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2-08 06:18:43

国土工作思路

国土工作思路篇1

20__年,XX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下以及在县直各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的工作重点和年初制定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全局几项重点工作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三个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步,为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按照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精神和“活动上有深度、实践上有成效、工作上有推动”的基本要求,自20__年12月中旬至今,历经3个月的时间,先后经历了学习讨论、查找差距、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统一制定了各个阶段的安排意见,并及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由一把手亲自动员部署。尤其是各位局级干部和有关股室负责人率先垂范,紧紧围绕开展大讨论活动的有关内容及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帮查、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先后完成学习笔记60余篇,心得体会28篇,自查自纠报告15篇,个人整改计划与措施60篇。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实现解放思想大行动,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当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紧扣经济发展主旋律,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工作。急发展之所需,想发展之所想,确保为项目建设及时供地。我们把及时供地、按需供地作为全局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一切服从于和服务于这项工作,在供地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连续跑省进市,加班加点,截止目前,有三个批次32.9036公顷土地办理了农转用手续,依次为,第一批次为置换用地,面积11.6872公顷,该批次全部通过置换获得建设用地指标,面积11.6872公顷。为泰嘉金地城,大鹏集团,三耐特钢分别供地4.1250公顷、2.0458公顷、3.2670公顷。第二批次为违法占地补办手续,面积4.7846公顷,第三批次为市下达用地指标中的面积为16.4318公顷,拿到了省政府批文。另外,市局下达我县的剩余用地指标主要用于我县110KV、220KV两个输变电站项目用地,现已上报省厅待批。

同时做好规划调整工作,截至目前,我县规划局部调整11.0422公顷,分三个地块,第一地块为我县20__年第三批次三号地块,项目名称为XX县1.3万吨恒温气调库项目,占地7.4公顷,规划调整前为林地;第二地块为XX后安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占地0.9722公顷,规划调整前为未利用地;第三地块为XX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占地2.67公顷,规划调整前为一般农田。以上三个地块的规划调整经省厅批复现已备案。

(三)积极开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1、全年招拍挂国有土地使用权27宗,面积17.7691公顷,收取出让金3069.02万元。2、全年城镇居民国有土地使用权发证145本,办理抵押手续62宗,面积54.6394公顷,抵押金额达11028.58万元,办理转让手续80宗,面积2.8178公顷,转让金额30.86万元,审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发证495本。3、为规范土地置换行为,增强土地有效供给,引导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年,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的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实施土地复垦置换政策盘活存量土地,有力缓解地方经济建设用地矛盾。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报请县政府出台了《XX县土地复垦置换实施办法》,鼓励各乡镇对本辖区内的废弃砖瓦窑、工矿企业、学校、居民点等其他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县政府年终将根据复垦新增耕地情况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同时要求所有土地复垦置换项目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一律由县政府统一调剂使用,主要用于县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截止目前,成功完成码头镇大龙砖厂、崔庙小皇砖厂和古城镇敬老院三块土地置换工作,已经上级验收,置换验收后,可新增耕地14.1256公顷,由于工作效率高,保证了置换质量,全面确保了我县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到位。

(四)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与开发工作。全面加强全县基本农田保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牌,坚决制止乱批、乱占、乱用耕地等违法行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全县近60万亩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

认真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积极跑办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目前,我局承担正在施工的项目有蒋坊乡部级基本农田整理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768万元,古城镇省级土地整理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240万元,建桥乡三村和码头镇刘辛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项目总投资133万元;王集乡省级土地整理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87万元,已经完成施工等待省厅验收;已经省厅验收合格的项目是我县自己投资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项目位于古城镇励桥村、崔庙镇西区村、漫河乡留驾井村,项目投资102万元,该项目的实施为今年我县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上项目的

实施可为全县新增耕地147.87公顷,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注入新活力提供资源保障。

(五)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共创和谐国土。根据县委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迎奥运,保稳定,促发展有关文件要求,全力做好稳定工作,强化网络安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和接待制度,认真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度,做到回复率100%。认真执行土地巡查工作制度,落实巡查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巡查每月不少于20天,建立健全巡查台帐。充分发挥全县土地执法监督网络作用,随时掌握全县违法违规使用土地情况,及时将违法用地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目前,我们通过土地定期巡查和接待,共制止违法占地10起,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3起,处理土地纠纷11起,接待来信来访20人次,截止现在,全县无重大违法用地案件发生,无一人就土地违法违规现象越级上访。

(六)加大宣传力度,巩固宣传成果。在去年国土资源法律知识“321”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县乡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总体部署,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联合县教育局、司法局、广播电视局,组织开展了全县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联合下发了《XX县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XX县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此次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是以“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推进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成为基层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主题,采取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按照活动要求,我局在宣讲教活动中重点负责教育培训基层村民委员会干部,主要采取了课堂授课和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讲教育。今年我们还结合县委组织部在县委党校组织的农村干部培训的机会,我局组织有关人员,由局长带队并亲自讲解授课,先后进行了三次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基本实现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土资源法律素质和保护耕地忧患意识,维护国土资源法律权威,营造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规和珍惜、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群众,尤其是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依法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资源管理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目标。

(七)加强矿政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整顿砖瓦窑。今年是地质灾害多发年,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命安全,我局审时度势,在请示县政府后,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编写制定了《20__年XX县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XX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速报制度》,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群测群防网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切实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节能利废,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进一步限制粘土实心砖(瓦)的生产、使用,根据衡水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对全市砖瓦窑进行专项治理整顿的通知》(衡国土矿字[20__]2号)文件精神,我局在多次进行调研,针对全县29个砖瓦窑生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期限已全部到期(多数已超期),均到了关停范围,请示县政府同意后出台了《关于对全县砖瓦窑进行专项治理整顿的实施意见》(阜政20__[20号]),对全县砖瓦窑分期进行专项治理整顿。按照控制总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淘汰落后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乡(镇)为主体,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开展粘土砖瓦行业专项整治,严格依法强制关停、淘汰一批,加快转产转业一批,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全部关停完毕。今年关停的重点是以“三线”(省道、国道、高速公路)三公里以内的砖瓦窑为主,到20__年底关停剩余的所有砖厂。

(八)全力支持邯黄铁路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支持邯黄铁路建设,保证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目前已按照预定把400万方土方任务,分解到十个乡镇,确定若干个取土点,提出明确要求,取土点必须是未利用土地,坚决不动用耕 地。

(九)认真做好地籍管理和土地变更工作。在地籍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纠。同时,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对城镇地籍更新及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地籍人员都做到了现场实地勘测丈量,并填写地籍调查表。认真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确保了土地的现势性,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变更调查工作中,我们有专人负责,从而使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了土地变更工作的准确性。同时完成土地基准地价更新和土地更新调查接边工作,为我县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翔实数据打下夯实基础。

(十)全面启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自20__年七月一日第二次土地调查启动以来,我局把该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下设有30人组成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等工作。共召开部署性会议四次,深入进行了宣传发动,围绕“摸清土地家底,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了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为全县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为了提高土地调查人员的组织技术和管理水平,我局组织30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全省举办的土地调查培训班,另外我局组织培训班两次,为全县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人才保障。积极编制了经费预算,20__年申请经费161.2万元,财政批复经费20万元,20__年财政批复经费95.5万元,目前共到位115.5万元。20__年8月底我们完成了该项工作的招投标任务,现在已经开展了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地籍调查1.3平方公里,占调查面积的10%。

(十一)认真开展学习,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领导,健全规章,完善体系,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全力打造廉政国土资源新形象。

一、强化责任,促进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年初,局党组按照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分工,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和目标进行了分解。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基础上,把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到每名党组成员和相关责任股室,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局党组与各股室分别签订了《20__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各股室按照局党组要求,对本单位廉政责任层层分解。并及时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随时进行检查,且作为责任追究和年终考核的依据,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意识,筑牢思想防线。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县纪委下发的《共产党员廉洁从政监督手册》和《公务人员廉政勤政监督手册》等有关廉洁自律内容,使全体人员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掌握政策,提高认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三、以现代传媒为载体传播廉政文化,扎实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创新,务求实效,扎实推进廉政文化网站建设工作,不断紧密结合廉政建设要求,变更新内容、新要求、新主题来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在全系统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有效地促进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在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中,我局注重创新载体,以借助现代传媒传播廉政文化为抓手,广泛宣传廉政文化知识、陶冶廉政文化情操、培育廉政文化理念,使廉政文化入情入理,廉政意识入脑入心,在全局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廉政文化网站建设各项工作,并成立了廉政文化网站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廉政文化网站建设。经过积极运作,多方协调,筹措资金11万元用于网站建设,在增加服务器容量的基础上,为保证网速顺畅,租用网通光缆一条,聘请专业人员设计了廉政文化版面,力求新颖,效果突出。同时为保证廉政文化渗透到每一个领域,新购置电脑11台,确保每个股室各有一台,在每台电脑上都设置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的廉政警言警句,只要打开电脑,就会看到局纪检组设置好的廉政格言、警句、漫画等,有效地增强了廉政教育的生动性和及时性。既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动教育,又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熏陶,深受党员干部欢迎,目前,网站的点击率已达到上万次。

(十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内增素质,外树形象,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机关建设。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并着眼于提高机关干部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人人多干实事、能干实事、能成大事的浓厚氛围,增强恪尽职守,扎实工作的活力,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从4月1 0日起,利用近三个月的时间,在全局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六措并举抓好落实,旨在切实解决干部职工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抓学习,创氛围。召开了局党组会议,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及有关责任人组成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督查小组具体负责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了全县机关作风建设会议精神,学习了县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全县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县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内容;同时注重抓好业务知识学习,全局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达到了抓学习、浓氛围、促工作的目的。二是定制度,抓规范。着眼于见实效、求长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召开局党组会议,制定完善了《每周学习例会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双休日、节假日值班制度》、《考勤制度》、《微机室管理办法》、《车辆使用制度》、《日常接待就餐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严肃了工作纪律,用更加合理规范的制度管理来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深剖析,查缺点。结合开展“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个人认真对照自己的业务工作及思想动态,查摆自己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查不足,找差距,认真进行剖析,明确整改方向,每人写出分析材料。四是定措施,抓整改。根据剖析材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有针对性,切中要害,不流于形式。融整改于日常工作中,把机关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对在正常上班、节假日值班期间不遵守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员,坚决予以严肃处理。五是开展了目标承诺和廉洁承诺。按照县纪委关于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展廉政承诺的通知要求,局领导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履行“一岗双责”、带头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了廉政承诺,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 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推动了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六是切实让干部受教育,让干部职工得实惠。为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经过局党组认真研究,并报请县政府批准,为局机关自收自支人员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切实解决单位职工的后顾之忧。为给自收自支人员挤出保费,砍掉了办公楼装修工程,严格了招待支出,并对汽车实行了限公里管理,并在节水节电上做了大量文章,此举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好评。

全面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近年来,我局始终重视国土信息化建设,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重大决策,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组织协调信息化的日常工作。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局主要领导亲自抓,注重协调沟通,落实人员和经费,带头学习、带头应用,做到设备、技术、经费、人员配备等全面落实,措施有力,促进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局党组经过积极运作,多方协调,又筹措资金11万元用于网站建设,在增加服务器容量的基础上,为保证网速顺畅,租用网通光缆一条,按高标准要求,为局信息中心配备了各项设施,各业务股室都配备了电脑,内部外部全部联网,并与市国土资源局联网取得阶段性胜利,目前正在试运行。

20__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20__年国土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依法行政、改革创新,坚持从严管理、节约集约,不断提高国土资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XX做出新的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用地保障工作,服务XX跨越发展。按照“集中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县重点项目用地。按照“早、快、大、好”的要求,加快用地预审,搞好用地对接,做好用地审查申报工作。做好重点产业支撑项目的用地报批工作,尽可能多的使用省以上用地计划指标。

2、积极搞好土地置换工作

加快进行土地置换项目的立项、复垦等工作,争取通过土地置换解决一大批建设项目用地。

3、全力支持邯黄铁路建设和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支持邯黄铁路建设,保证铁路建设前期工作顺利实施。加快推进XX县区域煤炭资源项目工作,认真做好协调、勘查配合、青赔、安全工作。

4、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严惩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积极适应土地管理和调控的新政策,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切实加大对乱占滥用耕地、基本农田和非法占用耕地发放宅基地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土地利用情况加强动态巡查和遥感监测,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

5、搞好乡镇国土资源所体制改革,根据省编委文件要求,乡镇国土资源所机构编制上收到县人民政府,按区域、人口、面积、资源分布以及地理环境和位置情况下设国土资源所,明确人员,核定编制,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严把进人关。积极向上申请专项改革资金,确保在20__年上半年国土资源所体制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6、力争用2-3年的时间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工作。目前农村和城镇宅基地纠纷、历史遗留等问题很多,处理起来也很复杂,所以我们本着客观、公平、尊重历史的原则利用2-3年的时间争取全部清理完。

7、积极为企业跑办土地,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建议县政府成立征地办公室,多方面争取上级指标。

8、积极贯彻落实土地管理和调控政策,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切实加大对乱占滥用耕地、基本农田和非法占用耕地发放宅基地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9、继续开展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在巩固上半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按照“提质、提速、为人民、促发展”的要求,继续抓好效能建设。使全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为做好国土资源工作提供作风保障。

10、结合“6·25”全国土地日,搞好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印刷宣传资料20__0份,沿阜码、阜霞两条主干路,确定县城、蒋坊、王集、古城、崔庙等十个大集口为宣传点,向群众分发宣传资料和接受咨询。并组织书写和刷新宣传标牌、悬挂横幅等,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国土工作思路篇2

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年度工作述职会议和区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后,国土资源分局党组认真进行了学习,结合实际研究确定了年“一四五八”工作思路,即:确定“一个目标”,努力实现“四个更加”,重点研究和关注“五大课题”,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确定一个目标。就是牢固树立“高定位、争第一、创一流、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在创新上下工夫,创先争优,全力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晋级升位创品牌。

(二)努力实现四个更加。一是更加坚定不移地全力推进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二是更加主动地抓好创新和管理。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上、在用人机制上实现全面创新。三是更加健全、完善耕地保护和国土资源执法机制,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提高执法监管水平。四是更加明确落实高定位、强素质、严法纪、讲奉献、求卓越、创品牌的工作目标与措施。

(三)重点研究和关注五大课题。一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参与宏观调控过程中,如何提高土地调控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二是国土资源部门在服务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三是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征地制度改革,落实惠民利民政策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如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五是如何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机制,促进“两个最严格”制度的落实。

(四)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计划管控,积极争取指标,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重点区域用地;

二是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综合整治,按期完成市级街道店项目和市级北里土地整理项目,推动区禹王湿地建设,推进省级2万亩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设;

三是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收回闲置用地,盘活低效利用土地,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资源保障力;

四是以土地整治公司为平台,加强土地储备,推进挂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加快省级街道2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和北农场907亩土地复垦置换项目的实施工作;

五是夯实业务基础,提供服务保障,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基础测绘规划,进一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二调成果的建设维护与分析应用;

六是进一步提升机关队伍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档次,深化大练兵活动,大力开展四项建设,即:大力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行业作风建设提升活动,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七是以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为主线,利用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土地专项整治有利时机,早整改争主动,确保零问责、零报告、零违法。改进执法理念,打击违法行为,保护群众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八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两整治一改革”为载体,进一步加大风险点排查和监管力度,不断强化制度约束,有效预防腐败和违法违纪情况发生,把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维护和提升国土资源部门的形象。

国土工作思路篇3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这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符合县情,顺乎民意的一项爱民工程。作为国土部门,很多工作与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根据县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特提出以下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一、总体工作思路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充分发挥国土部门职能作用。加快土地规划修编,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着力在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建房、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十五”规划实施来看,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建设规模控制过死;二是项目建设预留地过少;三是基本农田保护率过高;四是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矛盾突出,在项目建设中,有近的用地都涉及到规划的调整问题。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小城镇建设,当务之急应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的修编和调整,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目前,我局已着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全县的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更新调查,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力争在今年月底前完成,为规划修编、摸清土地家底打好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我县农保工作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全县已签订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组(农户)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落实了保护面积、责任人、保护人。但我县在建设用地与农保的矛盾仍然存在,必须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每年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和农户,予以表彰奖励。二是严格审批项目用地,凡用地红线图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一律不予通过。对省以上重点项目以及特殊行业用地确需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则按照法定程序调整总体规划,并补划同筹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三是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规划管理,严禁零星占用土地建住宅,引导农民建房向规划的中心村集中。

(三)深化农村征地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县在征地过程中,在关心农民利益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对失地农民提供低保,对其再就业实行优惠政策,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照法律规定制定符合实情的征地补偿标准,目前正在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工作,制定成果将逐级上报省政府公布实施。二是修改和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土地征收的协商机制和司法裁决机制,把征地过程纳入规划化和法制化轨道。三是制定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对经营性项目用地,必须通过市场与农民集体和承包农户平等谈判协商后,并通过招拍挂方能取得土地使用权。

(四)开展农村住宅示范小区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是目前我县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运用规划控制、政策鼓励、示范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力争~年时间,使农村大部分村居面貌得到较好改变。

⒈编制村庄规划,统一安排住宅建设用地。建议有条件的乡镇,每年选择~个群众积极性高、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划定农村住宅示范小区用地,主要是利用空闲地、荒杂地及存量地,可免收相关规费。县、乡建设主管部门协调好住宅小区的总量、布局,提供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和技术服务,引导村民按图纸施工建设,保持徽派民居统一风格。

⒉鼓励旧村改造,鼓励零星户、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县政府可专门制订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属地运作”的原则予以实施。在城郊结合部地段,可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捆绑,通过招拍挂方式运作,把村民安置住宅建设作为招拍挂必备条件之一。

⒊城关镇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一、二级土地中,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农村居住用地和生活保障用地,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为国有土地划拨使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在补缴国有土地出让金后,可以上市交易。

(五)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通过开发整理新耕地,从根本上弥补各项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县荒地资源较多、坡坎多、中低产田以及徽水河沿岸滩地多的实际情况,全面组织开发整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桑则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较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

主要措施:一是成立县土地开发整理机构,有关乡镇确定专人负责,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二是制订奖励扶持政策,县从土地出让金收益拿出作为奖励资金;坚持谁开发,谁收益原则;实施多渠道投入政策,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拨一点,乡镇集体拿一点,农户投工投劳筹一点办法;新增耕地面积的耕地开垦费按~元亩由开发人取得。三是县国土局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从规划、申请、立项、施工到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全程搞好服务。四是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整理的路子,将土地开发整理与滩地改造相结合,与落实村庄规划相结合,与改造中低产田相结合。

目前,庙首土地整理项目已经省级批准实施,该项目省级总投资万元,计划在年底完成。继续抓好三溪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力争进入国家项目笼子,总投资达余万元。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建成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六)加大对出让金收缴与管理力度。近年来,全县出让金征收额稳步提高,但不少企业用地因种种原因仍要求政府缓交或减免,从各乡镇看,年出让金征收幅度从零到几万元不等,企事业单位用地,银行抵债土地上市及企业之间转让土地等仍有很大的征收空间。根据出让金的收缴及使用规定,以及“工业反哺农业”的整体趋势,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收缴与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划拨用地目录》,从严控制出让金减免范围。二是国土部门加大征缴力度,依法征收土地出让金。对按现行政策不该使用划拨供地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登记,建立台帐,制订处置方案,报请县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如:对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求补交出让金,可采取按下限计缴,分期缴纳等优惠政策。对党政机关使用的划拨土地,凡已改变用途或转让出租使用的,必须依法办理出让手续,或政府依法收回此类土地,通过招拍挂公开推向市场,重点是沿街、主干道的门面房。三是实行征缴与使用相结合,下达各乡镇考核指标,凡各乡镇征缴数,原则上全额用于各乡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七)抓紧抓好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我县是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全县约个地质灾隐患点。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根据《全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我县已有个重点危险点列入省批准同意实施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计划,××年安排版书白杨岭,年安排白地洪川和俞村下周家,以彻底消除其地质灾害隐患。

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二是统筹兼顾,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三是明确责任、市、县为主与省补助相结合。

国土工作思路篇4

一、科学应对,积极主动做好“保红线、

保发展”工作

1、完成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的规划修改。对110kv沙港输变电、看守所迁址,八桥自来水增压站这三个独立选址项目进行了规划修改,修改面积为68.8亩。

2、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工作。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规划大纲以编制完成并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通过审批,目前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3、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好用地服务。今年我局向上争取7个独立选址项目的用地计划,用地面积227.97亩,完成了2个批次用地的报批工作,报批面积594.4亩,其中农用地439.6亩。有效地保证了我市大项目,项目质量比较高的项目及时用地。

4、认真筹划、实施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作。今年已完成三个批次的招拍挂工作,公告挂牌出让21宗地,面积373.16亩。

5、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对原来挂钩实施规划中不合理而难以完成的项目地块进行了核减,重新申报了挂钩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截止目前市财政共下拨挂钩资金1200万元,已复垦新增耕地309亩。

6、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努力增加耕地。今年我市共实施4个占补平衡项目,项目总面积855.15亩,目前已经实施完毕并通过了省厅的验收。

7、加强供地工作。今年全市共办理项目用地供地69宗,总面积为1336.7亩,已全部备案。在供地上,划拨供地的严格按照划拨供地目录进行供地,其余的用地都坚持有偿供地,对房地产、商业等经营性用地严格按照公开招标、拍卖、挂牌规定进行交易,对工业用地等采取出让、租赁方式供地。对未办理用地手续的单位,我局及时书面通知用地单位办理用地手续。

二、依法行政,有效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2、认真开展土地“十日清查行动”。安置省市统一部署,我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下发了××市《关于开展土地“十日清查”行动的实施方案》,对今年以来的新增违法用地进行了清查,对上报的违法用地面积、发生的地点、地类和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一进行了测量、审核,并登记汇总并出具相关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照要求认真查处整改到位。

3、全面加强巡查和检查。今年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市、镇、村、组四级土地执法巡回监察制度,健全了土地巡回监察联络员网络,明确了各镇(区)土地巡回监察的目标及任务。同时积极调动各镇(区)国土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土地监察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5、继续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在连续二年创建成为省“土地执法模范市”的基础上,今年我局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创建土地土地执法模范市的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土地管理氛围。二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完善了领导小组和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市政府统一领导、镇区党委政府密切配合的创建工作模式,让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农民群众全面参与。三是加大长效管理力度。认真总结土地管理的经验,实现创建工作由弹性规定向硬性规定的转变,将创建土地执法模范镇工作纳入各镇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并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长效工作机制,使土地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强势推进,充分发挥有限土地的最大价值 四、强基固本,全面推进基础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1、认真开展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提升地籍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土地的产权、产籍管理,加快土地证书的发放,努力提高国土管理工作对外以证管地的力度。今

年已发放土地使用证书5000余本,其中国有土地使用证4540本,办理土地权属变更320宗。二是企业融资办理抵押登记32 2、加快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一是硬件维护得当,全系统网络运行良好。二是与省厅和市局的网络对接正常,公文全部实行网上流转,三是及时更新局网站内容,全方位的介绍我局的业务工作、机构设置、政策法规咨询、土地招拍挂市场的信息和结果,以及各项业务工作的办事指南和收费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局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增强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和对外交流的信息化平台。

3、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得到好评。我局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8件,政协委员提案8件。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办理实施办法。对每一件建议、提案都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为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沟通,专门召开了“两案”办理工作交流会,邀请市人大、政协领导,部分代表委员参加,做好沟通工作,取得理解和支持,受到了代表委员的一致好评。

五、内强素质,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今年我们以开展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整个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1、积极争创××市文明行业。今年我局对照创建标准,对内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对外公布服务承诺,制定了详细的创建规划,并认真分解创建任务,坚持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为抓手,把各项业务工作纳入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资源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创建工作已顺利通过××初检。

2、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下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学习实践的学习讨论活动,邀请上级领导专家授课,召开了局领导班子和党小组民主生活会,组织了“为国土争当跨越发展排头兵献一策”和“科长谈学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全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实践氛围。

3、切实开展全系统“作风和效能建设月”活动。为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今年我局开展了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提升效能、优化环境”为主题的“作风和效能建设月”活动,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学习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等举措,有力推动了全系统作风和效能建设。

4、与团市委开展“珍爱国土,青年担当”××青年保护国土资源活动。活动有三项内容,一是完善土地监察信息员网络,选派农村团干部、团青年担任保护国土资源信息员;二是招募在校中学生团员协助开展土地资源保护活动,并开展土地征文活动;三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国土资源知识宣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营造了珍地惜源意识。此项活动今年还被省厅评为全省十个6.25“土地日”宣传好项目之一,并被《中国国土资源报》予以报道。

2009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的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2012年,我局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双提升”的工作目标,从大局出发、从管理入手,确立更高目标,落实更新举措,争取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双提升”提供积极有效的用地服务保障

一是科学制定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继续强势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按照全市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的要求,科学制定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集聚、选址集中、用地集约,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基础配套等投资比例。二要通过合理计划管控提高用地效率。坚持需求引导与供给调节,科学编制用地计划,严控用地标准,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切实保障民生工程、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生态建设用地。同时加快预审,用好用足政策,提前介入服务。三是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在年度计划以外,通过大项目点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县(市)”等多种可能的途径,积极向上争取,统筹协调发改委、规划、环保等部门和用地单位,从立项环节开始,提前介入指导,加强建设项目的预审,主动参与项目前期论证,积极“包装”项目,争取项目用地指标由省级“戴帽”下达。四是要通过规范市场供应把好用地闸门。完善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市场化供给机制,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防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借扩大内需“搭车”上马。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加强土地调控。逐步推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

二、健全和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国土资源保护监管水平施。要积极推动建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四大机制,真正把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引导机制,鼓励新增建设用地项目进园区,鼓励建设多层农民公寓和集中居民点,鼓励建设多层厂房,鼓励工业项目零用地扩张。

三、大力推进关键环节的改革,在履行职责中提升工作的创新力和执行力

一是在用地计划的安排使用上,要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的配置水平。要合理安排使用国家下达的用地计划;严格执行土地市场化配置制度;有效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是积极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要选准突破口,按照“有效集聚资源、有序统筹发展”的要求,通过对项目区内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规范有序整理,实现耕地面积与建设用地指标双增长,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按照“先垦后用”的模式,对项目区实施规划进行整体报批,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三是创新土地监管机制,落实共同责任。改变过去“一家管、多家用”的格局,推行违法案件联合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查办案制度及案件移送制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征地交地新机制,提高供地效率。将征地交地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充分发挥基层所(分局)的作用,与相关部门和镇(区)政府一起,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充分发挥和调动村、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作的共同体。五是强化居民建房管理,积极推行拆迁安置方式的转变。安照政府《关于加快转变拆迁安置方式的通知》精神,一方面加强居民点管理,对规划拆除的旧村埭一律不许再建房屋,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和奖励引导拆迁户货币安置和公寓楼安置,对符合划地建房的也要集中到城镇建设联体住宅,从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四、强基固本,切实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提升全系统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逐步完善国土资源政策体系,做好行政复议、应诉以及征地补偿争议协调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二要稳步推进基础业务建设。加大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推进力度,严格把关内、外业工作质量,按时完成调查任务,做好第二次调查成果运用工作,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进一步加快土地登记发证进度,扩大土地登记覆盖率,认真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工作,及时提供土地产权保障服务,对扩大内需项目、存量挖潜项目、土地置换项目实行重点保障,及时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三是加快国土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局门户网站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国土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共用,规范国土科技管理,积极开展科技调研。

五、狠抓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行业形象

国土工作思路篇5

摘要:在近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高速公路建设会在中国蓬勃发展,但由于过去建设指导思想的问题,暴露了资源短缺、森林破坏、耕地减少、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几十年的公路史,已出现了较多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这些都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的结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 土建施工 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在近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高速公路建设会在中国蓬勃发展,但由于过去建设指导思想的问题,暴露了资源短缺、森林破坏、耕地减少、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几十年的公路史,已出现了较多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这些都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的结果。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负面影响

1、挖方这种人为活动破坏了原来的自然平衡,一方面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增加了地质脆弱带边坡的不稳定性,其反馈的结果是滑坡、塌方的威胁。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改变了原来的地形地貌,原来的植被已经不复存在,严重的可能导致生物链的中断。所以,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环保优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资料显示工程造价中环保投入占到了10%左右。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增加环保工程,虽然可能加大建设成本,但带来的长远利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衡量的。随着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向山区推进,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2、路堤填方改变了周围岩土的状态,同样可导致滑坡。高速公路土石方量大,工程废弃的土石往往就近堆弃在山沟、斜坡上,人为造成了泥石流、滑坡地地质病害。

3、隧道开挖,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隧道可能造成的地表塌陷、地表水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当地工农业生产。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不断改造和破坏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同样对路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干扰和破坏

4、由于植被和表土损失,自然植被恢复困难。据调查,即使在气候温和的亚热带地区,在公路路域环境下,经自然恢复演替到草、灌丛植物群落至少需要20年。如对这些边坡不作及时处理,在边坡为降水汇流的形成提供特定边界条件和动力来源的同时,也使边坡土壤中含水量降低,土质松散,易风化。随后坡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山体坍塌、滑坡、河流阻塞、水污染等人为灾害与之相伴而生;

5、岩溶地区的公路隧道工程可以改变岩溶地下水的动力条件,可能破坏工程建筑周围的地质环境,从而引起地面下沉、开裂,地表泉水枯竭,地面塌陷等一系列环境灾害。

可以看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界采取索取与征服的态度。但实践和科学理论证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是一味索取。因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为了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更重要的是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高度负责,需要我们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宏大的气魄来处理好各种矛盾。

二、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在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提出多打隧道、多架桥,少开挖的基本思路;在具体实践中提出公路建设要首先考虑其周边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对环境破坏较大的地段,宁肯多做工程,也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些指导思想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代表了现阶段高速建设的指导思想的发展方向,应该在我国标准规范的修订实施宏观管理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但是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公路建设的不平衡,这种新的指导思想只是在少数地区被接受,大部分省份和地区仍然沿袭传统的建设指导思想,山区高速公路高填深挖多、边坡高,平微区路基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目标来研究,系统提出现阶段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并进行大力推广,以实现公路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工后,我方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通力协作,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废渣、废液、空气粉尘和噪音污染,严格控制水土流失。紧密结合本工程特点,根据“因地制宜,因地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制定各项水土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条例,扎扎实实抓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二)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对合同规定施工界线以外的植物、树木尽力维持原状,砍伐树木和其它经济植物时,应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同意,同意严禁乱伐和超范围砍伐。

2、临时用地范围使用完毕后进行了复耕或绿化,恢复地表原状。

3、对路基工程的取、弃土场,按设计实施工程防护,弃土完成后表面进行平整、绿化,防止水土流失,防护工程必须先行施工,做到先挡后弃;设计无防护的也将边坡平整稳定,并尽量平整造田,不向河流和设计范围外的场地弃土。

4、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每天进行清扫,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花植树,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5、保护野生动物,严禁施工人员猎杀野生动物。

6、及早施工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和裸路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做到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在防护工程施工时应尽量保持水原系通畅,施工残留材料及时清除以免对农作物、植被成长造成影响。

7、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或其它合理措施。

国土工作思路篇6

省国土资源厅:针对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了五项整改措施。一是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采取积极有为的措施,努力破解土地制约的瓶颈。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争取国家多下达我省建设用地计划,多渠道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问题,大力开展节约用地、集约用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努力增强建设用地有效供给。二是瞄准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加强地质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建立境外地质勘查基金,鼓励我省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到省外、国外找矿办矿。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矿产资源的监管力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和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继续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四是规范海洋工作,促进我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加快形成。加强海洋法规、规划体系建设,围绕曹妃甸工业区、沧州渤海新区建设,搞好区域用海规划的编报和建设项目用海的论证、预审以及组卷报批工作。五是切实加强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国土资源审批电子政务系统,加强电子政务工作。 省交通厅:着力研究解决涉及全局、事关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使解放思想的成果鲜明地体现在行业发展的实践上,体现在交通具体工作中。一是科学谋划发展,解决今后五年交通“干什么”的问题。加强规划指导,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加快港口建设,发挥港口在建设沿海强省中的龙头作用;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到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到2010年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通油路。二是创新发展举措,推动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分为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投资两类,对高速公路、港口、铁路等有收益的项目,继续推进项目业主多元化、筹资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一般国省干线养护力度,探索形成农村公路有效的管养新机制。三是大力推进“十公开”,进一步创新廉政工作举措。进一步完善“十公开”制度,在一般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中制定公开制度,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实现公开,全面形成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的廉政工作机制。

省信息产业厅: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跳出河北看河北、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原有发展思路,重新审视我省信息产业、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举措,查找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省信息产业规模小,外向度低。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少,信息产业对我省GDP的贡献率低。二是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配套能力不强,聚集效应不够明显。三是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一些体制性、机制依然存在,制约了网络资源整合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四是技术创新能力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低。五是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投融资体系有待完善。六是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供给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七是思想不够解放,陈旧观念依然存在,不敢大胆突破,开拓创新意识和改革开放意识不强,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不足。

下一步将积极调整信息产业、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思路和目标,进一步完善新的战略规划,研究制定多项鼓励信息产业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举措,找准新的融合点、理清新的切入点、确定新的支撑点,力争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实现新突破,信息化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新成效,无线电管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国土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砂石土资源 允许开采区 集中开采区 备选开采区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69-02

砂石土类矿产开发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对建筑原材料特别是砂石土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为进一步优化布局、规范秩序,2015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15]9号)中,明确提出,划定砂石土资源的允许开采区、集中开采区和备选开采区,强化对砂石土类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规模有序开采。

一、砂石土资源“三区”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市县级规划管理改革的需要

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4]2477号),要求针对目前市县各类空间管制分区数量过多、内容太杂、缺乏统筹、难以衔接等问题,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以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相结合,合理布局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形成统领市县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布局总图。合理划分砂石土资源的允许区、集中区、备选区,有利于实现集中开采,既有利于市县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又有利于保障资源供应和民生改善需求。

(二)优化砂石土资源开局的需要

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1998年国务院令第241号)和《矿产勘查开采目录》有关规定,对砂石土采矿权的审批发证以市、县级主管部门为主,并且要以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出让。截至目前,我国共有砂石土矿采矿权约4.4万个,登记面积约6200平方千米,登记生产规模为58.8亿吨。点多面广、环境扰动大的基本特点。划定“三区”,通过政策引导,可以促进砂石土资源集中开发、集中治理,优化布局,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三)优化砂石土资源审批管理改革的需要

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对规范砂石土资源开发秩序,优化矿山布局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地方也反映,由于配号系统程序繁琐、技术复杂等,影响了市县砂石土审批发证审批效率。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总体要求,有必要通过划定“三区”管理,强化宏观引导,减少微观控制。

二、砂石土资源“三区”划定思路与方法

(一)加强基础调查,摸清砂石土资源分布情况

以市、县为单元,组织技术力量开展资源普查工作。一是摸清砂石土资源的空间分布基本情况和资源储量,二是摸清砂石土矿开发利用主要矿种、采矿权分布、矿山数量、产能产量等。三是调查研究区域市场需求情况。同时收集、研究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为划定“三区”方案夯实基础。

(二)允许开采区划定思路与要求

调研发现,目前正在编制的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有两种思路。一是“反规划”思路。按照法律法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等要求,将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饮用水源地等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区域,以及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合理利用资源,或者一旦开发会造成严重资源环境破坏浪费的区域划定为禁止开采区(市县可结合实际适当补充),明确本区域禁止开采砂石粘土的区域。按照该思路,禁止开采区以外,即是允许开采区。二是“正规划”思路。在市县范围内,结合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等要素,直接圈定允许开采砂石土资源的区域。

(三)集中开采区划定思路与要求

根据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以及环境、林业、土地利用等要求,划定集中开采区,促进规模集约开发。集中开采区的划定,要多部门联合踏勘,共同确定,尽量避让油气、煤炭等重要矿产开采或者资源分布区。同时应当具备一定资源基础(静态服务保障年限为10年或更长)、具有或可以规划一定的深加工配套产业、具有经济合理的运输半径、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各市县资源条件不同,不一定都能合理划出集中开采区。只要符合实际的,集中、规模开发即可。

(四)备选开采区划定思路与要求

主要是为了保障县级以上重大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通村油路、义教工程、扶贫攻坚等农村公益基础建设需要,划定的满足项目临时需要的备选开采区。备选区划定中,要与其他规划做好衔接,加强前瞻研判,提高备选开采区选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砂石土资源“三区”管理的政策措施

笔者认为,划定“三区”,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理政策,坚持“一矿一策”,逐步关停禁采区内的矿山,严格管理备选开采区内资源开发,积极引导矿山向集中开采区内集聚,促进布局优化,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安全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一)逐步关闭规划禁采区内的矿山

一是对于有意愿继续从事砂石土开采的矿山企业,探索储量等值置换等方式向集中开采区聚集,并按照矿山治理、生态修复、土地复垦、打造景观“四位一体”的思路,对废弃、关闭矿山实施生态改造,并与工矿废弃地治理、复垦复耕等政策做好衔接。二是对于违规违法开采的矿山,要坚决予以关闭。三是对于证照齐全又不想转移、转产的企业,到期不再延续,提出关闭方案和补偿措施。

(二)关于允许开采区内的矿山企业

有意愿向集中开采区转移的企业,予以鼓励,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水则水、宜建则建”原则,加强原矿区的综合整治。希望在原址继续开展开采活动的,要加强技术改造,促进绿色开发和转型升级。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两种不同思路划定的允许开采区内涵不同、管理要求也不相同。一是“反规划”划定的允许开采区。笔者认为,这个范围会相对比较大,允许开采的地方,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路,是合法的,未必是最合理、最符合规划意图的。在此基础上,推进集中开采区管理。允许开采区是作为“过渡期”考虑,逐步清理允许开采区,最终达到集中开采目的。二是“正规划”划定的允许开采区。这种思路划定的允许开采区,笔者认为,应该类似于集中开采区,是现实条件下,布局最合理、最经济等规划布局。同理,这样的话,“禁止开采区”范围会比较大,包括法定禁止和人为禁止两部分,要制定差别化政策,有序处置里面的矿山企业。

(三)对于备选开采区

要科学合理制定备选开采区内资源开采动用的规划准入条件和规则。建议各地可以按照“资源开发随着工程项目走”的思路进行管理,在建设项目批准的用地范围内,临时开采砂、石、土等资源用于本工程项目建设的,可不办理采矿许可证,但竣工后不得再开采,并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在项目批准用地范围以外开采砂、石、土等资源的,必须按照法律要求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同时采挖的砂石土也不能用于商业销售或用于其他工程项目。

(四)对于集中开采区

大力推进集中开采区,是砂石土规划管理的最高层次目标。建议参照工业园区管理模式,可将开采区域和砂石深加工产业作为整体的集中区(或产业园区),可也两者相对独立。政府主要是“筑巢引凤”,做好交通设施、能源设施、通讯平台等基础建设,加强土地利用、投资融资、产业发展等政策支持。新设砂石土开采项目都要在集中开采区内布局。要从山体景观保护、与交通线路、民生设施、已有矿山等保持合理安全距离,以及环境保护、开采方式、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准入要求。从价款、税费等方面提出促进砂石土开采及产业向集中开采区聚集的政策措施。可“事前”划定开采规划区块,指导矿业权合理布局。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下游产业,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四、砂石土资源“三区”管理工作保障建议

主要是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公众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成立以市、县政府牵头,国土、规划、公安、安监、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及乡(镇)政府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相关工作。二是深入宣传砂石土类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使相关利益主体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营造良好舆论和工作环境。三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分工,严格考核。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309号)[Z].北京:国土资源部,2008

[2]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和《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9号)[Z].北京:国土资源部,2015

[3]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矿业权设置方案审批或备案核准取消后相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5〕2号)[Z].北京:国土资源部,2015

[4] 孟旭光.国土资源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5] 董延涛.沟通式规划理论在矿产资源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4(6)

[6] 董延涛等.自然保护区等禁采区内矿业权处置问题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6(4)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1149)

国土工作思路篇8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新路径;土地换保障

Abstract:Theexplorationvisiontobetransferredtothesocialsecurityofmigrantworkerstoaddressthenewpath-the"landforsecurity",inhissummingupthecurrenttheoryofthebasicideasputforwardbythecommunityandonstepstocarryoutacreativewayof"landforsecurity"torunthecarriermissingAnalysisoftheintroductionofmigrantworkersonbehalfofthelanduserightsofruralcollec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andcollec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fromthetransferofthesharesofcooperativesasa"landforsecurity"dealintermediaries.

Keywords:migrantworkers;socialsecurity;newpath;landforsecurity

前言

“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助于打破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实现城乡协调统一,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

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上,当前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和争论,目前主要有三种思路:一种是仍然将其划归于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一种是将其归于城镇社会保障范围之列;另一种是另起炉灶,推出相对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一种作为过渡形态的“三元社会保障模式”。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到底是归属城市还是回归农村,还是创新一种新的保障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实际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或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在实践上都遇到很多现实阻碍。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得知,由于农民工双重的身份性,一方面乡镇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保障功能的虚化及农村社会保障缓慢发展,制约了农民工进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另一方面以单位为核心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由于城市社会保障机制滞后,企业因为社会责任弱化导致的用工制度不规范及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抵触、以及农民工较强的流动性而引起执行上的困难、农民工在经济收入上的窘迫、自身可支配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所导致参保的理性规避等诸多原因,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在现实可行的条件下依旧困难重重。因此除上述三种思路外还有学者没有明确提出归口,积极探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提议应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及最迫切的利益需求,优先建立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和大病统筹医疗制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机制,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抓紧制定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依照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地寻求多种路径来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成为大多学者的共识,让社保对农民工来说不再是“镜中月,水中花”,能真正意义分享到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障。事实上“农民工力争一只脚踏在收益低、预期确定、保证生存起码需求的土地保障上,另一只脚踏在收益高些、风险大、非生存起码需求的非农收入上”,[1]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具有双重收入来源,存在的经济基础很特殊:一方面脱离了农业生产逐渐市民化,在城市则可以在非农行业就业,另一方面,农民工与农村仍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农村留有一份土地,在城市谋职的风险性以及社保的严重缺失等所导致返乡的极大可能性,宁愿抛荒也不愿意放弃这惟一的保障,仍把土地作为最后的退路。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上述几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都忽视了现阶段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是有战略意义的,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会大大有利于农民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实现,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二、“土地换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新路径

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规定中指出,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能撂荒。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2]这就给流转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提供了政策依据。事实上,在国家近年出台系列减免农业赋税及加大农业投入和农业补贴等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农业政策下,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土地就委托给亲戚邻友耕种或者转包、出租给其他人,从中取得一笔收益,但收益不多,只是当家用补贴。对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工来说,觉得有利可图就将土地出租出去,钱一点是一点,总好过撂荒。那么如何将农民工在原属地的农地更好地利用起来,并且将社会保障联系起来就是个难题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保障权威专家龚维斌在“完善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建立”的记者专访中就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立足国情,构建一个‘低保障,低水平,广覆盖,重实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挖掘和利用传统社会保障资源。”这就给农民工怎么从土地这个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提倡“土地换保障”制度的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寻求农民工社会保障路径的探索视觉转移到现在农村惟一有较大增值价值和财力功能的就是土地,从开发和挖掘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资源来寻求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困境的路径,最终目的为建立针对农民工独特身份和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铺路,从而推进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土地换保障”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填补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成为一种切实可

行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创新路径,很好的解决了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延续,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提供了启动资金。农民工因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获得了相应的收益,从此代替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实现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逐步实现市民化,并且推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三、“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浅析

(一)“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中运行载体的缺失分析

从“土地换保障”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步骤来看,“土地换保障”的实质或核心是承认农民在让出承包土地或被征用土地的情况下,应当获得某种补偿,并且这种补偿应当被用来为其建立社会保障。那么这样一种用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的方案设计到底有没有充分现实依据呢,陈颐同志进行深入研究对农民工选择“土地换保障”这样一种从土地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系统转换的方案设计进一步补充了相关依据,论证了“土地换保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3]另外,曾详炎等同志在可操作性上进一步研究,认为在这个制度安排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会遇到初始永佃权的定价问题,可能出现的侵占农业生产资金问题、土地市场评估成本问题、地区之间地价与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问题以及土地私有化问题等,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4]然而笔者发现其中还没有学者注意到运行载体的缺失问题,在方案设计中提出具体运作办法时有学者认为,对放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工,可直接参加农民工社会保障,并以农村土地使用权折算为一定年数的个人帐户积累额,促进农民工从传统土地保障到社会保障的平稳过渡。[5]另外有学者提出,农民工到城镇就业或进入城镇定居而无力耕种土地的时候,让出其原先承包的土地,由转包者按国家统一标准替转让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使其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当然这部分经济补偿也可先交付国家财政,但国家必须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承诺将这部分农民纳入城市和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6]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换保障”整个运行过程中交易中介机构的研究是缺失的,有的只是笼统指出由国家责任强制为其纳入社会保障,有的直接由土地经营权的转包者支付农民工参保费用。我们知道,农民工只在乎现期收入,他们参保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他们来说,增加他们的收入最为切实,所以他们就可能会同承包者私下商量好将社会保障的提取费用直接转化为货币经济补偿,这就要求国家赋予有关监督机制的制约。而如果设立国家的监督机关来监督承包者从转让农民工土地使用权获益中提取农民工社会保障费用的行为,则加大了“土地换保障”制度的成本支付,这就提出了在实行“土地换保障”方案中其运作载体的缺失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土地换保障”的运行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

根据孙雷、陈波羽中的研究,他们在针对失地农民设计的“土地换保障的逻辑框架”中指出失地农民通过放弃土地使用权获得经济补偿后,一部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一部分作为失地农民的货币收入,成为市场人的物质基础,另一部分则用作对失地农民的培训,使得他们具备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基本技能。可见这里代表耕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则成为交易的中介机构,作为失地农民与征地方交易的中间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被征用耕地的交易获得的收益,用来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7]由此可以推广到“土地换保障”中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引入代表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交易中介机构。这个思路也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有党和国家的强力推动,更需要发挥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政策精神。另外笔者认为为避免由村集体包办,应与现行的中国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正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制度相配套,特别是农村集体组织从农民工土地转让费当中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提取应该向村民公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农民更多地参与和监督村里的事务。保证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应有的效率与公正。

而原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模糊、人格化的出资者主体缺失、决策独断、监督不善、分配随意等种种制度性缺陷直接影响到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利益,研究表明迫切需要从产权制度改革上破除。现阶段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村、组为对象,在制度安排上多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从转制后的组织形式看,其定位不同,既有股份合作制企业,也有股份制公司,以及股份合作社。有学者进一步研究,现阶段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定位,以及转制后的实际功能和作用都与政府行为有直接关联。两者要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相互调适。其中第一条指出转制后的组织功能就与社区成员的社会保障管理有关,是按照公共产品供给非歧视性原则,对于集体资产所有者的社会保障成本,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并全额承担“城中村”或“村改居”成员的社会保障费用。[8]另外深入到股份合作制中土地股份合作的研究,土地股份合作的形成是在村委的引导下若干农民自愿组织,组成合作社,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和管理,实行“土地入股,集约经营,独立核算,按股分红”。其股份合作社在年底取得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成本费用后按股分红,同时合作社按每股每年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形式将自己在原属地的土地使用权向合作社入股,这样一来他们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不仅长期不变,而且还有股权收益,吃了“定心丸”,也自然安心进城从事二、三产业。[9]将上述两个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研究,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通过由集体经济组织转制而来的股份合作社在土地与农民工的现代社会保障两者之间架起联结通道,股份合作社在农民工向合作社入股期间在按每股每年强制提取风险基金和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强制提取一部分基金作为农民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的启动资金,保证其进城后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当然,由于中国各地经济水平不一,这种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出现经济较为发达,大部分农民已转移到从事非农产业的沿海地区和发达内陆地区,如广东、江浙、辽宁、山东、湖南等地。而

广大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水平等因素制约了土地的流转,也就很难形成土地股份合作这样一种土地规模经营方式。因此在考虑原属地在较为贫困,并且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在实施“土地换保障”中架构其运行载体时,笔者认为有待于政府(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大力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且政府在其介入的作用成分相对发达地区对股份合作社要多一些,值得我们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晓星.论“一个国家,两种保障”[J].经济体制改革,2005,(4).

[2]刘锋.国务院明确:不得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

[3]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学海,2000,(3).

[4]曾详炎,王学先,唐长久.“土地换保障”与农民工市民化[J].晋阳学刊,2005,(6).

[5]董理.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5).

[6]王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模式构想[J].专题讨论,2004,(6).

[7]孙雷,陈波翀.土地换保障: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8]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课题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上一篇:环卫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移动公司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