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3 13:20:28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企业电工;技能;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部门、各行业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讯速增长,其中尤以中青年电工居多,他们急需学习实用电工技术。技工荒,特别是高级技师荒已经有几年了,有的企业年薪十万、二十万都找不到技术精湛、技能全面、职业道德高尚的技师。这说明技术断档、技工断档这一严重事实已经危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加速企业的发展,我校近几年办了几期企业电工培训班,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浅谈一下关于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几点思考。

1、开发实用的培训教材是搞好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基础和前提。

1.1企业电工技能培训教材开发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企业电工培训教材以满足企业岗位工作需要、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为目标,专业知识要同生产相结合。(2)针对性原则。教材要从企业的实际生产出发,具有职业岗位的定向性,以提高综合技术能力为教材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实用性原则。教材应尽量减少理性分析和公式推导,多增加技术参数、经验公式、事故案例、岗位生产实际经验总结,把实际经验中的谚语口诀编入教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可操作性原则。教材要突出工作程序、步骤和岗位操作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5)综合性原则。教材要对本工作岗位中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6)时效性、先进性原则。教材内容应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1.2企业电工技能培训教材的内容

(1)电工常识。包括常用电工设备图形符号、计算公式、安全用电常识、电气防火、防爆、防雷措施。(2)变压器。包含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结构,各种变压器的用途及维护。(3)三相异步电动机。内容有电动机的结构,产品型号,技术数据,电动机的维护、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电器。内容有常用低压电器的种类、型号、用途、常见故障及修理。(5)常用机械电气控制。包含电气控制线路中常用环节,常用机械控制线路,控制线路的故障排除。(6)室内配线安装。内容有导线的选择,配线的方法及工艺,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与维修(7)动力配电线路。包括厂房车间动力配线的技术要求,配电方式,低压配电柜的安装与检查(8)电工常用仪表。包含常用仪表的结构、使用与维护。(9)电子线路与焊接。内容有各种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试,焊接工艺及技术,电子线路识图。

2、合格的电工技能师资队伍是搞好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保证。

教师肩负着培养高质量、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验实践能力,掌握各方面的信息,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方向,成为应用先进科技和设备的先行者。而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有的教师比较年轻,虽然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和经验短缺,使电工培训不能高效、顺利地进行。针对技能培训师资的现状,一是要对现任教师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组织教师下现场、下实习工厂、下实验室锻炼,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从企事业单位调入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发挥他们传邦接代的作用,加速“专门技术”“技术绝活”的推广普及,这样才能使电工技能培训卓有成效地开展。

3、采用工作任务导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搞好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手段

学员在技能培训前由指导教师发工作任务引导文,指明本次培训的任务、目的、要求,学员根据引导文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收集所需的信息,拟定出工作计划,交给指导教师审核,最终决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

行动导向教学采取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他们创新,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下面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为例介绍一下此教学过程。

工作任务引导文:思考设计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的工作计划,绘制出控制线路的安装位置图和安装接线图,安装完毕后检查电气线路的可靠性。最后评估所完成的工作。

教师根据以上要求分几个阶段进行教学。

(1)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实训设备的数量对学员进行分组,分发工作任务引导文。(2)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展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在机床电路中应用的视频,激发学员对工作任务的兴趣,使学员在开始工作前对工作任务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3)学员根据引导文的要求独立收集所需的信息,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图,选择出相关的电器、导线、工具和仪表,(4)进行小组讨论,绘制出电器安装位置图和接线图。(5)小组讨论拟定出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检查步骤。(6)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方案,教师和学员共同讨论,对原方案进一步修订,形成工作过程的决策。(7)实施阶段。小组成员根据决策方案进一步分工,要求每个学员能够独立或共同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并做好工作记录。(8)任务完成后,小组成员应根据工作记录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总结评估,合理填写评估表。(9)向教师展示评估的结果,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

在此项培训中,教师在现场亲自操作演示,让学员了解实际操作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做到“口到手到动作规范,技术标准一丝不苟,操作程序有条有理,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安全常识及时提醒。”教师在现场仔细观察,及时纠正错误,使学员逐步掌握要领,最终达到一定的操作水平。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提高学员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即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学员的方法能力,即能根据工作任务拟定工作计划、实施步骤,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记录、反思、检查,把自己的成果向别人展示,并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三是提高学员的社会能力,即培养学员主动参与工作的意识和承担工作责任的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是提高学员的个人发展能力,即对工作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总结工作过程,积累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4、完善实训设备的配置是搞好企业电工技能培训的关键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车床维修; 拆装; 故障

普通车床是能对轴、盘、环等多种类型工件进行多种工序加工的卧式车床,常用于加工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采用相应的刀具和附件,还可进行钻孔、扩孔、攻丝和滚花等,普通车床是车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约占车床类总数的65%,普通车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对普通车床的组成结构认识,工作原理学习,典型故障的维修,是机修专业实训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我校的实训课程探索,车床拆装与维修的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床的操作基本技能实训

主要熟悉车床的基本操作,训练熟练使用机床,只有了解才会修理,本模块主要进行以下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对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车床的加工要求。主要包含已下几个方面

1.1 安全技术。

1.2 熟悉普通车床的结构组成及功用。

1.3 熟悉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车床的启动和停止,车床转速、进给量、进给方向、光丝杠转换,车床手动进给控制

1.4 刀具的结构、种类、基本角度和功用。

1.5 普通车床的基本切削操作:

零件的装夹,刀具的安装,端面、外圆的车削方法,滚花的车削方法,切槽、切断的车削方法,圆锥的车削方法

1.6 螺纹的切削操作:

①螺纹相关数据的计算方法

②开合螺母加工法车削螺纹

③正反转加工法车削螺纹

通过对车床的基本训练,对车床功能熟悉,为以后的维修,维修之后试车打下基础。

2 车床各部件的拆装与典型部件的工作原理

2.1 本模块主要对车床的各组成部分拆装,熟悉工具的使用,熟悉各部件的内部结构,为以后的维修打下 基础,主要训练项目如下:1 工具的正确使用,基本的装配知识,精度检测工具使用。

2.2 主轴箱拆装 ,溜板箱.进给箱 尾座,刀架等

2.3 典型的结构认识和拆装同步进行,如摩擦离合器,变速操纵机构,互锁机构等

本模块训练时间最长,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模块是修理的核心部分。

3 电气控制线路的学习以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及安装、检修为主要内容如下、电气控制要求

3.1 电工常用仪器,仪表的熟练使用。

3.2 了解车床对电气控制提出如下要求:

①主拖动电动机一般选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并采用机械变速。

②为车削螺纹,主轴要求正、反转,小型车床由电动机正、反转来实现,CA6140型车床则靠摩擦离合器来实现,电动机只作单向旋转。

③一般中、小型车床的主轴电动机均采用直接启动。停车时为实现快速停车,一般采用机械制动或电气制动。

④车削加工时,需用切削液对刀具和工件进行冷却。为此,设有一台冷却泵电动机,拖动冷却泵输出冷却液。

⑤冷却泵电动机与主轴电动机有着联锁关系,即冷却泵电动机应在主轴电动机启动后才可选择启动与否;而当主轴电动机停止时,冷却泵电动机立即停止。

⑥为实现溜板箱的快速移动,由单独的快速移动电动机拖动,且采用点动控制。

3.3 CA6140型车床的控制线路原理。

CA6140型车床的电气原理图分析,图中M1为主轴及进给电动机,拖动主轴和工件旋转,并通过进给机构实现车床的进给运动;M2为冷却泵电动机,拖动冷却泵输出冷却液;M3为溜板快速移动电动机,拖动溜板实现快速移动。

3.3.1 主轴及进给电动机M1的控制。

由启动按钮SBl、停止按钮SB2和接触器KM1构成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启动一停止电路。

按下SB1线圈通电并自锁 M1单向全压启动,通过磨擦离合器及传动机构拖动主轴正转或反转,以及刀架的直线进给。

停止时,按下SB2KM1断电 M1自动停车。

3.3.2 冷却泵电动机M2的控制。

M2的控制由KM2电路实现主轴电动机启动之后,KM1辅助触点(9—11)闭合,此时合上开关SA1 KM2线圈通电 M2全压启动。停止时,断开SA1或使主轴电动机M1停止,则KM2断电,使M2自由停车。

3.3.3 快速移动电动机 M3的控制。

由按钮SB3来控制接触器KM3,进而实现M3的点动。操作时,先将快、慢速进给手柄扳到所需移动方向,即可接通相关的传动机构,再按下SB3,即可实现该方向的快速移动。

通过本模块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各种电气控制原件的安装,能对照电路图对机床电气线路进行安装调试。

4 典型故障的学习

本模块,主要应用上面几个模块学习知识,进行实战训练,对主要故障进行现场排除,主要包含两大部分:

4.1 机械故障:如,摩擦离合器制动不灵,小刀架卡死,撞车,互锁不到位等

4.2 电气故障.

(1)主轴电动机M1不能启动的检修

①检查接触器KM是否吸合,如果接触器KM吸合,故障必然发生在电源电路和主电上。

②接触器KM不吸合

(2)主轴电动机M1启动后不能自锁的检修

(3)主轴电动机M1不能停车的检修

(4)主轴电动机在运行中突然停车的检修

(5)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不能启动的检修

总之 通过四个模块的实训让学生对普通车床的维修熟练掌握,培养学生的维修技能,为学生以后进行其他设备维修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以后从事设备维修岗位工作做了很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车工工艺学 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7

[2] 机械切削工技能 北京:机械出版社 2000

[3] 机床维修技术问答 北京:机械出版社 2001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电机控制线路; 单片机; 故障诊断系统; 智能考评

中图分类号:TN9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3-0156-03

Diagnosis System for Connection Fault of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ZHENG Fa-tai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angzhou 510450, China)

Abstract: The checking and appraisal is a cockamamie thing for teachers in the class teaching on electrical control. The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wiring fault diagnosis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checking and prompting the existed wiring problems, and marking automatically. It is composed of MCS-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node switching matrix, decoding circuit, question number identification circuit, power supply controllers and voltage regulator. The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wiring fault diagnosis system an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ntrol training room with accurate, fast and efficient performance, who increases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motor control circui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fault diagnosis system; intelligent appraisal

0 引 言

在电气控制类课程的教学中,常规的训练项目主要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连续运行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线路、顺启逆停控制线路、降压启动控制线路、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与调试等实训项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训练结果的检查和考评是一件很繁琐的事,人工检查效率低、安全性差,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跳闸、烧毁线路等电气事故。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能够自动检查学生接线所存在的问题,并能提示接线故障的所在,禁止带故障合闸通电试验,保证训练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另外,配合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管理计算机以及相应的管理软件,可组成智能化的电气控制实训室,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每个学生的接线情况自动记录、自动检查评分,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提高接线能力及排出故障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 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

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板的正面排列着电气控制线路所用的各种交流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和状态指示灯等电器,供学生进行接线、故障排除和通电试验等方面的训练,通电试验前的检查过程则由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替代教师自动完成。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MCS-51单片机[2]、节点切换矩阵、译码电路、题号识别电路、电源控制器和稳压电路等部分。

图1 故障诊断系统组成框图

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电路隐藏在接线板里面,用隐藏的导线把接线板上各种电器的接线桩与切换矩阵相连接。从表面来看,接线板没有任何异样,不影响学生进行正常的接线训练,只在学生接线完成后接通三相交流电源时才启用接线故障诊断系统。接线故障诊断系统能快速地对接线板正面的实际接线情况进行自动检测,如果接线正确,接线板上的无故障指示灯和允许通电指示灯点亮,按下通电按钮即可接通电源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试验;否则有故障指示灯和禁止通电指示灯点亮,通电按钮无效。如果接线板联网在线,则按下提交按钮便把本次接线训练诊断结果的所有数据发送给实训室的管理计算机,由管理软件绘出实际接线图,标出故障所在反馈给学生,同时根据故障级别统计评分。

2 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

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核心为节点切换矩阵。节点切换矩阵通过微型继电器将接线板上各电器的接线桩依次接至检测总线,由单片机判别检测总线之间即接线板上两个接线桩之间有无导线相连,再把检测结果与储存在单片机中的正确接线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判别出接线的正确性以及接线错误的数量和位置。

2.1 电机控制线路节点编码

节点是电气线路中导线的连接点,接线故障诊断系统将接线板上各电器的接线桩进行编码。节点编码采用8位二进制数,高4位为器件编码,低4位为器件中各接线桩的编码。以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3]为例,如┩2所示,电源接线柱为0号器件,电机接线柱为15(十六进制数F)号器件,学生接线只限在此二接线柱以内。各节点的编码结果见表1(添加其他器件时,编码方法类同)。

表1 电机控制线路节点编码表

器件名称器件编码

(十六进制)主节点编码

(十六进制)辅助节点编码

(十六进制)

电源接线柱001,02,03

交流接触器KM1111,12,13,

14,15,1617,18,19,1A,1B,1C

交流接触器KM2221,22,23,

24,25,2627,28,29,

2A,2B,2C

热继电器FR331,32,33,

34,35,3637,38

常闭按钮SB3441,42

常开按钮SB1551,52

常开按钮SB2661,62

…………

电机接线柱FF1,F2,F3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4

1 课程特点

1.1 《电力拖动》课程特点

电力拖动主要讲如何用电力系统去带动电机按照你想要的转动方式去转动。它是由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设备和生产机械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以按钮、熔断器、开关、按触器、继电器等低压器件为基础的控制线路。学生在做电力拖动的接线之前,须看懂最基本的电路原理图,知道原理图的每个电气符号对应实验板上的哪个电气元件,哪个图示点对应着哪个实际接线点。实训室有实物,学生通过拆装很快就能认识其每个器件的结构和接线方式。但难点在于理解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常开、常闭按钮,学生容易理解,但对复合按钮,比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互锁电路,涉及到常开常闭混为一体的按钮,学生接受困难。如得电时,即按下按钮,接触器的某个常闭触头断开,其相对应的常开触头就闭合,学生容易混淆;接线如果没有遵守相关的规则,容易接错,线路太多,不容易查找故障。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电力拖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遇到的难题:识图困难、电路理解困难、线路图与实际元件对应不准确、接线混乱、不能独立检测和调试控制线路等。

1.2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即PLC代替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控制电路变化了,继电器电路就要更改,可能连原来的电路板都不能用了。可编程控制PLC最大优点就是电路不需要大范围的改动就能适合大量的控制电路,重新编程,就能实现更改,PLC最开始就是用在需要频繁更改控制电路的地方。可以说《可编程控制PLC技术》是在《电力拖动》基础上的升级版,功能大大加强,节省更多的成本,只需要更改程序,程序里的“软继电器”就可以达到实物版继电器的要求,实时在计算机上监控程序的运行,查错修改都十分的方便。但是离开《电力拖动》的学习,学生没有办法理解继电器的动作原理,结构等。

2 两门课程结合教学原因

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是先《电力拖动》教学,然后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教学。教学相隔时间长,知识的连贯性差,学生没有办法把两门课的知识融会贯通,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将《电力拖动》与《PLC》结合起来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 两门课程结合优势

将《电力拖动》与《可编程控制PLC》相关教学环节组成一个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组合,加强了两门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知识连贯性好,在了解继电器电路连线繁杂,不易查错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只要编写一段程序就能达到连接很多继电器的效果。

4 具体实施过程

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理解两门课的理论内容,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检修,PLC的编程指令、PLC编程方法、I/0地址分配、接线的连接、程序写入与运行等,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更加有效地教学模式。

4.1 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中,将电力拖动和PLC两门课程相近部分有机结合,以电力拖动教学为主,把PLC的内容结合进电力拖动教学,让学生在电力拖动实训中完成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的学习。

首先,将电力拖动同一电路与PLC的程序相结合教学。如分析实物接触器的常开、常闭触头时与PLC中的常开、常闭触点相比较,对应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其次,学习电力拖动的经典电路时,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Y一降压启动控制,分析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控制要求和工作原理。在控制电路的分析过程中,把与PLC的电路和梯形图的程序编写相结合,将控制电路改成梯形图。将电力拖动经典电路转换成PLC梯形图后,电力拖动和PLC的教学就紧密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4.2 《电力拖动》的实训教学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训教学相结合

举个例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实验。

4.2.1 《电力拖动》部分实训

如图1,图2所示三相异步电机动正反转控制电路,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并根据(图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电路图,连接出图2所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接线(此图学生连线有误)。

观察电力拖动实训里,得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的实验结果,并填下如下空格。(如表1)

4.2.2 《可编程控制PLC》部分设计

在PLC控制电路设计过程中,要完成以下几步,由学生填写。

(1) I/O地址分配表(如表2)。

(2)PLC接线图。

根据I/O分配表格,画出PLC接线图。

(3)梯形图。

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部分,把电路横过来,让学生根据图5的控制电路图对其硬件触点进行转化。方法就是对硬触点进行软化,可以得到如图6所示的控制线路图。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疑释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得到如图7所示的梯形图程序。

4.3实践操作并观察现象

学生们可以得到与《电力拖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同样的效果,融会贯通,对比两者的优劣。

5 两门课程结合教学的教学效果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单片机 智能车 实训系统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51-02

实习实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阶段,实习实训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多,主动探究的机会少,严重制约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电类专业目前实习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DIO教学模式,即从Conceive(构想)、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到Operate(操作)全流程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训练项目的积极性,在真设备、真项目和真要求的驱动下,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项目实训采用了CDIO教学模式,为此开发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实训系统,该系统由10个功能模块组成,可根据实训内容要求构建硬件电路,可完成智能车的循迹、避障、调速、语音报警、车速和里程显示及遥控等功能,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软件编程、硬件调试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整体设计思路

以AT89S52为核心控制器。车体选用标准车架模型改装而成,霍尔传感器实现测速和里程统计,红外传感器进行轨迹跟踪,超声波传感器避障,蓝牙模块实现无线控制,直流电机对车进行转向和行动控制,H桥电路实现电机的驱动。本系统基于完备的软硬件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小车的自动循迹和避障,遇到障碍物时,能进行语音报警和自动减速,通过液晶LCD1602显示车速、里程和距离障碍物距离。

系统由微控制器、电源模、功能按键、显示、电机驱动、语音模块、蓝牙、红外传感器、超声波避障、车速检测等10个功能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学生可根据设计需要,完成不同功能智能车的硬件搭建和软件调试,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可实现智能车的遥控。

二、智能车实训系统的硬件组成

系统硬件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能否稳定而可靠地运转就取决于硬件电路的质量。核心控制器采用AT89S52构成最小系统,红外传感器模块采用4组红外对管构成循迹电路,测距采用HC-SR04超声波模块,液晶显示电路采用1602,电机驱动采用L298构成H桥电路,语音模块采用ISD1760构成,使用了蓝牙通信模块HC-06实现无线通信,电源电路采用7805和LM1117将96V锂电池转换为5V和33V,除电机驱动模块需96V和蓝牙模块使用33V外,其他模块均采用5V供电。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开放式接口,方便学生连线。

电机驱动电路采用L298N构成H桥电路,可同时驱动2个直流电机,如图2所示,OUT1,OUT2和OUT3,OUT4之间可分别接电机, 5(IN1),7(IN2),10(IN3),12(IN4)脚接输入控制电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这四个引脚输入PWM脉冲,假设IN1输入一个PWM脉冲,IN2输入与IN1相反的PWM脉冲电机正转,相反的PWM可以由程序设置,若要实现电机的反转,则IN1、IN2输入与正转相反的脉冲即可实现, EN1、EN2为使能端,控制电机的停转。当使能端为低电平时,芯片不会工作。

t外循迹模块采用红外对管构成,如图3所示,一体化红外发射接收IRT中的发射二级管导通,发出红外光线,经反射物体反射到接收管上,使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变小,输入端电位变低,当红外光线照射到黑色条纹时,反射到IRT中的接收管上的光量减少,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变大,三极管截止,三极管的集电极C为高电平,再经反相器后输入到单片机的信号为低电平。在三极管的基极B和发射极E接一个01pF的电容,减少电路中的“毛刺”,以减轻电路的干扰。由于光电传感器受外界的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单片机的误判,因此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了一个可调电位器(阻值为10K),通过调整电位器,改变光电传感器的输入电流从而改变其灵敏度。

三、测试结果

实训过程中,以智能车为训练平台,根据设计要求构建硬件电路,先进行基础训练,然后采用项目驱动式,拓展任务,创新性地进行实训,通过在智能车平台上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为了测试智能车实训系统的性能,制作了智能车的样机,经过试验测试,该智能车样机能够准确判断跑道的边界线并分析出跑道的走向,可以实现自主循迹功能、避障功能和语音报警等功能。

四、总结

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实训系统,该实训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搭建方便、灵活组合,功能多样,使学生在该系统上进行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综合调试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训热情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健峰.实训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J].电子制作,2014(1):11.

[2]狄春红.中央空调实训台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应用[J].职大学报,2013(6):73-75.

[3]孙涵,任明武,唐振民等.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导航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 2005, 22(5):132-135.

[4]孙亮,韩柯,范红武.基于单目视觉的智能车车道线识别方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2):24.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现代电力企业 培训管理模式 创新研究

一、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其电力系统的建设逐渐走向国际高新技术化。供电技术的提高对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竞争实力的增强起到重要的关键作用。然而,企业培训管理模式上却一直延续着重引进、轻培养;重使用、轻发展;重设备投入、轻培训投入等问题;这种相对滞后的培训管理模式,给企业发展乃至生存都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需要改善创新新型培训管理模式,通过以员工培训为中心,激发职工学习技术的主动性,并合理配置并最大可能地挖掘和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以此来促进供电企业安全、优质、可靠运作。

二、我国电力企业培训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当今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企业对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前,没有对员工进行一个整体、细致的科学考量与分析,这使得企业在进行培训过程中出现目的性不明确,解决不了员工能力提升的实际问题。

(二)因循守旧的培训模式。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依旧按照学习和掌握既有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而忽略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这违背了当今培训的深层次作用是在于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

(三)培训管理效果的反馈机制不足。企业在对培训管理模式中的没有一个及时跟踪考察的具体要求,不能及时了解反馈员工培训过程中具体掌握了哪些,并是否能够有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等。普遍出现的就是较少的关注实际培训过程,只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简单的考察。

(四)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培训评估系统。电力企业对培训管理还不够重视,进而投入有限,使得培训也无法达到所设定的效果,更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估。主要表现在评估投入不够、手段单一、评估与实际相结合方面较差等。

三、我国电力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创新的解决策略

电力企业培训管理模式创新要与国家电力企业改革措施相结合,我国电力企业逐渐趋向市场化的厂网分开格局方向发展,因此,其培训管理模式也应向着培训行为市场化转变,以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及时的培训支援。通过分析市场化中电力企业运作的内在具体需求,结合发达国家实际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建立起“以人为本”为主旨,来增强员工对社会的服务意识;把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为目标,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培训效果。同时,还要注重员工培训方案的合理制定,要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是作用在培训的全过程;最后,要切实做到对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其创新培训管理模式突出的主要特点为:通过建立起以评估为中心的培训管理循环模式,能有效的使得整个培训管理的运行能迅速的自我更新;同时,为了树立起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还要保持培训的系统性及连贯性;注重对培训信息的管理,强调培训成果的转化,注重培训在实践的应用,重视培训效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培训管理保障模式。这里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建立起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另一方面是根据电力企业自身的培训目标等,建立起各项培训的具体规章制度。通过培训部门的明确的任务划分,对自身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培训计划的制订、实施、监督与反馈,各基层单位、职能部门的培训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人员的培训指导性工作及培训成果转化应用的督促和引导。

(2)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把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外部环境(包括信息、机遇、条件)等相结合,针对性的设立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制定达到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培训需求分析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需要何种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3)制定出完备的培训方案。培训不再是“一把抓”这种模式,而是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分析基础上,来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使用教材、培训场所、培训人员、培训教师及其住宿交通安排等整个培训程序的设计安排。

(4)多样化的培训模式。结合传统培训方法中的优势和现代培训方法结合进行。如多媒体演示培训、计算机培训、远程传递学习等。

(5)有效的培训管理评估模式。培训管理过程中,只有把每一步都做好,并且每一步都与企业整体培训要求相符合,才能取得培训的最终成功。培训评估贯穿培训全过程的每一细节,主要包括对企业与员工的需求分析,企业对员工培训达到要求的方案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法的如何切实的运用,培训每一阶段的实施状况以及培训最终成果是否达到企业需求及个人能力的转化等,这是一个整体的发展模式,只有做好每一步才能确保每整个培训项目取得成功。在进行培训评估过程中,还要注意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设计开发评估、培训实施过程的评估以及培训效果评估这几个关键的评估环节。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培训管理陈旧模式的具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结合当今新时期下电力企业发展趋势,吸取旧模式的精华,以及创新总结出适合当今电力企业发展的新模式。然后,新模式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从建立到推广,到发展都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里需要电力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培训管理思想,不能认为培训完全没作用以及培训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极端思想。同时还要树立把培训作为战略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使得培训深化到整个部门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风险管理意识及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魏安华.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技能人员专业水平的几点做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1(02).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7

摘 要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新管理理念的不断导入,对于新管理模式、新机制、新理念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进行员工外出培训的需求逐渐加大,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的培训必要性不断增强。同时对企业精细化管理、追求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员工业务技能水平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但每年的相关知识培训机会却因名额限制、培训经费政策性缩减、工学矛盾的原因不能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培训效果,为了利用有限的培训经费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佳,提出了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方式。本课题通过研究并实施对企业外派参加相关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的员工提出要求,带着代表本专业所有人去参加培训的任务进行相应学习。待完成培训学习后将所学的知识转化成培训教案,在人力资源部督导下进行本专业范围内讲授,视培训效果的良好程度决定培训费用的报销额。该方式的运用有效降低培训成本,使培训学习成果得到专业内全覆盖性转化。针对培训费用的政策性缩减的问题,合理摊销培训成本,达到节约培训经费的作用;通过对外出参培人员提出培训后的本专业二次培训要求,有效提高了外出参培人员的学习质量;有效解决了因名额限制、工学矛盾造成的培训覆盖面窄的问题,使相应专业的新知识培训成果转化效应最大化。实行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已经在本年度陆续进行了实践,从二次培训效果和参加二次培训的员工意见反馈来看效果良好,达到了实行该培训方式的预期。随着新知识、新管理理念、新管理模式的运用,各层面的外出培训逐年增多,二次培训在有效降低企业培训成本、节约培训经费方面;提高外出参培人员的学习效果、使培训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转化,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潜力巨大。

关键词 内训模式 创新 实施 研究

一、前言

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作为甘肃电网中唯一一家发电企业,更是一家老企业。在电网系统中的员工培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特别是在生产技能员工培训方面显得专业培训少,专业培训受众面非常窄,根据统计除了与电网有关的智能电网、变电检修运维方面的统一培训有受培机会以外,像水轮发电机组运维、检修、水电厂泄水建筑物维护检修、大坝运维、保养等水电厂主专业的培训考虑几乎没有,也就谈不上这些专业生产技能人员的外出受训和提高。为此,要求在水电厂主专业技能上开阔视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学习运用的外出培训的技术需求和心理需求都很大。再者,企业可支配教育培训费用的政策性缩减,使得在培训需求的满足和教育经费的合理花费方面的矛盾很是突出,有效开展技能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难度和压力很大。基于上述原因,刘家峡水电厂经过深度调研分析后在员工培训中提出导入“二次培训”的培训方式,该培训方式自2013年底开始尝试到2014年全面开始运用,应该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达到了水电厂主专业技能人员受众面有效拓宽,培训经费得到合理摊销和高效使用。通过对外出参培人员提出培训后的本专业“二次培训”要求,有效提高了外出参培人员的学习质量;较好的解决了因名额限制、工学矛盾造成的培训覆盖面窄的问题,使相应专业的新知识培训成果转化效应最大化。实行外出培训达到了合理摊销培训成本,有效节约培训经费的作用;从“二次培训”效果和参加“二次培训”的员工意见反馈来看效果良好,达到了实施该培训方式的预期。

随着新知识、新管理理念、新管理模式的运用,各层面的外出培训逐年增多,“二次培训”在有效降低企业培训成本、节约培训经费方面;提高外出参培人员的学习效果、使培训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转化,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潜力巨大。

二、实施背景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新管理理念的不断导入,对于新管理模式、新机制、新理念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进行员工外出培训的需求逐渐加大,新知识、新技术、新管理理念的培训必要性不断增强。同时对企业精细化管理、追求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员工业务

技能水平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但每年的相关知识培训机会却因名额限制、培训经费政策性缩减、工学矛盾的原因不能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培训效果。为了利用有限的培训经费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佳,解决电网中唯一发电老企业的员工技能有效提升问题,刘家峡水电厂提出了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方式,并在员工培训中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运用。

三、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群策群力,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形成基层基础很强的培训需求

结合刘家峡水电厂人员年龄老化、结构性缺员和总量逐年递减的现状,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了生产单位生产力需求和培训工作如何开展情况的深度调研。特别是在班组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了有副厂长、总工程师共同参加的前方生产分场培训工作座谈会,使前方各分场分管培训工作的领导、培训专责、班组长、技术专责、职工代表对强化培训工作和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方面形成了很好的共识。同时也汇总形成了培训特色和优势、存在的问题的针对性强的培训需求材料。

培训特色:青工大讲堂活动形式好,培训成效显著;切合业务工作实际的技术比武,有效提高了技能人员的制作能力;现场消缺后分析式的培训;一对一师带徒模式成熟有效;新设备投运前的操作能力提升的现场培训;无脚本多单位联动提升事故处置能力的反事故演习;缩小范围、加大频次的模块化培训考试;班组培训教案审核后下发执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过程管控;利用厂家消缺时段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讲课,提高新设备应用和维护水平;针对故障实例进行的全员讲课和通讯设备反事故演习对提高异常处理和技能提升效果明显;全员参与的轮流讲课和角色转换的互动是讲课;以全员普考为平台进行强制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取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跨分场、跨专业、跨班组、跨岗位的培训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存在问题:管控和考核力度不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强化岗位动态管理机制的运用和学员学习方法的优化不够;新设备、新技术培训人员缺乏,外出培训的专业需求大;本企业特色专业的新知识培训需求大;通用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通道不畅通;班组培训工作执行较差,存在“老同志不带,年轻人不学”现象;二级单位对培训工作督导检查不力,考核机制介入不够。

培训需求梳理:通过上述座谈、班组调研、特色总结和存在问题梳理发现在坚持现有特色培训方式在员工技能提升中的作用外,对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的运用培训需求很大,外出培训的意愿强烈,特别是针对水电厂水轮发电机组检修、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检修保养方面的需求尤为突出。

结合分析上述需求产生的原因,刘家峡水电厂再次组织各层面员工对原因分析进行了通报和深度沟通,形成了在外出培训工作中实施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将所学知识在本专业员工中进行全覆盖的讲解,达到扩大受众面和合理降低培训成本的作用的共识。人力资源部专门将实施“二次培训”的思路形成职代会提案,通过职代会讨论,该提案作为年度优秀提案进行并要求按计划实施。

2014年刘家峡水电厂共实施员工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共开展了水电运维、电气高压、继电保护、变电检修、变电运维、电气自动、电气设备管理、班组建设、水工运维、信息通讯10个专业14项内容的29次培训讲课,接受“二次培训”308人次。其中水电厂运行维护专业培训4次,接受“二次培训”76人次。电气检修维护专业培训23次,接受“二次培训”212人次。水电厂水工运维专业培训1次,接受“二次培训”10人次。信息通讯专业培训1次,接受“二次培训”10人次。

(二)培训管理部门有效督导,确保了“二次培训”的培训效果

为保证实施员工外出培训后的二次培训的效果,使这种方式真正在员工业务技能提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采取了引导式的宣贯、制度流程性的约束、培训实施过程的现场督导、培训后的转化效果测评等做法,实现了“二次培训”实施的全过程管控,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显现出了相应的效果和效益。

首先是抓住培训需求调研和座谈会搜集信息反馈的有利时机,在各层面进行“二次培训”培训方式导入的大力宣传,做到了该方式的全员知晓。同时也对为何要大力开展“二次培训”的原因和预期效果进行解释,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理解。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培训工作中新方式的导入和提升培训实效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基层单位的培训活动,在不同会议上反复强调抓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为有效实施培训工作做出了强有力的全方位支持。在全厂员工中营造了重培训、重技能提升;倡导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注重培训学习的正风正气,从思想上得到了认可和重视。

其次就是积极做好培训制度流程的建设,使培训工作实施、效果测评、费用报销等实现了有效的闭环管理。规范了外出培训的实施行为,人力资源部在接到上级单位送培通知后,第一时间汇报分管厂领导,协同培训涉及专业单位精选送培人员,确定好送培人员后对其进行外出培训任务、接受培训后的“二次培训”任务两方面作出面对面的说明。要求要树立代表本专业群体去学习的理念,做好受培知识的最大吸收工作,形成较高质量的学习成果。待培训归来后在本专业从业员工中进行学习内容的“二次培训”,要基本做到专业人员全覆盖培训,同时也要接受培训管理部门的“二次培训”完成情况和培训效果的考试测评。在完成了上述规定动作后才能进行培训费用的报销,有效地实现了对送培人员的过程管控,使外出受培人员的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培训回来后的“二次培训”工作也得到了制度性的开展。

四、实施效果

通过“二次培训”的实施实践,无论是从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专业培训的需求和培训受众面,还是在有效地摊薄培训成本、提升培训经费使用效益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从效果来讲,本年度共进行了10个专业14项内容的30人次外出培训,在积极实施“二次培训”方式后,就有308人次的外出培训知识受众,是新培训方式实施前的10倍,较好的解决了由于外出培训名额有限造成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受众面低的问题。从效益来说,以30名员工外出培训员工的花费完成了308名员工的培训目的,极大的降低了培训成本,此处恰恰又是新培训方式导入前的1/10的培训费用,有效实现了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综合上述理由,企业导入实施的“二次培训”新方式确实实现了预期的效益效果。一种好的做法是要靠参与其中的各层次人员共同努力,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持续的展开协同作战,必将会取的很好的成效。

五、结语

电动机正反转实训总结篇8

Abstract: The basic link of electric control devices is made up of the electrical control line circuit such as self-locking、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control、sequence control and so 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ree experiment's common fault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methods of analysing and clearing of fault, and then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link of electrical congtrol line circuit, at the same time, thes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analys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repairing the whole of production machinery's electrical congtrol line.

关键词:自锁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线路;顺序控制线路

Key words: self-locking control line;positive and negative rotation control line;sequence control line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048-01

0 引言

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设备有着各种各样的电气控制线路。这些控制线路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一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控制环节组成的,在分析控制线路的原理和判断其故障时,一般都是从这些基本环节着手。因此,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生产机械整个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及维修有着很大的帮助。

1 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实验

在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中,自锁、正反转和顺序等是比较常见的控制线路,也是电气控制线路实验的基本内容,笔者从事电气控制线路教学多年,现将这三种线路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总结如下:

1.1 自锁控制线路实验 自锁控制线路主要作用是可以使电动机连续运行。

正常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启动;松开SB2,电动机继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停止。

故障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启动;松开SB2,电动机继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不会停止,只有切断电源,电动机才会停止。

故障分析:停止按钮SB1没有起作用。故障原因:如图1。

KM常开自锁触点本应该接在线号3-4之间,即接在SB1的出线侧(3)和SB2的出线侧(4)之间,但是学生在接线过程中将KM的常开自锁触点接在了线号2-4之间,把SB1的进、出线侧(2)和(3)接反了,造成了停止按钮SB1失去了作用。

1.2 正反转控制线路实验 正反转控制线路作用是可以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双方向旋转运行。它实际是在自锁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分别多串了另外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即互锁触点(目的是为了避免电源短路)。

正常现象: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正转;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停止;按下启动按钮SB3,电动机反转。均不会启动,没有任何现象。

故障分析:电源不通电或者线路接错。

故障原因:在排除电源、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自身故障后,查看线路。如图2。

KM2的互锁触点应该接在线号4-5之间,KM1的互锁触点应该接在线号7-8之间,这样可以保证KM1和KM2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得电,从而不会出现电源短路的故障。学生在接线时,将KM1和KM2的互锁触点位置接反了,KM1接在4-5之间,KM2接在7-8之间,用自己的互锁触点来控制自己的线圈,结果只能是两个接触器都不会得电。

1.3 顺序控制线路实验 在装有多台电动机的生产机械上,各电动机所起的作用不同,有时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启动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合理和工作的安全可靠,这些顺序关系反映在控制线路上,就是顺序控制。

正常现象:先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M1先启动,再按下启动按钮SB3,电动机M2后启动,按下停止按钮SB1,M1、M2同时停止。如果先按下SB3,没有任何现象。

故障现象:按下SB2,M1、M2同时启动;按下SB3,M1、M2同时停止。

故障分析:接在线号1-6之间的KM1常开触点没有起到顺序控制的作用。

故障原因:如图3。

KM1常开触点本应接在1-6之间,学生接线时,将接在1的一侧接在了7上,使得KM1常开触点并在了启动按钮SB3两端,从而造成了两台电动机同时启动的现象。

2 结束语

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经常会混淆低压电器的进线、出线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对线路不熟悉;第二是遇到比较复杂的线路、使用导线较多时,思路不清晰。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学生应该能顺利的画出线路原理图,在图上标出线号;其次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同一相要使用同一颜色的导线,在导线两端需注明线号,以便于实验、实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炳实.机床电气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会计信息系统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