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0 20:46:05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1

关键词:方案;工作过程;职业;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而更强调是一种职业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就业。这就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更要体现出这种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文就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理念、流程和内容、课程体系等进行了探讨。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理念

(一)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由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结构构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社会有不同的回答。其职业性决定了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些在人才目标定位上,高职应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总体品质与规格,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在高职培养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重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更强调是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为了完成某一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要能够适应职业环璄的变化,同时又能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这点对于职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正是为了培养学生这种综合的职业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

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劳动组织中旨在实现其确定目标的全部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1]。也就是指在企业里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要做的整个过程。工作过程中的知识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中显得更加重要。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中获得,也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工作过程知识与实践知识、理论知识的关系。(如图1)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步骤与内容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从企业岗位要求出发,围绕“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方法、考核评价”等五大要素,归纳总结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步骤与内容。(如图2)

三、按职业成长逻辑规律序化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按照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职业能力,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经验以及活动方式方法等综合为项目课程[2]。并且按照职业发展规律,确定课程设置的逻辑顺序。职业成长并不是简单的指从未知到已知的知识学习积累过程,而是指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即职业能力认知阶段职业能力形成阶段职业能力提高阶段职业能力训练阶段。因此,学习领域课程的序化应以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按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由简单到复杂顺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态度目标相结合,把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的工作过程。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

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

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 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警惕过度“就业化”导致的高职教育职业培训化倾向 近几年席卷全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使高职教育逐渐摆脱学科式教育的阴影,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特色日渐彰显,但同时改革中的高职教育教学日渐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式教育,滑向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过度的“就业化”导向使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养,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应期短,但在学生就职后长远发展缺乏基础,后劲不足,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受到质疑。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警惕过度“就业化”的现实功利倾向,避免将高职教育办成职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时代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受到重视和强化。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也必须坚持。兼顾二者,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能力”和“素质”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高职特色的目标定位。

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流程,实施开放式的制定流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必然应该是最紧密的。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走出校门,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设计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质上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与“求”转化为高职教育中的“教”和“学”。根据这一思路,在总结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可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社会调研、分析解构、课程构建、方案设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明确规定各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要求。(1)社会调研。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就行业发展背景和新兴技术、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掌握最新的、真实的一线数据,提交专业调研报告。(2)分析解构。根据调研数据,完成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确定与专业人才相适应的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交研讨报告。(3)课程构建。针对上一步骤分析的专业岗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4)方案设计。挖掘并充分考虑校内外可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规律,设计现实、可行、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模式等,完成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开放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 改革过去封闭的经验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在走出校门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在社会调研阶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确保调研数据新鲜、真实、有效。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分析解构,身在一线的专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拟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专家及其所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有特色并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行审核论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框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引导、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常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介绍三大模块。这种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分析论证和对课程教学的后期设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首先要完善和优化方案框架结构。

1.增加课程设置认证模块。在课程体系模块前,增加“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安排”等内容模块,明晰并准确把握“专业对应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能力素质——课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

2.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模块。在核心课程介绍模块中除常规课程内容介绍外,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介绍,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在教学条件保障模块中,增加“师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和“实训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在“专业师资基本要求”模块中除传统的师资数量、职称、专业、学历要求外,增加“职业能力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在实践教学条件中增加“功能要求”模块,在明确实训条件的设备要求、数量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实训条件的功能。强化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形成“目标——论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办法——教学保障”诸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架构高职特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内核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关键。

1.结合学分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英语、“两课”等)、公共选修课程和讲座;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前者侧重于基础知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后者重点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突破普通本科学校学科体系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思路,根据岗位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并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汲取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加强课程实施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优化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针对性,提高课程效率,增设《高职人文》等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广泛开设各科类公共选修课程,广邀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大学精神。职业技术课程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新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编排,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配合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作品制作、论文、上机考试、以证代考、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2]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1-12.

[3]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26.

[4]黄柏江,林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J].教育与职业,2011(11):24-2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

[6]杨玉泉,张静.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基本取向[J].职业时空,2010(8):77-78.

作者简介:

谢玥(1973—),南通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管理。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优化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又多为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优化设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大调整,具有“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特征,形成了“贯彻一条主线、采取两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实施四个循环、形成五大模块”的基本思路,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内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对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兼顾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应用为辅,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重在改革、重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贯彻一条主线”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来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二个结合”是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三个体系”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四个循环”即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循环,四个循环的具体内容体现“以目标为中心,在评价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中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五大模块”是基本素质模块、通用技术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一、专业技术模块二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专业要求,我院优化设计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曾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6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为全国8个指导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一,2003年2月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

考虑各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将理论教学体系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以水机电多学科交叉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或课程所组成,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2所示。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养成体系

素质养成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素质养成体系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等选修课程,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经多年实践,试点方案形成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素质养成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素质养成体系融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四)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不追求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或与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大幅度增加适应我国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课程及内容。

在进行课程整合和课时优化的同时,再进行每门课程内容模块化优化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使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便于课程衔接、减少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

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20%~30%和30%~40%的课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开放实验中心及完善其管理监督制度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师配备结构优化

在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大力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使人员配备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等方面更趋合理。要求多数教师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如动力工程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以下7人,其中硕士8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素质。除此之外,在该专业产学研合作的15个水电行业的单位中聘用了19位理论课教师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院已有2001~2006六届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从毕业生反馈调查结果分析,试点专业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可持续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表明经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者简介:

刘光明(1965―),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长期从事部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教研工作。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4

[关键词]多元化 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杨琼(1981- ),女,吉林辽源人,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吉林 长春 130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构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29-0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长春理工大学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新观念、新举措迎接历史的机遇与挑战,探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学校自身特点与特色的要求。任何的国家和地区学校之间,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状态。就目前吉林省省属高校而言,即使培养人才的目标大致相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但由于各院校依托行业背景不同、建校历史不同、学生生源不同、培养具体目标定位不同,因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教育状态。同一学校自身也存在多元化元素,只有从自身特点与特色出发,进行多元化建设与改革,才能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

2.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一切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长与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生个体特点,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而确定不同的基本要求与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注重学生品格的塑造,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①,施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3.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作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满足行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还要满足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乃至国际化的需求;不仅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目标要求,还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不仅能从事一般性科技与管理工作,还应具备创新能力,甚至将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②。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总体原则、制定思路

1.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即根据培养目标不同,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自身特点与发展优势,既有不同专业培养方案培养人才类型不同,又有同一个专业培养多种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2.总体目标。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大批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具有献身精神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若干优势学科专业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领导才能、开拓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其成长为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在部分学科专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3.总体原则。(1)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培育,重视传授宽、厚、新的综合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2)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实现五个有机融合,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的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3)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进一步处理好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增加研讨型课程,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注重研究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国际合作办学计划和海外学习计划,构建学分互认课程,搭建联合培养课程平台。鼓励学生获得国际学习经历。(4)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在满足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设计,推进分类、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实施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5)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根基所在。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同时还应该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③。学校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按学科专业大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6)坚持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原则。培养方案将逐步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满足专业认证标准或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同时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优势学科专业要在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设置上,紧跟行业发展形势,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7)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则。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产业是平台,专业是基础,学业是关键,就业是导向,创业是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将专题培训、竞赛活动、实验实习相结合,创建“三位一体”分层次、全程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到整个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同时采取系列的政策、举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创业。

4.总体思路。在整体目标定位的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点,依托学校的优势与特色,着力培养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及“卓越工程师”四类创新人才。(1)依托重点学科,强化特色,加强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依托学校现有光电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依托重点学科、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雄厚的科研实力,加强实验及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注重提高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广搭学生自主研学平台,继续深入开展实验室(中心)向本科生的开放工作,继续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等,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强化基础,鼓励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学习优异的学生群体,开展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改革,进一步做好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充分借鉴国外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重点建设好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按照相通的学科设置共同的学科基础课程,进一步拓宽跨学科学习领域,强化科研训练,进一步加强研究分析能力培养及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努力构筑跨学科课程平台、高水平科研平台、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自由空间。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外教口语课程,突出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立足基础学科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科学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3)突出实践,校企结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我校是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部分专业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构建将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不但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来掌握并实践知识,更重要的通过基本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工程实践习惯,扎实工程实践基本功底。将各级大学生大赛和创新实验计划纳入实践教学。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每个学生在四年期间要有一次参加大赛或创新性实践计划的经历,并获得相应学分。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4)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具有宽厚基础、跨学科背景和国家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学校整体优化多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重视基础、学科交叉的原则,构建学分互认课程,搭建联合培养课程平台,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重视传授宽、厚、新的综合基础知识,加强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夯实理科基础、强化工科优势。在校院两级基础课程平台上,继续凝练专业主干课程,以二级学科口径为主,按照专业内核要求,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反映学校、学科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注重构建本、硕共享课程,注重使用最新技术处理实际热点问题。

三、加强管理,健全机制,推进多元化培养方案探索与实施工作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校、院二级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为保证“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部署及工作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各学院成立培养方案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培养方案实施和日常工作。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培养环节进行指导与评估。

2.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广泛开展专业建设大讨论,召开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目标,落实工作任务。

3.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作,进行联合培养。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各学院院长、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校企协作组,负责校企工作协调,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审定工程实践实施方案,企业课程引进,校企课程共建组织实施等工作。

4.根据学校制订的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开展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同类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情况,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意见,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

②屈波,刘拓.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58.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在新一轮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标志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着力点是要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而这一切理念、思路与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能否理清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的思路与进程,制约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并最终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通过三年来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设计中,高职院校对上述核心要素关系的处理关键要做到“四个契合”。

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下属目标,直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预定发展结果的目标导向和激励调控功能以及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的价值尺度功能。因此,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指完成一定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专业培养目标在素质规格方面具体表现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或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规格是指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后,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能够胜任的某种职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任务。方法能力指有效、准确、快速地学会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并能够把学到的和使用过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之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会相关知识与经验;能够认识任务结构,独立地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没有预先给定解决方法的任务中,评价问题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社会能力指在专业要求的情境下合作、沟通与互动,最终解决问题与冲突,以及对自身和他人具有负责意识和行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工作领域中理解社会交往和利益冲突,能够理智地、认真负责地与他人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解决方案。专业能力一是指直接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中形成的如对材料、装置、工具、机器等的操作技能);二是指知识的迁移;三是指知识的应用。在培养目标所涵盖的上述三种能力中,方法能力是基础和核心,没有方法能力,无法习得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路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各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运行保障等要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教育主体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要素及其结构的确定,对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都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第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整个学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包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全过程,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包含着目的性要素,也包含着技术性要素。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是决定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第四,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专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与评价。第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是自然形成和随意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为设计的,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形成,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

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反过来说,选择最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了,培养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亦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等内容及其顺序、时数安排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其编写要围绕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进行描述和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要素与格式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和实施性文件,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要素;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材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要素。

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是专业调研结果,通过调研确定相关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性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例如,同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设在东北和闽南,培养目标就有所区别,因为工程施工的气候环境与质量标准要求都有所区别。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与个性化高职院校属于区域性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是区域性高校办学的出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要求在区域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有所体现,这就是创新,就是个性,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都有赖于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实习环境、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作保障,因此,还需要理清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系问题。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课程设置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体系组合和科学安排。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思考与设计之后,编制而成的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依附于课程设置,它才变得“有骨有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靠系统化的课程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要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在当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厘清三个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如今大家都在讲,高职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那么,为什么要打破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高级专业化教育,以传授各类专业技术及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而不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学科专家。要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以“转化”和“推广”设计方案、科研成果为职责,示范、组织、带动一线工人执行设计方案,把各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具有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即胜任某一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即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工作任务,把学习过程设计为职业行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习,这种课程也叫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全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一个职业的资格。

如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是以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来源于具体的职业行动领域,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专门的课程开发方法与技术。目前,可以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和“实践专家访谈会”(EXWOWO),通过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重新构建学习领域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契合

课程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课程的实施,还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因此,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的根本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时更强调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场所建设,并与课程设置相适应。

首先,高职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职业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是跨学科的与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教学项目。这种教学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像过去那样,只靠单科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共同承担;另一方面,教师仅仅具有学科与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才能指导和带领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项目,所以,要求师资队伍要专兼结合、教师要提升“双师”素质。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三个不同的课程类型构成,不同门类的课程体现不同的课程模式,像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科实验室等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门类课程实施的需要,必须建设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场所。这种多元化或表现为实践场所的功能上,或体现为实践场所的性质上,或落实在不同建设主体和建设地点上,而关键是与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相契合。

再次,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设置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专业建设涵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要素,在抓住专业建设根本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同时,三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应该遵循三者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但事实上,三个方面的建设从时间进程上往往表现为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在师资队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新的理念没有形成的阶段就开始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没有搞清楚课程应该如何设置之前,就已经着手大规模地开展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致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都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总之,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者一定要立足于传统观念的更新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在编制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才能避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专业建设与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张传燧,纪国和.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6

必然带来了培养手段的迥异。而培养手段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对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来说,实现其培养目标必定要走“学院派”的常规培养路线。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学科相同,培养手段通常是让培养对象从档案学的历史来源、基础学理入手,加之情报学、图书馆学、文书学等临近专业、学科和公共课程的研修后,使其档案学知识由浅入深地逐渐提高,最终达到具有一定档案文献、史料编研的能力,以此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一定的学习年限,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程师”。对于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来说,实现其目标必定要走“职业派”的特殊路线。为了使“非档案学”专业的档案人员快速达到从业水平,对各单位的基础业务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故培养手段往往侧重于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其课程设置也较为务实且针对性强。比如,“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会计与声像档案管理”等。而宏观、学理性的课程,如“文书学”、“档案发展史”等则分量较轻,以此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人”。

二、培养师资不同为了使培养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

培养师资的选择就成为要仔细斟酌的一个问题。这就好比说,培养“建筑工程师”的人,其本身一定也是“建筑工程师”;而培养“建筑工人”的人,其本身也一定是“建筑工人”。而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较高的学理知识和文献、史料编研能力的档案行业的教育家、学者、教授、讲师等诸如此类的“学院派”人物。因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学术资源,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档案学动向,参与并编写相关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编研造诣。同理,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实操经验,多年从事档案行业的监督指导人员,以及相关行政业务人员。因为他们常年接触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熟悉档案整编的实操流程,对于部分机构特殊的档案管理状况具有丰富的处置经验。总之,由于培训目标和培训手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培训模式在师资来源选取上要有所差异。相同性质的师资培养相同性质的学员体现出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培养师资侧重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反映出两种培养模式的本质差别。

三、培养周期不同

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可以说是“道”与“术”的关系。所谓的“道”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全面,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研究与编研;所谓的“术”更侧重于实践,知识结构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收集、管理、借阅利用”。由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训手段、培训师资的侧重不同,故在通常情况下,前者的培养周期要远高于后者。就前者而言,培训周期一般为几年(无论是本科阶段或是研究生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培养者的知识体系建构,以及学科敏感性的养成;而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培训目标、手段较为有针对性,主要关注于档案日常工作中一些常见问题,故其培训周期可以精华至一周或十余天。

四、结语

从目前档案专业教育的现状看,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方式的教育模式,即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其中,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是以培养档案文献、史料编研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教授、全面教学等手段,借助高校和学术机构等师资力量,并以几年为培养周期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方式类似于“建筑工程师”的培养。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是以培养档案专业实操技能,完成本单位档案工作的“收集、管理、借阅利用”等为目标,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手段,借助档案工作监督指导人员和业务人员等师资力量,以一周或十余天为培养周期的培养模式。这种方式类似与“建筑工人”的培养。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两者有着迥异的培养目标,不能笼统地划分两者的优劣,更不能简单认定我国现今的档案学教育与社会工作相脱节。因此,各单位在档案专业人才的使用和选择上应格外斟酌,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现状和工作需求来挑选不同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不同人才,不能用“学历教育”的培养标准衡量“在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不能用“在职教育”的培养标准要求“学历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7

Abstract: Revision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Shangluo College based on competency promote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develops high 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tarting from concept changes, increas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adding innovation credit, modularization of orientation courses.

关键词:能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

Key words: capacity;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practic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56-020引言

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地对其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进行修订,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

作为一所新建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商洛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是学院升本以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在学院2006年升本以来,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实践,于2009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遵循“以能力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严格按照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时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最后形成了《商洛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版)》。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在总结学院升本四年以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全面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先进做法基础之上完成的。在学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之前,首先对升本四年来教育教学中的好的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为了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学院领导带领相关部门的人员多次到国内兄弟院校进行学习取经,学习兄弟院校在制定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先进的经验,为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好基础。

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和阻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环节在设置时附属于某门理论课程,在地位上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认为只要学生在校期间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来在工作中也可完成,从而忽视了学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基本实践能力的重要性,[1]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各类技工学校和高职高专学研的职责,认为学院现在是本科院校,培养的当然是理论研究人才,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的加大实践教学教学,缩减理论教学时数持反对态度。一些系部领导和一部分教师,害怕缩减了理论教学课时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收入,因此对修订人才培养放也持怀疑态度。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学院组织相关系部的领导和部分教师到兄弟院校调查研究,参观学习,用兄弟院校的事实说服他们。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通知的精神,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校的办学定位、认识到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我们不能盲目地向一些老牌的本科院校模仿,而应该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内容

2.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在修订前,学院好多专业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其专业人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定位过高,盲目向研究性大学看齐,而不考虑自己学校的许多实际情况。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但是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对其人才培养规格,必须符合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校办学总体定位,其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突出应用型。我院在2009年度对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学院要求各专业都要组织专家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科学的论证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一定要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各行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中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2 加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背景下,高等本科院校的教育功能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教学型的院校来说,其培养的人才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必须关注的问题。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技能的前提下,缩减了课内理论教学时数,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和课时数,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1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的课内总课时数从原来的3200左右变为:文科类专业总课时不得超过2580学时,理工科类专业不得超过2780学时在减少课内总教学时数的情形下,各个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不但没有减少,还得到了相应的增加。修改后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总周数在35周以上,理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总周数在50周以上。毕业实习(综合实习)实践从原来的7周延长到12周,基本上实行“3+1”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为3比1。

2.2.2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而设置的相应的课程内容的综合。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出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强的专门型人才,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注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该体系由课程实践(军训与国防教育、语言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实验)、专业实践(专业见习、教学实习、课程见习、课程实习、模拟训练)、综合实践(综合实验、科技创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四大部分构成。各个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符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2.3 构建集中实践教学平台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实践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三个课程平台,①通识课平台;②专业课平台;③集中实践教学平台,将除了课程实验之外的其他实践教学环节都划入集中实践教学平台中。并对各个实践教学的内容规定了学分与学时要求,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将不能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改变了传统的“实践课程体系往往以理论课程为主线进行设计,实践课程常常是理论课的附属与验证。”的现状[2]。这样就将实践教学上升到和理论教学并列的地位。引起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2.3 改革实验教学,增设创新学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3.1 改革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增加创新型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开设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表现对已有的理论、成果或现象的重复实验教学还一直存在着学生“被动参与”这种观念上的弊端,教师事先提供实验指导书,规定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细节,学生只能逐条照此办理。这种重复、被动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鼓励各专业改革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3.2 开设创新学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素质,激发创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与科技创新相关知识和能力,营造大学生创业、创新氛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通过在方案中设置“创新学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学院也制定了配套措施:《商洛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细则》,对大学生的创新进行立项,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配给指导教师予以指导鼓励广大同学按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的“创新”课题,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提倡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用创新的理论去指导,用实践的手段来实现。大学生的创新分为人文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文创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管理等领域的作品,科技创新包括机器人、数学建模、电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的作品。对于不同的科技创新经过认定取得一定的学分,取得的创新学分可以免修相同学分的选修课程。这一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方向课程的模块化,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根据《商洛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2009年版)》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学科专业的不同性质和学生成才的不同层次要求,分别考虑课程设置、具体确定培养方案中的内容。”的要求,将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三个不同的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自己的就业志向等选择选修不同方向的模块。在方向模块中,针对不同的方向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构建课程设置。各个方向模块中的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课程,达到“模块管理、分流培养”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专门设置了“学生职业技能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对市场需求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准确定位,学会求职的策略和技巧,从而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3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和组织教学过程的具体依据,但是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仅仅具有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的。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高等院校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具有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之外,必须要构建起具有自己特色的应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竞学等.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119.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篇8

关键词:专业人才;本科;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3-03

引言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要求,按专业对学生培养做出整体设计和规划的教学指导文件,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一所学校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1]。培养方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成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一直以来为高校所重视 [2]。本文拟就我校现行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要素、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同类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有所启发。

一、当前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蓝图和根本性的指导文件。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3]。现行的培养方案在以前的人才培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急剧变革,高等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以后日益发展的新情况,现行的培养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脱节。由于中国经济体制变化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现有的培养方案,在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要求不够。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很多学校都特别强调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修改,而通常的做法是文字上的修补,总体上体现出来的仍是一些模糊或笼统的要求,没有特色;目标定位过多地考虑全面性,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专业核心能力。另外,社会需求还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一般的小修小补做法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死环,更加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严重脱节 [2]。

2.课程体系内在关联性不足。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依托。现行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关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时间维度来看,各学期间课程衔接前后关联性差,甚至先后顺序颠倒;二是从知识维度来看,学期跨度的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课程衔接甚至存在的脱节,以及课程间缺乏内在联系,导致部分课程成为零碎的知识片段,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三是课程与专业的核心要求缺乏相关性,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联系很少,占用了有用的课时,冲淡了专业的集中要求,甚至对学生学习造成干扰 [2]。

3.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课堂教学理论性知识偏多,联系实际的内容较少,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大多数课程均以讲授课时为主,极少安排实验与实践课时,学生实践的机会很少。有些课程即便开设了实践学时,但是实践的内容匮乏、实践形式单一,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实验室、机房等开放时间不够,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学校统一组织的考察学习、教育实习时间偏短,“放羊式”实习效果又不佳。培养大纲中规定的实践教学,没能落到实处。

4.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和知识更新滞后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很多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三大部分,但各个部分比例不同,实践性课程内容偏少。在“大众教育”的环境下,地方性高校过分强调理论教学显然是不合理的。

二、培养方案优化设计要素与基本框架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个系统工程,其制定过程涉及多个要素。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既要考虑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的知识结构与框架,要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既要考虑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又要考虑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应强调课程体系的优化、课程的整合,增强专业适应性和特色。从系统视角来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涉及需要从两大方面进行考虑。

1.从社会需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厚的基础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基于这个理念,学生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其内涵应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里 [4]。在知识的构建上,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类型与层次,决定了其应具备综合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在能力的培养上,既要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还应包括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性的创新能力是本科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既不是单纯的研究创新能力,也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是一种综合能力。在素质锻炼上,本科应用型人才素质包括较高的专业素质,又包括一定的非专业素质,特别应具有应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新创业的专业素质和开拓精神 [5]。

2.从学校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是“总体目标+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特点”。总体目标是以国家教育方针、目标为准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重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的综合反映。本科层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既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同时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5]。学校特色应综合考虑学校性质、服务面向及学校的总体目标定位,根据学校的办学优势,培养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的意识和能力;学科专业特点则在达到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秉承学校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学科专业基本要求和品牌优势,彰显特色 [4]。因此,从系统视角来看,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应包括:融会贯通的基础知识系统(数、理、化、天、地、生)、有所长的专业知识系统、得心应手的工具知识系统(汉语言文学、外语、计算机)高效学习的方法知识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三部分(如图1所示)。

三、优化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要积极吸收、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用符合时展特征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培养方案的制定。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转变本科教育是终极教育的思想,把大学本科学习阶段看作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注意课程目标的有限性,积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后续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科教育实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二是树立创新教育观念。高级专门人才的层次与水平会有不同,但他们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应有创造性的工作,都应创新。三是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要以敏锐的眼光观察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的趋势,追踪各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以广阔的视野把人才培养放在国际平台上,培养具有国际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四是树立大工程教育观。当前工程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21世纪的工程人才必须具备工程知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等多种能力,大工程教育已成必然 [5]。

2.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模式。吸纳相关专业领域有经验的专家参与修订,在方案中体现真正的市场需求,解决从方案设计开始就与市场脱节的问题;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思考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整个体系要立足课堂,打通课内与课外,在学生自主的前提下给予富有弹性的设计与指导,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打破原有的仅局限于结构化环节的模式。在修订方式上,立足于全方位的实际调查研究结果进行设计,而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 [2]。

3.加强专业柔性机制。客观地来说,任何一种教育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功能总是有限的。一个学校的培养方案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层次和特色,又要反映不同专业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特点,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制定柔性的培养方案成为客观必然。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组合、分层次教学,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体系安排上,通过精选教学内容,进一步压缩课内学时,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减少必修课时,加大选修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社会实践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6]。在专业培养观念上,打破专业、年级界限,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制,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给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做到人才培养优异目标和有限目标的相结合 [5]。

4.科学设定课程体系和课时内容比例。课程和课程体系是体现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载体,培养方案的改进最终是要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对课程和课程体系加以合理优化。尤其需要把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准确地、及时地反映到学科结构中来,积极推进课程设置综合化、多元化,以顺应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要针对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等,设置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课程,打破传统的只有列入教学计划并集中讲授的才算作课程的教条做法 [5]。另外,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毕业时所积累的专业知识,五年之内就基本折旧完毕。因此,在培养方案设计时,还需考虑课程知识的时效性,应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等,合理确定各类知识模块(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实践模块)、课程、课时分配比例,适当增加基础知识(二十年以上时效的),真正体现“宽口径、厚基础” [7]。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应用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方案中要深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要按照“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实施集中强化训练,改革能力考核办法,结合工程实际训练”的思路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筹规划。积极构建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要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切实加强实验、实习、上机等环节;把以课程传播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所学;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实验,都应增加设计性实验、科研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 [5]。要最大程度地开设创新性课程,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素质培养,体现课程的拓展性,而不是简单的全面性;体现动态的探究过程,而不是静态的传授结果;体现对现有社会的积极改造和对未来社会的向往,而不是单纯地适应当今社会 [5]。另外还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和课外指导等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四年不断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6]。

6.加强培养方案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与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是由教学单位通过学习、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经过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精心编制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体现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学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大纲、教材,安排好各教学环节,并以此进行规范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学时及开课学期等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学校同意不得随意变更。通过强化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与指导,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 [8]。

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建立较为完善、成熟的培养体系,需要高校、更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还要结合国内外发展新动向及企业需求变化进行调整。本文给出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的基本要素、关键因素及若干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兄弟高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秦辉,赵琳.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9-103.

[2] 胡有林.基于系统思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44-46.

[3] 周书葵,刘泽华,雷小勇.学分制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装备,2010,

(17):123-125.

[4] 王素玉,于涛,孟祥豹.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8):28-30.

[5] 孙爱东.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47.

[6] 庄惠龙,杨淑林.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设计[J].集美大学学报,2009,(4):38-41.

[7] 李端勇,等.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时效评价方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2):102-105.

上一篇:校园欺凌工作方案范文 下一篇:督办工作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