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22 04:55:54

离子反应教案篇1

关键词:微粒观;分类观;离子鉴别;半开放式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7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2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提供了一种构建化学核心观念的方法。“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知识的获得与活动联系了起来,学习者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

在化学学科中,这种活动就是实验探究,因此“从做中学”就是“从实验中学”,以实验探究的方式来构建和落实核心观念。本课就是以实验“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为载体,通过实验探究来构建和落实“分类观”和“微粒观”。在本实验探究中,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如何鉴别未知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并提供试剂,学生明确问题并设计方案,接着通过共同讨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实验方案,并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到“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一般规律。这就是著名的“从做中学”的五步教学法,让学生从半开放式实验中建立起“分类观”和“微粒观”。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落实这两个核心观念,本课最后设计了“未知固体的组成推断”的练习。通过这种“从做中学”的方式,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注入知识,而是运用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构建核心观念,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内容为人教版《化学1》复习课“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共2课时,授课时间安排在学习完必修1所有课程之后。

离子反应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贯穿、延伸于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始终。在人教版《化学1》中的第二章第二节引入离子反应,学生通过宏观反应现象开始认识“微粒”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建立起“微粒观”,有了离子的概念,并学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在第三章和第四章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学习中,学生了解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方法和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然而由于高一学生接触离子反应的时间较短,没有形成系统的微粒观,不能从微粒的角度全面理解物质性质,不能从离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课作为必修1的复习课,在学生已建立的离子反应基础上,首先以“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手段,以任务为驱动,应用“分类观”和“微粒观”,解决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一般程序和思路。第二部分则加大难度到“未知固体的组成推断”,进一步巩固并加深对“微粒观”和“分类观”的认识,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离子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液中常见阴阳离子的种类及鉴别方法;学会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案设计、实验验证和归纳总结的过程学习离子鉴别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存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观在离子鉴别中的应用;体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体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液中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方法,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一般思路。

(2)教学难点:分类观在离子鉴别中的应用,未知固体分子式的推断。

五、教学过程

1. 整体思路设计(图1)

2. 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

(1)课前预习,布置任务

[任务1]PPT展示以下内容:

实验名称: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

实验提供药品:一未知无色溶液25mL: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均大于0.1mol/L;(不考虑H+及OH-)。

稀溶液各25mL:HCl,H2SO4,HNO3,NaOH,Na2CO3,KSCN,AgNO3,BaCl2,pH试纸及实验室常见仪器。

实验设计中用流程图表示鉴别步骤。

实验完成目标:通过所提供试剂,将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出来,并填在给定表格里。

已知:2Al3++3CO32-+3H2O[=]2Al(OH)3+3CO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于课前提交实验设计报告。

[设计意图] 学生已学习过常见金属及非金属的性质,可据此完成初步的实验方案设计。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引入]在上几周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以及非金属的性质,而在水溶液中,这些金属以及非金属元素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为了检验是否掌握,现提供常见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将溶液中的两种阴阳离子分别鉴别出来。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学过的金属与非金属性质和离子反应,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任务2]这是某一组的实验设计方案,每组对照自己的设计,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设计的优点,并指出这个实验设计的错误。

[展示设计方案]PPT展示以下内容:

[学生]观察,思考,分组讨论,在方案上标记,总结,汇报。

[设计意图]以一个小组设计方案为例,引导学生找出方案的优点,存在的错误(现象结论不匹配,试剂滴加顺序错误,重要离子的遗漏等),得到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追问]提问取试剂时量的多少,反应容器选用试管还是烧杯。

[讲解]无明显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现象,从无明显现象虽然不能推断出溶液中含有什么离子,但有时候可以推测出一定不含某些离子。因此实验记录时,不能忽视对无明显现象的记录和分析。

[设计意图]强调对定性试管实验量的概念,以及对无明显现象的记录及分析。

(3)学生动手实验

[任务3]小组改进实验设计。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的修改。

[教师]巡视,适当帮助学生进行方案修改。

[设计意图]根据讨论的结果,对本组方案进行改进,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巡视时重点留意实验设计较薄弱的小组,适当引导帮助修改方案。

[引导]实验是检验设计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任务4]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上传实验记录至在线文档,鉴别结果登记在黑板。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确保学生实验过程规范操作,督促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设计意图] 利用实验检验方案是否可行,观察NaOH从少量到过量的实验现象的异同,体会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公布结果] 此无色溶液中存在的四种离子为Al3+、NH4+、SO42-和Cl-。

[引导]实验结果错误的小组,结合在线文档中的实验记录,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设计意图]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小组完成情况,对鉴别结果出现错误的小组通过查看实验记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4)总结离子鉴别思路

[引导]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的思路。对未知溶液进行分析,从性质入手,可以分为哪两类?

[学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问]对于物理性质,可以观察溶液的颜色,判断出哪些离子的存在?

[学生]Fe3+,Fe2+ 和Cu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未知溶液进行分类,先从物理性质入手,通过颜色判断Fe3+,Fe2+ 和Cu2+ 的存在。

[引导]为了便于鉴别,可以把溶液中的离子分成两类,分别是什么?

[学生]阳离子和阴离子。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观,对溶液的离子进行阴阳离子分类后再逐一鉴别。

[引导]对于阳离子,第一步总是先把有特殊颜色反应的离子先鉴别出来。这种特殊的阳离子是什么?鉴别需要滴加的是?

[学生]Fe3+,用KSCN溶液鉴别。

[提问] 另外还有两种阳离子无法通过滴加试剂产生沉淀,但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来鉴别,这种方法是什么?

[学生]焰色反应来鉴别Na+和K+。

[讲解]对于其他阳离子,没有特殊的颜色反应,我们只能通过出现沉淀和气体的现象来鉴定。通常我们将滴加试剂分成酸、碱、盐三类,依次滴加,根据现象具体判断。

[提问]常见的酸有哪些?能鉴别出哪些离子?

[回答]可以用盐酸来鉴别Ag+,H2SO4来鉴别Ba2+。

[提问]常见的碱呢?滴加之后有可能出现什么现象?证明有哪些离子?

[学生]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消失的是 Al3+,白色沉淀不消失的是Mg2+,白色沉淀迅速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是Fe2+,加热后使湿润的石蕊(pH)试纸变蓝的是NH4+。

[讲解]鉴别Al3+注意滴加NaOH溶液从少量到过量;鉴别NH4+离子一定要加热,pH试纸需润湿。

[提问]还有一种常见的盐能很快鉴别一种常见的阳离子,这种盐和对应的阳离子是什么?

[学生]用Na2CO3溶液鉴别Ca2+。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观,将滴加试剂分为酸、碱、盐三类,再根据现象依次鉴别。

[提问]对于阴离子,常见的阴离子都有相应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可以鉴别,比如Cl-,如何鉴别?

[学生]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可以鉴别Cl-。

[提问]最后,可以通过先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将其他常见的阴离子都鉴别出来,可能出现哪些现象,说明有哪些离子存在?

[学生]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的是SO42-,白色沉淀消失,产色无色气味的是CO3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SO32-,有臭鸡蛋气味的是S2-。

[设计意图]常见阴离子种类较少,并基本可以通过对应的试剂一一鉴别,直接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阴离子归纳,逐一进行鉴别。

[总结]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是从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出发,对离子进行分类,再选择相应的试剂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是否存在该离子。

(5)重新设计方案,加深理解

[任务5]根据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思路,重新设计本实验的实验方案,并写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讲解]重新设计的实验方案只需要四步实验,依次滴加KSCN、NaOH溶液并加热、AgNO3溶液和稀硝酸、BaCl2溶液和稀盐酸,就可以将溶液中的四种离子鉴别出来,相比于学生最初的实验设计,思路清晰,方法简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对比最初的方案,体会刚总结的离子鉴别思路的简明高效。

[总结]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不是根据提供的试剂进行随机滴加,根据现象来判断离子种类;而是需要根据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先进行分类,并选择对应的试剂,根据现象来进行判断。

[设计意图]再次总结升华离子鉴别的思路,强调分类观的思想。

(6)巩固练习,提高拓展对未知固体的鉴别

[任务6]现有一浅绿色固体,为无机复盐。已知复盐是由两种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请利用实验室常见试剂及仪器设计方案检验该无机复盐离子的组成。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提示]对于固体,一定要先溶解成溶液再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再次体会离子鉴定流程图的思路,巩固并提高难度。

[任务7]已知该复盐的摩尔质量为392 g/mol,含有6个结晶水,下图是某同学对该复盐进行检验的实验步骤及现象。请推测该复盐的化学式。

[学生]复盐化学式是(NH4)2Fe(SO4)2・6H2O。

[设计意图]引入具体实例,再次让学生体会离子鉴别的流程。加大难度,将离子鉴别推广到固体化学式的测定,小结本课内容,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3.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 “从做中学”落实核心观念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必修1中的经典内容,教学资源较多,然而大多教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调离子反应的书写、条件等知识点,而忽略了让学生从离子这一微观角度来认识物质,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本教学设计中,以“未知溶液的离子鉴别”为载体,以半开放式实验探究为手段,以七个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从课前主要关注单纯物质的性质,到设计最初方案时开始关注离子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经历离子鉴别的过程,最终巩固总结,能够从“分类观”和“微粒观”的角度理解未知溶液的离子种类并掌握离子鉴别的一般流程,从而对物质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2.“从做中学”学生收获颇丰

课后调查问卷表明学生“从做中学”收获很大,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学生写到“通过实验设计时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复习和掌握很多离子的性质,帮助记住很多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能力变强,考虑问题更全面。”“学习了分类的方法对未知溶液进行鉴别,相比课前自己设计的方案中胡乱滴加试剂,更有逻辑更高效率。”

通过“从做中学”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中通过“做”的过程,促进“思”的升华,最终完成对“学”的积累,达到巩固落实“分类观”和“微粒观”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鸿雁.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0,7(7):75

离子反应教案篇2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传统的化学基本都是采用“先教后学,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教师假定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一无所知,以灌输式讲课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负担很重,也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化学,笔者尝试应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其中的“先学”,不是让学生自由、泛泛地看书,而是由教师发放“预习案”,学生根据“预习案”里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自学。“后教”不是“后讲”,而是从学情切入,教师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发挥主动作用。“当堂训练”是指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教师课外尽量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作业,这样学生的负担减轻,学习兴趣也会增强。

具体实施过程

先学――依案自学,探索新知 第一步是学生要明确预习任务,掌握基本预习程序。第二步是个体学习,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可以是浏览教材,可以了解将要学习到的新知识,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也要复习先前的旧知识,检查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忘记的需要重新学习,没有彻底掌握的要进行补习,要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相关的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在旧知识基础上来理解和消化新知识;也需要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和理解,得出要学习的新课堂教学内容的提纲概要,整理出难点和重点,并努力从中发现问题,使学习成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第三步是同伴互助,遇到的问题请教同伴,借助同伴的力量把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先解决掉。第四步是提出问题,经过同伴互助后,把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等待课堂上进行研讨。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中,事先把本课时的“预习案”发给学生,明确预习任务和目标。

在高一化学课上已经学习过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相关基础知识,学生知道电流是是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也就是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电能,那么反过来提问,电能能否转化成化学能呢?在预习案发给学生后,预习中发现在化学教材中是以熔融氯化钠的电解为例,熔融氯化钠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电离出Na+和Cl-,根据正负相吸原理,电离出的阳离子Na+向负极一侧移动,由于负极是电子流出极,Na+在负极上得到一个电子从而被还原成Na原子,生成金属钠;而阴离子Cl-则相反向正极移动,并且因为失去电子被氧化成Cl原子,氯原子结合生成氯气。这个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以往的知识进行同化吸收。但是,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时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则很多学生不太容易消化理解。由于涉及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而化学课本又没有涉及,所以就需要教师在“预习案”中为学生提前提供常见非金属、金属的活动顺序、金属单质的失电子能力和阳离子得电子能力相反,非金属单质得电子能力和阴离子失电子能力相反等知识点。活泼金属(如 Cu、Zn、Fe、Ag等)的失电子能力在阴离子之上。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离子的放电顺序。有些学生自己不能体会的可以向其他同学求助,相互讨论获得解决。如果某些知识点实在难以理解,就需要做好标记,带着问题上课。

后教――活动探究,教师引导 在课前,教师需要把学生预习过的“预习案”统一收集、批改,以便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进一步以此完善“导学案”。课堂上,学生活动也分为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导学案”活动方案,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学习小组内部学习,在组长组织下,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提出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在小组内部进行过充分讨论、形成共识之后,各小组派本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的成果,然后组织各小组对各组学习成果进行完善。最后,引导学生从活动成果中寻找一般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科学理论与思想方法的层面。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扎实。

例如,在教学《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一课时,对于学习离子的放电顺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导学案中的活动方案,先是自主学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关系。然后,在各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经过小组讨论,学生知道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因此还原性越强的越容易被氧化,放电(失电子)能力越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例如一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对应单质的得电子能力越弱;相反,其阴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也就越强,而活泼电极(如 Cu、Zn、Fe、Ag等)的还原性在阴离子之上。教师进行适时评价,总结氧化还原性与离子放电的关系,并总结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对学生自主完善后仍难以理解的问题,还要注意引导。例如在阳极还要注意一个常见的离子SO32-,这时就要在“导学案”上设计如下信息:已知:SO32-+H2O+I2=SO42-+2H++2I-以及SO32-+6H++S2-=3S+3H2O,根据方程式学生不难得出SO32-还原性弱于S2-,而强于I-,所以它的放电顺序介于S2-与I-二者之间。在阴极也要注意一个阳离子:Fe3+,这时就要在“导学案”上设计如下信息: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u氧化为Cu2+,根据信息提示学生也不难得出Fe3+氧化性强于Cu2+,放电顺序应在Cu2+之前。

当堂训练――反馈达标,及时评价 在课堂上为了检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适时提问训练: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l-、OH-、SO42-的失电子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后会总结出不同的方案,例如: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放出Cl2的实验现象,比较Cl-和OH-的失电子能力,然后再电解Na2SO4溶液,根据实验现象可比较OH-和SO42-的失电子能力。电解Na2SO4溶液的实验课本中没有涉及,不妨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不难发现阳极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从而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的结论从实验中来。

学生当堂训练的题量不宜过大,但要有针对性,训练后要及时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也应因人而异,要尽可能地看到学生的长处,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可能比别人用得时间更多,投入的精力更大,但表现出来的效果却不佳,教师要认可他们的付出,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实施过程中的师生职责

教师编写“预习案”和“导学案”,合理安排程序 “双案”的编写,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通过什么方法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等问题。要控制篇幅,力求简洁明了。教师要收集部分学生“预习案”进行批阅,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要结合对“预习案”的抽阅情况完善“导学案”。教师设计“导学案”要充分考虑学生预习的情况,应该敏锐捕捉和把握有效教学资源。教师在编写“导学案”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的目标性、操作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在“导学案”中,最后设计10分钟左右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以达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学生要根据“预习案”和“导学案”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应按照“预习案”完成预习任务,还可以试做课后习题;对难度高的习题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思考,可在学习新知识之后再进行。学生预习是课前进行的自学,在预习时一定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没有必要过深过细,但也不能走马观花。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在本学习小组组长的组织下,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取得共识后,各学习小组派出本组代表,根据“导学案”中的活动要求,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然后,对各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完善、纠正,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活动成果中找出规律。

新模式的成效分析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施一个学期后,设计效果评价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双案”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双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双案”各部分的设置情况等多个方面。笔者对本校高二年级4个班级学生(220人)进行无记名调查,问卷集中填写,当场收交。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95份。

调查显示,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为了主动建构者,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初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相互合作,主动探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90%的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95%的学生能够进行合作学习,89%的学生遇到疑问也能够积极的解决);大多数学生提升了学习效率,从而也提高了学习成绩(有7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总结与思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通过“预习案”先自学,然后课堂中通过“导学案”探索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对于新教学模式的完全接纳需要时间和过程。一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根深地固,要马上转变还需要很长时间;二是在新模式的实施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前要忙着准备“预习案”,并通过抽阅“预习案”来完善“导学案”,课上要忙着评价、调控教学流程。因而,能参与“双案”制作和实施的教师人数不多。

教育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了什么。如何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在化学课堂上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促进了教师的角色转换,让教师的教学重心从一味研究教材的教法转变到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新模式使得教学面貌焕然一新,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组织形式。既帮助了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以教促学”,适应了时展的要求。

离子反应教案篇3

关键词:化学导学案重新构建

任何一种形式的课前准备和课后练习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理解甚至掌握某些知识。对某事物的初次接触在人的大脑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很多时候老师们也会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在课堂上若能一步到位远远优于课后弥补的效果,那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要让学生能更愉快、轻松且能达到一定效果地自主学习,老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导学案就成为当前教育模式下的产物。导学案首先是老师集体备课,但教师不能将导学案上的内容照搬到课堂,而应针对教师自身及学生的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

笔者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情况对导学案中的部分知识进行了重新构建。

1.用最简单的思维解决问题

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形成和变化,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相对较难理解。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的理解还比较容易,但在做题时判断某些物质中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时显得不太容易,所以笔者建议在导学案的重新构建时对这类练习的重新构建思维简单化。离子键一般由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对于高一常见的物质来说可以直接让学生通过元素种类来判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的化学键为离子键(NH4Cl、AlCl3除外);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的化学键为共价键(NH4Cl、AlCl3除外),同种非金属元素对共用电子对的作用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移,为非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对共用电子对的作用不同,共用电子对偏移,为极性键。

例如:判断下列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NaF:Na为金属F为非金属故为离子键;CH4 :C为非金属H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H2O:H为非金属O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H2:两个氢原子相同为非极性键;CO2:C为非金属O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HCl:很多同学会受必修1中的电解质的影响认为在溶液中它会电离出H+ 、OH-所以存在离子键,而从元素的种类来判断就比较轻松,H为非金属Cl为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2. 用最机械的步骤

电子式的书写式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但同学们刚开始书写某物质的电子式时,特别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是拿着某元素就开始在它周边点八个小黑点,不认真分析两元素间共用了几对,即使将共用电子对判断清楚了孤对电子又乱点。所以,在刚开始作为例题讲解时就重新构建出固定的步骤,按步完成。

如:CO2电子式的书写,书写步骤:

a.判断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碳氧都是非金属故为共价键)

b.确认每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确认哪些原子间会共用几对(碳最外层四个电子还需要四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氧最外层六个电子还需要两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故碳与两个氧各自共用两对)

c.排好原子的位置(O C O)

d.写上共用电子对(O :: C: :O)

e.再写孤对电子 碳只有四个电子已经画出就不再画了,氧共六个电子各自已经画出两个,故各自再画四个电子 ( :O :: C: : O:)

3.重新构建合理的实验

学生是通过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初次认识原电池的原理、正负极、电子的流向、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带个苹果来教室为做水果原电池的实验做准备,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事物带入课堂,让课堂生活化,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

4.用最简洁的语言

化学平衡属于难点知识,同学们在刚接触平衡判断时显得比较困难,所以在讲解时一定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它的特征可以根据概念总结为逆、等、动、定、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有没有达到化学平衡就根据它的特征中的“等”和“定”来判断。

“等”即是V正=V逆 (对同一可逆反应的不同物质就要求一个表示正反应速率另一个表示逆反应速率且他们的比值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比)。形如:

A + B C + D

对于这样的可逆反应,A、B的消耗速率及C、D的生成速率都是指正反应速率;A、B的生成速率及C、D的消耗速率都是指逆反应速率。从化学键的角度:A、B化学键断裂的速率及C、D化学键形成速率都是指正反应速率;A、B化学键形成速率及C、D化学键断裂速率都是指正反应速率。

例如: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断裂

D.1个N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A中氮氮键断裂时正反应,氢氢键形成是逆反应且比例为1:3,故正确。B中两个都是指正反应,故不正确。C中两个都是正反应且比值不对,故不正确。D中氮氮键断裂时正反应,氮氢键形成也是正反应所以不正确,这里一个氨气分子中有三个氮氢键,两个氨气分子就应该有六个氮氢键故比例关系是正确的。

“定”即“变量不变则平衡”。该标准能否作为平衡的判断标准首,先得分析它是一个恒量还是变量。

例如: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2(g)+I2(g) 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A.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B.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C.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I2,同时有2molHI生成时

同一反应式中,压强与气体的计量系数密切相关,而该方程式中反应物一边系数之和为2,生成物一边系数也为2,故压强会一直保持不变即它在这里是个恒量。反应式中所有物质都为气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这里气体的总质量也是个恒量,故A、B中的量都不能作为平衡的判定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地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及一定的教学技巧,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出学生严谨、敏锐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雷晓红.浅议化学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法”教学[J].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上).

离子反应教案篇4

关键词:蔗糖;浓硫酸;综合思考;创新能力

G633.8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中主要介绍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笔者通过探究,重新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让其成为综合性实验走进必修一课堂。[1]

一、分析教材实验,挖掘综合知识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中阐述了蔗糖(C12H22O11)与浓硫酸(H2SO4)反应实验[2]。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先将气体用碱性溶液吸收,再检验吸收液中的离子。

二、联系已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用品

蔗糖、浓H2SO4、1 mol/L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稀H2SO4溶液、BaCl2溶液、6 mol/LHCl溶液、10% H2O2溶液、澄清石灰水;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双连打气球、止水夹、烧杯、导管、玻璃棒、小试管若干。

2.实验原理

三、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反应情况逐步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1)首先提出浓H2SO4与C反应后产物可能是什么?用什么溶液来吸收?(2)SO2和CO2与NaOH反应后,会生成什么离子?(3)若检测溶液中的SO32-,用什么方法最容易?此时CO32-是否产生干扰?(4) 若要检测溶液中的CO32-,用什么方法最好?此时SO32-是否产生干扰?(5) 在不影响CO32-的前提下,怎样才能除去SO32-?(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加热分解过量H2O2的过程耗时很长,可能需要1-2小时,怎样才能加快分解反应的速率?[3](7)加入的MnO2怎映去?(8)处理后的吸收液中存在SO42-和CO32-离子,怎样来检测CO32-离子?

综上所述,我们设计的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新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从而在学习中主动培养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高考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对于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常用这样的综合实验展开课堂教学,不失为实现三维目标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竺丽英.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D].浙江师范大学,2005:1-2.

[2]宋心琦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0-102.

作者简介:

沈春燕 1993年2月 女 汉 四川雅安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硕士在读

离子反应教案篇5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5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19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线学习已逐渐成为趋势。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教学之中。顾名思义,微课的显著特点在于“微”,微内容、微问题、微研究,具体问题,一事一议,短小精微,一般是5-10分钟,符合人注意力集中5-10分钟的特点;基点在于“课”,要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以音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 或教学环节、教学主题,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活动、微练习和微反思等,因此,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笔者以“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设计思想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考查的就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如何判断,课本也给出了明确的依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但如果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加入的金属先和哪种金属离子反应呢?学生常常感到比较困惑,无从下手。本节微课针对具体例题,运用动画演示,比较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反应的过程,理解微观反应的实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学会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为吸引学生注意,突出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特设计微课课题为:哪种金属先被置换出来?

二、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

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果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它们都排在加入金属的后面,那么,加入的金属先和哪种金属离子反应置换出相应的金属呢?

2. 精选例题

某兴趣小组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滤渣中一定有锌粉剩余

B. 所得滤液中一定有Zn2+、Cu2+

C. 滤渣中一定有银粉

D. 所得滤液中一定有Ag+

设计意图:本题比较典型,没有说明加入的锌的量,让学生自己根据加入锌质量的多少分析不同的情况,难度较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解题思路分析

看完题目,有的同学可能感到无从下手,如何解答此类题目呢?

(1)把握两条原则。

第一,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二,只有当溶液最不活泼金属的离子全部被置换出来之后,溶液中较不活泼金属的离子才能被置换出来。

(2)理出解题思路。

第一,排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把涉及到的金属活动性按强到弱排个序,Zn>Cu>Ag。

第二,根据加入金属的量从少到多,具体分析。配合动画模拟,分析反应掉的金属离子,存在的金属离子及置换出的固体。

在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有Ag+和Cu2+,且Ag和Cu都排在Zn的后面, Ag相对Cu而言,活动性更弱,更不活泼。因此,加入的Zn,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离子反应,也就是首先和Ag+反应,只有Ag+全部反应完之后,溶液中的Cu2+才有机会和Zn反应。

再根据加入Zn的质量不断增加,依次置换出溶液中Ag+和Cu2+,分为不同的情况如表1。

1.加入的锌粉比较少,只有部分Ag+反应;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Ag+、Cu2+和生成的Zn2+,过滤出的固体有Ag(动画演示情况1)。

2.随着锌粉的不断加入,Ag+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 Cu2+ 、Zn2+,过滤出的固体也有Ag(动画演示情况2)。

3.随着锌粉的不断加入,除Ag+全部反应完,开始有部分Cu2+ 参加反应,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有生成的Zn2+和部分未参与反应的Cu2+,过滤出的固体有Ag、Cu(动画演示情况3)。

4.继续加入锌粉,Ag+全部反应完,Cu2+恰好全部反应完,此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生成的Zn2+,过滤出的固体有Ag、Cu(动画演示情况4)。

5.继续加入锌粉,Ag+、Cu2+都全部反应完,此时,Zn已经过量,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生成的Zn2+,过滤出的固体除了有Ag、Cu生成外,还有过量的Zn(动画演示情况5)。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微课的核心,是难点也是重点,每种选项都要具体分析,学生常感到无从下手。而这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包括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实现这种自动化,对于本题就是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只有当溶液最不活泼金属的离子全部被置换出来之后,溶液中较不活泼金属的离子才有机会参与反应,这是根本,学生要熟知。因此,对金属活动性强弱排序后,再根据加入锌的质量不同,区分为不同情况,让学生充分感知,借助动画模拟演示,增加直观感受,帮助理解反应的实质,熟悉此类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建立牢固的图式。

题目中“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没有Zn,但一定含有Ag,很显然,答案为C。

4. 总结与交流

请学生尝试总结思路与方法。

(1)先把涉及到的金属按活动性顺序排序,判断能发生的反应及反应先后的顺序。

(2)根据加入金属的量,分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反应掉的金属离子,还存在的金属离子及置换出的固体。

(3)根据题意综合分析,确定答案。

5. 巩固与提高

希望同学们能掌握此类题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儿提供一个思考题给大家,请大家按上述方法尝试一下:

小明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 Fe2+

C. 滤纸上有Ag、Cu、 Fe ,滤液中有Fe2+

D. 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Cu2+、Fe2+

本题的答案为D,你做对了吗?

三、教学反思

1. 微课形式新颖,有音乐背景、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推动了课堂的变革与创新。微课针对的是教学的某个重、难点、易错点或抽象的微观本质,有时用语言难以讲清的,制成微课后,可以反复看,直到弄懂为止。本节微课视频7分钟,符合学生注意的特点,由于课堂第一次运用,应学生要求,看了2遍,学生思想集中,效果很好,目前已上传到南京市校园电视网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线下学习,比较方便。

2. 微课目的明确,短小精微,在制作微课时,尤其感到选题和制作至关重要,有的老师把非重点、非难点、非易错点,甚至把该在课堂上演示或学生实验制成微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意义不大,效果可想而知。由于微课以音视频为主,上课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师生互动就显得不足,教师不能及时获得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如何结合微课优势在课堂中使用,何时使用,需要同行的不断探索。

总之,微课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服务学生,制作微课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兼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真正想学、乐学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离子反应教案篇6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可以实施分阶段的实验探究学习模式,使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学习物质检验的科学方法.教学基本过程:兴趣激疑,引发探究-自主实验,尝试探究-比较分析,引导交流-分类分析,归因反思-w移练习,扩展认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常见物质的检验”要安排在学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之后.人们经常根据物质的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等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教材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的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并归纳了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教材将焰色反应作为“拓展视野”的内容,介绍了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物质检验,初中化学已涉及,学生已初步了解常见物质检验的知识,但是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物质检验知识不够系统和完善.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其操作技能等,都是物质检验的教学难点,应随着高中化学学习的深入而逐步解决.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检验Cl-、SO42-、CO32-、NH4+等离子的方法和技能,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分析等,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及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难点:离子检验过程中试剂的选择与方案的设计.

六、教学过程

1.兴趣激疑,引发探究.从生活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出问题:你根据什么辨认羊毛和棉花?你怎样用简单方法证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创设情境:某建筑工地的工人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罪魁祸首是NaNO2.有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2010年6月24日一个风雨交加、漆黑的夜晚,某市某路发生一起严重车祸,轿车司机当场死亡,酒后驾车是造成这一恶性事故的原因.讨论:NaCl和NaNO2在外观、颜色、性质上有何相似性?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Cl2消毒,如何检验一瓶瓶装水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提示Cl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之一为HCl)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K2Cr2O7(红色)反应生成蓝色的Cr2(SO4)3,交警监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常要求驾驶员往填充了K2Cr2O7和H2SO4的硅胶颗粒的装置吹气,交警是根据何现象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通过以上例子及已有知识,请谈谈物质检验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意义.学生活动:获取信息,比较,观察,确定检验方案.

2.自主实验,尝试探究.让学生自主或者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创设情境:展示某化学肥料的标签(图略).由图可知,该肥料的成分.讨论: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化肥中含有NH4+、Cl-、SO42-离子?指出所用试剂,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根据有关离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加以检验,并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发生的反应.探究体验:指导学生用实验进行尝试性探究,并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3.比较分析,引导交流.分析学生的探究结果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设问:请同学们描述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过程及现象.学生分别汇报操作的方法和结果,表达操作常见离子检验的方法、实验步骤和注意要点.讨论:Cl-和SO42-的检验试剂能否更改加入顺序,为什么?

4.分类分析,归因反思.引导学生分类分析检验方法.分类探究:在Cl-的检验中,为什么要用酸化的AgNO3?HNO3有何作用?能否用盐酸?在SO42-的检验中,为什么要加稀HCl和氯化铜?能否换成Ba(NO3)2或稀HNO3?在SO42-的检验中,为什么要先加HCl,后加BaCl2溶液?原因:Ag2CO3、BaCO3难溶于水,但都能溶于强酸中.反思:为什么检验SO42-,用的是HCl,而不是HNO3?

离子反应教案篇7

 

认识的过程一般都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总规律,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特殊性的认识,其认识过程模式一般为: 

科学认识论强调,真正的学习已不仅仅是指知识本身,而且还包括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识的再生过程应当以适当的形式重演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所认识的知识,虽然相对于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而言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认识知识,也必须按照认识的一般过程来进行探索。 

 

二、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探究教学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但是实质和特征都基本相同,只是在形式上略有差异。在高中化学的探究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因素的不同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两种基本模式。 

(一)实验探究模式 

“实验探究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根据自己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探索进行积极主动的分析和思考,去探求未知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一般流程为: 

其主要步骤包含: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②提出问题或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明确问题;③根据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提出解答问题的猜测和假设;④搜集资料或收集必要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⑤作出判断,形成结论,并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与他人交流。 

案例1:褪色原因的探究 

实验情景:在naoh溶液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几滴新制氯水,变无色。 

提出问题:为什么试管中的酚酞最终变为无色? 

提出假设:①naoh与氯水中hcl、hcio发生中和反应,使c(oh-)减小,酚酞褪色。 

②氯水中hcio氧化酚酞使其结构破坏而褪色。 

实验探究:①在含酚酞的naoh溶液申,滴入hcl溶液至溶液褪色,返滴naoh溶液,又呈红色。 

②在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入氯水至溶液褪色,再滴naoh溶液,溶液不变红色。 

交流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 

得出结论:新制氯水使naoh的酚酞溶液褪色,是由于hcio的氧化漂白作用。 

(二)问题探究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实践活动为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并初步尝试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此模式教学贯彻“问题解决”这一中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能达到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其一般流程为: 

其主要步骤包含:①教师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发生认知冲突;②运用猜想与假设,与认知结构中的前概念建立联系;③在对各种假设整理归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方案;④通过实验探究或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寻求认知冲突的解决;⑤引导学生以科学概念代替错误概念,达到认知重组。 

案例2:苯的结构的探究 

提出问题:苯分子具有怎样的结构? 

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对给予的大量信息做初步的分类与思维加工。 

形成假设:假设一: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试根据苯的分子式写出二种可能 

的结构) 

假设二:若苯分子为环状的结构。(试画出可能的结构) 

设计方案:①能否使溴水褪色? 

②能否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史实情景:介绍化学史实。 

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并预测结论。 

结论阶段:确切地表示苯分子的结构。

      三、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

1.创设问题、引发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教学,也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特征。创设探究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

2.活动探究、探索问题。明确问题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活动探究,该过程是整个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它一般包括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结论、评价交流几个基本要素。探究活动中可以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各个要素的顺序也可以因探究的内容不同作适当调整。

3.评价教学、完善探究。教学评价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一般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就是学生对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探究活动准备情况、对探究内容的兴趣度、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探究活动中合作交流情况、对探究活动结果的正确性及满意度等。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探究学习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书面测试、活动表现评价等方式。

四、高中化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关键:假设与验证

探究教学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查询资料-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形成结论-评价交流”等几个基本环节。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探究活动的核心应该是“建立假设”与“实验验证”两个环节。

(一)建立假设

“假设”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对需要探究的问题猜想出来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假设不要做太多的评价,但是要引导他们对种种假设进行整理归纳,教师对学生因知识上的欠缺而产生离题的假设要给予必要的启发,为学生提出恰当的假设铺路搭桥。一般可以运用归纳法、演绎法、分类法、类比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假设,现以归纳法为例予以说明。

案例3:盐类水解的探究

实验情景: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分别滴加酚酞和石蕊试剂。

明确问题: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为什么不同?

分析讨论:醋酸根与水电离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所以溶液显碱性。

归纳假设:某盐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溶液显弱碱性;某盐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溶液显弱酸性。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明确适用范围并形成理论体系。

交流运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验证

任何假设与猜想都必须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假设变成可行的、具体的实验方案。学生要选择实验的用品和设计实验的步骤,对学生而言这一步难度较大,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知识上的铺垫,还要给学生探究方法上的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后,首先要讨论其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对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激活学生思路的中断点,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点拨学生时,不宜多讲更不能代劳,只要把关键的问题点到即可。

案例4:苯酚与钠的实验探究

设计方案1:直接加热苯酚,使其熔化,然后再加入钠进行反应。

学生评价:苯酚有毒、易氧化,苯酚在加热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设计方案2:用乙醇把苯酚溶解,形成苯酚溶液,然后再加入钠进行反应。

学生评价:苯酚和乙醇都与钠反应都产生气体,气泡不能证明是苯酚与钠反应。

教师评价:关键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溶剂,既能溶解苯酚,又不与钠反应。让学生

离子反应教案篇8

关键词:离子平衡;实验设计;理论依据;实验探究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问题”是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的重要热荩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系列内容。这一部分对知识应用能力强,学生学习困难较大。

当今教学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掌握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总结规律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尝试对涉及的以上几个重难点,合理设计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通过改进整合后进行相应的实验,取得了较满意的实验效果。现将我们的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

【问题一】证明醋酸是一种弱酸

(设计方案)

方法一:配制0.1mol/LCH3COOH溶液,测该溶液的pH,测得pH>1,说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二:配制0.1 mol/LHCl溶液和0.1 mol/LCH3COOH溶液,测其导电能力,发现0.1mol/L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强酸(盐酸)弱,说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三:在稀CH3COOH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再给所得液体加热,观察到溶液红色加深,由此说明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说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四:在稀CH3COOH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色,再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可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或溶液由红色变紫色),由此说明,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说明醋酸是弱酸。

方法五:将CH3COONa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测溶液的pH,测得pH>7,说明CH3COONa溶液中CH3COO-能够水解,所以醋酸是弱酸。

(理论依据)

方法一、方法二依据弱电解质溶液不能完全电离的本质来设计的,特别是方法二,利用科学探究中对照实验的思路来设计的,利用醋酸与等浓度的一元强酸(盐酸)的性质相对比,说明醋酸中H+的浓度比盐酸中H+的浓度小,说明醋酸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

方法三、方法四是利用改变一定的条件,探究得出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即CH3COOH?CH3COO-+H+,只有弱电解质才存在电离平衡,由此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方法五是利用盐的水解平衡原理设计,醋酸根离子发生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CH3COOH+OH-,可见醋酸根离子能够水解,且水解显碱性,由此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问题二】设计实验证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设计方案)

方法一:向Na2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方法二: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NaHCO3溶液,分别测定它们的pH,发现NaHCO3溶液的pH较大,说明碳酸的酸性较弱,即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理论依据)

方法一是利用了“强酸能与弱酸盐发生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盐”,即“强酸制弱酸”原理来设计的。由醋酸可以制取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方法二是利用了“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对应的弱酸的酸性有关,弱酸的酸性越弱,其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即“越弱越水解”规律来设计的。NaHCO3溶液的pH较大,即同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碱性较CH3COONa溶液的强,由此说明。

【问题三】设计实验证明碘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的溶解度

(设计方案)

方法一:在浓度相同的Na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观察到先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AgI的溶解度较小;

方法二:在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变成了黄色沉淀,说明AgI的溶解度较小。

(理论依据)

方法一是从沉淀生成的角度来设计比较的,已知溶液中各离子的离子积Qc达到Ksp时会有沉淀生成,因此,在浓度相同的Cl-和I-的溶液中,由于Ksp(AgI)

方法二是从沉淀转化的角度来设计的,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时,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由于Ksp(AgI)

【活动心得】

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有很多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复杂的理论常令他们望而却步。怎么才能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我觉得应该利用好“科学探究”这一研究方法,从平衡的基本原理出发,从理论层面进行多角度分析,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利用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际上化学反应原理中有很多奇妙的问题,有待于发现、研究、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幼儿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免疫调节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