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0-11 02:31:35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1

[关键词]思维导图 教学模式 思维创新 设备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中只有采用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员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员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本学期在《通信设备》课程中,通过分析课程特点和学员认知规律,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引导模式,激活学员的思维空间,引导学员的思维趋势,培养学员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法”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可视化学习方法,由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制作思维导图时,先把主题清晰地集中在图形的中央,然后让使用者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中辐射出与其相关的主干分支,再慢慢地找出与其相关的次分支,把所有的信息都组织在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上,最终表现为树状结构图。在思维导图的构筑中,人的大脑一直处于思绪延伸和寻求下一个节点的过程,将放射性思维经过图形化的引导变为具体可视,收敛到思维的落脚点,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特别是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通信设备》教学中的应用

在《通信设备》课程教学中,认真课程的特点和学员认知规律,结合在前半学期已经开展的《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学员具备一定的思维引导基础的前提下,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将章节内容划分为典型单元电路来设立思维主题,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已有专业设备基础知识,引导学员的思维动向,逐级解决学员在设备学习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学员解决装备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应用导图来编织课程的内容体系,建立设备总体框架

每次上课前,教员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重组,划分成不同的单元电路,通过典型单元电路来设立思维主题,来牵引学员的思维方向,让学员在“顺藤摸瓜”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思路更加清晰。比如在《通信设备》的“话音处理电路”一节中,将“话音处理电路”作为一级标题,依据话音处理功能的实现方法,将内容分解成话音压缩器、射频削波器、音频滤波器、静噪控制器等典型电路并作为二级标题。通过建立课程内容总体框架,有助于学员对课程整体的把握,便于学员站在整个单元电路功能实现的高度来分析电路,内容更加明了,思路更加清晰。

(二)运用导图来开展典型电路的深入研讨,延伸学员思维空间

一旦确定了典型电路,就可以引导学员就本电路进行充分的思考,并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教员可以提示“为什么要设立这个电路呢”,学员就从电路的功能、在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对设备指标的贡献、操作使用中的便捷等方面广开思路进行思考。不同学员有不同的见解,大家相互分析和研究,并且通过实际的电路来验证学员的思路和方法,将学员的思维置于广阔的自由空间中,可以电路的结构、组成、器件特征、工作机理、信号分析、指标要求、常见故障等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达到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在讨论中以学员自主研究为主,教员只在起到总结和引导作用。

(三)运用导图来实现实践内容各要素的归纳提炼,将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引导结合起来,形成了思维的落脚点

思维导图能够把各级关系用分层管理的形式梳理出来,主线十分清晰,各级关系可以显现也可隐藏,有利于学员对课程中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关注要强调的重点,并可以用联想和分层递推的形式进行思考、组建并整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将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引导结合起来,从思维的开放点回归到思维的落脚点,让教学内容在学员的四维空间里,既可以是一个点(典型电路课目)、又可以是一条线(该电路的信号流程)、也可以一个面(辐射到模块级相关)、还可以是一个封闭的球体(围绕该电路所有的课程和知识),收放自如。

三、教学效果分析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具体化的工具,通过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整合教学内容、开发学员思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一)通过思维导图实现研讨式教学,让学员的思维一直处于思考的兴奋点上,思维能力加强

设备课的课堂教学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一般按照电路功能需求、功能实现方法、电路结构、信号流程、控制关系、使用要求的步骤进行,采用教员主讲典型电路、学员自主分析相关电路的形式来实施。然而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将学员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并将讨论中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时地记录下来,通过采用思维导图,教员学员之间一直处于研讨式的互动中,让学员的思维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积极地思考怎样来回应别人的问题和提出新的问题,思考的能力明显加强。为了延伸学员的思路,教员可以将要设计探究的问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主题或次主题,通过积极思考列出各种相关知识点,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就能得到一张思维导图的草稿。当小组的讨论完成后,大家通过所画的思维导图交流讨论结果,相互补充和完善,深化对设备电路的理解。

(二)在思维导图中倡导“只有想不到的思路,没有实现不了的方法”,将思维创新和检测方法创新结合起来,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员常常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自己思考的定式来开展教学,尽管也采用互动和研讨,但都是将学员的思路笼罩在自己思路可控的范围之内。在思维导图式教学中,围绕检测课目的实现,学员在仪器、方法、步骤、结果处理等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学员“只有想不到的思路,没有实现不了的方法”,对学员所提出的每一条思路,都发动所有的学员展开讨论和分析,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课堂解决不了的课后解决,本专业解决不了的借助其他专业协助解决,将学员思维创新和检测方法创新结合起来,引导学员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培养学员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在《通信设备》课程中采用思维导图,可以使用线条、颜色、符号、词汇和图像,在遵循一套简单、基本、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的基础上,把一个个单调的电路有机衔接起来,通过设立一个个讨论的主题,运用导图来深入研讨,延伸学员思维空间,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在归纳提炼中,通过编制不同电路之间的导图交叉点,让学员思维在新的节点上共振,将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引导结合起来,有效激活学员的思维空间,提高学员的教学参与程度,并在解决设备实际问题中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华明.任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讨[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社,2010(9).

[2]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2

一、专业设备课的基本特点

与专业基础课相比,专业设备课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每一个电子专业设备,在原理上都是由基本电路、接口电路、控制电路综合而成。比如某无线电罗盘,它是由正弦振荡、频率变换、信号放大等三种主要电路组成,而这三种电路正是三门专业基础课《正弦振荡电路》《频率变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所研究的内容。由此可见,每一个专业设备实际上都是由几门专业基础课中的电路模块与特殊电路有机组合而成的一个完整系统。授课中要注意这个特点,让学员理解系统中各个电路模块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信号通过各个电路模块的变换情况等等。

2.应用性。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每个设备自身的应用;其二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在专业设备课中的应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来进行的,每一门专业设备课都要运用到几门专业基础课中的理论。授课中要注意这个特点,使学员灵活运用,真正做到把已学的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充分利用到专业设备课中,从而使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备课的教学不断线。同时,也培养了学员利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性。专业设备课的针对性是指学员在校所学的每一门设备都是学员毕业后要维护保养的设备。授课中要抓住这个特点,加强对学员任职岗位上所需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围绕“三个能力”,突出“三个结合”

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具体,专业针对性强,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岗位明确。为此,在专业设备课教学手段改革上要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即学员通过具体设备的学习达到“三个能力”(以电子设备的性能参数检测为核心的检测能力;以排除设备疑难故障和性能故障为核心的分析判断能力;以自学改装电子新装备为核心的自学能力)。培养之教学目的。围绕“三个能力”,在设备教学中主要突出“三个结合”。

1.电路原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在讲解电路原理、控制关系时,应与设备的疑难故障和性能故障相结合,从理论上分析局部电路与元件损坏会出现何种故障现象、对整机性能有什么影响等,以加深学员对设备原理的理解和性能的掌握。

2.实验实作与电路原理相结合。实验实作占整个设备教学的较大比重,将实作内容安排充实、科学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通电检查、排故及性能测试时,应重点要求学员每做一个动作或每测试一项内容都能与电路原理挂钩,说明为什么。即要求学员在实作过程中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达到理论指导实际,实际联系理论之目的。

3.学员自学与教员辅导相结合。电子专业的设备类型很多,并在不断发展中,学员在校的有限时间内不可能一一学习,因此,注重设备学习方法的应用,培养学员自学设备的能力,以适应部队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自学设备时,要求教员要充分准备、认真引导、放开手、靠上去,学员要钻进去、立足自己解决问题。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不能搞统一的教法模式,必须灵活多样,提倡教员树立独特的教学风格。但是,在专业设备课的教学中,要注意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应用能力,我们认为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上好首课,功贯全局。专业设备课第一次授课时,一定要强调学习该设备的重要性,使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知道如果在校设备课没有学好,将来到部队就不能维护好设备,即不能胜任第一任职岗位。这样使学员一开课就重视专业设备课的学习,提高自觉性,集中思想和精力,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在首次授课时,要把设备的概述讲透,使学员理解掌握该设备的功用、组成、基本方框图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建立起整体概念。为了增强学员对实际设备的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应把该设备拿到教室,结合实物讲解。不具备这样条件的,课后利用自习时间,带学员到实验室参观该设备实物,有条件的最好通电给学员演示一下,以使学员一开课就对该设备有一定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明确目的,突出重点。每一门设备课和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目的。教员必须重视讲课的目的性,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讲课,决不能随心所欲地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每一门设备课都要通过多次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其教学目的。课堂讲授时,在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章、节的目的、要求,选定讲授重点。这一点不但教员自己要明确,还要使学员明确,这样,才能使教者有的放矢,学者心中有数。为此,每次上课都要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向学员讲清本次课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以及重点、难点。

在设备课授课中,要突出重点。重点处下功夫讲清思路与分析方法;一般问题留给学员自己课后思考解决。这样,不仅使学员较好地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员自学能力。

为了检查学员的自学效果及培养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可在课堂上请学员扮演“教员”的角色来讲解其自学的部分电路或教员已分析的重点电路。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学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给予指导纠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利用自习时间来组织。

学员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在校期间能够获得较多的知识,而且还为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长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学习是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能力的强弱,正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标志。启发学员思维,是从培养学员能力、发展学员智力出发对教员的教学方法提出的一条最重要的要求。在专业设备课的教学中,如何启发学员思维,是一个学术性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问题。

启发学员思维,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员要善于提出问题,从而激发起学员求知的欲望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教员要根据每次授课的内容,预先安排好要提的问题及时机。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员的听课情况随机地提一些问题让学员思考解答。比如在讲授设备中某一电路的工作原理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此电路与其他电路有什么关系?(2)此电路在整个设备中地位、作用如何?(3)如果此电路发生了故障整个设备会出现什么现象?设备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是不是就是此电路发生了故障?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必然引导学员进行主动思维。其结果,既发挥了教员的主导作用,又使学员掌握了知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到了思维方法。教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备课中,认真分析教材,掌握教学内容。在明确教学目的基础上,研究教学内容与学员实际情况的联系。着重抓住学员学习时的难点、重点和疑点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员去解决问题。

在授课中叙述问题的前因、后果时,要注意启发学员思维,讲完前因后,不要急于说出结果,让学员有一思考时间。如果学员思考得出的结果和教员讲授的一样,会鼓励学员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员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否则,会迫使学员去找不一样的原因,从而增强了记忆。

此外,利用演示装置和设备通电时出现的某些现象,去引导学员思考,也是一种启发学员的有效、生动的方法。

4.精心组织,培养能力。专业设备课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很强,因此,教员授课时自始至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即培养和提高学员对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主要是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的定期检测、调整和恢复及故障的排除,其中设备的故障排除是学员将来在第一任职岗位中面临的最难问题。所以教员在专业设备课的讲授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提高学员对设备故障的分析和排除能力。

第一,在专业设备的讲授中,注意引导学员对设备中每一功能电路的分析,分析此功能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出现故障后对设备有什么影响等。这种引导分析要贯穿设备课教学的始终。

第二,在每一分机电路及整机电路讲完后,要注意归纳总结,使学员既掌握整机电路原理,又要弄清楚整机电路中各个功能电路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

第三,在指导学员进行设备故障分析和排除的操作、演练过程中。教员在布置故障时,要精心准备。故障包括一般故障、性能故障及疑难故障等类型。布置故障要由浅入深,使学员逐步掌握分析排除故障的方法。另外,要注意故障类型对设备的覆盖面。考虑到学员人数的多少,可做统筹安排。人数多时如果设备数量有限,可将各种类型故障选择几个交叉布置给学员进行演练。这样,学员没有演练到的故障,一方面可以进行理论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与同学讨论交换意见。从而形成和提高对设备故障的分析排除能力。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3

关键词:辅助教学;仪表仪器;智能仪表;测量设备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学设备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实验存在着较强的实践性、而且直观,带有科技创新,综合特性强。因此,各个高校都把实验教学设备看作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各个高校都在调动积极因素,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开发实验的新项目,通过增加实验教学仪器,完善实验室设备,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室的现代化技术水平,达到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为学校的科研顺利开展提高了必备的条件。

一 智能仪表辅助教学设备

(一)设备基本设计思路介绍

智能仪表辅助教学设备硬件电路的设计主要由模拟电路模块以及数字电路模块两个部分组成,模拟电路是温度等模拟信号可以通过转换,变成电压模拟信号。而仪表中的数字电路主要由几种单片机、A\D转换器、仪表通信电路以及对外输出电路等内容组成。MCU主要完成数据采集、显示控制、标度变换、数字滤波等功能,与调整管一起组成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电源,HART信号叠加到4~20mA的环路上,实现MCU与上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该仪器在设计上,首先是根据原理图设计该教学设备的硬件,组装成品后再进行安装调试,调试不存在问题时再进行下一步的验证和修改,修改完毕后进行仪表的面板设计。版面设计大致的原则有:美观、简洁明了。面板设计完成后,进入到仪表系统神经中枢的部位,对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通过是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接着将硬件与软件连接起来进行总调,确保硬件和软件能正常运行;最后是对再对仪表进行组装。按智能仪表辅助教学设备的原理图要求,每个模拟转换电路模块上有信号的测量接口,可以通过示波器、万用表进行读取数据。仪器的温度模块,其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在RTD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再通过对恒流源进行加载,从而使得两端电压的变化而生产模拟信号。而差压模块即是根据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量转换为差动电流,用3个测量接口来检测。另外,使用高频振荡器、解调器等将差动电容的相对变化值转化为差动电流,确保产生差动电流和共模电流的解调器的信号。

(二)主要器件性能介绍

智能仪表辅助教学设备系统为了能两线制仪表对实验精度的要求,在性能上,要求设计电路功耗空载的回路电流一般要在4mA以内。在选用电路元件的问题上,要把握好原则,选用一些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器件,各器件性能如下:

1、微处理器,采用了PIC系列单片机中的PIC16F877作为系统的微处理器,这种器件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周期短、易开发、开发方便、功耗低、功能模块丰富、代码压缩率高等等特点,不仅可以实现模拟仿真和在线调试等功能,还可以通过该软件实现程序编写,这吏得一些用户在开发过程中享受极大的方便。

2、存储器,对工作电压范围作出了宽度的要求,如24LC65供电时,要求的供电电压为2.5~5.5V;存储器还具有功耗低的特点,如在5V电压供电的情况下,写电流为150μA,这个数量通常出现的时间极短,而且是在数据完成通信之后的,在设计时,把通信时的4~20mA电流信号看作非有效数据,那么就可以解决仪器对功耗要求的问题。设备是采用标准工业两线制串行接口,在正常通讯的情况下,支持I2C通信协议。

3、数模转换器,具有数模转换器的方式分别有3.5~24mA报警输出方式以及4~20mA输出方式,这两种方式能与HART兼容,可以在可调电压的范围内输出高精度的数据,提高精度范围到0.01mv,对于仪器自身的系统和其他器件而言,这种通信精度,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精确性。

4、液晶显示器,可显示四行,每行8个汉字,具有并行8位/4位,串行3线/2线三种模式,功耗低,可实现多种形式的显示,如汉字、图形、曲线、ASCII码、在内部还设置有LCD背光源。另外,还可以任意调整LCD的亮度,使得仪器设备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显示,提高教学的质量,体现了仪器模块的灵活性。

二 气液两相流持液率测量辅助教学设备

(一)设备整体情况

该设备根据测量气液两相流持液率方法,采用电导法来测量气液两相流的持液率,先分析信号提取的原理,设计了信号转换所需的硬件实现电路,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调试,从而进一步优化电路,最后通过实验进行论证。最能体现气液两相流持液率测量辅助教学设备的设计思想是在设计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模块化设计的主要设计思想是通过对电导探针测量的信号逐步分解、转化成电压信号,这种电压信号还带有持液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仪器设计的了解,从而掌握好信号转化的具有过程,最终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二)仪器性能介绍

流持液率测量辅助教学的电导探针带有一种激励信息,这种激励信号主要由外部的信号发生器传输进来的,目前在学校办比较认可的信号名称为载波信号。载波信号要转变成直流电压信号,可以反映液膜高度,就必须经过I/V 转换、有源全波整流、量程调整、二阶低通有源滤波四个过程。而I/V 转换在传感器测的信号微弱的情况下,仅用电阻来构成电压-电流转换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需要一块运放和一个高阻值反馈电阻构成,这样可以实现经过电流到电压,对信号进行这么大。二极管一般都作为整流元件,由于其具有小信号、非线性的特点,可以扩大线性范围,克服非线性。为了得到对称的整流输出波形。为了减小放大器偏置电流的影响,二极管的失配仅影响电路的平衡,在整个电路中,可能造成既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又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的情况出现。选择二极管进行整流时,需要对正向压降大的问题进行补偿,硅管的温度稳定性比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不宜选择太高,因截止频率愈低,愈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干扰。

三 结语

教学设备作为体现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了许多高校足够的重视。应用这两套辅助教学设备已初步实现了辅助教学的功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助教学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将整个系统按功的内部结构和工作过程直观的呈现出来,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特别是针对差压变送器和涡街流量变功能,通过研究,可能尝试设计实现。

参考文献:

[1] 第15届多国仪器仪表展在北京胜利召开[J].传感器世界,2004,(10)

[2] 郑国伟.仪器仪表行业如何面对汇率改革[J].中国仪器仪表,2005,(09)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4

【关键词】高职 通信专业 “四化”系列教材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9-03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开办高职通信专业的高职院校和招生人数也日益壮大,而在历年的教材选用和使用过程中,几乎所有教师都反映,很难选到合用的教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课程的教材之间交叉性很大,内容重叠严重,缺乏系统性。第二,很多教材仍然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导致的问题就是教材中很多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是跳跃着引用和出现的,学生根本无法自学阅读。第三,大部分教材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基本上都忽略了与现场设备的联系;少数涉及设备的也只是类似于产品说明书式的对设备结构和性能指标的表层罗列,而切合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训教材则更是凤毛麟角。第四,目前的高职教育,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课程教学的实施,都强调面向职业和岗位,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而现有教材离这一要求差距甚大。第五,现有高职教材普遍缺乏配套素材,虽然很多教材配备有电子教案即PPT课件,但通常也只是教材内容的复制版而已,根本不具备指导和应用于教学的功能。第六,通信行业属于高新行业,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有教材的更新周期严重滞后于企业生产现场通信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更新换代周期。本文试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通信专业现行教材存在的以上主要问题入手,提出教材体系系统化、教材内容职业化、表现形式立体化、支持教学做一体化的系列教材建设思路;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和蓝本、以校企合作为基石与主线、通过分析岗位要求解读职业标准、物化工程项目为教学项目,在高职通信专业中进行“四化”系列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形成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六步法”。

一、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思路与架构

针对上述问题,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教学团队结合其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思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材体系系统化。该系列教材的蓝本是成熟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将依据一条明确、清晰的主线,重点解决课程之间的交叉、衔接问题,充分体现其系统性。第二,教材内容职业化。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即职业岗位特点、工作内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岗位作业内容和标准为分析对象,将岗位要求与教材内容融合;全面解读铁路通信工(维护)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将职业标准与教材内容相衔接;同时引入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从而使教材内容职业化。第三,表现形式立体化。在开发印制发行纸质主教材的同时,制作配套的电子教案或教学软件,开发内容涵盖实践操作和基础理论的综合题库,建设包括案例分析、操作范例、操作规程、安全守则、学习指南及技术前沿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库,使其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第四,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建设向来都是课程改革思路的体现与物化,该系统化教材也不例外,由实际工程项目转换而来的教学项目承载教学做一体的思想贯穿始终。

据此思路构建的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通过分解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发通信网络、通信工程、铁路通信和电信营销等四个模块的系列教材。

二、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通信网络模块系列教材

包括《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交换系统组建与维护》、《接入技术与设备》、《网络技术与设备》和《电源技术与设备》等5种教材。以电信网络的结构为主线分配规范各教材的内容,前三者分别对应电信网的三个构成部分即接入、交换和传输;而《网络技术与设备》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旨在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培养通信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为工作、生活服务的能力;不管是电信网还是计算机网络,都需要电源系统的支撑,因此将这部分内容提取出来,安排到《电源技术与设备》教材中。该模块系列教材的面向通信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电信机务员,各教材均以现行的主流通信设备为主线,内容定位在传输系统、交换系统、接入系统、网络系统和电源系统的组建与维护,基于现场实际的工作项目组织安排教学项目,以此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

(二)通信工程模块系列教材

包括《通信工程勘察与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编制》、《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等3种教材。以通信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为主线,从工程设计工程制图工程概预算工程实施工程验收(工程管理范畴),每个环节均配置相应的教材;同时设计几个典型案例贯穿整个系列教材,即各环节的教材都会设置章节对统一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与实现;本模块系列教材主要面向通信工程企业施工和勘察设计岗位。

(三)铁路通信模块系列教材

针对铁路通信的专用技术和特殊要求展开,与公用通信相同的技术条件和设备结构的教材纳入到公用通信的相应模块,把铁路通信中的专用技术单独分离出来组成系列,分为《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数字调度通信系统》、《铁路专用通信》、《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线路》等5种教材。主要面向铁路通信工中规定的网络维护管理、机械室设备维护、现场设备综合维护、光电缆维护、无线维护等五个岗位和高速铁路通信综合岗。

(四)电信营销模块系列教材

以电信业务营销员和移动通信营业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包括《电信市场营销与业务》和《通信网基础》2种教材。将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充分融入依托校内营销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的工学结合活动。

三、高职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建设成效

(一)形成“四化”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六步法”

“四化”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六步法”,其结构如图2所示。以通信工程模块系列教材的开发建设为例,“六步法”的实施过程如下:

1.岗位面向分析并确定。通过调查分析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企业岗位设置,进而确定整套系列教程的职业岗位面向。

2.工程项目积累和资料准备。为确保教材内容的职业化,研发团队深入企业一线收集实际工程项目资料,并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中,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提高团队的实践能力,以使所开发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更加贴近生产一线、工作现场和工程实际。

3.分析分解提炼项目资料。对所收集的实际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分析、分解和提炼;然后根据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的分类,选取典型案例的整套文件作为教材编写和资源开发的蓝本和素材。

4.确定教材目录和资源规划。重点解决各教材之间的衔接问题,同时又考虑到各教材的相对独立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和《通信工程概预算编制》等3部教材成册然后根据对应专业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和要求,确定配套的资源建设规划。

5.教材编写和资源开发。教材编写和资源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1)原理和理论上够用为度,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主要措施为,在内容的选取上,侧重操作性和实践教学的需求;对理论性和原理性要求较高的部分,尽量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解释。(2)充分反映其职业性。内容选取和编排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要求、特点和生产的程序流程。(3)面向“教学做”一体。由于整套教材大部分内容均来源于现场实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稍加改造,即可按照项目、任务工单式的方式开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

6.实践检验和修订出版。将其所形成的校本教材和相应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多轮次的实践检验过程中修订完善,最后寻求公开出版发行。

(二)教材建设成果显著,带动和促进立体化资源库和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现已公开出版发行教材8部,其中《列车无线调度通信》、《铁路专用通信》和《通信线路》等3部获铁路职业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2013年9月,《列车无线调度通信》和《电信市场营销》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立项。教材均融入职业标准的规格与要求,可同时面向高职专业在校生和铁道行业在职员工;《列车无线调度通信》教材,针对铁路通信工(维护)中无线维护岗位的任职要求,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出发,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中考虑“以岗导学、岗学融合”,使教材与职业岗位要求有机结合,为“工学结合、能力进阶”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开发建设出集培训(Training)、技术前沿(Technology)和技能鉴定(Testing)于一体的“3T”培训包。内容包括:面向高铁通信综合岗、铁路通信工和工班长的在职员工培训资源;面向在校学生进阶的技术前沿资料;面向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员的铁路通信工线务维护方向、通信管理局线务员和机务员、工信部通信勘察设计师等职业技能鉴定训练题库。应用“3T”培训包,已完成南宁铁路局和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高铁通信综合岗三期共96人工班长培训班8期共414人,完成通信岗位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班3期共77人的培训。2007至今,使用“3T”培训包,已完成1878人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证训练和鉴定。

以教材开发与建设为契机,带动和促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课程获2010自治区级精品课程,通信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和基站技术与设备课程获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中的特色课程,现代通信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学院“十一五”期间精品课程。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发展至今,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异常活跃,各种思路和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教材建设却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其实,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作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时,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为教材建设能够带动和促进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而教改课改的成果最终将体现在教材建设上。本文对教材建设的探索,其主旨就在于物化的教材如何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成果,如何承载职业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群.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教材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2)

[2]嵇静婵.校企合作的电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0(10)

[3]刘功民.高职教育“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4]李筱林.传输系统组建与维护课程“岗学对接”改革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2(9)

【作者简介】刘功民(1980-),男,湖南安化人,工程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宽带移动通信。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5

关键词:110kV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 电气 二次设计 分析

在有关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思维与理念不断发展、更新的背景下,整个变电站的二次电气系统已逐步自传统面向功能为主的设计模式转变成为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相对于整个变电站电力运行系统而言,电气二次设计过程当中不单单考虑某一个参数或设备,而将设计的目的确定为:为满足某一设备保护、监控、测量、计量在内相关功能有效实施的综合性装置,确保特定的顺利完成。而这对于整个系统分布式、开放性特征的实现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做好电气二次设计也相当于保障了整个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运行的可靠与稳定。本文即针对以上相关问题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1 继电保护设计要点分析

从继电保护的角度上来说,其作为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核心所在,一旦没有了继电保护,也就无法确保整个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因此,变电站所对应的继电保护单元需要与监控系统保持独立运行的状态。换句话来说,在整个系统软件、硬件发生故障并退出运行的情况下,要求继电保护单元仍然能够稳定且持续的运行。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对于110kV变电站而言,在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应用的背景下,对于变电站内,包括进出线线路、母线线路、电容器装置、接地变配电装置、以及变压器在内的相关一次性设备均配置有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测控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应用,能够完成对间隔层部分的电流数据、以及电压数据的实时且动态采集。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保护测控装置内部中央处理器的应用,建立在逻辑判断的基础之上,完成相对于整个间隔层的保护功能。

2 跳合闸操作设计要点分析

从跳合闸操作的角度上来说,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背景下,110kV变电站所对应的隔离开关、插座、断路器操作、以及接地刀闸操作均实现了其远程摇控性,最终建立在二次回路的基础之上,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可靠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跳合闸操作状态下,电气二次设计的核心目的在于:如何可靠且合理的设计操作机构,确保在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下,所发送跳合闸弱电信号能够实现与跳合闸线圈强电回路之间的对立性电平转换。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对于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而言,要求面向断路器配置与之相对应的操作箱,并独立运行。

3 防误闭锁设计要点分析

电气防误闭锁回路是一种现场电气联锁技术,主要通过相关设备的辅助接点连接来实现闭锁,这种方式需要接入大量的二次电缆,接线方式复杂,运行维护较为困难,且辅助接点可靠性差;其防误功能随二次接线而定,不宜增加和修改。微机、防误闭锁是通过用软件编写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问的操作闭锁规则,将现场大量的二次闭锁回路变为电脑中的“五防”闭锁规则库,实现了防误闭锁的数字化,并可以实现以往电气闭锁不能完成或者难以实现的防误功能,所以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扩充方便等优点。

4 备自投设计要点分析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对于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变电站备自投所采取的供电方式可以在以下两种方案当中加以选取:

方案一是母联分段供电方式。此种备自投方案的核心思路在于:在分段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的前提条件下,由工作电源分别面向设备进行供电。在整个供电作业过程当中,两个电源相互属于备用关系状态;方案二是双进线向单母线进行供电的方式。此种备自投方案的核心思路在于:1#线路进行进线作业,2#线路则作为备用线路。实践工作当中,多将方案一称之为暗备用方式,而将方案二称之为明备用方式。对于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而言,在充分考虑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特性的基础条件下,变电站备自投装置设计方案的选取需要结合电压、电流、断路器位置信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取合适的各自投装置和备投方式,设计装置与PT、CT、断路器辅助接点的电缆连接。

5 后台监控设计要点分析

从后台监控的角度上来说,对于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而言,较常规意义上变电站在后台监控方面的运行特性来看,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取消了中央控制屏装置,同时以监控器的方式加以替代。后台监控器的主要组成为计算机。在该计算机装置当中,支持安装并运行相应的监督控制系统软件,集成包括定期传送、五防、以及操作票操作在内的相关功能,使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更加的一体化与集成化。同时,在有人值班模式下,人机联系功能可应用于后台监督控制系统,并面向相关操作人员,提供通过对计算机外置装置(包括键盘、鼠标在内)的运用,使运行人员对整个后台监控系统进行可靠的调度。而,在无人值班模式运行状态下,人机联系功能则能够自动在当地的监控系统后台机上持续运行。更加关键的一点是:后台监控系统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连接仅通过通信线的方式加以实现。因此,在二次设计当中,可以不需要再做考量。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计算机对于电源的需求为交流模式,供电的可靠性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需要在二次设计过程当中,为其配置专门性的交直流供电,从而确保供电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6 结束语

在整个输变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变电站所发挥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其也可以说是电网系统运行状态下的监控点所在。特别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与电力系统充分融合的背景下,综合自动化技术已成为变电站运行过程当中的关键载体与依赖。建立在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之上,分散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了现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所在。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针对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并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吴尚恒,菅晓清.HGIS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优化方案及其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4).

[2]莫剑森.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质量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0):679.

[3]王春成,游复生,邓小玉等.贺州变电站串联补偿工程电气二次设计综述[J].陕西电力,2010,38(12):50-54.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6

截止4月22日,全局实现了安全生产400天。今天,路局、局党委召开这次会议,既不是庆功会,也不是表彰会,而是理性总结我们这一个百日的安全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认真查找和分析全局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对做好全局下一步的安全工作进行重点部署。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安全400天简要回顾及下一阶段安全重点工作

从1月12日以来的这个安全百日,是我们进入2006年之后实现的第一个安全百日。百日期间,我们先后经历了春运、“两会”运输、生产力布局微调、政工体制改革以及铁路基本建设、施工全面展开等一系列重大考验,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苦干实干,确保了安全稳定。在这个百日里,我们以客车安全、施工安全、道口安全和现场作业控制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重点课题攻关,有力确保了运输安全基本稳定;在这个百日里,我们目标一致,协调动作,灵活调配运力资源,加强运输组织,胜利夺取了建局后第一个春运工作的全胜,实现了春运安全目标;在这个百日里,我们坚决落实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坚持稳妥操作、有序推进,顺利实施了新一轮生产力布局调整以及政工机构改革,确保了调整过渡期间的安全稳定;在这个百日里,我们积极挖掘运输潜力,顺利实现了4月10日兰州西~新丰镇货物列车长交路,宁西线4月18日正式开行西安到东莞东、杭州等方向旅客列车,实现了整体效益的稳步攀升;在这个百日里,我们认真吸取“3.26”、“4.11”等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深挖干部作风、职工作业、设备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全局消灭了险性及其以上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首季开门红,为夺取今年各项工作的全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局目前在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现场作业控制、标准化作业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刘部长4月13日在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中剖析的问题和隐患,在我局普遍存在,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务必引起全局上下的的高度警觉和足够重视。

一是干部作风飘浮不实。部分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对路局部署的工作落实不坚决,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心中无数,日常工作不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五定三率”、添乘检查等指标打折扣、讲条件。部分干部下现场检查不发现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质量不高,或者对现场存在的问题遮掩捂盖、听之任之,导致现场作业简化程序、虚填虚报天窗点等问题大量存在。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对运输安全的影响最大、危害最深,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严重影响我局改革发展的进程。

二是设备质量隐患突出。各类设备故障居高不下,“五故”问题频繁发生,这个百日内因设备故障造成的B类事故达98件。其中,元月份28件、二月份32件、三月份29件、四月份截止22日发生24件,设备故障呈上升趋势,对运输安全特别是旅客列车安全威胁极大,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安全生产的头号大敌,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良好的设备硬件基础保证行车安全。

三是职工“两纪”问题严重。职工标准化作业程序不落实、违章违纪现象屡禁不止。这个百日,路局检查组发现职工“两违”问题多达609件,主要表现在列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违章指挥、机车乘务员违章解锁、车机联控制度不执行、车辆防溜不彻底等方面,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这个顽症不得到彻底解决,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就是一句空话。

四是结合部管理问题较多。当前在专业管理中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专业系统各自为战,出台规章制度、作业办法不征求关联部门意见,工作制度不规范、不统一,甚至下发的规定相互抵触,致使基层单位在执行落实过程中无从下手,或者是对上级采取一个部门一个对策的做法,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在设备管理上,对长期存在的故障,设备管理部门等、靠思想严重,不积极主动地上手解决,相关部门没有针对问题制定防范措施,管理效能低下,与新体制的要求差距很大。

五是施工安全卡控不力。部分单位既有线施工安全意识淡薄,执行部133号和局292号文件不彻底,施工方案制定不细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现场防护流于形式,导致现场作业失控。特别是部分设备管理单位对外单位在自己管内既有线的施工重视不够,现场监管监控职责不落实,对施工中违反安全措施的作业没有及时纠正制止,现场监控人员形同虚设,导致挖断电缆、光缆等事故频繁发生,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六是治安环境干扰较大。据统计,这个百日路局共发生路外伤亡事故111件,死亡73人、重伤32人,撞牛5头,撞机动车辆5件,暴露出相关单位和部门执行路局435号文件不坚决、定责考核力度不大等问题。同时,管内沿线治安状况形势严峻,偷盗铁路器材、破坏铁路设施的案件屡禁不止,仅3月份一个月在西宝段兴平至咸阳西间就连续发生了4起电务设备被割盗事故,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

上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反映出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安全第一”认识、工作作风和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与路局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各单位,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眼睛向内,带头反思,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路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进入下一个百日,从4月23日到7月31日,受季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局安全工作的形势更加严峻,考验更加巨大。主要表现:一是生产力布局调整刚刚到位,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仍有波动,给运输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部分单位管理关系仍未理顺,基础规章不健全、安全管理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做到“十个统一”;三是进入春耕,机动车辆增多,牲畜上道频繁,给客车安全和道口安全带来大量隐患;部分地区雨水增多将给线路基础设施造成大量病害;四是工、电施工和基本建设范围广、任务量大,给运输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五是管内由南向北陆续进入雨季,部分水害复旧工程仍未完工,防洪防汛压力巨大;六是春检工作还未结束,大量行车设备隐患还没有得到有效整治。各部门、各单位要清醒看到当前运输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各自安全工作实际,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1、加强安全管理,强化现场控制。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生产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路局提出的“十统一”要求,抓紧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规范、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是多段合一的单位,一定要勇于创新,在安全管理上想实招、求实效,抓紧对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和管理办法进行整合修订和梳理完善,形成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坚决避免出现空档和漏项,保持安全管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要明确各级干部的岗位职责,实现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干部检查包保责任、专业干部安全管理职责“三落实”的目标,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内容具体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紧密衔接、落实到位。要坚持经常性地深入一线,指导车间尽快对车间层面的各项安全管理办法、管理制度、考核标准进行整合、规范,充分发挥车间一级的管理职能,把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心下沉、下移,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

2、严抓设备整治,提高行车设备质量。机务系统要以机车走行部、制动机、车顶高压电器、主辅电机电器等部位为重点,扎实开展“干标准活、树样板车”专项整修活动,严格执行机车质量“双包”制度,认真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切实提高机车检修源头质量和出入库检查质量,坚决杜绝“三项设备”不良的机车上线运行;供电系统要切实抓好接触网梯车巡检工作,随时掌握导线磨耗程度,把电气接点过热和线索交叉处所的状态监测纳入到巡检内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限期整改。车辆系统要针对暑期客车运用规律,加大对空调机组、轴温报警器、火灾报警器和漏电报警器等保安设备以及探伤等关键设备的检查整修力度,严格落实记名检修,并指定干部现场包保督导;对客货车转向架、制动梁、摇枕、侧架、钩缓、轮对和红外线设备、列尾装置以及货车定检过期车要进行重点整治,确保辆辆符合运用标准。

3、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消除设备病害。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路局专项整治活动的指导意见,集中人力物力,认真开展设备整治大会战。要对近年来发生的设备故障逐一进行统计和分析,尤其是对于重复发生、延时长、影响大的惯性故障和设备隐患,要逐项统计、逐项确定整治措施、逐项销号、逐项考核。特别是电务系统要切实吸取郑州“3.26”和广铁“4.11”事故教训,重点开展好故障管理、闭塞设备、轨道电路、电缆、防雷、机车信号、微机监测等六个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要通过专项整治,全面提高信号设备运用质量,大力压缩电务故障件数和延时,力争在这个百日内电务故障件数和延时压缩30%以上,切实减少信号故障对运输安全带来的重大隐患和干扰。同时,要认真吸取沈阳局“4.17”路外伤亡重大事故教训,认真开展道口安全专项整治。公安部门要深入沿线村镇、学校,加大道口安全宣传力度,增强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工务部门要结合安全大反思、大检查,对所有道口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整治,保证道口信号、标志、标桩、栏木等设备设施符合要求,对所有道口看守人员进行一次重新确认上岗资格的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必须下岗强化培训。要重点加大对监护道口的监督检查力度,4月30日前要对所有监护道口作业情况进行一次对规对标检查,对作业标准不落实、的道口监护人员,积极与地方道口办联系,坚决予以清退。机车乘务员要加强途中了望和鸣笛,一旦发现紧急情况,要果断采取措施,确保道口行车安全。

4、善始善终抓好春检问题整改。各单位、各部门要迅速着手对今年春检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尤其是要抓住春检中检查和发现的大量设备问题和隐患,要盯住不放,认真组织分析,逐一研究对策,限期整改消号,促进行车设备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各部门要加强对站段的检查指导,对重点设备要优化整改方案,专人负责,确保整改到位。同时,要积极研究制定跟踪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检查路局确定的重点项目投资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足额投入,整治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对整改效果不明显或重复发生问题的,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到路局交班。

5、加强职工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各单位要结合现场培训实际,以局发的9个系统47个工种75个岗位《行车主要工种岗位培训教材》为重点,认真组织好行车主要工种岗位人员的反复培训和实际演练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近期全路、全局发生的多起事故,有针对性地开展事故案例教育。要按照部、局有关行车主要工种人员进行重新确认上岗资格的通知要求,以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为重点,组织好列车调度员、机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等七个部定工种作业人员及信号员、接触网工、红外线值班员、检车员、列车长、道口工等其他行车岗位的培训考试工作,并重新确认上岗资格,考核不达标的职工,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6、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要严格落实施工安全卡控措施,严禁超范围准备和无计划施工,监控干部不到场不得开工作业。要进一步落实和利用好“综合天窗修”,坚决杜绝点外施工和利用列车间隔施工,切实做到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对于西宝提速拨线和其它线路大中修施工任务,各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包保干部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严禁超范围作业,杜绝违章蛮干现象。施工后,必须达到列车放行条件并经设备管理单位确认后方可申请开通线路。特别是对即将开通运营的北环线引入**线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各有关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协调好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各方面的关系,加强施工质量检查,落实行车安全措施,坚决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枢纽北环线7月1日按期开通。

7、扎实做好防洪防胀工作。从4月21日和5月1日起,岭南、岭北将全面进入汛期。各单位要抓紧主汛期前这段时间,认真做好防洪准备工作。要及时疏通“三沟”、涵渠,修补天沟、吊沟等破损处所,做好雨量监测设备的检查整修。对确定的防洪预抢工程,要加快施工进度,5月底前务必完工。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防洪工作预案,建立防洪组织,备足防洪材料,定期开展防洪演练。进入汛期后,各单位要抓好防洪值班制度、包保制度和防洪责任制的落实,坚持见雨上岗和雨量二级警戒值制度,严格落实雨中雨后检查制度,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妥善处置,确保汛期行车绝对安全。在防胀工作方面,要在4月底前完成对防胀备品的检查和补充工作,高温时段要增加反向巡道班次,增派人员加大线路添乘检查力度,及时掌握线路动静态变化情况,严防胀轨跑道。

8、全力确保“五一”黄金周运输绝对安全。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节前剩余几天时间,集中力量对机车、线路、信号、车辆、供电等行车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临客开行车辆和客流量大的车站设备要重点检查,确保旅客列车的绝对安全。要妥善安排列车“三乘”人员,强化临客乘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基本常识,确保安全和服务需要。要加强对担当客车牵引任务的货运机车乘务员的培训,考试不合格的禁止上岗。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针对行车事故、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列车晚点、客流积压等突况,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安全措施,保证突况下处置得当、安全有序。

二、精心组织,不走过场,把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及设备大整治活动引向深入

按照铁道部总体部署,从4月13日起,路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及设备大整治活动。4月14日,路局召开安全紧急会议,对开展好这项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会后,各单位、各部门连夜动手,制定方案,细化措施,以“四查”活动为着力点,查找了一大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及隐患。从目前活动的推进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通过领导带头、深入反思,我们重点查找出了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安全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干部包保流于形式等一批典型问题;二是通过专业督导、定点检查,查找出了基层较为普遍存在的干部作风不实、台帐记录弄虚作假等问题;三是通过专项整治、紧盯关键,查找出了全局目前存在的关键设备隐患、整章建制依然滞后等问题;四是通过个人反思、班组点评,查找出了职工作业标准化不落实、两纪松弛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路局的安全基础还相当薄弱,整章建制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安全卡控、干部作风和职工“双纪”急需严肃整顿。

应该说,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开展十多天以来,各单位都非常重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活动开展的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上紧下松,活动开展不平衡。为认真吸取“4.11”事故教训,路局于4月12日、14日两次召开安全紧急会议,要求车间(车队)副主任以上干部及机务指导司机、车务各中间站站长就近参加,就是为了使车间这一级干部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会议精神。但检查发现,部分单位没有按路局要求,及时通知车间相关干部就近参加电话会议,造成车间部分干部职工对这起事故的原因、教训和路局“4.12”、“4.14”电话会议精神一无所知。二是外严内散,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不能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同一般工作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个别单位只是注重舆论氛围,而没有从实质上查问题、抓反思,外边彩旗飘飘、轰轰烈烈,里边一片茫然、昏昏碌碌,活动开展流于形式。三是注重表象,反思总结不深刻。部分单位没有真正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对事故教训反思不深、力度不大。一些单位虽然也召开了座谈会、分析会,但从反映出的问题看,质量还不高,效果还不明显。西安电务段车间班组的反思会虽然已经开过两次,但个别职工仍以为“4.11”事故责任在武汉局;西安机务段个别班组反思出来的问题,不是当班洗澡就是当班看报,真正影响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却避而不谈。四是忙于应付,细化措施不到位。部分单位只是忙于发文件、定措施,而对车间班组反思出来的关键问题不整理、不归纳、不反馈、不整改,工作依旧,问题照旧。总之,这次检查反思活动,部分单位距离路局、局党委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差距非常大。各级干部特别是路局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一定要端正对此次活动的思想认识,真正把别人的事当成我们自己的事,在对照事故中反思、在查找差距中反思、在分析问题中反思,通过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提高全局安全管理水平、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落实岗位作业标准、提升设备基础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次全路范围内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是在4.11”这起事故血的教训背景下采取的一项非常及时、有效的举措,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当前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而确保运输安全的稳定,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目前全局的安全工作看,设备故障已经成为影响我局安全持续稳定的大敌,特别是电务信号设备故障频繁发生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对此,路局安监室、电务处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制定了电务信号故障日报制度,对每一起电务信号故障进行全过程追踪、分析,查明原因、查明作业各个环节、查明深层次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千方百计压缩故障率。比如,4月17日11时48分,41030次列车运行到**线宝鸡东~卧龙寺间,距该区间第一架通过信号机12390约235米处,信号机由绿黄灯突变为红灯(机车信号由绿黄变为红黄),机车监控装置放风停车后,列车距信号机28米处停车。11时54分该信号机由红灯变为绿黄灯显示(恢复正常),41030次开车,12时10分到达卧龙寺站5道。目前,这起信号故障发生的原因还在分析查找中。针对这起信号故障,路局安监室从机车乘务员作业、车站值班员作业、电务人员处理等共计19个方面认真组织调查分析,这19个方面主要是从机务系统是否停车?是否确认区间有无列车?停车时分?是否按≤20Km/h前进?是否与车站联系?是否与后续列车联系?是否与运转车长联系等7个方面;电务系统接到通知后值班人员多长时间到岗?到岗后都干了些什么?此故障延时时间?原因是否查明?是否向上级报告?上级采取了哪些措施等6个方面;车务系统值班干部是否到岗?是否车机联控通知后续列车?是否登记“运统-46”?是否通知电务部门?是否与本务列车进行联控?是否通知前方闭塞分区列车占用情况等6个方面。通过逐项分析,发现相关人员均不同程度负有责任。虽然这起信号故障,是一起非常普通但却非常典型的设备故障,是一件同样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但值得全局每一名干部职工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

1、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全局安全管理,还存在落而不实、边查边犯的弄虚作假行为。4月12日路局安全紧急会议就电务设备故障问题,明确要求对有故障隐患的信号机要明确底数,定出措施,查明原因,抓住根子消除故障隐患。但这起信号故障发生至今,故障原因仍未查明,西安电务段、路局电务处在安全管理上对此负有重要责任,没有盯住问题,一抓到底。这次反思活动检查发现,在西安电务段咸阳西站信号工区的《安全生产检查指导本》上,机关包站干部自今年1月1日起至今未到该工区进行包保检查,工长口头反映2月份来过1次;西安机务段监控车间东折检测点17日召开班组反思动员会4人参加,包保干部未参加,而会议记录显示共有14人参加,由包保干部主持。弄虚作假的行为在现场,在一线管理层,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2、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职工现场作业,还存在标准不严、简化程序的惯性问题。在这起信号设备故障中,12时07分卧龙寺站在41030次三接近,51766次一接近情况下,车站副站长联控“51766次卧龙寺站机外停车,前行列车未进站,注意运行”,其中“机外停车”指进站信号机,车机联控用语极不规范。“4.11”重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寨站车站值班员违反《车机联控标准》,提示行车安全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才为事故发生埋下严重隐患。所以,从这起设备故障中,我们同样看到了事故的影子,在相同的行车环境和条件下,同样的违章作业在同一时机再次出现,令人警醒,发人深思。4月20日,西安机务段SS7E—008#机车在西安站附挂于SS7D—134#、SS1—609#、SS1—661#三台机车后,于22时13分到达西安东站4场5道停车(该机车计划在西安东站随货车附挂至宝鸡中修),未采取任何防溜措施。约22时20分,661#机车司机在未通知到008#机车司机情况下摘解机车。008#机车司机违章将西端司机室小闸置于缓解位,致使机车无制动力,司机精力不集中,误以为邻线开车,致使机车向后移动100多米后停车,造成机车压上D430信号机轨道绝缘。这又是一系列典型违章作业引发的事故危机,问题就发生在全局上下正在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期间,充分说明了我们许多干部职工把规章制度当儿戏,把作业标准当儿戏,把安全生产当儿戏,把上级要求当儿戏,安全意识和作业行为已经松懈麻痹到了何种地步。

3、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设备日常养护,还存在故障频发、整治不力的重大隐患。在这起信号故障中,宝鸡东~卧龙寺间的联控设备存在弱场强区,宝鸡东站未接到41030次司机的呼叫,致使宝鸡东站不知道区间信号故障。这又是一个由于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隐患,后果不堪设想。同时,这起信号故障还暴露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新技术设备故障调查分析能力不足。对新技术设备如智能电源屏、微机联锁、自动化驼峰设备、TDCS系统等技术设备在发生故障时的调查、分析、处理中往往显得缺乏手段,对此类故障的防范工作做得不够。二是对惯性故障、重复发生的故障没有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如兴平站元月6日、元月11日8/10#道岔连续发生无表示故障,2月7日又发生19#道岔无表示故障,电务处没有及时派人进行调查、处理,直到3月29日才组织人员对兴平工区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了大量的设备、管理问题。由此看出,路局一些部门和单位对现场设备带病运行情况,根本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已经到了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地步。

4、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职工业务素质,还存在规章制度不熟、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的大量问题。在处理这起信号故障中,电务工区虽然采取了更换相关器材等办法,可能已消除了隐患,但电务值班人员对故障现象抓得不准确,没有给后续查找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映出业务水平不高。同时,在这次反思检查中,还发现西安机务段运用车间东货队的两名司机对815新模式下运记故障处理程序不熟练,对“4.11”事故原因教训了解不够透彻,机车乘务员等关键工种的人员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关键。按照铁道部要求,路局将在近期认真抓好主要行车工种培训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对列车调度员、机车调度员(路局机调、机务段派班调度)、机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车站助理值班员、运转车长、轨道车司机等七个行车主要工种进行培训和考试。各单位要紧密结合本系统生产组织实际,进一步细化培训和考试安排,必须一人不漏地抓好培训和考试认证工作,切实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5、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全局干部作风,还存在工作漂浮、能力弱化的严重表现。这起信号故障发生后,相关部门业务人员进行了处理,但至今故障原因还未查明,反映出两级机关个别干部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干部下现场还存在完成任务的心态,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就事论事的多,缺乏研究处理的能力,导致工作浮在表面、沉不下去。

通过以上反思剖析,各级干部应该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局的安全生产并非高枕无忧,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查找,认真加以解决。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借鉴安监室这种事故分析的做法,针对每一件设备故障和事故隐患,进行全面、逐级、环环相扣的分析,把所有的原因和责任分析透、分析全、分析深。通过全过程的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当前,全局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及设备大整治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切实负起责任,把活动推向深入。一是思想认识要深刻。要进一步加大活动宣传力度,透过“4.11”事故和我们以上的分析,深刻认识到安全隐患其实还大量存在,稍有疏忽,就可能升级成为事故。因此,必须扎实开展检查反思活动,真正把各类安全隐患查出来、整治好。二是查找问题要彻底。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深刻反思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基础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监控、干部作风以及职工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真正做到严在事先、严在预防。三是落实整改要及时。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活动的重点放到对问题的整改上来,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列表造册,逐条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完成。要结合季节性等安全特点,突出重点问题,对已整改的问题要做好跟踪核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制定严密的过渡保安措施,需要路局协助解决的,要及时向路局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三、继续规范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努力提升路局机关、站段、车间三级安全管理能力

按照铁道部统一部署,路局前一阶段对全局生产力布局进行了微调。经过调整后的站段和车间,无论是在管理跨度、管理难度等方面都较以前大大增加。因此,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布局微调给安全生产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及时调整思路,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路局机关、站段和车间三级安全安全管理能力,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使我局安全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保持安全持续稳定的局面,为全局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一,以落实15项权责为重点,下移工作重心,切实提高路局专业部门的管理效能。

路局各专业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专业管理的责任,发挥系统情况熟悉、管理渠道顺畅的优势,认真落实和履行专业管理的15项权责,切实提高专业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站段的专业指导,科学合理的设计对站段检查考核的周期、内容和标准,突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人事、劳资部门要打破思维定势,结合新体制的要求,尽快出台提高车间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比例的实施办法。由企管处牵头,人、劳等部门配合,下半年要出台关于明确车间一级组织职责和权力的文件。同时,要强化对劳动力调剂中心的管理,要对每个进入调剂中心学习的人员建立档案,实行培训学习积分激励机制,对学习期间表现好的人员可以提前结束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技术工种和主要行车岗位职工经本人申请,调剂中心鉴定优秀,原单位同意接收的,可以返回原单位另行分配工作。各业务部门要下移工作重心,探索建立站段、车间联系点制度,在一定周期内确定一个站段、一到两个车间作为联系点,定期深系点进行面对面的工作交流与指导,及时帮助站段和车间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现场安全控制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为基层、为一线服务的意识,规范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站段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要切实为基层减负,安排工作、下发文电要从现场实际出发,简明具体,便于操作,出台各项制度办法要加强沟通协调,防止政出多门、相互抵触。对各类会议、检查、台帐等,要最大限度的压缩合并,使站段、车间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

第二,以落实30项工作标准为重点,理顺管理关系,切实提高站段自我管理能力。

各单位要针对布局调整后的新变化,按照“十统一”的要求,尽快完成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抓紧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制度。要按照今年路局领导干部会上提高两级自我管理能力的30项工作标准,逐项细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要加强对车间的检查指导,把做强车间作为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首先,要配齐配强车间干部。对车间干部配备要坚持“配齐配强、配专配精”的原则,加大对生产、技术、安全专职干部的配备比例,做到人尽其才;对综合管理干部的配备应体现兼职并岗、精干高效的原则,防止把车间干部岗位作为分流安置富余干部的渠道。其次,要科学界定车间权责。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生产组织指挥、经济责任制考核、车间内部职工岗位调整、职工提定改职建议、职工“两违”处理、成本管理、车间内部设备设施调配等权限逐步下放给车间,可以考虑赋予车间自行任免车间干部和工班长的试点,通过适当合理的放权,充分调动车间干部加强管理、执行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要加大车间相关投入。要根据车间目前生产实际,逐步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先进生产工具、保安监控设备以及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进一步提高车间管理效率。第四,要抓好逐级负责制落实。要切实加强对车间的管理,严格按照逐级负责制的要求,消除车间一级的“中梗阻”现象,对车间干部既要交任务,更要教方法,坚决杜绝“二传手”现象。同时,各单位要在认真领会路局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系统整合,形成简洁、具体的指导意见,便于车间理解和操作执行,防止因车间做大而出现“机关化”倾向。

第三,以提高落实能力为重点,强化现场控制,做大做强车间,全面提高车间一级的自我管理能力。

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车间的管理作用明显提升、生产组织更加灵活、管理权限明显扩大、管理容量大幅增加,其安全管理的主体地位也更加突出。但是车间做大后,也相继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相当一部分车间干部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相当严重,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与新形势、新格局的要求差距很大,独立作战能力较差;二是车间管理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部分跨区域、跨系统的车间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对安全管理、经济核算等工作明合暗分,没有将资源配置、统一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三是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车间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还没有完全统一,车间的具体管理也还没有完全步入正轨;四是车间一般干部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许多原站段机关的综合部门干部被安置充实到一线车间,由于对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不了解,对现场生产组织方式不熟悉,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完全实现对现场生产的有效监督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车间作用的发挥。因此,车间干部特别是每一名车间主任必须尽快适应新体制要求,结合新的工作实际和管理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的独立作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针对做强车间,重点要抓好以下12个方面工作:

1、完善车间组织机构,配强车间管理干部。根据布局调整后车间管辖范围扩大、安全责任加重的实际,车间一级要配备正科级车间主任,每个车间都要配齐安全员。同时,对有条件的车间,要将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按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配齐,充实一线技术管理力量,满足现场技术组织和生产组织的需要。

2、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紧盯措施有效落实。车间干部特别是车间主任要清楚路局、站段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办法措施,并结合车间工作实际,制订本车间的《管理工作细则》。《细则》必须要将所有的安全卡控办法、安全规章制度、技术作业规程、设备质量标准、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全部纳入,并严格按照细则抓好落实,使现场作业全方位受控。同时,要针对车间生产实际,尽快建立健全车间生产会、设备质量分析会、安全分析会、经济考核会、安全讲评会等会议制度,及时分析、解决生产组织和现场作业存在的问题,确保车间规范有序的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3、紧盯车间安全管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确保现场作业安全。要全面梳理车间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阶段性安全关键和倾向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影响安全的关键问题,车间主任必须亲自过问,亲自上手抓落实,做到问题处理不过夜。对各类安全关键问题的处理情况,车间干部必须要到现场进行复核,坚决杜绝通过电话抓落实。要清楚本车间在结合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协调,防止管理出现死角和空档。要及时修订完善本车间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程序和抢修预案,并负责组织学习演练,提高车间干部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科学组织生产,确保各项任务完成。要结合车间工作实际,对本车间全年及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运输经营指标,分阶段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对上级安排的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进行分解立项,明确责任人员、推进计划、完成期限和考核办法,确保重点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同时,要结合每一阶段工作进度要求,对作业人员、生产机具进行灵活调配,通过大兵团作战等方式,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劳动效率,确保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5、明确车间干部管理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车间主任要对本车间每一位干部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业务素质做到心中有数。要量化车间干部下现场检查工作的次数和标准,要明确车间每名干部日、旬、月、季、年工作重点及考核标准,使车间每一位干部都清楚应该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管不好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要建立车间干部“五定三率”量化检查工作责任标准,定期对干部量化指标完成情况、作用发挥情况、工作成效进行分析,每月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讲评,对工作中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不抓落实的干部要及时调整。

6、强化班组长作用发挥。要加强工班长管理,了解每一位工班长的工作特点和特长,多教方法、多出点子,及时纠正工作偏差,提高工作效能。对工班长的产生可以任命,也可以通过在车间范围内竞聘产生。要抓好自控型班组建设,细化职工自控、互控和他控标准,明确班组每一项工作的责任人、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真正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人管。要定期对班组基础工作进行分析,对工作落实不力、基础薄弱、职工两违较多的关键班组,指定专人帮教,并进行差点公示,通过警示曝光,促进班组抓整改落实,坚决防止班组基础工作大滑坡。

7、抓好安全分析考核,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要按照路局497号文件要求和站段安全讲评办法,重新建立健全本车间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安全讲评办法和车间干部责任追究办法,将“定岗、定责、定质、定量”细化成扣分与问责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每月要组织开好车间对班组的安全讲评会,重点对车间干部下现场发现问题质量、督促落实整改情况以及班组安全生产、设备质量、职工“两纪”等情况进行分析讲评,严格按规定进行奖罚。

8、加强设备质量考核控制,提高设备动态质量。车间干部特别是车间安全技术管理干部要全面掌握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质量状态和重点控制区段,制定设备质量控制目标和考核指标,开展质量攻关和技术革新,提高设备保安能力。要高质量地开好车间每月一次的设备质量分析会,对发生的设备故障要做到件件定责、件件分析、件件考核。要明确量化车间干部设备巡检次数和标准,明确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和作业规范,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实施办法,保证快速处理、快速抢通。要透过表象找准设备方面存在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措施,落实整治责任,提高设备的动态运行质量。

9、加大“两纪”检查考核力度,提高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性。要建立车间层面各岗位工作标准、职工“两纪”检查和考核实施办法。车间干部要将工作重心放在班组和作业现场,加大对职工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对现场发现的“两违”问题要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教育,讲明违章违纪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同时要及时组织班组职工进行分析讨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通报处理,扩大教育影响,规范职工日常作业行为。

10、做好职工岗位技术业务培训。车间要切实承担起职工日常培训教育的主体责任,车间主任要负总责,指定一名车间干部具体抓落实。要积极开展适应性、针对性培训,定期梳理规章制度难点、现场作业关键点和违章违纪共性问题,以“三个文件”、“十大机制”、“300条卡死制度”、岗位基本规章、岗位工作标准、应知应会、行规技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为重点,定期开展背规、技术演练等活动,并将职工业务素质、工作业绩纳入经济考核,通过有效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不断提高一线岗位人员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1、落实站段成本管理办法,压缩成本支出。车间主任要根据站段下达的支出计划,科学合理地调整支出结构,对本车间每一项支出要心中有数,每月对车间成本支出情况和水、煤、油、电等各项指标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节奖超罚制度,严格奖惩兑现。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车间”活动,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车间记工员要根据车间支出情况,及时提出压缩支出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压缩生产杂费、交通费等支出,确保安全生产足额投入,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于解决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

12、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十个清楚”。要定期参加班组班委会、民管会,对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要充分履行“一岗双责”,按照“十个清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职工思想矛盾、理顺职工情绪。要关心职工生活,随时了解并积极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为车间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强化基层、做强车间是一项涉及面广、触及范围深的系统工程;是当前安全大反思、大检查的重点工作;也是抓好安全生产、夯实安全基础的有效措施。以上12项工作,既是对车间主任和车间管理干部的具体要求,又是车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工作标准。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车间负责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思考具体的细化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同时,路局决定下半年对加强班组建设、创建自控型班组提出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对规范每个职工岗位工作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进行思考,结合本单位班组设置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点,认真研究加强班组建设、强化班组管理、夯实安全基础的具体举措,从而构建起路局业务部门、站段、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闭环体系,为全局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400天已经成为过去,冷静反思全局安全工作,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确保安全的任务繁重、责任巨大。当前,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按照路局、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开展好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和行车设备大整治活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严务实的作风、艰苦扎实的工作,严抓严管,苦干实干,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稳定,为加快路局各项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 电工基础教学 中职学生 创新能力

一、巧妙设置悬念

科学研究结果证明:创新思维来自对问题的思考。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学习知识,鼓励学生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善于动脑思考,突破既定的学习套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电工基础教学效果的手段。具体而言,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思考的课堂环境,巧妙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学生在进入情境并积极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巧妙提出问题和布置悬念,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要转变观念,摆脱对现成知识的依赖性,积极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并用自己总结的一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悬念的引导下,学生就会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并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有利于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电阻连接方式的时候,不能仅要求学生测量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数值,而是应当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组合不同的电阻,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给出几个相同数值的电阻,让学生通过自由的组合,得出多种电阻数值。设置这样的疑问,既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电阻之间的串联和并联关系,又能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实验结果。再如:教师在讲授有关电压的课程时,可以先给出一个特定的电压数值,让学生设计出其他电压数值的电路,并引导学生将这个实验结果应用于家用电器的电路设计中。通过设置这类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

二、锻炼多样思维

要实现电工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就要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多种角度研究问题。发散思维,指的是从一种信息中发散出多种角度的新信息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不遵循既定的方向,其范围比较广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的思维不具备发散性,那么学生也就难以用独创的方法进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挑选一些具有多种解法的题目,让学生来思考,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入手,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式,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维模式。

例如:教师在讲授电功率的课程之后,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家用电路中,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设备数量越多,通过总线的电流就会越大吗?”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这个问题,如从并联电路的电阻数值出发、从电功率总和出发、从并联电路上通过的电流总量出发,等等。教师应当注意,在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时,要给出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并引导学生检验自己的思考结果。

逆向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指反向思考一个问题,从常规套路的反面入手,探求问题的答案。这种思维模式不同于常规模式,它突破了思维的既定框架,因此可以得到多种结果。

例如:按照通常理论,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如果反过来,磁场存在的地方也会有电流吗?再如:如果不同时应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否准确测量出给定的电阻数值?在讲授交流电路中如何强化谐振现象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如果将一个电容和电感连接在电路中,这两个设备上都有电流通过,但是为什么总电路上没有电流数值?”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从常规性思路的反面思考,结合所学的谐振电路特征和图示,探究问题答案。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三、教学结合现实

许多中职学生觉得电工基础课程十分枯燥,因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现象应当比较熟悉,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认知特点,设计一些观察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观察的同时思考教学问题,从而透过现象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增强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光线的特点,学生会发现在晚上用电高峰时期,教室内灯光比较弱,而过了用电高峰期,光线又会明亮起来。再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当家里的日光灯无法启动时,用手碰一碰灯管端口处,或者动一下灯管的起辉器,灯管就能正常工作?”“家中常用的冰箱、电饭锅等设备,为什么设置成三孔的插头,插头下面的标志又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电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那么学生就会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积极从多角度思考,提高处理实践应用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透彻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要主动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与教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在和谐的气氛中协作,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介绍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特种设备工作思路篇8

一、课例简介

(一)课例名称

音响延时电路

(二)课例内容

《音响延时电路的组装》初步让学生了解施密特触发器与单稳态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加深体会晶体三极管开关特性,掌握声控电路的工作过程,其次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件检测方法和PCB板组装电路的安装工艺要求,最后学生自行动手组装电路并进行简单的电压测量。

二、学生分析

(一)通过前面电路的组装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检测常用的元器件。

(二)学生很喜欢实践操作,特别是对于生活的中的实际电路很感兴趣。

(三)学生的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总结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急动手操作很快但容易犯错,而有的学生性格内敛学习比较严谨(分组教学的依据)。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目测检查电路;②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查和测量电路;③掌握单元电路的测量方法;④学会排除电路故障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②在带着问题思考、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②在分组练习的过程提高团队合作的作风;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用万用表检查和测量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

(三)教学目标实现策略

为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我采用以任务驱动法,问题引领法为主线,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演示教学法为辅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法上我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小组内进行合理搭配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采用小组竞赛法来展现学生的技能实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学前我作了以下准备:(1)把学生适当分组;(2)学生完成课前体验单,收集相关信息;(3)教师准备实训器材、教学视频等。

(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

1.情境创设,情感体验视频:接通电源后,红灯亮,用手指轻弹驻极体话筒MIC后,继电器吸合,红灯灭,绿灯亮,延时一段时间后,绿灯自动熄灭,转为红灯亮.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联想提问1:红灯亮时,三极管V7工作在什么状态?提问2:绿灯亮时,三极管V7工作在什么状态?学生活动:观察PCB板组装的音响延时电路的工作现象。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实物展示、实验引出学习内容——音响延时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应用:视频2.任务引领,探究体验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明确本次课的工作任务。任务一:项目实训准备①安装好电路②工具准备③仪器准备④器材放置任务二:通电前检查目测、手侧和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或半导体挡测量教师活动:设问引导学生思考,用手机拍摄学生规范的操作和不够规范的操作。学生活动:论一论1.展示部分学生安装及焊接的电路存在哪些问题?应当怎样改进?哪块板子焊接水平好点?设计意图:教师展示部分安装好的电路板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应用:实物展示,手机拍摄。任务三:单元电路通电检查与测量①音频放大电路检查与测量②施密特触发器检查与测量③单稳态电路的检查与测量④驱动控制电路检查与测量教师活动:演示操作讲解操作注意点;巡回指导,提出共性问题;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做一做学生动手进行电路现象调试及故障排除;测量电压,完成课堂任务书;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分解展示电路的流通组成及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学生自行测量,总结出规律,达到体验式教学的目的。3.总结领会,升华体验教师活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本课内容;自主思考完成课堂练习;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共享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4.拓展探究,延伸体验教师活动:此电路为声控电路,如何在声控的基础上加上光控电路?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光控元件有哪些?5.学生自评,促进成长教师活动:表扬鼓励学生,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活动:自评;组评设计意图:更加全面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五)教学反思对整堂课的设计,我始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问题为主线,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课堂效果和课堂教学评价,本次课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上一篇:纪检干部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新部门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