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30 12:39:56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1

【关键词】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途径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实现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是新形势下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课题。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提高干部培训教学质量,是干部培训工作的生命线,是决定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成效的关键,下面仅就此结合铁路党校干部培训谈谈个人看法。

一、当前铁路党校干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提高干部培训教学质量,重在提高参训干部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因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能力培养目前仍是各个铁路党校教学的薄弱环节。目前,铁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理论教学多,实际问题研究少;忽视业务知识、技术知识和岗位能力培训,许多党校授课还不能做到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安排不同的内容,缺乏应用性、科学性、灵活性;忽视按需施教、分类培训,教员熟悉什么知识就开设什么样的讲座,涉及扩充知识、增强能力和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内容较少,培训的实践性较差、针对性不强,不但难以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更难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行政决策能力。

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提高干部培训教学质量,队伍建设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与同级地方党校相比,目前,铁路党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二、新形势下铁路党校干部培训特点

党校教育是干部教育,党校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以各级党的领导干部为特殊群体,不同于其他学历教育和成人教育,铁路党校也是如此。新形势下,铁路各级党校培训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已经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基础,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心,具有独立的思考和研究能力,且逐步年轻化;有的已经过多次培训,不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些人还是某一领域的理论专家。他们学历高、眼界宽、干劲足、决心大。但同时,一些学员特别是70后、80后学员,工作经历比较单一,缺乏基层和艰苦复杂环境的历练,有的对国情、民情缺乏深入了解,在理想信念、大局观念、奉献意识、清正廉洁等方面需要大力加强修养[1]。

新形势下,铁路党校学员在培训需求上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总体需求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对更新观念、开拓眼界的渴望,对现实热点问题的关注;对充实领导科学和现代管理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本职工作的热切期待;对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二是岗位需求的层次性,岗位需求是党校学员因不同的职位以及相同职位的不同工作岗位所表现出的以提高能力和技能为目的的培训需求。三是个体需求的多样性,个体需求是学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除总体和岗位需求之外的个人兴趣、业余爱好以及个人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在个体需求方面,学员的需求越来越多姿多彩,越来越个性化[2]。

三、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提高干部培训教学质量的途径

根据以上对当前铁路党校干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形势下铁路党校干部培训特点分析说明,铁路党校培训只有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和本局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党校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干部成长的特殊规律,紧密结合参学干部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不断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提高干部培训教学质量,才能为铁路企业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理政的干部队伍,才能真正发挥好铁路党校作为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3]。

㈠创新培训内容。教学内容是干部培训的灵魂,在经历多年的变革之后,铁路党校的教学内容总体定位为“基础理论、铁路实际、岗位技能、党性修养”四方面。然而,由于各级党校培训对象职级不一,不同时期的形势以及不同岗位的工作对干部培训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在铁路党校干部培训的具体实践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创新教学内容问题。铁路党校培训内容创新,一是要根据不断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地开发教学专题,增强党校教学与时代特性相符的前沿性。要及时将理论宣传焦点、干部职工关注热点、企业改革发展重点形成专题,引入课堂,以最快速度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铁路改革发展的信息、动态,以对参培学员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动员作用。二是要根据铁路党校特性设计教学专题,增强党校教学与铁路管理活动的相融性。铁路企业党校既姓“党”,又姓“铁”,它不仅是培养党的执政力量的重要阵地,而且是培育铁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摇篮。据此应在教学内容中安排运输形势、铁路安全管理、铁路现代科技等相关专题,使参学干部对铁路改革发展现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三是要根据参训对象特点,因班而异安排教学专题,增强党校教学与培训对象需求的契合性。既充分体现共性,又适当突出个性,将基本理论课、实际研究课、能力训练课、现场考察课合理匹配,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㈡创新培训方法。“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无论教员的教,还是学员的学,都有个方法问题。根据党校培训实践,笔者认为创新培训方法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切实推进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研究问题、在研究问题中促进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式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题研究、学员论坛等方式。通过研究式教学,可以使学员在课堂交流中围绕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使学员在课堂交流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扩大眼界,提高认识;可以使学员在课堂交流中达到同系统的,从兄弟单位学到了好的工作经验、管理方法,以利于今后取长补短,促进工作;不同系统的,了解了协作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以利于今后加强联系、团结协作。这种良性的交流互动,对于铁路这个大联动机来说尤其重要。二是全面推进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教学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的教学方式。在互动式教学中,可采取对策研究、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模拟谈判等“边做边教”、“训教并举”的形式。通过设计内容引人入胜、方法轻松愉快、手段活泼新颖,师生相互交融的针对性活动,激发和引导学员在参与中体会、感悟、反思、交流,可以改变学员被动学习的状态,收到单一理论灌输难以奏效的效果。三是不断推进自主式教学。自主式教学就是发挥学员的主导作用,让学员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如为提高学员语言表达能力——开设表达训练、专题辩论、演讲比赛等课程;为提高学员调查研究能力——针对铁路运输安全、运输经营、内部管理等问题组织学员到现场学习考察;为提高学员组织协调能力——开设专题辩论、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教学活动。

㈢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借脑”培训,当今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以党校现有的能力不可能把握全部,这就使得企业中所需的某些高层次、前瞻性的培训,必须依托于名师名家及某些专业性的培训机构来进行,通过借“外脑”为我所用,达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启动“网络”培训,“网络”培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节省培训成本费用;内容容易修改更新;还可充分运用网络上的声音、图片和影像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借助远程网络将一些具有前沿性、现实性的热点课题直接导入课堂,让学员直接聆听高层次名师、专家讲课,很好地满足了学员的学习需求。规范“现场”培训,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的组织学员到生产管理现场进行实地体验,达到用实践诠释抽象的理论,把“纸上得来”化为“心中悟出”,促进学员将知识向运用的转换目的。

㈣及时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和学员之间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教与学的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反馈调节着重在以下方面:一是交流反馈调节。在交流反馈调节中,教员和学员之间进行着相互的信息交流,教员把教学内容经过思维加工后向学员输出信息;学员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并通过提问题、做案例、集中研讨等各种形式反馈给教员。通过这种信息反馈,教员可以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调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二是多方收集信息。教员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学员学习中的各种信息,如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教员要善于从观察和分析学员的听课、回答问题、讨论及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中获得学员多方面的信息;也要从定期考核、课余时间的反馈获得信息,作为调整后续教学的依据。三是及时评价反馈。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非常显著,并且证明每日的反馈较之每周的反馈效率更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定期座谈会及各项活动将学员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过:“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大师不在于书多,而在于智慧”。党校要真正达到让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目标,优质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加强培训,打造精品,推动提升。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干部培训的高标准和新要求,开展教学精品课建设活动。精品课建设涵盖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技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将全校教学人员纳入其中。依托这个载体,对每一门课从最基础的环节入手,逐一规范打造,使教员从中受到了锻炼,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二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完善基层锻炼、进修培训、调查研究、学习考核、集体备课等制度;帮助鼓励教员更多地参加有关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全过程包干来推动教研室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2

[关键词]铁道通信信号;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

铁道通信信号为铁路特有专业,培养的铁路信号工属于铁路特有职业(工种)。2008年5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期间,以国家示范院建设为契机,依托“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圆满完成了实训基地建设各项任务。2012年6月,该实训基地被确定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 专业办学定位

1.1 培养对象

本专业主要面向国有铁路,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地铁、轻轨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轨道信号设备的维护、管理,安装施工及应用开发工作,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本实训基地面向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面向铁路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及考证工作;面向铁道部及各铁路局技术骨干及职工培训工作。

1.3 就业率及就业方向

1.4 合作培养

为更好地培养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与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等企业签有联合办学协议,积极开展双主体订单班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时,该专业承担了原铁道部电务监察、高级信号工等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2 专业及基地办学条件和基本情况

2.1 专业设置情况

2.2 教师结构与建设

2.3 专业实训基地面积、设备、校外基地及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以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出发点,建成了多个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具有真实岗位环境的共享型、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3 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为重点,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为保障,以专业资源库建设为辅助,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探索并实施“岗位导向、学做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核心课程教学。

(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高技能人才培养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3个阶段,分别在3个学年中完成。

3.2 课程改革与建设

与武汉铁路局等企业的技术专家联合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根据铁道信号技术领域和铁路信号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铁道部铁路信号工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基于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过程,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突出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把“双证”课程融于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考取“中级信号工”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课时比例达到计划课时的50%以上,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实践教学的80%。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比例达到100%。

(2)课程建设。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从基本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到职业综合训练(岗前培训认证)循序渐进。

(3)实施以信号设备维护真实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标准。

3.3 教学管理改革与质量监控

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强化“政府、学院、企业”三个结合,突出“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四项重点,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4 本基地职业资格鉴定

在基地的建设方案中,参照了铁道通信信号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充分考虑了实训基地设备功能在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的关键作用。

3.5 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由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顶岗实习、铁路信号中级工技能实训及考证构成,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本实训基地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硬件和软件建设配套,特别是一些国内技术领先的设备,为职业认证课程体系实施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这对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平台打下了基础。

4 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依托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建共享,互惠双赢”的原则,武汉铁路局、湖北城际铁路等相关铁路企业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无偿调拨信号基础焊接组装设备、继电器测试台、计算机连锁系统、微机监测系统、6502大站电气集中控制及轨道转撤机等设备,设备总价值达585.42万元。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与武汉铁路局、武汉地铁等企业签有“订单”培养协议。每学期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承担一定的实训课、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学工作;开展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每年去联合办学企业工作的专业教师人数及时间达到一定规模。

5 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考核

5.1 实训基地管理水平

按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管理办法,实训中心会同教务处、教学督导处、基建与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对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管理。

5.2 实训基地考核制度

学院制定《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室管理办法》、《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30多项管理文件,确保基地稳定运行。

6 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情况

6.1 政府支持

湖北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并在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发展资金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6.2 经费支持及创收

近年来,依托实训基地,本专业共为铁道部及铁路局企业培训职工534人;为武汉地铁公司员工进行中级信号工职业鉴定167人;为企业技术服务到款额达350.5万元。所有这些都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铁道通信信号实训基地建设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7 示范作用与社会服务

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探索并实践了全新的校企合作建设模式,突出产学研结合和学做一体、校企合作共建、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导向、校企共建共管共用及引入企业文化 “五新”建设模式,被国内多所院校借鉴。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办学特色 理念 践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72-03

高职教育作为承上启下的教育层次,目前其规模已占据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如何在构建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使自身充满生命力和发展后劲,这是值得每个高职院校认真研究的课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突出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的属性,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确立了创建特色高职学院的目标,树立了“强调服务、强抓质量、强固技能、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使学校在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充满活力。

一、“强调服务”的理念与践行

强调服务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为社会服务的教育定位。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的。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是政府的职责,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将办学定位明确为:依托行业(铁路),校企合作,立足广西,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轨道交通发展,对接高铁建设,以行业专业群模式布局,以技术类型专业群模式开展专业建设,努力建成区域领先、特色鲜明、应用型的示范高职学院。

(二)为企业服务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的人才设计培养培训方案,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开设和建设行业期盼企业急需的对口专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的专业方向有五大类,以铁路运输专业群、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为行业特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以电子信息专业群、汽车装备与机械制造专业群、土建工程专业群为优势,服务于市域经济发展。专业总数保持在30个上下,以15~20个专业实施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以3~6个铁路特色专业试办应用型本科,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三)为岗位服务的课程选择。校企合作的根本一定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就具体岗位对接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就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现场教学和授课人要求深入交换意见,逐渐形成了“以岗导学”的课程设定原则:与职业岗位(群)需求对接,推导出上岗员工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推导出课程内容、开课体系和教学形式,按知识的相关性以项目的形式开发成课程模块,推导出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实训自测,利于技能比武、鉴定评价的课程运行方案。

(四)为就业服务的学训体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实训体系及总体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为毕业生专业对口的高质量就业着想,企业要有发展远见和社会责任,主动将职业院校视为企业自身的必要部分,就订单培养、技能鉴定、顶岗实习、合格就业拿出人力资源落实方案;职业院校要果敢突破传统教学框架,要在凸显学训内容、实训环境、操作过程、岗位职责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上下工夫,在实践课程、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技能考核等方面建立行业认证、企业认同,学院执行的教学、实训和过程管理运行体系。

二、“强抓质量”的理念与践行

强抓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抓规模质量。社会需求是建设规模的根本,随着高速铁路带来的铁路建设蓬勃发展,铁路职业院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又一次春天。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高职生人数从6000人直至8000人,2013年新生入校则达9000人规模。随着专业教师的不断引入,教学团队水平持续提高;新校区1000亩校园,2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进入最后的建设阶段,学院建设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然而合理的规模是质量保证的必要条件,学校在调整“十二五”发展规划时作了理性的分析,规模指标确定为:教学系、部、分院设置10~12个,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0000人左右,继续教育培训规模8000人次,争取3个以上的特色骨干专业升本成功,实现应用本科专业招收首届学生。

(二)抓结构质量。职业教育就业是导向,职业院校开办专业直接关系就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对专业建设要求是:形成以铁路行业为背景“1”完成“N”个铁路骨干专业的布局,我们称“1+N”铁路专业群模式;以若干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N”围绕一个相同技术类型的铁路骨干专业“1”开展的专业群建设,我们称“N+1”技术类型专业群模式。将“1+N”铁路专业群布局规模控制在铁路建设发展需要的范围,把铁道运营管理、铁道信号控制、铁道机车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通信技术、铁道工程技术等铁路特色骨干专业建设成国内领先水平,实现专业升本。辐射带动6个左右的“N+1”技术类型专业群建设,专业总数保持在30个左右,形成一个两层行星运行专业建设模型。既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结构配置,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的匹配设置,也满足学院同研共进的技术类型专业群建设格局,从而保持了专业建设的行业、社会依从度和质量要求。

(三)抓教学质量。2008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结论;2009年被确定为广西示范性高职学院重点培育单位;2010年被授予广西示范性高职学院称号,三年三个台阶实现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阶段性办学目标。2013年学院又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2013年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新的目标更高的要求,我们对照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领先、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居行业或区域领先水平的质量标准,制订方案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培育工程,制定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实施办法,与合作企业明确技术攻关课题联合开发,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热情,取得一批有社会服务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继续实施教学名师工程,遴选培养对象,增加专项经费,改善教改环境,引进和培养并举,以高水平名师带动和引领教师团队建设。抓师资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全面水平提高,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控和高标准。

(二)急企所急的伺服职责。从南宁铁路局的用人需求出发,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级非铁路专业学生中转铁路专业组成半订单班19个共计900多人。与6个铁路专业学生一起近2000人的2013届毕业生,仍不能满足铁路用人的旺盛需求,南宁铁路局还从其他高校招收非铁路专业学生1200多人弥补不足,但非铁路专业的毕业生是不符合铁路企业用人规定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急企业之所急,把这件事当做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企业能力的一次考验,学院领导专题研究果断决策,决定针对性开展岗前培训,组成上岗培训班15个,教学地点分别在南宁、柳州的四个不同的教学地点。完成这一任务的难度非常大,要解决专业教师不够,教学要多地往返,实训设施、基地使用不方便等难题。学院精心安排,与相关单位、站段多方配合,协调校内外实训基地使用,课任老师克服各种困难,很好地满足了这项特殊的企业需求。2013年仅8个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就为南宁铁路局完成各类在职职工培训、鉴定7600多人次,涵盖车机工电辆供各铁路岗位工种,为路局高效安全生产尽责解忧,得到了铁路企业高度评价。

(三)产学双惠的校企合作。在自控、电子、机电、物流、经济类专业,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联系相关对口的企业,聘请企业技术领导、岗位技术骨干,共同组建了产学合作促进会。产学合作促进会以会员制形式运行,由各教学系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根据不同企业生产周期,各专业教师深入合作企业交流研讨,吸纳企业的技改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案。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广西耐力工贸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经济实体――柳州市绿岛汽车钣喷美容中心;与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在学院建设了公司培训中心;与广西春茂电气自动化工程公司合作,共建校内工业产品生产线;与柳州达迪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企业由学院投入建设一个电子产品封装生产车间。企业全盘负责生产经营,学院要求教师、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完成顶岗实习、实训项目,校企双方实行分理制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还分别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柳州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关系,签订联盟协议。协议明确企业应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提供企业实用设备,共建实训基地中的专项实训室。学院为企业提供职工技术培训,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也为企业拓展业务增加用户开展社会服务。

(四)科技引领的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更突出的是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2013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首届科技节暨科技服务成果展的主题为“崇尚科技 实践创新”,共推介展出发明创造、技术服务成果和学生技能竞赛获奖作品近百件,其中已授权、受理和申请专利项目的作品40多件。精选出“高速铁路动车组模拟驾驶培训系统”、“高铁列车控制仿真实训系统”、“ 电控汽车发动机多功能教学台架”等4项发明创造成果,参展第二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企业的青睐,达成了多项为企业提供服务、培训的项目。近年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多种校企合作平台、实施各种校企合作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融入铁路建设、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之中。形成了 “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任务承担,服务企业”、“职工培训,技术输出”、“行业指导,融入企业”、“强固技能,校企对接”等特色社会服务形式。

总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努力在特色高校建设过程中,重点建成若干社会需求匹配度高的行业特色专业群,推动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对接铁路、轨道交通、区域产业、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贴近服务广西高铁建设、北部湾经济战略和柳州重大项目,确实提升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服务铁路、轨道交通建设和广西区域经济转型快速发展的能力。

【作者简介】胡邦曜,男,四川酉阳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郭健,女,辽宁大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4

【关键词】高速铁道 高铁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15-01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2012年召开的“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会议上透露:“到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万多公里,在建里程1.7万公里,无论路网规模还是速度等级,都居世界第一位。”科技部日前刚刚公布的《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2020年,将建成16000公里的高速铁路,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一条条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包括正在修建或准备开通运营的高铁,使中国铁路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我国进入高铁时代。

高铁在世界其他国家应用较广泛,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也相对完善,而在国内,由于高铁建设起步较晚,但高铁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因此,无论是高校学科设置还是人才需求总量预估都未与行业发展同步进行,形成了铁路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据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和预测,“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建设系统人才需求量约为80万人,其中高职层次的一线操作人员就占70%~80%。这就需要铁路高职院校紧抓高铁专业的建设,本文针对高职院校高铁专业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高铁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铁专业的建设应该突破传统的高职教育观念的束缚,真正从市场需求出发,分析预测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高铁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此作为建设高铁专业的主要依据,进而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来指导高铁专业的建设。针对我院目前的情况,高铁专业应是面向铁路建设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掌握高速铁路施工测量、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铁路设计、施工、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从事高速铁路的设计、测量、施工、试验、监理、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针对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强调职业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基础理论的实用性和技术理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应强调应用性,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性。根据这个要求,高职高铁专业必须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课程设置应与高铁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突出高铁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针对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课程设计方面,应深入高铁企业进行调研,看看未来5年以及更长时间内高铁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然后结合企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因为高铁在我国起步晚,是以要想尽办法力争把这个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加进课程内容,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而不是过时的、淘汰的技术。这样引进、开发编写适宜的教材就成了其中的关键点,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力图使教材满足现代高铁教学的需要,能够和实际工作相结合。除此之外,实物教材、多媒体教材也应纳入教材建设体系,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感性的认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加大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重,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的时间,把书本知识转变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实验教学的内容要尽量吸纳高铁行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对于演示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应适当减少,而对于操作性强、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应适当增加,有效利用理论、实验和实训等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总之,要使高铁人才培养符合高铁行业的需求。

三、构架高铁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力量

高铁技术是新生事物,教师的知识贮备一定要做好。现有的教师大部分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做到得心应手,往往只能空谈理论,同时对高铁相关的新技术更新慢,了解少。按照高铁专业建设的需要,应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并建立“双师型”师资。一方面,要定期组织教师到高铁施工现场观摩学习、聘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铁方面的专家或者技术人员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和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高铁专业知识贮藏和实践能力,使教师适应高铁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并把这种能力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聘请高铁施工现场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使学生能够获得从一线带来的最直接的指导。通过校企合作、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高铁专业教学团队,壮大师资力量。

四、建立高铁实训基地

现代高铁人才的重要标准就是具有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建设实训基地就成了高铁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有两种: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外的实训基地要选一些和高铁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校外实习和技能鉴定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带领学生进入一线施工现场,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具体应用于实践,使之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通过工学结合来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在实训室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上,要尽量按照高铁企业的生产模式组织和实施实训活动,把企业真实所需的职业素质、质量要求和安全生产融入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我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高铁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质量高的、真刀真枪的实际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 高峰.高速铁路——在铁轨上飞驰的梦想[J].交通与运输,2011(1)

2 涂玉芬、王德洪.我国高速铁路人才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5

……..一、转变观念,调整结构,发挥资源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各行业都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铁路也提出了“减员增效”,取消了计划招生的指标。这对多年来靠计划经济办学的技工学校来说,面临着一种生源枯竭的严重考验。加之铁路分局把学校的办学经费减少了50%。在困难条件下,学校究竟如何生存,这成了全校教职工共同关注的热点。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动员全体教职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引导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不靠上帝靠自己,不靠计划靠市场的新观念。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调整科室结构,加强了培训科、学员科人员的力量,明确了分工职责,为建成较为完整的培训基地创造了条件。另外,我们还认真分析了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建校15年来,学校已拥有比较健全的教学设施,前三年,又先后被分局确定为客运人员、接触网工、计算机、货运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基地。今年初,分局又把职工失业、下岗、息工培训基地放在了我校,学校现有的一些实习场地,实验室、电教室等教学设施基本能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我们提出了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思路。我们先后组织有关人员到分局各业务处和分局职教中心,联系寻找培训任务,到基层站段去宣传学校正规培训的优势。在分局和各站段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积极的筹备,我校的短训班连续不断地办了起来,包括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劳资干部的培训,甚至局职教软件培训班也放在了我校。

……..在实践中,我们以严谨的求实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良好的育人环境,周到的后勤服务,靠质量,靠声誉,赢得了铁路培训内部市场的信任。

……..二、针对特点,形式多样,树立服务意识

……..目前我校的职工培训对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复退军人的岗前培训,每年的人数约400人,学校始终保持在800人左右的规模,学制为两年半;另外,就是承接的各种短训班,包括大专函授的学历教育;三是为站段培养急需的技术工人。学校的培训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保持从严治校和良好的校风得以发扬,我们组织学员科、培训科,认真研究措施,修改过去的规章制度,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传统,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考核办法,建立了学员自管组织。并结合学员特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职业道德、铁路改革形势、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同时,在学员中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有益的活动,发挥学员专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几年来,在我校培训的复退军人之间,从未发生过恶性事件,教学秩序井然,学习风气浓厚,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办班形式上,我们采用学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长学班与短训班相结合,并采取与分局有关处室、与兄弟学校、站段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服务现场。从前年开始,我校与兰州铁道学院联合开办铁路运输、接触网等大专课程,招收宝鸡铁路地区的铁路职工参加专科学习。这几年来,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今年又招收了169人;我们与西安铁路运校联办的中专学历教育班,这几年一直以良好的教学质量取得信任。另外,我们还坚持走出校门到现场办学,创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办学新路,深受现场职工的欢迎。

……..在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我们要求全体职工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学员作为学校的上帝。我们结合学员现场的实际需要,删繁就简,调整课程内容,增加现场工人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一切从实际出发,我校还主编了《接触网结构与计算》、《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等,在全路推广使用均收到良好的效果。除此外,我们还结合学校实际编辑了《接触网工专业模块教学》和《客车乘务》等教材,都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版权所有

……..三、更新知识,强化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

……..办学质量又决定于教师的师德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打铁先得自身硬,学高方为人之师。为了紧密结合铁路企业内部职工培训的需要,我们还先后分批组织教师到基层站段“充电”。现场新技术、新科技、新设备、新手段的运用,就是我们教师学习的现场和课堂。所以这两年来,我们把教师到现场调研、学习作为专业课的一个重点,采取定时间、定目标、定内容的“三定”办法,组织铁路运输、线路、信号、通信、接触网五个专业的教师下现场“充电”,更新知识体系,了解现场正在运用的设备,把教学重点放在实用和操作技能方面。缩短了教师与学员间的心理距离。我们还利用暑假组织32名专业课教师,到外局学习考察,回校后撰写出57篇有价值的论文,已有13篇被省部级刊物采用。

……..目前,我们在每一期短训班开办之前,都认真地研究所教对象的需求,主动与委培单位共同研究教学重点,以及学员需要学到那些方面的知识,一切服务学员的知识需求。教师们认真备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尽可能通俗易懂、易记、生动,确保每一节课的质量和效果。

……..四、改善环境,加大投资,搞好基地建设

……..紧贴企业内部,主动适应市场,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首先是要有一个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求全校师生严格遵守公民道德,言行举止,文明礼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让每一位学员感到,学校的确是一个培育人,增长知识的大熔炉。其次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始终保持清洁卫生,布局有序,花卉蓬勃,绿色如茵。活动场地齐全无损,步入校园总有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三是后勤服务优良,住宿干净、整洁、明亮;伙食供应规范标准,花色品种繁多;学校超市生活用品齐全,使学员们有一种身居家中的体味。

……..近年来,我们投资改善学员的住宿条件,把原来旧的床板全部更新席梦思床垫,安装了空调,平整了校园活动场地,增加了绿化面积;去年假期我们又在校内小花园,开辟了第三食堂,新购置了全套餐具,专为培训班学员服务,使就餐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在教学设施上,我们开通了校园网,新增了60多台计算机,完善了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设施,去年教学楼投资87万元,增添了相应的设备,下半年又为改善办学条件投资75万元。使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大为改观,也为今后继续扩大培训规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6

关键词 铁路职业技能人才 培训效果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ailwa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ZHANG Huizhen

(Shanxi Datong-Qinhuangdao Railway Company Limited YUCI Station, Jinzhong, Shanxi 030600)

Abstract After the basic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railwa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n the standard, this raise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skills and qualities of railway staff.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ailwa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mode and effects, to explore design concepts and skills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mode and effects.

Key words railway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training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1 当前我国铁路职业人才培训模式

我国现存的铁路管理体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铁道部、站段以及路局,而铁路系统如今实行的教育培训也是在现行铁路的相关管理制度下实施的。我国铁路系统职业教育也就是对在职人员进行铁路运作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由铁道部、卫生教育部等对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再由路局下达或是承担给站段进行具体工作的执行并监督管理。通常路局会拥有若干的培训基地,但却存在培训资源不充足的缺陷,于是很多的路局就会把原属路局职工放入站段,将其规划于特定的机构中进行培训,从而形成一个以基层站段为主,从上而下进行培训的组织。①

2 人才培训问题和培训效果分析

2.1 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模式问题分析

首先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人才培训都建立并落实在基层站段,但是基层站段的培训资源却无法满足培训的发展要求,而在师资的调遣上也无法及时找到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有专业操作经验的师资力量,因此师资的供应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另外,在培训教材的选择上,也受到了师资不足的影响,教材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性和权威性,没能与当前铁道部相关的先进技术保持同步。在具体的学习上,人员培训必须要结合配套设备进行学习操作,需求达不到要求,导致了资源不够和潜力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背景下体制形成的影响,在铁路职业技能的培训当中通常采取计划和指令的形式进行,也就是在计划文件上有非常具体和详细的拟定说明,并将绩效和培训的任务完成对等挂钩,这就会忽视在需求以及实施过程中实际的问题。如果在基层工作较忙的情况下,也会继续充数地派遣人员进行培训,这会使得绩效和任务完成受到影响,而且铁道部在对计划和任务进行下发时,也通常没有执行的职责,所以在具体的调查和操作上影响力就会相对较弱,那么下属的工作人员就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意愿,积极性不强,灵活度不够,过于注重形式。②在现存的培训模式当中,最主要的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任务是由基层站段负责的,任务进行和安排都需要根据计划行事,最了解实际情况的部门却没有任务执行的权力和相对应的资源,而真正执行计划的决定者是距离较远、需要采取间接沟通交流的铁道部,两者之间的路局作用和功能无法发挥,在联系与沟通、计划的拟定和执行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较低。也就是说,三级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任务分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偏差。

再者,现存的培训体系强调全员培训,但是具体到内容和层次的划分上却不明确,培训重点比较模糊,有些培训机构过于重视对培训量的考核,完全忽略了培训内容和效果,而且因为培训主要权力划分不明确,铁道部对其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直接管理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一些不规范培训内容,只注重形式培训和数量参考的情况。而如今随着对培训要求的大幅度提高,内容和效果上的忽略使得培训工作无法令人满意。

当前的培训计划与实际的实施工作内容联系不紧密,最直接的问题就在培训方式上,培训的考核与评估工作上的不彻底又进一步使得这些问题暴露。有相关调查显示,③在铁路局的培训总结中也曾指出现实中存在了过于关注培训数量的情况,用工与激励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培训的效果和人员的利用等方面并没有取得直接的对等效果,这就使得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总结并分析培训工作出现的问题可以发现,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培训的分工和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上出现的漏洞,决定了问题的解决措施必须从改进现有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开始,并保证措施提出的可执行性。

2.2 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分析

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价体系,改进现有管理模式首先就要规范各部门的职责以及权力。铁道部具有监管各个路局以及部分企业的职能,同时还要负责宏观铁路系(下转第52页)(上接第30页)统的管理,权力比较大,因此掌握的资源比较丰富,必须要统筹利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路局是企业性质的法人,同时还是市场主体,但是由于职能和权力有限,且依靠市场运行,因此主要职能应为负责企业的运营管理,兼顾各方面的沟通协调。站段作为最为具体的运输单位和生产单位,与最直接的任务执行相关,处于任务链的底层,因此可以将其与铁路职业的具体技能人才有直接的接触,权力不大但是有一定的覆盖范围。现将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的框架建立为一个三维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培训效果评价模式细分图

除了上述归纳的层级因素维度,还有人员因素维度。也就是说,具体的特征分类并不能成为唯一的参照标准,但是可以将其分为高级与标准化的培训内容,并进行日常性的反复的培训。在高级培训当中,尽量强调需求量少,资源要求高,才能适应于我国部级别的培训。而标准化的培训则必须获取比较稳定的支持和投入,有关具体企业内部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因此可以将其分配给路局来进行。另外,重复、繁琐以及实践性上要求较强的对资源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有的甚至可以不需纠结于形式,直接关注结果和影响,因此划分为与技能人才接触最为直接和亲密的站段比较合适。④

在时间维度方面,主要改进重心在于培训的数量要求和培训时间调整上。以时间的频率为依据,尽量将跨越式关系的周期性培训以及日常性培训效果评价统一化,而在日常性的培训中更强调量大,对于具体的内容培训效果和要求相对较低,于是这种培训要求和效果评价的实施更适合在低层次的区域内进行。

在评价体系的确立方面,可以随机选取不同的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在各项评价的内容和整体的绩效上对其进行客观的打分,从而获取评价数据,对评价结果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运算,从而获取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设备的引用以及铁路人才的培训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只有结合我国当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具体情况,借鉴发达国家有关铁路技能人才队伍培训机制和模式的优秀成果,整合人才培训效果评价,研制出符合我国铁路技能人才成长,适合铁路行业发展的培训模式,逐渐满足现代化的铁路人才发展要求。

注释

① 于子涵,郭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铁路,2011.11(2):65-68.

② 于彦良.铁路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12(11):46-48.

③ 吕海军,王通杰.铁路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13(9):56-57.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7

一、引言

运输业务的最终对外开放和市场对客货运输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铁路各部门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迎接这个冲击,铁路正在进行组织结构重组、管理流程再造,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以提高铁路企业竞争能力。铁路提出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以及近些年进行的管理体制上的重大改革,这些措施和努力都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保证和支撑,必须通过强化员工的培训,塑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纪律严明、职业技能过硬、工种岗位配套、结构层次合理的一流技能人才队伍。面对越来越重的员工培训任务和对培训手段多样化、培训价格低廉趋势,培训目标多重性、培训效果最优化等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铁路企业员工培训项目质量显得日益重要。

二、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对培训评估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

铁路企业在培训工作上投入比较大,开展品种繁多的培训项目,但对培训评估工作投入较少,许多培训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二)管理层支持力度不够

评估工作不仅难度大,而且影响范围广,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如果领导层的决心和信心不足,缺乏组织从下到上的一致认同和坚强的执行力,只有一部分人对培训评价工作的兴趣,那么培训评估工作就无法做好。

(三)评估流程随意性强

首先在培训前缺乏必要的培训需求评估。其次评估组织上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导致对评估过程的管理控制能力较弱。第三评估指标选择上,人为因素较多,指标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缺乏评估技术和评估信息

作为一门专门的技术,培训评估技术本身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一般的铁路培训主管人员缺少评估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价者很难获得培训项目评价的有用信息,而且很难查到这方面的成功事例。

(五)对培训后员工工作成效的评价,存在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

员工工作绩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培训参加者的内在动机;培训项目与受训员工工作关系是否密切;受训者在工作中有无实践的机会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受训者在工作中的应用产生强化或削弱作用,从而影响培训项目的效果。当前铁路企业还缺乏可靠的标准来衡量培训的效益,从而加大了培训效果测量的难度。

(六)不能正确对待评估的结论

要引导大家正确的看待和利用评估的结果。

(七)培训评估结果缺乏沟通

在铁路培训评估中,存在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现象。培训效果的检验仅仅局限于培训过程中,没有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忽视对培训评估结果的沟通,造成了培训与实际生产服务脱节。

三、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设计思路

培训效果评估必须是具体可行,并合乎企业特点,以最终达成修正和完善培训计划的目的,为此,在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设计时进行以下的考虑以下几点。

(一)坚持实用性原则

所谓的实用性就是指培训评估要能够给决策者提供实用的资料,能够满足其决策制订的需求。首先评估设计中以对能力的评价放在首要位置。因为铁路员工培训的主要目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职业、岗位工作技能的提高。员工培训是在培养能力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开发能力。其次培训评估要能够反应培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数据和资料最能集中反应培训工作的价值和贡献,为企业决策服务。

(二)考虑铁路员工培训的管理现状和评估的成本/效益,制定具体适用的评估程序

目前铁路培训评估工作随意性较大,这给培训的评估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导致很多培训的效果无从评价。因此,考虑评估的可行性使之便于评价的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估程序,使评估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科学性、可测性、简易性相结合

可考虑科学性、可测性和简易性相结合原则,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四)按照可信性要求合理使用测评工具和手段

可信性是评估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特性。如何保证评估的可信性,主要体现在评估的手段上,也就是说评估工具或手段是培训评估结果是否可信的重要保证。

(五)完善铁路培训效果评估的支撑平台

首先是完善评估的组织模式;其次是规范评估的流程;第三是建立评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

(一)培训需求分析

铁路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岗位的培训需求分析和业务岗位的需求分析。在铁路现行的教育部门牵头,干部、劳资、计统、财务、工会、共青团组织和各业务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实施的运行机制下,需求分析由教育部门和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根据实际情况、铁路的发展要求进行分析。

(二)界定评估目的

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前,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就必须把培训评估的目的明确下来。多数情况下,培训评估的实施有助于对培训项目的前景做出决定,对培训系统的某些部分进行修订,或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修改,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培训评估的目的将影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培训评估目的确定后,评估的后续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三)做出评估决定

评估决定一般由组织的决策者和培训项目实施者共同做出。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完成三项任务:评估可行性分析、明确培训评估目的、确定评估者和参与者。

(四)评估规划

评估规划是对评估活动的整体行动计划。根据评估目标,选择评估形式、方法和分析模型及确定评估时间表或操作程序的过程。

(五)评估操作

主要任务是选择适当的、能够反映培训情况和评估要求的主要指标;确定对这些指标进行测量的工具和方法;用这些指标和工具对培训项目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确定评估层次。培训评估应本着实用、效益的原则,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对各项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铁路培训工作分为三块,一是工人的规范化和适应性岗位培训;二是在职职工学历培训;三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训。

(六)评估分析

评估操作中得到的一些原始数据。评估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原始资料的收集、分析是培训评估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第一层的评估收集培训评估调查表,第二层的评估收集笔试试卷及现场操作考核结果,第三、四层次的评估收集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顾客满意度、生产率、设备完好率、财务利润等。数据收集后,调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评估结论。

(七)评估报告

利用评估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培训项目是否有效进行书面的、有说服力的整体评价。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另外还应提出不合格者处置建议,对不合格员工应进行再培训,如果仍不合格者,应实施转岗或是解聘;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

(八)沟通培训效果

与相关部门反馈,沟通,找出培训中的问题和改进办法,以利于今后的培训工作。培训报告确定后,要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培训评估报告应传递到如下人员:一是受训员工,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受训员工的直接领导;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他们负责培训项目的管理,并拥有员工人事聘用建议权;四是企业的高层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培训评估报告传递后,重要的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培训主管可以根据培训效果调整培训项目,对于员工反应好、收效好的项目可以保留;对于没有效果的项目可以撤销;对于某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

五、改善培训效果评估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支持力度

实现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支持。铁路员工培训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培训效果评估在铁路员工培训中的重要性,无论企业内部培训还是企业外部培训,都必须通过科学的评估机制认真评估,才能实现培训目标,提高产出效率,使培训需求定位精准,培训工作有的放矢,通过加大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支持力度,才能进一步改善铁路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二)将培训效果评估纳入日常管理,实现评估组织管理科学化

铁路员工培训的主管部门应该将培训效果评估纳入部门的职责范围,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的工作流程,健全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对相关的工作定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同时各站段等学员的主管单位也应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和结果存档工作。

(三)完善铁路员工培训评估数据库

进行培训评估之前,必须将培训前后发生的一些数据收集齐备。培训的数据按照能否用数字衡量的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硬数据和软数据。硬数据是主要衡量标准,是一些易于收集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最需要收集的理想数据。软数据在评估整体培训项目时很有意义,一般有新技能、工作习惯、满意度等。改善铁路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培训主管部门和培训实施单位等要建立和完善培训效果评估的数据库,并能实现资源共享。

(四)强化评估中的系统合作、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

培训评估非常复杂,评估中需要收集的信息很多,评估过程需要培训主管部门、学员单位、培训实施部门等的协调配合,因此,必须加强评估中的系统合作强化评估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同时培训结果要在学员、单位领导、培训主部门、培训实施单位等进行反馈和交流,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客观,同时利于对培训工作的改善,和引起主管领导对培训评估工作的重视。

六、结论

通过分析铁路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中的困难因素,寻求有效进行铁路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具体方法,能够达到如下目的:

(一)有效的评价培训的效益

通过适用的培训评估,实现对培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检查,包括学员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回到岗位后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改变情况等,从而检验培训给组织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

(二)有效的监控和调整培训的实施

通过对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全过程的检查和监督,从而实现对培训工作的全程控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不足,适时调整,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改进培训工作

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后,通过对培训工作的总结和分析,使培训管理者吸取经验教训,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培训管理水平和技能,改进以后的培训工作。

(四)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铁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8

关键词:铁路企业;职工培训;脱产培训;人性化

目前,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建设项目中不断引进创新技术与设备,铁路企业也逐渐开始重视开展对职工的培训工作,企业通过各类学习与培训,一定程度地增强了企业职工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对铁路建设和谐健康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如何落实培训效果、提高培新质量是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铁路职工培训现状,提出提高铁路企业培训效果的对策,供铁路企业参考借鉴。

1 铁路企业职工培训现状分析

在技术与知识改新换代的今天,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铁路技术也日新月异,铁路职工面临的技术挑战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铁路企业职工的实际技能还满足不了铁路事业发展的要求,甚至有的职工业务水平还胜任不了本职工作,比较容易导致发生事故,给企业乃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作为铁路企业要重视职工培训工作,要将职工教学习培训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逐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

现如今铁路企业职业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办学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和工学矛盾日益突出等方面。目前实行的路局、站段、车间培训管理体制,部分培训任务交由大学、高校或培训学校来进行。这种培训方式尽管能基本满足了职工培训的基本需求,却满足不了目前铁路项目快速发展的要求,相关教育机构的办学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铁路企业任务比较繁忙,工作任务量比较大,容易出现人员紧缺的现象,企业开展培训会暂时延误现场工作,导致企业容易只关注生产、不关心培训,因此企业急需解决工作与学习冲突的问题。

2 影响职工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在铁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中,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培训认识不高

目前,个别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没有将职工培训视为企业重要发展内容,容易将职工培训往当成是可有可无的任务。容易出现开会上喊口号说培训非常重要,而在实施时却将培训变成次要的,而当工作繁忙起来就将培训抛之脑后了。甚至有的领导会认为职工培训不能给企业多少利益,而公司因经费紧张,已自身难保,再搞培训得不偿失;也有的企业因认识不足,培训还处于应付阶段,缺乏针对性和长效性,培训方式也不灵活,也没把好质量关,满足不了滞培训的新要求。因此只有从战略高度重视职工培训,加强培新质量监督,解决培训投入产出问题,才能促进铁路企业培训可持续发展。

2.2 没有明确培训需求

一般铁路企业都没有明确职工培训需求具有包括:没有明确培训主体和培训对象,导致需要培训的职工没有时间参加培训,而不需要培训的对象则进行了多重培训,有的企业为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将个别员工培训成培训专业户。

2.3 未明确培训目的,没能落实培训效果

企业培训首先要明确培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确定培训讲师和培训内容,具有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案。但目前铁路对培训都没有很好把握,缺少深入培训需求调查,没有指定周详的培训计划,导致培训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培训内容过于形式化,缺乏重点。多数企业没有准确的评估培训质量的机制,评估制度也呈现形式化,统计分析评估情况过于应付,导致培训评估不满足实际需要,缺乏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3 改善职工培训效果的对策

(1)我们应该转变对职工培训的认识,充分认识职工培训的重要性。目前随着我国当前新设备与技术应用,职工也逐渐意识到知识的价值,认识到学习培训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职工要要加强自身学习发展意识,不断满足时展的需求。铁路企业职工只有调整转变思想观念,不段推动企业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2)要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铁路企业通过开展有效的培训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目标,明确培训目标,分层逐步落实组织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也要重视一线职工的培训。

(3)设置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为准确把握培新需求,提高培训质量,企业在职工培训上要不断创新。企业需设置特定培训机构,配备专业培训人员来负责管理。在培训计划的制定上要从公司的长远发展出发,要具有一定战略性,投入必要的力量,紧紧围绕铁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从实际出发,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4)加强培训教学资源的建设。铁路企业职工培训种类比较繁多,导致没有统一的培训计划及培训模式,因此培训机构需加强教材、题库、培训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的建设。尤其是近些年铁路计算机硬件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远程教育也成为目前铁路企业培训方式的新选择,网络培训逐步将取代传统培训课程,这样也可以增强职工的兴趣感。

(5)建立与完善职工培训奖惩机制。铁路企业可通过建立与完善职工培训奖惩机制,使员工意识到技能的重要性。企业也可在健全职工培训考核档案中,细化考核评定等级。职工在持证上岗、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下,更加认识到岗位技能的重要性。

(6)培训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化。注意长短结合、业余与脱产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注重补充交叉的网络性的教育结构。纵横系统互相交织、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的网络工程。并可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形式于一体,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教育方式。

4 结语

总之,铁路企业要搞好教育培训,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培训理念,构建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确保职工在工作中能不断增强知识、技巧,提高能力,达到职工发展、岗位需求和企业目标三者的完美结合,以促使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皓,袁云兵.现代化的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优化与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37-38.

上一篇:科级干部培训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住院医师培训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