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8 14:57:49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1

今年以来,在公司党委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公司全体人员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地成绩。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况

1、召开**公司一次一届职代会,规范企业管理。根据公司党委安排和依法治企的要求,**公司组织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体现了依法治企、规范管理的治企理念,体现了**公司全体员工改革创新、全面超越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组建施工队,实现**公司实质性运作。施工队人员采用农电工自愿报名、供电所推荐与**公司统筹抽调三种方式结合,择优录用的方式组建。目前,施工队已经实现正常运转,施工工器具已装备齐全,办公及住宿已经安置完毕,经安全教育和业务演练后,符合专业化管理的要求。本年度主要开展工作如下:(1)配合营销部开展黑户清查工作。四、五月初,施工队配合营销部开展用电检查工作重点对完成低压集抄安装的用电村进行黑户清查。(2)低压集抄表安装工作。对刘杜供电所的下盐村、市中东周村等进行低压集抄安装工作,通过对该村低压线路重新梳理及户表重新规划,安装低压用户近**00户。(3)低压计量消缺工作。为全面提供电公司低压集抄上线率,按照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部署,分三组协助供电公司营销部开展低压集抄消缺工作。截止目前,共对18各供电所,约4000处集抄表异常数据进行消缺,异常数据比例下降约1.5个百分点。(4)参与供电公司陈良村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此项目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典型设计进行建设,**公司施工队主要负责低压线路建设及集抄表安装等工作,协助供电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全面工作。目前,该项工程已经通过山东电力公司的验收,入选全省17个样板工程之一,打造了新泰农网改造的品牌。

3、实现农电用工人力资源集约化,建立农电工人事档案,达到了规范农电用工管理的目的。首先,做好了2013年底合同到期的381名农电工的劳动合同终止、解除和续签工作。在此基础上,收集并整理了在职农电用工的人员履历表、历次劳动合同、社保缴纳手册、身份证复印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进网作业证等,全面掌握了农电工人力资源的基本信息,为规范农电工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4月份通过省公司集体企业业务应用平台,收集并录入农电工人事电子信息档案,初步实现了农电用工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集约化,并代表泰安公司参加国网公司人力资源审计,获得一致好评。

4、规范社保缴纳管理,提高**公司员工各项福利待遇水平。(1)按照市人社局要求,完成2013年社会保险稽查稽核工作和20**年度社保申报工作。按照依法治企要求,缴费基数和医疗保险缴纳比例由过去的特困企业最低标准变更为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2)原广通达技工移交给广通达公司管理并完成解聘、社会保险转移工作,使**公司在册职工与社保缴纳人员相对应,规范社保管理工作。(3)按时办理**公司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报销,提升**公司服务水平。(4)走访困难**公司职工并发放慰问金,达到了关怀员工的目的。(5)为全面提升**公司员工的健康水平,让全体员工以健康的体魄投身到企业的创新发展中去组织**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作为调整工作岗位的依据。

5、组织各项培训活动,提升**公司员工业务水平和安全、优质服务意识。(1)开办了4期安全、优质服务专题培训班,组织在平时工作中有作业违章记录、管理台区报修工单较多和存在投诉举报的**公司员工参加培训,培训后的员工再无投诉举报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组织59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其中1人通过农网配电营业工技师鉴定,成为**公司历史上首位技师。(3)为提高**公司员工持证上岗率,主动与肥城培训中心联系,组织73人进网作业证培训和138人进网作业证续期审查。(4)组织全体员工参加《安规》考试,对考试不及格人员进行补考并组织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了**公司员工的安全工作水平。

6、处理优质服务类投诉举报工单,开展优质服务宣讲会,提高**公司员工服务水平。截止目前,配合营销部、乡电部处理投诉工单16起,举报工单1起,回复民意通8起。到泉沟、果都、羊流、宫里、天宝、龙廷等所参加农电工例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去哪儿?”优质服务宣讲活动。

7、签订业务委托合同、进行专业分工,加快业务委托工作并成立业务站。与公司乡电部、财务部协调梳理业务委托项目、资金额度等工作并签订业务委托合同。整理了**公司业务站的相关资料,对各专业班组人员进行了配置,制定了工作职责。下发《关于印发成立**公司业务站工作方案的通知》,为全面规范用工管理,确保员工队伍稳定,进一步提升受托农电业务和服务水平,决定在公司范围内设立业务站,并制定了“新泰市**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站实施方案”。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通过认真梳理将部分非核心业务外委,业务委托操作方案已编写完毕,内容包括受托单位应具备的条件、委托方式、委托业务的种类和范围以及管理流程等内容。通过与供电公司相关部室、供电所座谈沟通,都比较认可此方案,计划在年底前完成5个供电所区域的业务外委工作。

8、做好农电用工队伍的稳定工作,提前推进特殊工种退休申报工作,妥善处理各类上访问题。由于历史成因,农电工队伍稳定工作存在很多矛盾和隐患,**公司按照“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适用发展、规范管理、稳定队伍、提高效率、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据国家政策法规,妥善处理各类信访事件。准确把握农电用工思想动态,紧紧依靠各级地方政府、信访单位,建立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和沟通汇报机制,重视舆情监控,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消除可能出现的突发群体不稳定事件。此外,**公司积极与新泰市人社局沟通协调,提前研究特殊工种退休申报工作,根据人社局要求整理、补充农电用工人事档案资料。开展此项工作,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电用工队伍不稳定的现状,使农电工从**公司退休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达到对劳动者“老有所依、病有所医”的目的,从法理、人情上双重保障农电工的权益。

9、根据公司安排,督导电网工程建设和低压集抄建设。为加快公司重点电网建设项目和低压集抄安装工程进度,根据公司安排部署,**公司承担部分110kV线路建设和12个供电所低压集抄建设的督导工作,负责电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总、汇报,并协调工程民事、进度等各项问题,保障了建设项目的控制。

10、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公司党委安排和督导要求,**公司党支部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大家坦诚部公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分三个环节步骤,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检查个人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根源进行深刻剖析,在“四风”

方面大家对照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细则要求,认真进行了问题查摆梳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每个人形成了对照检查材料,活动成效非常明显。

二、经验亮点

1、召开**公司一次一届职代会,规范企业管理。

2、实现农电用工人力资源集约化,建立农电工人事档案,达到了规范农电用工管理的目的。

3、组织专项培训活动,提升**公司员工业务水平和安全、优质服务意识。

4、成立业务站,加强业务受托管理,完善**公司工作机制。

5、制定了**公司员工特殊工种退休申报工作计划,为保持农电用工队伍稳定奠定基础。

6、组建**施工队,提升**公司专业施工水平。

三、存在问题不足及解决措施

1、由于工资总额过低和分配机制问题,**公司员工存在收入低于新泰市最低工资标准,下一步将根据省公司的农电用工薪酬指导方案研究制定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和分配方案,达到依法治企的要求。

2、**公司员工特殊工种申报存在资料严重缺失,需要补充、完善大量资料。

四、明年整体工作思路和目标

**公司计划在2015年以“开展业务委托、加强人资管理”两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拓展能力和施工专业力量,继续规范农电用工管理。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开展业务委托工作:

1、加强**公司业务站管理。根据《关于印发供电所成立业务站工作方案的通知》,继续加强18个业务站管理并根据业务委托合同开展供电所业务委托工作,进一步系统、直接管理农电用工。

2、开展**公司业务委托工作。根据**公司业务委托操作方案,开展业务受托和外委工作。与供电公司签订供电所业务委托合同和低压计量消缺、低压电网建设等专项合同,开展实质性业务受托工作,完成委托合同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将受托的专项部分业务实行外包,规范外包单位的条件审核工作和委托方式,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继续扩大施工队规模。现公司施工队共有6人,具有组织施工能力的3人。公司业务站成立以后,共有18个配电组,现将施工队人员分为三个小队,每队管理六个配电组。各小队正、副队长,在**公司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所辖配电组人员在供电所上班,承担业务委托时,根据情况随时抽调配电组人员,进行高低压线路施工及消缺任务。施工队按此组建后已具备高、低压线路施工条件,如有大型线路施工,公司施工队可随时抽调配电组组长或副组长一名,加上施工队人员能达到24人的施工队伍,也不会影响供电所内正常业务开展。在开展低压消缺时,公司施工队各队长将工作分配到所管理的配电组,同时到现场参与消缺等工作,也起到安全监督的作用。建议将各配电组正副组长将工资调整到1843元/月,从而增加其工作积极性,也起到宣传作用,带动其他农电工主动要求参加**公司施工队伍,以此壮大**公司施工力量。

二、加强人资管理工作:

1、规范**公司薪酬、福利工作。以法律法规以及省公司薪酬、福利指导方案为依据,规范农电员工的薪酬、福利管理,提高员工待遇水平,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主要做法:(1)按照专业化管理实际进度实行1843元的标准;(2)将每人每月发放的50元食堂补助取消,实行每人每月200元的食堂经费标准,由各业务站统一报销并纳入福利管理;(3)根据已下发的省公司农电用工福利管理办法执行,规范福利管理。

2、超前谋划,提前推进农电用工特殊工种申报工作。积极与新泰市人社局沟通协调,根据其要求提前整理、补充农电用工人事档案资料(包括2006年至今签订的历次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表、培训纪录、安全工器具发放记录、业绩考核表等内容),该项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工作量较大,计划用2015年一整年的时间完善资料,为特种退休申报工作做准备。

3、继续加强优质服务培训、学习活动。(1)计划在2015年每月初举办1期培训班,主避开农电工抄表、收费的时间,强化员工优质服务意识,杜绝减少各类投诉事件的发生。同时举办安全教育培训和专业技术指导培训,提升**公司员工业务素质。(2)加强低压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建议各供电所每周六在视频会议室对本所农电工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重点学习低压安全工作规程合订本及观看事故案例分析。**公司将不定期对农电工的学习情况进行抽考。(3)检验农电工业务水平开展技术比武工作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2

关键字:无功优化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 U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长葛供电公司贯彻国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总体部署,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县级电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试点验收办法》要求,以建设全网无功优化系统、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消除农网低电压、实现节能降损为目标,积极开展无功优化试点县建设工作,将无功优化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实现无功管理常态化,因地制宜,务实创新,全力以赴,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1、长葛电网电压无功现状

长葛供电公司始终贯彻电压无功“优化协调,分层控制,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以电网现运行的“电压无功优化综合管理与控制系统”,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及无功电力管理办法》规定,长葛供电区共设置电压监测点83个,分布于城区及12个乡镇,所有电压监测点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和统计分析,并可通过电压监测系统实现局域网的建设方案。以实现对110/35/10/0.4kV电网中电压无功设备的联合控制为目的。

长葛高压配电网35、110kV变电站共14座,有载调压主变率100%,主变总容量532.2MkVA,10kV母线并联电容器总容量57.75Mvar,无功补偿度10.85%。其中110kV黄庄变、董村变张庄变分别采用了MCR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VCQV无功补偿自动调节装置。

长葛供电区共有10kV配电线路141条,31条专线,110条公用线路,全部公用线路均安装了10kV线路无功补偿装置,共计152套,总容量15.57Mvar。其中40套为自动投切装置,容量6Mvar,占总容量38.54%,20台就地自动控制,20台通过GPRS通信方式接入无功优化系统自动控制。

长葛电网配电变压器共3669台,总容量773.797Mvar,配置电容器总容量264.225Mvar,无功补偿度34.14%。其中有20个台区的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通过GPRS通信方式接入无功优化系统运行。2010年5月在两个配电台区试点建设400V线路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180kvar。

2、无功优化建设与应用

2.1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考核、培训体系

首先健全与完善了管理组织、考核机制,编制《电压无功管理办法》、《电压无功小指标管理考核办法》等管理文件,规范管理流程和考核标准。把无功管理作为每年度重点工作列入日常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各级电压无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电压无功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

公司重视电压无功管理人员培训,逐步完善了包括电压无功在内的技术培训制度。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公司组织的电压无功知识培训,不定期地针对电压无功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难点、疑点,邀请公司内外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基层单位的运行与维护人员开展《低压无功补偿配置》、《10kV线路无功补偿配置原则》、《谐波对电网的危害》、《电压无功线损》等专业技术知识的专题讲座,增强了基层人员对无功设备管理与维护的理性认识,提高了各级电压无功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2 电压无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2.1 长葛电网电压无功优化综合管理与控制系统

长葛公司采取“考察、比较,慎重选择”的原则,公司和厂家技术人员于2008年7月中旬完成了“长葛电网电压无功优化综合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1月份该系统投运。公司所属11座变电站无功设备、20套10kV线路和20个配电台区的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装置均接入该系统,由其依据电网实时运行状况进行在线优化控制。变电站无功设备运行信息取自调度自动化系统,线路、配电台区无功设备运行信息由各控制终端采用GPRS通信方式发送至系统总站。该系统以计算机软件形式对电网进行在线分析决策,提供一个自下而上的分级、分层分布式递阶优化控制平台,实时调节110kV/35kV/10kV/0.4kV电网中电压无功设备,尽可能减少主网变电站主变调档次数和高低压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次数,实现全网无功优化控制目标。该系统还具备无功优化规划、理论线损计算功能。

依据所积累运行经验,结合公司实际,我们制定《长葛电网无功优化综合管理与控制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各部门的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系统稳定、正常、可靠运行,使其功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运行的过程中,系统出现的疑点、故障等问题,通过与厂家技术人员采用网络联络解难,针对每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控制策略,提高设备动作的精准度,宽幅补偿,达到最佳的无功补偿效果。

2.1.2 电压质量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2010年9月底,为解决原电压质量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不便、部分表计与监测系统的通讯异常问题,将其升级为网络版。现有83个电压监测点,其中A类14个,B类3个,C类12个,D类54个。A类电压监测点通过变电站到公司的光纤网络利用TCP/IP协议进行实时传输,B、C、D类电压监测点通过GSM短信进行数据传输。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对所有监测数据进行远程采集,自动生成各种电压统计报表,通过WEB实现。

3、高中低电网无功补偿设备的建设与应用

3.1 高压配电网

3.1.1改造变电站无功设备。对无功配置较为落后,无功补偿容量不足的35kV古桥站、老城站电容器进行增容改造,改善变电站功率因数,提高10kV母线电压合格率0.2个百分点。

3.1.2 在变电站应用新型无功设备。对110kV董村变电站和35kV张庄变电站原有10kV母线并联电容器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安装无功补偿自动调节装置(VCQV装置),实现无功动态调节。积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科技进步应用成果汇编》推广项目――在110kV黄庄变电站应用MCR型磁抗电抗器,与站内原I段母线电容器并联安装一套该装置,实现无功平滑调节;新型无功设备的应用不仅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能质量,还增加了电网无功动态容量的储备,消除了电容器依靠人频繁投切,提高了安全运行水平。

3.2 中压配电网

3.2.1 加强10kV线路无功设备管理

10kV线路无功补偿是实现无功优化的重点,公司生产技术部明晰设备管理与维护权(界)限,加强对10kV线路无功设备的巡视、维护,在2010年对部分10kV线路无功设备损坏及补偿不足的的问题,进行了无功补偿容量的补充,保持10kV配网无功潮流的平衡分布。

3.2.2分级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3

摘 要 现代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近年来,国网浙江武义县供电公司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坚持培训创新,从企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不断完善员工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激发员工主动学习热情,引导员工岗位成才,强力推进员工素质工程建设,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创新管理 素质工程 成效理念

一、具体做法

(一)创新培训理念

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该公司牢固树立“培训就是生产力”的理念,舍得在培训上花钱,加大投入,千方百计改善培训硬件条件。

化巨资建成了占地5332平方米的高标准培训基地。目前新培训基地内设有可容纳百人教室和44座电脑教室各一个,中等教室三个,学员宿舍13间(可供52人就寝)、教师宿舍2间,10kV配电模拟室、抄核收计量故障模拟室、综合实训室、低压故障模拟室、低压设备安装室、电动机测量室等各种专业培训设施一应俱全。室外实训场地占地近3000平方米,装配完整的10kV高压及低压配电线路及设备、耐张紧线及引流线安装、低压终端制造、低压三相四线制线路接地线挂设、登杆及双横担安装、接户线安装、拉线上下把制作及定位、动力配电箱安装、扎线绑扎、配变接地电阻测试工位等学员实习设施,具备开设53项培训项目的能力。良好的培训场地和设施、设备为全公司培训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新基地启用四年来,已累计承办各类培训班、竞赛、比武、考试等活动200余期、18000人次。成功举办了“三位一体”配电、营销技能比武和内部技能评定。

与此同时,该公司投资近亿元分别新建了八个供电所营业大楼,每个供电所均设有培训教室和多媒体培训设备。

(二)创新培训管理

1.建立“三级”教育培训管理网络。成立公司职工教育委员会,加强对全公司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各级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覆盖全公司的“三级”教育培训管理网络,形成了公司领导、专业部室、单位班组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同时,建立教育培训工作联系机制,为各单位配备兼职培训员,协助单位负责人做好培训管理工作,为各基层单位配置培训联系老师,每月到联系单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指导,定期开展授课,督导培训等工作,提升班组培训质量。

2.强化计划管理。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把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放在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作为事关企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工作来抓,每年召开专题会议总结部署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订教育培训的工作措施,落实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使教育培训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真正把教育培训工作放到企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按照“月培训、季考评”工作模式,公司每月向基层部门和单位下发培训工作计划,每季组织普考,并实施末位考核制度,提高了培训效果,保证了培训质量。

3.实施培训信息化管理。加大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建成全公司多功能在线培训系统。系统涵盖在线培训、在线培训过程监控、在线考试和在线考试过程监控等内容,具备在线学习培训、命题出卷、在线考试、阅卷查卷、成绩管理、分析报告、题库管理、系统管理、多媒体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开发投运后,彻底改变了传统低效的培训方式,充分简化培训的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具有实用性、协作性、完整性、灵活性、规范性的特点,实现了多工种、多层次员工的在线学习培训考试,成为目前班组自行组织学习考试的重要载体。

(三)创新培训模式

1.实行“3+X”教育培训模式。为提升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该公司非常注重培训的全面性,实行“3+X”教育培训模式,将思想道德教育、标准制度宣贯列入班组培训重要内容,与技能培训一起作为班组培训的三项基本内容。通过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忠诚企业、勤勉务实的良好风气,提升员工队伍的“精气神”;通过标准制度的宣贯,使班组员工明白管理要求,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按标准、制度去控制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技能培训提升班组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设农电工全日制业务技能提升班。随着业务的发展,近年来, 该公司从社会上招用了近200名农网配电营业工,因他们大多为非电力专业毕业生,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参差不齐。根据班组员工素质差异,为进一步强化一线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素质工程建设,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供电服务水平,该公司分层次分专业开展培训,举办了农电工业务技能强化提升班,每期进行六个月的脱产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安全、基础理论知识、标准化作业和装置标准实训、现场施工负责人培训四大项内容,争取通过三年时间完成近年来新进农电工的全员业务技能脱产轮训。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严格培训工作纪律,对学员实行准军事化封闭式管理,集中住宿、集中学习,统一作息时间,并定期考评、总结,确保“人人过关”。

3.积极探索其他培训新形式。聘请专业培训机构资深培训讲师,举办班组长综合能力提升训练班,探索班组长队伍建设新途径。扎实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努力构建师带徒长效管理机制,发挥师傅传帮带作用,调动青年员工学习业务技能积极性,促进青年员工岗位成才。发挥技师创新工作室引领作用,培育优秀技能人才。

(四)创新培训载体

以“三位一体”竞赛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上级“人人过关”培训要求,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员工整体素质提升。

结合企业实际,出台“三位一体”竞赛活动方案,每月组织营销、配电、变电专业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考试,并进行排名通报,以考促学,注重实效,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提高员工技能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加大技能竞赛奖励力度,对在市公司级以上获奖的员工进行重奖,以榜样的作用激励员工发挥专业特长和技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企业素质工程建设,实现全员素质提升。

(五)创新激励机制

为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引导员工岗位成才,该公司大力实施培训激励机制创新。

出台《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激励管理办法》,把教育培训、技能考评、绩效考核和岗位薪酬相结合,将内部技能评定结果与岗位激励兑现相结合,极大激发了班组员工的学习热情,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根据员工的职业技能专业等级,每年开展一次内部技能评定,内容涵盖理论考试、实操考评和品行评定等,并对考评结果严格进行奖惩,做到奖惩分明。同时,结合年度个人绩效考评结果,对农网配电营业人员实施差异性技能工资激励,拉开激励档次,实现了薪酬与技能、业绩的紧密挂钩,强化了对员工的工作激励。

二、工作成效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4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闸述县级供电企业如何通过无功电压的管理来降低线损。

一、引言

线损是反映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减少线路无功负荷的输送、实现无功负荷的就地平衡是降低线损的重要手段;由于无功平衡情况也影响到电网的电压水平,而电压质量又影响到电网的线路损耗和变压器铁损。因此,通过对无功电压的优化控制以减少网络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传输和有功功率一样在电网中产生电能损耗,通常用功率因素cosφ来表示电网传输无功功率的情况。当cosφ=0.7时,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基本相当时,此时电网中由负荷电流引起的电能损耗有一半是由无功功率引起的。

通常负荷引起的损耗(包括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损耗)与电压平方成反比,而变压器铁损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因此在高峰负荷时由于负载损耗大于变压器铁损,所以提高电压能够取得明显的降损节电效果。反之,在低谷负荷时,变压器的铁损大于负载损耗,所以适当降低电压能够取得明显的降损节电效果。

二、县级供电企业无功电压管理现状

县级供电企业大部分的无功补偿均是采用35kV变电所内集中补偿,35kV部分功率因数较高,主网线损较低。10kV及0.4kV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容量很少,其无功管理状况不完善。超过一半的10kV线路月平均功率因素低于《南方电网公司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办法》中规定的0.9,个别线路甚至低于0.7。许多线路电压损失很大,高峰时线路末端电能质量极差。功率因数低,电压损失大,使线损增大,给企业造成损失,而且限制了售电量的增长。所以,加强配网无功电压管理,提高功率因数,降损节电势在必行。

三、无功电压管理不善的原因

(一)县级供电企业无功管理起步较晚,管理人员无功管理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还没有建立起无功管理的网络,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虽然制定出来,但也还没有正真地落到实处。

(二)受资金影响,10kV及以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容量很少。进行无功补偿的10kV线路只占全10kV线路的百分之十几甚至更少;进行无功补偿的公用配变也只有十几台甚至于几台,而整个县级供电企业公用配变数一般都有二、三千台。无功补偿的容量只是杯水车薪,因而不能分区、分压进行补偿,就地平衡。进行的无功补偿大多数也只是静态补偿,基本上没有进行动态补偿。

(三)管理人员对无功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县级供电企业有三分之二左右的配变台区没有安装无功表,没有安装无功表就根本无从知道配变台区无功电量和功率因素的情况,更别说对台区的功率因素进行考核了。有些配变台区安装了无功表,但也没有进行抄表。故如要进行配变台区的无功补偿,就没有相应的配变台区的无功电量的基础数据,造成补偿容量不够准确。

(四)10kV线路及以下配电网的电容器损坏较多,可用率不高。对电容器没有进行日常的巡视,疏于管理起不到减少电压损失,降低线路损失的作用。

(五)因线路的发展而使10kV线路电容器的安装位置不合理,或是配变台区负荷的发展而使电容器的容量过小。

(六)电力需求发展很快,无论是有功电量还是无功电量上升都很快,没有做好电量增长的预测,以至于没有预先做好无功补偿工作,造成功率因素低。

(七)我国现行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只对100kVA及以上用户的功率因数标准作了规定,并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而100kVA以下用户的功率因数没有标准,这些用户大多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在设计中亦不考虑无功补偿。但积少成多,这些用户也是一个庞大的无功电量用户的群体。

(八)配网用户初装时为节省一次投资,逃避功率因数奖惩的考核,将单台大容量变压器申请为多台小容量变压器供电。如果在我们的营业管理中有所疏忽,就使之成为用户无功管理中的漏洞。

(九)用户对无功管理不够重视,对无功管理不理解,造成应安装无功补偿设备的未安装或已安装的未装无功表而没考核。

(十)变电站的主变基本上是无载调压,不能实时地对电压进行调整。

(十一)农村线路的供电半径较长,负荷波动较大,使得线路末端的电压在负荷重时较低,线路前端的电压在负荷轻时较高。

四、几点建议

(一)实施功率因数提高与无功补偿减少线损。及时调整配电线路的功率因数,实现电容器自动补偿与随器、随机、分散就地补偿相结合,提高功率因数和改变电压质量,提高配变供电能力和设备出力,降低电能损失,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10kV线路无功补偿装置应选择距离线路前端三分之二位置处安装,经过实际测算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对比分析,这样才真正起到补偿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选择无功补偿装置时,要首先考虑质量好、科技含量高、自动投切及时,反应灵敏的尖端产品。

(二)新增用户配变必须进行合理无功补偿:《供电营业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凡功率因数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电力用户,供电企业可拒绝接电。该条对所有用户的功率因数标准都做出了规定。所以,对新增变压器无论大小必须要求做好无功补偿设计,并严格把好验收关,保证用户无功就地平衡。

(三)加强无功表计安装管理和电费抄表、核算管理

1、未加装无功表的老用户要重新加装,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刺激用户主动加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2、新增用户必须加装无功表,进行考核,保证无功设备的投运率和可用率。

3、严格考核抄表、核算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到有表必抄,抄表必算,保证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有效执行。

(四)建立无功电压目标管理、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无功电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健全无功电压管理工作机制,成立无功电压管理领导小组,各个相关部门都有相应的无功电压管理专(兼)责,形成无功电压管理网络。把无功电压管理作为公司长期的工作重点来抓,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将各供电所的无功电压管理同供电量、售电量、售电均价、电费回收、安全生产、精神文明等指标进行挂钩,参照经营指标进行百分制量化,签订合同书,实行目标管理,对各项指标按月考核、按季抽查、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兑现。三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对无功电压管理较好的专(兼)责,按照无功电压管理的好坏给予数额的奖励。

(五)开展专业培训,搞好技术交流。结合工作岗位,依据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对象,对各部门的无功电压专(兼)责开展无功电压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了解无功电压的专业知识,并在工作中熟练运用。为断加强无功电压专业管理的技术交流活动,总结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

(六)大量采用有载调压设备可以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合理地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主要是搞好全网的无功平衡工作,其中包括提高发电机端口电压,提高用户功率因数,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在无功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在10kV配电网中,由于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50%~80%,特别是在深夜时,因负荷低,则空载损耗的比例更大,所以应根据用户对电压偏移的要求,适当降低电压运行。对于低压电网其空载损耗很少,宜提高运行电压。

(七)改变迂回线路,消除卡脖线,缩短供电半径,合理选择变压器分接头进行电压调整。

(八)在负荷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电网元件中的负荷损耗部分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减少,提高电网电压,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将相应减小,负载损耗也随之降低。升压是降低线损很有效的措施。升压改造可以与旧电网的改造结合进行,减少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简化电力网的接线,适应负荷增长的需要,以显著降低电力网的线损。

(九)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管理人员和用户对无功的重视程度,使无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农村电网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培训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

[2]《无功补偿岗位培训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6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技术;管理;措施

线损率是综合反映供电企业电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努力降低线损率,就能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优质电力能源,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所以,做好线损管理工作也是供电企业深化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线损管理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下面结合灵山县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

灵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下辖18个镇,389个村委,面积3558平方公里,人口160多万人。目前县域内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27座,35千伏线路约400公里;10千伏线路约3000公里,配电变压器约4000台,低压线路超过10000公里。

目前灵山供电公司直抄用户约35万户,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6万户,农民生活用电28万户,居民生活用电占了一半的比重以上。

1 灵山县近几年线损情况分析

从近几年的线损走向趋势来看,我县的线损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售电结构逐步变差,高压部分电量逐年减少,低压部分电量占比逐渐增多(接近60%),低压及公用变的损耗占比较大,合计超过总线损的60%。加强线损管理,降低损耗迫在眉睫。

2 目前灵山县线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方面

2.1.1 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

(1)110kV部分:分别位于灵山东面、西面的石塘、沙坪110kV变电站未能按时投入使用,造成电网改造时倒供电过多,距离过长,电压质量差。

(2)35kV部分:35kV变电站如太平、沙坪、新圩变电站主变容量过大,负荷率低。部分35kV线路线径小,供电半径大(超过40公里)。

(3)10kV部分:10kV线路在一、二期网改中多数只改了主干线,分支线大部分未改,线径小,供电半径大,如110kV陆屋变909广隆线、35kV伯劳变905邓阳线、35kV旧州变904等供电半径都达到30公里以上。

(4)配变、400V及以下部分:自一、二期网改以来已有十几年未进行有效改造,特别是一期网改时由于资金限制,本着以有限资金尽量多改的原则,同时由于当时对负荷增长预测不足,导致配电变压器容量配置不足,导线截面过小,造成卡脖子供电现象多,尤其是单相供电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原村中心人员大量往外迁移建房形成空心村,造成电源点偏离负荷中心,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供电半径长,迂回供电、配电线路上点多、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下乡的普及,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的标准已大不适合时展。相当部分镇10千伏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已超负荷运行,变压器烧坏、低压线路烧断、烧焦的情况时有发生,供电可靠性低,安全性差,供电能力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用电季节性变化较大,高峰时不够用,低谷时用不完,造成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现象突出,变压器变损电量占了线损的一个多百分点。

2.1.2 电压质量较差:农村电网电压质量较差,相当部分不能控制在允许波动范围内,低谷时偏高、高峰时偏低的现象较普遍;“低电压”问题比较突出。

2.1.3 无功补偿不足:对无功补偿不够重视,无功补偿装置严重不足,10kV线路补偿较少(91条线路只有13条装有无功补偿且已烧坏4台),公变补偿基本没有;对无功补偿装置管理不到位,维护不到位,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客户功率因数合格率低,只达到39%)。

2.1.4 计量装置非常落后:全县36万多户表约90%是机械表,由于历史遗留、客户资产、公司人力设备欠缺等综合原因自一、二期网改以来一直没有及时轮换(一年轮校10000只左右),大部分偏慢、表损高,轮校损坏率超过20%;考核计量装置不全,线损分析不够全面准确。

2.1.5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运用较少:目前全县在用的负荷终端只有120台,且上线不够稳定;远程集抄用户不到5000户;部分变电站关口计量还未能实现远程集抄;未能采用现代化手段对线损进行实时统计、计算、分析、监测。

2.1.6 未能系统开展理论线损计算。

2.2 管理方面

2.2.1 线损指标考核制度不够健全,以及农电工薪酬体制问题,造成线损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2.2.2 日常管理不够到位:一是低压三相不平衡现象突出;二是线路设备巡视维护不够到位,竹木碰线现象多,线路跳闸率高;三是三线交叉跨越现象比较严重;四是抄核收差错较多。

2.2.3 计量装置大部分属机械表且已超过轮换期限,自网改后一直未能进行大规模轮换,大部分属于窄量程、容量小的电表,造成烧坏、超载运行的现象较多。

2.2.4 供售电量抄表周期不同步,造成线损波动较大,分析比较困难。

2.2.5 线损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素质有待提高。

3 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3.1 技术措施

3.1.1 以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为契机,科学规划电网布局

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电网及科学合理的设备选型,既是降低电网技术(理论)线损的基础,又是保证电网长期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的前提。因此,电网规划与建设在农网线损管理技术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在规划与建设阶段,必须将节能降损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统筹考虑。同时,搞好电网结构优化是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降低技术线损的关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2〕54号)精神,广西将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通过改造实现县域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双电源供电比例达到70%,县城10千伏手拉手比率80%;变电站无人值班比例达到80%,有载调压主变比率90%,35千伏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90%,10千伏开关无油化率80%,节能型配变比率90%;农村电网容载比达到1.8-2.1;农网供电可靠率(RS-3)达到99.45%,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到96.0%,综合线损率降到7%以下。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打造灵山坚强电网,优化电网布局,合理配置电源点,缩短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供电质量,消除供电卡脖子现象,改造轮换计量装置,投入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从技术上为降损节能打下坚实基础。

3.1.2 加强经济运行管理,采取合理运行方式

一是加强调度运行管理,公司调度中心合理制定电网经济运行方式,建立主变经济运行曲线,利用调度自动化监控系统,根据负荷及无功情况,及时调整主变档位和投切电容器,保证电网的经济运行。二是加强空载变压器和低负载变压器的管理。各供电所加强线路巡视,及时停空载并轻载,对长期处于“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的配变,及时进行更换,保证配变经济运行。

3.1.3 加强电压质量管理,提高电压合格率

重视电压质量管理,合格电压对降损有很好的效果。在负载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线路电压,线路电流会相应减少,线损会随之下降,电压升压后的降损效果如表3所示。但提高配电线路电压也会增加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所以要结合线损、变损综合考虑。线路负荷高峰期应提高电压,低谷时不宜提高电压;变压器空载损失功率大于线路损失功率时不宜提高电压,应适当降压。由于农村负荷属季节性负荷,经常出现高峰时电压低、低谷时电压高的现象,因此要重视对低电压治理,确保电压质量合格。合理设置电压监测点,及时调整线路电压和配变分接头。

3.1.4 加强无功管理,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加强无功管理,提高功率因数,对降低线损有明显的效果。在负荷有功功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和负荷电流,从而达到降损的目的,提高功率因数后降损效果如表4所示。

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散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集中、分散、随器、随机相结合的四种方式进行补偿。一是确保35kV变电站电容正常投入使用。二是对配电线路加装一定容量的电容器进行集中补偿。三是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补偿。四是在业扩源头把关,对专用变客户、动力客户要求配备电容补偿。五是加强无功管理,加强对无功补偿装置的管理维护,对无功管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六是加大对无功管理考核,努力提高功率因数。

3.1.5 加强计量管理,确保核算准确

抓住广西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机遇,对全县所有机械表进行改造轮换,实现计量资产公司自有化,确保计量准确。健全完善公司关口计量、联络计量,确保各供电所线损分析准确。加大推广远程集抄力度,杜绝人为抄表失误。

3.2 管理措施

3.2.1 全面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完善规范管理体系

公司成立线损攻关小组,按南网公司一体化要求,在计划部、生产技术部、营销部、各供电所分别配备线损管理专职人员。成立了线损四分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出台线损四分管理实施方案、线损四分管理办法、线损四分管理考核办法,制定线损管理流程,细化各部门职责,职能清晰,职责明确,形成一级管理一级、一级控制一级、一级考核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管控体系。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线损攻关会,实行一月一分析、一月一检查、一月一奖惩的常态运行管理机制。

3.2.2 构筑合理指标管理体系,指标落实责任到人

年初通过科学测算,确定科学、公正、合理的线损指标,按分压、分区、分线路、分台区的原则下达线损管理指标到各相关部门、供电所,各部门、供电所再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出台线损管理风险激励机制,将线损指标细化落实责任到人。35kV线损考核到生产技术部、调度中心、输变电管理所,10kV线损(含变损)考核到各供电所,0.4kV线损考核到台区农电工。营销部、其它部门负责全公司的线损指标。形成“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头上有指标”的压力传递机制。并制定风险激励机制,当月考核奖惩兑现,充分调动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3 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减少跑冒滴漏

(1)加强对线路设备的巡视,及时进行线路清障、设备消缺,减少跳闸率;(2)加强配变低压侧三相负荷平衡管理,给各供电所配备钳形电流表等专用检测仪器,每月对供电台区进行检测,及时调整线路负载。控制配电变压器出口电流不平衡度稳定在10%以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电流不平衡度小于20%;(3)通过安装计量收

费电表、考核电表等方式,加强对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办公用电、集体宿舍用电等的管理;(4)加强与电信、移动、广电网络等部门沟通,加大整治三线交叉跨越力度;(5)加强计量运行管理,及时进行轮校,及时更换坏表、慢表、配比不正确互感器,拆除不用电表,保证计量准确。

3.2.4 加强抄核收基础管理,努力减少营销差错

线损率的统计计算,与抄表的正确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必须提高抄表核算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线损统计数据。一是要严格按抄表例日抄表;二是建立同步抄表制度,固定抄表日期和抄表路线,不能任意提前或推后抄表日期,改变抄表路线;三是加强抄表质量检查、抽查,确保实抄率、准确率100%,杜绝错抄、估抄、漏抄、代抄现象发生;四是积极推行交叉抄表,杜绝“权力电、关系电、人情电”。五是加强电量电费核算工作,减少核算差错、确保电量电费正确无误。

3.2.5 加强营业普查,堵塞各种漏洞

一是增强用电检查力量,加大内稽外查力度;二是制定年度用电普查计划,以各供电所自查为主,专业抽查为辅;三是加强元封钳、元封印管理;四是每月根据线损分析中发现的线损异常的线路和台区,进行重点解剖,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营业普查,对症施治。重点做到五查:一查抄核收是否分离,检查抄表是否到位准确;二查计量是否准确正常,计量装置接线是否错误,倍率是否与表卡相符,计量铅封是否有异动漏封;三查配变运行负载率是否在最佳经济运行状态,是否存在“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现象;四查停空载、并轻载是否执行到位;五查是否存在“人情电”。

3.2.6 增强科技投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加大新科技投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按广西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要求,实现所有公变安装配变监测终端;采用线损实时计算、分析软件,线损理论计算软件,提高线损科学管理水平;积极推广使用远程集抄技术,改变传统的计量电能管理模式;应用新型防窃电技术;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变压器。

3.2.7 加大专业培训力度,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素质

通过采取到基层供电所现场培训、邀请厂家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以考促训、跟班培训、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狠抓线损专责、农电工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抄核收人员、装表接电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4 结束语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6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电的使用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在全球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重视节能减少浪费其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就如何对电力能源的科学合理使用,针对耗能量较大的技校机械加工实训室用电作些论述。

在我们学校,加工实训室对电力的需求量几乎占了全校用电总量的60%。因此做好机械加工实训室的电力节能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是一所创办较早的技工学校,其供电系统陈旧,随着学校发展壮大,陈旧的供电线路和设备早已不适用。以致线路、设备经常出现因供电系统陈旧发生故障,耗电量也十分严重。

对于本校的供电系统首先应该从高压输入配电说起,进而将电降压后输配给各用电区。按我国电压标准,高压配电端为110KV,35KV,10KV和6.3KV使用较为广泛。在高压线的电压等级选择上存在不同观点,其实其理由实际上就是一次投资和回报问题,选择低的电压,可以使一次性投资减少,但线路损耗加大。选择高的电压档次一次性投资较大,但线路损耗减少。我们知道,线路损耗可以用PL=RLI2来表示,而功率可以用P=UICOSΦ来表示,当线路电阻RL一定的时候损耗的大小就取决于I2了。因此,如何降低电流I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可知,提高电压是降低电流的唯一途径。例如输送1000KVA的电能,在10KV的时候(假设线路电阻为1Ω为便于计算)那么我们可以方便的算出此时线路损耗。此时线路电流为I= =×=58安。那么此时线路损耗为P=×R×I=×1×58=5.82KW。如果我们选择了35KV的电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仍以上述为例,此时线路电流I= ==16.5安。线路损耗为P=×R×I=×1×16.5=0.47KW。可见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后者仅为前者的12%,可见其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当然,作为一次性投资35KV线路要比10KV线路要高出许多倍,但是从长远的利益出发,仍然是一项值得提倡的举措。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校往往注重于技能培训,而忽略了培训过程中电力输配方面的损耗,只知道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注意教学成本。只知道从实习材料上降低成本,却不知道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对于新规划在建的学校进行输配电方案上也有许多选择。如果一切从节能降耗的原则出发,应该考虑灵活多变的配电一次主结线路方案。例如我们仍从输送1000KVA的电力来说,降压变压器可以选择1000KVA一台,这种方案应该说是简洁又省钱。(其实大多数学校都乐于选择这种方案)。我们再仔细分析负荷情况,在众多的学校用电负荷中,连续三班作业的,选择这种方案应该说是合理的。但是据统计在许多的学校中,只在白天进行教学。这样电力能源也就存在一个浪费的机率,我们知道任何电气设备本身都存在着空载损耗,而且设备容量越大此项损耗就越大,变压器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生产变压器其效率大多在97∽98%这样的水平,就本例而言也就意味着有20∽30KW的损耗的客观存在。这部分损耗不管何时,只要带电就一直在消耗,如果变压器处于满载运行情况尚好一些,如果变压器在轻载运行或者还不到额定容量的一半,这种损耗亦是相当惊人的。那么,有没有办法去减少这一项损耗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必须将着眼点放在让变压器尽量满载的条件下运行,实际操作时可以使用2台500KVA的变压器交互使用和并联使用,这样就大大加强了用电的灵活性,从而从最大限度保证变压器的满载运行。因为校园内用电负载不断变化,尤其是上完课下班后,机械加工实训室等动力基本就停止了,此时变压器负荷最轻,可以将一台变压器退出运行。

按上述的推算其损耗将降为原来的50%,可见节能效果巨大。当然,这样的供电体系必然要比单变压器运行负出经济代价要多。一次供电结线和附加设备也多,但从长远的利益出发也是非常值得的。当然要使这方案能收到满意效果,学校配电和设备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负责,随时撑握负荷变化情况,适时的进行倒闸操作,使变压器的损耗降至最低。

最后应该指出:学校的用电和节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节能的空间亦非常大。就其动力而言,不少学校都存在大马拉小车的情况。用功率大的设备加工小零件,大的设备通常轻载运行,使得电力能源得不到有效使用。有人统计过在许多学校中每年的电力总消耗量与实际应该消耗量相比大概是5∶4,也就是说其电力能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只有80%。这实际上说明了我们的学校在电力使用中存在非常巨大的浪费。节能降耗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需要大家的齐心努力,我们应该向广大教师和学生阐明节能的重大意义,最好能把能源消耗指标与其实际作业效果列入考核内容,同一样的班级不同老师带班,操作设备相同但电能的能源消耗不同,学校应将能源消耗计量到个人的课酬中。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7

一、重要工作事项

1、综合大联调。综合联调是今年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t27综合监控与bas系统联调(站内bas监控大、小系统设备、冷水机组群控设备、扶梯、水泵)补测和t01bas系统与fas、气体灭火专业联调两项。其主要针对全线17个站内的各项设备的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调试,以备运营后设备的良好运行与正常工作,确保地铁开通后各方面实际工作,全方位有序的顺利开展。在此期间,我低压配电专业主要负责对相关电气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和调试,主要设备包括:通风空调电控柜、eps应急照明装置、照明配电箱三大部分。细致划分为:1、通风空调柜各风机连锁风阀和风机运行数据监测以及故障模拟等工作重点;2、eps应急照明装置11个状态测试和9个故障点模拟;3、照明配电箱各项照明回路测试。按照联调方案安排,我专业与车辆段occ中心、站内车控室、环控专业协作配合实现四级单元联动,充分实现了各项联调任务的扎实有效进行,也基本达到了公司部门等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和指标。同时,个人的业务技能知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上熟练的掌握了对各项设备联调测试的相关步骤和要点方法。

2、全线设备巡检。根据车间领导安排,在相关技术人员的一致协商与指导下,车间各大专业分别组织成立巡检小组,对全线17个站各专业设备,实行循环制不间断的检查工作,并详细记录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并将发现问题作以详细汇总上报。我低压专业主要负责通风空调电控柜、eps应急照明装置、照明配电箱三大部分。

3、设备资产清点移交。按照计划任务安排,个人主要参加了南稍门站、凤城五路站的资产清点接收。期间,主要由厂家人员、施工单位人员共同协助,针对站内所有电气设备进行逐一清点核查。

4、参加部门车间相关培训及考试。

①相关培训:升降机理论实操培训,工器具使用方法培训,综合联调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等。

②相关考试:安全月度考试、技术月度考试,临时上岗证考试,行规考试等。

二、个人实际工作成绩汇总

1、专业方面:首先,个人主要通过综合联调,对低压系统的各项设备的原理、性能及操作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掌握,主要包括有:①通风空调电控柜的三级(就地、环控、远方)的联动操控,及变频器、软启动器故障、风阀错误、故障、e3plus故障模拟复位方法等;②eps人机界面的运用操作方法、各项状态测试和故障点模拟复位等。③照明配电箱各项回路的测试。其次,通过参加相关具体的培训考试和相关设备清点、切非调试、巡检、设备验收等工作,个人对低压配电专业日后的具体工作模式和重点要点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2、宣传方面:个人作为工班宣传员,在阶段性的工作中先后撰写《梦想与蜕变》、《地铁与地铁安全简叙》、《综合联调概况总结》、《先进工班考核材料》、《我们地铁》、《党颂2011》等文章进行汇报和投稿,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在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了作为宣传员的职责和义务。

三、工作反思及心得

低压配电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动模实训系统 主站―子站―终端的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智能配电网是配电设备与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一个集成系统,完成对变电站、馈线、用户组成的配电网的信息搜集、传递、存储并经过处理作出决策和控制的自动化管理。目前,智能配电网建设工作为国家电网工作重点,各种配电网智能化设备也挂网试运行,智能配电网的试点工作也在各地区开展起来,为提高电力企业对从事智能配电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需求,我院规划建设智能配电网实训室,该实训室建成之后将用于培训配电网运行管理人员及电力类专业学生的的安装、调试、运维等各项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员如何应用智能系统正确判断和处理配电网故障的能力。

1 实训室学习情境总体建设规划

实训室要能够实现对真实运行的配电网建立动模,规划建设分三部分:一次动模实训系统、智能系统建设、培训系统建设。借助培训基地配置的一、二次设备及模拟负荷设备,计划同步建设配电网动模实训系统,通过实际等值系统,来模拟实际电力系统的各种运行工况及故障状态,对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功能及性能进行考核。配电网智能系统采用由配电主站、通信网络、智能化终端设备组成的主站―子站―终端的模式,配电主站系统安装在培训中心室,实现整个配电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监视控制。

2 实训室建设方案

2.1 一次动模实训系统

采用4台变压器分别模拟2台与架空线路连接的10KV室外配电变压器,2台与电缆线路连接的箱变。在实验室内架设模拟配电线路,包含常用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以及与这相关杆塔、金具等设备。10KV配电线路包括一条10KV架空线路和一条电缆线路构成 “手拉手”环网。配电开关设备在本实训室中主要用接触器模拟或微型断路器替代柱上开关及环网柜。

2.2 配电网智能系统

智能系统由主站、配电自动化终端和通讯网络三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2.2.1 配电智能化主站层

主站系统是配电智能化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对配电网的数据采集、监控、分析及实现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处理,为配电网的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方案为培训学习的模拟操作、图形显示、系统维护、设备管理、考核、报表打印等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包括:

(1)服务器:主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GIS WEB服务器以及前置机服务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数据的网络和共享以及将很多终端连接到主机系统。系统前置通道部分根据设计仿真培训规模,配置16路数字通道。

(2)工作站:配网调度工作站、配电管理工作站、维护及报表工作站 、GIS工作站。

(3)软件:主站系统软件主要包括:①系统平台软件(操作系统平台软件、数据库平台软件、配电智能化主站平台软件);②应用功能软件(通讯管理软件、SCADA功能软件、DA功能软件、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功能软件、远程维护软件、自动抄表功能软件、分布式能源接入管理软件。

2.2.2 配网智能化通信网络

(1)构建自愈型光纤通信网络,用于传输配电终端采集的数据和配电主站遥控命令的下发,选择EPON光纤环网通信方式实现终端与主站之间、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包括10KV环网,配电终端经配电智能化子站与主站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除满足配电终端主站的通讯功能的通讯接口预留外,光MODEM或EPON设备还要为视频监控预留通讯通道。(2)构建CDMA或GPRS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主站与智能电表之间的通信完成远程集中自动抄表功能。选择短距离无线射频通信方式,完成单相表与主站之间的通信,实现集中抄表功能。(3)建立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实现主站与智能电表之间的通信完成远程抄表功能。本方案采用电力载波通信实现主站与三相表之间的通信,实现集中抄表功能。

2.2.3 配电网终端

配电网智能化系统的最底层,完成各种现场信息的采集、监控并执行上级下发的控制命令的功能;并在通信中断时执行本身赋予的网络重构中的就地智能化功能。

本方案使用继电器组加测量标准源的组合形式模拟实际一次配网负荷开关及断路器。配电终端设备直接与一次开关模拟装置组柜,简化了设备复杂程度,机柜面板提供开关状态、开关闭锁、开关操作等的指示及操作按钮,并可提供通讯终端的电源。

开关模拟装置可模拟实际的一次负荷开关的遥控、遥信及开关闭锁等动作,使用标准源加到模拟装置的对应的继电器触点,模拟一次断路器开断/接通负荷电流或故障电流的能力。

(1)配电开关监控终端 FTU完成遥测、遥控、遥信,故障检测功能,并与配电自动化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情况和各种参数即监测控制所需信息,包括开关状态、电气参数、故障时的参数,并执行配电主站下发的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功能。

(2)开闭所及用户监控终端DTU与主站进行通信,完成对开关设备的位置信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等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实现对馈线开关的故障识别、隔离和对非故障区间的恢复供电。

(3)配电变压器监控终端TTU监测并记录配电变压器运行工况,根据低压侧三相电压、电流采样值,每隔一定时间计算一次电压、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等运行参数,记录并保存一段时间和典型日上述数组的整点值,电压、电流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时间,供电中断时间及恢复时间,记录数据保存在装置的内存中,在装置断电时记录内容不丢失。与主站通信定时读取测量值及历史记录,及时发现变压器过负荷及停电等运行问题,根据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以及负荷特性,并为负荷预测、配电网规划及事故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同时接受主站命令完成对变压器的分接开关的控制。

(4)安装于模拟架空线路上故障指示器 ,用于电力线路中指示故障区段和地点,能够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

(5)安装于负载箱采集器及单相及三相智能电表 ,完成对方案中配网的电能计量,采集器终端应该可根据主站命令,实时抄录电能表数据,如电量(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及发生时间)等。定时抄表:终端可根据使用要求,轮询各电能表当前电量、当前电压、当前电流等变量。预约抄表(定时回传):终端可根据主站需求,在指定时间抄录电能表数据,并主动上传给主站。提供两路控制继电器信号输出;可闭/合方式,亦可脉冲触发方式控制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接触器,用于预付费管理、配电自动化负荷调控。

2.2.4 其它辅助设备

包含模拟负载箱、安装金具及材料,各种仪器仪表。其中模拟负载箱能够模拟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等负载,并且能够支持产生持续大电流的能力,支持三相不平衡控制。

2.3 培训系统方案

通过开放相应的培训软件实现配网调度培训、配网智能化终端培训、配网智能化通讯网络培训等。

2.3.1 配电网调度培训内容

(1)培训对配电网的监视:实时或置入的遥测量、遥信状态量(开关、刀闸状态,保护信号、变压器档位信号等)、计算处理量(功率总加,功率因数等)、电度量、时间、设备信息、统计信息、事项记录、潮流变化等;微机保护动作信息,保护定值,保护故障信息,保护自诊断信息等。让学员通过功能软件完成对配网的基本数据的监视。

(2)培训对配电网网络拓扑分析以及动态着色的判断分析。

(3)培训在配网仿真监控界面的操作:包括置入、音响解除,信号复归、查询等。

(4)培训智能部分的操作:对已经实现智能化的线路,具有遥控、升降功能,对满足互联闭锁约束条件并允许遥控的开关、刀闸进行遥控,对主变分接头进行升降操作。并生成操作过程的全部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所有遥控闭锁条件自动判定。

(5)培训非智能部分的操作:对没有实现自动化的线路,系统能够识别,并禁止遥控操作,但允许置入和挂牌等操作。

(6)培训故障处理:进行常见典型故障的判断分析处理、能配合上级调度制定电网启动方案。典型故障包括:线路故障、变电站母线故障、开闭所母线故障、环网柜母线故障、负荷故障。

(7)反事故演习:及时准确向调度汇报,并在统一指挥下协调地进行事故处理;及时并正确下达或执行调度命令;按正确的步骤进行事故处理;正确进行运行方式、保护装置的变更和调整。(应急预案)

2.3.2 配网终端培训

(1)采用交互式课件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FTU/TTU设备遥测、遥控、遥信接线及终端设备供电电源接线进行各类 接口的安装、接线、调试培训;(2)利用试验仪表进行遥测精度测试、遥信信号的连动实验、遥控实验培训;(3)FTU/TTU设备面板的各种开关、按钮、显示器、指示灯等的使用,主要参数(各种运行参数,故障门限参数整定等)设置,FTU/TTU维护软件的使用,常见典型故障及排除等现场的维护技能的培训。

2.3.3 配网通讯培训

对光纤、双绞线、GPRS等通信方式接口进行模拟和实际安装、接线、调试等培训。

(1)采用交互式课件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用光MMODEM组成双环、双链、单链等自愈光纤通讯网,光MODEM通讯终端与不同FTU/TTU设备的通讯连接,并能进行数据传输、故障定位及排除;

(2)培训使用光纤交换机组双环自愈光纤通讯网,练习光纤交换机通讯终端与不同FTU/TTU设备的网络通讯连接,并能传输数据到主站前置通道;在不同组网方式下对故障定位及排除;

(3)培训使用RS-485双绞线通讯网,并能进行数据传输;练习FTU/TTU设备的RS-485通讯连接,并能传输数据到主站前置通道;在RS-485组网方式下对不同故障定位及排除;

(4)培训使用TCP/IP双绞线通讯网,并能进行数据传输;连接FTU/TTU设备的TCP/IP通讯,并能传输数据到主站前置通道;在TCP/IP组网方式下,故障定位及排除;

(5)培训使用无线传输(CDMA/GPRS)双绞线通讯网,并能进行数据传输;连接FTU/TTU设备的无线传输(CDMA/GPRS)通讯,并能传输数据到主站前置通道;在无线传输(CDMA/GPRS)组网方式下,故障定位及排除。

3 结束语

本方案规划的建立动模部分包含电缆、环网,虚拟开关站及虚拟变电站,接线方式是目前主流的配网接线方式,并配备模拟负荷单元。考虑操作的安全性,一次系统的电压等级不超过10KV。培训系统所用通信方式包含现在电业局常用的几种通信方式,采用当前福建地区各电业局所使用的通信规约,并考虑将来转换及升级的可能性;智能终端是目前常用的几种智能终端,考虑今后的扩展,考虑将来接入微电网,考虑软硬件的升级改造。

参考文献

[1] 郭谋发.配电自动化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3.

[2] 陈奂.配电网自动化仿真培训系统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214-215.

[3] 张锦萍,石慧利.35KV/6KV综合自动化仿真变电站培训系统及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08(5):16-18.

[4] 伏生,寇强,刘芳,刘沛津,曹正建.线路微机保护装置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继电器,2003(4):76-76.

上一篇:会计实训手工帐总结范文 下一篇:模型制作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