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0-17 10:52:58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交通工程 前期工作 方法

引言

交通工程前期需要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文件编制,而且需经诸多部门的审核批准,处理好路线跨越的公路、铁路、水利、航道、林业、自来水、天然气、电力、通讯等部门和沿线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为开工建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前期工作不仅对工程造价影响突出,而且还密切关系到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尤其在交通工程前期征地拆迁阶段还直接关系到当地的民生民情,为此,前期工作已经成为制约交通工程项目进展的主要瓶颈,如何做好交通前期工作,既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控制工程质量和成本,又切实维护沿线群众利益,是交通建设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1 工程前期工作的三个重点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按基建程序分,一般包括: 预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报告、核准、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等阶段。

重点一:成立项目筹建处或项目公司、代建指挥部。

重点二:编制评估报告,取得批复文件。项目决策阶段,要遵循“十·八”原则,即编制好十个专项评估报告,与八个评估审核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其中土地预审、环境评估是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项目通过省发改委核准立项的必要条件。

重点三:施工前的征地拆迁工作。它是工程建设的先行官,也是控制工程工期和成本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障。

2 工程前期工作的四大难点

目前交通基础设施正值“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建设任务尤为繁重,而前期工作日益成为项目建设推进的首要难题。

难点一:土地预审难。《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规定,核准或者批准建设项目前,应当依照规定完成预审,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包含土地利用的章节,内容包括规划选址情况、用地总规模和用地类型、补充耕地资金落实情况等。土地预审是项目核准的重要环节,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土地预审前必须由有资质单位编制土地规划调整方案并报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待土地规划调整方案批复后才能办理土地预审。

难点二:耕地占补平衡难。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一是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二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挂钩制度,实行占用耕地的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挂钩制度。三是规范跨市易地补充耕地工作,按照“先补后占”的要求,用于易地补充耕地的项目必须完成建设并经市国土部门组织验收和省国土部门复核确认。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建设用地复耕指标的跨市调剂,需经省国土部门批准。

难点三:基本农田补划补建难。《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同时,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等有关税费。

难点四:征地拆迁安置难。征地标准和补偿安置方案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如何平衡工程造价和维护老百姓利益是工作难点。在初勘、初测、详勘、定测阶段线路走向范围内抢建抢种情况严重,补偿政策调整、补偿要求苛刻,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借机提高要价,都给前期工作增加了难度。此外,高速公路是线形工程,造成当地群众出行不便,沿线村镇对高速公路部分存在抵触情绪,项目沿线政府和单位对路基方案、通道净高、“三改”方案、农居安置、补偿方案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准的要求,这也给征地拆迁工作和安置工作带来了难度。

3 前期工作的五种方法

在钱江三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东线、杭千高速公路、江东大桥、杭长高速杭州段工程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在对前几年完成的建设项目进行总结分析,针对目前土地形势更加严峻,土地政策更加紧缩,但基本建设的步伐又不能放松的大环境,项目前期工作只有更加注重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才能真正做好前期征迁这项集法律、政策、经济、时效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

方法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尽可能地核减用地规模。

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可行性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尽可能地核减少用地规模。在杭长高速公路(杭州段)的初步设计评审会前,指挥部与项目沿线的乡镇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设计交底,认真听取了地方对项目用地及其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关于余杭境内7公里高架下面的土地利用是主要问题。以往高架下面的土地基本是项目管理单位一围了事,杭长高速公路余杭境内的高架桥不仅贯穿了余杭三个乡镇,而且地方道路已有规划,将两路并一路的方案肯定是最佳选择,但这涉及项目公司、土地权属和高架桥桩基形式设计变更、工程造价提高等一系列问题,最终经与会专家从节约集约用地的角度对方案再三斟酌和论证,同意让设计部门进行方案优化,以达到对土地的最大利用。

方法二:健全建设用地标准体系,优化工程建设用地标准。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重新审改现有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杭长高速公路从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都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采取了先进节地技术、降低路基高度、提高桥隧比例等措施,降低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工程用地和取弃土用地标准,最终项目主线工程用地指标为7.0383hm2/km,低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文件确定的平原微丘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用地7.7466hm2/km指标。

方法三:熟练运用土地法律法规,规范有序破解征迁难点。

高速公路从方案比选到项目实施往往要经历几年的时间,其间国家政策的变化、土地地域的差异、土地现状的改变、地方经济的发展等等都要求我们要合法、合理、合情处理前期征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做好土地复垦、占补平衡、农保外移等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房屋拆迁、三线迁移、改路改河等涉及地方切身利益的具体工作中,只有切实做好了每一个环节工作,取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彻底解决征迁工作的“瓶颈”问题。杭千高速公路杭州段的路基大部分为软基处理且结构物设置密集,结构物施工时的二次开挖对软基处理非常不利,最终通过改建迁建方式,取消了27个结构物,减少了工程造价,确保了软基处理的时间和工程质量,也彻底解决了结构物设置引起的通道内积水、超红线用地、管涵标高误差等一系列问题。

方法四:重点控制企业和民居拆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好老百姓的利益。工程前期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要把征地拆迁和长远的地方规划结合起来,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征地补偿政策,既要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又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利益。杭千高速公路西湖区段涉及某村的农居拆复建的规划选址工作由于村民意见不统一,三易其址,指挥部同志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听取村民意见,并主动帮助与规划部门沟通,三改红线,最终达成统一意见,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理解,也使得日后的征地拆迁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

方法五: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工作。

指挥部要与沿线乡镇村各级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掌握动拆迁进度,利用有利时机开展工作。发现有可能拖延交地的前兆时,应及时联系交涉,查明原因,尽早处理。杭千高速公路西湖区段某村因老村委班子解散多年来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市、区各级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征地工作。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正式组建了新的村委班子。指挥部抓住这短短的两天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青苗补偿及地面附着物的评估补偿到位,207亩工程用地顺利交出,随后又该村的道路改道、涵管设置等问题,会同设计部门一次性予以解决。指挥部工作的高效和诚信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为此,该村一改以往的抵触情绪,对工程的支持和配合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 做好工程前期的几点建议

做好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在项目前期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使其熟练掌握项目管理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落实工作责任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沿线村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首先:成立交通工程前期领导小组。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由市发改委、国土、环保、财税、建设、交通、规划、林业、水利、农业、航道、海事、文物、地质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定期召开协调办公会,对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补建等难点问题统一考虑解决,提高办事效率,协调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中政府各部门之间关系。同时,组建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办公室,负责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等设计文件编制委托、上报等工作。

其次:工程代建指挥部要落实前期工作责任制。

代建指挥部要梳理出一套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并且用规章制度加以约束。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纳入流程的对应环节,实现专业分工基础上的有机合作,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队伍凝聚力、执行力,落实前期工作责任制,明确项目各环节、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一系列工作程序和制度。同时必须克服前期管理的随机性,聚集各方力量,提高前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最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前期工作对人才队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从业者既懂工程技术,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且熟练掌握前后政策衔接,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从目前从事前期工作的队伍状况来看,整体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主要靠经验办事的问题,与新时期前期工作需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不相适应。

5 结语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2

关键词 :铁路、混凝土、现状、发展

一、前言

近几年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铁路的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它具有高力学性能、高工作性、高耐久性、耐侵蚀性、抗渗性、耐磨性、低水胶比等诸多特点,而且在工作性、节料、节能、环境、工程经济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现状、然后铁路混分析了凝土耐久性的相关规定发展;最后对铁路混凝土进行了思考。

二、铁路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现状

混凝土已有 100 多年的应用历史。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十几年提出的,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我国铁路所采用的混凝土数量是巨大的,如即将修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混凝土方量达到3000多万平方米。2002年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铁路 桥 梁 营 业 线 路 桥 梁 已 达 到42 106 座、2459712延长m。其中,全长500m以上的特大桥462座,全长100 m以上至500 m的大桥4039座,全长20 m以上至100 m的中桥12240座,全长不足20m的小桥25365座。2003年末基础设备检查评定了失格桥梁7352 座,失格率18.15 %;失格隧道3711座,失格率65.47 %;失格桥涵8332座,失格率6.43 %。全路3345孔混凝土梁发生“沿管道方向的开裂病害”;3390座混凝土梁发生钢筋锈蚀;30孔混凝土梁发生断裂,严重漏水的隧道1763座,衬砌严重腐蚀的9343座,结果令人担忧。基于上述情况,铁路有关部门在秦沈客运专线、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型铁路工程的有关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技术条件、《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以及国内外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现行规范中有关混凝土材料的规定及时做出补充改进,于2003年开始制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验收标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施工指南等技术标准,使有关人员了解到混凝土材料的全面性能指标,相关人员在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地保证铁路工程建筑物正常使用服务年限,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为运营管理部门提供耐久性要求相关的重要信息,并填补我国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规范方面的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

3、混凝土耐久性指标

依据结构物所处环境条件和设计使用年限提出相应耐久性要求。为了对正在施工的铁路工程的耐久性进行有效控制,铁路相关标准暂时采用电通量并辅以其它指标(如在寒冷地区还要采用抗冻性指标)考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提出要求。对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提出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验收龄期由28d修改为56d。

骨料的碱活性应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有关规定及技术措施如下:

A、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 10%;

B、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 10~0. 20%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规定;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 20~0.30%时,除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规定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并应进行抑制效能试验;

四、铁路混凝土的思考

1、高性能混凝土在全路大规模推广尚属首次,需要不断总结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逐步改正不足的地方。

2、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在已开工的各条客运专线上应用良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检测周期较长,给施工质量控制增加了难度,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现场混凝土质量快速测试评定方法,以利于现场控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铁路混凝土对其现状、发展及思考进行了探究,在铁路建设中,混凝土被广泛应用。混凝土主要用于建筑物的抗裂、防渗,如:地下室防水、人防以及污水处理等。在铁路建设中使用混凝土,使用方便,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抗裂、防渗、补偿收缩的效果,并且在结构自防水、超长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因此,在铁路的建筑中混凝土高性能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5-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0.

[2] 邵春玉, 石江.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理保障作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0,11(7):39-40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3

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局自6月份以来在局全体干部职工中兴起了学习“三个代表”的教育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0__年7月,我局在深入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召开了学习动员大会。张嘉晟副局长结合国土资源工作特点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作出的一项推动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是完成十门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按照上级要求,以高度责任的高度迅速在我局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不断转化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我们的管理工作。张副局长的重要讲话使广大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大家充分认识到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加强领导,把学习落到实处在学习中,我局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周安排一天的时间集中学习和讨论。领导带头,作学习的表率,真正学在前面,用在前面,持久学、深入学,学以致用,结合职责和实际,研究问题,明确思路,亲自动手撰写学习体会。学习活动开展以来,我局认真学习了《十六大报告》、主席《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省七次党代会报告》、《市二次党代会报告》等重要理论文献。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钻研和理解,注意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距,总结经验;对如何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探讨。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取得了很好效果。三、结合工作实际,真心实践“三个代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的重点在于结合,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真心实践“三个代表”。基于此,着力于我局实际,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国土资源工作是个窗口行业,最能体现情为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虽然我们分工不同,但总的是为开发区的经济、社会资源保护服务,根据国土资源行业的特点,上级赋予我们一定的权力,但这些权力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为开发区发展服务。结合国土管理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贯彻实践:一是积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对各类用地,提前介入参与选址定点,做好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截至9月底,我局共收到各类用地申请达40多个,用地面积3500多亩,为从源头上控制和引导建设用地。一方面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受审的用地申请认真审查,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等方面严格把关。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为重点项目用地提供服务,共办理建设用地11件,总面积达67.48公顷,其中耕地57.84公顷,对曲靖师范学院、学府路、珠源路、迎霞路、长征路、云南冶金集团有色基地办公生活区、曲靖市制药厂、曲靖药业有限公司、康利制药厂等项目用地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依法依规按程序和权限办理农地转用、土地征用报件,严格按照市局《关于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开发区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截至10月初,我局共受理征用地报批件2个批次11个建设项目用地和1个先行用地报件;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389.4893万元,收缴征地管理费119.6845万元,收取土地出让金378.4585万元。三是加强土地统征工作,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与乡、村、组签订“协议”,强化对土地的统一管理做到“五统一”,近年来,开发区重点项目较多,随着改革的深入,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大量项目纷纷踊驻开发区,征地工作显得尤为紧迫,为解决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分局克服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阻力多等困难,深入各村各户,田间地头,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认真落实农民补偿费,切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失。从3月份至9月份,我局共征地2321亩,为开发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而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休现。我们相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开发区的明天将更加美好,国土资源事业也将不断推向前进。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4

关键词:路桥设计 构思 问题 探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在现代的建筑领域中,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还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随着这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为现代路桥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现代的道路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生活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的交通事业中,路桥设计是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和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桥梁的质量和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因此,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才能够确保路桥施工能够按部就班进行,才能够确保路桥的质量和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而为了是现代路桥设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和促进道路交通事业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现代路桥设计的研究力度。本文从路桥设计的构思出发,对现代路桥设计的研究,然后对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路桥设计的构思

1.1一体化设计的思想

综合考虑桥梁与桥坡段的沉降。尽可能使桥梁与桥坡沉降协同。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一方面分析桥坡软基的沉降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分析桥梁的沉降问题。合理的软基处理方式与适宜的桥梁基础设计相结合,综合分析施工工期、工后沉降等因素,解决沉降协同的问题。

1.2按沉降控制桥梁桩基设计

在传统的路桥设计中,桥梁桩基采用常规桩基础的设计方式。设计指导思想从强度出发,承载力作为设计的控制指标,而沉降作为验算校核指标。此外,在承载力设计中仅考虑桩的承载作用,并给予安全系数为2的安全度,未考虑承台的持荷作用。因此,在传统强度控制设计思想下,桥梁桩基往往具有大于2的强度安全储备,并且沉降很小。从经济的角度讲,过多的安全储备,也造成了建造费用的浪费。

1.3设计流程

(1)选择技术可行,费用低廉的桥坡软基处理方法;

(2)对处理后软基的沉降量,沉降速率进行分析;

(3)采用按沉降控制的设计思想,设计桥梁桩基础,对桥梁桩基的总沉降量及沉降速率进行计算分析;

(4)较核桥梁桩基的沉降计算与桥坡的沉降计算,调整设计方案,对施工工期做技术上的限定,使沉降差尽可能小。

二、按沉降控制桥梁桩基设计方法的研究

2.1 目前通用桩基沉降计算方法评述

(1)对于群桩沉降,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①按Mindlin解确定地基土附加应力;

②等代墩基法;

③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的沉降计算方法。

(2)目前沉降计算方法的评述

软土中基础的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软土中桩基沉降的实质是由桩身压缩、桩端刺入变形和桩端平面以下土层受群桩荷载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整体压缩变形等多个主要分量组成,并且是一个需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即使忽略软土中桩身弹性压缩量,但由于桩端刺入变形和桩与±体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复杂性,以及土体参数不确定性,在目前认识水平条件下软土中桩基沉降计算仍不是单纯理论计算所能描述的问题。

2.2合理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的考虑

对于桩端平面以下土体的整体压缩,采用目前方法,应该是可行的;桩身压缩量由于桩材本身模量很大,所占比例很小,且为瞬时弹性变形,对整个沉降分析的影响不大。因此,沉降分析的核心与难点就集中在桩端的刺入变形量计算预估上。

三、路桥建设设计思想及问题

3.1桥头跳车问题的存在

由于软土具有高压缩性、高含水量、低透水性、低强度等特征,在道路与桥梁的结合部位,桥坡高填土通常会引起路基的较大沉降。与之相反,桥梁仅产生极小沉降;因此,如何解决因桥头道路与桥梁之间的沉降差而形成的“桥头跳车”现象,成为困扰工程界的大难题。

3.2传统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

(1)消极对待,不做处理,发生沉降后对路面进行修补;

(2)从减小工后沉降的角度,采用堆载预压方法;对桥坡软基,进行长时间的堆载预压,以减小道路通车后桥坡的工后沉降:

(3)从减小软基总沉降的角度,对桥坡软基进行地基处理;通常采用注浆、强夯、深层搅拌桩、碎石桩、砂桩等地基处理技术,提高软土强度与压缩模量,减小软基的总沉降;

(4)从减小附加荷载的角度,对桥坡路堤的填料进行处理:一般采用二灰路堤,EPS轻质填料等;

(5)设置搭板,作为过渡段,调节路桥的不均匀沉降。对桥坡软基不做处理,如工后沉降过大,后期修补路面的养护费用将很高;若采用堆载预压所需要的时间很长,往往受到工期限制;如果进行深层处理,费用则较高;EPS轻质填料也因其造价偏高难以推广;单纯设置搭板,桥坡一侧的过大沉降有可能使搭板脱空,产生沉降从而失去作用.因此,工程中通常组合使用这种处理方法。而道路的设计人员也仅在如何处理道路沉降上下工夫,而不会考虑桥梁的沉降问题。

五、结束语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5

关键词:公路勘察;设计;理念

引言

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一条公路的建设,公路勘察设计是先导,是需要前期准备的,也往往是衡量公路建设质量的标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公路勘察设计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就是公路勘察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公路勘察设计的灵魂所在。

1 公路勘察设计理念总体思路和原则

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应该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对生态环境最小破坏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和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出符合时展要求的公路。勘察设计人员也应该转变旧有思想,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为重点,努力设计出自然之路、环保之路、生态之路。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公路勘查设计理念。

2 自然理念

“自然永远是最美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公路建设上。在公路线路选择上,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存原始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公路勘察设计人员应该对公路途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握,进而分析公路对其影响度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民风、民俗及民情,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更应该多多考虑当地的民族特色,所设计出的公路最好能够与当地的屋舍村落较好的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体现其特有的民族性。对于公路两旁的花草树木也应以当地实际情况为主,自然的融入当地,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自然美,更为深远的意义是适合当地生长的花草树木其生命力比较旺盛,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环境保护。公路一定会对当地的土地和水源有一定的破环性,对此设计时要有对其进行修复的方案,从而将公路建设施工造成地破坏降到最低。勘察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随机应变、灵活变通,随着地势而走,减少大兴土木。一般情况下,公路都是比较长的,沿途不可避免地会有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受国家保护的濒危树种、重要的河流、珍稀名贵树种夹杂在其中,这些事物都具有不可恢复性,破坏将造成极大地损失,这种情况下能避免则避免,不能则要事先想好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风貌。

3 舒适平坦理念

我国每年都有人死于公路上的交通意外,公路上的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公路上的车辆都是在运动中的,公路的舒适平坦度将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行驶体验度,还将影响其心情。舒适平坦的公路能够给予驾驶员充分的安全感,减轻驾驶员的工作,为其提供顺畅的行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经济理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百年大计,它的成败与否、实施效果的好坏对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经济不发达,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合理的用途上去,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进行大量、不间断的探索。项目的后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项目后评价起源阶段,人们主要侧重于财务分析,以财务的好坏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关键的主要指标。公路项目后评价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保证建设项目和整个公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公路建设必然造成大面积土地的永久占用,节约土地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受到经济建设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土地资源也随之紧张,这是在公路勘察设计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公路工程在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讲究自身的投资回报。德国在这方面是比较先进的,他们的服务设施尽量的和当地的旅游设施及其他重要设施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满足了旅客审美需要、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也给当地带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路部门的收益。在公路工程策划及设计中,就需要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时时刻刻都有经济理念,在问题出现时,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权衡,找出最佳方案。在未来的工程中,工程人员既要发挥现有的实用技术,又要采用高新技术,谋取综合效益以及交通战略现代化,促进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5 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是一种全新的勘察设计理念,是要求勘察设计人员秉承着服务的思想并将其不仅反映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公路在施工和营运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跟踪服务作为勘察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是将勘察设计理念进行总结和完善的重要阶段。勘察设计人员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建设、施工、监理、使用、管理的角度上来判断公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确保公路营运的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的要求度也在上升,勘察设计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争达到群众满意的服务度。

6 生态理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要求的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建设生态公路成为公路建设的必然方向。“生态”是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词汇,在英语中,生态与生态学是同义词,从字面上可直接理解为生物存在的态势。1969年德国科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并赋予科学的意义,指出生态学是一门生物之间、生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两个方面的关系:(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动植物领域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生态公路工程是从公路工程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提高公路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对路域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设计,采用自然恢复和人为生态重建相结合,即注重土木工程材料,又注重生物材料,建立生物群落结构合理,景观生态优美,视觉效果和谐而且高效经济的公路。生态理念是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公路为出发点,从水环境、声环境、动植物资源、水土流失等多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其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影响。“生态设计”是寻求公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平衡点,树立该理念不仅能潜移默化的提高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而且能提高公路勘察设计产品的艺术品位。

7 结束语

公路上的勘查设计理念是公路建设工作的先导更是灵魂。勘察设计人员应该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全力设计出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6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宁静。

临行前再次检查所需的装备:手提电脑、测距仪、投影仪、激光笔、相机、卷尺、雨具、高筒胶鞋等,确认万无一失后,魏浩波带着西线工作室的一行人——建筑、结构、设备专业的工程师,开始了一天的工地之行。

工地之行

清晨的市区,街道上车不多,司机师傅驾驶着越野车,一会儿便驶出了市区,向山里开去。一会儿是一马平川的平坦大道,一会儿是盘旋曲折的蜿蜒山路,司机载着一行人,在高速公路和盘山公路之间来回切换。猛然间,巍峨的青山扑面而来,彼时仿佛已置身峭壁之边,颇有戏剧般的行驶体验。然而一路上,总会有山体塌方路段抑或泥石流易发地区的警示牌提示来往的车辆谨慎通过,令人颇生寒意。加之因为海拔逐渐升高,周围开始弥漫湿漉漉的雾气,能见度已不足十米。尤其是11月至来年2月间,湿气非常大,地面会出现严重凝冻的现象,又湿又滑,同时能见度会降至两三米,此时车子只能缓慢滑行。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西线人在这样的山路中大约要行驶6、7个小时,才能到达项目所在地。而有的工地位于山体的更深处,公路还没有延伸进去,他们随身带来的高筒胶鞋便派上了用场,大家沿着施工搭建起来的泥泞便道进入到施工现场,这时往往已经到了下午的两三点钟,才正式开始了一天的现场工作。

赤脚医生

到达工地之后,大家便各自忙碌起来:一边把包工头叫过来让其规整凌乱的施工现场,一边查看工人是否按照上次交代的施工技法进行建造,一边又打开投影仪用真实的模型给工人做演示,一边又手把手现场教授工人如何加工、如何砌筑……一忙起来,不知不觉到了黄昏。他们又驱车回到项目所在地的县城过夜,第二天一大早再赶往附近的两三个工地进行现场指导,之后就得抓紧往回赶了。

这就是西线人的工作方式,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这样的奔波中度过。这也是西部乡土地区最真实的基层建造,相比充斥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里高难度技术的复杂建造,活色生香的材料配置是非常落后的一种方式,但正是这种落后成就了中国西部广袤国土上最基层的建造体验。终年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城镇和村落之间,魏浩波开玩笑地说,“感觉我们有一点像赤脚医生。”

寻路

这种随时可能遭遇危险的路况,魏浩波他们早已习惯了,他说在西部地区的建筑师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然而在我看来,也许一两次这样的经历大多数建筑师是可以接受的,但假如七八年间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处于这种状态,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坚持。

不去一线城市发展,反而回到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进行设计实践,魏浩波究竟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可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要知道,他当年可是以优异的成绩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毕业,本有机会进入国内几家大型设计机构和重要高校,但他却选择了到华侨大学执教,希望在那种安静的环境下专心思考他想要的东西。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最轻松的职业历程,每天除了教书,就是泡图书馆,或者到海边听潮起潮落,基本没做什么工程,即便有工程,也是很标准化体系的成熟项目,很难找到他想要的那种东西。

“我觉得自己的方向可能不在那里,虽然当时我还不清楚我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我觉得我可能在贵州会找到方向,因为贵州有很多有意思的传统,而那些好的东西正在消失,我觉得我要在这些美好的东西消失之前赶紧回到家乡,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魏浩波说起这些的时候,眼睛里透出充满希望的光芒。

复杂的地理地貌、丰富的乡土世界、深厚的人文历史、有趣的故事传说、当代的时尚元素……正是这样一种混合的状态才成就了当代贵州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吸引魏浩波回乡探索的动力。在他的眼里,贵州是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

那里的景,山外有山,逼仄,一线天,陡,盘,鬼斧神工。

那里的人,与自然、与传说是一种共存的状态。

那里的村,淳朴、原生态,但也夹杂着模仿的流行符号。

那里的城,时尚,高密度聚集,巨大的开发基数。

但当代贵州的建设却缺乏反映当代性背景特点的内容。

回到贵州之后,面对如此之高的城市开发量,魏浩波一上来就开始做城市中的大项目,担任了贵州省一些重大政府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可能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持续下来,顺理成章地升至老总,岂不快哉?但在魏浩波看来,这种创作不是一个真正建筑者应有的状态。因为沿海城市的建筑太过于精英化,如果沿用那样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很难形成属于自己的方式,也就难以建造出属于贵州这片土地的建筑。可是路在哪里呢?

结缘乡土

第一次深入乡土工作,得益于我国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当时的贵阳市建设局副局长涂必忠是魏浩波的忘年交,他和魏浩波一同探讨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于是,第一次深入的乡土调查给了魏浩波双重体验:一方面,乡土的状态很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不虚张声势,人们非常注重身体感官性的东西,身体可以变得非常敏感——可以体察风吹草动,可以细品高山流水,这是一种宝贵的体验,也正是当代设计所缺失的内容,这带给魏浩波极大的触动;另一方面,乡土的封闭使得当地居民非常渴望有新东西,但是因为缺乏合理建造的意识,乡里充斥着粗制滥造的房子和不伦不类的风格,这种来自外界光鲜亮丽却缺乏内涵的东西正在取代乡土原本清新自然的朴质。

这次乡土调查让魏浩波认识到对于身体感官的关注与是否必须用传统的材料、是否必须以传统技艺的方式建造关系不大,重要的是你是否重视乡土的脉络肌理性,是否重视身体感官的存在,只有重视这种鲜活的感知,才会让建造生动。同时,他也体会到只有扎根乡土,深入体察这片土地,才能对设计有启发。假如把这些体会和当代的思想结合起来,那么也许会激发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新思路。

2004年,魏浩波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们成立了西线工作室,西线的涵义即是针对我国西南部地区,探索适宜的建造体系。

第一次

西线真正系统地在乡土开展实践始于2004年在贵阳郊区花溪的梦溪笔谈山地居住群,当时甲方想尝试山地住宅的模式,但正值其资金困难的时期,设计费压到了每平方米七八块钱。但最终魏浩波被甲方的诚意打动了,同时也想借这个机会开启乡土实践的大门,由此,西线的山地建造拉开序幕。

困难比想象中多得多,一方面这是西线第一次在乡土造房子,对乡土的建造方式、施工水平、材料供应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经验;另一方面这也是西线第一次较大规模地接触如此复杂陡峻的山地建筑,复杂的地形地貌对建筑师、结构师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建筑安全成为当时最为基本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建筑学意义上的诸多想法。

当时的日子很艰苦,既要思想上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经济上也非常拮据,很多设计人员坚持不下来离开了,但最终西线还是顶住了各方的压力。魏浩波后来回忆说:“早期的‘梦溪笔谈’项目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实践出真知,当时恨不得把所学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但现实的具体建造与各种限制条件必然会在实践中考量你的所学与所想。”但正是这次尝试性的建造推动着他不停地深入思考,也为后续工作留下很多持续性的研究专题,如在后面的对话中提出的“分岔的路径体系”与“公共空间的二次划分”。

这次尝试也为将来西线工作室在乡土地区建造山地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历练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地形地貌时能迅速地做出判断,快速开展创造性的设计工作。这个项目之后,西线工作室又接到了贵阳花溪的另外一个项目——花溪石板镇摆陇苗寨民俗综合体。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的建造已经能有的放矢地贯彻一些已经考虑成熟的建造逻辑了。

老大哥的支持

有了在贵阳的建造经验,西线工作室期待接手更多的乡土建造项目,但乡土的项目多为政府项目,假如没有合适的机缘,很难得到直接的委托。魏浩波说他要特别感谢一个人——洪流,魏浩波亲切地称他为老大哥。洪流是一位对家乡极为忠诚的历史与环境的保卫者,同时也是专业的建设者,在直面设计的尴尬与无力回天的窘境下,弃业为官,成为当地政府最重要的技术把关与支撑。正是在他的鼎力支持下,西线“上山下乡”系列探索项目才得以在赤水生根开花。

回忆二人的结缘,魏浩波说,有一天洪流突然跑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我有机会让你在赤水盖一点好的东西,赤水需要好东西,你来吧!”而正是他这次唐突的拜访,才使得西线工作室有了本期‘上山下乡’专辑中的一系列项目。

因为西线工作室建筑特有的建造方式以及所呈现的存在状态,既与当地传统造房子的方式不同,又与城市中充斥的大量建造各异,很多当地的官员无法接受西线的设计。洪流老大哥则顶住各方的压力,让西线工作室在尽可能少障碍的条件下进行他们的设计实践,摸索他们的建造体系,也由此西线工作室在乡土系统的通用化建造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体验

西线工作室没有辜负老洪大哥的厚望,竹海的项目建成之后,当地的政府官员与群众前去参观,感到非常意外和惊讶,怎么房子还能造成这样!也许是西线工作室的思考方式和建造逻辑源于乡土,虽然前去参观的人大多为非专业人士,但他们却非常欣赏这样的作品,同时被建筑所营造的氛围深深打动了。魏浩波说,这也让他明白亲身体验是建筑能给予的最直接的力量,远大于你用华丽的辞藻去描绘,也远大于你从专业角度进行深奥的逻辑分析。

这种体验同时也传递给了当地的乡民,比如说西线工作室经常用一些青石板造房子,经常采用配置彩色玻璃体系的举折的坡屋顶做法,乡民看到这种形式也会参照西线的方式去做。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的需求在自己的房子上做一些改变,或者进行一些延伸性的推敲,比如在一些需要的地方设置彩色玻璃,设置天井,会让树木从房子里长出来……

魏浩波认为,乡民的这些建造行为源于乡民不是把你的房子作为一个简单的结构体或符号集合去看待,而是他真正读懂了你的设计,包括他们开始在生活中注意到了光线,关注人与树木、与天空的对话,而这正是他乐于看到的。

“精神分裂症”

西线工作室除了这些乡土项目外,仍然会像其他设计机构一样承担大量的城市化建造。当我问到魏浩波:“在城市里造房子肯定没有这么辛苦,而你坚持在乡土地区从事建造,这么多年有怎样的身心体会?”他想了一下,竟脱口而出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词:“分裂症,对,精神分裂症!”

看着我满脸疑惑,他解释说:“建筑带给我最大的快乐是思维的兴奋,只有持续不断的思维兴奋才能激发建筑师实践的潜力。我觉得在城市和乡土地区做建筑完全是两种状态,在这种两种状态中不断地来回切换,就好像精神分裂一样。”

当进入到中心城市做大型的项目时,西线人面对的是成熟的建造体系,在工地上指挥各专业配合,有最新的结构方式,有先进的技术方案,有齐全的材料样本等,虽然那种指挥、安排与选择的感觉挺标准,但魏浩波觉得离真实建造的距离远了。而也许就在昨天,西线人还踩着泥泞的乡间小路,与村民攀谈,与工人交流,思考着怎么把当地的材料用起来,怎么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工人理解你的想法,怎么进行砌筑,怎么浇筑混凝土,甚至怎样安装一个天窗,选择什么样的螺丝都要一一想过。

魏浩波说,“一到乡土地区我就变成了泥腿子,跟村民一起思考最有效而简单的建造方式。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建造,带给我最大的乐趣!”

中国式的半工业化建造

魏浩波把九年的乡土建造形象地称为“上山下乡”。在他看来,“上山”是受制于地理的形态学结果,“下乡”是基于普适社会对乡土俯瞰式的态度,但“上”与“下”都以普适社会作为参照系。“上”与“下”的碰撞迸发出两种方向的专业性探索:“上山”试图将山地的各种自然要素转化为空间控制方式,“下乡”则试图探索乡土系统投射下的通用化建造。

但同时,这种建造也让魏浩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这些所有的建造细节都需要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周详的考虑,并在现场做出迅速的决断。因为在乡土造房子,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必须用最简单的建造方式,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不能玩花样,不能搞复杂的技巧,还必须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如果弄错了,因为资金极其紧张,是不可能让你重新来过的,有时也很难弥补。

魏浩波把这种建造称之为“中国式的半工业化建造”,因为这种建造方式是最基层的真实反映,不仅遍布于乡村,同样是中国广大落后地区的建造反映。西线工作室的理想是将这一建造体系逐步批判性地完善,应用于西南部欠发达地区的实践中。我则开玩笑地说,这是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他则憨笑着没有反对。

精神家园

“乡土建造的经历是我生命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乡土建造给我了很多的教益,促进我对当代建筑的理解以及西线建造思想体系的成型,而且在乡土中是可以贯彻当代性的。因为在考虑传统的同时,又可以实现用当代的思想去解读传统,这是在城市建设里、在体制化条件下的教条式的专家体系控制中无法做到的。实际上,西线工作室所有的乡土建筑背后都是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投射。”魏浩波这样总结了多年来的乡土建造体验。

到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魏浩波扎根乡土的原因了,乡土是魏浩波难以割舍的情怀,也是西线工作室的精神家园。相信怀揣着这份真挚和坚持,西线工作室会走得更远。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7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时刻,水利部提出了如何合理开发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盒科学管理水资源,努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实际问题。作为基层水利工作工作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关键词:水利; 发展; 问题; 思考

一、关于治水思路

1.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油增产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这是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水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务需求,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发展治水思路的本质特质。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重点注重洪水出路,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争河道.无节制乱挖河床,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坚持统筹兼顾哦,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洪抗旱除涝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这是治水思路方法。

坚持改革创新,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水利建设与自身建设相统一,建立健全水利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明显进步,心中有治水思路的宏伟目标。

当然水利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反证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机遇看,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高度重视,近年来把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列入重中之重,二是社会发展形势有利于加快水利发展。三是水利发展基础更加巩固,四是全社会关注水利.水患意识,节约.保护水意识明显增强。从挑战看,一是对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全球气候表暖导致我国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和水土工程流失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三是水利改革任重道远。

二、关于防汛抗旱工作

防汛抗旱工作的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二是科学调度汛期做到水库等蓄水工程空库渡汛,渠道调整流水量,三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抗旱方面优先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面完成农田浇灌任务和生活用水。

存在和面临的问题,一是极端天气对防汛抗旱工作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年平均气温升高,三是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加大。

三、关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一代又一代水利人的努力,我国的水利设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改善了灌溉条件,对农民增产增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也要看到水利建设发展还不稳定,水利基础建设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水利基础设施缺乏节水性设施,还不超前,相对滞后,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水利发展的大好机遇,进一步争取新项目,夯实水利基础,提高水利的经济社会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彻底解决群众吃水困难局面。

二是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灌区改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特色种植业的水利服务建设,因地制宜地修建雨水集流工程,发展特色种植及养殖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对生态良好的区域重点实施预防和保护,对易发水土流失的区域实施重点监督,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开展治坡治沟,治土与治水相结合的整治工程。

四、关于水土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水利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水利管理的作法不断改进,我们不仅要建设好.管理好水利工程,还要下大力气管理好水资源,管理以建成的水利工程以及河道工程。

1.做好本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建立水权制度,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规划基础,也是对可持续治水思路探索和实践,以饮用水水源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功能管理,强化水资源保护。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水利工程验收管理,及时对已竣工水利进行验收,并加强管护。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还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体制改革,明确责任制,落实水费征收办法,及时搞好工程维修养护,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自身水土资源优势,建设好第三产业经营,增强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促进水利良性运行,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篇8

【论文摘要】柳河流域是水土流失重点地区。该流域闹德海水库以下地区是当前彰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多年治理实践已探索了基本经验,建立了样板工程,积极退耕还林还草,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加快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论文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 【Abstract】The river area is a soil erosion point region.It's river valley's turn to make virtuous sea water database the following region is current ornamental forc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 of point.Manage for several years practice have already investigated basic experience, establishment sample product engineering, aggressive back Geng return, realization ecosystem performance and economy the performance unify, speed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Ecosystem construction;Performance 1. 基本概况彰武县柳河闹下总面积为714.66Km2,流经9个乡镇,共划分19条小流域,总人口6.28万人,农业人口6.12万人,农业劳动力2.4万个。该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风沙区。气候特征为季风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春季风大且多。土壤质地多为沙性,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低。全区农业用地237.06 Km2,占总面积的33.2%,人均耕地0.38hm2,土地利用率低,结构不尽合理,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1210元,人均粮食1099Kg/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群众生活贫困。该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57.07 Km2,占总面积的36%,风蚀水蚀兼有。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侵蚀为141.97 Km2,中度侵蚀为90.6 Km2,强度侵蚀为24.5 Km2。侵蚀模数平均为1280t/ Km2·a。 2. 生态建设成效 2.1加大治理力度,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建国以来,尤其80年代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展了治山治水、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至2002年底,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6.24 Km2,其中完成基本农田28.6 Km2,水土保持造林149.32 Km2,经果林7.22 Km2,种草6.8 Km2,其它措施4.3 Km2,完成塘坝10座,谷坊0.2万座。近几年来,柳河闹下通过生态县建设,林业第二次创业、国债治理等项目,加大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力度,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2.2工作经验。彰武县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特别是十年治理柳河,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加强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抓紧抓实。二是用科学治理方式,迅速形成防护体系,即坚持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本着流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措施,实行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各项治理效益相结合,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受益一片。三是强化监督管护工作,巩固治理成果,以彻底根治边治破坏的现象。 2.3流域内样板工程的建成,拓宽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彰武县被水利部命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其中在柳河闹下地区中几处工程为生态建设及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提供了典型和样板,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如平安乡的马家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千亩大扁杏园已初见成效,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满堂红乡蘑菇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沟内发展果树及稻田,为沟壑治理、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经验与示范。 3. 发展思路与对策 3.1明确经济转型的整体思路,

上一篇:企业纪检监审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机修主任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