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1-19 11:45:49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1

陆姗梅

(广西福源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37000)

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的绿色电网成为电力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

作为绿色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高效、环保、安全、节能、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变电站是当务之急。通过新技术、新设备、

新材料、新工艺,在变电站的建设中科学规划、环保施工、节能运行、

智能调度和精细管理,降低其对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影响,最大可能

地减少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较少能源损耗及减少环境污染,实现

节地、节材和节能降耗,将效率最大化、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

管理智能化的理念全面融入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

近几年,一场绿色能源风暴席卷了全球,也吹遍了祖国大地,

推动了我国新能源领域的绿色革命。一时间,这场绿色能源革命又

在整个电力行业及相关产业中迅速兴起和展开:新能源、智能电网、

数字变电站等新概念、新词汇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和媒体上;绿

色电网、绿色电厂、绿色变电站建设的呼声不绝于耳;各种绿色电

力产品和智能设备层出不穷。这场绿色革命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和思

想,推动电网朝着绿色电网建设的战略目标向前迈进。

“绿色变电站”,它应该是这样的:

1、选址规划与自然完美结合

地理位置对绿色变电站的建设非常重要,应本着节约土地资源、

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的原则,既要避免在地址结构复杂和危险

的地段,又要求变电站的外观及造型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特别是

现在城镇市区内的变电站建设较多,变电站的外观及造型应与周围

环境一致。尽量避免在居住区建设变电站,以防产生大量的拆迁工

程和意外事故。符合电网规划的布点要求,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降

低线路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

2、艺术建筑设计,令人赏心悦目

变电站属于工业建筑,是进行电力生产的工房,实用性是建筑

的首要功能,建设时要将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用材环保、施工严

谨、低碳生产、管理人性等先进理念深入贯彻到电力生产的全过程;

广泛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实现电网设施与城乡、

自然及周边居民的和谐共处,使之充分发挥变电站的输、变、配的

功能,确保电网及变电站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其次才是观赏性,变电站既然作为建筑的一类,在保证其功能

的前提下,建筑美观性是很必要的。绿色变电站是艺术建筑,具有

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能够体现出民族性和

时代感。具体讲,绿色变电站从内部空间到外部形体,从细部装修

到群体组合,从架杆到放线,从电缆敷设到设备安装,要求整齐划一,

整齐排列,注重工艺和质量,做到重点突出,和谐统一。在颜色选

配和材料制造上要有对比效果;在结构上要强调整体统一性,有丰

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处处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凝固的音乐”也由

此而得名。

3、智能高效,绿色低碳

智能变电站是数字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

网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的重要

电力设施。数字变电站就是智能变电站的代名词,它主要体现在智

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

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 通信规

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其优势是经济高效,即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高,运营成本低,能源

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清洁环保,即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

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

中的比重。

绿色变电站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安全生

产及工作效率,给电力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电能的输送和分

配,到低损耗输电和智能变电站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无不体现出数字

变电站的作用:计算机监控系统代替运行值班人员对全面监控和管

理变电站,并能远程监控、管理和维护现场设备;远程图像监视系

统能直观显示现场设备及周围的情况;室内温度、湿度超标,空调

自动启动,并能远程控制灯光、风机和空调;“电力系统同步时钟”

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当设备运行出现异常,“网络报文记

录及分析系统”就能立即分析所有通讯报文并对异常报警,进而查

找到隐患和错误原因,指导人员定位排除故障;当出现火灾报警讯

号时,灭火装置能自行启动,实现高效安全灭火。

4、水污染防治

变电站排放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少量工业油污水。变电站

事故油池具有油水分离功能,在特殊情况发生时能处理掉含油废水。

对于主要排放的生活污水可利用生物降解或水处理设备来净化水

质,处理过的水可继续循环使用,达到节水的同时防治了废水污染。

5、变压设备的选择

绿色变电站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设备的环保、高效,还应

根据全站负荷统计,考虑设置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综合考虑设备的

重要性和可靠性要求,结合目前技术水平,对保护、测控装置进行

适当的整合,同时要求变电站的系统部分和电器部分做到安全节能。

对于变电站系统来说,就是在保证正常的供电外合理配置无功装置

功率,采用先进的集成化、智能化继电保护装置。

电气部分设备选择是以安全可靠、性价比高为基础,尽量使用

低声噪、少污染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

数字接口的职能一体化设备,操作时应为处理器检测信号回路和控

制操作回路。变电站的照明可采用绝缘铜管母线、高效节能照明灯

具、节能变压器等进行节能。

6、电磁辐射防治

随着高压线路的增加和变电站的加速建设,随之而来的电磁辐

射污,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重视。降低电磁环境的一

个有效途径就是采用辐射较小的先进设备和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技

术,采用智能化的电站、利用先进的光电式互感器技术和网络通信

技术,可以有效的将交流的电磁信号转变为弱的数字信号,大大降

低变电站及高压传输设备的电磁辐射污染。

在变压器上采用新材料也能有效的降低电磁辐射,变电站应做

到随时检测,建立电磁辐射实时监测系统,保证电磁辐射不超标。

7、噪音污染防治

变电站的设备复杂多样,在运行时易产生各种噪音,如本体噪

音、变压器冷却风机噪音等,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控制噪音

的污染要先从源头抓起,降低变压器本身的噪音可以通过一些技术

手段和运用新材料达到减弱的目的。

如传统的变压器改造时可用加铁芯截面积降低磁通密度的方

法,以及采用优质硅钢片,改善组装工艺,还可以主变基础采用混

凝土条形基础减少主变与基础的共振等。对于的设备如风冷却

设备等选择优质低噪音风机;在变电站的周围加建高围墙来隔离噪

音也是一个很好的隔断噪音方法。

8、站内外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

作为一个绿色变电站,应该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在传

统的变电建设中往往使用了大量的降阻剂,有些降阻剂接地体具有

强烈的腐蚀性,甚至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建设变电站中,可采

用降阻效果稳定、对电极具有防腐作用的离子接地极进行降阻。变

电站采用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等方式进行绿化布置能改善城市环

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

随着国家提出和谐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成为各行

业进行工作的目标。电力是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选择合理、

环保的建设方案,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损耗是

进行电力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绿色变电站是绿

色电网的重要一环,

也是组成绿色电网的

关键点,它开启了绿

色电网建设的新篇章:

2010 年10 月,

广东电网公司第一座

绿色变电站——110

千伏佛山平西变电站

正式投运

110 千伏平西变电站位于佛山南海桂平中路花场边,主体结构

为一栋白色二层建筑。除道路与建筑物外,全部采用绿化或透水砖

面层,全站绿化面积达690 平方米。现场看不见错综复杂的线路,

也听不到变压器的低鸣。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者充分利用大门、门厅窗等形成穿堂风,

设备生产区采用自然进风,辅以轴流风机排风的方式,轴流风机还

加设了温控装置,同时采用塑钢窗框、特殊玻璃、特殊塑料板进行

隔热。据统计,在进行上述的节能尝试后,该站每年节电超过42

万千瓦时。

该站的另一大玄机在顶楼。露天平台上加设的屋面雨水收集系

统,令综合楼成为一栋可基本自给自足的生态型节水建筑。处理后

的雨水将达到景观用水水质标准,用于绿化等站内日常用水。通过

测算,该站每年可利用这类非传统水源达700 立方。

平西站在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串联电抗器等选择上都选用

低损耗、降噪型设备,对建筑主体加装消音设施,外界基本听不到

噪声。此外,该站对室内采用节能灯,场地照明采用太阳能LED 灯,

这类照明灯单管寿命长达5 万小时。

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平西变电站围墙内面积节约了118.5 平方

米,整体建筑面积节约155 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9,是目前全省

占地面积最小、容积率最低的变电站。

2013 年1 月,广东省东莞市第一座绿色变电站——110 千伏石

鼓变电站正式投运

110 千伏石鼓变电站位于东莞市南城康华医院附近山坡上,从

外观上看,看不到线塔、避雷针、变压器,全封闭的现代化建筑与

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变电站相距甚远。

作为东莞首座环境友好型绿色变电站,其兼具节地、节能、节

水、节材、保护环境等多项优点,以颇具亲和力的建筑设计取代传

统变电站的外观,同周边环境实现了完美融合。其在环保节能上主

要有以下三大亮点:

1、用材考究隔音更好

石鼓变电站所用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金量”非常高。以墙体砌

筑所用的新型蒸压加气混凝土为例,一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相

当于18 块红砖,且不受一次砌筑的高度限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内

部含有大量气泡和微孔,保温隔热能力强,隔音效果良好,且耐火

阻燃,导热系数很小,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能有效

抵御火灾。

该站所用的新型建筑材料成本适中,比普通建材的性能更加突

出,使建筑本身具备了保温隔热、耐火阻燃、吸音隔声等优点,同

时还具备良好的水密性和抗风压性。

2、高标准设计设备更安全

由于绿色变电站所有设备藏于室内,对变压器自身损耗、发热

量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石鼓变电站设备的各项指标都严格遵

循技术协议标准,部分指标甚至还高于协议标准。如技术协议要求

主变压器空载损耗小于32 千瓦,石鼓变电站则为27.71 千瓦,损

耗降低了4.29 千瓦,降损率为13.4%。主变压器损耗率的降低,很

好地控制了其发热量,确保了设备的稳定性。

3、环境美化绿色更环保

在110 千伏石鼓变电站院内,除了建筑物以外的边坡场地、空

地都种植了绿色植物。用于绿化的植物属少维护、耐候性强的品种,

可以有效降低维护成本,美化站区环境,并同周围山坡环境相协调。

另外,在站址南面和西面围墙外种植高大乔木,将部分热辐射阻挡

在变电站室外,以节省变电站空调耗能。目前,站区总绿化率达到

了30% 以上。

2013 年2 月,贵州电网公司第一座绿色变电站——110 千伏青

山变电站正式投运

110 千伏青山变位于贵阳市南明区国际城小区附近的山坡上,

三层楼高的米黄色建筑,外观貌似一座美观的商务办公楼。

110 千伏青山变利用小区道路形成环形道路,降低了占地面积。

本站占地仅2250 平方米,而同类型变电站占地面积约3500 平方米,

减少了37%。独特的外观设计,使得变电站以颇具亲和力的风格,

与小区建筑遥相呼应。

据了解,该变电站不仅绿色、低碳,还能够满足贵阳市区最大

棚户区整体改造的用电需要。110 千伏青山变建设规模包括3 台主

变,容量为3×5 万千瓦,电压等级为110kV/10kV,10 千伏出线36 回。

采用双电源进线方式,为220 千伏竹林变至110 千伏青山变双回

线路,全线路总长8.645 千米,杆塔基数29 基。该变电站投运后,

不仅可以提高花果园片区客户供电可靠性,解决贵阳南部电网冬季

过负荷问题,也可为贵阳市“十二五”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

保障。

2011 年4 月,贵港供电局第一座全户内GIS 变电站——110 千

伏东湖变电站正式开工

110kV 东湖变电站址位于贵港市东湖景西北侧区内,东南面紧

临东湖;站区占地面积3934m2,绿化面积928m2。配电装置楼长约

50 米,宽30 米,高15 米。

该站所有电气设备为全户内布置,一是满足节约用地的要求;

二是电气设备置于户内,采用隔音降噪措施,减少变电站噪音污染;

三是变电站外观看起来仅为一栋楼房,通过建筑外立面及屋面建筑

处理,使其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不影响东湖的风景。

该变电站结合了东湖景区特色,配电装置楼屋顶设计成古建筑

阁楼造型,琉璃瓦的颜色选用灰色,四周外墙的窗户采用琉璃瓦做

窗檐,外墙排风口采用雕花装饰。整栋建筑看起来就像一个古建筑

阁楼,既保证变电站的功能需求,又不失东湖景区特色。该变电站

建成后将完全融入东湖景观里面,变成一个优美、自然、独特的东

湖一角。

电力生产是在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环节上同时完成的,

如果在某个环节上,做出一定革新和创造节省电能消耗,那么就能

从某种程度上降低因发电环节的排放给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这也

就意味着节能的同时就等于减排。

随着国家提出和谐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成为各行

业进行工作的目标。电力是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行业,选择合理、

环保的建设方案,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损耗是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2

关键词:道路绿化;思路;方法

Abstract: this year, urumqi will create tianshan oasis ecology garden city into the work plan. Landscaping is more and more shows its importance in urban construction, the urban road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garden, therefore in the urban road green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y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novation work. Below from several creative thinking, planning, management ideas to explore road maintenance work.

Key words: road greening; Way of think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 S7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绿化搞好了,不仅能够给城市的街景带来亮色,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少尘埃、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等作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城市都加大了园林绿化的力度,争创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一、合理布局,和谐发展,重点建设规划

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任何设计都应以人为本,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如何调整好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园林绿化和设施能使居民和游客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也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空间的规划品质,虽然道路绿化总体量大都不大,却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和经济活动关系密切。

(一)规划设计中的问题

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绿化带规划中的不合理、绿带设计时没考虑到人行道的宽窄和沿街门点问题,致使绿带站石屡修屡撞、绿带穿行屡补屡踩,园林养护管理者虽想尽办法勉力维护,但往往反复较大,沿街多为小商店,致使绿带被穿行踩踏严重;如江国路是工业园通行的主干道,很多车辆都是加重加长的载重货车,由于开口和转弯半径的不够,致使绿带开口处站石经常性被撞坏;还有的路段大部分公交站点都设在绿带内,前后都栽植有小型苗木,乘客没地方候车,踩踏苗木现象就成了必然,今年在部分站点设置站台,人性化铺装步道砖,管理效果立马就显现出来;还有在道路绿带绿化设计中的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适时适地选择苗木,不考虑竣工后的养护管理,使苗木成活率偏低,造成绿带和缺株补苗后苗木生长不一而影响景观效果等等现象,这些在城市绿化规划设计中不人性化的疏忽,不仅耗费园林事业宝贵的财力物力,也给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带来无尽的烦恼。

(二)应对措施

如何巩固绿化成果,提高绿化效益,其对策应该是:

1、对已形成的道路绿化带和景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出现的上述等问题全面进行人性化整改,如增加和植物协调景点式绿带过道,安装朴实自然式竹木栏杆、增加道路出入口转弯半径等,像解决紫阳路绿带公交站点踩踏问题一样,变工作被动管理为主动疏导,着力构造一个和谐的公共环境,使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升级提档。

2、在新建道路绿化项目规划实施中,要严把设计关,养护单位应参与设计认证会,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在满足绿化功能效果的同时,注重人性化布局,提前为竣工后绿化养护作好充分准备。

3、加强宣传,采取人性化标牌、黄丝带等温馨语言劝阻和提示,增强广大市民爱绿护绿意识。

二、加强协调,强化管理,保护绿化成果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城市道路是多头管理加之很多城市基层设施没一次到位,道路建设常常反复,而绿化见成效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无序的施工,经常使绿化遭到破坏,增加了绿化管理难度。如中山北路绿化今年就遭受到供电、煤气、电讯、交通管制等多次施工,而每次施工后的结果都是苗木被损伤死亡、站石被破坏不修复、施工后土壤不清除干净,而绿带站石设计的低矮,跨区环卫部门冲洗道路时只顾自己工作方便,致使绿带小苗粘尘严重、清洗困难,使绿化效果大打折扣等;如江国路、江泰路今年供电在绿带内栽电线杆,不听劝阻,野蛮施工,完工后不清场,堆土严重等问题,都直接破坏到道路绿化成果,而现阶段各养护单位和养护人员没有执法权限,耐心的劝阻几乎不起作用,担心养护管理扣分,基本是只有自己做善后工作,被动性强,常此以往必然对道路绿化效果的提高带来困难,因此如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非常必须和重要。

我认为,首先应该是想办法在道路规划设计和施工时尽量完善各项设施的同步进行,避免道路多次反复建设,浪费国家财力,减少市民对反复建设施工浪费的反感。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协调力度,促使其它单位文明施工作业。而园林局也应该在认真吃透各项城市园林管理规定和条例的基层上,针对性制定在绿化带、景点内施工的管理规定和办法,以及后期绿化损失恢复补偿办法,并以园林执法队为核心,各基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单位和人员为骨干,配发园林执法协管员证件,及时发现、协调、督促其它在绿化带、景点内施工的部门和单位,文明施工、工完场清,减少其施工对道路绿化的损失,树立园林局形象,保护绿化成果。园林局和各基层管理单位也寻找办法,加强和其他道路管理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如环卫、城管、市政、供电、街道等,采取一定措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达到和谐共赢的道路管理局面。

三、节约用水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作为园林部门如何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呢?在日常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园林绿化灌溉用水量相当大,而所有用水几乎全部是采用自来水,无论从资源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我认为园林局建设两型社会首先应该从如何节约用水上下功夫,我们应该根据全区绿化分布及需要,从湖泊建设相应初级的湖水净化池(符合植物生长和洒水车抽取喷洒需要即可),采用洒水车抽取湖水后再对绿化植物地进行灌溉,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此办法不仅园林,其它部门如环卫道路冲洗、车辆冲洗,市政建设中建筑保湿浇水等等需用一般性水源的行业,都可以采取共建一般湖水净化水池取水的方法节约水资源,如果全市都这样执行,将极大节约乌市水资源,缓解各部门经济压力。

四、思想创新,加强园林队伍建设

园林是门科学,现在更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虽然我们都是在园林战线上工作了多年,但在思想观念、改革发展、行业管理、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与园林改革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单位领导班子队伍的专业素质与园林事业的快速、跨越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园林工作者要最大限度地强调综合性,突出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创造新时代的新园林风格,同时重视园林经济和管理经营人才的培养,要能够承担园林事业的发展与变化,成为集有爱心的诗人、画家、生态学家等综合素质一流的园艺专家。

有综合素质一流的园艺专家,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园林专业队伍,因此园林职工的培养也必须进一步加强。如今很多园林职工,有些都是园林高技工,对过去园林绿化管理中一般性除草松土,浇水施肥都很熟练、知道怎么做,但随着养护管理新技术、新要求的提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出现有下面这些问题:

1、职工对新制定的园林管理要求和标准往往出现不适应、不接受的状况。

2、对出现的新病虫害、新的防治病虫害农药却知之甚少,出现问题时往往措手不及。

3、对有些新的园林工具器械不了解也知道如何使用。

4、对新的园林苗木品种不认识,对其品种的生长习性也就不了解,那么在养护管理上必然打折扣。

5、很多聘请的临时工素质低下,甚至只是务工的民工,根本不懂园林。

目前的状况是,由于各单位工作任务重、人员紧张,全年对园林干部职工的培训几乎是以练代培,自学为主,缺乏相应系统的培训资料和时间,所以说加强园林队伍的素质培养是提高园林养护水平的基础,是当务之急。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明确学习的 重要性,增强危机意识,同时单位在培训制度和时间上给以保证。在素质培养上可以采取:

1、定期请专家集中上课,较系统的介绍园林新的技术和成果。

2、成立局园林技术专家组,随时为基层解决绿化工作出现的难题。

3、组织各基层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兄弟区、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

4、定期编制园林工作及园林知识宣传册或者简报,下发给园林职工学习提高园林知识。

5、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园林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营造全局学习提 高园林知识的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学习热情,培养我局一流的干部职工单位队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结束语

总之,在道路管理上不仅要尽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还要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做好道路绿化管理工作,将为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玉涓,朱峰,曹华玲.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83,88.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既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不能缺少“你我他”的主动参与。

绿色生活方式为何如此重要?

――自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任何发达文明的崛起,都经历过生产生活方式从“不绿色”到“绿色”的过程。也就是说,大到国家发展模式,小到个人生活方式,都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行深度调整,以激活真正可持续的“绿色效益”。

【实例】

“欠生态的账,要还回去!”

在如何对待绿水青山的问题上,浙江仙居县横溪镇走过不少弯路。

镇里的苍岭古道,是一条大山夹峙、山岭峻险、树木葱郁的千年古道,从仙居县一路绵延至缙云县壶镇,被誉为“浙西南第一岭”。

上世纪90年代,当地工艺品企业迅猛发展,导致苍岭古道沿线枫树被滥伐,做成“门帘上的木珠子”之类的工艺品配件。

曾为仙居八景之一的“苍岭丹枫”,美景不再。

回想那些被利润驱赶着向前奔走的日子,横溪人难免百感交集。

“欠了生态的账,要还回去!”横溪人痛定思痛,开始在苍岭古道上陆续补种枫树林――仅树苗的费用,镇里每年就要投入50万至80万元。

与此同时,横溪人花费精力最多的,不是抓工业经济,而是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近年来,横溪镇关停多家电镀加工厂,整治皮革厂、铝加工厂等污染企业,宁可经济暂时慢一点,也要守护好绿水青山。

“坚决不在生态环保的问题上欠新账!要把眼光放远,把胸怀放大,不能‘招商一两年、建设一两年,把污染留给后任’。”横溪镇相关负责人说。

正是因为补上了生态欠账,横溪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点睛】

大力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不仅会带来社会治理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还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绿色生活方式,怎么做?

――G色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充分尊重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卫生,确立新的生存观和幸福观,倡导绿色消费,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这有利于人类达到世世代代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路径一:党委、政府要加大宣传引导和公共服务投入,在全社会营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良好环境。

【实例】

让出行变得“绿色”

2017年1月10日,沙坪坝区政府与ofo小黄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享单车正式登陆重庆。

共享单车的首批投放点,位于沙坪坝区西部新城。

很快,一股靓丽的黄色旋风刮过各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在西部新城,随处可见蹬着小黄车的人。

随着共享单车投放范围越来越广,对于年轻人来说,共享单车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称谓,更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出行方式。

张志伟在尖顶坡附近工作。以前,他上班得先乘坐轻轨到达尖顶坡站,出站后,再坐三轮车到达单位。

如今,张志伟出站后可以直接用手机软件解锁一辆共享单车。“三轮车的起步价是10块钱,共享单车只要1块钱,有时还免费,出行成本大大降低。”张志伟说。

路径二:个人要自觉践行生态、环保、节能、健康的生活理念,并将之体现在生活细节中。

【实例】

“海归”的生态阳台

在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金榜世家小区,有一个特殊的阳台。

这个阳台外表看来虽平淡无奇,里面却别有洞天。

阳台的主人名叫倪欢,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每天早上和中午,阳台上阳光充足。为了遮阳,她原打算在这里建一个有活动摇柄的遮阳棚。

“后来想想,还不如做一个庭院分布式光伏电站,既可发电,还能遮阳。”倪欢说。

很快,倪欢建了一个拥有16块太阳能发电板的光伏电站。

倪欢曾做过一次统计,从2014年8月3日并网发电到2015年二季度末,这组薄膜光伏发电站累计发电1758度,而同期家里的用电量是1515度,太阳能发电完全可以满足全家的日常用电需求。

除了光伏电站,倪欢家还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一组厨余垃圾堆肥箱和一台自制空气净化器。

新能源汽车100公里能耗不足5元,利用酵素粉将剩菜叶、果皮等在堆肥箱内发酵,不仅能消化部分生活垃圾,对阳台菜园里的菜来说,也是上好的肥料……

【点睛】

绿色生活方式体现的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一种高尚的公民道德,一种新兴的时尚趋势,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因此,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人们从理念上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同时需要党委、政府从政策导向、法律保障制度、文化自觉机制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这么环保又时髦的生活,你是否也心动了呢?

【贴士】

低碳达人的24小时

6∶30 洗脸

早晨在洗脸时,用脸盆洗脸而非流水,这样可节水60%。洗过脸的水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6∶40 早饭

在家吃早饭营养健康,还可为环保放弃使用食品包装袋一到两只。

7∶30 上班

搭乘公共交通,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以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

9∶00 工作

冬天把办公室空调设定为20℃左右;夏天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高1℃ ,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

10∶30休息

做5分钟办公室健身操,为桌子上的绿色小盆景浇水。

12∶00 午餐

用自备餐盒比用一次性餐具、水杯更环保卫生。少用一次性筷子,别让森林变木屑。

14∶00 工作

节约用纸,双面使用。少浪费1500张纸,可以保留一棵树;一个办公室节约6吨纸,相当于拯救120棵树。

17∶00 下班

下班提前10分钟关空调,随手关灯。出门前每次提前3分钟关空调,每台每年至少可节电约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8千克。

18∶00 晚餐

与朋友约会晚餐,不要“眼大肚皮小”,吃饭要“光盘”。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以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

19∶00 超市

采购时认清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环保手提袋随身携带使用。

20∶00 洗衣

洗涤物品时,尽量使用环保产品或肥皂,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这样的废水大量排放,会使水质恶化。

20∶30 洗澡

在家尽量使用LED光源、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产品,沐浴时,较之盆浴,淋浴可以每次平均节水50升,而且更节省时间。

22∶00 网购

在购物网站逛逛,差点又“剁手”。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以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好了,睡觉!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4

拟建的220kV排岭变电站位于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主要供电范围为钦州市东南部的钦南进口资源加工区、中马工业园,东场镇、那丽镇和那思镇。随着钦南进口资源加工区内大客户的建设,附近的220kV榄坪变电站220kV出线间隔已经不能满足加工区内220kV客户的接入需求。随着负荷发展需要,2012—2015年以及2020年须由排岭变电站供电的最大负荷分别为126、245、250、448和885MW,综上所述,为满足钦南进口资源加工区和中马工业园负荷发展的需要,实施就近提供可靠的220kV及110kV供电电源,新建220kV排岭变电站是必要的。

2变电站工程

2.1工程设想

本变电站按《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2011年版)》《南方电网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版)》《南方电网3C绿色电网输变电技术导则(试行版)》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2.1.1电气主接线

220kV配电装置:终期规模建设双母线双分段接线形式,本期按双母线接线建设。110kV配电装置:终期规模建设双母线接线形式,本期一次建成。10kV配电装置:终期规模建设单母线双分段三段母线接线方式,本期按单母线建设。

2.1.2设备选择

按南方电网3C评价指标进行设备选型,满足3C评价指标的智能化评价指标和绿色评价指标中的控制项、一般项及优选项。主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产品,采用三相三绕组油浸式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220kV、110kV均选客户外敞开设备,配置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为适应客户专线的计量需要,客户专线采用常规电磁型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双重配置。10kV低压配电装置选客户内成套开关柜设备,配置常规电磁型互感器;无功补偿选客户外框架式并联补偿电容器组。设备的外绝缘按Ⅳ级防护等级选取,220kV和110kV泄漏比距取31mm/kV,10kV泄漏比距取31mm/kV(户外),20mm/kV(户内)。220kV、110kV和10kV设备的短路电流水平分别按50、40和31.5kA考虑。

2.1.3电气总平面布置

220kV配电装置布置位于站区的西面,向西出线,断路器双列布置。110kV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的东面,向东出线,断路器单列布置。主控楼、1号主变压器、2号主变压器、3号主变压器从南向北依次排列,10kV配电室位于主变压器和110kV配电装置之间。

2.1.4主要设备在线监测

《南方电网3C绿色电网输变电技术导则(试行版)》《南方电网3C绿色变电站示范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版)》,配置变电站主要设备的在线监测装置。对重要的电气一次设备例如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等实施了状态监测,配置一套设备状态监测及评估系统,实现设备多状态量的综合在线监测、诊断、分析和评估,并可将信息上送当地主站。设备状态监测及评估系统后台与变电站监控系统融合。通过仪器测取一次设备的振动信号,也可测取声音、温度、电磁、压力等设备明显特征信号来综合诊断设备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缺陷并处理,预防事故事件发生。

2.2变电站控制及系统二次部分

2.2.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系统

220kV久隆—排岭I、排岭—榄坪I线路:维持220kV久隆—榄坪I线路现两侧保护,在排岭变电站按照对侧配置同样的保护装置,即220kV久隆—排岭Ⅰ、排岭—榄坪I线路每回线均各配置1套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和1套光纤分相距离保护,保护命令分别通过不同路由的专用纤芯和2Mbit/s光纤通道传输。220kV久隆—排岭Ⅱ、排岭—榄坪Ⅱ线路:220kV久隆—排岭Ⅱ、排岭—榄坪Ⅱ线路均各配置2套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保护命令分别通过不同路由的专用纤芯和2Mbit/s光纤通道传输。220kV排岭—锐丰、排岭—星王线路:220kV排岭—锐丰、排岭—星王线路暂按各配置2套光纤电流差动保护考虑,保护命令通过专用纤芯传输。220kV母线按双重化配置2套母线保护,每套均配置母线充电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110kV母线配置1套微机型母线保护。110kV线路暂按配置保护测控一体化微机距离保护考虑。本期220kV部分、110kV部分各配置1套微机故障录波柜。变电站配置1套保护与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变电站配置1套低频低压减载装置。

2.2.2调度自动化及电能计量

排岭变电站由广西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西中调)和钦州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钦州地调)双重调度管理,远动信息直采直送广西中调、备调与钦州地调。排岭变电站设置两台互为热备用的远动工作站,采用调度数据网和2Mbit/s数据专用通道与广西中调通信;采用调度数据网与广西中调备调通信;采用调度数据网和4线模拟通道与钦州地调通信。排岭变电站采用调度数据网传送远动信息,相应配置二次安全防护系统。排岭变电站计量点按照《广西电网公司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及验收技术标准》(Q/GXD116.01–2007)的要求进行设置。计量关口点采用“常规互感器+常规电能表”配置,变电站配置一套电能量远方终端,采集变电站电能表电能量信息送钦州供电局计量自动化系统。

2.2.3系统通信

光纤通信:220kV久隆—榄坪I线路上已有24芯OPGW光缆,本工程把该光缆沿线路π接进排岭变电站,形成久隆变电站—排岭变电站—榄坪变电站光缆路由。系统组织:排岭变电站配置两套STM–16光纤传输设备,分别接入钦州电网光纤通信传输网I、Ⅱ,接入点均为久隆变电站和榄坪变电站,接入带宽采用2.5Gbit/s。排岭变电站设置调度数据网设备一套,接入广西电网调度数据网。排岭变电站配置1套综合数据网络的接入设备。排岭变电站、广西中调、钦州地调各配置1套PCM终端。排岭变电站不配置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由钦州地调、中调的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分别设置小号。本站相应配置一套录音系统。排岭变电站设一门公网电话。排岭变电站配置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1套。通信电源:配置2套通信电源系统。具体配置为:直流配电屏二台,高频开关电源二套,蓄电池二组。排岭变电站配置1台光纤配线柜(ODF)、1台数字配线柜(DDF)及1台音频配线柜(MDF&BDF)。

2.2.4电气二次

排岭变电站控制方式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五防主机按双机冗余配置,其中一立配置,另一台与操作员站共用,采用在线式五防,实现全站全程实时在线操作闭锁。220kV、110kV、10kV间隔及主变压器均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其中220kV电压等级、主变压器等冗余配置,主变压器非电量保护、110kV、10kV单套配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配置原则与继电保护装置相同。“二次设备及其网络”配置满足3C评价指标的控制项及一般项,部分满足优选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按照DL/T860通信标准,在功能逻辑上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组成,按三层结构两层网络设计。站控层网络采用双星形网络结构,双网双工方式运行。过程层网络考虑SV、GOOSE、IEC61588三网合一,220kV电压等级过程层网络按双套物理独立的单网配置,110kV电压等级过程层网络按双网配置;10kV不设独立的过程层网络,GOOSE信息利用站控层网络传输。10kV保护就地布置。按3C评价指标的“其他二次系统”配置要求,满足控制项及一般项,部分满足优选项。即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测系统与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采暖通风系统联动,实现可视化操作。辅助系统统一后台,采用标准的信息模型、通信规约、接口规范,具备接入远方主站的功能。按3C评价指标配置“智能高级应用系统”,满足控制项,部分满足一般项及优选项。即配置一次设备在线监测评估系统,对重要的电气一次设备实施状态监测;具备智能告警与事故信息综合分析决策功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具备程序化操作功能,程序化操作与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联动。具备源端维护功能,完成全站完整的数据模型配置。具备基于DL/T860标准的配置文件自动生成图模库功能,自动导出符合IEC61970标准的CIM模型文件功能。变电站配置网络通信记录分析系统。监视方案考虑按不同网段进行监视,即站控层网段、220kV网段、110kV网段及主变压器网段。变电站220kV、110kV母联断路器装设独立的充电、过流保护装置。主变压器配置1面微机故障录波柜。变电站配置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及二次防雷系统。全站设两套直流系统,按两充两蓄设计。

3节能降耗分析

设计单位提出的电力系统及线路节能与环境保护措施,按照3C绿色变电站评价指标的要求,满足控制项及一般项,部分满足优选项。节能方面:主变压器采用低损耗变压器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规范值,采用光伏发电接入站用电系统,端子箱、控制箱等采用驱潮自动控制装置、空调能耗不低于1级,配电装置室排风系统设置温度自动控制装置。节水方面:设置雨水收集回用系统,雨水储存设施;将生活污水、雨水等收集利用,以达到节水效果;主变压器消防采用合成泡沫喷雾等节水型灭火系统。节材与材料利用:建筑物的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围墙、主变压器防火墙等采用工厂加工、现场装配的结构型式;主要建筑物的围护材料采用现场装配的轻质材料,不需进行大面积抹灰;结构材料采用高强度钢,满足耐久性。在变电站站内外环境质量与环境保护方面,同意设计在控制主变压器噪声,控制站界环境噪声所采取的措施,做好站内绿化及做好水土保持,减少变电站对周围环境影响。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5

十里堡小区位于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境内的西北部,小区北邻玉清街(50M),西北邻北宫街(60M),西边是村内工业用地,南邻卧龙街(40M),东邻北海路(76M)。

小区东西宽525米,南北长579米,总面积30.98公顷,其中城市道路占地5.19公顷,市级公建用地4.54公顷,居住区用地21.25公顷。

小区内地形起伏不大,整个地势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用地范围内房屋主要为住宅,以砖瓦平房为主,大多为较旧建筑。现状市政公用设施配备不全。

小区交通条件良好,有发展各种经济的基础。小区南部是赵疃村。十里堡村现有小学一处。本规划旨在把十里堡小区建成一个标志性居住示范小区,为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配套完整的居住小区。

第二章 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

一、规划依据

①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② 国标(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③ 《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④ 开发区有关旧村改造的规划设计要求

⑤ 小区用地现状及特征

二、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坚持高水平、高水准、开放式设计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满足居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识别性。

建筑群体空间布局结合当地环境设计,采用潍坊传统民居的造型符号,同时采用坡屋顶,建好第五立面,住宅组团采取不同色彩及造型,增强可识别性,为居民创造一个交通便捷、建筑新颖、配套齐全、环境优雅的居住小区,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三统一。

第三章 规划布局

小区用地被小区主干道划分为三大部分,规划时分地段考虑,将小区划分为四个组团,以中心绿地为核心,形成向内开敞以绿化为主的大空间,并尽力将这一空间渗入各组团院落。

一、因地制宜、结构完整的道路布局

整个小区共设三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北宫街、玉清街及卧龙街。主入口设在卧龙街上。

小区主干道路采用直线型道路与弧线型道路相结合的布局手法。从三个出入口引进的小区主干道交于小区中心。形成“丫”字型道路结构,交叉口处设一绿岛。整个道路网线型流畅,并结合整个建筑群空间的设计移步换景,成为动态的景观导向走廊。

主入口处道路路面宽24米,两块板形式,其中车行道宽6米,每侧人行道各宽3米,中间绿化带宽6米,人行道实行无障碍设计;小区组团路宽5-7米,宅前路宽2.5-3米,两侧视其位置情况,有的绿化,有的硬化,以便于临时停放自行车,宅前道路路侧石距住宅楼外侧在2米以外,以保证底层住户的私密性。由此,小区主干道、组团路、宅前路三级道路形成一个交通方便、结构简捷、辐射均匀的道路系统。

沿卧龙街的主入口是小区的景观之一,在主干道中间设6米绿化带。小区主干道的交汇处是小区的主要景观,在该处设一直径为20M的花坛。在花坛中心处规划标志性雕塑与喷泉。

停车场:汽车就近停放最为方便,却不利于车辆集中管理,规划采用了四种停车方式,分别为:地上停车、地下停车、住宅底层停车、住宅楼楼间的空地停车,按1个/1.5户泊位设置。地面停车场规划了两处,一处位于西北角入口处;另一处位于沿北海路出入口的绿地处。地下停车场规划设3处,一处位于北部组团绿地下,一处位于小区中心绿地下,另一处位于南部组团绿地下。

二、丰富协调的居住群体空间

组团是住宅区的细胞,居民身处其间,在保证其安全、宁静和私密性的同时,更应为居民提供交往活动空间,使居住环境提高邻里认同感,提高文化品位。

根据基地形状和规划道路,将小区划分为四个组团:

1、北部组团:共十二幢住宅楼,全为条式,层数西边为6层,东边为5层。

2、西部组团:由十三幢条式(5层)住宅楼组成。

3、中部组团:由九幢条式(6层)住宅楼组成。

4、南部组团:由十二幢条式(5层)住宅楼组成。

在住宅布局设计上,注重内部突出功能,外部形成自己的风格,并注意各组团之间的有机统一,力求合理舒适,方便安全。采用行列式布局,绝大多数为北入口,还有少数为庭院组织形式。组团又划分了不同的公共活动空间,提供了老人、小孩的日常活动场所,体现了组团居民的“大家庭”形象。

住宅楼外装修可采用米粒干粘石,部分采用浮雕喷塑、陶瓷墙面砖和小坡檐、坡屋顶、异形连梁、顶层拱门等具有地方民居特色的建筑符号,阳台和门洞设计形式多样,色调各异,便于识别。

三、公建配套齐全方便

公建分营业性公建和非营业性公建两种,营业性公建(如商店、粮店、办公、饮食服务等)沿城市道路设置,既可为区内服务,又方便小区以外人员使用,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防止区外人流进入小区内购物造成混乱现象。

非营业性公建包括变电室、煤气调压站、公厕、垃圾站、电话亭等用房,在站层设计上,采用低半层的手法,四周用花架攀援绿化来遮掩。物业管理中心、村委位于小区的中心,中心花坛的北部。幼托结合物业管理中心楼设置。规划将村内的小学迁于小区的西南部,小区主入口的西边,将来可与赵疃村共用。

四、环境设计注重绿化和生态

绿化采用小分散、大集中的布置方式,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一个由中心绿地与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庭院绿地组成的三级绿化系统,并由道路林荫带连接。中心花园面积达0.8公顷。

绿地既是小区空气清新的“绿肺”,又是小区共享的公共“客厅”,在中心花坛设喷泉、雕塑,并成为小区的标志。在中心花坛西边的中心绿地内布置绿化游憩区,铺设鹅卵石,并设置罗马弧形连廊、花架、蘑菇亭、假山等小品,并配置较大面积的草坪,以满足不同阶层居民的活动需要。

主入口道路扩宽,并交于中心绿岛,设置小区标志,增强小区的识别性。在小区东入口沿北海路西侧规划一面积为0.7公顷的公共绿地,以常绿植物进行种植,在绿地的南部规划一网球场,供居民运动使用。该绿地既丰富了小区的景观,又提高了北海路的沿街景观。

各组团绿地以草为主,乔、灌、草多层混交,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形成较丰富的层次,达到“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使整个小区区被绿色覆盖,充分体现“绿区”特色,整体绿化效果达到“美化、遮荫、防风、净化空气”的功能。

宅前后绿地以种植草皮、耐阴灌木为主,可适当点种乔木。同时重视行道树绿化,由行道树将各块绿地连成一体,形成整个小区绿化格局。

五、住宅单体设计功能齐全、型式多样

为满足不同住户的需要,结合潍坊市推行的房屋改革及商品化住宅试行办法,按新一代住宅设计要求,根据潍坊市经济发展水平,住宅单体设计在内部功能、空间利用、安全卫生、外部造型、经济节能等方面都力求有创新,适应住宅商品化的发展需要。

内部功能及空间利用:小区内所有住宅方案均采用“九五”和“新一代”住宅选型或改进型,体现“三大一小一多”,即厅、厨房、卫生间大,卧室小,贮藏多。住宅底层设计为平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和物品贮存等。

外部造型:注重建筑符号的引用和升华,住宅单体强化体现潍坊的城市特色,全部或部分为错层、坡顶、红瓦、白墙的建筑形式。每个组团的住宅在檐口、阳台、入口、窗楣等处,精心设计,画龙点晴,与组团入口标志相呼应,使各组团住宅外部造型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安全卫生:所有住宅均安装防盗门或防盗装置,公共电视天线、通讯电缆及计算机互联网接至每个住户。卫生间考虑三套组合卫生洁具,即浴缸、面盆、座式或蹲式大便器,住宅底层设计2.2米层高储藏室,安全又卫生,可用于贮存物品或停车。

经济节能:住宅层高采用2.8米,一般为5层,小区广泛建设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型住宅,多数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装置,住宅及公建单体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成果。

户型:本小区共有90M2/户、120M2/户、130M2/户、150M2/户等户型供居民选择。

本小区建议采用以下新技术成果:

(1)硬质氯乙烯塑料和尼龙管下水管;

(2)建筑节能门窗和散热器;

(3)新型防水卷材;

(4)各种用水量、节水冲洗、停水自闭等住宅及公共建筑节水器具;

(5)砂浆、砼中各类外加剂的掺合料;

(6)机喷抹灰;

(7)预应力或冷轧钢筋砼构件。

第四章 竖向规划

基地地形起伏不大,高差最高达1米左右,规划依坡就势,本着土方平衡的原则,处理好建筑、道路、坡地之间的高差关系,同时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定,符合道路排水要求和行车安全要求。

建筑物的竖向设计以道路为依据,住宅一层室内外高差1.1米,底层下部为半地下室。公建一般室内高差0.50米,道路标高一般低于场地标高,路牙石一般高0.15米。具体设计见竖向规划图。

第五章 市政设施规划

小区设变电站两处,公厕一处。供热近期由集中供热处供热,远期利用开发区的热电厂统一供热。小区规划市政管线有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电讯电缆、热力管和煤气管共7种,其中电缆在电缆沟内敷设。各种管线在垂直交叉时,应遵守如下原则:

①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

②小管径让大管径;

③给水管尽量在污水管上面;

④易弯的让不易弯的;

⑤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⑥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1、给水规划:从北海路引入给水管,人均用水量按150升/日计,普及率100%。另外加20%未预见水量,规划室外消防设施采用同一时间的火灾发生二次设置。

2、排水规划:小区内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水系统。小区雨水、污水收集后排放入北海路污水干管中。管径根据汇水面积确定。

3、供热规划:近期由西北部的锅炉房供热。远期由开发区的热电厂统一供热。原锅炉房可作为一热交换站,另外在小区内又规划4处热交换站,每个组团一个。

4、煤气规划:煤气管由北宫街引入,在西北部设一煤气调压站,调压后送入煤气管网,再送入各用户。

5、电力规划:电力线由北宫街和北海路引入,在西北部设一变电站。另外在小区南部北海路西侧设一变电站,变压器容量按住宅5瓦/米2,另加30%的余量计算,线路沿道路设置。

6、电讯规划:由北海路引进电信电缆,在小区东入口处设立交接箱,交接后进入小区内分线,小区内设若干个分线箱,线路容量考虑公共设施与用户远期发展电话及计算机联网的需求。

第六章 指标体系

主要 经 济 技 术 指 标

表—1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居 住 户 数

1378

居 住 人 数

4900

总建筑面积

万M2

32.36

1、居住区用地内建筑面积

万M2

19.56

(1)住宅建筑面积

万M2

18.36

(2)配套公建建筑面积

万M2

1.2

2、其他建筑面积

万M2

12.8

人口毛密度

人/ha

230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万M2/ha

0.86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万M2/ha

1.35

住宅平均层数

5.4

多层建筑比例

%

66

高层建筑比例

%

34

容 积 率

1.25

绿 地 率

%

40

日 照 间 距

1:1.5H

居住 区 用 地 平 衡 表

表—2

用 地

面 积

(公顷)

所占比例(%)

人均面积(M2/人)

30.98

城市道路用地

5.19

市级公建用地

4.54

二、居住区用地(R)

21.25

100

43.4

1

住宅用地(R01)

13.59

63.9

27.7

2

公建用地(R02)

2.56

12

5.2

3

道路用地(R03)

2.5

11.7

5.2

4

公共绿地(R04)

2.6

12.4

5.3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6

关键词:变电站;全户内;设计;应用;环保

1 引言

城市电网中用户相对集中,使用电能也会相对较大。目前在城市中,电网存在着一些问题,供电可靠性难以保证。户内变电站的设计是根据国家需要进行的电网建设改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讲,变电站位于城市的核心区,通过户内变电站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力。但由于城区的土地宝贵,变电站的选址相对困难,甚至有可能会在报批的过程中受到经济因素影响。未来城市的变电站设计将会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变电站的综合利用率为目标。

2 全户内变电站的设计思路

某城市的110KV变电站采用110KV配电装置与主变压器放在户外,其他的配电装置布置于户内,这种半户内型的模式运行的时间已经很长,会产生非常强的噪音,而且从形象上讲与现代城区的建设不符,造成景观不协调。需要对半户内的变电站进行改造,改造前要与全户内的变电站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充分论证。[1]

一般来讲,半户内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大一些,需要的绿化面积也会随之增大,室外的变电装置在维护上需要耗费的成本与时间要多一些。而全户内变电站的绿化面积小一些,技术相对先进,避免了维护带来的成本增加,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与城市其他的景观更加和谐。国家电网公司在对110KV变电站设计中均有一定的模板,全户内变电站设计需要进行参考与改造。通过对三个模板进行对比,这三个模板均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要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的特点进行适当选择。

3 变电站设计方案

3.1 建设方案

在对全户内变电站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变电站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首先要执行国家相关的经济政策,保障人身安全,电能质量合格;变电站的建设要与城市的建设协调发展,并为未来的负荷增长留有余地;建议采用双回路、双电源供应。在设计时要遵守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2]

在本次全户内变电站设计中,110KV电气主接线采用内桥接线,35KV出线6回,10KV出线14回,采用音母分段接线。经过计算,对于短路电流的设计值如下:

此全户内变电站的主体是综合建筑楼宇,采用双层设计,第一层为10KV、35KV配电装置,二层为110KV配电室、电容器室。变压器设计在室内,散热器在室外。在此设计方案中,围墙占地面积约为1358平米,站区建筑面积1200平米,建筑覆盖率88%。另外需要对绝缘、防雷与接地进行设计,对继电保护以及控制方式进行选定。[3]

3.2 流程设计方案

全户内变电站初步设计流程有多个节点需要在设计时进行注意。节点1是发展策划部编制全户内变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节点2是可行性报告提高技术创新小组进行审批;节点3是提交主管部门批复,通过对设计方案的调研、技术经济比较,在节点9中,由生产部对变电站进行一次系统图与电气平面图进行设计;节点10,生产部根据电网运行参数、负荷情况编制设备明细;随后经过审核后归档处理。[4]

全户内变电站施工图设计流程中,首先是由生产技术部门提交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单位进行土建部分的设计,生产部门对施工图进行审核,监理在审核过程中同样也会提出一定的问题,施工方、运行方对图纸提出一定的建议与意见,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电气一次部分图纸在经过多个部门审核后,进行修订成为电气二次部分图纸设计。

完成初步设计之后,要对其他的环节进行提前设计,这会涉及到多个流程图,如全户内变电站施工图的设计流程图、全户内变电站开工(竣工)验收流程图、全户内变电站运行设计流程图、全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散热、降噪设计流程图等。

3.3 节能设计方案

随着我国对于节能降耗的不断关注,节能理念深入人心。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改革中更是如此,对于全户内变电站的设计同样需要关注节能设计。首先可以从建筑节能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建筑节能是一种最有成效的节能措施,目前已经采用的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标准,实现城镇的节能目标50%。在变电站的规划设计中,要简化总体布局,尽量减少挖土方,减少设备布置层数,方便运输与安装,消防与通风,减少安全隐患风险。节约土地,改善景观,优化环境;对于单体的建筑设计,要采用合理的平面形式,使用节能材料,屋面采用节能技术措施。[5]

由于在全户内变电站的设计中,变压器的数量最为多,容量也大,在设计时,要尽可能地选一些低损耗变压器,减少在变电过程中产生的电量损耗。通过选择最好的运行方式与负载调整,变压器在传输同样的电量条件下,电能损失最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只需要进行供、用电合理即可,不需要进行额外的经济投资。变压器的容量、电压等级与铁芯材质都会对额定负载消耗与无功率的空载消耗产生影响,因为需要采用参数好的变压器,采用最有效的组合参数进行合理运行。通过不断进行采样、数据分析,结果论证,可以发现,在系统运行以来,运行状态平稳,反应灵敏,能够及时辨别出机械运行状态,形成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4 创新应用

由于城市对于所建的全户内变电站的供电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在线监测。在本项目中,采用变压器有载高压开关在线监测技术能够有效避免问题更为严重地发生。有载分接开关准确及时的运作,可以强制分配负荷潮流,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提高电网的灵活性。电力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主要故障为机械故障,有可能会损坏到电力变压器,影响正常运行。系统采用信号传感、数据采集、网络监控以及图形化编程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确定运行状态,及时判断故障类型,有针对性进行提前维护保养,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6]

5 结束语

通过对某城市的具体变电站的提前预算分析与设计,对全户内变电站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总体来讲,此模式对于传统的变电站运行提出了较彻底的改革,更能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需求。通过对新式的全户内变电站的设计分析与验证,变电站能够取得不错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周围的环境更加调协。未来这种模式将会应用更加广泛,它的设计也会根据当地实际出现更为切实的方案,促进着电网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郑杰.全户内变电站的设计与创新应用[D].山东大学,2012(050.

[2]王红,贾丽敏.110kV全户内城市变电站通风设计的改进[J].供用电,2009(06).

[3]金淋芳.城市全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室通风降噪研究[J].供用电,2010(02).

[4]刘耀锋,吴宁,印吉景.220kV全户内变电站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12).

[5]陈娟.广州绿色变电站工程设计特点及造价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10).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变电;设计

全寿命周期是指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从规划设计到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使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阶段得到综合优化的一种设计理念。

变电站作为电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载体,其高质量的建设和安全稳定的运行对整个电网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变电站的设计环节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使设计方在一开始就立足于项目的“全寿命”,在多种技术方案里选取技术可靠、经济合适的最优方案。

1 系统规划

(1)确定合理的投产时间。目前很多地区的规划水平不高,甚至有的为了业绩,没有根据的编造数据,盲目投资,将本没有建设必要的变电项目提前上马,致使投产后的项目长时间的处于低负荷的状态,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如果从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化考虑,在进行系统规划时,就应依照评审过的相关电网规划,认真分析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确定最为合理的投产时间。

(2)确定接入系统方案和站址的选择。要先对稳定性和潮流等电气计算,然后对可选择的接入方案全方位进行比选,这就需要考虑到线路的长度不同将会引起工程量的变化,另一方面根据所选站址的征地费用、拆迁补偿费用以及交通状况、周边的生活设施配套等情况进行比选。站址的选择应重视可扩展性,预留远期发展的可能,避免将来扩建时无法进一步征用土地。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变电站的出线条件,统一规划线路走廊,尽量避免线路交叉跨越。在进行站址选择时,一定要避免在地质、气象以及水文条件不好的地方,从而保证站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这些不良的自然条件不仅会对变电站的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的土建投资额。而现状是站址选择过程较为粗糙,很多设计单位对于选址的各种条件考虑不够周全,结果导致寿命期的总成本上升。

(3)主接线设计和设备选型。在确定变电站建设规模时,要全面收集当地的现状负荷水平和远景规划,确定最为合理的初期与终期变压器容量与各电压等级进出线回路数。根据电网中长期规划,要精准的计算出电网中的各种电气参数,在满足安全可靠性的基础上,选择参数吻合的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等电气设备与电缆等主要材料,避免造成资源设备的浪费。同时在选择设备规格型式时要综合权衡其占地面积,基础工程费用,设备初期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尽量使用国产设备,做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2 站区规划

(1)站区道路及绿化。变压器是变电站内的主要大型设备,如果进站道路太长或有过多转弯,会造成运输设备成本的增加,所以进出线方向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变电站的大门最好是直接面对主要的运输要道,最大可能的避免在站内进行转弯。为减少变电站投运后对站内绿地的灌溉、养护成本,变电站在满足规划部门绿化面积要求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绿地,种植生长力强、维护量小的植物。

(2)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布置。变电站建筑物要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空间组合,布局紧凑合理、便于扩建。结构上宜采用联合建筑和多层建筑,尽量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节约用地。

(3)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布置。在对总平面进行布置的时候,要预留出扩建远景的场地,以便将来使用。另外,配电装置也要都预留备用间隔,各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保留扩建端,为今后超规模破围墙扩建做准备。

配电装置布置要结合电站场地情况,征地较困难或费用较高的地点宜采用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的 GIS设备布置,但由于该设备价格昂贵,不便于扩建,在场地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宜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 AIS设备敞开式布置。配电装置设计时应以配电装置整个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一次投入与后续维护、扩建成本,以安全可靠为基本原则,全面平衡可维护性和占地二者的关系。

3 主控制室和继电器室布置

在选择主控制室的位置时候应考虑以下几点问题:(1)便于巡视观察屋外主要设备;(2)节省控制电缆;(3)噪声干扰小和有较好的朝向等因素;应该根据可扩展性的要求对控制室进行设计和屏位规划,要依照终期规划建设的规模一次性建成。在占地面积大,配电装置区和主控制室距离比较远的情况下,设置各个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室,从而达到节约控制电缆长度的目的。变电站内的二次电池室、通信电池室、保护室、通信室在将电网公司内部每一个运行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好的前提下,把功能相同的房间部门进行合并。例如,我们可以把通信电池和二次电池合并设置在同一房间里,在不同电池组中间应该要设置防火墙。另外,也可以把通信屏和二次保护屏放置在继电保护室里,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面积,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4 建筑设计

积极推进变电站的建筑工业化标准设计,避免追求建筑造型的过度现代化和民用化。建筑物尽可能布置在向阳和无日照遮挡的地段,对采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尽量减少使用人造光源,使能耗降到最低,从而达到节约环保的要求。应采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注重墙体保温,开窗大小要适当,满足空气流通并避免热量过度散失。

5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接地材料的选用,接地网方案的设计。接地装置常用材料有扁钢和铜带两种。铜带抗腐蚀能力强,热稳定程度比扁钢高,但造价也比扁钢高很多。接地材料的选择、接地网的设计应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综合比较两者的全寿命期成本,做出合理选择。变电站的接地网很难更换,在一期工程设计时要严格按照远景规模系统的最大短路电流进行接地体截面选择计算,以保证在远景年也能满足设计要求。

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推进有一个过程,其中比选方案的确定和相关计算参数的正确选取尤为关键,需要施工方、运行方和项目业主的协同合作,同时必须长期有意识的策划和积累、统计经验数据。

参考文献:

[1]李晔.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变电站设计中的运用[J].电工技术,2009(09).

[2]吴江.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在变电站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变电站绿化工作思路篇8

【关键词】环保;基站;通信

在全球都关注绿色环保的今天,基站一体化无线通信系统的节能技术成为了运营商与制造商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基站建设作为重要的网络网元,是运营商建设投资的重心,也是绿色环保的关注热点。

一、绿色通信基站建设理念

绿色通信,具体是指组成通信的全部要素和过程,以减排节能与保护环境作为关键点不断实施改进,实现资源共享,组成效率高、能耗低、排放低、没有污染、可以回收、成本低廉的通信基站,进一步利用现代化通信信息深入应用到个人、社区与社会中,带动了社会经济循环的低碳生态发展。绿色通信的内容是重点强调了全部要素与过程的生命周期性,坚持减量化、再次循环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主要解决能耗与污染的关键要素、将绿色运营作为重心,发起绿色消费与制造,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进一步降低建设及使用能耗等。近些年来通信企业通过节能减排的推进,积极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企业在节约成本和推动社会低碳化发展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一是通信业努力挖掘企业自身具备的节能潜在能力,利用设备交换和改造基站空调系统,对中心数据实时改造减排节能,引入自然冷源到基站中,促进通信节能网络工作的展开;二是作为消耗能源的基站建设产业,采用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和拼装式结构,缩短中间环节,实现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二、通信基站一体化绿色节能技术

基站形态构架的创新式建设使移动网络更加的高效,配置的网络设备数量更加的科学合理,最大程度上对基础配套设备进行了共享,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资源。基于这个基础,利用具有高效率的职能功放技术能够促进基站整体降低功耗。

(一)射频功放技术

在整体基站的功耗中,占据了功耗最大部分的是射频技术,功放又成为了功耗最大的射频部分,大约占总体射频功耗的80%。除此之外,基站降低电量也能够有效的减少设备产生的发电量,对应空调产生的耗电量也会随之减少。因此,基站主设备降低功耗的重要手段就是功放功率的提升。

设计高效率功放的突破点是电路功放应用、选型器件以及技术工艺等。功放类型也从线性昂贵的功放前景,经过高功放AB类,逐渐发展为预失真数字配合技术的功放。功放的芯片从金属横向氧化物半导体逐渐发展为双极晶体管等创新器件。功放整体效率从14%迅速提高至45%。提升功放效率的不断需求推动了功放技术的持续发展。

(二)节电智能技术

因为无线用户具备的移动特点,每天基站不同时间阶段具有较大差异的负荷。基站节电智能技术就是利用对基站小区实施评估的水平量,按照判决最终结果将空闲资源成功转至休眠状态,或者是利用负载的具体情况,使得配置智能功放电源能够达到节能的最终目标。

1.调压动态技术

调压动态技术也可以称之为功率匹配动态技术。调压动态技术利用负载跟踪产生的变化,应用可变分级电压,对供电功放电源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实现功率管理。调压动态技术能够确保在不同的功率负荷情况下,全部保证最优的功放效率,实现配置不同功率下的降耗节能。高效智能的电源能够在负载不同的情况下,转换高效率电源,负载最大时电源效率可达92%。

2.载波智能调整技术

基站展开工作过程中负荷由动态性质变化引起的,尤其是在全天中,业务量在忙碌和清闲时具有很大差异。基站的载波数量通常按照繁忙时需求的业务量进行配置。各载波在闲时业务量会比较小,大部分载波功率因为应用于控制信道,造成较低的功率利用率。载波智能调整技术能够按照基站变化的业务量对基站载波数的输出动态实时调整,以便能够降低控制信道载波工作功率产生的开销。

三、绿色节能技术在通信基站中的应用

(一)机房温控智能系统

无限设备中的风扇以及基站机房中的空调为设备系统提供了相对适宜的工作环境,同时耗损了大量的资源与能量。因此对风扇设备与空调机房能量耗损有效降低,也是节能的重要途径。机房自动控制温度系统利用室内外的温度传感器对其进行温度测量,按照室内外具有的温度差,通过自然风调节温度。只有在较大温差并且具备一定室内温度时,控制系统才会被启动进行降温处理。可以单独使用自动控制系统,也可以结合空调使用,充分应用自然因素对全天候机房节电基站进行调节。温控智能系统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运行机房空调的时间,一年中80%左右的时间能够利用风扇实施强制通风来代替空调。同传统的机房比较,可以达到70%节能效果。

(二)供电能源绿色计划

通信基站自身大幅度降低功耗,致使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代替传统供电成为了一种可能。伴随着不断发展的技术,电源太阳能以及光、风互补的基站供电计划已经逐步实施应用。风能和太阳能电源采用了完全的自然能源,达到了减排节能的发展趋势,其特点就是低成本运营、具有低耗、清洁等特点,投入一次性就能够长期获益,可是也会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为了能够使其工作正常,平均日照每天应达到4kWh/m2,风速能够符合正常涡轮工作的条件,当前相对可靠的能源清洁方案是混合风、光的供电。在白天太阳能和风能将共同工作为设备进行供电,在晚上,风能与电池组将会提供设备供电。在没有日照与风的时候,通过电池组实施供电。按照基站所处环境的不同。可以灵活使用风能与太阳能设备。

四、环保需求下通信基站一体化的新发展

通信从模拟信号、2G、3G,即将步入4G时代。然而要使无线信号满足越来越多用户同时使用,或都让视频更流畅,无线上网速度更快,需要有足够的通信载频来支持,需要更多的无线通信基站。基站的建设数量必将越来越多,建站的密度也会越来越大,往往与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节能减排、城市绿色环保要求形成矛盾。从现状来分析,市中心、经济开发区、郊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通信基站建设都面临储多困难,而纯粹以基站建设为主要功能的工程也会遭到人民群众的阻挠,更会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与现今倡导的社会主题不和谐。

从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可以看出,一些市政工程,如路灯照明、公安安全监控系统、交通安全监控系统、道路指示牌、广告载体等均为必要的社会建设工程,而其建设的方案与通信基站建设要求存在许多雷同之处,若可以将其中一些共同要求结合起来,一些特定站点工程集中满足几大功能的需求,那必将节约大量社会资源,既能解决社会必须的建设工程,又能解决通信基站建设的难题,充分发挥多功能效益,实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故对于基站建设具有的一体化、多功能、可反复利用等特点技术和方法,将成为未来建设发展的一个主方向。

结束语

通信基站一体化绿色环保设计来自于多个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网络耗能,同时推动了新型能源的广泛应用。因此对于环保需求下的通信基站建设一体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玉利, 李东晓, 武占生. 基站主设备智能节电技术探讨[J]. 邮电设计技术, 2010(3): 70-73.

[2] 肖华华.朱登魁.胡留军. 自适应多天线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 2011,(2).

作者简介:

上一篇:消防队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农村金融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