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24 19:54:28

动物教案

动物教案篇1

知识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提出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的这一点(或这一时刻)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当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适合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渗透,适合对学生进行探求物理知识的训练:创造情境,提出问题,探求规律,验证规律,解释规律,理解规律,自然顺畅,严密合理.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法建议

“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建议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曲线运动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图片、动画,或让学生举例,接着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展示录像资料,让学生总结出结论.接着通过分析速度的矢量性及加速度的定义,得到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教学建议是: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提问题: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得到结论,再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加以解释.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分析,然后做实验加以验证.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一)让学生举例: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一些实例

(二)展示图片资料1、上海南浦大桥2、导弹做曲线运动3、汽车做曲线运动

(三)展示录像资料:l、弯道上行驶的自行车

通过以上内容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感性认识,紧接着提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

(四)让学生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五)展示录像资料2:火星儿沿砂轮切线飞出3:沾有水珠的自行车后轮原地运转

(六)让学生总结出曲线运动的方向

(七)引导学生分析推理: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变化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方案一]

(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沿水平直线滚动的小球,若在它前进的方向或相反方向施加外力,小球的运动情况将如何?若在其侧向施加外力,运动情况将如何?

(二)演示实验;钢珠在磁铁作用下做曲线运动的情况,或钢珠沿水平直线运动之后飞离桌面的情况.

(三)请同学分析得出结论,并通过其它实例加以巩固.

(四)引导同学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方案二]

(一)由物体受到合外力方向与初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引入课题,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思考:如果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速度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吗?进而将问题展开,运用力的分解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力改变运动状态的两种特殊情况:

1、当力与速度共线时,力会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时,力只会改变速度方向.

最后归结到:当力与初速度成角度时,物体只能做曲线运动,确定物体做哪一种运动的依据是合外力与初速度的关系.

(二)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通过举生活实例加以巩固:

展示课件三,人造卫星做曲线运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

课件2,抛出的手榴弹做曲线运动,加强认识.

探究活动

动物教案篇2

知识目标

1、认识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掌握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确要研究圆周运动中的最简单的情况,匀速圆周运动,接着从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的角度引入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及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最后推导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中间有一个思考与讨论做为铺垫.

教法建议

关于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的教学建议是:通过生活实例(齿轮转动或皮带传动装置)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运动快慢与转动快慢及周期之别,有必要引入相关的物理量加以描述.学习线速度的概念,可以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弧长与时间比值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而引出线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同时应向学生指出线速度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瞬时速度.学习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时,应向学生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描述运动的需要而引入的.即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每通过一段弧长都与转过一定的圆心角相对应,因而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也可以用转过的圆心角与时间t比值来描述,由此引入角速度的概念.又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物体沿圆周转动的快慢还可以用转动一圈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为此引入了周期的概念.讲述角速度的概念时,不要求向学生强调角速度的矢量性.在讲述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线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的圆周运动.

关于“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关系”的教学建议是: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几个物理量在对圆周运动的描述上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引导学生从如下思路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

匀速圆周运动

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主要设计:

一、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一)让学生举一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

(二)展示课件1、齿轮传动装置

课件2、皮带传动装置

为引入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引起思考和讨论

(三)展示课件3: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可暂停.可读出运行的时间,对应的弧长,转过的圆心角,进而给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等概念.

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

(一)重新展示课件

1、齿轮传动装置.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不同的点线速度大小相同,但角速度、周期不同,有些不同的点角速度、周期相同,但线速度大小不同;进而此导同学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动物教案篇3

  分园大班张淑娟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幼儿在有意无意间都会注意到影子。影子充满了神秘,并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以及便利。5—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愿意学习新的东西,并乐于主动解决问题。本次活动,旨在将幼儿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与幼儿年龄特点结合起来,

 为幼儿创造条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正确地认识物体的影子,知道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

2.在游戏中探索影子变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活动。

活动过程:

1.用猜谜语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1)师问: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2)教师出示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请你猜猜它是谁?

(3)引导幼儿在阳光下走动,注意观察身边的影子,揭示谜底——影子。

1.在游戏中探索影子。

(1)组织幼儿玩游戏“踩影子”,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2)师生一起玩“踩影子”游戏。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说一说影子有什么特点?

幼:——影子爱动,跟着人动。

——影子是黑色的。

——影子和自己跑的一样快。

(4)带领幼儿来到荫凉处,发现影子全不见了。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

3.发现影子会变化。

(1)教室请一胖一瘦两个幼儿站在一起,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看一看他们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2)幼儿分别变换不同的动作,发现影子的变化。

师:你的影子怎么变的?请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交流。

幼儿:动作变了,影子的样子也会变。

4.教师出示挂图,请给图中的小动物找到对应的影子。

幼儿集体找出答案。

5.教师总结:

动物教案篇4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 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 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1 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 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 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 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 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 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 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3 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 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1 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 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 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 的见解。

2 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 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 这时, 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 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 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的目的。

3 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三)课后提升 试着剪一剪别的物体。

动物教案篇5

第二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理解规律的含义(特征);能初步辨析“规律与规律现象”、“规律与规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判断所列举现象是否属于规律的辨析过程,引导学生领会规律的定义内涵;通过课堂交流讨论,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领会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规律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运动观。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哲学观点有哪些?(什么是运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

2、(出示材料)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1682年出现的彗星进行了研究和计算,指出这颗彗星是以76年左右的时间为一周期,沿着一个很扁长的椭圆轨道绕日而行。正如哈雷所言,76年后,彗星又光临了地球。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3、日常生活中你所观察到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还是有规律的?请举例说明。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发展的。通过哈雷彗星的事例我们又知道了物质的运动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就可以科学预测未来,把握前进方向。

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板书)

人类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研究,逐渐认识到:

(一)世界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板书)

特别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门科学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提问:在中学各学科教材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规律?

生: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

【归纳】同学们刚才列举的在中学教材中学到的各种规律,如:生物遗传变异规律、万有引力规律、元素周期率、电磁感应定律、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等,都是各门科学所揭示的事物运动的规律。

综上所述,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那么,什么是规律呢?

(二)规律的含义(板书)

(采用问题讨论法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第一步,课件出示材料,提出问题:以下现象或事实是不是规律?为什么?

•①、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②、六六大顺,逢八就发

•③、守株待兔

•④、甲骑车撞了人,被罚款。

•⑤、昼夜循环,四季交替。

•⑥、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

•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⑧、在英国汽车靠左行驶,在中国汽车靠右行驶

•⑨、围棋盘十九路,路上有交叉点。黑棋白棋轮流下,只要找到交叉点

•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第二步,全班同学讨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相邻4人小组互相讨论)

第三步,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选择的结果及其理由。

【小组讨论】

【学生发言交流】

有学生认为①②不是规律,原因是喜鹊与喜,乌鸦与丧,六和顺,八和发这些都是一种人为的臆造联系,没有事实根据,不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主观性。(其他学生纷纷点头,对这个同学的发言表示赞同)。

有学生认为③④也不是规律,原因是一样的,因为这两件事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如《守株待兔》中的兔子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出现的趋势,但兔子撞在宋人那棵树上死则是偶然的,把偶然出现的现象当作规律是不正确的。(其他同学对此也表示赞同)。

有学生认为⑤⑥⑦是规律,因为它们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而且是必定如此会反复出现的。这时,一个学生反驳说:⑤⑥⑦不是规律。此言一出,教室里立刻分成两个阵营:有大部分学生支持⑤⑥⑦是规律这一观点,只有四、五个同学支持⑤⑥⑦不是规律这一观点。在⑤⑥⑦上学生出现了分歧。(作为教师不要立刻肯定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而是请认为⑤⑥⑦不是规律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理由。)一个同学说:“水往低处流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的,是一种外在的现象。水为什么往低处流才是内在的原因,而这个内在原因才应该是规律。就象我们高一学的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跌,这是我们能看到的一种现象,而决定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所以规律应该是存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不应该是事物表面现象的联系。”另一个同学补充说:“四季更替是由万有引力决定的,万有引力才是规律,四季更替则是合乎规律的现象。”两个同学发言后,很多学生陷入沉思。(显然他们认为上面两个同学说的有一定道理)

同学一致认为⑧⑨中的“红灯停,绿灯行”“围棋盘”“汽车行驶方向”不是规律,是交通规则或体育规则,是由人制订并实行的。

第四步,在同学充分发言,而且有些同学对于⑤⑥⑦还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教师要归纳讲解,特别是重点讲解⑤⑥⑦

【教师归纳】①②两个事例不是规律。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固有的,只有这样的联系,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承认这一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规律认识上的根本分歧。选项中“六六大顺,逢八就发”;“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就是主观臆造的联系,是人为的联系,虽然有不少人信以为真,但它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因而不是规律。

(1)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客观性)

【名人名言解析】你能说说荀子名言的涵义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荀况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不会因尧是圣君而存在,也不因夏桀是暴君而灭亡。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天,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缩小面积。”反映的正是规律的客观性。规律不是外部强加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客观性表现在:规律不能被创造、改变、消灭和废除——人与规律的关系。一旦人类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多媒体动画演示】寓言故事《拔苗助长》

【结论】:大千世界中万物的运动变化虽然复杂多样,但都有其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这种秩序的存在表明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违反规律要受到惩罚。

【教师】⑤⑥⑦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而且反复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不是规律本身。例如:四季交替、昼夜循环的背后隐藏着地球运动这个本质。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表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一方面绕轴自转,另一方面又绕太阳公转。四季交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轴倾斜引起的,而昼夜循环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揭示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本质联系,才能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性。牛顿力学表明:在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中,质量大的物体总是吸引质量小的物体,所以,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对水的作用的结果。只有在这些现象联系之中存在的本质联系才是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规律现象,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作为规律的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2)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P46【操作平台】

请同学们发挥能动性,透过现象找出这些现象内部的规律。

问:那么,我们如何区分规律与规律现象呢?

(课件逐栏目展示讲述)规律和规律现象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

规律

现象

相对平稳

多变易逝

隐藏于现象内部,深刻性

浮现在事物外部,多样性

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感官可以直接感知

联系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

总之,规律与现象密切联系,规律总要通过它的现象表现出来。

【教师】③④是一种偶然性的联系不是规律。把偶尔出现的现象当作必然规律肯定会闹笑话的,就象“守株待兔”中的宋人一样荒唐。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定如此的联系,即必然联系才能成为规律。例如:力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指一切物体在排除空气的阻力等条件下,都是以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向地面下落,这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还比如,当具备一定的土壤、水分、阳光、空气、肥料等条件时。遗传规律就决定了麦种撒到田里,必定成长为麦苗并结出麦穗,决不会结出西瓜或豆子来,这也是确定不移的,具有必然性。但麦苗长得多高、麦穗中麦粒的多少等等,是一种不确定的联系,具有偶然性,所以不是规律。即:

(3)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必然联系(必然性)

【讨论】课本P47《阅读与思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讨论交流】略

【师生共同归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其内在规律,不会是DNA分子的偶然变异,更不会象上的突然发迹一样不可预测。

【教师】大凡规律不会是昙花一现的,只要条件具备,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会重复出现。潮起潮落、月缺月圆、摩擦生热、向日葵向阳、大雁南来北往,家燕秋去春还……在相同条件下,自然规律在实验室里可以几乎原版克隆。

而社会运动的必然性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发展趋势。例如战争,只要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必将发生武力冲突,但每一次的战争不可能一模一样的再现。又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走过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大体都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历程,那么,究竟是什么规律在其中起作用呢?

【学生分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揭示了这个规律,才做出了人类终将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结论。

(4)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稳定的联系(重复性)

【哲学观察】“姆潘巴现象”是规律吗?(课本P48)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3名女中学生的研究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要向她们学习,勇于探索,勤于实践,逐步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师生列表归纳】

是什么

不是什么

规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联系?

本身固有的

外部强加的

内部本质的

表面现象的

确定必然的

偶然出现的

稳定重复的

多变不定的

综上所述,本身固有的、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四者缺一不可,共同存在于规律同一体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成为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拓展思维】你知道哪些规律?这些规律的适用领域范围各是什么?

【师生归纳】惯性规律——宏观物体机械运动;遗传规律——生物界;自然选择、生存竞争、新陈代谢——生物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社会发展领域;万有引力规律——整个宇宙;自由落体规律——自由落体(任何没有支点和悬挂点的物体在空气中失去支持必然垂直下落)大气变化规律——以氮、氧、氩为主的地球大气;化学变化规律——原子分子;水文运动规律——水……可见,规律在同类事物的范围中是普遍存在和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讨论】那么,⑧⑨中的“红灯停,绿灯行”“围棋盘”“汽车行驶方向”不是规律是规则,

【生】是由人制订并可以修改的规则。具体体现为交通规则、游戏规则。

(三).规律与规则的关系(板书)

问:规则是不是由人随心所欲订出来的?

规律与规则的关系(结合学生回答逐条展示课件内容)

区别

规律

规则

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们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性质

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不能被制定、修改、废除或改造,是客观的

可以修改、补充或废除,属于人的意识范畴,是主观的

作用

方式

客观地、自发地发生作用

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来发挥作用

联系

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学生活动】选做P46“操作平台”,或P47“阅读与思考”,或P48“想一想”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规律的含义,知道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外力强加的、现象的、偶然的联系。同时要注意区分规律和规律现象、规律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1、选择配套练习册和学习导向中相关的书面练习以巩固知识。

2、对学生课堂的表现即时进行点评并计平时成绩。

五、教学设计说明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部分内容从认知角度看,哲学道理虽然浅显,但规律的涵义深奥抽象,缺乏形象生动的趣闻来吸引眼球,如何使学生系统理解把握,颇费思索,我在设计教案时,尝试利用“问题讨论法”,着重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交流讨论积极性入手,以求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符合高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

“复习提问”:目的一是从已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二是理清第一节三框知识的内在联系线索,三是自然引出物质运动具有规律性课题。

“列举10种现象供学生比较判断分析”:既有利于突破“规律的含义”这一教学难点,并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多思考、多分析,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采用“问题讨论法”,教师列举10种具体事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判断和分析,并说明是否属于规律及各自的理由,当看法有分歧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评价,而是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重要的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哪几条是或不是规律”,而是要让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最后顺理成章归纳出“规律的含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学生的发言,并且要对仍让学生困惑的知识进行适当的点拨。我的体会是:

1、规律的四层含义较难理解,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教材的解释,而要从形象具体的日常生活事例入手进行教学。这种设计符合人的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认知顺序,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讨论法”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课堂讨论参与面广,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思辨能力的机会,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自由表达见解,不同思路不同观点交汇,这样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开阔视野,兼听则明,有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课堂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

3、讲完“规律性现象和规律”的区别后,可以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相对应的例子。这样既能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得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体验。

4、教师要尽可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注重哲学常识与中学其他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渗透整合。从而领会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其实是对各种具体事物运动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从而感悟学习哲学常识的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事物是不断地运动的。运动的世界看似变化莫测,令人眼花缭乱。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毫无秩序的。而是具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请同学们举例来证明: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每小组派一名代表用多媒体展示)

(一)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板书)

教师:由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领域三个部分,因此,要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请从这三方面来说明。(学生展示资料)

【学生展示1】自然界中的斗转星移、四季交替,生物的冬眠春晓、南北迁移等现象都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是有规律的。太阳系的行星都按各自的轨道绕太阳运转。太阳系的模式图。(多媒体显示)

注:冥王星已经被开除太阳系

【学生展示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也具有某种确定不移的秩序,也是有规律的。三次科技革命对比图表。(多媒体显示)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图表(表一)

名称

时间

主要标志

时代特征

社会特征

影响

第一次

(蒸汽革命)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

蒸汽机制发明和应用

蒸汽时代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

①使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②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代替封建生产关系

第二次

(电力革命)

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①使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工业增长两倍以上

②出现了垄断组织,完成了从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

第三次

(新科技革命)

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自动化时代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

①新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②促使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学生展示3】人类认识的发展呢?人的认识领域是很复杂的,也是有规律可循。只有用心去思考就会发现不仅学习的方法、智力的形成与发展,心理情感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连记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多媒体显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线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教师归纳:阅读材料,填表

【操作平台】下列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并回答)

现象

表明

日、月、星、辰按一定的轨道运转

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运动

化学元素周期表

家燕秋去春还,大雁南来北往

青蛙冬眠春晓,猫头鹰昼伏夜出

牵牛花黎明开花,三叶草临夜低垂

自然界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人类的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教师提问】简述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历程,并证明人的认识发展也是有规律的?(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关于我党的指导思想,成立之初是以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后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实践最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十五大在中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确立之后,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手中。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人类认识是永无休止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可见,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教师归纳】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的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那么什么是规律呢?

(二)规律的内涵: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例如太阳系的行星都按照自己的轨道围绕着太阳运行,但是都是受到了万有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是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于大自然的。万有引力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的,是牛顿后来发现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可见,规律具有客观性。

1.规律的特征:

(1)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意识赋于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

事例

表明

万有引力规律是任何两个宏观物体之间所固有的自然规律;新陈代谢规律是生物体固有的自我更新过程中的联系;阶级斗争规律是阶级社会本身所固有的规律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归纳: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所以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承认他,喜欢它,尊重它,它都照样存在。客观性是规律的最重要的特点。

【思考与讨论】春夏秋冬四季交换、白天晚上昼夜循环,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不是规律?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上述问题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而且反复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不是规律本身。例如:四季交换、昼夜循环的背后隐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个本质。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表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一方面绕轴自转,另一方面,又绕太阳公转。四季交换,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轴倾斜引起的,而昼夜交换,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揭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本质联系,才能把握它的内在规律性。又如:水往低处流也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反复出现的规律性现象,在其背后也隐藏着物质之间的本质联系。牛顿力学表明:在物质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中,质量大的物体总是吸引质量小的物体,所以,水往低处流是地球引力对水的作用的结果。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二,三次科技革命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自动化时代,生产工具不断地革新,生产力水平不断地提高,这些最终都印证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规律是用肉眼无法看到的,而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的本质的联系。

(2)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事例

表明

水往低处流、苹果落地———地球引力;四季交换、昼夜循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内在的本质联系。

可见,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规律和现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生看书,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归纳】规律和现象的关系。

区别: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比现象深刻,而现象比规律丰富;现象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而规律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联系: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

教师:规律不是表面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内在的,抽象的。

【思考讨论】“喜鹊报喜,乌鸦叫丧”是不是能称之为规律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喜鹊报喜,乌鸦叫丧”这不是规律,相反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喜鹊不能报喜,乌鸦也不会叫丧。“喜鹊报喜,乌鸦叫丧”这只是人们乱联系的结果。只有确定不移的、必定如此的联系,才能叫做规律。

(3)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事例

表明

物体下落是必然趋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教师归纳】只有确定不移的、必定如此的联系,才能称为规律,规律具有必然性。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阅读教材P48:“哲学与观察”(学生阅读和讨论)

教师归纳:姆潘巴现象并不是规律,只是一个在条件不确定下的偶然现象。任何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重复,同样条件下,热液体比冷液体先结冰是不可能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4)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联系,而不是变动的联系。

事例

表明

力学的自由落体定律,只要排除空气的浮力和阻力等条件,物体就会已加速度下降。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稳定联系。

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联系就必然重复出现,表明了规律具有普遍性。

【教师归纳】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含义:马克思哲学认为: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隐藏在同类现象中“共性的东西”,因而能在一定范围内起普遍作用。各种规律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和谐秩序的世界图景,从而使人们可以借助规律的认识,把握纷繁复杂的世界。

【课堂练习】

1.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A.四季更替

B.昼夜循环

C.秋天到来时大雁南飞

D.新陈代谢

答案:D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则的有()

A.行人靠右行

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水往低处流

D.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等一等

答案:C

【过渡】通过练习,可见规律和规则是不同的,那么规律和规则有何区别呢?

3.规律与规则的关系:规则(1)区别: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规则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或阶级的意志制定出来的,是主观的。属于人的意识范围。人们可以制定、修改、废除规则。(2)联系:正确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人们遵守正确的规则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

四.学习训练和评价提示

1.[布置作业]:寻找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探索规律的事例,将其过程与感受与大家分享;收集生活中人们利用规律制定科学规则的事例。

2.对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并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记录;对课堂上回答问题、展示课件、参与互动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富有创意的问题及回答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设计说明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框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规律的含义;二是规律的共同特征。新教材较老教材有了一定的变动,基础理论没有太大变化,但增加了许多学生思考和操作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在设计教案时,除了要讲清楚基础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增加其趣味性和实用性。所以在编写教案前,教师要收集大量的材料和具有说服力的事例,让枯燥的理论“活”起来。同时还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的国家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节课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学生和教师也都是一个挑战。

动物教案篇6

【关键词】行动导向 案例教学法 物流

一、研究背景

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个概念的以来,到2008年正好30年,这三十年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知识普及,实践起步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现代物流业的真正快速发展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都是明确予以支持的,并已出台优惠政策。如,2009年3月,由国务院制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此《规划》的核心意义是通过“朔造物流强国,造就经济强国”。

物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将“大力培养物流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人才培养,一是学历教育,二是在职培训,目的是使物流人才的培养与物流业的发展相适应。

在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在高校,而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普遍较晚且教学方法也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学生不感兴趣且觉得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差。所以目前国内教育界首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找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纷纷开发出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以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受欢迎,且得到很多国家的大力推广,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关键是以能力为核心,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下面就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法为例来说明其在培养物流人才方面的独到之处。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也可以说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所描述的情景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

(一)理论依据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从传统的教与学中转变出来,如: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任务为中心;以课堂理论为中心转变为实际操作技能为中心。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应对教学对象变化而改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以行动为导向,重点传授经验,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流程

案例教学法首先从教师介绍相关案例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影片、访问、报纸文章等途径向全体学生介绍案例,使学生明确所获得的工作;然后学生进入小组决策阶段,通过收集案例相关信息,获得小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获得的工作,可能准备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通过小组讨论,最后只能拿出一种方案;第三个阶段由各组展示解决方案,并且由全体同学讨论各组得出的解决方案;最后与实际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物流教学的实践—以惠普台式打印机供应链构建为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于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案例的选取、教学任务书及课件,学生分组的设计,教学设备,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材料、元器件,仪器仪表的准备等。

(二)展示案例——惠普台式打印机供应链构建案例

介绍案例发生的背景,如惠普台式打印机供应链构建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供应链设计的相关知识找出惠普台式打印机原来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新构建的供应链要能解决这些问题。经过全体同学的热烈讨论得出惠普台式打印机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产品海运到欧洲和亚洲,无法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反应、②持有大量的安全库存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③过早的客户化包装给产品调剂带来不便,造成浪费等等。

(三)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五组,每组都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是“你所得出的方案能不能解决惠普台式打印机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如果你是惠普公司的决策者你会不会采用这种方案等等”,讨论时间30分钟,每组选一名负责人组织讨论事宜。注意在讨论的过程中必须控制秩序,避免出现过激的争论或演变成侃大山闲聊。

(四)陈述结论

经过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五个小组大概得出这样一些结论:温哥华空运打印机、在欧洲建厂、在欧洲配送中心保持更多的库存、改善预测、延迟策略五种方案。然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本组讨论的结果在全体同学面前陈述,其他同学可以就他陈述的内容进行提问,本组同学对大家的提问给予相应的解答。

(五)总结评价

学生得到不同的结论,无论哪种结论,学生都列举了充足的理由。但经过全体同学的共同推敲之后,某些组的成员可能很快的发现所得方案的片面性,进而主动放弃这个方案,还有一些组的方案虽然可行,但并不完善,经过大家的指点,完善后的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最后由教师给出惠普实际的做法,让大家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师应充分尊重每个合理性的建议,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动物教案篇7

——《物体的形状》案例

开发区实验小学  顾振太

一、教学片段:

师:圆柱体、球体、圆锥和圆台,它们是怎样滚的?请你们拿出学具滚一滚,并互相说说。

学生拿出学具兴致勃勃地滚动着,交流着……

生1:我觉得圆柱体是横着滚的。

生2:我可以使圆柱体竖着滚,只要把它换个方向摆。

师:你的补充很有道理,但如果不换个方向摆,它能不能一会儿横着滚,一会儿竖着滚?为什么?

生3:它只能往一个方向滚,因为它有两个平面,平面不能滚的。

生4:球到处可以滚,我往哪儿推,它就往哪儿滚。

生5:球是往四面八方滚的。

生6:圆锥是绕圈滚的。

生7:圆柱体和球能滚得很远,而圆锥和圆台滚不远,它们只是在转圈。

师:说得真好!那你知道圆锥是绕着哪儿滚的吗?

生7:绕着这个尖顶滚的。(边说边指着圆锥的顶部)

师:圆锥是绕着尖顶滚的,那圆台是绕着什么滚的?

生小声猜测:可能是小的圆吧?

师:老师给这个圆台作了顶帽子,现在给它戴上(接上圆台延伸部分的圆锥),请一个小朋友来滚一滚,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话没说完,有的学生就猜了起来:肯定是那个尖顶)

一生上台滚动,其余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

二、反思: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们都投身于探求知识的活动中,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比较,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更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片段中,如果凭空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缺少空间想象力,必然会“闷”掉。因此,教师让学生边滚边玩边交流,学生的兴趣智能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操作中,不仅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不同滚法,而且对它们作了比较小结。如球的滚法,学生从具体的滚动方向中得出了“向四面八方滚”的结论。球和圆柱体能滚远,而圆锥和圆台滚不远。总之,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师是引导者、评价者。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要求更高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放任自流。上述片段中,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但教师的一句话“如果不换方向,它能不能一会儿横着滚,一会儿竖着滚?为什么?”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在再一次的思考中,思维接受碰撞,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如教师给圆台“戴帽子”,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圆台绕什么滚的难题。在“引”的过程中,教师还注意了激励评价“补充得很有道理”“说得真好”。教师的充分肯定,使学生敢想、敢说、敢猜测,形成了一种互相撞击,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

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上述片段中,学生动手操作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讲,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在行动中加以落实,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学生的主体。

动物教案篇8

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仪器和器材】

节拍器(全班共用),钢棒2根(直径8毫米,长80厘米一100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高、低支架各1个,钢球(直径19毫米左右),垫块,红粉笔,刻度尺。

【实验方法】

1.安装实验器材。将两根钢棒的两端分别插入高、低支架的两孔中,然后将支架平放在实验桌上,当钢球放在高端两棒之间时,钢球会沿两棒滚下,如图19-1所示。

2.训练反应能力。教师首先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每拍)的时间间隔为1秒。让学生一只手在高端两棒之间挡住钢球,并随着节拍器的响声数5、4、3、2、1,数到0时放手让小球滚下并接下去数1、2、3、……如此重复几次,直到学生基本上能按上述要求与节拍器响声同步为止。

教师然后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75秒。按上述要求重复训练几次,要求学生能基本上达到与节拍器响声同步反应。这对于今后做其他实验是有益的。

3.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节拍数为整数,例如第8拍,并在该拍时钢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一个记号。

4.观察小球运动情况。可看到小球沿两棒越滚越快,开始时速度为0,滚到末端时速度最大。按方法2中的要求重新数着拍子并让小球从0拍开始滚下,在第4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粉笔做个记号。当小球在8拍内滚完全程时,比较第0拍至第4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和第4拍至第8拍间小球运动的路程长短,可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后半段的路程较长,说明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5.测量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将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定为1秒,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0拍至第4拍间的路程以及第4拍至第8拍间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1.9-1中。

6.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仍为1秒,记下第5拍时小球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第0拍至第5拍间运动的路程以及第5拍至第8拍间运动的路程,连同两段路程相应的时间,填入表1.9-1中。

实验次数第一段路程

节拍数时间(秒)路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

第二段路程全程平均速度(厘米/秒)

节拍数时间(秒)路程(厘米)平均速度(厘米/秒)

7.节拍器每拍的时间间隔改为0.75秒。重新用垫块调整支架的高度,调节小球滚动的快慢,使钢球滚到接近低端时仍为8拍,用粉笔记下第8拍的位置。然后让小球从高端滚下,记下小球在第4拍时所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前4拍和后4拍所经过的路程,连同相应的节拍数和时间填入上表中。

8.同方法7,记下小球从高端滚下时数8拍所经过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前6拍和后2拍所经过的路程,连同相应的节拍数和时间填入上表中。

9.计算平均速度,分析实验结果。

由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出上表中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1)变速直线运动中,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而且它们也不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物体的运动情况变化时,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也发生变化。物体经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反映了该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运动快慢情况。

【注意事项】

1.实验中每次要从同一位置让小球自由滚下。

2.若无现成仪器,可以自制,也可用斜面小车代替。用书本将斜面木板一端支起,改变书本的厚度可改变斜面的倾角,即改变小车运动的快慢。

上一篇:主题教案范文 下一篇:画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