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03 21:40:12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1

一、要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和加强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根本要求,务必高度重视。

1、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主要是通过行政机关来执行的,担负着依法治国和确保长治久安的重大责任。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我们党领导人民掌握政权,通过立法把党的正确主将和人民的共同意愿结合起来,变为国家的法律,我们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2、坚持依法行政,是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根本要求。“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八个字,廉洁是第一位的,所有公务人员都必须廉洁自律;勤政,就是尽职尽责,勤勤恳恳不能失职;务实,就是要讲实话、办实事,使下情能够通畅上达,中央的政令能畅通,不异虚作假;高效,就是办事讲求质量和效率,不能互相推诿,拖拖拉拉.做到这“八个字”,归要到底就是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从严治政。坚持依法行政,落实这“八个字”,是从根本上履行政府职能,服务于人民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比如,经济成份和经济主体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调整促使利益格局也在发生发展变化,等等,这些都比以往更加需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要靠政府机关正确运用法律杠杆发挥职能作用,以使我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二、要切实加强科学化、**化决策.《决定》要求各级坚持“集体领导、**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策”的党内议事和决策制度,这不仅是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推进人民**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障重大决策不至失误的有效制度。过去乃至现阶段,我们的一些党委政府机关,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政绩、不顾全局和长远利益,不顾社会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讲决策方式,不经过决策程序,仅凭少数个别领导的意识决策事项.所作出的决策事项,即使是经不起科学的认证和检验,也被堂而皇之地贯彻执行,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老百姓称这是"瞎指挥,瞎折腾".时间长了,这样的事多了,群众对此要么不关心,因为没有考虑他们的利益或者没有倾听他们的意见;要么意见很大,因为有的直接触及或者侵犯他们的利益。如何确保我们的决策,更加**,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实际,以致不被形成“烂尾工程”和“空中琼楼”。不仅反映了社会的这一方面文明进步程度,更直观体现了我们的执政能力。因此,要使决策的科学化和**化,须从四个方面认识和把握。一是要遵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从预测性前瞻性和引导性等方面全面调研,衡量决策的可行性。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根据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能力进行决策。三是要发扬**和听取群众的呼声,尊重专家的意见。切切实实实行**集中制。四是要讲求决策程序,不搞少数个人说了算。要通过公开和切合实际的决策程序,坚持**监督,将应当决策的事项置于制度化、程序化决策之中。

三、要提高运用法律法规解决行政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要求我们各个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办事能力以及标准方面要求更高更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触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有法可依的局面得到很大改观。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和途径,将管理社会事务方方面面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从理论概念上说,法律是体现国家统治阶级意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同时,也是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综合社会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规律的体现,尊重这些规律和要求去管理社会各项事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实际工作中不可以违背这些规律和要求办事。另一方面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急待提高。重要的是能够运用不断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提高我们行政工作中办事的能力。这不是停止在口号上,而在于贯彻和实施。第一,要坚持学习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丰富法律知识,特别是要掌握职能工作和生活需要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第三,要懂得运用程序和途径解决相关问题的方式。“徒法不能自行”。法律法规出台以后,不可以歧望所有的人都会遵从,所有的事都会依此办理。需要我们相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涉及这些领域事务的人,运用法定的程序和途径,遵从相关的规定予以解决。重调查,重研究,疏通渠道,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第三,要重视协调。世上任何事务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任何矛盾不可能是单方面的,要在找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协调解决问题。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2

【摘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是三个内涵各不相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正确的理解三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把握当前我党提出的依法执政的核心内核。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的分析,提出了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对依法治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化;而依法执政又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经常化的观点。

【关键词】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

一、引 言

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决定》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和存在的五大问题,总结了六大经验,科学、及时地作出了加强五大执政能力的对策。《决定》不仅对我党的执政能力从战略的高度加以规划,从理论的层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而且从战术角度具体提出了全面推进的步骤。它对于我党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意义深远。 作为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员,笔者更加关注“依法执政”概念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法执政理念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深化,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而与“依法执政”相临近的另一个范畴——依法行政又是依法执政的最经常的体现。本文正是想通过对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的厘清以阐明三者的内在联系,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一点理论上的贡献。

二、依法执政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一)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涵义

所谓依法执政,按照《决定》的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它主要体现在:1、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3、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种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4、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5、以保障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

所谓依法治国,或者法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从古希腊时期就曾经为柏拉图以及亚理士多德详细阐述过,归根结底,其核心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无上权威。法治与人治是一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法治讲求用没有感情的、理性的法律来代替喜怒无常的君主以确立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法治与民主不可分割,法治是民主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民主,所谓的法治只能流于空谈。亚理士多德认为法治实质是摆脱个人欲望,求助理智统治的社会制度,是一种最优秀的治国之道。他指出:“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脱离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 他在比较研究了一百五十八种政体之后得出结论说:“最高统治权的执行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又可以是多数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一人或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统治的要旨是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则由他们掌管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的政体。反之,如果他或他们掌管的公务团体只照顾自己一人或少数人的私利,那么就必然是变态政体。”因而,他说:“应由多数人来治理国家……似乎是很正确的……。”“相对于一人之治来说,法治(The Rule of Law)更为可取。”“法治应当包括两重意义: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二)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深化

比较这两个概念我们就会发现,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其核心内核是一致的。依法治国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无上权威,就是要确立一个摆脱个人欲望,理智统治的社会制度。而依法执政则要求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执政党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由此可见,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只要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确确实实的实现了依法执政的既定方针,所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

如果说党的十五大只是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那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执政则是对这一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依法治国方略核心问题的反思,它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和创新,它必将成为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文明、法治的一个里程碑。从历史的梳理来看,依法执政的提出是依法治国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深化。应当承认,古老、博大的中华文明不是不存在缺憾,缺少法治的人文、思想基础就是其中一个巨大的缺憾之一。 尽管也存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们提出的“独任法治”的呐喊,但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未真正影响中国的法治进程。 中国意识到并主动开始推进法治进程是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逼之下进行的,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 但遗憾的是,在当时举国迷茫、兵荒马乱的情势下,中国没有能够、也不可能抓住历史的机遇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我们党执政以后,由于政治与军事的巨大胜利使我们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忽视甚至完全抛弃了法律的作用。在1958年8月召开的协作区主任会议上,主席就曾经说过:“……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还是马青天那 一套好,调查研究,就地解决问题……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民法、刑法那么多条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我们的各种规章制度,大多数、百分之九十是司局搞的,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开会有它们那一套,我们还是靠我们那一套。”刘少奇也提出:“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看来实际靠人,法律只能作为办事的参考。” 由于极端忽视法治,推崇人治,结果十年“”最终爆发,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后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的经验教训时明确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实行人治最大的弊端,是把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寄托在个人或少数人身上,决策没有基本法律依据和民主程序规则,个别人可以恣意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将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6年初,同志就依法治国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深入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意义、内涵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进一步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随后写进了宪法。从中国法治进程的脉络,尤其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的治国理念的变迁来看,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显然已经认识到了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同志适时的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将其载入宪法,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对于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如何实现依法治国却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考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依法执政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正是在前三届中央领导集体取得的巨大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性的决策。它实际上表明,我们党已经意识到,要实现依法治国,在现阶段,关键是依法执政,只要实现了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应该说依法行政并非什么新鲜名词,其含义就是要求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履行自己应负的职责,合理的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就是要求行政机关自身的设立(包括职能的确定、组织设立、权力来源)、行政机关的运行(尤其是行使抽象或者具体的行政权力)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并遵守相应程序,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法律的监督,违法行政应承担法定责任。 依法行政的产生与民主法治、分权制衡不可分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民主法治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依法行政作为一个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由于国情的差异和对法治的理解不同,依法行政原则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例如:英国称为依法行政,法国称为行政法治,日本称为法治行政等等,但是政府行政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在法律之下进行则是共同的。与西方建立在深厚的法治传统基础上不同,我国提出依法行政口号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从1984年彭真同志提出要从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靠政策还要依法办事,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再到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直至1999年依法治国理论的提出,依法行政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道路。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我们通过对依法行政原则的历史和理论考察就不难发现,依法行政原则所要求的法律至上、权利本位、社会自治、程序法治等理念正是依法治国战略在行政领域内的应有之义。

在现阶段的中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目前之中国,是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在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程中,由于传统的党政不分、政府包揽一切的思维和理政模式不会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行政权的过分强大在我国仍然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据统计,在我国大约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处于举足重轻的地位,可以说,没有依法行政也根本谈不上依法治国。

四、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内涵大不一样,但依法执政是

依法行政的前提,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日常体现

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政”字虽一,但含义相去甚远。前者的“政”准确的理解,应为政务之“政”;后者的“政”则为政权之“政”。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主体明显不同,一个是执政党,一个是执政党执政后依法成立的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要求的是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其应付的行政职责;而依法执政则要求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凌驾于民意之上。依法执政的原则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相对更加宏观; 依法行政的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相对更加具体。依法执政是我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进程中治国理政的战略性调整; 而依法行政则是从战术的角度来贯彻执政党的执政方针。

尽管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内涵大不一样,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没有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也就无从谈起。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时代的产物,是人民的选择。我党执政以后,对是否应该依法执政以及是否应该严格贯彻依法执政的问题曾有过曲折,历史证明,没有我党的依法执政,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都会陷入危机和困境。以党代政、党政不分正是“十年”时期的一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政府根本不可能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其次,人民政府是一个基本由我党员、干部组成的政府,是我党执政方针、政策和理念贯彻的主要渠道,如果没有这些党员、干部的从依法执政的战略高度来行使其职权,整个政府运作必然会陷入失范状态,依法行政只能是空中楼阁。第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执政在行政领域内的经常化和具体化。依法执政相对于依法行政而言,是一个上位概念,更加宏观,它必须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的具体的运作才能得以贯彻。 正如我们指出的那样,现阶段的中国,尚处于一个行政权过分庞大的转轨时期,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的关系并未能真正得以理顺, 立法、司法两头过小的“纺锤型”状态还不可能在一时片刻之间得到合理的改观,因此我党的依法执政的战略方针更多的要依靠各级人民政府去落实和贯彻,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依法执政的经常化和具体化并非言过其实。

五、结 语

总之,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执政理论的提出是对我党依法治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化。而由于现阶段政府施政的特点,实际上依法行政正是依法执政的日常体现。三者既有根本的内涵差异,又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只有理解了这种区别与联系,我们才能够更好的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执政理论的精髓,更好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这种理解不一定准确,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毛德龙,男,1977年3月出生,山东省日照市人。现为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截至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有三篇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论文研讨会获奖。参加过三个课题研究,其中包括一个省部级课题。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3

一、提升学法用法思想认识

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一是领悟学法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人民公仆学法用法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充分掌握所需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二是坚持学法的自觉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同时,积极地学法用法对整个社会引领作用也显而易见,如对规范社会秩序、培育公民品格、促进文化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维护了社会稳定,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社会依法行政、阳光行政,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人员,学好用好法律不单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与法治国家的实现紧密相联。

二、增强学法用法实效

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法,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形式、充实内容、健全机制,真正提高广大公职人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一是坚持与时俱进,讲究学习方法 ,是学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础。学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础。在学法上,我坚持紧贴实际,持之以恒,与时俱进,扎实高效,法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主法制的关系,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才能推进事业健康发展。为此我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依法进行决策;坚持依法推动工作;坚持依法解决问题。三是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了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

三、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当前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作为倡导者和实践者的主力军,一是应把依法行政这根弦绷紧,时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逐步实现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二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监督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和监督力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检查。三是以用促学,学用结合。行政执法人员要把用法作为学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在“学”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出效果,做到规范执法,依法行政。尤其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一旦“法治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被破坏,就很难修复,我们要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

四、今后学法用法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学法用法中,要积极主动学习各类法律,掌握各类法律知识,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创新学法用法意识,切实增强学法的实效性,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使用法律过程中,要把用法作为学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学”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出效果,规范树立宪法和法制观念,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三是要努力遵循“重大决策依法、开展工作合法、遇到问题找法”这一思路,将法律意识贯穿于整个工作中。

公务员学法心得体会(二)

依法治国,意味着 “人治”到“法治”的迈进,也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变革,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标志着领导和管理方式从经验到科学,从依靠领导个人权力到依靠法律治国的大跨跃。“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机构及其公务员更是首当其中,成为这项社会系统工程的核心。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1)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前提。法为国之本,学法用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宣传和贯彻法律,关键是要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法治,必须依靠法律手段,来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方针的落实。其次,本职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乡镇宣传干部,首先自身要充分学习和掌握国家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做好法律宣传学习工作。再次,自身建设的要求。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行业形象。多年来法制教育,要求社会依法行政,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干部,学习法律可学不可学的事情,而是非学好不可。

(2)学用结合,提高自身的法律水平

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表现在依法审计、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各个方面。一是“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使我自己认识到法律是管理经济社会、处理各种疑难复杂社会问题最有力、最有效的武器。使我从学法用法的具体实践中感受到自身法制素质有所提高,学法用法热情也越来越高,使我从不主动学法到主动学法,增强了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有了全面提高。使我在工作中形成了“遇到问题先学法、决策之前找专家”的工作思路。

(3)今后学法用法的努力方向

一是在学法用法中,要积极主动学习各类法律,掌握各类法律知识,在宣传工作中,要有创新学法意识,切实增强学法的实效性,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使用法律过程中,要以用促学,学用结合。我要把用法作为学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在“学”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出效果,模范地树立宪法和法制观念,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加强农村法律知识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类法律宣传学习活动及专题讲座,提高广大群众的学法、懂法、守法意识。要努力遵循“重大决策依法、开展工作合法、遇到问题找法”这一思路,将法律意识贯穿于整个工作中,做到规范执法,依法行政。

公务员学法心得体会(三)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与政府挂钩。从最早的部门,到现在的仲裁部门。政府、国家与百姓的对话渠道越来越多,而在越来越多的与百姓沟通的机会中,对于公务员的要求则是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处理政府与百姓,国家与人民的关系,公务员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迫在眉睫。公务员如何学法用法,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进一步提升学法用法思想理念。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任务。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公务员学法用法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其次是本职工作的需要。农业农村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各个部门诸多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服务好本职工作。三是自身建设的需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工作的形象。同时,公务员队伍积极地学法用法对整个社会引领作用也显而易见,如对巩固执政基础、规范社会秩序、培育公民品格、促进文化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群众要求社会依法行政、阳光行政,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学好用好法律不单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与法治国家的实现紧密相联。

2、进一步确保学法成效。学法是用法的前提。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公务员系统普法宣传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机关特别是在基层,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弄不懂、学不深现象还比较突出,并直接消极地作用在实际工作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一些地方公务员学法环节存在形式主义不无关系。在因制度弱化导致的上无压力下无动力的情况下,部分公务员提不起学法的精神和用法的自觉性。这就导致部分公务员法律素质不高,行政活动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和合法性。因此,在将来的学法用法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形式、充实内容、健全机制、强化培训、严肃考核,真正提高广大公务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

3、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当前上访案件和呈急剧上升态势,分化了政府在发展经济为主线上的大量精力。以上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没有严格执法或者依法行政造成的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严格依法行政,就有可能累积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给接下来的工作增加阻力,从而阻碍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现在,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的局面来之不易,公务员队伍作为倡导者和实践者的主力军,更应把依法行政这根弦绷得更紧一些,时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尤其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一旦“法治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被破坏,就很难修复。另外,我们也要在制度上完善,健全行政执法监管体制,实行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都要依法进行,其核心是行政执法。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1.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障碍

1.1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我国基层政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这是我国建立法治政府的一大重要障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是我国执行行政职能的基本主体,如果不解决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那么依法治国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1.2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民众作为行政执法的土壤,他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行政执法,意识强则促进依法行政,反之,则放纵违法行政。而在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相当淡薄,在很多百姓的头脑中,还很难找到“法律”两个字。在面对执法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权利,也不知道将如何补救自己受到侵害的权利,这无疑为违法行政提供了温床。

1.3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乏力

从理论上讲,我国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体系是相当完备的,有党委,上级政府、人大、政协、监察部门、新闻媒体等多种监督部门。这些主体中监察部门是专门的监督部门,但监察部门往往又同时是党的监察机关,从某种程度上讲,使得其监察职能弱化。而且,《行政监察法》并没有规定对违法行政监督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给违法行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再加上行政工作的繁多与违法行政的隐蔽,监督乏力也就在所难免了。

1.4用人制度的缺陷为违法行政提供了温床

我国的用人制度主要是“选举制”和“任命制”,而选举制也带有“任命制”的精神内核。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是领导者个人以组织的名义决定个人的政治前途。这种用人制度就容易促使执法者为迎合领导意愿违法办理“人情案”和“关系案”,从而为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带来了诸多障碍。

1.5宗派及黑恶势力的干扰与基层政府权威的弱化

近些年来,宗派及黑恶势力的发展较为猖獗。这些势力将触角伸向党、政、军等国家机关,织结成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宗派等黑恶势力称霸一方,欺压百姓,藐视政府,干扰政府的工作。在宗派等黑恶势力发展的同时,其背后往往有某些政府部门人员的支持,使得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执法的力度得不到加强,政府部门的威信受损。在宗派等黑恶势力强化和政府权威弱化的情况下,行政执法人员往往不敢依法行政,近些年来派出所等政府机关被冲击,公安干警被黑恶势力殴打等事例便是明证。

除了以上几个依法行政的主要障碍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依法行政的因素,如基层政府领导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认识不够,各部门将自我利益看得高于全局和长远利益等。

2.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采用如下措施推进依法行政。

2.1提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

首先,对新进入国家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严把“进口关”,除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招考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其次,对在职的行政执法人员要加强系统培训,建立起以组织人事部门和党校为主体的依法行政培训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再次,严格施行执法资格证制度,没有执法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上岗执法。最后,要畅通“出口关”,对不愿留在行政执法队伍中的和经过两次以上培训仍拿不到执法资格证的人员则可以采取自愿和强制的方法使其离开行政执法队伍。

2.2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

应该说,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民众的整体素质包括法律意识相应地提高了。但是,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及法律工作者要进一步想方设法来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为依法行政创造外部环境。如何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我认为有如下几种办法:

2.2.1把普法教育落到实处。对基本的法律知识,我们可以采用黑板报、墙报、广告牌、横幅、条幅的形式像做广告一样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成立专业法律知识宣讲团,通过电视或面对面地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并解决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政府每年组织几次村民代表和居民代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及竞赛,其产生的影响绝不是培训本身学员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政府在倡导什么。

2.2.2成立专业的面向百姓的法律援助与咨询中心,对百姓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予经常的免费援助,设立热线电话。

2.3完善监督制度

多头监督导致监督不力,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制度。除原来可以进行监督的主体仍可进行监督外,我们必须明确专职的监督部门——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对依法行政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并做到奖惩分明。鉴于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存在责权脱节现象,可以考虑在《监察法》中增加对依法行政监督不力应负的法律责任。

另外,要建立依法行政定期汇报制度,各单位和部门要将依法行政情况定期向上级和监察部门汇报。将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情况在年终作出总结和鉴定,并有相应的奖惩。

2.4改革用人制度

现行用人制度容易形成下级盲从上级,甚至违法乱纪以博取领导欢心的局面。改革用人制度就是主要让老百姓来决定官员的去留升降,让服务对象来给服务者打分。具体做法可以是:党委或政府决定提拔或任命人员时,提出较多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后由老百姓和服务对象决定人员,对于老百姓和服务对象选出的人员,只要不存在明显的问题,就可以放心使用。西文资本主义国家的公职人员能够相对勤政廉洁与他们奉行的由服务对象决定人选的制度是直接相关的,其成功经验我们当然可以借鉴。

2.5加强政府权威,肃清宗派等地方黑恶势力

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查处的力度加大了,效果也较为明显,但仍需要继续加大查处和惩戒力度。对于比较盛行的和衙门作风,应下大力气惩治,对问题存在多、反映强烈的单位及人员要进行坚决的惩处,促使和衙门作风不敢冒头,将国家各机关和部门转到亲民爱民的轨道上来,进而回归政府权威。

对于宗派等黑恶势力,首先要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束,将黑恶势力与国家机器剥离开来。然后,对黑恶势力进行决不手软的打击。只有消灭了宗派等黑恶势力,正义才能得以伸张,依法行政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5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本职工作,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提升学法用法思想理念。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公务员学法用法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其次是本职工作的需要。审计人员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各个部门诸多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服务好本职工作。三是自身建设的需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工作的形象。同时,公务员队伍积极地学法用法对整个社会引领作用也显而易见,如对巩固执政基础、规范社会秩序、培育公民品格、促进文化建设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四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通过多年来法制教育,广大群众要求社会依法行政、阳光行政,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学好用好法律不单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与法治国家的实现紧密相联。

二、进一步确保学法成效。学法是用法的前提。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公务员系统普法宣传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机关特别是在基层,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弄不懂、学不深现象还比较突出,并直接消极地作用在实际工作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一些地方公务员学法环节存在形式主义不无关系。在因制度弱化导致的上无压力下无动力的情况下,部分公务员提不起学法的精神和用法的自觉性。这就导致部分公务员法律素质不高,行政活动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和合法性。因此,在将来的学法用法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形式、充实内容、健全机制、强化培训、严肃考核,真正提高广大公务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当前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呈急剧上升态势,分化了政府在发展经济为主线上的大量精力。以上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没有严格执法或者依法行政造成的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严格依法行政,就有可能累积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给接下来的工作增加阻力,从而阻碍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现在,依法治国观念深入人心的局面来之不易,公务员队伍作为倡导者和实践者的主力军,更应把依法行政这根弦绷得更紧一些,时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尤其要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充分体现法制宣传为人民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一旦“法治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被破坏,就很难修复。另外,我们也要在制度 上完善,健全行政执法监管体制,实行领导干部问责机制。用事实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维护好社会稳定,做到了学法用法的和谐统一。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自觉践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下面我谈谈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一、 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学法用法思想理念。

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工作。自觉学习、贯彻和宣传法律,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略,公务员学法用法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灵魂,是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其次是本职工作的需要。基层工作量大面广,涉及诸多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服务好本职工作。最后是自身建设的需求。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是国家法律带头的执行者和遵守者,学法用法这个头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工作的形象。

二、 通过学习,进一步确保了学法的成效。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学法是用法的前提,但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法。我们只有把学习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学法是用法的前提。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公务员系统普法宣传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政府机关特别是在基层,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比较淡薄,弄不懂、学不深现象还比较突出,并直接消极地作用在实际工作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一些地方公务员学法环节存在形式主义不无关系。在因制度弱化导致的上无压力下无动力的情况下,部分公务员提不起学法的精神和用法的自觉性。这就导致部分公务员法律素质不高,行政活动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和合法性。因此,在将来的学法用法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形式、充实内容、健全机制、强化培训、严肃考核,真正提高广大公务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公务员学法用法的实际效果。

三、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了依法行政能力。

通过参加“法律进机关”相关课程学习,感觉只有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应用,才能确保我们执法的公开、公平、公正。依法行政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更是解放思想的安全保障。因为法律规范对人与社会的行为具有指引性,它指引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从理论上说,不坚持依法行政,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方向,近于空谈。从实践中看,不坚持依法行政,就有可能会导致我们行政机关公务员随心所欲、恣意妄行,会把实践引入误区,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确切提高自身法律素养,依法办事才是可行之道。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6

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段论述强调了宪法是万法之本、百法之首,宪法高于一切法律的理论,把依法治国的理念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新的境界。

宪法至上原则是法治国家的根本标志,也是衡量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正是因为宪法的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必须强化宪法权威,树立宪政意识,切实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这是依法治国的灵魂所在。所以,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是依宪治国的制度保证。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时至今日,尊重宪法、服从宪法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没有人可以也没有人敢于撼动。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当前一些地方的做法却与宪法精神和宪法原则背道而驰,尤其以所谓的中国特色论和稳定压倒一切论表现的尤为突出。

应该说,稳定压倒一切口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提出的,具有特殊背景,但我们不能因此来违反宪法。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具体国情,而且宪法的制定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国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严格遵守实施宪法才是最大的稳定,才是最大的国情。《决定》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简单来说,维稳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一样,也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进行。正如所说: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二、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

《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行政权力的行使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如果行政机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那么就会必然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人民群众的正当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法律将被视为一纸空文。相反,行政机关如果能够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规则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既非不作为而失职,也不胡作为而越权,自然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表率,依法治国的目标也将会水到渠成。因此,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落实依法行政,就要落实对行政权力的限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法治一词本身的含义就是法的统治而不是用法律来统治。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国家机关,也应当受到法律的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是国家运转的必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平稳发展、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持、社会事务的维护,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行政权力的介入,否则整个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但一方面,权力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腐蚀性,往往能够使得一些人以追求权力、获得权力为终身追求的目标,甚至为之不惜做出破坏法纪,祸国殃民的事情。另一方面,权力本身具有扩展性,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现实中出现的权钱交易、权权交易、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没有给权力的行使划定边界造成的所以,决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读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这个表述,为行政权力的行使划定了边界,保证了每一个行政机关都在法定的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并且这种权力的行使都处在其他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对权力的监督,并不是限制行动自由、碍手碍脚的紧箍咒,而是保护自己政治前途、甚至是保护自己人身自由的保险绳。权力只有在监督之下,执掌权力的人才能够不断的修正自己行为的轨迹,保证权力的行使处在正确的轨道上。

落实依法行政,还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对行政权力的运行实行有效制衡,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必须有政务公开的紧密配合。没有政务公开,人民群众无从了解政府,对权力的监督就无从谈起。和人民群众相比,政府作为公权力行使的主体,处在强势地位,掌握着大量涉及社会成员利益的公共信息。因此,政务公开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能使公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限制并遵循法定的程序,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并在受到公权力的侵害以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救济。

三、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证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在宪法序言中,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有如下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创立了现行的政治共同体及其运行机制,领导全国人民制定了宪法,并通过多次修改实施了现行宪法。换言之,中国宪法的本身就是党的主张、党的意志的法律化表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大局。党的领导首先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所以,《决定》指出: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

在近现代政党制度中,各个国家的政党都会有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取得执政地位后,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也都会对立法、执法和司法产生某种导向,这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种现象。中国的法治建设自然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种领导除了宏观方面的政治方向把握、制度的顶层设计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也包括微观方面的督促依法履行职能、协调各方职能、创造公正司法环境等。决定指出: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党委要定期听取政法机关工作汇报,做促进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委要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积极发挥作用。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并不意味着党可以滥用领导权。在领导过程中,党要管好自己,防止领导权异化为对具体司法、执法行为的指挥和干预。特别要防止党的各级领导插手具体案件,干扰司法去的独立行使。如果司法工作人员或执法人员在执行职务时,除了考虑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以外,还要考虑另外一些权威的因素,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无法实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不要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四、确立法治信仰是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决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社会公众对法律怀有一种宗教般的信仰之情和敬畏之心,这种信仰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和有力保障。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毋庸讳言,长时间以来在中国法律文化中,许多人在权利受到侵害需要寻找救济渠道时,诉讼并不是下意识的本能的选择,而是寄希望于高官或者更清廉有能力的官。即使是选择诉讼,那些败诉的人也会把将之归结为司法腐败等各种各样的法律以外的原因,认为自己输了官司但并不输理。因此,案结事未了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更是导致了这些年来连绵不绝,甚至越演越烈的上访,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以至于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等,使正常的社会秩序得到破坏,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决定》指出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所以,我们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确立法律至上的法治信仰,就是要树立起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使法律成为人们发至内心的行为准则,依法办事成为社会公众自觉的要求。要实现信仰之仰,必须先建立信仰之信,即公信力。具体在法治上,就是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信用公信力。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具有普遍的信任,对司法判决裁定、执法结果的心理认同感。缺少了这种信任和认同,公平正义这些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将无法体现,依法治国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无从谈起。也只有建立司法公信力,法律才能被社会公众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才能被崇敬。

在提高司法公信力,保证司法公正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在重申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的同时,也做出一些具有突破性的规定,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势必在依法治国的具体制度层面对今后的法律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快卿中提到的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被再一次提到了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首位。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是我国宪法以及各诉讼法明文规定的一种制度,但也是法律实践中没有被很好执行的制度。因此,《决定》规定: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自此,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从一项法律原则转化为一个具体的可执行制度,敢于违反者也将面对一个现实的不利后果。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7

自2005年11月省委作出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重要决策后,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确定的“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以建设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为载体,努力建设老百姓认可的法治江苏”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及时发现和总结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创建经验,法治江苏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各级党委依法执政意识不断增强,地方立法明显进展,政务公开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取得显著成效。回顾我省法治建设的实践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法治江苏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个核心要求,坚持从基层法治建设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以此推动和促进我省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老百姓认可的实际效果。

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江苏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涉及法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理念,是决定法治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中心环节。《法治江苏建设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总体目标。我理解,这一总体目标的本质要求就是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就是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知法守法,依法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各自职责,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执法必严”就是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通过行使执法权,确保宪法、法律、法规在本地本部门的贯彻实施。“违法必究”就是要求对任何实施违反法律法规、危害社会行为的组织和公民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切实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建设法治江苏,实现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关键就是要做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没有依法办事,法治建设就没有现实的社会条件和强大的群众基础;没有执法必严,社会就失去了规范和秩序,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江苏就成了一句空话;没有违法必究,法律就丧失了权威和尊严,法治就得不到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工作的着力点聚集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来,以此为标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谋划方案、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地做好与此相关的各项基础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建立健全教育、预防、监督、奖惩并重的执法工作机制,以制度保障公正执法、规范执法,确保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两项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检验法治江苏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在建设法治江苏的实践中,省委结合我省法制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六个坚持、六个做到”的工作要求,即坚持立党为公,做到依法执政;坚持公正高效,做到依法行政;坚持司法为民,做到公正执法;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依法管理;坚持诚实守信,做到依法经营;坚持学法用法,做到依法办事。“六个坚持、六个做到”是贯彻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具体体现,是检验法治江苏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的重要标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如何使法治江苏建设取得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的实际成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切实让法治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要达到这一标准,就必须全面实现依法行政,通过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执法依据、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责任,确保每一个行政执法机关、每一个行政执法岗位、每一个行政执法行为都有明确的执法依据、严格的执法程序、相应的执法责任,做到执法有保障、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要达到这一标准,就必须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公正文明司法,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实现司法公正,确保各类权利主体平等地得到司法保护,确保受到损害的权利依法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济,使司法真正成为化解争议冲突、平衡社会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屏障。能否真正做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当前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焦点,也是判断法治建设是否扎实有效的试金石。无论是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还是开展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活动,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都是检验其成效最有说服力、最具公信力的考核标准和评判尺度。现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有关教育收费、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都与没有做到“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关,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法治江苏建设就无法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创建工作,也必须围绕“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去设计程序方法和具体指标,并以此来检验创建工作的成效。

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江苏建设取得人民群众认可的关键所在。人民群众是法治建设的主体,也是法治江苏建设的最终评判者。法治江苏建设只有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是最实际的,他们在评价判断法治建设工作时,往往从自身日常生活、工作实际出发,看他们的利益是不是得到了维护和保障,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不是得到了有效解决。为此省委反复强调,要把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法治江苏建设的突破口,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实事,求实效,认认真真地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地维护和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努力建设群众满意、人民认可的法治江苏。现在老百姓意见比较大的问题,诸如行政不作为、乱收费,执法与民争利、失信于民,司法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不公开等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不依法办事、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所造成的。提高老百姓对当地法治建设的认可度和满意率,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起,必须从“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做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围绕法治建设的各种突出问题迎刃而解。因此,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就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做起,以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意见的方式,让群众点题,从中选择群众反映强烈、近期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治理的重点。只有把维护和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作为法治江苏建设的重中之重,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有机整体。依法办事是前提,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立足全局,全面谋划,通盘考虑,整体推进。要深入基层,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研究法治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实现发展和创新。科学制定一整套指导标准和绩效考核指标,促进法治江苏建设抓实事、求实效,使法治江苏建设真正成为社会认可、百姓拥护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使法治江苏建设工作始终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篇8

一、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人类在漫长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具有共性的文明成果,比如民主、法治、人权保障、限制公权力等,但与各国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考察西方各国即不难发现,其政治制度与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等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联系。这些联系在法律体系上形成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分野,在政治体系上形成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内阁制、总统制等制度差异。由于中国与西方各国在民族传统、具体国情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因此中国的政治发展无疑应走出一条与西方各国不同的道路。这条道路,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与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我国现行宪法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首先,在政治发展道路的普遍性上,我国宪法明确肯定了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将之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人民(宪法第2条)、民主(第3条)、法治(第5条)、人权保障(第33条)等等。我国现行宪法对上述原则的确认,也是我国宪法和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普遍规律的确认。其次,在政治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上,我国宪法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比如,宪法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具体体现。

由此可见,我国宪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确认表明,我国的政治发展,一方面应充分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则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价值实现和政治发展之路。而无论是照搬西方模式,还是拒绝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都是非理性的、错误的。因此,党的十报告指出,“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正因为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此予以制度化、法律化,因此,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主体内容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是我国人民的治国方略,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体内容。因为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治国理政而展开,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必然构成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内容。因此,为全面落实这一治国方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主体内容,就必须全面有效地实施宪法。

首先,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内容。概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因而尽管依法治国的依据既包括宪法,也包括其他法律,但由于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因而宪法实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要求,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而以下两点决定了全面有效实施宪法,对于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尤为突出:第一,依法治国的方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居于法律体系最根本地位的宪法的实施却不尽如人意,而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必然首先要求宪法在政治实践中发挥其最高法律的作用。第二,我国宪法不仅确认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地位,而且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原则、理念与规范上的依据与支持。因此,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也是宪法原则的实现,依法治国的持续深入,必然要求宪法实施的全面推进。

其次,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环节。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承担着建构法治秩序的重任。它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其一,使国家法律成为公民的活动准则,得到公民的普遍遵从;其二,治国的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必须在法律设定的范围内活动。然而,要使法律成为公民内心中的信仰,使法律的权威得到根本保障,法律本身就必须体现宪法的基本理念。这至少包括如下三点要求: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在宪法设定的框架内亦即宪法的权威下活动,受宪法的规范和约束。第二,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宪法的基本理念,如法律制定过程必须体现民主性;法律必须符合人权保障的宗旨;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权力制约原则等。第三,依法治国是依据良法治国,而法律是不是良法则需要根据宪法予以判断。因此,依法治国方略内蕴着宪法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开展和完整呈现,必须以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为前提。

再次,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由于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因而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第一,依法治国必须直面公权力的制约问题。如前所述,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但现实政治中,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背人民意愿的现象却屡有发生,因而依法治国的关键问题,在于制约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而这需要宪法中的权力制约、司法独立、民主监督、违宪审查等制度设计加以保障。第二,依法治国必须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宗旨。法治优于人治的基本特征即是通过法律限制个人的专断意志,从而服务于法律保障人权的根本宗旨。但法律、法规本身也可能存在侵犯人权的现象。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宪法实施制度,依据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定,对法律法规的合宪性进行审查。正如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宪法实施保障人权,依法治国才能得以顺利推进。第三,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与法的关系问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的治国方略,但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无法通过一般的法律予以消解。只有从宪法高度重新审视和不断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使党的意志与法的意志切实融合,依法治国才会在党的领导下真正实现。

总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成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主体内容的发展,都要求必须全面有效实施宪法。

三、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核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因此,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各项权利和自由,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思想。而全面有效实施宪法,则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从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核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我国宪法对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作出了十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原则;规定了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并列举了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根据宪法的这些规定,只有全面而有效地实施宪法,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正因为如此,所以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另一方面,人民主体地位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也需要一系列宪法制度的支持。尽管我国宪法对人民主体地位和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较为完善,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现需要特定的制度加以保障。相对于宪法的明文规定而言,现实生活中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公民基本权利受到国家机关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必须从制度上切实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诸如以保障公民政治权利为基本手段,切实保障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彻底而全面地解决法律、法规、规章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问题;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性,以诉讼形式对公民权利进行有效救济;等等。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的全面实施则是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因此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因此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人民主体地位和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保障。

四、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当前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关键问题的必然要求

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一种更为深入的体制性改革已成为一项迫切任务。可以说,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然而,正如同志2004年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同志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因此,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解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关键问题的必然要求。

首先,就世界范围来看,当今各国政治一般都表现为政党政治。虽然各国宪法对政党政治或有规定,或没有规定,但在政党政治的精义即是宪法对政治生活予以规范,各政党的行为须依循宪法设定的轨道,执政党必须通过国家机构实现其政治主张,而没有任何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方面则是一致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宪法规定的执政党,然而,中国共产党同样必须接受宪法的约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只有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我们党的执政行为才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其次,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法治化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前,党领导和执政的基本手段是依政策执政;改革开放后,尽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在政治现实中,仍有一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于按政策办事。这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却有着严重的负面效应,例如:容易导致个人专断;易为腐败和提供空间;影响党和政府的外部形象;等等。由于法治要求任何权力均须依法行使,政党的权力也不例外,否则其权力会因缺乏合法性基础而引发政治危机。因此,中国共产党将依政策执政转变为依法执政,无疑是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亦即依据宪法理清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实现在国家机关内进行领导、而非领导国家机关,通过国家机关执政、而非绕过国家机关执政。同时,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努力贯彻宪法的精神、理念与原则,严格遵守宪法的各项规定。也就是说,通过全面有效实施宪法,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化。

再次,全面有效实施宪法,也是我们党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之一。加强党的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是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党要实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就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党内法治等若干制度建设。这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应以宪法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另一方面也应切实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提高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内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意识。因此,全面有效实施宪法,将宪法的精神落实于党内建设的方方面面,也是我们党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之一。

由上可见,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法律问题。将原本依照政治原则、政策进行领导和执政的方式,转化为依照宪法法律原则、宪法法律规范进行领导和执政的方式,是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根本手段。

总之,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因而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上一篇:煤矿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转变工作作风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