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23 23:50:19

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温岭的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步伐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或经商,但由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在原籍所在地上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使得流动人员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他们只能通过寄养或托养的方式,将子女留在温岭,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其他城市打工、经商,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受到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教育公平、人口流动、心理健康等视角赋予了研究意义,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关爱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纵观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特质为研究内容,极少把焦点聚集于留守儿童个体,尤其是对于建立留守儿童个体心理健康档案这一块,研究几近空白。

本研究尝试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阐述当前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探讨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必要性和策略。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梳理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40余篇文献,总结发现研究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陆春燕通过定性分析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寂寞无聊,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怨恨父母,或亲自关系不良等。卢利亚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较差、性格缺陷、亲情缺失、价值扭曲等。李宝峰的调查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271名被试中,28.8%的人有各种轻度的心理不良反应,2.2%的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日后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从小就与父母分离,失去了健全的父母关爱,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这对发育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表现得越突出。综合各类调查研究结果,留守儿童就心理状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感情脆弱,焦虑自闭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隔代抚养下的儿童对父母的亲情依赖不能得到满足,容易造成亲子间的情感隔阂和情绪对立,留守儿童性格上变得内向、悲观、孤僻。青春期的少年处于一个敏感的过度阶段,处于个性的形成过程中,对身心过渡期的惶恐和茫然的承受力很差。同时他们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缺乏正常的管教和引导,极易导致心理失衡。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上更自卑,这种心态在留守女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习惯不良,行为极端

留守儿童的代养人多数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其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普遍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单一。祖孙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代沟,隔代抚养仅局限于生活上,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失去了健全的关爱。隔代抚养容易导致溺爱,生活上的过度娇宠容易使孩子养成上一些不良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同时部分父母因为觉得平时远离子女,存在用金钱替代关爱的观念,使得部分儿童行为大胆放肆。

(三)叛逆消极,价值扭曲

由于青春期少年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特性,使得他们自控能力差,一些少年会因为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的精神支柱。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独立性迅速发展,在祖辈或教师管教的过程中常常与要求背道而驰。同时,青春期是青少人由道德他律走向自律的一个阶段,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伦理道德引导和法制教育,行为自由度高,人生观、价值观容易错位。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意义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学校、教师等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诊断测量后,对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并以报告形式加以保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能为相关个人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协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一)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留守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

个体成长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我身心发展的过程。收集资料建档,能让留守儿童通过个人档案里的描述,不断提高自我认知,有利于他们更清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和优劣势,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教育的目标,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心理档案同时能帮留守儿童了解周边同伴的个性特征,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为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提供条件。

(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学校开展科学管理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接班人,维护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各阶段间的过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动态监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变化,为决策管理提供依据。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并认识学生的发展变化,便于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档案能让教师及时跟踪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从客观上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家长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需要

儿童青少年期是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平常又远离子女,无法全面掌握子女的心理状况。心理档案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子女心理发展的平台,不仅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能加强家校间的沟通交流,全面动态完整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引导留守儿童监护人科学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提前规避教育缺陷,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如何把留守“问题儿童”调教好,是家庭和谐的关键,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要想解决留守“问题儿童”的发展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通力协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各种力量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锤炼留守儿童的心理能力。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让决策部门全面科学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切实的关爱行动方案提供可靠信息。

三、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的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就读学校为单位建立心理档案应该是主渠道。近年来,温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目前教师队伍中拥有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的一千余名,其中部级心理咨询师近三十人,且多数学校已配备了专职的心理教师,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一)条分缕析,明确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内容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首先应该掌握心理档案的收编范围,为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提供一定的依据。一份完整、系统的心理档案应该包括团体资料和个人资料两部分,团体资料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反映了同一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群体性特征,是建立在个人资料基础上的。个人资料应该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个人基本情况,如个人背景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等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成长情况(身体发育状况、个人病史、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等)、家庭基本情况(父母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学习情况(学校、年级、班级、成绩等)等方面情况;二是心理测量结果,可以采取数据表或者剖面图的形式呈现个体在各类心理测验中的结果,按照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行为(动作发展水平、动作协调能力、行为状态等)、情感(道德感、价值感等)三大块内容;三是各类评价或建议,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记录、教育建议以及心理咨询记录等。

(二)层层分工,抓好心理档案建设的具体落实

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班级是他们学习和活动的具体单元,教师是他们心灵的守护者和培育者,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班级和教师三级分工网络建设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学校层面,应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负责留守儿童的心理普查、咨询和辅导工作,通过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作品分析法等收集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资料,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尤其要重视典型案例档案的建立,帮助教师了解和重视学生的特殊需要。班级层面,同辈群体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社会模式或榜样,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修正自我、肯定自我,同时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掌握留守儿童心理动态,及时向学校心理辅导室反馈情况。心理教师层面,他们实际上承担着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设的主要责任,尤其是对于心理普查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做好个案跟踪,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家访和心理辅导,为留守“问题儿童”缓解不良心理、矫正偏常行为,寻找教育预防的方法。

(三)信息追踪,促进心理档案建设的充实完善

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份全面、系统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意味着要时刻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掌握心理状况,对材料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不要因学生的升学而造成心理档案断档,可以运用网络化优势保证心理档案的连续性。做好心理档案电子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阶段学校的重复劳动,使高一阶段学校教师能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为学校的日常管理提供借鉴和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全面展示留守儿童的阶段性成长过程和成果,为留守儿童自我审视创设条件,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性,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缓解留守“问题儿童”心理问题是新时期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议题。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就是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这种尝试能否取得实效,有待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给予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建立的支持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求索,2007,(07).

[3]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

[4]王素红.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建设研究[J].工作研究, 2010,(10).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2

>> “女童保护”项目:以常识阻挡性暴力 “女童保护”项目守护花蕾 百名女记者发起“女童保护”项目 在校女童保护实证研究 女童保护起步难 建立保护女童安全的社会网络 你听说过《女童保护》吗 “女童保护”内容常态化教学 做“女童保护”讲师,真“麻烦” 保护女童,父母先得做个明白人 保护女童,我们一起行动! 女童保护:性之盲,以及伤之痛 江苏徐州:将“女童保护”列入校本课程 女童保护:将性别平等从娃娃抓起 谁在施行性暴力 非洲:提供家庭用水,以助女童上学 女童性安全堪忧:请给她们筑起一道保护墙 加强普法教育和打击力度实现女童保护 《女童保护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留守、流动和智障儿童易受到害需增强女童性防范教育 以项目带动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女童保护”项目:以常识阻挡性暴力 “女童保护”项目:以常识阻挡性暴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墨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插图/ANKEL

颁奖词

从公益的角度来说,“女童保护”或许并没有太多创新的模式,也没有像“免费午餐”那样撬动了庞大的政府资源,但她们始终以温柔的力量传播常识,在安全失守的社会秩序中,关怀羸弱、抚慰伤痕。

2014年首个国家宪法日,“女童保护”公益项目获得了央视2014年度法治人物“年度最具网络人气奖”。这缘于过去一年中,该项目的志愿者“开展儿童防课程,普及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力求完善立法,形成保护儿童的长效机制”。“希望每个儿童上一堂安全课”,这是“女童保护”项目负责人孙雪梅在发起公益时的愿景,也是上百名志愿者用一年多的时间致力普及常识的落点。

由百名女记者联合发起的“女童保护”发端于媒体从业者深度介入公益已经常态化的土壤,自2009年开始,公益记者逐渐成为慈善领域内的独特群体。他们将职业天性中的社会责任感延伸到更广阔的行动层面,对社会观念和政府治理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广泛的公益专业化、社会化形成之前,他们仍将是修补社会系统疏漏、弥合法治罅隙的一支力量。作为公益记者群体的一个“小分队”,“女童保护”以普及安全课的方式,试图用常识的力量阻挡暴力侵害。 发 起

如同大多数民间公益源起于个案曝光后触发的情绪冲击一样,“女童保护”项目也是因为一起女童遭遇案的公之于众。2013年5月8日,海南省万宁市后郎小学6名六年级小学生被该校校长陈在鹏及万宁市房管局职员冯小松携带到宾馆开房被犯的刑事案件曝光,引发了各界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担忧。“愤怒”、“觉得是个案”,孙雪梅说她当时的反应与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接下来不断发生的同类案件让她改变了看法,20天之内,被媒体曝光的儿童事件达到了8起。

其中一个细节是,湖南省祁阳县梅溪镇中心小学12岁的留守女童遭到生下女婴,而女童的父亲最初知道这件事之后的反应,竟然是先动手打了孩子一巴掌。当孙雪梅看到这个细节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愤怒”了。近10年前发生于她贵州老家的儿童被的事件、童年时曾亲眼目睹的小女孩被诱骗伤害的场景,都重新浮现。她开始相信,这样的事情应该每天都在发生。

彼时,孙雪梅是“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一名志愿者,她所在的微信群里,开始讨论密集曝出的案件。“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喊话:“你们女记者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了?”这和孙雪梅的想法不谋而合,她也就成了“女童保护”的牵头人。2013年6月1日,设立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下的“女童保护”项目由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正式联合发起。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害。项目的核心团队中以“85后”的女记者居多,她们中的一些人是“免费午餐”的志愿者。民间公益发端之初的参与经历、“志愿精神”的价值确立以及所在群体的前期铺路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她们很快能够行动起来。从正式发起到项目运作,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追求专业

2013年9月5日,“女童保护”的第一堂安全课设在云南省漾濞县的3所乡村小学,由于案件多发生于留守儿童之中,她们优先到乡村学校开展防教育课程。

在结合国内外儿童防经验、成员多地试讲的基础上,经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雪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等20多名一线专家数轮修订后,修改40多次,历时半年多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儿童防教案小学版”。2014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此提出了议案或提案。

截至2014年7月23日,“女童保护”已在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吉林、湖北、贵州、云南、甘肃等20多个省份相继开课,直接受益的学生超过10万人。与地方妇联、教育局等部门的合作,使得儿童防教育覆盖面大大拓宽,发放防手册总数已超过12万份,培训教师志愿者千人。

与此同时,教案也在不断更新。每发生一个案件,团队都会分析它的特点和手段,研究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补充到教案当中。尽管一开始时讲授的内容并不完美,产生的社会效果也不能够以量化的标准进行评判,但她们以专业的态度在进行细节上的完善,许多人的观念和境遇或许因此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她们的声音和行动促使地方政府对“保护女童”这一原本边缘性的公共议题改变态度,并且推进立法完善。 与政府互动

与政府的合作比孙雪梅和她的团队成员想象中的要顺利许多。很多人问她,是不是遇到很多障碍,是不是“谈性色变”。“还真不是这样。”孙雪梅说道,尽管有些偏远地区仍然难以突破固有观念,有些地方原本答应让她们去但因恰好发生了案件而取消活动,但总体上并不是那么难以推进。

联系老家贵州习水县的教育部门时,孙雪梅曾经很担心当地不会欢迎她们去,没想到对方很快就答应,而且几个学校的校长都很积极地邀请讲课。“农村的情况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一位老师说,学生们可能不知道,但是老师们看到新闻报道的时候特别忧心,想在课堂上讲一讲,但又不知道怎么讲。”孙雪梅说,他们实际上很渴望这种知识,多数人还是愿意保护孩子。

不断被曝出的女童被案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安全失守的警醒,她们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性教育”意识的启蒙,代价过于沉重。

当然,地方政府更多的觉醒,并非来自“观念”,而是“任务”。2013年,教育部、公安部、和全国妇联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通过课堂教学、编发手册等形式开展防教育。当他们试图做点什么的时候,发现缺少自上而下的权威教案和标准,使得地方试图推进《意见》落实却无从着手。多个地方政府开始主动联系“女童保护”项目。

“有一个省原本想做讲课的教案,但是发现太难了,看到我们已经有成型的教案,就主动跟我们联系了。”孙雪梅说,只要政府的观念转变,就不难跟他们合作,而且政府会发现做预防成本很低,主动性便会增强一下。

目前,福州、青岛、淄博、淮安等多个城市的妇联已经跟“女童保护”联系,希望她们能去讲课。北京市妇联向20多个非政府组织购买社会服务,其中就包括开展35场女童保护讲座。“留守儿童多的地方现在跟我们主动联系的比较少,实际上那里更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尽快落点到留守儿童多的地方。“孙雪梅说。

从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开始,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过在政府与社会关系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合力的形成并非易事。相比之下,“女童保护”项目更容易与政府找到共识,不需要占用太大的公共支出、与地方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并没有多少关联性、女童遭遇案件在官方思维中敏感程度的降低,都使得地方政府多少愿意改变原来的忽视态度。

不过,在立法层面的推进上,道路依然漫长。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在废除嫖宿罪上达成共识,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但是《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嫖宿罪并没有并入罪。孙雪梅说:“我相信化学变化是会发生的。”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3

1.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理念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特别是诸如安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一些将儿童发展放置于社会背景中的学者的理论;其二是皮亚杰、温纳(wemer,h.)等一些研究兴趣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理论,这些心理学家对教育并不特别关注;其三是杜威、约翰森(johnson,h.)(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创建主任)、艾萨克斯(1saacs,s.)和米切尔等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其他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例如勒温(lewin,k.)、拜巴等人的想法也曾对斑克街方案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拜巴曾在斑克街作过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并在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这个词就是“发展一互动”(developmental—interaction)。“发展”的含义是儿童生长的样式以及对儿童和成人成长特征的理解和反应的方式。“互动”首先强调的是儿童与环境,包括其他儿童、成人和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其次指的是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交互作用,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些概念可以运用于各种年龄的儿童和成人的教育,然而在实际运用时必须充分顾及教育对象的年龄、能力和文化背景。也许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作用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与成人全然不同的。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将儿童发展归为六条原理:

(1)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或综合的变化过程;

(2)早期获得的经验不会消失,而会被整合到以后的系统中去;

(3)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在帮助儿童巩固新知和提供有益于发展的挑战之间取得平衡;

(4)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逐渐以越来越多的方式主动地探索世界;

(5)儿童的自我感觉是建立在与他人和与物体交互作用所获取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是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反复地感知和自我检察而形成的;(6)冲突对于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冲突解决的方式取决于儿童生活和社会文化要求诸多有意义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性质。近些年来,维果茨基的研究也影响了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方案的设计者们关注了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社会背景,并将之整合于“发展—互动”的概念。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设计者们认为,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各个方面,“整个儿童”的概念能够表明这个教育方案的最主要方面。近年来,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已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两个更广泛意义的概念上,它们是进步主义和心理健康。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设计者们认为,学校应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机构,它应为儿童提供创造性的和让儿童感到满意的工作的机会;它应给予儿童有意义的刺激,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片断的学习;它应培养儿童的个性,增强儿童的社会民主意识。

2.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斑克街方案的基本理念是儿童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与其社会化的过程不可分离,托幼机构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与家庭和社会其他机构分担对儿童教育的职责,它不应被看作是“学课”的地方。因此,教育的目标应依据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学业成就。

斑克街早期

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包括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的动机;第二个教育目标是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个性的发展,包括自我认同、自主行动、自行抉择、承担责任和接受帮助的能力;第三个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包括关心他人、成为集体的一员、友爱同伴等;第四个教育目标是鼓励儿童的创造性。这些目标都很宽泛,应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和文化背景的适合性而加以思考和具体化。

拜巴等人将以上宽泛的教育目标细化为八条具体的目标,运用于对3--5岁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方案:

(1)通过与环境的直接接触和操作,让儿童去满足自身的需要;

(2)通过认知策略,促进儿童获得经验的能力;

(3)增进儿童有关其周围环境的知识;

(4)支持能提供各种经验的游戏;

(5)帮助儿童内化对冲动的自我控制;

(6)满足儿童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冲突;

(7)帮助儿童发展有个性和能力的自我形象;

(8)帮助儿童在互动过程中建立起相互支持的行为模式。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没有将课程看作是一系列活动的“菜单”,而是将课程看成帮助儿童获得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经验的机会,换言之,课程是这些经验的总和,它是通过富有想象的计划和决策的过程而创造的。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课程是综合性的。

由于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强调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社会学习”就成了该方案的核心。社会学习是有关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它涉及人们生存的环境及其所处的位置,也涉及过去、现在与未来。因此,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基础就是学校不断给予儿童探究民主生活的机会。例如,该课程方案引导儿童理解家庭,从简单的家、邻居的概念,扩展到对国家、世界的理解(winsor,1957),注意到学什么和怎样学是内在联系的,儿童所学的有关世界的知识以及知识是如何获得和使用的是不可分割的,而这种教育的基本点就是从经验中学。

经验、联系、关系、探究、社区和问题解决等是发展—互动模式的关键词汇。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常以“社会学习”的问题为综合性课程的主题,教师为儿童获取社会学习和掌握重要技能的经验提供机会。以社会学习为核心展开的课崔,共分为六大类:

(1)人类与环境的互动;

(2)人类为生存而产生的从家庭到国家的各级社会单位及其与人的关系;

(3)人类世代相传;

(4)通过宗教、科学和艺术等,了解生命的意义;

(5)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6)变化的世界。学习的主题可以从对家庭的研究到对河流的研究,其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和兴趣,也取决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要求儿童掌握的知识、技能。例如,三岁的儿童,课程强调的是儿童对自身和家庭的学习;而对于五岁的儿童,课程则强调对社区服务和工作的学习。在任何一个学习的过程中,课程关注的是儿童在美术、音乐、数学、科学、语言、运动、搭建积木等活动中已有的经验,课程以综合的方式整合这些经验,以帮助儿童对自己的世界加深理解。

斑克街方案的设计者们相信,对于儿童而言,最有意义的经验是那些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经验;是那些能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并有益于获取新知的经验。斑克街方案的设计者们也相信,对于儿童而言,认识世界的最有效方法是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这些经验。

儿童首先需要获取经验,然后,他们会通过再创造的过程,从已获得的经验中去理解这些经验的真正意义,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包括讨论、想象和建构等。

以社会学习为核心展开的课程整合了以下四方面:①(1)围绕社会学习主题的音乐、阅读、书写、数学、戏剧和美术等不同的课程经验;(2)身体、社会、情绪情感和认知等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3)第一手经验以及再创造这些经验的机会;(4)儿童在家庭和在托幼机构的经验。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curriculumwheel)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用的工具。课程轮的中央是主题,轮辐间的空间可由教师设计各个活动区或活动种类的内容,允许教师根据需要加以更改、增加或删除。课程的实施常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1)选择主题;(2)确定目标;(3)教师学习与主题有关的内容,并收集资料;(4)开展活动;(5)家庭参与;(6)高潮活动;(7)观察和评价。

评价是斑克街发展——互动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教师了解儿童如何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手段,也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计划和决策的原则。与追随高水准学业成就的评价不同,班克街长期主张更宽泛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是立足于理解儿童如何了解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为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理解。基本技能和学科知识固然是基础,但是,在与环境互动时,儿童的态度和个性特征同样重要,例如,儿童的独立精神和合作活动的能力、发动活动的能力,以及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社区公民,等等。

运用斑克街发展——互动模式的教师必须遵从和完成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测试和评估。此外,评价需要严格地和系统地依据对儿童活动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包括教师对儿童表现的观察(如阅读、数学、操作材料、与他人的互动,等等);儿童活动的文件袋(如艺术、书写、计算、建构,等等);教师为年龄较大的儿童设计的技能检测表所反映的儿童学习质量(如阅读和书写、航海日志、实验报告、编列目录、单元学习的总结,等等)。分析和总结这些资料,能使教师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能给教师与家长沟通以及确定下一步计划打下基础。

3.教师的作用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与教育、教学原则有关的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与认知方面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将两者分别加以阐述。

(1)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深受心理动力理论的影响,特别是埃里克森和沙利文等人的影响。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方面,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教师和学校是儿童的家庭世界与儿童的同伴世界及其更大的外部世界之间的协调者,教师应能给予儿童安全感,使儿童能克服焦虑和解决离开父母而面临的心理冲突,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

②教师和学校的作用是培养儿童自我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称职的母亲和心理治疗师应有的许多特点,还应具有令儿童信任的权威性。

此外,拜巴等人认为教师的作用还反映在应刺激儿童与周围世界发生拓展性的交互作用等方面。

(2)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教师扮演的角色

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评价儿童的思维,使之将想法变为行动,或将其想法进行概括和转换;引导儿童达到掌握概念的新水平,或在控制下拓展内容的范围;

②对儿童的评议、疑惑和行动给予口头的回应、澄清、重述和纠正;

③培养儿童直觉的和联结性的思维;

④提出能促进儿童归纳性思维的问题。

4.与家庭的共同工作

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方案的设计者从儿童的立场定义家庭,家庭指的是“成人和儿童的各种组合体”,是“与儿童接近的,并受到儿童信赖的人们,他们是儿童世界的基础。家庭可以是父母中的一个人、两个母亲或两个父亲、继父母、神父、养父母、叔叔和婶婶、兄弟姊妹、堂(表)兄弟姊妹,或是曾做过家庭日托的邻居”。

与家庭的共同工作旨在“能使早期教育机构的教师与儿童生活历程中对儿童有意义的其他成人之间建立起双向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教师能够在儿童花在教室内和家庭中的时间之间创造联系”。

与家庭的共同工作,包括教师深入家庭和家长参与教育机构工作等,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斑克街家庭中心(the bank street family center)就是其中之一。

斑克街家庭中心邀请和鼓励家庭成员在一日中的任何时间内访问和参与该中心的活动,家庭中心创造欢迎的、家庭式的环境和气氛,保证儿童和成人感到舒适。该中心十分重视在家庭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伙伴关系,并将它看成是让每个儿童获得安全感,支持其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在儿童和家长进入该中心的最初几个星期,让儿童只是自由地探索和游戏,为的是让儿童感到安全、受到尊重和得到照顾,为的是在家庭与教师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交流、支持和合作是保持这种伙伴关系的关键,家长每天都能收到描述自己孩子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记录,每个月都能看到介绍中心运行情况的通讯。家长参加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支持由家长和教师组成的、讨论家庭和中心教育问题的组织的工作。该中心还为家庭提供各种咨询和特殊教育的服务。

5.对斑克街教育方案的评价

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根源可追溯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它起源于米切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指导的教育实验局。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强调让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强调帮助儿童理解对他们成长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事物,而不是与学业成绩有关的东西。这一方案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满足,鼓励儿童主动的活动。

有些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提出了批评。例如,建构主义者德弗里斯从两个方面批评了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德弗里斯认为,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提出了将社会情感发展和认知发展整合一体的“整个儿童”的教育理论,但是,在如何选择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综合成内在统一的整体时,经常是相互矛盾的。“发展——互动理论似乎更多地像是广些从各种理论而来的、没有经过统合的观点的集合体,而不像一种完整的理论。”德弗里斯还批评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沟壑,例如,对许多教育实践的理论解释,要么是缺乏的,要么是不正确的。

虽然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可追溯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但是,该方案主要依据的是儿童发展理论,从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去思考和发展课程,而较少顾及儿童生活所处的文化背景。这种教育方案所指向的教育改革为的是让儿童在早期实现社会化,以克服来自家庭和社会经验的不良因素。这样做,儿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去获得所谓主流文化的东西。有人批评这种思维方式是试图建立一种白人中产阶级的能力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水平的儿童。近年来,斑克街教育学院的一些学者通过对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的发展——互动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和展望,对该方案作了评价:“运用元心理学的策略,我们回顾了发展——互动理论的主要原则,指出了近年来对该方案进行陈述中受到质疑的一些关键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应该通过使关注个体的发展与背景的发展达到平衡的方式来加强发展——互动理论的心理学基础,这一点在以前的陈述中虽有涉及,却没有强调。对发展的有差异性的理解和因不同文化而产生的不同反响将为教育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基础。我们对发展——互动理论基本概念的检讨能为振新这一早期教育方案指出新的道路。”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4

10月24日,一张网络曝光的照片“拧疼”了众多网友的心。浙江省温岭市蓝孔雀幼儿园小二班年轻的女教师颜艳红,用双手揪着一名男童的耳朵将其整个人拎到半空中,并叫同事拍下照片。照片中,男童表情痛苦不已,女教师则面带微笑。

照片曝光当天,温岭市教育局即作出辞退这两名女教师的决定。10月25日,温岭市公安局消息称:颜艳红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4天后,颜艳红被温岭市警方提请温岭市检察院批准逮捕。

颜艳红依法释放,案件已告完结,但民众的愤怒情绪显然未获安抚,舆论已将质疑焦点转向法制漏洞――由于中国内地刑法中并未针对虐待儿童的行为设立任何相关罪名,颜艳红只能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罪,然而其行为又与寻衅滋事罪的法律定义有较大出入,因此便出现了“铁证如山却无罪可判”的尴尬结果。

事实上,温岭事件并非极端个案,近年来,各地教师虐童事件频频被曝光,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合各媒体的相关报道不难看出,除了法律的缺失令人失望,教育体制的缺陷、教育观念的落后等,都引发人们的批评。

内地缺失教师虐童统计研究

教师虐童更是任何国家都存在的现象,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政府均成立专门的机构对虐童现象进行统计和分析,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绝大部分儿童保护专家都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全面掌握受虐儿童的情况并向社会公开,是保护儿童免遭伤害的第一步。

在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下设的儿童及家庭管理局,是儿童保护工作的最高行政机构,自1995年起,每年定期公布全国范围内包括被教师虐待儿童情况在内的被虐待和忽视的儿童状况,还对施害者同样进行统计。日本进行相关统计和研究的时间则要更早,据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从1990年就开始对儿童虐待数据进行统计,并每年公布一次。在这方面,香港社会福利署以效率高同样获得认可,其保护儿童资料系统(CPR)每年都会以最快速度公布儿童虐待案的情况,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早在明1日便已公布。其中对每一个个案中儿童受虐待的原因、施虐者的情况等都做出详细统计分析。

作为一个有着“师道尊严”传统的国家,“严师出高徒”、“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不打不成才”等观念在中国内地至今仍拥有众多拥趸。可以想见,教师虐童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在百度输入“教师虐童”,可以找到数百万个相关结果,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为媒体的个案报道和评论,几乎找不到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或者统计数据。

虽然相关报道称,自上世纪90年代起,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虐童问题,并加强预防宣传。但事实是,直到2010年,内地儿童福利信息系统才刚刚建立起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虐童问题建立起专业的统计与研究体系的今天,中国内地在这一方面的成果几乎为零。包括民政部儿童福利处、卫生部妇幼保健司等各个中央级别的儿童福利与服务机构在内,全国各地名目繁多的各类儿童福利机构至今尚无一家对虐童问题开展过成体系的研究和统计。

据《新京报》报道,2009年中日两国研究者共同撰写的《中日儿童虐待状况的分析与比较》中,中方的数据是通过“在两国出版物上统计儿童虐待案例”的方法收集而来的。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儿童保护组织提出的“中国受虐待儿童可以以千万计”的说法,则是根据网络调查分析得出的笼统结果。媒体评论称:一些内地媒体热衷于报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虐童数据,并且喜欢强调日益严重,实际上,完全没有统计资料才是最可J怕的,无的放矢,何谈防治?

防治教师虐童需填补法律空白

此次。温岭虐童女教师颜艳红因证据不足未被依法释放的消息一经,立刻激发了民众更大一轮的争议。只不过这一次重点已不在于声讨颜艳红本人,而是把矛头对准了漏洞重重的现行法律制度。

迄今为止,内地刑法中并无设立虐童罪。此次温岭警方是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颜艳红进行刑事拘留的。据悉,警方还曾考虑过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罪名,但发现均不适用于颜艳红的行为,即便是寻衅滋事罪,也颇为牵强。

内地现行的《刑法》是经1997年全面修订通过的新《刑法》典。其中第234条“故意伤害罪”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专家表示:由于颜艳红对儿童的行为并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轻伤以上的标准,所以不能认定犯有此罪。

而《刑法》第260条的“虐待罪”,则限定为家庭成员之间,规定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教师显然不属于受虐儿童的家庭成员,所以也不适用。

无奈之下,温岭警方只得认为颜艳红的行为属于《刑法》定义的寻衅滋事行为之_的“随意殴打他人”。《刑法》第293条规定,随意殴打他人,且情节恶劣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然而,在很多刑法专家看来,寻衅滋事罪位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下,是指对社会秩序产生破坏的行为,该罪侵犯的主要法益是社会秩序,而非公民的人身权益,教师在幼儿园教室的封闭环境内施虐,并无破坏公共秩序,主要还是侵犯儿童人身权,所以该项罪名充其量只是与颜艳红的行为有些接近,若以此定罪,十分牵强。此前温岭检方将案子退回补充侦查,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果不其然,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罪行法定原则,温岭女教师颜艳红最终无罪获释。将“虐童罪”人刑的呼声,自然响起。

实际上,当前中国内地法律所遭到的质疑,在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曾经出现过。美国社会对虐童问题的觉醒始于19世纪末,一个叫玛丽・艾伦・威尔逊的小孤儿,在寄养家庭不断遭到鞭打等虐待长达8年,作为美国社会公认的第一例虐童案例的当事者,在新闻曝光之后人们试图帮助她的时候却愕然发现,当时的美国“没有防止虐待儿童法,却有《防止虐待动物法》”。

此后,美国开始了完善保护儿童的法律制度的漫长历程。1874年,纽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防止虐童协会;1899年,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建立了第一个保护受虐儿童的少年法庭;1963年,美国政府儿童局制定了《举报法范例》;1974年,国会通过《防止和处理虐童法》,今天,全美50个州都有相关的立法和机构,虐童在大部分州都属于重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专家顾问组成员皮艺军表示:“当前在中国内地,包括《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内,原则上禁止虐待儿童的法律法规很多,但是大多是倡导性的,不足以保护儿童免遭伤害口”其中,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20年来,仅在2007年修订过一次,但仍没有足够重视虐童问题。即使是已有条款,也被一些法律专家评价为只有行为模式,没有法律后果,在司法实践中根本无法落实。

可以说,以法律形式约束教师虐童已经成为专业人士的共识。但是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则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张修改现有罪名,扩大司法解释,加重对虐待儿童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为代表的法律专家认为虐童罪与伤害罪没有区别,不需单独设立罪名,但是在量刑时要对伤害儿童的行为加重处罚。另有人主张修改“虐待罪”的条款,将约束人群扩大到家庭成员以外,如教师、保姆,甚至陌生人等。

但是大部分专业人士则认为将虐童行为单独定罪是国际惯例,势在必行。皮艺军认为,保护儿童免遭虐待应该“人法”和“人刑”两步走,―方面写入《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以虐童罪的独立罪名入刑。因为刑法应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其他法律尽其效用仍不足以调整时才能动用。这样一来,不管虐童行为轻重,将全部纳入法律约束范畴,多层次监管的效果更佳。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律专家透露,温岭事件之后,已经有组织和个人着手做事,希望尽快推进法制完善。“在中国下面做得多,下面促进上面,才会有一点进展。”皮艺军说。

另有法律人士提出,不管是完善现有法律还是新设罪名,立法仅仅是一方面,目前在法律执行方面也是漏洞重重。据介绍,一方面,由于现有法律对“什么是虐待儿童”均没有清晰定性。导致人们并不清楚虐待儿童的边界,很多人并不认为取乐、辱骂、忽视儿童的行为也属于虐待,这也成为法律判决时的障碍;另一方面,在内地,虐待类案件属自诉案件,然而被虐待的儿童通常年幼弱小,几乎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提讼,所以,一旦受虐儿童的监护人不了解情况,或者拒绝,而施虐者又不可能自己自己,就导致执行过程出现死循环。

在如何给虐童行为定性的问题上,很多国家都形成比较成熟的经验。以美国为例,联邦法律和各州法律都对“虐待儿童”有非常具体的定义和阐释。据介绍,各州基本认同有六种对儿童的虐待和忽视。分别是对儿童身体的伤害;对儿童的忽视;对儿童的待;对儿童的情感或心理伤害;抛弃儿童;以及或药品虐待。美国联邦法律甚至规定,除了直系亲属,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接触儿童头部,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均构成侵犯儿童人身权利,警察可以当场采取措施。

也有专业人士建议,不妨学习香港经验。与内地法律大而化之的概要式法律条款相比,香港社会福利署2007年修订的《处理虐待儿童个案程序指引》中,关于如何判定虐待儿童的形式上,以“身体虐待指标”、“犯指标”和“精神虐待指标”三大类细分了二十余条具体行为。与内地概要式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形成鲜明对比。

在法律执行力方面,考虑到虐童行为的隐蔽性、自诉的不可操作性,有专家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强制报告制度。自1974年美国通过《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要求各州要建立强制报告制度起,报告的人员范围在不断扩大,举报的内容也不断细化。大多数州要求任何人只要是“有理由相信”或“有理由怀疑”一个儿童受到了虐待或忽视,就要举报。对于知情不报者,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

制度缺失导致教师虐童频发

如果说以法律形式震慑和惩罚施虐者更多的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手段,那么如何从制度上预防虐童行为的发生,似乎更为重要。一些儿童保护专家和社会学者认为,温岭事件更多暴露的是中国教育制度上的漏洞。

一份由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1年共同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研究报告称:与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儿童是未来发展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不同,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内地从根本上存在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口的增加,以及相关的对儿童的各种福利支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影响是负面的。这就是众多儿童福利制度缺失的根源。

据内地财政支出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投入经费只占教育总经费的1.3%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直接导致了学前教育机构设置混乱,发展经费不足,儿童入园难、学费昂贵等问题。自然也就导致早期教育从业者收入低、压力大,也就造成该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者素质低的问题。所以,儿童受到虐待和忽视的问题自然普遍存在。

社会问题专栏作家“肉唐僧”认为,教师之所以虐待学生,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未成年人不具备防卫能力,针对这一群体的犯罪成本相当低。在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素质不高的教师把孩子当成负面情绪的发泄渠道;二是面对普遍存在的中小学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压力,包括幼儿园教师在内,大家互相比着对学生“严格要求”,以缓解内心焦虑;

“肉唐僧”认为,与基本处于放任自流地位的学前教育不同,中小学的义务教育制度也有助长教师虐童行为的负面功能。本来,学校应该是一个由政府、校方、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构建的一个开放的社会机构,五方应该是相互制衡的关系。然而由国家推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将学校逐渐演变为政府与教育机构合谋,以法定的形式剥夺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话语权、剥夺家长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机构。

这就造成一个现实:每一天,孩子们走进校园,大门一关,便处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教师利用政府、校方,甚至部分家长授予的权威地位,很容易获得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惩罚权。学生作为被管理者,自然处于弱势地位,被虐是必然的。

要改变这种校方、教师说了算的局面,可以效仿国外和港台地区,由家长组建家长联合会(PTA)。据了解,在内地部分学校,存在着类似家长联合会的机构,但是基本属于摆设,无法监督教师行为,也没有权利干涉校方决策。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开学头件大事就是成立家长联合会,由家长们自己选出代表,家长联合会在学校有自己的办公室,定期与校方沟通,参与学校管理事务,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方和教师的权力,大大降低了教师伤害孩子的可能。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5

一法律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关涉的若干法律领域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对儿童的年龄界定有不同的选择方案,大致有三种观点:学者段成荣等所指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学者吴霓等所指的儿童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6岁的儿童;叶敬忠所指的儿童是指所有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笔者认为,在留守儿童司法保护的问题尚处于研究探析阶段之时,不应过度拘泥于法条规定与一般的解释,我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措施的指向正在于对涉及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修订与政府政策的新的把握,基于此,应立于长远政策制度的制定与革新,我们比较认同第三种观点。

(一)留守儿童集中面临的成长困境及法益受侵害现状

1.监护缺失与心理缺陷危机农村留守儿童最为明显的特征在于脱离双亲,由爷爷奶奶等长辈亲属抚养即隔代抚养。一般来说,父亲会给孩子坚强、勇敢、权威等方面的影响,使孩子有安全感,母亲则会给孩子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体贴,父母的角色互有差异,但相互补充,相互配合。阴阳可以互补,但不可以相互代替,隔代抚养的情况下,长辈亲属大多疼爱成长中的儿童,但是往往农村地区老龄人口多是文化水平相对低层次的群体,因此经常的现象是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当,父母又远离家庭,造成应有的管教角色缺失,使得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这样的恶果之一就是留守儿童往往因缺少母爱或父爱而在幼小的心灵上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并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自卑、忧虑、失望,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久而久之会导致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形成。这些性格缺陷与心理障碍都为留守儿童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与成为违法犯罪的主体埋下了伏笔。

2.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偏移在我国,城市化正处速发展之中,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一定比例的农民通过进城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或者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门路,但是这种物质上的逐渐富足却未能给农村儿童的成长带来应有的福音。根据某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初中、高中的辍学率日渐攀升,有些地区竟已波及小学教育,究其原因在于进城务工而带来的拜金主义与打工至上主义的思潮,很多家长看到很多打工者没有文凭却可以赚大钱,而自己子女接受教育却还要花费大量金钱,而且受到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毕业无工作现象的影响,很多家长因此要求或强迫子女退学外出打工,“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又开始滋生,在这种现象与思潮的冲击下,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不思进取,学习成绩差,很多学生开始把人生目标确定为辍学外出打工,于是在学校里混日子,不求上进,这都导致留守儿童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偏移,而一旦形成不看书学习的心理惯性,很难再回归校园。

3.呈现留守儿童作为侵害主体与被侵害主体的格局一方面,留守儿童双亲务工在外,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监护与家庭保护,往往成为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通过各种调查数据及大量新闻媒体的报道,近年来留守儿童人身生命等法律权利受侵害等现象频频出现,不仅包括自杀、溺水等由于监护缺失而发生的悲剧,而且更多的是作为、拐卖儿童等犯罪的侵害主体,在公安机关解救的被拐卖儿童中,绝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本应处在幸福童年状态的留守儿童,却成为最易受违法犯罪侵害的主体,基本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在农村青少年犯罪群体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比例。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①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健全的家庭成长环境与管理教育,往往具有一些特定的心理与性格障碍,而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由于受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治安境况日益复杂多变,留守儿童易暴露在不良的社会环境中,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易受违法犯罪分子的教唆,行为容易越轨,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法律保护的主体视角来讲,无论是作为违法犯罪侵害主体与被侵害主体,都是合法权利的受害者,这是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受监护权、受教育权、人身生命等权利的缺失,才使他们成为受害主体或走上本不应该的违法犯罪道路,预防与控制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已经刻不容缓。

(二)留守儿童纳入司法保护具体法律领域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受侵害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在社会常规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基层组织等)调整未果的情况下,就要借助于法律的规制与保护,而仅仅借助于分散于各个部门法的零星法条是不足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的,只有首先针对留守儿童或者为成年人的现状予以系统整理分析,纳入具体的法律领域,从而制定系统化的司法适用保护措施。

1.民法领域,留守儿童法益受侵害集中体现为受监护权的缺失。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由此可见,监护权的行使有顺序限制,即首先需由父母双亲行使监护权,在父母死亡或者无法行使监护权的情况下,才能由下一顺序的监护人行使监护权,而留守儿童缺乏的正是缺乏父母的“适格监护”。虽然大多存在着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隔代监护”但现实状况已足以证明这种监护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是不足够或不失格的,这与父母双亲监护权的行使效果截然不同,与其他监护适格的同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适格被监护权”无疑被侵害,损害了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2.刑法领域,留守儿童受侵害的法益主要表现为人身权。人身生命权是我国宪法及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权利,是公民最为基本的权利和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受犯罪的侵害频率已不容忽视,留守儿童的生命权、健康权等正在被杀害、伤害、、拐卖等刑事犯罪所侵蚀,这是留守儿童面临问题外化的最为严重的方面。

3.其他法律领域,主要表现为宪法等法律部门规定的受教育权、发展权、平等权、社会保障权权等。《宪法》第四十六条对公民的受教育权作了原则性规定。《教育法》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受教育权是公民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而留守儿童日益上升的辍学率无疑是对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极大侵害;我国任何公民都有发展自身的权利,而留守儿童由于监护缺失、辍学较早未能受到应有的适应社会与发展自身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教育,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形成自身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城市儿童相比较,农村留守儿童本来在接受教育的条件设施、教育投入等方面已经远远落后,再面临双亲在外的境遇,根本无法与同龄儿童展开平等的升学、就业、等方面的竞争与发展,这是对留守儿童平等权的变相侵害。

二留守儿童司法现存问题的因果关系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问题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调查研究当前留守儿童的数量、心理与成长状况以及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具体矛盾,针对具体矛盾分析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对症下药,才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此问题的长效机制,而留守儿童当前生存状态的研究,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感性数据升华为我们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总结出集中体现的问题,全局把握,防止流于表面与形式,这是由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迫切性与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要求所决定的。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人们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单元细胞,家庭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环境,而且也是人类个体社会化最初和最重要的形式。人出生时只不过是一个带有人的自然属性基因的动物,其社会化的程度和方向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资料均表明,儿童早期生活经验深刻地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①而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恰恰缺失的就是这种适格家庭、适格监护、适格社会化过程,因果关系复杂但却有清晰的主线,留守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接受的家庭或父母的关爱、受教育获得的知识、社会化获得的心理与品格机制皆不同程度少于或不同于同龄儿童,一方面使留守儿童自身面临着成长困境,另一方面容易因不良诱惑和缺乏家庭管制因素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两者纵横交错,但都源于家庭监护的缺失与父母的“重养轻教“或“重养而不懂教”,留守儿童现存问题根本原因也就在于这种最初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因素的缺乏。

(二)社会监督与保障缺位。这主要体现为农村基础教育不适格以及基层民政部门、农村村委会等基层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监督保障工作不力。基础教育是除家庭因素塑造儿童身心与知识智力正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良好的教育内容与校园人性环境可以缓解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压力,使不良成长因素缓解与消除。而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不仅存在全国中小学教育面临的学习负担繁重等通病外,更面临着农村中学的特性问题,如教育基础设施差、教师体罚虐待学生问题严重以及学校周围治安环境不良等,并且缺乏社会的关注,多年来并无改善的迹象;农村留守儿童多家庭贫困,教育花费皆出自父母在外务工所得,父母一年务工所得基本只能维持收支平衡,基层民政部门在奖励优秀学生方面可能做了良好的工作,但在关注贫困家庭儿童与问题儿童方面工作缺乏深入,流于表面;农村村委会等组织在留守儿童出现受侵害现象时不能尽到起码的监督义务与保障工作,对儿童成长的农村环境与问题缺少关注,对在外儿童双亲监护缺乏监督与通知的义务。在缺少父母关爱和监护,缺少学校的人性关爱与教育,缺少社会的关注与有效监护、关注等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并且多放任自流,从而造成社会化过程的严重扭曲,这与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与平等友爱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三)司法保护的空白。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而言,目前只是在《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等内容,最为明显的缺陷在于与司法保护的现实脱节,一旦未成年人特定规定性的权利被侵害,缺少具体程序操作规程来维护其权利,法条权利规定多为空洞的规定,尤其明显的就在于受教育权的状况,一旦广大农村地区的儿童因贫困等原因而面临辍学困境时,政府与社会多是调拨资金和社会捐助,但对于广大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而言长期处于“黑洞”状态的;另外,对于未成年人监护的具体内容、被监护人受侵害的惩戒措施与监督缺少法律规定,这与美国等国家的特定情况可剥夺监护权等法律规定相差甚远;在留守儿童乃至未成年人相关法律问题的适用上,既缺乏对于被害主体为未成年人的特定强制性惩戒规定,而且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而言,在青少年法庭的设置、回归社会保障等方面,司法机制的欠完善和漏洞是显而易见的。

三留守儿童司法保护机制构成要件与社会互动机制的建立

针对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建立有效社会工作机制与司法保护机制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主线,也可为留守儿童合法权利的维护提供切实的途径与实际的保障。社会工作机制是基础,司法保护机制是保障,二者不可缺其一,这是由留守儿童问题的涉及社会因素的广泛性与法律的性质决定的。

(一)社会互动机制

1.政府部门的宏观统筹工作。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从城镇与乡村发展的长远来看,缺少对农村居民强有力的经济发展推动措施,工作流于表面,真正惠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优惠与支持政策仍欠缺,需要切实的政策来提高农民收入。另外,乡镇企业不仅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如果农民能在乡镇企业中谋求自身发展,则必然会减少外出务工数量,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意义不言而喻。(2)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措施,应逐渐弱化乃至取消因户籍制度而带来的城乡隔离,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带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改革,消除进城农村青年进入城市生活体系的壁垒,使进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建立农民举家进城制度,使农村儿童在随父母进入城市,并能享有同城市儿童平等的教育入学与升学、医疗保障等资格和条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2.家庭教育与关爱的回归。在目前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民举家进城机制未建立之前,对广大农村地区群众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教育,使其认识到子女的教育与成长需要的教育与关爱,即使务工在外地,也不应忽视对子女的适当管教,应“重养且重教”,应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沟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指导教育,而不能放任不管,或仅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业。应常回家看看孩子,并利用电话等现代工具强化交流和沟通:利用书信和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家中的情况。要千方百计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和温暖,少些寂寞无助,多些深情关爱;让他们感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心却在自己身上。①

3.发挥学校基础教育与人文关怀,为留守儿童营造大家庭“监护”环境。学校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儿童在校期间实质上行使着“监护人”的部分职能,可以通过加强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机制与儿童事故责任制来发挥学校的角色作用。学校可采取建立留守儿童学生专项档案管理的办法,在留守儿童入校之初,学校就进行调查摸底,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定期记载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们父母在外地的通讯地址、电话,以便在出现教育问题时,能与其父母及时的沟通和反映;对于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因学校及教职工失职或管教缺失造成的儿童意外事故及受到违法犯罪的侵害,在其过错范围内,学校及其他个人责任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社会帮助与监督机制。社会组织尤其是媒体应加强舆论工作,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宣传,以引起全社会关注;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社会帮助留守儿童的力量;政府部门应鼓励创建并充分发挥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也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以村委会为基点,以乡村小学为依托,建立对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网吧等机构的管理,尽量使留守儿童成长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留守孩子教育指导中心,对其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与独立生活的本领。

(二)司法保护机制

1.加强立法工作,将未成年人相关权利更加具体化于相关法律。

(1)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与《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民工子女随父母在异地接受教育、享受医疗保障等的平等权及法律程序保障机制;对于民工举家进城制度应在相关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克服目前相关法条较零散,难以体系化,民工维权与执行保护措施无法律依据的现象,从而从根本上为农民群体的生存尊严与法律权利的维护提供保障。(2)国家应当通过立法形式在《民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国家监护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即在基层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中设立专门的监督监护机构,对父母以及其他选任的监护人予以监督,确保监护人能恰当地履行其监护义务,及时纠正监护人的不当行为并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交法院予以刑事处罚。对不能合格行使监护权的父母可借鉴国外做法,在特定情形下剥夺其监护权,以督促家庭监护的适格行使,使留守儿童纳入国家法律的实际保护之中。

2.对涉及未成年人尤其留守儿童的案件建立专门的案件处理机制。一方面,严格执行《刑法》、《民法》及相关法律,对于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教唆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主体要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儿童生活的治安环境。另一方面,对于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案件,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案件处理机制方面有别于成人违法犯罪案件:(1)设置专门的青少年法庭,并在处理少年案件方面具有整套行之有效的审理经验与方案;(2)在审理少年案件时,适用特别的诉讼程序,审判人员与审理程序具有人性化的特点;(3)对少年违法犯罪的定罪量刑方面有专门规定,着重感化与教育;(4)执行惩戒措施的场所与教育管理机制有专门规定,特定法律情形下可代之以密切监视、加强看管和安置在教育管理机构内。

3.社会组织与司法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司法部门与家庭学校等的联系与合作,信息沟通应及时有效。一方面,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对于侵害学生、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案件和教唆、胁迫、引诱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等案件,应依法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等一贯的未成年人案件处理原则,侧重于教育与感化,最大化对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使其能以较佳的状态回归社会。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6

纪伯伦说:“许多学说都像窗玻璃。我们通过它认识真理,但它又把我们与真理分开。”我们语文教师之所以对儿童的语文学习有许多偏见,就是因为用“纪伯伦式的玻璃”将自己与儿童语文隔离了开来。为了提升自我的儿童研究能力,我们必须采用下面四个策略,进一步走进母语,走进儿童,提升自己观察儿童语文学习图景的清晰度。

一、“档案研究”策略:运行长线化的课堂观察,建设“瑞吉欧式”的语文学习档案

对于儿童的语文学习来说,我们作为指导教师,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都是盲目的。“暗箱”式的语文学习,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师清晰地研究儿童语文学习的活动。要提高语文教师的儿童研究能力,就必须去“探照”儿童语文学习的内在机制与原理。那么,如何让隐身着的语文学习过程能够像照片那样“曝光”呢?瑞吉欧的儿童档案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在儿童学习语文的各个阶段,我们要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语文学习的前期准备开始到课堂教学的延续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做好详尽的记录。记录的内容不仅要有儿童的语文学习成果,还要有他们语文学习的过程,从而能够完整地反映出儿童如何制订、执行和完成“语文学习”这项个别化工作计划。按照瑞吉欧的教育理念,记录是对儿童学习和教育活动的说明和解释,是以任何一种形式记载能够提供足够信息帮助理解所记录内容的活动。语文教师可以凭借记录来研究儿童的语文学习工作。如果我们建立了关于某个学生的长线案例记录,就可以分析其纵向的发展变化,描绘其语言成长的真实曲线,确认对“这一个”学生或“这一类”学生语文学习来说最有效的策略、最优化的路径,甚至可以提取出我们最缺乏的关于语文学习的微观指导策略。比如,长期跟踪一个学生的阅读和作文,建立“读写关系档案”,就可以发现儿童积蓄的语言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激活。有了瑞吉欧式的档案研究,才能够让教师更走近儿童,更逼近语文。

二、“全程故事”研究策略:捕捉非正式的儿童故事,建设“可凡倾听般”的儿童语文CE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时空中,学生的密度过大,导致师生的个别化交流严重受阻。实际上,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占绝对比例的是教师和“学生整体”的对话,教师无法捕捉到学生的“全信息”,对儿童的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在课堂教学时间紧、学生密度大的情况下,我们究竞如何才能做到师生交流的渠道畅通、语文学习的信息灵通呢?

1 捕捉非正式的语文学习故事。语文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课堂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语文的新鲜故事。课后,我们要主动地和学生交谈,最好采用聊天的方式,积极倾听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喜与忧、笑与泪。为了搜集更多的故事,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爆料”,相互讲述。为了激发儿童讲述故事的热情,我们还可以定期举办“语文故事会”。这些新鲜的故事有效补充了语文课堂学习中所稀缺的“个别化”信息。值得重视的是,我们从非正式渠道捕捉到的信息,往往更能反映儿童学习语文的真实状况。对这些第一手资料如能认真地加以分析,就能够建立起立体化的信息资源库。许多名师的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文有“故事”,就表明摸着了门道,就更有可能学好语文。“故事研究”是我们研究儿童学习、提升研究能力的好素材。

2 举办制度化的儿童语文CE。所谓儿童语文CE,就是允许儿童就语文学习的话题自由表达。语文教师要把儿童的表达看成是天赋的权利,明确自己有义务倾听儿童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诉求表达。我们可以建立班级小通讯社,由儿童自主管理,包括确立选题、组织采访、写稿以及编辑,然后由班级或校园媒体来播发他们的新闻。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语文应该这样学”的微型演讲。CE成员关于学科诉求的自由表达,不仅体现出儿童自己的“语文生活”状态,更包含着他们对成长于其中的语文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如果我们让儿童语文CE展开真性化的运作,就能有效吸纳“活”在孩子当中的最新鲜的语文学习经验,及时发现语文教育中的误区,从而迅速反思、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反应和感受是我们判断语文教育是否成功的第一依据。举办制度化的儿童语文CE,无疑是提升语文教师儿童研究能力的一条捷径。

三、“童年文本”研究策略:解读生态式的童质文本,验证“历时性”的语文学习规律

我们研究儿童的语文学习,显然无法凭空进行,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文本。有了童年语文学习的相关文本,即“儿童主角化文本”或“童年文本”,包括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优秀的儿童文学文本,母语学习成功者的童年回忆文本,我们的研究就会由虚空走向平实,从粗略走向精细,自模糊走向明晰。

1 解读童质的文学文本:更准确地把脉儿童心理,发现缪斯性母语的激活手段。儿童文学,包括童话、故事、小说、寓言,也包括儿童诗、绘本。在儿童文学中有丰全饱满的儿童形象、丰富复杂的儿童心理。有真切平实的儿童学习、真实鲜明的儿童反应。我们完全可以说,优秀的儿童文学,蓄积了极为丰富的儿童信息,是一座儿童研究的海量资源宝库。优秀的儿童文学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常备知识库,不仅因为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的主体部分,还因为它用感性而富有启迪性的特殊方式来表现儿童的世界。儿童文学是一种人学,安徒生、贝洛尔、金子美玲等人的作品,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进入到儿童最深层的心灵层面中去的捷径。孩子的游戏精神、儿童世界的同一性、母语学习的缪斯性……这些很抽象的理论在儿童文学中都得到了最形象化的表现――儿童文学是把孩子具体真实、可感受的心理特征与现实表现展示出来。因此研究儿童文学,有利于提升语文教育的“儿童研究”能力。

2 解读童质的回忆文本:更有效地淘洗经典智慧,筛选儿童化语文的学习经验。不同历史时期的童年总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历时性的语文学习也总有它的相通性。我们语文教师要有一种回观童年的习惯。回想一下,自己身为儿童的时候,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语文?“连观”过去和现在,究竟用哪些方式来学语文最有效?童年的语文学习经历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语文教师经常回望自己的童年,可以让现在的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另外,有很多的童年母语学习的成

功路径,尤其是许多成功的母语学习者,那些著名的作家、经典歌曲的词作者、有深厚文学底蕴的科学家,他们的童年母语学习经历都是最优质的儿童研究样本。我们只要确认一下那些叠合的部分,就能发现童年母语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正确方向。当我们用研究的目光来阅读《名家谈语文学习》这样的回忆录时,是能见证中国传统母语教育的规律的。

四、“绿色团队”研究策略:建构具体化的研究观,力行“全清晰”的儿童语文研究

孤立研究的时代应该过去。现代化的研究必须靠“绿色团队”的全面合作。我们要将儿童语文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展开“具体化”的团队研究。有了具体的学生观、合作观、教研观,我们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研究的清晰化。

1 建立具体的学生观,实现语文课堂的“全呼吸”。语文教师要能呼吸到教室里的各种气息,将教室内所发生的语文学习信息全部收纳于心中。我们只有和一个个学生更多地产生心灵共鸣,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才能变成一种可能。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语文教师需要有具体的学生观。真正的教室里,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在可以供语文教师“全呼吸”的教室里,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个一个的学生,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语文关系”。你还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一种联系,尊重学生在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成长轨迹。师生一对一的心灵沟通多了,就能清晰地看到更多的“这一个学生”,这对提升自己的儿童研究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建立具体的合作观,实现语文教室的“全开放”。语文教师之间相互开放,就能分享更多的儿童研究经验。教师的开放首先是教室的开放。所有的开放对别人,同时也为自己。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走课,呼吸相同与不同的课堂气息。相同的气息、相似的现象,可以让我们确认儿童语文学习的共性现象与普适性原理;不一样的状态,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儿童语文学习的复杂性,用生态多样化的方式来研究活性的儿童语文。开放的教室、开放的语文教学现场,会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儿童母语学习的图景就会渐渐地清晰起来,儿童学习母语的秘密就会渐渐地主动揭开神秘的面纱。教室的开放,还包括教室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开放与对话。我们除了课堂的倾听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一切的可能倾听课堂之外儿童的“语文声音”。为此,我们可以从倾听出发,利用班级展会,召开和学生的“对话型展会”“语文展会”,就“如何看到生活中更多的东西”“如何做到‘自己地阅读’”之类学生们平时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相互交谈,帮助学生把潜藏在沉默背后的声音化译成具有形式和意义的语言。语文学习进程中所浮现出来的童声,有助于我们打开“语文学习的黑箱”。

3 建立具体的教研观,实现语文学习的“全触摸”: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自己教学的创造和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性教研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过去以“建立交流关系”为中心所进行的案例研究的那些经验“内容”作更具体的研究。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语文教研活动应该是低空慢飞,最后还是要着陆的,毕竟真正的智慧总是来自“教育田园”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树立具体的教研观,重视琢磨、思考教室中的教学实况和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努力做到具体地谈论语文教室里所发生的种种事情,最好能够清晰地描述某个学生的一个问题、一种反应,自己哪一堂课上哪个教学环节所遇到的困难、所引发的思考。基于观察到的语文事实去彻底地了解学生的面貌,真正触摸儿童学习语文的历程,呼吸儿童语言成长的气息,进行具体的交流。日本福井大学附中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仿效,他们的实践记录本中常常会出现一个个学生的名字。有了具体的环节、具体的学生,才会有具体的语文研究、儿童研究。教师作为具体实践着的学习者至关重要,经常开展聚焦于语文课堂的“细节研究”与针对个别学生的长线型“案例研究”,对提升自己的儿童语文研究能力肯定是非常有效的。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7

我参与的课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下面我从研究的过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惑等方面做简要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7年4月~2017年8月),准备阶段。

首先,我们在4月2日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省市等有关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强化教师责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4月11日,我们选取了6名有志于做课题研究的老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并着手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登记,建立了各班级共63名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并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

5月16日,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各人汇报所了解的各班级留守儿童行为品性、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教育现状,确立实验内容,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5月23日,我们根据研究方案,进一步制定了学习制度、帮扶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等相应的保障制度。

第二阶段(2017年9月—2017年8月),研究阶段。

收到立项通知书后,我们立刻与9月19日进行了传达,并集体学习了有关问题学生教育的理论。

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行为品性、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现状及影响的主要因素,课题组参考了有关资料于10月19日编制了问卷。问卷分为四个大部分,分别是,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教育状况。每项都设计了很多问题。问卷设计好后又请学校其他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10月24日,课题组成员对各班级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期中考试后,学校开家长会的时机与留守儿童学生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座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11月7日,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深入了解留守儿童行为品性(包括思想状态、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目的等)、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健康、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安全保障等)、心理健康(包括性格情感、自我认识、社会适应性等),经过认真分析,写出了调查报告,初步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转变的方法。

接着又拟定测试卷,对留守儿童进行品学综合测试,各班抽取2~3名得分较低的学生(智力正常)作为问题学生个案,并建立个案档案,收集他们的评价材料(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监护人、同学的评价)、实物材料、档案材料。找出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各种因素:主观因素(学生自己的智力、行为、习惯因素等)、客观因素(家长因素、监护人因素、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影响等)。然后我们讨论商量对策:

主要有1.建好留守儿童之家,(一方面在学校中,我们还联系有条件的村委会,例如西平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亲情QQ,使留守儿童在课余有一个文化娱乐、交流感情的休闲场所。

2.开展主题班会、走进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现状,不断发现新的情况,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边实验边研究,让留守儿童学得安心,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3.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活动中受启发,在交流中受教育,在相处中求愉悦,从个性中找共同点,从共性中找差异。探索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我们总结出要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重点做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构建了对留守儿童做到“四掌握”“四管理”,“当好五员”的教师管理办法。

二是,搭建起了对留守儿童“三多”“三沟通”班级管理平台。

三是,建成了对留守儿童学生“五个一”活动的学校管理机制。

四是,筑起对留守儿童学生“十个一项目”的系统管理工程。

第三阶段(2018年9月—2018年4月),总结阶段。

1.收集汇编研究资料;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整理有关调查数据及材料,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出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案。

2.积极组织论文投稿;

3.完成结题报告;

4.课题结题鉴定。

下面说说课题研究成效:

1.学校办学层次得到提升。促进了教师走向专业化,构建了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有1人次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5人次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1人次获得市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3人次获得县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1人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2人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2人次在市级以上刊物,12人次学生作品在市级以上交流或获奖。

2.学生成长得到了保障。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儿童,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

3.家庭和谐得到维护。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4.社会稳定得到加强。对减少青少年犯罪、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

下面说说困惑或者希望

课题研究之初,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从政府层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台的文件还不多,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出现的情况还真不少,单单指望教师抑或学校难以完成,需要全社会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长等多方面联手共同解决。我们也欣喜的看到,2016年6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发(2016)13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我想有了全社会的重视,我们这个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课题才算真正结题。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8

一、儿童蜡染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1.蜡染艺术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操,发挥创新能力

蜡染图案以写实为基础,且图案纹样极其多样,这种多样的图案多出自天真的想象,而儿童恰恰具有与生俱来的天真的想象力。蜡染工艺十分细腻,从点蜡到染色、去蜡等过程,无不需要认真仔细,动作规范,蜡染课程的设置无疑加强了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儿童蜡染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为我们对儿童直觉思维的培养找到了实施途径、培养环境和创作气氛,为我们继续探究儿童感性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蜡染艺术要得以传承

我国近年来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蜡染课程作为基础美术教育,人文性质非常浓厚,是学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蜡染是古老的艺术,又是年轻的艺术、现代的艺术,它概括简练的造型,单纯明朗的色彩,夸张变形的装饰纹样,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也顺应了现代的审美要求。而儿童蜡染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富于创新精神的儿童去继承和发扬光大。这对保护和传承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文化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儿童蜡染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今素质教育的极力推进下,许多学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学校已经推行了儿童蜡染课程,编制了蜡染校本。在近年来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1.意识薄弱,不重视蜡染课程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故意加强了考试必考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的高强度课程训练,而削弱其他非考试科目课程的教育,有的学校甚至半年才上一次蜡染课。许多家长也抱有同样的思想,限制儿童的早期艺术教育,让儿童把时间都花在主课上,希望他们的主要功课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教育重心失衡,势必压抑了儿童潜在艺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进行完善的素质教育。

2.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许多儿童蜡染校本课程中内容并不丰富,主要表现在:①缺少图表和彩页,让校本课程显得枯燥乏味。很多具体的、晦涩难懂的知识,没有运用彩图甚至声音课件的配合去进行教学。②缺少实践课程设计,没有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造成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轨,不利于儿童素质能力的提高。③缺少团结协作。许多蜡染工艺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在有限的实践课程当中完成课程任务。而学校的校本课程设置中恰恰缺少这种通力合作的工艺流程训练,造成儿童的团队意识薄弱。

3.教师对课程陌生,缺乏研究能力

学校的许多教师没有参加过专业的蜡染课程教育培训,造成了教学中只擅长教育理论,缺乏实践指导。例如,蜡染的材料选择、颜色调配上都缺乏经验。教师对蜡染课程的研究能力匮乏,必将导致儿童受到有错误或不全面的引导。

三、儿童蜡染校本课程设计

针对以上蜡染校本课程开发后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儿童蜡染校本课程做出如下的调整和改进。

1.加强课程组织建设管理

上到政府教育机关,下至各个学校都要对蜡染课程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儿童蜡染校本课程的组织和设计建设,献计献策。从校本课程研发项目组的成立,到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教育部门一定要统一领导,落实任务,并实行监督。对于各个部门提出的课程设计意见要尽快开会研讨,分析利弊,选出利于教学的设计方案。对于教学蜡染课程的教师要定期的组织相关培训,每年安排教师用一段时间去贵州等蜡染的发源地亲身体会民风、民情,并和当地的专家探讨儿童蜡染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增强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

2.课程服务的对象是儿童,教育要有的放矢

儿童蜡染校本课程的服务对象是儿童,一切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出发,逐步深入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蜡染图案纹样十分丰富,有几何形,也有自然形象,一般都来自生活或优美的传说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可以选取儿童乐于接受的动物、卡通图案等,也可以通过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引入正题。关于实践课程,可以增加例如蜡染包的制作,融蜡、裂蜡、染色等过程都会让儿童感到无比新奇,逐步提高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提高课程开发创新力

儿童蜡染校本课程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要丰富多彩,积极创新。这样才能增加儿童的兴趣,提高他们浓烈的民族文化的欣赏意识。通过教育实践总结出的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保留,对于学生们厌烦的项目也要及时摒弃。例如,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设计中增加了“工艺开心坊”栏目,可以让儿童极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染服装或者布包,还有“大家一起来蜡染”等加强儿童团结的项目,小朋友们玩得也很开心。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推介。

结语:

总之,蜡染作为民族气息浓厚的古老的文化艺术的同时,又是年轻的艺术,现代的艺术,它概括简练的造型,单纯明朗的色彩,夸张变形的装饰纹样,既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顺应了现代的审美要求,值得儿童传承下去。儿童蜡染校本课程正是传承这种艺术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加强课程设计的组织建设管理、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创新能力,从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努力让儿童们接受到最好的民族艺术课程教育!

上一篇:学前班数学教案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环保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