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30 08:03:27

音乐欣赏教案

音乐欣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马头琴,分别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和歌曲独唱《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且随乐跟唱歌曲。

2、通过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

3、了解感受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有更多了解,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聆听不同版本的音乐,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长调音乐背景下欣赏草原风光。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之旅,现在我们要准备出发去往第一站,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

二、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1、马头琴的故事

师:一看见内蒙古大草原,我就不禁想起了马头琴悠扬的声音,关于马头琴这件乐器还有一个传说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2、聆听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说了那么多,我都等不及要听听马头琴的声音了,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来自大草原的优美音乐

(说一说音乐表达的情绪)

三、聆听歌曲

1、介绍“嘎达梅林”

这首乐曲叫做《嘎达梅林》,讲述了一个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的故事,“梅林”是他担任的一个职务。嘎达勇于和封建势力做斗争,最后为了民族英勇牺牲。于是人们将这首《嘎达梅林》广为传唱,纪念这位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2、聆听男低音独唱《嘎达梅林》

我们一起再来完整的听一遍男低音独唱版的《嘎达梅林》

3、师出示乐谱,请生随乐跟唱

4、视唱乐谱

5、请生配合音乐表演舞蹈片段

四、认识新疆

1、请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新疆

2、聆听女中音独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新疆物产丰富,又是一年大丰收,新疆人都高兴的唱起歌了。

3、简介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4、请生表演新疆舞蹈

5、聆听合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五、拓展认识

学生介绍少数民族音乐

我们班的同学音乐知识可丰富了,今天就有同学要把她喜爱的音乐分享给大家。

六、小结

音乐欣赏教案篇2

关键词:审美心理;音乐教学;现代教育理念

音乐欣赏作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程度,其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心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学会在探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一条符合校园文化的音乐教学新方法,从而使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和音乐欣赏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一、音乐欣赏的概述

1.审美心理的重要性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必将出现与音乐相关的审美心理活动,比如感知能力、审美心理因素等,从而使欣赏者得到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审美体验。但由于审美心理因素的进入,使得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清楚了解审美心理与现实音乐欣赏教学的联系,从而证实审美心理是音乐欣赏的良好基础。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在教学课堂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学生审美心理提升不够明显,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良好保障。此时教师应做好表率工作,在不断提升自身音乐欣赏审美能力的同时,了解审美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并带动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与学习。音乐教师对审美心理的研究,是推进音乐欣赏教学更好地发展的坚实后盾。

2.音乐教学的追求目标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聆听音乐的形式过于单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这需要教师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带动学生,引领学生专注聆听,从而提升审美能力,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变化来提升自身修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让学生学会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在聆听中陶冶情操,深入理解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已成为高职院校不断追求与探索的目标。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充分发挥想象能力,灵魂得到升华与净化。

二、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影响

音乐欣赏审美心理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授课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音乐欣赏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而音乐欣赏本身具有的净化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生充分融入音乐欣赏教学的前提下,可以使学生懂得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提升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接受素质教育。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心理教学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中,能够独立自主地感受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乐器、舞蹈、歌唱等多种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得到审美心理上的体会与满足。

三、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施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欣赏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丰富课堂形式,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共鸣,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亲身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这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创建开放性的课堂,让学生可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来感受与接受音乐。

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在以往教学案例中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当中。教材是固定的,教师应灵活授课,一味地沿袭前人的课堂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活动方式,如节奏感练习、多声部和声练习等,既可以磨合学生间的默契程度,又可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在实行的过程中,从被忽视到被重视,走过许多弯路。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欣赏教学也在不断进步,但由于起步过晚而处于劣势。欣赏课上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教师本身也无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注定了音乐教学的失败。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号召教师寻找音乐欣赏教学的新思路,教师应当努力设计音乐欣赏课程教案,从更深层次探索音乐欣赏审美心理,从而激励学生聆听音乐带来的美感。

参考文献:

[1]李丽珍.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模式初探[J].戏剧之家,2013(11):273.

[2]郭文婷.高职学生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审美心理调查[D].上海音乐学院,2010.

音乐欣赏教案篇3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课问题策略

一、当前高中音乐欣赏课存在问题分析

当前高中音乐欣赏课程,已经在日常的教学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很多一线教学的教师也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结合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不过,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客观的问题,这些教学上的问题的确需要进一步关注,并且探索新的方案进行解决。

(一)教师教学层面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由于大部分的高中课程还是围绕着高考的应试教育所开展的,所以音乐欣赏课在高中的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少,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有一些音乐课程的教师认为,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一个艺术类的科目,在高考的考核中也并没有呈现,所以很多高中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也没有给予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特别是在教学课时上相对紧张,很多高中并没有完成整本音乐欣赏课程的课本教学,学生大部分依靠自行阅读的方式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解。而且在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中,一些音乐教师并没有区分音乐欣赏课程与普通的音乐课程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歌曲演唱方式,但是却没有从欣赏的角度对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以及音乐元素进行分析,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所教学的内容仍然是比较模糊。要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要从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安排上入手,所以如果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学校层面给予的支持不够,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难推动这一课程的成熟与发展,也更不可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学生学习层面的问题

由于在高中的教学中,高考一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挥棒产生作用,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受到其他的主要科目影响,在业余学习时间里也很难接触到音乐作品,或者参与一些音乐演唱或演奏的活动。在这一条件下,很多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程度也特别不足,大部分学生也仅仅把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放松身心的途径,很少深入到音乐作品中去探索其内在的内涵以及审美价值等。这样就导致音乐欣赏课程形同虚设,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而且在音乐欣赏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也不会花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音乐欣赏课程中,就导致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开展难度相对较大,而且考核机制也相对随意,大部分学生只要随意演唱以下歌曲,便能够轻松过关,所以更不可能对音乐欣赏课程有较强烈的学习主动性。虽然从减负的角度上看,强化音乐欣赏课程的考核难度并不现实,但是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自身发展而言,完善考核机制,并且提高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这些都是让音乐欣赏课程提高教学地位的重要发展模式。

二、优化高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策略

在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特别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主动性与创造性,这些都是高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关键。对此,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结合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等主要问题,提出以下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要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特别是要从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手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比如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围绕当前的流行音乐,结合课本中的内容进行音乐欣赏,这种音乐欣赏教学更能够贴合学生实际,用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结合古典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强化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认知和敏感程度。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要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手段,比如结合当前互联网以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便利性,利用微信或者是短视频的软件等,让学生能够比较方便地接触到音乐欣赏的内容,这样能够将课时相对比较少的音乐欣赏课程渗透到学生群体里,让学生随时都能接触到这些音乐知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在其他的一些方法中,也应该保持互动和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及他们在学习音乐欣赏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疑惑,及时地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鼓励学生通过探索等方式对比音乐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二)教学上的重视与优化

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教师的重视是远远不足的,高中音乐欣赏课程要得到各种硬件与软件上的配套支持,需要整个学校的重视,特别是学校管理层对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程足够的资源支持。对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程应具备的课时,从学校的管理层面上要给予保障,教务部门要在处理课程安排时避免高中音乐课程课时过少。而且对于教学所需要的一些乐器等硬件设施,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加强配置,特别是音乐欣赏课程,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音乐演奏或者演唱的过程中,所以音乐教师在日常的编排和训练时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学校要提供相对应的场地和设施等。在教学中,高中音乐教师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不能因为高中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就忽视其教学与考核。音乐欣赏和课程考核不应加大其难度,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特别是课程教学的具体安排,能够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进行更加全面的考核,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相对应的音乐欣赏技能。

三、结语

高中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应该作为一个重点。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多在教学上进行探索和创新,特别是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角度上,鼓励学生和教师积极地进行互动。在未来,高中学生的培养不仅仅着眼其对文化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全面成长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所以高中音乐欣赏课程应该侧重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知识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涵养,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青睿.多元综合,让高中音乐欣赏课散发魅力[J].北方音乐,2018,(4):209.

[2]阿娜尔古力沙地克.用心聆听音乐鉴赏课的实践与探析[J].收藏界,2018,(4):9.

音乐欣赏教案篇4

有经验的老师想法子把“不懂”的音乐变为“懂”的音乐,把不熟悉的乐曲变为熟悉的乐曲,把无意注意转化有意注意。他(她)不急着让儿童听音乐,而是利用插图让儿童“看”音乐,唤起听音乐的兴趣与注意;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音乐故事听音乐片断;用动作表演将儿童置身于音乐情境,获取身心快乐。用儿童熟悉的生活去感受“快乐的一天”,儿童不仅不觉得音乐陌生,还觉得音乐说的是自己的事,觉得音乐真有趣。

鉴于七岁儿童多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音乐欣赏要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和认知水平,创造条件(如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游戏、一个故事等)把陌生的音乐转化为熟悉的音乐,同时重视身体活动去感应音乐,获取音乐带来的快乐。一年级要着重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听音乐的习惯。我教二年级《在钟表店里》时,探索他们的欣赏能力:

方案一,告诉题目,全凭“听”去感知音乐;方案二,告诉题目,并用“符号”提示作品结构,在“听”中感受音乐;方案三,告诉题目,用“哑剧小品”表现作品内容,边看边听音乐。三个方案分别在三个班实施,实施结果: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听赏的儿童,对作品的感知大体相同,清晰的感知有:许多钟、修钟、愉快劳动;模糊的感知有:闹钟声误为挂电话,杜鹃钟声误为鸟叫,密集快速的音乐误为有人跑,狼来了,很紧张,钟摆声误为走路声,上发条误为锯木头声,有人咬生地瓜的声音。采用“方案三”听赏的儿童,把握作品内容较准确,感受到工人认真修钟,修了一架又一架,到处是钟声、铃声,工人在愉快劳动。听赏结果表明:二年级儿童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联想能力(方案一),不具备“符号”式的抽象思维能力(方案二),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方案三)。一位中等水平儿童的欣赏笔记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钟表店的老爷爷在修表。他先修好一些,听了听,很满意,就唱歌跳舞。他又回到座位上工作,又修好一些,很满意,又唱歌跳舞。接着,把所有的钟都修好。各种各样的钟都响了,好像在说:谢谢您,老爷爷,11点了,您该回家了。”

由于二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加强,联想、想象能力有明显的发展,直观性感知作品的能力增强,因此,要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敲敲、打打(打击乐)”帮助儿童听赏音乐。

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欣赏《我们的田野》,从插图入手启发学生倾听音乐,发挥想象,顺序是:稻田河流湖森林群山天空。第一遍听时教师指示:“听完音乐,请说出你对音乐的感觉。”学生:“优美、动人、平静、宽广、爱睡觉、难听。”教师问:“请说出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音乐慢慢的、声音柔柔的”(指优美);“音乐很慢,好像很快乐”(指动人):“音乐慢,音长”(指宽广);“爱睡觉”是因为音乐舒展、起伏、温柔;“难听”来自对多声部音乐听不清楚。第二遍听时教师指示:“请同学们仔细分辨音乐中有几种声音(实际指有几个声部)?”学生:“三种、两种、四种。”教师问:“请说出理由?”学生:“一人演唱,还有人跟着唱”;“一种声音好听,其他声音不好听”;“有尖尖细细的声音,也有低低粗粗的声音”。第三遍听时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唱一句歌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学生有的哼一、二小节,有的哼一句,有的边听音乐边哼唱,有的看课本哼唱。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是欣赏心理由简单向复杂,由表象向入里发展的过程。从上例看出,三年级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有些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多声部感知能力。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师生的交流,要避免过多使用音乐术语,教师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又要把学生的话归纳到音乐术语上。

四年级学生在欣赏《苗岭的早晨》和《瑶族舞曲》时,均能从节奏、速度、乐器音色、拍子改变等认识作品结构、音乐层次和音乐情绪。一些学生还能听出乐曲的末段音乐语言与首段相近,这说明他们欣赏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在细听中,他们能结合音的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音色性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欣赏《苗岭的早晨》时,学生说:“太阳出来了,阳光射进树林,一鸟醒来站在高树梢上快乐的练声,众多小鸟听到后也都起床跟着练声”(a段);“鸟儿非常愉快,叽叽喳喳,人们唱着歌,跳着舞,开始一天的生活”(b段);“再次表现清晨的清新、美丽的景色”(a段)。因此,欣赏教学要精心策划,整体音乐的感受达到什么要求,细听音乐达到什么要求,都要具体设计。要立足“听”去感知音乐,立足“想”去认识音乐,激励学生谈自己听音乐时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审美评价。

笔者曾以欣赏《喜庆胜利》观察五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1.学生能从音乐表现要素感知音乐情绪、气氛。他们说:“《喜庆胜利》充满喜悦与欢乐。音乐节奏热烈欢快,曲调活泼舒展。”2.学生能从音乐表现手法感知音乐层次与结构。他们说:“乐曲分快—慢—快三个部分。快的部分力度强,音乐情绪强烈,气氛热烈;慢的部分力度弱,情绪温和。”3.学生能从音响中初步感知乐器的音色。他们说:“乐曲以唢呐为主,还有锣、鼓、钹等民族乐器。”4.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高潮。他们说:“结束部分音高、音长、音强,气氛最热烈。”

音乐欣赏教案篇5

鉴于七岁儿童多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音乐欣赏要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认知心理和 认知水平,创造条件(如一首歌、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游戏、一个故事等)把陌生的音乐转化为熟悉的音乐 ,同时重视身体活动去感应音乐,获取音乐带来的快乐。一年级要着重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听音乐的习惯。我教二年级《在钟表店里》时,探索他们的欣赏能力:方案一,告诉题目,全凭“听”去感知音乐;方案二,告诉题目,并用“符号”提示作品结构,在“听” 中感受音乐;方案三,告诉题目,用“哑剧小品”表现作品内容,边看边听音乐。三个方案分别在三个班实施 ,实施结果: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听赏的儿童,对作品的感知大体相同,清晰的感知有:许多钟、修 钟、愉快劳动;模糊的感知有:闹钟声误为挂电话,杜鹃钟声误为鸟叫,密集快速的音乐误为有人跑,狼来了 ,很紧张,钟摆声误为走路声,上发条误为锯木头声,有人咬生地瓜的声音。采用“方案三”听赏的儿童,把 握作品内容较准确,感受到工人认真修钟,修了一架又一架,到处是钟声、铃声,工人在愉快劳动。听赏结果 表明:二年级儿童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和联想能力(方案一),不具备“符号”式的抽象思维能力(方案二),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方案三)。一位中等水平儿童的欣赏笔记是这样写的:“有一天,钟表店的老爷爷在修表。他先修好一些,听了听,很满意,就唱歌跳舞。他又回到座位上工作 ,又修好一些,很满意,又唱歌跳舞。接着,把所有的钟都修好。各种各样的钟都响了,好像在说:谢谢您, 老爷爷,11点了,您该回家了。”

由于二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在加强,联想、想象能力有明显的发展,直观性感知作品的能力增强,因此,要 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敲敲、打打(打击乐)”帮助儿童听赏音乐。

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欣赏《我们的田野》,从插图入手启发学生倾听音乐,发挥想象,顺序是:稻田 河流湖森林群山天空。第一遍听时教师指示:“听完音乐,请说出你对音乐的感觉。”学生:“优 美、动人、平静、宽广、爱睡觉、难听。”教师问:“请说出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音乐慢慢的 、声音柔柔的”(指优美):“音乐很慢,好像很快乐”(指动人):“音乐慢,音长”(指宽广):“爱睡 觉”是因为音乐舒展、起伏、温柔:“难听”来自对多声部音乐听不清楚。第二遍听时教师指示:“请同学们仔细分辨音乐中有几种声音(实际指有几个声部)?”学生:“三种、两种、四种。”教师问:“请说出理由 ?”学生:“一人演唱,还有人跟着唱”:“一种声音好听,其他声音不好听”:“有尖尖细细的声音,也有低低粗粗的声音”。第三遍听时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唱一句歌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学生有的哼一、二小 节,有的哼一句,有的边听音乐边哼唱,有的看课本哼唱。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转折期,是欣赏心理由简单向复杂,由表象向入里发展的过程。从上例看出,三年级 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大致能从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速度、音量和旋律的起伏等方面去听去想。有些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多声部感知能力。这一时期,学生还不具备音乐术语概念,师生的交流,要避免过 多使用音乐术语,教师要善于将音乐术语转化成学生听得懂的话,又要把学生的话归纳到音乐术语上。

四年级学生在欣赏《苗岭的早晨》和《瑶族舞曲》时,均能从节奏、速度、乐器音色、拍子改变等认识作 品结构、音乐层次和音乐情绪。一些学生还能听出乐曲的末段音乐语言与首段相近,这说明他们欣赏能力有了 进一步提高。在细听中,他们能结合音的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音色性能展开联想和想象,如,欣赏《苗岭的早晨》时,学生说:“太阳出来了,阳光射进树林,一鸟醒来站在高树梢上快乐的练声,众多小鸟听到后也都 起床跟着练声”(A段):“鸟儿非常愉快,叽叽喳喳,人们唱着歌,跳着舞,开始一天的生活”(B段):“ 再次表现清晨的清新、美丽的景色”(A段)。因此,欣赏教学要精心策划,整体音乐的感受达到什么要求,细 听音乐达到什么要求,都要具体设计。要立足“听”去感知音乐,立足“想”去认识音乐,激励学生谈自己听音乐时的内心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审美评价。

笔者曾以欣赏《喜庆胜利》观察五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1.学生能从音乐表现要素感知音乐情绪、气氛。 他们说:“《喜庆胜利》充满喜悦与欢乐。音乐节奏热烈欢快,曲调活泼舒展。”2.学生能从音乐表现手法感知音乐层次与结构。他们说:“乐曲分快―慢―快三个部分。快的部分力度强,音乐情绪强烈,气氛热烈;慢的部分力度弱,情绪温和。”3.学生能从音响中初步感知乐器的音色。他们说:“乐曲以唢呐为主,还有锣、 鼓、钹等民族乐器。”4.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高潮。他们说:“结束部分音高、音长、音强,气氛最热烈。”

音乐欣赏教案篇6

我们平时所说“欣赏音乐”中的“欣赏”,其含义不单是人们常说音乐是供我们欣赏的,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也不是单指的是“欣赏”这个词,而是指欣赏与鉴赏。“鉴赏”和“欣赏”虽只一字之差,其意义却大不相同。

鉴赏和欣赏的区别,要阐述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先从二者的定义出发,首先要明确何谓音乐欣赏与鉴赏。 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音乐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通道。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欣赏: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当人们听到音乐的时候,首先就会去听这个音乐作品的大体风格,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决定是否接受它或者不再去听它。就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对这个音乐作品的初步的欣赏。之后,当按自己的感觉决定再对这个音乐作品进行聆听时,这个欣赏的过程正式开始。而这时,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仅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上以及情感的感官上来进行的。所以这个过程能够达到的效果仅仅是“好听”、“不错”,最多就是“我要学会唱”。而这种程度就是“浅海”程度。 在鉴赏中,鉴赏者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是能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去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从而对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对形象和作品的意义进行“再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鉴赏中的“再创造”和“再评价”,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鉴赏。鉴赏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的,大致上经历了感官的审美愉悦、情感的审美体验到理性的审美超越这三个层次。鉴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也是艺术作品发挥社会功用的必然途径。鉴赏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它能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它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

拿现在高中音乐教学来做个例子:现在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让学生在听觉中感知,在情感中体验,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并将其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进行音乐审美实践活动。而这种实践活动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课堂中的教与学。当学生进入教师设定好的音乐情景时,他就会对本节课的音乐课有所初步的认识(主题是什么,风格是什么等),这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对音乐的欣赏。之后,通过教师对教材、知识背景等讯息的传达,使学生在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后,再次聆听音乐,并让其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的进行发言和探索,不论对错,教师先不发表意见,这就是对欣赏的进一步深化。最后,教师再将有依据的理论答案或方向告知学生,让学生分辨自己的不足在何处,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再次聆听作品,看是否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再对这个作品进行最后的有根据的评价。这就是让学生用鉴赏的眼光和耳朵去对待这个作品,也是对这个作品进行的鉴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可做出否定的答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当前,新课改、新课标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所以,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多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够自己欣赏作品和鉴赏作品。老师在其中只不过起着引导作用。这样鉴赏的效果才能充分的体现。

“欣赏”与“鉴赏”,虽然二者都有“赏”的意思,但“欣赏”的意思是侧重于对音乐的领略与爱赏,而“鉴赏”则是侧重于鉴定音乐的风格与评价其艺术价值。无疑,“鉴赏”是“欣赏”的升华,鉴赏是高于欣赏的。

音乐欣赏教案篇7

 

关键词:音乐欣赏 重要性 音乐教学

一、音乐欣赏在高等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音乐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改变他们学的驱动力。只有当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与成就感,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愿意深入学习。音乐欣赏课可以让同学们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美妙及其带给人的感官享受,这样学生会带着兴趣主动学习,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音乐具有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道德的作用,音乐带给同学的情感共鸣,可以让学生浑然忘我,与音乐蓦然契合,给同学们带来情感的震撼与交响。乐曲中的感情,全部转化为听众的体验,使听众完全随音乐的流动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审美享受。它带给人们的绝对不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它会使人们在广阔的天地里飞腾、翱翔,从而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华。

3、音乐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欣赏者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阅历的差异,会带来他们在音乐欣赏上的差异,这些因素也会导致他们的鉴赏能力参差不齐。具有音乐鉴赏能力的人,应该能听优雅的古典音乐,也能接受现代音乐、流行音乐,甚至能够记忆经典乐章的乐谱。最终达到能分析音乐基本要素与音乐作品独创性、表现力之间的关系。通过音乐欣赏,可使学生在不断的聆听、感受、总结中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1、音乐欣赏课在各高等院校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大重要途径,理应受到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但是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高校极少。而且大部分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学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看懂五线谱,学唱几首歌曲,欣赏一些音乐作品。

2、音乐欣赏课内容古板、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很多高校的音乐教材选取缺乏特色,课程主要是对中外的古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授课方式模式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老师将欣赏的作品先做简单介绍,然后放音乐,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从音乐中获得启迪和思想的升华。

3、教学理念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贯穿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对音乐的审美化欣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实施音乐课程改革方案之前,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机构也十分重视音乐教学的建设与发展,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了不同版本、不停内容的音乐教材,更有甚者,将音乐教材分为“沿海版”和“乡土版”,目的是想寻求一种更完善的途径,达到育人的效果。在教学上,除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教法外,侧重于“愉快教学”和“寓教于乐”的理念。以上状况无论优劣,究其一点,始终未将“审美”放在第一位;此外,音乐课本里有连贯的知识系统,但基于以上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几年的音乐课程学习,仍难以真正掌握某一知识性内容。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教案篇8

[课时] 1课时

[教学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 歌曲复习《闪烁的小星》

二、 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三、 拓展欣赏及表演《小星星》

[教学目标]

一、 指导学生能用断、连的方法复习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同时让学生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夜晚优美、安静的意境。

二、 通过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的片段,在游戏、模仿、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体会乐曲不同的情绪。

三、 欣赏不同版本的“小星星”,在感受乐曲的同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版本为其配上不同的表演动作,结合歌唱,做到以情感为主线,以动作为中心,达到唱听一体化。

[教学重、难点]

一、 用断、连的方法唱好歌曲《闪烁的小星》。

二、欣赏几种版本的“小星星”音乐,体会、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并能根据情绪即兴配上合适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复习

(一)复习演唱《闪烁的小星》

(二)教师指导学生演唱《闪烁的小星》,并进行歌曲处理

说明:

在复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重点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用断、连的方法演唱歌曲。

(三)创设情景

教师:听了你们的演唱,老师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夜空,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教室好像还不太像夜晚的星空,怎么才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像美丽的夜晚呢?

1. 学生回答。

2. 师生共同布置教室。(放《闪烁的小星》音乐)

(四)表演唱

要求:学生手拿荧光棒,即兴摆造型并边唱边表演,表达对歌曲的体验。同时教师用铃鼓为学生伴奏。

说明: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能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营造出夜晚安静的气氛,通过师生平等的共同参与,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另一方面会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歌曲的表演中,达到很好的表演效果,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创作的快乐。

二、 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一)初听

要求: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主旋律以及音乐的变化,并了解其演奏形式是钢琴演奏。

(二)复听:游戏“变变变”

1. 教师介绍游戏要求:

教师:请你在音乐一开始就做一个造型,当听到音乐有明显的变化时,再变一个造型,等音乐结束的时候,请告诉大家你变了几次造型?

2. 学生听音乐,变造型。

3. 学生反馈。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看多媒体画面,自找音乐“变几次”答案

要求:通过观看媒体,让原本比较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情绪变化,并为下面的表演做铺垫。

(四)即兴表演

说明:

乐曲的原版有五次的变奏,但在五次的变奏中第三和第四的变奏不是很明显,如果让学生区分的话有一点困难,所以我截取了第一、第二、第五次节奏变化比较明显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又在游戏″变变变″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容易区分音乐中的三次变化,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听觉能力。在学生熟悉理解音乐情绪后,要求即兴地进行表演。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音乐素质。

三、 拓展欣赏

(一)欣赏两个不同版本的“小星星”(迪斯科节奏版本,拍节奏版本)

(二)分组,为乐曲起名字

要求: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结合分成两组,并请他们讨论并回答,师生共同归纳两个名字。教师把学生起的名字即刻打在媒体课件上。

(三)即兴模仿

1. 学生跟音乐模仿教师动作。

2. 师生评价。(可以个别表演)

(四)汇总表演

教师:我们的舞姿那么的优美,我们的歌声那么的动听,让我们把这些精彩的节目送给为我们带来美妙音乐的小星星吧!

要求: 教师交代表演的顺序。

唱《闪烁的小星》――表演迪斯科节奏版本《闪烁的小星》――唱《闪烁的小星》――表演拍节奏版本《闪烁的小星》――唱《闪烁的小星》,同时打击乐器伴奏。

说明:

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版本进行表演。同时运用回旋曲的结构方式进行综合表演,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 小结

教师: 在今天的课中,我们不但和小星星成为了好朋友,还和小星星一起唱了歌曲、欣赏了音乐,感受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以后,我们还会通过学习认识更多的音乐朋友。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欣赏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感受到乐曲情绪的变化。如果在以前我们往往是先把乐曲反复地播放几遍,然后告诉学生,这首乐曲的作者、乐曲创作的背景及乐曲中的变化是怎样的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会因为年龄和基础的原因而对音乐作品不能完全理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动、想像力丰富,对音乐的感受总是喜欢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在这样的课上,他们往往会因为不懂音乐而分散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枯燥的教学方法会使欣赏内容与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完全脱节,破坏了教材内容的完整性。那么如何能让枯燥的欣赏课变得生动而有趣,如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呢?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又结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尝试:

一、情景交融、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创设情景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音乐知识和学习音乐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事先为学生布置好适合教学内容的场景。但这节课,我却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布置。首先,在前面复习歌曲时,启发学生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使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夜晚的美丽。然后,我问学生:我们的教室像小星星的家吗?孩子们顿时坐不住了,有的说“可以在教室里贴上各种小星星”;有的说“可以把灯关掉一些”。于是我让他们自己发挥想像力,布置“小星星的家”,营造出安静的气氛。这样,通过师生平等共同参与,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深一层次的体会歌曲的情绪,另一方面会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歌曲的表演中去,达到很好的表演效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创作快乐的同时也为后面欣赏《小星星变奏曲》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欣赏”与“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变化的能力

《小星星变奏曲》共有五次变奏,但这五次的变奏第三、第四次的变奏不是很明显,如果让学生区分的话会有一点困难,所以我截取了第一、第二、第五次节奏变化比较明显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告诉学生乐曲有几段?它每一段的情绪又如何?而是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在欣赏的同时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好习惯。在听完第一遍后,我只是介绍了乐曲名称和作者,而没有告诉他们乐曲共有几段。接着,我让学生们来玩一个“变变变”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非常容易地就通过造型的变化区分出音乐中的三次变奏,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听清楚音乐的变化。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分清楚这三段音乐,我又在钢琴上弹奏了这三段旋律的开始一句,在帮助学生记住音乐变化的同时又强调了三段旋律的情绪变化,随后,我们一同观看了一段根据《小星星变奏曲》而制作的动画,这样就使原本抽象的音乐更形象化了,同时根据动画中小星星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不同情绪,让他们了解到:音乐中节奏在变化,所以会使音乐的情绪也产生变化。这样即培养了他们的听觉能力,又让学生充分熟悉和理解这段音乐。然后,我要求他们:能不能跟着音乐的变化来做做各种的动作。结果,这次即兴表演非常成功,学生们都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变化自己的动作。

三、综合展示,以即兴表演展现个性

在学生演唱了歌曲《闪烁的小星》和感受到了乐曲《小星星变奏曲》 的几次变化后,把歌曲《闪烁的小星》的主旋律进行再次地变奏,此次的变奏加上了时尚的元素,一段音乐加上DISCO的节奏,另一段音乐加上了拍抒情的节奏。这样的音乐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果然,学生很快喜欢上了这两段音乐。更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音乐为其起名字,然后配上不同的表演动作。我最后还特地加上了一次综合表演――把我们前面复习的歌曲《闪烁的小星》和这两段音乐按回旋曲的形式来一次汇总表演,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歌曲,又在汇总表演的过

专家评析

这是一堂教学目标明确、音乐特色突出的课,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 有明确和清晰的教学目标。通过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听赏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感受不同体裁和演奏形式的《小星星变奏》,使学生学会了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学到了欣赏同一音乐主题器乐作品的方法,更在亲身的参与中融入到音乐之中,体验到了音乐变化的魅力,获得了审美愉悦。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程,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人为地加入了很多与教学目标不相干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没有达到一节音乐课应该实现的目的,干扰甚至误导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这堂课的突出优点就是抓住了本堂课明晰的教学主线,通过变换多种方法,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一步步走向教学的设计目标,使学生学有所得。

二、 教学逻辑性强。这堂课安排为三段式结构,第一段歌曲演唱、第二段主题钢琴变奏欣赏、第三段其他体裁器乐曲拓展欣赏。三个段落环环相扣,每一个段落又由不同的小结构串联在一起。第一段从轻声演唱歌曲开始,进而用断和连的方法对歌曲进行演唱处理,然后在由学生创设的情景中有表情地进行歌表演,这种歌唱教学是非常有效的。第二段欣赏部分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讲似乎有一定难度,但由于有了演唱的铺垫,同一主题在乐器演奏中的变化发展反而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变奏曲的“变”,还是蛮有创意的。更重要的是,这一环节强调对学生“听音乐”能力的培养,符合音乐教学的规律,而恰当的多媒体运用在此处起到了“辅助”和“提升”的作用。当学生有了相当的感性体验和一定的思考以后,第三段“拓展欣赏”自然就成了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创造性思维,将教学带向高潮的必然结果。这一部分的设计有想法,思路很好,只要继续沿着教学目标的主线发展,因势利导,将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可惜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部分做得有些“过”,特别是分组讨论略显牵强,反而使很好的课堂气氛有了松懈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受了前面提到的为“丰富”和“丰富”思路的影响,成了一点瑕疵。

三、 教师有较强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表现出较强的钢琴演奏能力,有表情地范唱能力,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等。这些能力保证了教案设计的顺利实施,并为课堂增彩。同时,教师富于亲和力的语言表达,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表情,都使这堂课增色不少。这些特点说明了一个问题,音乐教师要上好音乐课,必须要有坚实的实力作保证。尽管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演唱、演奏和课堂组织所体现出来的个人魅力,是任何多媒体课件都无法代替的。

四、 本教案也存在着一些小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目标第3点中提出的“做到以情感为主线,以动作为中心”的提法值得商榷,这与本堂课的教学主线有偏离。另外,教案除了过程设计外,还应该有每个环节教学构思的设计和阐述,以反映出每一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的。再有,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融入音乐知识的内容,例如特别强调一下“断”和“连”的演唱方法,让学生尝试举一反三;告诉学生《小星星变奏曲》的曲作者,用板书写出来让学生有个知识积累等,都可以在教学中顺手做到。

上一篇:免疫调节教案范文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