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11 04:01:19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1

过了几年,女孩的家贫穷依旧,但这时正面临着一个紧要关头,女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正当女孩笑容满面的要和父母说时,看到的不是感动到落泪的父母,而是阴着脸叹气的父母。女孩深知,自己家境贫困,很难供起一个大学生,却没想到,她的噩梦来的这么快。

母亲对她说:“娃啊,我们俩对不起你……我们没钱,你也知道,咱们家就这么点地,你还有两个弟弟等着吃饭,等着靠你养活呢!你是个女孩,读这些书我觉着没啥用,还不如帮着家里干点活呢,你看看你做活的时候手多快啊……我们俩决定了:你在家跟我们下地去!”

父亲在一旁直撮头发,什么话也没说。

女孩低着头答应了。这是多么大的痛苦啊,女孩哭了一个晚上,同时也决定了,和父母去种地!

爱读书的女孩一下子离开了书本、老师和讲堂,她是多么伤心呀!在烈日下,女孩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颓废!

终于,有一天,女孩重新拿起以前的课本,温习以前的知识。因为,她爱读书,她离不开书!听说村里有一个孩子在上高三,正准备高考,她就去那个孩子家借书看。

白天,她辛勤劳作,从不懈怠,对于父母交给的农活儿,都是好好的完成。为了省下时间看书,她干活都带着一种坚毅。在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床头,捧着书本,努力地学习,每晚都熬到一两点。父亲曾多次劝她,不要学了,学了也没用的,她已经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这并没有使女孩的心动摇,反而使它更坚定不移了。她一次次地对自己说,读书才是始自己和全家人幸福的捷径。

一天天下去,女孩的身体早已瘦弱不堪,繁重的工作没有压垮女孩的心灵,她依旧在灯光下安静的的读书。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到了那一年的夏天,高考就要开始了,女孩的心里也是十分矛盾,到底要不要参加?那个借给她书的孩子对他说:“机会是要把握住的,一个人的机会并不多,像你这样已经失去了一次机会的人,更应把握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理想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

终于,在那天,女孩瞒着父母,独自踏上了去县城的道路。她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高考。

辛运的是,她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她依然很高兴。终于,掩埋在沙堆中的珍珠被人发现了——家企业老板看中了她的才智与信念,同时更被她所感动,就带她去深造。

回来时,当年的稚气女孩已变亭亭玉立,事业有成。而她始终认为,是书给了她第二个灿烂的人生,是读让她脱胎换骨,拥有自己的幸福,是读书让她成功!

相信吧,书带给我们的远不止我们所看到的,几百年前培根就说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确,读书是我们的幸福。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2

“知识改变命运”我是感同身受。二十多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使我这个高中毕业回乡当了两年多农民的农家孩子如愿以偿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城机关工作,由此告别农村成了乡下人羡慕的城里人,我不仅可以衣食无虞干一份自己有兴趣的工作,而且惠及我的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城市教育,而不必重复我青少年在农村遭受过的各种磨难。比起那些没能考上大学至今在农村当农民的伙伴来,你说,是不是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想,今天千千万万的家长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勒紧裤带供孩子读书,应该都是冲着这个口号来的。

然而,近来我对这个曾深信不疑的口号产生了些许疑虑,至少认为知识不是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或者说改变命运的不一定完全靠知识。比如:

做官可以改变命运。只要你一当了官,哪怕是小小的科长、处长,你的命运立马就发生了改变。你能享受到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各种优厚待遇,别人见你必定是恭敬的称谓和谄媚的笑脸。不少人当官并非具备了多少专业知识,只要能念通秘书写的讲话稿,会签自己的名字就行。

经商可以改变命运。这里说的不是诚信经营的商人和搞高科技的儒商,而是那些胆大妄为,甚至于投机钻营,偷税漏税的商人。这些人不需要多少知识也没有多少知识,但在风高浪险的商海搏击中却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很快捞得第一桶金打下了发展的基础,从而过上了不少人羡慕的贵族生活。论知识,他们中不少人恐怕写自己的名字也丢笔撂点呢。

出身可以改变命运。倘若有幸出身于官员家庭,就完全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孜孜以求掌握知识,他们可以靠父辈的荫庇,靠父辈的人际关系,靠“叔叔大爷”的扶助,游刃有余地混迹于官场,呼风唤雨地称雄于商海。这些人中不少人也没有多少知识,或者说改变他们命运的主要不是靠知识。

婚姻可以改变命运。社会上流行一句大实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一个青春女性在社会上独自奋斗多么不容易啊!假如选择了一个官员老公、大款老公,不仅本人生活立马会“新旧社会两重天”,而且七大姑姨也会跟着享尽荣华富贵。难怪时下不少女性被人包养当“二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改变她们命运靠的不是知识,而是苗条的身材和漂亮的脸蛋。

在金钱滚滚人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改变命运还有多种途径,如金钱买官,,官员人股,租赁权力,黑吃黑等等,从传统观念来看均属于“邪门歪道”,但却殊途同归。因为有捷径可走,谁还愿意去头悬梁锥刺股去攀登那一个又一个知识的台阶呢?知识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而且能改变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缺位于法律做保障,缺位于公平竞技的标尺,即使持有大学文凭仍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仍不如文盲半文盲活得滋润,知识改变命运就只能停留在口号而已。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3

关键词: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原因;评价

一、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原因分析

任何一个政治运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有着种种背景和原因。中国知识分子在建国初期的思想改造运动就是在国际社会大背景下和国内因素相结合造成的。

(一)知识分子的动摇性

毋庸置疑,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时期为革命事业的成功作出了很大贡献,拥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也受到了的质疑。认为知识分子的革命性是动摇的和不彻底的。在看来,民主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一方面在处于岌岌可危的阶级被强烈束缚着,他们不得不起来要求革命,但是在选择倾向于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时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资产阶级社会。认为知识分子受过资产阶级甚至是封建阶级的熏陶,思想不能和无产阶级完全融合在一起,带有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倾向。在危急关头他们往往是动摇的,脱离革命队伍甚至是变成革命的敌人都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国民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党员从六万多人锐减到2万多人,其中缘由除了一部分知识分子被杀害以外,许多知识分子脱离革命甚至是叛变革命,动摇不定。所以,在建国初期国家政权还不稳固,经济力量还比较弱小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以克服他们的动摇性,脱离资产阶级的毛皮,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冷战时期美苏的对华政策影响了中共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国际上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政策是鲜明的。新中国成立前夕,经过权衡分析利弊,确立了包括意识形态在内都“一边倒”的政策。而当时国内盛行“民主个人主义”,其主导者为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势力。他们一方面对美国充满了崇拜和幻想,对美国的本质认识不清、崇拜美国的民主政治、崇拜美国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和中国是否为真正的民主,是否是由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产生种种怀疑,严重威胁着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的地位,也极不利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引起了党中央和的担忧,进而直接影响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三)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就从未停止过,而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是伴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进行的。伴随着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的思想改造有它发展和延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929年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最早涉及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在这次会议上批评并且纠正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当时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巩固共产党的革命党地位妨碍很大,如果不及时肃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将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彻底肃内不良思想,实际上就是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而在1933 年颁布的《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中对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一切地主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在服从民主政府法令的条件下,应该充分使用他们为民主政府服务,同时教育他们克服其地主的、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①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颁布的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文件有《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政策》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地位和作用。如在这篇文章中从知识分子的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和阶级立场上来定义知识分子属于小资产阶级范畴,并肯定了知识分子在三座大山时的革命性,肯定了革命如果离开知识分子的参加,将不会是成功的。但是同时又指出了知识分子思想的空虚性行动的动摇性。1949 年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总结会议上有专家就明确指出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争取知识分子加入无产阶级阵营,成为社会主义的工作者。在这次会议上,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政策首次提出,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政策的正式形成。因此,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动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多次进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落实知识分子改造政策和文件的必然结果。

二、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崩溃,政权不稳,需要对动摇不定的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使他们认同和认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树立党和人民服务的意识,所以说从巩固国家新生政权的角度来说,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是十分必要甚至是受益匪浅的。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通过思想改造运动,主动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克服了自身的动摇性,摒弃了旧思想,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并且自觉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自觉性,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的一份子。知识分子通过这次思想改造运动提高了思想觉悟,摆脱了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接受了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观点,实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同时,这场思想改造运动也影响到了教育、体育、文艺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因此,它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帮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造了思想状况,又驱除了知识分子给中国共产党所带来种种威胁和挑战,同时这次运动又推动了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进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 《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选集》,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 :《选集》,人民出版社,北京,1991年版

[2] 汪国训:《反斗争的回顾与反思》,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出版公司,香港,2005年版

[3] 杨奎松:《忍不住的“关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13年5月版

[4] 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三联书店,北京,2013年5月版

[5] 蔡永飞:《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理论》中央党校,1998年5月

[6] 崔晓麟:《20世纪5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原因初探》,兰州学刊,2005年第1期

[7] 夏杏珍:《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8] 孙丹:《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9] 金建明:《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始末》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4

运用辩证的甘霖滋润偏见的心灵荒漠

【个案一】那天课外活动时,班主任又一次下达谕旨,要我立马去他的办公室。我心里不是七上八下,而是认定他又是在找我的茬。自从他做了我们的班主任,我就成了他办公室里的常客,他总是批评我顽皮,说我学习不认真。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我都采取防守计策,来个软抵抗。因为我心中有道底线,甚至很反感。班里调皮的也不止我一个,比我还孬的大有人在,不知为什么,他偏偏“看中”我。于是乎,一听说他找我,我心里就烦,但火气还是压在心底。走进老班的办公室,我头不抬,嘴不张,他暴风骤雨,我心里依旧是风平浪静,而反感的火苗在我的心里一直没有熄灭。

【透析】这是一个学生的作文《说句心里话》中的一个片段。

读了之后,我不是眼睛一亮,而是心里一沉。“班里调皮的也不止我一个,比我还孬的大有人在,不知为什么,他偏偏‘看中’我。”一句话犹如一磅炸弹落在心头,真有点承受不住之感。

第一,甘于与后进者为伍的低级性。我想起费尔巴哈的一句形象的话:“假如你不让树木长叶,开花,结果,它便会枯死。假如你不让爱表现自己,爱便会呛死于自己的血液中。”对这个同学的心态,哲学家的话语可谓一语中的。与后进者为伍,甚而至于心甘情愿,实在是今天中学生中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有的因家庭富裕,一味追求物质享受;有的因饱受溺爱,一向以自我为主;更有甚者,有的同学对班级体漠不关心,对同学视同路人,对学业得过且过。凡此种种,究其根源就是思想的滞后,认识的偏颇,把谬误当真理,将胡桃当腊梅。今天学校教育中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注重于分层教学,热中于排名次,抓优生,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疏导。由于家庭与社会的愿望,加上沉重的学业负担,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些学生就产生了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现象。作为担承双重任务的语文教师,我深切感受到作文教学不只是提升他们语修逻文的表达能力,还必须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些学生克服某些心理障碍,矫正与人比落后的心理异常现象。

第二,选取相比参照物的科学性。今天的中学生中,不与他人相比的不多,但比什么,如何比,就有选取什么参照系的问题。但比吃、比穿、比用、比享受现在成了一种时尚,虽然诸多学校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收效几多,很难道明。不过,这名同学与人比落后,还真让我始料未及。“比我还孬的大有人在,不知为什么,他偏偏‘看中’我。”他说的振振有辞,我读的怦怦心跳。在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今天,有多少人成功了,又有多少人失败了,有多少人前行了,又有多少人后退了,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前行还是后退,都要不言放弃,更不可死心,“哀莫大于心死”,与他人比落后,是今天某些中学生心理的畸形和变味。

第三,力争上游是学生发展的必然性。小时候,孩子们无不喊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长大了却自甘后进,将自己的落后看成是阿Q头上的癞疮疤,让为师者不可思议。布鲁诺说:“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的途径。”在困惑之后,摆在教师面前的是自己清醒,是让学生警醒。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前进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是教书人工作中应有之义。诚如靳凡所云:“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于他是否在生活中不停顿地前进。”客观地说,此类学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时对前途失去信心。作为教师,引领其重拾信心,比教其多学一句话,多做一道题重要得多,自然也艰难得多。

因此,在讲评作文的那天晚上,我与这个同学进行了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我说:你也许误解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也许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最主要的是,你对自己的明天失去了信心。作为老师,我不希望你的作文迅速上个台阶,但要求你认识必须有一个进步。记住:“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运用智慧的春雨浇灌愚昧的认识枯枝

【个案二】在我们的校园里,“态度决定一切,知识改变命运”的标语赫然在目。也有人找出种种理由给“知识改变命运”作证,高尔基如果没有知识,他永远是个地位低下的工人;高玉宝如果没有知识,他只能当一个普通的士兵:袁隆平如果没有知识,他就不会培育出杂交水稻;一些大学生如果没有知识,他们只能还在黄土地上挣扎,还在垃圾堆里捡破烂。但知识改变命运不能一概而论。像我就不必改变命运,因为我家已有千万资产,整个淮安市的汇通市场几乎有我家的一半。因此,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一说不符合我的实际。老师,你说,我还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透析】这是一个学生的作文《知识改变命运》中的一个片段,同时,也是与前一个截然不同的典型个案。如果说,前一案例属认识上的无知,那么这一案例就是片面性的张狂。我们学校紧靠淮安老市区,20%多学生来自市民家庭,大多出生干部或商人家庭,且大多为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很难懂得生活的艰辛。一般地说,“知识改变命运”的命题是成立的。但该生否定这一命题的依据是他强加因果关系。“像我就不必改变命运,因为我家已有千万资产,整个淮安市的汇通市场几乎有我家的一半。”客观地说,淮安虽不算富裕,但有千万资产的也不止一家两家。不过,以此证明“不必改变命运”的观点,既犯了误特殊性为普遍性的逻辑错误,又违背了事物是动态发展的辩证法。

第一,必须以变化发展的理念开启尘封的心扉。笔者以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正走向成熟,走向独立,在教育与疏导时,必须实行引导性原则,注意确立正面激励、鞭策、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尊重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树立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注意教育与疏导的方式方法、手段策略,以便教育与疏导获得最佳效果。这个学生躺在父母以心血和汗水筑就起来的精神安乐窝里,盲目地静止地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我在旁批中写到:“今天有千万资产,令人艳羡;你想过没有: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尘封自己的心扉会落后的啊!”

第二,必须以不进则退的犁铧耕耘板滞的心田。合力性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原则。这里主要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应注意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几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统一。在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课任教师只有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心理疏导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此类学生之

所以不能用发展的观点去审视发展变化的世界,同样不能明白不进则退的事物普遍原理,是因为他们的心田已经板滞,不能使精神之苗鲜活生长。我想,作文既是学生心灵流露之窗,也是教师耕耘学生板滞心田的一张闪亮犁铧。在评语中,我说:“不进则退是今天竞争激烈社会里一条难以抗拒的规律,你如若不做时代的前行人,但也不能做时代的落伍者。”

第三,必须以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拓展学生的视野。究其根源,这个同学尽管认识到知识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惟独不适合自己,其实,他已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知识改变命运”的命题适合文学家、科学家,为什么不适合你这个普通青年学生呢?读着此文,我想起肖伯纳的话:“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是犯罪。”因为今天的青年有着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珍惜自己的青春是完成使命的必须条件。我要求他记住的话:“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因为今天的青年必须富有勇攀高峰的毅力和志气,勇往直前是时代青年必须具备的主流精神。徐本禹是这样,向南竹也是如此。

运用理智的晨钟警醒昏然不觉的无知美梦

【个案三】我们今天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教师苦,我们更苦。我们没有午休的资格,没有睡懒觉的自由,几乎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背书,做作业,有的只是雪片似的讲义,一场接一场的小考大考,我们被考得焦头烂额,考得七窍生烟,考得魂不守舍。我常常在题海中苦苦泅渡,在分数的旅程中艰难跋涉,在苦得受不了的时候,在累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想起超女,李宇春、张靓影她们一炮而红、一夜成名。我呢,多想像超女那样一夜成名啊!

【透析】这是一个学生的作文《我的未来不是梦》中的一个片段。平心而论,此篇习作直指中学教育之弊,实属难能可贵;但也须平心而论,该生“一夜成名”的心理梦幻正在编织着终究破灭的美梦。

第一,不能把无知当论据。作文是当今中学生倾吐心声、表露心理的一扇窗口。受自由化写作风潮影响,一些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破解以及趋向都在作文中流露出来,一些同学又常常抓住生活的表象,并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李宇春、张靓影一炮而红、一夜成名”就使自己想入非非,而没有想到她们在“一炮而红、一夜成名”之前的艰辛付出。莎士比亚说:“隐藏的忧伤如熄火之炉,能把心烧成灰烬。”同理,希图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每每阻隔他们的远大志向,泯灭他们求知欲望,进而使他们进取心化为灰烬,竟日昏昏欲睡,扮演着生活局外人的角色。当理智的晨钟敲响之后,他们才发觉自己无法乘上已经起锚的这一船,是懊丧?是悔恨?一时很难从中走出来。

第二,不能拿今天赌明天。希冀“一夜成名、一炮而红”的学生常常怀着“赌”一把的心理。有的性格倔强,易冲动,攻击性强,有的逆反心理重,有的唯我利己,有的虚荣心极强,有的一遇考试就焦虑不安,有的心理承受力极差,更有的动辄出走,甚至厌世轻生,等等。这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提高、学习进步都带来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且常常影响到他人,使周围的学生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怪圈,从而影响班风建设。习作者是个老虎屁股摸不得的班级老大,被班主任请到教室写检讨似乎成了他的必修课。在“我呢,多想像超女那样一夜成名啊!”一句的右侧,我写到:“知行统一,才有摘取成功果实的可能。老师盼你心想事成,但不能仅仅是幻想家。高尔基说:‘每一次的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第三,不能将他人当自己。此类学生的这种心理常常把他人当作自己,从而陶醉在他人的光环和掌声里而不能自拔。西方学者麦克费有言:“世界属于热情而却能保持冷静的人。”而这些学生常常是热情有余,冷静不足。提及明星尤其超女时,他们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而说到发奋努力时,他们却神情木然、一言不发。我对他说: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你应当做自己发光的太阳,而不要甘当沾人之光的月亮。有人说:“人们的本性是这样的,所有的人对于别人的事都较自己的事观察和判断得更清楚。”而你呢,对别人的事观察和判断得不清楚,对自己的事观察和判断得更不清楚,把他人的成就当成自己的荣耀之本是一种乞丐心理,是不会有出息的懦夫心理。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5

关键词 了凡四训 命运 命运观 命由我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命运”一词的产生年代久矣,据考古资料显示,文字发明之前的仰韶文明中,就出现了占卜行为,用来帮助把握个人和群体未知的前途。文字出现之后,从早期的甲骨文到清代以来的文献,对命运的记载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到底何为命运呢?《辞海》对“命运”一词的解释是“旧指吉凶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即人对之以为无可奈何的某种必然性”。将经历遭遇与无可奈何联系起来,使命运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些遭遇应既包括过去已经发生的,也包括那些尚未发生的,贯穿始终。

从词源上分析,“命运”一词最初并不是合起来使用的,而是分为“命”和“运”。现代意义上的命运含义是从“命”体现出来的。但是,“命”的最初含义与“令”有关,即命令,后来才逐渐有了性命、生命的含义。《论语》记载:“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由于命运与生命、性命紧密相关,可以说为命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有了命运的含义,不过,一开始大多与国家、群体相关。《尚书》记载;“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这里的“命”已经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命运含义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国运观念衰落,老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时便将目光由国家转向了个人,开始关注起个人前途未来,个人命运观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命定论观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主体性逐渐体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定论观点。《了凡四训》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袁了凡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在云谷禅师的指点下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在他的下半生中,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实现了从宿命论到人定论的转变。

《了凡四训》是明代学者袁了凡写给子孙的诫子家训,是他七十岁时回顾一生的总结。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谓之为四训。人生的命运、气数是由前生造因而定,但是命运的好坏,是可以通过今生的善念、善行、或者恶念、恶行而改变的,“立命之学”中袁了凡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了“命由我作,福由己求”的观点,勉励世人奋发向上,不要自暴自弃。“改过之法”是要求在行善积德之前先端正自己的信念,检讨反省自己的过错,面对过错,勇于改正。“积善之方”对何为真善、至善作了说明,告知子孙在改错之后,更要懂得行善的道理和方法,即不为名利,默默恒久地行善,行善的同时必须除恶。“谦德之效”中袁先生再三叮嘱 “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告诫子孙谦虚谨慎,虚己待人。这四部分独立成章,而又义理一以贯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改命之法。

首先,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袁了凡的一生就是一个命运转变的过程,孔氏老者为他卜算的一生命运:“县考童声,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10页)惜无子。”此后的二十多年人生完全印证了孔老先生的推算,并深信进退有命,澹然无求。直到一天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禅师见他连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便问缘由,袁解释说一生命运已被孔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已无可妄想。而大师告诉了他“命由我做,福由己求”的道理,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正是云谷禅师的开导,袁了凡有所体悟,许下善事三千,处处积善行德。到礼部考科举时,孔先生卜算的命运开始不灵验了,科举考试得了第一。后来,袁了凡不但有了儿子,还在六十九岁时写下了“立命之学”。

其次,在命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自己。了凡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在命运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所谓的上天或是神灵,而是人自己。改变命运需要从自身做起,并且给出了改命之法:(1)改过。改过是修清净心的第一步,是积善的先决条件。改过首先要具备羞耻心,这是改造命运的开端和关键,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了凡先生的优点在于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丝毫不隐瞒。其次,要发畏惧心,只有内心有所畏,言行举止才会三思而后行,从而符合正当。再次是发勇心。要求人们必须奋发振作,当机立断。除此“三心”外,改过还必须从“事理心”三路进行。“事”就是从事情本身加以纠正,“理”是从情理上加以纠正,“心”是从心灵上改正。(2)积善。了凡先生在“积善之方”中列举了十个例子,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要求世人对于所行善事详细剖析,全面看待。(3)谦德。古人言“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的人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自我封闭起来。好比盛满水的容器,只有倒出一部分来,才有空间注入新鲜的东西,求学求德亦是如此。

《了凡四训》中命运观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作为一本对子孙后世的告诫书,《了凡四训》可谓是字字肺腑、句句良药,处处体现着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纵使今日,仍然适用,为后人正确认识命运、改造命运提供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程度在逐步加深。但是,人类自身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无数人被金钱、名利等束缚,以至于偏离正确的人生方向。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证明“命由我做,福由己求”的道理,鼓励人们积极行善,勇于改正缺点错误,以谦德之心来与世界相处。人活于世不过几十年,有了对命运的正确认识,就会端正自己的地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内心求得一份宁静。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6

一、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准备。

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

学习对象:日本。原因:日本是我们的邻国,美国叩关后,日本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代表人物: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主笔《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提出“变着,天下之公理”。

论战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影响: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变法运动的高涨,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百日维新的进行提供了思想准备。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用革命手段清政府,而康有为、梁启超极力维护清朝统治,反对革命。

派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保皇派。

阵地:革命派《民报》、保皇派《新民丛报》。

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影响: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三、新文化运动

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国家情况日益黑暗,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继续寻找新出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以便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上,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使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袁世凯却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无法容忍。

派别:资产阶级激进派。

代表人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胡适提倡白话文。

第一个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鲁迅:批判封建礼教。

指导思想:民主、科学的思想。

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内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但是新文化运动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和否定,没有同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总之,由于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掠夺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榨,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也就不能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会和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其改革或革命最后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7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 高中政治 教学研究

一、生命化教育背景

1992年,我国叶澜教授发出“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倡导,突出了对生命化教育的重视,1993年,黄克剑教授也提出话题“对人的成全”,生命化教育在我国教学课堂中开始萌芽。2001年,张文教授敢为人先,在他的带领下开展了“生命化教育”的第一次实验课题,影响广大,使生命化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经过实践证明,生命化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重视生命化教育,并着手研究生命化教育。

二、生命化教育的含义

生命化教育是指强调教育要以生命为起点,在教育过程中依照生命的特点,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努力为生命的成长创造重要条件,引导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充分、富有个性地发展①。

生命化的教育是指针对人的生命教育。高中学生年龄一般都处在15岁至19岁的年龄,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佳年龄段,而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树立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生命化教育,已经是各位政治教师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的理念。

三、我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问题

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授,主要是单一的政治理论知识的讲解。他们忽视或者漠视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没有确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地位的思想。整个课堂主要是老师在“表演”,学生几乎没有参与互动。政治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死板阻碍了学生生命的活力的成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引入生命化教育刻不容缓。

四、将生命化教育运用到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意义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发扬学生优秀的个性,将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展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政治、生命和未来的向往之情,让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一)增强学生政治意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在的社会要求人们能够主动的面对多变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能够较好的适应社会各种竞争,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发展水平。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与之要求密切相关,但是由于教学方法死板,学生仅仅处于死记硬背阶段,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将生命化教育运用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性强,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是比较灵活的。生命化教育必将引入现实对生命的政治思考,这样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即使在面临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多元经济文化的冲击下,学生根据自身的政治意识促进自己其他能力的发展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定能够积极应对社会的复杂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提高学生思想意识,促进自身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复杂,不良事件影响着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导致学生人生目标迷茫或者造成误入歧途。高中作为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最有利的时段,高中政治的内容教学担负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将生命化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在学习基本政治知识的同时,引入社会积极发展的政治事件作为范例讲解,活跃政治课堂氛围,让学生理解真、善、美,领悟生命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五、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化教育的方法

在实施课堂生命化教育前,高中政治老师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好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教育资源,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真正改革政治课程教学理念,达到生命化教育的作用。

(一)转变课堂教育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听众的教育理念,改变学生只要能拿高分,死记硬背都可以的学习理念,从政治的生命化教育开始,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

1、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和发现政治知识的能力。利用实际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中存在政治知识,教会学生发现政治知识的能力,再根据案例是如何进行政治知识运用的,让学生类比学习,体验运用政治知识的窍门。

2、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乐于倾听学生内心的迷惑,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经验,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巩固了学生的学习知识。

(二)优化课堂内容。高中政治生命化教育内容要充满人文意蕴,老师要着重挖掘材料内容,让课堂反射出浓浓的生命气息。

首先,对于政治书本上的知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直接塞给学生。通过课本知识的引导,联系学生身边发生的政治事件,启发学生对政治事件表达的政治知识内容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其次,老师教授的政治知识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政治课堂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内政治课堂,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学生小组讨论政治问题并演讲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政治教学回归现实生活。室外教育老师还要让教授的课堂内容回归到生活世界,可以开展与政治有关的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进一步领悟政治内容的现实内涵,懂得政治的真正意义。

六、总结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坚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思想和合理行为,开展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生命状态和生命的活力,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点亮课堂的光辉,让课堂充满学生青春的创造气息,让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高中政治生命化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文献参考

[1]冯晶.生命化教育视域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D]

[2]张玲.高中“思政”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3]邵春燕.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课堂[D]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篇8

关键词:佛教;心理调节;祈祷;忏悔;功过格;咒语

在没有现代心理科学也没有心理咨询技术的古代,当人们面临心理问题和困扰的时候,宗教是他们求助的对象之一。宗教确实可以起到调节人们心理的作用。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非佛教莫属,而在佛教的实践中,人们运用过一些非常好的心理咨询技术。虽然佛教和科学有许多不同,但是,佛教中有许多经验很值得心理咨询工作者研究并借鉴。这也是我们发掘本土文化资源的一种有益的方式。

佛教的理论博大精深,典籍数量浩如烟海,研究起来很困难。本文将从小处入手,分析用佛教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的具体个案,并与现代科学的心理咨询进行比较,希望对心理咨询领域的从业者有所启发。本文个案就是在《了凡四训》这本书中所描述的,云谷禅师对袁了凡进行心理调节的过程。《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写给儿子的四封信。虽然这本书很短,但是其中可以分析的内容极为丰富。限于篇幅,本文只分析《了凡四训》的一、二两部分,而暂不讨论三、四两个部分。

选择这个个案的原因有三:1.该个案描述很详细、具体;2.该个案的处理非常成功;3.《了凡四训》一书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

一、心理调节过程简介

袁了凡自述曾经遇到一个算命很准的人,算他未来的事情一一应验。于是袁了凡就有了一种“顺天应命”的人生态度,认为一切都是注定,不需要刻意追求。

有一年,他到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发现他心很静,可以很长时间没有妄念,问他是怎么回事。袁了凡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要妄想也没有用,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妄想。”

云谷禅师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修养内心,增进品德,就可以改变命运,并引经典作为证明。

袁了凡告诉禅师,按算命的说,他自己考不上进士,而且没有儿子。

云谷禅师问,“你自己想想,你能考到进士吗?应该有儿子吗?”

袁了凡想了很久,说“不应该”,并指出自己性格上有很多缺点,性格急躁,心胸不开阔,不能容人。有时还仗着聪明来欺压别人,任性,说话不注意。以及太喜欢干净、脾气不好、冷漠、说话多、喜欢喝酒、喜欢彻夜常坐,不保养身体等。他认为这都说明自己德行不够,所以不应该有福气。

云谷禅师先肯定了袁了凡的说法,随后说,“你今天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错误,就可以改正……务必要积德,务必要宽容,务必要有爱心,务必要爱惜身体。从前的种种,就像昨天的你已经死了。以后是一切,就像你是今天刚出生。(和过去一刀两断)这就是你精神生命的再生……”

袁了凡相信了云谷禅师的话,诚恳接受了他的教导。在佛前作了忏悔,并且表露心愿。先求能考中进士,并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

云谷禅师给他一个“功过格”(一个表格,用来填写自己做的善恶事情),让他每天记录自己做过的事情。做了善事就记录上去,加一个数;做了坏事就减一个数。还教他一个“准提咒”,以保证有效果。他说,“……凡是祈祷的时候,都要无思无虑才能够感应。孟子在说到短命和长寿的学问时说‘短命和长寿是没有区别的’。本来短命和长寿是区别最大的,但是在不动念的时候,什么是短命?什么是长寿?具体分析,丰收和歉收也是没有区别的。这样才可以确立穷和富的命运。背运和顺利没有区别,这样才可以确立背运还是顺利。短命和长寿没有区别,这样才可以确立短命和长寿的命运。在人世间,生死是最重大的事情。短命和长寿是根本的命运区别,一切其他命运都和这个总的命运有关。提高自己的修养,等待命运转变。这就是积德祈天。什么叫‘修养’?就是有什么缺点,都要想办法消除。什么叫‘等待’?就是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期望。能做到这一点,就达到了‘先天的境界’,是真实的学问啊。你做不到没有杂念,但是只要你念准提咒,做到不记数,不间断,很熟练,念咒的时候不是刻意在念,不念的时候也像是在念,念头很稳定不杂乱的时候,就灵验了。”

从那天起,袁了凡每天都提醒自己,感觉生活和过去不同了。过去是放任自己,而现在是时时警觉。就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敢做不好的事情,害怕得罪天地。遇到别人恨他诋毁他的时候,也有肚量宽容了。

他做了一本空表格,起名叫“治心编”。每天做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有记录,看自己做的善事有多少。后来,他的性格大大改善,命运也越来越好。

二、云谷禅师的方法分析

在我看来,云谷禅师的心理调节,大致有这样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

1.激发动机

心理咨询师都知道,一个人能否改变,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他有没有改变的动机。没有求助动机的来访者,或者来做心理咨询但是并没有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的收益是很有限的。

云谷禅师说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修养内心,增进品德,就可以改变命运,并引经典作为证明,这就是在激发袁了凡改变自己的动机。心理学研究中有公式,动机大小和结果的效价、达到结果的可能性成正比。改变命运,是袁了凡希望的结果;引经典中的话,是为了让袁了凡相信能够达到这个结果。这样,动机就可以大为增加。

在现代心理咨询的初始访谈中,心理咨询师都比较重视咨访关系的建立,也比较重视对来访者问题的诊断,对来访者的动机也有评估,但是,却没有重视加强来访者的动机,也没有创造一些方法来激发动机,我认为这是一个不足。

2.应用面质促进自知、忏悔

“你自己想想,你能考到进士吗?应该有儿子吗?”

这是面质,促使袁了凡反省自己,找到自己性格的缺点所在。当然,这次简单的面质能有很好的效果,也是因为来访者有一个很好的特点:真诚而不自欺,勇于面对问题。

自知是改变的基础。有充分的自知,则来访者的改变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没有充分的自知,则这个过程更多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矫正,来访者比较被动,效果自然不能和主动的自我改变相比。而云谷禅师的这次调节,指导袁了凡用了忏悔。目前,忏悔在心理咨询中应用很少,但是忏悔对心理改变过程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袁了凡接下来主要应用的方法,只是一种行为自我管理的方法,“功过格”这个简单的方法之所以能有很好的效果,我认为正是因为有前面的忏悔作为基础,有痛切的忏悔,才有大决心改变自己。

自知和忏悔是相互结合的。自知是明白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在忏悔过程中,我们可以具体找出这个心理问题是如何表现在过去的一件件事情中的,并且,我们有了一种不愿意再做错事的决心。有了自知,在以后做事情时,我们可以更清楚这样做是对是错,可以让我们以后少做错。但是,过去做错的事情还在潜意识中对我们继续产生着影响,这个影响只有靠忏悔才能消除,忏悔就是用今天有的自知来清理过去所做的事情,并重新评价这些事情,使潜意识中尚未改变的旧内容得到改变。

在心理咨询中,目前尚没有一种合适的“忏悔”技术,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

3.肯定和指导

云谷禅师先肯定袁了凡的自知,随后指导他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一段很重要的话是:“从前的种种,就像昨天的你已经死了。以后是一切,就像你是今天刚出生。”

如果没有这段话,则在改过的过程中,袁了凡有可能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过去的行为产生后悔会对自己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并且总想过去的错误缺点,则会产生“改起来太难了”“自己问题这样多,什么时候能改完”的想法和畏难情绪,甚至造成破罐破摔。而“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的说法,可以让袁了凡放下过去的包袱。

在佛教看来,我们过去由于无知、贪婪等恶习,每个人都做过很多错事,这些就仿佛是“债”,“债”多了,心理压力太大,人反而没有信心改变自己。

4.运用“功过格”调节行为

用“功过格”记录做的事情,和现代行为治疗的自我管理方法是一样的。这既可以避免袁了凡不能坚持改变,记录所做的事情本身也可以说是对所做的好事的一个强化。

这样的行为自我管理,可以把一个人在认知层面的收获,转变为行为上的新习惯。这个过程如果不经历,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对方在认知层面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是由于习惯影响,行为上还沿袭过去的旧方式。

忏悔是清理过去错误的认知在记忆中的影响,而“功过格”则是清除过去错误的认知在习惯上的表现。这两者性质上是相同的,但作用的层面不同。前者是在“情景记忆”层面,后者是在“条件反射”层面。

虽然这个做法和行为疗法很相似,但是有一个根本的不同――行为疗法中来访者是不自觉的,而这里袁了凡是自觉地改变自己。我的经验表明,这个差异会对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5.用“咒语”调节意识

运用咒语在现代科学家看来是一种迷信,但是在我看来却不然。云谷禅师明确地说明了,念咒的作用不是寻求某种超自然的“神力”,而只是为了让袁了凡做到“无思无虑”“没有一丝一毫的期望”,从而让他能够达到“先天的境界”。咒只是一种调节意识状态的手段而已。一般人是做不到无思无虑的,但是如果念咒,则咒语会占据这个意识,使其他的思想没有机会出现,从而达到最接近无思无虑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要达到这样的意识状态呢?云谷禅师对“祈祷”的解释中有三个要点:一是无思无虑,二是“不二”观,三是积德祈天。如果能“无思无虑”,就可以在心中做到“寿夭不二”,就可以在积德时不期望报答而能够做到安心等待,这样就会有最好的效果。虽然他的解释是宗教体系中的观点,和科学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认可他所采用的技术,并以科学的观点加以新的解释。

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等心理咨询学派都发现,在潜意识中人有一个关于自己生活的“剧本”,或者说关于自己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的蓝图。它是由人过去的生活所塑造的,并决定着这个人未来的生活。当潜意识会引导这个人按照这个“剧本”生活,“剧本”会随时给他悲剧性的心理暗示作用,假如这个“剧本”是悲剧性的,则这个人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悲剧性的方式生活。潜意识中的“剧本”体现在心理感受上,我们会觉得仿佛是一种“宿命”。

改造了这个“剧本”,一个人的命运就会改变。而这个剧本并不容易改变,它是心中盘桓很久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很大的心理力量。而云谷禅师的方法是,先尽量让人做到“无思无虑”。

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可能说“短命和长寿没有区别”,不能说“紧张和放松没有区别”,但是在“无思无虑”时,来访者心中就可以平等对待“寿”和“夭”,平等对待“紧张”和“放松”,不去区分它们,这样,它们在心里就是无分别的。我们只是“就它们本来的样子看它们”,这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存在认知”。在这样的心态下,原有的心理暗示,原有的“剧本”很容易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心中的“剧本”,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命运也随之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假设一个人原来的“剧本”或心理暗示是“我会短命”,当他有思虑时,当他对待短命和长寿有区别的时候,他试图改为“我会长寿”,潜意识中这个新的愿望会和旧的“剧本”或心理暗示“我会短命”相冲突。他的意识中说“我要长寿”,而潜意识则说“可是我命定会早死,我会短命”。这两者就会产生冲突,潜意识中的内容会保护自己而不轻易被改变。因此,在意识和潜意识发生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会自我保护而拒绝录入新的内容,就像身体的免疫系统一样,如果有和它不一致的外来东西,身体就会自动产生排异反应。

但是,如果我们先做到了看“短命和长寿没有区别”,则新的自我暗示“我会长寿”和旧的“我会短命”就没有冲突,新的自我暗示就很容易进入潜意识层面,和旧的共存。随着新的被一再重复,而且因为新的和旧的被看作“没有区别”,则新的就可以取代旧的。随后,我们离开无思无虑状态,而我们的“剧本”和心理暗示也已经改变为新的内容“我会长寿”了。“短命和长寿没有区别,这样才可以确立短命和长寿的命运”,道理就是这样。

在积德时不期望报答而能够做到安心等待会有最好的效果,这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我们急于得到好的报答,就会不自觉地对别人进行心理控制,反而会破坏我们行为的积极方面。我们帮助别人而心中不期望别人报答,这是一种纯粹的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使我们的性格更善良。而如果我们期望报答,这就不是纯粹的利他行为,而且我们也许会采用某种方式暗示别人,让别人报答自己,这样的做人方式会使我们的性格更加虚伪、功利、自我中心。运用念咒的手段,目标是让意识达到无思无虑,这是亚洲传统中非常有特色的方法。

6.袁了凡的行动和效果

袁了凡的行动是,在行为层面做善事并作记录,在意识层面“时时警觉”等,效果是他的性格大大改善,命运也越来越好。袁了凡还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提出了改变自己性格缺点的要点。

“第一步,是要发羞耻心。想象古代的圣贤。他们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人家是百世的师表,而我却没有出息……世界上值得羞耻的事情,莫过于此。第二,要发畏惧心。天地在上,鬼神是难以欺骗的。我的过错虽然很隐蔽,但是骗不了天地鬼神,他们都能看见。第三,要发勇猛心。人们不改过,大多是因为因循苟且和退缩。我们应当发奋振作,不要迟疑、不要等待。对待小的过失要像肉里的刺一样,赶快剔掉。大的过错就像毒蛇咬着指头,赶快要砍掉,不要耽误时间。有了这三个心,有错误就能改。过错就像春天的冰被太阳一照,就会融化了。”这三个“发心”,都是对自己的动机进行激发的很好的方法。

他还指出坚持的重要性:“在明处需要好朋友提醒,在暗处需要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松懈。一星期不见效就二星期,一个月不见效就二个三个月。最终必会见效。”

对性格改善后会有什么表现,他也有一些总结。

“有的人觉得心旷神怡,有的人觉得有了智慧,有的人觉得对繁杂的事情很容易解决。有的人遇到仇人,仇人对自己好了。有的人梦见吐出了脏东西。有的人梦见以往的圣贤来引导自己。有的人梦见在天空飞翔。有的人梦见幢幡宝盖。各种各样的好事情。都是过错消除的象征。”

“过失太多的人在改了一段时间的过之后,也会有效果。但是表现出来的是,心神发昏、记忆力差、无缘无故的烦恼。有的见了君子就感到很惭愧,有的不喜欢听正确的言论,有时候帮助别人反落埋怨,有的做噩梦,甚至有的会有心理障碍。这都是表明以往的过错太多太严重了。发现这个现象,更要奋发图强。弃旧图新。千万不要放弃,误了自己。”

三、袁了凡提出的改过层面和心理咨询方法的比较

袁了凡提出:“要改过有不同的层面。有的是从事上改,有的是从理上改,有的是从心上改。工夫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

1.表层是从事上改

袁了凡的例子是:“比如,以前我杀生,如今我戒了不杀。以前发火,现在我不发火了。这是从事上改。这个方法是外在的强制,非常困难。而且病根除不了,东边压下去西面又冒出来。这不是彻底的解决方法。”

这个方法和行为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在事上改就是改变行为。这固然有效果,但是正如心理动力学对行为疗法的批评一样,这样做有可能解决不了根本。

2.中层是从理上改

袁了凡的例子是:“善于改过的人,在戒这件事情之前,先有想明白道理。比如……我以前好发火。就想‘别人有不足的地方,其实他很可怜。是他做错了事情,我何必生气?没有什么可以生气的嘛!’再想天下的真豪杰不会自以为是,也不会总批评别人。事情不如意,都是因为自己的品德不够好,不能感化对方。我要想想我自己这方面的问题。这样,别人诽谤诋毁自己,都是我磨练自己的机会。我要把这当作考验高兴地接受,有什么值得发火的呢?还有,我听到别人说我坏话不生气。就算他的坏话像火光冲天,也不过是烧空气,烧到最后也会自行消灭。”

他调节自己的愤怒情绪,是靠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把事件看作是“别人令我生气”,就会愤怒;把同一个事件看作“这是我磨练自己的机会”,就不会愤怒。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方法和“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很相似。

3.深层是从心上改

袁了凡的解释是:“不用把好色、贪图名声、爱财、易怒等种种过错一一去找出来。只要一心做善良的人,好的念头在,邪念自然就不会污染你。正如太阳一出,鬼怪自然没有了。这是最纯正的精华,是真传。过错是心造的,也要用心来改。如同砍一棵毒树,可以直接砍它的根,不需要一个枝一个枝的砍;一个叶一个叶的摘……心一动,马上就觉察,一觉察就没有了。”

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具体方法:一是保持好的念头,让邪念没有机会占据心灵;二是随时觉察自己的心念,避免无意识中做错事情。后者和格式塔疗法中对“觉察”作用的态度类似,而心理动力学各流派也都隐含有“自我觉察会带来心理健康”的思想。前者则在现代心理咨询中找不到对应的方法。

4.各层次的咨询之间的关系

袁了凡说:“做不到这样(从心上改),就用道理来消除。用道理消除不了,就在各个事情上禁止。在深层次做得好的人,如果在浅层次的工夫也做,这是很好的。在浅层上执着,不能了解深层次的,这就是太笨拙了。”

对于不同层次间的心理咨询的关系,他的说法我个人完全认同。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有浅无深作用小,有深加浅则连浅也有大作用”。如我个人认为行为疗法是比较“浅”的方法,但是如果和某种“深”的疗法结合,行为疗法则是一种非常有作用的方法。没有领悟的行为矫正效果不彻底,而如果在有领悟的情况下作行为矫正,那对于巩固领悟、对于把领悟融化到习惯中非常有意义。两种疗法结合后,我相信效果将远大于这两种方法的效果之和。

虽然作为佛教倾向的书籍,《了凡四训》中有些内容(如转世的信仰等)和现代科学不相容,但是其中仍有很多可供心理咨询借鉴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袁了凡.了凡四训[M].寺院内部印刷品.

[2]R.G.Miltenberger.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M].胡佩诚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上一篇:那时花开作文范文 下一篇:我自己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