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科技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9 00:47:38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1

关键词 科技馆 物理实验 非正式情境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要素[1]。但正式课堂背景下的物理教育,由于缺乏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施中存在着实验硬件不够、课时紧张等诸多的问题。因此,发生在教室及学校以外物理环境或互联网虚拟环境的非正式学习,如场馆学习(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日常生活学习(看电视、发展个人兴趣、读书、购物等)和课外小组学习(科技活动小组等)等,成为延伸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科学学习对激发和维持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习惯具有深远影响。

目前,美国有88%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提供“K―12”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化的科学教育资源[3]。为了适应新时期对于科技人才的需要,我国也兴建了许多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技场所,蕴藏着丰富的物理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三维目标要求。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科技馆等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重视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地把馆内的展品与初、高中的课程资源对应起来,未能很好地利用科技馆等资源配合学校的课程来进行教学。中学教师即使有对科技馆资源的利用,也往往局限在参观、考察等一些简单的方式,没有将课程教学与科技馆资源深入有效地结合。因此,北京市2015年的中考说明[4]中增加了科普阅读题,而科普阅读参考样题题材源于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技场所,再次说明了科技馆中有大量的科学课程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

本研究以中国科技馆为例,北京市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从其基本的科学观、学校课程设置、科技馆课程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对其非正式物理情境教学进行实证调研,研究北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内容与科技馆展品内容的对应关系,寻求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以期对学校利用科技馆资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开展物理非正式情境教育提供借鉴。

一、过程和方法

表1 问卷的调查维度

我们在寒假期间前往中国科技馆,随机选取参观的北京市中学生50名发放问卷(问卷的调查维度见表1 ),获得有效问卷50份,进行预实验,使用SPSS19.0进行信度检验,问卷总体结构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786。内容效度检验的统计分析采用单项与总和相关分析法获得评价结果,即计算每个题项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经检验题目具有较好的描述性。随后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得到结果为0.715,说明变量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果划分为四个维度解释率为66.1%,前三个维度与问卷设计相一致,第四个维度的方差贡献率较小且变量较少,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保证了问卷本身的信度与效度。随后再次前往中国科技馆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参与校外非正式科学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中学生参与度较多的还是图书馆、书店、科普读物等传统纸质媒介材料的学习,而经常和有时参与校外科技场馆学习的学生明显低于前者,只能达到60%。可以看出各种科技场馆、科普场所的利用率较低,仍然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76%的学生会经常读或有时主动阅读科普读物,说明学生对于科普知识的求知欲非常强。16%的学生节假日会经常去博物馆、科技馆等学习场所,42%的学生有时会去,表明非正式情境的学习并没有成为一种常态,这种非正式情境学习的地位还有待提升。这与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程度,老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密不可分。问卷题目分析显示在遇到感兴趣的科学问题时,30%的学生会请教老师或家长,54%的学生会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以深入了解,14%的学生会跟朋友或同龄人一起商量。这表明学生的探究兴趣都很浓厚,正式或非正式的科学课程资源如果能合理设置,教师再加以引导一定会对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性别差异上,如图1所示,男生相比较女生更乐意接受非正式科学学习,尤其体现在经常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技场所,阅读科普读物上分别高出了8.2%和16.6%。而女生则更愿意去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等科普类场馆。

2.科技馆课程学习态度方面

调查显示,在科技馆课程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科技馆这种非正式情境教学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如图2所示。多数人表示科技馆中的展品多富含物理知识,且展示形式多样,可从中体验到课堂内无法达到的探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如图3所示,46%学生表示对去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技场所上物理实践课程非常感兴趣,48%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可见学生对于这种物理非正式情境教学的接受度非常高。但是,目前只有16%的学生会经常参观科技馆,42%的学生偶尔会参观,而40%的学生不常参观。这说明了非正式情境教学的缺失,科技馆内的展品,没有与中学的课程教育相结合,学生的偶尔参观只是当作了一次有趣的科学体验,很多时候只是走马观花的玩一圈,没能很好的利用科技馆内的资源。学校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学校有意识地将科技馆资源纳入本校课程或假期作业中,如调查中了解到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印发了参观手册要求学生写出特定项目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北京石油附中要求学生参观拍照,做成PPT开学分享等。但是没有进行校外科技馆非正式情境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在科技馆内自学或与同学交流学习时,没有紧张和约束感,学习主动性无法调动起来,往往是漫无目的的参观。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我国台湾省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一种方式,利用“学习单[4]”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组织学生在科技馆内的课程,能起到激发兴趣、引导学习、学法指导和拓展视野的作用。 图2 中学生科技馆课程学习态度情况

图3 科技馆物理实践课程参与情况

3.校内科技活动及物理实验现状

我们从教学方法、实验方式、课程感受三个二级指标来研究目前学生对物理课程的感受以及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情况。如图4所示,有38%的学生对物理课程非常热爱,感到学习轻松;52%的学生感到一般,8%的学生感到吃力;近一半的学生并没有被这门课程所吸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的非正式情境教学课程能提供丰富的物理课程资源和精彩的演示效果,成为提高学习兴趣的很好补充。

在强调探究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升学压力,大量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的机械记忆、题海战术代替了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物理教学缺失了应有的学科特征。所以本问卷设置了一组实验方式的题目,以期能够了解目前中学的实验现状和学生喜欢的物理课程实验方式。调研结果显示,60%的学生希望能够去学校的实验室亲自做实验,只有16%的学生希望看老师做演示实验。说明学生对于这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很感兴趣,期待能够亲自实践。然而由于学时安排、课程设置以及地区的差异,不可能做到每一个实验都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因此,对于实验感兴趣,期待进一步研究的同学,非正式情境教学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补充。目前,不少科技馆配备了中小学实验设备,鼓励教师带着中小学生去参观、实验、亲身体验科学原理。但是,74%的学校没有建立校外的科技活动基地,说明现阶段北京市初高中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有待提高。

4.发明制作与科技创新性活动参与情况

由因子分析结果可知,第四维度为发明制作与科技创新性活动,是初始问卷设计结构没有考虑到的,涉及的题项较少,方差贡献率较低,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图5所示,只有8%的学生进行过一些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创作,说明校内的正式科学教育缺少实践环节,使得学生的创新性降低,不能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体会科学的乐趣。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正式课堂教学中只有44%的老师会在课堂中渗透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

5.问卷中各维度的分析

(1)各维度相关分析

我们采用将量表中各维度的总分相加,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假设检验比较各维度总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性。得到各维度分量表与总量表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各维度间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说明校内的发明制作与科技创新性活动开展的丰富与否会影响到学生的物理课堂以及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科学观。长此下去会造成学生与校外科技场馆的距离感和陌生感。所以物理非正式情境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馆校结合将有力的解决这一难题。

(2)差异性的量化比较

主要研究了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每个维度上是否有差异性的认识,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参与校外非正式科学学习、科技馆课程学习态度、校内科技活动及课堂实验、发明制作与科学创新性活动参与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6.科技馆资源与物理课程内容对应

科技馆中的资源契合了课程目标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需求[5]。可以发现科技馆内的教学虽然是非正规和非系统性的,但突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和互动性,重视思维的启发和兴趣的培养,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培养科学素养,重视学习的探究过程。科技馆中的展品多富含物理知识,为了能更好地设计参观单等物理非正式情境课程资源。现将中国科技馆中的部分展品与中学物理课标[5]中的科学内容做部分对应,将科技馆的物理资源进行梳理(见表2),以便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

科技馆作为非正式教育机构,与学校课堂教学相比拥有更加自主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学生对物理非正式情境教学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目前学校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期望还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而科技馆中的展品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动手亲自操作和现场体验,增加学习的乐趣,互动性强,可以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学校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开发利用科技馆中丰富的资源,挖掘物理非正式情境教学资源对于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缺乏,促进课程的顺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宝辉.非正式科学学习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9).

[3] 刘嵩萍.科技馆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 李君.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2

一、坚持“三个致力于”的学会工作总体思路。

创造性的开展学会工作,认真抓好目标教学、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初高中毕业班教学指导、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和第八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等项工作。

二、总体工作目标:

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工作都要立足于出成绩、出成果、出队伍、出名师、创一流,为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而有序的开展工作。

三、工作方法:

抓住两头、当好中介、深入实践、调研分析、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网络联系、集思广益。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一)积极围绕素质教育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

本学期,教研室要多次召开工委、乡镇(校)业务校长会,各学段各学科要多次召开中心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传达上级精神、布置工作任务、传递教改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举行教材教法辅导和专题讲座。

(1)小学学段进行新教材辅导。

(2)初中学段除暑期对六年级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分阶段对六年级语、数、外新教材进行辅导和初三年级教学辅导。

(3)各学科教研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写出本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部分学科举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题讲座。

(4)如何撰写教改试验方案和加改实验报告。

积极探索“轻负高质”的途径和措施。教师要按照《市九年义务教育学科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期初,教研室将制定《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以此作为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狠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各校要切实上好考查科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准随意增、减课时,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课外作业总量。教研员下乡检查指导教学,要把检查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向主管领导汇报。小学学段结合上学期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考查学科质量考查的检查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向全县通报。

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设好活动课,加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教研室要加强对活动课的研究与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指导学校把活动课程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上。要认真开展“创新周”活动。各校要根据县教委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做到“活动时间、内容、指导教师、学生”四落实。创新成果包括: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研究性论文、科技方案设计、科幻作品等。要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月上旬,乡镇中小学以工委为单位(国办校以校为单位),将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与交流。月中旬,将优秀创新成果报教研室参加县级评选。

根据县教委关于开展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双优课”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好“双优课”评选活动。各工委、乡镇教委和国办校要制定好实施计划,成立评审小组,广泛发动。做到人人展示,层层评选,发现典型,推出优秀。本学期完成工委和国办校级的评选工作,并将参加县级评选的“双优课”人选报县教研室。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要结合评选市、县级教改积极分子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创名法”活动。

根据市局精神,继续举办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今年的竞赛范围为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三年级语文、外语四科。各校要认真组织,做好辅导工作,加强对特长生的培养,力争取得好成绩。加强对山区、库区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学指导,教研员要多听推门课,从中发现问题给以及时反馈和指导。把教研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基础薄弱校的指导上,各学段要在较短时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改变1——2所教学基础薄弱校的面貌,以提高我县整体教学水平。

(二)以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教学工作的创新

各乡镇、校向教研室申报立项的教研课题要认真研究运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已取得那些经验和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数据资料是否归档?下一步怎样做?在基层自查的基础上,县教研室要进行抽查。进一步加强考试评价的研究。在试行县教委下发的《县小学考查学科教学质量考查指导意见》的同时,本学期制定《县小学考试学科分项检测、等级评价的指导意见》。各工委、乡镇、校除组织好在小学就读的六年级教师参加县级教研活动外,还要协本学片六年级教师的二级教研活动。乡镇、校认真组织所属六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

(1)组织六年级教师到初中听课观摩。

(2)本片初中教师送课到六年级。

(3)提倡学片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材分析、教法研究等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讨活动。进而避免六年级教师教学的小学化弊端,大幅度提高初中整体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第届教研教改“双成果”论文评选活动。各乡镇、国办校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进行层层评选,以此调动广大教师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的积极性。各工委、国办校按要求于11月20日前将评选的优秀论文统一报县教研室办公室。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开展教学研究。各级领导要切实抓好各学段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工委、国办校的中心教研组要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利用教学研究时间,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理论,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提倡集体备课、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确定重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教师依据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课题,选定其中一项进行研究与实验,也可联系教学实际,围绕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选题,题目宜小不宜大。

(三)深化素质教育目标教学与推广工作

继续抓好中小学目标教学试验校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小学分别对5所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试验校的目标教学盯住不放,进行经常性指导,同试验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成果总结,并在面上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题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在学生的情感、动作技能的评价上还需认真研究与实验,完善实践操作技能与学习情感的测评要求,逐步完善各学科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各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强教学检测与评价的研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有关学科教研员要按照大纲和教材要求,拟好单元(章)形成性检测题和终结性检测题,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加强学科德育和美育。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加强目标教学管理。教研室要加强对目标教学的过程管理,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发现典型,总结经验,适时举行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进行推广。县教研室及各学科教研员要全面掌握全县中小学目标教学情况。

(四)认真搞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

全面做好首轮课改总结。各学科要对高质量的课改成果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适时举办课改成果展示活动,为新教师传经引路。开好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推动会,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和课改文件,进一步明确新一轮的课改任务和工作思路。搞好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高一各学科教师要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县教研室高中组教研员有计划的进行学科培训,或进行教学研讨活动。高一教师要认真学习新大纲,研究新教材,对新、旧大纲和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进而把握新大纲、新教材的内容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加强专题研究。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加强优化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采取滚动发展式的研究模式推进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新一轮高中课改试验的质量。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分类辅导、分层讲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对于分层讲评,各校要认真研究试验,争取早出成果。教研室对高一教学加大宏观调控和指导。每月召开一次学科会,通报教学情况,解决前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下段的教学进度。在学进度的基础上,加大教学调控力度,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推广

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学纲、掌握教材内容体系,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开好信息技术课打好基础。教研室和各高中校要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并搞好《信息技术》新教材的使用指导工作。本学期还要组织教学实况的摄录像技术培训,以提高学校摄像人员的技术水平。各学科组在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要积极倡导把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注意引导示范,有层次地逐步推进。要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和使用效果列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继续抓好中学有关学科参加市级“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课”评选人选的跟踪指导,迎接市级验收。为发挥其示范作用,举行初中数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展示课2—3节。认真做好部级、市级和县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的日常指导工作。部级、市级实验校要做好试验结题的准备工作,学期末完成学校和实验教师的课题实验报告,总结出本学科和学校的整体实验成果(包括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软件。优秀论文等)。县级实验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计划,加强实验课题的过程管理,力争做出成果。乡镇、校也要抓好自己的典型。加快我县教研网建设,构建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库。各校要尽快完善学科组计算机的配备,逐步建立学科网页,加大学科教研创新力度。各校装备信息技术室要执行县教委的统一标准。初中校要做好信息技术室的装备工作,为年季开设信息技术课做好准备。

深入基层校检查指导。通过查看教学设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了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指导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搞好课堂教学。努力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力争使中小学常规电教媒体普及率达到90%,高中信息技术普及率达100%,初中信息技术配备率达30%。并发挥其实效性。

(六)搞好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及高中会考研究

认真做好中考试卷及考试情况的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初中各学科将举行九年级教学讲座和教学研讨课,以引导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教研的进一步深化。高中校要认真分析今年高考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各校要结合教学实际,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夯实基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适时召开年毕业班经验交流会。

根据年我市高考将实行“3+X”科目设置的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发挥高考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为学习研究“3+X”高考方案,教研室将组织高中校领导到外地考察学习。地理、生物已为高考学科,两科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动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高三各科分别搞1—2节研讨课,以达统一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高二年级面临六科会考,这些学科要狠抓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六科会考全部过关,优秀率上新台阶。

教研室将经常深入高中校听课调研,了解掌握各校的教学情况;经常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传达上级有关高考和会考的精神和信息。教研室对高二和高三个课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学期末进行一次统一练习,统一评估,了解各校的教学情况。月份高三语文学科举行话题竞赛;月政治学科开展一次对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的演讲比赛;根据“3+X”高考模式,将组织一次学科与学科间的小综合竞赛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内部建设

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讲”、“三个代表”的有关论述以及《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学习全教会文件,深刻理解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有关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县教研室《端风正纪“五不准”守则》及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师德修养,增强事业心和使命感。

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业务,更新知识,特别是学习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练好教研基本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按照市教研室《区县教研室专职教研员业务工作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县教委《教职工岗位责任考核暂行办法》,完成好本职工作。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

(1)每位教研员重点联系一个乡镇,了解掌握教学工作的各种情况。

(2)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搞一个系列讲座。

(3)每位教研员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学科典型。

(4)每人确定一个教科研课题,一年出阶段性成果,三年出终结性结果。

(5)每人每年搞一个阶段性教科研报告。继续办好《教研导报》,进一步做好全县中小学教研教改的宣传报道工作。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注重;物理实验;科学素养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②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6)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有些实验原理简单,需要的器材不多且在身边易找,要求他们在实验室外随机场所完成。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4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社会经验尚且不足,所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研究领域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基于这一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与效果。

(一)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从实施之初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相对于枯燥的课堂教学来说,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往往需要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一些调查工作,这对学生的吸引力极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技创新计划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申报相关科研项目的积极性逐年高涨。可以说,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热情,吸引学生把注意力从书本知识转向社会知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学生科研立项的质量逐年提高,研究方法不断改进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之初,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项目感到非常迷茫和困惑,不知从何下手。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实施,通过几届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完成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进行相互的传授与交流,现在的学生在相关项目的选题、研究过程和成果总结等方面都越来越成熟,相关项目的完成质量逐年提高。

(三)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领域逐渐扩展,社会责任心逐渐增强

通过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领域得到不断拓展。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为例,学生的研究方向囊括了林业发展、农村发展、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研究课题包括了天然林立法、湿地立法、生态公益林补偿、动物福利制度、外来物种入侵、二手房买卖、小广告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调查来探究事实真相,学会使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对社会有了一种人文关怀,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四)学生提交的课题材料逐渐成熟与规范,培养了认真的学习态度

通过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学生所提交的课题申报材料和项目结题材料越来越成熟,学术规范受到重视,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踏实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这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在选题、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的较多“硬伤”,有待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

(一)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1.选题过大,研究难以深入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设立的项目普遍存在选题过大的问题。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有些学生申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研究”“湿地保护研究”“保护地立法问题研究”等课题,都是以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范围过于宽泛。学生往往认为立项题目大则容易搜集资料,研究即有章可循、相对轻松。殊不知庞大的论题难以把握,在研究时缺乏重点,只能浅尝辄止,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无法成为研究中的精品。

2.片面追求专业化,脱离日常生活实际

学生在选择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立项题目时,往往注重考虑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是否相吻合,以图在立项申请时占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学生申请的课题大多与林业、环境有关,而学生平时很难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对实务问题也了解不多,如此专业化的选题有可能超出学生的把握能力,在其研究过程中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反而会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研究能力的锻炼产生不利的影响。

3.专业跨度过大,不同专业的联合研究难以实现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一些选题专业跨度过大。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学生申请的有关外来生物入侵、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题目,都需要对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知识有所了解,而法学专业学生通常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进行课题研究时会面临太多的困难和障碍,甚至于无法完成研究。虽然现在鼓励多种学科背景的学生联合起来开展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但是由于大学生受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实现知识上的综合运用与融会贯通。再加上当前的相关管理制度只注重扶持项目主持人,对项目参加人没有给予太多的利益,这也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难以组成团队进行联合研究。

4.选题重复较多,所关注的问题较为狭窄

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研究项目的创新性不够。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学生的选题重复性较严重,外来生物入侵、生态公益林补偿、城市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选题在每年的科技创新计划研究项目申请中都会出现,而且在研究上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新意。这说明学生的研究视野依然不够开阔,受到一定局限。

(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1.忽视文献研究,缺乏对现有理论的总结与梳理

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提交的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申请材料和最终研究报告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虽然在形式上学生会列出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但是实质上并未仔细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献内容,更谈不上深入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共性与差异。这说明学生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严谨性。严谨是学术研究必备的条件,也是学术精神传承的要求,所以严谨性对大学生的研究工作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要求。

2.实证研究流于表象,难以深入

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与单纯的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相比较,学生对实证研究更感兴趣。因为有实证资料,就可以做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方法容易掌握,分析路径也容易切入。在实证研究方面,学生采取的主要是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通常,学生对调查问卷的设计比较用心,但是在调查问卷的对象选择和发放方面往往比较盲目。例如,有的学生仅仅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这使调查对象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也有失偏颇。而学生在访谈对象的联系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难度,这使访谈对象的选择受到限制,往往仅仅局限于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其他利益各方的诉求则被忽视,从而导致访谈的最终结论难以客观准确。

3.不注重方法论,忽视研究方法的使用与贯彻

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为例,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更侧重于传统的法学研究,而对方法论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样,在相关的法学教育中也缺乏相应的内容。这都导致学生对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研究方法的使用与贯彻。缺乏方法论的指导,研究方法不能以一贯之,则研究过程就不具有连贯性,研究成果也难以严谨、客观。

(三)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立法研究,研究内容避重就轻

以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类专业为例,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课题研究在最后的结论上大多定格于提出立法建议,动辄要求修改现有法律,或是干脆出台一部新的法律,而对现有法律制度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缺乏深入的调查与评价。立法建议的重要性当然不可否认,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迅速实施。所以这样的研究结论最后往往流于空谈,效果无法检验,对问题的解决也是于事无补。

2.研究结论以点带面、挂一漏万

由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选题往往过大,所以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常会自行将论题加以限缩,但是为了使最终的研究结论与题目相符,学生又会将一时一地的分析推而广之,设定为普适性的经验,从而得出一个大而无当的结论。有的学生的课题研究往往仅关注影响因子中的某一要素,而忽视了其他要素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从而导致课题研究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3.一味追求批判的新意,缺乏科学的基础

在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惯常以批判者的姿态出现,对现实问题总是站在对立的立场进行审视。例如,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往往只是从一些学术资料出发,对现实制度进行大肆批判,并不考究制度背后的支撑因素究竟是什么、现行制度在现实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是将怀疑等同于批判,将合理怀疑变异为一概批判。批判的精神对研究者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弥足珍贵的品质,但是批判应当是经过调查分析之后完成的。如果没有自己的调查分析,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而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那么虽然秉承了批判的精神,但是忽略了科学的内核,也是不符合科学要求的。

三、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缺乏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受专业知识积累不够、生活阅历浅的限制,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深入、对社会问题不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研究对象的认知。同时,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整天忙碌于上课、考试以及考研、找工作等常规性事务,而投入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研究中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质量。

(二)指导教师未充分发挥指导效能是问题产生的间接原因

指导教师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指导往往集中于“一头一尾”,即对学生的课题申请和成果总结阶段进行指导,而对研究过程这一中间阶段缺乏必要的指导。同时,教师的指导内容大多局限于提供一定的思路、审查相关的材料,而对学生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进行研究的基础文献总结等缺乏必要的指导。

(三)传统的教育模式桎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从根本上说,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科研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从小学到大学,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采取的方法都是以灌输式为主,考核方式都是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所以不利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进行拓展性思考。

(四)对科研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是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

当前,从学生、教师到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这阻碍了大学科研教育的整体发展。大学生往往认为,国家或是学校提供资金的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的唯一表现形式,只有那些成功申请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学生才有资格从事科研活动,其他人只能在门外旁观;同时认为学校对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要求不过是在考试之外设置的一种辅助的考察形式。因此,大学生虽然对申请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热情高涨,但是如果未能申请成功,那么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当然,导致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可能是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教育缺乏经费支持,使除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之外的科研活动难以开展,但对大学教育的误解、对科研教育的忽视也是不可否认的主观原因之一。

教师对科研教育存在同样的认识误区,认为科研教育是课堂之外的事情,仅仅将其等同于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指导,而忽视了在平时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科研指导与训练。其实,对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并重”并不仅仅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同等重要,还意味着书本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都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同样,高校对科研教育的认识也仅仅是将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定位为课外活动。虽然高校在修订教学大纲时,逐渐压缩课堂教学学时和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同时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挑战杯”科技大赛以及各种论文评奖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都是作为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的,其重要地位仅仅体现在活动成果可以作为学生课程考试成绩的补充上。因此,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意识到科研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

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各方对科研教育重要性的忽视,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导致了科研活动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仅占据了非常次要的位置;也使科研活动的参与仅仅成为少数大学生的专利,而不是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普及。这最终导致高校缺乏开展科研活动的氛围,也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质量的提高。

四、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的改进建议

(一)对学生的建议

1.选题宜小,研究方法宜简,研究结论不宜夸大

大学生在初次进行科研尝试时,首先应当将选题限定在一定范围,切忌贪大贪多,因为小的选题更容易把握和完成。尤其是在实施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从普通的社会问题入手确立选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身的科研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选题,所以容易搜集到丰富的信息资料,研究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同时,相对其他研究方法而言,实证研究的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同时对大学生的能力锻炼较为全面。例如,调查问卷的设计需要学生全面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得到了锻炼;而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总结与分析问卷结果、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则可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此,在没有掌握其他研究方法之前,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是较为便捷和高效的。此外,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应根据调查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恰当而严谨地做出评判并得出研究结论,要尽量避免夸大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不要过分地拔高结论的重要性。

2.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未知

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属于被动学习。而在大学,虽然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仍处于重要位置,但其决定性作用正逐渐消减,自主学习模式已逐步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导模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得到强调。因此,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应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学习,以便更好地适应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其科研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其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观念,从而有助于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创建良好的开端。

3.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锻炼组织与协调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个体意识比较强,团队意识相对较弱,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愿与经验。但是,科研活动往往需要集思广益,需要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因此,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中,应注重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这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素质和能力。

(二)对指导教师的建议

相关调查显示,没有教师指导是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开展创新项目研究的主要原因,也是阻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1]。教师的工作重点是育人,教书只是达到育人目的的手段。因此,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学生需求的相互融合。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其中应当包括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当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要从点到面给予全面指导[2]。这种指导包括2个方面:一是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科研培训,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指导;二是专门对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课题申请、研究过程的开展和研究结果的总结等方面的指导。

(三)对学校的建议

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以及学生从中小学教育阶段沿袭下来的被动式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应当通过从书本知识讲授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大学应当明确自身在学生学习阶段中的转折性地位。大学是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既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职业训练场。在这里,学生需要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完成转变,而大学则应对学生的这些转变发挥推动作用。

2.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中融入科研需要

高校应在教学制度的改革中考虑学生的科研需要,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解放思想,同时也需要解放时间和空间[4]。过多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容易使学生疲于上课、疲于考试[4]。因此,高校应适当减少总学时和学分的要求,重点减少课内学时和学分,扩大学生学习的自和选择权,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4]。

3.改革考试制度,以适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

在考核方式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手段,以激发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动力。笔者认为,利用平时成绩来调整学生考试总成绩是一个不错的手段,但是平时成绩不应以出勤率来认定,而应结合学生的发言、讨论、提问情况以及课外论文的完成情况等予以评定。另外,笔者认为,应当提高结课论文写作在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效用。对文科学生而言,4年的本科学习中总有几门课程是以撰写论文作为考核方式的。如果每一次都能够充分利用结课论文的完成过程进行发现和总结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那么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是有益的。可惜的是,当前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教师往往将其单纯地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而学生也只是将其作为拿到学分的一种手段。这使结课论文仅仅成为学生通过课程考核获取学分以及教师评判学生课程成绩的一个工具,丧失了其真正的运用价值。

4.改革教师的评价体制,以激励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高校应当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以及采取配套的保障措施,如提高教师科研教学工作的评价权重,制定倾斜政策使教师为学生科研教育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从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不断开拓教学思路。总之,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不仅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合同法”课程建设。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5

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归纳。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

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 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设计趣味物理实验

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生活用具奠定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6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人类社会进入新千年,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个性化人才成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一方面,知识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素质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储存知识变为生产知识,从机械模仿变为自主创新;新时期国际竞争正空前激烈,国际竞争表现为人才竞争;同时人类社会也暴露出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道德危机等等。另一方面,根植于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课程结构进行反思,不顾人的发展而专注于学校课程的经济功能的统一化标准化的课程结构模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个性化复合型人才需求。实际上,课程结构承载着人和社会的和谐生态发展的重要使命。如何处理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等,是新时期课程结构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随后于2001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课程结构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目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网络平台;青少年;中小学生科创;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251-02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集中和发散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1]。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因此,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同时它的顺利开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以创新教育为主,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外主要以学生直接参与到动手中来,通过政策导向与学生兴趣来实现创新教育。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推行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计划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不低于1小时接触科创、文艺、体育等项目,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与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在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因此,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教育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但是,科创老师课外指导不到位、学生缺乏指导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3]。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体系[4],通过搭建网上科创平台,使学生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使科技创新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网络创新平台的作用分析

网络创新平台是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一座桥梁,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创新平台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中小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感官细胞,产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创新的热情,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想要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自己也动起手来,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即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的行为技巧,包括多信息加工融合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熟练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现能力及物化创造能力等。网络平台配有名师视频教程、机器人程序源代码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创新平台中可以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不但可以将传统的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色并茂的动态教材,而且能够实现教材各元素的非线性链接和灵活跳转。网络使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从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拓展中小学生的创新实施思路

网络是一座为学习者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的宝库。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选择自己需要的任何资源,还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补充、改造。发现问题,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浏览和查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动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二、构建网络创新平台

由于网络创新平台对中小学生创新会起到重要作用,搭建了如下的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主要由赛事动态、科创教程精选、文件下载、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组成[5],每部分的功能如下:

(一)赛事动态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适合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竞赛不下几十种,包括国家、省部、地市等举办的各级青少年科创、机器人比赛,乐高、慧鱼等公司主办的科创大赛等,其中以下两项国内最为权威:一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基于网络平台,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大赛的基本情况与参赛注意事项。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便捷地指导学生参加哪个竞赛、怎样参加竞赛、怎样开展竞赛项目的研究。

(二)科创教程精选

联合机器人专家、科创指导老师,将其在教学中的录像汇总后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学习到科技创新教程。

(三)文件下载

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下载到一线教师在教学及科研中积累下来的科研报告、教学视频、文档和图片等,学生能及时了解到我校老师的科研情况,使自己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得到参考和受到启发。

(四)成果展示

汇总大赛作品图片、作品视频,将学生在参加各类比赛的视频和图片以及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也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平台,进行作品展示,以便学生借鉴。

三、网络创新平台的实现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搭建网络平台并丰富网络平台资源,研究框架的实施见图2所示。

(一)采用ASP语言设计创新网络平台

采用ASP语言开发打造创新网络平台,不仅仅局限于与HTML结合制作WEB网站,更重要的是能与XHTML和WML语言结合制作WAP手机网站,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浏览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

(二)制作指导视频

针对不同的赛事制作教师的指导视频,学生创新活动都存在机构制作、想法实现等具体问题,组织教师对其进行定期指导,网络平台汇总往届教师对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录像。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三)收集文档和图片

每次学生参加比赛,会把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新思维、新创意记录保存,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总,并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文档或者图片,方便后来者参考和学习,实现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曹艳青.以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2011,(30):174.

[2]刘春元.网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2005,(04):47-48.

[3]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

[4]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

课外科技活动总结篇8

常熟市义庄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常熟市义庄中心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继续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开展扎实细致的教学管理、深入有效的教学研究、积极务实的教学改革。

二、主要工作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稳步实施新课程计划

1、按照课程目标,确立课改理念和实施策略

(1)创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增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打下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各种学科、各种课程的综合发展,均衡发展。如艺术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包含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领域综合发展,还包含了关爱、欢乐等众多情感因素。而体育的目标包含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要求。

(3)充分开发课程内容,加强学科内容与生活、与科技发展的联系。现实从“教课本、学课本”向“用课本教、用课本学”的转变。冲破学科自身的知识阶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综合应用。

(4)创导建构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提倡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尝试开展成果展示,口试、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6)顺应课程三级管理机制,增强“适应性”,对校安排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每位老师要多动脑筋,多想方法,充分以发挥教学中的创造性。对于本校有自主管理权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安排课程的设置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处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和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德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以及虞山、尚湖等自然资源。结合学校特色,利用和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科学实践资源。

2、把握新旧交替的过渡性课程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积极主动实施。(列表如下)

几点说明:

1、一年级全部实行新课程计划,而由于今年是新课程计划实施第一年所以会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意见如下:

①品德与生活课由于教材跟不上,上课内容定为原来的品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任课教师可灵活安排进度计划。

②艺术学科由原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任教,如何合作教好一本教材需要教师通力合作,提倡集体备课,原专任教师应逐步向艺术教师要求靠拢。

2、信息技术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因此本学期1至6年级均尝试开设信息技术课。各年级任课教师在学校制定的总目标基础上自行制订计划(安排上机时间占总时间的50%)并上送教导处.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

①四、五、六年级不单独设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包含班队活动内容,每月安排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原班队活动形式)

②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制定的总目标基础上由各年级组分别制定活动计划,并以年级为单位统一开展活动。

③综合实践活动应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法,以社会、社区为大课堂,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为内容之一,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综合性活动。

④学校订有“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活页材料作为三—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参考材料,另外高年级订的《动手做报》也可供参考。

4、原15分种短课1节上英语、4节上写字。

5、取消原兴趣小组活动安排。学生特殊才能主要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双休业素质班中培养和发展。

(二)、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教研活动和教学活动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摸清教材体系变化,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审视原有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教育观念的全新转变。

1、主科教研活动利用单周(语、数、外分别为周二、周三、周四)统一开展。

2、副课(包括艺、体、自、信息等)利用双周开展教研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具体另作安排。

(三)、课程改革与教学管理结合

1、主学科继续以教学“五认真”为重点管理内容。

A、听课管理,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全体教师要建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尽快适应40分种制课堂回归要求。校行政将加强随堂课、示范课、竞技课、结对课等多种课形的听课。使全校的优质课率得到提高。(优质课率目标达80%)。

九月份: 了解课、随堂课。

十月份: 三年内新教师竞技课, 各学科带头人、能手展示课。

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人人奉献优质课。

B、备课管理

本学期主学科将稳步推进集体备课,提倡共性教案、个性反思。各年级的任课教师分别备课利用期初教研活动“通课”,并输入电脑进行管理。教师的备课个性要体现在教材上,要适当记录“案例反思”。教导处重点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检查。

C、其它管理。

本学期将加强对作业的检查,检查要求更强调全面性、目标性。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后进生辅导的管理。通过竞赛的形式加强对优等生辅导的管理。

2、对校安排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体现为统合、服务和指导,校安排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就从计划、方案实施和学习评定三个环节着手跟踪。

3、教学评价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质量观,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整体性、多元性、发展性。评价实现四个转变。

(1)由知识性评价向智、能、情的综合评价转变。

(2)由定量评价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转变。

(3)由书面评价向口试、笔试结合的评价转变。

(4)由教师评价向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结合转变。

4、加强对教学质量观的管理。

期中、期末继续加强调研。全校语、数及格率保持的95%,提高外语学科的及格率。

(四)、课程改革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1、进一步调整、完善信息技术中心人员组织结构,明确负责、落实分工,健全有关制度。

2、加大信息化运用的硬件环境投入,使硬件环境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3、加大信息化运用力度,实现信息化为管理服务,为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标。

(五)、课程改革与教科研活动,少先队活动等诸方面结合。

1、顺应新课程要求,结合学校各项课题研究,各立项课题要对原有的教科研目标和要求作调整。使教学科学研究少走弯路,早出成果。

2、学校少先队活动也应顺应新课程设置要求,特别对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及隐性课程加于开发。

3、课程改革实施也要结合学校电教、科技特色的有利因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六)、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技和学艺竞赛。

1、本校各教研组开展的学科性竞赛(教研组自定后报教导处)。

2、教师教学竞技:包括参加各级评优课、论文评比和各学科的年会以及学校主页比赛,课件制作竞赛等。

3、学生学艺竞赛:参加中年级现场作文比赛、信息技术能力竞赛等。

(七)、其它:

本学期9月2日开学;1月15日语、数考试,1月21日休业式。

上一篇:公司户外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安全百日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