套破裂、沾有血迹等情况下,要求立即更换手套。

4 健康教育的指导

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 向病人宣传远离细菌从洗手开始,在洗手池旁张贴洗手示意图。嘱病人在24h内勿清洗采血针眼处, 按压针眼处的消毒棉球勿随意丢弃,统一扔到指定的医疗垃圾桶内。

5 针刺伤的管理

在职业暴露引起的感染病例中90%是由针刺伤或其他外伤引起的[3] 。 抽血室护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基本功扎实做到忙而不乱,操作中勿回套用过的注射器,所有针头入利器盒,操作者每人身旁放一个利器盒,严禁两人共用一个利器盒。严禁护士手持采血针走动。一旦发生针刺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切勿按揉,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冼后再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上报感染控制科。

本科按照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感染控制科的相关规定,采取了以上各个环节的安全预防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无因交叉感染引起纠纷和护理人员自身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徐秀华,黄勋.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7.

2 张华芬,王金娜,刘淑如,等.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国消毒杂志,2005,22(4):467.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2

【关键词】职业损伤 手术室 护士 防护

职业损伤是近年来护理管理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增加了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感染机会,尤其是近年来,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护理人员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因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非常重要,而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缝针、刀、剪等锐器及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麻醉废气、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骨水泥异味、各种化学消毒剂异味排出、放射线等,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执行各种护理操作不严加自身防护差,会造成职业损伤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005年8月―2006年7月对我院30名护士进行了职业损伤原因调查分析,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到2006年8月―2007年7月又对5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效果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05年8月―2006年7月对手术室工作的30名护士(含进修生、实习生)进行了调查,工作年限1~25年,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护士7人、进修生1人、实习护士11人。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对手术室工作的50名护士进行了调查,工作年限1~26年。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7人、护士3人、实习护生33人。

1.2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职业损伤的原因、次数、损伤环节、程度,是否被污染的利器损伤,损伤后的处理程序,是否进行血液检测等问题。通过对2年共80名手术室护士的问卷调查,了解实施防护措施前后发生职业损伤情况,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

2结果及原因分析

2.1损伤种类:针刺伤40人,占50%(其中被污染的针刺伤18人,占45%);安瓿割伤29人,占36.25%;化学消毒剂损伤2人,占2.5%;其他废气及放射线伤害9人(其中过敏性鼻炎4人;流产2人;婴儿面部小血管瘤2人;白细胞严重减少1人),占11.25%。

2.2工作年限与损伤次数的关系:5年之内工龄的护士占总人数的17.5%,损伤次数占总数的25%;10年以上工龄的护士占总人数的12.5%,损伤次数占总数的10%。

2.3其他因素:岗前培训缺乏防范知识,未受过职业安全教育,工作不熟悉,操作不规范,缺乏防锐器伤的规范程序,工作紧张,锐器用后处理不当。

3防护管理

3.1加强职业防护宣传:通过宣教、讲座、知识测验等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添置必要的防护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险因素。

3.2建立职业损伤报告制度:使受损伤人员得到及时预防及跟踪检测,提高报告及时率,减少漏报及迟报现象。

3.3加强护理人员健康监测:重视改善工作条件,对医护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实施计划免疫接种,使护理人员更加安全有效地工作。

3.4改进护理防护设备:治疗率下面应配置小型毁器,以便将使用的注射针头、穿刺针头及各种锐器及时进行毁形,积极扩大使用无针产品及安全注射器等。

4防护措施

4.1严格操作规程,避免自伤:①熟练使用各种锐器,防止针刺伤及各种锐器损伤;②术中严禁用手直接接针,锐性器械应避免手与手的传递,应经过中介物―弯盘,这样可减少传递器械所致的危害;③禁止双手将针帽回套被污染的针头;④尽快、准确地把用过的针头和锐器丢弃于专用容器内;⑤使用性能良好的护理器材,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可回缩针头的注射器等;⑥作好手术床周围地面的保护,防血液污染;⑦搬运病人或进出房门防碰伤或躁动病人抓伤;⑧操作过程中不慎被锐器伤应立即挤出血液,常规消毒处理,根据病人血检情况并进行相关的药物处理或疫苗预防。

4.2疑有污染病人手术应做好三固定:即手术间固定、室内人员固定、室内物品固定,术前备物充分,手术开始不再出手术间,术后严格按制度处理器械和消毒房间。

4.3避免电击伤:手术室工作使用各种电器较频繁,在使用中应注意安全用电,出现故障应先切断电源,再查找原因或请专业人员修理。对各种电器及相关设备应定期保养、检修,随时保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4.4防止空气污染:术中经常有各种化学消毒剂及各种仪器使用后产生的废气暴露在空气中,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性,因此,防护中应注意:①购置空气净化器,有效解决手术间的空气污染;②使用吸入性麻醉剂时,要定期检查麻醉机的密闭性,了解保持空气中的湿度,使用时将废气排出室外;③使用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时,应注意戴手套,防泄漏造成伤害;④使用高频电刀、电凝时,用吸引及时抽尽烟雾,减少烟雾在空气中的弥漫。

4.5X线管理:术中需行X线透视的手术,需注意:①穿铅衣隔离;②设置铅屏风;③合理安排洗手,巡回护士次数,避免短期内接受大剂量的X线照射;④避免孕期护士参加。

4.6严格手术医用垃圾的处理:手术所产生的医用垃圾较多,如刀、针、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等,处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学法规,术后物品进初步处理后,标志醒目,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

4.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工作中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护士的工作次数,这样既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又缓解了护士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

通过实施上述防护措施一年来,我科各种职业损伤发生次数占总人数的67%,下降了33%。目前职业安全备受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采取有效综合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完善防护设施,改进医疗器具,建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接种,从而有效地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预防和控制血液性疾病的职业感染。

参考文献

[1]候美凤.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66.

[2]杨顺秋,吴殿源.护士职业防护管理.现代实用护理管理.2003,11(1):321.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3

检验医学是一门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用可靠、准确的数据提供客观证据的学科。当前,医疗机构已经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设备的更新,但常常忽略临床标本的采集等管理因素。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护士是标本采集的执行者,为了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就标本采集知识、护士的认知及改进措施综述如下。

1 采集前的质控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前质控非常重要。 检验室的质量控制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3个阶段。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尽管已有很多检验界专家从不同角度撰文强调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很多医院也认识到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但仍难以落到实处。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分析前误差是实验室总数的50%~80%[1,2]。因此,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对减少检验误差、保证检验质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2 护理对策

2.1 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对检验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患者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如血脂测定须病人禁食12~14h后采血。不要饮水、服药且空腹时间不超过16h,并且3天内无高脂饮食;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剧烈运动时钾、钠、钙、碱性磷酸酶、白蛋白、糖、尿酸、尿素均可升高l倍以上。www.133229.cOM因此,标本采集前避免剧烈运动。上下楼梯、步行过快等应嘱患者休息30min以上方可采集。

2.2 标本采集

2.2.1 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多数要求空腹,应该提前通知患者避免进食,以防影响检验结果。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为避免交叉感染必须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制。目前,大多数医院已普及封闭式真空采血器,即有利于标本的收集和保存,又便于防止血液交叉感染。血标本容器和针头、采集时机、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血液量与抗凝剂的比例以及治疗措施都可影响检验结果[3]。而护士对检查项目的相关知识和采集方法缺乏正确的了解,不遵循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导致选择不合适的采血试管、针头。在输液侧肢采血、血液量与抗凝剂的比例不当,采血量不准确等现象。

2.2.2 尿液标本的采集

采集尿液的最佳时间是早晨排空膀胱2h后留取的尿液。要求患者不要多饮水或禁水,以免影响尿比重及其他化学成分指标;大剂量的注射青霉素后可使尿蛋白检验呈假阴性,因此宜在输液6h后留尿检验尿蛋白,可避免药物的干扰作用;中段尿留取应注意收集方式应用无菌容器存储;女性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尿标本。

2.2.3 粪便标本的采集

食用肉类、血液制品、含叶绿素食物、铁剂等可使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因此检验粪便隐血试验前3天应禁食此类食品。采取标本时要用竹棒而不要用棉签,棉签会吸收粪便液体中的红白细胞等有形成分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留取的标本应取带黏液或脓血部分的粪便。

2.3 标本送检

实验证明,有26种生化检测项目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出现检验结果的变异,只有使用新鲜的标本,检验的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采集后的标本要尽快送检,血常规、生化检测必须在1h内完成,以保证检验结果准确[4]。

3 护理人员在标本采集知识中存在的问题

3.1 临床护士对检验标本采集知识的认识不足

近几年由于护理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护士对标本留取、送检要求概念模糊不清,导致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采集标本有一定的随意性。经常发现临床护士要求患者自己留取大便、小便、痰等标本,护士只是把留取标本的容器交给患者,而没有进行正确的解释或指导,使患者对如何留取痰标本、中段尿、24h尿及大便标本中病理成分的注意事项一无所知,导致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标本,检出的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疾病的病理变化从而影响其治疗,延误了病程。

3.2 缺乏对有严格要求的标本留取、采集和送检要求的正确理解

未将标本质量对结果的影响提高到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护士只负责采集到标本送出,对检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几乎不关注,而检验科也较少和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或多或少存在仅对本次检验标本负责的态度,时间一长,标准化操作规程成为一纸空文。

4 护理人员在标本采集过程中亟待加强的措施

4.1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不断完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摒弃重视临床护理知识忽略检验常识的思想,总认为学护理不用了解临床、诊断及检验的知识,这恰恰是造成各种医疗纠纷及事故的隐患。医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各学科相结合应用于实际。不仅要加强分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还要加强分析前手工采集标本的质量管理,护理人员更要提高临床护理采集的重要性、可靠性。

4.2 提高护士标本采集的知识与技能

护理部定期与检验科进行沟通和协调,请检验科主任或技师就临床实际问题和医院新进检验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课。将常规、 特殊检查、新开展的检查项目采集的基本要求、影响因素、采血名称、采血量、所需试管、注意事项等汇编成表格供护士参考使用。

做好低年资护士的带教工作,加强静脉血液采集技术训练与考核。针对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等问题,安排有经验的教学护师结合自身实际,对年轻护士进行技术操作培训,并定期进行静脉采血等的技术考核。将检验标本采集知识作为每年新护士、实习护生岗前培训的必考试的内容,以强化护士的检验标本质量控制意识。

2008年8月起本院通过采取以上管理对策,护士的质量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理论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强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

2 徐国莉,韩玉媛,戚晓兰.分析前不规范标本采集的反思.中国临床实验室,2005,4(2):20.

3 农乐根.分析前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右江医学,2008,36(2):227-228.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4

护士长不仅是护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且是护理质量的监控者,是科室的核心人物,提高护理质量,做好医护配合是目前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我院护理部组织各科开展专科护理查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愿和同行们讨论。

1 护士长查房的内容和方法

首先要结合科室病种及有关专科疾病理论学习、掌握的情况,来决定查房的内容,新收危重患者,手术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患者病情变化,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患者等, 是我们查房的重点。

查房的内容:如疾病的观察、主要治疗、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对存在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的观察、相应的抢救措施以及结合专科特点的基础护理等方面为主。在查房的具体方法上,我们每周以科室为单位。结合本周病室医疗工作的安排和重点,每次解决1~2个具体问题。先由护士长做中心发言,责任护士做全面准备,如、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血气胸、高血压脑出血观察以及专科病情观察要点等,再由全病室护士补充发言,然后由护士长集中总结,从而形成统一的步调,共同执行。在周末时,根据病人治疗的实际反映,对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修改或补充,以逐渐完善。如我们每周星期1~3是比较集中的大手术时间,查房内容就结合每一类大手术,查手术前准备,包括手术目的、方式、病人的机体状态及相应的检查、手术的准备、药物的使用以及患者在精神方面的准备,以及术后可能发生些什么问题,如何观察,需要进行的抢救措施等。每周1-2次,每次15~20分钟。在周末小结会上,除对本周护理工作的质量检查外,还要检查医院各级领导,如护理部所布置任务完成情况,对做的好的同志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适当批评帮助。

2 几点体会

2.1 提高了夜班护士晨会交班的质量

晨会交班主要应着眼于病人术后24小时的病情变化,对这些变化的分析,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病员对措施的反应情况等,这有助于主管医师对病情的掌握和处理。如对于严重的颅脑损伤病员,则重点汇报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心率、肢体有无变化。患者术后切口有无渗血,有无抬高床头15-30度,脑室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出多少血性液有无上呼吸道梗阻情况等,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

2.2 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统一了认识

通过开展床边护理查房,调动了护士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统一了认识、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专科护理工作及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对薄弱环节加强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及护士的临床思维表达能力、专业和综合的素质。促进了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临床经验的交流,增进了护理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融洽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率。

2.3 密切医护配合,提高医疗质量

以往对于急诊入院的病员,都要等待医生进行处理,因此,常常延误病情,还可能出现意外。在开展护士长查房后,增强了护士们的责任感。如我科曾收治了一位3岁下肢感染的患儿,当时主管医生参加手术离开了病房,护士们主动的进行有关处理,根据患儿高烧、尿少、多汗及皮肤弹力下降等特点,判定小儿有感染中毒症状及Ⅱ度脱水,立即给予输液并根据感染病原菌多系金色葡萄球菌的特点选用了较敏感的抗菌素,用药前还作了血培养等应有的检查,做了比较及时的处理,有力的配合了医疗工作的进行。

2.4 扎实地进行了基础护理

通过护士长查房,大家进一步明确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如一例60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全麻下实行了高血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这样的病例,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保持血压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护理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是工作重点,大家应做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等一整套基础护理工作,特别在吸痰方面不厌其烦的坚持每吸一次痰,更换一根吸痰管(每日平均使用40~50根),经过这些处理,病员安全的度过了手术后恢复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使手术治疗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2.5 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5

关键词:绩效考核;血透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绩效考核就是从岗位、质量、风险、效率、效益与发展后劲等方面,通过科学的原理和系统的方法对各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状况和效果以及对组织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血透室是医院重点科室、院感重点部门,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提高医院效益和促进医院改革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自2013年7月以来,我科开展了护士绩效考核,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有血液透析机17台,床旁透析机2台,长期透析患者80例左右,每月透析台次860例左右。护士9名,含护士长1名,年龄30~48岁,平均(31.0±5.4)岁,职龄10~28年,血透室工作年限1~17年,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2人 ,中专学历1人。

1.2方法

1.2.1建立绩效考核标准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规范化的制度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2]。摒弃以往按传统排班法完成工作量,即平均分配工作量,按照职称分档进行考核的方法,首先根据医院核心制度,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制定质量考核表、奖惩制度。成立质控小组,根据质量标准定期不定期考核,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各司其职,责权分明。实施考核前组织护士进行认真学习,考核过程不断完善考核细则。

1.2.2设定护士绩效考核量化指标 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的目的是用一种能够获得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事物的价值与优点。绩效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患者满意度20分,医生满意度10分,出勤10分,护士平时考核60分。患者满意度分10个项目:血透室环境清洁舒适;护士仪表服装整洁,礼貌待人;详细介绍血透室环境及制度;主动询问患者病情;经常巡视病房,解决患者所需;当患者提出问题时,能耐心解答;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特殊情况及时安排通知透析的时间;床单元做到一人一换;护士的操作技术过硬。最满意为2分、满意1分、一般0分、不满意-2分。医生满意度也分5个项目:病房管理到位;执行医嘱准确、及时;病情观察及时;工作配合主动;团结协作精神;满意2分、一般1分、不满意0分。出勤:全勤记5分,迟到或早退及其他情况根据制度给予相应扣分,最低分0分。护士平时考核为100分,总分乘0.6记入绩效考核,其中工作态度20分,工作质量和能力30分,职责完成20分,教育培训20分,综合评价10分。

1.2.3实施考核 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或质控组长的三级质控考核,以月为周期。患者满意度调查由护士长每月发放10张调查表给予患者进行打分,选出患者心目中最满意的护士。医生满意度调查每月发放调查表5份,由血透室当班医生、轮转医生、科主任填写,分别对科内8名护士给予打分,取平均分为该项的得分。出勤由护士长统计。护士平时考核根据评分标准由护士长或质控组长检查记录,护理部、科护士长平时检查情况给予相应的打分。累计记录各项指标考核结果,于下月初进行评分统计,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对考核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持续改进。

1.2.4考核结果的应用 考核结果为科室绩效奖金分配、外出进修学习,年度评优晋升的客观依据。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的评分及患者和医生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根据护理部、院感科、大科均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质量的督查,从院感质量、护理管理、医疗设备管理、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2.2根据护士长每月发放的10张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5份医生满意度调查表,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比较,见表2。

3 讨论

绩效管理作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护士提升绩效水平,并进行与绩效工资等挂钩的物质分配,这只是绩效结果应用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表扬、学习机会、晋升等其他的激励手段,而这些手段的效果往往更持久、示范作用更强。绩效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少数护士因受多年的平均分配理念的影响,存在不理解和不适应。护理管理者要努力营造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她们的潜能,增强她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帮助护士树立个人利益和医院利益一致的劳动价值观。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护士岗位管理、分层使用、能级对应, 已成为卫生部护理改革实现护十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重要理念。我科在实施绩效考核后,护理工作有了一套量化标准,护士工作时更加细心、主动,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稳定了护士队伍,增强了科室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焦静,曹晶,吴欣娟,等.护理绩效考核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8):87-89.

[2]黄正新.护士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与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3-14.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6

    1手术室安全隐患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清点单的填写标准等。

    人员管理不到位。实习学生控制不严,参观人员过多,手术医生串科学习,一名护士巡回多台手术。

    体位不当造成意外伤害。体位安置不当影响患者循环、呼吸,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导致褥疮发生。

    患者或手术部位出现差误。手术部位术前无标识或无腕带识别。接患者入室时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或因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器械准备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n.手术器械准备不足或器械性能不良,术中再次准备延长手术时间,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器械敷料等残留体内。

    设备管理使用不当。设备性能掌握不好,增加手术风险。接送车固定不稳,滑落患者造成意外。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一次性电刀极板多次使用造成皮肤灼伤。

    不认真履职。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

    输血输液查对时有误,药物摆放有错,标识不清导致误用。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脱落。术后患者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给日后医疗纠纷埋下了一根导火线。

    2防范对策和措施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科内不定期组织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中易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从而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护士责任心。

    抓好落实各项制度和规程,如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安全核查制度,清点制度等,勤练无菌操作技术。

    加强手术室人员管理。手术室中人员的活动可使大量细菌与空气中的尘埃悬浮于空气中,造成消毒后的空气污染。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和活动。一般40m的房间安排参观人员2名,手术人员及参观者进入手术间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实习医生串科学习。合理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到一人负责一台手术。

    合理安置体位:为全麻插管俯卧位患者翻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头颈、胸腰部及下肢与脊柱同步移动,保持功能位,避免脊髓损伤。俯卧位手术时手术膜平整覆盖患者前额至鼻尖处,减轻头托对面部损伤。侧卧位手术时固定,避免约束过紧导致股骨头移位,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摆放俯卧位时可采用马蹄形头托(凝胶垫),预防面部压伤,摆放截石位时以小腿腓肠肌承重,避免神经损伤。若固定膝部,则缝制套筒状约束带,不可缠绕膝部,以免腓总神经损伤。双上肢处于功能位,防止过度牵拉、过分外展,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肌肉。

    对压疮高危患者应在术前做好防护措施,即在压疮高危部位粘贴减压贴效果好。

    加强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的核查。术前做到三确、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三确即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六查即接患者时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前用药及过敏性情况),患者手术问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即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手术问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加强仪器设备、手术器械的管理n.手术室护士随时检查仪器的附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松动,掌握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某些大手术及术中需要变换体位时,巡回护士要及时查看负极板位置有无改变,防止触电、灼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使用一次性负极板。使用空气止血带时巡回护士要严格记录使用时间并及时提醒手术者定时放松止血带,以免造成患者肢体的功能障碍或损伤。洗手护士上台前应将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准备齐全,保证器械性能良好,力求避免临时增加器械,术中传递器械按无菌技术进行。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此外,护士长要定期督促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设专人管理,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或故障引起医疗事故。电凝器不能直接与患者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

    严密观察,认真履职。①巡回护士认真观察如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出血的情况,吸引器的通畅,仪器的安全运转等。坚守岗位尽可能减少术中外出取物、取药时间,避免延误手术及抢救时间。遇有大手术需要交接时,巡回护士要仔细交接手术情况、纱布器械使用情况,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②加强标本管理,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并在“病理送检本”上详细登记,签字确认,后者将标本放人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同时病理标本应专人送检,登记齐全,标本送病理科后由送检人和病理科人员双签名。③严格用血、用药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即麻醉医生开据取血单,巡回护士持取血单与病例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取血时与血库人员共同核对,将配血单与血袋进行查对,查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量、血液质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确认无误后将血取回。输血查对即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再次查对病历、配血单及血袋共同核对以上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人,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血袋应保留手术结束后24h.用药时严格三查七对,安瓿保留至手术结束。④护送患者时站在患者头部,防止患者摔伤、碰伤,防止各种管道脱落,术中情况及x线片、CT片和患者的其他物品分别与病房护士交接清楚。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7

关键词:资格考试 内科护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15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于2001年开始由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的,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2011年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进行了大的变革,极大了增加了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难度。

内科护理学是护士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重点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课程,临床操作要求很高,所以也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科之一,它的学习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充分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才能找到课程的重点、突破课程的难点,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

1 新考试、新要求

新护士资格考试增加了临床能力的考核,更贴近临床护理岗位的需求,更加符合新形势新医学模式对护理的要求。

考试内容的改变:护士资格考试由原来的4个科目整合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个科目。列出了护士执业过程中常见的疾病,较之前扩大了疾病范围,增加了新的疾病。考试以临床护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为要求,包括护理工作中必须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技能和社会人文知识3个模块。结合内科护理学,主要以疾病的健康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为主要考试内容,降低了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的考试比例。

考试题型的改变:考试题型中主要采用以临床背景和案例的题为主,题量增多,题型改变,主要以A2、A3、A4型为主,减少了A1型。

2 新考试、新师资

考试新的要求中加大了临床操作的比重,内科护理学教研室的教师队伍也要结合此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优选内科护理学双师型师资。他们同时具有医师资格证或护士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并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熟悉并能够深入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前沿技术有着较高的敏锐性,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同时,由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老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定期开展教研室教学研讨活动,相互交流临床经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我们要定期对老师进行临床和教学培训,让老师们掌握更新更全的知识和技能。

3 新考试、新教学大纲

根据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大量收集考试改革后的考试资料,针对内科护理学涉及的考试内容,调整《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大纲必须体现出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疾病主要包括: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肝性脑病、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结核病、肾小球肾炎、肾衰竭、尿路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肝癌、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痛风、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帕金森病等。

4 新考试、新教学方法

新考试具有多学科渗透融合、与临床实际要求紧密相连的特点,注重考核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考试的要求,教学方法也必须做出改变。

原来的教学多采用讲授的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动手能力不强。新考试要求我们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理论讲授时通过图片的方式或者动画、视频的方式给学生以直观的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采用临床案例分析教学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讲解护士资格考试中要求的重点、难点;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还要重视实验课的开展,通过实验模拟临床实际环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新考试、新实习

护士资格考试要求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实习满8个月才有资格报名参考。8个月的实习时间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时段,学生会在医院各个科室进行轮岗实习,熟悉各科室的工作,更好的理解临床要求。但是,实习是在校外的医院进行,在实习期间没有专业课的老师带习,学生除了每天的医院工作外没有人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考试复习,导致部分学生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降低了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利于考试的通过。所以,在学生实习期间,除了让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临床任务的同时还要定期督促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指导学生实习与考试要求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保证学生在提高实操能力的同时巩固理论知识。

6 新考试、新考前复习

根据卫生部统一安排,每年的护士资格考试的时间都定在5月中旬,学生3月底就基本结束实习。所以我们根据新考试的要求,在4月期间集中报名的学生进行考前复习。分别按照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层次进行讲解,在分章节进行复习的同时多做模拟考试题进行强化练习,在评讲考试题时交给学生理解试题、分析试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考试答题技巧。

总之,由于医药卫生行业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对医药卫生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护士同样如此。我们只能顺应国家对护士资格考核方式的改革,在新考试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掌握临床工作要求的能力和技能,提高学生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护理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秋菊,祝丽娣.行动导向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71-72.

[2]陈巧力,王慧玲,马文华.“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4):82-83.

护士采血室实习总结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南京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临床护理单元24个,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实行的是分管院长领导下的三级垂直管理体制。医院根据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将护理人员的临床能级分为四个层级,每一层级均赋予不同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要求(N1:基本级,N2:胜任级,N3:骨干级,N4:专家级)。此次品管圈活动针对院内各层级护士对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理解程度进行分析,各科室随机调查N1、N2、N3三个层级护士各1名,共18个科室参与调查,共计54人。其中54人均为女性,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2.56±2.53)岁;学历:大专占18.52%,本科占22.22%。

1.2品管圈实施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并确定主题  建立由11名院内危重病组的护士组成品管圈。采用品管圈活动主题矩阵表,从参与护士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和本圈员的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选题,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降低护士对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差异率”。本次活动圈名为同心圈,寓意同心取通心的谐音,所有静脉回流至心脏,畅通无阻。同时指所有人同心协力照护患者。通过品管圈步骤,制定活动日期、圈员工作分配及计划表,于2017年3~8月对全院护士进行品管圈活动。

1.2.2现状调查  每两个圈员为一组,共分成5组,于2017年3月13日~3月26日,以实地查看及访谈的形式对全院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护士对Autar评分的理解,以及给出一个固定病例,让护士对这名患者进行Autar评分。调查要求:每个科调查N1、N2、N3三个层级护士各1名,共18个科室参与调查,共计54人次。调查结果:各层级护士对Autar评分表理解46.30%有差异,其中差异最高的项目有高危疾病、外科手术。结论:通过现状调查,根据80/20法则,发现护士对Autar评分表中高危疾病、外科手术、特殊风险、创伤4项评估时存在疑惑、差异,见图1。因此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位这4项。

1.2.3目标设定  ①现状值=(最高分-最低分)/总人数×100%=(36-18)/54×100%=33.33%。②目標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3.33-(33.33×87.24%×71%)=12.69。

1.2.4原因分析  根据要因(图2)进一步进行真因查检,结果如下:不了解评分量表、无评分表使用具体说明、培训方法少这三个原因为真因。

1.2.5拟定对策并实施  全体圈员就每个拟定的对策,根据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圈员共11人,为要改善目标,经全体圈员讨论,参考得分顺序,因有些对策具有共性,合并以后,共采纳上列3项对策加以实施改善。①细化评分标准。对策实施:2017年5月22日~6月2日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制定各评分项目的具体说明;②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培训细化后的评分细则,如何准确应用。对策实施:a2017年6月5日组织圈员及各科室危重病组成员学习Autar评分方法;b2017年6月12日~6月25日危重病组成员对本科室护士进行科内学习培训;c2017年7月12日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Autar评分法的相关知识;③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效果跟踪。对策实施:a2017年6月25日~6月30日品管圈成员分组随机再次调研各科室不同层级护士;b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效果跟踪。

1.3评价方法  每科随机调查N1、N2、N3三个层级护士各1名,共18个科室参与调查,共计54人次;内容:护士对Autar评分表的理解,以及给出一个固定病例,让护士进行Autar评分。调研共2次,培训前和培训后做对比分析。计算公式:深静脉血栓评估差异率=[(评估最高分-评估最低分)/调查护士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双人核查录入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护士对Autar评分表理解前后对比  各层级护士对Autar评分表理解有差异由46.31%下降至2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4.48,P

2.2目标达成率  ①目标达成率=(改善前-改善后)/(目标值-改善前)×100%=(6.7-33.3)/(12.8-33.3)×100%=129.76%。②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33.3-6.7)/33.3=79.88%。③无形成果:通过品管圈的开展,使团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见图5。

3讨论

3.1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护士对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差异率  品管圈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在自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运用各种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手法全员参加对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5]。让护士掌握Autar风险评估量正确使用方法,提升护士的评分意识,规范Autar风险评估量表的使用,让我们在工作中学会运用管理工具,对遇见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解决,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工作安全。

3.2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素质,增强合作意识  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实现了由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转变,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圈员进行质量管理的积极性[6]。在品管圈中的各个环节,圈员会有自己独立负责的任务也有共同参与的任务,大家根据要求积极主动实施,或互动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3.3品管圈活动增加了护士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  活动过程中赋予圈员真正参与感,从不懂到熟练绘制并应用各种图表,使圈员自身价值的到最佳发挥[7],增强圈员信心及成就感。

上一篇:幼儿园托班实习总结范文 下一篇:办公室文员实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