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7 11:07:47

形体培训总结

形体培训总结篇1

新形势下履行好央行各项职能,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相比,地市中心支行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人民银行培训模式的变化

人民银行自成立以来,在不断整合和探索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历史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培训。包括以脱产学习为主的在职职工大中专等中低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以电大、函授、党校本科,研究生班为主的高层次学历教育。这阶段的培训目的主要是提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职工比例。

第二阶段,以全员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为主的培训。跟第一阶段学历教育培训不同的是,最初是要求全员参加培训、全员参加考试,后来经过实践,发展为除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学历以外的职工参加考试和培训。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培训不再单纯追求“学历”,而是以“适应性”为主的岗位业务技能培训。

第三阶段,围绕总行“五型人才建设”为战略目标的培训。以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培训不再拘泥于统一的形式,而是适应经济金融形式及履职变化,培训理念更新,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二、地市中心支行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现行的培训模式

一是分层次的培训。包括对中层干部举办的注重领导管理素质培养的培训班和依托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针对一般员工的培训。

二是以专题报告和讲座为形式的培训。邀请经济学者、党校教授或部门负责人作形势报告或专题讲座,同时开展一些诸如《物权法》、《公务员法》主题培训,以及结合新业务、新职能和新技能进行培训。

三是各部门自办的专业培训。各部门针对自身特点和需要开展一些专业性的培训,如支付结算系统、国库系统、直接投资管理系统等培训。

四是外部资源培训。除以上三类自主培训外,人事部门和其他各部门也积极争取利用外部资源,包括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总、分行举办的各类培训、人民银行系统外组织的相关培训等,如总行培训学院举办的科级干部培训班,会计师、审计师培训班等。

五是远程教育培训。随着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总行远程培训系统、电视电话系统“以会代训”为基层央行提供了一个在线学习的方式和强大的信息资源。

(二)现行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培训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效沟通和增效协作的培训目标很难实现。一个培训项目的规划和实施需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应该是科学系统的,而现实中有些培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往往只是体现领导意图,存在一定程度重形式轻实效,重数字、轻内容的现象,培训缺乏可持续性。

以市中心支行各类培训统计为例,从处级、科级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总行、分行以及中支自身组织的大大小小形式多样的培训达1790人次,覆盖面达到了100%,学历教育层次也不断提升。但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手段与过去相比,仅仅是数字增长而已,对培训效果未做任何分析评估和反馈。

类别

项目类别

人次或期数

处级干部培训

总行组织的培训

1

分行组织的培训

1

其他培训(地方政府、社会办学)

6

科级及以下干部培训

总行组织的培训

1

分行组织的培训

68

参加其他培训(地方政府、社会办学)

25

本单位自办培训

培训班

期数

31

参训人次数

1068

讲座、论坛等

期数

8

参训人次数

621

总培训人次

1790

学历教育

本年度学历学位认定数

硕士研究生

1

本年度在读人数

(含已毕业未认定人员)

本科

3

硕士研究生

1

2、培训理念和职工认知度的偏差对培训质量的影响较大。近年来,无论是培训经费还是培训项目的选择上,总、分行和中支都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一方面各种各样的培训不断增多而培训结构不尽合理,另一方面职工参加培训、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不断增强而培训资源却相对“匮乏”。究其原因在于不少培训理念与职工的认知存在偏差,培训初衷与培训对象实际需求不匹配。过去那种“要我参加培训”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我要参加培训”的氛围没有充分形成。这样,培训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以市中心支行教育培训经费统计情况为例,

序号

培训项目名称

人数

时间跨度(天)

标准

(元/人.天)

培训项目

金额

合计

187

210

287940

一 、

参加,总分行等外部培训经费小计

79

170

135123

其中:

材料费

57

38

4537

培训费

79

128

130586

二、

中支机关会计、信贷、发行、外管等部门专业培训经费小计

108

40

80

152817

其中:

伙食费

34

40

80

108800

住宿费

21

12

150

37800

材料费

108

30

3240

培训费

2977

三、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的思考

(一)加强对培训的调研和分析,选择有效合理的培训模式。一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区别确定管理者培训模式、一般职工培训模式。二是要明确培训模式的不同定位,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注重培训系统化和综合化机制建设,寻求培训效果的最大化。三是重视培训效果的测评和跟踪反馈,通过填表等形式反馈培训效果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二)借鉴商业银行培训模式与机制,创新基层央行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与商业银行培训理念和做法的比较,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差异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差异一,人民银行对培训功能的挖掘不充分,表现在仅仅偏重于业务技能的培训,疏于央行文化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对我们的启示是,可以挖掘和完善培训沟通功能、文化功能,以充分发挥培训在央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差异二,人民银行培训组织结构、培训模式不尽合理,缺乏可持续发展性。值得借鉴的是,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及与改革相匹配的有人民银行特色的培训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上,明确上级、中支及各部门的职能定位,优势互补,使基层行的教育培训工作形成统一的整体。在管理体系上,准备把握和认真分析培训需求,高效选择培训项目。积极探索和建立系统的培训工作机制和方法,使培训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形体培训总结篇2

一、资格考试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

《规定》要求,资格考试要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标准。培训也应该遵循这一要求,但目前的培训情况问题不少:

1.没有足够的正规培训机构满足考生的需求

一些培训机构、学校都在尝试着举办此类培训,但还是杯水车薪。以浙江省为例,从2005年至今,除2008年,每年的考生人数都在1500人以上,但是每一年接受系统资格考试培训的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些举办培训的单位良莠不齐,一些没有针对性或专业性不强的培训也直接影响了考生对培训的认可程度。于是,出现了培训单位和培训需求的不对等。统一标准要求的资格考试培训组织或基地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没有针对师资、培训目的等教学要求的统一标准

培训师资中有广电一线的工作人员、不同专业的学校教师、其他行业的培训师,各有优势,各有侧重,但他们大多缺乏针对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这四门课程现有大纲的深刻理解,往往只重局部,忽略整体,对总体的考试方向把握容易出现偏差。从资格考试培训的目的来分析,资格考试所需要的师资,应重点提高新进人员素质,从重点处、关键处入手,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广播电视业务的实际需要,把新闻从业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业务素质培养贯穿始终。

3.没有针对培训时间长短、收费、形式等的细则

针对现有大纲要求,应设置多长时间的培训?除了课堂讲授,是否还需要实践环节?不同培训形式的收费标准应该怎样划定?这些都是决定培训是否合理有效的基本要素,也是培训是否能够持久坚持执行统一规定的必备条件。

二、做好资格考试培训工作的建议

1.建立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效工作。一个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倡终身学习为基础,鼓励职工在职学习,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养,构建全员、全方位、多元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造就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优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领导要重视。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加强分级分类指导,实行动态培训、跟踪教育;探索个性化、差别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人才队伍质量。二是要充分重视培训师资力量,讲求培训内容和授课质量,认真研究培训规律,把握好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完善规范的资格考试培训组织机构

培训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运作,是资格考试培训工作的组织保障。建议在国家广电总局考试原则的指导下,由较为成熟的培训机构或相关的专业院校成立资格考试培训组织,按照资格考试的目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对培训的课时、师资队伍和培训大纲、收费标准等做出统一的要求,并由各地的广电人才管理机构对这些组织进行评估和审批。

3.确定统一的资格考试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要根据不同科目的要求,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进行“少而精”的授课辅导和实践性的指导,培养考生学习的热情,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不断总结、提炼每年的考题,形成考试题库,让考生在总结出答题应试规律的基础上,强化政治理论和广电基础知识要点的理解和应用,避免死记硬背。在培训的形式上,可以采用不拘一格的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科目要求,做到老师面授辅导和自学相结合、大课和小课相结合、网上远程单向传输和答疑双向互动教育相结合、平时学习和考前强化复习相结合。

4.强化资格考试培训对象的针对性和培训工作组织实施的严密性、科学性

资格考试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际效果,与培训内容是否有针对性,组织实施是否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密切相关。首先,进一步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训,强化准入标准;其次,建立组织实施的规范和制度,可采用项目负责制,当事人全面负责某一个项目,从招生组织到选择聘请任课教师、教学组织和班级管理,都有专人分工负责,每个教学班都要建立班委,从点名签到、课堂教学到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每一个步骤都要环环相扣。授课教师既要有上佳的教学能力,也要有实践一线的经验,对上课效果好、通过率高、学生反响好的教师要长期聘用,以确保教学质量。

5.资格考试培训工作的评估和反馈

形体培训总结篇3

《决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

孙华山: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都对安全培训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2012年8月20日,总理在听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的工作汇报后强调:当前安全生产要重点抓好三件事,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设、安全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安全生产培训。这三件事要牢牢抓住。张德江副总理、马凯国务委员多次对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安全培训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法规、标准和制度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考核体系初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基本形成,基地、教材、师资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全国年均培训2000万人次左右,《安全生产法》等20余部法规对安全培训作出规定,总局出台了4部部门规章、42个规范性文件、104个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实施了全员培训、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准入、培训机构准入、教考分离、经费保障、责任追究7项法律制度。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级安全培训机构4051家,有专职教师2.1万人。但是,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培训工作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企业责任不够落实,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培训基础相对薄弱,处罚和问责少,没有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因素,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在这个意义上讲,搞好安全培训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党的十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含对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更包含对生命安全的要求。建成小康社会首先要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致力于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培训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三件大事”之一,即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重要的基础工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12年9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7个调研组,赴各地开展了安全培训工作专题调研,专题研究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征求了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部分直属事业单位、中央企业、一级安全培训机构意见,并进一步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决定》的送审稿,提交国务院安委会研究决定后下发。

如何理解《决定》出台的重大意义

孙华山:《决定》是国务院安委会第一次以“决定”的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凝聚安全发展共识,形成安全发展合力,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培训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三件大事之一,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

这次出台的《决定》,可以说是在系统总结以往安全培训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规范及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国务院23号、40号文件在安全培训工作方面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同时吸收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抓住当前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大好机遇,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提升和升华。可以说,《决定》的出台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继承创新的过程,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安全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决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篇贯穿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贯穿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于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实施“人才强安”战略,开创安全培训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指导“十二五”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全国安全培训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孙华山:《决定》共分为7个部分、27条,架构严谨、内容丰富、规定具体、措施有力。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树立”、“两个坚持”、“三个细化”、“五个落实”。具体来说就是,树立一个工作意识,即“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坚持两个工作理念,即依法培训、按需施教;完善细化三个责任体系,即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培训监管和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职责,安全培训和考试的机构培训质量保障责任;落实五项法律制度,即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企业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师傅带徒弟制度、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

《决定》提出的“四个100%”和“两个提高”目标的具体内容

孙华山:前面已经说过,“十一五”以来,全国年均培训2000万人次左右。2011年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分别达到99.2%、96.1%、98.3%;班组长、农民工培训合格上岗率分别为84.0%、93.6%,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行政执法上岗证率为95.0%。应该说,这几年,通过各地、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安全培训的成效还是很大的。尽管如此,我们感到离党和政府的要求,离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有一定差距。所以,这次《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安全培训工作“四个100%”和“两个明显提高”的目标。这些目标是适当的,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也是必须要达到的。

具体来说,“四个100%”即“三项岗位”人员(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以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的企业从业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各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100%持行政执法证上岗,承担安全培训的教师100%参加知识更新培训。

“两个明显提高”指安全培训基础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安全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决定》提出了哪些更加严格的要求

孙华山:《决定》要求强化安全培训责任追究,明确提出实行更加严格的“三个一律”。一是对应持证而未持证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的人员,一律先离岗、培训持证后再上岗,并依法对企业按规定上限处罚,直至停产整顿和关闭。二是对存在不按大纲教学、不按题库考试、教考不分、乱办班等行为的安全培训和考试机构,一律依法严肃处罚。三是对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一律倒查培训、考试、发证不到位的责任。对因未培训、假培训或者未持证上岗人员的直接责任引发重特大事故的,所在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矿长(厂长、经理),实际控制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决定》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孙华山:《决定》是国务院安委会第一次以“决定”的形式的规范性文件,其强制性、指令性和约束性很强。主要有6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细化和完善了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体系。二是首次明确归纳了安全培训工作的5项法律制度。三是更加注重新技术、新手段在安全培训领域的应用。四是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培训和现场安全培训。五是在安全培训责任追究方面更加严格。六是拓宽了安全培训投入的资金渠道。

《决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集中概括为“三个统一”,即: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治标与治本的统一。《决定》立意高远,逻辑严密,既有总体思路和要求,又有安全培训责任落实、制度建设、基础建设、质量控制、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决定》既重申和延续了以往法规文件中有关安全培训的规定,又针对目前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实施高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建立安全培训网络学习平台等一系列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对策举措。《决定》既重视解决一些地区和单位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实效性不强等突出矛盾,又注重解决制约安全培训工作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突出强调了保证安全培训投入、共享安全培训优质资源、加强安全培训过程管理、严格教考分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决定》的贯彻落实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孙华山:首先要抓好学习宣传。12月5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宣传贯彻《决定》的通知,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各企业要按照《通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安全培训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通过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简报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安全培训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要加大宣贯力度、拓展宣贯广度、延伸宣贯深度,注重宣传效果,将《决定》迅速传达贯彻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所有企业及职工,使“安全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努力形成全社会更加支持安全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要加强领导。做好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在落实,关键在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要率先学习好、领会好《决定》精神,为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做好宣讲辅导。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把安全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主管领导同志要亲自抓,要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制定培训规划,健全培训制度,加大培训投入,为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要制定配套实施办法和措施。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在制度配套上下功夫,抓紧制定落实《决定》的责任分工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要结合实际,推行实施更加有效的安全培训工作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充分认识企业在安全培训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基础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确保《决定》所提出的工作要求贯彻到位,执行有力,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决定》中的各项重点工作,要列出工作进度表,明确责任人、进度安排、完成时限、定期检查。要认真总结推广贯彻落实《决定》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总局将于2013年3月底前对各地贯彻落实《决定》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进行公开通报。

形体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窗口行业;员工;入职培训

中D分类号:D6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aff induction training in window industry, analysing the various problems of the staff induction training in window industry, and then putting forward several effective corrective measures for numerous window industr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window industry;staff;induction training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期,对员工的入职培训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对于窗口行业而言,具备服务性质的窗口行业,对于自身员工的进行入职培训,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地培训,让员工迅速适应岗位要求,融入工作的环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窗口行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的重要意义

窗口行业开展员工入职培训,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窗口行业自身的服务改观和业绩提升,而且对于员工熟悉业务技能以及增强职业化素养都是极为重要的。

(一)有利于窗口行业形成团队竞争力

员工入职培训对于窗口行业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形成团队凝聚力向心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总体团队竞争力。窗口行业需要直接面向顾客面向市场,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准代表着整个窗口行业的形象。窗口行业通过对员工全方位培训业务技能和服务技巧,熟悉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潜移默化强化合作意识,逐渐把员工纳入窗口行业整体团队的氛围中。入职培训可以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在短时间内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员工在入职培训中逐渐认同和融入本企业的价值观和言行准则,从而有利于巩固窗口行业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通过入职培训,窗口行业得以有效地强化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总体团队竞争力,推进服务市场的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有利于员工提升职业化素养

窗口行业对员工开展入职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对于接受培训的员工来说,刚刚接触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要求,通过接受有效的入职培训,工作自信心得以提升,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强工作积极性,以更好的面貌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窗口行业对员工提供系统性专业性的入职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职业化素养,根据岗位和职能的要求开展业务理念和服务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练相结合。通过这样的专业化入职培训,员工的职业化素养可以全方位提高,在具体业务中体现为业务能力加强,提升企业整体团队素质的同时,接受培训的员工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得到提高,这对于员工的未来职场生涯规划发展具有重要帮助。

二、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员工入职培训已经在各类窗口行业开展推广,然而,众多窗口行业的员工入职培训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尚有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一)职业化素养培训的专业性不足

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的目标之一在于提升员工的职业化素养,通过专业的入职培训使员工迅速适应岗位的职业要求。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很多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的专业性有待提高。管理员工培训的相关部门没有受到真正重视,负责具体培训的人员通常是熟悉业务的主管或者老员工,部分企业配备有内训师,然而往往重具体业务操作轻职业化素养,导致的结果是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较为缺乏。尽管新员工可能学历比较高,但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把高学历的知识转化成高素养的职业化水准,这样培训出来的员工在职业言行和工作形象等方面离窗口行业岗位要求有差距。如果不能提高职业化素养培训的专业性,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就难以真正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团队竞争力。

(二)培训成果的反馈追踪不到位

在研究中发现,很多窗口行业都有开展员工入职培训,但是往往出现重流程轻效果的现象。对于窗口行业的员工入职培训来说,培训的效果是否进行评估总结,培训之后是否进行反馈追踪,影响到入职培训的成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很多窗口行业员工入职培训在评估环节流于走形式,虽然也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却没有对培训的成果采取有效的反馈总结,没有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评估反馈体系。窗口行业员工入职培训的效果应该体现在后续的实际工作中,追踪环节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员工入职培训的后续追踪环节,即使设置了问卷等形式也经常流于走过场。反馈总结追踪不到位,窗口行业的员工入职培训很难保证相应的质量。

(三)岗位技能的培训针对性欠缺

纵观很多窗口行业员工入职培训,对岗位和分工的培训针对性有所欠缺,培训的形式大多以简单讲授为主,培训的内容往往是介绍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和制度流程,形式容易雷同,针对性不强。窗口行业员工入职培训更应该着重在服务技能和工作技巧进行具体培训,然而从很多企业入职培训的结果来看,缺乏有效技能掌握和操作性演练,仅止于泛泛介绍之后就进入工作岗位,培训欠缺针对性,决定了培训深度不够。很多窗口行业的入职培训目标往往停留在要求新员工完成所处岗位的基本职责,较少关注对新员工的主动性的激励,在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新员工很难通过入职培训灵活掌握,从而影响到窗口行业员工入职培训的实际效果。

三、窗口行业员工入职培训的改进措施

由于在实践中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存在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以求取得更为显著的培训效果。

(一)加强培训的系统化专业化

系统化专业化的入职培训,对于窗口行业员工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直接影响到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化素养。窗口行业的培训负责部门应该从认识上加以重视,围绕提升员工职业化素养和业务技能的目标,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细化具体可操作的各阶段步骤方案。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师资应该走向专业化,可以采取内部培训师和外聘专业培训师相结合。师资团队组成来源于企业内部培训师和外部专业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员和专家,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入职培训,引导员工树立端正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和主动性积极性,在职业化素养方面开展专业化培训,从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全方位增强。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入职培训,提升窗口行业的团队职业化素养和竞争力。

(二)完善培训成果的评估反馈

在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的部署流程中,培训成果的评估反馈和追踪总结是重要的环节。内部培训师和外聘专业培训师相结合的培训过程中,应该进行各阶段的细化到个人的培训记录。入职培训的负责部门建立评估培训成果的体系,完善评估考评的健全制度,通^调查问卷或者测试问卷等多种形式,开辟员工接受培训成效的反馈途径,对新员工在入职培训过程中各环节成效的量化为数据,逐步建成人力资源的数据库以备参考。在内部培训师和外聘专业培训师的讲授培训结束之后,对员工在实践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情况进行追踪,推导出规律性的现象,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数据库进行分析,升华成更新的有效改进方案,为下一轮培训的推陈出新打下基础。

(三)切实提升培训内容的岗位针对性

由于窗口行业员工的入职培训具备服务性质的鲜明特点,根据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入职培训尤为重要。窗口行业员工的形象代表单位的形象,职业化的形象培训必不可少。应该以标准化的要求培训员工在上岗着装方面的学习,整洁合体干练是上岗职业装的要求,同时,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仪表仪态是否端庄,反映出基本的职业素养,对员工在举手投足站姿坐姿手势等方面的培训,可采取实际操作的方式演练加以内化定型。针对窗口行业的特点,服务水平和沟通技巧是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和客户沟通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借助情景模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训员工逐渐掌握应对在工作岗位中各类情况灵活处理的技巧,实现员工职业化素养的全方位提升。

四、总结

形体培训总结篇5

2020年匆匆而逝,在迈入新的一年之际,回顾2020年的工作,做好年终工作总结,总结工作经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培训年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培训年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一)自进入公司以来,我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公司、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精神,牢固树立“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后劲,是员工的福利”的理念,以狠抓内涵管理、提高人的素质为重点,正潜移默化地提高科室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做得比较满意的

围绕“狠抓内涵管理,以培养人的素质为重点”的原则,针对个人的需求或企业发展中某人的短板现象,强化了外出培训效果的跟踪管理,相关人员填写了改善报告并作了内化培训,但效果不佳,没有真正把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二、做得不够好的

对于培训学习的时间,在员工对培训的意识都没有转变的情况下,占用员工休息时间培训,员工不能接受,加之有两次未安排车辆和就餐,对培训工作有较大影响。现在培训时间更改,有助于培训工作的推进。对于内部培训学习,大家不够重视,很容易被日常工作所冲淡。当工作、会议、家庭琐事与学习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学习让路,使学习很难坚持不懈,见不到理想效果。主要是因为观念和态度的课题没有做到位。

三、对远航培训工作的认识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培训必须认清公司面临的_大幅度降价的生存危机,课题在观念、团队建设和协作、成本控制、生产现场管理做引导。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适应加工贸易行业的本质。必须改良工艺流程,依靠新工艺新技术,着力解决品质问题。在速度的世纪,知识的“保鲜期”日益缩短,“折旧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将必然落伍。势必培养“下一刻比上一刻更值钱”的增值理念,创建学习型公司。

要求各级员工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存需要、一种事业根基、一种企业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实现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自觉化和长期化。各部门的培训,只有安全生产小组启动了,其他部门没有行动。这是公司未来的发展的隐患。公司应本着“淘汰不是目的,提高才是初衷,决不让一个员工掉队”的思想。在育才手段上,坚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的原则,突出学以致用,着眼高层和生产现场,在育才方式上,坚持抓“骨干”带“一般”,注重“梯次”培训,对基层员工的学习深造大开“绿灯”,用以解决企业像采购、行政、财务人才配置的青黄不接问题。针对生产急需课题实施现场教学。

通过观察,能洞察企业培训需要什么,能认真的做好培训课题,正追求着效果。为了更好的开展培训工作,为了更好的把高层愿望解码成培训内容,希望能看到公司的会议记录或纪要,或者直接参加公司的非机密性会议。

四、培训工作的努力方向

培训制度的推行,培训队伍的组建,培训体系的建立。在培训过程中,做到理论培训“五有”,即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教材、有培训教员、有培训教室、有培训考勤。实际操作训练做到“四有”,即有培训计划、有操作项目、有训练记录、有考核。日常培训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重点岗位要害岗位培训,突出标准化操作培训,突出新工艺、新技术培训。确保“两个提高”,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和中高层管理水平。落实“一课”,落实每周一课的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行公司员工培训兼职教师聘任制,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使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较好的适应本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实行“三不”原则,即未经培训的新员工不能上岗、未经培训合格的转岗工人不能顶岗、未能取得培训资格的要害岗位工人不能上岗。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分层次、分等级、分岗位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和造就“转岗能上岗,上岗能胜任”和“一岗精、二岗通、三岗会”的复合型岗位优秀人才。

培训年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二)我同样怀着一颗炙热的心成为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新员工,内心无比激动。作为一名新员工,通过公司人力资源部对新员工的入厂培训,我对公司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认识,怀着对公司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前进与希望的感觉充斥着我身体的每一粒细胞。我相信,在未来公司发展的道路上,通过我自身的努力,一定会为公司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以下内容是本人参加公司厂级教育所想所感。

一、发展转型,我们同舟共济。

_月_日上午,公司领导在四楼会议室为我们讲解公司发展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未来形势以及大学生学生角色转换的必要性。通过学习,本人对公司发展脉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从以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为主要产品研修发展到当今以和-谐电力机车为技术先锋,伴随漏斗车、工程作业车、车辆检修以及煤机产品检修为主的新型科技产品。

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我们公司也必须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人才为先导,以科技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正处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我们公司也处于原传统电力机车向和-谐电力机车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注重科技,重视人才,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生存发展,生生不息。

二、承载文化,我们志同道合。

在刚刚步入公司的第一天,公司企业文化宣传部领导给我们讲述公司企业文化。作为一名文科类的学生,我对公司企业文化更加感兴趣,同时,关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宣传,我也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听过公司企业文化宣传讲座之后,我个人认为,公司的发展以科技为支撑是关键,但是企业文化似乎跟不上步伐,其中有几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如同一个孩子的成长,科技的创新如同父爱,是支撑我们企业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而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如同母爱,给予我们最温馨的心理感受。如果一个企业只注重科技创新而忽视文化建设,就像一个孩子父爱有余而母爱不足,那么他的发展一定是畸形的。就企业文化这一话题,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拙见:

1、企业文化的界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具体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等。在企业文化中,企业精神是其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2、企业文化的现状:

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各大企业似乎都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但真正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几个简单排比句的堆砌这么简单,当企业文化变成一种口号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了。在整个社会有时被金钱观、权势观等社会不良文化倾向所改变时,企业文化就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来钳制落后的文化,所以我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建立在企业真实情况之上,了解员工思想问题在哪里,企业进入市场的落脚点在哪里。

3、企业文化的未来:

没有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我想我对企业文化的未来是没有发言权的,以下内容仅仅是本人的一点小思考而已。我认为,企业文化最根本的是企业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只有职工对企业有了依附感、信任感,企业员工才会脚踏实地地为公司创造效益。所以,企业文化关注的核心应该是对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激发,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中发展的作用。

三、装备未来,我们任重道远。

在接受入厂教育的两周时间内,自始至终都给我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受。公司领导和技术专家的讲课,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法;入厂安全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参考;同各位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理解了许多疑惑。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实习期间,我会勤学多问,随时随地武装自己。我们的路还很长,相信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最终会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用我的努力和付出,追求和信念创造美好的明天。

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

培训年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三)转眼间,20_年已悄然走来,20_年,综合办培训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在公司的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为了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向如下:

一、培训工作情况:

20_年综合办培训与其他部协作共举办了员工培训二十期以上,共四百多人人次参加,每届培训合格率达_以上,基本达到了目标要求;(其中包括全公司员工消防知识,消防实战练习)。

二、培训工作分析:

1、20_年的培训工作比起20_年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培训课程还是培训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幅度。

一是:对一线操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培训;二是:全员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企业文化构建与团队协作教育与培训;三是:脱产和半脱产培训,学校将参培人员送到其它培训机构或规模企业,接受创新思想和技术提高培训。

2、完整了培训计划:建立了制度性培训体系,比起以往的培训工作缺乏制度完善和系统化,培训管理幅度和力度较弱,员工培训意识差,培训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的情形。

综合办建立了职工学校,利用职工学校平台,在总结了以往的培训经验基础上,优化了培训的重要性,重点加强了培训内容全面性,提升了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3、不断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20_年的培训工作,我们主要采取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培训工作,让新入职员工尽快掌握相关知识,在投入工作。

三、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培训工作考核少,造成培训“参加与不参加一个样,学好与学孬一个样”的消极局面,导致培训工作的被动性。

2、虽改变了培训制度但是培训形式缺乏创新,只是一味的采取“上面讲,下面听‘形式,呆板、枯燥,提不起员工的兴趣,导致员工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3、培训过于形式化:培训时间与课时的不长是导致形式化的主要体现,短短的1个小时不能完全将所要讲的课程融入到培训工作中来。

4、实施培训的针对性不好,后续效果评价不到位目前培训整体还是停留在推的阶段,培训计划更多地靠主管部门去督促和实施,相对缺乏对业务的支持,针对性不强。

5、内部授课老师技巧普遍不高,有待提高,制作课件水平不足,自主研发课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以上需要改善,进一步规范内部讲师管理,提升内部讲师授课水平,推行内部讲师认证,真正打造一支合格称职的讲师队伍。

以上是我对培训工作的总结,认真进行总结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只有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通过总结寻找工作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和提高工作效率及完成工作能力。

培训年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四)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根据公司年初安排,研究商议,现就我科于20_年_月_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生产一线人员在公司会议室,进行了软水化验及服务礼仪等业务培训。培训内容软水处理及常见各类故障的分析处理、收费员服务礼仪培训等。现就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分工明确,合理按排

我科为组织好此次业务培训工作,为确保此次业务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特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我生产科科长担任。由于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本次培训工作圆满完成,取得了好的成绩和效果。

二、各岗位职工学习气氛浓厚,学习热情高

本次培训各岗位职工一改往年走过场的态度,本着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态度。课堂上职工积极发言,向老师提问,认真记学习笔记。有新的知识点,都不断的主动向培训老师提问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由于记忆力、理解力的差距,甚至一次两次,不厌其烦的向老师提问,直到自己完全理解后,然后做好笔记。这充分表现了学员们积极认真的态度。

三、严格考核,确保培训成绩真实有效

学习结束,组织统一考试,本次两项培训都采取笔试以及实际演练两项考核,在软水化验培训中,职工们亲自动手,积极学习的结果,使得在实际操作考核中个个都能熟练掌握,培训合格率达100%,在理论考试中,关于培训中的内容,基本都能达到要求,成绩均为优异。

服务礼仪及服务规范培训,在学习课件中,培训老师带领大家模拟操作,模拟场景要求两个学员互相交换角色进行训练,每个职工都亲自参与,大大提高了职工积极主动的能力。通过严格考核,所有职工培训的合格率达96%以上。

通过学习,职工的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大家深深感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与供热发展的形势不相符,认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所有在明年的培训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今年的培训模式进行。

在今后的业务培训中,结合公司“供热十项标准”,通过岗位培训,强化业务素质,全面提高生产系统各岗位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实现创建一流职工队伍,一流行业形象、一流工作业绩的目标,不断寻求新的业务知识,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为了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们每个职工都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高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为保证供热工作顺利,高效开展而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培训年终工作总结优秀范文(五)_机械有限公司自20_年年导入精益生产以来,坚持贯彻落实建设精益生产型企业、组织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精神,牢固树立“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最大后劲,是员工的最大福利”的理念,紧紧围绕公司培训目标,贯彻落实每周一课的培训机制;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和干部管理水平开展工作,做到一般人员普遍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训、紧缺人员抓紧培训、优秀人员奖励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一线操作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公司适应快速发展做好人才、技术储备,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支持。

公司现有员工900多人,其中管理人员5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70多人。下设两个事业部,11个管理部门。今年按照《_机械有限公司20_年员工培训工作计划》的要求,公司举办各种培训班21期,培训相关人员320人次。车间级培训25期,培训员工470人次。参加外部优秀企业参观交流学习等外部培训100多人次,组织到_大学在职研修1人。通过采取岗位培训与现场操作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员工自学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较好地完成了岗位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全年培训任务,实行培训计划执行率100%、员工参培率100%的工作目标。

坚持不懈地开展“建设精益生产型企业、组织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活动,增强开发好“第一资源”的能力精益生产确切的说就是_式生产方式,自公司导入精益生产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公司与精益生产管理咨询公司合作,不断组织精益生产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有效推进企业的精益之路。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是_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提出的。他在《第五项修炼》中做了精辟的论述,认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在工作头绪多、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公司提出建设精益生产型企业、建设学习型公司、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究其原因有三:其一,这是每名员工认清_公司面临的生存、发展形势,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其二,这是当前开展精益生产,培养多能工,着力解决员工技能问题,寻找并形成适合精益生产特点的技术体系的需要。其三,对于学习,大家都比较重视,而实际上学习很容易被日常工作所冲淡,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学习让路,使学习很难坚持不懈,见不到理想效果。

我们公司领导班子认为,无论干部管理能力还是员工队伍素质建设等重要工作要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有坚持开展“创新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活动是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一项战略举措。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的“折旧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昨天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将必然落伍。

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要求各级管理者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存需要、一种事业根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实现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自觉化和长期化,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改变心智模式,学会系统思考,用知识和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中问题。

按照公司提出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我们公司在重视技术、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上不断探索,为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一是制定公司近期和远期人才规划,落实人才培训措施;二是拓宽用人渠道,完善用人机制,所有_的干部从一线开始成长,彻底打破界限,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着眼于激发人才的活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提案改善激励制度,对解决生产、管理方面难题的给予奖励,在增储上产、降本创效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_公司着力建立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做到“不以资格论贡献,不以阅历论现在,不以级别论能力,不以职称论称职,不以文凭论水平”。

“赛马”不“相马”,让优秀的人才在“赛马”中脱颖而出。有“赛场”提供,给人才以适合发挥才能的岗位;有“跑道”划分,有序竞争;有比赛规则,实行合理的奖励体系。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注重选拔与公司核心价值相一致的人才,对有各种特长的人实行人才储备。过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视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现在,把人才看作是资源,人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现在的管理强调人和岗位适配,强调人才的岗位锻炼。对人才的管理不仅是让他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要让他寻找到最合适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有利于让每个员工都通过“赛跑”竞争上岗来追求自己的价值。使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对他们个人成长的重视和关心,增强员工的忠诚度、责任感和归属感。

落实每周一课的机制,开发好人才“第一资源”,为_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_公司一直把培养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让每名员工认清_公司面临的生存、发展形势,将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以适应精益生产需要转化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公司培训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公司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进行多角度的宣讲:从发展前景上,从员工的切身利益上,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宣讲,公司员工认识到:只有公司的稳定发展,才有员工个人发展的舞台,才有切身利益的长久保障;而公司的发展则需要每一名员工发挥出个人的才能。

公司落实每周一课,规定每周三为_公司的学习日,强化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操作培训,以文化力增强凝聚力,以执行力促进发展力。通过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多能工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和造就复合型岗位优秀人才。日常培训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重点岗位关重工序岗位培训,突出标准化操作培训,突出新工艺、新技术培训。一线工人推行精益生产的“四阶段”培训法,培训内容在岗位上落实、培训基本功在岗位上进行、培训效果在岗位上体现,使其培训效率大幅提升。优化培训措施,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形体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财务控制型管控模式 战略控制型管控模式 运营控制型管控模式 总部培训

一、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主要体现了总部对集团成员的协调和控制风格。西方研究者在对16个英国的企业集团进行个案研究后,认为集团总部对其分部的管理有八种不同的风格:集权化、战略规划、战略程序化、财务程序化、战略控制、战略冒险、控股公司、财务控制等。此外,从企业价值观、资源、战略及成员企业定位的差异角度,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也可以分为战略规划、财务控制和战略控制三种类型。国内研究者按照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将集团总部划分成财务控制型、运营控制型和战略控制型三种管控模式。

(一)财务控制型

财务控制型集团总部高度分权,注重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对成员企业重点实施严格的财务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总部作为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本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时监控,以及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而对成员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予过问,只要达到财务目标即可。

财务控制型管理风格适合的集团是:各成员公司经营规模较大,且多数业务没有直接关联,如分别经营地产的开发与销售、产品的制造与生产、能源的服务与利用等,因而总部不会设立更多的职能部门参与成员公司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只对集团成员企业内部的财务和会计实行严格的监控。例如,和记黄埔就是一个典型的财务控制型集团公司,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港口及相关服务、地产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业务,以及因特网、电信服务等多种业务,因此总部主要负责资产运作,总部的职能人员也以财务管理人员为主。

(二)运营控制型

运营控制型集团总部高度集权,注重过程管理。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中心,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具体业务,经常性地对下属单位的财务、营销、研发、市场等同类管理领域进行协调和集中化处理。

运营控制型管理风格适合的集团是:各下属企业业务高度相关,并且在外部环境经常变动时,自身的能力或资源不足,或需要与其他成员共享资源和能力。该类集团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应对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人数较多,因而总部规模较为庞大。例如,IBM公司就是这类集团的典型,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事业部都由总部进行集权管理,计划由总部制定,下属单位负责保障实施。

(三)战略控制型

战略控制型总部处于财务控制型和运营控制型的中间状态,以追求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的培育为目标,将过程管理与结果控制相结合,注重发挥成员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又通过对主要人员的任命、严格的财务预算等方式来协调和控制成员企业的经营活动。

战略控制型管理风格适合的集团是: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成员企业能力或资源特征介于上述两种情形之间,同时愿意接受总部的柔性化管理模式,即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时候,集团总部比较适合战略控制型风格。运用这种风格管理的集团总部规模不必很大,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集权与分权综合平衡点的把握上。一方面集团总部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对成员企业的战略和财务进行集权控制,提高集团资源管理、品牌管理等整体效益;另一方面总部应采用分权管理的体制,将负责审批的成员公司计划及预算等再交由成员公司执行,总部最终主要通过成员公司的季报或年报等形式实现控制,分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集团管理的效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者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例如壳牌石油、飞利浦等公司。

二、不同模式集团总部培训的特点

公司总部的管理不仅要求创造各种有形的机制,以配合核心信仰的保持和激发实现未来目标的各种变革,还要不断培育适应公司发展变化的人才。因此,不同的总部管控模式对总部人员的培训规模和内容等方面也有所区分。

(一)财务控制型总部培训

由于财务控制型集团总部的职员人数不多,并且主要以财务管理职能为主,因此在培训总部员工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投资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和监控管理训练。此外,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结合经营业务的培训课程。由于总部在具体业务方面的管控采取分权的方式,因而业务类课程不需要占太多的比例。

(二)运营控制型总部培训

运营控制型总部的规模较大,涵盖了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流程的综合管控,因此总部人员培训首先要把握财务、营销、研发、生产、市场等各种专业职能的培训需求,将相似的职能部门进行归类合并,采取总部人员分类培训的方式,以提高对大规模总部轮训的效率和针对性。第二,针对当前的重点业务和薄弱环节,可以多开展总部相关部门的小规模专项业务培训,并且利用培训机会经常性地组织总部人员与集团成员企业人员的沟通交流活动,以加强对相关业务基层情况的深入了解。第三,针对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以及团队沟通等综合通用性管理培训内容,可以在分类的总部培训中适当加入相关课程,以提高总部人员的战略思维和协调沟通能力。

(三)战略控制型总部培训

战略控制型总部的人员规模和职能部门分工均位于财务控制型和运营控制型总部之间,在总部培训期间可以针对具体业务的控制强度和力度,针对财务、审计、投资管理、公共宣传、人力资源等内容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题培训。此外,由于战略控制型总部以平衡和协调资源的职能专业为主,因此需要加大对战略管理、团队建设与沟通等综合管理类课程的培训力度,以促进总部人员对各项业务的顺畅沟通和协调管理。

三、管控模式的融合转换与总部培训的动态调整

(一)综合管控形态

在现实情况中,企业集团的内部管控可能呈现出以一种模式为主导,多种模式相配合的综合管控形态。例如上海宝钢集团除了对钢铁生产业务采取运营控制型模式外,集团总部还对其金融、贸易、房地产等业务采取战略控制型管理模式,以此与集团的“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战略导向相一致。此外,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对所属的成员公司中涉及电力、煤炭等战略业务单元采用战略控制型模式,而对涉及汽车配件等业务的成员公司采取财务控制型模式。

针对这种综合管控形态的集团,总部培训需要根据不同业务的管控模式需求,将两种或多种总部管控模式进行搭配组合,在每个子业务中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课程和培训形式。

(二)动态调整形态

此外,现实情况中的集团管控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集团企业的整体战略转型和发展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

1、运营控制型向战略控制型调整

运营控制型总部会根据其成员企业状况,将一部分经营权力下放给的经营能力和资源水平较好的成员企业,同时采取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考核方式,这时运营控制型风格就趋近于战略控制型风格。针对该类动态调整的管控模式,总部培训可以适当减少对生产运营方面的课程内容,适时增强对总部人员在战略规划、管理沟通、财务管控等方面的训练。

2、财务控制型向战略控制型调整

财务控制型集团总部通常采取结果导向式管理而不大关注具体过程,但在企业集团面临重大危机和业务调整时,该类总部也可能会对成员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控制,表现出过程导向的管理方式,这时财务控制型风格就逐渐转换成为以结果导向为主、过程控制为辅的战略控制型风格。针对该类动态调整的管控模式,总部培训可以结合进行战略管控的业务和职能类型,在原有财务控制型总部培训的基础上,增设相关业务和职能的专题培训,以强化对该项内容的学习和了解。

3、战略控制型向运营控制型调整

随着企业各种信息系统等管理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总部对成员公司可以通过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来控制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以衡量成员企业除了财务之外的其他各项经营活动对集团的贡献,此时管理风格由战略控制型向运营控制型转变。针对该类调整,总部培训需要加大对各项具体业务的培训力度,以全面加强对成员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管控了解。

4、战略控制型向财务控制型调整

伴随总部对成员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完全到位,可以采取内部结算制,从而依据财务结果判断成员企业对集团的贡献大小,并且企业更加强调以利润为中心,此时管理风格就由战略控制型向财务控制型转变。面对该类调整,集团总部培训可以适当缩减业务类课程,强调对利润管控的训练。

集团总部的管控模式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大背景变化中将呈现综合和动态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总部培训需要针对业务发展的不同目标和阶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和形式,才能使总部人员的素质能力与企业集团的战略方针相适应,推动和促进集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立.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风格[J].企业管理,2007,(7):101-102.

[2]季红梅,罗彪.企业集团总部业绩管理系统特征和构建原则研究[J].价值工程,2008,(9):89-92.

[3]王吉鹏.集团管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4]王军爱.集团总部如何找准自身的功能定位[J].中国机电工业,2007,(5):62-64.

形体培训总结篇7

围绕“促使教师全员发展”这条主线,我校从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两大方面入手,修订、增添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使新的教育管理思想变成可供操作的制度,使课程改革的思路明明白白地凸现在教师面前。如“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班主任工作月考核制度”,“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年终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这些制度和办法,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过程到结果,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师管理评价系统,为促使教师在岗位上获取自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引领思想,让榜样有个说话的地方。

1、学校领导用讲座引领思想。

我校有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长等组成一支年富力强、业务过硬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队伍,校级干部是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和责任人。在课改实验中,校级干部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切实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他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取得突出成绩,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都能通过各自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主持专题论坛,引领全校教师走进新课改,领会新课改,实施新课改,他们的课改思想构成一股强劲的合力和强势,通过“讲座”、“论坛”、“汇报”等形式引领着全体教师的课改思想,为我校持续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骨干教师用课堂引领思想。

思想和行为并驾齐驱,“教学与教研同步,教研促进教学”是我校多年来的教研思想。教研的效果如何,通过课堂来反映,教师的收获如何,通过课堂来体现。教师的面子,是学生给挣的;学校的面子,是家长给挣的。学生的发展,就是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发展,才是学校的成功。我校的教研思想,课改思想,首先由骨干教师来体现,体现在每一天的每一节课,体现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我校骨干教师能够用课堂说话,用自己的学生说话。我校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展示课,用他们的课堂实践相全校教师传达新的课该理念,引领教师走进新的课堂,感受新的理念,实践新的课堂模式,为学校校本培训提供现场。

3、优秀教师用自身的成长引领思想。

常年开展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全员专业成长,尤其是年轻教师队伍,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自身的发展无声地扞卫了学校的校本培训思想,是全体教师参与培训的无声号角,“学习靠自己,不学就落后”的思想根植在我校教师队伍中,体现在工作中,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效果。

4、其余教师迎头赶上,用教育随笔引领思想。

组织教师全员参加校本培训。老师们通过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与同事交流;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训。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现状,传播思想、论证方案,我校最常用的做法是在教师会上交流教育随笔。近年来老师们撰写了多篇教育随笔和论文,以叙述身边事身边人的形式,短小精干、浅显易懂、亲切自然,为阐述办学思想,介绍课改理念,加强自身修养、建设校园文化起了较大的作用。

三、总结反思,让教师听到成长的声音。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策,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校不但重视教师教学工作的反思,还重视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反思,不但重视教师专业的发展,还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体现“学生的发展就是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发展才是学校的成功”的办学管理思想。

1、通过工作总结来反思。

“一切工作从计划开始,一切进步在于总结反思”是我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从撰写到交流等诸多环节,无不渗透着学校的管理思想:工作总结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工作总结是经验汇编;工作总结不是为了存档,而是向学校、向同行、向社会汇报的最好形式;本学期的总结是下学期计划的起点;珍惜自己的进步,从珍惜自己的总结开始。

我校教师,不管年龄大小,教龄长短,资格高低,兼职多少,人人都撰写工作总结,人人都重视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的类别有“教学”、“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文体”、“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教导工作”、“总务工作”“学生辅导”、“课题实验”、等,有的教师每学期写一、两份,有的则写三、四份;不管篇幅长短,总是个人工作的经验结晶。

我校不单重视总结的撰写,更重视总结的交流和挖掘,通过几种层面的交流促进了总结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各类总结分类装订成册,存放资料室,对于典型材料在校内会议汇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2、通过交流的课堂来反思。

每学年我校语、数教师每人听课、听报告的节数均30节以上,其他教师在20节以上;我校教师参加市音乐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参加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校教师执教的课堂教学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较大程度地促使全体教师对自身课堂进行反思,从而促使骨干教师更加成熟,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评价一节课?如何当一名成功的教师?这些问题经过课堂的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和讨论,已经从模糊中清晰起来,已经从传统的认识中得到升华。

四、创造条件,让培训训迈上新的台阶。

1、提供培训的时间。

在教师任课安排上,语文教师基本实行单人单班单科制度,综合学科教师基本实行专业化,数学教师任课教师的周课时量不超过14节。这样,为校本培训提供了时间的保障,为保证学习的时间,每周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各一次,并把出席情况列入教师日常考勤中,与考勤奖挂钩。

2、拓宽交流的平台。

我校与市教科院、县教研室、县职教中心、县直小学等保持着良好的业务交流和学习的关系,建立起畅通的培训网络,不断创造条件为教师成长提供以下多层次的培训平台。有学校学科组策划组织,供本校教师为解决自身问题和困惑的培训平台,如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等,是我校教师成长成熟的主要阵地,周周有活动,年年有重点,人人有提高;有学校教导办策划组织,供本校教师为校外同行交流和展示培训成果的平台,如校级交流,县组织我校承办的有关活动,这些活动是调动我校教师培训积极性的催化剂,老师们在这一平台的展示,得到认可,获取自信;有教研室或职教中心策划组织,如校本骨干教师培训班、新课程培训班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加速了我校骨干教师的成熟,为构建我校名师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还有一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本学年度我校派出学习的教师有50多人次,这对于我们这所经济比较薄弱的学校来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些活动更是拓展了教师的眼界。

3、经费的保证。

我校在教师培训的费用上从不吝啬,除了正常参与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培训活动之外,还确保我校制定的各项制度的落实和各项活动计划的实施,添置必要的研训设备,开辟不同形式的交流平台。

(1)订阅多种业务报刊。

(2)通过外出学习机会和邮购方式每年增加新的图书音像资料,都是全国教育经典之作。

(3)建立教师发展档案袋,教师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总结、实验报告、论文、教后感及自学笔记等文字资料收集成袋,教师个人保管,定期检查,必要时在校内公开交流。

(4)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

(5)不断完善远程教育工程,拓宽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6)创造机会,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参观和学习。

五、校本教研的具体做法

(一)以校本教研为依托,让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学习坊”。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轻车熟路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校凭借“教研活动”这一富有实效的学习平台,开展了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和教师的受益面。我们“教研活动”形式相对固定,除开听课内容还涉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介绍,或就某一个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参考各类教学杂志后自己的综合思考。“教研活动”改变了原来单一的督促学习方式。在这里,“教研活动”成了一片水草丰腴的原野,老师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的氧气,绽放着自己的生命花朵。我们的老师在发展同行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成为教育的学习者、思考者和促进者。“教研活动”为教师的成长、创新提供飞翔的翅膀,在这样一种浓浓的氛围中,教师的专业水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我们还鼓励老师讲课后把自己的内容和老师的意见整理思考,把有价值的东西提升理论。

(二)以校本教研为基地,让“校开放课”成为教师成长的“实践园”。

我们每学期都安排每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每次课不仅有一定的主题,还有不同的形式:

“示范课”: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的引导示范作用,每学期至少提供两堂观摩课,供全体教师学习。近年来,数学骨干老师刘艳执教的《生活中的角》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注重发展”这一理念;英语教师朱芬执教的《Ilovetheanimals》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刘立琼老师执教的活动课《过年啦》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邹先菊、卢艳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乡土人家》让诗意在课堂上无限延伸……让全体老师受益匪浅。

“教研课”:组内指定一教师上课,先进行集体备课,执教者按集体备课意见上课,然后教者再说课,教师集体评议后,如果不满意就再上,直至满意。实现教师同伴间的合作与对话,上学期我们共展示不同类型的教研课18节。

“随堂课”:校委会领导与教研组长继续深入课堂听课,并形成书面性评价,全学期我们共收集《新课程课堂评价表》50多份。我们鼓励老师及时记录自己教学中的闪光点或失败之处,积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和叙事,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近年来我们学校主持研究的了课题《农村小学朝读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究》,协助市教科院研究省级课题《成功课例研究》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老师们撰写的教育叙事、课例、案例、论文获得了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以校本教研为阵营,利用现有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在课程改革中,专家的专业引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能力,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远教资源,观看专家的《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和《如何撰写教育教学叙事》讲座。这些讲座从案例和叙事的概念、特点和基本结构出发,引用并生动地解读大量课例,让全体老师对教学案例和教育教学叙事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形体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 农村幼儿教师 职后培训 转变对策

一、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意义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的研修进行整体考虑,使前后具有连续性,形成相互沟通、互相促进的统一体。[1]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角度而言,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入职锻炼、职后培训三个阶段。其中,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指学历合格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或学历未达标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也称之为“继续教育”。[2]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总体发展。然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立取决于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村学前教育的总体质量。因此,采取多样化的培养培训途径,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既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又是农村幼儿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可以打破农村幼儿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助于其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维;在专业知识方面有助于丰富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还有助于扩充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容量,拓宽其专业视野;在实践知识方面,通过对幼儿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其教学技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行为。

二、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观念滞后,参与职后培训的积极性低。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入职后接受再教育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广大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师教育问题上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教师教育就是职前教育,没有认识到职后培训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幼儿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外,据相关调查显示,有82.5%的幼儿教师接受职后培训是出于评定职称的需要,只有15.5%的幼儿教师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参加职后培训的,还有部分教师将参与职后培训当做一项上级规定的任务来对待。[3]

(二)职后培训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往往选取学前教育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而关于幼儿教育实践知识的培训较少。二是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师德的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是造成虐待幼儿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关注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三是幼儿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缺少层次性。培训机构大多是提供“一刀切”式的课程内容,忽略教师不同的需求和水平。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最终使培训失去效用和意义。[4]

(三)职后培训实施方式单一。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方式多是课堂集体教学,如专家报告式、讲座式等,幼儿教师学习的主动性难以调动起来;而且部分专业知识比较落后的教师难以跟进整齐划一的培训速度,培训内容难以全面消化和吸收。

另外,处于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有不同的培训需求。新手幼儿教师可能最需要的是实践性知识,即教学法知识;成长型的幼儿教师可能需要幼儿教育理论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幼儿教育理论,需要课程论的知识;专家型的幼儿教师则可能需要获得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单一的报告式和讲座式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幼儿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如讲座式培训不能充分满足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训需求。培训形式的单一、僵化已经成为制约教师职后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5]

(四)职后培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幼儿教师职后培训评价主要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诊断性评价旨在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水平及培训需求,为确定培训目标、选择和组织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方式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一是通过评价揭示职后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改进培训工作;二是了解幼儿教师的学习效果,并对其学习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总结性评价旨在对整个培训活动进行总结性结论,总结有益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后续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然而,当前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没有在培训前对参与职后培训的农村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在培训过程中和培训结束后也没有对幼儿教师的学习效果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三、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困境的化解

(一)强化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意识,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师范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需要。幼儿教师在参加工作之后,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幼儿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教育工作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因此,农村幼儿教师要改变故步自封的学习心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改变不合理的职后培训观念,认识到职后培训的重要性。如果说职前教育是“基础性教育”的话,那么职后培训就可以被称为“发展性教育”。幼儿教师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是不够的,其已有的教育理念、知识深度和广度、教学技能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扩充、深化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结合农村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课程内容。

上一篇:西餐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外贸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