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6 11:40:09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孤寡老人; 心理护理; 抑郁焦虑;生活质量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孤寡老年病人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1]。孤寡老人因为生理机能的逐步衰退, 容易发生体弱多病, 并且由于一些慢性病痛的长期折磨, 严重影响到生活的情绪。目前医学治疗的模式正在从单纯的治疗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的形式进行缓慢的转变, 心理的护理与治疗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2]。本文通过对于孤寡老人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 总结了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理护理体会,现分享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近两年我中心进行居家护理的78 例孤寡老人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 患者年龄在60 岁~96 岁, 共有男性患者32 例, 女性患者46 例。这些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一些老年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都分别根据个体的病情进行常规的相应治疗,其中对于观察组的病人额外进行特殊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 收集并掌握病人的一般资料, 了解病人的病史以及相关的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掌握患者对于自己疾病的了解以及目前的心理状况, 寻找可能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在对这些情况都形成充分了解的前提下, 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护理的结果进行评定,主要方法是使用血压计测量对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进行监测。

1. 3 统计方法

对于所有资料以使用SPSS for Windows11.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 1 两组老年病人一般情况

表1 的数据可以看出,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这四个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老年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2. 2 两组病人心理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表2 的数据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进行血压测定,此时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在观察组经过了一定的心理护理之后, 病人对与自己病情的认识有所改善, 心理应激状态有显著提高, 血压、心率较为平稳且有所下降, 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对照组则由于疾病引发了一定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导致了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激活, 这就增加了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产生了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等症状。

表2 观察组、对照组心理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3讨论

3.1孤寡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

3.1.1随着老年人的脑和体内各器官、脏器功能的衰退,心理上逐渐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和寂寞感,自感给社会带来了麻烦,进而产生烦恼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病后更加明显[3]。

3.1.2任何人都怕衰老,怕死亡,希望自己越活越年轻,健康长寿,更何况是孤寡老年病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

3.1.3有些孤寡老年病人会感觉自身资历高、经验足、给社会的贡献大, 因而希望其他人尊敬他、爱戴他。因此,住院后总希望护理人员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对待他们。

3.2孤寡老年病人主要的心理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

3.2.1焦虑不安

这是孤寡老年病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痊愈时间等问题均不清楚,从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表现为烦躁,睡眠不佳,食欲下降等症状[4]。针对该类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一定程度上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消除这些症状。

3.2.2过分依赖

孤寡老年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分依赖的心理问题,这对身体的康复十分不利[5]。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放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种情况以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更为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耐心地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鼓励病人做生活自理训练。

3.2.3情绪不稳

表现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内心情绪的过度发泄,多见于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此类病人,医护人员要忍让和宽容,给予周到的服务,改变其态度。

3.2.4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会产生老而无用的想法。这种悲观消极的心理在患病后更加强烈,导致病人的求治主动性不高,这种情绪状态主要见于独立性较强,自尊心较高且病情较重的病人。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要主动关心病人,用家人般的温暖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信心。

3.2.5孤独寂寞

孤寡老年病人常常感到孤独、寂寞,缺少人与人间的交流,致使整天无所事事,情绪低沉[6]。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多的增加该类病人与他人接触的机会,针对性地组织病人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以热情,乐观的情绪去感染他们,向其讲述与人交往的好处。经过一段时间后,该类病人和病友间建立了感情,病友关系得到改善的同时,实现身心俱佳的护理效果。

3.3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对老年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要考虑到老年病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 做到有的放矢[7]。

3.3.1尊重老年病人的人格,创造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

护理人员须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 尊重老年病人的地位和人格,做到对孤寡老人称呼的尊敬;回答孤寡老人的问题时,态度要和蔼,解答要耐心。为孤寡老人设置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尽可能的消除患者因病情引起的情绪波动。

3.3.3调节好孤寡老年病人的生活,消除不良情绪对孤寡老年病人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善于调节病人的生活。在饮食上,力求营养美味;在精神上, 护理人员应善于排解孤寡老人的忧虑,多与他们交谈;在生活上,时刻关心他们的需求, 并设法帮助解决。情绪的稳定对身体康复至关重要。孤寡老年病人受到疾病的困扰, 往往产生烦躁、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关心和尊重老年病人, 使他们感到家的温暖,使其轻松愉快地接受护理,实现身体的早日康复。

3.3.5保持孤寡老人的良好心态对于护理效果有重要意义

由于孤寡老年患者生理及心理的明显改变, 护理人员应给予理解、尊重,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做到言行的亲切、礼貌、关心和体贴,保持孤寡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愉快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良好的影响, 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孤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遵循其心理规律, 采取与之相应的心理护理,促进孤寡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宋祥芳.几种情况下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护理版),2009,13(1):44-45.

[2] Mackinnon CD, Webb RM, Silber stein P, Tisch S , Asselman P, Limousin P, Rothw ell JC. Stimulation through electrodes implanted near the subthalamic nucleus activates projections to motor areas of cerebral cortex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s disease[J] . Eur J Neuros ci. 2005, 21( 5) : 1394-402.

[3] 孙巧玲.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护理版),2009,13(1):47.

[4] 冯焱.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9-10.

[5] Rajah M N, McIntosh AR. Overlap in the functional neural systems involved in semantic and episodic memory retrieval[ J ] . J Cogn Neuros ci. 2005, 17(3) : 470-82.

[6] 马凤贤.现代护理模式下护理质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 (9):152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2

【关键词】模拟家庭 实践模式 德育课程 德育辐射 体验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35-02

“模拟家庭”为南宁十四中坚持了20年的著名德育品牌活动,也是学校 “洒扫应对”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模拟家庭”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与思考中,学校构建了一系列的实践课程体系,用体验式教育代替传统的说教,不断探索提高“洒扫应对”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模拟家庭”主要是指由班级、孩子、家长与青秀区福利敬老院孤寡老人组建起来的一个“新家庭”模式。其核心是“家庭”,组建期间由班级、孩子及家长对孤寡老人进行照顾并建立正向情感联系,让老人们再次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情和社会的关爱。

一、“模拟家庭”实践模式分析

(一)“模拟家庭”实践模式历史分析

“模拟家庭”始创于1996年,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采取班级轮换制,每学期开学举行交接仪式。20年来,总计举行大小活动1400余次,参与活动师生近4000人,家长约300人,旨在教会学生珍惜和感恩、懂得孝顺和体谅,增强社会责任感,营造和谐友善、孝老爱亲、感恩奉献的校园氛围。该活动先后被评为南宁市十佳好事、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评比自治区二等奖、全区青年志愿服务十佳单位,得到了中央及地方各主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与好评。

(二)“模拟家庭”实践模式现状分析

1.“模拟家庭”实践模式的德育辐射面锐减。从1996年至今,共有80余个班级、学生及家长先后与21位孤寡老人组建“模拟家庭”,最多时同时照顾过9位孤寡老人。随着养老需求的增加,原本配合学校开展活动的青秀区福利敬老院扩大经营,新址外迁,靠近学校的原址建政路南三里86号青秀区福利敬老院虽然保留,但缩小规模,孤寡老人数量逐年下降,至2013年仅剩下两位老人,每次仅有两个班级的孩子参加活动。“模拟家庭”的德育辐射面锐减,无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成了“模拟家庭”在新时期的短板与不足。

2.“模拟家庭”实践模式缺乏创新,易滋生懈怠情绪。“模拟家庭”20年里,虽然每年孩子和家长在不断更换,但班主任是在进行重复工作的,在调研中他们表示在组织“模拟家庭”活动时感觉不到明显的变化和新意,敷衍及懈怠情绪偶有发生。

(三)“模拟家庭”实践模式的未来分析

随着青秀区福利敬老院的新址外迁,以及居住在建政路旧址范围内的孤寡老人数量逐年下降,“模拟家庭”未来即将面临无孤寡老人参与活动的局面。如果不对原有模式进行改进调整,那么“模拟家庭”这个用心经营了20年的德育品牌活动势必将随着孤寡老人的减少而消亡。

二、“模拟家庭”实践模式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为了让“模拟家庭”活动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发展,既秉承“模拟家庭”核心理念,又能满足学生在新时代的生命成长需求,在做了广泛的调研后,学校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对该活动进行延伸推进。

(一)秉承传统,让爱留在青秀区福利敬老院

依照“模拟家庭”的传统模式,仍旧以班级为单位,采取班级轮换制,每个班级的孩子们与一位青秀区福利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组成“模拟家庭”。每学期开学时举行交接仪式,主要在七八年级开展。参加活动的班级利用每周活动时间及传统节日到敬老院看望陪伴孤寡老人,或与家长一起接老人回家,外出游玩,共享天伦之乐。

(二)创新模式,让爱延伸到上林县巷贤中学

将原有“模拟家庭”对象范围扩充,增加上林县巷贤中学部分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孩子。其核心仍然是“家庭”,由班级、孩子、家长与上林县巷贤中学部分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孩子组建起来的一个“新家庭”模式。期间由班级、孩子、家长和上林县巷贤中学部分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孩子建立正向情感联系,让双方孩子开展一对一交互式体验学习,互相到对方学校及家庭(坐对方的课桌、住对方的宿舍、进入对方的家庭)体验不同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爱心教育等德育活动。

1.德育课程的创新

“模拟家庭”实践模式的创新不仅仅是在形式上,而且更应该着重于构建一系列的实践课程体系,用体验式教育取代传统的说教,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拓宽“洒扫应对”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学会感恩”体验课程。自带菜品为结对家庭做一顿午餐,学会表达对结对家庭的感谢;离开前给结对班级写一封感谢信,学会表达对结对班级同学及老师的感谢;通过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学习,感受父母为自己提供优良学习条件的不易,学会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

“学会交往”体验课程。到结对家庭体验住家生活,学会如何与结对家庭交往;安排入住巷贤中学学生宿舍,学会如何与舍友交往;在结对班级,进行不同环境下对比学习体验活动,学会如何与结对班级老师、同学交往。

“学会珍惜”体验课程。到巷贤镇敬老院,开展孝老爱亲活动,学会珍惜亲情;通过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学习,学会珍惜已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参观上林县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活动,学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学会离别”体验课程。与结对班级老师、同学道别;与结对家庭道别;与舍友道别,明白离别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学会离别,积蓄力量勇敢前行。

“学会规划”体验课程。参观广西规划馆,了解广西发展,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上心理团辅课“遇见更好的自己”,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反思自己的昨天,规划自己的今天,遇见美好的明天。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3

区长公开电话进社区服务日活动总结

在6月21日市长公开电话成立十周年之际,按照《市长公开电话进社区工作暂行办法》,区长公开电话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进社区服务日活动,活动重点为弱势群体(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提供服务。为保证活动的顺利扎实的开展,区长公开电话召开预备会议,要求各网络单位报活动方式,认真组织落实。

此次进社区活动以“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在全区54个社区同时开展,各社区都设立了咨询台,并悬挂了条幅,并摆放了咨询台标志。截止到活动结束,共受理投诉58件,现场发放便民手册137份。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区卫生局在民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会场,以曙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会场,开展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验活动,当天共为30位老人进行免费体验。在曙光社区分会场,医务人员免费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测血压。健康教育宣传员讲解健康常识,发放宣传单。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单138份。

2、新春街道办事永长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困难老人王淑范家打扫卫生,为其维修漏雨的房顶;和平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早就来到孤寡老人张慧兰家,老人已80多岁了,无儿无女。社区的工作人员帮助清理室内卫生,并决定每周为老人清扫一次;松竹梅社区开展了“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关心弱势群体,人人享有健康”活动,入户走访驻街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宣传社会医疗保险等相关优惠政策;永春社区工作者分别来到低保户蒋桂平家(因她家5口人都有智障)和低保户路龙家,帮助他们打扫室内卫生;通顺社区为老年人检查身体。

3、永吉街道办事处吉顺社区对特殊家庭王伟德家进行了慰问,给他送去了毛巾被、鸡蛋等慰问品,使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自由大路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弱势群体梁亚柱(瘫痪在家多年)家进行看望。

4、自强街道办事处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为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上,活动当日现场解答5例。

5、长通街道办事处组织办事处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分别来到光复社区、龙兴社区的高翔和全淑云两位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送上慰问品;清真寺两位低保户因拆迁无房居住,办事处民政科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多方奔走为两人联系租赁住房。又因两家生活十分困难,拿不出租房款。长通办事处领导经研究决定在办事处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先由办事处垫付租房款。

6、桃源街道办事处活动当天开展“残疾人乐园”助残捐助活动,加大宣传和投入的力度,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此次活动中。并决定每个月的21日为捐赠日。21日前由各社区组织居民和驻街单位将捐赠的物品(衣物、生活日用品等)统一交到“残疾人乐园”,辖区内的残疾人可以于21日当天挑选自己所需物品。

7、明珠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社区的特困户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关心他们生活状态,了解特他们的生活近况,帮助他们树立迎难而上的生活信心。讲解了当前政府关心弱势群体的政策,现场向特困户发放慰问品(两桶豆油),同时发放法律宣传册和市长公开电话便民手册。

8、曙光街道办事处于6月21日邀请曙光医院医师,在平阳社区开展疾病防控讲座,加深居民对流行病的认识,提高预防疾病能力,让社区弱势居民认识到流行病可防可治。

9、全安街道办事处、民康街道办事处、鸿城街道办事处各社区组织社区党员、社区干部深入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开展送温暖活动。如帮助残疾人低保户张庚民家清理卫生;对残疾人低保户顾小民家和常福贵家进行走访慰问,送生活必需品;帮助困难老人闫淑琴家解决长期无暖气问题等。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4

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是平的,万物互联,我们和永远保持连接,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庭。所以呢,邻里守望很有必要,是时候让我们相亲相爱啦。

2015年12月5日是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在当日举行的启动仪式上,全国妇联副主席宋秀岩宣布,“邻里守望・姐妹相助”巾帼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启动实施。咱们省妇联也发起了倡议书,“邻里守望、姐妹相助,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说的太好啦!

冬日的暖阳里,在大明湖畔,我采访了山东好人、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房泽秋。她成立了一个“房泽秋志愿服务驿站”,开展了多次关爱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等困难老人的服务活动。

我也是一名志愿者啊(八年前俺们杂志社就成立了幸福义工团),就跟着房大姐他们一起来到了济南历下区老年公寓。这里的老人有的是社会孤寡,有的是离退休有子女但无力照顾的,有的是患有慢性疾病又不具备住院条件的,年龄最小的60多岁,最大的100多岁。志愿者们分头行动,有的擦起活动室里的玻璃;有的陪老人拉家常,唱歌;还有不少人包饺子做饭。老人们爱干净也爱热闹,原来缺乏表情的脸上笑开了花。

爱是没有边界的。我们的志愿服务立足社区,重点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障人士,用邻里守望编织社区的爱心网,用志愿服务使每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关爱。志愿服务时时可为,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多种形式,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关怀,让农民工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留守儿童身边有父母般的关心,让残疾人身边有亲人般的体贴。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请主动搭上一把手;当社会需要帮助时,请积极出上一份力。小善大爱,点滴汇聚,让志愿服务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活动都会发在山东省巾帼志愿者网上(http:///),敬请关注!

过年了,全体编辑们祝福大家都团团圆圆的。吃好,喝好,看看《祝你幸福》,美滋滋滴,是吧?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5

使义工工作能行之有效地开展起来。以义工中心为平台,街党工委、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级领导对义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和给予大力支持。把社会有爱心的各阶层人士组织行动起来,使有需要的社群得到帮助,充分发挥了义工队伍能为社区提供无偿服务的社会资源力量,这支队伍为社区服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深受社区群众欢迎。目前,义工中心已接受来自社会各阶层爱心人士报名登记达1188人,义工队伍经历二年的锻炼在不断成长壮大。义工无私奉献精神已得到日报、晚报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并荣获市“雷锋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地区义务工作发展中心成立二周年以来。社区服务中心的领导下,本着“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围绕帮老、助残、辅助青少年、环保、居委援支、社会调研、热线和义务工作宣传等八个工作目标,地区义工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了以帮助孤老,辅导青少年为重点的帮老助少”和社会公益慈善各项活动。2004年义工参加各项活动有350多人,参与服务时间有5500多,小时,2005年义工参加各项活动有700多人,参与服务时间有6500多小时。二年来,义工参加多项活动人数累计达1000多人,义工参与率达83%义工参与服务时间累计达12000多小时,人均服务时间约12小时,受益的孤寡独居长者有73人,辅导青少年有563人,使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得到一定的帮助,从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现在将2005年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二、探索发展,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义工队伍建设。随着义工队伍的成长和实践的需要。如何提高义工助人技巧,我们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义工的培训,着重对义工的心理沟通技能、活动策划、口才训练等的知识掌握的辅导,全年举办了5次讲座、辅导学习班,参加学习的义工共263人。特别是负责个案的义工,邀请了著名的工作室的总经理来主讲;心理辅导和沟通技巧。通过学习有的放矢地训练义工如何开展个案工作。另一方面实现义工自我成长过程,通过义工参与策划活动,或担任活动核心领导、小组长等,锻炼组织才干,发挥口才等实现助人自助,提高升华。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

去年年内,我们以“情牵”为主题开展了慈善系列活动,首先,对辖内124户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了上门了解调查,掌握基本情况,并根据孤老和特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制定了活动计划,为了帮助他们缓解所面对的困难,义工决心以中心成立周年之日开始为期一年内,发动了慈善募捐助困义卖活动。义工们积极参与,积极出谋划策,出钱出力,资助扶贫,通过义卖和努力,筹集到善款12000多元,鸿运扇八把、学习笔记簿一批、云香楼月饼45盒,物资一批,以及共组成了30个关爱孤寡老人和辅导特困学生的爱心小组,使需要帮助的人士得到了一定的帮助和关心,义工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向社会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

1、关爱孤寡长者。我们开展了有“长者、义工迎新联欢会”“鹤首童颜”“地区公益活动”“地区月圆人寿迎中秋”和各关爱小组等敬老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敬老系列活动,使义工利用节假日或娱乐聚会,上门或到敬老院等方式去关心孤寡长者,为孤寡长者送去温暖和欢乐,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慰问和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关怀。义工不但经常上门探望老人,有一些学生义工还用自己平时不舍得用的利是钱或零花钱为老人买食品礼物,有一些义工而且出钱带老人上医院看病照顾,不少老人被义工的关心所深深感动。

2、关心辅导青少年,我们开展了有“沟通从我做起”“友谊万岁”“开开心心同乐日”“团队精神”“暑期兴趣班”“育苗爱心”“缤纷夏日的系列的:少儿手工大比拼、shousha.la.la”和帮助特困学生的辅导小组活动等等。同时,在“育苗爱心”活动中我们对33户特困家庭每户发放了150元的助学金,鼓励特困学生努力学习。我们特别注重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从心理辅导入手,以娱乐及交朋友的形式开展沟通,达到了不少青少年与义工结为朋友。在此过程,义工还很关心特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习或爱好特长的,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而且还有所倾重地鼓励他们,随着义工的付出、帮助,不少特困学生进步很快。例如:单亲家庭的同学,已辍学在家一年多了,期间经常与社会上的青年混在一起至深夜归家,他妈妈非常担心和无奈,求助义工中心,我们义工与他交朋友,使他对自己的所为很后悔说:以前都没有人这样对他,表示一定要重返学校,现在,他就读一汽交通技校,并很认真学习,他妈妈看到他的改变,表示非常感谢义工。还有在36中初一(三)班的同学,今年在班内学习成绩很优秀。另外,小学的同学,虽然很调皮但很爱画画,父亲年纪很大了,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义工就经常带他去美术馆参观学习,现在他一见到义工都亲切地叫:哥哥、姐姐。

3、扶助残障人士。我们开展了有“手拉手情牵大塘”:能力;辅导、生活知识、游戏娱乐等助残活动。义工一方面以关心辅导工疗站学员这些残障人士的生活自理为主,鼓励自尊自强,另一方面对残疾人士的子女进行帮助学习。例如一级聋哑人的儿子,比较顽皮,但义工“爱心组”20个义工轮流上门辅导他,使他学习进步很快,老师和家长都反映他现在听话多了,学习也进步了。

4、以“小小家庭医生进社区”“国际义工日”“义工成立周年慈善义卖”“销售星光福利”等开展社会慈善公益活动。2005年内,我们除积极配合区的“新春慈善送温暖,连起万家情”“社会公德宣传日”“无偿献血日”等的慈善活动之外,对我们40多位孤寡老人,45户特困家庭实施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面对社区进行了宣传工作,免费向社区群众提供了义务量血压、修理家电、按摩、理发等,通过义卖“奖券”让社区群众奉献公益爱心,使社区社会公益活动家喻户晓。这年内,中心接受了不少来自市其它区、街求助家庭的个案,例如,一些家庭因婆媳、夫妻不和、子女教育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市民,我们都一一热心地为他们服务。为社区服务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城乡空巢老人调研,通过抽样调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 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说,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够艰难克服,那么在遭遇突发状况甚至发生意外时,空巢老人常无招架之力,难免产生发生空巢老人孤独离世的悲剧。

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农村空巢老人状况尤甚

相关资料显示,空巢老人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尤其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非常低。他们大多数没有社会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而老人劳动所得很有限,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总的来说,老人的经济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收入偏低。这种状况一旦出现了额外的支出,比如,医疗费支出,而医疗费又占大多数老人生活开支的很大部分,这种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难托病怕看病等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所以,部分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会的经济支持,尤其在医疗费用的支付上,需要更多的社会政策倾斜。

疾病困扰,就医困难

北京、厦门、延吉等多个地区关于空巢老人身体状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超过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据福建省城乡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为无人 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空巢老人面对病痛常面临三大无助困境:急病突发无人知晓、慢性疾病无人照料、医疗费用过高无法承担。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以湖北省农村空巢老人为对象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就医方便的仅占40.7%;面对疾病,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上海市老龄办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调研时发现,超过90%的空巢老人选择需要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常规体检、定时上门护理、应急救助等等。

精神寂寞,郁郁寡欢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18-02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3亿,各大医院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是医院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由于老年人身体衰老、疾病缠身以及经济、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导致心理失衡。经分类解析,归纳了老年患者的心理表现。实践证明,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是影响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并探讨出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调理对策,疗效满意。[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内科2006 年~2010年期间住院的59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900 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596 例,女304 例;普通老年患者445例,在职老干部患者87 例,离退休老干部患者317例,孤寡老年患者51 例,疾病分类见表1。

1.2 方法:本组采取随机按住院号奇数为分析对象,经临床观察、访谈等方式,针对患者不同的社会地位、心理变异特点与疾病关系,进行解析,探讨有效的调理对策。

2 结果

从表1、表2归类分析,心血管病人以心情急燥易怒,焦虑紧张的心理为多见;呼吸系统慢性病患者以忧郁悲观,自卑疑心的心理常见;肿瘤患者以恐惧绝望、忧郁悲观的心理尤胜;孤独心理多见于孤寡老人;怀旧失落心理多发生在离退休患者,而在职老干部患者常以指令依赖为多见。

表1 老年患者心理特点与疾病关系 (例)

表2 不同社会地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例)

3 护理对策

3. 1 焦虑紧张的心理的调护:由于每个患者引起焦虑紧张的原因、程度不同,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使他们信赖医护人员,把心里的焦虑问题倾诉出来。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其次,耐心向患者解释有关疾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和疾病转归过程。必要时根据病情给予镇静剂。[2]

3. 2 怀旧失落感的心理调护:怀旧失落感患者,特别是离退休老干部,喜欢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业绩,当某种愿望不能实现时,容易诱发他们的怀旧心理,回想在职时的情景,感到生活中缺乏精神寄托,而产生极大的失落感,遇事稍有不顺心,便会大发脾气,严重的影响身心健康。[3]在护理上一是要诱导启发,人总是要老是自然规律,树立“老有所用”思想。二是要注意言行和礼貌,称呼要恰当。三是安排病床时,尽量避免和在职干部同住。四是在治疗护理时,多关心体贴,尽量给予方便,充分体现其温暖。

3. 3 指令依赖的心理调护:这种心理状态的患者,一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缺乏某些生活自理能力,不愿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检查治疗,甚至要求周围的人及子女百依百顺。对这类病人主要是启发疏导,指出不配合检查治疗,将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动员和协助他们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相应减少其优越条件,以促进机体康复。[3]

3. 4 孤独心理的调护:部分患者由于丧偶、丧子、“空巢”等生活事件,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带来影响,有些老年人长期过着孤独生活,环境造成其性格孤僻,冷漠寡言,忧郁自卑的个性,严重影响疾病疗效。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及责任感,并视其如亲人。安排病房时,既要考虑单人病房的寂寞,又要避免与儿孙满堂的同住而诱发伤感。同时,要经常与他们交心,并与他们的亲朋好友及单位联系,让其感到大家庭的温暖,为身心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消除孤独情绪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我们要仔细观察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等情况,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收集心理信息的方法,在于直接与患者交谈或与其亲友交谈,收集其心理变化信息,也可采取心理问卷进行调查,从患者回答问题中了解其心理反应。我们应充分理解老年患者的这种心理,同时适当、适时安排家属探视,使其性格开朗化,从而激励老年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

3. 5 忧郁、悲观、疑病心理的护理:这类病人绝大多数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病,且反复住院,身心健康受到较长时间折磨,怀疑自己患了绝症,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首先,要耐心向病人解释,诚恳地沟通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让其看到治愈的希望。其次,及时传递治疗信息,对患者进行启发疏导。也有些老年患者忧郁,悲观,因其机体器官的机能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处处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的感觉,对家庭、子女特别留恋,患病后深怕子女嫌弃自己,故烦恼、焦躁。住院后,一方面子女不在身边,另一方面又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既担忧自己的病情及生活习惯等问题,又疑虑久病床前无孝子,经常是坐卧不安、心神不定。对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较敏感,希望能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应鼓励病人克服内心的忧郁,促进疾病康复。[5]

3. 6 恐惧绝望的心理护理:多见于肿瘤和危重抢救病人,因意识到生命将要结束,常常表现出悲痛绝望,或因难以忍受痛苦而产生轻生念头。医护人员要尽量缓解病人痛苦,要同情和体贴病人,并正确运用“语言”对病人进行引导和启发,消除顾虑,严守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造成人为的紧张情绪,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剖析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异特点,按不同的心理活动,有针对的开展心理调护,是药物治疗和躯体护理必要前题。护理人员通过言语、情感和行为去改变患者的感受、情绪和行为,从而消除影响病人康复的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灵活运用上述心理调护对策,有效的改善病人的身心障碍,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但从现实情况来分析,心理变异的护理,不能单一的成为一种模式,它既有社会的作用,又有个体易感性及耐受性,因此,导致了老年患者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同时,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无论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环境、文化水平以及职务高低,在给予他们的治疗操作、生活护理、基础护理等我们都一视同仁,遵循凡是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任务的宗旨,尽心、尽力、尽责,时时体贴关心他们,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对老年患者护理要抱以同情心、耐心,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在生活上给予鼓励,使老年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根据老年患者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 于之章. 现代老年病学[M].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2003, 15-16

[2] 刘红.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杂志,2006,3:83-84

[3] 王琳. 邱玉崇. 病人的心理分析与研究[J]. 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3,14(7):2039

[4] 殷磊. 老年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9):50-51

看望孤寡老人活动总结篇8

1982年的夏天,兴国县平川中学高一(2)班学生池泽新早晨在学校旁锻炼身体时,见一位老奶奶挑着半担水,步履蹒跚,便上前帮助把水挑回了家。交谈中了解到老奶奶名叫王照秀,身边无儿无女,生活难以自理,池泽新毫不犹豫地对王照秀老人说:“奶奶,我和同学们会来照顾你的!”从那天起,池泽新和他班上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轮流到老人家中,为老人做家务、干农活,陪她聊天。

不久,高一(2)班的同学又得知学校附近有位叫汪发英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无人照顾,于是,主动上门担起义务照顾老人的重任。此后,高一(2)班的同学分成两个小组,为两位老人嘘寒问暖,洗衣做饭,使老人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都得到了满足,并结下了深厚的“祖孙情”。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原高一(2)班的同学升上了高二年级,学校又招入了一个新的高一(2)班。这时两个班都争着要照顾两位老奶奶。原高一(2)班的同学认为他们与老奶奶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通过一年的交往对她们的生活习惯也比较了解,照顾老人的责任应由他们承担。但新一届高一(2)班的同学却不同意,他们认为,自己是新一届高一(2)班,继承上一届高一(2)班的传统是理所当然的。最终,只得由学校出面协商,动员原高一(2)班将照顾老人的任务“移交”给新一届的高一(2)班同学。

此后,照顾两位老奶奶的孩子在每年9月都要换一批新面孔,并且一茬接着一茬,从未间断过。学校非常重视这项活动,把活动当成学校德育建设的一面旗帜。新学年伊始,学校总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校领导、团委领导、班主任都会给高一(2)班同学介绍历届高一(2)班开展“爱心接力赛”活动的光荣传统和感人事迹。同学们则相互交流如何把老人照顾得更好。

在这些孩子的精心照顾下,老人们再也没有感到寂寞,生活过得安逸充实,幸福地度过了她们的晚年,分别在92岁、99岁高龄去世。2001年12月,汪发英老人在弥留之际,看着满屋子前来看望她的老师和学生,说:“学生娃娃,你们给了我比亲生儿女更多的照顾,我感到很幸福。”

爱心不渝,奉献不止。在王照秀、汪发英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后,潋江镇洪门村富顺组的陈老汉又进入了这场“爱心接力”的活动之中。如今,老人对高一(2)班的师生们充满着感激,他说:“我感觉到了活着是多么地有意义,我好像又能看见五彩的世界了……”原来,60岁的陈老汉自幼双目失明,也是孤单一人。长期的磨难生活使他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2002年春,高一(2)班的同学开始轮流去他家,把那间又矮又小的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扶老人到街上去“逛街”,使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两个多月后,老人的性格变了,脸上绽开了笑容。

上一篇:关爱环卫工人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六一活动前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