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10-01 19:16:28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1

副书记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对年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表彰决定,这次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是节后我市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很多项工作、很多单位受到国家、省和市的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各位是分不开的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基成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下面,就新农村建设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

国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改革开放年。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世界各地频繁发生自然灾害,一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目前。造成粮食大量减产,国际粮价屡创新高,粮食紧缺已经成为国际共性问题,全球性的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显现。同样,国的粮食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几大粮食主产区去冬今春以来持续的干旱少雨天气,已经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上周召开的全国粮食生产工作会议,总理亲自对粮食生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惠农强农政策,也表明了国家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必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乃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二是农民增收难问题日益突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当前。而拉动内需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农民是占全国人口比例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9亿多农民收入不增加,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就无从谈起。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具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用以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实际上,对于如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问题,国家一直在探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民第一次增收。年以来,国家相继取消了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实现了农民第二次增收。目前,虽然粮食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上涨,各种消费品价格也在上涨,这就导致了农民实际消费水平并没有提高。能否实现农民增收,关键在于怎样使农民从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变到多元的非粮生产。只有农民从粮食生产转向非粮生产,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抗拒自然灾害能力很低。年我市遭遇的百年一遇特大洪灾,三是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充分印证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拒自然灾害能力差的事实。按照有关专家论证,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今后出现恶劣自然条件的几率增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农村稳定工作压力还很大。目前,四是农民综合素质还不高。农村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很多农民的思维方式陈旧、生产方式落后、行为方式惯性强,更有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组织意识、集体意识淡薄,客观上造成农民增收困难,也在农村滋生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农民的现状和特点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难点,实现农民增收的瓶颈,农民素质不提升就不能实现农村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全市上下,因此。特别是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工作存在各种问题,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坚定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未雨绸缪、早加预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高度重视。

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是中央对县级以下党委、政府工作的根本要求。中央和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县级以下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要拿出主要精力抓好农村工作,重视农村工作。当前农村工作存在问题和农村工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务必抓好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包括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增收能力的增强,都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组织领导来推进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在抓农村工作中,一是要认真研究农村工作,读懂农村工作。二是各乡镇和涉农部门的主要领导更要亲历亲为,亲自抓。三是要把各级干部组织起来,切实抓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落实。

不能脱离农村工作实际跑招商。要围绕农村的发展去招,抓工业也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来抓。要立足本地实际,农业产业化和资源深加工上做文章。

三、强化措施。

市农村工作总的思路应该是以加快实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一要明确工作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实现农民增收为重点,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围绕“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工作亮点,解决工作难点”这三项内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全市的工作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工作亮点是新农村建设,工作难点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灾后的农业生产恢复。把这三个方面工作做好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就做好了

做到农村工作有组织领导,二要加大投入。一方面要切实加大组织领导的投入。有具体工作人员负责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市今年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投入规模要进一步扩大,要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各乡镇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保证资金落实到位,真正见到实效。

不会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三要强化组织。一方面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组织力不强的村不会有发展。各乡镇要针对实际,研究解决村级政权涣散、薄弱、组织乏力的问题,坚决杜绝黑恶势力和家族势力把持村级政权。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法制观念教育、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不能空洞说教,要结合实际,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致富项目发展为载体,寓教育于农民的增收致富之中。

从实际出发,四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因地制宜。把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推进到位。同时,用改革的思路、方法去解决农村工作中存在影响发展、障碍增收的各种问题。

明确了方向,五要严格工作考核。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了目标。通过严格考核,督促工作落实,表彰真正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杜绝“矬子里拔大个”现象,形成争先创优的农村工作新局面。

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的安全稳定形势,六要确保安全稳定。安全稳定的社会形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认真做好防火、防春汛、防动物疫病“三防”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落实辖区内生产企业的安全监管责任,同时认真做好交通安全,特别是校车安全等其他安全稳定工作。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2

为巩固去年专项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提高农村食品质量,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年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决定从今年9月到11月在全县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一、指导思想和整治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将确保食品安全列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内容”的重要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全县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保证监管到位;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强化日常监管,加大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力度,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坚持统筹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努力解决公众关注的农村地区食品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314”总体部署,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整治目标:根据我县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农民群众食品消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奶制品、豆制品、饮料、儿童食品、食用油、食用盐、酱油、醋、白酒及其他散装食品为重点,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等地区的小商店(小食杂店)、小农资店、小作坊、小餐饮店、小屠宰场等“五小”单位等难点和薄弱环节。通过专项整治,农村地区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农村食品经济健康发展。

(一)农村农产品集散地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力度得到加强,全市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二)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进一步规范,食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三)继续推行农村食品市场、超市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食杂店建立进货台账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9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四)除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外,乡镇级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5%。

(五)街镇乡政府(办事处)专人负责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农村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到95%。

(六)加快推进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建设进程,全县有条件的街镇乡和行政村各建立起至少一家食品安全示范店。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监管,加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使用方法的推广普及力度,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从源头上杜绝农产品污染;加大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项目,突出重点组织实施农药、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对全县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监测实现全覆盖。组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农药、兽药使用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农村农产品集散地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的监测力度,对不合格率较高的农产品及产地安全进行跟踪督导;开展严禁高毒农药和打击生猪“瘦肉精”的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门点的检查,坚决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依法查禁违规生产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毒鼠强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或使用“毒鼠强”行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在猪肉生产中添加瘦肉精的行为的力度。

(二)加强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食品企业、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治力度,将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督促食品生产小作坊达到基本安全卫生条件,限制小作坊产品在乡镇级区域销售;加强对小作坊的日常监督检查,健全日常监管档案,严格执行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证后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对小作坊的宣传,提高食品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督促企业保持必备生产条件;加快食品安全认证步伐,制定鼓励措施,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认证工作;结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实施,加强乡镇级生猪定点屠宰的管理,进一步加大打击私屠烂宰、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力度。

(三)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安全监管。加快推动农村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购销台帐、质量承诺、协议准入等自律制度体系,重点指导、督促建立和完善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从货源上确保食品质量;加大农村食品经营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健全完善对不合格食品实施行政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确保不合格食品及时退市;集中开展季节性、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以中秋、“十一”为重点时段,及时开展食品抽检和快速检测工作,抓好掺杂使假、过期变质、过度包装、药物残留等问题,重点打击以“送货下乡”之名,游乡串村向农民兜售各种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四)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加大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饮食摊点、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农村小食店的整治力度,督促其增加投入、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在学校食堂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对不符合食品卫生条件的餐饮单位,要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积极开展培训和指导;积极协助街镇乡政府(办事处)加强对农村兴办家庭宴席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时间安排

整治时间为近三个月,从9月4日至11月24日。

(一)动员部署阶段(9月4日至9月15日)。各街镇乡和县级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提出本地本部门的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进行宣传动员和部署。

(二)实施阶段(9月16日至11月20日)。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全面整治和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在此阶段,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将适时进行督查。

(三)总结阶段(11月21日至11月24日)。各街镇乡及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对本次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写出专题报告于11月24日前报送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统筹部署

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是贯彻中央构建和谐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精神,确保农民饮食安全放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奥运(残奥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也在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内。因此,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将专项整治工作与加强奥运(残奥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有机结合,将专项整治工作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并结合农村食品供应和消费的特点,将监管重心下移,狠抓薄弱环节,强化重点监管,切实提高农村食品的供应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相关部门要在严格履行职责的同时,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在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组织统筹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协调各执法部门对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解决执法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责任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权一致,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给当地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要严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使农民群众获得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依法维权的法律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要及时报道各有关部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所做的工作,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及时、准确、客观地曝光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案件,震慑犯罪分子。

(四)切实加强信息沟通,做好应急处置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3

由市贸发局牵头,市供销社、粮食局、海洋与渔业局配合,组织建设全市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在“十一五”期间,发展一批农村现代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以各县(市)城区中心市场和骨干企业为核心、乡镇市场和重点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规范有序,便利安全的农村现代食品流通网络。主要措施:

(一)建立和健全农村农产品流通体系

1.加快推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由贸发部门负责,供销、海洋与渔业、粮食部门配合。在农产品主产区县(市)有重点地建设和改造升级一批粮油、果蔬、水产品、肉类等专业批发市场;加快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物流装备、农产品冷链系统以及食品安全检疫检测设施建设,逐步建成区域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中心、加工配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标准化工作,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改善经营环境,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完善经营设施。今后五年内全市要培育40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部级4个,省级6个,培育5个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新建和改造升级水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贸市场7个,其中省级重点扶持2个,市级重点扶持5个。

2.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供销部门负责,鼓励发展为农民提供包括信用、供销、技术推广等在内的服务的行业协会和购销服务合作社,鼓励发展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今后五年内全市要新发展农村行业协会20个,专业合作社23个。

3.建设农产品信息网络。由贸发部门牵头,供销社配合,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建立信息站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完善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供求、价格信息、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网上展销等服务功能,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流通信息资源,推进网络互补,信息联通。依托现有的信息服务网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龙头企业、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信息服务中心平台,规范公共商务信息服务推广站,设立基层服务网络,三年内建设万村千乡龙头企业信息服务站50个,供销社系统基层信息服务站90个,村级商务信息服务点169个(其中供销社系统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点120个,通过网上商品供求信息促进商品成交额达1亿元以上),农产品集散地商务信息网站1个,涉农网站1个,培育500个农户骨干,培养50名大学生村级信息员,开展商务信息服务站建设。五年内实现每个县(市、区)、乡(镇)、行政村都有一个农产品信息站(点),形成“三级延伸、双向辐射”的信息网络。

4.发展一批有经济实力、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大型生鲜超市连锁企业。由贸发部门负责,加快建立和发展生鲜农产品加工、包装、存贮、运输为一体的统一配送系统和冷链系统。鼓励连锁超市集团建立自有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与生产基地产销对接、定单、定牌生产。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的试点工作,重点依托现有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逐步

加大现有大型连锁综合超市中的农产品经营份额,国家试点企业力争用三年时间,使食用农产品的销售比例达到25以上。

(二)建设和完善农村食品经营网络

1.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由贸发部门牵头,供销社配合,按照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的要求,积极引导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进入乡村,加快推进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开办直营店、发展加盟店。改造和新建连锁经营网点,拓展农村市场,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零售网点的作用,依托现有经营设施,逐步开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完善农村服务网络体系。鼓励农村食品经营网点适应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变化,增加服务项目,扩大经营品种和经营规模年在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8个试点县(市、区)的乡(镇)和村建立860个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药店,并建立县级生活消费品配送中心。2007年8个试点县(市、区)乡(镇)、村计划建立400个消费品农家店和农资农药店。力争用3年时间发展和改造乡(镇)“农家店”1800家,8个试点县(市、区)和市区建立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并依托在的大中型流通企业,构建全市消费品流通网络。

2.加强县乡加工食品批发网络建设。由贸发部门牵头,工商、质监、卫生、粮食、供销部门配合。在城区发展辐射农村、规范经营的加工食品批发市场或批发一条街,发展向农村小店统一配送食品的骨干批发企业和配送中心。在重点乡镇培育一批讲求信誉、规范经营的加工食品批发户。今后五年内全市要实现县县有较规范的加工食品批发市场(街),乡乡有较规范的加工食品批发户。

3.加强中心集镇商业建设。由贸发部门负责,在中心集镇积极发展食品超市、便利店、自选店等新型业态,把集镇食品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辐射周边的农村商业中心;以现代流通方式新办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253家,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

二、建设农村食品监管责任网联席办负责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建设全市农村食品监管责任网,建立农村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对重大食品中毒事件及时进行处置,依法开展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主要措施:

(一)由市联席办牵头协调农业、卫生、质监、工商、粮食部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性调查分析工作,及时研究分析农村食品安全形势,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二)由农业、渔业、工商、供销、检验检疫部门负责,落实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责任,加大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农产品污染。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深入组织开展农药残留、滥用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水产品药物残留等专项整治,加强农药、兽(渔)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督,依法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日常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原料的质量安全。向农民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检测。同时在蔬菜、茶叶、水果等主产(基地)乡(镇)农办设立快速检测室,每星期深入产地2-3次开展产品上市前的抽查检测工作。继续抓好禽畜的防疫检疫工作,防控疫病发生,加强生产(外调)源头监管,防止疫病禽畜产品上市。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养殖小区、示范农场和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推广“基地+公司+农户”模式。今后五年内全市要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场30个(不含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45个(其中水产品20个)。

(三)由贸发、农业、工商部门负责,加强牲畜屠宰行业的监管,依法取缔非法屠宰,推行定点屠宰场、市场两个“准入准(退)出”制度,巩固和发展猪肉产销监控工作,提高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率。加强牲畜屠宰检疫、“瘦肉精”检测、肉品品质检验工作,严格查处定点屠宰场为私宰肉盖章出证的行为。强化肉品“两证”、“两章”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推行无公害和品牌肉上市,加强对集贸市场、生鲜超市肉品销售的监管,落实市场开办者责任制度和经营者准入退出制度,建立健全肉品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和不合格肉品退出销毁制度。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执法力度,依法取缔非法屠宰场和屠宰窝点,彻底摧毁其经营网络。对涉黑势力和团伙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要严厉打击,追究其刑事责任,震慑违法者。

(四)落实加工食品质量卫生安全监管责任,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由质监、卫生部门负责,工商部门配合,建设农村加工食品监管责任网,完善监管制度。各乡(镇、街道)要明确分管领导,并配备1-2名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食品生产加工较集中的行政村(居委会)也要配备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人员从乡(镇、街道)现有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中选配。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协管员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协助质监部门做好对本乡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宣传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及时了解和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情况,组织辖区内的企业逐一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督促其完善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必备条件,严格按照质量法律法规履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发现企业重要情况变化或有违法违规行为、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向县(市、区)质监部门报告,并协助质监部门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领导,组织深入加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清理整顿,从源头上抓好食品安全监管。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紧密配合,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扎实开展清理整顿,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管理,依法严肃查处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建立农村食品生产加工的有效管理机制。行政村(居委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安全工作,形成联防联控联治的工作机制。县(市、区)质监部门要定期向乡(镇、街道)通报食品加工安全有关信息,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培训,指导和督促其按照协管职责,做好加工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通过整治,到年全市各类加工食品生产企业全都具备相关证照,28类加工食品生产企业都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五)落实食品流通环节监管责任,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由工商部门负责,卫生部门配合,加强对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要把好农村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指导和监督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开办者和经营者建立健全农产品和食品的索证索票、验证、检测、标识及公示制度,开展对农村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卫生监测。健全和完善市工商局流动监测车不定期巡回检测、各县(市、区)局每月抽检、基层工商所每周定向检测制度,形成三级过滤式快速检测网,特别要加大食品批发市场、批发店的巡查力度,建立健全大宗、敏感食品的日常抽查检测、结果公示制度,切断假冒伪劣食品流通的关键环节。要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对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的整治,对农村无营业执照和超范围经营的行为进行查处,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提高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把食品进货关、贮存关、销售关,依法经营合格食品。到年全市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店全都具备相关证照,市场上的28类食品基本具备QS标志,禽畜肉产品都有票有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都建立快速检测,对上市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进行抽检、公示。

(六)落实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管责任,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由卫生部门负责,加强农村餐饮业监管队伍建设,乡(镇、街道)从事文教卫生干部中确定1-2名食品卫生监测员,明确职责,落实监管责任,专门培训,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和餐饮业的监管。与工商、质监部门紧密配合,开展各种检查督促,严厉打击生产加工、销售假冒伪劣、“三无”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及时食品安全警告或警示,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报告网络体系,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食品安全;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规定,组织开展农村餐饮业的清理整顿,严格把好卫生许可证准入关,对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吊销卫生许可证,严格查处无证照餐馆经营行为。到年全市农村餐饮店、学校食堂都要具备相关证照;卫生、教育部门要大力开展对农村学校食堂的整治,督促其完善设施、规范管理,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首先在县级城区以上学校食堂全面实施,重点加强对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学生用餐和课间餐学生营养餐的监督检查,改善食品加工卫生条件,提高卫生质量意识,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的管理,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同时,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卫生示范店”、“食品卫生示范街”等活动,以点带面,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卫生水平。

(七)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有毒有害食品以及非法经营的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妨碍公务和暴力抗法的违法犯罪行为。

(八)财政部门负责做好农村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经费的保障和资金落实工作。

三、建设农村食品群众监督网由工商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建设全市农村食品群众监督网。主要措施:

(一)建立多方合力机制,实行食品安全巡察员制度。

1.组建相对固定的分别由人大、政协、社会团体、企业主、群众代表、新闻媒介、专业人士等人员组成的食品安全巡察员队伍,建立完善市局、县(市、区)局、工商所三级监督联动、方便群众参与的监督平台。

2.建立工商部门、名优食品企业、农村经销商、农村消费者四方互动机制。采取定期邀请食品生产商(供应商)、经营者和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召开约谈会,协助食品生产商举办产品推介会等形式为经营者掌握农村信息和了解农民消费需求、村民了解食品市场信息提供互动平台,进一步增进购销双方和监管与被监管双方的信任,形成名优食品产销信息互通的良性机制。

3.建立工商、名优食品企业联手打假机制。与名优企业建立经常性的联手打假机制,实行食品名优企业联络员制度,采取专人联系、定期沟通的办法,利用名优企业掌握市场信息准、识假专业能力强的优势,定期深入广大农村开展联合打假,维护名优食品企业的合法权益。

4.建立红盾维权监控网。深入开展红盾维权进乡村活动,依托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管理等组织在全市建立“红盾维权站”、聘请红盾维权联络员,把维权投诉网点延伸到边远山区,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群众投诉有门,投诉方便,处理及时,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的监控能力。

(二)由各乡镇政府负责,工商部门配合,建立乡镇一级消委会分会,做到人员到位、机构健全、履行职责规范、农村维权作用明显,至少要达到“六个一(一人、一牌、一证、一室、一薄、一栏)的标准。“一人”,即至少有一人兼职做监督维权工作;“一牌”,即悬挂统一式样的乡镇分会标识牌;“一证”,即为工作人员颁发的社会监督员证;“一室”,即调解室,可单独设立,也可与乡镇政府其它合用;“一薄”,即投诉、举报登记薄;“一栏”,即固定宣传栏,刊登法律法规、消费警示等内容,并配备投诉举报电话。到年全市乡(镇、街道)要100建立消委会分会。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部署阶段(年5-6月)

市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办根据省政府印发《省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工作方案》制定5年全市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实施方案,并由市政府印发各地执行。根据省里试点工作的要求,我市确定晋江市、安溪县为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试点。

(二)试点阶段(年7月-年12月)

晋江市、安溪县制定试点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及时做好工作总结。市级有关部门加强试点工作指导,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组织观摩学习,完成试点工作总结。

(三)全面实施阶段(2007年1月-年9月)

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组织全市全面实施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市、县(市、区)联席办每年年初组织联席会议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下达当年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建设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含年度目标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开展年度“三网”建设工作督查评估。

(四)总结阶段(年10-12月)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三农”安全管理措施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去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到“两会”,“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前所未有的重视。电力部门从“三为”服务到“电力扶贫共富”工程,再到“两改一同价”也始终把“三农”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农电体制改革后,打破了原有的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农电安全管理范围扩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加大,抓好农电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健全和完善农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刻不容缓。这里提出的“三农”安全是:农村电网安全、农村电工安全、农村居民用电安全,前者是“大三农”,后者是“小三农”,作为农村乡(镇)供电所只有切实搞好“小三农”的各项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加强“小三农”安全管理,提升乡(镇)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农村电网安全

乡(镇)供电所管理范围内的农村电网应为: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380/220V线路、低压配电装置等的供电设施。农村电网应从规划设计、施工架设、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着手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稳步推行现场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作业。

1.对农村电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督。

2.农村电网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按照《安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相关规程为原则,搜集有关设计资料,写出初步设计说明书、投资概算、动工图纸、负荷预测、施工方案等。

3.农村电网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409-91)、《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执行“二票三制”,强化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监理,通过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规范施工现场人员行为,加大违章考核力度,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4.农村电网竣工后,要组织验收,对所施工的设施要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交跨距离、对地距离要符合规定。

5.在从事农村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高空跌落事故,实行“五步作业法”,能够推动全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新局面,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

6.加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乡(镇)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乡、村、户三级电力设施保护组织,达到保护电力设施的目的。

管理好农村电网,是农村供电所现场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网上设备的运行缺陷,严重威协着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它是安全生产活动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止,要打掉这只拦路虎,首先必须舍得投入资金,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并及时消除设备的运行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其次严把新建设施的质量关,建立严格的交接验收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在农村电网建设的初期。

二、农村电工安全

在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体系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人(农村电工)是第一要素,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由于农村用电量占县(市)级用电量的比重逐年增大,且农村电网线长面广,点多量大,农村电工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肩负着农村高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维护、检修和农村用电安全检查等任务,他们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关系着农电工作的发展,责任十分重大。因此,做好各个乡(镇)供电所的安全用电工作,就需要依靠全体农电人员严格的管理和尽责的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1.乡(镇)供电所所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发挥供电所所长在农村供用电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所长的安全意识是农村供用电安全的首要因素,落实所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抓好农村用电安全的关键所在,发挥所长基层领导作用是农村用电安全的重要保证。所长是一个供电所的核心,其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所的管理水平。要求所长在开展工作中,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确保不违章指挥,精心组织好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2.农村电工直接在供电所所长的领导之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他们处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整个农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农村电工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虽然这几年来我们公司也经过多次培训、考核、择优录取,但是这不过是在“矮子里选将军”,大部分农村电工综合素质距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限制了整体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3.目前,乡(镇)供电所管理的首要工作应放在农村电工的培训上,包括业务理论、生产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经常组织农村电工进行技术比武活动,如我公司2003年11月份在白米供电所组织的全市农村电工技能操作竟赛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能手,激发了广大农村电工好学上进的精神。但是,从这次比赛的最后成绩来看,在理论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技能操作并没有取得第一名,在技能操作中取得第一名的,理论考试也没有取得第一名。还有一个问题:这次比赛中取得前三名或前五名里,却没有一个生产班长、或营业班长。所以,乡(镇)供电所的培训工作首先要从所长、生产班长、营业班长开始,让他们做好一个领头羊,才能更好地打开一个农电管理的新局面。

4.建立健全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及市供电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结合乡(镇)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三不伤害”。一旦发现有违章作业或不安全行为从严考核,对已经发生的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处理,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坚决不允许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农村居民用电安全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农村触电死亡的人数高达1万人左右,发生在6kV以上高压系统(含雷击电压触电)中的约占事故总数的18%,而发生在380/220V低压电网的约为82%。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素质结构的差异,安全用电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私拉乱接的现象比较严重,供电企业要广泛深入开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活动,如采用宣传车在全市或全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在电视台播放电力安全警示片,在交通要道口设置安全用电标语灯箱广告,到中小学校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讲解等,不拘形式地宣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达到提高全民安全用电的意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农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管理防止发生农村居民间接触电事故

经过农网改造后的低压电网380/220V,由于产权的变更,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产权延伸到农村居民用户的电能表,使得安全供电的法律责任更直接、更具体,因此在农村低压电网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重要后备保护就显得更加必要,同时也必须告之农村居民用户:安装在农村配电台区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是任何形式的触电都能保护的,用户必须安装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防止家庭中可能发生的直接接触触电造成伤亡事故,用电户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农村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保护二级、三级系统,使各级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

农民在抗旱、排涝、浇灌、四夏农忙季节,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所抢修小分队要迅速赶到现场,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量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多数农民对这些电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知之甚少,农村电工要能提供家用电器的选用、使用、维修方面的知识。对电能计量装置出线侧(产权分界点),农村居民用户室内的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维修,要做到耐心解释:以产权分界点为限,产权属于谁,谁就是该产权的安全责任人。针对前期我市发生的几起农村触电死亡案例,迁扯了供电部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违章建筑,及时下达《事故隐患通知书》,限期整改或拆除,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用户自负。

四、结束语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措施;立法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1] 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 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 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 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5] 张文杰.沧州市农村区域饮水安全对策分析[J].2010,32(3):115-116.

[6] 王彪,李江南.叶城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解决方案[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5):44-45,78.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6

一、兴安县新农村建设成就及制约因子分析

广西兴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06年启动以来,采取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地开展,现已初显成效:打造了葡萄、柑桔、食用菌、甜玉米等四大支柱产业,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和不断壮大,一幢幢“葡萄楼”、“柑桔楼”拔地而起。建设新农村试点、“普惠制”试点村、文明卫生村,兴建沼气池、改厕、改水、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建图书阅览室、农村娱乐活动广场、篮球场、老年活动中心,近10万村民收看到图像清晰的有线电视节目,5.6万个农村家庭用上了程控和移动电话,3600户农户用上了宽带网,农村公益事业开展有声有色,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高。

兴安县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首先,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参与不够。主要表现为群众的思想意识跟不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其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包括人力和物力两方面,主要表现为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农村经济基础差,农民主体作用普遍彰显无力。

第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基础被农村人才流失弱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特别是懂文化和有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输出,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

二、依托产业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失难题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从哪里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如何培育?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农业厅关于印发《2006-2010年广西利用农广校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规划》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大培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和主体力量的培育指明了方向。2006年,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就全区农村中等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兴安县农广校在区、市校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并做了有益的探索。

1. 从产业发展需求入手,在村里培养中专实用人才,招生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招生工作是一所学校最基础的工作,对于近年来处于低谷的兴安农广校更显重要。2006年以来,兴安农广校在总结过去招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分析了兴安农村产业发展状况,以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为突破口,依托产业展开招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6年来,先后开办了种植、畜牧兽医、蚕桑等专业教学班9个,共招收中专学员533人,年年都超额完成招生计划,使1999年以来一直处于零招生的中专学历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如2006年,兴安县农广校确定以农民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溶江镇莲塘村和经济较为落后、对种桑蚕技术较为渴求的漠川乡桥头村司马园自然村作为招生重点,经宣传发动先后有120多名群众报名参加学习,正式录取了117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专班学员,开设了种植、畜牧兽医和蚕桑3个专业。又如2009年,根据兴安镇红卫村委桐木冲自然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创办农家乐的实际,招收了77名包括村两委干部、桐木冲自然村村民和部分周边村民的中专班学员。

2. 从方便学员就读入手,将课堂设在村屯,教学有了保障

兴安县农广校自1983年创办以来,开办了中专学历班和中专后继续教育,也联办了大专;有函授班也有脱产班,但长期以来都是将教学点设在农广校内。2006年开展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改变了过去将教学点设在农广校的一贯做法,因地制宜地利用农村党员培训教室、村文化活动室、村祠堂,将教学点设在村屯,将教学班办在学员的家门口,方便了学员就读。2006年开班以来,面授辅导课学员到课率都比较高,达到85%以上,为保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专班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从促进学员增产增收入手,教师进村讲理论传技能,学员科技文化素质得以提升

兴安县农广校从实际出发,除了选择在农闲时间和根据生产实践需要灵活开课外,还充分利用教室与实习场地零距离的优势,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员操作技能的培养,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得以提升,家庭产业迅速发展。2006级学员蒋雪梅,在老师的指导下,采取自配饲料、加强防疫、自繁自育等措施,扩大了养猪规模,2007年以来年获利在20万元以上,并组织成立了七里圩村“三元杂交瘦肉型”养猪协会,促进了该村养殖业的发展; 2006级溶江镇莲塘村种植专业班的学员们,全面推广葡萄避雨和套袋技术,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使溶江镇享有“南方吐鲁番”的美誉;学员蒋远旺,带领食用菌种植班的一帮学员,经过几年的打拼,成立了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宏旺商标,有力促进了食用菌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到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已突破600万平方米,迅速成为兴安县四大产业之一;学员刘名龙、刘名凤带领全村村民成立了“兴安县桐木冲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全村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办起了集种、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走上了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之路。

4. 从分析现状与问题入手,争取支持,夯实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的基础

为使农村中等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更扎实的开展,兴安县农广校加大对实用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和所取得成效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对农广校在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工作中的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大了支持力度,2011年兴安县财政在时隔13年后再次将农广校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兴安县农村中等实用人才培养工作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人才的培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兴安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着眼于产业的发展,以学员为本、以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和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为重点、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柑桔、葡萄、甜玉米、食用菌四大支柱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全面提升:全县柑桔种植面积10.5万亩、产量10万吨;葡萄产业品系齐全,早、中、晚熟搭配合理,实施葡萄避雨套袋及“一年两熟”技术后,产量增加,品质提升,自2009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葡萄节,种植规模12万亩年产18万吨;甜玉米种植10.25万亩,产量达到8.2万吨;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达600万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427元增加到2010年的6552元,名列广西前茅,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7

一、 会议的概况和主要精神

3月10日 ,市上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表彰了全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大会由市长徐新荣主持,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建华同志在大会上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市委书记梁凤民就实施一村一品、延长产业链、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做了重要讲话。

这次会议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大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农村社会大局稳定。粮食总产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左右。

会议提出,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特别是要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个三”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五个三”,即:“三个明显高于”、“三个调整”、“三个继续加大”、“三个提高”和“三个大幅度”。 “三个明显高于”是指:20__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三个调整”是指:调整耕地占用税使用方向,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 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各地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建设支出,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 调整涉农项目配套政策,国家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新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三个继续加大”是指: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 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集中建设粮食核心产区,开发一批粮食后备产区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三个提高”是指: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三个大幅度”是指: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补助专项资金,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地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的支持投入)。

会议指出,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求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追求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要在发展家庭适度养殖和规模养殖相结合上下功夫;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实现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四是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重点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五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卫生、公共文化、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和人居环境工作。提出08年全年培训贫困人口劳动力8000人,组织两次大型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六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改革。要求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七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要求县乡两级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突出工作重点,并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重中之重。要充

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的协调作用,充分加强党委“三农”工作综合机构。

与会领导市委书记梁凤民在肯定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成绩的同时强调了四句话:第一句话,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他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又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在农村。要求市县包括乡镇三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务必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第二句话,实施一村一品是发展生产,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梁书记认为现在我们之所以提一村一品,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把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精力转移到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上。把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梁书记特别指出一村一品也有可能不止一品,可能是二品,但最终在那个行政村几个产品肯定有个主导的。他说一村一品首要追求的是规模化;第二追求的是区域化和板块化;第三追求的品牌化;最终要追求的是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的第三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延伸产业链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梁书记还强调了畜牧业和种植业是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没有畜牧业的支撑,种植业要实现绿色、无公害、有机质等,都是空的。没有发达的畜牧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农业,更不能算一个发达的农业。第三句话,引导服务农民、发展生产的责任主体是县乡村。要求政府调配所有行政资源,把心思用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各级干部要真心实意的服务农民,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第四句话,郭孝义精神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要求农村党员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支部要发挥好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求乡镇的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从政府门前做起,从所包村做起,做好建设新农村工作。

二、 目前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中省市各级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县财政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制定出台了鼓励扶持设施蔬菜、沼气池、通村路、巷道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以蔬菜、畜牧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发展迅猛,07年全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新增蔬菜大拱棚4000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次,日光温室大棚发展到7200余棚。16种蔬菜通过西安农产品市场准入认证,华州、瓜坡脱水蔬菜厂建成投产,以蔬菜为重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4个。畜禽良种工程顺利推进,全县畜禽存栏量突破90万头(只),其中大家畜存栏14.9万头。“一村一品”工程全面铺开,涌现出了一批专而精、特而优的专业村,其中16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2个村被确定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重点村、示范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农村道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完成投资1.6亿余元,其中县财政投资3000余万元,共新建通村公路312公里,硬化巷道路216公里,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了“乡乡、村村、巷巷”通水泥路目标。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形势很好,但仍面临许多新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为: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菜畜果三大特色产业还不大、不特、不强,“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还不够完善。二是农民收入虽然加速增长,但由于基数底,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差620元,与全市差398元。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上学难,看病贵、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四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表明,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全县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发展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我县的贯彻意见

1、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学习贯彻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08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时间:拟定于下周三( 4月2日 )召开,会期半天。参会人员: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县级所有部门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34个重点村支部书记。会议由杨县长主持、请薛书记做重要讲话、王县长宣读《关于充实调整华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的意见》、张书记作主题报告。

2、充实调整华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华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有: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纪检委、经发局、财政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农发办、农机局、粮食局、科技局、民政局、教育局、计生局、国土局、乡企局、

交通局、人劳局、团县委、妇联、公安局、审计局、移民局、信用联社、人行、农行、供销联社、局、电力局、广电局、移动公司。

3、建议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20__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实施意见》。 3月18日 ,在张书记和王县长的主持下,召开了我县20__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预备会,农牧、林业、水务等14个涉农部门的主要领导参会并对各部门08年度工作进行了座谈。会后,根据各部门汇报情况,我们迅速拿出了我县《20__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实施意见》初稿。征求各部门意见后,形成《意见》(讨论稿)。

4、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06年我县确定了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07年14个,今年县上确定20个试点村。同时08年省市确定对各县新农村建设3%的行政村进行考核。按照省市安排,我县从近几年的54个试点村中筛选出9个市级重点村作为考核村(杏林镇李庄村、华州镇王什字村、赤水镇辛村、瓜坡镇南沙村、毕家乡拾村、辛庄乡李家村、柳枝镇丰良村、大明镇三义村)。市财政每村每年投入10万元,并要求县财政配套10万元,资金由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管,财政拨付。

5、《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国家切实关心农民增收,整合农村人力、财力,充分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专为农民群众发展生产而保驾护航的法律文件,是农村改革的第三步,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在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倾斜,正确引导,大力扶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办成能为农民群众增收的利益共同体。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篇8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机安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总抓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农机安全生产各项目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彻底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重点

1、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理管理网络

把加强体系建设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来抓,按照提高区一级、完善镇一级、健全村一级的基本思路,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区、镇、村、户四级联动,协调一致,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为全面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突出抓好镇村两级监管网络建设,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严格按照“双基”建设标准和有机构、有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无违章纪录、无农机事故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镇、村、户三级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建设,推进农机安全管理规范化

一是健全宣传、教育制度。农机部门每季度通过电视台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根据农时季节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在农机法规的宣传教育上,除了定期利用驾驶员安全学习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外,还要在事故多发地段、交叉路口、石料厂、煤矿等农机作业密集的重点地段设置警示标牌和标语,做到警钟长鸣,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二是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区政府与镇街、镇街与村、村与农机户逐级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细化、量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责任管理体系,不断增强做好农机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由农机部门负责,制定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关人员,严厉处罚。

三是健全镇村两级农机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起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台帐,进一步完善驾驶员安全例会、农机服务管理、农机牌证管理及年度审验、农机事故记录、安全宣传启示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实现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当前,主要针对全区范围内无证无牌拖拉机,以及挂外地牌照的拖拉机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黑车非驾”行为。各镇街要组织召开各村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各项工作任务,并配合区农机中心,组织对有机户进行宣传发动,重点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法》、《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使用农业机械的责任意识,增强参与整顿、维护安全的自觉性。区农机中心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切实加强组织指导,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查处违规、违章驾驶行为,依法办理、发放证照,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指导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农机中心,负责农机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关组织,拟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2、抓好典型示范。2003年以来,省、市先后启动“农机平安村”、“平安农机”和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等一系列活动,我区经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规划,提出了“全区5年创建3个农机安全示范镇,80个农机安全示范村”的总体规划目标,并将创建示范标准、任务、目标下达到各镇街,各镇街和农机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推进农机生产安全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并以此为典型,总结经验,重点推广,逐步带动其它镇、村开展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3、强化督导考核。为充分调动各镇街抓农机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区里将进一步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每年年初把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指标分解下达到镇街,列入对镇街工作进行考核的重点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相关责任落实到人。

上一篇:出纳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支部年度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