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改善要点范文

时间:2023-09-28 10:31:30

工作改善要点

工作改善要点篇1

传统的IE借助的是秒表以及相应的办公软件来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新型的IE模型可以利用视频技术以及专业的IE分析软件来保证数据的可追溯性以及有效性,还可以降低IE工程师的工作量。视频拍摄主要是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追溯性强,此外可以反复进行细致的分析,导入到专业的IE软件,应用软件工具对视频进行详细分析,将操作过程细分成各个操作单元并且记录各个操作单元的时间,标记正常动作、辅助动作及异常动作,这样在建立标准工艺时可剔除异常动作,进行改善时也可以重点针对辅助动作,这样能有效地减少每个岗位的工序节拍时间。经分析某帝度品牌洗衣机B产品总装线共有工序75个,操作人员80名,瓶颈节拍时间为32.88s,总加工时间为1707.69s。在进行工序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瓶颈岗位、重点岗位以及有问题的岗位进行重点标记,主要记录这些岗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作为单工序改善优先进行的内容,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2报表制作

报表制作是在分析完成后,在系统内生成相应的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以及平衡率山积表,明确了解生产线的人员分布以及工时利用情况,为下一步的改善做基础。生成报表主要有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平衡率山积表以及标准作业指导书。标准工时与人力排布表可以作为标准工时以及标准人力的规范文件,指导生产过程的工时及人力投入;平衡率山积表主要是了解生产线的平衡情况,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工时损失,可以作为改善依据;标准作业指导书主要是指导一线操作人员按照其规定进行生产,保证操作的标准化。这些标准报表就是某一产品的标准化工艺文件,IE人员、工艺人员以及现场操作人员均可以依照这些内容进行生产活动。

3单工序改善及改善验证

单工序改善的主要目的是对生产线进行基础梳理,确保每个工序的节拍时间最短,降低总加工时间,进而可以进行生产线平衡改善。在进行工序分析时,会记录相应生产工序的问题点,得出工时数据后,可将两者进行综合对比,进而选择对生产线的部分工序进行改善,应用相应的改善方法进行改善。B产品的单工序改善主要是对部分岗位的操作布局进行了改善,同时增加了部分专业的工装,应用了IE七大手法以及MOD法等,减少了部分工序的节拍时间以及劳动强度。改善后需要对改善的岗位进行再次视频拍摄与工序分析,确定改善效果。经过分析总加工时间由原来的1707.69s减少至1675.31s。

4生产线平衡改善

生产线平衡改善主要是提高工时利用率,降低瓶颈节拍时间,提高整体效率。主要是将组成工序的作业单元进行重新分配,使各工序的节拍时间趋于一致。进行先平衡改善时可在IE系统中使用生产线平衡改善工具,直接编辑相应工序的各个作业单元,形成初步方案并作效果预算,最后按照方案执行改善,改善过程中可以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5生产线平衡改善效果验证

改善完成后要对相应改善后的岗位进行分析,然后再生成平衡率山积表,确定改善效果,如效果未达到理想要求,则继续进行改善。下表是B产品改善后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6确定标准

改善后的作业内容就可作为B产品的标准工时与标准工艺,并制作或修改作业指导书,规范工艺标准。确定标准是工业工程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人认为工业工程技术是改善的技术,其实质应该是改善与确定标准的技术,有了标准就可以固化生产过程,确保改善效果的持续有效。

7生产信息记录及生产线观测

以上的改善过程是理论上的改善,属于产能改善,但是实际产量也会同比有相应上升,只是未能达到产能的水平。B产品在改善前每小时产量为90台,改善后每小时产量为120台,改善率为33.3%。与理论产能每小时132台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记录生产信息并且对生产线进行观测,了解并解决影响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促使实际生产产量更接近产能。在生产信息记录及生产线观测过程中,可以利用效率管理体系对生产线进行工时效率管理,统计生产线的综合效率、加工效率以及作业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效率损失,促使实际生产产量达到产能数据。

8结论

综上所述,运用IE技术的改善行动效果相当明显,因此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现在国内企业对工业工程的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进一步推广和运用,以发挥更好的效果。系统的IE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规范改善过程,确保IE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工作改善要点篇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2011〕54号),进一步改善我省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重要性的认识

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2006年起,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我省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然存在,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全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做好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二、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按照“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推进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为改善民生办好事、实事。

(一)认真做好国家试点工作。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确定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我省85个县在列。中央财政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含县城所在地学校的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资金60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各试点地区和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营养食谱、原料供应、供餐模式、食品安全和监管体系等好方法新路子,为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积累经验。国家试点县要按照一县一方案的要求,尽快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后实施。

(二)全面实施省级试点工作。在国家确定我省85个试点县的基础上,我省其余44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试点县,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的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与国家标准一致,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资金600元),所需资金由省与州(市)共同分担,具体分担比例为:昆明市、玉溪市由同级财政全额承担;曲靖市、红河州按照5∶5分担;楚雄州、大理州、西双版纳州按照6∶4分担;保山市、丽江市、普洱市按照8∶2分担;昭通市、文山州、德宏州全部由省财政承担。

(三)积极改善就餐条件。各地要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将中小学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要坚持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搞超标准、豪华建设,加强建设改造工程监管。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和没有学生寄宿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和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

(四)加强工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配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农村学校食堂配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解决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专业培训等问题。一是利用中小学区域局调整后的富余教师,通过培训,充实进学校食堂作为后勤人员。二是对外聘用食堂临时工勤人员,支付聘用人员工资,经费由当政府自行解决。三是依法加强对营养改善计划的资金管理,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的学校要健全财务机构,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要切实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定期全面公开学生营养改善经费账目,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鼓励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积极参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努力在改善就餐条件、创新供餐方式、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作贡献。

(六)建立完善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天小学4元、初中5元(全年按照250天计算)。我省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将补助范围扩大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所有寄宿学生,所需资金按照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分担办法由中央、省、州(市)共同分担。

三、切实加强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领导

(一)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由省人民政府领导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各州(市)、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二)成立专家工作组。成立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家工作组,指导学校做好学生营养配餐、科学饮食服务,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等。各州(市)、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专家工作小组。

工作改善要点篇3

一、全面落实好第二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减轻农牧民负担

第二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三改革、五完善”,即: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取消牧业税,逐步取消农业税;改革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化解乡村两级债务办法,完善农村牧区社会公共事业和集体公益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牧区土地和草牧场承包制度,完善涉农涉牧收费和价格制度。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三取消”的落实。自年起,除烟叶外,全面取消其他农业特产品的农业特产税、牧业税,逐步取消农业税。各地要将已经征收的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必须在年年底前退还给纳税人;同时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市税改办已提出的农业税降率工作具体意见。

(二)继续深入开展嘎查村撤并和农村牧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作。自年以来,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原则要求,把嘎查村撤并和农村牧区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当做减少支出压力,防止农牧民负担反弹的最有效的措施来抓,多数旗县区大幅度地进行了嘎查村撤并和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作为第二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尚未开展这项工作或开展力度不够的地区,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加以落实。市税改办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查。

(三)加大调研力度,尽快提出“三改革”、“五完善”的工作方案。各旗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要分工协作,按照税费改革办公室的总体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各级税费改革办公室要研究制定本地区第二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级宣传部门要研究制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各级编制部门、人事部门要研究制定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实施方案;各级民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撤乡并镇和撤并嘎查村实施方案;各级教育部门要研究制定教育布局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实施方案;各级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完善县乡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各级农牧业部门要研究制定嘎查村级财务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市直各部门的实施方案要按市税费改革办公室规定的时间上报,由市税费改革办公室汇总后提交市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各旗县区的实施方案要经所在旗县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讨论批准后,报市税费改革办公室备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税改工作氛围

(一)各地区要充分认识第二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决策和部署上来。

各地区要把加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建设作为推进工作的一项组织保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全责的领导机制,各有关部门从全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同时各地区税改办要配备3至5名责任心强、熟悉税费改革的同志作为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各地要于年11月30日前将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成人员、办公地点、联系方式报市税费改革办公室。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各旗县区要于年12月上旬召开本地区的第二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全面启动第二步农村牧区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促使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消除疑虑,积极参与改革、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保证改革工作平稳运行。

三、认真做好税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改革成果的持续巩固

工作改善要点篇4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坚持以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实践探索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二、*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制定并落实“三定”规定,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各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和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央编办牵头)。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政府信息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国办牵头)。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订改革方案;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和事权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机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牵头)。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研究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制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方案;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财政部、税务总局牵头)。

(三)深化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研究制定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人民银行、财政部负责)。

健全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制;完善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人民银行牵头)。制定信贷征信管理条例,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人民银行、法制办负责)。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制度(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负责)。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尽快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及时修订调减投资核准目录;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工作,加快推行代建制;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规范备案管理(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步伐,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国资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研究落实航空工业体制改革方案,推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组建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加快推动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具备条件的实现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扩大中央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的户数和范围,建立健全董事会运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国资委牵头)。

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加快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改革委、铁道部负责)。研究提出盐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实施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负责)。稳步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完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开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电监会、能源局负责)。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深化农村水电体制改革,研究建立有利于农民受益的农村水电管理体制(水利部、能源局负责)。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制定完善并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相关配套政策,放宽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财政税收、信用担保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

(五)推进要素市场建设。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公司债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引导优质企业上市,进一步壮大主板市场,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证监会牵头)。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改革委、法制办负责)。

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中央地方的共同责任机制;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健全土地划拨制度,积极探索实行国家机关办公用地、基础设施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牵头)。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全面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和流转备案制度(农业部牵头)。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工作,制定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在城市落户(公安部牵头)。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出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指导性意见;开展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推进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试点(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牵头)。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机制(银监会、人民银行负责)。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保监会牵头)。

推动林业、农垦、水利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局牵头)。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农业部牵头)。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部牵头)。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水电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部牵头)。

(七)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

健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差别电价、小火电降价、脱硫加价政策;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机制;结合销售电价调整,基本实现商业与一般工业用电同价;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牵头)。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机制;改革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欠发达地区资源补偿机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负责)。推进建立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开展火力发电厂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健全节能减排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措施公示制度;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能耗总量控制试点;完善节能减排奖励制度;加快推行能效标识制度;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机制;落实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负责)。完善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

(八)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择机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指导意见(发展改革委牵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指导各地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颁布实施企业工资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继续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研究制订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民政部牵头)。落实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适时启动试点工作(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卫生部牵头)。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负责)。研究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牵头)。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财政部、教育部负责)。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办学、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研究制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促进民办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负责)。

(九)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利用外资管理体制。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贯彻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健全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负责)。扩大服务外包鼓励政策的试点范围,完善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部际工作机制(商务部牵头)。

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为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银监会等部门负责)。完善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商务部牵头)。

三、认真做好*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在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强劲的改革动力和浓厚的改革氛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力求今年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做好指导协调,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并通过推动建立部门间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各项改革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指导与协调;要积极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国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对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改革,一把手要亲自抓,既要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又要使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三)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督促落实。

工作改善要点篇5

一、整改落实阶段活动开展情况

在整改落实阶段,我局严格按照县委的规定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一)继续抓好学习培训活动。坚持把学习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在安排好自学的基础上,认真抓好集中学习和交流,重点组织学习了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和学习实践活动交流会等会议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讨论发言,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县委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鼓足干劲,明确工作思路,坚定科学发展理念。

(二)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局领导班子把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我局就组织力量,以学习调研中查找到的问题、分析评议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以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出的思路和措施为依据,对制约我县经济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梳理,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确定了具体整改事项,并按清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确定了整改重点。为使整改落实方案符合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局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进行深入研究和反复修改,形成了高质量的整改落实方案,并按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制。为了确保整改方案得到及时有效落实,按照“三明确”的要求,建立了支部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具体落实的整改落实责任制,强化了整改落实的监督保障机制。其次,建立了整改台帐,对每一项整改事项,都明确了具体的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要求、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为抓好整改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学习调研是基础、分析检查是关键、整改落实是目的。在整改落实阶段,我局以“科学发展见行动”为载体,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认真执行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局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针对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健全了监督检查措施,形成了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二是针对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我局及时召开会议,在认真研究与县委、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签订的09年工作目标责任书面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工作时限和奖罚办法,确保每一项工作有分管领导、有具体落实人员,做好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全面推动全局各项工作得到圆满完成。

(五)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从科学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局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四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修订了《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措施。二是建立完善了依法行政和作风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明确了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对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时间、调研文章的数量做了规定,从而为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奠定了基础;三是建立完善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修订了《政务公开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务和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程序以及工作分工、工作考核、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民主监督,改善了行政管理,提高了行政效能,增加了办事透明度。四是建立完善了廉政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规范、业务规范、廉政规范、道德规范,完善了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为建设一支廉洁自律的经济干部队伍,树立经济部门的良好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建立完善了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明确了各项重点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为推动科学发展理清了思路。

(六)搞好材料和信息报送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了《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方案》、《领导班子整改落实方案》、阶段小结和信息报送工作等。

二、整改落实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局党支部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极为重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一是抓好整改落实阶段转段动员部署,研究起草整改落实方案,并对整改落实方案进行反复修改,确保整改落实方案的质量。二是抓好问题的集中整改,班子成员按照整改责任的分工和要求,积极组织责任科室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及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对条件不成熟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按照规定时限进行整改,争取早日解决。第三,为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班子成员带领责任科室,按照职责分工,逐条梳理现有的规章制度,该修订的马上修订,该新建的立即研究制定,在较短的时间内健全完善了各项体制机制,为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今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组织措施到位。为使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我局严格按照县委学习实践办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安排》,对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了周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抓好整改落实的积极性,确保了活动的健康开展。

(三)紧密结合实际。我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工作中,始终注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在抓工作落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方面做好结合的文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切实成效。

三、存在问题

一是在整改落实过程中,典型经验的总结不够全面,亮点不多;二是深入基层调研过程中对企业的指导力度还不够;三是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工作的思路还不开阔,创新意识不强,办法不多;四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工作改善要点篇6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数量有所增加。热情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积极改善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一批学生食堂和宿舍,大力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生食宿条件”的要求,并把“改善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作为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着力抓好的10件实事之一。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以下简称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抓好10件实事的通知》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遵循规律、按需建设”的要求,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努力适应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的需求;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更高起点上推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基本原则。(1)县为主体,省市统筹。县级政府是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主体。工程的实施由县统一规划设计、筹措资金、组织施工和质量管理。市负责复核工程规划,督查项目推进,组织项目验收。省负责全省工程实施总体规划和建设标准,协调工程进度,组织项目审批和抽查,制订工程建设经费补助和奖励政策。(2)科学规划,保证质量。要坚持规划在前,认真制订工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规范施工操作,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建好学生宿舍和食堂,确保工程质量。(3)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工程的实施要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20*年,先在苏北选择部分县(市、区)的公办农村初中进行试点,探索并积累经验后渐次推开。(4)按需建设,实事求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留守少年儿童的寄宿需要搞建设,坚持实事求是,按实际需要确定建设项目,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和要求。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教育资源,提高工程实施的整体效益。(5)立足长远,构建机制。要按照建设、管理、使用并举的方针,通盘考虑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学校正常运转遇到的新问题,立足长远,健全寄宿制学校安全、卫生、日常管理等制度,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目标任务。20*年,在苏北5市申报的基础上选择22个县的公办农村初中开展试点,努力完成试点地区初中新增的宿舍和食堂建设任务,为家庭无监护条件、距离学校较远、确需寄宿的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堂。2009年起,在苏北、苏中其他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初中继续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改善工作。

各地都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的要求,积极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确保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四、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实施步骤。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有计划按步骤地稳步推进。

1、调查摸底。要全面了解留守少年儿童的情况,以县为单位,逐校建立台账,为工程实施提供基础信息资料。要在前一阶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今年秋季新学期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核实留守少年儿童的现状、动态变化趋势,摸清家庭确实没有监护条件、距离学校较远(原则上初中学生家距学校2.5公里以上)、有寄宿需求的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的底数。在此基础上,各有关县(市、区)要认真填写《*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基本情况统计表》,由县教育局、财政局负责同志签署意见,经市教育局、财政局复核后,于今年10月20日前报省教育厅、财政厅。

2、制订规划。各有关县(市、区)要根据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变化情况,以及本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近年来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按照《*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实施标准》(详见附件二),制订本地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整体规划,并编制分年度实施项目的计划。各有关县(市、区)先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认真制订工程项目建设规划,然后由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共同审核,编制全县(市、区)《*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汇总表》,经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签字确认,并由市教育局、财政局复核后于10月20日前一式两份,分别报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3、申报项目。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县(市、区)要根据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统筹考虑地方财政筹措工程建设经费的情况,确定年度工程实施的项目学校和具体的建设项目向省申报。

试点的22个县(市、区)从20*年开始申报,申报的程序是:先由项目学校认真填写《20*年*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项目建设申报表》。县教育局、财政局审核确认后,汇总填报《20*年*省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县(市、区)政府审核并行文,连同《项目申报表》和《项目申报汇总表》报市教育局、财政局复核后于10月20日前将纸质件和电子文档一并分别报省教育厅、财政厅。《项目申报汇总表》要同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各试点县(市、区)申报的项目逐一审核批复。

4、签订责任书。省政府与各帮扶县(市、区)政府签订工程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的职责、经费分担、质量安全要求和工程实施时间等事项。

5、组织施工。各帮扶县(市、区)根据省政府与各有关县签订的《工程建设责任书》和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复的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统一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各帮扶县(市、区)对照工程建设标准统一办理立项申请,统一方案设计,统一组织工程的招标采购,统一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和委托监理。省里在各帮扶县(市、区)提供工程的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和地方承担的建设资金安排证明资料后,先拨付70%的省补助经费用于项目工程启动。省财政厅、教育厅将对各帮扶县的工程进度和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6、竣工验收。各帮扶县(市、区)的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并由县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建设部门逐一竣工验收合格后,再由市教育局会同财政局、建设局等部门对工程建设逐校逐项进行检查验收。县、市验收合格后,由县(市、区)政府向省教育厅、财政厅提出检查验收申请。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会同财政厅、建设厅等有关部门对帮扶县项目学校进行抽查。省级抽查合格后,省财政将另30%的省补助经费拨付给项目学校。对抽查不合格的,除要求限期整改外,省财政还将按抽查的不合格率相应扣回省补助资金。

非试点地区要在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完工后,将工程建设情况和竣工建筑面积等报省备案。

五、落实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建设资金。为帮助经济薄弱地区做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省财政设立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专项补助经费,具体补助和奖励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另行制订。

各有关县(市、区)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积极筹措并落实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项目资金。可在每年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经费中统筹安排一定经费,用于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建设。各地在筹措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时,不得要求学校自筹资金,不得向教师和群众集资,不能留有经费缺口,不能因工程建设让学校产生新的债务。

各地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要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坚决制止截留、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加强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切实把这件实事办好。各地要高度重视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实施,把它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作为推进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工作,扎扎实实地把这件顺民心、利民生的实事办好。各有关市、县(市、区)要成立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和推进工程的实施。要进一步明确并强化各级的责任,县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严格工作责任制,逐步分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导检查。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2、加强质量管理和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工程。学生宿舍、食堂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要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特别要按国家规定的抗震烈度设防要求进行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操作,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法人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工程建设合同制和工程预决算制度。所有从事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要遵守工程建设、招投标的有关法规和财经纪律,严格程序,在建设项目确定、招投标、质量监理等方面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使工程建设成为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廉洁工程、阳光工程。

工作改善要点篇7

根据县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中共*县司法局党组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党发〔2009〕1号)和《*县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学组发〔2009〕1号)文件精神,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精心谋划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运作、高水平推进,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使学习实践活动“规定动作”逐一落实,“自选动作”不断创新,确保全局上下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有热度、有力度、有深度、有亮点、有成效,突出司法行政工作特色。在分析评议阶段,我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提出“13545”整改目标,为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奠定了基础。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现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是巩固和扩大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成果,集中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的重要阶段。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三个环节的工作。为扎实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我强调以下四方学面习意网见。

一、结合学习调研成果和分析检查情况,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要按照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地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并形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重点工作台帐”。在制定整改方案时必须注重“三性”(针对性、操作性、长效性)。

一是围绕要求抓关键,突出整改方案的针对性。以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为基础,在努力取得和扩大思想成果上下功夫。在整改落实阶段,要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以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为核心,在努力取得和扩大实践成果上下功夫。以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在努力取得和扩大惠民成果上下功夫。继续深化“法律八进”活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完成与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围绕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查找出来的我局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务实扎实的举措,进行重点整改。

二是立足成效抓重点,突出整改方案的操作性。将整改落实阶段的标准定在解决制约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定在提升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水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上,定在为实现“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上。针对领导班子和机关要针对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切实从根源深处去剖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并认真制定既操作性强,又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把能不能解决问题,敢不敢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机关以及每位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高低的重要尺度。

三是集中精力抓落实,突出整改方案的长效性。要坚持领导带头,对整改落实的每一项任务,都要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要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相互促进见成效。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坚定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信心。要坚持改革创新,确保制度建设长效性。制度在精不在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把握四个原则:要突出针对性;要体现创新性;要注重系统性;要加强可操作性。在制定整改方案时还必须做到“四个明确”:一要明确整改落实项目。认真梳理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分析检查阶段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筛选确定的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

特别要从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司法行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整改落实项目,重点整改落实。二要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针对整改落实内容建立工作台账,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对于具备条件、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列出工作进度表,明确方法步骤,以“倒计时”的方式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在活动结束前全面完成;对于一些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予以解决。三要明确整改落实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研究分析,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四是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确定整改落实项目负责人,督促责任部门、责任单位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整改落实。及时把整改落实内容进行责任分解,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对于涉及需跨部门和多单位共同解决的问题,要加强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好单位部门间的职责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抓住整改重点、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明确重点,集中解决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措施,加强组织协调和调度督查,切实解决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在解放思想方面、创优争先方面、亲民为民方面、干事创业方面、廉洁勤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整个系统干部作风实现大的转变和大的提升。一是重点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在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再次进行梳理、归纳、提炼,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内容,围绕加快推进“四县”战略,着力解决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领导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我局提出的“13545”整改目标下大力解决一批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影响大的突出问题。二是着力解决好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将反思“8.15”案件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解决好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用好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一监督和管理,树立公职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期办结制、“窗口一站式”、部门联审办公制和网上办公制等,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要不断深化“实施‘四县’战略,打造六大环境,推动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保障,深入开展“三抓一强双跨越”活动,大力开展“四联四帮一一党员干部大深入”、“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等活动,扎扎实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三是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需要进行整改的问题,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能够解决的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接访工作,组织开展迎国庆创和谐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门行动,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妥善处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涉法涉诉等问题,争取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真正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三、不断创新进取、努力完善体制机制。要通过集中开展开展“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活动,认真整理现有规章制度,要从职能的设置和分工上、从工作的激励机制上、从完善工作的制度上、从人员的任用和选拔上、从工作的推进模式上着力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出废、改、立措施。一是明确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的重点。充分运用已征求到的意见、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调研成果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确定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制定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工作方案,切实体现科学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按照“要精炼、要管用”的原则,对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项目和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问题。着重健全完善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干部作风、推动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抓好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工作。针对已经明确的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作方案,调整充实人员力量,细化时间进度安排。按照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及时着手,切实抓好有关制度规章的“废、改、立”工作,以及有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对于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较好的,要抓紧组织修订和完善,成熟一个,及时出台一个;对于需较长时间逐步加以创新和完善的,要积极创有利条件,争取尽早出台。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特别要着手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制度、新机制。对涉及面较广,需要上下互动、协调一致、形成共识才能出台的政策制度,要深入调查研究,产泛征求意见,确保制定的政策制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三是注意把握体制机制创新的合法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充分借鉴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调研的成果,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主动听取利益相关群体和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创造性。要使创新体制机制与解决际问题相互促进,力求通过制度规范有效避免问题发生,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完善落实制度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工作改善要点篇8

根据县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中共××县司法局党组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党发〔2009〕1号)和《××县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学组发〔2009〕1号)文件精神,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精心谋划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运作、高水平推进,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使学习实践活动“规定动作”逐一落实,“自选动作”不断创新,确保全局上下在学习调研、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有热度、有力度、有深度、有亮点、有成效,突出司法行政工作特色。在分析评议阶段,我局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提出“13545”整改目标,为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奠定了基础。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现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是巩固和扩大学习调研阶段、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成果,集中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的重要阶段。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三个环节的工作。为扎实抓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我强调以下四方学面习意网见。

一、结合学习调研成果和分析检查情况,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要按照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地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并形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重点工作台帐”。在制定整改方案时必须注重“三性”(针对性、操作性、长效性)。

一是围绕要求抓关键,突出整改方案的针对性。以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为基础,在努力取得和扩大思想成果上下功夫。在整改落实阶段,要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以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为核心,在努力取得和扩大实践成果上下功夫。以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在努力取得和扩大惠民成果上下功夫。继续深化“法律八进”活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完成与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围绕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查找出来的我局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务实扎实的举措,进行重点整改。

二是立足成效抓重点,突出整改方案的操作性。将整改落实阶段的标准定在解决制约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定在提升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水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上,定在为实现“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上。针对领导班子和机关要针对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切实从根源深处去剖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并认真制定既操作性强,又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把能不能解决问题,敢不敢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作为检验领导班子和机关以及每位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高低的重要尺度。

三是集中精力抓落实,突出整改方案的长效性。要坚持领导带头,对整改落实的每一项任务,都要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要坚持统筹兼顾,确保相互促进见成效。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坚定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信心。要坚持改革创新,确保制度建设长效性。制度在精不在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把握四个原则:要突出针对性;要体现创新性;要注重系统性;要加强可操作性。在制定整改方案时还必须做到“四个明确”:一要明确整改落实项目。认真梳理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分析检查阶段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筛选确定的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体制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

特别要从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司法行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整改落实项目,重点整改落实。二要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针对整改落实内容建立工作台账,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对于具备条件、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列出工作进度表,明确方法步骤,以“倒计时”的方式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在活动结束前全面完成;对于一些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列出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予以解决。三要明确整改落实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研究分析,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四是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整改落实责任制,确定整改落实项目负责人,督促责任部门、责任单位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整改落实。及时把整改落实内容进行责任分解,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对于涉及需跨部门和多单位共同解决的问题,要加强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好单位部门间的职责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抓住整改重点、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明确重点,集中解决服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措施,加强组织协调和调度督查,切实解决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在解放思想方面、创优争先方面、亲民为民方面、干事创业方面、廉洁勤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整个系统干部作风实现大的转变和大的提升。一是重点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在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再次进行梳理、归纳、提炼,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内容,围绕加快推进“四县”战略,着力解决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领导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我局提出的“13545”整改目标下大力解决一批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影响大的突出问题。二是着力解决好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将反思“8.15”案件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解决好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用好的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一监督和管理,树立公职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期办结制、“窗口一站式”、部门联审办公制和网上办公制等,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要不断深化“实施‘四县’战略,打造六大环境,推动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保障,深入开展“三抓一强双跨越”活动,大力开展“四联四帮一一党员干部大深入”、“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等活动,扎扎实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三是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需要进行整改的问题,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能够解决的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接访工作,组织开展迎国庆创和谐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门行动,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妥善处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涉法涉诉等问题,争取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真正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三、不断创新进取、努力完善体制机制。要通过集中开展开展“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活动,认真整理现有规章制度,要从职能的设置和分工上、从工作的激励机制上、从完善工作的制度上、从人员的任用和选拔上、从工作的推进模式上着力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出废、改、立措施。一是明确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的重点。充分运用已征求到的意见、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调研成果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确定建立完善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制定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工作方案,切实体现科学发展需要和群众意愿。按照“要精炼、要管用”的原则,对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项目和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和完善,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问题。着重健全完善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干部作风、推动司法行政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抓好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工作。针对已经明确的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工作方案,调整充实人员力量,细化时间进度安排。按照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及时着手,切实抓好有关制度规章的“废、改、立”工作,以及有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对于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较好的,要抓紧组织修订和完善,成熟一个,及时出台一个;对于需较长时间逐步加以创新和完善的,要积极创有利条件,争取尽早出台。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特别要着手研究制定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制度、新机制。对涉及面较广,需要上下互动、协调一致、形成共识才能出台的政策制度,要深入调查研究,产泛征求意见,确保制定的政策制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三是注意把握体制机制创新的合法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在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的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充分借鉴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学习调研的成果,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主动听取利益相关群体和工作对象、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创造性。要使创新体制机制与解决际问题相互促进,力求通过制度规范有效避免问题发生,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完善落实制度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上一篇:疫情期间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防控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