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习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1 01:45:55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57-02

一、前言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教学观念和形式。

二、实践教学分类和形式

实践教学就广义而言就是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之内的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学生见习和实习等,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可分为:

1.按性质分为:(1)认识实习。通过见习、参观、访问等形式,了解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局部或全面情况,巩固、印证课程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了解将要学习课程内容,增加感性知识,为学好专业课做好准备。(2)毕业实习。通过开展集中或分散的顶岗实习活动,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具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实际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工作条件,提高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范围,并结合工作实际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2.按场所分为:(1)校内实习。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实习工厂等)对学生进行的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操作训练和定向专业项目、专业技能实训。(2)校外实习。学生到校外生产现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的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训)、社会调查和顶岗实习等。

3.按形式分为:(1)集中统一实习。由各教学单位统一组织,在校内和校外实习场所相对集中的实习。(2)分散自主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利用规定的时间或假期进行分散在若干实习单位的实习。(3)集中统一与分散自主相结合的实习形式。

三、实践教学改革和管理

建立具有职业气氛和职业文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受到与现代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

1.实践教学组织和管理。(1)学校在主管院长领导下,教务部门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实践、实习教学方案、大纲;审查和协调全院的实习实训计划和经费预算;配合有关教学单位组织并推动实习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各教学单位开展实践基地建设,收集资料、组织经验交流;实地调查、了解实习工作状态和实践教学管理情况。(2)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负责指导、管理本单位的实践教学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指导编制本教学单位各专业的实习实训方案、教学计划和大纲、经费预算,审定专业负责人指派的指导教师;督促、指导和帮助各专业进行实习实训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质量及效果;总结本教学单位的实习工作经验并组织经验交流。

2.实践教学教材(指导书)管理。实践教学教材即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指导书)是组织实习实训活动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实习实训大纲(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实习实训的性质、目(标)的、任务与要求;实习实训的内容、方式与方法;实习实训的地点、程序与时间安排等要求;现场教学(包括参观、讲座、报告和社会调查等)的内容与要求;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要求;实习实训考核方式与标准及参考资料等。

3.实践教学场所使用和管理。(1)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管理。原则上,公共类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场所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管理。(2)实习实训室(场所)的管理单位要做好资产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做到账实相符。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做好耗材的计划、预算与采购工作。(3)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所管辖实习实训室(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专业通用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85%以上,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

4.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经费根据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数、学时数、耗材需求、指导教师情况等项目进行预算,报教学单位及实训主管部门、教务部门审核或审批,按照学校的经费管理规定支出和核销。

5.实践教学教师管理。(1)指导教师应深入实习现场,指导、监督学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在实习实训前,切实做好动员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习实训(方案)计划、实习实训大纲。(2)生产实习中,校内指导教师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指导教师,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好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工作。(3)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与安全。(4)应以实际操作为主,注意抓好“讲、演、练、导、评”五个环节:①讲―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实训大纲和(方案)计划,向学生讲解实习实训的内容、目标、方法和要求;②演―指导教师向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表演,应边演边教;③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求动作规范,掌握操作要领、技巧和程序;④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和操作方法,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⑤评―每天或每阶段实习实训结束时要组织评议,可采取教师评议或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5)负责分散自主实习的指导教师应按规定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定时、定点给予指导和考核。

6.实践教学学生管理。(1)学生应按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在实习实训指导手册指导下,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与规定,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按时完成实习实训任务,认真撰写好实习实训报告或总结。(2)分散自主实习实训的学生,必须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与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制订好实训计划,并及时寄给负责本人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校内教师。认真记录,收集、积累资料,认真撰写实习实训总结或报告。

7.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管理。(1)学生必须按照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完成实习实训的全部学习和工作任务,提交实习实训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及其他作业或作品,并参加规定的以口试、笔试、答辩或实际操作及其他有效方式进行的实习实训考核。(2)在评定实习实训成绩时,各专业可根据不同工作内容、作业或作品、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等所用时间、所用精力和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内容等表现水平、效果等,在各自实习实训(方案)计划中,明确具体地规定所占比例、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2]王寿斌.高职“闯关”需要“背着石头过河”[N].中国教育报,2011-11-09.

[3]宣玲玲.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J].辽宁高职学报,2010,(2).

[4]潘国强.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0,(4).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高职 冶金技术专业 学生 实习实训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81-02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办出院校及专业特色的关键。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对于提高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往的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在实习实训条件、实习资料、实习实训组织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冶金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实习时间少,实训内容过于简单,与实际情况联系不强

目前,职业教育仍然受到传统及本科研究型人才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校狠抓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安排实习实训的时间较少,一般仅占教学总时数的30%。而且在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习实训内容的安排过于简单,与工厂实际情况联系不强,甚至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只能看工人师傅操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对实际操作出现的问题难以解决。

(二)实习实训教学师资欠缺

冶金技术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足够的企业实践经历。现阶段大多数教师还是理论应试型教师,他们很少参与实践性教学,因此,教师实践性教学经验缺乏仍然是一个问题,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实现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三)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

冶金技术专业专业性质强、工作环境特殊,仅在实验室内进行简单的操作远远达不到实践教学目的。而现阶段一般高职院校冶金技术专业的建设意识没有转变,实训室建设还是以建设传统的可简单操作的实验室为主,又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大型的实验设备较少,覆盖面小,有局限性,设备陈旧,导致实验效果差,所以,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许多院校目前建立的一些校外实习基地的情况也差强人意:一是实习基地数量少,能开展的实习实训项目少,不能满足实训教学工作需要;二是实习基地的规范标准没有设定,没有一个固定模式,选择的实习基地参差不齐,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质量;三是一般实习实训基地都是正常生产的工厂,厂方不允许实习生亲自动手操作,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的目的。因此,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在很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习时达不到教学的要求。缺乏这种工作模式下的培养,难以让学生真正近距离接触社会并融入社会,进行实地锻炼的机会减少。

(四)实习实训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效率较差

如何组织管理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特别是组织管理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是学校领导及指导老师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冶金作为一个重工产业这个问题也尤为突出。重工厂不仅危险性较高,而且又因冶金工作的特殊性,校外实习环境的复杂性,实习学生在不同岗位实习实训的分散性,给学校的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有些学校很少安排校外实习实训,有些甚至干脆不组织校外实习实训。这种做法无异于因噎废食,并非长远之计。

二、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改革的建议

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的总体改革思路是以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以及组织管理方式改革为核心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方式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理论教学和实训过程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从根本上扭转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观念。要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灵活地开展实习实训,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实习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展现实的思维和实际操作的空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应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训计划,加强实习实训的组织管理,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双师型”教师,认真制定实习考核标准。

(一)编制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计划

首先,实习实训计划的制订应该确保实习实训时间占总教学学时的50%以上,而且这些时间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可以真正提高学生处理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对教学计划中的实习实训课程进行不断的完善,总体实习实训计划要涵盖有色金属冶金和钢铁冶金等并且按企业所需进行针对,即需要什么培养什么。计划中要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教学安排,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详细的教学办法、相对具体的实施地点以及有效的实习实训的管理模式。要针对冶金技术专业的特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可行的实习实训计划。具体内容要包括认知实习实训、实验室模拟实习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实训几个阶段。在考核方面,建议摈弃传统的撰写实习报告的考核方式,参照厂方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指定某段工艺或某项操作要求学生撰写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压力去实习,学会观察学会学习,提高实习效果。

(二)改革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方式

1.合作式实习实训方式。所谓合作式实习实训方式就是把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进行有机的横向联系,把课堂教学和工厂实地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培养方式。学校和企业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发展;实习期间采取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合作式实训组织形式来培养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在人员安排上,教师是由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和企业的培训师傅组成,他们以学生为中心,扮演着咨询者、组织者的角色,我们是以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企业学习实训。

2.仿真模拟实习实训方式。仿真模拟实习实训方式就是依照工厂的工作环境把先进的设备引进学校,建成“校内厂”或直接在生产厂家承揽工业项目,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习实训。这样将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推行产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差无几的模拟空间,学生随时可以进行仿真模拟操作,使学生在逼真的仿真模拟学习环境中学习所需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创建完善的实训基地,要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入手。

1.加强校内冶金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冶金仿真模拟实训一般可以分两种:随堂同步实训和课程结束后实训。“随堂同步实训”的好处就是能让学生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课程结束后实训”是在讲授完一门课的全部教学内容后,在本课程结束前安排两周左右的时间进行仿真模拟实习实训。“课程结束后实训”的好处是学生能够系统的对一门课程进行理解,能培养良好的大局观。校内仿真模拟实验室是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要场所,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硬件条件以满足实习实训需要是保证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根本。

2.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由于冶金行业的特殊性,仅仅是校内的实训基地是不够的。设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直接到生产企业中工作学习,在岗位上接受实地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院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与企业联姻,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联合办学,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学校可以给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同时解决了实习实训经费紧张和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困难,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提高机会。

(四)加强实习实训的组织管理

实习实训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最为学校、企业所重视和担心的。对于冶金技术专业学生,学生所在的实习实训工厂环境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学生实训的岗位又比较分散,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时刻监控,因此学生实习的安全隐患较大,所以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通过教育、保险等手段事先预防。首先,应当教育学生建立符合目前学生价值观的、富有意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人生长远发展目标。人生长远发展目标对学生的权威性、导向性作用,能实现方便的自我管理目的。其次,对外安排进行实习实训的最好是二年级或三年级“老生”,“老生”具有一定实习实训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于大一新生较强。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对他们加强安全教育,再提高他们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学校要与学生、实习基地签订好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学生购买相关保险,并随时与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以及学生本人保持联系,不定期地对学生实训期间的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进行监督考查,确保学生安全而又真正学到技能。

(五)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实践性人才的保证。高职院校应针对自身教师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对现有在职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将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教师分批派往相关企业进行足够时间足够内容的实地培训,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并加强鼓励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其次,加强引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人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再次,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将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但不适宜教学的人员转聘为专职实训教师,增强冶金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王柏毅.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性教学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2]周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11)

[3]吴晓云.“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及其实训组织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9(1)

[4]单风儒,赵素敏.国外实训组织形式研究与借鉴[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

[5]李红贤.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立项课题(2011JGZ103)

【作者简介】韦 响(1983- ),男,广西河池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3

一、按照医药行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校内建立实训中心,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双管齐下加强高职医学实训教学的目的

实训教学是高职药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可以说是实训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措施。但是,就近几年的发展行情来看,校外实习基地的组建并不是很乐观。一是企业出于对技术环节的保密考虑,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学生来实习;二是由于实施GMP和GSP的管理,企业考虑到安全问题,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习。在这种形式下,学校必须要改革办学措施,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校企联系,实行人才就业订单式培养计划,实现校企的互利互惠。在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建设一个集教学、训练、技术开发于一体的新型教学基地。同时,可以根据药学专业特点组建不同的实训中心,比如:按照药剂制作、检测等相关流程组建药剂实训中心、检测中心等等。

二、组建一套完善的实训模式

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必然会促进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地变革,使着相关的实训模式不断地完善。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要改变传统地教师教———学生学的教授模式,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由教师布置任务,提出问题,讲授具体的指导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授方法来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总结讨论。再由教师指导教授,实施再教学、再实践。最后,由教师在课后进行总结提炼。就拿《片剂的制备及其释放度试验》来讲,老师首先按照“乙酰水杨酸的制备—乐来的合成—苯乐来的片剂制备—测定片剂中苯乐来的含量及其溶出度”的操作流程来一遍,详细介绍其中的注意事项,然后,布置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把遇到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学生间讨论,老师就讨论的结果给于解答和解疑,同时,再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做到师生互动,等到师生间讨论结束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地仪器操作,最后做到人人都会操作的目的,达到真正掌握技能训练的效果。

三、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师

师资队伍的质量是高职药学教育实训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构建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对于改善高职医药教育实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使老师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校内实训中心的平台,承接社会或者是企业课题、项目,使教师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技术开发和科研的实践能力。对于设备实训的老师来说,要求相对来说就要高一点,首先加强教师在仪表、器械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就是熟悉制药的各个具体程序和工艺,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最后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对设备进行具体的技术改造。

四、不断规范实训教学管理

实训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实训教学的管理,确保学生各项技能的学习。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1)强化实训过程的监控,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当实训项目落实之后,要根据项目的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把训练计划落实到每一个训练日上,并做好相关的日记记录。在教学管理上,要对学生的实训日记做好管理监控,以确保每日的实训内容落实到实处。

(2)制定标准,严格技能的考核力度。对每一个实训项目要制定技能考核大纲,学生在教育实训结束之后,学校要依据考核大纲进行技能测评,对达到标准的学生予以通过,没有达到标准的则要重新进行训练。

(3)要求学生做好总结,吸取经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情况。会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方面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予以指导和改正,要求学生在指导和改正中不断进取、巩固和提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在这里,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学习内容。

五、结论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专业课程;技能学习;高职院校;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7门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生化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化学检测技术,每门专业课程都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这些专业技能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所开展的实训项目都以“真实”为主设计学习过程,选用模拟临床标本,按照岗位操作程序,以医院检验科为主,校内实训室为辅的岗位教学,融学习工作于一体,实现校内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一、校内实训

每门专业课程都创建了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为主线的教学任务,并设计了各个学习情景和学习项目,以完成每个项目为主线实施教学。学生通过课内项目实训、开放实训、网上虚拟训练、自主开展项目等完成学习任务。

1.课内项目实训。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由指导老师按照“项目理论学习—项目实训计划设计—技术指导—实施操作—观察结果—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六个步骤完成训练过程。在老师提出项目,并介绍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在观看教师的关键技术示范及实验技能操作视频的前提下,学生开始项目的实训操作,记录实训过程,总结项目实训的结果,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每个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

2.开放实训。除课内实训的时间外,学生使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各个项目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整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完全由自己自主完成,学生按照“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结果—自我评价”等五个步骤完成。确定项目后,学生需要自己查阅相应的资料来制定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有效地开展项目实训操作,项目完成后需要对自己所做出的结果进行记录总结,请老师对自己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有知识技能还锻炼了思考能力和与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所以这不单单只是一个理论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个人素质的过程。

3.网上虚拟训练。这是除开放实训外自主学习的又一个途径,是利用网上设计的项目程序完成整个项目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新颖的学习方法。网上虚拟训练所设计的项目程序中,每一个项目的操作过程标记都很明确,按照标记的步骤一步步完成,直到整个项目操作完成,就像玩游戏,使人乐此不疲。网络的虚拟训练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方法,更是一个复习的好工具。网上虚拟训练是高职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一改一味死读书的旧学习方式。

4.科技文化活动项目。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丰富课外生活的又一重要形式,旨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发明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一般由指导老师带队和班级部分同学组成项目组,一起商讨项目的名称,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计划操作完成项目的过程,最后获得结果。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更提供了学生与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在此期间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还锻炼了心里素质,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反思—总结—再接再励,直至得到理想效果。

二、校外实训

由于校内的实训有限,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到所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和附近的医院、中心血战、疾病控制中心等进行临床见习、岗位现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最先进的检验仪器并了解检验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通过观察医院老师的工作过程和听他们讲述岗位训练项目的原理,以及亲临岗位的操作,学生可以初步体验以后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环境。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整个检验技术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到各级医院检验科通过10个月的实习,以获得医院所需要的检验技能。实习的过程是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现实中验证和提高的过程,也是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必经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责任心、生物安全意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适应今后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珍惜在校的有限时间学习职业技能,除注重上述技能学习途径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比赛,也是提高技能水平的不错途径。总之,要利用一切技能学习途径,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露燕,泮昱钦.职业技能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作用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

[2] 向纹熠.医学生专业教育中强化职业元素的教学研究及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高职文秘;生产性实训;机制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是各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它注重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培养全面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目前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一般采取校内和校外两种运行模式,校内通常是设立文秘实训室,以模拟或虚设的工作场景为主训练学生;校外主要是毕业前的第六个学期安排学生分散在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半年,边实习边工作,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校内模拟或虚设的文秘实训室由于脱离真实的工作氛围难以使学生真正进入职业岗位角色,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在校外顶岗实习过程中,一些实际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企业对职业教育参与意识不强,在实习岗位的安排、技术指导、学生管理上难以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由于秘书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数有限,难于集中接纳更多的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且分散实习也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学生的顶岗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从企业运营成本的角度考虑,企业在接受实习生的同时,更愿意接收有一定工作经历、很快能进入岗位角色的学生。

校内外“工学结合”运行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或不足,说明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校外的顶岗实习和校内的仿真场景实训。要解决好这些实际问题,就要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资源潜力,建设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主要是“真实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模拟或虚设的工作场景。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的建设不仅能为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使实习时间、实习场所,以及学校教学管理带来诸多的便利。

一、构建高职文秘专业“二分制”校内生产性实训机制

所谓“二分制”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文秘专业学生半天进行专业学习,半天到校内各部门、处室的生产性岗位进行顶岗见习。可充分利用学校内设机构或相关机构的秘书岗位安排学生见习和顶岗实习,如学院各处室、二级学院办公室、图书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校内物业管理公司、档案室、文印室等。据调查,上述机构均设置有行政或教务办公室,日常工作繁杂,工作内容涉及到办文、办会、办事,而部分相关机构办公室人手少,工作忙不过来,这实际上就为文秘专业学生的校内顶岗见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训资源。据相关部门反映,因为工作需要,平时经常召集少数学生协助教师工作,这些学生经过实际工作岗位锻炼,培养了较强的工作能力,毕业后很快成为企业工作骨干。因此,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是提高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校内“二分制”生产性实训,可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直接进行顶岗实习,巩固秘书专业知识,训练秘书职业技能,而且能让学生尽快熟悉秘书工作环境,较快地融入秘书角色。

在运行机制上,学校各部门提出文秘岗位需求信息,由学生所在院系和用人部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实训大纲、实习项目、实习计划,然后安排学生到相应部门的实际岗位见习实训。所开设的训练项目紧密结合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习形式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教学与工作实习结合的形式,在时间安排上灵活、机动。

另外,根据掌握技能的程度,可将实习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2~3周或1个月后小组轮换到不同的岗位。每小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边学习,边实习。

对实习的学生要加强实习动态考核,即采用相应部门的岗位职责考评办法对参加实训的学生进行实习成绩考核,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是如何评价工作实绩的。实习评价与课程学习评价相结合,实习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

二、构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校内自主经营的专业实践平台运行机制

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专业实训的层次和水平,真正实现专业实训目标与社会组织秘书职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应加强“真实的工作环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的建设,基于校园内外对秘书服务业务如打印复印、文书、会务服务、文案策划等有相当大的需求,可在校内成立文秘专业学生自主经营的秘书事务所,依托秘书事务所这一专业实践平台,开发服务于校园广大师生又服务校外各类社会组织与个人的课外专业实践项目,使秘书事务所作为一个学生自主经营和管理、专业教师协助指导的经营实体性组织真正运作起来。

把秘书事务所推向市场,把学生的实践活动推向市场,自负盈亏,让学生在校内能边学习边工作,能及时把所学的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放到真实的职场中去检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场生存能力,也能对文秘专业建设相辅相成,进一步促进文秘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改革。

对秘书事务所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管,要求学生奉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群众”的服务宗旨,秉承“专业、诚信、创新、精确”的服务理念,坚持“确保专业态度、确保高素质、确保奉公守法”的服务原则,文秘专业教师要加强业务指导工作,秘书事务所内部要健全组织机构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确保秘书事务所的实践项目开发能真正实现提升学生专业职业技能以及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

总之,高职文秘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机制的构建应以制度建设为本,目标管理为重,行动落到实处,就能进一步提升文秘专业学生的实训层次和成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协作精神、基本职业技能等,真正实现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训与就业岗位对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姚寿广.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理念支撑与设计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

作者简介: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6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把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督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有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抓好常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

学校充分利用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既集中学习了有关自身修养方面的理论知识,学校学期内还组织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研讨,研讨内容包括:学科教研、班主任经验交流、名师讲座等。这些培训方式和内容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帮助很大。

抓好校本研修,组织好学科活动。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学校负责给予补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服务及经济补贴,培训结束会有经验分享。

三、榜样引领课堂、反思持续进行

(一)榜样教师用课堂引领思想。教研的效果如何,通过课堂来反映,教师的收获如何,通过课堂来体现。我校的教研思想,课改思想,首先榜样教师来体现,体现在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校榜样教师能够用课堂说话,用自己的学生说话。我校每星期安排一节行政课,用他们的课堂实践为全校教师传达新的课该理念,引领教师走进新的课堂,感受新的理念,实践新的课堂模式,为学校校本培训提供现场。

(二)总结反思,让教师听到成长的音。我校不但重视教师教学工作的反思,还重视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反思。

1、通过工作总结来反思。我校教师,不管年龄大小,教龄长短,资格高低,兼职多少,人人都撰写工作总结,人人都重视工作总结。

2、通过交流的课堂来反思。每学期我校都会开一些教研课,包括榜样教师引领课、新教师的观摩课。在这些活动中,较大程度地促使全体教师对自身课堂进行反思,从而促使榜样教师更加成熟,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四、创造条件,让培训迈上新的台阶

拓宽交流的平台。我校每期都派多名教师培训,如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另外还有一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这对于我们这所经济比较薄弱的学校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些活动更是拓展了教师的眼界。

充分利用教育网络为教师选取优秀的教师培训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网上学习,使教师能够与专家交流,开拓视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培训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我们在开各项活动时,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2.在教师基本功训练上,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偶尔忽視校本培训,缺少力度。

3.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六、2021年培训计划

针对上述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1.加强领导监督,定时定量地检查每周、每月布置的各项工作。

2.结合我校实际情,制定各类考评方案,对广大教师进行量化考评,学期末、年终公开考评结果。

3.穿插不定期的抽查形式,发现问题,及时例会说明。

培训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会更加有声有色。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高职建筑设计人才的需求,有必要探索高职院校建筑设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实训基地的建设决定了学生能否成为技能型人才重要因素。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内外结合,就是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相互结合,二者相互影响促进,相辅相成。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坚持让学生能感受真实工作环境的基本原则,以实践教学要求设计其内部环境格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则要和企业相结合,以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贯穿始终,积极探索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

教育部早在2006年教高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如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有用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着重为社会和建筑行业培养较高素质、较高水平,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建筑设计人才”。

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通常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实训基地是指在学校内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如实训室或工作室,是指依托实训室或工作室来进行实践教学。而校外的实训基地则要选择和专业联系密切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达到校外实习的目的。无论那种形式,都要求我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职业教育的特点,必须进行带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最终做到两个实现:实现“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模式,实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生产性实训模式,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定位不准。我国的各类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拥有功能强大、设施齐全、具有企业化育人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甚理想,尤其是建筑设计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缺少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导致基地建设定位不准,缺少长期规划,缺乏相应的生产性实训功能,基地利用不充分,只是一个上实训课程的场地而已。

2、投入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内陆省区总体经济实力较弱,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投人方式也比较单一,加上近几年的扩招建筑设计专业学生使得原本有限的教学资源与学生数量激增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更暴露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人的不足,也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实训场地数量普遍较少,不能有效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环境设置缺失,缺乏生产性环境(实战性环境)、企业氛围及相关专业教学所需的“高、尖、精”教学仪器设备等,这些缺失都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满足校内实训基地的要求。

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比较薄弱。教育部16号文件中就强调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前我国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双师”队伍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学历和职称的专任教师,理论水平比较高,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即使是 “双师型”教师,实践水平也比较弱;二是兼职教师队伍一般都是从企业中聘请来的有实战经验的员工,但普遍都存在缺乏教学经验问题。所以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都不太理想,需大力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4、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评价不力。虽然在很多高职院校里,建筑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已基本完善,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方面均未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因素是实训项目比较多、实训环节比较多等因素使得的监控评价较为复杂,难以顺利实施。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初步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但都不够完善,不具备普遍推广的指导价值。所以有必要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训基地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来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教育部早在2006年教高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如何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必须做好“校企合作”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但建筑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1、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够。虽然我国对“校企合作”制定了相对应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但普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均没有较为明确的表达,缺乏调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根本措施,企业出于本身利益的考虑,都不太愿意接纳实习生。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协调“校企合作”,在政策上支持和激励企业接受“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例如减免企业部分税收、财政拨款等辅助政策和措施,在企业各项评比、考核时,把“校企合作”作为评比参评重要依据。最终,通过地方政府参与、协调,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促使企业真正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建设中。

2、缺乏有效的协调服务于校企双方的第三方。当前的“校企合作”没有任何组织和机构起到了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作用。目前“校企合作”只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没有第三方组织和机构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无法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服务于双方的监督机构,各级地方政府的就业服务部门可以来行使这个权利,来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筑设计行业的特殊性。这些年建筑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建筑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由干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一般的建筑设计公司普遍都是较为松散型的管理模式,中小型的设计公司居多,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其在管理模式上很难向大型企业那样,如在实习人数、项目、时间的安排上,都有别于大企业的管理模式,所以需要探索出一种适合建筑设计专业的实训管理模式,以适合专业的特殊性要求。

三、对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研究

(一)校内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研究

1、确定校内实训基地的总体框架。校内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按框架分类有三种方法:按照相关课程类别来分有基础课程实训室和专业课程实训室,如素描实训室、雕塑实训室等;按相关专业类别来分有平面设计实训室、景观设计(室内、室外)实训室等;教师工作室类别则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来分,如某某教师的平面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工作室等。虽然每所学校都各有自己不同的模式和特点,但总体框架一定要适合本校的长远发展。

2、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要求。在建筑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融入相关企业文化、制度和项目等相关措施,在建筑设计实训基地的实训环境上充分体现企业化、例如在实训室内张贴工作流程内容,相关建筑设计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企业环境,其次聘用建筑设计公司的相关员工做兼职实训教师,组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实训教师队伍。最终,实训平台要以相关建筑设计公司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企业化的项目管理方法,让学生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要求完成项目。指导教师能够利用管理平台进行实训任务安排,跟踪学生实训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才能充分的体现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外建筑设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研究

1、“工学交替”实训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交替,学用相结合的模式,“工学交替”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都可进行,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更加具有真实性。推广这种合作模式,学校和相关企业要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较好的进行工和学的互相交替,较好的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 “零试用期”就能胜任工作,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达到“工学交替”的目的。

2、“顶岗实习”实训模式。“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被称为“2+1”模式,是指高职学生大学一、二年级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大学三年级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训教学的模式。教育部早在2006年教高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顶岗实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筑设计专业的“顶岗实习”是把学生安排在相应的建筑设计公司作为设计人员来学习工作,相关指导教师必须到“顶岗实习”的企业对学生进行指导。逐步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的有关管理制度及可持续发展计划。“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毕业前最有成效的一种实习模式。

3、“联合共建”实训模式。“联合共建”模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共同建专业、共同建课程、共同建实训基地等。共同建专业是由校企双方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建设专业,共同行使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义务。共同建课程主要是指进行相关课程改革、合作开发新课程等工作。共同建实训基地是指由学校提供相应师资和场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设备与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的学生当做企业的“准员工”进入实训基地学习,企业能在实训基地生产产品,校企双方最终实现双赢。即实习学生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工作学习,实习学生毕业后企业有优先留用这些“准员工”权利,学生也有权利优先选择该企业。

四、结束语

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实训基地的建设内涵、实训项目、师资力量等方面入手,坚持把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把加强实践教学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积极探究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让实训基地的建设切实的推动实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把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建筑行业需求的设计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参考文献:

[1] 郭键辉,郭嘉喜.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8).

[2] 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建设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加强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搞清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我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和校外建立实践基地两个途径来实现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要培养适应社会建筑企业的专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校、内外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场所。我校建筑工程技术学院校校内实践基地承担了较大部分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而校外实践基地的主要是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校内、外一体的实训基地的教学的运行是实现学生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最好途径。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

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应用型高职教育,一些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需要在学校里完成。在校内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为以后的实习及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三部分。一是校内实验室的建设。

我院以具备建材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的建设,用来完成学生《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我院还建立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在仿真实验室里学生完成了建筑工程CAD、建筑预算软件、PM2软件的学习,并根据实际工程完成仿真实训。二是校内实训车间的建立。我院已建立基础与混凝土施工实训车间、砌筑工程和装饰工程施工实训车间、钢结构和屋面工程施工实训车间以及钢筋加工车间。我们在车间内建立了建筑物的各部分模型,例如基础模型配筋、框架结构配筋模型、楼梯、雨篷配筋模型等,还有钢屋架节点模型、砌体结构模型、屋面做法、施工缝做法模型等等。通过这些模型把课本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车间能可完成《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三是学院实训中心已经有先进的材料检测设备,能够进行常用建筑材料的检测实训工作,目前我院已经与西南交大监理监理公司、黑龙江省建设集团现代建筑技术发展中心、龙航检测公司等几家企业达成共建校内实习基地的协议,共同利用学院的教学、科研力量强,和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应用

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中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如何运行是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问题,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培养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同时也是高校与建筑企业的纽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校主要采取的是“2+1”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为主,最后一学年在企业顶岗实践,主要学习部分专业基础及基础技能及具体工程实际操作。在基地建设上,学院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通过他们建立和加强与建筑企业的联系,经多方的共同努力,逐步加强与有实力企业的联系,使之成为我院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我校校外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经在中建总公司第一工程局、第二工程局、深圳中海监理公司、黑龙江省建设集团省等内外几十个知名企业建立了顶岗实训基地。并且通过实习过程,也是企业了解我们的学生,对于愿意长期接受我院实习的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良好的长久的关系,以保证实践基地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保证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实践基地建设存在问题与改进

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校内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校内年轻教师较多,缺少实践经验,对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监管不够,校外实践基地关系不够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切实存在的问题,我院提出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我院近几年陆续从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人员充实到师资队伍当中。同时也积极为校内毕业后直接从事高职教育,中间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师创造实践条件,让老师深入企业进行脱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教师参加工程实践,进一步提高了缺乏实践经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使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从结构上有了全面的提高。

2.校外实践基地的长期运行对于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并能长期合作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关键。所以我校总结了一些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比较成功的经验。例如,我们要寻找校企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能否达到互惠互利,学校通过提供能够为企业服务的学生来解决学校学生的校外实践问题,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其次通过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让校企合作长期进行下去。

3 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 校外实践基地建立后为了确保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我校的管理办法采用的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并提供现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为期一年的企业实践。学校方面,每个学生都安排了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解决学生在实习当中遇到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并且校内指导教师经常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是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学习。

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的完善。只有把实训基地建好,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实践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睿.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8):109-110.

[2] 危道军. 建筑技术全真模拟实训基地建设及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J].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 :7 -12.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上一篇:旅游管理实训报告范文 下一篇:教育实训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