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范文

时间:2023-12-13 16:15:20

民间小故事

民间小故事篇1

关键词:少数民放;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浅谈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然而社会在发展,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枯竭,许多少数民族年轻人自己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了解甚少,致使民族精神及民族智慧难以延续下去。民间故事作为民族文学中代表性的体裁之一,深受少数民族儿童最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没有了民间故事、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民间故事,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民间故事却能富于这幅画生命”。民间故事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内心世界离得最近,“民间故事世界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同构对应的,是非常契合的”。对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利用民间故事作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的资源,这样的小课题研究是值得的。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还使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因此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非常有意义。

一、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孩子的眼中,花鸟草虫、星光月夜、风霜雨雪都蕴藏着无数的秘密。民间故事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和形象、充满趣味的语言去为儿童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既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同时又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民间故事是滋养儿童精神世界的独特方式,是儿童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幸福的童年离不开民间故事的滋养,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

民间故事是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一个好的民间故事作品会让他们受益终生。优秀的民间故事用温暖的爱来感动人,给人的心灵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人终身受益。民间故事与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种天然的契合。周作人说过:“民间故事在儿童生活上之必要,因为这是他们精神上的最自然的食物,倘若不给予,缺损是永远无物能够弥补。可见,没有民间故事的童年,儿童将失去一个飘逸着芬芳的精神世界。因此认为,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中心有重要的地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教师缺乏必要的民间故事理论素养。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独具魅力的文体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具体表现在他们不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史,更谈不上阅读与民间故事有关的文学批评等。在调查中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很多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对于什么是民间故事以及民间故事的特点都说不清楚,只是大概认为民间故事语言符合儿童心理,内容生动有趣,有教育意义。

(2)民间故事教学基本目标不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民间故事作品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备课时仅仅参考教参,对课程标准模棱两可,她们对于不同学段文学作品的要求没有整体思考,更多的时候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教课,这种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个体经验层面。可见,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教学,必须要明确民间故事教学的基本目标,有了目标,教学才有方向。

(3)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不把民间故事课文当“民间故事”来教。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认为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路与其他课文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儿童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民间故事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4)民间故事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调查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的小学生喜欢民间故事,并且他们认为课外阅读民间故事对他们的课内学习有帮助,大受教育,他们还强烈要求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再多一些。可见,要加强民间故事课外阅读。

三、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民间故事素养。教师民间故事素养的丰厚是民间故事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遗憾的是,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民间故事理论明显欠缺,他们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很少,在教学中不能根据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灵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对策,民间故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不足,严重制约了民间故事教学的教学效果。可见,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2)优化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民间故事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抓好课内民间故事教学是提高民间故事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3)加大民间故事课外教学的力度。在民间故事教学中,往往偏重围绕民间故事课文的教学,但是课堂之外同样重要。寿永明提到,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一个学生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之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掌握,如果学生的智力活动只局限在学习教科书里的内容而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毫无吸引力的、抑郁沉闷的地方,而学习也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苦差事。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教学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笔者深知,由于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有限,尚不能在比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分析基础之上给予更多的解决办法,只是针对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的问题,提出了简单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将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继续对这些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谭旭东.童话精神及其对童年生命的呵护[J].湖南教育,2006,(5).

民间小故事篇2

关键词:徐州民间故事;地域特色;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66-01

民间故事是指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中所形成的能够体现浓郁地域特色和人们对于世界认知的一种以口耳相传为传播方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民间故事的研究,不仅能够改善文化研究过程中“重高雅,轻民俗”的观念,也对宣传地域文化和风俗民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徐州民间故事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徐州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它处于四省交界,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江苏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又名彭城,尧帝之时,彭祖建大彭士国,彭城因此而得名。早在6000多年前,人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化。尤其是以彭祖为代表的民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诙谐通俗的民俗故事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在徐州民间故事中,往往会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出现,虽然在后期整理时,采用书面语居多,不过民间故事的语言地域性总是会在故事情节的叙述当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如在铜山县民间故事《三尾鸡救驾》中因为尧帝的病,“把大家愁得直没法儿”。儿化音的运用代表了北方人活泼爽朗的性格,“直”字是词的词性根据环境发生了变化。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点。除此之外,徐州民间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有时甚至会使用一些比较粗的俗语进行描述,如:《彭祖井》的传说中,有段对于彭祖初到徐州看到景象的描述:“此处是茅草丛生,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民间故事中对于俗语的运用恰恰让故事显得更加的生动和极具代表性,对于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往往我们会追求他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多于文学性。

民间故事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关于地方特色小吃传说。可以说,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地区的特色小吃对提升城市印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徐州历史悠久,特色小吃更是不胜枚举,地锅鸡、烙馍、辣汤、沛县狗肉等小吃味道独特,深受外地人的喜爱。而在品味小吃的同时,聆听精彩的民间故事,咀嚼可口的极品特产,那才是一种美味的享受!

二、传统价值观念在民间故事中的体现

民间故事产生于生活中,其中包含的内容与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文化内容最为贴近,在一个个短小生动的小故事中,往往呈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民众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在徐州民间故事当中,塑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英雄人物――彭祖。据传,他一共活了八百八十多岁,这一说法如果用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未免会有一些荒谬。不过,如果从另一个比较感性的角度来看,因为古时医学条件不发达,求生益寿成为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实现的渴望,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八”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这恰恰又符合彭祖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不可动摇的印象。在一些故事中,彭祖带领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举动,如:开荒挖井、抗洪求雨,还有将下雨改为下白面的举动,这些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和英雄人物的塑造习惯,比如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对于神的描写。在淳朴的劳动人民心中,他们渴望一种安逸和舒适的生活,因为生产技术有限,对他们来说,实现这一愿望也无比困难。于是,在人们心中,一个具有超自然力量的英雄人物形象就诞生了,这是人们心中最单纯的对美的追求,代表了劳动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另外,民间故事中,彭祖的形象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善恶、美丑的判断,也就是古代人民的价值判断。在新沂市民间故事《祸害拜寿》中,通过一个一千岁的为彭祖拜寿的老头引出“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的主旨,远远要比直接对这句话进行说明,强化思想要有用的多。

在各阶层的人们心中,有不同的文化接受和传播方式,民间故事蕴含了下层民众对文化的极强的再造和接受方式,而这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故事也让文化绽放夺目的光彩。

徐州民间故事不光向我们呈现了地域特色中朴实却不失魅力的一面,同时,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助于我们对于当地民俗和人们的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就像一张具有文化特色的地图,以形象的语言将代表地域文化精神的种子向远方播撒。

本文为2012年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课题,名称《徐州民间故事的人文情怀研究》,项目批准号:X1029012185

参考文献:

[1]殷邵义、王超立、甘信昌.中国民间故事・江苏・徐州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民间小故事篇3

耿村有“故事家”(会讲50个故事以上的村民)100多人,会讲故事的200多人,被称为“故事窝”“笑话村”,被专家誉为“华北平原民间艺术一枝花”。改革开放后,耿村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故事第一村”并由此享誉世界。

阳春三月,麦苗青青,伴着细雨笔者造访了“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高大复古的牌坊迎面矗立,古雅的韵味瞬间晕染了这个并不起眼的平原小村。

远远的,一位中年男子在村口迎着,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衣着朴素,但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他就是藁城市耿村民间故事演讲协会会长靳春利,他热情地递上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多出了两个名头:耿王后裔联谊会、耿村民俗文化旅游协会会长。

靳春利先引着我们向耿村故事部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张才才家走去。穿过狭窄的小巷,两扭三拐,便到了一处春意盎然的院子,大花布门帘透露着农家朴实的乡土味,据说主人和他妻子侯果果都是故事讲述家,他们讲的故事如同这农家庭院般质朴而恬静。

呼唤了几声,屋门开着,家里却没有人。“夫妇俩可能去串门儿讲故事去了,我去喊他们。”靳春利让我们等着。一会儿,张才才回来了,耳边挂着助听器,身边跟着一位70多岁的大娘,她肯定就是侯果果了。张才才的开场白简单明了:“都85岁了,耳朵不好使了。想听个啥笑话?我的嘴巴还好用,讲的故事保准是书上没有的。”“讲一个逗乐的,让他们听了笑得坐在地上起不来!”靳春利提醒着。“那就讲个《看花大姐》吧。”张才才边唱边讲了起来,故事描述了民间街头争看花大姐之美而闹出的笑话:买豆腐脑儿的看呆了,把一瓶香油都倒空;剃头的看入迷了,削掉耳朵不知道疼;木匠拿着钻头扎大腿,一丝一毫没反应……将地方说唱艺术生动地融入故事的讲述中,增加了艺术元素,丰富了讲故事的形式,这是张才才讲故事最大的特征。

别看侯果果是位女故事家,但是她讲起故事来声情并茂,语言鲜活生动,不输须眉。她给我们讲的是邻里关系的两则新故事,家长里短到了果果的嘴里,变得既生动有味,又有教育意义。《打狗记》讲邻里之间和谐,不要因为养狗的小事闹别扭。《墙头记》是现代玄幻体裁,讽刺一些贪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最终得到了报应。靳春利也即兴讲了一个《仨媳妇盛面》的故事,从儿媳妇给公公盛面条的小事说起,以小见大,呼唤孝道的美德。

耿村故事村绝非徒有虚名,这里有一家三代都会讲故事的故事家庭,也有许多故事夫妻、故事父子、故事兄弟、故事母女。流传的4000多个故事、歌谣,包罗万象,上自开天辟地神话、风物传奇,各朝各代的人物和历史传说,下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活、新人物、新时尚,堪称一部较完整的中国民间史,被赞为“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历史冠中华”。

藁城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倩介绍说,仔细研究耿村故事会发现,它们是“小故事”讲述的“大历史”,耿村故事不仅仅沿着历史的纵向发展,横向涉及的地域也非常广,“耿村民间故事并不只是一个村的故事,也不仅仅是藁城的故事、石家庄的故事,全国大多数省份基本都涉及了。”

这无疑与耿村独特的历史传衍、地理位置和人口结构有关系。耿村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王耿再辰的埋葬地,后本县靳氏七人前来看坟守墓,渐成村落,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被称作“看坟庄”,后改为“耿村”,以靳姓居多。这里自古处于地理要道,西接山西阳泉、东达山东德州的车马大道,使耿村成了官商纷至的风水宝地。这里逢农历初一、初六设集市已有400余年历史,素有“一京二卫三耿村”之誉。四面八方的商客带来了各种各样商品,也带来了各地的故事、歌谣。由此,经商、讲故事成为耿村文化的两大特征。

据考证,耿村故事世代口头传承,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走在耿村故事一条街上,两侧墙壁上描绘的图画故事跃然映入眼帘:负荆请罪、千里送鹅毛、寸草春晖……一路行走,故事的画卷绵延不绝。来到耿村村委会,发现它与各地村委会不同之处在于,正房是一个“故事厅”,两侧是村委会办公室。“故事厅”中的图片向人们展示着耿村故事从炕头、街头、地头到读者案头的历史过程。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两个人:一是靳春利,二是河北省民俗学会会长、石家庄市文联原主席袁学骏。他俩一个是“报矿人”,一个是“掘矿者”。

民间文学被称为“文化富矿”。1986年春天,河北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进入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全面普查阶段。此时,爱好文学的靳春利刚刚高中毕业回到耿村,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一信息,想到自己身边有那么多会讲故事的人,便到藁城县文化馆报告了耿村故事的信息,引来了高度关注,被誉为“报矿人”。1987年,时任石家庄地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主任的袁学骏来到耿村,他慧眼识珠,发现“耿村故事是一座蕴藏不可估量、需要深挖的民间文化富矿”。

老袁至今回忆起那一幕还激动不已:“那年农历正月初十,我便带上几个人去耿村进行考察。在‘大故事篓子’靳正新(靳春利之父)家中,20多位衣着朴素的农民争先恐后地向我们讲述了‘傻子学俏’‘巧女’‘教书先生’等等许多故事和笑话,又谈到了耿村的历史和讲唱风气。我感到,这的确是一座民间的文学富矿,有一个人数众多、讲唱活动经常的口头文化群体。后来,如实逐级上报。5月上旬,中国民协书记兼《民间文学》杂志主编张文等前来考察,对耿村现象给予了肯定,提出要下大力进行深入挖掘,弄清讲述(唱)人和作品的底数。”

民间小故事篇4

关键词: 莫言小说 民间社会 民间故事 民间情境

莫言这位乡土之子,从贫瘠的土地中获取宝贵的民间智慧。莫言与民间社会有着奇妙的情缘,首先体现在小说中传奇民间故事的选取上。

莫言在故乡土地上,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代,“我总觉得我的故乡有些可怜。我嫌弃它,又有些忘不了它”[1],高密东北给予了莫言饥寒挨饿的童年,童年是人接触人性最真的年代,而莫言的童年却因生活的贫穷过早地接触到了人性的本真,这对于莫言未来的小说创作或许是不幸中的幸事,使得他对于人性有着独特的理解,获得民间的独有智慧,这其中不可忽略的便是来自于有着民间智慧的爷爷的启蒙,“童年时代就像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爷爷用他的手臂推着我的肉体,用他的歌声推着我的灵魂,一直向前走”(《大风》)。贫瘠的黑土地以母亲博大的胸怀,关爱着这位小学未毕业便辍学务农的孩子,在爷爷民间智慧的启蒙下,莫言从贫瘠的土地中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民间风俗人情的盛宴。

一、传奇的民间故事

在莫言的小说中,有着大量关于民间传奇轶事的描述,透出一股带有麦香的民间神秘感,构织着高密东北这个传奇的世界和传奇的人们。这其中大概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先辈的传奇故事的描述,其中包括“我奶奶”、“我爷爷”、“我姐姐”、“我姑姑”这些人的传奇事迹;一种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具有典型民间色彩的奇闻逸事,其中包括仙妖鬼狐、风水奇闻等故事。

莫言这种独特的乡土之子的身份,成就了小说中“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叙事角度,他更愿意表达民间土地的朴实和原生态景象,真切而细致地以一个亲临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关于“我爷爷”、“我奶奶”、“我姐姐”、“我姑姑”的传奇故事,这些富有高密东北乡这个神奇地方色彩的故事,在作品中流露出晶莹神奇的色彩。如《红高粱家族》中“我爷爷”和“我奶奶”的传奇爱情故事。“我奶奶”由于父亲的贪财,在父亲的逼迫下被迫与麻风病人结婚,就在成亲的那一天,“我爷爷”作为一个轿夫,却和“我奶奶”开始了一段惊天地的爱情传奇故事。小说中高粱地的结合、抢婚等情节,是无法被束缚的,是人性的一种本能体现,充分体现了“我爷爷”、“我奶奶”敢于大胆反抗统治强权的勇气。《秋水》中“我爷爷”和“我奶奶”传奇的爱情故事和经历更值得称赞,两人不甘为世俗这道看不见的枷锁束缚,私奔到了荒无人烟的高密东北乡,因此他们成了第一批开拓者,荒凉清贫却温馨甜蜜。后来“我奶奶”为“我爷爷”生“我爸爸”那个情节,更富有极强的传奇色彩,莫言用粗糙的笔调细腻地描写了从开始的难产到后来一位貌似“仙女”的“医生”的出现,顺利地生出了“我爸爸”,如此具有故事性、传奇性的故事,在莫言的小说中还有很多。再如《蛙》中“我姑姑”一生传奇而富有悲剧性色彩的故事,《丰乳肥臀》中“我姐姐”下乡时富有传奇色彩的悲剧经历。

故乡对于莫言来讲,是获取民间趣文的宝藏,过早辍学便开始务农的莫言与故乡的土地和民间社会有着近距离接触。在这片乡土中,民间的奇闻逸事全汇聚积累在莫言童年的那个纯真的头脑里,民间智慧赋予了莫言一双睿智的慧眼,关注着民间社会的点滴,洞悉着世间百态的酸苦,这样的民间趣闻轶事体现在莫言的小说中,更增添了几分趣味性和传奇性。如《金发婴儿》中黄毛和婆婆对讲那些天南海北的神奇民间故事。黄毛讲了一个王戈庄有个女人被井里的荷花迷了本性而丧命的故事,原来那朵荷花就是勾死鬼变的。婆婆给黄毛讲的故事更神奇并且充满民间智慧。说是一个雨天,八个泥瓦匠到破庙避雨,却遇到非比寻常的大雷火球,于是互相开始怀疑有人做了亏心事,这是上天的报应,于是想到一个辨别做亏心事的人,让他出去接受惩罚,就是他们决定每个人将斗笠向庙门扔去,谁的斗笠被风吹走就出去受死,而最后那个被风吹走斗笠的人绝望地跑到外面,对上天祈祷不能冤枉好人,于是破庙坍塌,剩余的七个人全压在里面,无一生还。这些极富民间智慧的故事,是最有味道的调味剂,民间文化价值和独特形态借这些民间故事,有滋有味地表现在小说中。再如《爆炸》中关于狐狸的情节,《欢乐》中提及的风水和祖坟风俗,《球状闪光》中关先生形象的塑造,《牛》中大媳妇和小女婿的故事。这些民间传奇故事都具有民间智慧的内涵,是莫言小说关注民间社会的体现,也是这位乡土之子的民间智慧体现。

二、典型的民间情境

莫言关注民间社会,以乡土之子的身份书写这里的人生、社会,莫言笔下的世界是充满故事的神秘高密东北乡,是真实的民间社会,为我们构筑了一幅色彩浓郁的乡土民间社会画卷,在这幅画卷上,最绚烂的一抹色彩就是典型民间社会情境的表现。

民以食为天,在莫言构筑民间社会的时候,关注人民,关注他们的生活,自然离不开食物,于是典型的民间食物意象便成为莫言小说民间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如小说中的“白荞麦、豆腐荞麦”、“高粱”“玉米”和“麦子”等颇具乡村色彩的食物,它们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运用到莫言笔下的民间社会中,更充分体现了真实的民间社会生活,再如一些日常吃饭场景都颇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如“筑路工睡眼惺忪地起来,眼睛半睁半闭着喝玉米面糊子,啃玉米面大窝头,就着腌萝卜疙瘩”(《筑路》)。又如“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透明的红萝卜》)。再如“杜大爷从书包里摸出一块玉米饼子,我从包袱里也摸出了一块玉米饼子。我摸出了一根大葱,他也摸出了一根大葱”(《牛》)。玉米面糊子、玉米面大窝头、腌萝卜疙瘩、高粱面饼子、大葱等这些带有浓厚民间色彩的乡土食物,所塑造的场景只能属于民间,此间展示的便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这与莫言童年和青年在高密东北乡生活的经历分不开,真实的乡土民间经历给了莫言创作的一方肥沃土地,在这里,想象力自由驰骋,带着浓郁的乡土麦香,书写着民间社会,也属于民间社会。

莫言小说除了具有典型民间乡土色彩的食物意象外,还有大量带有典型民间情景的描写,如民间技艺情节的描写。如《透明的红萝卜》中,对于老铁匠、小铁匠和黑孩打铁情景的描写。“老铁匠从炉子里把一支烧熟的大钢錾夹了出来,黑孩把另一支坏錾子捅到大钢錾腾出的位置上。烧透的钢錾白里透着绿。老铁匠把大钢錾放到铁砧上,用小叫锤敲敲砧子边,小铁匠懒洋洋地抄起大锤,像抡麻秆一样抡起来,大锤轻飘飘地落在钢錾子上,钢花立刻光彩夺目地向四面八方飞溅”(《透明的红萝卜》)。打铁作为民间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技艺,在莫言如此详尽的描述中,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气息。

莫言小说中,同样散发着浓厚民族气息的情节还有关于民歌或是民间俗语的引用,如《透明的红萝卜》中老铁匠与小石匠冲突时唱的两句“说不出什么味道的戏文或是歌词”,《秋水》中“我爷爷”教我唱的儿歌,《姑妈的宝刀》开篇对于民歌的引用,《牛》中“骡马比君子,牛羊日他娘”民间俗语的引用,《大风》中爷爷哼起的民间小调,从这些作品中对于民间俗语智慧的引用,可以看出莫言对于民间社会的谙熟,那种信手拈来的程度是这位民间之子深得民间大地馈赠的礼物,作品中流露的种种乡土色彩正是莫言这位民间之子真性情的流露。

莫言对于民间社会的理解是民间社会经历厚赐的恩宠,再一次揭示人类本性的原生态和民间智慧,莫言小说中的民间社会是中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一抹永恒的绚烂。

参考文献:

[1]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3(2).

民间小故事篇5

关键词:山东民间故事 历史文化 道德操守 神奇想象

民间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构成的基础和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民间文化的诸种形式中,民间文学则因为“反映了劳动者的愿望、要求和理想,体现了他们的情感与思想活动”[1](P4843),成为民间文化极为生动的承载方式。民间故事在民间文学的类属中,传播起来更为便捷,接受起来也格外简单。

对于民间故事搜集的兴趣,在整个二十世纪,有几个高潮时期。首先是二十年代前后,精英知识分子们深受西方文化对民间文化的重视之影响,“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教授刘复、周作人、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等人成立‘歌谣研究会’,专门搜集歌谣创作”[2](P4),此后,“一九二七年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成立了民俗学会,先后出版了《民间文艺》、《民俗》等专门刊物和民俗丛书;接着厦门、福州、汕头、揭阳、浙江、鄞县等地亦设立民俗学会”[2](P4)。对民间文学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就此轰轰烈烈展开,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风潮。另外一个高潮时期便是在八十年代前后。这个时期,由于国内刚刚处于百废待兴之时,国家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等重视,于是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引进借鉴、对本土文化的重新发掘成为了重要的大事,各地纷纷组织人力财力搜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故事、歌谣,加以整理,辑成资料、书系,让民间文学经历了一次小高潮。

山东对民间故事的整理随着二十世纪初的民间文化热潮开始,在八十年代前后重新发掘理顺,而故事的形态由于省内人群以汉族聚居为主,所以往日流传的民间故事大多都是汉族故事。这类故事具有明显的特征,既能传承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又能颂扬美好的道德操守,在艺术上同时具有色彩瑰丽、想象奇异的特征。

一、传承独特的齐鲁地域历史文化

山东各类民间故事资料中,地方风物传说和习俗特产这一部分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比如故事里包括了泰山、黄河、阿胶、风筝、年画等极富风味的传说。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地理环境、寻常风俗、各类特产都是故事的主题或主角,用生动而鲜活的语言描述其由来,佐以奇异的幻想,既能体现出人们对于这块土地的熟知和热爱,也让故事更易为男女老少所接受。

比如《岳父与泰山》这个故事讲了人们将“岳父”称之为“泰山”的原因。故事说唐朝时候有个官员名叫张说,奉唐明皇之旨去泰山修祠建庙。他任意提拔自己的女婿郑镒,翁婿俩不仅克扣民工粮饷,还偷工减料胡作非为。后来唐明皇来泰山封禅时对工程很不满意,但又碍于张说的权势一时不能将之治罪。庙堂之上一口恶气无法发泄,他便让群臣说说郑镒靠何升官发财,以图口头泄愤。无奈群臣不敢言语,唯有大臣黄幡绰灵机一动,说郑镒是靠“泰山”发家的,这样说既没有得罪权高位重的张说,又回答了唐明皇的提问。[2](P121-123)

在这个故事中,山东名山泰山成为一个大的叙事背景和关键词眼,而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称谓则成为故事的主角。山东人对于泰山有着特殊的感情,不仅仅因为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吐纳风云的历史文化内容。而“泰山”为“岳父”之别称直至现在仍然沿用,所以这个故事即便是到了当代也令人兴味十足。除此之外,故事还反映了人们对于贪官污吏的憎恶,尽管故事里并没有像大多数民间故事一样用神话或幻想给此类人以惩罚,却也用劳动人民的机智和幽默对之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潍县杨家埠怎么有的年画》与上一个故事不同,讲的是当代濒临传承危机的年画的故事。杨家埠的年画因其题材广泛、形式繁多、画风细腻著称于世,现如今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由于现在对于年画的需求量减少,其制作工艺又相对复杂低效,所以这种能够表现民间风俗和民族精神的艺术类别反而逐渐萧条起来。故事一上来就重温了杨家埠年画曾经繁荣的历史:“早在清朝年间,杨家埠的年画就已经五湖四海地扬名了。那些到杨家埠来办年画的,用担子挑,使钱褡子背,还有的使驴驮,用小车推,反正过了腊月门,就一趟趟的。有些安徽、内蒙的客商,老早就撂下钱收画,有的干脆常年住在杨家埠,都叫他们坐地客,可见杨家埠的年画那功夫有多兴时了。那阵,不光市面上有画店、有作坊,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操持这个行业。这比种地还便当,庄稼有旱有涝,这营生年年出,年年印,把钱都送到炕头上啦。潍县有句俗语:‘有钱无钱,买画过年’,好像不买张年画就过不去年,遇上缺货,一张年画都换上一斗麦子呐!”[2](P139)我们对于这种民间的文艺形式虽然已经不太熟悉,但听到这样绘形绘色的描述,也能在头脑里映现出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和喧声嚷嚷的集市。这些很容易唤起我们意识深处属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的传承就在这样短小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着,不露痕迹。

二、颂扬仁善美的道德操守和对民间智慧的肯定

民间故事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宣扬一种道德操守,如真诚、勤劳、善良、聪慧等等,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这样的故事里面,包含的是普通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真挚向往,对现实丑恶的严厉鞭挞。由于山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且历代都是儒学发展的重镇,因而山东民间故事承担起宣扬和承续儒家文化的重任。

在山东各地的民间故事中,讲述儒家智者言行生涯的颇多。孔子、孟子、颜子的故事在曲阜邹城一带广为流传,在街上找个年纪大些的人,都能随口讲出一段逸闻趣事。

“孔母教子”的故事虽然不如“孟母三迁”流传更广,但在故事中,我们也可窥见“仁”的教化作用。故事讲述孔母颜征在续弦嫁入叔梁纥家后,勤俭持家,善待叔梁纥的孩子们,而在丈夫死后,她更是一力养儿育女,教育自己的儿子小孔子敬尊兄姊,“姐姐大你小,新衣裳先紧姐姐穿”、“你哥哥腿不中用,好饭先让你哥哥吃”[2](P157),小孔子受到母亲仁爱之心的熏染,自然成长为一个知礼尚仁的人物。故事语言充满生活情趣,用亲切的口语娓娓讲述,说者津津乐道,听者浸润其理。

《论语・述而》言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P95)流传在山东的名人传说里,就有一个“孔子师项橐”的故事闻名遐迩。小小项橐,年方七岁,三难孔子。圣人亦不以为忤,拜之为师。求知若渴的精神,虚怀若谷的情怀都在故事中表达出来。是以《三字经》云:“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4](P30)在孔子故乡曲阜兖州一带,这个故事是家长教育孩子时的必讲篇章。

民间故事诙谐幽默,其中不乏拿圣人打趣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崇尚。《抬杠铺》中说孔子周游列国时与一“抬杠铺”掌柜打赌,掌柜问他:“圣人,‘父母在,子不远游’这话可是你说的?”[5](P37)孔子颔首。“如今你母尚在,你为什么东跑西颠,周游列国,游说到我们这儿来啦?不在家奉养父母,还说什么忠孝?!言而无信,还游说个啥?还充什么圣人?”[5](P38)孔子哑然而败。虽然掌柜被刻画为一个刁钻刻薄的奸猾之辈,但孔子输就输在面对自己曾经讲述的“孝”、“信”理念上,自己也不是无懈可击。在故事下面的发展过程中,铁拐李也铩羽而归,最终却是一个小小的砍柴郎用自己的智慧赢了抬杠铺掌柜,使得故事充满了轻松的戏谑氛围:圣人和仙人无法赢得的赌约却在普通人那里轻松扳回,充分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放飞神奇瑰丽的幻想

泰山是山东之魂,每年初夏四五月间,时逢雨过天晴的凌晨三、四点钟,都可以看到山上流云渐聚,在山腰以上形成一条整齐洁白的云带,飘飘渺渺,如同束在泰山腰间的玉带,玉带上下是湛蓝的天空和山涧,景致令人沉醉痴迷。如何解释如此醉人的自然景象?如果放到当代,我们自然了解这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现象,可以用气象科学来予以解读。但在古代,人们没有办法进行科学的探索,只能用最为原始却也最为绮丽的神奇幻想来给出答案。相传泰山东侧住着一个叫刘栓的年轻人,父母双亡,靠打柴为生。山上一处沟崖里长着一株四季常绿的桑树,刘栓常常在此歇息。后来刘栓打走一群老鸹,将掉在地上爬满蚕籽的桑叶拿回家养殖。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鸹再次骚扰,只给刘栓留下一个蚕宝宝。蚕儿结茧后刘栓拿它缫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日换了绫罗绸缎送给比自己还穷苦的人。刘栓的奇遇被贪心的绸缎庄掌柜所嫉恨,放火杀人意图夺宝。这时人们却发现刘栓和一位白衣姑娘坐在云头,不断地缫丝,缫出来的缕缕银丝在天上轻轻飘动,渐渐变成了一条长长的飘带。这条玉白色的飘带,绕着泰山山腰不断地伸展开来。从此,泰山就系上了一条洁白的玉带。后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泰山腰玉。[2](P10)

面对自然的诡谲莫测变化多端,人民用最绚丽的想象为之提供解释。泰山的奇特景观让人们与缫丝织就白云的仙女相联系,更让善良勤劳的樵夫成为故事的主角,表达了人们对善的执着向往。想象力给民间故事注入了血肉,给普通的生活插上了美丽的翅膀,将平凡的现实变得充满神奇。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正在于它能够构想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但又超凡脱俗的神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普通人可以驰骋想象,可以天马行空地勾画一个美好的理想国。

许多著名作家都将民间文化当做自己创作的灵感所在,认为正是丰沛繁盛的群体智慧培养了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马尔克斯如果脱离了哥伦比亚的民间宗教和传说,刨除外祖母讲述的一个个奇异故事,我们便无法看到如《百年孤独》般壮丽瑰异的家族史诗;托尼・莫里森如果自幼没有听祖母讲述黑人传奇故事的经历,也不会为我们呈现如《宠儿》、《所罗门之歌》这样传达民族记忆和历史伤痛的作品;鲁迅的长妈妈与《山海经》让这位大师级作家在忧愤怒骂中又透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当代山东籍作家莫言离不开高密东北乡那个他用文字一直回望、怀念的地方;张炜《古船》里厚重的乡野文化也不可能架空在民间文化缺场的情况下。文化的寻根,所寻找的正是当代生活缺失的最富生机的想象力和对民族灵魂的追溯。

山东民间故事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一部分,艺术和内容上既拥有民间故事的共同特征,也凸显出独特的地方风味和文化内涵。在现代文明不断侵蚀的今天,蕴含着丰富文化历史内涵的民间故事越来越被荧屏上的家长里短、银幕上的快餐文化所替代。“速度”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关键词,一切以速度为标准,一切以效果为目标,真正丰厚的历史、民族的记忆、传统的文化都在“速度”中风雨飘摇,由此我们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所质疑批判的传统文化,到了当代几近荡然无存。历史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如果失去了这种记忆,这个民族必然会堕入无边的虚空和茫然之中,与之俱来的,也必然是更加恐慌的未来。在面对这种状况之时,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曾经有过的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以山东民间故事为例分析其特征,总结其搜集整理的经验,希望能为未来的民间文学研究抛砖引玉。

注释: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2]陈庆浩,王秋桂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山东民间故事集》,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3]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李逸安译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5]许兴文主编:《兖州民间文学》,兖州县民间文学《三集成》办公室编印,1989年版。

民间小故事篇6

影视作品是城市文化的极好载体。很多城市知名度的提高都得益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上海滩》与上海,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唐山,动画《水漫金山》与镇江等。就青岛影视产业发展而言,已出品了不少以青岛历史为题材具有浓郁青岛特色的影视作品,如《青岛之恋》、《青岛往事》、《跑马场》、《风雨劈柴院》等。尤其是2009年4月青岛市委宣传部与青岛凤凰世纪传媒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同映国产电影院线公司联合拍摄的公益电影《寻找微尘》取得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影视动漫作品则有登陆央视的青岛本土动画《小牛向前冲》。这些影视作品对打造青岛城市文化品牌,促进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相对而言,从青岛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中取材的青岛影视作品却很少见。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影视动漫是根据城阳区民间文学作品《童恢传说》改编而成的《不其清官童公传》。中国影视作品历来承继着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丰富题材资源与艺术灵感的良好传统。中国著名的民间文学作品几乎都进行了成功的影视改编。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说》、《牛郎织女》等都被高频率改编成影视作品。鉴于此,笔者认为,青岛在打造影视之都的当下,在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既可以从青岛历史中选材,如电视剧《青岛往事》,也可以从青岛民间文学中寻找灵感,将青岛民间文学中较为优秀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影视开发,制作成影视动漫作品。或者在制作影视作品的同时,创造性采用青岛民间文学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当中。以电影《红高粱》为例,《红高粱》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其成功运用民间文学元素不无关系,如民间故事叙述方式、民歌、民谣、俚语、谚语等都为影片《红高粱》增色不少。[3]这对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改编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开发一方面对青岛民间文学与文化起到宣扬作用,一方面对打造青岛影视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起到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青岛有着良好的影视资源,作为影视剧组的天然摄影棚,青岛接纳了大量影视作品到青岛取景,如《恋之风景》、《美人依旧》、《盛夏晚晴天》、《海洋天堂》、《珠光宝气》等。青岛的都市丽景在这些影视作品中一一闪现,营造了独特的影像青岛的奇特景观。而青岛籍当红明星众多,如唐国强、林永健、黄渤、黄晓明、陈好、朱媛媛、白百合等。他们共同构筑了青岛影视产业的宝贵资源。比如,在著名公益电影《寻找微尘》中,有45位青岛籍演员同时出演,共同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他还有电视剧《青岛往事》邀请黄渤、林永健主演,《青岛之恋》则由黄晓明主演。

二、青岛民间文学影视开发的途径探析

1.与地方高校联手,制作青岛地域特色影视动漫作品在对青岛民间文学进行影视开发时,可与青岛地方高校联手,制作出具有浓郁青岛特色的影视动漫作品。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播、影视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比如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白山神》就是由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创作的。闽北首部原创动画片作品《大红袍传说》、《大王玉女之传说》则由福建武夷学院艺术系动漫专业师生挖掘武夷山本土文化,根据地方民间故事“大红袍的传说”和“大王玉女之传说”改编而成。具体到青岛动漫,目前很多青岛高校都设立了影视动漫专业,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在这三所学校分别设立动漫文学创作中心、动漫科技研发中心和动漫培训中心。还有像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青岛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落户青岛,以及中国动漫集团文化产业、中国传媒大学落户青岛开发区,华强科技文化产业园和中视动漫城落户城阳区都将对青岛影视动漫产业发展起到很好推动作用。目前正在制作的动画电影《崂山道士》就由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等共同打造完成。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由青岛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

2.与知名导演、影视制作公司、动漫企业联手,制作青岛地域特色影视动漫作品

地方政府参与影视制作早有成功先例。动漫作品在传播地域文化方面占据先天优势。地方政府在宣扬与保护地域文化过程中,如能巧妙借助动漫艺术形式,往往会取得很好的艺术与社会效果。如中国第一部体现中华传统武侠的动画作品《虹猫蓝兔奇侠传》就是由张家界和宏梦卡通联手制作完成的精品,该剧的故事背景发生在风景秀丽的张家界。观众在收看《虹猫蓝兔奇侠传》之后,对张家界的山水风光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再比如52集动画连续剧《盘瓠与辛女传奇》是由泸溪县政府与长沙殷氏卡通制作有限公司合作拍摄。2010年《盘瓠传说》已被列入部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泸溪县政府为保护与传扬盘瓠与辛女古老的传奇故事和泸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借助现代动漫艺术形式,制作出专题画册、电视专题片、主题歌曲等,取得很好的宣传与保护效果。这种开发方式对青岛民间文学的影视开发无疑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在电影领域,有唐山市政府入股6000万,参与制作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电视剧领域,则有福建莆田政府参与大型神话剧《妈祖》的制作。具体到青岛,青岛地方政府已经有成功的合作案例,如著名公益电影《寻找微尘》由青岛市委宣传部与青岛凤凰世纪传媒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而反映青岛历史上第一代青岛移民的创业之路的电视剧《青岛往事》也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汇集了鲁剧创作精英,力图打造反映青岛历史与文化的艺术精品。

3.青岛名山民间文学与青岛影视产业开发

从青岛名山文化入手,选取与青岛名山文化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具体到青岛名山文化,可以借鉴泰山文化的影视开发。根据泰山文化、泰山民间传说等创作完成的大型动画片《泰山》已于今年三月份在山东电视综艺频道首播。该片“意在用大型动漫系列片的形式,将泰山的景致和泰山文化做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影片把泰山文化中传播广泛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和相关史料,用动画艺术形式进行全新的演绎。”[4]相关影视动漫作品还有《泰山石敢当》等。青岛市内名山林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崂山,其次还有青岛市区的信号山、浮山、信号山、太平山、观象山、小鱼山,青岛郊区的山如即墨的马山,平度市区的大泽山,黄岛区的大小珠山,胶州市区的艾山,莱西市区的大青山等。纵观青岛市境内的名山发展历史,会发现几乎每一座名山历史积淀甚厚,有无数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名人佚闻或遗迹。比如平度大泽山与大泽山民间故事,胶南大珠山与大珠山民间传说,胶南琅琊台与徐福传说,即墨驯虎山与童恢驯虎传说,即墨小龙山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即墨灵山与灵山老母的传说,胶州艾山与石耳争奇的传说等。以即墨马山为例,翻开即墨民间故事,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关于马山的民间传说,在这些神奇的民间传说当中,又有很多是关于马山狐狸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构筑了马山独特的狐文化。如此众多的狐狸故事与瑰丽多姿的狐文化,无疑都构成了影视开发的极好来源。

4.青岛海洋民间文学与青岛海洋影视产业开发

青岛正在建设滨海文化名城,挖掘蓝色海洋文化内涵既是建设海洋文化名城之必需,也是其重要表现。作为青岛蓝色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海洋民间文学当中有大量关于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特产等的民间传说故事。它们广泛分布于青岛市辖属的七区五市的民间故事当中,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青岛海洋民间文学为青岛海洋影视产业提供智力支持。青岛作为知名沿海城市,应大力发展海洋影视产业。2013年年初在CCTV-8热播的大型海洋神话电视剧《妈祖》就是将海洋文学与海洋文化结合的成功案例。青岛海洋民间故事是一座巨大的题材宝库,有些海洋故事已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好这些海洋故事,将大力推动青岛海洋影视产业的发展。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应着力于凸显海洋文化特色,包括故事的背景发生地,故事的主人公等都可以以海洋为主体,或创造或改编出与海洋相关的影视动漫作品。

5.从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选取代表性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开发

青岛民间文学是国家与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7年青岛市公布的青岛市第一批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青岛民间文学占据5项,它们是崂山民间故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胶州民歌、琅琊台的传说、徐福的传说。在青岛市第二批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有7项。它们是胡峄阳传说、田横民间故事、灵山老母的传说、金口民间故事、大珠山传说、大泽山民间故事、徐福传说。其中徐福传说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面对如此丰富的青岛民间文学资源,可以选取代表性作品进行影视动漫改编,如著名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崂山民间故事系列。在青岛民间故事当中,崂山民间故事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崂山民间故事被列为部级和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1981年由虞哲光导演改编的木偶动画《崂山道士》曾经风靡一时,成为经典。随着崂山民间故事被列为部级、省级和市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崂山民间故事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崂山民间故事的影视产业开发也随之受到业界瞩目。由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打造的3D动画电影《崂山道士》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作为山东省首部动画电影和3D动画电影,该剧将成为“崂山传说系列动画电影”的开篇之作。主创人员“计划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以每两到三年一部的节奏,争取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打造出五到六部‘崂山传说系列动画电影’”[5]除了备受瞩目的崂山民间故事之外,在青岛民间故事中还有很多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很高的民间故事。比如在青岛即墨地区流传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已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良好的民间故事资源完全可以为青岛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尽的艺术灵感。因此,影视制作者从资源丰富的青岛民间文学当中选取一二,进行精心改编研发,都可以开发出一部不俗的影视动漫作品。比如人龙恋故事,之前早有香港电视剧作品《人龙传说》,该剧讲述了凡间男子与龙女的爱情故事。而这种人龙恋爱情故事在青岛民间故事当中可谓数不胜数。除了人龙恋爱情故事,在青岛民间文学当中,还有很多神奇婚姻故事,如人鱼恋、人狐恋、人花恋,以及人与海螺、刺猬、小羊等之间的神奇婚姻,这些神奇婚姻故事大都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比较适合改编成现代影视作品,当然在改编过程中需要将现代创新意识注入到这些相对古老的民间故事当中,以期得到现代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民间小故事篇7

[关键词] 伍家沟村;耿村;生活故事;文化阐释

Abstract:Wujiagou village and Gengcun village are two of the best known folk tale villages in the south and north China. Similarities in cultural connotation could be discovered in the life folk tales widespread in the two villages.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wisdom, advocate family concord, harmony and comity, and call for benig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rality. Because of different regional circumstance and cultural edification, there is a gap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them. Wujiagou tales attach importance to benevolence and mercy while Gengcun ones to righteousness and morality.

Key words: Wujiagou Village; Gengcun Village; life folk tales; cultural expatiation

生活故事是民间故事中最能反映出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状态的一个类别。这类故事常以写实的手法直接反映社会现象,阶级关系,世态人情等,是民众日常生活的记录。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故事村——湖北武当山下的伍家沟村和河北的耿村都有大量此类故事。这些故事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巧妙的情节惟妙惟肖地反映出两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状态,折射出他们各自相同或不同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

一、两村相同类型的生活故事及其文化阐释

伍家沟村和耿村的生活故事丰富多样、类型众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类型是相同的。这些相同类型的故事体现出了两村人大致相同的价值立场和文化精神,可以分为智慧人物故事,家庭伦理故事,社会道德故事等,这些故事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的类别。

(一)智慧人物故事

无论在伍家沟村还是耿村民间故事中,智慧人物的故事都占了很大一部分。虽然全国各地都有此类故事,例如维吾尔族阿凡提的故事、蒙古族巴拉根仓的故事、纳西族阿一旦的故事等,但是伍家沟村和耿村与它们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两村的此类故事“不是把非凡的智慧集中在一个代表人物身上,而是泛化在很多人物身上。”[1]54

1.颂扬以智慧抗恶斗恶的精神

斗争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旧社会“土财主往往吝啬、贪婪,对穷人刻薄欺压。穷人在万般无奈之下会想法报复,想法自救”

[2],“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以自己的丰富智慧来压倒刻薄狠毒的地主老财,有效维护自己的人生权利,痛快淋漓地发泄出对压迫剥削者的愤恨。”[3]678伍家沟村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都颂扬了这种勇于以智慧进行反抗和斗争的精神。在伍家沟村,这类故事以《能伙计》系列故事为代表,在耿村则以《砂锅记》、《鸡脸儿》为代表。《能伙计》讲的是贪婪黑心的地主用各种办法盘剥伙计的工钱或用各种办法使伙计多干活,结果被机智聪明的伙计挫败。如《能伙计二》中的兄弟两个,老大给地主干了一年活,地主想赖账就让老大干三件事,一是把大瓶装到小瓶里,二是把屋内地下搬出去晒,三是答出地主的头有多重。老大做不到,结果没有拿到工钱。第二年老二来给地主做工,年终地主还想赖账,就还拿那三个问题为难老二,结果老二把大瓶打碎了装到了小瓶里,把房上的瓦扒了让太阳照到屋里,然后拿了把刀要去割地主的头称重量,地主怕死只好给了老二工钱。老二终于用针锋相对、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制服了地主。《砂锅记》中梁有才在恶霸周士林的当铺做伙计,因为同情老实人李有顺就把他的砂锅当了十两银子,结果不仅被周士林赶走了,砂锅也被周士林摔碎了。于是梁有才利用砂锅被摔碎这一事实,把砂锅说成是无价宝,让李有顺拿着当票告状,几番周折,最终惩处了这个为害四方的恶霸。《鸡脸儿》则可以看作《能伙计》在耿村民间故事中的“翻版”。鸡脸儿的东家对长工非常刻薄,每天天不亮就喊长工起来干活,说“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来干活”,鸡脸儿回答他说在捉狗蚤呢,东家很生气,说“天这么黑你能看得见?”鸡脸儿回道:“你不说太阳晒屁股了么?”东家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也不好说什么了!鸡脸儿巧设陷阱,使地主自揭谎言,巧妙地回击了地主的无理要求。

2.颂扬巧女、巧妇的聪明才智

传统社会观念男尊女卑,女子位处卑下,深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压迫。但在民间下层有时却由于生活所迫,女子往往要出头露面甚至支撑整个家庭,不仅在生产生活上是家里的支柱,而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还需灵活应对,于是也就出现了许多巧女和巧媳妇。如耿村民间故事中的《公公让贤》,公公死了老伴,想挑个儿媳掌家,但是对大儿媳和二儿媳都不满意,就一心想给三儿子找个机灵媳妇。于是给俩儿媳妇出难题,让她们一个给他拿来“肉包骨头”,一个给他拿“骨头包肉”。这个愁坏了俩媳妇,幸好她们碰见了王家庄的王姑娘。王姑娘告诉她们“肉包骨头”是枣,“骨头包肉”是核桃。第二次公公给她们出的难题是用三丈八尺布做一个被子、一领袍子、两条布袋、一块擦脸布,结果也是王姑娘解了难题。于是公公就给三儿子娶了王姑娘。娶过去之后又经历了一番考验,公公终于把家交给了王姑娘掌管。在伍家沟村故事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如《万事不求人》等。此外,旧社会女子常处于被欺压与侵害的境地,因此民间故事中也常有巧女、巧妇用她们的聪明才智反暴抗恶的故事。如伍家沟村故事中的《教书先生挨打》就是一例。这篇故事中,教书先生看上了一个学生的母亲,天天通过打学生来迫使母亲就范。学生母亲知道后,把先生“请”进家来,装作忙活家务,让先生挑米糠、搓草绳、挑大粪、担水,先生为实现色欲,一一做了。这时学生的父亲回来了,学生母亲让先生躲在麻袋里,让其自己钻进陷阱,与丈夫合演一出戏,丈夫出面说要找拳桩练拳,就对准麻袋一顿狠揍,把先生打得鼻青脸肿,后来趁学生父亲找水喝才狼狈而逃。这种教训使好色的教书先生有苦难言,令人拍案叫绝!

(二)家庭伦理故事

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故事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家庭生活伦理内容的反映。这方面既有传统的对行孝的提倡,也有对家庭生活和睦、和谐的主张,还有对勤俭致富的赞美、好吃懒做的鄙视等等。

1.提倡孝道

中华民族是个重视“孝”的民族,“孝是中国家庭伦理中的核心伦理,是一种以亲情为基础的代代相传的义务”[1]52,尤其在民间,民众对于孝道是非常在乎的,忤逆不孝被认为是最大的恶德之一[4]。伍家沟村和耿村生活故事中提倡孝道的故事很多,如伍家沟村的《抢爹》、《老大和老二》等,耿村的《状元修庙治皇姑》、《不孝夫妻遭雷劈》、《三女敬父》、《天雷劈孝媳》等。《抢爹》中亲生儿子不孝顺沦为乞丐,《老大和老二》中老大家有钱,但是他和媳妇却不孝顺,老二家没吃没穿,但是却待人实诚、厚道,是个孝子。有天,老二媳妇在外吃宴席,便把席上的肉块带回来孝敬婆母,谁知不小心将包肉的布包掉进了厕所。婆母知道后就让老二媳妇把肉用水洗干净后吃了。上天知道这件事后奖励了老二媳妇一包金豆子。老大媳妇知道后眼馋老二媳妇的金豆子,就依样画葫芦,把肉扔进厕所再捞起来给婆母吃,结果被雷劈死了。耿村生活故事中的《天雷劈孝媳》和《老大和老二》情节类似,属于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状元修庙治皇姑》中状元通过修庙建造阎王殿,展示不孝媳妇死后的报应使皇姑悔过,变成孝顺的好媳妇。《不孝夫妻遭雷劈》中的刘其只顾自己的老婆,不管自己的老娘,结果遭到了报应,被天雷劈死,以不孝之人受到上天惊心动魄的严惩这样反面的例证,说明了行孝乃天理,不孝则为天理不容。

2.表达希望家庭和睦的愿望

“家和万事兴”、“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兄弟合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变金”……众多民谚都传达着中国传统家庭对家庭生活和睦、和谐的向往。伍家沟村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中也强烈表达了这一愿望,如伍家沟村的《机灵女人》、《好儿不吃分家饭》,耿村的《小三儿卖马》等。《机灵女人》中机灵女人嫁了个憨子,开始比较贤惠,后来受人挑拨变了心,最后经人指点想开了窍,又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好儿不吃分家饭》中讲三兄弟中老大和老三耍奸卖巧,欺负老二,和老二分家了。不想老二运气好,得了宝贝,日子过得反而比老大和老三强。耿村的《小三儿卖马》和伍家沟村的《机灵女人》有点相像,也是讲媳妇如何贤惠,后来受人挑拨变心了,最后言归于好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诫人们,家中亲人如相互算计,只能给家中带来痛苦,亲人和睦乃是最大的幸福。

3.崇尚勤俭、鄙视懒惰

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生产力水平不高,如果想要有个好收成,就需要勤劳节俭。勤俭持家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生活的必需。伍家沟村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都对勤俭持家极力褒奖,反之对好吃懒做则予以严厉谴责。如伍家沟村的《好女不穿嫁时衣》,耿村的《五子登科》、《夫妻捎书》、《刘半仙卦误张生》等。《好女不穿嫁时衣》中员外看到一个叫花子当年陪嫁那么好,到如今却落个讨饭的下场,认定人要自己做自己的,不能靠别人养活,于是不给女儿那么多陪嫁了,要女儿通过勤俭持家自己养活自己。《五子登科》中小三不务正业、好吃懒做,落得走投无路,幡然悔悟之后,终于做的家大业大,五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夫妻捎书》中丈夫吃喝嫖赌、好吃懒做,最后终于连媳妇都离开他走了。《刘半仙误张生》中张生更是懒得出奇,每天睡觉的草堆下压着银子都懒得去翻,结果活活饿死了。这些故事告诫人们,懒惰之人绝无好下场。

4.颂扬后母对儿女的慈爱之心,谴责狠毒心肠

下层民众家庭中有较多的妻死又娶继妻的情况,按封建宗法制度,家业由嫡长子继承,这样后妻所生之子不得继承。因此后母对前妻之子大都不好,对前妻之子进行虐待,打骂、冻饿之事是家常便饭,甚至残杀者也时有发生。《醒世恒言》中有诗云:“晚妇狠毒胜蛇蝎,枕边谮语无休歇。自己生儿似宝珍,他人子女遭磨灭。”[5]如耿村民间生活故事中的《绿豆蝇告状》中,后母嫌前妻的两个孩子累赘,就让当爹的想法子把两个儿子弄死了!《受害求签》中的后娘也是横竖想害死员外前妻的儿子。但伍家沟村故事中却有与上述内容相反的故事,极力赞扬后母善待前妻之子的美德。如《扎草人的来历》篇讲陈员外的后妻对继子心肠更好,进门后享福的事,她安排给继子;吃苦受罪的事,让自己的亲子去做;让继子上学读书,让亲子在家做杂活。后来她得了病,需吃凤凰的心肝才能治好,上山捉凤凰会遇狼虫虎豹,非常危险,她让亲子上山去捉。最后二子皆有出息,住在京城,父母都被接到京城。陈员外的后妻善待继子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多年始终如一。事事好于亲子,这种品德世间罕见,表现出极度的善,与那些不把前妻之子当人看待的泼悍歹毒的妇人相比,有天壤之别,这种善待前妻之子的善心达到了对传统血缘人伦亲情的一种超越[5]。

(三)社会道德故事

民间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道德成分,这在伍家沟村和耿村民间故事中主要表现为对崇善抑恶、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倡导以及对买卖公平的期盼。

1.倡导崇善抑恶的人际交往伦理

善恶观念是社会价值观念中最基本的观念,古往今来人们都将“善”作为一种美好的价值取向。伍家沟村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也都将“善”视为一种美德,视为一种美好人性,通过故事进行善的劝导,歌颂种种善的行为[1]51。如伍家沟村故事中的《杨玉》,主人公心地善良,拾金不昧,终于得到好报,不仅娶了媳妇,还得到了两份家产。《一斗谷子三升米》中的教书先生与人为善,资助穷苦要饭的和孤苦伶仃的老奶奶的善行,使得老奶奶指点他避过了人生中最大的劫难。《鸡大腿》中的员外奶奶用自己的一番善意感动了为她砌房子的工匠,使工匠们把原本计划害员外家所做的手脚改了过来,变成帮了员外家。《董贵打柴》和《杨玉》故事情节类似。耿村民间生活故事中《吴双记》讲双记从小行善,但是却没有得到好报,很快就死了,众人都为此感到不平,后来经过太白金星指点才知道,双记是因为行善被上天选中投胎皇家,成为了真命天子了。《受害求签》中大儿子为了帮别人结果忘记给自己求签了,这种善行最后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转贴于

2.倡扬重义轻利行为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最高德范就是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朋友相交,人们最为推崇的是义气。”[3]601此类故事伍家沟村最典型的就是《路遥知马力,久后见人心》。路遥是个穷人,知马力家里很有钱,知马力就出学费让路遥读书。知马力成亲后也帮路遥娶了一房媳妇。后来路遥考中了进士,知马力家却渐渐败落了。知马力过不下去了就进京求助路遥,路遥就帮他盖了房子,买了田地。重义轻利的反面例子则是《背义山》。耿村民间故事中关于重义轻利的多为反面例子,如《张古董和李假勺》,两个人虽然是干兄弟,到了对方家里却连口水都喝不到,甚至人都见不到。

3.提倡买卖公平的交易原则

旧社会商业贸易不发达,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作制约,交易中公平和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层民众出于对诚信交易的渴盼,对欺诈行为的痛恨,产生了一些倡导公平交易的故事。伍家沟村和耿村生活故事中都有此类故事,前者如《公平交易》,讲一南一北两个生意人同时捡到半块牌牌,一个上面写着公平,一个上面写着交易。后来两个人遇见了将牌子合在一起,并按照牌子上的四个字去做,结果生意越做越红火。后者如《砸秤杆》,讲一个生意人赚了黑心钱,后来悔悟了,洗手不做黑心买卖了,家里俩儿子却一个接一个死了。后来城隍爷托梦给他说死了的两个是上天派到他家里来的浪荡子,见他悔悟了才收回去。过了几年生意人果然又得了俩小子,长大后个顶个的会过日子。

二、两村生活故事的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原因

1.伍家沟村民间生活故事崇尚善行

和耿村相比,伍家沟村民间生活故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崇尚善行的故事非常多,“善”成为当地民众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抢爹》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抢爹中的老爷子心地善良,捡到一包银子后,怕失主着急,一直等待失主寻来把银子还给失主,结果被贪财的儿子、儿媳赶出家门。颠沛流离之际,在他人屋檐下避雨,又发善心帮屋主收好晾晒的衣服,因此被屋主两兄弟收留做爹。在两兄弟家种地时刨出两缸金银,于是将金银送与两兄弟娶了媳妇。老爷子的亲生儿子知道后,为钱来抢爹,争执中上告了衙门。不想县官就是当年老爷子捡到银子的失主,于是也将老爷子认做爹供养起来,并把收留老爷子的两兄弟安排在衙门做事。在这个故事中除老爷子的亲生儿子外,所有人都有善行。老爷子更是善的化身。伍家沟村民间生活故事之所以崇尚善行的故事非常多,主要与伍家沟村民众受道教文化影响很深。伍家沟村坐落在道教圣地武当山北侧的丛山中,距武当山金顶仅35公里。“长期以来,村民常到武当山进香。道教文化深入村民人心,村民在思想上反复收到道教文化的浸染。同时武当道教也通过利用人们生活中所喜欢的表现形式,使道教思想渗入到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意识形态之中,使之符合道教的需要。”[6]55道教思想的核心是积德行善,认为行善不仅利人,而且利己,是自己人格的完满,是为自己修行完满做了准备。同时以因果报应观念来向世人推行善道教化,劝善行善。道教的这些观念在伍家沟民间生活故事中反映得非常多,甚至还有神仙出力保护行善之人的故事。如《贞洁寡妇烧龙头香》篇中讲一孝顺的守寡媳妇精心照顾体弱的公公,被小人污蔑与公公有奸情,激她去烧龙头香去证明自己的清白,在她掉下百丈悬崖时,玄武大帝用五龙捧起她,还赠匾昭示了她的清白。

伍家沟村民间生活故事崇善还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偏远有关。此地交通不便,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非常缓慢,民风淳朴,其民间生活故事说折射出的也是这里的人民的淳朴美好的心灵世界。

2.耿村民间生活故事崇尚义举

与伍家沟村相比,耿村出现了更多的崇尚义举的民间生活故事。如《舍身救弟妹》讲一个好色的县官要強娶一个村民的媳妇,就责令管这个街面的人把她提来,这个管事的人恰恰是那个村民的义兄。他想:这下可遭了难,要是叫兄弟媳妇去吧,觉得够不上人格。要是不叫去,自己脑袋就没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做出决定:让兄弟全家出逃,由自己老婆去行刺县官,并等待大祸降临。结果事发以后,他被处斩。又如《张益和李桂》中,李桂坐牢了,要杀头,张益连忙通过各方关系打点,总算保住了命,只判了几年刑。李桂一坐牢,家里的妻儿生活没了着落,就到张益那里去借,一回两回张益给借,三回张益就不借了。李桂媳妇只好自力更生做扇坠卖钱,张益看在眼里,都让人买了去。李桂出狱以后听媳妇说张益不给借钱,很生气,就不再理张益。后来误会澄清以后,李桂才知道张益为他和家人所做的种种。此外还有《智“鬼”报尸》、《人鬼情》和《日久和长天》等等。耿村民间生活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多讲“义”的故事,和它所处的地理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耿村地处河北,“古代燕赵之地的特定地理、历史、文化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风民性,形成了轻生死,勇于自我牺牲的勇侠之风,‘尚义’之风。”韩愈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是对当地民风的准确概括[6]89。“义”在这里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伦理规范,为朋友两肋插刀、万死不辞乃理所当然之事。因此民间生活故事中多崇尚义举的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本文所引耿村民间故事均出《耿村民间故事集》(内部资料)第一、三、六集,所引伍家沟民间故事出自韩致中主编、李征康整理《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和张二江主编、李征康整理《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第二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参考文献]

[1] 郑春元.伍家沟民间故事的审美内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2] 段剑秋,张献青.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77.

[3]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周福岩.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2.

[5] 郑春元.伍家沟村民间故事中的家庭伦理[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8.

民间小故事篇8

对走马古镇最早的印象是“走马观花”。每年的阳春三月,走马镇的桃花次第开放,粉红粉红的,像片片火烧的云。这时候便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去观看桃花,从而有了山城的“走马观花”一说。

从解放碑出发,经成渝高速,在走马镇下道,路程约30公里,也就半小时的车程。

走马古镇,确切地说叫“走马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至明代中叶开始鼎盛起来。走马古镇西临璧山、南接江津,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重庆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也是成渝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往来商贾、力夫络绎不绝,也留下了“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的民谚。在《巴县志》里面就有过这样一段记载:“(重庆)正西陆路八十里至走马岗交璧山县界,系赴成都驿路”。“走马岗”事实上就是走马场的别称,因走马古镇修筑于一座形似奔马的山岗之上,自古以来,又被当地人称为“走马岗”。

一下车,就能看见一棵古老而硕大的黄桷树站在古镇的入口处,郁郁葱葱,微风吹过,它会婆娑地向游客们述说着古镇的昨天与今天。穿过黄色的古城门,便是绵延800米的石板老街,在飘渺的薄雾与微雨里,似一卷展开的竹简,载满了古镇的沧桑往事。沿街的房屋全是清一色的穿斗式木结构,街道则以宜人的尺度拥抱着我,这才是街道,和大都市的街道那种尺度有着天壤之别,充满了人情味。

每月的农历初二、五、八是九龙坡区走马镇的赶场天,人来人往、肩挑马驮的场镇熙熙攘攘。鞋匠的叮当声、小贩的吆喝声,刘胡子饺子、三门口汤锅及各种传统建筑和工艺店铺,一个鲜活的古镇便展现在你眼前。“在在500多年前,走马场就是成渝古驿道上的交通要冲。”市级民间故事演讲家、走马老街关武庙戏楼茶园掌柜、70岁的刘远扬说。过去古街巷上,进出场镇的城门、过街楼、禹王庙、广东会馆南华宫、山西会馆万寿宫、客栈茶馆等酒楼戏台一应俱全。

小城故事多

走马古镇流传着一种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走马故事”。走马故事起源的确切年代无从稽考,但走马场建立于明末清初并很快得以兴盛,故事应与之同步发展,因此它的产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重庆古镇自古以来都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民间故事也就得到了创造和交流。

1990年,走马镇被重庆市文化局命名为“民间文学之乡”;1992年,工农村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故事村”;2007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项遗产同时进入重庆市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唯一一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马镇的民间文学是以民间故事和山歌为主,曾经出现过“故事家家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山歌年年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的民间文艺盛况。据统计,走马镇能讲故事500-1000则的有3人,200-500则以上的有10人,100-200则的有15A;能唱500首以上山歌的有2人,100首以上的有6人。

目前,走马镇共采集了故事目录10915则,已采录整理了9714则,并采录民间歌谣3000余首,谚语4200则,歇后语、俗语、楹联等4000余则,录制磁带400余盒。现已出版了《走马镇民间故事》、《魏显发民间故事集》、《工农村民间故事选》。而民间故事、歌谣已陆续在全国和省市报纸、杂志发表了50余篇,并有一批故事、歌谣收AT四川省、重庆市、原巴县的民间故事集成卷和歌谣集成卷。

中国的格林兄弟

走马古镇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故事,他就是――魏显德老人。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魏显德“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他和他的兄弟魏显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的格林兄弟”。他们讲述的走马民间故事,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讲圣谕”,教人行善不要作恶,堪称是走马人百年流传的家训。

魏显德老人是“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一。14岁开始随父亲流浪卖艺,22岁时已能讲述5000多个民间故事。解放后,他回到老家务农,此后他在心里进行整理,保留了1500多个具有巴渝文化色彩的故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调查“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首次授予包括他在内的10位艺人为“中国民间故事家”。在这些人中,魏显德排名第一。

魏显德讲述的民间故事,门类多,题材广,内容丰富,语言朴实,通俗上口,易记易传,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他共能讲述民间故事1045则,演唱民间歌谣433首,背述民问谚语676条、歇后语271条,重庆出版社专门为他出版了―本《魏显德民间故事集》。

据当地人介绍,在他83岁高龄时,仍记忆力强,曾不假思索地朗诵了一段名为《垛子山》的民谣:“垛子山,名誉宽,前面是巴县,后面是壁山,上走北京城,下到佛图关,交通虽方便,要走好多天。站在坡脚看,戴的帽子都要翻,走在半山看,乌云遮满半边天,爬到山顶看,重重叠叠是高山,莫说人难过,雀鸟插翅也难翻……”

不幸的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故事大王”魏显德因心肌梗塞在2009年4月15日与世长辞,享年86岁c如今魏显德老人的坟头已是浅草初长,可他留下来的那些故事已化作春雨,洒满人间。

风雨关武庙

进入古镇,就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关武庙戏楼。关武庙,又名关圣庙,是祭祀关圣大帝――关云长的寺庙,是巴渝地区最常见的庙宇之一。

关武庙戏楼是古镇现在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砖木结构,构件雕刻精美。一楼一底共两层,上层是戏台,穿斗大堂式结构,单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顶,戏楼上装饰撑拱、挂落、雀替等镂空雕饰,戏台两侧有一副楹联:

古今一场戏离合悲欢毕竟为人结果;

俯仰皆身鉴飞歌恒舞漫步走马观花。

下层是茶楼,为半地穴式设计内设登台阶梯,与戏台紧密结。它是走马场最大的茶馆,可摆20多张茶桌。在茶馆的左手边有一个小小的供表演的讲台,上端挂着“走马故事会”的金额字匾。讲台两侧的木匾上刻写着一副楹联:

故事家家讲户户讲男人讲女人讲娃娃也能讲:

山歌年年唱月月唱台上唱坡上唱处处都在唱。

厅堂右侧的木柱上也挂着一副楹联:

蛟腾凤起旋看走马赴琼林:

山清水秀已见文星临艺苑。

现在茶馆里说书讲故事几乎没有了,唯一常见的只是几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喝茶打牌,回味着过去的故事。茶馆的老板是一个好客的中年人,他热情地接待了我,邀我一起品茶。他告诉我,每个月的8号、18号,是武庙戏楼茶馆固定的故事会时间,有时也会根据节气临时组织一些故事会,但现在听故事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闲聊之余,他为我讲起巴人的故事,唱起古镇旧时旅店招呼客人的歌:“楼上楼下客,耳听幺师来交接,各人的草帽衣衫各人晓得,乱摸人家要不得……”还有街上叫卖的歌谣:“黄糕粑来得哦一一老头开水,盐搽鸡蛋,芝麻干、豆腐干桂花炒蜜糖唉……”也讲述当时老街上行走的漂泊艺人如打尺梆梆(唱道情)、打花鼓、打金钱板艺人所唱的小曲,以及抬滑竿(竹竿上捆着竹椅的简易轿子)乖口打石头的号子,还表演了几段端公(神巫)的歌舞,都带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和神秘味道。

沿着千年的石板街往前,光武庙的身影慢慢地模糊起来,直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心里顿时有种淡淡的忧伤。或许,天南海北地讲故事、“冲壳子”,或扯开喉咙唱山歌,已经成为了回响,尽管你有再精彩的故事,又有谁会去轻轻翻开你的邢一页。

千年古驿道

行走在狭窄的古驿道上,细碎的雨滴从两两相对的吊脚楼屋檐上落下,像是句句述说着千年的梦呓。

斑驳、狭窄的古驿道向西逶迤延伸,穿过炊烟袅袅的村庄与铺陈七色的田野,诉说着走马古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延绵的走马岗通向缙云山脉,那里有一片金银坡,林木茂盛,山峦起伏,古驿道边矗立着三道碑,即纪念“邑侯帖舫老父母”的德政碑、旌表营正贵之妻的贞洁碑、捐资修葺古道的功德碑,已饱经风雨的磨蚀,给人一片苍凉。“德政碑”镌刻“严正宽平”四字,寄寓了百姓对一方父母宫德政的期望,也蕴涵了峻险古驿道变坦途的向往。

沿坡而上,路边能见到两处摩崖石刻,一日“险设天成”,一日“巴县西界”,笔画道劲,浑厚庄重,颇感沧桑。我曾听到一个巴族故事:巴蔓子是战国时期巴国的将军,他噱慨刎颈换取三座城池,并留下这样的话:“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让人满怀唏嘘。巴将军的墓在重庆渝中区七星岗,离走马古镇也不怎么遥远。

三道碑所在地界,是九龙坡林场的天然林缓冲区,林木茂密,植被良好。附近有一处摩崖石刻,是清代时宫府关于护林的告谕,与遭火焚的慈云寺残迹一起,成为这里独有的珍贵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慈云寺不远,有呈喀斯特地貌的九座山峰,排列如同八卦迷宫,形成天然的“八阵图”,引得游人寻胜访幽,行走驿道之上,古老的巴国风情,化成了一股山风,无声地远去。

上一篇: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范文 下一篇:联络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