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7 06:21:02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依赖症 成因 纠正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53-02

手机在当代已经成为普通人的专属,然而就在手机给人们带来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一种随之而来的心理病--手机依赖症正在全球迅速蔓延。台湾有70%的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症的征兆,70%的韩国大学生呈现手机中毒症候群。我国的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如突然忘记带手机时,40%的大学生觉得很不舒服,37%的大学生觉得无法容忍,一定要取回;超过一半的人学生表示如果长时间收不到短信,甚至把别人的短信铃声误认为是自己的。

1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概述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综合症,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它并不是指对手机本身的依赖,而是过度滥用甚至沉湎于游戏,网络,短信,拍照等手机功能,并因此危害了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机依赖症实质上是一种行为成瘾。同时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交往障碍和心理疾病,而是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理性选择和科技便利的同时,很容易被人们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所束缚,进入所谓“理性的樊笼”。

2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比自己的预期要长,甚至有50%的大学生因时间花费在手机上而影响睡眠。超过50%的大学生报告没有手机会感觉失落,一段时间没有看短信或者没有开机,40%的大学生就感到焦虑不安。归纳起来手机依赖成瘾原因如下:

2.1 心理诉求的需要

大学生通过手机打电话、发送短信、QQ、微信、飞信等传递消息,诉说感受,表达感情,以此缓解繁重学习压力,把手机上网当成生活困难委屈的倾诉工具,形成抑郁的性格,对手机更加依赖。

2.2 思维方式的替代

随着网络边界的不断延伸,所囊括的知识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各种知识可以说尽在网络之中,在完成教学作业时,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图省事,纷纷利用手机上网查找答案,甚至考试的时候,有的学生毫无顾忌地使用手机查答案,总感觉只有手机网络上的答案是正确的,久而久之就自信能力降低,产生了焦虑感,形成对手机的依赖。

2.3 沟通便捷的需求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部分大学生以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猛,提早为就业铺路为由,刻意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现实情况是大学学业繁重,面对面交流没有时间保障,而便捷的手机沟通省去很多麻烦,但影响了实际沟通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孤独的性格,对手机产生依赖。

2.4 与众一致的需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且价格便宜,已经悄悄地走进大学课堂,在从众心理驱使下,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课前、课上、课后都在玩手机,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大学生也开始玩手机上网,彼此感染影响,从开始几分钟,到后来几小时,再后来不分课上课下,最后到了不玩手机感觉与众不同,从而产生强迫感,形成对手机的依赖。

3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矫正对策

3.1 自身矫正对策

(1)树立正确目标。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变被动监督学习为主动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及时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同时遵守课堂教学秩序,加强对手机的使用,积极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树牢人生奋斗目标。

(2)强化自我引导。克服“手机依赖症”关键是大学生自身,要树立信心,遇到情绪低落时,避开手机,及时转移注意力;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要立足自身解决,也可寻求同学帮助,不要一味相信通过网络寻求倾诉对象帮助解决。

(3)勇于社会实践。大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学习知识也是为将来社会实践少走弯路,提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早了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反过来又直接推动大学期间的学习,所以说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提升思维和交流沟通能力,例如参加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消防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安全知识宣讲等。

(4)提升交际能力。大学生要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大学生辩论大赛、演讲比赛、晚会等活动,感受面对面交流沟通氛围,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交往,让自己避免因手机工具而陷于孤独。

3.2 外部矫正对策

(1)强化心理疏导。大学生心理状态尚不成熟,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大学教育者需要及时教育引导,疏导其心理压力,通过适当方式,让其及时宣泄情绪,防止陷入手机网络不能自拔。

(2)制定规章制度。院校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制度,让大学生既能利用手C学到知识,服务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又能防止因过度使用手机,引起“手机依赖症”。对于课堂上玩手机同学,要强化制约措施,做到坚决执行校规,以维护院校教学秩序,为国家和社会担负起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

(3)丰富校园文化。院校要积极营造良好融洽的校园环境,举办歌手比赛,举行校园运动会,成立排球队、篮球队、足球队、羽毛球队等,并合理利用好业余时间,以消除学生的寂寞孤独感。

(4)借鉴先进经验。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在各大学院校普遍存在,有的学校已经采取措施加以矫正,并取得实效,我们可以借鉴吸收,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措施防止继续蔓延。也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综上所述,“手机依赖症”给大学生的心理、思维、交流、学业带来危害,因此院校、家长和学生自身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手机依赖症”的预防和纠正工作,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大学良好的教学秩序,创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为培育优良的学风而献出一份自己应尽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刘子恩,吴红.关于当代大学生与手机的调查报告[J].科学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1(6).

[2] 张畅.从手机依赖现象谈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杂志,2013(4):23-24.

[3] 安述照,吴永琢,王海宾.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教育,2014(23):80-81.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大学生 智能手机 手机依赖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3-02

引言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手机上网人数6.20亿人,增加6303万人。可见,当今是一个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90后报告》中数据显示,互联网在90后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为100%。大学生将智能手机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的同时,“手机依赖症”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发展。本文针对“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影响展开调查,明确“手机依赖症”的影响并提出对策,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及引导提供参考。

1.“手机依赖症”症状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手机,没有手机便会魂不守舍,产生坐卧不宁等症状。《生命时报》的手机依赖症的主要表现是:视力模糊、没手机就没安全感、容易头痛、总听见手机振动、拇指病、与亲朋聚会少、走路玩手机、弯腰驼背。

2.实证研究

2.1对象与方法

以南京市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95.33%。问卷以在校学习成绩为分类标准,学习成绩排名在专业10%以内的有102份,排名在10%―30%的有214份,排名在30%―50%的有156份,排名在50%―70%的有89份,而排名在70%以下的有39份。为检验问卷的可信度,采用克朗巴哈系数法(Cronbach’s Alpha)计算出本次问卷调查的问卷克朗巴哈系数为0.831,大于0.8,表示可信度很高,可见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可信。

2.2结果与分析

(1)手机依赖程度

首先,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70%的学生使用时长平均在2-6个小时,10%的学生使用时长会在8―10小时以上。可见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至少占据每天的三分之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小部分大学生自称“手机控”。

其次,将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程度划分成0―10的10个程度对其进行调查,数据显示,44%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处于4―6之间,成绩排名在70%以后的学生依赖程度均处于8―10。可见,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这部分学生成绩均不太理想,说明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2)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手机应用软件的类型调查,数据显示,网络社交类(如微博、QQ等)占27%,电子商务类(如淘宝等)占21%,娱乐游戏类占是17%,数据表明:多数大学生安装了非学习类的软件,用来在闲暇之时放松及娱乐。因此,多样化手机软件的类型也是大学生对其产生依赖的原因之一。

其次,关于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58%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是认为讲课太过枯燥,26%学生认为随时随地玩手机已成为习惯,12%的学生因为被旁边的同学影响。可见,课堂上使用手机主要原因是讲课无聊枯燥,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手机过于依赖,这也就是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的原因之一。

(3)手机依赖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影响视力、身体健康及睡眠质量。在玩手机的过程中,容易引起眼周肌肉紧张,眼睛正常的聚焦能力受到影响,会由视力疲劳最终发展成为近视;调查显示,很多学生睡前长时间关注手机,内心难以安定,手机显示屏发出的蓝白光会破坏机体内的昼夜节奏,影响睡眠质量。

第二,致使大学生害怕与人面对面交流,性格内向。数据显示,大学生平均每天会花费5个小时的时间在手机上,相对于户外人际交往,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在手机上,这也是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稀薄化的一种因素。

第三,扰乱了课堂教学,影响了自身学习。数据显示,样本中课堂或自习时间使用手机的学生占100%,其中仅有17%的学生成绩在中上水平。上课途中手机声音会打乱老师的节奏,影响学习;课堂上玩手机而未认真听老师讲课,错失课堂重要内容;自习是学生自行学习和消化知识的重要时间,自习玩手机,会导致自习时间被浪费。

3.建议

3.1社会层面

(1)设计有助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手机应用程序。目前,手机应用程序的类型多集中在游戏娱乐与即时聊天等领域。应该多设计例如“我要当学霸”等严格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的应用程序,让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2)举办智能手机硬件软件设计比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智能手机。当今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有足够的了解,明白自身需求。应该多举办智能手机相关的设计比赛,一方面可以填补智能手机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另一方面能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走出“手机依赖症”,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3)向大学生宣传“手机依赖症”的危害。“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的危害越来越大,社会相关机构有必要,也有责任向大学生宣传手机依赖的严重危害,让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其严重性。

3.2高校层面

(1)引导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正确的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是一种跨越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利用手机,高效地学习。

(2)将智能手机运用到教学工作中,高效教学。高校可以适当地转变教学方式将智能手机作为教学工具。例如,QQ传输教学文件、使用微信点名、设计手机端教务系统等。

(3)举办丰富的课外活动,带学生走出摆脱手机依赖。“手机依赖症”导致大学生变成“低头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高校应该多组织丰富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带学生走向户外,减少手机依赖。

3.3个人层面

(1)主动地限制自己沉迷手机的时间。大学生自身缺乏自制力也是导致其沉迷于手机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主动地控制自我,减少沉迷于手机的时间。

(2)合理利用智能手机的功能。智能手机功能多样,大学生应该多安装学习、健身等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软件,用健身活动和更多的学习任务代替沉迷于手机的时间,努力使自己摆脱“手机依赖症”。

4.结语

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已是必然趋势,而“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影响。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正视这个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帮助大学生健康地发展。大学生要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正确选择。

本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研究对象以南京高校为例,有地域限制。第二,“手机依赖症”的不良影响的种类只局限于调查范围内的大学生,更多的危害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第三,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因此得到的数据没有得到更精准的分析。第四,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还有待进一步实施验证。

参考文献:

[1]赵珍,李波,张卉.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3):65-66.

[2]杨琳,朱正平,冯婕.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5).

[3]姜强,赵蔚,王朋娇.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1):37-42.

[4]孙婷婷.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以智能手机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9).

[5]李连英,黄亦怡,韦丽青,等.智能手机普及化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23-24.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手机依赖倾向; 孤独感; 大学生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综合征,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它并不是指对手机本身的依赖,而是过度滥用甚至沉湎于游戏、网络、短信、拍照等手机功能,并因此危害了工作学习等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手机依赖症实质上是一种行为成瘾,我国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如突然忘带手机时觉得很不舒服,觉得无法忍受,一定要取回; 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如果长时间接收不到短信,甚至把别人的短信铃声误认为是自己的。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手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对于手机依赖的原因,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内向、孤僻、不合群以及工作紧张的、压力大的人得手机依赖症的可能性更大。

问卷采用五点评分,从不符合到符合依次计1分、2分、3分、4分和5分,得分越高表示依赖程度越严重。对编好的问卷进行预测,得到数据后,采用相关法对问卷的各个题项进行项目分析,将统计中达不到显著性的题项删除。

对象与方法 三峡医专专科生800人。1.采用Russell和Cutrona在1988年修订的第三版UCLA孤独量表用于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该量表含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按照某种感觉的频度,从“1-从不”到“4-一直”分4个等级记分。2.性格测验量表 该表包括39个项目,共涉及5方面的内容:孤独与社交型、思考与行动型、丧失自信与过于自信型、不安与乐天型、冷静与情感型。

调查问卷 本问卷由15个题目构成,其中有4个为干扰题目,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5个等级记分。总分数达到或超过35分为有手机依赖。

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54份,有效问卷为653份,其中男生占24.25%,女生占76.75%。大学生中,有手机的人数占全部学生人数的92.6%。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手机拥有率为96.29%,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手机拥有率为89.45%。手机依赖性及其相关因素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手机依赖的占35.91%。手机依赖与孤独的相关系数。手机依赖与性格的内向、外向及中性的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与性格内外向性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对手机依赖性和性格量表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和思考与行动型、冷静与情感型成正相关,和丧失自信与过于自信型成负相关,而和孤独与社交型、不安与乐天型无关。

讨论

本次调查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百分比为35.91%,低于韩国及中国台湾的调查数字。临床上认为内向型的人更容易得手机依赖,而本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与性格无关。对于手机的依赖却是每个现代人都会有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依赖的体验只不过是在程度上的不同而已。通过访谈发现,外向型的人交往面广,人数多,他们对手机的依赖主要表现为通过手机与朋友保持联系、沟通情感。

对手机的过度使用,在某种情况下人们不可避免地附带有一些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境,对手机的依赖过度也让受众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使得主体被客体化。通过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的性别差异分析我们看到,由于女生的情感体验比男生丰富,她们的情感内省也比男生要多。女生报告的校园压力、消极事件以及体验到孤独感均要明显高于男生。当然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由于只是在男女生人数的层面上的比较,还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而且我们对数据也产生一定的疑问,这可能是由于此次研究取样太少,进行分析的样本容量相对下降有关。

对策与建议

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城市、城镇的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体验更强。城市来源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与钟爱程度都普遍比农村大学生高,更容易被潮流与时尚所吸引。拥有和使用手机是现代青年人彰显个性,追求时髦的一种体现,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使得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和依赖感更为频繁和强烈。若长期地沉溺于这种体验之中,会对人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应开展一些相关的讲座、宣传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建立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辅导,通过成熟的心理辅导体系进行心理教育,帮助“手机依赖倾向者”调整心态。考虑到孤独感对手机依赖倾向的影响,学校应组织多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适合当前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活动。同时大学生要主动锻炼和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养成健康地使用手机的习惯与观念。大学生应在闲暇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努力地使自己主动地与人交谈,要不断地尝试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努力建构自己的交际圈。

手机短信交往行为已明显影响到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本文采用自编手机依赖问卷考察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以期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以及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才炎,严标宾.大学生手机短信交往行为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3(7):35

[2] 杨向荣,等.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动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5):67.

[3] 韩登亮,齐志斐. 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当代青年研究,2005,12 (1):58.

[4] 黎超雄,等.海洛因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复吸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5):15.

[5] 李金亮,等.120例药物滥用者心理行为与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3,(2):22.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4

【设计理念】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从而让当事人的心理获得成长。长期处于手机依赖的学生大都无心学业,不合群,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倘若教师利用单纯说教的方式,学生会从心理上抵触。

本次辅导课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叙事的态度,探讨理性、有条件使用和管理手机的办法,从而增强抵御“手机依赖症”的免疫力。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用“叙事”的态度,分析“手机依赖”对学生心理的危害,明确“问题才是问题,人不是问题”。如此,学生更容易聚焦于“手机问题”。

2.树立“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生命挑战的专家”的叙事理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远离校园“手机依赖”的方法。

3.用“好奇”“放空”的态度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心理教师避免“我以为”“我肯定”等先入为主的态度,而是平等地与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能够好奇地提出问题,调动全体参与者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1.学生每8~12人为一组,分成4组。

2.课前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参加小组讨论,然后由组长汇总。

【活动对象】高一学生

【活动过程】

一、“热议”新闻观点

目的:让学生了解国内教育界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和民众的褒贬,用身边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课件一:2009年5月25日,湖南省教育厅向各市州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严格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不准携带手机、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进入校园。高中阶段学生禁止学习时间在教学楼、阅览室、图书室等场所,使用移动通讯工具。

课件二:对于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武汉市解放中学日前动了“真格的”:一经发现,一律没收;不服管理,劝其转学。此举一经实施,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出现了“反机派”和“挺机派”两种不同的呼声。

“反机派”认为:校园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影响学习,助长攀比之风,电磁辐射会损伤青少年神经系统等,因此它应该被禁止。

“挺机派”认为: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的主人,把学生如何面对社会的发展、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健康成长的问题交给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其次,学生是未成熟主体,学校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各种正当权益;另一方面,严格管理和正确引导才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课件三:2009年4月,我县某学校两名高二学生因抢夺一名十五岁男孩的手机,过失杀人。原因是,该生好玩手机,上课、自习“机不离手”,多功能手机引来同学们的羡慕,也引起小偷的关注。出事前一天,该生手机在班级失窃(案发后,经公安机关排查,盗窃者为本班同学),寻找无果后,学生情绪异常焦虑,然后暴怒,扬言要以牙还牙,一定要偷回一部手机。同学们都以之为戏言,没有报告老师。第二天晚上,该生邀集另一名同学在晚自习第二节下课期间混出校门,到网吧上网。在网吧里,他们发现一名小男孩正在使用一部漂亮手机,便欲行抢夺。小男孩逃出网吧,两学生追出几百米,在小男孩父母租住的房屋前,对小男孩进行殴打,失手打人致死。

提问:对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二、“话说”手机依赖症(课件演示)

目的:了解“手机依赖症”的概念、具体表现。通过“小测试”来了解目前自身的状况,从而更有准备地控制使用手机的频率。

“手机依赖症”的定义:指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

“手机依赖”的具体表现及危害:总把手机带在身边,否则就心烦意乱;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应;当手机无法连线网络、收不到信号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助感,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下意识寻找手机,不时掏出手机查看等。长期陷入“手机依赖”,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

小测试:你是否得了“手机依赖症”?(如果有一半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一定要小心对待)

1.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2.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你会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是否有未接电话?

3.你会不会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听到别人的手机铃声,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在响?

4.接听电话时你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6.你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7.你晚上睡觉也开着手机吗?

8.当手机连不上线或没有信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

9.最近经常有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出现吗?

三、“明辨”手机之利弊

目的:了解学生使用手机的期待;通过列举几种常见弊病来拓展学生思维,用“脑力激荡”法挖掘思维潜能。

1.(课件演示)解说:手机的益处显而易见,从它的普及程度就能证明。问题是,大多数反对学生使用手机的人都认为,第一,手机非中小学生所必需,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与人沟通联系上,而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文化学习;第二,手机具有辐射危害,对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个体来说,这种危害将是终身的;第三,手机为“校园舞弊”提供技术支持;第四,手机正为校园“早恋”提供方便。

2.提问:使用手机有什么好处?使用手机的弊端还有哪些?(学生回答的内容见表1)

四、“调侃”手机之管理策略

目的:利用发散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汇聚群体之智慧。(学生提出的管理策略见表2)

五、“反刍”策略的意义

与抑郁等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是性格内向者的现象相反,患手机依赖症的大多是性格外向者。虽然手机依赖症不是严重病症,但长期下去也会导致焦虑、烦躁、不安、心情不快,影响学习和生活。要克服手机依赖,最有效的就是与别人积极地面对面交谈,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多参加集体活动,尽量使用校园IC电话。同学们所说的管理方法很有实效,但其中的一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经济制裁、违纪处理、学校设立专门充电的地方、交班主任保管等都“操作难”。拒绝“手机依赖”在于学生的自觉行为和自制力,有条件地使用手机可能会是比较妥当的方法。

总之,同学们能充分准备,踊跃发言,所提出的管理办法老师将提交给学校有关管理部门,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帮助。谢谢同学们的参与!

【点评】

手机在中学生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一些学生因过度使用手机而出现典型的“手机依赖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如果粗暴地“管、卡、压”,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在与新生事物接触时自觉远离“手机依赖”,扬长避短,这可能才是理想的手机管理策略。本次辅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热议、话说、明辨、调侃、反刍”五个步骤,从各个层面引导学生分析利弊和管理自控,值得借鉴和肯定。但在引导学生探索“手机依赖”的危害,以及不同的学生个体有哪些不同的解决方法上还有提升空间。

点评人:林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现任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

(稿件编号:100422007)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5

心因性牙痛临床治疗研究 雷万文,吴洪军,Lei Wanwen,Wu Hongjun

对普通高校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陈华,Chen Hua

普通高中学生孤独、焦虑、抑郁状况比较研究 魏俊彪,Wei Junbiao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肖红,侯云,Xiao Hong,Hou Yun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心理干预研究 符忠佩,张建江,Fu Zhongpei,Zhang Jianjiang

心理因素对青少年错颌畸形治疗的影响 赵永丽,王桂霞,李六一,Zhao Yongli,Wang Guixia,LI Liuyi

静脉滴注硝普钠致患者休克1例 刘玉兰

34例海洛因依赖者伴抗焦虑药物有害使用者临床分析 王建平

情感障碍伴躯体症状认知与治疗 崔兆元

肺部孤立性肿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宏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3例分析 冯相珍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评价 谢丹

继发性高血压误诊22例分析 李晓燕

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38例对照分析 段宇峰,段晖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自杀行为20例分析 任敬桥,易艳霞

104例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分析 刘伟,介吉华,郭本玉

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的住院依赖 闫宏峰,姜珺,刘杰,葛桂杰,刘世红

电脑治疗在精神康复科的应用 薛殿凯,李爱平,曹红

论抗精神病药进展的哲学思考 吕路线,宋学琴

精神科住院患者陪护与医疗纠纷 李艳芬,吕东苗,任巧云

精神科健康教育难点分析 郭子英,赵秋菊

医学论文写作技巧(一)概述 吕应春

小剂量舒必利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 孙秀玲,周德洁,王善松

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郑勤

误诊引起防卫性应对分析 段晓霞,郭凤英,宋俊英

门诊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建丰,刘付敏

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护理 刘敏,朱洪英,田劲兰

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曹楠

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司法精神病鉴定 杨春,甘景梨,巴华杰,牛峰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黄素培,蒋立新,王来海

影响门诊抑郁症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陈福新,赵振声,秦红群

儿童虐待与精神卫生 杨世昌,张亚林

论精神卫生立法 李在科

失眠症患者个性特征及相关障碍研究 周刚柱,陈茹,Zhou Gangzhu,Chen ru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 徐本华,庞彦翔,Xu Benhua,Pang Yanxiang

中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述情障碍 韩岱,谢思思,董毅,穆菁菁,熊祖伦

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靳永萍,张红,阚春梅,陶志敏

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调查与行为干预 张静,张红云,Zhang jing,Zhang Hongyuen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研究 孟天宇,郭华,郭平,Meng Tianyu,Guo Hua,Guo Ping

不同妊娠期女性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张长军,王振英,范茂林,刘康洪

交通事故中脑外伤性精神障碍法医学鉴定 张晓莉,夏海森,郁道鹏,王建华,马曙辉

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对伪装病人的鉴别(附164例分析) 谭友果,甘枝勤,郭君华,刘成文,陈茂娟

既往精神状况调查资料与司法鉴定医学结论的关系 李植荣,高镇松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探讨 刘爱花

输液泵持续静滴钙剂治疗婴儿手足搐搦症24例疗效观察 姚亚民,黄杰

驻马店市中学生应激状况调查分析 赵福涛,徐淑敏,郭华

神经症患者的攻击行为 樊旭升

阳痿的中医辨证治疗及心理治疗 王进,彭玉生

急诊科64例自杀者特征及原因分析 易天军,刘继强,孙翼,张贵金,袁勇贵

癔症伴发自杀行为2例报告 杨镇涛,熊娅芹

人格解体神经症1例报告 张迎锋,杨镇涛

小剂量碳酸锂致锂盐中毒1例 刘铭涛,赵汝铭

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对策 于侠

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陈丽辉,陈静芳,庄希航

40例阿尔采默病的精神症状及护理对策 陈全花,娄百玉,赵敏

青少年强迫症的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 胡延华,张建华,刘敏

32例精神障碍患者噎食引起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余洁,王根贤,丁大平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干预 邵经济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与医院人员管理 杜文英

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魏森,刘玉堂,张贵新

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 崔中芹

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 刘素芳,贾福军

防治高血压应重视综合措施 武亚峰,冯彩云,张爱景,白常喜

重提"癔症是一个陷阱" 张晓琳,李振宇

生活事件对巡警心理健康的影响 郭锦滔,邓文,吴穗玲,吴庆丰,容倩华,刘素芳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间SCL-90动态观察 焦淑芬,Jiao Shufeng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杜玮,张琴,张子菊,Du Wei,Zhang Qin,Zhang Ziju

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张晓莉,夏海森,Zhang Xiaoli,Xia Haisen

29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李文华,Li Wenhua

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杨建章,郭振宇,朱玉星,郭华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张莉,郭平

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崔光琴,李红

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马晓红,李浩红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对照研究 李新峰,刘志业,张英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 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

复方丹参联合硫酸镁治疗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疗效分析 李传雷

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分析 刘绪歌

654-2治疗产妇分娩宫颈水肿的临床观察 李春玲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孟勇

26例酒精性脑病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吕红霞,董予,张秀丽

老年期血管性抑郁与其他抑郁障碍比较分析 沈建红

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健康因素分析与对策 马效芝,胡建民,邓红欣

综合干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分析 周朝当

医护人员情绪的调节 蒋玉萍,林素华

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的影响 辛春东

惊恐障碍误诊为冠心病38例分析 陈娓,桂立辉,娄百玉

侧方入路拔除术治疗埋伏智齿 魏选辉,姜兴功,刘海涛

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 姜兴功

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李红星,李梅香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8例临床分析 葛桂杰,刘杰,袁崇友,闫宏锋,姜珺

将危机干预内容引入精神医学教学 张亚林,郭果毅,杨世昌

指导眼科年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 张银萍

精神科医生必须练好基本功 张连舫,吴化民

感觉、运动和情感的功能稳定性假说 喻东山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周文霞,温永枝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现状 龚银清,杨世昌

生物反馈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刘知源,周小东

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状态探析 郑燕燕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6

1认识误区

1.1疼痛剧烈时才应用止痛药

患者认为只有疼痛无法忍受时才需要用止痛药,这是临床存在的最常见误区[5]。患者认为吗啡为控制和限制用药,需要特殊处方,特殊手续才能办理,视吗啡为无比珍贵药物,因此非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不得使用。担心药物成瘾与不良反应是患者考虑疼痛剧烈才应用止痛药物的主要原因。

1.2过分担心吗啡成瘾

王薇等[4]于2012年对北京市217名医师的调查显示,54%医师对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存在顾虑,43%医师担心药物成瘾问题。管理人员对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恐惧症”是影响我国癌痛治疗的主要障碍因素。阿片类药物依据规范化的给药方式,可显著降低成瘾风险[6]。

1.3担心不良反应

2012年担心比例为23.5%[5]。另一项调查显示,84%医师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其实,除便秘外,其他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可耐受的,恶心、呕吐一般在3~7d症状自然消失[7]。口服吗啡,恶心、呕吐发生率约30%,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中医认为胃失和降有赖于脾气的升清造化及呼气的疏泄通达。呕吐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癌症患者口服吗啡,药毒损伤脾胃,脾升胃降为能失职,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呕吐,脾胃虚弱造化收纳失职,饮食停滞,亦可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便秘发生率为90%~100%癌症患者,正气不足,口服吗啡,肝气郁结,损伤气血阴津导致气血阴阳失调。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血虚津枯而大于濡润,则阴寒凝滞大肠均可导致大便秘结[8]。对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4担心吗啡用量过大

吗啡常用剂量为每天60~3000mg。国家药监局在国学管160名关于癌症患者使用吗啡剂量问题中指出,对癌症患者镇痛使用的吗啡,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性决定剂量(即不受药学中关于吗啡剂量的限制)。

2健康教育对策

2.1规范应用止痛药

告知其按时用药的重要性。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只有按时用药,才能更好的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使疼痛持续缓解,达到止痛目的。无痛睡眠是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理想的止痛治疗,达到无痛休息的目标。即白天能正常休息,夜间能平稳入睡,日常能自由活动,生活质量恢复正常[9]。慢性疼痛使患者一般情况过速恶化,免疫机能降低,生活质量下降[10]。因此,有效镇痛是晚期癌症治疗护理重点。

2.2吗啡的成瘾性罕见约0.4%

向患者解释规范的止痛治疗成瘾性的发生率极低,以消除成瘾恐惧心理。报道称癌症患者镇痛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极罕见约0.4%[11]。阿片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耐受性(连续用药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可保持药效不变)和身体依赖(一旦停药可引起身体病态即戒断综合征)皆为用药后人体对药物的正常药理学反应不能与成瘾性(即精神依赖其特征表现为抑制不住的寻找药物行为)互相混淆。

2.3吗啡不良反应

据报道,采用滴定法,可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告知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的注意问题[12]。据报道便秘通常发生于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一般于用药时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因此关注患者的大便次数,性状,指导患者多喝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适量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养成规律性定时排便习惯,每天早晚饮蜂蜜水,并顺时针按摩腹部15min以缓解便秘。恶心、呕吐一般于3~7d后自行消失,大多是暂时可耐受的。关注老年人应用阿片类药物表现的镇静情况,注意呼吸抑制发生。必要时嘱深呼吸及遵医嘱药物解救,由阿片类药物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不宜吸氧,特别是高浓度氧气。专家提示,至于中毒问题的确应注意,疼痛本身是吗啡类药物的天然拮抗剂,也是吗啡呼吸抑制的天然拮抗剂。吗啡剂量有较强的临床安全范围[13]。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7

国土资源部出台《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中提到:“2006年,对中央媒体曝光的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率要达到100%。”??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发出声明:“如果媒体发现有高校拒收经济困难的学生,导致学生无法顺利进入大学,一定要予以曝光,教育部也会坚决查处。”??……

这是三条貌似毫无关联的新闻,但如果您逐一细心解读,就会发现虽然事件主体不同,但是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媒体。在这三条新闻中,事件主体都非常重视媒体行为,并不约而同地将媒体推至了事件中心,希望通过媒体的曝光或者介入来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当这一条条类似的新闻不断见诸于报端的时候,社会各个组织对于媒体的依赖也就显而易见了,于是,就有人将这种产生于政府机构和广大民众中的情绪称为“媒体依赖症”。可是,什么是“媒体依赖”,它是在何种背景下出现的?当它被以“症”来定义,具有明显的泛化趋势时,又将对大众社会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媒体依赖”产生的三大基础

在传统的西方传播学理论中,并没有“媒体依赖”这个概念。与此最相近的概念是依赖论(dependency theory)。依赖论(dependency theory)是假定大众媒介对我们的社会至关重要、我们都依赖大众媒介以承担某些社会功能的一些理论,认为我们都依赖媒介提供生存环境的信息、文化价值的传播、娱乐活动以及对关键性社会问题的辨别和解释。??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理出几个关键词:一是大众媒介承担着某些社会功能,二是民众对于媒介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依赖,三是获取媒介提供的信息及对关键性社会问题的辨别和解释。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说的“媒体依赖”与这个定义有所不同,首先是主体不同,在“媒体依赖”的概念中主体已经突破了民众的范畴,延展到了社会职能部门;其次是诉求不同,在“媒体依赖”中不是以获取媒介提供的信息为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媒体的介入解决问题;三是媒介功能不同,在“媒体依赖”中媒体的功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是切实成为了协调各社会主体关系的工具。那么,“媒体依赖”是如何产生的呢?

社会基础――法治体系欠缺、监督体系不足。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执行不力、系统内部信息不畅等,直接导致某些政府部门对自身和社会的监控能力缺乏。一方面,一些上级部门不得不依赖媒体来实现操作监督和信息提供,甚至乐得以媒体的报道或行动为风向标,对下级部门被曝光的问题进行审查和纠正;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利用媒体的平台,对权力流程、重要信息进行政务公开,并建立了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新闻发言人等制度。

受众基础――社会文化发展、受众现实需求。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从以往过于强调集体的共同利益开始转向强调个人的价值,甚至在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方面,也趋于个人化和平民化。面对着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解决的方法或者渠道。此时,拥有强大的传播渠道和独有的报道权力的大众传播媒介就进入了视野,人们对媒介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了解信息、获得娱乐,而是转向求助媒体、解决问题。

媒介基础――满足受众吁求、实现经济收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转向市场化、开放化趋势发展,如何赢得受众的关注、如何满足受众的需要、如何创造更高的数据,成了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而这更深刻地影响了媒介的传播理念,从此之后,媒介不仅仅负有“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的天然使命,不仅仅要“对流入的新闻内容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承担着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和提供娱乐的社会功能,更要根据对节目内容的判断和传播方法的选择吸引受众的关注,以往传播学理论中的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正是这“社会基础+受众基础+媒介基础”的结果,于是,大众传播媒介开始为了某人的家庭纠纷、邻里矛盾介入调解,开始为了某人的消费陷阱、行政处罚参与投诉,开始为了某家的物业管理、房屋质量反复呼吁;于是,“××帮忙”、“××热线”、“××调查”等栏目在各家媒体陆续火热,记者带着当事人们穿梭于各个职能部门、来回于大街小巷的画面热闹荧屏……不知不觉中,受众眼中的媒体形象变了、传统的媒介功能变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也变了,而“媒体依赖”也就形成了。

“媒体依赖”改变了什么

如果说,把“媒体依赖”形成的因素架构成一个模型,可以得到图1:

可以看出,在社会、受众和媒介的三重催化下,媒介的功能和媒介实践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媒体依赖”通过媒体的新闻、节目展现在了屏幕上,并通过受众的二次解读进一步强化了“媒体依赖”。那么,媒介的功能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大众媒介的功能入手。 1948年,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将大众媒介的功能归纳为:监视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1975年,社会学家赖特对拉斯韦尔的功能学说作了重要的补充,增加了提供娱乐的功能。??与此四项基本功能相对照,可以看出,媒介如今承担的功能与其中的“协调关系”有些交叉,却又有些不同。所谓“协调关系”是指“把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整合为一个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在这个功能中,媒介更像是“桥梁”和“纽带”,它通过言论和深度报道的评析,协调社会各部分的关系。而在我们前文所列举的事例中,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媒体对受众注意力的抢夺,媒介的功能更多的是以受众为对象,从受众出发、指向社会其他部门的服务。而这种功能发挥的前提,就是媒介不可能单纯地只作为一个观察者或评论者,而要一定程度地参与其中,所以在媒介发挥这项功能时一定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否则很容易出现以下三类问题:

首先,媒体越界。部分媒体有时会出现一种以行代言的行为,就是在对地方政府进行行政监督过程中,过深的卷入了事件的发展进程,把自己看作政府的纪检部门,超越了自己应有的角色边界。更加重要的是一些媒体的权力欲望膨胀,有“制造新闻”之嫌,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运转机制,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其次,媒体失职。一些媒体热衷于权力,过于注重经济利益,使其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社会预警者、社会优秀文化的建构者的角色功能被削弱了。它本来应该提供相对客观准确的事实,为政府和人们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行为获得一个比较扎实的信息基础,建立一种健康的文化心态。但是其行为的失位却往往产生误导作用,导致整个社会心态失衡,媒体往往有意识的强化和培养这种社会的“媒体依赖症”。

第三,媒体审判。有些媒体甚至以新闻自由干预司法独立、以道德评判取消司法审判、以媒介的‘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即媒介充当‘法官的法官’,凌驾于司法之上,它扭曲了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改变了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干扰了新闻界的正常工作,并有可能使媒体陷入讼累之中。”??

重新审视媒体责任

在媒体依赖形成并扩散的过程中,大众的心态也受到了影响,最初大众也许是期待媒体能够为其排忧解难,慢慢的他们发现确实能够获得一些具体的效果。久而久之,大众不再把媒体高高地捧在神坛上,而是将其作为实现自己诉求的工具,于是,一种“新型”的受众和媒体的关系就形成了。有学者认为,“当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试图通过这样的非常规渠道和方式来进行利益表达和权利维护时,这意味着社会正常冲突解决机制的缺失”??,由此,我们一方面可以认为,媒体这种补缺的发挥,能够弥补社会机制的缺失;但另一方面,媒体沦为解决日常琐事的工具,又会大大损耗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所以,媒体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位置所在。

媒体的中心任务应该是信息交流平台,是社会守望者,是健康文化的建构者。同时,媒体应该利用社会权力和威望,为尽可能多的人争取权力和服务,而不是强化自己的社会权重,形成依赖。

当然,如果要克服媒体依赖,不仅仅是媒体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归根到底,媒体依赖形成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失范。那么,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创造性地重建社会规范。包括社会各种改革的深化、法律体系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新的各种规范体系和制度能够真正深入人心,构建一种新的文化氛围。还有,政府应该全力提高其机构的工作效率,主要是两个方面:自身和群众监督体制的完善,保证其主要不是通过媒体来了解自身的问题和局部的变质。保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问题能够有合理和通畅的社会办理和疏通渠道,防止人们求告无门,盲目依赖媒体。

注释:

??《脱衣讨薪:媒体依赖症的极端个案》,山西晚报,引自http://www.daynews.com.cn/mag4/20060626/ca674531.htm。

??《国土资源部:中央媒体曝光案件逐一调查》,中国青年报,引自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2/16/content_1316326.htm。

??《教育部称将严查“拒贫”高校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北京晨报,引自http://edu.sina.com.cn/l/2004-07-29/77327.html。

??【美】约翰・费斯克等 编撰:《关键概念 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72页。

??吴飞、王学成著:《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311页。

??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64至66页。

??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65页。

??慕明春:《“媒介审判”的机理与对策》,《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喻国明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273页。

手机依赖症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手机使用 合理使用

一、关于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的调查问卷分析

1.学生手机使用的普及度高。

本次调查覆盖我校2个专业,08、09级2个年级中部分班级,共10个,发出问卷321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其中95%的问卷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研得到结果。内容由学生本人完成,结果较为真实可信。

调查表明,被调查学生中,93%的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拥有1部手机的占78%,拥有过2―3部手机的学生占18%,拥有3部以上的占4%。82%的学生手机是父母购买的,16%的学生手机是亲友馈赠的,只有2%学生的手机是自己打工攒钱购买的。

2.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缺乏正确的分析和控制能力。

(1)学生在手机上的花费过多,容易造成攀比现象。

调查显示,73%的学生手机购买价格在1000―2000元,11%的在2000―3000元,甚至有少部分同学的手机超过了3000元。

在手机月消费数额这栏,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100元左右,只有8%的学生能把手机的月消费控制在50元以下。

(2)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现象很普遍。

在调查问卷中,52%的一年级学生选择了在课堂上偷偷使用手机,二年级学生中的人数比例上升到83%。

(3)学生使用手机中娱乐功能占大多数。

在手机的各个功能选项中,学生使用最多的五个选项分别为:发短信,聊QQ,打电话,上网,听歌。其中近90%的学生将“发短信”放在了第一位,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被称为“拇指一族”①。

(4)学生手机的联络对象以同学朋友为主,极少与家长、老师联系。

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联系对象的排名依次是:同学、朋友、网友、父母、老师。近50%的学生在“是否会主动打电话给父母、老师”栏中选择“否”,只有5%的学生会在“节假日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祝福家人或老师”。

3.学生对手机高度依赖,影响了他们的实际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这次的调查中有一道题是:“如果走失,你如何找到方向?”53%的学生选择打电话问朋友或家人,21%的人选择用手机上网查询,只有8%的学生选择问路人,至于自己看影子辨识方向的选择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日常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更是明显,在“一小时内翻看手机的次数中”近90%的学生选择了10次左右,也就意味着每隔5分钟左右他们就要看一次手机。

二、中职学生不合理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

手机作为新科技的代表产品,起初它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通讯,然而这并不能满足人们,人们不断研发,手机的样式、品种、功能越来越多,因此,也越来越勾起人们对其的购买欲。

学生无法合理利用手机的原因首先在于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学生经历了中考的磨难之后已经是脱了一层皮,家长自然会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希望孩子能开心,因此手机不仅成为了“大学生”的入学“三大件”,而且成为了中学生的必备品。现在不少职校学生都住校,家长为了方便通讯,便给孩子买了手机。给学生买手机无非就是希望可以时时监督学生,给学生安一个“遥控器”,家长希望全程监控学生,不管他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都能时时掌握。如果学生出了事情,也可以及时和家里取得联系。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要跑到网吧去游戏,玩玩手机也没有什么。手机越来越时尚,这一点不能忽视,学生们已经将手机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富贵的标志,但这又预示了什么?很多职校学生追潮逐流,自然不会放过手机这一象征,于是校园中掀起一波“攀比风”,一些人在比谁的手机好,最新款、最贵,以此来显示自己家财万贯。很多老师都说:学生的手机现在比他们的都好。更令人无奈的是一些学生们为了攀比,为了跟上“潮流”,不停地更新手机,一天一个样,一周全都换。甚至没有手机的学生会成为被鄙视的对象,导致心理不平衡,吵着闹着向家长要手机。家长们出于对孩子的爱只得给买,却不知买手机要钱,换手机也要钱,养手机也要钱,学生自己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却不断地增加家庭的负担。这些父母本身的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职业学校的课业负担没有普通高中那么重,学生的课余时间也相对较多。我校封闭式的管理让很多学生没有办法自由外出,因此选择用手机打发时间成了他们的最大爱好。职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应具有更强的专业技能和交流能力,但是课余时间全被手机占用,他们本应具有的素质已经被消磨殆尽。以前学者研究的结果显示:短信的隐蔽性和自由的特点,避免了直接交流的尴尬;其价格便宜,符合学生的消费观念;它的多种形式(包括声音、图片、彩信等形式)更是满足了学生的口味。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拇指一族”。聊QQ、“偷菜”、赛车,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却在一点点蚕食着学生的自控力。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对职校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指导不够。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都不令人满意,充满好奇心,缺乏自控能力。但是一些家长和教师没有正确地疏导这种好奇心,反而粗暴地对孩子进行制止。由于孩子叛逆心理,不愿意和家长、老师交流,因此手机短信聊天、上网就成了学生与同龄人交流的最便捷手段。上课时老师在讲台的口干舌燥抵不过手机短信的提示音,上课期间铃声接二连三地响起,严重阻碍了公共秩序,老师不得不停下指责一番。于是有不少学生开始耍小聪明,不再接电话,却是在桌子下不停地敲打手机上的键盘,无声无息的,一堂课就可以在聊天里轻松度过,虽然没有影响课堂,却让自己白白地浪费了一堂课,浪费了父母的心血,浪费了自己的光阴。学生在网络聊天时轻信他人,被人骗取钱财的事例已不鲜见。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互相攀比手机是否高档,造成打架、偷窃事件。由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并没有在日常教育(例如德育课)中将学生的是非观、金钱观等方面与合理利用手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的建议

1.家长应树立对手机的正确认识,从行动上做好榜样。

手机本身的存在并没有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合理使用手机,就能给学习生活带来很多帮助。学生手机具备闹钟、课程表、短信息、简单的通讯功能就可以了。至于上网、移动QQ、聊天室等功能完全是不需要的。家长应就手机问题和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方面的过多干预,往往会让孩子对家长的行为感到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孩子就因此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甚而发展到在生活中怀疑一切。因此,对于孩子使用手机,家长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教他们学会文明使用手机,上课时关闭手机,必要时才开机与家长或同学联系。若孩子自控能力很薄弱,家长可以适当关闭一些手机功能,帮助他们戒除“手机依赖症”②。

2.学校应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合理使用手机”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我们要用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及质量互变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手机,将“合理使用手机”的观点贯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及班级学校活动中。首先帮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正确看待手机的作用。帮学生分析校园内手机盛行的原因、危害,然后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变课堂内玩手机为课余的联系,变非正常的频繁联系为正常的偶尔联系,变影响学习的玩乐联系为帮助学习的讨论联系。其次,帮助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逐步戒除“手机依赖症”。要让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学习阶段对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学习的特殊性,从而使他们集中精力好好学习,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让学生理解现在不应带手机不等于一直不能带,在校不能带不等于假期和将来走向社会不能带。鼓励学生假期勤工俭学,自己赚取下学期的手机费,这样既能让孩子磨练自己的意志,又能让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从而约束自己随意打电话的行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因此根治学生校园带手机问题要从人人、时时、事事抓起,要持之以恒,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马虎大意、听之任之。

3.学校应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手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但目前已存在的校园“手机依赖症”族,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手机虽然便于孩子和家长联络,但学校和家庭在对中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应通过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学校不提倡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原则上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确有特殊情况需使用手机的学生,在父母双方签名同意后,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校方有权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获准携带手机的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学生手机管理规定》,从携带手机到校之日起,到班主任处登记并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班主任核实后上报学生处备案。若学生上课开机,或在上课期间、课间、就寝时间使用手机,班主任、任课老师、宿舍管理人员等可扣留其手机交德育处,由德育处联系家长领回,并取消其校内使用手机的资格。当然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长期严格执行该规定,一旦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尽管中职学生依赖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只要老师、家长与全社会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学生滥用手机的弊端,家长、学生通力配合,全校上下齐抓共管,一个安全和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就一定会出现。

注释:

①拇指一族:喜用手机发短信进行交流的人群。

②手机依赖症: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表现为对手机的过于依赖,交流多依靠手机完成。

参考文献:

[1]郭耀邦.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调整.教育与职业,2001,(2).

[2]张庆国.透视学生“短信一族”.青少年研究,2003,(3).

上一篇: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污水处理厂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