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4 01:28:47

创业自我总结

创业自我总结篇1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大学创新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创新总结报告1

今年以来,大学生创业园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知难而上,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新成效。自2012年开展大学生创业园创业项目征集工作以来,目前共征集了70余个项目。经过评审现已有16个项目入驻创业园,一个项目因经营不善退出。目前,创业园处于正常运营阶段,各创业园项目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创业园解决的学生就业人数为61人,其中09级6人、10级3人、11级18人、12级34人,预计可解决就业人数总计达150人。目前园区内3个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另有3个项目正在进行注册相关工作,预计7月内将完成注册工作。本学期创业园工作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跟就业工作以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理念,向广大学生宣传创业理念,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1. 及时通过宣传栏、报刊、网站等形式进行创业相关政策及申请入驻创业园流程的解读与宣传。这样不仅增强了园区内各项目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对校内的学生传达了创业的信息与知识。

2.规范入园流程及考核方式,严格按照:“提交入院申请书 →专业评委评审→现场答辩→入驻创业园试营业→正式成为创业园创业项目”的流程。项目入驻创业园后,依照制定的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制度,每月定时召开全体业主会议与管理人员会议,收集意见并安排工作;定期收集经营报表,进行经营考核;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考评。

3.积极参加招生就业处组织的宣传讲座。在3月至5月间分别组织园区内业主参加区人才举办的 “大学生创业政策解读”、“创业能力提升”两场与创业相关的学习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新形势下的创业政策法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创业方向和创业观念,提高了创业自我认知度。

二、做好服务工作,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1.招生就业处根据园内业主的经营需要,在各项宣传和申请活动中积极配合并利用自身业务优势提供一定的支持帮助其逐渐成长。

2.积极配合业主办理工商申请及注册业务,邀请银达工商所及高新工商分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进入园区进行参观指导,并组织各项目负责人与工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相关政策和企业注册流程。

3.创业园严格实行考核制度,各入驻项目每月需向招生就业处提交经营情况报表,同时采取定期考察与随机搜查方式对创业园内各项目业主的出勤、卫生、安全等情况进行评估。采取每月一小核,3月一大核的方式对入驻项目的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整改意见,同时对新入驻的项目进行3个月的试用考核,试用期期间重点关注入驻项目的经营和成长。

三、拓宽商业途径,创造良好创业机会

1.持续进行创业项目引进(招募?),邀请校内有创业经验的教师组成评审组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有创业意向和有强烈创业愿望的学生完善自己的创业道路。

2. 展开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利用招生就业处宣传编辑出版部出版发行的《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宣传创业园及入驻项目,并采取整体宣传与专访形式对现有项目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以板报形式宣传新入驻项目,尽最大努力扩大创业园的影响。

3.组织校内学生进行创业园参观,提升创业园人气及知名度,同时植入创业意识并推动校内学生进入创业园消费。

4.引进项目多元化,避免重复单调,丰富创业园内容,吸引不同领域消费团体与我院创业园接触。目前涉及领域有:机械制造安装、化妆品销售、产品及版面设计、摄影、电子商务、电子产品销售。

四、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设想

(一)存在问题:

1.人员管理问题:安排校内兼职学生对园区进行安全管理及考勤,但由于执勤时间长、奖励少、内容枯燥,因此难以吸引兼职学生,无法达到保证安全及准确考核的目的。

2.管理范围问题:创业园使用及管理区域时有被外来商业行为侵占现象。

3.网站建设问题:目前创业园缺乏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不利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了解创业政策、交流创业经验、学习创业方法。同时影响创业园在校内外扩大宣传的程度、速度、广度、深度,也不利于展示学院创业基地建设及学院对创业重视程度的宣传。

4.项目经营问题:部分创业项目业主对其生产及经营等方面仍不熟悉,主动性不强,对学院仍有较大依赖,由于缺乏专业团队对创业项目持续管理和指导,部分业主缺乏长期规划和专业营销技巧。同时因为创业项目涉外业务较多,出勤时间有不规律现象,加上兼职值班人员难以招募,导致安全保障存在一定漏洞。

5.园区设施问题:因创业业主各种用电设备较多,偶尔出现跳电现象,同时出于安全考虑,无法将园区内所有门口完全打开,同时园区内无散热及促进空气流通设备,夏季通风不畅导致园区内闷热。

(二)解决方案:

1.执勤由兼职学生转为园区内业主轮值,并重新制定执勤轮值方案及工作内容。

2.与相关部门沟通,明确尚卓超市范围及创业园使用范围,避免越界经营,造成纠纷。

3.拟计划暂时由学院就业网开辟2个新模块对创业园及创业政策等有

关创业的方面进行宣传,并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总结网络宣传方法与宣传经验,寻求独立完成网络宣传的方法,掌握网络宣传手段。

4.组织校内外有创业经验及创业培训的专业人员成立指导小组,对各项目进行指导。

5.申请散热设备,改善园区内环境。

大学创新总结报告2

不知不觉,20____-20____学年第二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一个学期在创新实践部的磨练,又让我成熟了不少,改变了不少。在第一个学期时,还充斥着许多对部门职责和部门职能的不解和迷惑,如今,我已经能够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对自身未来的规划了,这一切,都要感谢在我创新实践部一年的坚持和坚守。

首先,新学期开始之初,我们进行了对上学期工作的总结,以及上学期出现的部内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们积极的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去,为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完善部门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创新思维,完善自身的不足,改正浮躁的情绪,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从而,使我们创新实践部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在部门在第二学期初次例会时,部长就与我们讨论本学期我们创新实践部的工作,以下是本学期我部所负责的工作:

1、我部本学期负责十二个班级的主题团日活动,监督各班级策划书格式,积极参与各班级的团日活动,活动会结束后,上收各班级团日活动总结和活动简报。

2、我部积极开展假期(包括周末)的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策划实践活动的方案,并且与勤工俭学相结合,搜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

3、3月中旬左右,我部进行第一次有关“挑战杯”的`社会

实践调研活动,由部长带领干事,分成两组,对文法外语系的九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

4、4月初的新华学院运动会中,我部负责前期工作及运动会中的人数出勤情况,和保证运动会中的安全秩序,我们积极认真的完成了所分配的工作。

5、4月中下旬,我部进行了纳新工作,入部四名新干事,了解认识我部的职能和目标对其分配新工作,以及参与到我部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6、在5月初我部申报成功了“菜篮子”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我部干事进行对我院周边流动的便捷蔬菜水果销售点的相关调研。干事分别组成三组,对三个蔬菜水果便利销售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在本学期中,我们还参加了英语PK 大赛的前期准备工作,配合文法外语系学生会女生部完成了“仙度瑞拉”美好心愿活动、参与了文法外语系学生会生活安教部的公寓文化艺术节活动。

本学期的工作就要结束了,总结以上工作,我们发现了在工作中的各种不足,同时也在不断地改正和完善工作。而我对于团总支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我们创新实践部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有更多的见解。在文法外语系团总支工作了一年,发现又一次锻炼了自己的适应能力,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并且因为在部门工作中有了新的战友,有了新的战友情。在各种活动中,由于个人原因有请假的现象,对待工作可能有怠慢的趋向,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克服本学期的不足,用积极地态度迎接新学期的工作。同时我对我未来的干事生涯充满了希望,我能用我的青春再次见证我的未来是由自己创造和把握的。继续努力吧,为自己加油!

大学创新总结报告3

首先真的很高心可以有机会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多次和指导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对现在的中国的能源和照明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国家的节能工作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由于这次只是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每周五晚上都需要去612、613进行测量照度和相应的用电量。学会了如何使用照度计,也了解照度是什么含义。并利用寒假期间查了相关资料,对国家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发改委最新的政策做了更深了解,深刻体会到国家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视。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有义务肩负这项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多多学习,多多思考,争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可以对国家节能这方面做出贡献。而且在查找有资质的节能认证机构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国家关于节能这方面相应的法律、法规。

项目的开展需要学会自主的学习,这是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与课堂学习最大的不同与收获。平时的课堂学习,老师都会给我们强调什么是学习的重点,同时又通过课下作业进行强化,把握知识相对较容易;但是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及一定的开发经历解决,没有人能直接的告诉你问题原因所在,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就要能够分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并通过网络资源及相关书籍进行学习,与自己的实验条件等信息进行比较,经不断的修改调试去解决问题。因此,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比较重要。

在后期的大创中,需要对图书馆相应的照度进行测量,学会了国家标准照度是多少。测量结束后,也发现我校的图书馆照明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方的照明明显不符合标准照明亮度,这也让我对图书馆应该换led灯有了更大的信心,毕竟换了之后会减少电量的使用,而且led对环境的污染要比普通灯管小很多,同时led的照明更亮,可以更好地保护图书馆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们的眼睛。

创业自我总结篇2

论文摘要:依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教授所提出的职业锚理论,综合考虑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特点编制出大学生职业锚测定量表。对六十名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施测,数据采用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考察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证明本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一般。

职业锚理论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教授所领导的专业研究组。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重要组成和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职业锚的测定不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目标”和“职业定位”两个关键步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朝着科学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的有力辅助工具。

1 施测对象

本量表施测对象是河南教育学院本科三年级的60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30名,被试年龄在19岁——23岁之间。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100%。

2 研究方法

2.1 量表的项目编制

测量项目的编写依据职业锚理论,按照职业锚测定的项目目标,参考相关职业锚测量工具的编写方案进行编制。首先根据职业锚理论提出的五种类型:自主型职业锚、创业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为量表的基本维度,又依据现当代社会发展,根据现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将量表维度定为:技术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创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六个维度。

量表项目从六个维度出发,由86道问题中筛选并编写出18个项目,每个维度由三个题目组成,此量表中1、7、13项为技术性职业锚测试题目,2、8、14项为管理型职业锚测试题目,3、9、15项为安全型职业锚测试题目,4、10、16为创业型职业锚测试题目,5、11、17项为服务型职业锚测试题目,6、12、18项为挑战型职业锚测试题目。每个项目又依与被试的适合程度定了“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频繁6.总是”六级程度选项,依据对每个维度3个测试的适合程度将被试选择程度所代表的数字相加,算出每个维度的得分并选取最高得分两项给定职业锚倾向分析。

3 大学生职业锚测定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3.1 信度分析

本量表采用的信度分析是由克朗巴哈α系数来计算完成。SPSS技术在信度分析中的应用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Analyze Scale Reliability Reliability Analysis命令。2.把左侧列表框中将相关的变量加入到右侧Item的列表框中,在Model中选择Alpha选项。在Model下拉列表中,有五种信度分析的项目模式可以选择,通常我们使用默认的Alpha(Cronbach’s Alpha 模式),其他四个模式分别为:Split-half(Spearman-Brown和Guttman折半系数模式,即将全部项目折为相等的两半,再期两部分的可信度系数),Guttman(此模式可估计真可信度的下界),Parllel(平行模式,即平行假设的最大似然可信度估计)以及Strict parallel(严格平行模式,即严格平行假设下最大似然可信度估计)。3.单击Statistics按钮,选中Scale if item deleted复选框(项目被删除后,所剩项目的各种统计量),单击Continue按钮和OK按钮,即可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Reliability Statistics

Cronbach's Alpha

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 Items

N of Items

.569

.572

18

(注:若Cronbach Alpha值<0.35为低信度,0.35≤Cronbach Alpha值<0.7则尚可,若Cronbach Alpha值≥0.7则属于高信度。)此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尚可。

3.2 效度分析

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效度分析有多种方法,其测量结果反映效度的不同方面。对于本量表所做的是结构效度的分析。

结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测值之间的对应程度。结构效度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效度分析最理想的方法是利用因子分析测量量表或整个问卷的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的主要功能是从量表全部变量(题项)中提取一些公因子,各公因子分别与某一群特定变量高度关联,这些公因子即代表了量表的基本结构。通过因子分析可以考察问卷是否能够测量出研究者设计问卷时假设的某种结构。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用于评价结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有累积贡献率、共同度和因子负荷。累积贡献率反映公因子对量表或问卷的累积有效程度,共同度反映由公因子解释原变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负荷反映原变量与某个公因子的相关程度。此量表的结构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KMO and Bar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610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Approx. Chi-Square

289.455

df

153

Sig.

.000

经检验KMO为0.610,Bartlett’s球形检验为289.455(自由度为153).根据专家Kaiser(1974)观点,KMO的值小于0.5时较不适宜做因素分析,此处的KMO值为0.610,表明适合因素分析。此外,从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289.455,自由度为153,达到显著,代表群体的相关矩阵中有共同因素存在,表示适合因素分析。

4 讨论

本次量表编制应用心理测量编制原理与技术,编制了“大学生职业锚测定量表”。该量表分为技术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创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6个基本职业锚倾向维度,采用SPSS统计系统对其进行检验分析 ,证实了量表的结构相对合理,也表明信度和效度尚可,各测试指标稳定。但一个合理量表的产生是在实践中不断反复使用和修改的,本问卷的编制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下面我们要做一份与职业倾向性相关的问卷。请依据下列陈述适合你的程度做出相应选择(完成时间10——15分钟): 【1】 如果频繁接受不属于我专业领域的工作,我宁愿离开单位。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2】 当我成为公司的总经理后,我才认为我的职业生涯是成功的。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3】 对我而言,工作的稳定性比自由和自主更重要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4】 我一直在寻找可以让我创立自己事业的创意或点子。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5】 我认为只有对社会做出真正贡献的职业才算是成功的职业。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6】 我认为职业的成就感来自于克服自己面临的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7】 对我而言,在我喜欢的专业领域做资深专家比总经理更具有吸引力。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8】 作一个全面管理者比在我喜欢的领域做资深专家更使我有工作积极性。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9】 如果工作的结果使我丧失了自己在组织中的安全稳定感,我宁愿离开这个工作岗位。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0】 对我而言,创办自己的公司比在其他的公司中争取一个高的管理位置更有意义。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1】 我的职业满足来自于我可以用自己的才能去为他人提供服务。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2】 我希望工作中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不断挑战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竞争力 。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3】 如果在工作中能经常用到我专长的技巧和才能,我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4】 我离开管理层的工作时会丧失工作的成就感。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5】 我希望有一份让我有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工作。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6】 在我职业生涯中,如果我能成功地开发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创意,我会感到非常成功。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7】 对我而言,通过自己的才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适合生活或居住,比争取一个高的管理职位更重要。

1.从不 2.偶尔 3.有时 4.经常 5.频繁 6.总是

【18】 解决那些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比获得一个高的管理职位更有意义。

1.从不 2.偶尔 3.有时 4.经常 5.频繁 6.总是

·技术性:

1. 如果频繁接受不属于我专业领域的工作,我您远离开单位。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7. 对我而言,在我喜欢的专业领域做资深专家比总经理更具有吸引力。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3. 如果在工作中能经常用到我专长的技巧和才能,我会感到很有成就感。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管理型:

2. 当我成为公司的总经理后,我才认为我的职业生涯是成功的。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8. 对我而言,作一个全面管理者比在我喜欢的领域做资深专家更有吸引力。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4. 我离开管理层的工作时会丧失工作的成就感。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安全型:

3. 对我而言,安定与稳定比自由和自主更重要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9. 如果工作的结果使我丧失了自己在组织中的安全稳定感,我宁愿离开这个工作岗位。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5 .我希望有一份让我有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工作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创业型:

4. 我一直在寻找可以让我创立自己事业( 公司) 的创意( 点子) 。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0. 对我而言,创办自己的公司比在其他的公司中争取一个高的管理位置更有意义。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6. 在我职业生涯中,如果我能成功地创造或实现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点子,我会感到非常成功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服务型:

5. 我认为只有对社会做出真正贡献的职业才算是成功的职业。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1. 我的职业满足来自于我可以用自己的才能去为他人提供服务。

1.从不 2.偶尔 3.有时 4.经常 5.频繁 6.总是

17. 对我而言,利用自己的才能使这个世界变得更适合生活或居住,比争取一个高的管理职位更重要。

1.从不 2.偶尔 3.有时 4.经常 5.频繁 6.总是

·挑战型:

6. 我认为职业的成就感来自于克服自己面临的非常有挑战性的困难。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2. 我希望工作中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不断挑战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竞争力) 。

1. 从不 2. 偶尔 3. 有时 4. 经常 5. 频繁 6. 总是

18. 去解决那些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比获得一个高的管理职位更有意义.

1.从不 2.偶尔 3.有时 4.经常 5.频繁 6.总是

1. 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具有较强的技术或专业能力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传统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专业才能在专业领域中不断发展并得到应用的的职业。

2.管理型职业锚: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3. 安全型职业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靠的未来生活。这种可靠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4. 创造型职业锚:创业型的人希望使用自己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他们感觉时机到了,他们便会自己走出去创建自己的事业。有些大学生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

5. 服务型:服务型的人指那些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即使这意味着即使变换公司,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工作变换或工作提升。

创业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能力 测量

[作者简介]徐才千(1969- ),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淮安 223003)陈权(1977- ),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大学,副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镇江 212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情商’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IA120151)、江苏省教育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的学校组织认同感及其对学业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15)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情绪智力视角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D/2011/01/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93-02

一、前言

创业能力概念通常从能力观和创业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从创业者个人特质角度,学者们倾向于采用自我效能和自我评估的方法来衡量创业能力的概念,具有代表性观点的人物分别是Chen、Man等。Man等把创业能力划分为6个维度:机会能力、关系能力、概念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和承诺能力。Chen等研究了潜在创业者具备的职能和技术技能,认为创业自我效能体现在5个维度上:市场、创新、管理、风险承受、财务控制。2003年,Drnovsek等对Chen的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Chen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同年,De Noble等基于正在创业的创业者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以Chen等人制定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为基础,重新进行了修改,认为创业能力包括风险和不确定性管理技能、创新/产品开发技能、人际关系和网络管理技能、机会识别技能、开发创新环境的技能和关键资源处理和配置技能等6个维度。2005年,Priyanto 等在Man等人提出的六因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二阶6维模型,他将创业者的机会能力、关系能力、战略能力归为竞争能力,将概念能力、组织能力、承诺能力归为执行能力。

国内近年来对创业能力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基本上还处于描述性的理论探讨阶段,大多数属于定性研究。Wang Hui&Lin, Qiao-Ping通过对12名正在进行创业的在校和刚毕业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维度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包括机会能力、关系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热情、创业承诺和创业学习能力7个维度。也有学者尝试对创业能力进行量化研究。2008年,唐靖等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Man和Chen的量表,对实际创业者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在相关理论基础上,修改编制了大学生创业能力量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1.量表的编制。(1)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创业能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概括、比较、分析、归纳创业能力的基本内涵、组成结构和影响因素。(2)采取半结构化访谈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3)综合考量国内外关于创业能力的结构体系的理论构想,重点以Chen 、Man和唐靖等的创业能力量表中主要因素成分为蓝本,参考半结构化访谈和开放调查结果以及江苏大学创业教育有关专家的意见,编制出概括创业能力因素成分的半封闭式问卷,对江苏大学20名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4)在上述基础上,确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维度结构,编制大学生创业能力初试量表。(5)经过初试,使用SPSS软件对初试结果进行分析,最后确定正式量表。

2.问卷量表的内容结构。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其把已知的信息、知识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有的智慧的总和,具体来说应该包括机会识别能力、关系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承诺能力、战略决策能力7个因素,因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结构体系。在实际调查中,每个被试被要求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题项进行评价,从最符合到最不符合在Likert 7点量表上作唯一选择,从1至7评分,最不符合记作1分,最符合记作7分。

(二)调查程序

1.研究对象。在江苏省某综合性大学文科类、理工类、管理类、医学类和独立学院的各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550人,剔除部分信息不全或有明显敷衍迹象的样本后,有效问卷为501份,有效率为92%。其中,男生288人,女生212人;理工类学生221人,经管类学生133人,人文类学生53人,医学类93人;一年级156人,二年级118人,三年级115人,四年级109人,研究生2人。

2.统计。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检验正式量表的信度、效度;探讨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和群体差异。

三、结果

(一)信度检验

对于信度分析我们采用克伦巴赫(Crom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检验的方法。结果显示,量表α系数为0.958;分半信度为0.92,P

对所有被试得分进行F检验(表略),其统计量(服从F分布)的观测值为1422.174,对应的概率P=0.000,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的情况下,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应拒绝F检验的零假设,因此可以认为各因素的均值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量表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二)效度检验

1.因子分析。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对量表进行了效度检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检验做因素分析的可行性。对样本的原始数据进行检验,KMO=0.962,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数据适宜于做因素分析。Bartlett检验,p=0.000,球形假设被拒绝,说明各变量间并非独立,取值彼此有关。

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我们采取主成分分析法经方差最大化求解初始因子。数据显示,提取七个因子最为显著,此时七个因子的累计解释的方差比率达到73%。继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特征根(见表2),由第二列可知,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因此因子提取效果较理想。

2.结构效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使用SPSS软件得出本量表的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情况(表略):每组中数据项分别代表依次特征根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第一因子解释了原有变量方差为70.435%,从整体上来看,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比没有改变,但却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使得因子更易于解释。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后得到的因子结构和理论上预期的创业能力概念的维度结构相一致。我们分别把7个因子命名为F1(机会识别能力,贡献率16.046%),F2(关系能力,贡献率15.972%),F3(管理能力, 贡献率15.561%),F4(创新能力, 贡献率14.341%),F5(学习能力, 贡献率13.708%),F6(承诺能力, 贡献率12.874%),F7(战略决策能力, 贡献率11.498%)。

3.各因子和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各因子和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矩阵表明(见表3),所有因子与总量表均显著正相关。这也充分表明,本量表的结构符合量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三)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1.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一般特点。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总的表现出正向趋势,但并不太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总分为128.55±21.193,机会识别能力得分19.11±4.009,关系能力得分19.62±3.993,管理能力得分19.6±3.844,创新能力得分19.79±3.761,学习能力得分20.49±3.723,承诺能力得分20.01±3.938,战略能力得分9.94±2.271。在总量表和各项得分中,大学生创业能力均值刚刚超过了相应的中位数值,说明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虽趋向正向,但整体能力并不强。

2.大学生创业能力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男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创业能力总分为129.76±23.281,女大学生创业能力总分为126.92±18.723,男女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总体得分上无显著差异(t=1.511,P>0.05)。但在创新能力方面,男大学生(20.08±3.868)要强于女大学生(19.40±3.583),并且具有显著意义(P

3.大学生创业能力年级差异。对4个年级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F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总得分及机会识别能力等7个因子上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表略)。

4.大学生创业能力专业差异。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F检验和多重比较(表略),结果显示,在总体上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创业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但经管类创业能力(130.22±18.275)要显著高于人文类(123.30±16.811)学生(P=0.047

四、结论

本研究采用广泛查阅文献、半结构化访谈、开放式调查、参考相关量表和初测等方式,经过专家审阅和反复修订,构建出由机会识别能力、关系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承诺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等7个因素共26个测试问题组成的因素维度结构。通过比较分析,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总体趋向正向,处于中等偏上一点水平;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个别指标如创新能力、关系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性,基本上符合大学生客观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

[2]Chen C C,Greene P G,Crick A.Does entrepreneurial self- efficacy distinguish entrepreneurs from managersf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8(13).

[3]Man Thomas W Y,Theresa Lau.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of SME Owner/Manager in the Hong Kong Services Sector:A Qualita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2000(3).

[4]Man Thomas W Y,Theresa Lau,Chan K F.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

[5]Siwan Mitchelmore,Jennifer Rowley,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a literature review and development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2010(16).

创业自我总结篇4

一、着力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强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局的要求,也符合浙江的实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对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具有重大意义。

1.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信息、生物、能源、纳米等科学和技术领域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和产品寿命周期迅速缩短;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面对新形势、新背景,我省必须着眼长远,抢抓机遇,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实现技术追赶和跨越。

2.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根据发展阶段变化要求,实现发展驱动方式转变和升级的必由之路。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到了加强自主创新的阶段。以韩国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人均超过1000美元后注重技术引进和消化吸引创新,在70―80年代人均3000到5000美元时,转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发展通常有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特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是技术和产品的差异竞争,竞争力的源泉从致力于改良外来技术转向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4000美元,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成为必然选择。

3.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是转变增长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之计。近几年来,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新台阶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源要素日益紧缺,环境压力明显加大。据统计,我省每创造1亿元GDP排放28.8万吨废水,每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4500吨工业固体废弃物,这些指标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我省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腾笼换鸟”和“浴火重生”,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减少经济消耗,保护好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4.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加快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引起了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科技的竞争、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越来越突出。2002年以来,我省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案件116起,直接涉案金额28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国的1/3和1/4左右,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因此,我省必须切实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努力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

二、着力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强省需要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大院名校,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使全省的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投入405亿元,是2000年的3.9倍;其中R&D投入210亿元,是2000年的5.7倍,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34%;科技投入水平居全国第6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居全国各省市的第3位。目前全省累计共有36个科技强县(市、区)、14个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67个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7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区)。

但总的来说,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是薄弱环节,与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一是创新投入不足。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虽提高较快,但总体偏低,2005年全省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4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8%,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一般占GDP的3%)比差距很大,而且与国内的上海(占GDP的2.34%)、江苏(1.48%)、广东(1.15%)等发达省份比存在较大距离。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技术引进明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目前,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63.6%,而全国为50%左右,发达国家多在30%以下。进口技术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大中型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额中,以设备为主的合同金额占93%,以技术为主的合同金额不足7%。我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比是1:0.2,与工业化中期日本、韩国1:5至8相比差距很大。

二是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紧缺。我省企业创新活动比较活跃,但创新型人才比重较低。2004年粤苏鲁浙参加的经济普查显示,广东、山东、江苏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人力投入总量要优于浙江。无论是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的研发人员数量,国际化人才数量,浙江在10多个沿海省市中的位次比较靠后,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研发人员、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差距比较明显。我省大中型企业每万人研发人员数仅高于福建,处于末2位,与江苏、辽宁差距比较大。我省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差距较大,分别只有它们的69%、38%、44%。更为突出的是,我省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人才总量的3.9%,低于5.6%的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均少于沿海其他省市。

三是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不多。我省授权专利总量中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的比重仅为5%左右,明显低于北京35%、上海15%,江苏9%、山东8%和广东6.5%的水平,居全国第7位。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不多,说明我省以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仍显不足。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外向度比较低。根据科技部的评价,2004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27.46%,而全国为43.38%,列全国第13位;2005年,我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均列全国第7位,人均产出为36.4万元,低于全国46.1万元的平均水平。

五是促进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进一步形成。虽然我省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自主创新的意识逐步提高,但总体来说缺乏有效动力和激励机制。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更乐于扩大规模和市场营销,缺乏依靠技术创新促进发展的理念,重速度求规模,重引进轻创新,不愿意花大钱去搞有风险的技术开发创新。与此同时,由于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科技创新,影响了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积极性。

三、着力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强省的对策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持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扶持紧密结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作用,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促和谐、以创新促进走在前列,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

1.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要依托大企业大集团,鼓励支持企业主动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寻求智力支撑,集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加强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同时,转变工作思路,注重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发,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科学和技术支撑。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重点办好各类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增强孵化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集聚创新创业科技人才,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高技术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2.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自主创新必须立足省情、立足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抓好具有基础优势、代表发展方向、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技术领域,传统优势产业的一些关键与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有苗头的新兴产业要因势利导、形成优势。集中力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把获取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浙江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全面提升浙江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块状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3.以自主品牌发展带动自主创新。当今世界,品牌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流,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自主品牌建设的核心。要把推动自主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管理等品牌基础工作,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发展制度,着力提高企业的创牌能力。依托块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加快块状经济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品牌集聚要素、整合资源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转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尽快形成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努力创建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4.进一步增强创新动力和活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自主创新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集聚、配置和激活创新要素的水平。以开放的思路、市场的办法集聚和配置创新要素,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浙江科技工作的一大特点和优势。要继续抓好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努力发展成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下页)(接上页)转化,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紧密结合,进一步解决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以开放促创新,紧紧把握大力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联合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继续引进大院名校,不断集聚和增强科技创新力量。

5.建设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力强劲的创新人才队伍。自主创新,人才为先,人才为本。要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吸引各类创新人才包括海外留学人员来浙江工作、为浙江服务。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6.弘扬和发展创新文化,大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创新环境。创新是一种求异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创新充满着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形成有浙江特色的创新文化。努力构建倡导创新价值体系,在全社会树立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价值观念和创新意识,为自主创新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社会人文基础。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一种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政策和文化氛围,提高全民创新的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法制意识,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努力把科技进步与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实施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创新科普教育的形式、内容与载体,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全民科技意识,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自主创新的时代潮流中来。

创业自我总结篇5

一、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区初步奠定了一个基础较强、优势突出的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结构。

1、行业结构。我区的工业主要由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精细化工、钢构网架五大行业为主导的传统优势行业构成,其它还有纸箱包装、电子电器、食品、建材等行业。这些传统产业占居了我区工业总量的90%以上,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和生命力,部分产业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使我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纺织基地”、“中国花边之乡”、“中国羽绒之都”、“中国钢结构基地”等荣誉称号。与之相比,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却明显不足,总量仅占我区工业的9.6%左右,成为我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由此可见,传统行业在我区的工业企业中仍是主导产业。

2、企业结构。全区共有工业企业120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44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4.4%;1亿元以上企业204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4.54%;5亿元以上企业35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4.18%;10亿元以上企业19家,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7.17%。数据表明,我区的企业虽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企业结构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真正上档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数量不多。

3、产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型产品,是我区最具特色的产品主体。它折射出工业的发展优势,但也明显暴露出工业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区的产品结构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就是低端产品多、半成品多、需求收入弹性低的产品多,而整机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且呈“两头在外”的特点,即原料和市场都在区外,区内以半成品生产和加工生产为主,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在价格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4、员工结构。截止2004年底,全区共有职工人数38.5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6%;中专及技校毕业生5.7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5%;高中文化程度9.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5%;初中及以下人员20.7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54%。各类职称人员23129人,占职工总数的6%。其中,高级职称1492人,占职工总数的0.4%;中级职称5369人,占职工总数的1.4%;初级职称16268人,占职工总数的4.2%。上述数据足以说明,我区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企业自身研发力量十分薄弱。

5、技术创新结构。我区已经认定的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130家,其中部级1家、省级17家、市级54家,80%以上的区级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或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机构。但是,多数企业真正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偏少,技术中心档次不高,管理不强,专职研发人员严重不足,主导产品仍以引进和模仿为主,原创性甚少,难以形成自主创新主体。因此,我区企业技术结构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6、资本结构。我区有工业总资产1513亿,其中90%以上为内资,而外资仅为10%。因此我区的产业层次相对较低,结构类同现象严重,缺乏高新项目、高精尖人才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显然,我区的内外资本比例结构失衡,外商投资明显不足。

综上所述,我区工业经济呈现出传统行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加工产品为主、民营资本为主、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薄弱这样一种结构现状。

但是,传统产业依然支撑着我区的工业经济。当前它的发展水平和产业档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区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经济质量。传统产业不但是我区目前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而且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仍将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体。它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传统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大,资产存量大,带动作用强。第二,传统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解决了我区38.5万多职工的就业和经济收入问题。第三,传统产业一直是我区的税收主体,占我区工业提供税收总额的83%左右。

二、存在问题

传统产业长期以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短缺经济结束、消费升级、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程度提高,在市场容量和要素成本的双重制约下,特别是原料和能源缺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当前我区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产业升级上,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对传统产业升级尚缺乏科学完整的规划。传统产业升级在我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该说已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如区委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施十大技术创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我们认为,要促进我区的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当务之急还缺少一个科学完整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整体布局、合理定位、产业发展导向以及做好各产业中行业的科学评价与合理规划已十分重要。

2、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区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已形成较大的规模,但缺乏产业水准的优势,面临国内外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在国内竞争方面,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资源竞争、产销竞争升格到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品牌等全方位的竞争。我区相当部分企业技术性投资不大、产品易于模仿,非价格竞争缺乏优势。如占全区经济比重40%以上的纺织印染业,其重要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明显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纺织业差别化纤维比重,发达国家在90%以上,我省在全国领先,也只有40%,而我区仅为15%。精细化工和化学医药基本上是仿制国外专利已过期的产品,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我区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总体还处于委托加工的低级阶段。如在世界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服装羽绒产业,大多从事贴牌生产。这些传统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靠展开低价竞争,既影响了出口效益,又屡遭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压制。

3、企业经营者对传统产业升级的意识不足。要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需要有一批有魄力、能高瞻远瞩的企业经营者来推动,他们的思维最终决定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进程。但是目前我区不少企业经营者存在着短期行为的思维方式,他们尚未充分认识到传统产业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往往是急功近利,仍习惯注重以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的方式扩大再生产来推动量的扩张,技术以引进和模仿为主,生产以加工或组装为主,热衷追求短平快项目,严重阻碍了企业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进程。

4、传统产业升级还缺乏大量的人才支撑。突出表现在:全区每万人拥有人才567人,低于全市的863人,而列全国县市之首的江苏昆山市已超过了1200人;人才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知识更新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创新学术带头人、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机制不够活,人才流动和引进还面临着一些政策障碍;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引进人才滞后于引进项目,人才不足与浪费、引进与流失并存;适合创新人才的事业、生活居住、文化等人文环境尚未形成。人才问题严重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业升级的速度,已成为加快发展的短腿。

三、对策建议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必须在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进行,把政府宏观指导和市场机制调节结合起来,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积极扶持和加强企业在改造中的主体地位。

1、要统一对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传统产业是相对高新技术而言,但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我区传统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把传统产业升级作为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重点来考虑。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手抓高新技术,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我们不可能把占90%以上的传统产业推倒重来,高新技术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培育起来。因此,不仅目前要依靠传统产业,今后也不能离开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更要靠传统产业做支撑。就拿目前我区的26家部级、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也无不都是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中产生的。

2、搞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具体规划。把握传统产业升级这条主线,以科学的发展观,组织编制好合理、可行的全区中长期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及“十一五”传统产业升级的滚动实施计划,传统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组织、协调解决有关项目进行中的具体问题,确保传统产业升级项目的按期完成。此外,每个行业都要制定本行业的行业升级规划,如纺织行业可细分为纺、织、染三个行业,化工行业又可细分为基础原料、医药中间类、农用化学品、化工建材、日用化学品、专用化学品等行业。政府必须对这些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都做具体的发展规划,对其中一些低端行业和一些行业中的低端环节,则按照规划实施有计划的退出和转移。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市场产品调研、信息分析、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加快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区传统产业中的渗透和推广,提高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商务电子化及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素质的提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和落实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措施,提升全区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推动全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通过CAD示范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载体,大力推广以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4、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科研投入,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一是政府要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投资,以建设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抓手,加快实施“百亿研发工程”,培育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推进企业原创性能力建设,实施企业技术跨越战略,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构筑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二是企业要加强合作共赢。建立由政府扶持、企业股份制形式、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成果进行有偿转让,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实力和降低开发成本。三是克服技术中心创新不足、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5、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子。一是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引进为主的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立新型的产权激励机制,通过全面推行技术入股和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实施知识资本化,逐步形成与国际管理接轨的分配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产业升级发展所需的人才积累机制。二是要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瞄准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他们以转让专利、参股合作等形式与企业结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探讨国际技术合作,高位嫁接加快技术创新。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加强技术、人才、信息等的交流,来大大缩短我区传统产业升级在一些技术难题上的研发周期。尤其在重大项目建设中,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关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专家。实践证明,我区拥有上档次的技术创新的企业,无不是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

6、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不断开发新产品。本着“择优扶强、重点扶持”的原则,打造“品牌”形象,要以品牌资源发掘和品牌运营,催发品牌积聚和衍生效应。把实施名牌战略同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动态管理、平台建设和对外推广等配套措施,大力带动全区品牌建设的兴起。一是紧跟国内外市场需求和产品发展动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二是把产品创新建立在质量振兴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质量攻关和质量赶超,争创名牌产品。

7、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规划地培育新兴产业。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我区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构思,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改善我区的工业结构。我们认为,最近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培育汽车电子基地和数控机床基地是符合我区实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政府一定要动态跟踪,高度关注。

8、继续实施企业梯队发展战略,优化企业结构。突出扶优、扶强、扶精、扶特,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主攻点,继续实施“四个一批”计划。即培育好一批大规模大集团企业、一批优势成长型企业、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一批有培育前途的中小尖子企业。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良好的梯队发展的工业企业新格局。

创业自我总结篇6

【关键词】:应用技术; 无偿式资助; 有偿式资助

1、调查对象

本研究根据南宁学院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理念,对该校贫困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该校在校大学生及参与资助工作的教师。其中,专科生85人、本科生43人、教师13人。部分调查对象为

2、问卷设计

2.1贫困生认定调查:贫困生认定调查设置了贫困生认定合理性;贫困生认定公平性;贫困生认定方法;贫苦生阶段调查;贫困生信息保密性;贫困生信息造假等问题。设计理由主要是调查贫困生认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2资助方式调查:资助方式调查设置了获得资助的方式;资助过程研究;资助的覆盖面是否全面;贫困生未获资助原因。资助方式设计理由是为了调查贫困生获得资助的方式,无偿式资助与有偿式资助的比例以及资助力度。

2.3贫困生心理边缘化与资助后长效机制调查:贫困生心理边缘化调查设置了贫困生信息泄露与贫困生心理发展关系;贫苦生为获资助而产生的行为研究。贫困生心理边缘化调查十分重要,发生校园极端行为的部分原因都与贫困在校生存在一定联系,为保证贫困生不为上不起学或自卑心理而自暴自弃,并且对于长效机制建立也十分有必要。

2.4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资助调查:贫困生自主创业资助方式调查;有偿式资助方式方法调查等。现有的有偿式资助主要是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然而勤工助学岗位十分有限,目前政府和资助者更多的倾向于无偿性资助。创新创业的资助是新型资助方式,也是建立有偿式资助方式的主要模式之一,其与无偿式资助相比,更能锻炼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脱贫能力,通过劳动获得回报的有偿的资助,是今后大学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3、调查结果

3.1贫困生认定合理性调查结果:其中72人认为合理,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51%;认为较合理德41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29%;认为不合理地28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19.8%。说明在受调查人员当中,普遍认可现行贫困生认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但由于制度不能满足不同情况下各高校的具体要求,因此认为有必要将政策进一步进行具体化和规范化研究。

3.2资助方式调查结果:其中认为现阶段资助方式主要以无偿式资助为主的91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64.5%;认为现阶段资助方式主要以有偿式资助为主的39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27.65%;以其他资助方式获得资助的11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7.8%。从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的资助方式还是主要以无偿式资助为主,有偿式资助的方式较少较单一,应更多的向有偿式资助方式发展和改革。

3.3贫困生心理边缘化调查结果:其中认为存在心理边缘化的38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26.95%;其中认为不存在心理边缘化的117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82.97%;认为不清楚或不愿意说明的14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9.92%。调查结果现实,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边缘化现象,而这部分数据也只是初步调查,并未做专项心理普测,因此,可能还有更多比例存在心理边缘化现象的贫困生,由于贫困生人群本身易自卑较敏感等特性,因此需要研究人员及教育工作者引起足够重视。

3.4应用技术创新创业资助调查结果:其中认为现阶段大学资助方式与应用技术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的16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11.35%;其中认为现阶段大学资助方式没有与应用技术创新创业紧密结合的56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档39.72%;认为认为现阶段大学资助方式与应用技术创新创业结合不足的69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48.94%。从调查结果看出,现阶段应用技术创新创业资助方式仍然十分匮乏,处于刚刚建立和起步阶段,这与现阶段主要以无偿式资助方式关系十分密切。当有偿式资助方式发展完善之后,应用技术创新创业将与有偿式资助方式紧密联系,并且形成长效机制。[1]

3.5贫困生资助后长效机制调查结果:其中认为现有资助体制已建立完善长效资助机制的61 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43.26%;认为现有资助体制尚未建立完善长效资助机制的56 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39.72%;认为现有资助体制已建立长效资助机制,但制度存在缺陷需要完善的24人,占抽样调查中在校师生总人数的17.02%。这部分调查包括资助后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注、感恩教育以及贫困生档案建立和长效跟踪调查直至其脱贫等。

4、改进方法与可行性建议

应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奖助机制。[2]“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在实践育人”,南宁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目前尚未出台针对应用技术在校大学生的相关资助政策,我校的资助政策目前主要以“校长奖学金”为主,而校长奖学金的资助方式比较直接简单,按照学生本学年的专业年级排名的百分比来认定资助方式。“应用技术”的概念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校办学模式,在摸索阶段,其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也应该进一步健全,包括对高校在校生应用技术人才的激励和资助办法也一样。这样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自发地向技术实践、技术创造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资助应由无偿性资助向有尝试资助方式过度。让受助者树立自主创业脱贫的观念和信心。有尝试资助方式最基本的是助学贷款、勤工俭学,除此之外,还应扩展其他资助方式,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增加勤工俭学岗位,减少奖助学金直接无偿式资助方式。再者,可以让受助者脱贫之后再一帮一,帮扶下一个平困生。在树立自主自强意识的同时,也增加社会责任感。

如果把无偿性资助比喻为政府或资助者的施舍的话,那么创新创业有偿式资助则更多地倾向于鼓励或奖励,这种良性激励模式的资助方式将应成为今后资助模式的主流。我们只有不断改革资助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应用技术高校教育的要求,建立长效的贫困生资助机制,由无偿式资助向有偿式资助转化,并且与应用技术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关注资助后贫困生心理和后续脱贫状况,才能真正落实并完善资助工作方法。

本文为南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科研项目“应用技术大学学生资助政策落实问题研究--以南宁学院学生资助工作为切入点”[项目合同编号2014XJSZ03]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虹伶(1985~),女,传播学硕士,南宁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传播学。

【参考文献】:

[1]薛宏春,英国大学资助制度对我国高校资助体系改革的启示[J],新西部,2010.12,251-252。

创业自我总结篇7

【正文】

[中图分类号]A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00)12-0013-03

正确认识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曾进行过广泛讨论。这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其中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因“总体工人论”并不能说明整个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本文想就“总体工人论”与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关系作几点分析。

有的同志断言,马克思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正是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根据。”这种把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完全纳入总体工人范围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总体工人论的曲解。

关于总体工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篇第十二、十三章中阐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时曾几次作过分析,而第五篇第十四章只是对第四篇的小结。总体工人是相对个体生产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剥削范围扩大了,剥削程度提高了,从而使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这同整个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个体生产者转化为总体工人,总体工人中的直接生产者、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生产商品,共同创造价值,这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简单协作中,个体工人正在向总体工人转化,产品成为许多人协同劳动的结果,而资本的确占有了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生产力,捞到了不少的好处。通过对工场手工业的考察,马克思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了畸形物,”“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在工场手工业中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工场手工业由于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而使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以工人终身成为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从而大大压抑工人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为代价的。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的总体工人,就是手工业工场内部局部工人的总和,它没有超出一个企业的范围。

在工场手工业中,虽然局部工人畸形发展,但作为总体工人一部分的局部工人,还有一定专门技术特长,熟练劳动力还不容易被排挤。然而在机器大工业中,机器代替了许多局部工人的局部劳动过程和熟练技术,把工人则变成了局部“机器”。因此,总体工人即结合工人的构成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同工场手工业时期相反,现在,只要可行,分工的计划总是把基点放在使用妇女劳动,各种年龄的儿童劳动和非熟练工人劳动上,总之,就是放在使用英国人所谓“廉价劳动”上。这一情况不仅适应于使用机器或者不使用机器的一切大规模结合的生产,而且也适应于在工人的私人住宅或者在小工场中进行生产的所谓家庭工业。资本除了把工厂工人、手工工场工人和手工业工人大规模地集中在一起,并直接指挥他们,它还通过许多无形的线调动着另一支散居在大城市和农村的家庭工人大军。”而且,“现代工场手工业中对廉价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的剥削,比在真正的工场中还要,……在所谓的家庭劳动中,又比在工场手工业中更加。”在这里,马克思对总体工人的分析又深刻了一层。第一,总体工人是指不同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生产工人的总和;第二,总体工人既包括机器大工业工厂的工人,也包括配合大工业加工零部件的手工工场工人、手工业工人以及家庭工场的工人;第三,从总体工人看,资本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的剥削范围更大,剥削程度更高。这样,就有力地驳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会给工人阶级带来幸福的资产阶级理论,证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会给工人阶级带来灾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总体工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本企业,进一步扩展到与大工业企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中小企业和家庭生产者,这是机器大工业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机器大工业不仅使那些厂外直接生产工人纳入总体工人,而且使一大批不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要员和管理工员加入总体工人队伍。这是由于,大工业的发展不仅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为科技成果的大力推广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场所,科学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生产力当中去。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所以,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必然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同直接的生产工人一样也创造价值。无论他们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已经成为独立的科技部门,其实质都不会改变。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实际上既是间接生产者,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同时又成为独立的技术商品的直接生产者,因而同样创造价值。与此同时,机器大工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需要管理。因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因此,被资本所雇佣的管理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也成为总体工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体工人中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一点,马克思曾讲的十分明白,他说:制造社会产品的总体工人中,“有的人做管理工作者、工程师、工艺师等等工作,有的人做监督者的工作,有的人做直接手工劳动者的工作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愈来愈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之下,这种能力的承担者也被列在生产劳动概念之下。”

由上可见,马克思讲的总体工人,无论是直接生产者还是科技工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指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者,并没有超出这个范围。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才在第五篇第十四章分析生产劳动时对总体工人作了如下小结:“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工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直接地或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了。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肯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应了。”怎样理解马克思这段论述呢?如果把它和上述关于总体工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我们就不难看出:第一,总体工人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使一般性的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概念必然扩大,这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特殊性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二,总体工人包括直接参加生产的工人和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共同生产商品,创造价值;第三,单个工人如果离开总体工人,就无法生存,因此,雇佣工人更加隶属于资本。但资本对总体工人的剥削加深了。这就是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化商品生产作为资本生产力表现的必然结果。版权所有

从上述马克思的整个分析来看,总体工人是指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和间接参与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它并不包括其它领域的职工。马克思根据社会化商品生产一般规律得出的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理论探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十九世纪中期对总体工人的分析,难免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一百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马克思未曾设想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较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并未过时,无论社会化生产程度如何提高,总体工人三个部分的比重如何变化,第三产业如何发展,但只有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会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始终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相联系,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而扩大到其它领域以至于整个第三产业。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在现代以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大减少,而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大大提高,同时,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协作厂家和某些专门机构的直接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所有这些人都是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他们分别成为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执行不同职能,共同生产商品和创造价值。例如,所谓现代资本主义的“无人工厂”中并非无人,无论自动化程度有多高,机器人的作用有多大,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本身既不会生产商品,也不会创造价值。“无人工厂”里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工人操纵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而且有更多的人从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制、安装、维修、调节、控制和对生产的监督管理等等。总体工人范围的确扩大了,但它的扩大不可能离开自动化、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其实,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第三产业无所不包,但也并没有把第三产业中的职工都看作总体工人,或说他们都创造价值。例如说,总统、警察、教师、演员等都是总体工人,都在创造价值,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那末,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总体工人是否已经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呢?也没有。因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除了从事商品生产的总体工人外,客观上存在着大量从事商品的交换、分配和生活消费以及其它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而属于第三产业的广大职工。只有前者创造价值,而后者一般地说不属于总体工人,也不创造价值。总体工人是就商品生产而言的,它并不等于全体职工、全体人员等等,比如,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业职工(商业运输、包装、保管、储藏等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里继续劳动的除外)、专门从事货币流通及证券交易的银行职工和证券交易所职工、社会科技工作者、教育、文化艺术、体育部门的工作者等,尽管把他们都可看作第三产业的劳动者,但却不可能都纳入总体工人范围。在我国,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就其政治地位和阶级属性而言的,决不是说所有知识分子都是生产工人,都创造价值,至于把国家党政机关,不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军队、警察等看作第三产业,这本身就是欠妥当的,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是否是总体工人的问题。在第三产业中,的确有不少部门、行业、企业或其中某些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然而这并非因为它们被纳入总体工人才创造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的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所以,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现代商品生产这个概念,如果把它仅仅限于传统的物质商品生产范围当然是不正确的。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不能作过于狭隘的理解。比如除了最基本的物质商品生产外,还有大量的非物质商品生产,主要指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它生产的结果是客货场所的变动)和服务商品的生产(即理发、洗澡、照相、旅馆和医疗等行业通过劳务活动,为人民生活消费提供各种服务);兼有生活和服务二重性质的邮电、饮食、修理、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的商品生产;技术商品的生产(这是由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结果)。总之,现代化商品生产不是单一化的,而是综合多样化和相互交叉的。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个关键,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三产业中的不少劳动创造价值的,进而探讨这些不同形式的商品其价值量决定的特点。

然而,如果我们不做具体分析,人为地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范围,而笼统地论证其创造价值,这不仅会造成许多理论上的混乱和矛盾,而且对于指导实践也是非常有害的。从理论上讲,它不仅把劳动价值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几乎一切领域,把商品生产和产业混为一谈,似乎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从而使其逐渐脱离商品生产而失去科学性,而且混淆了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严格区别,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抹煞了工商、农商矛盾,降低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意义等等。从实践上看,它也为当前市场上的第三产业乱涨价、乱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认为只要从事第三产业,就都会创造价值,由此形成全民经商热潮。企图都靠流通领域来发财致富。教育部门片面追求创收捞钱,少招计划内学生,多招委托培养和自费走读生,严重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艺术部门脱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方向,追求金钱,劣质作品市场泛滥,门票价格成倍上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严重损害。诸如此类,枚不胜举。当然,第三产业创造价值论就目前看,在客观上对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作为科学探讨,不应含混不清,追求形式,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作出具体科学的分析。由上可见,第三产业并非都创造价值,马克思的总体工人论也并不能说明第三产业都创造价值,把第三产业统统纳入总体工人从而论证其创造价值是缺乏科学根据和实践基础的。

第三产业是否创造价值本身是一个不科学的、含混不清的概念,统统把以产业或部门来划分是否创造价值很不准确,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去认识第三产业,就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要充分认识第三产业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特点;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把第三产业的收入与其本身创造的价值严格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概肯定或否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收稿日期]2000-06-2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第三产业的价值测算.学术月刊,1986(6).

创业自我总结篇8

围绕服务矿业发展大局,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同发展、同成长,形成“企兴我荣,企衰我耻,我与企业共命运”的良好氛围,从而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积聚正能量,提供内在动力保证。一是围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形势任务教育。2013年是首钢为实现伟大转型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矿业公司任务调整后保全局、谋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围绕职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弘扬三创精神,打造百年矿业”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了学习贯彻党的十暨首钢“两会”精神研修班,采取观看录像、分组研讨、集中交流等方式,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深刻学习领会相关精神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矿业公司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转变作风。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刊等载体,分阶段、有步骤、系统地宣传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挑战与机遇,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效益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创新创优创业、加快“百年矿业”发展进程上来。二是开展“我的梦•中国梦”职工宣讲活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按照北京市委、市国资委和首钢总公司党委安排,2013年5月份开始,我们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组织开展了宣讲教育活动。编发宣讲材料,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运用网络、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多种载体,以及中心组学习、上党课、班前班后会、党小组活动、周五学习日等形式,深入组织学习了党的十精神和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梦想。在此基础上,动员干部职工围绕首钢总公司提出的“为生存而战”的要求,深入挖掘处处精打细算,多挣一分钱,少花一分钱,增收节支降成本的典型事迹;围绕提升矿业公司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顺稳保安全促生产,深入挖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攻指标创一流的典型案例;围绕提升市场竞争力,深入挖掘产品研发、团队协作攻关、市场开拓、真心为客户服务的典型故事;围绕矿山可持续发展,深入挖掘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全员创建“绿色矿山、和谐矿山、美丽矿山”的典型事例;围绕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深入挖掘立足本职苦练技能,学习创新,敢于担当,实现岗位成才的典型故事。认真组织各单位撰写宣讲稿件,大力总结宣传身边典型的人和事,层层组建宣讲团,累计有70多名宣讲员采取不同形式在班组、车间、科室、厂矿、处室等层面开展了宣讲活动。6月份,举办了矿业公司“我的梦•中国梦”职工宣讲比赛,通过“层层讲、层层赛”,营造了“人人有梦想、人人谈梦想”的氛围。同时,矿业公司选拔出2名选手加入首钢职工宣讲团参加了市国资委组织的“我的梦•企业梦•中国梦”百姓宣讲“双十佳”评选竞赛活动,其中1人荣获了国资委系统“优秀百姓宣讲员”称号。在9月底首钢举办的“我的梦•中国梦”——“岗位舞台梦想首钢”宣讲报告会上,矿业公司2名宣讲员分别荣获“十佳宣讲员”和“优秀宣讲员”称号,矿业公司党委宣传部被评为“十佳优秀组织单位”。通过持续四个多月的宣讲活动,总结宣传了一批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劳动者在加快“百年矿业”发展进程中,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开拓进取,深入创新创优创业的感人故事,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思想作风教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们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在矿业局域网设置了专门网页,建立了信息化的工作平台,编发活动简报20多期;《矿业新闻》网页及时宣传报道活动重要动态和典型做法,平均每周2条以上;《矿业电视新闻》节目也及时播发公司重要活动新闻;《首钢矿业通讯》月刊从2013年第8期开始设置“群众路线”专栏,每期刊发领导讲话(摘要)、研讨体会、典型做法2篇以上,撰写专题卷首语2篇,还在“视点聚焦”和“大事辑要”栏目刊发两级公司重要精神和活动动态,发挥好导向作用。我们还注重宣传总结提炼活动中典型经验做法,在《首钢日报》头版头条以《四结合四推进着力求实效》为题,系统报道了矿业公司党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第一阶段的典型做法,得到公司党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同时,持续深化“走转改”活动,累计编发简报29期,宣传报道各类典型做法130多篇次,着力引导领导干部和机关管理人员,深入基层真抓实干,转变职能强化管理,改进作风落实责任,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载体,提升推动创新发展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拓宽载体,围绕服务企业经营生产建设大局,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创建活动。实践中,我们注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品牌团队和深化“三创”等活动相结合,注重发掘职工的智慧,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以品牌团队建设为载体,深入创建学习型企业。品牌团队建设是矿业公司近两年深化“百队千员”工程、推进学习型企业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2013年以来,在组织对2012年度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和“十佳”、“十优”学习创新团队进行考评表彰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出成果、出人才、育文化”为目标,按照培养一批能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品牌团队,瞄准行业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研究攻关,着力打造首矿品牌的总体思路,明确创建标准,整合创新资源,组织工作室、课题组、项目部、专业协会等各类团队,找准定位、确立课题、集中智慧,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创品牌攻关活动。与此同时,在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二季度召开了矿业公司“百队千员”工程推进会,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烧结厂“我的创新我冠名”冠名榜、“丰字型”托辊研发及现场的应用情况、360平烧结工艺及团队创新情况,进行了典型交流和点评,全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矿业公司实施“百队千员”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出了下步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会后,研究下发了《中共首钢矿业公司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百队千员”工程的意见》,组织各单位学习贯彻推进会精神,将“品牌团队”建设工作推向深入。一年来,全公司200多个学习创新团队、2200多名团队成员,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重点难点,完成各类创新课题800多项,在实践中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文化氛围。深入创建品牌团队,也带动职工队伍转型提素,促进了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二是深入推进“三创”活动,营造学习创新氛围。“创新创优创业”是首钢在搬迁调整新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三创”已成为首钢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加油站”。特别是近几年,“三创”已提升到首钢精神、首钢品牌、管理手段的层面,成为贯穿全年、持续推动的重要工作。到2013年,矿业公司也已经连续四年召开了“弘扬三创精神打造百年矿业”典型经验交流会,先后有16个厂矿处室和14个优秀团队交流了经验和体会,通过自下而上全面总结创新经验,把“越是基层越精彩”的鲜活典型挖掘出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超越。如2013年在组织基层单位持续深化“三创”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典型和深入调研,在12月份召开的典型经验交流会上,我们重点总结交流了技术处《加快技术进步推动矿业发展》、水厂铁矿《创新驱动降本增效全力打造持续发展的经典矿山》、质检中心《实践“5+X”管理模式提升质检服务能力》、子弟学校《弘扬“迁安精神”服务百年矿业》等经验,4个交流团队16名成员把工作中内涵丰富、案例具体的经验、体会和成果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使与会者深受启发。会后,及时将相关经验在《首钢矿业通讯》编发专辑,同时在《首钢日报》等外部媒体专题报道,营造了全员深入“三创”的浓厚氛围。三是深入挖掘宣传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技术和管理创新经验成果、各级劳动模范、先进职工、优秀党员事迹为重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先进典型所体现的矿山精神,充分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对各类经验和典型事迹,除了运用内部网络、电视、报刊宣传报道外,2013年还先后在矿业公司外部媒体刊发稿件504篇。其中在《首钢日报》、《中国矿业报》、《企业改革与管理》、《中外企业文化》、《冶金企业文化》等重要外部媒体总结报道了《浅谈多品种小批量制造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区文化建设》、《首矿:绿色与健康相伴》、《双轮驱动促发展》、《绿色理念塑造美丽矿山》、《创新激活“效益源”》、《先进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正能量》、《美丽首矿》等典型经验70多篇,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提升推动创新发展的辐射力。

一是构建职工业余文创组织,繁荣群众性文学创作。近两年,矿业公司各级党团组织将繁荣文学创作作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大事来抓,我们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引导,加强组织。各单位参照矿业公司学习创新团队“六有”模式,构建文学创作团队组织网络,汇集文学创好者,形成有团队带头人、有相对固定的核心骨干、有相关活动制度和机制的文学创作队伍。到2013年底,各基层厂矿共组建15个业余文创小组,骨干成员达到60余人,陆续创办了《石河》、《铁源文学》、《开拓者》、《烧结风》、《协力人》、《启航》等一批电子刊物。基于这些平台,各类文学创作团队利用多种渠道,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意识引导职工围绕中心工作抓创作,挖掘矿山文化的深厚底蕴,描绘矿业人的精神图谱,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文学作品,既扩大了影响,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如:软件开发工程师刘普,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诗歌百余首,并出版个人诗集《北风那个吹》,收录原创诗歌151首,在河北诗坛小有名气,成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美工田永德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00多幅作品入编《光明日报》及大型史书《唐诗.宋词.元曲》。职工刘玉才酷爱根雕,他的根雕作品《荷》曾获得首都根艺展览银奖。年仅21岁曾因网游辍学的青工李宗强拿起DV传播正能量,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高淑珍和她的残疾孩子,通过李宗强拍摄的短片《炕头上的残疾学校》走进大众视线,李宗强成为新浪网最小签约拍客,BTV青年频道、优酷网特约拍客,央视10套还专门为他制作了一期访谈。青工李梦滢在文创活动中锻炼成长,她把身边感人的故事写成讲稿,在公司组织的“我的梦.中国梦”职工宣讲活动中脱颖而出,并代表首钢参加北京市国资委系统宣讲活动,荣获“优秀百姓宣讲员”称号,展示了矿山职工的风采。二是加强思想文化交流,让职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角。2013年初,矿业公司承办了中国矿业联合会纪念“开发矿业”题词63周年暨第二届“矿业工作者日”活动。活动中,与会各级领导、专家到职工食堂与生产一线职工一起就餐,实现零距离接触;还通过电视专题片、PPT视频展示、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使干部职工透过企业发展变化,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为建设“绿色矿业”、“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的信心。另外,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传承提升文化理念。为发挥企业文化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首钢总公司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了首钢精神大讨论活动。以此为契机,我们对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工的培训,推进优秀文化的固化传承。2012年10月18日,首钢集团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服务首钢转型发展做好文化统领的目标任务。会上,矿业公司系统介绍了打造有自身特点的“守制、诚信、创新、执行”的企业文化实践经验。一年多来,按照公司党委部署和要求,我们积极发动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研讨,共征集上报企业精神表述语50多条、研讨文章20多篇,进一步提炼文化理念和经典案例,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角,主动把实现个人梦想自觉融入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实践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矿业创新发展的大局上来。与此同时,我们还主动加强与行业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先后参加了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企业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和“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特别是在9月份召开的冶金矿协企业文化年会上,以《让职工群众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角为创新发展增添正能量》为题,交流了矿业公司创建群众性文创组织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及兄弟单位的一致认可。

四、结语

一方面,提升了企业“软实力”。通过把特色文化创建融入到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矿业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创新创优创业,克服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着眼全局,主动加压,多产多创,全面完成经营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另外,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2013年矿业公司实施管理创新项目60项、重点科技项目40项,有48项科技成果获得专利。在露采、地采、选矿、球团、烧结76项同行业可比技术经济指标中,矿业公司44项进入前三,29项排名第一。另一方面,推进了思想文化创新。通过深入实践和系统总结,在2013年初,矿业公司申报的4项成果获“首钢第十一届党建和思想文化创新成果”奖并受到表彰,其中《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三创”活动蓬勃开展》获实践类一等奖。2013年9月份,在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企业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上,总结的论文《繁荣职工群众性文化,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正能量》获一等奖,其它两篇论文《班子引领,持之以恒,建设有首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和《深入“三创”,攻坚克难,加快“百年矿业”发展进程》分获二、三等奖。

上一篇:交警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校长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