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会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11-04 13:55:55

推介会发言稿

推介会发言稿篇1

今天,XX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司马坊商业步行街招商中心在此召开旺铺推介会,我应夏董事长的邀请来参加本次旺铺推介会,深感荣幸。在此,我代表XX公司全体员工向XX房屋开发有限公司领导表示感谢,并对司马坊商业步行街旺铺推介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住宅商铺是时下投资热点,商铺投资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商铺投资回报优厚,而且商铺是有形资产,价值相对稳定,增值期望较高,由XX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司马坊商业步行街,东邻刘家塘居民住宅区,南靠老邮电大楼,西与金沙广场和大统华超市隔街相望,北邻金沙影剧院,与一百公司、金都商厦对门相迎,该区域是XX的中心商业区,是高尚的商业阵地,是消费者的购物天堂,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地段好、升值潜力大,蕴藏着无限商机,是聚财的旺地,是商户创造奇迹的最佳经营空间。

工程的建设规模约3万5千平方米。其中:地下室8千平方米,商业旺铺约2万平方米,15层住宅一幢约7千平方米。开发业主——XX房屋开发有限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并对该工程的建筑施工寄予很高的希望,力求质量高、工期短,以取信于广大投资者。然而,该工程的建设规模之大,目前来说,XX无先例;施工条件之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因为该工程在城中心,东西两面临街,又紧临大统华地下商场,施工场地小,来往人员密集,安全防护设施多,装运建筑材料的车辆进出困难,夜间施工的可能性极小,所以要想高质量、快速度地完成该工程的建筑施工,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施工队伍,并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较好的施工管理、扎实的安全措施、严密的组织设计、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完全能与该工程匹配的施工机械,方能保质、按期地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如略有疏忽,必将对施工质量、施工工期、交房时间、商业信誉等带来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承接该工程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假如,我公司有机会承接该项工程,我们将选择最好的施工队伍,配备最强的技术力量,组建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制订出严密的施工计划和扎实的安全防护措施。我们有决心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爱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与建设方密切配合,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工程的施工任务,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树立XX公司的形象和品牌,为XX的经济发展再作新贡献。

以前十分流行的“一铺养三代”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又被许多精于投资的人奉为理财之道,目前司马坊商业步行街旺铺销售形势十分火爆,我也真诚地希望大家能踊跃抢势购卖,毕竟这里商机无限,“钱”景广阔!

推介会发言稿篇2

在求职面试时,大多数面试主持者会要求应聘者做一个自我介绍,一方面以此了解应聘者的大概情况,另一方面考察应聘者的口才、应变和心理承受、逻辑思维等能力。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自我介绍,他既是打动面试考官的“敲门砖”,也是推介自己的极好机会,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为了给招聘者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有必要在面试之前提前写好一个自我介绍稿。

二、自我介绍稿的类型

自我介绍包括口头介绍和书面介绍两种。书面的自我介绍有自传性质的自我介绍,如《鲁迅自传》《老舍自传》等;另一种是推介性质的自我介绍,主要是向用人单位推介自己。我们这里所讲的是推介性质的为口头介绍而提前准备的一种应用文。

三、自我介绍稿的内容

(1)要有称谓,这是出于礼节的需要,如“尊敬的老师”“尊敬的各位领导”.

(2)简要告诉对方自己的身份,这部分不必太详细,因面试之前招聘者对介绍者一般已有所了解;如果是临时应聘面试可以同时递上自己的个人简介。

(3)个人背景与经历的介绍,这方面可以包括家庭背景、学校学习、工作实践、社会经历等。

(4)个人工作模式、生活理念、未来设想等最能表现出个人特点的内容。

(5)针对工作岗位的需要表达还有适合工作要求的其他兴趣与特长。

(6)表示感谢的结语。

四、写作自我介绍稿应注意的问题

(1)写作自我介绍稿切忌写的呆板、平淡,没有展现个人特点,不仅要简要介绍自己身份,更要注重介绍自己的有关经历和成就,证明自己可以很好承担想应聘的工作岗位。要注重展现个人特点,甚至可以增加点文学色彩。

(2)自我介绍稿不能写成长篇大论,但也不能太简短,因为要求作这类自我介绍都有时间要求,长篇大论不仅准备时自己记不住,面试时会冗长哕唆,而且还可能言多必失绘人留下许多疑问;太简短又不能表达和展示自己。

推介会发言稿篇3

关键词:期刊;数字出版;编辑;职能转变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7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Gao Ronghui, Fan Hongy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function, mode of thinking and action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under the environment which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to digital publishing. Editors should increase the identification of authenticity of the manuscript on the base of the traditional editing proofreading, converte from selecting the manuscript to meta information, from using media to control the media, from sitting on the brand to enhance the brand effect, from post offices to promote reading, from the unconscious copyright to the importance of copyright. And editors also nee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Key words: journal; digital publishing; editors;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已渗透到信息情报传播的各个角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iPad、iPhone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出现等,开创了在线阅读、超文本阅读为特征的屏幕阅读时代,科技人员也越来越普遍地通过网络检索、阅读研究资料进行科技交流。医学期刊也被快速推入数字化出版时代,数字出版给编辑的业务流程、编排体例、编排格式等带来冲击。从传统的纸质变为虚拟的网络,虽然出版模式改变了,但功能是否发生变化了呢?传统出版方式下的编辑职能,转为数字化出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在数字出版的大环境下,医学期刊编辑应如何应对、如何利用传统的出版方式促进医学科技期刊的发展,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 在传统编辑审校稿件基础上增加了鉴别稿件真伪

到目前为止的医学科技期刊,是将医学研究的新理论、新疗法、临床体会、心得等通过论文的形式进行组织、撰写后,投给编辑部,通过编辑修改、加工,形成符合编辑规范的文稿,并印刷成以纸为载体的出版物,公开发表、发行,让更多的同行或相关人员了解、学习,起到将知识、信息广泛传播的作用。在稿件出版前的一系列过程中,作者的稿件虽具有原始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完整、科学、高质量的表现形式。编辑的任务之一就是对稿件进行取舍、对符合录用条件的稿件提出审稿意见、督促其尽快修改,对修改后仍不满意的稿件进行文字加工,使稿件质量、表现形式得以优化、提升,达到期刊的出版要求。

进入数字化出版时代,由于网络的发达,人们获取信息、数据极其便捷,稿件的不端行为日益凸显,科研的诚信问题包括科研过程中造假、重复发表、论文抄袭等越来越受到关注。编辑又增加了鉴别稿件真伪的工作,即通常所说的把关[1]。期刊的编辑、包括编委会在内的相关人员要对刊载的稿件进行质量控制、把关,去伪存真,通过同行评议、定稿会等不同方式,筛选有价值、高质量的稿件,这也是全社会的科研活动能公正、客观、有序进行的前提。

2 由选择稿件转为荟萃信息

医学期刊出版的固有流程是读者投稿,编辑通过初审、复审、外审、终审等一系列过程,根据稿件的社会价值、新闻价值大小,从中选出可用的稿件。根据期刊栏目的需求对决定采用的稿件进行加工、出版。选择稿件的过程基本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在数字化出版环境下,由于其载体具有海量存储、开放性、交互性等特性,加上同类期刊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优质稿源的去处较多。期刊编辑就必须改变以往“守株待兔”式的工作方式、习惯,从选题策划开始,千方百计通过市场调研、跟踪报道热点问题等多种方式、途径,聚焦学术前沿、突出期刊特色,以提高杂志的传播效果。编辑需要从大量的来稿中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稿件,因每篇稿件都有其自身特点,要考虑各稿件之间的关联性及其荟萃后可能产生的效果,通过专家评议,定稿会等讨论的结果,组成有相同主题的稿件群,以使期刊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传播效果。这一过程中,虽然作者是原创,但在成稿之前的一系列活动中,编辑起着在科技需求基础上再创造的作用。

3 由利用媒介转为驾驭媒介

传统的出版模式仅要求编辑能深谙Word、Adobe、Acrobat等基本的文稿编辑软件,掌握图表绘制软件等,就能对文稿进行相关专业的处理,即可完成日常工作。

但数字化出版要求编辑不仅能利用、而且要有驾驭媒介的能力。最基本的技术支撑是多媒体数字技术、计算机联网传输以及电信通道服务。编辑通过服务器处理、对所要出版的内容进行加工,直接传输到互联网上;读者通过个人电脑搜索、阅读,也可以使用较便捷的手持阅读器先从网上下载到阅读器上,再在阅读器上阅读。网络出版,直接从作者、出版者,到达读者,中间没有印刷加工过程,也没有发行环节。可以理解为同时就是发行。因此,其最大特点是快捷、直接。盈利模式,已没有物流、资金流的循环系统,只是以出版者、读者点击阅读,实行网上即时支付。但网络数字化出版,带来的只是出版形式的变化,医学期刊为学术交流而设置的初衷以及功能并未改变,所以,医学编辑的角色更加重要。在对学术前沿信息的收集、整理、更新过程中,可以阐发自己有价值的判读或取向;或客观公正地表达对相关稿件的评价等,促进与作者的互动与促进[2]。驾驭媒介的能力包括:①远程服务提高了稿件处理能力:在线稿件处理系统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作者投稿、读者阅读、编辑审稿、专家审稿等工作流程,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根据作者反馈、编辑自身的工作特点及流程要求不断完善各项功能,使该系统尽可能操作简便、直观易用。②充分利用数字化媒体的力量,对传统期刊进行开发、改革,延伸传统科技期刊的价值链,发挥传统期刊在医学传播领域的权威性、公信力等优势,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③充分利用网络、博客、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发挥虚拟空间的人际传播功能,加强不同研究领域、支分、维度的联系。聚集焦点问题,引发学术争鸣,使学术氛围更加活跃。读者、作者、同行专家都可以直接、便捷地了解期刊动态,及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促进期刊的迅速壮大和发展。

4 由坐拥品牌转为提升品牌效应

期刊品牌是科技期刊的无形资产,可反映期刊的发展潜力和长期的竞争力。以前总认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是“老牌精品”、有几十年的办刊基础,出版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毋庸置疑,所以只要循规蹈矩地持续下去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但事实上,仅有业务能力,对市场经营活动一无所知、不认真打造品牌也不一定能适应数字化出版的需求。

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能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特别需要品牌的影响力。期刊品牌作为出版专业的无形资产,能产生多重效应,这是传统出版者在数字网络化出版产业链中的立足之本。因此,医学编辑要树立品牌的经营意识,做好“把关人”,将期刊的质量视为第一生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如不端学术文献检测系统等审查来稿,保证出版质量。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期刊品牌的强化、再塑成为出版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开发高质量稿源的途径包括:①采用走出去、开门办刊的方法,积极参加医学各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学术活动,掌握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成果,争取通过会议约到优质稿源;②深入高校或科技机构,追踪重大项目的研究进展,组织参加项目研究的专家定向撰写某领域的稿件;③深入听取学术界、出版界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期刊的经营、出版、发行模式;④定期组织编委会、座谈会等相关会议,听取利用期刊发展的建议,开辟新栏目。找准期刊的定位,面向科技,从根本上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以强化期刊的品牌特色[3]。

5 由邮局转为推介导读

科技期刊以往的发行完全依靠邮局,发行费的40%归邮局所有,而且期刊丢刊、查无下落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进入网络时代,编辑部应积极开展与期刊营销有关的多种宣传活动,扩大营销途径。在邮局的基础上,编辑部可通过邮购业务,直接联系读者、作者,将杂志直接寄送到他们手里;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开放获取,建立更多联系;对专业群的读者重点突破,建立双向互动以增加发行。

期刊出版的终极目标是满足读者工作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办刊过程中应时刻树立尽最大努力让读者满意的服务意识。编辑是站在引领学科发展的制高点判别稿件优劣的,编辑的专业知识、信息掌握能力不仅是判断稿件的依据,也是编辑拥有的丰富而潜在的资源[4]。在期刊推介导读方面,医学期刊编辑应重点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导读的推介作用:一个好的编辑可以通过对文稿的审修,将自己对作者文稿的创新判断用文字以导读的形式置于文稿之前,除突出展现期刊重点之处外,还可激发读者进一步关注此文信息的兴趣。编辑通过导读,可使读者获得期刊的文本信息、及时了解专业动态资讯,提高期刊的传播效率。②期刊专号的推介作用:集结出版期刊专号是最能体现办刊宗旨及期刊编辑思路、学术敏感、文化积累和创新意识的。专号的选题策划可使期刊的当期发行量大大增加、知名度提高,也是推介和导读的最好方式。③对投稿作者进行论文写作培训:针对当今大学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定向培训,为期刊培养一批有专业潜力、高写作水平的忠实作者。

6 由无识版权转为重视版权

长期以来,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以纸媒为主,版权意识薄弱,甚至认为期刊的版权理所当然的归编辑部所有,对版权的保护问题处于无意识状态。但数字化出版的产业链中,内容的版权、授权、运营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法规的保护,普遍存在数字版权的利润分配不平衡、侵权盗版等问题,特别是数字环境下,版权保护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5]。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要更新版权意识,认识到数字版权与纸质期刊版权的分离,注意数字版权的合法取得和保护。

7 结语

作为中国的医学期刊编辑,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一份振兴中国传统医学的责任。医学期刊在传播科技新知识、新技术的过程中,也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做出了贡献。作为医学期刊的编辑,我们能做到不怀偏见、不因人废言、不看人选稿,只根据稿件判断其科学价值,使更多的科研人才能够通过论文的发表而脱颖而出。对中医中药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促使中医中药的相关研究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为医学期刊的编辑,应与时俱进,客观、公正、敏锐地从众多论文中甄别出符合医学发展要求的论文予以发表,在选题、组稿、审稿等过程中,发现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继祥.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李若溪.进化中的网络学术期刊[J].编辑学报, 2013,25(4):312-314.

[3]倪集裘.科技期刊“品牌”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16(2):226-228.

[4]夏登武.新媒体语境下科技学术期刊应重视“编辑立言”[J].编辑学报,2012,24(1):40-42.

[5]康建辉,赵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30-33.

推介会发言稿篇4

关键词:学术期刊;事先审读;概念;利弊;法则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00-02

审读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编辑出版界持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通过百度搜索和中国知网开展相关文献调查表明,关于审读的研究涉及到了审读主体、审读客体、审读制度、审读活动等诸多方面和环节,但对事先审读这一客观存在的业内现象,则较少有人提及,也没有发现专题研究的文章。今不揣浅陋,试对学术期刊的事先审读作以探析。

一、事先审读的界定

《报纸期刊暂行审读办法》(简称《办法》)认为,报刊审读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报刊主管单位在报刊出版后组织有关人员,依法对报刊出版质量进行的审阅和评定,是报刊出版事后管理的重要制度。《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简称《规程》)则指出,审读活动贯穿出版工作的全过程。在选题、组稿过程中的审读是事先审读,图书出版后的质量检查是事后审读。图书出版存在事先审读,报刊出版也可以认为存在事先审读。其理由是:主动策划组织的稿件应该事先审读。杜绝不了的关系稿、人情稿一般也要事先审读。国外高水平的科技期刊则有预审制度。尽管国内较少采用,但也有研究者建议试行同行专家推荐制。《办法》和《规程》的理解,前者较为狭义,后者较为广义。在审读实践中,还有三个中间层次的认识。一是指出版后审读(或称印后审读),不仅包括管理部门组织的审读,也包括编辑出版单位组织的审读;二是指定稿组版后的审读,包括扫尾性审读(或称印前审读)和出版后审读;三是指正式收稿后审读,涵盖了编辑流程中的所有审稿及其后的审读。也就是说,关于审读的概念,编辑出版界至少有五种不同的理解。

学术期刊的审读活动,可类比图书审读分作三个阶段。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报刊主管单位以及编辑出版单位组织的出版后审读是事后审读,出版流程中的责任审读和出版单位组织的交叉审读、专家审读是事中审读,稿件在没有正式收稿进入审稿流程前的审读就是事先审读。依此界定,学术期刊事先审读没有进入规定的审稿程序,审读人的审读活动不是份内工作,性质上属于个体帮扶行为。但事涉出版单位相关人员,对出版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纳入业界研究的视野。

二、事先审读的分类

(一)按事先审读主体分

学术期刊事先审读主体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核心层事先审读,包括在岗在编的责任编辑、内务编辑、副主编、主编接受的事先审读。作为出版单位的内部人员,对期刊运作规程非常了解,能给作者提供全面、详实的建议。紧密层事先审读,包括编委会成员、栏目主持人、相对固定的审稿专家接受的事先审读。作为专家级人员,与出版单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在学术指导方面很有优势。松散层事先审读,包括编辑出版界同行、专业研究同行等接受的事先审读。或是从事编辑职业,或是从事专业研究,对业界情况比较熟悉,和出版单位也有一定联系,能为作者提供有效的建议。

(二)按事先审读客体分

学术期刊事先审读客体有邀约稿件、自荐稿件和推荐稿件。有的学术期刊经常开展选题策划活动,向专家主动约稿、组稿。专家一般和邀约者联系互动。尽管主要任务是组织稿件,可以不承担审读的责任,但邀约者收稿后都要事先审读。这既是对专家的尊重,也对稿件有了初步了解。有的作者与审读人有直接交往,打个电话、发个电子邮件很轻松就将稿件传给审读人,希望帮助发表。还有的作者通过领导、专家或同事、朋友推荐,转给出版单位相关人员事先审读。

(三)按事先审读介入时间分

有选题时介入、研究时介入、写作时介入和完稿后介入。学术期刊事先审读涉及的多数稿件是完稿后交给审读人事先审读。也有少数作者因与审读人相熟,可能有了研究选题、研究方案或是写作提纲就开始书面或口头与审读人研讨。这是介入较早的事先审读。

(四)按事先审读结果分

来到审读人手中的稿件,选题各种各样,质量参差不齐。审读人审读后,一般都会形成审读意见,并反馈给作者或推荐人。结果大致有三种:或建议修改后正式投稿,或建议转投他刊,或建议作者弃稿重新选题。

三、事先审读的利弊

做好审读工作,可以发挥引导示范作用、监督警示作用和沟通交流作用。通过审选题、审方法、审材料、审结论、审写作,审读人对稿件不仅形成了总体评价,而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开阔作者的思路,丰富作者的知识,提升作者的修为。尤其是青年作者往往受益匪浅,甚至有茅塞顿开之感。事先审读对学术期刊也有一定的好处。事先把关将一些劣质稿件及早挡在门外,不再进入审稿程序而浪费人力。事先退修则有利于提高稿件质量,加快审稿进度,壮大作者队伍,塑造刊物形象。同时一定程度上还能优化审读人的人际环境,对增加审读经验、提高审读水平不无裨益。

事先审读对审读人和期刊质量也是一种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对审读人和学术期刊都可能弊大于利。审读人一般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事务繁杂,责任较重。除了策划邀约的稿件,事先审读多是被动的、不得已的。占用时间,耗费精力,审读人往往有苦难言。若当面回绝,或敷衍了事,就会“得罪”作者或推荐者,影响个人声誉和人际交往。个别审读人有时草草审读,或是放弃审读,违反规定打招呼,开绿灯,让一些事先就应退回的稿件进入审稿流程,浪费其他审读人和编辑的时间,甚至最终见诸刊物,对学术公平、内部管理、期刊形象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事先审读的法则

(一)正确认识

人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情感属性。一些作者或推荐人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审读人帮忙看稿,在情理之中,属正常交往。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处理好需要事先审读的稿件,尤其是与作者或推荐者的关系,能使审读人收获一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反之则会令人沮丧、失落。尽管作者或推荐者年龄、性别、职位、专业、学识、修养等背景不同,必然造成其与审读人沟通交流的场景差别。但作为利益相关的一方,审读人首先应坚持客观标准,服从原则,同时把人与问题分开,提出明智、有效而又友好的选择[1]。既坚守出版者的立场,尽好把关者的责任,又以稿为媒,与人为善,扮演好帮扶者的角色。

(二)从容应对

不论是领导、专家,还是同事、朋友,审读人原则上应热情接待,积极回应。这些稿件有可能不合期刊的方向,也有可能质量较差。审读人也可能工作忙、时间紧,或者由于稿件专业性很强,存在审读困难。对此可以向作者或推荐者略作说明,但不宜当面拒稿,扫人兴致。也不能忘记事先审读属个人行为而非组织行为,擅自越权同意发稿,给正式审读工作造成被动和混乱。在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享有一定话语权的事先审读人更要以身作则,慎之又慎。

(三)适时审读

审读学术稿件不同于阅读通俗文章,是一件费时费心费力的事情。为了节省自己和作者(或推荐者)的时间,笔者曾尝试当面即时审读。实践证明,这种快速审读法很难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评判稿件的语言也不易准确到位,且有草率应付之嫌,双方感觉都不理想。做一件事,就一气呵成做完[2]。审读学术稿件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整块的时间,集中精力细致审读,直至形成书面的完整的审读意见。审读意见不能过于简单,应做到内容齐备。审读时间也不能拖得太久,超过了双方的心理预期,不可避免地就会在双方的交流上产生阴影。

(四)主动反馈

形成审读意见后,一般不宜着急回话,应沉淀数日,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做到委婉、清晰和全面[3]。反馈意见不仅是对稿件的评判,更要重点体现对稿件的建议。反馈方式可根据情况进行面对面约谈,也可采用手机短信告知对方已审读完毕,并将审读意见发送电子信箱供作者或推荐人参考。由于处于有利的一方,审读人有时会将稿件审读意见放置一旁,等候作者或推荐人再次查问。这种不对等的交流方式,应考虑谨慎使用。既然审读工作已付出了劳动,把审读意见主动反馈给作者或推荐人,将会赢得尊重,增进感情。

(五)圆满作结

建议退修的稿件,有的还会请审读人再次审读,甚至再三审读。只要审读人保持足够的耐心,最后总会修成正果,达到双方基本满意。建议转投他刊或是建议废弃的稿件,更要当心一些。有的稿件质量不错,但与本刊宗旨不符,审读人根据信息和经验,可建议投往他刊。有的稿件选题没有价值或价值太小,没有刊发必要,审稿人应建议及时放弃稿件,在选题上给予点拨指导。也有的稿件基础较差,凭作者实力改不出来。审读人应向作者或推荐人讲明期刊发稿标准,指出作者及稿件的一些优点,建议作者在存在的短板方面多下功夫,有了相对成熟的稿件,再投送本刊。

五、结 语

事先审读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或多或少都要面对的事情。要处理好事先审读,重在把握三个意识:一是角色意识。事先审读人承担的是帮扶人角色,而非正式流程中的审读人角色,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对审读流程的负面影响。二是资源意识。事先审读的联系人(作者或推荐人) 是资源,稿件是资源,时间也是资源。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源是事先审读人必须明确的理念。三是规范意识。经过事先审读的稿件,要按规范进入流程层层把关。即使时间性特别强的稿件,可以要求加快审读速度,但不能跨越审读环节,破坏审读程序。只要树立职业自觉,堵疏结合,以疏为主[4],做到意识明确,方法得当,结局自然,学术期刊事先审读就不会产生心理的负担,而成为人生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美)罗杰・费希尔,威廉・尤瑞.谈判技巧――利益、选择与标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德)洛塔尔・丁・赛伟特.把时间花在刀刃上[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3]陆宜新.向作者转达审稿意见的方法分析[J].编辑学报,2013(2).

推介会发言稿篇5

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清明节讲话稿发言稿模板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清明节讲话稿1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开始于周代,每年冬至后108天是清明节。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清明节又叫寒食节。

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感人的由来。传说晋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饿昏了,他的随从介子推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烤着给晋文公重耳吃。晋文公重耳执政后,重赏那些有功之臣,却忘了赏介子推。有人提醒说也应赏介子推。晋文公重耳带着大臣去赏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躲在绵山上,有人提出烧山,因为介子推那么孝顺,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晋文公重耳和随从上山去看,只看老母亲和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树上烧死了。晋文公重耳非常伤心,下令从此以后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所以这一天叫寒食节,又叫清明节。

关于清明节有许许多多的习俗,有祭祖,扫墓,踏青,植树。清明节这天爸爸,妈妈还去纪念逝去的先人,去给逝去的先人扫墓。清明节这天我们还要植树,俗语说的号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都。清明节后天气渐渐暖和,农民伯伯也开始抓地了。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在清明节这天去缅怀那些革命先烈让他们在地下安息。

2021清明节讲话稿2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关于它的由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个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

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佳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儿童更不忘记他们!

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

2021清明节讲话稿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本周我们即将迎来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也是新假期制度实行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

清明既是节日也是节气之一,这是一个与二十四节气重合的节日。每年4月5日前后,我国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这时我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清明节祭扫的起源,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土葬,由于土葬后的水土流失,因此每年定在清明节时祭扫祖先的墓地。同时结合清明节时的气候特点又可以进行踏青活动,放风筝等等,可以说是一个既肃穆又轻松的节日。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并且将一直持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不但我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例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祀。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今年的清明节放假,说明国家开始重视我国传统节日了,不久前,清明节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8年开始我们不仅能在清明节享受到假期,新的假期制度更是加入了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必须思考,传统节日对于我们究竟意义何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特定的传统文化,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凝聚这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能将这些传统节日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如端午节只是吃一个棕子、中秋节只是吃一个月饼等,如果那样,就失去了这个节日的意义,失去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失去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2021清明节讲话稿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在春的怀抱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节是人们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发愤学习,立志成才。

在这一天,我们来到烈士陵园拜谒那些长眠的英雄。远逝的画面已载入历史,他们英雄的壮举已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烈士纪念碑前,阳光下纪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仿佛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去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还是要让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是,在缅怀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各地正在大力倡导文明、环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习正在逐渐消退,我们要以一种文明环保的方式,纪念那些革命烈士与亲人。

大家可以同家长一起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国家为清明祭祀设定了法定假日,说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

大家可利用这次清明节祭祀活动,走进广阔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去用心感受阳光的柔媚、清风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过清明节,也有一定的规矩,而我们又该如何过清明节呢?

首先可以追思过清明。我们可还记得,在西安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灵魂在静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风在飘荡。我们倡议,通过开展“唱红歌、祭英烈”的方式,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抒壮志活动,颂扬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学的节日生活方式。

再者是节俭过清明。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绿树,表达缅怀;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我们提倡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老人逝去时丧事简单处理。

而主题是绿色过清明。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除祭奠先人外,还有一些放风筝、荡秋千、春游等习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时,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减少鞭炮燃放、焚香烧纸,不抛撒冥币,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洁卫生,共同维护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

同学们,请把对国家的报效之情;对先人的报答之意;对亲人的感激之心;用你们文明的行为表达出来吧!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都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文明的城市,创建一个绿色的家园吧!

谢谢大家!

2021清明节讲话稿5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__革命烈士墓。

感谢上级领导安排,使我有机会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让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净化。

面对着英雄的墓碑,我心情激动,思绪万千。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五十年前的一副场景:一群新四军战士,被无数的受蒙骗的群众围追堵截,他们为了不伤害无辜群众,始终不放枪不还手,而是耐心的做群众工作,直至全部壮烈牺牲。他们严守革命纪律,爱护人民群众,甘于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永垂不朽,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由此,我想到更多的为解放全民族,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们。如李大钊、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王成等等。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多灾多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三座大山。无数革命前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二十八年,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生活在繁荣、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比较好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练就一身本领,长大后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红花无情笑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你们与大地永存。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

革命先烈们,你们安息吧,我们将从你们身上汲取无穷的精神和力量。

推介会发言稿篇6

[关键词]青年编辑 互联网时代 职业素养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编辑人员的日常工作、学习方式乃至理念都已经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编辑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专业人才,具有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特点,是为出版社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生力军。青年编辑要实现人生价值,应树立正确的媒介观、信息技术观以及人际交往观,并完善相应的职业素养,将自己塑造成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一、媒介素养信息的收集、整理与诠释是编辑职能中所包含的最古老、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涵。

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观点,他认为,媒介决定信息的表达方式,进而决定信息的内容和结构,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感知。互联网时代出现了空前丰富的媒介形式,如网站、博客、播客、论坛等,也提供了空前海量的信息,编辑既是为受众定制媒介内容的传播者,又是各种媒介信息的接收者,这种双重身份对编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职业的媒体人和高度运用媒介的群体,青年编辑尤其需要具备正确的媒介观和专业的媒介素养,包括对媒介的鉴别力、批判力、审视力等,善于从媒介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完成信息的提炼、加工和再传播,从而履行好“把关人”的职责。具体讲,青年编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运用网络媒介。

1.通过网络开展策划和推广活动随着我国出版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编辑从过去的“坐着卖书”转变为“跑着卖书”,编辑人员在市场推广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而互联网为编辑开展市场调研、选题策划、宣传推广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平台。首先,编辑可以通过出版社门户网站、电子邮件定期新书信息、活动通告、会议通知等。进而,编辑可以整合互联网资源,捕捉市场时机,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活动。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2002年推出新书《海边的卡夫卡》时,就通过一个专门的网站,与该书读者进行了广泛的网络互动,共同讨论书中的各个细节,解答读者的疑问,甚至新作品信息,并将这些互动内容集结成一本刊物《少年卡夫卡》。这一作者亲身参与的推广行为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提高了读者的忠诚度,也为出版社带来了良好的效益,获得了巨大成功。国外大部分教材都有与之配套的网站,作者通过其提供学习资源、答疑等,这一做法近年已被一些国内作者所借鉴。随着豆瓣网等Web 2.0网站易起兴起,在书友圈子中以书评形式来推介新书,利用网络口碑传播来达到传播效果,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2.通过网络助力书稿编辑过去编辑在审读书稿时,若对作者援引资料、名词术语或定义有疑问,常常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查找某本相关书籍,甚至需要在书中逐页逐行查找,十分费时费力。若能巧妙利用网络资源,则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求证和考据的工作量。例如:对标准、政策、法规性文件,可以在政府部门网站上找到其目录甚至全文;对计算机软、硬件产品标准名称,可以在厂商网站上查到其注册商标名;对生僻的专业名词、术语等,可通过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工具检索到相关解释;作者提供参考文献条目不完整时,可通过相关出版社网站或在线学术期刊数据库搜索到原始文献数据。

而随着电子图书馆的普及,这种资源必将越来越丰富。例如,过去文史学科编辑常常需要查阅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如今已能够通过一张光盘轻松找到所需内容;过去需要翻阅许多字典才能找到的生僻字,如今通过“汉典”这样的免费站点就可以查阅。3.通过网络进行在职学习编辑工作以实务、经验为主,除了掌握基本业务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锻炼和积累经验,因此编辑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新闻出版总署就明确规定在职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应不少于12天。长久以来,编辑的成长主要依靠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而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特点对编辑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编辑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网上教育的使用率仅为16.5%,远远落后于网络娱乐的人数比例,可见大多数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还局限于其娱乐功能,并没有意识到网络教育的优势。事实上,互联网为编辑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这里的“学习”既包括在网上参加专门化的课程培训,也包括编辑在网上进行的一切与自身发展有关的翻阅学术期刊、浏览相关国内外资讯、了解行业及学科的最新动态等行为。

二、信息技术素养信息素养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必备的重要素养,计算机操作技能则是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

在出版业信息化的大趋势下,青年编辑要做有心人,无论本专业是什么,都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来高效地完成编辑工作。更进一步,青年编辑还要对信息技术与出版的关系有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眼光,而不是落在形势后面被动地追赶。1.熟练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常用工具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机安全软件等。但青年编辑不应局限于基本操作,而应努力使软件切实服务于工作。例如,Excel软件除了用来记录数据资料之外,还可以用来分析数据,甚至可以用来管理工作进度。笔者所认识的一名编辑就非常擅长使用Excel来管理工作流程。不同的书稿在他的Excel工作表中显示为不同颜色的进度条,进度条上方标明书稿的合同签订、插图绘制、封面制作、一审、二审、三审等关键节点,进度条随书稿的进展情况实时更新。

再如,PowerPoint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款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功能很强大。编辑应该遵循PPT简洁、重点突出的制作原则,尽可能地用图表代替文字,采用便于阅读的配色方案(如蓝底白字或白底黑字),整个文稿中采用的字体不应超过三种,尽量使用30磅以上的字号,制作出规范美观的PPT。此外,编辑人员掌握抓图软件、Photoshop、文字编辑软件等的使用,有利于对作者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避免作者交来不合格的稿件;熟练使用视频和音频处理软件则是多媒体技术编辑、网络编辑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2.了解各种编辑、排版软件特点,掌握专业工具软件目前,排版公司使用的排版软件种类繁多,如方正、Illustrator、InDesign等,每种软件均有各自的优势,编辑若能对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加以了解,不但能够在书稿后期制作阶段与排版人员进行顺畅的沟通,还可以根据不同书刊的特殊要求,预先选定适合的排版软件,以达到理想的出版效果。此外,不同专业的编辑也应基本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常用软件,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的3ds Max、机械专业的AutoCAD、数学专业的Matlab等。3.学习HTML/XML语言基本知识数字出版、按需出版的前提是将固化的纸质资源转换为可反复使用的数字资源,将多种媒体内容数字化,在内容管理平台上进行资源的拆分、标注、管理和。要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挑战,青年编辑还应学习基本的HTML/XML语言知识,在数字化内容加工中发挥一技之长。

三、人际交往素养电子邮件和MSN、QQ、SKYPE等即时通信工具为人际沟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过去编辑需要时常登门拜访作者、当面交流书稿问题,而今天许多类似的务通过网络就可以很方便地完成。

网络交稿、在线洽谈、在线审稿及修稿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编辑的选择,出版社内各部门人员的沟通同样可以通过网络工具来进行。互联网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双方的成本,使工作流程变得更为顺畅、快捷。青年编辑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网络时代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

1.与作者的全方位互动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作者年轻化的趋势明显,不少作者身兼数职,社会工作繁重,写作时间有限,使得交稿质量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编辑加强对作者的把控能力,才能促成优质作品的顺利诞生。青年编辑应充分运用网络的便捷性,将与作者的联系日常化。例如,用邮件组、手机、MSN等工具,定期给作者发送问候邮件和短信,逢年过节发送电子贺卡等,通过这样的举手之劳就能有效地增进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当然,要与作者建立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为长期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还需要长久的耐心经营。

2.与书稿各环节人员的沟通及协同工作编辑并不是孤立地工作,任何稿件的出版都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编辑在拿到作者交来的稿件后,就要紧锣密鼓地开展专家审稿、插图绘制、文字加工、装帧设计、排版、校对、印刷乃至市场营销等一系列工作,这其中编辑的平衡和协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编辑要像一根线一样穿起各个环节。尤其在项目制的工作流程中,更是要求编辑具有项目管理

推介会发言稿篇7

[关键词] 香港《译丛》杂志 翻译出版 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88-05

Renditions in Hong Kong and Its Translation-publ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Ge Wenfeng Li Yan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Abstract] Renditions is an English magazine in Hong Kong,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translating and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est.In the past four decade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it develops a typical pattern of Chinese culture’s“going-out”:extensive and non-ideological translation selection,Chinese-western translators with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s,accepter-oriented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actics,international and dependent publication and distribution.Therefore,this is of great enlightening and reference to the magnificent Chinese culture “Going-out” policy.

[Key words] Renditions (Hong Kong)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Chinese Culture“Going-out”

苦心经营半个世纪之久(1951―2001)的《中国文学》杂志(外文版)及其《熊猫丛书》早已停办。《大中华文库》(汉外对照)工程(1995―)已经译介图书100余部。遗憾的是,“这些典型的对外翻译传播杂志和丛书,除极小的一部分外,并没有促使中国文化切实有效地‘走出去’”[1]。那么,翻译出版这一条“中国文化‘走出去’”宏伟战略实施的必由之路究竟应该如何走?

在香港,却有一份汉英翻译杂志,通过主办期刊、发行图书,成功探索出一种中国文化“走出去”模式,它就是《译丛》(Renditions)。

1 向世界译介中国:《译丛》传播中国文化40年

1970年代,在香港“中文运动”争取中国语言文化合法地位的呼声中,1973年《译丛》杂志在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中国与西方”为宗旨的香港中文大学创刊,由该校翻译研究中心主办。《译丛》定位于“雅俗共赏”的纯粹文化品格。《发刊词》称“《译丛》致力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满足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以中国的视域向其提供原始素材”[2],以达到弘扬中国文化,搭建西方读者阅读中国文化之桥,裨其体味文化翻译艺术魅力的创刊目标。每期期刊(半年刊)15万字,从未脱刊。截至2014年,共出82期(含14册合刊,计28期),涵盖中国古今2000多年的文化――尤其是文学领域。在西方,大众读者将其视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门户,专家学者则认为它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中国文学翻译研究学术阵地。《译丛》期刊以上乘的刊文质量在国际社会赢得了良好声誉,被华盛顿、伦敦等地的著名图书馆长期订购、收藏,“部分译作被国外大学选为教材,被誉为‘洞察中国文学的窗口’”[3]。英美等国的权威文学选集,如“企鹅丛书”与《哥伦比亚现代文学选集》都有其译作入选。

《译丛》杂志社分别从1976、1986年开始,出版《〈译丛〉丛书》(Renditions Books)与《〈译丛〉文库》(Renditions Paperbacks)系列图书,至今已经不定期出版41部。每部的海外发行量均在2000册以上,就中国文化翻译图书而言,是很不错的外国销售量。有学者分析英语世界(1970―2013)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图书的影响力,前114部作品中(59家出版机构)有5部《译丛》图书上榜。它们弥合了文化差异,成功进入英语读者的阅读视野,也为“莫言、王安忆、韩少功等人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起到了关键的窗口作用”[4]。

41年间,《译丛》杂志社发行的区区82期期刊、41部图书,其海外影响缘何如此深远?它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模式有何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笔者拟作一次系统的梳理与考察。

2 推介什么:《译丛》办刊栏目、专号与图书选材

香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其特殊的历史渊源与地理环境赋予《译丛》出版人“文化自觉”意识,这直接影响着《译丛》的选材。《译丛》同仁对中国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及发展趋向”[5]。所以,他们懂得如何选材才能构建起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译丛》的译介选材风格始终如一,“即使对比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也不觉得它有‘激烈、动荡’之感”[6]。

我们可以从《译丛》办刊栏目(含特辑)、专号与图书选材中洞悉它推介的内容(表1)。

表1 《译丛》文章体裁分类统计表(1973―2013)

《译丛》期刊有常规栏目与专号,辅以少量特辑。相对稳定的栏目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杂论》,主要是文学译文发表的园地。从春秋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北岛的《你在雨中等着我》,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到莫言的《养猫专业户》,从元代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到曹禺的《雷雨》,从西晋李密的《陈情表》到冰心的《小橘灯》,全部为历代中国文学的精华篇章,涉及中国古今600多位文化、文学名人。《杂论》专栏涉及“专论”“纪事”“民间文学”“史料”与“杂俎”等体裁,每一期主题较为集中,如《红楼梦》、《诗经》、中国书画的赏析解读,均聚焦于中国经典,间或阐释英译的原则与方法,旨在成功传译中国文化的精髓。专号(Special Issue)是《译丛》期刊的一大特色,共推出42期,计29册(含26期合刊)。“小说专号”共8期6册,含“古典小说”“通俗小说”“中国科幻小说”等;“诗文专号”共8期4册,如“曲子词”“诗与诗学”“古典散文”“古代书信”;“地区专号”共7期4册,分别为“香港”“当代台湾文学”、“90年代的香港”与“香港散文”;“年代专号”共6期5册,主要为“中国当代文学”“20世纪回忆录”“知青”“乡村文学与‘’”“明清文学的暴力”;“人物专号”共5期4册,即“张爱玲”“王昭君”“胡风、秦兆阳与高尔泰”“杨绛”;“艺术专号”共3期3册,为“戏剧”“艺术”“中国电影”;“女性专号”共3期2册,包括“当代女性作家”与“中国传统女性”。另外,2000年的合刊为“国人的西方印象”专号。期刊出过7次“特辑”(Special Section),分别为“鲁迅”“冰心”“新加坡汉诗”“香港新诗”“台湾新诗”“香港古诗”与“‘七零’年代”。这些特辑以占当期半数以上的篇幅集中译介某一主题的文化、文学,内容紧凑,重点突出。

“《译丛》丛书”辐射诗歌、历史、文集与散文等领域,尤其重视古典诗词,共出图书5部,如《无韵之乐:中国古词》(1980)、《金色年华五季:一位田园诗人》(1980)、《二十五位唐代诗人》(1984)、《诗中的手足情:汉诗与诗学》(1985)及《中国古词银库》(2003)。文学选集也是推介重点,有《老舍与陈若曦合集》(1980)、《中国通俗小说集》(1984)、《新中文创作选集》(1984)与《20世纪香港文学选集》(2008)。丛书中有3部中国历史译著:《翻译往事:华夏简史》(1982)、《史记》(1993)与《摩登时代:启蒙简史》(1996)。另有《唐宋家》(1979)与《古今散文》(1999)两部散文译作。《〈译丛〉文库》是《〈译丛〉丛书》的姊妹系列,分属5个不同的主题。“当代小说”的11部译著重点推介了黄春明、王安忆、张爱玲、张抗抗、刘索拉、遇罗锦、刘心武、莫言、韩少功等的当代小说家。“香港文学”的5部著作集中介绍了刘以鬯、西西(张彦)、吴丹等7位现当代作家作品。“现代诗歌”4部译集的作者分别是卞之琳、杨炼、舒婷与顾城。“古典文学”4部图书介绍的是古诗词选译、《杜甫入门》和李渔的剧作。“女性作家”的3部作品译介了五四时期与当代香港、台湾的女性文学。

由此可见,《译丛》的取材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古代与现当代并重,突出近世文化、文学。例如,《译丛》译介小说362篇(部),古代与现当代小说分别为62、300篇(部)。尤其是《译丛》图书的“古典部分选材较有系统,品种虽不多,却很精致”[7]。第二,“”的作品均有选用,重视港台的推介。在300篇(部)现当代小说中,大陆、香港与台湾分别有91、87、65篇(部)。第三,坚守独立的文化风格,坚持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调和持中”精神。《译丛》的非官方基础与纯学术取向。这适合国外的阅读市场,也是《译丛》成功的原因之一。而式微的《中国文学》杂志恰恰“取材多是政治色彩浓厚的官方文学,……它的影响力自然就无法和《译丛》相比”[8]。

3 谁来著译:《译丛》译者与撰稿人群体

历任主编、编辑顾问与编委会成员既是《译丛》杂志稿件的把关人员,又是《译丛》的主要译者兼撰稿人群体。他们学贯中西,国学与西学修养深厚,中英文著译能力娴熟,海内外求学、任职经历使他们具备多重文化身份(见表2)。在中外文化的双重滋养下,《译丛》的著、译队伍成为会通古今、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使者。

表2 《译丛》历任主编概况统计表

其中,乔志高(又名高克毅,1912―2008)与宋淇(又名林以亮,1919―1996)是《译丛》杂志的创刊人,也是第一、二任主编。乔志高主编杂志近10年,早年专攻新闻与国际关系专业,擅长文学翻译。高译美国文学经典数部,赢得了翻译界的高度评价。他为《译丛》翻译、撰写文稿12篇,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等内容。宋淇是香港翻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在并举各类文化体裁的同时,竭力推广诗歌的传播,主编了《译丛》图书《无韵之乐:中国古词》(1980)。闵福德(John Minford,1954―)是英籍汉学家,他翻译的《孙子兵法》在西方最受欢迎,其与岳父、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斯(David Hawkes)合译的《红楼梦》最具影响力。孔慧怡(1955―)主编《译丛》长达20年,期间,期刊“重磅推出专号和特辑,规模极大程度地接近了文学选集的编辑”[9]。孔慧怡身体力行地进行翻译实践,《译丛》期刊刊登她的译文、来稿近70篇。她的11部文学译著占《译丛》图书的1/4强,多为女性作家的代表作。她关注被边缘化的女性文人群体,意在重写女性文学史。2007年7月,王宏志(1956―)接任第五任主编,他是著名翻译与文化研究学者,专著与论文成果丰硕。

编辑顾问与编委会是《译丛》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干力量。这些编译人员一般保持在25―30人,海内外人数相当,且具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国内主要有黎翠珍(Jane Lai)、赖恬昌(T.C.Lai)、黄国斌(Kuo-Pin Huang)、余光中(Kwang-chung Yu)、刘绍铭(Joseph Lau)、张佩瑶(Martha Cheung)等学者、诗人、艺术家兼翻译家。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集中在历史、文学、艺术、文化等领域。国外的编委成员和顾问多是耳熟能详的汉学家、翻译家。例如,英国汉学家卜立德(David Pollard)以英译中国古典散文的“浑然天成”而闻名。澳大利亚汉学家、翻译家杜博妮(Bonnie S. McDougall)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极大地引导了海外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潮流。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唐诗研究与翻译是美国汉学界的权威。还有很多成功英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汉语文学作品的西方翻译名家成为《译丛》的重要撰稿人,如高行健《灵山》的澳大利亚译者梅布尔・李(Mabel Lee)和莫言《生死疲劳》的美国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数十年来一直以《译丛》为渠道,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文学。

《译丛》也大量吸收世界各地撰稿人的稿件,形成了一支400人左右集编、译、写于一体的版权人群体。他们作为《译丛》的著译主体,构建了一个跨学科、国际化与公正的文化交流平台。各专业的中西译者、撰稿人的参与,研究与翻译同步进行,保证了《译丛》通俗性与学术性共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西方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中外学者使《译丛》具有专业性、严肃性与权威性,出身新闻界的第一、二任主编及英美文学界的撰稿者则使杂志具备普适性、通俗性与可读性。

4 如何译介:《译丛》的翻译与诠释策略

“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出版方针,决定了《译丛》的翻译与诠释策略始终以外国读者的接受为第一要义,亦即所谓译介的受众意识。依据读者接受能力与文化交融程度而采取灵活的译介策略,是《译丛》的成功经验之一。

4.1 归化、异化翻译方法相得益彰:小说《海上花列传》的翻译

小说因其趣味性与娱乐性成为主要选材。自然地,译文的可读、流畅与否成为读者能否接受的关键。《译丛》的小说翻译结合了归化与异化的方法:悉心淡化原作过多的“异国情调”,以方便读者的理解与认同;大量保留原作的陌生感与异质性,以满足读者对原汁原味的中国叙事的期待。张爱玲的《海上花列传》译文便是典型个案。

《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以晚清上海的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百态。译者首先删除了原作自序、例言和跋。身为小说家,张爱玲认为,这些内容既冲淡了原作的品质,又妨碍了读者的阅读。“拙劣地模仿《红楼梦》,却无它的韵味与新意。……令外国读者生厌,不忍卒读。我关注其海外接受,故而斗胆将其漏译”[10]。译者大刀阔斧的删节巧妙地隐去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冗长的“楔子”,契合西方现代小说的可读性模式,是归化译介策略。原作的对话场面很多,是人物个性最直接的体现,语气情感与声音形式的传达依赖于译者恰当的翻译手法。赵朴斋、张小村二人与青楼女子的戏谑对话真切地译为:

Seeing Hamlet, she (a middle-aged maid) also said,“Ah-yo, its Mr. Chang! We thought you were never coming. So you do have a conscience!”“Pei!”Second Wong made a spitting noise,“If he has a conscience,dogs don’t eat shit.”“I came and still I’m told I have no conscience,” Hamlet said smiling,“Then starting from tomorrow,I’ll never come again!”“You wouldn’t dare!” Second Wong said smiling[10].

在此,张爱玲采用了忠实翻译的异化策略,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原文的对话文体与说话人的语气。译文保留了汉语的语气词,如“啊哟”“呸”,生动又真切。甚至原文的汉语句式和表达方式也进行了迭译,如“人要有仔良心,是狗也勿吃仔屎哉!”“从明朝起勿来哉!”这样的译文传译了口语风格、传播了原语文化,更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对于人名,译者又倾向于归化,将“张小村”译为“Hamlet Chang”、“王阿二”译为“Second Wong”,较之传统的中国人名音译,这能传递更多的文化内涵。“(张)爱玲的译法是字眼扣得准,行文流畅,绝不采用英美俚语,以免造成化华为夷的印象”[11]。主编宋淇如是评论也申明了《译丛》小说翻译避免较多深层次归化的主张,合理地在归化与异化之间选择,互为补充,在斡旋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文化、文学特质。

4.2 副文本的文化诠释功能:独特的编译体例

“副文本”指除主体文本之外、“在作品与读者之间协调、展示正文本的一切语言、非语言的材料”[12]。图书中的扉页、题记、序、引言、跋、插图、注释、致谢等均为副文本的主要内容。《译丛》编译体例的独特之处在于利用副文本为读者传递、诠释中国文化,其辅、协调性不容忽视。“译作的副文本更易于被读者所理解、认可,会对读者的文本接受产生很大影响”[13]。

41部《译丛》图书都有《译序》或《译例言》。编译者直陈某部译著的译介观念,这些文字或是简介图书的出版动机、主要内容,或是阐明其中的文化翻译障碍、理解难点,或是分析文化背景、文体特征,或是说明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读者接受语境。在读者真正阅读文本之前,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性阅读辅助手段。霍克斯在《杜诗入阶》的“译者引言”中详述了译介选材、杜甫生平、杜诗的形式与背景,这有利于“丝毫不谙汉语或知之甚少的海外读者”理解与学习,达到对“汉语、汉诗和杜甫有一定了解”的文化传播目的[14]。

《译丛》封面与内部插图的设计色彩丰富、内容活泼,与中国文化相映成趣。这赋予读者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映射出译文(本)固有的中国文化形象,引导、促成读者对译本的欣赏、理解和接受。《译丛》期刊的作家专号全部选用作者的彩色照片或素描作为封面,给读者留下“第一眼”印象。内部插图多为与内容相关的名家书画作品。小说译作多穿插故事叙事的生动素描图画,诗歌译作则配有书法家所题的诗词全文。《古今散文》涵盖作家36位,其中附插图的有28位之多,既有古代文人苏轼、袁枚的书法墨宝,又有现代作家梁实秋、杨绛的手迹影印。“这在一般学术著作和翻译作品中并不多见”[15]。

《译丛》惯于注释,这是一种有效消解文化障碍、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如《汉诗金库》共收录诗歌121首,注释有105条。另外,《译丛》附有“来稿人简历”(学缘、专业、译述成绩等)与“索引”,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活动、提高了认知效率。

5 文字之外:《译丛》的运作、出版与发行

《译丛》的经费全部来自社会捐助和极少部分的广告(文化图书、刊物)收入。香港永隆银行,这家具有80年历史的上市金融机构专门成立了“永隆银行‘中国文化促进’基金”,一直资助《译丛》的运营。此外,“岭南基金会”出资建设了《译丛》的信息检索系统。

中国翻译研究会会长谢天振呼吁,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亟须做好两件事:建立“资助国外优秀翻译家投身中国文化外译的专项基金和为中外译家及学者提供中译外基地”[16]。对此,《译丛》早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9年起,杂志社依托“宋淇基金会”实施了“《译丛》学人”和“《译丛》荣誉学人”计划。前者每年邀请一位国际级学者、翻译家到香港完成一个翻译项目,并进行翻译探讨。伯顿・华生(Burton Waston)、白芝(Cyril Birch)、卜立德(David Pollard)、马悦然(Goran Malmqvist)等名家均名列其中。后者邀请国内外成就卓越的翻译家进行短期访问,切磋翻译技法,交换翻译心得。如以汉译艾略特《荒原》、惠特曼《草叶集》闻名的赵萝蕤便是“荣誉学人”的第一任人选。2013年,在“《译丛》文学翻译杰出讲座”中,葛浩文、卜立德等译界名人分别进行了英汉文学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演说,纪念《译丛》创办40周年。

《译丛》探索中国文化的多重对外传播渠道。《译丛》图书多是期刊精品刊文的遴选结集,也有先前国外出版、影响深远的中国典籍的再版。《译丛》期刊是周期性、连续性的大规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载体,内容广泛,而不定期的系列图书则是主题高度集中的中国文化翻译交流媒介。在信息化时代,《译丛》顺应数字出版的潮流,推出“《译丛》‘光盘’版”与“中国文学‘掌上电脑’版”,含期刊与图书24册、部,以便捷、高效的出版方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文化对外推介合力。

《译丛》在香港出版发行的同时,通过海外出版经纪人,寻求与外国主流出版发行机构的合作,实行联合发行。在澳大利亚最大的中文图书发行商“中国书店”,《译丛》设有经销处,方便海外读者选购。《译丛》还与英美大型出版社――如美国的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和英国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签署版权协议,实行多家出版社多地发行的模式。华生英译的“《译丛》丛书”《史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籍英译丛书,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不仅解决了中国文化传播渠道单一、流通不畅的问题,更可以在外国主流出版机构的高度参与下,探索以图书市场为主要参照的发行形式。

6 结 语

香港《译丛》杂志成功构建了一个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出版平台,在译介选材、译者主体、译介策略与出版发行运营等方面探索出卓有成效的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传播模式。这对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注 释

[1]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个翻译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1-24

[2]Li Chon-ming. Foreword [J]. Renditions, 1973(1):3

[3]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838

[4]何明星.翻译?传播!中国当代文学拓展欧美市场的调查[N].中华读书报,2014-03-05

[5]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C].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478

[6]刘江凯.认同与“延异”: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1

[7]萧乾.香港的翻译事业[C]//八十自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67

[8]杜十三.中国文学的“小耳朵”:访《译丛》杂志主编孔慧怡教授[C]//鸡鸣・人语・马啸:和生命闲谈的三种方式.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146

[9]朱灵慧.编辑的权利话语与文学翻译期刊出版[J].中国出版,2012(11):52-54

[10]Chang Eileen.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M].Renditions, 1982:95-110

[11]林以亮.翻译《海上花》[C]//金宏达.回望张爱玲:昨夜月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382

[12]Gerard Genette.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1

[13]Tahir-Gr aglar Sehnaz. What Textsdon’t Tell: the Uses of Paratexts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C]//Theo-Hermans. 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44-60

[14]David Hawkes. 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M].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87: ix

[15]刘士聪.介绍一部中国散文经典译作:兼谈David Pollard的汉英翻译艺术[J].中国翻译,2005(3):51-56

[16]谢天振.从译介学视角看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14

推介会发言稿篇8

学生应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而“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以书面表达与交流和口头表达与交流为主。

“黄金3+2”是指预备铃到上课铃间的三分钟至每节新课的前两分钟共五分钟时间,简称“黄金5分钟”。看似短短的5分钟,细细算来,却可以发挥巨大的能量。如果以一个学期使用18周来计算,每周有5节语文课,一个学期将有140个“黄金5分钟”。如果一个班的学生约有40多人,则每个学期人均使用次数为3次。照这样计算,高中三年6个学期里,将产生840个“黄金5分钟”,人均受训次数将达18次。这是一项非常可观的预算,我们不难想象,受过高中三年不懈培训,独立在讲台上演讲近18次,听取同伴演讲近800次,参与文稿创作及聆听他人文稿达800多次的学生,会有怎样一种收获与体验。所以,善于开发“黄金3+2”,可以为学生提供受训时间和受训机会,让“有话可说”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活动内容的设置中,笔者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各个学段对“表达交流”的要求为依据,创设了《我是这样长大的》、《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难忘的场景》等十大训练板块。让学生在训练板块的推进中从自身成长的点滴回忆中、从经历的人与事中、从报纸书籍电视网络新闻的阅读中、从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与评论中、从感动中国人物和心中偶像的解读中、从一分钟作文的快速构建中有“说”的欲望、“听”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说”的能力。

对高一新生而言,这一训练就更应注重入门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内容的设置上更应注重由浅入深、由易向难依次推进。笔者对恩平一中2012届高一(19)班新生在第一学期里的训练内容安排如下:1—3周《让您认识我》,4—6周《难忘的一幕》,7—9周《迷人的景色》,12—14周《让我骄傲的一件事》,15—17周《触动心灵的人和事》,18—20周《好书推介》。在执行中,首先指导全班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专题撰写演讲稿,以周记形式完成;然后指导语文课代表安排好本班各位学生在本学期内的演讲次序,落实稿件检查工作;最后对即将参加演讲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辅导,如稿件修改、仪表仪态、语调语速等。

记得在一次专题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训练中,笔者提前一天拿出了一份记载我国留法学生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举行的主题为“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的游行示威集会事件的旧报纸让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就报纸中提到的“李洹在会场上发表了长篇法文演讲,引起了全世界关注的事件”发表评论。第二天“黄金3+2分钟”演讲台上,郑思勇同学早早地拿着写好的讲稿在教室靠门处站立着,信心满怀地等待着科代表的“报幕”。一句“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郑思勇同学为我们演讲,掌声有请!”把小勇引向讲台中央。随后,小勇向同学们介绍了李洹事件的大致经过,再向大家宣读了演讲中的部分译文,最后做出评论。评论时,他慷慨激昂地说:“2008年4月19日是我们中国学生值得记忆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爱国留学生李洹用他的爱国热情,富有哲理和逻辑思辨的行文,地道的法语,圆润、优美的嗓音,流畅的语言征服了法国和全世界。他的演讲赢得了法国人的尊重,为中国人守住了尊严,是我们当代学子的榜样!我们应向他学习,打好知识基础,将来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也一定让祖国为我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段发自肺腑的言语赢得了全班经久不息雷动般的掌声,使全班同学内心的爱国情怀沸腾了起来,心灵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上一篇:升国旗发言稿范文 下一篇:大队委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