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03 08:44:13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1

户外活动方法策略安全因素国家教育委员会在2009年9月已经明确通知:幼儿教育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呼吁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对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园恰恰又是幼儿受教的主要场所。而户外活动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幼儿的这些特点也反过来影响着幼儿园户外活动。

一、户外活动的环境

幼儿园幼儿学生接受学前教育的最主要的场所。它不仅为学生在知识方面打下基础,更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很重要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极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例如,体育活动、游戏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也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对环境进一步的适应能力,在《规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要求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冯镇在《提高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有效策略的探索》指出:“幼儿时期正处在生长发育重要阶段,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户外活动,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既能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又能促进幼儿个性和潜在能力的发展。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早已被幼教界所重视。”我们由此看到:幼儿园户外活动要取得很大的进步离不开幼儿园环境的发展。但是,任何问题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在环境方面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例如,户外活动场地规模小、户外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户外活动的设施不够健全等。我们经过调查分析,可能是由于教师对小孩安全方面的考虑,因为近几年频频发生的一些幼儿安全案例。这样幼儿教师就会不得不限制小孩的课外活动时间,使得孩子们就变成温室的花朵。

二、户外活动的设备

在《浅析国内幼儿园户外设施发展现状》一文中,冷晓阳、张建平认为,“在何种户外设施中游戏,其中碰到的许多新颖的、强烈的刺激和变化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样就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培养他们观察的能力。注意力是儿童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越集中,在大脑皮质留下的痕迹越深刻,表现出来就是记忆牢固、理解深、学习效果好。注意力能帮助观察,观察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儿童智力潜能的开发。”这就是说任何活动的开展与实施都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当然,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也不可例外。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幼教学校缺乏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幼儿学生的基本户外活动。还有很多幼儿园的基础设备安全系数不够高。我们在具体的调查中看到,有的幼儿园甚至没有几套健全的活动器材,这是让家长很难接受的。因为小孩只有把自己的玩跟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通俗点说,就是所谓的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心理学有研究发现:良好的户外设施还提升儿童的空间想象力。这些差距在发达国家是很难存在的现象。从最近几年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对幼儿学前教育这块抓得越来越紧。从最近的各大城市招聘幼儿教师的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出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所以,要想更好地进行幼儿园户外活动,就必须加强户外设施建设。硬件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缓慢的建设过程。在没有健全户外设施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领导学生进行户外活动。

三、户外活动的安全

通过户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小孩勇敢、吃苦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有助于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认为有些户外活动安全系数不高,害怕出现安全事故,也有的老师认为户外场地比较大,小孩很顽皮、很难组织,这样也不赞成进行户外运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大都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小孩的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没有实质性进展。而我们知道小孩天生就离不开游戏,特别是迷恋于户外游戏。从《幼儿园指导纲要》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这样好像在户外幼儿生命的保护和幼儿健康的发展是矛盾的。当然答案不矛盾,重要的是看我们的幼儿教师如何组组织体育活动。这也就是我对幼儿户外活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的意义所在。

四、建议及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鹤琴先生曾这样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给予我们这些幼儿教师很大的启示。户外活动作为幼儿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要更多的是要对儿童进行引导启发,使他们从内心最深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我们从以下几管理方面进行入手:规范演示,准确引领;过程引导,适时补充;内在规则,养成习惯;点拨指引,驶入正轨;分享收获,畅谈感受。总之,我们既要从管理上去规范幼儿教学,安安全全地让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还要尽量使其个性的到自由发展,这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我们对各种户外活动细心观察研究,才能有序地进行规范管理,给户外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这样幼儿的身心才可能得到更加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镇.提高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有效策略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2]冷晓阳,张建平.浅析国内幼儿园户外设施发展现状[J].华章.

[3]宣建丽.让民间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户外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4]连小妮.浅谈幼儿园户外情景讲述活动的新思路[J].时代教育,2008,(4).

[5]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试行)[M].2008.

[6]刘纯.幼儿园户外活动浅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7]赵娜.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J].中国校外教育,2013,(2).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2

一、确立课题目标,完善管理网络

1.建立完善的课题目标

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自开题论证以来,我们对户外教学实践活动的目标定位又做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力求做到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季节特征、接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积极吸取幼儿园社会、科学教育目标精华,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全面发展。

2.全园辐射参与课题

幼儿园非常重视户外教学课题,组建了以我为组长,行政助理、业务助理等全园骨干和中坚力量参与其中的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具体实施,全园教师辐射参与这样一个课题网络。并根据组员的特长和研究方向细化分工,成立了实施研究组、档案组、宣传组、环境组等,在人人参与研究,人人参与管理的和谐氛围中开展课题研究,以完善的管理网络来保证课题研究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

二、加强课题管理,打造教师队伍

1.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在“幼儿园户外教学实践活动有效策略的研究”的初始阶段,课题组成员达成共识,将研究定位在户外教学活动的策略研究。大家认识到户外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关注幼儿的需要,捕捉幼儿的信息,为此我与管理组积极在园部开展一系列培训和研究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立足自培等方式,让教师了解新的户外教学幼教发展动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儿童观。同时,为了让户外课题更深入研究,保证教师在课题中的硬件与软件需求,我与行政组积极沟通,专门拨款作为户外教学活动经费。保证每月每级部一次近途或远途的户外教学,鼓励教师参与各项活动并承担教师的培训费用。教师在课题上取得成绩后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从实处管理好、实施好户外教学课题的研究。

2.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所谓学习型团队,是指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价值认同为纽带,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把不同个体组合在一起学习的集体。结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再学习和再培训,以讲座式、对话式、讨论式、个案分析、现场观摩等培训方式,在班组、教研组、年级组、例会学习等活动中活动。园部以区学科带头人、部分骨干教师作课题宣讲,通过“沙龙”活动、“对话”活动,让教师学会诚实地、开放地沟通和系统地思考。开展互动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平等学习,结合实例对《纲要》精神再领会、再认识,以研究活动为中心,加强备课、讨论、学习、上课、观摩、检查、评比、总结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了本课题实施的深入开展。在团队学习中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展现教学的艺术魅力,在团队学习中提高教师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感受能力和识别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3

随着浏河镇幼教中心苏州市"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的深入开展,在课题中期汇报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落实课题研究精神,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局面,浏河幼教中心课题组在深入理解课题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园所的研究活动措施,特别是尊重幼儿活动、发展的需要,特制订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方案,旨在为课题组在本学期的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我们将本着计划中的安排来实行相应的研究工作,让科研促进教育的完善、提升幼儿在园生活和学习的质量。

二、主要研究目标

⒈继续深入解读并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研读张雪门、皮亚杰等教育家的相关理念,为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⒉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园本研修活动,提升教师对幼儿户外游戏的认识,改善教师的游戏指导策略。

⒊支持园部做好"田园嘉年华"的主题系列活动的策划工作,将活动内容有效落实到各年龄段幼儿的课程中,发挥课题研究效能,将活动做精、做细、做实,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打造明德幼儿园品牌形象。

⒋有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绿色教育的课程资源,形成有实效的园本活动主题和项目。

⒌根据研究情况,理清思路,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总结创建儿童绿色家园的经验和措施,并将其作为长效机制提升园所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⒈以工作室为扎口,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结合幼教中心的教学主张,进行有的放矢的整理和筛选,并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开发以幼儿为主题参与的园本活动主题和项目,通过收集、研讨、筛选、实施、调整、反思、总结来积累课程开发的经验,夯实园本课程的内容,为幼儿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学习搭建更多层次的平台。

⒉进行户外区域活动内容与材料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学习相应的理论为基础,分析本园户外环境资源的优势,收集更丰富的自然材料或是能够用于幼儿在自然中游戏的材料、开发操场各个零碎场地的使用价值,为幼儿在户外进行游戏活动、观察探索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多样性,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升华,充分发挥"儿童绿色家园"的作用。

⒊要更关注室内幼儿个别化学习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要积极、大胆地收集、运用各种自然材料,投入到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贯彻"课程游戏化"的主要精神,更新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绿色家园"的学习氛围,改善指导策略,加强对幼儿游戏、学习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幼儿学习的痕迹和发展动向,及时地给予支持。

⒋崇尚自然的环境创设要进一步落实,以工作室的形式通过先期的学习、材料的收集和积累,凸显绿色的教育理念和幼儿的参与度,营造和谐、活泼、绿色的环境氛围,让环境成为隐性的教育资源。在大厅设置废旧物品收纳盒,鼓励全园师生共同来做废旧物品的收纳者,形成环保意识。

⒌支持园部做好"田园嘉年华"的各项工作,从项目主题到课程设置,从活动流程到宣传组织,始终贯彻"回归自然"的理念,关注幼儿、家长的主动参与,共同做好环境创设、材料收集、活动组织的工作,向家长和社会做好宣传工作,使"田园嘉年华"活动成为本园具有影响力的系列活动。

⒍课题组成员继续做好户外种植区、班级种植区、观察记录、个案记录、随笔、论文的工作,为课题研究做好资料的积累,也为课题的结题工作提供宝贵的依据,从而使课题更具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⒈制订方案,明确研究任务,并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⒉理论学习(xx《燃荻》、《早期教育》、《上海托幼》等)

⒊商议各年级组"田园嘉年华"活动的课程安排,初步形成课程活动内容。

⒋根据户外游戏活动混班进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活动,关注幼儿在户外游戏中的交流、互动、学习等进展,了解他们的需求,组织教师进行研修活动,进一步改善户外游戏的形式、内容等,通过调整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月份:

⒈推进"田园嘉年华"的主题活动开展,结合上年度活动的组织经验、实施策略进行课例的调整,完善个年龄斑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现发展性。以备课组为单位精心审议主题的活动内容,对下一阶段的活动组织进行展望和商讨。

⒉组织学习本园教学主张的学习,指导教师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观察、指导语记录,为教师"观察记录"基本功竞赛做好准备。

⒊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共同对课题结题报告进行审议、修改、完善。

五月份:

⒈课题组成员对幼儿户外游戏情况进行再次的调研,了解其在改善之后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如有需要进行再次的及时修整,让户外活动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乐园,凸显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的自主性。

⒉课题组与工作室共同根据"田园嘉年华"活动进程开始打造展示环境、并做好各项收尾工作

⒊园本课程研究活动深入进行,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关注幼儿的主动参与,优化学习活动内容,加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交流、互动与研修。

六月份:

⒈开展"回归自然:儿童绿色家园建设的园本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活动,利用网络论坛的形式对课题研究进行后期的审议和评价。

⒉课程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活动,形成书面材料。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123-02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可能完全依赖教育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幼儿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获取的教育新理念、教育新方法又不可能完全照搬使用。因此,幼儿园应当立足本园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建立问题本位、教师本位的多元化教研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如即时教研、专题教研等。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将教研活动常态化,建立了教研奖励机制,主要开展了问题式教研、听评课式教研、主题式教研、集体备课式教研、专题式教研等教研活动。从实施效果来看,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问题式教研

问题式教研是指教师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同时针对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式教研的基本流程是:发现幼儿一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现场提出问题―教师发表个人看法―共同讨论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实施应用。

例如,在检查班级半日活动中,研究人员发现,各班在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幼儿年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要分楼层观摩各班幼儿的早操情况,并将各楼层、各班幼儿做室内垫上操的情形拍摄成视频,然后教师集体观看视频,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幼儿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如何组织幼儿拿垫子,幼儿脱下的鞋子如何摆放,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等问题。教师在观看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在做室内垫操操视频时,要针对每一个活动环节进行研讨。在研讨中,教师们要总结教学经验,比如:组织幼儿将垫子分颜色归类并摆放整齐;不同楼层的活动场地的桌子的摆放也应当不同,在不同的教室,幼儿的排队、站位也不同。在解决了不同楼层、不同班级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之后,教师再按照给出的解决方案重新设计教学,再次组织幼儿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

南方的夏季比较长,而开展户外活动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那么,教师如何依据南方气候的特点指导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根据所在班级的地理方位确定早上9:40―10:40这个时间段能够开展户外活动的场地,由一位教师对能够开展户外活动的场地进行拍照和汇总。在集中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先看相片,然后进行交流、讨论,把自己对本楼层能够开展户外活动的场地进行汇总,由一位教师代表发言。根据讨论结果,教研组要求每一位教师设计3个适合所带班级开展户外活动的方案,可以从幼儿的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等方面进行考虑。教研组将教师们设计的方案进行汇总后共同分享,并由一位教师进行体育器械的统筹安排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安排。通过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们解决了幼儿园如何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开展户外活动这一难题。

二、主题式教研

主题式教研是指针对幼儿园在实施主题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活动。其基本操作是:明确主题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实践操作。

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幼儿园正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班级区域环境建设”。由于教师对本班教室墙面的布置、区角材料的投放、班级物品的摆放等都有自己的做法,而教师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师们就“环境布置”进行专题研讨,提出存在的问题:①班级环境创设的要点是什么?(你是根据什么来创设班级墙面环境的)。你是如何考虑墙面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除了主题墙饰,你所带的班级还布置了那些非主题墙饰?为什么?②教室环境创设图片分享: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操作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标识。③教室的墙面设计和区角材料投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幼儿较少参与教室墙面的布置活动;材料的投放不方便幼儿的操作;没有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考虑材料的投放,如大班仅仅是水果的展示,局限于幼儿认识水果,不注重投放材料的多样性;投放的材料过多,摆放过于密集;角色区域材料投放凌乱。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们共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在区角材料摆放方面,小班要注重生活版块材料的投放,如扣扣子、拉拉链、肌肉动作发展材料的投放、角色区域材料的投放,还要注意班级固定材料的摆放,区分最底层、上层、中间层,材料投放不宜过多,如在认知区域放4―6样材料为宜,并在一段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投放角色区域的材料。此外,教师们还对下一阶段教室墙面创设、区角材料投放等进行设计,比如: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来投放材料;材料的投放要有阶段性,便于幼儿参与活动。通过围绕主题进行教研,教师们对区域材料的投放更有针对性,对主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集体备课式教研

集体备课式教研是指针对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其基本流程是:对上一阶段的教研情况进行总结―提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组织实施。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开展的课题研究主题是《语言领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小班、中班、大班选择的研究内容各有不同。教师们通过绘本、故事、诗歌等学习活动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口,探索出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教学活动零碎且缺乏系统性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在备课时间,教师们集中在一起,教研组长首先总结一段时间内课题研究开展的情况,然后由教师分别提出在开展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需要研讨的重点问题,同时传阅教师们设计的教案,指出教案设计是否合理,针对教案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经集体讨论后确定教学方案,并应用于教学或游戏活动中。比如,在大班,教师们针对“如何提高故事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一位教师首先对教案中的“如何设计问题”这一问题发表看法,如针对故事的要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讲述故事的顺序等进行提问。在分析教案的过程中,教师们围绕这位教师提出“如何设计问题”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该教师的教案设计进行点评,给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时明确提问的针对性,使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专题式教研

专题式教研是指针对幼儿在园生活中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活动。具体做法是:确定研讨的专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给出对策―实施应用。

例如,每年新生入园,幼儿会出现“分离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而此时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有的家长在网上了大量对幼儿园不利的帖子,对幼儿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调查研究,教师们分析了幼儿入园时出现分离焦虑症状的原因,为了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围绕“教师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这一问题展开研讨。教师们以“击鼓传球”的方式回答了以下问题,比如,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出现分离焦虑症会有哪些行为表现?缓解分离焦虑症状的策略有哪些?教师在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的同时还例举了相应的案例予以说明。此外,教师们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实际工作中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做法,与新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开学初给新生家长的建议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要设计详细的接待新生入园的方案,给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办法,并运用到实践当中。

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教师们要善于观察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找出阻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寻找贴近教师工作实际的研究主题,营造宽松自由的研讨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教研方式,促进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5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 设计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92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f the Kindergarten

Design Review over the Past Decade

WU Zhiqi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99)

Abstract Our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kindergarten outdoor activitie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oughts on outdoor activities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design itself; the second is comparative study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hievements in this regard; the third i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posed real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outdoor environment; design; review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引起了园林和建筑设计、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的研究兴趣,大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催生了不少研究结果。本文对有关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本身的思考

1.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大家的观点较为一致。师卫华认为室外游戏场地、室外小品、铺装、植物绿化等是幼儿园的室外环境主要成分。①陈捷频认为室外环境设计的要素要从造型、色彩、安全、材质、尺度和行为心理等方面来探讨。②

汪颖赫认为,就空间分布来说,幼儿园户外环境指在幼儿园内,与构筑物里面空间相对应的空间形态,在幼儿园构筑物以外,它是由构筑物及建筑围合而成的,有可能还包括构筑物或建筑物;就景观分布来说,是指在幼儿园中,对行走、穿越、游戏和休息、交往等具有服务功能的包含游戏场所、沙水地、通道、植被等各种硬质、软质景观设施场地。③

孙娜分析了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类型及特征,将幼儿园户外环境功能分区为集散区、体育运动区、游戏活动区、绿化观赏区和劳作体验区。④武艳艳提出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基本板块包涵功能性空间、场所性空间和领域性空间。⑤

1.2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点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原则。汤志民提出幼儿园游戏场设计原则有统整性、发展性、多样性、挑战性、创造性、近便性及安全性。⑥

师卫华提出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五项原则是安全性、开放性、主体性、游戏性、教育性。范磊提出了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化、现代化、人本化、开放化、游戏化、趣味化、幼儿化等。⑦

可见,以上设计原则大都体现了关注幼儿与环境的关系,突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 关于国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成果的介绍

师卫华在其博士论文中介绍了以下四位学者的研究专著:一是美国的Linda Cain Ruth (琳达・凯恩・鲁思)的著作《简捷图示儿童绪论建筑环境设计手册》(2003年出版),为之后的设计者提供了与儿童有关尺度的参照标准。二是美国的AnitaRulOldS(安妮塔・鲁伊・奥尔兹)创作的《儿童保育中心设计指南》(2008年出版),本书从多角度非常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儿童保育的中心设计相关方面的内容。三是德国的Mark Dudek马克・杜德克的著作《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2008年出版),书中论述的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设计是有关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四是西班牙建筑师帕科・阿森西奥的著作《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2003年出版),本书收集了22所幼儿设计案例,都是来自全世界的设计作品。⑧

张莅颖介绍了英国在进行学前教育户外游戏环境设计时考虑以下方面:室内教育环境和户外游戏环境的衔接、游戏场地的面积、游戏场地的布局、固定设备设施、当地的气候条件、地面状况、座位安排、环境的外观和物品储藏地的安排等。⑨

德国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崇尚自然,园内有大片活动场地,草地沙地、水沟以及花草树木,活动场上放置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材料,孩子们可自由搬动它们,此类做法使孩子们与自然的亲近得到促进。日本幼儿园的自然环境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和探索需要,而不是用来欣赏。幼儿园室外地面绝大部分是沙土地,供幼儿嬉戏和探索。⑩

朱海婧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了美国幼儿园实施中的一系列过程环节,和我国进行比较,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建议。

3 关于我国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实践成果

3.1 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相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方面:(1)幼儿园选址的客观问题、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整体性把握不足;(2)细部处理不适宜、个性空间及趣味性设计不足、绿色空间及可持续性设计不足、器材器械单一、缺少大量的自然元素;(3)资金缺乏导致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体育知识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3.2 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建设性意见

(1)针对不同地域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这类研究注重不同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地设计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蔡琦分析了寒地住区幼儿园户外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寒地住区儿童活动环境设计原则、具体建议,突出气侯和地域文化性的特点。 董筱娓认为西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应注意童真童趣,注重安全性;整体突出,兼顾层次性;动态环境,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冷晓阳对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进行地域性分析,提出了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的实际应用。

(2)从室外环境的整体设计着手的研究。建筑设计师黎志涛于2006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付瑶于2007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这两本书整合了学前教育学、环境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领域的知识,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的理论,过程与方法及设计规范等。

武艳艳提出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设计策略是在空间格局上追求开放与整体、在空间设施上追求个性与趣味、在环境设计上追求绿色可持续、在材料投放上追求丰富与多变。 孟成伟提出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实现户外环境功能与景观的和谐与融合,要力求为幼儿设计自然化的幼儿园环境,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游戏器械相结合,应排除公园化和乐园化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建设这二种趋向等观点。

师卫华、汪颖赫等人系统研究了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户外环境设计,这其中的设计内容有幼儿园建筑布局、户外游戏场地、通道、绿化、水体、铺张和小品。

研究者注重从户外环境的整体来设计,但研究中对户外活动区域的细节及区域间的联系性和层次性方面的关注度仍然不够。

4 展望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观点,但也存在很多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不高,思维扩展性不够,且部分文章只是感性认识,未做深度和系统分析。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为使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更趋人性化,研究者需对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科学、细致的观察与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幼儿活动的特点和需要,并关注户外活动区域设计的细节,以及活动区域间的层次和联系。(2)多学科领域人员参与研究是有必要的,今后相关研究可将园长和教师吸收进来,并做到以下三结合:一是将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二是将室内外环境设计和室内外活动衔接起来;三是将户外环境创设与户外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来研究,最终做到户外环境创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编号14ZC252)和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4C 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⑦⑧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9.

③ 汪颖赫.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④ 孙娜.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探讨[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⑤ 武艳艳.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

⑥ 汤志民.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与实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⑨ 张莅颖、张世锋.英国开展儿童户外游戏理论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⑩ 王欣.日本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创设和利用[J].早期教育,2003.9.

朱海婧.美国幼儿园环境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蔡琦.寒地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环境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董筱娓.从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看西部幼儿园环境创设[J].科教导刊,2012.12.

冷晓阳.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6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整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本学期,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合本园实际,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将积极开展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二、目标:

我园以培养幼儿活泼、健康为主要目标,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逐渐学会保护自己。

1、生活习惯:知道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会用手帕、纸巾擦眼泪、鼻涕;遵守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有个人卫生、生活环境卫生的初步意识。

2、饮食与营养:会自己用小勺吃饭,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知道饭前洗手;爱吃幼儿园的饭菜,不挑食,细嚼慢咽;主动饮水,按要求取放茶杯。

3、人体认识与保护: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外部器官,知道名称;愿意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

4保护自身安全:了解玩大型玩具、坐自行车时的安全常识;懂得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

5、身体素质和活动技能: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学习简单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6、基本体操练习:保持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练习模仿操;爱做体育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感受体育活动的愉快。

三、具体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1、教师要树立正确观念,培养身心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

2、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起各种良好的健康行为。

(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与途径

1、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合。

2、教师要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3、重视到幼儿园课程的潜在影响,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4、在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了解幼儿身理和心理的需求,购置了大量的幼儿可选择的活动器材,以此来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培养了幼儿大方友善的交往能力。

(三)实施适宜的教育方法。

1、给幼儿自由选择、讨论、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2、在加强幼儿体能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的同时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如:开展"我是小值日生"的活动,让幼儿主动作好值日生工作,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开展"我是交通警察"的活动,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教育,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教材、有计划、有教案、有教师、年终有考核)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不同年级组开展的健康教学活动应根据主题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实施以下内容:

适应集体幼儿心理方面如爱上幼儿园、老师喜欢我、学会交朋友、衣家亲、关心爷爷奶奶等

2、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家园联系栏、幼儿园宣传栏、健康教育简报等形式向家长、幼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大家的健康及防病意识。组织全园教师学习《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规》《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3.3"爱耳日,"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进行专题宣传活动。

3、规范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管理

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逃生演练相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张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7

一、巧用园所空间,保证活动时间

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时间不够、活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幼儿园场地不够、设施不足;二是教师担心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间太长,容易出安全事故。那么,该如何改善?

第一,充分利用场地。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操场、大厅、阳台、走廊、通道、草坪、树林、沙地等,让这些场所都能成为孩子们体育游戏活动的空间。如:走廊上方,悬挂高低不同的彩带或其他幼儿喜爱的物体,孩子们通过时,能通过举一举、跳一跳等方式来摸一摸、碰一碰;在大厅、通道等地面上画上各式各样的房子、迷宫、棋盘、线条……让孩子们只要有时间就可自由游戏。

第二,合理整合区域。充分整合幼儿园区角游戏的空间,做到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教育作用。这样既能解决空间狭小的问题,又能整合教育资源。如:在户外设置的投掷区、钻爬区、球区、绳区、科学区、自然观赏区、沙水区、情景式运动区等等,既可以为区角游戏服务,也可以为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服务。

二、巧用废旧物品,保证活动器械

幼儿户外体育游戏器械缺乏的主要原因:一是幼儿园自身设施不足,购买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器械种类、数量较少;二是自制体育器械较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 体验创造的乐趣。 ”尝试和孩子们一起把废旧物品再次利用和创新制作,这也是最佳途径之一。如何为孩子们设计制作安全实用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器械呢?

第一,精心选择材料。一是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必须是无毒害的。二是制作成的器械必须形状规则、接口平滑,幼儿能控制和驾驭,防止幼儿因无法掌握而出现安全事故。三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给孩子们自制出丰富多彩的教玩具。如竹子类:可以用实心竹为材料指导孩子们跳竹竿舞;用水竹杆制成花轿、竹筏;水竹篾编制成滚筒、龙、竹篮;楠竹做成高跷、梯子; 稻草类:可以做成草墩、草篮、草绳,绑成草人球篮等;变废为宝类:烟花筒制成长短不一、大小各异的户外活动器械;废草席制成钻山洞;废布料制成“羊皮筏”和手球篮;废木材制成板板车、“同步走”、陀螺、门球拍;旧钢筋制成铁环等。

第二,巧妙构思设计。一是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现有动作经验。一般而言,不同年龄的儿童对材料的需求是不同的。如:小班幼儿对材料的形状、色彩要求较高,好模仿;应为中班幼儿多提供数量足、内容丰富的材料;应为大班幼儿提供多样化、复杂化并具有一定难度的材料。二是要考虑材料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所选的废旧材料应承载一定的教育价值,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三是要考虑幼儿在面对材料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在和幼儿共同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质与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经验,以免挫伤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全员协同制作。一是根据孩子身体发展和动作情况,教师确定孩子需要发展的运动经验,明确“怎么玩?”“怎么做?”“用什么材料做最好?”从而确定自制哪些器械。一是全园教师一起设计制作,分类分层投放;二是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或与教师一起制作活动器械。三是引导家长自制或与教师一起制作活动器械。

三、巧用游戏手段,保证活动质量

第一,准备充分多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小乐园,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除户外大型玩具设施外,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及游戏的内容巧妙添置、调整户外体育活动的各种玩具器材,同时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如:在“打狐狸”的案例中,教师创设了草地、小河、山洞等场地环境;在“过小桥”的案例中,教师则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准备了水平不同的活动器械。

第二,情节科学有趣。激发和维持幼儿对户外体育游戏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兴趣来源于活动本身,来源于教师的指导。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游戏化,适合幼儿的情绪特点。如“救伤员”的游戏中,在活动前让洋娃娃缠上绷带扮伤员,孩子穿上医生服饰,抬上小担架。 医生要想救回伤员,必须爬过草地,走过小桥(平衡木)、钻过封锁线(铁丝网),找到伤员,送上担架,然后原路返回。孩子对活动非常感兴趣,连平时体弱的孩子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中,根据孩子发展与动静交替的特点,控制和调节活动量。活动量较大时,老师可以穿插救回伤员后,安慰、救护伤员,让孩子得到休息。整个游戏中,孩子对活动形式、过程都很感兴趣。

第三,玩法多样创新。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已有的游戏活动器械,积极探索多种玩法,促进孩子们创造性的发展。一是同一种器械,多种投放方式,即“一物多玩”,如:“一根绳子”:一个人怎么玩?一个人玩多跟绳子怎么玩?两人怎么合作玩?多人怎么玩?一篮绳子怎么玩? 二是不同器械组合创新多种玩法。如:各种废旧油瓶装上水和小棍等组合,可以生成担水、钻山洞、跳一跳等体育游戏;各种易拉罐、奶粉罐组合,生成踩梅花桩、踩高跷等体育游戏。

第四,关注个体差异。孩子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在发展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设计游戏时,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笨拙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孩子在踩“高跷”的游戏活动中,把高跷的宽度和高度设计得有宽、有窄,有高、有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用又高又窄的高跷,能力较差的可以用又宽又矮的高跷,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稳安全地玩高跷,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第五,加强安全教育。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检查仪表,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活动前后减加衣服。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全面发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教案篇8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对于幼儿来说,课程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五大领域知识,也是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发挥幼儿爱玩的天性,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课程游戏化是在保证幼儿正常游戏时间的前提下,把游戏理念融入课程活动中使其实施过程具有游戏特征,从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适合幼儿。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说明游戏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调查发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

幼儿园环境中缺乏游戏性因素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幼儿游戏活动时间、空间不充足

为确保幼儿的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然而,据发现,大部分幼儿园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发展。时间上,幼儿每天的生活作息、活动时间都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安排表来进行,固定时间里幼儿进行安排表上所安排的活动,户外活动时间大多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但按规定,幼儿每天应该有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时间,可见幼儿的游戏时间是不够充足的。空间上,幼儿一般在室内活动区或户外游戏区活动。室内活动区,区域分布、材料物品的摆放都占用很大空间,人数稍多的班级,幼儿间就会存在拥挤的现象。户外游戏区,幼儿游戏的空间虽然相对较大,但游戏器材也占用一部分地方,一旦户外活动的班级过多就会出现混乱或场地不够的情况。

2.各区域材料投放不合理,材料补充更新不及时

区域材料的投放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获取以及发展,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各类材料,更快、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有利于课程游戏化的实现。但如果材料类型过于单一,幼儿没有可选性,材料数量过多出现剩余、过少引起幼儿摩擦等问题都对幼儿游戏和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访谈发现,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问题急需解决。有的区域投放材料半年更新一次,有的班级根据主题1—2个月更新一次,有的幼儿园因为经费不足,从不更新。

(二)教师教育理念急需转变,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1.“小学化”倾向严重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幼儿园为吸引家长目光,增加招生人數,忽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轻视幼儿需求,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一味向幼儿灌输小学的文化知识,导致幼儿的兴趣和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幼儿自身教育功能变低。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珠心算、古诗背诵都朗朗上口,有很多小学的数学题他们也会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师注重知识的学习,使幼儿情绪情感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活动方案设计能力,活动组织实施能力以及评价能力都有待提升。首先,部分教师活动方案设计过于死板,材料准备不充分。有时为了教学有更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会提前准备活动设计方案以及活动中需要的教学材料。但是教学过程存在可变性和未知性,面对不确定因素,部分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这些问题。其次,教学内容“拘泥”教本,脱离幼儿生活。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较强的操作性,但是教材内容并非适合每个幼儿园,很多教材买回来以后需要做二次修改才能投入使用。然而,很多幼儿园购买教材后直接发放给教师,不做二次修改,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完全依赖教材,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再次,游戏组织不当,出现极端倾向。教师是游戏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行为影响游戏活动的进行和发展,一旦组织不当,极有可能出现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教师主导游戏,设计游戏环节、游戏情境、游戏条件及规则等,教师掌控游戏,幼儿缺乏游戏自主性;另一种倾向是幼儿主导游戏,教师将游戏完全交由幼儿掌握,自身不参与游戏,也不会进行帮助和引导。最后,评价不及时,降低幼儿活动热情。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和肯定,及时的点评可以增加幼儿行为的热情程度,但是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忽视了这一点。

(三)教学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任何地方,教师的自身能力都存在差异性,这和他们的教龄、教学经验有关。教龄长的教师教学经验相对比教龄短的教师要丰富,对于这种差异性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很多幼儿园秉承“公平”的原则,对所有教师设立统一标准,致使有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而有的教师的完成度只是达标。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计划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的组织情况以及活动最终达成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适当调整课程,提升教学质量,使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幼儿服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家长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反思,只有在组织听课的情况下,才会有园长和其他教师参与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主体缺乏,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针对上述所发现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建构幼儿园环境中的游戏性因素

1.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游戏不只是幼儿和同伴间的嬉戏打闹,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各项身体机能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例如,数字游戏可以开拓幼儿大脑思维、文字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能力、体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等,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时间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基础,幼儿园要合理安排幼儿的游戏时间。除此之外,也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空间,这就要求幼儿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对幼儿园各个区域做出新的规划和调整,尽量做到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努力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和良好的游戏条件。

2.合理投放材料,及时更新替换

区域玩具材料的投放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对于游戏中幼儿感兴趣的、数量不够的材料及时补充,以免幼儿之间因为材料不足发生摩擦,发现长时间没有更换已经破旧、损坏的材料及时更新替换,防止破损材料划伤幼儿,还要根据主题的变化及时更换新的材料,与主题对应的材料既可以吸引幼儿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知识。

(二)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

1.重视幼儿情感培养,树立正确教育观、游戏观

幼儿教师要明确幼兒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幼儿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幼儿自身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性,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重视幼儿情绪情感培养。游戏化的目的是将枯燥、烦闷的课程内容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结合起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是幼儿教育的灵魂,教师要正视游戏与教育的特殊关系。

2.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教学方案灵活化,材料准备充分。因为幼儿年龄过小,课程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面对这些因素,教师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才能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学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是统一的,从幼儿的认知特点来看,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能更好地被幼儿所接受。在设计课程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生活,根据幼儿兴趣设计各类游戏。再次,正确组织游戏,避免极端倾向。游戏活动中,老师既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从自身和幼儿两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设计、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最后,教师及时客观评价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在特定活动的进程中,某一行为的发生存在一个最佳时期,这一时期里的行为会对整个过程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出评价,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教师受教育程度、专业化与否都可能导致教师自身能力存在差异,面对这种差异,过度统一的管理制度并不适宜,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根据情况采取适宜的课程活动评价制度。

通过课程评价不仅能够了解到课程的优缺点,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能力,为以后的课程活动做准备,还可以提高整个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因此,课程评价不能只是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会使教师无法正确认识课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无法及时做出调整。对此,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听课活动,通过教师间互相听评,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相互学习,也可以召开周期性沟通交流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教师要注意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反应,通过幼儿的行为认识到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过程录成视频发到家园交流平台,让家长也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园长、教师、家长以及幼儿的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建议,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上一篇: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