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4 19:54:09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1

(1)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关系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教学评价是按照教学目标进行的,明确教学目标是搞好教学评价的前提。教学目标总是带有某些程度的原则性、抽象性和笼统性。为了教学评价顺利进行,必须把教学目标分解为教学指标,建立教学指标体系。

(2)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在课程标准里心理健康教学培养的领域目标如下:①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②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③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与行为。④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该领域目标的水平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

(3)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张旺认为:评价中注重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新课程心理健康领域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出了具体现象并给予评价,还将评价记入学生的成长卡中,作为学期结束学生体育成绩总体评价的一部分。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及时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

(4)有关体育学习的心理健康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体育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已越来越凸显,心理健康目标也被列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且把对学生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知、情、意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教育学各学科,唯有体育教育,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其对培养形式良好的心理状态、塑造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显著功能,成为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载体。体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目标的设定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关键性作用。

(5)学习领域目标与心理健康评价的关系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确定心理健康目标是确定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前提,只有通过心理健康目标才能确定出评价指标,而学习评价是针对于目标而言的,目标实施的如何只有通过评价才能得出结论。所以说,目标和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看出课程的实施情况。

(6)学习评价的分析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直观地体现教学活动的成效。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习成绩评价建议1~2年级采用评语制,3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采用等级评定制,也可以将等级评定与评语式评定结合使用。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收录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通过对心理健康内涵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的释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都是比较抽象和泛化地介绍心理健康,没有对心理健康得出一个可行性概念,这就使教师在认识心理健康的学习领域目标上模糊不清,难以实施,更无从谈起准确的评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的内涵偏于简单而仅仅侧重于一般心理过程的把握,缺乏体现心理健康本身的简练、可操作的准确界定。(2)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收集文献中各学者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和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的指标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学者在对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上的研究和课程标准中是高度匹配的。(3)通过查找参考文献,发现学者对课程标准中心理健康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章很少,这可能是由于现在这方面体育课程的实施还不是很好,再就是实施过程中不是很好把握。

2.建议

(1)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评价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指标。(2)评价主体要多元化。(3)提倡评价方法多元化。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2

1.问卷的理论来源

鉴于国内的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缺乏科学的测量工具,缺乏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的心理健康理论等问题,童辉杰等悬搁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理论等争议,采用常人心理学的研究路线,运用扎根研究,概括普通中国人对心理健康的看法,并据此发展出理论框架,编制了心理健康风格问卷(MHSQ)。在进行了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风格的理论。该理论是更能反映中国人文化特点的心理健康观,其认为心理健康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一种良好、完善的适应状态,也是一种健康的人格特质,更是良好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并提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包含勤勉、快活、守恒、达观、明智、坚韧和融洽7个维度。心理健康风格理论和健康风格问卷为更好地了解和衡量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2.问卷的测题编写

拟采用形容词检核表的形式来进行心理健康的他人评估,问卷由若干对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构成。形容词的来源主要是:一是根据心理健康风格问卷(MHSQ)的条目,从中筛选能够体现7个因子的形容词;二是开放式问卷调查,对普通大学生进行调查,收集有关7个心理健康因子表现的形容词。

3.问卷试测及项目分析

初步编制的《心理健康他评问卷》共包含77对道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如,真诚—虚伪,合群—孤僻,淡泊名利—急功近利等),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靠近某个形容词,代表相应的程度越高。在两所大学进行试测,发放22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对预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使用极端分组法和相关分析法,77道题的指标较好,遂暂不删题。初步形成正式的《心理健康形容词检核表》(MentalHealthOthers-assessmentQuestionnaire,简称MHOQ)。该问卷共包含快活、勤勉、达观、坚韧、融洽、明智、守恒等7个维度。

二、问卷正式施测

1.施测方法和对象

让被试自测健康风格问卷(MHSQ)及其他自评问卷,同时请被试利用《心理健康他评问卷》(MHOQ)对其进行他人评估。他人评估时,为避免评价人对被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熟悉等可能会导致其评不准确的情况,我们在进行他评时让大学生评价者自行选择和自己居住于同一宿舍并且比较熟悉的三人作为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然后计算几人的均分作为他评的最终结果。由此,每人会有一份自评分数和若干份他评分数。选取江苏省的5所院校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30,回收份317,即获得自评分数,并且对应有三份以上他评分数的数据共计317份。严格剔除废卷后,共获有效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为92%。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1)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2)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ofWell-Being,IndexofGeneralAffect)[3];(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4)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5)童辉杰等[3]编制的心理健康风格问卷(MHSQ)。

3.问卷信、效度分析

(1)结构效度

对他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取样适当性的结果为0.947,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为p<0.001,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为避免他评结果的偏差影响因子分析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几人评定的平均分作为他评的最终结果,共303份数据(303个被评价人,每人有三份他评数据,取三人平均作为他评结果)。因子分析限定抽取7个因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斜交旋转。删除负荷低于0.30、在多个因子上高负荷及解释不清的项目32个,最后保留45个项目,45个项目在各因子上的载荷见表1。最终确定的因子名称和项目数。

(2)信度分析

由于自编问卷属他评问卷,故本研究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来验证问卷的信度:一是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二是采用概化系数。信度分析采用的数据来自于他评的结果,由8位评定者应用他评问卷对45位对象进行评估,选取的评价对象为苏轼、陶渊明、余秋雨等中国古今文化名人,要求评定者在阅读对象的传记等生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评定。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如下:先计算45个被评价的知识分子在心理健康7个维度上的得分,再计算8位评价者在7个维度上的肯德尔和谐系数(theKandallCoefficientofConcordace,见表3)。结果显示,7个维度的KendallW在0.707—0.762之间,且均p<0.01,可见,8位评定者对45知识分子的心理健康的评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概化系数对问卷的信度进一步进行考察。概化理论(GT)的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该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的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去系统辨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概化理论把全域分数方差对总变差的比称为为概括力系数(简称G系数)。本研究即通过计算G系数作为评价信度的指标。共有8位评价者评价45位知识分子在心理健康7个维度的表现。结果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本研究的评价的G系数为0.906,且当评价者和维度增加时,G系数的增幅不大,故认为本研究的评价信度是较好的。

(3)内容效度、效标效度

通过计算心理健康他评问卷(他评结果采用几人评定的均数,下同)各维度间的相关(见表5),来验证自编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的各维度之间呈中度相关,表明各因子之间既有相同又有区别,证明了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心理健康风格的理论是一种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理论,以此为基础编制的他评问卷也是从积极的角度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故在效标效度的验证中,选取了一些积极心理特质作为效标,通过考察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的相关程度来验证自编问卷的效标效度。在此我们选取的是心理韧性、乐观、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幸福感作为效标,分别计算了心理健康自评、他评得分与四种积极的心理构念之间的相关(见表6-表9)。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1)心理健康的各维度(包括自评和他评)与乐观、心理韧性、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积极心理品质均呈显著的正相关;(2)心理健康(他评)与积极心理的相关系数,普遍小于相对应的心理健康(自评)与积极心理间的相关系数。

(4)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的一致性分析

对不同主体(自己和同学)进行心理健康的评价结果计算相关,考察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结果的一致性,以验证他评问卷的有效性。体不同维度(同法异质)的评价,深灰色数字表示同一维度不同方法(同质异法)间的评价。结果显示(见表10),总体来看同一主体不同维度(同法异质)的评价间的相关最高,同一维度不同方法(同质异法)间的评价的相关其次,不同维度不同方法(异质异法)间的评价的相关最低。

三、讨论

本研究编制了《心理健康他评问卷》(MHOQ),此问卷遵循严格的心理测量学标准,信度、效度良好。7个维度的KendallW在0.707-0.762之间,且均p<0.01;并且8人从7维度评定45对象的G系数为0.906。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7个维度的构想清晰,各项目在相应维度上的负荷较高,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7个维度累计可解释63.79%的变异量。问卷的各维度之间呈中等左右的相关,说明各维度间既有相同又有区别,表明问卷的内容效度较好。在效标效度的验证中,心理健康的各维度与乐观、心理韧性、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积极心理构念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自评和他评的结果呈显著相关,也说明了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在本研究中,无论是自评还是他评的结果,都与乐观、心理韧性、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等积极心理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此结果跟以往的相关研究一致,即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如Haddadi等研究发现,心理韧性通过自尊、自我效能、对负性情绪的忍耐、控制等影响心理健康,Ong等及Campbell-Sills等证实,心理韧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积极的生活定向被认为对健康有益,因为高度乐观的个体比悲观者会吸引到更多的支持和社会关系,采用更有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并且拥有更好的卫生习惯;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的免疫功能会降低,从而损害个体的健康。有研究证实自我效能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不少研究证明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甚至有研究将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与四种积极心理相关显著,亦说明了我们所采用的心理健康风格理论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积极的健康状态。

研究结果证明,心理更健康的人(更快活、乐观、勤勉等)是更加幸福的、乐观的、高自我效能的,也是心理韧性更好的,这同时也说明了本土化的心理健康理论与西方的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存在着相通之处。生态系统论表明要更加科学地认识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就要借助于某种设计,它能够将与个体关系不同、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的观察者在不同背景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这些观察者可能是父母、同伴、教师或经过培训的研究者。在本研究中,对心理健康的评定采用了自评和同伴评价的方法,两种评定的结果呈显著相关,说明了两种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1)自评和他评的结果只存在中度的相关,而非高度的相关;(2)在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的相关矩阵中(见表10),同一维度不同方法(同质异法)间的相关低于同一主体不同维度(同法异质)间的相关;(3)在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的相关系数中,他评结果与积极心理的相关系数普遍小于自评结果与积极心理的相关。这三点说明了两种评价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在多主体的评价中也是正常的,如在报告青少年的外化行为时,很多研究就都发现多报告主体间的评定一致性不高,这可能是由评价者的视角的不同以及对心理健康的看法的差异造成的。本研究的两视角研究结果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不一致性。一致性说明了心理健康多视角评估的可能性,不一致性说明了从多视角更加全面了解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只有对不同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才能更好地了解个体心理健康的全貌。

四、结论

本研究中编制的他评问卷的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但仍需要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多个角度的评估资料的验证,并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3

关键词:自我概念,成年人,项目分析,信度,效度。

分类号:B846

1、引言

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知觉与评价。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在预测个体具体成就、调节心理健康方面有重要作用(Ban-dalos,1995;Harter,1985;樊富珉,付吉元,2001),因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尽管自我概念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研究者对自我概念的结构一直颇具争议(刘凤娥,黄希庭。2001),相应的测量工具亦层出不穷。目前研究者多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以Shavelson等(1976)提出的多层次多维度自我概念结构模型为例,一般自我概念位于最顶层,可向下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又可再往下细分为更为具体的行为领域,这些具体的行为领域处在自我概念结构的最底层,是整体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

相应的,自我概念的测量工具也可划分为一般自我概念和具体成分自我概念两个层次的评估。由于具体成分自我概念与相应领域的行为成就有显著相关(Harter,1985),且其多因子的结构符合心理测量学研究取向的分析方法,具体成分自我概念的测量更多地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因而目前主流的测量工具多侧重对具体成分自我概念的测查,而对一般自我概念测查的关注和研究则明显不足。相关研究者多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制定相应的自我概念结构和测查维度,如学业、社会、人际、身体等,各维度下又再细分出具体的因子类别,然后考察个体在每个细分领域的具体成分自我概念,如:Fitts(1965)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Marsh与Shavelson(1985)的自我描述问卷(5efl-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s,SDQ),Harter(1 986)的青少年自我描绘问卷(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Adolescents,SPPA),李德显(1996)修订的《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等。相较而言,针对一般自我概念的测量工具的研究则较少。在测量与实证的范畴之内,一般自我概念的测量问卷都是单维的,没有内部结构维度(刘萍,王振宏,1997),有研究者将一般自我概念因子等同于自尊测量的结构,如Coopersmith(1967)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lf-Esteem Inventor%SEI),用SEI的单项成绩来衡量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也有研究者从结构清晰性的角度来研究整体自我概念,如Campbell等(1996)发展的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Self-concept Clarity,SCC),从自我概念的结构出发,测查人们对自己了解的清晰程度。自我概念清晰性测量的提出有力的促进了一般自我概念的研究,但目前尚无研究对一般自我概念的测量维度进行重新整合与建构,进而发展出更为全面的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工具。

自我概念在心理健康素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客观的自我评价、自我悦纳和积极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李韧,刘先华,2005)。Jahoda描述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包括自我概念的现实性,接受自我,能够现实的评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具有适应和调节自身的能力等,各类心理健康素质综合调查也都包括了自我认识与评价的部分(江光荣,胡博,2006)。然而,当前自我概念领域“重具体轻一般”的测量倾向限制了自我概念在心理健康素质领域的相关研究。一方面,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紧密联系,一般自我概念能显著预测个体的积极情绪及生活满意度(Mccullough,Huebner,&Laughlin,2000),整体自我概念的清晰性与个体自尊相关,并表现出压力缓冲的作用(徐海玲,2007)。另一方面,具体成分自我概念因子繁多,与心理健康变量相关不一,使得结果难以解释,如有研究者探讨了具体成分自我概念11个维度与精神健康问题的关系。结果报告相关系数在-0.83到0.11之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37(Marsh,Parada,&Avotte,2004)。一般自我概念是个体有机整合具体成分自我概念的结果,而不是具体成分自我概念的简单加和(Rosenberg。1986),显然用平均相关系数并不能准确的揭示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问的关系。可见,要探讨自我概念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作用有必要加强对一般自我概念的重视,而当务之急便是编制出更为全面、可信、有效的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工具。

此外,自我概念的评估必须考虑适用群体的年龄特征(Hatter,1985)。目前大多工具是针对儿童青少年,或是学生群体而设计的,其中大多题目所涉及的学业自我概念、同伴自我概念、班级自我概念等并不适宜非学生的成年人群体,专门针对成年人群体的测量工具还十分缺乏,相应的自我概念的实证研究也因此受到限制。不难发现,无论是预测具体行为领域的成就,还是探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现有自我概念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各类学生群体(Marsh et al.,2004;Rosenberg,1986;江光荣,胡博,2006),因而有必要增加测量工具的普适性,扩展自我概念研究的被试人群范围。

综上,有必要从理论上重新建构一般自我概念的理论维度,发展与编制适合成年人群体的一般自我概念量表。

2、方法

2.1 量表的理论维度构想

本量表维度的确定,一方面依据我们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论维度的构想,另一方面根据《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课题的整体要求:量表只选取那些(经已有研究证实)同心理健康有肯定关系的结构作为量表的维度,而且各个维度均正向命名。

自我概念理论构建取向的研究者从属性上区分出自我的不同成分。James最早将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经验自我是指被知的自我或客我(Me),而纯粹自我是指主知的自我或主我(I),对主我、客我及其关系的探讨奠定了自我概念理论建构取向研究的基础,认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通过连续的交互性作用最终构成整体的自我概念(Burns,1982)。从主我与客我的关系出发,我国学者时蓉华(2002)指出,自我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是指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主体自我对客观自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我控制则是指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制约作用。基于研究者对于主体自我、客体自我及其交互关系的探讨,我们提出从内容、结构、伴随的情感体验、功能四个层面来全面测量一般自我概念。

首先,从内容层面看,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应包括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评估,即个体对客体自我的个体属性、社会属性等内容的价值评价,我们称之为自我概念的积极性。内容层面是过去自我概念测量工具关注的主要焦点,主要测查个体在具体的行为领域对客体自我评估的积极性,有研究发现,个体对于自身不同方面(包括外表、亲密关系、社会交往等)的评价的积极程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30左右(张晓文,吴胜红,2000),相较而言,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的相关测查则明显不足,我们则聚焦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整体性的一般性评估的积极性。

其次,从结构层面看,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应包括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评估的清晰性,即主我客观、准确、稳定地认识与评价客我的个体属性、社会属性等的程度,本研究称之为自我概念的清晰性。自我概念清晰性维度的提出源自Campbell,目前已有众多研究一致表明,自我概念清晰性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如有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和自尊之间呈显著正相关(0.375),而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0.399)(徐海玲,2007)。

第三,从情感层面来看,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应包括主我评价客我的同时伴随产生的情感体验。即个体对自身个体属性、社会属性等内容的接纳和认可程度,我们称之为自我概念的悦纳性。根据时蓉华(2002)的观点,自我体验,即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所持有的情绪体验与态度是自我的重要心理成分之一,而Burns(1982)在其全面的自我概念结构-系统中也强调了自我态度系统在整体自我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实证研究也已经多次证明了自我悦纳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有研究者发现,田纳西自我概念中的自我满意维度与各不良心理健康指标(如焦虑、抑郁等)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223到-0.340之间(姚信。2003)。

第四,从功能层面来看,一般自我概念测量还应包括主体自我进行积极自我调节的动态过程,我们称之为自我概念的调节性。自我调控是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自我结构。常常被研究者作为自我量表的测量维度之一(江光荣,胡博,2006)。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推动下,心理适应的测量领域引入了对积极调节过程的测量(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2005),这种适应和调节与多种不良心理健康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等)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242到-0.642之间,平均为-0.385,而良好的自我概念也应具有自我调节与恢复的功能,即当个体面对负面消极评价时能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从而维持积极的自我评价。

综上,本研究认为一般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整体的认识和评价,其测量应包括静态、动态两个层面共四个维度,其中静态自我概念主要包括个体对自身个体属性、社会属性等内容认识与评价的积极性、结构的清晰性以及情感的悦纳性;动态自我概念则从过程的角度强调个体对自身消极自我概念的调节。具体来讲,积极性是指个体对自身现状有积极正向的评价(主要包括自尊、自信等),如“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清晰性是指个体对其自身现状有清晰一致、客观准确的认识,如“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悦纳性是指个体对自身现状,特别是自身不足的接纳和认可程度,如“虽然我并不完美。但我喜欢自己本来的样子”:调节性是指个体对负面消极评价的积极调节过程,如“当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时,我会换个角度想到自己那些好的方面”。

2.2 量表编制与修订过程

在自我概念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调节性四个评估维度上分别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测量工具,各编制题目40道。其中,积极性维度主要参考了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汪向东,1999),Judge与Bono(2001)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oreself-evaluation Scale,CSEC)中文版(任志洪,叶一舵,2009),车丽萍与黄希庭(2006)青年大学生自信测量量表:清晰性维度主要参考了Camobell(1996)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self-concept Clarity,SCC);悦纳性维度主要参考了丛中与高文凤(1999)自我接纳问卷:调节性维度主要参考了Gross与John(2003)情绪调节量表,刘启刚(2009)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和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量表。

经研究小组成员内部讨论,选择最符合各维度操作定义、维度间交叉较小的题目。最终每个维度保留了25道题目。共100题。将各维度的操作定义与题目交由16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删除评价者指出的与维度不符或表述不清的题目35道,根据其建议修改新增15题,最终形成80题的预试问卷,每个维度20题。

预试共发放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416份。预试被试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发放100份,有效回收率86%)、中国财经大学(发放150份,有效回收率9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本科生(发放100份。有效回收率95%),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成人教育学生(发放100份,有效回收率91%)。各学校均为统一施测,问卷统一收回。对各维度上题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删除维度间交叉大及因子载荷低于0.4的项目,最终正式量表保留43个题目,其中积极性维度11题,清晰性维度10题。悦纳性维度9题,调节性维度13题。

2.3 正式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检验

2.3.1 被试

另选取北京地区大学生400名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有效回收率85.8%。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67份:北京师范大学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76份。被试中男生74人,女生252人,性别栏缺失19人:大一19人,大二222人,大三94人,大四8人,所在专业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哲学、法学、数学、地理等,被试的平均年龄为21.3±2.7。三周后从初试被试中随机选取70名进行重测,其中有效被试59名,有效回收率84.3%。

2.3.2 研究工具

(1)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

采用自编的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量表共43题,由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调节性四个分量表组成。为避免被试反应定势,量表的不同维度和正负向计分题目顺序采用随机排列。积极性(11题)指个体对自身现状有积极正向的评价,题目如“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清晰性(10题)指个体对其自身现状有清晰一致、客观准确的认识,题目如“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悦纳性(9题)指个体对自身现状,特别是自身不足的接纳和认可程度,题目如“虽然我并不完美,但我喜欢自己本来的样子”;调节性(13题)指个体对负面消极评价的积极调节能力,题目如“受到他人负面消极评价时,我会换个角度想自己那些好的方面”。量表采用4点计分,从1“几乎完全不符合”到4“几乎完全符合”,其中23个题目需反向计分。各分量表题目加和计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概念的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调节性越高。还可由各维度得分加和得到自我概念总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越好。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越高。

(2)压力困扰量表

采用梁宝勇等(2010)压力困扰量表测量个体心理困扰症状的强烈程度,作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效标。该量表共59题,由抑郁,焦虑,敌对和躯体化4个分量表组成。采用5点计分,从1“从无”到5“严重”,各题目得分之和为量表总分,总分越高说明总体应激反应(或困扰症状)越强烈。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75。

(3)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测查个体的总体自尊水平(汪向东,1999)。该量表采用4点评分,从1“非常符合”到4“很不符合”,各题目得分之和为量表总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2。

2.3.3 施测

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两所学校进行集体施测,问卷均当场回收。三周后从初测被试中随机选取70名被试进行重测,施测工具为自编的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仍采取集体施测的形式。当场回收问卷。

3、结果

3.1 项目分析

采用相关法和差异指数法检验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检验各题目的区分度。首先计算各项目与其所在维度得分的题总相关,结果表明积极性维度下题目与该维度总分相关在0.58至0.81之间,清晰性维度下题目与该维度总分相关在0.53至0.79之间,悦纳性维度下题目与该维度总分相关在0.53至0,70之间,调节性维度下题目与该维度总分相关在0.53至0.70之间。再根据各维度的得分,对样本划分高低分组(高低各27%),考察高低分组在每道题目上的得分差异(D值),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发现,所有题目在高分组与低分组上差异均达到0,001的显著水平。可见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各项目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结果详见表l。

3.2 效度分析

3.2.1 内容效度

由16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博士研究生对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定。评定内容方面,整体评估包括维度的合理性,维度操作定义清晰性:具体的项目评估则由评估者在每个项目上进行是/否判断,包括项目是否符合所属维度定义、题目表述是否清晰,是计0分,否计1分,将该题目上所有评估者的打分相加得到该题目总分,各题目总分范围在0-4分,具体评定结果见表2。根据该评估结果对题目进行删除及修订,最终形成的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维度合理,操作定义清晰,各维度的题目内容符合该维度所测查的特质,表述清晰易懂,内容效度符合要求。

3.2.2 结构效度

对正式量表的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为二阶单因子一阶四因子,二阶单因子为一般自我概念,一阶因子则包括积极性(含11个观测项目)、清晰性(含10个观测项目)、悦纳性(含9个观测项目)、调节性(含13个观测项目)四个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数、量表维度及因子载荷以及维度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表4、表5。

由表3可见,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四因子模型具有良好的模型拟合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由表4可见,量表各项目在所属因子上的载荷在0.40-0.81之间,且均在p

3.2.3 效标效度

以压力困扰量表和自尊量表作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效标。相关检验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各维度及总分与压力困扰总分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自尊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相关系数详见表6。

另外,从表6中可以看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四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较为相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由该量表测试得到的各个维度得分可以无需加权而直接加总合成自我心理健康素质的总分。

3.3 信度分析

考察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以及时隔3周的重测信度,结果见表7。

由表7,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上,除悦纳性维度稍低(O.735)以外,其余维度均在0.80以上,说明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等值信度。各维度时隔3周的重测信度也在0.673-0.833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也都在0.80以上。总体而言,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4、讨论

本研究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总体框架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四个维度来测量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和自我心理健康素质。并在大学生群体中验证了该四维度测量模型,突破了前人研究中仅采用单维工具评估一般自我概念的局限。这种多维测量结构从不同层面对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进行评估。可以针对整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提供更为全面立体的信息,有利于推动一般自我概念的研究。

项目分析及各类信效度检验的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各类信度、效度指标均较为理想,可以作为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的测量工具,为后续相关研究所使用。本量表系针对成年人群体编制,普适性强,弥补了自我概念测量工具多针对儿童青少年或特定职业人群的不足。本量表编制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无偏的一般性描述。并避免了任何涉及特定关系、年龄、职业的情境和用语,因而可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成年人样本中施测。

本研究也发现,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与压力困扰症状显著负相关,而与自尊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与心理健康素质显著相关,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Mccullough et al.,2000;徐海玲,2007)。这可能与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有关,根据Burns(1982)的观点,自我概念具有保持内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望等心理作用,而这些都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联的。同时不难发现,与具体成分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指标相关波动不定的情形不同(Marsh et al.,2004),一般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与压力困扰症状及自尊水平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达到中等水平以上,支持了我们的推论:与具体成分自我概念相比,整体的一般自我概念在心理健康素质领域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也启示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加强对一般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素质领域关系的研究,探讨一般自我概念在维持心理健康状态中所起的作用。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4

关键词: 初中体育;健康教育;整合;思考

一、确立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②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④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⑤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四、建立教育评价新体系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5

关 键 词:体育心理学;大学生体质健康;健康信念;体育锻炼;行为意向;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100-06

我国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仅是一项体质健康测评制度,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激励和教育手段,旨在通过开展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10年间,高校大学生体质相关研究主要沿着“什么因素影响体质”的研究方向进行,这种研究方向与数据来源的易得性、数据分析与结果存在一般的合理性等有联系。但从这样的研究方向并不能解释体质健康是通过何种机制和途径对健康行为改变发生作用,因而很难从本质上解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育作用的科学依据。有研究认为:人们从健康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总是能转化为健康行为。因而健康信念模型认为个体对疾病的易患性、严重性,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的认知,以及健康动机可影响其行为的采纳,是从个体心理、动机来解释行为改变,是加强健康教育的策略[1]。由此,本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理论,从健康信念影响个体健康行为采纳的研究角度,通过测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何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信念并构建体质健康信念与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结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对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4所大学1~4年级的大学生发出调查问卷383份,获得有效问卷349份,有效率为91.1%。

1.2 测量工具

1)体质健康信念量表。

采用戴霞等[2]编制的《体质健康信念量表》。量表由24个题项组成,包含“知觉锻炼益处”、“体质评价自我效能”、“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体质评价结果关注与体弱的严重”5个维度。量表经探索性因子分析,5个维度解释总变异量的63.37%。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78~0.90之间,具有较好的同质性。重测的相关系数r=0.71(P

2)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和行为习惯的测量。

采用《锻炼态度量表》[3]中的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分量表进行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测量。

《锻炼态度量表》是基于众多研究态度-行为因果关系结果的基础上所建立的9因素模型。行为习惯分量表和行为意向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均为0.85。重测信度分别为0.70和0.66。该量表目前在体育参与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

行为意向是个体是否有参与锻炼的打算,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去参与锻炼,计划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

行为习惯是是特定情景刺激(场地、时间、器械、同伴、指导者等)和个体锻炼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一般来讲,就是锻炼活动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主要反映了体育参与自动化高低的特征。

1.3 数据分析

对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16.0、AMO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并分析体质健康信念对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效应。SEM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进行模型参数估计。拟合度检验指标包括:(1)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χ2/df),该值小于5则可以接受,小于2则比较理想。(2)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该值小于0.08则可以接受,小于0.05则比较理想。(3)非范拟合指数(NNFI(TLI))、修正拟合指数(IFI)和比较拟合指数(CFI),这些拟合指数值大于0.9比较理想[4]。

2 模型建构与检验

采用优化的《体质健康信念量表》测量数据及体育行为意向与行为习惯调查数据进行建构结构方程模型。即在建构结构方程前,对《体质健康信念量表》和《锻炼态度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个别项目信度评估”[5],验证性因子分析的R 2(squaredmultiple correlations)可以作为个别变量的信度指数[6]。其实质意义是使用观察变量被潜变量所解释的程度作为该题项的个别题项信度指标,当R 2大于0.5时就表明该指标题项可以接受,否则需要修订或删除。该方法被认为比α信度更为精确。根据对《体质健康信念量表》“个别项目信度评估”的验证,分别删除了“知觉锻炼益处”的X19,“体质评价自我效能”的X21,“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的X6、X4,“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的X11、X20题项。采用R 2大于0.5的测量条目测试数据进行结构方程的构建,未达评估要求的条目不纳入结构方程模型之中,优化了量表的测量信度。

2.1 结构模型的理论依据及拟合

结构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为:(1)原有健康信念模型关于患病的易感性等认知因素,被视为同一范畴下对健康行为的预测变量,这些因素呈简单的直接影响行为关系,由此使一个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研究者对健康信念模型这种解释关系提出了尖锐的质疑[7]。本研究模型的路径依据递进影响关系来设置。从健康信念理论对健康行为影响的各要素关系来看,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往往呈现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如果个体的健康状况较弱,面对不良健康状况的评估会促使其从疾患知觉威胁的角度关注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如果个体的体质健康状况良好,或者具有锻炼的体验和锻炼效果的积累,则更多地促使其从知觉锻炼益处的角度关注体质健康评价结果。由此,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知觉锻炼益处均会产生一个共同的指向——对体质评价结果的关注。结构方程不仅可以建立这种模型的结构关系,还可以通过路径系数反映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2)从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关系而言,个体首先产生行为意向,然后通过行为效应影响行为习惯。因而在模型的路径中,体质健康信念的5个因子首先影响行为意向,然后递进影响行为习惯。(3)根据以往的研究,自我效能是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发生的中介,在结构方程中将其作为中介因素来处理,即模型中设置体质健康信念4因子影响自我效能,并以自我效能为中介影响锻炼行为意向和行为习惯的路径进行估计。因而模型为部分中介效应模型(图1、表1)。

2.2 递进关系模型的修改

通过检查模型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对未达显著性的路径或不符合关系的路径进行逐条删除与检验,最终得到修改后的因素递进影响新模型(见图2)。

3 讨论

3.1 体质健康信念3因子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的影响

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体质健康测评,将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馈学生,促进学生对体质健康关注的过程中,我们期待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重视。如果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不关注、不重视,体质健康测评很难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或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起促进作用。

模型中的“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直接影响效应为0.372,“知觉锻炼益处”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420,“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的直接影响效应为0.135,显示“知觉锻炼益处”、“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此外,“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还通过“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路径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效应(0.307×0.135=0.042)。

影响锻炼参与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物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均与个体的锻炼行为有关联。不同的因素对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力,对影响锻炼因素的深入了解是有效进行健康干预的必要条件。健康信念模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健康行为的各种因素,强调个体主观心理过程,认为个体对健康危险认知、锻炼结果预期及自我效能等因素是与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当这些因素增强时,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因而这些因素可用来预测健康行为动机及健康行为改变。

体质健康信念中的“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主要反映了学生对体质健康的强弱与感知可能患病的相关联系,“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反映了对疾病威胁的知觉和产生的心理畏惧,这两个变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影响关系来看,如果一个人体质弱,诸如有经常感冒,腹泻,对热、冷环境适应差等身体反应时,这种身体反应可能会引起健康危险认知的增强,产生促进身体健康的动机、防止身体进一步弱化的健康信念。因而,“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会影响“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的感受并进而影响“体质评价结果关注”。

从路径参数的估计结果还发现,“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影响最小。这可能与大学生处于青春时期,身体较少有患病的直接体验有关。亦有文献研究认为:许多人参加锻炼并非是由降低疾病危险的动机引起的[8]。因而,相对于其他因子,疾病知觉严重性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的影响效应较为微弱。由此提示:(1)在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中要更多地关注体质强弱的知觉而非对疾病严重的感知。(2)由于“体质评价结果关注”既受“知觉锻炼益处”的影响,也受“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和“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的影响,故提供锻炼效益、体质强弱与疾患关系等进行健康分析或健康干预,比单独提供体质评价结果的诊断更为有效。

3.2 体质健康信念4因子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的影响

自我效能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处于人类的自我调节系统的中心地位,直接影响人们的思维、动机与行为。众多的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是人们从事并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促进因素,自我效能高的人能制定较高的锻炼目标,即使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很好地坚持锻炼计划[9]。

一般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依赖于4个方面的因素:(1)行为成就。个体在特定的领域中的成功经验将会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2)替代经验。替代经验主要通过社会比较过程获得。个体通过观看别人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来判断自己可能的表现和结果。他人的成功经验往往会使个体认为自己也会成功。(3)言语劝说。包括来自重要他人的建议、劝告及自我劝说。(4)生理/心理唤醒。对任务过高的生理/心理唤醒会导致害怕、焦虑、自我怀疑、紧张感等身心状态。这些身心状态会损害个体在完成某一任务时的行为表现,进而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

在健康信念模型中,“知觉锻炼益处”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0.382),同时,“知觉锻炼益处”通过“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的路径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间接影响作用(0.168)。因而“知觉锻炼益处”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的直接和间接总效应为0.550,显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知觉益处每提高1个单位,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变量的影响提高0.550个单位。

“体质评价结果关注”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0.401)。虽然“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和“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无直接的影响作用,但这两个因子分别通过“体质评价结果关注”路径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起间接的影响效应。

早期关于健康信念理论模型的研究认为:HBM包括了太多的变量使其难以发现哪个变量在行为预测中起主要作用[10],无法针对影响的变量采取干预策略。但随着结构方程分析方法的出现,通过路径及影响效应分析,将从行为机制上较好地解释体质健康信念各因子的结构关系及对健康行为的影响作用,并根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科学的锻炼干预。本研究的结果提示:行为决定因素的自我效能首先受“知觉锻炼益处”影响最大,次之为“体质评价结果关注”。因此,在健康促进教育中,以体质健康测评为客观线索,以个体的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为反馈,在激励个体采取自我健康行为过程中,通过教育措施强化对“锻炼益处”的预期,强化学生对体质健康评价结果的关注,对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3 体质健康信念各因子对锻炼行为意向和行为习惯的综合影响

模型揭示了体质评价健康信念各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以“体质评价自我效能”为中介,对“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起累积影响作用的结构模型。反映体质健康信念5个因素不是以线形的同步或并行方式,对“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和“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产生影响,而是以效应累积递进方式影响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

在最终模型中,“体质评价自我效能”成为“体育锻炼行为意向”的唯一前因因子,处于对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影响的终端环节。“体质评价自我效能”在体质健康信念各因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下,对体育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0.692),并对行为习惯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0.692×1.10=0.761)。由此显示:体质健康信念各因子通过“体质评价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实现对体育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递进影响作用。

班杜拉的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是一个成功地保持锻炼行为的强化因素,积极的自我效能对于促进成功的锻炼行为的变化及提高行为的坚持性起决定作用,自我效能比过去的行为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行为[11]。很多研究结果显示,有规律的参与身体锻炼往往会有更高的身体自我效能[12]。另外的一些学者报道了成功应用自我效能策略促进运动锻炼行为的改变[13]。当健康行为变化难以取得时,自我效能被认为是对健康行为干预特别重要的因素,当个体了解困难、有决心并有能力克服之,才算真正找到行为改变的道路[14]。所以,行为转变需要从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干预,以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的改变。

3.4 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最终决定因素的作用关系

通过调查获取数据及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可以从总效应上预测体质健康信念对体育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往往并不是预测功能,而是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重要程度,特别是通过路径分析对众多因素中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重要程度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能从复杂的因素关系中,从本质上理解影响行为产生的原理,从而在实践干预中有效地制定方案与对策。

当同时存在多个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是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建构体质健康信念与行为意向、行为习惯的关系,通过结构方程统计分析具有的估计优势,即对体质健康信念5个因素对行为意向与行为习惯的影响进行同时评估,为分析复杂因素对行为的综合效应提供了先进的方法基础。从最终模型的结构来分析,体质健康信念的5个因素对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和行为习惯并不是以同步方式或并行方式产生影响,而是以一种累积的综合效应递进方式影响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从递进的结构及路径的参数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模型中的“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和“对疾病知觉的严重性”是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知觉锻炼益处”、“体质评价结果关注”及“体质评价自我效能”。换言之,当我们同时估量若干重要因素对行为的影响时,一些因素的作用被其他因素所覆盖,而真正起决定的因素可能仅为重要的2~3种。这为行为改变的核心因素干预提供了依据。

4 结论

1)在本研究的模型中,“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比“知觉疾病与体弱的严重”,对“体质评价结果关注”的影响效应更大。在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中要更多地关注体质强弱的感知而非对疾病严重的感知,以提高个体对体质评价结果的关注度。

2)“知觉锻炼益处”通过直接路径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起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并通过影响“体质评价结果关注路径”对“体质评价自我效能”起间接的影响效应。“知觉锻炼益处”是影响自我效能最重要的因素。

3)“体质评价自我效能”处于影响体育锻炼行为意向的终端环节,对体育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并对行为习惯具有显著的间接影响效应。

4)体质健康信念的各因素并非以线形关系影响健康行为,而是以效应累积的递进方式影响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

5)本研究模型的理论与调查数据拟合较好,模型中体质健康信念变量对体育锻炼行为意向的层次关系和递进关系结构合理,模型具有较好解释力。

参考文献:

[1] 陈玉平,刘雪琴,蔡德鸿. 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测定[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96.

[2] 戴霞,尹宏满,朱琳. 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量表的编制及应用前景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2):72-74.

[3] 张力为.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 易丹辉.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86-196.

[5] 方敏. 结构方程模型下的信度检验[J]. 中国卫生统计,2009,26(5):524-526.

[6] 黄芳铭. 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160-161,266-281.

[7] Prentice-Dunn S,Rogers R W.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and preventive health:beyond the health belief model[J].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1986,1(3):153-161.

[8] 张力为,毛志雄. 运动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6-348.

[9] Bandura Albert.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social cognitive theory[M].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1986:99-102.

[10] 熊明生. 锻炼健康信念模型及其研究评述[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3):324.

[11] Bandura A,Adams N E,Hardy A B,et al. Tests of the generality of self-efficacy theory[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80,4:39-66.

[12] McAuley E,Jacobson L. Self-efficacy and exercise participation in sedentaryfemales[J].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1991,5(3):185-191.

[13] Rodgers W M,Brawley L R. Using both self-efficac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discriminate adherers and dropouts from structured programs[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1993(5):195-206.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6

【关键词】高龄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总体健康状况自评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49-02

1947 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 而且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1] ”。1990 年WHO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993 年第15 届国际老年学会提出了“科学为健康老龄化服务”[2]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目标。国内外对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SF-36量表为测量工具,在山东省选择7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状况的调查,以了解其生命质量的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山东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7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分层方法把山东省的老年人划分为沿海、中部、西部3种地区类型,每个类型随机抽取3个地级市,在被抽取的地级市中以市(县)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

1.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表(养老方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过去从事的职业、目前的收入来源、生活状况等)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为居家养老卷与机构养老卷,调查者是通过专门培训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采用统一导语入户对老年人进行调查,能独立填写问卷的由其独立填写,对于没有阅读能力或不能填写问卷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朗读问卷内容,请其作答,由调查人员代为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59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回收率94.6%。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3.1数据库双机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一般人口学特征等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应用?2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有序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社会学特征的描述分析

居家养老老人324人,机构养老老人234人,共558人,其中男288人(51.6%),女270人(48.4%)。年龄70~79岁393人(70.4%),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65人(29.6%)。婚姻状况:有配偶234人(41.9%),丧偶306人(54.8%),离异4人(0.8%),未婚14人(2.5%)。文化程度:未受过教育269人(48.2%),小学174人(31.2),初中48人(8.6%),高中、中专及技校36人(6.5%),大专及以上31人(5.5%)。居家养老老人和机构养老老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过去从事的职业、婚姻状况、生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及相关因素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将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1=差、2=一般、3=好、4=很好、5=非常好”。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居家养老老人与机构养老老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2.3总体健康状况自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及分析

单因素分析仅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性进行检验,而没有对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做多因素分析。以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为因变量,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中的有序分类变量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纳入模型中的自变量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目前婚姻状况、职业、养老方式以及生活状况7个自变量。模型检验及回归结果如下。

2.3.1 模型检验

表2为对模型中是否所有自变量偏回归系数全为0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

2.3.2 方程中的有效变量及参数检验

在纳入模型的7个变量中有年龄、养老方式及生活状况3个自变量对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年龄与总体健康状况评价的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年龄”因素在老年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老人的年龄越大,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越低,本结论与景睿、刘晓东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在于,年龄越高,身体机能越低,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同时对死亡的恐惧加大,故自我健康的评价较低。可见,年龄是健康状况的风险因素,不仅表现在日常活动能力,而且投射出心理状况的变化。

3.2 经济条件对总体健康状况评价具有积极作用。“生活状况与当地一般家庭的比较”对70岁及以上老人总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中,生活状况“很富裕”“比较富裕”“一般”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更高。原因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状况水平高,老年人就可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不为经济所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比较自由[4]。二是生活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有更好的条件享受医疗保健,更多地参加社交活动,在心理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会较高。

3.3 居家养老老人的健康自评好于机构养老老人。 “养老方式” 因素在老人对生命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的的回归分析中,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人对自我生命质量评价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机构养老老人。首先,老年人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这种环境中老年人往往具有更高的归宿感。其次,老年人年龄大,易产生孤独感与陌生感。居家养老模式能使老年人更容易获得子女以及邻里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从而减少孤独感与陌生感[5],因此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

3.4 受教育程度与总体健康状况自评之间的差异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描述性分析的差异性检验中,受教育程度在总体健康状况自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对生命质量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然而在“受教育程度”对总体满意度自评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可能的原因在于混杂因素的影响,此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Velarde-Jurado E et al.Salud Publica Mex,2002,44:349-361.

[2] 李秀燕, 郭继志. 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展望[J].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3,20(4):154-158.

[3] 景睿,刘晓冬等.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8 ,8(28)

[4] 林江,杨继峰,刘强. 健康状态认知理论的概述[R]. 广西中医学院院报 2010,13(1):74-75

[5] 王生锋,齐玉梅.中等城市社区人群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调查[J].山西医药杂志,2008-10,10(37).

作者简介:

(1973.03-)硕士研究生,潍坊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老年社会学

?基金项目: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7

[关键词]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R395.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个体给予自己身体自我的主观评价不仅有正面的、肯定的,也有负面的、消极的。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称为负面身体自我 [1]。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状况、生活规律、与他人交流情况等[2]。那么大学生对身体负面的评价是否会影响心理健康,哪种负面评价最能影响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研究在重庆、沈阳、北京、石家庄等地共选取大学生1306 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1221 份。其中男生834 人,女生387 人。

1.2 研究工具①采用陈红等编制的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量表[1](NPSS)。②症状自评量表(SCL-90)[3]。

1.3 程序主试按统一的测试细则实施团体测试,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身体自我量表的全部题项。数据用SPSS11.0 版处理。

2 结 果

2.1 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各维度与SCL-90 各因子的相关

由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各维度与scl-90 各因子的相关分析得出:负面身体自我的瘦维度与敌对因子没有相关性,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和偏执相关但不显著,与强化和精神病性有显著相关。

2.2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各维度与SCL-90 总分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以负面身体自我的五个下属维度为自变量,逐步引入回归方程得到相貌维度维度进入方程。可知,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的相貌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

3 讨论

本研究证明,负面身体自我与SCL-90 总均分存在显著性相关,与陈红用负面身体自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CAS-Ⅱ)的研究结论一致[1]。负面身体自我的得分越高,SCL-90 各因子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的水平越低,证明心理越不健康。由此可见,负面身体自我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瘦维度与心理健康的敌对因子没有显著性相关,可能是由于对瘦的评价不涉及到与其他人的接触、交流,所以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

从回归分析看,相貌因子进入方程,说明相貌因子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最大。李永鑫等[4]对大学新生的研究表明,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对大学新生产生影响较大,这与他们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审美需求有关。社会大众普遍对长相漂亮的人有更多的关注。有研究认为有吸引力的人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相貌首先成为决定一个人是否受关注的决定因素,也因此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红著. 青少年的身体自我理论与实证[M].第1版.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2] 王媛.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2006,5:50.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篇8

论文摘要:探讨了教师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从教师自身的角度,从学校的角度及社会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的关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教师之友》调查发现:近年来,有近3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例如某校在职180名教职工中,有50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个人工作业绩,重则影响一代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教师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1.工作压力过大,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于其他行业,香港也将教师的工作压力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警察。中国大陆社会治安良好,有可能位居警察之上。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仅存在于上班的8小时,可能是9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导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佳。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学专家认为: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相反,过度的工作压力会给人带来苦恼、烦闷,使人感到焦虑、心悸和沮丧,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可见,教师过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师角色期望过多过高,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牵连着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成千上万双眼睛都在盯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作为教师,上对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学生的家庭负责,下对几十名或百余名学生负责。总是要把各种不同的角色期望挂在心中。

不同的主体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对教师的工作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国家和社会期望教师充当知识和传播者、集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长和学生期望教师是师德高尚、知识广博、业务精优的学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学校总是期望教师是出色的纪律维护者、业绩突出的教育者、遵纪守法、成果显著的好员工。众多的角色期望综合在一起,无疑是要求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超人。而教师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现实中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值。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会换来众多的批评、指责。如果教师的责任心过重,就会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某一方面的角色扮演失误,换来责骂。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自我期望过于完美难以如愿,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尽善尽美,样样都不比别人差,并且渴望他人能看到自己的成绩,肯定自己的成绩,然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第二件限制。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特别是教师职业,业绩并不一定能从教师自身的学历、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反应映出来,而是从学生方面间接地反映,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这样就会出现教师为了工作成绩而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所以,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分析失误,而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就会内疚、自责,甚至感到悲观厌世。从而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教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终结式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升学率高低评价教师的总体素质,并且把评价结果与奖惩相结合。即:不注重过程,而只看重最终结果。从而,只评价教师在学习成绩方面所做的工作,忽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这就使教师对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这种评价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的业绩只从学生的考试中反映出来,忽视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差异。即使是原来基础相同的两个学生,也会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绩出现较大差异。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而单独把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显然对教师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师如不能接受这种评价方面,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5,教师的劳动报酬很难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使教师心理出现不平衡现象

以前教师出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对于金钱的问题都羞于启齿,但现在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深人人心,人们很注重追求自身的劳动所换来的经济报酬,甚至斤斤计较,包括教师也不回避报酬问题。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工作待遇,在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等等,这都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生活状况,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但是,教师的工作待遇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劳动价值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无法计算出一个准确合理的数目来。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把教师的工资待遇比照国家公务员,这个举措很好,但实际操作时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认为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务员轻松,但工资待遇却相差较大,更何况一些公务员在工资以外还有较多的灰色收入。所以,一些教师辞职下海或者转岗到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当前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政不足,教师的工资仍难以准时足额到位。

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对教师的心理情绪影响很大,使教师出现一些抱怨情绪。

此外,教师自身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是否和睦、婚姻是否美满;个别学生的过分不当行为;自己的升迁机会以及工作心态的稳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1.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克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影响的是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教师自己是直接的受害者,有必要想办法避免出现心理健康疾病。调节治愈已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1)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保持自身健康心态

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情愉悦,是出色完成工作,积极向上进取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是认识到任何人在为人处事、工作学习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其次是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对策,尽量避免出现过激行为,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2)准确客观的进行自我定位,保持自身的健康调节

心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鹜远,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引起的。对自己的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可见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对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要看到庞大的教师队伍中,能成为优秀教师、名教师的毕竟是少数。绝人多数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直到退休也还是一名不为人知的普通教师。作为教师努力工作是应该的,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即使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日标也属正常。自己也是成千上万名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自身的健康体魄

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的工作属于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产生焦躁、烦闷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另外,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抵御身体上的疾病。

此外,与同事融洽相处、多参加社会交际活动以及把心中不快的事情多向朋友倾诉了也能缓解压力,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2.从学校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1)学校要多关心体贴教师,让教师感觉温暖。

学校领导作为教师的直接领导者,要多关心下属。充分地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教师的疾苦。学校领导的理解与信任,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觉到温暖和被重视,去除心中的种种苦闷,调节自己的心态,并发奋工作以报答领导的知遇之恩。合理地处理好学校和教师之间关系能克服教师出现心理疾病。

(2)健全教师考核制度,让教师感觉公正

学校作为教师考核的直接操作者,有责任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学校要研究制定既对教师没有太大压力,而又能达到准确考核教师的工作、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的优劣,不仅仅是看能不能区别教师的工作成绩的好坏,还要看能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不是有利于教师团体的团结和健康和谐,所以撰写教师评价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师的成绩认定每一个教师在工作中所付出努力的认可,包括非学习方面的工作成绩。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为激励+考核,即:既要能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又要能为每一个教师加油鼓励。

(3)学校要为教师的健康加大投人,让教师感觉轻松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设置教师健身房;开办心理健康咨询所,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举办教师联谊活动等,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减少或杜绝教师心理健康疾病的产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校花在教师身上的投人,会换来加倍的回报效果。

3.从社会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工作和社会密切相关,教师的工作直接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过来社会又对教师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制约作用。教师的工作职责和教师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和对教师的作用需求。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值,要考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内容,否则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理压抑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结果适得其反。要考虑到教师首先是平凡人,和其他人一样,有人的所有本性和需求。只是由于分工的不同,才为人师。所以社会在对教师提出的角色需求的同时,还要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理解身为教师的难处。社会的理解和关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剂良药,能保障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发展。

上一篇:教师转正培训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中专毕业鉴定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