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0-29 10:26:10

调查工作思路

调查工作思路篇1

【摘要】 深入调研分析“80后、90后、00后”员工思想状况,是我们2021年一项重要课题.按照集团公司领导安排,在做好大量基础准备工作的基础上,4月底到5月初,华北工程公司组成调研小组,先后在6个公司机关、40多个项目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了调研活动,结合网络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此报告.通过对公司青年员工思想状况开展调研活动,了解青年反馈的真实想法、诉求期盼以及意见建议等,对新形势下青年的思想状况及特点趋势等有了全面、科学、真实的了解掌握。

【关键词】青年员工思想现状心理

华北工程公司作为一个石油工程企业,主要业务均分布在野外一线,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对员工有更多的要求,更偏向于使用较多的青年员工,同时,企业未来的发展要更多的依靠青年员工来创造,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行业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加上薪金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不再有更多的优势,已经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的年轻人,如何为企业留住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工作环境和人员的心理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公司青年员工思想状况、工作状态,及时掌握青工思想动态,解决员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组织全公司团员青年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座谈调研,通过对线上问卷调查数据的系统统计、分析,结合现场调研中青年反馈的真实想法、诉求期盼以及意见建议等,对新形势下青年的思想状况及特点趋势等有了全面、科学、真实的了解掌握。

一、青年员工思想现状调查基本情况

(一)线上问卷调查情况

华北工程公司目前共有35岁以下团员青年1836人,其中机关及附属单位81人,基层项目部及二线单位280人,一线生产作业队1457人。参加此次线上问卷调查青年1743人,覆盖率94.93%。

(二)现场调研情况

现场调研采取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两种方式进行,其中个别访谈二级单位领导班子10人,团青干部137,团员青年代表926人,共计1073人,其中到访谈对象工作岗位面对面访谈701人,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访谈302人,所有访谈对象中男青年968人,女青年118人,基层正(副)职73人,基层一线队团员青年总体占比84.07%。

通过集体座谈方式共组织座谈会77场次,参加团员青年共计621人,其中基层正(副)职52人,男青年551人,女青年59人,基层一线队团员青年占比85.68%。

二、团员青年思想现状分析

(一)对本单位青年思想状况总体评价:

通过对本次调研活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公司青年员工总体的工作现状和思想现状是比较良好,绝大多数人比较满意现在的工作现状,愿意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奉献更多的力量。85%的青年都十分关心与领导、同事的工作关系,认为只有内部和谐,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强合力。他们也非常关注领导、同事对自己的评价,访谈结果显示,93%的团员青年对身边的同事、领导评价客观公正,认为同事、领导客观公正、满意度较高。青年对团组织的工作高度认可,大多数团员青年对团组织开展的活动,都能积极参与。

(二)基于线上问卷调查的青年思想动态分析。

1.政治素质较高,理想信念坚定。

广大团员青年从根本上认识到没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发展,只有在组织的支撑、支持下,个人才能有更大的作为,通过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历次全会精神,对集团公司打造世界领先企业发展方略和“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也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有71%的青年坚信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公司各级团组织牢牢把握员工思想动态,针对目前公司发展面临的形势,通过形势任务教育和宣讲,使得大部分青年员工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相关联。有53.87%的青年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有21.19%的青年员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在问到是否是党员时,有90.18%的青年员工不是党员,但有83.17%的青年员工希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问及原因的时候多数青年员工都表示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先锋和中流砥柱,是为了完善自我,力求使自己得到的锻炼,促使自我的成长与完善,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行为得到规范,永远可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这充分证明,广大团员青年非常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发展环境,也非常热爱和拥护我们的企业,对公司迈上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也愿意为企业献计出力。

2.职业态度端正,学习愿望强烈。

作为石油工程企业,在低油价、低沉本的挑战下,一线青年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能够主动适应生产经营需要,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青年的共识,他们普遍表现出强烈的成才愿望。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有72.73%的青年员工认为有效提高的青年工作的方法不仅要加强思政工作还要提高素质培训,有74.11%的青年员工为解决工作难题、提升工作能力认为需要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也有78.57%的青年员工希望加强专业实操技能的专项培训。另一方面,有59.82%的青年员工在工作中经常感到“岗位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在问及工作中最大的压力和困惑是什么时,有93.75%青年员工认为家庭聚少离多与薪资收入低于期望值为主要的压力与困惑。87%的人认为专业技能、经验储备不足是面临的最大压力,56%的人认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成长路径是面临的最大困惑。在问及“工作中最想通过培训提高自己职业技能的回答”时,占85%青年员工,认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占绝大多数,认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挣钱的占极少数,在问及您觉得您目前的工作能否发挥您的才能时,有75.93%的青年员工认为比较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发挥的一般,甚至是没有很好发挥自己的才能(占7.05%)。从集体座谈来看,超过三分之一的青年员工希望公司能完善“较好的晋升和提拔机制”、“更好的福利待遇”、“更多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绝大多数团员青年更加注重自我的成长进步,不再眼高手低,盲目幻想,也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是能够吃苦、甘愿奉献,既来之,则安之,他们迫切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渴望能继续学习、不断深造,渴望领导更加关注自己,为其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3.性格鲜明突出,精神需求多样。

在线上问卷调查中,有近50%的青年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接收新事物快、心态好,愿意接受挑战等,说明公司一线青年思想比较活跃,有激情、有胆量。他们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有明确的体现自身价值的标准,渴望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但价值取向物质化占主流,他们把经济收入作为自身价值体现的一种主要和重要方式,希望得到较高的收入。同时,他们不满足作业一线枯燥单调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多元,个性彰显,团组织开展的常规活动已不能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

4.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获得感归属感逐步增强。

公司各级团组织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持续打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加强与青年员工的沟通互动。公司团委协同工会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活动,关心体恤职工。疫情期间开展了“走基层、访万家”活动,做实做好帮扶救助工作,通过开展围绕中心促生产的活动,提升了青年员工比拼意识、大局意识,使青年员工自觉把个人成才与促进公司发展结合起来。调查中比85.71%青年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充满希望,能够积极的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占比82.99 %青年员工对目前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占比75.20 %青年员工希望积极参与志愿者入户帮扶、职业规划培训、专业技术培训、比武。这说明青年员工愿意有更多的空间表达自我,以比学赶超的工作状态,以振奋人心的工作业绩,充分展现出属于青年员工的芳华与风采。

(三)基于现场访谈和集体座谈的青年思想动态分析

1.访谈中,公司班子成员对本单位青年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大多数二级单位公司班子认为,青年员工是公司发展的未来,是人才的重要基础,“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目前公司团员青年占比高、干劲足、潜力大。对于如何更大限度发挥他们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好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直接影响着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要正确看待团员青年的思想倾向和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结合青年自身特点和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做好青年工作,刚才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一是当好团青教育“领航者”。青年员工容易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产生一些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各级团组织要经常利用会议、座谈、参观主题教育基地、老前辈为年轻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等形式以生动的事迹教育青年、鼓舞青年、激励青年,让青年自觉热爱企业、奉献企业。

二是打造青年人才“蓄水池”。经常走进青年、关心青年工作生活,挖掘青年潜力。开展各类比武和创新活动,激发青年比学赶超的竞赛精神。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对政治觉悟好、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型的青年人才,大胆启用,形成企业人才培养、储备的良性循环。

三是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注重引导团员青年建立完整的职业规划,弘扬石油精神与石化传统,尽早加强政治理论武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栋梁之才,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加大典型事迹宣传,注重用适应青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形式丰富的文化建设活动,提升青年的文化素养。

2.基层团青干部对本单位青年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一是加大帮扶引导。从今年开展工作来看,团青工作还存在不足和弱项,随着从严治团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公司团委能增加形势任务教育,对有关政策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让基层团干部干事更有目标性、计划性、针对性。

二是提高重视程度。青年员工他们迫切需要的组织、领导、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各级团组织要以青年职工的业务技能提升为重点,以“服务公司的安全生产、服务青年成才、树立学习榜样”为出发点,以“岗位技能日常化、青工工作制度化、突出人才重点培养”为标准,深入扎实开展青年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带徒等活动抓好青年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是丰富业余生活。由于一线工作环境较差,手机、网络信号等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青年员工文娱活动相对单一,生活比较枯燥,建议团组织定期开展一些符合工区实际的体育竞技,唱歌跳舞等活动,激活青年员工工作活力。组织开展科技创新评比并给予适当奖励,激活青年员工创新创效热情。逢节庆对青年员工进行慰问,进一步增强青年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激发了青年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访谈和座谈中青年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团员青年分布点多面广,员工对工作环境和施工现场生活条件持不满意态度,技术交流的渠道较少。影响企业安全高效、和谐稳定发展。

解决措施:一线工作环境和现场施工条件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改善一线员工工作环境方面来说,要与工会等部门结合,统筹推进“五小”建设,持续改进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从改善现场施工条件方面来说,关注员工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按照不同工区,有针对性地配备劳保及防暑降温等药品,提高员工心理感受。通过“师带徒”加强现场学习,利用休假期间统一组织到公司进行轮休培训;除了职业技能培训外,适当增加公文写作、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等多维度培训,全方位提升个人素质。

主要问题:野外手机、网络信号差,沟通联系十分困难。

解决措施:建议购置信号放大器等设备,解决信号弱的问题;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集、志愿者入户帮扶工作等活动,帮助解决员工家属实际困难,带去组织温暖。

主要问题:一线青年员工反映现场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陪伴家人时间较少,家中事务无法尽责,容易造成心理负担与情绪波动。

解决措施:适时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讲清面临的形势与公司各项安排部署,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重点加强对石油精神、石化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培养青年员工扎根一线、奉献青春的精神品质。对于新入职员工和未婚青年组织开展联谊活动以及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已婚青年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协同工会组织开展EAP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员工思想疙瘩,缓解心理负担。

三、青年服务企业及企业促进青年成长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青年服务企业方面

加单位组织的集中培训学习的机会偏少,主要靠网络获取知识。同时目前公司培训中多是针对员工职业技能提升或者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员工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训。提高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我们仍需做大量工作。

2.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岗位薪酬期盼提高。

一方面由于甲方工作要求和标准逐年提升,人员配置却受到定编定岗的要求,没有随着工作量的提升而增加,造成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通过线上问卷统计,有51.9%的青年感觉现在工作压力比较大或者非常大,没有压力或者压力不大的只占13.8%,经常每天加班的青年基本占到50%。有80%的青年认为最大的压力和烦恼来自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和一线环境恶劣三个方面。另一方面当代青年员工受到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为追求付出回报比,更为关注机会成本,更讲究“生活”的品质。由于目前公司大部分青年员工属于合资用工,这类员工往往缺乏职业稳定安全感、对公司归属感弱,受生活中的子女抚养压力、父母养老压力等影响强,大部分青年只有在得到自己满意的劳动报酬后,才会更进一步考虑自己学习提升、成长成才等其他方面发展问题。

说明团组织对青年的思想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关心关注,需要给与一些正面的引导和心理疏导。同时,应丰富工作经历,培养“一专多能”的青年人才,從而快速提升青年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帮助青年员工全面发展,取得更高的薪酬。

(二)企业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方面

1.多维度能力培养呼声更高。

调查中发现广大青年求知欲望强烈,对于参与更多类型培训要求明显。在问及需要公司开展哪些相应的保障措施时,大部分青年员工在要求加强本专业岗位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希望得到市场经营、财务、电脑等相关业务能力培训。有50.89%的青年员工表示只参加过短期或者只在基层队培训过,还是希望参加一些长期专业的培训。几乎100%的青年员工认为自身职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就是自身能力不够全面。

说明部分青年渴望获取知识,但对单位搞集中培训的方式依赖较大。团组织应加强“师带徒”方面工作,制定有针对性、可实施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基层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及相关安全、岗位资质的培训。着重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增强员工适应行业内竞争形势的需要。

2、青年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

通过统计,有50%以上的青年参加团青活动主要是集体学习,只有26%的青年参加过团组织开展的文体活动,参加过志愿服务、联系交友、创新创效等活动的不足20%。

说明团青组织开展活动内容不丰富、载体不多、不能满足基层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由于工程板块的施工特殊性,施工一线工期紧张,工作繁忙,日常能举办的文体活动本就不多,并且由于所在活动场所的限制,导致开展的业余文化活动及其单一,同时大部分项目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导致单身青年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变少,思维方式、观念更新等方面跟不上时代步伐。

四、关于做好青年员工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职业发展通道,为青年员工提供更多的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平台.

各级组织要引导青年人开展岗位创新创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体现价值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履职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导师带徒”制度,为他们“指路子、压担子、搭台子、架梯子”,大量培养后备人才,为更多的青年员工成才提供动力、渠道和保障.要注重赋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充分发挥他们所长,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二)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增强青年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个性强烈的青年员工们大都表示,一个平等公正地待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气氛宽松活跃的企业或部门,会让他们感到更安心、更舒适、更有归属感.我们对员工的管理,要注重淡化“官本位”和等级观念,引入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细节,加强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各级管理者在这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注意在领导权威之外多一些“非权力影响力”,更容易赢得青年人的心.各级组织和部门要站在关心企业后继有人的角度,加强对青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尤其在涉及制定与青年有关的政策、制度时,多倾听基层青年的意见和建议,让青年真正体会到他们不仅仅是企业的未来,还是企业现在的主人.

(三)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帮助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年员工对传统的、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和生硬的、空洞的“灌输”不感兴趣,甚至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更喜欢平等的对话和坦诚的沟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探索运用青年人愿意听、能听懂的的话题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更有针对性、更务实有效地进行教育引导.自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员工最乐于表达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利用多种平台,与青年员工打成一片,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真诚沟通.

(四)进一步建立科学的、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

从薪酬、福利到晋升、培训等方面统筹规划,力争将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为员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岗位靠能力、绩效靠贡献,让他们工作有干劲、有奔头.针对同一个项目,各参建单位“同工不同酬”的现状,集团公司的工资标准制定要在考量到各单位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兼顾公平.集团公司还应督促各基层项目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力所能及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青年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依赖度.

(五)进一步落实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让青年员工感受到组织温暖.

要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帮助年轻人释放压力,用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帮助年轻人解决实际困难(比如通过建立网络群、组织联谊活动等解决婚恋问题).要积极、审慎地研究员工休假制度的落实.要改变观念,认识到“白+黑”“5+2”的工作方式不应该成为施工生产的常态.基层项目还应该不遗余力地改善青年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

结束语

青年员工们针对企业运行发展提出的诸多意见和建议既有基于自身利益的合理考虑,又有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企业在青年员工的管理工作中,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自主精神,同时也要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面对现今青年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职业技能有待提高、学习的积极自主性不高以及企业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对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形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该立足企业工作重心、立足行业特点、尽可能缩小青年员工的需求与现实的差距来促进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开展。

参 考 文 献

【1】李友冬. 邮政企业青年员工思想状况调查研究[J]. 邮政研究, 2019, 35(004):37-38.

调查工作思路篇2

    〔关键词〕毛泽东;调查研究;当代价值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在调查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实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创立了完整的调查研究理论。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内容丰富,不论是在思想方法层面,还是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新阶段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认真学习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于有效纠正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方法。这种方法首先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首倡的调查研究,其中心靶子就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针对党内思想领域存在的主观主义认识路线,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调查研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行动中的生动体现,是达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活动,就是这一探寻规律性的“求”的过程。坚持这一“求”的过程,正是有效克服主观主义的重要环节。

    唯物主义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哲学基点。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调查研究,作为认识起点的社会实践,是有效克服主观主义的重要环节。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要求调查者不能事先定调子,划框框,下到基层找例子。一切结论应该产生于调查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可见,调查研究体现的思想方法告诉我们,只有进行认真周密的调查研究,才能使人们的认识正确反映客观世界,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就是说,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不增加任何主观成分,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是多大的问题就是多大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这就是调查研究中的唯物主义。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作为社会实践,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连接点,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方法和途径。毛泽东认为,不通过调查研究等社会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就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为了避免工作中的主观主义,毛泽东号召广大党员一定要“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2〕。

    问题意识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特点,树立问题意识是有效克服主观主义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只有不断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毛泽东坚决反对盲目地为调查而调查,强调调查研究要有明确的目的。对此,他振聋发聩地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认为,调查研究要根据革命斗争的情况,针对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加以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对此,毛泽东分析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3〕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消除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而对湘潭、湘乡等地的调查;为了弄清农村土地分配问题而对东塘的调查;为了弄清乡苏、市苏工作的开展情况和苏维埃政权建设情况而对长冈乡和才溪乡的调查等,就是很好的证明。只有确立问题意识,调查研究才有针对性,指导工作才有时效性。只有带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才不致于形成“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

    当前,有些行政部门领导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感情、愿望、意志出发。由此形成的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语言枯燥,形式雷同,结构模式单一,结论大同小异。很多结论中的观点,读来总觉似曾相识。似乎在调查之前就已预设结论,调查的目的,是要使客观适应主观,按图索骥,按需求证。这种方法用框框硬套客观实际,“合则取,不合则弃”,搜集一些片面的材料来印证自己的结论。这是主观主义的突出表现。针对类似倾向,毛泽东曾批评“大胆的主观假说,小心的主观主义的求证”是个很坏的方法。这种方法,先入为主,从主观愿望出发,从根本上违背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这就是导致了认识上的主观主义。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调实践决定认识,突出问题意识。这些理念和思想方法,是我们工作中反对主观主义的重要思想方法。

    二、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为我们有效克服官僚主义指出了科学路径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理念。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群众观点基础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是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党员和领导者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往往是有限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到群众生活的实际中去做详尽的调查,就是要到群众生活的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题中之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调查研究,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不仅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同时也体现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坚持科学的调查研究,贯彻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避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作风上的官僚主义的科学路径。

    向群众学习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必须放下臭架子,到群众中间,深入调查,向群众学习,才能得到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最详尽的知识。做人民群众的学生,向人民群众学习,到群众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去做调查研究,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要让被调查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调查者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式的态度,甘当被调查者的学生。对此,毛泽东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4〕。毛泽东认为,党的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同时,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结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这也是我们基本的工作方法。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有效克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这种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

    坚持“亲自出马”,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重要观点,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的含义很广,它包括宏观调查、微观调查、直接调查、间接调查、重点调查、普通调查等。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坚决反对道听途说、马虎应付、假手于人、流于形式的调查研究,大力提倡“亲自出马”,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针对这种官僚做派,毛泽东曾指出: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5〕无论是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他都多次到工厂、农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第一手资料。这对于倡导一种联系群众的良好工作作风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虽然,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建国后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做亲自出马的调查研究,但是,在可能的条件下,他依然亲自出马。针对官僚主义蔓延的情势,毛泽东说:“听说现在许多负责同志不下去了,这不好。……你要找什么知识,蹲在机关里是找不到的。……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势必要挨打。”〔6〕可以说,毛泽东“亲自出马”进行调查研究,在反对官僚主义过程中,无疑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有效方法。

    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孤陋寡闻,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是官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针对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毛泽东多次提倡干部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毛泽东倡导的调查研究,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强调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指出了通过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指出了亲自出马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体现为良好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蕴含了中共执政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在改革开放发展新时期,坚持调查研究,树立科学的政治伦理观,必将有助于防止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

    三、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为我们去除形式主义指出了行之有效的工作路径

    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以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毛泽东在党内大力倡导调查研究,发端于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批判和声讨。反映在革命领导工作中的“左”倾教条主义,不注重对中国社会实际的调查研究,盲目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产生了革命领导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针对这种倾向,毛泽东曾告诫全党,这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仍然在党内严重地存在着”,并指出,这种倾向的产生,源于“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7〕。不做科学的调查研究,就只能是“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种貌似革命的形式主义工作方法,“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而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8〕。

调查工作思路篇3

【关键词】 ;中央苏区;调查研究;“左”倾

在中央苏区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他认识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正确可行的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他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逐渐纠正“左”倾思想,奠定了现实基础。本文着重梳理在中央苏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背景、原因、具体内容,并探析该项工作对其反“左”实践和思想转变的作用和意义。

一、在中央苏区进行调查研究的背景与原因

在1933年1月中旬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宣传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后又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主要负责政府工作和党的宣传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接触到苏区根据地建设的实际情况,需要应对封锁、“围剿”和党内错误路线导致的惨痛现实,多种原因促使他不断总结经验,反省过去的错误,接受的影响帮助,将自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苏区实际结合,他进入中央苏区不久后,就注重在中央苏区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缺乏对中国国情和苏区实际的了解促使进行调查研究

经历留苏归国、上海工作后,进入苏区的开始接触到实际的革命斗争,由于长期不在国内,缺乏对苏区具体情况的了解,完全按照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进攻路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开展工作,对“左”的思想进行宣传,错误地领导与组织了反“罗明路线”和反对以“邓、毛、谢、古”为代表的“江西罗明路线”的反右倾斗争。但是“左”的路线的执行并没有带来胜利,而是削弱了苏区党组织的战斗力,使第五次反“围剿”遭受了空前的损失,经济、政治及军事都遭受重创,坚持真理的党政干部遭受不公正待遇,在一些地方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与反感。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经历的挫折教训,使开始注重实际,走上了调查研究的道路。

(二)苏区面临的艰难处境促使进行调查研究

进入苏区不久,很快发动了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根据地面临着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做好根据地巩固、群众发动、红军建设与党的建设,以有力的举措提升党的领导,团结苏区群众,打破敌人的“围剿”,发展苏区经济,支援革命斗争。实践证明,在教条主义指导下这些工作都无法实现,必须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来寻求解决之道。

(三)“博洛矛盾”的不断发展促使注重实际

进入苏区之后,博古与在统一战线的策略、对待资本主义经济、处理福建事变的态度以及广昌战役等方面,出现了矛盾和分歧,逐步表面化,并进行了争论,这些争论促使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寻找事实依据来反驳博古“左”的错误。

(四)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调查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础

掌握革命的理论,对于革命政党正确地进行革命斗争具有重要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锋战士的作用”。①的留苏经历使他具备了丰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但是因缺少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回国后他未能将经典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也不懂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他曾说过:“只是为了个人获得马克思主义的书本知识,为了成为‘理论家’而学习。”②这直接导致了理论与实际的脱离,当他接触到苏区的社会现实之后,就开始了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修正错误,总结经验,否认一切被实践证明错误政策的道路,他将自己实地的调查研究作为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

(五)的影响与帮助引领走向调查研究

进入苏区之后,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有了接触。他尊重,肯定的工作,经常向请教问题,采取团结合作态度。在他主编的《斗争》上连载了《兴国长冈乡的苏维埃工作》和《上杭才溪乡的苏维埃工作》两篇调查报告。在的影响下,开始关注调查研究,学习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召集人开调查会,一起商讨区对乡的领导问题。③1934年4月6日在《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一文中认为,“我们工作的基本弱点在于对于各乡的情形缺乏具体的了解与一般的领导,以及包办,代替与强迫命令的工作方法”,④他建议组织工作小组,每个小组三五个人,负责两个乡的工作,“经常考查那里的下层的实际情形,收集各种具体材料,向主席团作报告,并提出具体的意见”。⑤长征出发前,和在云石山上进行了一次长谈,向倾诉了对李德、博古错误领导的不满意。⑥这一系列与的接触、交谈使深受启发与教育,明确了调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国情、进行革命的作用。

二、在中央苏区的调查研究与反“左”实践

进入中央苏区以后,伴随着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中央苏区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⑦这一时期内,开始在中央局常委内分管政府工作,着重研究根据地内各类方针政策问题。由于较多地接触了解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看法和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一定程度上开始了具体的反“左”实践,这使逐步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中摆脱出来。

(一)在经济上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苏区《劳动法》颁布以来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五一节与执行的检阅》,指出其严重脱离苏区实际,是对大工业城市劳动法的机械搬用,会严重损害苏维埃政权的利益,“必然使苏维埃经济凋零,使工人失业,工人的生活恶化”,⑧应该变通执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与补充,还指出要同那些不顾任何情形企图完全机械地执行《劳动法》的“左”的倾向作斗争。⑨另外,他还调查了解苏区经济发展状况,他在《苏维埃政权下的阶级斗争》、《论苏维埃经济发展的前途》等文章中明确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苏区经济,对其采取利用、限制、竞争、斗争的政策,努力发展生产,促进商品流通,重视征集和节约粮食,为革命战争提供支持。这就与苏区内博古倡导的对其进行完全限制的“左”的政策发生了矛盾。同时,还根据调查实际情况调整对富农的政策,纠正地主不分田的政策,联合中农,巩固了统一战线。

(二)在政治上的调查研究

在处理政府工作的同时亲眼看到了苏区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暴露的问题,在政权建设、反对、联系群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方针、政策。他根据当时的实际写出了《二苏大会的改选运动与苏维埃的德谟克拉西》、《关于新的领导方式》(四篇)、《把革命的警觉性提高起来》、《学习领导群众的艺术》等文章,认为必须转变领导作风,改变和强迫命令的行为。他指出:每一个者“不耐烦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他们不管群众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他们总是把党所提出的任务,机械的命令群众去执行。”①他认为,要做好宣传工作,就必须“具体了解我们讲话的对象”,还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绪,兴趣与要求”,②要把党的号召贯彻下去,“要求我们考察,研究,探索。”③发展民主,让群众参与到苏维埃政权中来,反对以党代政,开创新的领导方式、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要使党的策略“带有更多的弹性”灵活的运用到各种实际环境中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④虽然这些都是同“左”倾教条主义根本对立的,但是却都是他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1934年2月万泰县发生群众逃跑的事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这是万泰县的领导干部在扩红和征粮问题上存在强迫命令的现象,他对于此事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就是调查研究在起作用,促使他提出正确的政策,得到群众的支持。

(三)在军事上的调查研究

1934年4月,向苏区北大门江西广昌发动进攻,红军在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指挥下同敌人打阵地、拼消耗,最终导致广昌被敌人占领,使苏区的反“围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于王明“左”倾军事冒险主义和军事保守主义,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在广昌战役上与博古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使“博洛矛盾”表面化,也因此受到排挤,6、7月间被派往闽赣巡视,这也使他对军事有了更深入地调查研究。他相继发表了《我们无论如何要胜利》、《在闽赣战地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闽赣党目前的中心任务》、《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等文章,通过自己的亲身巡视调研,实事求是地指出,必须批评“分兵把口、固守堡垒的办法”,指出闽赣党的任务是发展群众武装斗争,强调解决土地问题,根据地区具体特点转变工作方式等主张,这些都是在深入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当时条件下无疑是正确的。他到闽赣边区巡视一个多月,写出《闽赣党目前的中心任务》的报告。通过调查,他找出闽赣省工作落后的原因是我们的同志脱离了“武装群众,发展游击战争消灭白军与肃清刀团匪”这个中心任务。⑤他要求干部走出“堡垒”、“空机关”,去组织群众的武装斗争。长征出发前在《红色中华》上发表的署名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从理论上对红军战略大转移作出解释和动员,对“进攻路线”做出了在具体环境下包含“退却”的解释,指出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要求在转移中保持有生力量,这些论断的提出是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结合理论进行思考,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的结果,起到了抵制“左”倾错误的作用,展现了思想的转变。

(四)在文化上的调查研究

在文化教育上,写了《论苏维埃政权的文化教育政策》、《关于我们的报纸》等文章,指出将战争与文化教育结合,培养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同时吸收进步的知识分子;要求报纸克服党八股,结合苏区实际问题批评报纸宣传中的空喊,要求“运用活的具体的事实”。他指出“我们所需要的是真实”,⑥他明确指出苏区文化教育落后的事实,提出要利用旧知识分子问题。“这些知识分子现在大都隐蔽不出,或者做些体力劳动,或者摆小摊头过活。对于这些知识分子,我们从没有想拿来利用。”⑦他提出要尽量利用这些知识分子,还要给他们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当前社会现实出发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从现实出发提出的实事求是的要求,也是对“左”的错误的抵制。

三、对中央苏区调查研究的评价

在中央苏区进行的调查研究,虽然并不是很系统,但是都是他努力投身实践的结果。他在调查实际内容,在研究分析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正确方针政策,抵制了“左”倾错误,实现了自身思想的转变。这种转变,在长征过程中,在遵义会议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在中央苏区的调查研究使他逐步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开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对象、以及革命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和农民问题,实现了对于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把握。这也启示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二)在中央苏区的调查研究促使他开始了思想的转变,由过去执行与宣传“左”倾冒险路线逐步转变到反对“左”倾、坚持真理的道路上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左”倾错误,促进了教条宗派集团的分裂,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中执行了正确的思想路线。这也为他在遵义会议中转变到反对“左”倾军事路线一边,从“左”倾错误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完成思想上质的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在中央苏区的调查研究得出的一些观点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后的革命建设道路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比如在政权建设思想中重视处理好党政关系的观点、对私人资本主义利用、限制、竞争、斗争的政策、对于中国革命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的认识、对于群众武装斗争的认识、对群众路线的认识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中央苏区的调查研究工作,对由脱离中国实际逐渐走向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左”倾错误,在后来遵义会议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逐步走向成熟,走上正确的道路,因此对在中央苏区的调查研究进行探究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共党史硕士研究生)

①《列宁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1-242页。

②《选集》第3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第248页。

③吴亮平:《回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④《文集》第1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88页。

⑤《文集》第1卷,第489页。

⑥《年谱》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⑦程中原:《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第201页。

⑧《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⑨《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①《文集》第1卷,第377页。

②《文集》第1卷,第381页。

③《文集》第1卷,第383页。

④程中原:《传》,第206页。

⑤《文集》第1卷,第510页。

⑥《文集》第1卷,第426页。

调查工作思路篇4

一、调查研究是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法宝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始终是以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为前提、为依据的。也就是说,我们党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实现并且不断深化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和统一,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不断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是在我们党长期奋斗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进行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通过艰辛探索,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找到了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即一个用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的人民军队、一条团结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统一战线,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我们党进行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在人口众多、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国家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同时注意学习、借鉴外国有益成果和经验,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最终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新的强大生机与动力。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科学分析、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全党范围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党中央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一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再次生动地反映了调查研究在我们党的决策工作和领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是我们共产党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确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正如同志所指出的:“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领导机关在党的工作全局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要更加深刻地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工作越忙、任务越重,问题越复杂、矛盾越突出,越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发现、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真正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深刻领会、努力实践我们党关于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

搞好调查研究,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毫无疑问,我们现在面临的建设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不能丢。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大力提倡、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以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而且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调查研究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调查研究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精辟、深刻,贯穿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历经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坚持以这些科学思想方法为指导搞好调查研究,并以此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我们体会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着重领会和把握:

——牢固树立正确的决策来源于调查研究的观点。同志有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强调“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始终是制定政策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采取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的办法,是不可能提出好的政策建议、作出正确决定的,结果必将是极为有害和危险的。领导机关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把调查研究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的基本前提,用更多的时间、花更大的气力去弄清情况,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任何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须臾离不开调查研究;而真正求得对于事物正确认识的调查研究,须臾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研究不是立竿见影、轻而易举的事情,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民群众最期盼我们做的事情出发,开展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科学总结和升华实践经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就是要有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反映实情,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意见,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紧紧依靠群众进行调查研究。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又是我们获取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更是我们检验和深化认识的客观依据。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我们搞调查研究,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同群众一起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行调查研究。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要善于运用矛盾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突出重点,不断深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耗费精力,而且往往不得要领、难以深入。同志曾形象地比喻道,“假若丢掉主要矛盾,而去研究细微末节,犹如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仍是无发言权的”。另一方面,要通过分析事物的特殊性来把握普遍性。事物的普遍性总是寓于特殊性之中,而特殊性总是在一个方面或一定程度上反映普遍性。对于同一类别或相同性质的问题,要采取抓住典型、解剖“麻雀”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既选择好的典型总结经验,又解剖坏的典型吸取教训,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规律的认识。要善于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不就事论事,对事物进行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研究、分析,搞清楚内部和外部联系,真正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善于运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开展调查研究,不能期望在一个时间段或者一定条件下得出永恒不变的结论,而要根据事物不断运动、变化的特点,不断研究新情况、获得新认识、解决新问题。

三、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搞好新时期调查研究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很不容易。可以说,与以往相比,我们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正确决策的难度增大。这些都说明,搞好调查研究更为重要、迫切,要求更高。加强调查研究的任务又一次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搞好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同志强调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领导机关的调查研究直接服务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坚持求真务实极为重要。只有坚持求真务实,才能了解真实情况,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在决策工作和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我们在推进事业发展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调查研究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着重在谋全局、抓大事、管方向上下功夫,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要重点调查研究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调查研究影响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性问题。2003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力量,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形成了一批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同志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调查研究,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思想是否成熟、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工作方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掌握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复杂问题、实现科学决策的钥匙,亲自了解基层的情况,亲自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亲自撰写调查报告。这对于防止和减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对于正确地判断形势、制定政策,对于改善领导机关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都是不可或缺的。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创新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应继续坚持。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必须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本领。领导机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往往与制定和执行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这对调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切磋交流等办法,使调研人员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文字表达的能力。要特别注意提高调研报告的写作水平,做到事实准确、主题鲜明、有理有据、言简意赅,以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调查工作思路篇5

分析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要按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以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为平台,重点围绕召开领导班子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两个主要环节,梳理提炼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指导学校今后科学发展的分析检查报告。

二、时间步骤

分析检查阶段从10中旬开始,至11月上旬基本结束。

专题组织生活会要以“坚持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按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紧密联系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实际,对照检查班子集体和个人在思想观念、能力作风、工作方法、思路举措、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突出问题,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二)、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11月4日)。

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运用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充分反映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明确进一步做好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召开党支部会议充分讨论,并以适当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完善。

三、重点要求

在分析检查阶段,要精心制定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周密组织实施,认真抓好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的落实。要统筹安排,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进一步深化学习调研。要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党员干部研读中央指定的学习内容,进一步紧密联系实际,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贯彻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要紧密联系学校工作和发展实际,结合查找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细化调查研究工作。

(二)进一步找准突出问题。在分析检查过程中,领导干部要结合个人分工,紧扣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查找领导班子和个人中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在查找问题时,要诚心诚意提取群众意见,勇于正视和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要理清思路,找准问题,深入分析,提出举措。要从实际出发,办实事,解难事,让党员群众看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调查工作思路篇6

工作责任心不强。部分公路职工对待工作不认真,开展工作照搬原有经验,缺乏创新开拓意识;对公路事业科学发展认识不足,思考不深入,慵懒散情况依然存在;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虚度光阴已成习惯;有的职工把工作责任与利益相挂钩,有好处就认真做,没好处就使劲躲,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管理不完善。在公路执法、管理、养护、建设等方面存在管理制度落实不严、管理走过场走形式的问题,虽然有的部门规章制度样样都在,但并未落实到职工工作中,公路队伍思想松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情况突出。有的管理层习惯做老好人,不讲制度,只讲人情,不碰及管理硬钉子,致使问题越积越多,长期得不到改善。基层调研不深入。公路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基层的调研,但目前部分公路工作中敷衍了事的调研风气仍旧没有彻底转变,许多检查工作组进基层只为作形式,不与群众深交流,不关注和收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及建议,不注重分析把握新问题、新矛盾,致使公路工作浮于表面,缺乏科学性。推诿扯皮情况突出。公路部门科室较多,遇到有好处的工作大家抢着做,遇到没好处的工作,各自谈各自难处,相互推诿,常把“等领导布置”、“等文件批示”等作为搪塞工作的借口,致使公路整体工作拧不到一起,严重影响了工作效能。

二、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指导推动公路事业科学发展

(一)深入学习,为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夯实思想基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展开,为深入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为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夯实基础,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公路各级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等精神,强化推进纪律法规学习,深化理想信念和纪律作风建设,使广大公路“人”牢固树立服务宗旨意识,真正从内心中转变思想,把公路事业建设发展放在服务群众的角度考虑,形成领正风、勤思考、力创新、强践行的公路工作信念,为推动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夯实思想根基。

(二)查摆问题,为公路事业科学发展诊断“病因”深入查摆问题是为公路事业科学发展诊断病因,以便按病下药。查摆问题既要自我反省,更需讨论、批评。公路部门要紧跟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安排部署,深调研,精谋划,组织灵活多样的方式务实推进“”问题查摆,在工作方面敢于挑战歪风,敢于直面自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敢于将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摆在桌面上谈,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彻底把工作中的毒素挤出来,把积攒多年的群众突出问题提上来。领导干部要带头查摆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听取上下意见,彻底来一次“热水澡”,梳理清自身工作问题。基层职工要多反思,把群众反馈意见突出问题摆在自我反省的突出位置,彻底从自身的服务态度、业务素质、执行水平等方面挖出问题根源,形成问题录,时刻对照反思。

(三)深抓落实,为公路事业科学发展建章立制问题查摆清了,关键还在落实整改。公路各级领导班子要把整改落实放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位置。建立整改落实机制,落实责任人制度和监督制度。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公路各部门要形成针对性解决方案,立好整改目标、时间表和责任人,形成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整改机制,凝聚职工力量,深入推进问题整改落实。领导班子要亲自上阵监督,建立健全督察制度和惩处制度,对于走过场、走形式等突出问题,严查严办,形成监督震慑力,为整改落实提供监督保障。建立健全公路发展制度体系,既要把握公路发展当前重点,又要突出长远目标,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结合新形势需求,及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有居安思危意识,多深入基层调研,及时完善规章制度,带头抓问题、抓落实,以自身“正风”带领职工践行群众路线,形成全局思想大转变、业务大提升、服务大跨越的良好局面。

调查工作思路篇7

一、要大力创新,努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办公室作为领导的参谋助手,不仅要不折不扣在为领导提供政务服务中,提出符合跨越式发展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创新,经常提出深思熟虑、脱凡出新的参谋意见,成为领导必不可少的智囊团和参谋部。一是要切实增强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认清铁路跨越式发展不断推进的新形势,积极转变观念,把全局跨越式发展工作作为当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充分发挥办公室工作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为全局跨越式发展服务。二是要培育创新精神。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矛盾、新挑战,*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经无法应对,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不仅要当好起草文稿的“高手”,更要当好路局领导的“高参”,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要创新工作方法。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由忙于抓具体事务,向善于抓大事、谋大事转变;由注重作好眼前的工作,向搞好超前服务转变;由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向主动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向精细管理转变。四是要增强创新思维树立“高参”的意识。首先文字工作要创新,大力进行思维创新、观点创新、内容创新,倡导务实、精干的文风。同时,后勤管理工作也要创新。办公室后勤保障工作压力也很大,事情很多,如何保证高效运转,也迫切需要创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只有大家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办公室工作才会生龙活虎,充满生气。办公室的负责同志也要大力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办公室每一位同志通过规范的程序向路局进言献策。看谁创新意识强,看谁提的参谋意见被领导采纳多,看谁对全局跨越式发展的贡献大。

二、围绕内涵式挖潜、低成本跨越,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抓落实、抓督查、抓调研、抓协调上有新举措

走内涵扩大再生产,实施低成本跨越是符合哈局实际,是符合哈局局情的必由之路。办公部门要围绕内涵式挖潜,低成本跨越,充分发挥办公室参谋助手作用,为内涵式挖潜,低成本跨越更好地服务。

调查工作思路篇8

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执法机关,更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执纪执法者,更是政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做好审查调查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审查调查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重要法宝。

一、晓之以理,教育引导。审查调查对象到案之初,大都有心理落差明显、对抗情绪较强等特点。审查调查人员既要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收集证据,又要关怀感化审查调查对象。一是以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和入党申请书,召开特殊组织生活会等方式作为谈话开篇,用理想信念教育感化审查调查对象;二是帮助审查调查对象分析被立案审查调查的根源所在,讲清形势,以平等的关系、真诚的态度,消除对立情绪,引导其反思悔过;三是向被谈话人亮明政策和出路,进行教育,让审查调查对象认识到如实供述才是最好出路,促使其在思想上发生积极转变,相信组织、依靠组织,进而主动配合调查。

二、动之以情,真诚感化。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有效就在于办案人员与审查调查对象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要坚持同志式、帮助式、挽救式审查,想办法变对抗为交流,消除双方隔阂;要耐心倾听审查调查对象对违纪违法事实的合理解释,增强相互认同感;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审查调查对象的合理诉求,增强相互信任感;可以借助生日、中秋、春节等重要时机,通过陪同过生日、吃月饼、庆佳节等人性化活动,触动其反思情绪,悔错认错。

三、联之以利,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要注重找准审查调查对象利益关切点,讲明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的原则,讲清配合与不配合的不同结果,使审查调查对象认识到“早交代比晚交代好、交代比不交代好”,促使审查调查对象在权衡利害中主动交代问题。审查调查对象往往关注五个方面:个人名声、家庭财产、家人(或特定关系人)、处罚结果和身体状况。要因势利导,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促使审查调查对象积极配合审查调查。

四、答疑解惑,普法释法。实践中,因审查调查对象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侥幸心理等因素,有的对违纪事实认定尚能接受,但对一些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事实往往极力辩解,如不能答疑解惑,案件达不到最佳效果。要通过组织审查调查对象学习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普法释法,力求做到合法、合情、合理三者相统一,使审查调查对象心服口服、悔错认错。

五、观之以变,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审查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的侥幸、对抗、悲观等心理,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因人施策,适时推进。其沉默时耐心疏导,过激时劝其冷静,悲观时坚定其信心,侥幸时当头棒喝,等等。根据审查调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不同阶段,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努力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知道审查调查对象“想什么、顾虑什么、害怕什么和希望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跟上”。案件实践中,避免“一脚油门踩到底”的谈话方式,如果一味加压,导致审查调查对象看不到出路和希望,只能选择对抗到底。要充分运用法律的威慑力和纪律的严肃性,既依规依纪依法指出其行为性质的后果,又依规依纪依法指出争取从宽处理的出路,促其主动交代问题。

六、撬开缺口,打破同盟。个别审查调查对象不甘在党纪国法面前“束手就擒”,从而上演各种“戏码”:串供、伪造证据、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凡此种种,屡见不鲜。要向审查调查对象讲明,在政策谈话和确实充分的证据面前,挣扎只是徒劳,“同盟关系”不堪一击。要善于利用涉案人员利己思想,精准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撬开证据缺口,打破同盟关系。

七、察之以微,注重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办案实践中,因察之以微,掌握和利用一些细节,强化心理暗示,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要注意把握“三细”:一是审查调查对象压力之下特有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习惯等,准确把握其心理变化;二是特殊情景下证人与审查调查对象的交流内容、情景再现、日常称呼等,适时抛出,强化心理暗示;三是调查取证时的特殊符号、特殊名称、特殊数字、特殊号码等,见微知著。

八、示之以据,打破侥幸。要积极运用证据思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掌握证据、运用证据,打消审查调查对象的侥幸心理、对抗心理,促其态度转化、配合调查。

九、借之以力,提升效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借助外力,避免闭门造车,要综合运用各种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审查调查对象思想转化,提升办案效率。办案实践中,要紧紧依靠案件发生地的党委、纪委(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与审查调查对象的信任关系。

上一篇:城镇化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文明办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