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0 00:10:33

空调实训总结

空调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 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培训模式;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726.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61-02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央空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处在快速发展和普及之中。中央空调设备是能耗大户,其夏季的用电量已占大中城市总用电量的30%以上。空调设备不同于一般的机械、电器设备,它的制冷性能、能耗受环境温度、进出水温、换热器状况等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空调系统管理得不好将使其运行费用居高不下,不仅给使用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支出,也给城市供电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在当前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形势下影响尤为重大。

目前使用中央空调的单位中,一线从事运行维护管理的多是电气、机械等非制冷空调专业的技术人员或工人,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制度缺乏,水平良莠不齐、差距很大,且总体水平较低,难以适应该岗位的需要。据调查,大部分单位的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人员仅仅是“按钮工”,只会在上下班的时候揿一下按钮来开关机,而不会进行系统的工况调整和维护保养,导致中央空调系统能耗大、故障率高。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很少开设制冷空调专业,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制冷空调专业学生极少有毕业生从事空调运行管理工作的。因此,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岗位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缺口将越来越大,这只能靠岗位培训来缓解这一矛盾。由于在岗培训时间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研究一套培训效果好、能切实提高受训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模式,十分必要。

1培训模式

1.1 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由于技术的发展,中央空调系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覆盖制冷、机械、电气、自动化等专业领域,要想管理好一套中央空调系统,必须要有较扎实的相关专业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工况才能随时将空调系统调整到最优状态,遇到各种不同的故障才能从容应对。与此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准确、快速地处理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

中央空调操作工虽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理论基础普遍较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综合分析管理能力的提高,影响了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和稳定可靠运行,同时也影响了操作工本人的职业等级提升。因此,在培训时,必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有些中央空调操作工文化基础较薄弱,对纯理论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可采用以技能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法,以各项实践技能项目的训练提高为目标,以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支撑,避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各专业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割裂,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以实践技能训练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快速有效地提高知识技能。

1.2 专业培训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许多中央空调操作管理人员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知识技能上的不足,以及由这些不足导致的空调系统不能高效节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对专业培训不感兴趣,甚至其所在单位也没有积极性,单纯的知识技能培训很难具有吸引力。因此,培训单位在组织培训时,可将中央空调知识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相结合,使受训学员在知识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能获得更高一级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学员本人及其单位都有好处,这将大大增强专业培训的吸引力。目前,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开设的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有:中央空调系统操作员、制冷设备维修工、制冷工等工种,等级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培训时,既要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使学员顺利通过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又要结合学员自身的状况、中央空调设备的情况以及地区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训练,使学员的中央空调运行管理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1.3 集中培训与分时学习相结合由于中央空调涉及的知识技能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培训课时相对较多,集中一阶段时间培训对组织授课和学员管理较为有利,对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也较好。但学员都是在岗职工,连续参加脱产培训对许多单位和职工来说可能有难度。因此,除了脱产培训班外,培训单位可以采取灵活措施,开设周末班,学员平时上班,周末上课。也可以将全部培训内容拆成多个模块,经常性地开设模块课程,学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择时选择模块课程,只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修完全部模块即可结业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只有采取此等灵活措施,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员工参加培训,提高整个社会的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水平。

2培训内容

2.1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培训考核是劳动保障部门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更是提高我国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职业培训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劳动者基本道德规范,增强劳动者职业道德素质。

2.2 专业基础知识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热工基础、制冷原理、空气调节技术、制冷与空调装置、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知识。基础知识的培训以“必须、够用”为度,不强求系统性,避免大而全。这些知识的传授可穿插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中,便于学员理解记忆。

2.3 空调设备操作技能空调设备操作技能是指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在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规范要求熟练开机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在运行结束后规范的停机操作和保养等技能。这些技能是最基本的技能,必须规范、熟练。

2.4 空调设备管理调整技能空调设备管理调整技能是指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在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熟知各项技术参数和对冷热源的要求,具有巡回检查能力,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调整能力,对运行参数和经济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的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空调设备能否经济节能、稳定可靠地运行,却常常被多数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人员所忽视,也是他们最欠缺的技能,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技能的培训。

2.5 空调设备检修技能空调设备检修技能是指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人员能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和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故障检修和周期性中小修的能力。这些技能关系到中央空调设备能否保持优良的状态为服务对象提供稳定可靠的空调服务,是较高层次的运行管理人员如高级工、技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2.6 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包括机械基础、工程识图、计算机应用、安全用电、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班组管理等知识;相关技能包括钳工、管道加工、气电焊操作等技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制度示范文本》、《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等等。

3结语

中央空调设备是一套较复杂的系统,需要精心地维护和保养,同时需要根据工况进行调整。目前在岗中央空调运行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各培训机构在组织培训时,应采取灵活措施,增加受训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机动性。在培训内容上,应抓住核心技能,并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层次的学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徐勇.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空调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 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6-0065-06

一、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的必要性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永久性或暂时性地向城镇迁徙,导致许多村庄的常住人口数量锐减,留守村中居住和生活的大部分是老弱妇孺,很多房屋无人居住,成为“空巢村”。“空巢村”面临着经济萎靡、人口迁出、新型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须加强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实证研究发现,构建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十分必要。

为研究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问题,2013年7~8月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组织了以“湖南省新型农民培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民文化素质、培训供需与预期等。遵循调查对象设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原则,随机抽取衡龙桥镇A村、B村、C村、D村、E村五个行政村62户农户(每户1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问卷62份,其中有效问卷61份。此次调查采取调查员询问,被调查者口头回答,调查员替被调查者填写答案的方式进行,问卷回收利用率为98%。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实地走访了衡龙桥镇A村、B村、C村、D村、E村五个村委会及衡龙桥镇和赫山区农业有关部门,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型农民培养相关情况。

衡龙桥镇位于长沙市宁乡县和益阳市交界处。国土面积8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3866亩,其中水田32087亩,旱土1779亩。辖33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共483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4.94万人,城镇人口8000人,农业人口41400人。

(一)空巢村离土不离乡农民工过半,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此次调查的五个行政村,每个村的农民工(包括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都超过了劳动力人口的80%,见表1。村民们说,年轻劳动力不出去干点活,根本养不活自己和家人,所以绝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会外出打工,或在家附近找点活计。而这些农民工中,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占到农民工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情况,离土不离乡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比例从30%到70%不等。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好的村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居多,如益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附近的很多村民在产业开发区上班,离土不离乡的比例很高,占农民工总数的70%左右。相对而言,交通闭塞或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村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稍多。总体来说,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表1 样本村庄劳动力人口数及农民工人口数

注:此处劳动力人口指男16~59岁、女16~54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适龄人口。数据来源于调查所得。

村官外出务工更是显出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普遍性和紧迫性。衡龙桥镇A村、B村、C村、D村、E村5个村庄共有村官32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村官便有13人之多,占村官总数的41%,见表2。由此可见,外出务工是很多农民的必须选择。

调查发现,虽然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农民工占劳动力人口比例很大,但这些农民工中过半数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村农业生产劳动力缺失,但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新型农民培训市场广大。

表2 样本村庄外出打工村官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调查所得。

(二)空巢村农田集中化种植初具规模,新型农民培养迫在眉睫

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很多农村劳动力人口外出打工或就近在家附近的城镇打工,农田都转包给村里的几户人家,农田集中化种植初具规模。如E村80%的水田由村里的五、六户农户租种。村里大部分农户没有种田,小部分农户只种自家的口粮田,其他都转包给了他人耕种。调查显示,衡龙桥镇土地经营权流转已超四成,全镇参与流转的耕地面积有14000多亩,占全镇常用耕地面积的40%多,有4000多农户将自家承包的土地“流转”给了别人,占总农户数的39%。

以往“单打独斗”式的小农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只有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农村土地、新型农民、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升级,进而改变我国当前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的窘况,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农田集中化种植趋势急需政府加快构建新型农民培养体系,以快速走上农业规模化经营之路。

二、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体系构建的内在动因

(一)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需求旺盛

从此次对于农民培训的需求和预期情况来看,农民对于培训的需求十分巨大。在61份有效问卷中,参加过多种农民培训的只有8人,占全部样本农民总数的13%,见表3,且多为离土不离乡农民参加的企业培训,或农民工个人想提高自己而参加的商业培训。而被问及培训意愿时,77%的人愿意参加相关培训,见表4。由此可见,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仍然旺盛。

表3 样本农民参加培训情况

表4 样本农民参加培训意愿

从样本农民目前最迫切的培训需求内容来看,见表5,当前我国农民对于培训的需求正呈现出多样化的显著特征。其中,农民对于获得“农业生产技术”这一农业现代化核心要素的愿望最为迫切,约47%接受调查的农民表达了这一愿望;第二迫切愿望是希望通过培训获得农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知识与市场信息,约38%接受调查的农民表达了这一愿望;也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调查的农民选择了“政策法规与道德”和“文化素质”作为其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培训内容。

表5 样本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从样本农民参加培训的最主要目的来看,见表6,绝大多数农民都把提高自身技能和切实提高家庭收入作为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这一比例高达90%,其他目的均只占了极小比例。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实现农业现代化切实提高农民家庭的整体收入是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民最迫切和最实际的愿望。

表6 样本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

(二)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供给不足

从表7样本农民近年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情况看,虽然当前我国广大农民参加培训的愿望十分迫切,但真正接受过正规培训并且能够把培训内容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人数并不多,所占比例也不高,仅占接受调查农民总数的5%,而高达87%的农民则表示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培训。这一方面表明当前对于农民现代化农业方面的培训力度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对于农民培训资源的分配还不尽科学合理,农民培训的实效性不强,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表7 样本农民接受培训情况

当被问及所在村“是否组织过提高农民个人素质和增长知识的学习性活动”时,71%的人表示所在村没有,11%的表示不清楚是否组织过,18%表示很少组织。当然这与农民的主观意识和对培训情况的了解程度有关,但由此也可看出,政府对空巢村农民培训的供给严重不足。

同时,调查也显示,样本农户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一是担心收费高,不愿负担;二是觉得学不到东西;还有部分人担心没有合适的课程,学不到东西。可见,部分农民对培训是不信任的,认为培训要么是赚钱,要么是走过场,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使农民受益,见表8。

表8 部分农民不愿参加培训的原因

而通过对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桥镇具体情况的分析发现,当前,受困于资金不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对新型农民培育还不够全面和广泛,培育范围有限,总数量还不够,整体培育质量不高。

三、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样本农民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培训存在诸多问题,见表9,这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民的培养质量。从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归结于如下三点:

表9 农民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体系不健全

首先,培训内容形式化。农民对培训的要求表现出多样性,如图1所示。现有培训几乎忽视农民的实际需要,对农民的培训过于形式化,满足不了农民对培训的现实多元化需求。其次,培训方式单一。当前农民培训形式单一,以课堂宣讲为主,加上农民文化本来很低,对课堂上教师讲的是“雾里看花”,“看不见,摸不着”。农民喜欢现场面授、课堂面授与现场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因而现有的培训成效甚微。

图1 农民较喜欢的培训方式

(二)培养经费欠缺

目前上级拨付的农民培训经费不足,其中很大一部分培训是农民自费。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认为培训费用太高不愿参加培训,他们只愿接受100元以内的教育培训费用,如图2所示,这无疑影响了农民培训的效果。

图2 农民对培训费用的接受程度

(三)政府重视不够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民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组织农民培训和农民培训监管方面不能取得很大实效。调查发现,农民对基层政府在组织农民培训工作方面的评价不高,见表10。

表10 农民对基层政府组织培训工作的评价情

四、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体系与机制建设

(一)新型农民培养体系

1.新型农民培养的管理体系

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部门的共同支持才能完成。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统一规划,科学管理。需设立一个完善的专门负责空巢村农民培训的管理机构,制定空巢村农民教育政策、规划和培训计划任务,将培训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实行各单位领导负责制。

2.学校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作为新型农民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两种主要也是较为普遍的教育形式,其中,普通教育又主要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组成。结合我国现实条件,目前主要是通过抓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能够使更多新型农民掌握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技能。另外,也可以通过成人教育对一些农民文盲进行文化知识补习,帮助其识字;对有一定文化底子的农民进一步帮助其获得中高级技术能力。

3.社会培养体系

社会培养体系主要是政府开展的各种培养形式和村委会对村民的教育培训形式。社会培养可以使农民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农民思想素质、技能素质的提高。

4.企业培养体系

企业培养体系主要是企业针对为企业服务的农民工进行的系列培训教育。通过在空巢村办厂,对招收的当地农民工进行岗前、在岗、转岗培训,从而提高部分农民的技能,使农民实现较为稳定的就业。

5.综合评价体系

为提高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的质量,必须有一套与之适应的较为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既要考虑到农民的人均图书量、人均师资投入量、人均资金投入量、人均仪器占有量,又要考虑到施教的手段、方法和教学内容适用情况等,还要考虑到农民培训后运用所学知识取得的经济增量或农民就业情况。

(二)新型农民培养的机制

1.动力机制

空巢村新型农民的培养中,农民、政府、施教机构的动机有所不同,如何将它们之间的动机有效结合,需要建立相关制度,对三方需求进行协调,并加强激励和约束,使它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既达到了政府全心履行职责,又使施教机构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同时农民又获得了相关技术知识。

2.教学运行机制

在不断增加空巢村新型农民培育数量的基础上,如何有效提高其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构建一个良好的一体化教学运行机制则是提高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为此,可从制度层面规定施教机构,确定教学方法、教材,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

3.信息传导机制

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的信息主要靠政府将培训内容传递到农民,然后是农民被动接受培训。当然很多培训机构也收集信息,争取培训项目。这与空巢村农民真正需要学习的信息往往不一样,势必影响培养效果。因此,政府必须用制度规范农民培训信息的传递,并尽量满足农民的培训需求。

4.经费保障机制

学费和食宿费在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项目中的比例较高,很多农民不愿自己出钱。但目前由于培养项目的性质和来源不同,政府给予农民的投入也不同。有的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一部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一部分。因此,只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农民培训的顺利实施。

五、构建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体系的措施

(一)增强政府部门对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重要性的科学认识

农民的增收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受到知识、技能、经验和信息不足的严重制约,培养新型农民既是战略任务,也是治本之策。各级政府部门要摒弃以往对于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重要性的轻视态度,不断强化对于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科学认识:首先,加强科学发展观学习,提升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民培养的科学认识,正确认识农民在农村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工作核心要以农民为中心,工作成效以农民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在方法上要统筹社会资源,全面协调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增强社会责任感,各级地方政府都应积极行动,及时成立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来负责具体事务,增加对培训项目的经费支持,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活动。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空巢村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农民培训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准公共产品。而且,加大农民培训投入,符合WTO“绿箱”政策,是公共财政的扶持方向[1]。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大部分地区农村家庭积累水平不高,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除部分经济条件较富裕地区农民适当发展市场引导型培养模式外,对空巢村农民而言,主要还是需要政府予以扶持,应大力发展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培养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具体应采用“政府+专家+农民”和“政府+学校+农民”模式,根据空巢村地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培养农村实用性人才。在强化政府型培养模式的同时,要根据农民的需求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首先,培养人数和培养目标要根据基层组织充分征求农民意愿基础上来确定,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乡镇政府对村委会调查,把调查结果上报县级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然后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计划,交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其次,政府部门要履行职责,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和培训资金的监管,防止培训流于形式,杜绝套取培训资金现象的发生。第三,合理确定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比例,对于贫困地区应适当减少或免除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提高基层组织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空巢村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于空巢村农民的教育力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提高农村地区人员整体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改变以往那种重“学历”走过场式的教学培训形式,更加注重对于农民农业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要积极主动邀请现代农业专家到农村地区开展教育和培训,着重从种植、栽培、养殖、防治病虫害等专业性较强的农业技术方面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育和培训工作能够真正为现代农业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大力实施空巢村农民“走出去”战略,引领他们到农业示范园和专业示范户参观学习现代农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有效提升空巢村农民的现代农业“理念”和科技意识。

(四)整合优质资源培育新型农民

一是积极鼓励引导各类科技人员下乡,使他们在培养新型农民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聘请高校教师,或者是政府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聘请农村“土专家”,指导、服务农村。农村“土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懂得当地方言,培训效果最好,但政府要为他们下乡创造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强与高等农业院校的合作,构建农、林、畜牧等院校的定向培养机制。高等农业院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了大量农业专门人才,能传授农民生产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术。有关部门应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引导和吸引这些农业专门人才到农村自主创业,投身到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去。他们的到来和加入必然能够带动和培养出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莫鸣,刘晓阳.贫困地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08(19):156-157.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Farmer Training System in Empty Nest Village Dur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Henglongqiao Town of Heshan District at Yiyang City in Hunan Province

ZHANG Shi-bing1,2,PENG Die-fei2

(1.Tourism and Air Service College, Guizhou Minority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2.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00, China)

Abstract Empty nest village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ain the new farmers. 5 villages of Henglongqiao town of Heshan District at Yiyang City in Hunan province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rinsic and external motivation were imbalance, the training system was inadequate, money was not enough and government paid inadequate attention. How to build the training system, it included government management,school education,society training, erterprise training and running mechanism.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farmer training system in empty nest village such as government recognition, training mode, training method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Key words empty nest village; new farmer; training syste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收稿日期:2014-04-12

作者简介:张世兵(1968- ),男,苗族,湖南龙山人,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长沙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彭蝶飞(1968- ),女,湖南醴临人,长沙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空调实训总结篇3

【关键字】中职汽车 运用与维修 实训 设备 配置

一、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在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需要参考国家在中职教学中制定的相关标准教育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JY/T0380-2006)、国标《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1-2004)及教育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制定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为主要依据。按照汽车维修行业对汽车维修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广泛吸收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编制而成。配备标准可分为合格配备标准、规范配备标准和示范配备标准。

(1)合格配备标准。合格配备标准是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应配备的最低要求。合格配备标准应设置以下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车间。基础技能实训。包括电工电子实验室、液压实验室和钳工实训车间。专业技能实训。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车间、汽车钣金实训车间和汽车涂装实训车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未开设汽车整形与涂装专门化方向的学校,可不设置汽车钣金实训车间和汽车涂装实训车间。

(2)规范配备标准。规范配备标准是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达到的基本配备要求;在合格配备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项目,即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车间。

(3)示范配备标准。示范配备标准是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应达到的基本配备要求,也供有条件的学校及培训机构增加学生实训课、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紧跟本专业新技术和新工艺发展时选配。与规范配备标准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个项目,即仿真模拟实训室。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要求

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的要求中,我们需要参考标准中提供的装备规格、功能要求、数量单位是本标准的基本要求,各实训基地可根据地域特点和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仪器设备。配备的仪器设备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此外,应该根据实训基地空间的大小,有效的确定人数,实训基地设备数量是以两个教学班的规模(40人/班)配置。其中,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基地环境的要求也有明确规定,实训场地应根据师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实训内容,确定使用面积,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实训场地采光、照明、通风、电气安装、防火及安全卫生等要求参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JY/T0380-2006)。实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分类及功能

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汽车维修行业岗位设置和能力培养进行分类,分为:1)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2)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4)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5)汽车空调维修实训;6)汽车整车实训;7)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8)汽车钣金实训;9)汽车涂装实训;10)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11)仿真模拟实训。当前实训基地设施设备配备的功能主要包括有,满足教学、培训需要,使学生具备汽车维修初、中级工操作水平。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培训(初、中级维修工培训与考证)。技术咨询及汽车数据库资源共享,实现远程维修服务。对外承接汽车维修业务。承办各类汽车维修技能比赛、学术讲座和相关专业会议。

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施设备配备

4.1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

汽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油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训;汽油发动机零件测量技能实训;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技能实训。

汽油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实物解剖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附翻转架、汽油发动机起动运行试验台架、吊车、汽油发动机零部件、拆装工具、气动工具、工具车、工作台。

汽油发动机零件测量技能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发动机维修测量常用量具、连杆校正器、气门座口修复设备、平板、V型铁、弹簧测力计。

汽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技能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电控汽油发动机实训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冷却系统测试仪、红外测温仪、汽车发动机电喷嘴清洗检测仪、汽车示波器、手动真空泵、汽油机点火正时灯、多功能万用表、汽油机气缸压力表、燃油油压表、真空表、直流钳形电流表、汽油机转速表、曲轴箱压力表、内窥镜。

4.2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

柴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拆装实训;柴油发动机喷油泵、喷油器调试实训;柴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实训。

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拆装实训和柴油发动机喷油泵、喷油器调试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电控喷油泵试验台、柴油机燃料系零部件、柴油喷油器检测仪、工作台、拆装工具。

柴油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电控柴油发动机实训台、柴油发动机实训台、柴油机故障诊断仪、柴油机喷油正时测试仪、柴油机气缸压力表、柴油机转速表。

4.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传动系统构造拆装实训: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驱动桥的拆卸、测量和装配;自动变速器的构造拆装与测量实训;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实训;转向及悬架拆装实训;动力转向及悬架故障诊断实训;制动系统维修实训。

汽车传动系统构造拆装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驱动桥的拆卸、测量和装配、工作台、工具、量具。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拆装与测量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自动变速器总成、工作台、工具、量具。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自动变速器测试仪、自动变速器阀体测试仪、自动变速器油压表、多功能万用表。

转向及悬架拆装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转向机、转向及悬架实训台、拆装工作台、工具、弹簧拆装器、弹簧测试仪。

动力转向及悬架故障诊断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动力转向及悬架台架、油压表、万用表、直流钳形电流表。

制动系统维修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制动系各总成、液压制动系实训台、气压制动系实训台、ABS实训台、解码器、万用表、油压表。

4.4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的结构拆装实训;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维修实训;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排除实训。

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的结构拆装实训和汽车电气系统各总成、部件维修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

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排除实训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分电器总成、车身电器总成、车身电器实训台、汽车万能电器试验台、分电器式点火系统部件、无分电器式点火系统部件、汽车蓄电池、起动系统示教板、点火系统示教板、汽车照明、信号、仪表、雨刮系统示教板、中控、防盗、电动后视镜、电动车窗示教板、电源系统示教板、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汽油机点火正时灯、万用表、直流钳形电流表、密度计、高率放电计、稳压电源、充电机、工作台、拆装工具。

4.5汽车空调维修实训

汽车空调维修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空调系统拆装实训;汽车空调维护实训;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排除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空调系统部件、汽车手动空调实训台、汽车自动空调实训台、故障诊断仪、空调制冷剂测漏仪、制冷剂加注回收机、万用表、湿度计、温度计、工作台、工具车。

4.6汽车整车实训

汽车整车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整车拆装、调整和汽车维护实训;汽车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排除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轿车、二拄举升器或剪式举升器、四柱举升器、通用工具及工具车、零件车、轮胎气压表、轮胎胎纹深度检测仪、皮带张紧力计、密度计、真空表、气缸压力表、制动液补给和回收机、脂加注器、液废油机油回收机、制动系换油机、手动真空泵、制冷剂加注回收机、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机、制动系统压力表、转向系统测试仪、自动变速器压力表、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万用表、变速箱举升器、吊车、卧式千斤顶、汽车尾气分析仪、汽车尾气排气设施、系统免拆清洗机、冷却系统免拆清洗机、燃油系统免拆清洗机、自动变速器系统免拆清洗机、空调系统免拆清洗机、蓄电池检测仪。

4.7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主要包括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整车综合性能分析、检测和调整。所需要的设备有:制动检验台、轴重仪、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机动车前照灯检验仪、汽车尾气分析仪、烟度计、声级计、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汽车四轮定位仪、汽车底盘测功机、转向盘转向力仪、悬架振动检验台。

4.8汽车钣金实训

汽车钣金实训主要包括有钣金整形及焊接实训;车身测量与矫正实训。

钣金整形及焊接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气体保护焊设备、点焊设备、外形修复机、工作台、常用钣金工具、钣金工作台。

车身测量与矫正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两柱举升器、轿车车身、车身校正仪、机械式车身测量系统、车身电子测量系统、风挡玻璃割刀、气动切割锯、等离子切割机、单轨道打磨机、砂带磨机。

4.9汽车喷涂实训

汽车喷涂实训所包括的项目有色彩与调色实训;打磨实训;喷涂实训;汽车美容实训。

色彩与调色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调漆机、电子秤、计算机、调漆工作台、粘度计、小样板烘箱、油漆振荡器、标准光源。

打磨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干磨设备、贴护纸架、护目镜。

喷涂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名称有喷烤漆房、底漆喷枪、面漆喷枪、枪尾压力表、油水分离器、红外烤灯、压缩空气机及管路系统、防毒面具、供气面具、涂膜光泽仪、膜厚仪、涂膜摆式硬度仪、涂膜铅笔式硬度仪、百格刀、溶剂回收机、喷枪清洗机、脸部清洗机。

汽车美容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汽车清洗机、美容抛光机、美容吸尘器、美容发泡机。

4.10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

汽车信息资料应用实训所包括的实训项目有汽车维修资料检索技能实训;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汽车维修知识的能力实训。所需要的设备有学生用计算机、教师用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交换器、服务器、汽车维修资料库、多媒体汽车仿真教学平台、投影仪及幕布、音响及功放设备。

4.11仿真模拟实训

空调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空调实训室空调系统自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B657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起步较晚,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学科为核心的普通教育模式,强调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研究和设计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相应的实训室也满足不了培养职业人才的要求。如何搞好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使其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满足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毕业即顶岗、毕业即就业,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到工作单位后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来讲,毕业生应能独立完成一般的安装工程施工、施工管理及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管理等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建设的实训室要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实训室内安装的系统应为生产实际中常见的系统,所选的设备应为生产实际中常用的设备,并且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针对上述情况,学校空调实训室的建设思路是:

第一,教学直观方便,系统中所有的设备、管路、附件、仪表均为实物就地安装,教师按实物讲解它们的构造、工作原理、安装位置等,既方便又直观。

第二,系统的整体感较强,系统中所有的设备、管路、附件、仪表均安装在同一实验室内,使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系统的整体结构,不存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首尾分离的现象。

第三,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互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介绍一下我校新建空调实训室具体的建设方案。

学校空调实训室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完整的空调制冷系统及末端中央空调系统两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控系统。

一、空调制冷系统设计

本空调制冷系统选择小型水冷式冷水机组一台,冷冻水循环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冷却水循环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冷却塔一台,冷冻水补水定压装置一套(采用补水泵变频补水定压,补水均为软化水)。连接各设备的管道尽量采用多种材质(如:PPR管、镀锌钢管、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等)及多种连接方式(如:热熔连接、丝接、焊接、法兰连接等)。各设备的进出口的水管阀门(如球阀、蝶阀、截止阀、平衡阀、电动调节阀等)及配件按规范做到完整且类别多样化。让学生能在实训室中了解到实际工程中完整的制冷系统及多样化的水管管材、阀门、配件的安装形式以及在使用中的作用和差别。

二、末端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空调系统形式有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两大类。

1、本次实训室内设置两套全空气空调系统,采用不同的空气处理机组,一种是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落地安装,机组具有预热、空气过滤、制冷、制热、加湿等功能;一种是采用带能量回收的新风换气机组,吊装,机组可以将室内排除的空气中的能量回收,用于空调新风的加热或制冷,节省能源。机组的构造均采用至少有一侧立板为透明材料,让学生们能在实训室中直观的看到空调机组的构造及空气在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并在空调系统的送、回、新风管道上设置电动和手动风量调节阀,风量、温度测量孔及装置,让学生可以亲手调节阀门的状态,来调节空调机组的送风参数,控制室内空调的温、湿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系统调试技能。

2、本次实训室内设置一套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但风机盘管选用多种形式,基本包括了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所有类型,让同学们掌握各种形式风机盘管的特点,及相应的适用场所、安装方式、实际空调效果等。

总之,实训室新的空调系统建成以后,系统内将包含目前空调系统安装的全部内容,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实际中的空调系统,并做到能熟练掌握空调系统流程,掌握空调设备、阀门、配件的安装方式及方法,掌握一定的空调系统运行调试的知识。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如何做空调系统、如何使用空调系统,使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三、实训室设备配置情况

制冷系统主要设备表

空调系统主要设备表

四、微型教学中央空调系统自控方案

在我国建筑能耗不仅高,且能源利用效率还很低,而在建筑能耗中,采暖、空调系统的能耗又占主要部分,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与自动控制已是必然。

结合近几年国内空调自控系统的工程实例,本工程的自控通过中央电脑可以控制实训室内所有空调设备的运行启停,实时监视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通过电脑程序的设定,空调系统可以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自动调节运行;也可以在电脑上手动调节设备的运行频率、阀门的开关及开度等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实训室中央空调系统的具体自控方案如下:

1、循环水泵变频控制

根据温度传感器传回的温度与设定值比较,来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冷冻水、冷却水泵均可变频运行,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差与设定值比较控制冷冻水循环水泵的频率;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差与设定值比较控制冷却水循环水泵及冷却塔风扇电机的频率。

2、补水泵的控制

冷冻水、冷却水补水泵控制:根据压力传感器传回的压力与设定值比较,低于低点压力时启泵,高于高点压力值时停泵。但系统压力持续升高到警戒值时,电磁阀开启、泄压,并发出事故报警。

3、末端空调系统控制

根据房间温度控制空调机组电动阀门的开度,控制风机盘管电动两通阀的开关,根据室内空气CO2的浓度控制新风阀门的开度等。

4、控制模式

有手动、自动状态。每个电机有投入、切除模式,故障报警,如果运行电机故障,备用设备启动。

5、能源计量

对所有用电设备通过电量变送器对能耗进行累加。

6、组态画面

组态画面反应当前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所有监测点的情况;可提供数据记录功能;可提供数据分析功能。

空调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制冷与空调;技能训练;实践能力;策略

随着制冷和空调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制冷与空调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能胜任中央空调系统和冷库制冷系统的安装、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但是目前,技工学校制冷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实践能力偏低,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技术性问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技工学校,我们在制冷专业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社会需求的人才。

1.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更合理、更有效

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对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研究与探讨,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调研毕业生、就业单位对课程体系的建议,调整每一学期教学计划。针对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小型制冷设备安装与维修》可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别将生产实习、大型实验、实际操作训练等教学环节具体落实到教学中,针对技工类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我们发现我们现有的实践、实训环节内容还不够丰富,还不够细致,有必要增加实验室、实训室的投入,添加一些实训器材和制冷系统,在内容上、教学时数上使实践教学得到根本保证。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更具针对性、实用性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课程更要注意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如《制冷技术基础》这门主干课程,我们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今后就业方向的使用性,削减制冷机、制冷系统的理论设计计算内容,增加市面上各类空调产品、冰蓄冷等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在空调制冷中的应用性教学内容。同时,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可以增设一周的实验,重点进行制冷循环与热泵循环的转换、制冷系统各类器件的选用与调试等方面的实验,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加强理论教学的直观性,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各类课程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手段,观看有关制冷、空调设备生产、运行及维修的录像,扩大学生视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探讨如下:

(1)讲授教学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该教学方法中教师要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和趣味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们针对专业的特点已对此教学法作了改革。每一位教师用电脑制作电子教案,用AutoCAD绘制插图插入电子教案,使的电子教案更具生动性,增加了上课的知识浓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

(2)阅读指导教学法

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阅读指导方式。通过领读、提纲指导阅读和基本独立阅读的阶段。掌握精读、泛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及领会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作好读书笔记。

(3)实验教学法

根据对一些毕业生的调研和了解,对就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了解,发现有一部分的我们毕业生从事制冷行业的实验、测试、调试等工作。故我们把实验技能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物理、化学、电工、电子、仪表实验,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实验现象与结果,验证课堂理论教学。第二阶段通过机械实验技术训练,熟悉常用仪器设备工作原理与结构,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原因。第三阶段通过制冷专业综合实验,掌握实验装置工作原理,设计组装实验装置培养科研开发能力。

(4)现场教学法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可从周围现实生活中找到联系实际的结合点,因此它适用于多科教学。由于现场教学只能使学生了解周围现实的局部情况或过程,因此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组织现场教学要明确目的,做好准备工作,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做好总结。

(5)实践、实训教学法

实践、实训教学法是指由实践技能很强的老师在制作教具、实验室建设及实训中心建设中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6)直观教学法

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丰富学生感性经验,为形成概念发展智力创造条件。直观材料的种类多样,如实物、模型、图表、形象语言以及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运用直观要讲究实效。

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制作“直观式冰箱示教仪”、“拼装式冷库”、“小型制冰机”、“制冷剂回收充注机”,“空调控制电路板”等直观教具,使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7)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作出调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多媒体的另一特点是具有动态模拟仿真功能。我们可自己制作一些flas或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专业用的动画,用于课程教学中,如活塞式压缩机运行动画,制冷系统运行动画等等,这些动画的运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能较好的吸收一些比较深奥的理论知识,在缺乏现有机组模型的条件了,该类方法的使用弥补了一些抽象的因素,提高了教学效果和理论思维能力。

(8)一体化教学

学校制冷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室的建造和配套教学装备的设计、制作均由教师带领基础较好的学生共同完成,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充分体现了“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优越性,教学装备虽然总体制作相对复杂,但拆分成单元板块后就相对简单了,学生在电路板元件的安装、焊接、调试过程中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在钻孔、铆接、锉修、焊接的过程中锻炼了机、电、钳、焊等学科的基本技能,与未参加制作的学生比较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这批学生就业后也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

在日常教学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要点之一是教师要有爱心,要关爱学生,要与学生处于等同的高度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教师还要有耐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安排比较简单的课题任务,防止任务偏难而无法实现,造成负面影响;还要有适当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探讨,鼓励成绩好的学生担当“学生教师”角色,尽快营造出“传、帮、带”的学习环境,虽然最终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参差不齐,但总体知识技能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进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我们设有十二周的实操训练课程,以制冷空调工作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进行真刀真枪的技能训练,主要训练科目有:(1)制冷空调常用检测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2)制冷空调常用的钳工工具的操作方法;(3)焊接技术;(4)制冷系统检漏、试漏、充注制冷剂和冷冻油的方法;(5)制冷装置的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内容,根据实训室的开发项目的进度,可增加家用空调器的安装、使用和保护,冷库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实训项目。在实训中,在班级开设“制冷维修工”中级证书培训,组织学生考证,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及上岗本领,拓宽本专业的就业渠道。

5.强化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实践能力的高低。因而,针对我们专业的专业教师,必须也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方式一:针对一些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无实践动手经验,可安排教师到生产和使用制冷空调设备的工厂、企业实习;方式二:在课程开发、实验室建设中,积极调动每一位专业教师参与课题项目,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可使教师们对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更全面的理解,提高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除此之外,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6.结束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为此,在制冷专业教学中,我们要按照“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的原则,从社会岗位实际需求出发,我们全面系统地设计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培养适合本专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S3期

空调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实验实训楼;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设背景和项目概况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市罗文大道东侧,相思湖北路的南侧。整齐的规划,使新校区具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天然条件。该实训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场地绝对标高128.85米。

学校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分为一期与二期,一期主要为实训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后勤区,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第一次招标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分为A分标(实训楼及教学楼);B分标(办公楼和体育附属用房);C分标(食堂及部分宿舍楼)。其中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体建筑设计服务采购(A分标)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多平方米,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D-1、D-2实训楼由A、B、C段组成,A段为两个20层实训塔楼及2层裙房组成,面积为;B段为两栋平行布置的5层教学楼;C段为2层高的美术中心。

二、总体建筑设计规划

校园南北方向的主轴和东西方向的副轴为主题,结合生活区的辅轴形成了这个校园的规划结构,南北的主轴在北端结合地形高差及办公楼入口空间进行了处理。从中轴线的中部开始分成三个台地,每个台地有三级高差,北端也设计了三个9级台阶,把行政办公楼的大台阶下设计为半地下停车场,既突出了办公楼在校园空间中的主导气质,也满足了办公停车的功能求。同时,由南往北引入了城市水系,并完整地循环在校园中。

建筑单体设计思想

实训楼是校园的最高建筑,也是面向城市的最重要的展示面之一,实训楼的位置具有标志性。在空间上,注重分楼层的设计,实训楼是各院系学生的集中实训的重要场地,空间上要符合大跨度的设备布置的要求,在地下室与一层平台的空间处理上巧妙的运用了高差处理,使得艺术楼、实训楼与地下实训室宫廷成为了校园展示空间。实训楼每三层设有共享空间,是学生交流的重要空间,也是校园的立体化绿化空间。在设计上,还要把握如下方面:

3.1 项目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采用都以经济合理为原则,建筑表面材料采取了,水泥纤维预制构件、新型面砖等多种材料用以突出建筑院校的特征,结构采用空心楼板,有效降低结构的高度,提高空间使用率。

3.2 项目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在沿罗文大道的城市界面采用了较为现代的立面材料及语言,以形体整体造型为主,尺度为城市造型尺度;在内部沿鲁班广场的两侧则以小尺度的建筑语言为主,追求人性化处理。

4.3 规划、设计应力求可操作性,要求既具有整体控制的刚性原则,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期实施;又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以应对以后的不确定开发需求。

平面、立面的建筑设计

4.1 建筑平面设计

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61466.35㎡,地下部分建筑面积:8871.12㎡,实训楼是校园重要的是实训场地,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布置的需求,底层与群房布置为大开间的实训室,两个塔楼在一层设有各自的入口大厅便于校园内外的人流的使用,二层设有共同的入口,利用了平台来组织了人流,先集中再往两边分散,同时也利用平台来组织了艺术楼,与二层大厅的展示长廊,展示平台,把三者空间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共同成为了校园的展示区,平台上也布置了绿化是室外的公共交流空间,三层到十九层为各院系实训室,每三层设有通高的共享绿化空间。地下一层为人防机动车停车库。

4.2 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强调了竖向感,整体感、石墙与竖向线条形成虚实对比,合理布置了各体块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立面非常的简洁,具有现代感,在艺术楼的处理上,考虑到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在平台侧设置了大型的展示面,使得单体建筑具有展览性建筑的特性,整体的屋面的处理使得群房与高层形成了一组校园的群体建筑。竖向的百叶的设计满足了实训楼大空间的空调室外机得摆放需求。

4.3景观和庭院

基地用地紧张,南北面均无法留出大面积的广场和花园,为了营造舒适宜人的办公和交流环境,使绿化区功能复合,提高土地使用率,建筑在裙房中部、顶部及塔楼的中部、顶部均考虑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使绿化设计立体化,多层次;这也是对高密度的城市学校的生态建筑设计的一种积极尝试。

五、高层实验实训楼建筑设计的几个重点

5.1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火事项。

为方便紧急情况下疏导人群,在设计楼道时要注意畅通。为便于人群疏散中快速撤离,要在楼道中设计照明系统或采光设施,防止发生踩踏等意外情况防火分区要合理进行。要考虑到发生火灾时,有消防措施可以应急,就要注意合理安排楼道中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在同一层楼中,两台消防栓的水枪要保证同时到达。

要确保消防用水量充足,保障灭火设施水压符合标准,以满足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要求。虽然设置了增压泵,但水箱设置的高度不够,只凭借水箱的消防蓄水量来灭火是毫无意义的。消防水箱的储量保持一定也是很关键的。消防储水箱水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超标蓄水不符合经济合理性,也保证不了水质。

5.2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抗风情况。预测到建筑物附近的气流情况以及建筑物所发生的性状。结构不稳定破坏,疲劳破坏,

对高层实验实训楼周边气流情况要充分预测,并分析建筑物在强风状态下的形状。对高层实验实训楼来说,结构不稳定的破坏、过分变形导致的破坏,蔚蓝结构的损坏都是实训楼的潜在不利因素。所以,抗风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工程是否安全也涉及到抗风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5.3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电气设计。

5.3. 1 消防用电源及配电要符合标准。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供电要求有两路不同的电力来源,在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仍然可以工作,确保实训楼的正常运行。要有两个不同地域变电站来提供电源。区域变电所和另一方自发电设备互为补充。

5.3. 2 应急照明设备要设计得当。

如果高层实训楼发生火灾,而中断正常照明设备,启动备用照片设施,叫做事故照明。实训楼要在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配电室、变电室、电源自备室、机房墙面以及水泵房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同时要安装出口指示的标志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承担疏散通道的照明工作。

5.3. 3 合理设计电梯。

电梯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噪声。设计中要考虑合理的位置,避免影响正常教学。为保障师生的出行,要依照实际情况调整最大负荷。在情况紧急时,电梯要具备安全便捷的方法撤离师生。排水设施的设计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消防等工作。要在地下室的合理位置设计变配电站、消防泵房。

5.4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雷击问题不容小觑。要通判考虑高层实训楼的设计,做好整体防雷措施,突出防雷重点,考虑多套防雷办法。将被雷震、避雷网合理安置在实训楼的顶端,以及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引下线采用借助中的主钢筋,姐弟装置为整体的钢筋混凝土。避雷带可采用扁钢,分布于实训楼周围。突出建筑的金属附件或实训楼内的金属构件要接地,以避免静电产生的火花。

六、结语

实验实训楼的设计和建设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环境基础,将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建筑之一。

参考文献:

杨时旭.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2

徐鸿.安庆师范学院实验楼建筑设计.安徽建筑.2003.5

陈平.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孙伟.高层建筑设计原理.经营管理者.2009.2

冷霜.浅谈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工程.科技资讯.2009.7

空调实训总结篇7

(一)建筑设计入门课程建设的性质

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适应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特点与教学特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均以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并重,以岗位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建筑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基本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掌握简单的表达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建筑方案设计、鉴赏、评价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实习与就业提前作准备。

(二)建筑设计入门课程建设的目标

1.总体目标建筑设计入门课程建设旨在积极探索适宜中国三年制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希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建立起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一、二年级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提升后续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这也是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2.知识目标课程建设的知识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相关知识与行业规范,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过程与表达技巧。具体而言,要求学生对建筑作品及空间具备一定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了解中国现行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阶段;了解建筑方案创作的完整过程;初步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方法、步骤及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深度;具备独立完成功能相对简单的小建筑方案的设计。

3.能力目标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即密切结合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师助手的岗位需求及目标定位,着重培养学生快速识图与正确制图、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模型制作以及运用相关设计软件的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综合素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与优化,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优秀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精神。

二、课程建设的策略

建筑设计入门课程建设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将“因材施教、因岗施教”作为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与优化。其一,进行了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强调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整合,加强了实践应用技能训练;其三,结合当代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优化改革现有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课堂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一)革新课程教学理念

针对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高职教学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特点,建筑设计入门课程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进行了革新。在课程教学中,既注重对学生岗位技能的培训,同时也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岗位技能培训与创新意识培养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两大核心理念。

1.以岗位技能培训为导向针对相应的岗位技能需求,在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教学中以岗位技能培养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应用型实践型知识的传授,强调与目标岗位相对应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因岗施教”“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

2.以创新意识培养为重点虽然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但高职教育有别于其他层次的职业教育,对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在注重应试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对高职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这也体现了应有的教育公平与公正。此外,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对于建筑设计专业从业人员而言,创新意识不能缺失。因此,在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教学中,既强调岗位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也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实践与创新,提升思维能力,掌握新的技能,成为具有良好应变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1.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与整体性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模块的设置从实践出发,针对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总结高年级的教学经验,内容框架设置偏重于实践与应用型知识。同时,根据平行课程和相关课程的教学设置进行了内容的精简与整合,以避免重复。教学内容强调逻辑性、系统性与整体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建筑设计过程为逻辑主线,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到场地的整体设计、具体的空间设计以及类型建筑方案设计。

2.教学内容组织模块化教学内容组织模块化,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基础知识、场地分析与总体布局、空间的功能与形式、小建筑设计等4个板块(图1)。第一板块为“建筑设计基础知识”,概况介绍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与建筑设计,当代建筑设计流派及发展趋势,建筑设计过程简介以及建筑师的角色思考等内容。第二板块为“场地分析与总体布局”,主要介绍建筑设计初始阶段场地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包括对建筑设计宏观环境的解读和场地总体布局与流线组织两个主要内容。第三板块为“空间的功能与形式”,主要从空间的定义、空间的形式、功能与空间三个方面对建筑空间进行讨论,明确建筑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建筑空间的功能与形式以及空间与空间的关系。最后一个板块为“小建筑设计”,主要对上述三阶段学习内容进行综合与检测。整个课程教学重点围绕建筑方案设计的方法、步骤、制图与表现展开。

3.课程作业设置分段化该课程的作业设置密切结合4大板块教学内容,分为4个阶段(图1)。

作业一:建筑实例调研分析通过对不同规模与类型的建筑实例进行调研分析,使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宏观环境、建造与使用情况、风格样式、内外空间等有初步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及建筑草图绘制能力,必要的沟通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作业二:场地分析及整体布局分析拟建场地的规划限制条件、现状条件(朝向、日照、绿化、交通、地形、地貌)、建筑物的可建范围等因素,进行场地交通组织(布置人车流线、场地及建筑出入口等),进行简单建筑形体布局,并考虑各功能部分使用特点、日照间距、动静分区等因素,表达建筑物主次出入口位置。

作业三:“我的家”———单一空间设计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人体基本尺度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分析居住空间中各种活动方式,创造富有个性的空间形式,研究室内外空间的特征与联系,了解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确定单元空间的平面、立面、剖面尺寸,掌握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的正确表达方法,了解图纸表现与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

作业四:小型公共建筑设计通过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初步了解建筑方案设计的全过程;掌握小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相关规范及其他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初步建立建筑方案设计的工作方法;培养针对问题收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能力;在完善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生对于建筑造型的训练,了解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历史等相关知识。此外,还需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方案设计表达的基本内容与深度,包括用建筑的图式语言分析建筑设计中的各项问题;用实体模型的方法推敲建筑的空间和形态;用平、立、剖、总图、轴测图、透视图等表现建筑设计方案;用墨线尺规绘制建筑方案图纸;用水彩、马克笔、彩铅等工具绘制彩色建筑效果图。

(三)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1.重视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协作与交流在课程教学中,师生关系由主导型转向伙伴型。注重表达与交流,强调课堂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例如: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实例调研,并采用PPT交流形式进行实例调研成果汇报,结合学生提问及教师点评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2.提倡参与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结合高职学生喜欢实践学习的特点,加强实践动手环节的训练,例如案例调研、实地踏勘、模型制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3.示范式教育为主,启发式教育为辅在课程教学中可采用情景式直观教学模式,如照片、图片、模型等形式,以示范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在认知与模仿的基础之上提升创造能力,重视实地参观与调研(采用踏勘、测量、拍照等方法)、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等较为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

4.组织学习竞赛,强化竞争意识大学生好胜心较强,应重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要充分发挥学习竞赛的积极作用,并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防止自卑心理、骄傲情绪或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例如,在课程每个阶段的作业完成后可开展年级性的评比及展览,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5.重视传统“一对一”辅导“一对一”辅导形式虽然不是新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耐心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并适当给予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质量。

6.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课程教学积极贯彻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技术骨干直接参与课程教学,以“企业进课堂”“教师工作室”“专题学术讲座”等形式,让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需求的无缝对接。

7.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了使教学活动与行业企业的要求同步,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职业技能,学校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的目标。校内实训基地将融“教、学、做”于一体,重点训练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现已建成“模型设计平面输出与立体成型实训室”“建筑构造实训室”“建筑仿真实训室”“图文制作实训室”等设施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建筑设计入门课程的教学搭建了实践与创新平台。

8.积极拓展教学手段积极拓展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以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课内,师生利用现代化制图教室、模型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学校课程网络、互联网等教学平台和教学设施与资源;课外,师生借助不断完善的课程网络信息互动平台、电子邮件、电话、MSN和QQ等即时通讯媒介,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传播与课程交流。在线辅导、实地考察、专题讲座等课外教学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续。

9.综合全面的考核方式建筑设计入门为考查课程,成绩评定以平时成绩为主。课程作业内容按照课程内容分4个阶段布置,每个阶段均要求学生提交作业成果,每次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缺少任何阶段的作业均不允许参加期末成绩评定。此外,要求学生每周绘制两张建筑钢笔画作为课外作业,旨在训练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期末成绩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4个阶段的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课外作业占20%;出勤情况占10%;课堂表现占10%。

三、结语

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作为专门针对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它是一年级平行课程建筑初步(下)的延续与补充,是二年级建筑设计原理专业课程的基础与准备。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学习,高职一年级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后续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及学生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此外,随着学校实习生及毕业生在业界的口碑不断提升,直接带动了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招生数量的增长,激发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热情,形成了良性循环。目前,建筑设计入门课程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还需不断完善,课程配套教材也在进一步完善之中。总之,高职院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才能真正契合现阶段中国高职教育的特点,满足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空调实训总结篇8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一种行业要求得长此生存,鼎足发展,教育创新和培育新人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在现代企业机制下,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使任何一个企业、一种行业、一个员工都深深感知,要成为经济大潮的掌舵者,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必须从提高自己的素质,培育自己的能力,应变自己的追求做起。随着空分建设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培育现代空分行业的新人,提高现代空分员工的素质,便成了我们空分联合装置年度工作之重;创建出新的教育方法,培育出新一代的空分人才更是成了重中之重。 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引导装置全体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激励全体员工的内在潜能,使之能在教育学习中发挥出主观能动积极作用,这是推进创新教育、展现培育效能的突破口。其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改变空分联合装置191名员工(161名是生产一线员工,其中,17名为初级工,38名为中级工,6名为高级工)的技术构成,必须从中分门别类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应培育措施。教育创新要从职工的自我提高抓起,牢牢抓住理论培训、实地训练、相互帮教、导师带徒、效果体现这5个环节,围绕装置的生产实际,以点带面地展开培训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理论培匀峪。 现代空分行业的发展,要求职工知识面要广,生产点子要多,市场经济观念要浓,技术适应能力要强。然而,装置职工来自各个方面,各人的经历、学历不同,按照行业特点的要求去衡盆,必须重新进行自我设计。要按照行业需求做到缺啥补啥,不断自我完善。创新活动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广泛参与,而广大职工要对“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共识则又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手段。为了吸引群众,动员更多的职工参与“创新教育”活动,更大程度上调动职工群众的内在学习积极性,我们强化了理论培训的引导力度,通过电脑编程管理统计,制定出具体的理论培训计划。如(l)全业余因地制宜培训法。通过装里3位工程师自己任教,职工自愿报名,采用集中全业余培训,在时间安排上采用重复上课,保证面面俱到,人人参与。(2)分批外送全脱产培训法。与西安交通大学协作,通过装置内推荐,装置审核,由西安交大教授任教,对装置生产骨干进行专业知识培训。(3)群体互学互帮培养法。通过自愿与推荐相结合,组成互学互帮小群体,以《深冷技术》专业刊物为教科书,通过个别阅读,群体讲座,互相探讨,从中吸取更多的理论养料。总之,理论培训要从每个人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尽快使他们成为一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新型空分现代职工。 2、实地匀11练。 要成为新型的空分现代职工,必须自强拼搏,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要千方百计地在竞争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句话,在竞争中脚踏实地地去求生存和发展。在自觉参与的前提下,装置通过开展3项生产实践中的小活动,展开了实地训练。(l)采用群体推荐,通过下发调查表,经过基层了解,结合青年文明岗考核,推荐出优秀青年轮岗培训,达到精一岗、会二岗、懂三岗的现代企业职工素质。(2)现场岗位结对训练法。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观念出发,安排装置系统技术尖子带教指定职工进行现场培训,形成结对子风气,由点到面,从单项至多项地进行培训,使在岗的每一位操作工尽快成为空分装t系统操作工,为空分行业的深人发展打好基础。(3)反事故模拟演习培训法。要做到有备无患,就必须常抓不懈。针对空分生产连续运转特点,装置指定生产技术科定期组织反事故模拟演习培训,防患于未然,并从经济考核中去体现此项活动的严肃性、必要性。通过实地训练,大大提高了员工在生产装里发生紧急事故时能及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处趣的能力,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员工的快捷反应能力、协调作战能力和反事故处理能力。通过3项生产实践小活动,达到了实地培训的目的,为空分新建项目7号空分的人才培育奠定了基础。 3、相互带教。 实践使我们感到,创新教育活动只有根植于装工生产的实践中,结合装t各种具体工作的开展,才有利于生存空间的发展。这些年来随着装置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播要我们培养、造就一支有机电仪一体化系统技术的保驾护航队伍。对此,我们在注重相互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工作:(l)带教中层干部培训法。如请有实践经验的装t主任、高级工程师等对中层干部实行传帮带,这些老干部、高级工程师不但从理论上给予丰富的知识,还从实际工作中无私奉献自己宝贵的经验,使这些新上任的中层管理干部尽快到位,挑起空分行业明天的大梁。(2)相关工种之间的互相培训法。为了尽快培养适合现代生产需要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装t在创新教育中融人了不同岗位相关工种之间的相互培训,通过机电仪各班组的技师任教、相互培训的形式,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和掌握新的操作技能,为“一岗多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导师带徒。 俗话说,“一花独放红一点,百花齐放满园春”。 培养和造就新人是企业后继有人的长远规划,创新教育活动中的导师带徒就是体现出了这副对联的含义。为了推广此项活动,真正抓出实效,装置通过自愿报名,选出了11名优秀年轻人,在有经验的资深的装置主任和技术人员带教下,结成对子,互问互助,从而达到提高和掌握业务知识的目的。 5、效果体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劳动必将结出累累硕果。教育创新是培育新人的立足点,是新时代空分行业加强员工素质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激烈竟争,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教育创新做法既适应了空分员工在竞争上岗和再就业过程中的切身需要,对于正确引导广大职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劳动技能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型的切合实际的教育创新做法,为我们空分装置造就了一大批人才,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整体素质。14名中层干部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从42.8%升高至85.7%。同时,管理人员善于总结和改革创新的意识也有新的提高,业务水平得到加强,有针对性帮助装置解决2个生产上的重大问题,13个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并通过向先进水平挑战活动,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765万元。班组员工技术素质不断提高,装置一线员工161名中有35名职工为高级工,占21.7%,有118名为中级工,占73.3%,有92名为系统操作工,占57.1%,有10名“干部、工人岗”员工,既掌握了管理要求,又达到了中级工以上的技能要求,从而使职工独立工作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的不断增强。装置中的车工、刨工、铲车工、焊工等5名员工,有4名已学会了第二工种—钳工,为空分装置设备检修时劳动力的合理使用提供了方便。这一系列的事实,不正是展现了教育创新的效能吗?空分联合装置的“教育创新,培育新人”活动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和实在的内容,燕得了装置员工的踊跃欢迎,它汇集了大家的智惫和力量,拓展了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和提高素质教育活动的内涵,同时也对装!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如何选择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法,进一步提高员工索质,培育新人,将是我们基层单位要常抓不懈的一样重要工作,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p#分页标题#e#

上一篇:校园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路基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