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29 11:15:13

马克思心得体会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1

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上完青年马克思培训后,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让我更深层次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和宿管部。

首先,我们作为学生干部应该进行角色定位,我们是学生,这是本质,干部只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承担了更多,我们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奉献思考,成就完美的工作态度,为同学们服务。来到宿管部,经过了三轮面试,让我也成长了很多,当站在讲台的时候,我不是那个会脸红的小女孩了。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锻炼,去学会与人交流,去礼貌待人,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知道这要付出很多。同时,我需要兼顾学习。但是如果我有意识承担更广泛范围的责任,主动去承担责任,才会更好地有能力的承担更大的责任 .

其次,我们作为学生干部应该楷模作用,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们都应尽全力做到更好。“学生,学生,以学为生,”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学生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我们作为学生和老师的桥梁我们应该协助老师。上情下达,服务同学,下情上报。在进宿管部之后我更加体会到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团结意识,领导意识的重要性,我们是宿管部的的形象代表。在课堂上我还学到了“四象限法则”事情分轻重缓急,是否重要,是否紧急,是否定出时间做,还是马上做,或授权别人去做面对事情要冷静不能慌张,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不出差错。

最后,是对宿管部的一个介绍,我们的部门是为了帮助同学们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为宗旨,以宿舍管理检查为主的部门,我们的目标是保持宿舍卫生整洁,干净室内环境高雅,环境清新,使宿舍文化健康向上。使同学们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学生氛围,真正有家的感觉。课堂上小王和小张去问白菜价格的小故事也让我印象深刻,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再到卓越,要千锤百炼,要找到自己的差距。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一生中需要有三颗心相伴,信心,决心,恒心。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敢于做决定,要有毅力,去寻找更优秀的自己吧!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2

从参观哈工大航天馆与北大荒博物馆,到一次次的聆听东林文化大讲堂,在到团队的合作与实际的调研活动,我们经受了很多很多,在这期间我们的确学到很多,同时我们收获了很多。

从第一次的廉洁教育活动中,我们懂得:在一定意义上说,反腐倡廉是个思想教育问题,但也需要有具体的法规来约束。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尽管我们在反腐倡廉方面花了很大的气力,也有一些法规,但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个中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一部全面、具体、明确的法规,致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滑向腐败的深渊。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一同观看了影片《建国大业》,在这过程中我们学到很多……

电影点了为什么失去了政权,同时也强调了共产党如何赢得天下。可能今天不好说。共产党赢得天下是因为反对,反对党天下,家天下,反对独裁,积极主张民主、自由,反对政府官员,为民生而战,分田地,重民生,重民权。一句话,共产党带表广大人民利益,用生命和鲜血最腐朽、反动的政权。那是一种了不起的英雄主义精神。

通过礼仪就在身边的培训课后,的确让我注意到了很多自己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得体的言行举止。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成为新中国的后备力量要在礼仪上有一定的讲究,礼仪是一点一滴形成的,是从自身做起,让自身的礼仪来带动社会的大礼仪,中国的美名礼仪之邦是这样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

通过观看陈安之老师的最伟大的成功秘密,让我们学会了很多生存法则与职场潜规则。

那句:“成功=态度+技巧”的万能公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首先我们应该拥有想要成功的愿望,并且有为之而长期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众所周知态度在人生中起着重大作用,它影响着我们一生的命运。最后我们应该从现实的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我们在拥有正确态度的同时有良好的手段技巧去创造成功的未来。

陈安之先生还曾经说过著名的“20:80定律”:先花80%时间来创造20%的成就(打基础),最后花20%时间来创造80%成就,培养长期眼光。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都是需要坚实地基的,人的一生宛若一棵大树,它是否能成为参天大树还要看它的根基是否牢固,如若根基不牢营养供给不足枝叶再繁茂也是惘然,最后只有慢慢枯萎的结局。

这些理论使我陷入了深深思考,虽然从表面看是如何营销、如何扩大销售,但在我的眼里,人终其一生无不是在向外界推销展示自己,每当想到这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多学些经济管理学的知识来弥补身为理科生的不足,使自己的羽翼能更加丰满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在最后陈安之先生为我们道出了全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秘密:努力!虽然只有简短的两个字,但我想这无疑也是最实在的答案。财富是努力的副产品,没有努力妄想成功的人那是白日做梦,我们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站稳脚跟,无非要比成功的人还要更努力,那样我们便能很欣慰的说声:我离成功更进了一步。

相信听过郑强教授的演讲之后一定会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映像……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教育、学习是为了什么?

其实,这需要共同语言受教育的层次、人格的素质,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注重这个方面。中小学在搞素质教育,什么叫素质?英语、计算机、钢琴都会一点儿能算是素质吗?

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

大学里玩,这就是中小学教育的失败!中小学的教育就是听话,老师管干部,干部管同学,孩子们都学会了成年化的处世方式,这是害人啊!这样强迫性地做了一些好事后,没有把做好事与做人准则结合起来去培养,而只学会了拍马屁、讨老师喜欢、说成人话。

招聘时也总是看学历。学历是指一个人读书还可以,并不能代表他能够当你的经营人员、开发人员。人才的梯队一定要合理,而不要认为教授就是万能的、博士就是万能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充满希望和理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扫地能扫好,也应该受到尊重;打扫厕所能打扫干净,也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要提醒的是:在国外可不是这样,反之,美国、日本的博士就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老板心疼钱,招了博士要给他高工资,而他能做什么用呢?这是个具体问题。我不知道现在的组织部长、人事处长在干什么,真的是在"选女婿"吗?找这么高学历的人干什么呢?现在,中国的大学提出要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我说这话错了,中国现在教育特点应该是让全民得到教育,而不是去培养少数的专门人才。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3

今年6月30日,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85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85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85年。

这个论断实事求是、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85年来上下求索,创建出光耀中华的辉煌业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85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导的结果。事实有力证明,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就能万古长青。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就必须与时代同步伐,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我们党成功的首要因素。

我们党一成立,就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但是,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而不是教条,必须结合不同国家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它。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逐步找到了一条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条件下民主革命和党的建设的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国后,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现实情况,围绕“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探索,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重要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找到了强国富民的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进行理论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到2000年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应对了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六大以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旗帜,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轨道。

正是因为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党才能够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85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使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且不说强汉盛唐,直到清朝中期,中国的gdp也占世界的40%以上,比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占世界gdp的比例还要高。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更是无与伦比。但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迅速衰败,沦为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一个任人肆意欺凌的“东亚病夫”。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彻底改变了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历史。我们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卫着祖国的政权和安全。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表明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大大增强。我们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正义事业的斗争中,不畏强权,不怕压力,保持民族尊严,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t Belief cu Education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Chen Ling

【Abstuact】Marxism is the soul of socialist cone valre system. The lcey point of keeping this orientayion factor is to faith in Marxism. But only the Marxism of common beopte cam be easily accepted, the simple way can used to make more people understand it .then the people would volunteer to take Marxist theory as a guide to action.

【Keywords】MarxistThe education of belief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Construction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整个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顺利维持的基本精神寄托。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对于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坚实的基石。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是从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提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历史的进步指明了方向,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以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160年来,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吸收和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创新中前进,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共进。实践已经证明并已形成了党和人民的共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马克思主义将继续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

然而,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马克思主义作为高居“庙堂”的东西,离百姓太远,普通百姓无从知晓马克思主义的面貌,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此,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另一个事实是一些人台上大谈马克思主义,台下不知何为马克思主义;一些人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自己确不信马克思主义;更有甚者,口头上高喊马克思主义,实际中确干违背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勾当。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不知者是需要认识的问题;知之者是信不信的问题,即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才是根本所在。

天下之乱源于人,人之乱源于心,心之乱源于信,即信仰的缺失。何为信仰,根据辞典的释义,指“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1]根据这一释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应指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基本精神的极度信服,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既是一个主观的信念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客观的实践问题,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的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不只是一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灌输问题,而是在此基础上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人们不懈的追求,真正成为人们思想行动的准则。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奠基性的作用。

这里,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否则,本身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2]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由于坚持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才实现历史性的理论飞跃,取得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新成果。正是在这一系列的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因此,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同自身实际实现真正的结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就是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并以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切实作为自己实践的行动指南。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行之有效的信仰教育,有效的教育要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平民化。信是信仰的核心,要信,前提是要知晓。马克思主义平民化就是要被平民群众所接受、知晓和认同,这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所在。同志曾指出,代表先进队伍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这一事业的成败,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高素质的领导人,也不能仅仅依靠少数的社会精英,而是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科学水平,把精神力量变化为物质力量,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早在建党初期和民族民主革命战争年代,陈独秀、、、刘少奇、彭湃等一大批共产党人深入工厂、农村、学校,深入工农群众和进步青年中,以朴素的方式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人心,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认同,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融入自身实际中并运用得淋漓尽致,留下了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诸多佳话。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断坚持理论创新。但不可否认的在马克思主义平民化问题上重视和推进得不够,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成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多元文化的碰撞等因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似乎成了党政机关、高校及部分社会团体的专利。因此,要让马克思主义从神秘的殿堂中走出来,走入平常百姓之中,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所知晓、所接受、所拥有的东西。

其次,要实现教育方法的通俗化。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平民化,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使方法贴近广大群众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贴近广大群众所关心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才为群众自觉接受并使之成为自身实践的指南。因此,在方法上来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随着社会的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人们越来越看重现实利益,空洞的口号和说教不再会引起人们的激情,相反会产生广大群众心理的逆反。要贴近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实际,不能回避群众的现实利益和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如果游离于广大群众所关注的实际问题之外,不管方法如何严密完整,都会失去说服力而达不到目的。要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要做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就必须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广大群众受教育的程度,风格简明朴实,深入浅出,通俗直白。如动辄高谈阔论、牵强附会的抽象说教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还要采取生动感人、幽默的语言,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语言是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最有力和最直接的工具,生动感人、诙谐幽默的语言最容易感染人,最能有效地传递信息,把需要宣教的内容转化为群众接受的东西。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核心是理想信念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直接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把握核心价值体系方向性因素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明确要求。

注释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5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一、这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作出的正确选择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任何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的指导和中枢,都是由其主流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就有多种核心价值体系成分的存在。在这多种核心价值体系成分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权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对整个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产生一种教育和规范作用,起到稳定政治、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近代中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对各种学说、各种救国方案的反复比较和缜密思考之后,终于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

核心价值体系是经济、政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同时又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一个社会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从来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坚持我国的国体、政体,才能坚持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巩固、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事关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上的统一,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对现实社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批判,深刻阐明了人类苦难和不平等的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品格适合当时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历史需求。*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一样,保持着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造成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三、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决定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反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从根本上达到团结统一的思想政治基础,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指导。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行动指南,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形态。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指导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

四、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自*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实现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中国的具体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得到空前发展。*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

五、这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利益群体形成,人们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新思想、新观念大量涌现,整个思想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的显著特征。在众多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想中,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13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统一起来,能够指引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沿着正确航向胜利前进,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因此,首先要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楚,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我们所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所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一定能够及时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和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进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和理论导向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增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前所未有,人们的思想活动日趋活跃前所未有,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前所未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对此,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引导广大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判断事物,指导工作,增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

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理论工作的生命,这是由理论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当代社会,科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把握引导得好,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对人民的事业起重大促进作用,把握引导得不好,就可能涣散人心、激化矛盾、干扰大局、影响稳定,给事业带来不利影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崇高社会责任,也是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自觉地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立足于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要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必须使马克思主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为解除群众头脑中的各种疑惑,回答群众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因此,必须努力克服理论与实际脱节、与群众脱节的现象,坚持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它成为群众愿意接受、听得明白、能够把握的理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说服群众,拥有群众。

三、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017-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可见,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中国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所理解、认同和信仰,成为人民大众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1]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不能正确处理主导价值观和非主导价值观教育的关系

传统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建构,但是存在着只重视主导价值观教育,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个体特点没有特别关注的问题。在传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重视用马克思主义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大学生,这是我们建国六十年来积累的有效经验。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中,个体和个体之间有共同的认识,这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部分。但是,个体之间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大学生,因为家庭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思想发展的情况不同等等,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必须尊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不能单纯地按照过去的只用主导价值观来教导大学生,在过去处于封闭的社会状态下,大学生可以完全不受其他价值观的影响,来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但是在新时期,社会越来越开放,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关注其他多种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引导大学生怎么去看待多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在认同主导价值观的同时,不要忽视价值观多样性的存在。

2.运用灌输式教育方式多于引导启发

传统价值观教育模式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高校两课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课堂讲授法,把价值观作为一种知识来教授,没有真正把所学知识转化自身的理想信念并付诸实践。所以,不免就存在着许多问题,表现为“对过去的经验讲得多,对现在的新问题解答得少;大道理讲得多,如何操作讲得少;对价值规范要求讲得多,对人的具体行为心理讲得少。”[2]P(171~172) 出现了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倾向。这种只重视传授知识而没有关心这些知识如何能帮助学生处理他们面临的社会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情况,很难达到价值观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

变革的必要性 1.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的根源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实践特质,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要对世界作出科学的解释,而且还要能够合乎客观规律和实践的要求,有效地改造世界。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的理论一旦产生,就会成为一种力量,指导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论获得产生、检验和发展。因此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先进思想和文化的创造主体和实践主体,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不仅仅代表着整个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接受程度,也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否在社会思想和理论层面发挥主导作用。

2.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所做的祝辞中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的理论不会自然地在大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他们学习、理解和接纳、践行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阶段,正是他们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系统地、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建构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人生理想,形成合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生观。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有利于他们顺利进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面向大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学生个人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

变革的原则要求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的转变,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要求。

1.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

在当代,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来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价值观念多样化、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必须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引领大学生辩证地认识各种价值观念,正确地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念。但在社会意识多元化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引导不力,非主流的价值观可能会把青年大学生引导到错误的人生方向上,使得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受到扭曲,危害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中,我们需要强调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观和文化思潮,但是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观必须是一元化,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主导地位、主动权、话语权。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大学生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民族、国家等),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同和共享,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与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观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3](P184)价值观念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一个社会成员对于个体价值的认同,就是他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的一个个体认识,回答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个体追问和反思。而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的理解,也就是维系一个社会共同体持续稳定存在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共同体内大家都要遵守的“共同意识”。这就涉及个体对自身的个体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的接受和遵从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认同问题,应该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中来考察。也就是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及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特点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大学生价值认同。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眼光来重新界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去,我们是用一种一元价值观、封闭的眼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等灌输给学生。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在封闭条件下,这种灌输的方法是可以的,而在当代大学生中,这种方法逐渐失去了效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需要我们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眼光来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需要转变的视角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念体系。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论域下,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理论视野,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引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价值认同。

第二,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己性”来实现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我们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自身实际紧密结合,也就是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切身相关的事情中,来实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要结合他们所关心的学习、生活、就业等等关乎他们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问题来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引导,来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先后推出了《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系列理论读物,就是切实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用群众能接受的语言来介绍党的最新的理论成果,解读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用这种方式来把理论和群众的距离拉近,提高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我们在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也要运用这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来引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认同。

3.从自发到自觉促进大学生价值内化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实现价值认同,还必须注意大学生的价值内化问题。“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内化是指教育者引导被教育者把社会的价值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需要的动力,从而使自己主动地、自觉地追求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要求。”[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就是要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化,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内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正确、充分地被大学生所接纳,并成为他们生活的指导和人生发展的指引,就需要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域中进行思考。

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引领和教化。所谓引领,就是指引和导领,重点是正面的要求和指导,实现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我们党历来重视正确理论的引领作用。所谓教化,就是教育和感化。教育者通过宣传和教育,用身边的实例,潜移默化使人不知不觉中慢慢受到教育,获得感悟。教化可以说是把教育的内容内化到人心的一种方式,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接受起来是一种自觉地领悟的过程,更好地获得教育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理解,是需要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当前的共同价值观。大学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就需要不断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和教化,而这个过程,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推进。

[参考文献][1]曾令辉,等.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及其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4).

[2]谢宏忠.大学生价值观导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7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有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对这样一个事实加以抽象,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首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方向、特点和作用等都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很重要一个任务就是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研究。表面看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表达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似乎没有深化研究的余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栏目从多维视角来考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涵和意义,着力揭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多重文化身份,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否恰当,可以讨论,我们也希望大家来关注这个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理解。

(本栏目主持人刘建军执笔)

摘 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应只做笼统而简单化的理解,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进一步揭示和把握其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和指导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二是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三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和某些公民的个人信仰,四是作为我国学术领域的主流思想,五是作为普通民众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多维视野; 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01-0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一事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被凝练为一个新的概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个概念意指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党和国家生活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多维视野中加以考察,从而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所具有的多重文化身份。这对于我们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和流行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党从诞生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就使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获得了“指导思想”的第一重文化身份。

那么,究竟什么是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呢?大体说来,就是这个政党赖以存在发展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它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在中得到了规定。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它为党的存在提供理论上的合法性论证。政党存在的依据当然首先存在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之中,以及当时当地的政治形势之中,但是对于共产党这样具有很强稳定性的政党来说,它的立党还需要有更正式的理论上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这一点。其次,它规定了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以及组织原则等的制定,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据的。再次,它为这个政党提供行动指南和政策导向。尽管政党在一定条件下所采取的行动和政策受当下现实需要的决定,但是党的基本的行动和政策的导向,则受制于自己的指导思想。最后,它还为这个党提供一个象征或旗帜,用以标志这个党,并区分于其他的党。这个象征或旗帜具有独一性,它是自足而完整的,并不同其他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相混合,或共同担当“指导思想”的职责。

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

在革命胜利之前,马克思主义只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还不是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尽管在一些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中央所在的根据地,党对社会的治理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但从全局来看,马克思主义还不是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则使马克思主义从政党的指导思想上升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在宪法中得到体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有三个方面:首先,《宪法》序言从总体上肯定和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指导作用。序言两个地方谈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总结过去,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二是展望未来,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宪法》中关于国家基本制度和大政方针的设计,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都以《宪法》条文的形式得到了体现。再次,《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的教育:“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从我国基本制度上看,公有制为主体、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三者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紧密相联的。正像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否定、党的领导不能动摇一样,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也是不能取消的,就是说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于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保持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至关重要。党领导和执政的理念和方式,党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方略,以及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重大方针政策,都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由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由于我国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因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具有一致性,它们在党和国家的性质、制度和大政方针的政治层面上是共同的,难分彼此的。正因为如此,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把二者合在一起加以论述。当然,具体来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每一个党员都应该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则并不要求每一个公民都信仰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员和某些公民的个人信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第三重身份,就是它作为公民和党员的个人信仰的文化身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既可以是群体和组织的指导思想,也可以是个人的信仰,或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和层次。从联系方面讲,群体和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的指导思想和个人的指导思想有共同性。比如,就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既是这个政党组织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员个人的思想信仰。这两者是统一的。党员如果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遵循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那就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但是,组织和个人又是两个层面上的事情,在许多情况下是并不完全等同的。比如国家这个组织,它与政党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对国家来说,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但这主要是治国理政层面的政治准则和要求,却并不能要求每个公民或国民个人都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十分显然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当然也可以成为任何一个公民的个人信仰,只要他自己愿意。共产党员并没有垄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果有非共产党人,他觉得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愿意相信和信仰马克思主义,那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但这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他自愿的事情,而不是国家要求的事情。我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民个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以及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宗教当然与信仰马克思主义很不相同,但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宪法》当然也规定国家应该宣传科学的世界观,但并不是强迫人们接受这种世界观。我们既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国家指导地位,就要求每个公民都信仰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因为有些公民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来质疑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

四、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主流学术思想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不只是一种政治议题,事实上它还是一种学术思想,有自己的学术性存在和学术性身份。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应该有自己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时时得到发展和更新,使理论对党和国家事务的指导更加科学有效。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和学术领域中,存在着多种思想和思潮,马克思主义是其中之一。但它又不是普通的一种思想,而是占主导地位,对学术发展和社会思潮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的思想。不论是它的存在方式,还是它的影响力,都体现出主流思想学术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独立的学科“码头”和大批的学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大量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得到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而得以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作为二级学科而存在于哲学、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等一级学科之中。这些学科上的位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规模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本平台。我国有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比如党中央设立和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影响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辐射力。

在学术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门独立的学问,而且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我国的学术思想发展中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在许多事关国计民生的研究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也是很明显的。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一些基本理念和假设的指导和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一些重要理念有助于使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更加自觉。比如客观性原则,主张从实际出发,不以主观意愿为依据,而用事实来说话;实践性原则,不主张在脱离实际的纯主观概念的领域中兜圈子,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来推动理论和学术的进步;可知性原则,认为世界本身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些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只存在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等等。所有这些原则,都是学术发展的理论指导。这些理论指导都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它不应变成一些具体而硬性的规定,更不能变成政治性的干扰,否则不仅不利于而且会有害于学术的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公众意识中的重要成分

社会公众可以不信奉马克思主义,而且事实上大多数人也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个人信仰,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还是包含着或多或少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分或思想片断。比如,关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动力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都来自马克思主义,来自国家的宣传和教育,并与国家的制度和方针政策相联系,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思想意识,成为公众意识和公众话语的一部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加进了他们个人的理解,并与个人的经验相结合,因而或多或少有些变形,而不再保持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形态。这不奇怪,作为众多观点交织融合而形成的社会公众意识,也不能不是这样。但这并不表明它们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属性。一个普通农民可能并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更谈不到信仰马克思主义,但当他理直气壮地批评村干部说“你不实事求是”的时候,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表明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中国的发展必定脱离实际,脱离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不会取得胜利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博大精神,涵盖面十分的广泛,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从他的创立和继承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他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人运动中,是指导无产阶级取得自由解放和全人类取得解放的科学理论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大众化,即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化、通俗化的环节,为大众所理解、认同、吸纳并且转化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的转化为生动的,由被少数人理解的转化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其本质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和掌握群众。具体来说,大众化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由抽象到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第二个层面,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掌握;第三个层面,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去。三个层面是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的。第一个层面是第二个层面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个层面是普遍的程度,第三个层面是最终的目的,而第二个层面是第三个层面的基本林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逐渐被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过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在先进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并且得到认同、接纳,然后逐步向工农大众传播。、陈独秀等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驱人物。他们身体力行,艰辛努力,开辟了马克主义大众化的方向,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决心组织干部深入群众,向广大工农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宣传讲解马克思主义,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提出“剥削阶级要改造,劳动人民也要改造”的口号,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改造。对此,广大的理论工作者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作品―《大众哲学》就极大地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普及。

其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改革开放前到党的十二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让人民认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1982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人们分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从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其主要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至今,其内容是学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学问,他从创立之日起,就是为了指导人民群众实践的科学指南,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实践品质也是他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之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精神之魂魄,是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替出现,我们党只有占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武器,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保持领导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四、建立完善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建立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机制

建立领导机制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要克服浮躁的情绪和功利思想,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做好群众调查和健全信息反馈的机制,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二)建立马克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机制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有统一的思想意志和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党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党员干部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者和推动者,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大众化的过程中,真正的起到带头作用,起到模范作用,起到先锋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重大任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理论,才能使理论更好地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吸收和认可,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好、处理好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2]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

[3]高洪力,李秀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及实现方式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4]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J].山东社会科学,2004(7).

上一篇:参加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