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6 08:53:42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总供给总需求

一、引言

在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不振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受到了挑战。从短期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呈现一个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这种趋势突出表现在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减缓上,2015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仅有6.9%,创近20年的最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急需寻找到有效的经济调节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同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一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愈显重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针对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文献综述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界有以下几种认识:其一,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供给学派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的启示,为中国经济注入一泓清泉。因此,应该发展“新供给学派”,并从供给管理的层面,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其二,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还在于需求侧,利用消费、投资、出口这“三架马车”促进经济增长还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中国未来可能会面临经济风险,我们要准备好合理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总需求,保证中国在短期内的经济利益;其三,目前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极为明智的,但我们要警惕改革“穿上新自由主义的外衣”。

面对以上经济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同认识,本文利用宏观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和推进途径进行了分析。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

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供给侧”,一个是“结构性”。“供给侧”指的是我们改革的入手点在供给端,即强调从产品的供给层面入手来调节经济。“结构性”指的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是解决我国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优化产业结构。

由此,很明显,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从供给端调节经济结构,通过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解决我国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从根本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现有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我们不妨直接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利用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总需求来重新认识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中,最常见的模型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它往往是在解释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时使用,但本文认为,利用这个最常见的模型,就可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处的地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本文认为,对经济的调节往往分为以下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利用需求管理调节经济。在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小于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时,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存在过剩。这时,通过需求管理的方式,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可以扩大产量,使产量不断的趋近于自然产量。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调节经济的方式。我国的需求管理,往往是通过消费、投资、出口这“三架马车”来实现的。

第二个环节,利用短期供给管理调节经济。在由于短期总供给缩减,导致出现滞胀的情况时,通过减税、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扩大短期总供给,将经济从滞胀中拉回正常水平。美国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现象便是如此。

第三个环节,利用长期供给管理调节经济。当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已经达到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时,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存在过剩的资源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调节长期的总供给,也就是说,扩大现有经济体的潜在自然产量。至于如何扩大现有经济体的潜在自然产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经济体所具有的资源量;一种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第四个环节,对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当经济中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时,由于经济体内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所以可能会出现虽然资源已经全部被利用,而不存在过剩,但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并没有达到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本文认为,在现实经济的调节过程中,由于经济现状的复杂性,这四个环节往往是并行的,也就是根据现有的经济状况同时对这四个环节进行调节,而不是单纯的选择一个环节进行调节或者几个环节以一定顺序进行调节。但也必须指出,这四个环节在逻辑上是存在一定的序列关系的。

这4个环节的序列关系表现在: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第四个环节)――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

一开始,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小于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可以通过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促进资源的利用,来使产量不断逼近潜在自然产量。

此后,产量达到潜在自然产量,这说明经济体内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存在过剩的资源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个环节,扩大现有经济体的潜在自然产量,使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再次小于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从而经济体重新可以通过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来调节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虽然资源已经全部被利用,但由总需求与短期总供给决定的产量并没有达到由长期总供给决定的潜在自然产量的现象。这是由于经济体内的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第四个环节对其进行调节,优化资源的配置。

五、利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看我国的经济问题

利用上述我们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兼顾这四个环节的同时,是将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上的。

一方面,我国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内部的“供需错配”上。因此,需要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将更多的资源从效率低的企业中释放出来交给效率高的企业,即需要在第四个环节上进行调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过剩现象将不复存在,原有的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促进增长,已经无法作为主要手段用于在第三个环节上进行的调节。即促进潜在自然产量提高,已经无法将增加资源量作为主要手段,而需要在技术进步上做文章。于是,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完成的是两方面的任务:优化资源的配置、促进技术的进步。

由此,我们可以指出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里根时期的“里根经济学”是有差异的。里根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着手的是第二个环节的调节,目标是缓解当时的滞胀问题。而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着手的是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的调节,目标是解决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六、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兼顾这四个环节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上的。对此,我们认为,我国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兼顾这四个环节,不能因为改革的重点在于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就忽视第一环节和第二个环节在经济调节中的重要性。

第二,在第四个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中,由于市场是通过竞争,以优胜劣汰的方式在配置资源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失业问题等社会问题,政府不能任凭这些问题的出现,而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第三,促进技术的进步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注重对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并通过政策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

参考文献:

[1]张弛.读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导刊,2016年2月.

[2]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3]赵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两点论”.成都日报,2016年4月13日.

[4]张云.从供给与结构两个角度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3月.

[5]王元地等.“供给侧改革”解读及其政策影响下的企业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2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体艺体教师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学

艺体科多次召开全体体育教师会议,强调体育课堂安全,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授安全知识,危急时刻应对措施。上课前体育教师在校内集合整队,整齐带到操场,下课时整队点名,整齐带回校园,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并做好了课堂记录,请假或旷课学生均有记录。

二、课间操和课外活动

本学期艺体科结合三个年级对课间操继续进行整顿,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在县阳光大课间评比中,获得了县一等奖。

根据学生的爱好,艺体科成立了各种艺术兴趣小组,有绘画、素描、剪纸等。根据艺术教师的专业和特长,对教师们进行了明确分工,每个兴趣小组都有专门的教师进行辅导。

体育教师成立了男女篮球队、男女排球队、乒乓球和地掷球运动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训练。

三、校内活动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增强了学生体质,陶冶了学生艺术情操。

组织了七年级乒乓球比赛和拔河、跳绳比赛和九年级跑操比赛,通过比赛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和班级的凝聚力;还筹划了八年级广播操比赛,使八年级的武术操和广播操的动作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举办了学校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本届艺术节分才艺大赛、作品展评、文艺汇演三部分,项目全面,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全校40个教学班共计近500人次参加了艺术节的各项活动。

四、外出竞赛

本学期9月,葛宪敏、杜艳新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县教师节文艺汇演。

10月,胡学珂同学在市田径运动会上获得800米第四名,4×400米接力第二名。

11月参加了阳谷县第三届青少年地掷球比赛。取得了塑质球团体第二名,女子三人赛冠军,双人赛第二名,男子双人赛和三人赛均为全县第二名。

11月参加县中小学生排球赛,取得男子排球第四名,女子排球第二名

12月参加了县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取得了县团体第二名,其中韩宗鹏同学荣获男子单打第二名,田存营女子单打第一名,魏汝鑫女子单打第三名。

下一步举措及目标:总结本学期的经验和教训,在训练中,注意连续性,提高训练的质量;做好新老队员的新老更替。明年争取更好的成绩。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西宁市;偏离-份额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1 西宁市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1.1 偏离-份额分析法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的大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个时期的变化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the National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ial Mix Effect)和竞争力偏差分量(the Share 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1]。

1.2 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假设区域i经过时间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了变化,设初始年(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可采用产值表示),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将区域经济划分成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bij,t(j=1,2,3……n)表示区域i第j个产部门的初始规模与末期规模,并以B0,Bt表示所在大区或全国相应时期的初期与末期的经济总规模,以Bj,0和Bj,t表示所在大区或全国相应时期的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2]。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为:rij= (j=1,2,……,n)

所在大区或全国第j个产业产门在[0,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为:Rj= (j=1,2,……,n)

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

b'ij= (j=1,2,……,n)

这样在[0,t]时间段内,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pij和Dij3个分量,表达为:

Gij=Nij+Pij+Dij (1)

Nij=b'ij×Rj (2)

Pij=(bij,0-b'ij)×Rj (3)

Dij=bij,0×(rij-Rj) (4)

Gij=bij,t-bij,0 (5)

PDij=Pij+Dij (6)

Nij为份额分量,由(2)式各项的含义可知,它是j部门所在大区或全国总量按比例分配,区域i的j部门规模所发生的变化,即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按所在大区或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

Pij称为结构偏离分量(或产业结构效应),由(3)式可知,它是指区域部门比重与所在大区(全国)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增长相对于所在大区或全国标准所产生的偏差,它排除了区域增长速度与所在大区或全国的平均速度差异,假定两者相等,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和贡献。因此Pij值越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

Dij被称之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或区域份额效果),包括产业构成以外的一切因素,主要有生产率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规模结构等。它指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与所在大区或全国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偏差,反映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的竞争能力。此值越大则说明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PDij反映j部门总的增长优势。

此外,为衡量西宁市产业的总体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还需要计算以下两个指数:

(1)结构效果指数W,其公式为

(2)竞争效果指数u,其公式为

其中 分别为i区域j部门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的比重,

为j区域对于全国的相对增长率。

由以上各式可知:若Gi越大,L大于1,则区域增长快于全国。

若Pi越大,W大于1,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区域总体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反之,若Pi较大W小于1,则说明区域衰退,夕阳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需要调整。若Di较大,u大于1,说明区域有较多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1.3 西宁市产业结构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为了分析西宁市产业结构,该文以青海省这个大区作为参照系分别对西宁市(本文西宁市范围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与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产业的部门进行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计算所用的指标取各产业的增加值,时间取2008-2010年,计算结果见表1[3][4]。

同时计算出,结构效果指数W=2.806,竞争效果指数u=0.36及L=1.01。由上表可知,Gi较大并且

L=1.01大于1,则西宁市的经济增长稍快于其所在大区青海省。同时Pi值也较大,并且W=2.806大于1,这说明西宁市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较大,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好。但是略显不足的是其Di较小,并且竞争效果指数u =0.3,小于1,表明西宁市产业部门当中存在一些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略显不足,竞争能力也较弱。根据上表,具体分析如下:

1.3.1 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1)第一产业(农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不大,其增长的速度稍快于青海省,快出2.2个百分点,但其份额占有比例及产业部门经济力均较小[5]。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虽不小,但其增长的速度却明显慢于青海大区,相差4.5个百分点,而且其产业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衰退,表现为负值,并且份额占有比例偏小。

3)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一、三产业,产业部门竞争力也明显强于一、三产业,分别为32.25、5.86,其增长的速度也快于青海大区,比青海大区快了5.4个百分点。同时第二产业不管是在增长份额、产业结构转移份额,还是区域竞争力份额上,均明显强于第一、第三产业。

1.3.2 产业部门发展分析

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均明显慢于青海大区水平,分别慢24%、10.4%、10.3%、27.1%。

2)增长最快的部门为工业部门,较快的部门为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增长最慢的部门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较弱的部门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部门在产业竞争力份额上均为负值,产业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弱并且所占份额比例也均较小。

5)增长速度、结构贡献度、竞争力方面均差的部门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PDij均小于1[6]。

1.3.3 主要结论

通过表1及上述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三次产业主要特征及存在的的问题表现在:

1)在三次产业结构中2010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36%,农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

2)从近几年来看,西宁市工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工业基础仍较为薄弱,竞争力也不强。这是由于长期以来,西宁对工业投入较少,丰富的工业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致使工业发展比较缓慢,故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3)第三产业根基薄弱,总量不足,比重偏低,且其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从结构上看:

一是产业比重低。尽管西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目前已达43.87%的水平,有了长足发展,但总量依然不足,比重仍然偏低,甚至2007年三产占GDP的比重比上年还下降了2.8个百分点。

二是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相对平缓且近几年有下降趋势。

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不够完善,传统的商业、饮食业较为重视,而对旅游、房地产、中介、社会服务、科教文化卫生等行业投入相对不足,发展相对滞后。

四是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行业比重偏小。目前西宁市第三产业仍然以传统的交通运输通讯、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为主,而计算机应用服务、电信、信息服务、旅游业、租赁服务、居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得仍不够充分,这些行业比重则较小,仍然偏低,有些仍处在低水平、低效益、低服务状态,第一、二产业迫切需要的科技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对结构演进的推动力小。西宁现代的高科技产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也仍然较低,主要存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落后,资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高,而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附加值高的制造业比重低。当前西宁资源型加工业普遍规模小,能力弱,机械设备制造业及技术性制造规模也普遍较小,制造业结构升级困难、缓慢。

2 西宁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西宁市的产业结构特征,本文针对西宁市自2001年以来近1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演变分析,并绘制出2001-2010年西宁市三次产业和劳动力比重表(见表2),同时并对其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行演变分析。

2.1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从劳动力从业结构看,结构不尽合理。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劳动力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在2/3左右,中等收入国家比重在1/2左右,低收入国家在1/3以下,这是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使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不断迁移,并由传统劳动力产业结构向现代劳动力产业结构转变,而现代劳动力产业结构又会给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再次显示了,第三产业劳动力从业人员比重在逐步提高,并将最终占主导地位[7]。

相比之下,西宁市上次产业就业结构呈现的特征是,从2001-2010年西宁市全社会劳动从业人员的三次产业比例的普查资料表可以看出,西宁市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直在不断地下降,但其所占比例仍有些偏大,而第二产业,在初期的下降后,从2002开始不断地回升,但其从业人员比例明显较为偏小。第三产业虽在初期的下降后,但从2002年至今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但相比之下仍相对有点偏小。

2.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演变分析

从产业结构演进阶段来看,西宁市整体产业结构仍处于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根据科林・克拉克的配第定律,产业结构的演变存在着逻辑演进序列,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产值,从而导致劳动力也随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进行配置的一个过程。即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8]。

而西宁市的产业结构情况却表现为:从GDP构成上看201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11.1:39.13:49.77转变为4.36:51.77:43.87,由原来的“三二一”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特征,这与大多数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不符。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宁市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自己的特点,其第三产业是在没有经过农业、化工业的阶段下,跃居三次产业主导地位,这种结构不合理即第三产业没有坚实的一、二产业做基础,故发展后劲显得不足。

2.3 主要结论

通过上述西宁市三次产业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行演变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西宁市整体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并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结构特点显著,是由于西宁市目前正处于实施工业化战略和工业化步伐加快发展时期,而第一、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小,且有不断缩小趋势,这是由于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均不够高,且产业结构效益不够高。

同时,我们可以从表二中发现,西宁市的产业产值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尽协调,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明显略偏大,但其产值比重却与之不相适应,所占比例最小。同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明显的优越于第二产业,但是其在产业增加值比重却不断地下降,并小于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有点不相协调[9]。

3 西宁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西宁市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与产业结构演变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宁市产业结构虽趋于合理,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当前西宁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这种调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应性调整,而是新技术革命带动的、对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不是局部的调整,而是包括各产业结构在内的、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

西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加速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快提升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比重,全面高效提升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张春勋,黄昌建.重庆市产业结构的SSM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4):381-384.

[3] 青海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 青海统计局.西宁市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 陈朝泰.江苏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5).

[6] 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7] 王艳芳,张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鸡西市产业结构评价分析[J].商业研究, 2008(8):95-97.

[8] 安虎生,郝寿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4

今天上午,听说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的成绩已经登出来了。我急于一睹为快。——早知看了会令我更加失望,伤心,难过,我真希望自己没有看。

这四个班参加抽考的学生分别为106班12人,107班13人,108班17人,109班5人。从参加抽考的学生人数就可以知道我班学生的实力。在全年级中最多排第三。可这次成绩,假如参考学生都及格,那么,我班的语文排在全年级倒数第一。数学的总均分也有可能是倒数第一。在初中一年级,就这三门主课。我班就有两门最差。作为班主任老师,我怎不失望,气愤?一年了,该是对工作总结的时候,老师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成绩,学生的成绩就是我们收获的庄稼。可如今我可怜的收成,空空的菜篮。内心的痛怎可说清?上次总排倒数第二。这次退步了。倒数第一即将和我们握手!

事实上,我班大部分学生确实差劲,但我的班里也有一些素质很高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在同年级中处于领先水平。比如,段梦莎,常凯娜,段嘉帆等等。他们都是参加抽考的学生,除去抽考的语文,数学,英语不知道成绩外,他们其余各科总分名列前茅。这说明什么?说明教师本身有问题。学生的成绩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学生个人的素质和努力,另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水平问题了。平时成绩不好,我们埋怨学生多一些,查找自身原因少一些。现在,该是我们开展自我批评的时候了。通过深刻的反思,我们会进步不少。不要怕一时的痛。

谈到学习,就觉得沉重。还是换点轻松的话题吧。本学期,我班几乎包揽了除去学习成绩外其它的所有第一。歌咏比赛第一,广播操比赛第一,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初一女子篮球比赛第一。除去男子篮球第一花落它家,其余尽收囊中。这就是学生的收获。但是,和学习成绩相比,我们宁愿用所有的第一去换取那一张可望不可即的学习第一。

本学期我们在学校齐心抓养成教育的东风下,开展了班级的养成教育活动。我班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依据上学期的考试成绩将六十名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前十名为各组的组长,是各组的一号。

组长招聘组员。但是是有条件的。组长从十一到二十名学生中招聘本组的二号。从二十一至三十名学生中招牌各组的三号。就这样,各组都有了自己的二至六号组员。这样一来,各组的实力基本均等。我们在班里号召组与组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每半个学期表扬和奖励最优秀的三个小组。各个小组的积分由各组的六号负责计算。在教室前方黑板上方有各个小组的组别以及星积数。每节课,学生通过课堂表现,为本组争星。比如,听写单词,教师可以专门检查各组的五号,并为写得最好的三四名学生所在的小组加一颗星。又比如做数学题。可以让各组的二号每人一题。最后通过检查。为正确的小组加星等等。我们把卫生,纪律,学习,劳动等等都包给了各个小组。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合作学习,小组加星制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强了小组之间的凝聚力。

我们还进行了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按时作息。夏天天气暖和,课堂上睡觉生多起来。只要发现有学生睡觉,我们就查他晚上是不是按时休息,中午是不是结伙看电视或上网了。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宿舍,遇到问题及时排除。对于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常常对其批评教育。和上个学期相比,这半年来,打架的次数明显减少,班集体的荣誉感逐步增强。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人均GDP、产业增加值比重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GDP总值不管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世界排名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快速成长,各产业的产值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调整。但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等目标却尚未实现,在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且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着某些不合理因素,这些始终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总体经济质量的提高。关于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有利于为中国产业结构的继续优化升级提出理论依据,以促进各产业及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 相关定义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为了确保分析的科学性,本文采取最新的有关经济增长的定义。

产业结构,指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情况,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本文将采用最新观测数据,以人均GDP衡量经济增长,并使用所学计量知识,运用实证分析探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以实证为基础的结论。

3 中国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稳步向前发展,经济总量以较快的速度平稳增长,且GDP总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有很大的提升,而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走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9655.2亿万元,在世界排名第六;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14045.4亿万元,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9年中国以340506.9亿万元的经济总值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经济大国。

但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对外资依赖的程度急剧提高、中国转型式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的增长方式为主、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弊端显现。这也使得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必然。

在过去经济发展的十年中,中国产业结构也有某种程度上的变动。产业结构演变的状况总体上符合库兹涅茨的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动规律,即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劳动力的比重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皆处于上升的趋势。以具体数据来予以分析。200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4.4%,劳动力比重为50%,2010年, 相应的比重分别为10.1%和36.7%;2001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分别为45.1%和22.5%,2010年,这两个数值分别为46.8%和28.7%;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分别为40.5%和27.7%,2010年对应的比例为43.1%和34.6%。由此可见,近十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比重的变动符合库兹涅茨的表述。

4 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从经济理论方面分析,产业结构可以为经济增长的变动提供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其解释能力到底如何需要依据实证分析来表明。由于经济增长可以用人均GDP予以衡量,所以在此部分的实证分析中以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并以其三大产业的增加值作为解释变量(自变量)。考虑到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而各个产业的增长率对人均GDP增长率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选取2001年到2010这十年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回归,可以得到对数方程:LnGDP = -1.253432 + 0.165303LnX1 + 0.434645LnX2 + 0.375461LnX3。

具体来说,第一产业的人均产出弹性系数为0.165303,表示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则经济增长0.165303%;第二产业的人均产出弹性系数为0.434645,表示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则将实现0.434645%的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的人均产出弹性系数为0.375461,表明一个百分比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可以带来0.375461%的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第二产业的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以上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三大产业增加值的上升分别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其中,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鼓励工业的发展,并且曾经一度以牺牲农业的方式发展工业,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而同时我国第三产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当薄弱,"门槛低"、"规模小",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使得工业对经济的贡献最大,表明了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我国应发挥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产业融合,用第三产业的某些成果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进行改革和渗透,以此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 左学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 曾光.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M]武汉:社会科学院

[4]王延军,温娇秀.产业结构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M]上海:经济发展方式2010.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6

一 

在当代人所写现当代文学史,往往有着固定的叙述模式。在诸多的叙述模式中,就有一个“十年情结”。所谓的“十年情结”,也就是以十年为一段来总结文学史的发展;而且在叙史方式,或文学史分段叙述的方法上,已经成为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的程式和体制,每到一个十年节点的时候,文学批评界和文学史学界就会很自然地出现一系列“十年”书写活动;也就是这个十年情结大有成为文学史编纂的仪式。 

纵观这些“十年情结”仪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通史”性质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十年分段法。1950年中央教育部颁发了《〈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第一个十年由1921年切断,但第二个十年却被完整叙述,即“左联成立前后十年(1927-1937)”a,这种分期在后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贯彻比较彻底。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是作者前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讲稿。上册1951年9月由开明书店初版,所述时期为自“‘五四’文学革命至一九三七年抗战前夕,二十年间新文学的发展史”。其中又将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五四至1927年,1927至1937年。两个十年非常地明显。下册由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8月初版,它以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界,分成两段,时间至1949年的“第一次文代会”。最后另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运动》一章,综述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至1952年毛泽东《讲话》“发表十周年为止的三年间文学工作的一般状况”b,凑足了十年,即1942-1952年。后来丁易、张毕来分别于195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和《新文学史纲》,此二位都参加了教育部大纲的起草。张著第一卷为“从一九一八、一九到一九二七、二八的十年间”,遵从第一个十年的体例。丁著总体上是一部左翼文学运动史,所述的“五四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和“中国文学的工农兵方向”十年的线索不甚清晰,但还是看得出大致的十年概念,“五四运动”对应第一个十年,“左翼文学运动(上)”对应三十年代文学,而“左翼文学运动(下)”及“工农兵方向”则对应的是抗战十年的文学。后来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三卷本高校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1979年11月,1980年12月),也将现代文学史的三十年分为了三段,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当然,还对应着一个政治历史事件,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抗战时期的文学”等。但无疑这三次政治历史事件,所对应的时间段,依然是十年。后来,钱理群等人编纂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显然就是将现代文学分成三段,每段十年。杨义于1981年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则由1941年为界将30年代和40年代文学的分开,十年的体制就更加明显;而且他在叙述中更是经常使用“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和“40年代文学”的叙史话语。吴福辉著《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将现代文学史分为“五四启蒙”、“多元共生”和“风云骤起”三个部分,其实这三部分正对应着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当代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编纂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于1982年12月启动第二辑,即接续当年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而将第二辑确定为“1927-1937”;1991年1月出版了第三辑,则确定为“1937-1949”。它们都承续了第一辑“十年一段”的传统。而对于当代文学史的编纂,也是延续了这样的“十年一段”的套路。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上部即狭义的“现代部分”,当然是十年一段: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和40年代文学;下部即“当代部分”,分为“50-70”、“80-90”、“新世纪文学”三段,看上去是30-20-10的模式,但这显然又是十年一段的变种。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则分成两段,即“50-70年代文学”,“80年代以来文学”,最后是“90年代的文学状况”。程光炜的“重返80年代文学”系列研究,则是基于对于文学史维度的80年代的十年定位。在当代文学叙述中“第一段”是个例外,即将1949-1965年的文学称为“十七年文学”。在总体上,在现当代文学的叙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十年一段的叙述模式,即2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40年代文学、50-60年代文学(“17年文学”)、“文革”十年的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十年文学。在这固定的十年一段的叙述中是有例外的,但例外是不常见的,例外并不影响十年一段的固定程式的结构形态。现代部分对应得比较一致,而当代部分则经常发生变动,不过十年的对应性还是很强的。而且,十年一段的命名还有着由文化命名向年代命名转变的趋势。 

二是历史描述的“十年仪式”。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和文学史学界,每到十年的时候,就有总结的冲动。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由郭沫若、茅盾等编辑的《文学十年》,总结1949-1959年的文学成就。“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十年的时候,出现了非常多的“新时期文学十年”的总结报告式的文学史。发表的总结新时期文学十年的文章最多。比如刘再复的《论新时期文学主潮——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鲁枢元的《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 (《文艺报》1986年10月18日)等。还有很多的资料选编、教材和专著等。1988年10月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人教育处出版的由王克安、徐萍编著的《新时期文学十年研究资料选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编的《新时期电影10年》 (重庆出版社1988年),江西师范大学函授部编的《新时期十年文学》,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主编的《江西新时期十年文学作品选》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0年),等等。它们都总结了1976年到1986年十年的文学的成就。90年代中后期,还出现了对于所谓“后新时期文学”其实也就是对于90年代文学的总结。如陈思和的《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 (《复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刘忠的《90年代以来文学的生存状态》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刘文辉的《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 (人民出版社2013年),等等。新世纪十年,出现了更多的“总结报告”。如丁晓原的《“复调”与“复式”——新世纪十年报告文学观察》 (《文艺争鸣》2011年第7期);赵勇的《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转型之旅——新世纪文学十年抽样分析》 (《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王胜蓝的《新世纪十年本土原创儿童文学畅销书研究》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张学昕的《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论》 (《东吴学术》2012年第2期)、王小英等的《回望与检视:十年网络文学研究述评》 (《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等等。各地也同样召开许多的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986年9月7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2010年7月,复旦大学召开了“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研讨会;2010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召开了“新世纪十年:东莞文学的现状与前瞻”论坛;“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等等。当然还出版了为数众多的十年作品选,绍兴市文联发行了《新纪十年绍兴文学优秀作品选》;中国小说学会编辑了《中国小说排行榜十年榜上榜》 (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山东省文联编辑了《新世纪10年山东诗选》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年),等等。还涉及其他学科的学术总结,如何新文等的《新世纪十年:古代赋学研究的繁荣与趋向》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2期);甚至还涉及海外华文文学,如黄万华的《新世纪10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及其趋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除了文学之外,还有《新世纪十年灯谜鉴赏》 《新世纪十年读书报告》,等等。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检验 贡献度

一、引言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产业结构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及质量,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湖北省是中部大省,经济发展较快,但其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本文主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

对于产业结构的衡量,主要采取两个指标S1、S2,其中S1为克拉克定义的产业结构调整系数,即各产业的就业人员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S2为国内学者研究产业结构的问题时采用的指标,即各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文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湖北省统计年鉴》。

由图1可以看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5.1,38,26.9转变为2010年的13.4,48.7,37.9;从总体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值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大体上来看是上升的,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

由图2可以看出: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在第二产业中趋于稳定大体不变,在第三产业中呈上升趋势。就业结构变动符合钱纳里表述,劳动力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从整体来看,湖北省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规律基本上符合库兹涅茨表述。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检验

由于Granger因果检验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变量是平稳的;如果非平稳则必须是协整的,而协整的前提是两个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本文用湖北省GDP(Y)反映经济的增长,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X1)即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X2)即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产业结构在国民经济的状况。由于数据的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分别用LY、LX1、LX2表示自然对数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率和就业结构的高级化率。

1、单位根检验

由于在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时间序列通常都是非平稳的,如果直接估计的话容易导致伪回归。为了使回归有意义,可以对其实行平稳化再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单位根检验,如DF方法、ADF方法、PP方法,本文采用ADF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

用Eviews软件对各个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不平稳的话,就要对一阶差分、二阶差分进行检验,因为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各变量必须是同阶单整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LY、LX1、LX2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虽然它们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平稳,这个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即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根据Engle和Granger对协整所做的原始定义,对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各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根据表1可以得出各个变量都是同阶单整的结论,因此可以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首先运用OLS法分别对LY与LX1,LY与LX2进行回归估计,并保存残差序列e,利用ADF检验法对残差e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到结果如表2、表3所示。

从表2、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的ADF值都小于相应的临界值,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说明LY与LX1、LX2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3、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只是反映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回归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运用Eviews对各变量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滞后期为2时,LY是LX1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原因,而LX1不是LY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LX2是LY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LY不是LX2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不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的格兰杰原因;LX2不是LX1的格兰杰原因、LX1也不是LX2的格兰杰原因,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互不为格兰杰原因。这表明在湖北发展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要强于第三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虽然第三产业在湖北总GDP中比重逐年增加,但湖北服务业发展滞后,湖北省产业结构走的是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也就不明显。

四、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对湖北省GDP和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11年的样本观测值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所选定的模型是:

lny=?茁0+?茁1lnX1+?茁2lnX2+?茁3lnX3+?着

回归结果为:

lny=1.048328+0.220608lnX1+0.488072lnX2+0.294640lnX3

(34.36713) (17.18644) (26.03807) (18.25864)

(注:回归模型中估计参数下面括号内的数是相应参数的t统计量。)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R2=0.999937,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R2=0.999926,说明回归方程与样本观测值拟合得很好,该回归方程均符合F统计检验和t统计检验,这说明回归系数均显著,即第一、二、三产业对GDP有解释意义,但DW=1.065239,存在一阶序列相关,可以用一阶差分消除序列相关重新做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lny=1.023814+0.222488lnX1+0.452350lnX2+0.332238lnX3

+0.324905AR(1)

(41.28592) (23.76614) (25.91144) (20.08045)

(2.281869)

该回归方程对数据描述的代表性超过了99.99%,有力说明了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相当高,拟合效果理想,DW=1.729032,说明在回归方程中带残差项的一阶自相关比前一个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得到了明显的改进,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回归分析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弹性分别为0.222488、0.45235和0.332238,说明第一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222488%,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45235%,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332238%。由此可以看出,在湖北省经济增长中,对经济拉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五、结论

1、计量结果的分析

本文根据湖北省1990—2010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分析,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出湖北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度,具体结论如下。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动不具有平稳性,但长期而言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共同的随机变动趋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控制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政策在我国是积极有效的。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的产值与经济增长成同向变动关系且影响弹性较大,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扩大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会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会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不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的原因。经济增长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的原因,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2、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自1990年以来,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第三产业的贡献逐渐增强,而第二产业一直都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助推器。近年来,湖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调整对经济增长存在巨大的影响。但湖北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针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本文给出如下的建议。

(1)对于第一产业。虽然其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但从短期来看,仍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因此,要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结构的合理化。一方面要调整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加快产业结构的内部升级,加强对第一产业的科技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延伸产业链条,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最终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业和农村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2)对于第二产业。由计量分析结果可知,第二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45235%,湖北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仍要重视第二产业的支柱作用,在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形工业化道路。在改革和调整的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改造传统产业,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对于第三产业。由格兰杰因果关系可知,湖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虽然湖北省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快,但湖北省走的是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对经济的效果不明显。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强,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在三次产业的贡献测度中得出,第三产业的产出量增加1%会导致省内生产总值增长0.332238%,第三次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其产业结构的比重。针对投资结构不合理、发展相对滞后、生产率低下等问题,湖北省政府应把握住机遇,制定新的政策,大力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制定合理的产业调整政策,推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薛双喜:陕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5).

[2] 王利平、万伦来: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8).

[3] 段利民、杜跃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Granger检验研究[J].生态经济,2009(7).

[4] 纪玉山、吴勇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和实现[J].当代经济研究,2006(6).

大三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 演进趋势 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变动现状:1978~2011年

1978~2011年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其间,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中,有27个年度增速超高10%。同时,三次产业也都表现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步性加强的特点,但各自的增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对图1的分析,发现三次产业的增幅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基本上是同向变动。各产业增速变化特点为:一是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速在三次产业中为最低水平,除1979、1990和2004年第一产业增速有明显提高外,其余年份第一产业的增速均低于二、三产业水平。二是在1991~1996年期间,每年第三产业的增速均高于第二产业。三是1997~2003年期间,第三产业的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四是2004~2011年期间,第二产业的增速和第三产业增速一直纠缠在一起,难分伯仲。

产业结构直观的表现是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及其变化过程。我国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大体上呈现出以下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提高;但是,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依然处于第一位,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速度是三次产业中最快的。

据图2显示,我国三次产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1978年,按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高低排序的结果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1985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变化趋势和国民生活中的恩格尔系数变化的过程也是大体上吻合的,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表现出不断降低的特征。同时,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处于第一位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第二产业所拉动的。

三次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说明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产业变化之间的直观变化,而三次产业变化趋势还能在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以及三次产业中的从业人口变化趋势中得到体现。在1990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基本相同,而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要低于前两者。在随后的时间中,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一直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但是在2002年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与第三产业持平。同时,通过对我国三次产业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的分析之后发现,三次产业各自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呈现出拟合的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例持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在1995年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于第三产业;1995年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低于第三产业。在前面表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变动的2001年和2002年,这两个产业中从业人口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二、模型分析及结论

为了进一步分析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接下来对产业和经济增长进行模型分析。模型基本假设:一是经济生产体系中存在产品部门1和产品部门2两个部门、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二是资本在两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对两部门的贡献率相同,劳动力在两部门间的流动可能存在结构因素,对两个部门的贡献率不同;三是两部门生产函数均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四是资本为总产出的一个比例函数。那么,可以得到产业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写为:

从以上各式,我们可以看出:一是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各个产业的结构和增长比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二是当两部门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不仅仅资本和劳动力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变量也处于均衡状态;三是劳动力和资本增长会影响经济增长路径,结构变量的变化也会对经济增长路径产生影响;四是一个部门内要素增长变化可能会被该部门结构变化的作用而抵消,但是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五是两个部门不同的劳动力增加速度差异会使得经济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

三、计量分析

利用模型分析的结果,利用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作为资料来源,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数据从1978年取至2011年,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各解释变量依次为社会投资额、从业人员数量、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以及常数项和误差扰动项。

ln(Yt)=α+βln(Kt)+γln(Lt)+η1ln(ρ1t)+η2ln(ρ2t)+η3ln(ρ3t)+ε

式中的K表示各年的社会投资量,L表示各年的从业人员数量,P1、P2和P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在不同年度中所占的比重。利用Eviews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输出结果如表1:

回归结果表明模型的总体解释力度较好,调整后的R2值和F值均通过了检验;同时,各个经济变量的t检验值说明各个经济变量对于我国经济总体发展的具体作用也是显著的。通过对计量模型分析,发现:(1)劳动力要素的作用大于资本的作用,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已有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形成的。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和劳动力相比较而言,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0.617左右,而劳动力的贡献大约是5.996左右。(2)三次产业中,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作用力的大小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三次产业的比重不同所致;当发生相同的变动的时候,具有较大比重的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会大于较小比重产业对经济的影响。这种状况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最大的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效应最小。(3)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基本上符合“钱纳理定律”,即与经济发展进程相伴随的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提高。我国的第二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大,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使得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及下一步研究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依然处于变动时期,各个产业中的资源配置仍然处于调整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有着一定实用性,国外产业结构变动和度量指标对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有着借鉴意义。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依然处于工业化的起步期,各个产业变动将会在这个时期表现出工业比例增加,其他产业比例下降的趋势。通过对1978~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以及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速的分析可以发现,劳动力的贡献大于资本的贡献,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总体的影响作用明显。这就期望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整。

第一,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总体的素质不高,而新兴产业以及新技术的使用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数量较高,就业压力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难题,通过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发掘劳动力资源可以将我国的就业压力转变为进一步发展的有效资源。第二,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升级。在1978年到2011年之间的经济结构转换效应比较明显,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除了要素投入的增长作用之外,经济结构的调整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起到总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各个产业应当有效的实施自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掌握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保持持续的动力。第三,增加资本有效作用。投资的增加会使得我国经济在投资期内有所提高,但是长期来看投资的作用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明显。这就要求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经济增速而应当从长期出发,考虑到当期投资的滞后效应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以后的研究将会在一下几个方面展开。如对于产业的分析层面停留在三次产业划分,进一步研究需要对产业细分;“经济增长促使产业结构变动?”还是“产业结构变动促使经济增长?”目前没有得到回答,对此,需要对微观经济基础更进一步的探讨;对于增长路径的具体描述需要再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阴著.吴奇,王松宝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

[2]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著,洪银兴,郑江淮等译.[美]《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版.

[3]速水幼次郎著,李周译.[日]《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4]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

[5]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上一篇:学前教育学期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大三学期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