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13 04:58:02

信用卡调查报告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调查;漏报率;南宁

南宁市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提高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居民的感受度。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解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的真实水平和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12月组织开展了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抽样调查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一定比例的医疗卫生机构共计50家,其中乡镇卫生院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

1.2调查方法

传染病报告质量主要通过查阅2014年1—11月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记录,抽取8例法定传染病病例(病例不足时则调查全部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与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核对,登记病例未进行网络直报为漏报。核实是否及时报告,比较医疗卫生机构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时间与网络直报系统该病例报告卡生成日期,两者间隔时间甲类传染病≤2h,乙、丙类传染病≤24h为报告及时,否则为不及时。找出调查病例的相应传染病报告卡,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关键字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和病例分类,9项填写任意一项缺失为不完整。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指上述关键字段完整,同时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信息相符,无明显逻辑错误和涂改诊断或填卡日期视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纸质卡片与网络直报系统电子卡内容信息中任一项不符为不一致。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调查主要通过听取被调查单位工作情况汇报、现场查阅资料、文件和填写问卷等方式完成。

1.3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为传染病漏报率、及时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以及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计算公式如下:漏报率(%)=(漏报病例数/实查病例数)×100%;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网络直报病例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数/实查纸质报告卡数)×100%;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填写准确纸质报告卡数/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数)×100%;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数/网络直报病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调查资料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汇总,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传染病报告质量

2.1.1漏报情况:本次调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中共抽查338例,进行网络直报331例,漏报7例,漏报率为2.07%。其中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抽查291例,进行网络直报284例,漏报7例,漏报率为2.4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查47例,进行网络直报47例,无漏报情况。2.1.2不同病种传染病漏报情况:本次调查共查出乙类传染病8种,漏报率为1.75%;丙类传染病4种,漏报率为2.23%。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01,P>0.05)。漏报乙类传染病2例,丙类5例。查出4种漏报疾病,分别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例,手足口病2例,乙肝和淋病各1例,见表1。

2.1.3及时报告率:本次调查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报告率为99.70%,查出1例未及时报告病例,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报告率为100.00%。

2.1.4纸质报告卡填写质量: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分别为96.07%、83.99%和92.15%,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为93.62%、70.21%和87.23%,乡镇卫生院分别为96.48%、86.27%和92.96%,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质量略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出填写不完整的字段是职业和病例分类;不准确字段是现住址、职业和发病日期;与网络报告信息不一致的字段是姓名、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和病例分类,见表2。

2.2传染病报告管理

4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门诊日志项目设置规范,1家乡镇卫生院的医院门诊日志项目设置缺失职业和发病日期;36家填写规范,填写不规范的项目为职业、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和就诊日期。41家有住院床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39家的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规范,缺失的项目为职业、出院诊断和转归情况;36家填写规范,填写不规范的项目为年龄、职业、出院诊断和转归情况。有检验、影像部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100.00%的医疗卫生机构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项目设置规范,但有3家医疗卫生机构没有与传染病诊断相关的异常结果反馈机制。除1家乡镇卫生院外,其余49家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其中46家医疗卫生机构有分管院长或临床科主任参与自查;49家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奖惩制度;48家医疗卫生机构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46家医疗卫生机构在2014年开展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45家有培训人员签到表,41家有考核记录。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人员,配有专用的台式计算机,均实现宽带上网。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2.07%,明显低于2012年广西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平均水平[1],但高于包头市2013年的漏报率[2]。提示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2009年实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之后,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强,但与其他城市相比仍需进一步提高。从漏报病种分析看,漏报数较多的为手足口病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丙类传染病,与临床医生对丙类传染不重视,报告意识淡薄有关[3],部分临床医生对丙类传染病病种不熟悉,造成诊断病种填写不规范。乙肝和淋病漏报的原因与患者直接拿走化验单或化验室医生未将阳性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有关。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4个指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和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中,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和与络网报告信息一致率均高于2012年广西地区水平,但准确率偏低[1]。填写不完整、不一致的字段常常是被医生忽视的,如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和病例分类等,主要是接诊医生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不严谨,网络直报人员在进行网上录入时不认真核对造成的。南宁市基层医疗机构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又明显低于其他3个报告质量指标,与天津市2013年的传染病报告质量相似[4]。说明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存在缺项和登记不全的问题,与纸质报告卡的填写不符,造成准确率较低。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上,南宁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非常重视传染病的网络报告工作,均配有网络报告人员和专用计算机。但仍有少数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项目设置缺失和填写不规范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个别乡镇卫生院尚未建立医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导致传染病漏报。

4.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南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制度,建立医院内部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自查机制和化验或影像结果反馈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培训,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医务人员要有法律意识和责任心,认真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杜绝漏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以全面提高传染病信息的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邓革红,吴秀玲,付志智,等.2012年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4,20(1):21-24.

[2]张娜,金艳辉,徐卫和,等.2013年包头市医疗机漏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迟报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3):2456-2460.

[3]朱新凤,姚文庭,刘光涛,等.2009—2010年浙江省湖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1):71-73.

[4]陈虹,夏卫东,许婕,等.2013年天津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J].疾病监测,2014,29(7):586-589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卡;准确率;疾病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142-01

1 概述

《临床报告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国家或者政府规定的需要上报的各类疾病有关的报告卡,包含:传染病报告、死亡医学证明书、艾滋病报告副卡、食源性疾病异常健康表、农药中毒卡、职业中毒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其副卡、AFP病例报告卡等相关上报卡。传统手工上报工作量大,并且存在漏报及数据查询难度大,镶嵌在工作站中,可以减少医护及相关科室的工作量,但漏报率统计不太准确。从而我们在医生下达诊断的时候,自动判断是否需要上报,需要上报,直接弹出对应的报告卡,取消后,也可以手动上报,如果未报,相应的管理科室可以直接统计出未上报的。

2.1 系统运行的流程图

2.2 系统运行.流程

1)病人临床疾病直接上报

点击【上报】按键,在弹出的列表中可以选择相应的临床上报卡,点选上报卡,填写相应的上报信息,点击【保存】按键上报。

2)通过下达诊断信息上报疾病

设置好相应的字段值,例如:设置艾滋病的icd10编码为‘B24.X01|B24.X51|’

点击左侧病人列表前的“+”符号,在出现的二级菜单中双击【门诊诊断】选项调出门诊诊断下达界面点击【修改】按键,点击西医诊断ICD-10录入框的中【输入】按键,调出ICD-10字典界面,在ICD-10字典界面的检索框中录入艾滋病,检索出艾滋病字典数据,可以看见艾滋病的ICD-10编码包含在之前设置的TBZDBGKJB(报告卡疾病字典表)中设置的CICD10BM字段的值中中艾滋病这条数据,点击【确定】按键,继续点击【存盘】保存数据,由于该诊断符合了艾滋病上报条件,系统自动弹出艾滋病上报页面,录入相关数据执行疾病上报操作即可。

3)临床疾病报告卡补报

如果在下达临床诊断的时候,弹出了疾病上报页面,但是医生没有保存数据,而是直接关闭了页面,这时候该病人会产生一条疾病漏报信息,漏报的疾病信息如需要进行补报的话,选中状态为“漏报”的这条数据,点击界面上的【补报】按键进行补报操作。

4)修改单个病人临床疾病报告卡

点击左侧病人列表前的“+”符号,在出现的二级菜单中双击【报告卡】选项调出报告卡管理界面,选中一条报告卡信息,点击界面上的【修改】按键。

5)病人临床疾病报告卡订正

点击报告卡管理界面的【订正】按键,可以录入“订正病名”对报告卡进行订正,订正过后的报告卡状态自动默认到“订正报告”。

2.3 预防保健科管理模块

管理科室可以通过这里统计已报与漏报。

3 结论

通过下达诊断直接判断是否符合上报,上报直接弹出对应的上报卡,取消后仍然可以手工进行上报,减少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简化了操作步骤,并且也利于管理部门的管理,方便实时查询统计已报与漏报。目前反馈情况较好,不仅提高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并提高了传染病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监测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利用,以及早期识别传染病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仲善,周瑛.抚州市2005-2009年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6).

[2] 冯玮.上海市民营医疗机构概况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现况调查[D].上海:复旦大学,2010.

[3] 黄文龙,章灿明,洪荣涛,等.福建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漏报率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4(12).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3

一、组织机构职责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辖区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

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

4、卫生部及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全国或各省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可增加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协助卫生部制定相关标准和方案。

(2)负责全国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重大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负责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和应用性能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4)动态监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5)负责对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6)开展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考核和评估。

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

(2)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3)负责本辖区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4)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

(5)负责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6)开展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承担本辖区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

(三)医疗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四)采供血机构。

采供血机构应对献血员进行登记,发现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阳性结果的,应按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的内容,在本规范报告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二、传染病信息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二)报告病种。

1、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三)填报要求。

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见附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病例分类与分型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3、传染病专项调查、监测信息的报告

国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开展的专项调查、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按照有关要求执行。

4、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

(四)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

1、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

3、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当按照本规定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五)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三、报告数据管理

(一)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进行报告信息审核时,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二)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的病例需要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再次进行订正。

(三)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四)。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四、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

1、疫情分析所需的人口资料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的数据(以当地统计部门数据为准)。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每日对通过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动态监控,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须按周、月、年进行动态分析报告。当有甲类或按甲类管理及其他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随时作出专题分析和报告。

市(地)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工作需要,建立地方疫情分析制度。

3、用于对外公布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按审核日期和现住址统计。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将疫情分析结果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反馈到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应向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上年报告的个案数据。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将辖区内疫情分析结果反馈到辖区内的医疗机构。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等未治愈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离开报告所在地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其到达地的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

五、资料保存

(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传染病信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

六、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信息报告系统用户权限的维护,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对信息报告系统的帐户安全管理。

(二)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各地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使用制度。未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扩大系统使用的范围和权限,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查询传染病疫情信息资料,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七、考核与评估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组织对本辖区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考核方案,并定期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指导与考核。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4

目的 为检查了解全市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制度执行情况,保证疫情报告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及时有效。方法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调查方案》对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省、市、乡三级医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医院的漏报率为1.81%,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9.85%,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为91.34%,准确率为92.61%,一致率为95.54%。结论 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南宁市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

【关键词】  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37号令)的要求,南宁市乡镇以上医疗机构于2004年开始正式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为了解全市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减少或杜绝疫情的迟报、漏报,保证疫情报告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及时有效,南宁市于2006年7月对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内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传染病报告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内的19家省级医院、14家市级医院和16家乡镇卫生院。

1.2  调查内容 

调查2006年1~6月在上述医院就诊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例、疑似病例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包括漏报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

1.3  调查方法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调查方案》进行,分别检查医院的临床及辅助科室的有关病案记录,并对照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病例记录,计算漏报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调查统计的数据为2006年1~6月医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

2 结果

2.1  传染病漏报情况 

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医院的漏报率为1.81%(18/996),其中市级医院的漏报率最低,为0.21%(1/483),其次为省级医院,漏报率为2.17%(8/368),乡镇卫生院的漏报率最高,为6.20%(9/14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6,p<0.05)。

2.2  传染病报告及时情况  

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医院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9.85%(10 427/11 605),其中省级医院的报告及时率为87.84%(5 994/6 824),市级医院的及时率为93.36%(4 117/4 410),乡镇卫生院的及时率为85.18%(316/371)(χ2=98.64,p<0.05)。其中市级医院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高于省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报告(χ2分别为90.69、33.93,p<0.05),省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报告及时率相同(χ2=2.31,p>0.05)。

2.3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每个医院随机抽取传染病报告卡50张,不足50张者按实际报告数调查,共抽查1 571张传染病报告卡,其中省级医院654张,市级医院628张,乡镇卫生院289张。报告卡完整率为91.34%(1 434/1 571),准确率为92.61%(1 502/1 571)。省级医院完整率为95.87%(627/654),市级医院完整率96.34%(605/628),乡镇卫生院完整率为70.24%(203/289)(χ2=199.50,p<0.05)。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完整率相同(χ2=0.20,p>0.05),均高于乡镇卫生院(χ2分别为124.83、128.68,p<0.01);省级医院准确率为99.08%(648/654),市级医院准确率为99.20%(623/628),乡镇卫生院准确率为79.93%(231/289)χ2=207.29,p<0.05)。省级医院和市级医院的准确率无差异(χ2=0.06,p>0.05)。

2.4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与网上录卡内容的一致性

传染病报告的一致率为95.54%(1 501/1 571),省级医院一致率为95.26%(623/654),市级医院一致率为97.93%(615/628),乡镇卫生院一致率为91.00%(263/289)(χ2=39.98,p<0.05)。市级医院与省级医院、省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市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漏报率均有差异(χ2分别为6.89、6.39、23.32,p<0.05)。

3 讨论

    南宁市于2004年全面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改变了以往一直采用的手工方式实施监测、层层报告审批导致疫情信息严重滞后的落后模式[1]。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以及各医疗机构的努力下,南宁市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本次调查共发现漏报病例18例,漏报率为1.81%,低于广州市白云区的4.61%[2]。市级医院的漏报率最低,其次为省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漏报率最高。本次调查发现漏报现象主要出现在疫情管理力量较薄弱的专科医院和基层医院。出现漏报的省级医院主要为专科医院和部队医院,其中专科医院漏报5例,部队医院漏报3例。市级医院漏报1例也出现在行业医院。

    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虽然可明显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但从本次调查来看,省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均不理想。造成迟报的主要原因是专科医院、行业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疫情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医院领导和部分医务人员不够重视,在诊断传染病后未能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或及时送疫情管理人员或节假日、双休日休假收卡不及时,从而造成迟报。

   

省级和市级医院填写报告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均好于乡镇卫生院。报告卡填写内容不完整的项目主要为患者属于、病例分类、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填卡日期等。

    存在医务人员填写的报告卡与疫情管理人员录入的报告卡内容不相符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①填卡的医务人员字迹潦草,录卡人员看不清导致信息失真;②录卡人员不够认真,录入后未做检查。

    虽然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南宁市各级医院的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漏报、迟报等现象,尤其是专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仍需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建立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家奇.21世纪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冲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19(3):245~247.

[2]李曦然,蒋衍珊,陈志强,等.2003~2005年广州白云区医院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与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3):145~147.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5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5-74-0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了所辖街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预防及协助疾控部门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均易在社区传播,因此加强社区传染病管理成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传染病管理人员偏少,且大多兼职,要做好社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从2003年我国为有效应对SARS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措施以来,我们按要求不断强化管理,健全网络,完善制度,基本杜绝了传染病疫情的漏报、迟报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在此简单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1 构建防控平台。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1.1完善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制定了《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培训制度》、《疫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及《疫情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等相关规定,将疫情报告管理、登记、核对与自查、奖惩制度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要求,发放到中心各临床诊室和辖区社会医疗机构,要求相关制度张贴上墙,医务人员必须熟记填报要求如报告病种、程序、方式、时限等内容。

1.2健全传染病防控组织网络

组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为组长的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监测报告、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疫点消毒及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其成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医疗机构的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共同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处置。

1.3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门诊常年实行预检分诊,腹泻病门诊、发热门诊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急救、消毒、防护药械及物品。

2开展宣传培训。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

2.1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重点传染病防治专题培训,增强大家特别是临床医生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疫情上报意识。每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处置模拟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突发疫情快速反应能力。对新调入或聘用的医务人员,及时安排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专题培训。

2.2做好社区宣传指导

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利用黑板报、宣传单、健康咨询及讲座等形式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处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及干预的知识宣传和指导,提高社区居民对传染病危害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效果。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从而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3疫情规范处置.有效防控相关传染病

3.1监测信息规范上报

要求辖区所有社会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卫生室等)的医务人员认真执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门诊日志登记项目齐全,发现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规定做好登记,填全传染病卡片必填项目,文字要工整、清晰,临床诊断明确、合理,并及时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防保科有传染病总登记簿,配备疫情报告专用电脑,收卡后疫情上报人员要逐项审核报告卡,与填卡人一同补全漏项、更正逻辑错误等,完成登记、网络直报、卡片编号并归档保存。工作人员在登记、收卡、查对、签收和上报的各个环节要认真负责,保证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如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达到标准。为防止个别患者取回检查报告单后因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复诊而导致的传染病迟报现象,要求检验科和放射科医生在查出传染病阳性结果时按《随时反馈制度》的规定以最快方式通报接诊医生,做好反馈记录。临床医生报卡时在《收卡登记本》上登记,并由防保科报卡人员确认签名,防止在出现传染病漏报或缓报时双方互相推诿责任,达到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目的。

3.2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上查询或临床医生上报等途径获得本辖区的新发传染病病人信息,如需疫情处置的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力争不出现传染病扩散或二代病人。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和疾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赶赴现场共同参与落实相应的处置措施。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1加强日常工作监管

每月月初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人员认真检查门诊日志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防保科等处各类登记本,上网核对传染病报告卡,抽查流调、疫点消毒及预防记录,并通过上门调查或电话随访来检查工作完成质量,认真做好疫情报告自查记录。每季召开社区传染病管理工作会议,通报辖区近期的季度疫情分析及汇总材料,讨论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合理协调解决,对下阶段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4.2落实奖惩措施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6

目的 分析全省网络直报疫情,掌握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方法 使用excel表格统计对2005年12月1~31日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共报法定报告传染病24种,均为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例22 481例。共查出重卡156张,占报告总数的0.69%。直报疫情卡中填写不完整的占26.35% ,出现明显逻辑错误的占1.41%。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1.97d。结论 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尽快出台新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

analysis of quality of directly  online reporting of legal infectous diseases in guangxi.

huang li-hua.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nning 530021, guangxi,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directly online reporting of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guangxi  for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status of the legal infecious diseases in guangxi.  methods  the data of directy onlone reporting of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excel in december,2005.  results  in the whole province, there were 2 248 cases in 24 kinds of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belonged to categories b and c; 156 cards were found to be repeatedly reported accounted for 0.69%.  there 26.35% of the cards were not completely filled, and 1.41% logical mistakes were also noted. averagely it took 1.97 days from filling the card to inspecting the card by a doctor.  conclusion  the use of directly online reporting of legal linfectious diseases  has substantially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 but the managing workers be further trained and the managerial system be perfected and the standard operational regulations be stipulated and put into effect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direct online report; quality analysis

    2004年4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启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工作。2005年底广西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率达到了95%以上。为及时掌握疫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建议,作者对全区的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选取报告地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时间范围为审核日期的2005年12月1~31日病例,疾病种类为乙丙类传染病的疫情卡片。

1.2 方法

将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导出为excel格式,通过对法定报告传染病概念的了解、直报卡片的填写质量、重卡、报告时限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直报系统进行讨论分析。

2 结果

2.1  12月份,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全省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2 481例,无甲类传染病,均为乙丙类传染病。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发病14 940例,占当月传染病报告的66.46%,死亡81例,丙类传染病7种,发病7 541例,占当月传染病报告的33.54%,无死亡,病例构成见表1、表2。表1  2005年12月新发乙类传染病病例构成情况(略)表2  2005年12月新发丙类传染病病例构成情况病 名例数构成比(略)

网络直报疫情卡片填写质量; 1)卡片是否填写完整,漏填项多为医生姓名,或只有姓没有名;2)卡片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如患者年龄9岁,职业填写为干部或农民;填卡日期早于诊断日期和发病日期,或诊断日期早于发病日期等。对填写质量进行统计,见表3。表3  网络直报疫情卡片填写质量情况完整或正确是构成比(%)缺项或错误否构成比(略)

2.3  网络直报疫情卡片查重

 

在导出的excel卡片中,按患者姓名排序,经认真反复核对,共查出重卡156张,占12月份传染病报告卡片总数的0.69%。

2.4  报告及时性分析  统计和分析从诊断到填卡、填卡到直报卡、直报卡到审核三个方面进行,网络直报时间和审核时间间隔情况见表4,表5。表4  网络直报时间间隔情况时间间隔(略)表5  网络直报及时性分析时间(略)

3 讨论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一年半来,即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从医生填写卡片到直报卡的审核,平均只需3.99d ,与过去报告系统实行的旬报制度相比,平均报告时间大大缩短,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控制疫情的暴发与流行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医疗机构成为网络直报质量的瓶颈,负责网络直报的保健医生是影响直报质量的关键。不少医疗机构领导不重视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只关注经济效益,导致不少医生对传染病知识了解较少,对所需报告的传染病的时效性不清楚,这可以从表4网络直报时间间隔情况上反映出来,从诊断到填卡最长时间为195d、从填卡到直报卡最长时间为107d。迟报、漏报现象依然严重。直报疫情卡片填写质量不高。漏填或缺填的占26.35%;各级疾控中心出现逻辑错误的占1.41%。审核不严,时常出现错报或由于查重卡不及时或不认真,造成重卡的存在,这次调查发现重卡占了0.69%。尽管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从医生填写卡片到直报卡生成,从直报卡到审核所需时间,与过去报告系统相比,平均报告时间均大幅度减少,但是,仍有一些报卡填写、审核不及时。

    针对广西目前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建议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的培训,大力加强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相关报告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网络直报疫情的质量;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医院和疾控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加强医防合作,明确职责;加强业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要求和报告程序,确保报告质量和高效;加强传染病信息的监测分析利用,充分发挥预警功效;⑤尽快出台广西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随着《传染病防治法》的修改和疫情报告管理模式的改变,应尽快制定出适应新的形式与工作需要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使疫情网络直报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修翠珍,周锡科,单吉玲.青岛市1990~2003年甲型肝炎流行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9):480.

[2]邓祖昆,董辉,马昱,等.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3):143.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 查询;系统;服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1210129-02

1 网上查询子系统

1.1 系统概述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为持卡人通过电话或在网上自动查询电子钱包和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学校信息、教务信息、未登项充值补登、电子钱包圈存、校园一卡通之间的转账、挂失处理等;用户单位领导及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查询系统,结合管理信息查询、后勤信息查询、消费信息查询等统计、分析单位内部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数据,有助于单位集中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学生可通过自助设备、多媒体查询、自助终端和网络交纳学费、考试费等各项费用,还可实现教学、公务查询、转账、缴费等自助功能。

1.2 主要功能

1)新闻快讯。校园新闻及时和浏览。

2)卡片查询和维护。查询个人卡片内的各项有关信息,并对个人卡片内的有关数据进行维护。

3)卡片密码更改和挂失申请。自助办理个人交易密码的更改,自助办理个人卡片挂失或解除挂失。

4)财务查询。一是查询个人存取款信息(圈存机、柜台及月消费总额、总消费次数等),二是查询个人业务交易流水账。

5)查询学绩学分。查询个人学绩学分情况,便于个人及时掌握学习及学业等情况。

6)相关应用信息查询。查询公用信息以及与持卡人相关的私有信息等。

2 触摸屏查询子系统

2.1 系统概述

通过设在公共场所的资讯通自助查询机(触摸屏Touch-Panel)查询。以满足持卡人的消费查询、消费余额查询、账户变动查询、密码修改等自助操作,还可以查询到用户单位的有关信息,它替代了传统的磁卡查询或询问查询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目前技术先进的微型电脑自助查询方式,消费用户只要将感应卡在查询机的感应区确认身份后,便可以查询到用户卡的信息,用户单位的有关信息,以及维护业务、使用指南、申请挂失、更改密码和个人理财等有关信息。

2.2 主要功能

“资讯通”查询服务系统由资讯通、查询软件组成。

1)新闻篇:本模块是实现查阅各类新闻资讯信息功能。类似电子公告板(BBS)的形式,动态与“校园一卡通”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信息。本模块在使用时,用户无需验卡、校验密码,只需点击相关的功能按键,即可方便的进入系统进行新闻资讯的查询和阅读操作。

2)卡户篇:本模块主要是用于持卡人查询卡片内的信息资料,便于卡户掌握个人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应用的有关资讯信息。并可进行卡片密码更改、卡片维护、挂失申请、个人理财等操作。本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刷卡、校验密码、系统通过个人卡片身份验证后,方可查阅到个人卡片上的相关信息,以及修改卡片资料等操作。

3)商户篇:本模块是实现商户信息的查询功能。便于商户掌握本单位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应用的有关商务信息。本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刷卡、校验密码,系统通过个人卡片身份证后,方可查阅到商户卡片上的相关信息,以及修改卡片资料等操作。

4)银行篇:本模块是实现银行信息的查询功能。系统采用图文声情并茂的形式,便于消费者了解银行机构的有关资讯。本模块在使用时,用户无需验卡、校验密码,只需点击相关的功能按键,即可方便的进入系统,查阅各银行的相关信息。

5)管理篇:本模块是实现用户单位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来进行查询了解,目的是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本单位在“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有关信息。本模块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刷卡、校验密码,系统通过个人卡片身份验证后,方可允许对享有特定权限的用户,对功能模块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及修改管理操作。

6)向导篇:本模块是实现向用户提供系统使用向导指南,以及系统产品简介,疑难问题解答等向导信息。系统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使用者掌握“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的有关资讯。本模块在使用时,用户无需验卡、校验密码,只需点击相关的功能按键,即可方便的进入系统,进行各向导相关信息的阅读操作。

7)管理软件:本系统管理软件全部安装在管理中心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上,客户端PC机使用管理软件时,可按权限范围直接调用。

3 领导查询服务子系统

高校领导及管理部门结合管理信息查询、后勤信息查询、消费信息查询等统计、分析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数据,有助于学校的集中管理,为领导制定学校的发展和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3.1 系统特点

1)资源共享。与“一卡通”平台的系统配置、人事、卡户、商户、通信、财务等资源完全共享。

2)系统可提供包括单位总体自然情况,“一卡通”卡户、商户、财务、安全及运行情况在内的6大项、32小项的各种管理信息,每种信息均可以6种图形(饼图、曲线、柱形、横形、面积、浮点)直观显现,便于用户查询。

3.2 系统结构

领导查询服务系统由领导查询PC机、领导查询软件组成。

1)网络结构:本查询系统的客户端领导查询PC机,可根据用户的权限,通过办公网络直接查询到相应的内容。

2)管理软件:本系统管理软件全部安装在管理中心的应用查询服务器上,客户端PC机通过查询界面,可按权限范围直接调用。

3.3 软件主要功能

1)参数设置。设置查询显示的各种参数。

2)领导查询。根据选择的查询类型及时间组合条件,分别按小时、日、月、年统计查询,以多种图形反映出该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3)日志管理。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日志监控,每隔5秒系统自动刷新显示日志资料;二是日志查询,查找系统自动保存的各模块操作记录,便于管理和追溯;三是日志维护,当日志量大了以后进行转移和维护。

4 电话语音服务子系统

通过公布统一的免费查询电话(经过连选服务)提供电话查询服务。本系统是通过电话实现用户IC卡的挂失和解挂功能、卡余额和年/月/日消费明细的查询功能。可以提供多达32路并发电话语音服务,在任一时间段内、每天24小时不间断为用户提供挂失、解挂,余额查询等服务,方便持卡人使用。

4.1 系统特点

1)资源共享:与“一卡通”平台的系统配置、人事、卡户、商户、通信、财务等资源完全共享。

2)语音播报清晰、明了,按键操作简单。

3)菜单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模块性强。

4.2 系统结构

电话语音查询服务系统由电话、语音卡、电话查询软件组成。

1)电话网络:本系统的电话查询功能可支持用户通过公用电话交换网络或者用户单位的私有电话网络与查询服务系统相连,即可简单便捷使用电话查询系统的服务功能。

2)管理软件:本系统管理软件全部安装在管理中心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上,客户端PC机使用管理软件时,可按权限范围直接调用。

4.3 软件主要功能

1)电话进行卡的挂失和解挂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挂失卡还是解挂卡的业务流程,系统将在业务流程处理完毕后报告具体的处理结果。

2)电话查询卡余额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该功能,系统将报告用户卡在当前日期的卡剩余金额。

3)电话查询卡当日消费明细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该功能,系统将报告用户卡在当日每个时间的卡消费金额。

4)电话查询当月消费明细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该功能,系统将报告用户卡在当月每天的卡消费金额。

5)电话查询卡今年消费明细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该功能,系统将报告用户卡在今年每月的卡消费金额。

6)电话查询卡历年的明细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该功能,系统将报告用户卡从注册当年至今年为止每年的卡消费金额。

5 补助业务子系统

5.1 系统概述

补助管理子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给学生发放的各类补助和补贴,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自助设备按规定的补助标准一次性转存到校园卡内,供持卡人使用。

5.2 主要功能

1)补助管理参数设置。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补助名单分配方式和参数自动分配补助名单。在领取补助前必须先进行补助参数的设置,否则不能领取补助。

2)生成有效补助名单,并将圈存数据导入。首先设置补助规则,然后按照消费人员的消费次数和补助规则生成补助名单和补助金额,最后通过导入银行圈存数据可以自动生成补助名单,并按照设置的补助参数自动分配到终端卡中。

3)对补助名单及领取的管理。领取补助必须有卡才可领取,无卡的用户将不能领取补助。领取补助可在系统中用读写器进行领取,也可通过下传名单到终端设备,持卡人在终端设备中刷卡领取。补助金额的发放和领取必须由领取补助人员唯一的工号或学号生成的补助名单为依据才能领取。

4)卡户补助情况领取结果统计。系统提供以批号分段、所属部门为条件的查询方式,分别按部门或卡类为分组条件,对各部门卡户的补助情况进行查询和报表汇总统计。查询补助的结果是按各部门的总人数进行统计的,主要包括:补助已领人次、已领金额、未领人员、未领金额、应领人次(已领人次+未领人次)和应领金额(已领金额+未领金额)等。

网上查询、触摸屏查询、领导查询、电话语音服务和补助业务等五个服务类系统的应用,完善了高校的一卡通系统建设,真正体现出了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结合点,给高校带来了一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飞跃,为高校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上海财经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应用案例》,中国物联网商城,2011.9.

[2]开尔瑞科技公司,《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方案》,中国安防网,2010.10.

[3]于九红、何振华,《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作者简介:

信用卡调查报告篇8

。1978年宽恕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卡特尔成员自我报告到反垄断法部门,报告自己的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1993年,公司宽恕政策被公布。美国司法部发托拉斯局会提供机会给第一个与它合作,并提

供证据的非法卡特尔成员,以避免受到惩处,且数额巨大的罚款。1994年,美国反垄断法部门了个人宽恕政策。个人宽恕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机会,让个人以避免监禁,罚款个人的处罚,如

果个人与反垄断调查部门合作,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司法部。

关键词:宽恕政策;公司宽恕政策;个人宽恕政策

中图分类号:F0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1. 引言

纵观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历史,在1978年,美国反托拉斯法部门了他们的第一部宽恕政策,但是这一部宽恕政策可以说是完全失败的,没有一个非法卡特尔被此部宽恕政策所适用。1978年宽恕政策的

主要目的是鼓励卡特尔成员自我报告到反垄断法部门,报告自己的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1993年,公司宽恕政策被公布。美国司法部发托拉斯局会提供机会给第一个与它合作,并提供证据的非法卡特尔

成员,以避免受到惩处,且数额巨大的罚款。2005年,总检察长助理斯科特・哈蒙德提到:反垄断部门的公司宽恕政策一直是该司的最有效的调查工具。与宽恕政策申请者所合作破获的非法卡特尔比使

用其他方案破获非法卡特尔多很多。①采取和实施有效的宽恕政策,有三个先决条件。这些先决条件是一个司法管辖区成功实施宽恕政策之前必须到位的必不可少的基石。首先,有管辖权的反垄断法对

于那些参加核心卡特尔活动的成员提供严厉制裁的威胁,以至于他们主动自我报告。其次,如果公司不提前自我报告,反垄断法部门必须让公司意识到调查的高风险。第三,整个司法管辖区的反卡特尔

执法程序尽最大可能必须有透明度和可预见性,让公司高度预见到他们与反垄断法部门合作揭发非法卡特尔的好处,和不跟反垄断法部门合作的后果。这三大基石 - 严厉制裁,被调查的极大恐惧,并在

执法有透明度的政策,是每一个有效的宽恕政策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

2. 公司宽恕政策

1993年的公司宽恕政策被改进,并且对于那些宽恕政策申请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司宽恕政策在1993年,它包含了两种类型,即A型宽恕政策与B型宽恕政策。A型宽恕政策适用在反垄断调查开始前

如公司具备了以下六个条件,非法反垄断活动调查开始前,宽免将授予给公司:

(1) 在公司提出证据的时候,反垄断法部门与此次反垄断活动没有任何信息及证据。

(2)该公司发现了卡特尔行为,并且迅速而有效的行动,以终止参与其中。

(3) 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该公司报告的不法行为保证坦率和完整性,提供完整的证据,与反垄断法部门持续合作,提供完整的信息和证据。

(4) 不当非法行为的供认是个整个公司的行为,而不是个别人或官员的孤立证词。

(5) 如果可能的话,该公司对受害方提供补救措施。

(6) 该公司并没有强迫他人参与活动,并且不是该卡特尔领导者,或者,卡特尔活动的发起者。③

如果公司已被公司宽恕政策所授予,同时它还可以申请个人宽恕政策。

3.个人宽恕政策

1994年,美国反垄断法部门了个人宽恕政策。个人宽恕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机会,让个人以避免监禁,罚款个人的处罚,如果个人与反垄断调查部门合作,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司法部。反垄断

法部门还提出了个人宽恕政策条件和要求,个人宽恕政策的要求如下:

个人宽恕政策将授予给反垄断调查开始前,将非法行为举报给反垄断法部门的个人,如果他们具备了以下条件:

(1) 在个人挺身而出,举报非法垄断行为的时候,该司没有收到来自任何其他来源所报告的非法活动的信息;

(2) 个人坦率和完整的报道不法行为,在整个反垄断调查过程中与反垄断法部门持续的合作,并且提供完整的信息。

(3) 个人并没有强迫他人参与非法活动,并且不是卡特尔的领导者,或者,卡特尔活动发起者。④

4. 结语

美国反托拉斯法部门前后了1978年的宽恕政策,1993年的公司宽恕政策以及1994年的个人宽恕政策。这些宽恕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揭发越来越多的非法卡特尔,并打击非法反垄断活动。显然这些宽恕

政策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并且有效,快速的揭发了更多的非法卡特尔。

参考文献

[1]S.Breathnach,“ Sweetening the carrot: the role of leniency programs in the fight against cartels” (2013),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Review,3,

[2]R. Incardona,‘The fight against hard-core cartels and the new EU leniency notice’ (2007),The European Legal Forum 1

[3]J.M.Connor,”Cartels fine severity and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2007-2011”,(2013),European Competition Law Review,7,8.

[4]S. D. Hammond,“Cracking Cartels With Leniency Programs,” OECD Competition Committee,Paris,France,October 18,2005.

[5]S. D. Hammond,“Cornerstones of an effective cartel leniency programme” (June,2008),Competition Law International,5.

[6]S.D.Hammond & B.A.Barnett,“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Antitrust Division’s Leniency Program And Model Leniency Letters”( 2008),Department of Justice.

注解:

①S. D. Hammond,“Cracking Cartels With Leniency Programs,” OECD Competition Committee,Paris,France,October 18,2005.

②S. D. Hammond,“Cornerstones of an effective cartel leniency programme” (June,2008),Competition Law International,5.

③The Division’s Corporate Leniency Policy and Leniency Policy for Individuals.

上一篇:消费观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近视眼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