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8 02:20:07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1

今年以来,**镇党委坚持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做为2020年全镇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坚持从严要求、从实发力,精心组织、及时部署,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镇党委及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党建办主任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等为成员的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党建办主导推进、指导落实,各支部具体实施、对标查摆,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从严从实推进落实。并制定下发了《党委委员包抓基层党建工作和下派村级党建指导员的通知》,进一步把责任靠实到班子成员和党员驻村干部的肩上,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目标筑牢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认真开展学习。**镇党委把镇村干部业务培训作为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认真传达学习省市县关于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切实弄懂悟透上级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多次组织召开由各村党建指导员、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参加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原原本本学习《标准化手册》各个方面的内容,做了深入浅出的培训讲解,并强化各村党建指导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协调指导好所驻村党支部标准化工作。

三是强化整改措施,认真对标自查。对照《宕昌县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对标自查台账》,对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组织生活、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础保障、考核评价等7大类、42项规范、588条问题逐项进行了自查,从根源上挖掘党支部建设规范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照19个村对标自查过程中发现的1853条问题,逐项进行整改落实,建立和落实问题台账整改销号管理制度,目前已整改1200余条。

四是突出后进整顿,优化班子结构。我镇今年将王山、董家山、贾家、峪里等四村班子较弱的村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我们针对峪里村班子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我镇党委对村级班子进行谈话,并组织分管领导、驻村干部、党建指导员进村督促指导,进一步加强该村村级班子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峪里村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针对王山村班子不健全,影响战斗力发挥的问题,我们按照本村实际情况通过组织谈话和召开村民大会投票选举,由村党支部书记宁尕老三兼任村委会主任一职,并督促定期开展好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的业务素质,严肃党内生活。针对董家山、贾家两村班子软弱,影响战斗力发挥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董家山村原村主任新疆招录职工搬迁新疆,现已从村后备干部人选中重新选举出了新的村主任宁代军,已选举结束,各项工作开展正常。由于贾家村原支部书记不能胜任职务,经镇党委、政府综合考虑并结合贾家实际情况,召开党委会议讨论研究决定,由贾家驻村干部魏荣德兼任支部书记,目前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并对四个软弱涣散村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强化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进一步加大整顿力度,通过组织村两委干部思想交流恳谈,提高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优化了班子结构,切实增强了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为民服务意识。

五是配齐配强村级班子。面对现有村班子文化水平偏低、年龄老化、思想保守等突出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和约谈提醒的方式,对一些基层组织团结力不强,执行力差,工作推诿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列出问题清单,限定时限立即整改。同时,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返乡优秀青年中培养和发现人才,吸纳入党,充实村干部后备力量,对一些通过整改还未达到预期要求的村干部进行了约谈调整,打通上下梗阻,使得全镇工作运行更加畅通。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思想认识有时还不够到位,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缺乏搞好基层党组织党建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二是虽然按要求完成了安排部署、宣传动员和对标自查等阶段的工作,但后续对标提升工作,还需要不断地对照标准化手册进行规范,在日常工作中体现规范化。

三是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意识,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支部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次数少、形式单一。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提高党性认识。以全面学习贯彻报告精神,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重点,丰富学习形式,使全体党员学深悟透。

二是创新党建工作思想观念。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

三是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做好建设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取得更高成效。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2

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标准高 机制新 效益好 带动强 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

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市政府今年把建设60个标准化示范园区作为农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并列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为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区委、区政府把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我区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突出园区特色和效益,发挥园区辐射带动功能,努力把示范园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力地推进了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了农业发展。 一、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示范园区发展势头总体良好 根据晋中市举办10件实事的安排,我区确定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占全市示范园区总数的1/5,其中粮食1个,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分别为:张庆优质饲用玉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张胡无公害温室蔬菜示范园、榆次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中昌农业示范园、晋中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北胡乔奶牛园区、陈侃奶牛园区、演武蛋鸡养殖园区、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北田润泽园育肥羊基地。张庆玉米示范园种植饲用玉米强盛12、强盛42号1000亩,总产达65万公斤。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实现户均一套棚,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先后被定为部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山西农大农科教示范基地,今年推广应用EVA新型塑料膜100套、二氧化碳发生器20台、卷帘机20台、防虫网35套,推广新品种10个。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被晋中市命名为“红枣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成烤房两座、恒温库15间、气调库15间、沼气池2座,推广实施矮密丰技术。中昌农业示范园,被晋中市命名为“绿色无公害梨枣示范园”、有机生态循环示范和缩果病防治“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新建保鲜库一座、烤房2座、230立方米沼气一座,产品已注册“洁沃田”牌梨枣商标。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优新品种多达48个,部分品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明确三创思路,落实六项措施,指导园区建设良性发展 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特色为基础,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统一体。从政府的角度审视,园区建设必须走“三创”道路,在工作中突出了“六抓”。即: 一是抓组织领导和科学规划。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积极配合。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沟通,我区成立了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宁山岗副区长任组长,农委主任、农业局局长赵玉良任副组长,蔬菜、畜牧等五大中心、水利、财政、科技、农机等有关部门及涉及的5个乡镇一把手为成员,把园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园区规划上,根据我区农业生态条件优越、农业区域特征明显的特点,有重点地建设红枣、奶牛养殖、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区域性优势的示范园区。具体讲,遵循了以下5项原则:①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开发、引进和推广名优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如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②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实际,选定有特色产品、特色管理模式、特色经营方式和特色企业理念的园区为标准化示范园区。如四个红枣示范园区都各有千秋,贵仁红枣园区的壶瓶枣裂果防治、宏大红枣园的无公害种植模式、中昌农业示范园区的有机生态循环、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的鲜食品种繁育等等。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如陈侃奶牛园区、北胡乔奶牛园区把沼气与养殖相结合,形成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④科技先导的原则。用科学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如张胡蔬菜园区,非常注重科技的运用和创新。⑤产业带动的原则。园区建设必须强调对农民的示范和带动功能,使其成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和窗口。我区选定的12个园区,涵盖了我区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中12个品种的7个,尤其是突出了蔬菜、红枣、奶牛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占园区总数的67%。 二是抓机制转换。体制创新是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灵魂。以前我区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曾尝试走政府主办的路子,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今年的园区建设一改过去政府投资、基层干部实施、农民旁观的现象,引入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按照“业主投资、自主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村委+农户”模式、独资经营模式等灵活多样的建园模式。陈侃奶牛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是榆次博瑞乳业公司4个奶源基地之一,也是我区第一个“世行”贷款扶持的奶牛养殖项目和“四位一体”生态示范工程。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采用“村委会+农户”模式,在村委会的统一组织下,从1993年18套温室大棚起步,发展到目前的130余套。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实行股份制的经营方式,由村委会、煤矿、农户入股,合作经营,目前已存栏200余只。 三是抓政策扶持与引导。为给园区建设创造宽松环境,区委区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农产品质量认证上,鼓励园区进行产品认证。中昌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红枣绿色认证,认证面积500亩。二是在组织形式上,鼓励发展壮大各类合作社(协会)组织。修文依托陈侃奶牛园区成立了奶牛协会,会员由最初的125个发展到目前的475个。三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帮助园区跑项目、引资金,协调搞好水、电、通讯、技术、信息等各项服务,尽可能提供一切便利。陈侃奶牛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我区积极与信用社协调,采取5户联保的形式,贷款500多万元用于园区建设,村、镇也筹集50多万元用于园区公共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区奶业遇到市场疲软的困境,区政府拿出3万元对奶牛养殖户予以了补贴。四是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园区建设。今年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在科技局和枣业中心的支持下,成立了山西省首家民营红枣管理技术研究所,聘请了省红枣协会会长、全国著名红枣专家张志善为专家组长。8月24日,山西民营红枣管理技术研究所举行了挂牌仪式,省、市新闻单位、市、区领导、专家张志善等参加了仪式,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四是抓分级建设与特色互补。区、乡两级在园区建设中着注重分工协作。区政府以示范推广为主,侧重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新材料等,增强园区辐射带动功能。乡镇以园区建设为主,侧重于土地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农户管理等方面。工作重点抓住园区建设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使园区建设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如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目前种猪存栏已达1000头,初具规模,但生猪生产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投资24万元用于瘦肉型猪生产技术推广和建沼气池,使养殖规模达到了1.5万头,带动周边6村55户养猪5.4万头。 五是抓部门合作与项目集成。有关涉农部门加强部门合作,通过项目集成、人才集成、资金集成,推动示范园区建设。如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和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面积,在气象部门的配合下,都安装了气象观测设备。张胡蔬菜示范园,由农机局补贴2.4万元,推广自动卷帘机20台;由蔬菜中心补贴1.5万元,推广二氧化碳发生器20台、防虫网35套。 六是抓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核心。示范园区积极推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开发模式,涌现了许多集科技试验示范与培训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区,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易学易干,易出成效,逐步成为连接科技推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红枣管理技术研究所,聘请张志善为专家组长,吸收了榆次、太谷人才6名,专门从事红枣丰产、防虫防病防裂果的科学试验、研究和普及推广。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与周边农户及大户开展技术互助,为500多亩枣园提供技术服务。有关部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专家,为园区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如蔬菜中心与山西农大合作,在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建立了农科教示范基地。林业部门与省农科院留日博士曹秋芳、孟玉平合作,在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开展红枣防裂技术攻关,选择出了防裂果和防缩果病效果较好的试剂。 三、发挥六大功效,导向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加大实施力度,拓宽建设内容,探索运行机制,提高科技含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孵化创新、培训引导等成效日益显著。 一是示范推广功效显著,成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不断更新的园区。通过示范,使农民亲眼看到了效益,竞相效仿采用,示范园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成为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亮点。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推广应用了无菌土壤处理技术、拱棚双层保温技术、生物菌肥应用技术等;引进了法国莉玛、韩国大红等西红柿新品种,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在张胡蔬菜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全区推广了防虫网、臭氧杀菌器、杀虫灯等十余项高新技术;引进并推广了蔬菜新品种20余种。红枣在示范基地带动下,今年推广建设烤房40座、保鲜库8座、沼气池160座。 二是产业带动能力增强,成为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巩固产业链条的园区。全区红枣面积在2008年30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又补植补种红枣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酸枣接大枣嫁接237万株,超额完成任务的18.5%。形成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建成了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万头奶牛工程进展明显,上半年养殖奶牛6598头,同比增长17.8%。除继续完善陈侃奶牛园区和北胡乔奶牛园区外,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了逯村、源涡、新付3个奶牛园区。蔬菜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面积达到了28万亩。新建的温室大棚扣棚率达到95%以上,全区温室大棚累计达到了5万亩(含开发区)。新的蔬菜专业村不断涌现,尤其是张庆乡南营,形成了种菜专业村,每亩茄子收入最高达到8000元。园区与农户同舟共济,密切了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了更为牢固的产业链条。博瑞公司通过奶牛合作社,在今年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坚持按合同的0.75元/斤的价格收购(高于市场价0.15元/斤),帮助奶农渡过了难关。全区各类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据农经部门统计,围绕蔬菜、红枣、奶牛养殖等主导产业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已达39个,会员3209名。修文镇奶牛养殖协会、区温室蔬菜协会被市政府评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是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成为推进科技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园区。农业示范园的建设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科技创新,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幅度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贵仁红枣示范园区王连贵取得的裂果防治、病虫害防治等项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为彻底解决裂果问题,他还独创性地建起了烘干房,在榆次率先开创裂果利用的模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利用烤窑加工生产的大红枣,个头、口感堪称全省之最,过年可卖到40—50元/斤,比一般公司的红枣加工效益还高。 四是挖掘农民潜力,成为提高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素质的园区。在润泽园育肥羊基地、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的带动下,我区养羊业摆脱舍饲圈养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推广新技术,提高了养殖户养殖水平。如修文镇王香村的支书赵彩生舍养小尾寒羊,多次进行技术改良,生产由一年一产,一胎一糕,变成了二年三产,双胎双糕,效益比过去翻了一番还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王香村的羊饲养量突破了4000只,全部实施了舍饲圈养。 五是推广了生态农业,成为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的园区。中昌农业示范园利用沼气储存梨枣、沼液喷打枣树、沼气供做饭、照明、取暖,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红枣示范综合开发基地。去年中昌梨枣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今年已投入使用。全区无公害红枣认证面积已达40000亩。沼气推广不再局限于红枣示范园、养殖园区。如北田准备搞一两个沼气村,村集体给予补贴。庄子乡发展果粮沼养四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模式,今年新发展30户。 六是增收增效功能明显,成为农民致富增收、园区规模扩张、双赢发展的园区。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是示范引导功能,以效益为中心,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帮助农民致富,园区也在示范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壮大。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单棚收入至少在2万元以上,今年蔬菜行情看好,大部分棚收入达到了3万元左右,全村仅温室蔬菜人均增收2000元。张庆玉米示范园经测产,亩产达650公斤,亩对照增值93.5万元,为园区农民增收9.35万元,此外,园区还辐射带动周边2000亩,亩产也达到了600公斤以上。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在园区建设中解决当地劳动力50余人,每年为当地群众提供劳务收入60余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经近一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建园时间短等原因,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我区园区建设中首先面临着征地问题,如养殖园区建设,由于村内养殖易造成环境污染,园区应建于村外,但受去年国家土地部“五不准”影响,畜牧园区占地相当难,园区建设受到影响。如陈侃奶牛园区,奶牛养殖户入园积极性很高,今年又报名50多户,但受场地限制,二期工程只能先扩建10户。在调整土地方面,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调换往往因个别农户的原因而失败。特别在温室大棚园区建设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今年通过农机补贴计划发展自动卷帘机,农户一下就报了50多户,但只能补助20户。北田、庄子等乡镇群众发展沼气的热情非常高,只要政府扶一把,至少能新上20多个沼气村,但资金就是解决不了。 二是引进园区的业主数量不多。尤其是有实力的业主较少,业主投资规模较小,档次不高,联结农户能力有限,形不成强大的带动力与辐射力,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发展需要。如张胡村目前已户均一个棚,劳力缺少,已无多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建设资金不足。园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健全,尚未正式出台扶持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区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有限,导致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我区2008年支农资金预算比上年增长42.9%以上,绝对额增长90万元,但即使这样,总额也仅有300万元,农民人均投入不足11元,能专项用于园区建设的更是少之又少。今年的陈侃奶牛园区二期工程计划投资24万元,新建10户,由于资金缺乏难以启动。北胡乔奶牛园区今年计划投资28万元用于园内公共设施完善、新技术试验推广等,也是由于资金缺乏难以实施。 我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在市、区上上下下的不懈努力下,12个示范园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正日益成为我区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农业科技开发与创新的中心,成为引进品种、展示技术、创新机制、吸引投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训农民的基地,成为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工程,成为散布于我区平川丘陵之中的最耀眼的明珠!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3

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抓实基层、打牢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根据教育局局机关党委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推进我中心校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为目标,夯实学校党建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等,进一步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典型引路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既要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党支部优秀的做法。同时要强化问题意识,找准本校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中的薄弱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 

2.坚持争创达标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把标准化建设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推进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以日常工作的成效来检验标准化建设的实效,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3.坚持自我提升与上级支持相结合。既要鼓励全体党员立足自身实际,对照标准查摆整改、创争达标,又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基层党组织达标升级。

三、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中小学党组织政治功能,落实服务功能,实现组织设置更加科学优化、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场所功能更加务实管用、工作载体更加形式多样、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基础保障更加充分有力、工作业绩更加突出有效的目标,重点完成以下八项任务:

(一)推进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以实现中心校各级党组织全覆盖为着力点,突出务实、管用、有效,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组织体系,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确保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调整及时、体制明晰。

(二)推进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以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为着力点,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各级党组织书记,做到选拔导向鲜明、人员素质优良,班子结构合理、成员责任明确。

(三)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严格发展党员,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做到党员队伍信念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务实、勇于担当,纪律严明、作用突出,清正廉洁、为民服务。

(四)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以增强党组织生机活力为着力点,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五)推进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以党员、群众、学生、家长满意为着力点,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本领,受到党员群众、学员学生普遍欢迎,在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六)推进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场所规范建设,丰富场所服务功能,做到硬件配置齐全、场所功能完备,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较好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

(七)推进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以推动各级党组织工作规范化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机制运行,做到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

(八)推进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以保证各级党组织正常开展党建工作为着力点,强化人员力量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做到各级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

四、方法步骤

(一)制定工作方案推进计划,进行动员部署。(1月5日-1月15日)。

结合实际,各支部精心制定本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成立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部署会议,靠实工作责任,广泛动员部署,明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二)开展业务培训,学习掌握标准。(1月15日-2月28日)。

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参加上级党组织开展的标准化建设培训会并认真学习标准建设手册。支部书记对支部全体党员进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对标准化工作指标及要求、具体操作方法等内容的学习,使支部全体党员深入掌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理念、目标、任务、方法,熟练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

(三)全面对标争创,着力整改提升。(3月——12月)

认真对照省委组织部印制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试行),深入开展自查,逐项逐条对标。9月15日前完成自查,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10月30日前,完成学校党建活动阵地建设,营造浓厚党建文化氛围。11月30日前完成学校党建制度汇编,对符合标准的,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工作常态。11月30日前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未达标的认真分析研判,找准存在的差距和原因,集中力量抓好查漏补缺,对存在问题逐一整改销号,力求达到标准化要求。11月30日前完成标准化建设档案资料整理装订,完善各类工作台账。

(四)开展自查自评,接受考核验收。(2019年12月)。

12月1日前党支部完成对标争创情况自查自评工作,接受上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情况考评验收,对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列出清单,狠抓整改落实,力促尽快达标。

(五)总结经验做好,全面深化推广。(2020年1月)。

认真梳理总结学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经验,根据省市区统一安排,在学校全面推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金塔镇九年制学校党总支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总支书记胡天明同志任组长,副书记陈泰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支委委员担任。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各支部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搞好统筹谋划,定期研究调度,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2.强化督查指导。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改进。

3.注重工作实效。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把标准化建设与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本单位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坚持统筹安排,确保取得实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西营镇九年制学校党总支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4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我村党支部集中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力求创建成建设规范化的农村党支部示范典型。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视察甘肃“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党委部署要求,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线,突出农村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按照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和具体认定办法的要求, 推动我村按标抓建、达标升级,确保我村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幸福美好的孙家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总体要求

按照《中共临洮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洮县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临办发〔2018〕 88号)文件精神,结合全镇工作实际,以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健全与落实并重,按照“决策科学化、工作制度化、阵地标准化、活动特色化”的工作思路,努力形成内容全面、制度健全、运转规范、职责明确的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为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工作范围

孙家村党总支部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规依法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法规,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镇委部署要求,按照镇党委对农村党支部提出的具体标准,建设建成标准化党支部。

(二)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找准找实开展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薄弱领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制定问题清单,为规范我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这一目标,找准发力点,对存在的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一个一个规范,确保取得有效进展。

(三)坚持时间进度和工作质量相结合。按照县组织部、镇党委的时间进度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对重点任务和措施进行具体的谋划、实施、责任到人,规划好任务时间表,并与其它村党支部相互借鉴、整体推进,不但要按时完成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而且要保证其高质量,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弄虚作假。

(四)坚持对标整改与创新提升相结合。我村党支部要立足自身的实际,对照标准查找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台账,使党支部规范达标;我村党支部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发挥能人引领和先锋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借鉴成功经验,把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五)坚持重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稳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水平,在我村党支部开展,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在取得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向社会组织、非公企业推广。

(六)坚持正向激励与追责问责相结合。在标准化推进工作中,注重树立典型模范,在我村党支部推出一些认真履职、创新实干、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并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正向激励和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整治“庸、懒、散、慢”不良风气,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形成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确保标准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主要目标和任务

按照“党支部政治建设标准化、组织设置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基础保障建设标准化、考核评价机制标准化”的要求,在全面梳理农村党支部建设现有制度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党支部的职能定位和职责任务,重点从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保障、考评机制等方面,分别制定规范流程和标准。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扎实解决制度落实不到位、标准不够高、质量不过硬、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做精做实做细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农村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一)推进政治建设标准化。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来武装头脑,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加强我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着力解决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深的问题。农村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为依托,通过以开办新时代讲习所、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和智慧云平台,开展党员“冬训”等方式,每年让农民党员接收1次有效的培训。同时,要注重做好组织、宣传、教育群众工作,坚持扶贫和扶智、扶志相结合,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最大限度的提高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思想认识。

(二)推进“三链”建设标准化。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采取“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企业”等形式,加大在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组建党组织的力度。创新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等党组织组建形式,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支委成员或党员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

(三)推进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以增强班子整体功能为着力点,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做到选拔导向鲜明、人员素质优良,班子结构合理、成员责任明确。要着眼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进一步深化“能人引领”工程,要严格按照村干部职数1:2的比例建立后备队伍库。11月底前,建立落实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

(四)推进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定期开展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切实群众生活,内容丰富多样、正常规范、严肃认真。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展党员,通过制定发展计划,规范发展程序等举措,从政治坚定、品性良好、务实能干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转业退伍军人和返乡待业大学生中严格选好苗子,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上门送教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强化对患病党员和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保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全覆盖。确保党内各项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党员参与率高、教育效果好,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五)推进基础保障工作标准化。以建好用好管好活动场所为着力点,推进场所规范建设,丰富场所服务功能,做到场所面积达到规定标准,硬件配置齐全、场所功能完备,标牌设置统一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较好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全面推行“135”民情服务工作法,严格落实坐班值班、民事代办等制度。以盘活资产资源为重点,通过推动“三变”改革、“三社合一”改革、“供销合作社”,统筹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等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抓好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管理规范。

(六)推进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以推动农村党支部工作规范化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机制运行,做到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一是深入实施“优秀能人入党”工程,深化拓展“双培双带”工程,制定落实党员发展工作计划,建立落实政治审查制度,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审查备案制度,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对2014年《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颁布施行以来发展党员工作全面自查,认真解决发展党员违纪违规问题。实施党员致富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党员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推动党员争做致富、带富、帮富“三个先锋”。年底前,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农民党员不低于有帮带能力党员总数的 80%。二是规范党员激励关怀帮扶。通过对老党员、老干部、困难党员、老模范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进行激励关怀帮扶,引导党员信赖组织、依靠组织、建强组织,增强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三是规范党组织处分党员程序。依照规定,对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给予相应纪律处理和处分。四是规范党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对理想信念缺失、政治立场动摇、宗旨观念淡薄、工作消极懈怠、组织纪律散漫、道德行为不端等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进行的组织处置。这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必要措施。

(七)推进齐抓共促责任体系。强化我村支部书记抓党建主体责任,从严落实抓基层党建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制度,健全落实党支部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村级层面,我村党支部要认真履行落实责任,充分利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三支力量”,从严从实落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各项任务。

六、方法步骤

我村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镇党委“半年试行积累经验、全面推广延伸领域、常抓不懈规范提高”的要求,在我村党支部开展,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镇机关、社会组织和农村非公有制企业领域推进。

(一)制定工作方案,动员安排部署(7月10日前)。我村支部要按照镇党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制定推进方案,广泛进行动员部署,全面展开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我党支部推进方案于7月5日前报镇党委审核。动员部署工作于7月10前完成。

(二)强化业务培训,学习掌握标准(6月下旬-7月中旬)。村党支部书记在参加县委组织部举办的专门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镇党委组织对各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党务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使全镇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深入掌握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理念、目标、任务、方法,能够熟练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业务培训于 7月15日前完成。 

(三)对照标准手册,深入摸底自查(7月上旬-7月中旬)。我村党支部要对照标准化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查政治建设、组织设置、班子队伍、组织生活、党员队伍、基础保障、考评机制是否达标,对照相应标准,广泛开展自查,切实摸清底数。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建设已达标和未达标党支部台账。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未达标的党支部进行认真分析,找准存在的差距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四)全面对标争创,着力整改提升(7月-11月下旬)。我村党支部要认真对照省委组织部印制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试行),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项逐条对标,逐一查漏补缺,逐个挂账销号。对符合标准的,长期坚持下去,并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不符合标准的,对现有工作和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研究制定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我村党支部要建立标准化建设已达标和未达标党支部台账,对已达标的实行动态管理,对未达标的实行销号管理,切实推进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 

(五)组织考核验收,反馈意见建议(12月1日-20日)。镇党委对各党支部对标争创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按照党支部自评、镇党委考评的步骤开展,我村党支部于12月5日前完成自查评估和整改完善工作。对经考核验收未达标的,列出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力促尽快达标。

(六)总结经验做法,全面深化推广(12月21日-2019年1月)。我村支部认真梳理总结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推广成熟做法,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党支部进行汇总上报,由镇党建办整理后向镇党委进行反馈。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村党总支部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支委成员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季度对我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我村党支部书记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支部标准化建工作的具体责任人,我村党支部要把支部标准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实施。

(二)精心安排部署。2018年是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创建年,7-11月份为集中创建时间,12月份由镇党委将根据活动方案对我村进行督导检查评比,选树一批标准化建设的典型示范点。

(三)严格奖惩。镇党建办、“三纠三促”督查室将根据《孙家村村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对我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行严格督查。年底党建办将对各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行考核,量化评分,评分值作为各村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年度成绩,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村干部工资挂钩。考核结果符合标准的村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支部书记评选的基本条件,不符合标准的村党支部书记要进行组织约谈并限期一个月之内按标准整改完毕。

附件1:

孙家村村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孙维江      村党总支部书记 

副组长:孙军华     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梁德礼      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

组   员:孙胜德     村党支部党员

孙正祥      村党支部党员

孙维敏     村党支部党员

孙希杰     村党支部党员

孙晓靖     村党支部党员

孙仲贤       村党支部党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日常工作。孙维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联系点

一览表

 

序号

党组织

联系领导

备注

1

孙家村

于荃

 

 

 

 

 

 

 

 

 

 

 

 

 

 

 

 

 

 

 

 

 

 

 

 

 

 

 

 

 

 

 

附件4:

孙家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送审表

单位:

项  目

审核签字

意见建议

党支部   负责人

 

 

党  委     负责人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5

监理管理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本工程监理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同时要制定高效的工作方法。建立对应性的组织机构“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首先要根据工程环境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本工程属于跨区域、跨标段管理,为了保证管理效率,集中处理各区域(标段)信息,综合协调各区域管理行为,应设置“总部-分部”形式的监理总体构架。每个区域设置监理分部,各分部设总监一名,全面负责该区域(标段)内工程监理事务。分部上级设置监理总部,主要负责收集各分部信息并统一分析、整理、;负责分部间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各分部进行协调、检查和指导;负责与业主各职能部门进行衔接和联动,对外联系和协调。针对监理监管对象既有总承包模式又有BT模式的情形,首先从组织机构入手,各个监理分部根据施工单位的属性和区域性,分别设置区间工程分部、BT1分部、BT2分部、BT3分部,各个分部与相应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对接,全面处理所辖区域(标段)内监理事务。考虑到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与建设项目部均对工程具有管理职责且各部门工作重点不同,监理总部设置相对应的职能部门:安全质量部、合同预算部、技术管理部、工程信息部等,分别与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对口衔接,处理相关事务。对于建设单位项目部则由各分部与其对接。由此,监理单位组织架构应为“矩阵式”结构,(图略)。该矩阵结构为强矩阵结构,即以各监理分部为监管主体,总部各职能部门对各分部进行技术服务和支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标段)协调机制考虑到工程实际中车站与区间存在工程界面,相应施工单位间存在管理界面,因此会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协调和管理协调工作。由于全线由一家监理单位监管,具有协调管理的优势,同时建设单位将项目外部协调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赋予监理权利和职责,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根据确定的监理组织机构,其协调机制应是一个松散机构,该机构参与人员为各分部总监和监理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当有需要协调的事务时,启动协调机制,由相关分部和总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协商一致。如遇重大事项,可由总监牵头或上报建设单位进行相关协调工作。树立“依托建设单位、引导建设单位”的监理管理策略要想取得良好的监理效果,监理在全线管理中必定要树立权威,言必行,行必果,这离不开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监理总部必须经常与建设单位沟通,及时获得相关资讯,谋求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支持,同时逐步引导建设单位明确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方向,向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趋势发展。坚持“规范化、标准化、差别化”的管理理念规范程序管理[1]针对大型、跨区域的工程管理,必须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监理单位根据监理工作内容,首先由监理总部在掌握建设单位现行的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订并各项工作的规定管理程序,如进场材料报验程序、隐蔽工程验收程序、质量问题上报程序、工程变更程序、方案审批程序、工程验收程序等,实现业务管理的规范化;针对本工程项目信息庞大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收集整理、传递机制,协调启动、结束机制,协调分类分级处理机制,协调结果评估机制等,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通畅、处理及时、提高管理效率;监理总部还制定例会制度、培训制度、内部交底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制度,以保证整个监理项目部的正常运转。制定业务标准在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应使各个管理环节的具体业务实现工作标准化。首先进行工作结构分解,将全线工作分解到分项甚至各工序,然后针对不同的分项和工序制定标准化的监理监督事项、监督方法、记录表式等。同时针对监理日常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如监理日记格式、旁站记录表式等,并由监理总部统一下发作业指导书,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落实。制定标准和执行落实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环节,在落实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如此循环,使业务标准化工作更具操作性。差别化管理因本工程施工发包模式既有总承包模式又有BT模式,监理工作必须针对不同模式采取“差别化”管理,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否则容易造成重复管理或留下管理漏洞。如:BT模式是轨道交通等大型工程采用的主要管理模式之一[2],在这种模式下,BT参建方需按BT合同履约,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移交合格的工程,这也势必要求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监管与控制。与传统模式相比,BT参建方既有建设管理机构,又有施工项目部,根据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均属于被监理对象,在监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BT参建方的专业管理优势,加大对BT项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减少监理工作量,降低监理管理成本。因此,在本工程的监理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对BT项目总部的管理,督促其质保、安保等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健康运转。考虑到BT项目建设资金由参建单位自筹,对于BT参建方的投资管理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和BT参建方必须建立共管账户,有利于在监理过程中采用经济手段对BT的施工项目分部进行管理。

管理绩效

监理公司根据相关分析,组建了“总部—分部”模式的监理项目部,总部主要负责项目部的人事、技术支持、监督指导以及对外联络协调等工作,分部主要负责工程现场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及协调工作。同时着手进行管理标准、规范的制订,诸如TBM掘进、钻爆、基坑开挖等工艺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浇筑旁站标准表式、钻爆掘进监理巡视标准表式、钻爆隧道初期支护监理巡视标准表式等,并规范了监理日记、日常巡视记录等监理文件。为了在工程实践中使上述文件得到贯彻落实,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考核制度,将员工工作成果直接与收入挂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通过一个季度的实践,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建设单位嘉奖,也得到其他参建方的肯定和积极配合。最为显著的是组织机构的适应性强,职责较为明确,能满足工程运营需要,信息流畅通。上述管理成效很好地解决了跨部门、跨区域、管理对象各异等问题,但在实践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如所属工程含多个BT标段,但每个BT标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监理对应管理模式仅适用于强管理的BT总部的情况,对于管理弱势的BT总部,则需进一步制订对策。

结论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6

1.1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背景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冶金、机械、煤矿等行业率先开展了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至今已走过约3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量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使安全管理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深刻变化,铁路运输行业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迫在眉睫。铁路工务系统审时度势,提出工务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任务,全面开展工务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1.2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目的

铁路工务系统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的目的是强化工务安全基础建设,规范工务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工务设备质量,有效控制工务施工作业过程,改善工务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实现每项工作职责具体化、流程规范化,力争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准,牢牢把握工务安全工作主动权,为扎实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打好基础。

1.3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内容

按照“规范管理、强化基础、盯控关键”的工作思路,遵循“坚持标准、典型引路、全面覆盖、加强指导”的标准化创建原则,健全以制度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优质工务段、标准化科室、标准化车间、自控型班组、标准化岗位5个层面的标准化体系,规范以施工作业、道口、防洪、防灾、防断、防胀、LKJ基础数据、自轮运转设备、周边环境管理为重点内容的工务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2新长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实践

新长工务段前身为新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工务事业部,成立于2005年6月,因运营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6月,在事业部基础上正式成立新长工务段,由上海铁路局直属管理。新长工务段管辖新长、宁启2条线路,线路设备换算里程1196.365km。现场设线路车间9个、桥梁车间3个、线路和桥梁重点维修车间各1个、检查监控车间1个、机修车间1个,班组有128个。截至2013年10月末,现场工人总数2223人。新长工务段地处苏北平原,设备分散、点多线长,管理、设备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和养护维修机具装备等级较低,2008年才开始按照上级的管理体制要求进行完善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工作起步晚,但通过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取得了良好效果。

2.1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内容

2.1.1制度管理标准化

(1)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施工、道口、防洪、防胀、防断以及自轮运转等标准化管理办法,分专业整理汇编线路、桥梁、道口、检查监控、综合机修、线路重点维修车间以及轨道车队标准化管理手册。为规范科室管理,从工作标准、工作规范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台账、工作检查考核和管理依据等6个方面全面梳理,绘制110项重点工作流程图,编印成机关科室标准化管理手册。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考核激励、现场作业卡控、季节性安全、应急管理、环境资源管理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7大方面的制度体系。(2)规范台账管理。对各专业台账资料逐项分类梳理、归类合并,线路车间围绕安全、生产、资源及基础管理等4个方面建立22项管理台账,线路工区建立18项管理台账。桥梁车间从安全、生产及综合管理等3个方面建立20项管理台账,桥梁工区建立17项管理台账。各台账按照标准统一设计台账标签,统一配置文件盒,做到整齐规范、外美内实。台账管理缺、乱、差的局面得到扭转。(3)完善管理制度揭示工作。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看板图、车间班组安全质量目标表、安全揭示牌、设备综合管理示意图、车间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车间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四小”管理制度等均以统一模式揭示。

2.1.2作业管理标准化

(1)强化现场作业盯控,实现对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充分发挥车间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监督盯控作用,利用好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看板,全面掌握当日各项施工作业情况,实现对封锁施工、天窗点内点外作业项目、驻站防护员、现场联络员、营业线施工安全监督、关键机具、防洪重点地段等安全关键的盯控。(2)严格作业质量验收,实现对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车间把好设备作业质量验收关的中心环节作用,严格执行段、车间、工区三级验收制度,工区进行质量自检、互检和回检,车间进行复验,段组织考评验收。加强作业质量跟踪检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提高作业效率,切实加强验收考核,促进设备质量均衡。(3)修订完善作业标准,实现作业有标可依。融合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以一日作业标准化和单项作业标准化为重点,建立安全风险提示卡,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制作标准化作业指导图册,拍摄标准化作业视频资料,修改作业质量达标标准。要求职工强化作业行为、作业结果的标准化意识,养成有标可依、有标必依的工作习惯。

2.1.3设备管理标准化

(1)制定完善设备达标标准。分级分类制定完善线路、曲线、道岔、站场、道口等设备达标标准;制定完善桥梁、路基、隧道、涵洞等路桥设备达标标准;制定完善轨道车管理等达标标准。(2)抓好设备达标整治。详细制定标准化设备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和标准,加强推进落实力度。(3)建立健全对标评定工作。按照车间自查自检、专业科室月度考评、分管领导带队季度平推检查的方式,分层分级定期开展对标准化设备创建的评定工作。

2.1.4环境管理标准化

(1)创建安全、文明的生产办公环境。通过三线建设的投入,对生产办公环境进行全面改造。材料科对车间班组机具材料库房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定置管理,做到材料和机具标识清楚、堆码整齐有序,出入库动态登记,扭转材料机具管理脏乱差的被动局面。(2)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起居环境。结合三线建设,改善生活起居环境。设立电子阅览室和活动室,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修建更衣室、洗浴间等,为车间班组有效管理卫生环境创造条件,改变职工乱扔乱放的不良习惯。此外,在职工宿舍悬挂励志格言、山水画等,并配齐生活设施,定置摆放整齐,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生活环境。(3)创建警醒、贴切的安全文化环境。在走廊过道醒目处悬挂安全警语、安全工作指示等,营造现场安全工作氛围,潜移默化地增强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通过润物无声的环境标准化创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2.2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思想认识上存在差距。一些干部、职工还不能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长期性与持续性,甚至认为仅仅是表面文章,是阶段性的要求,因而在贯标中产生“两张皮”现象,贯标意识较差,缺乏长远眼光。(2)安全生产和标准化创建工作不能有效融合。标准化创建能够促进安全生产,生产安全是对标准化创建成效的检验,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部分车间忙于完成现场安全生产任务,对标准化创建工作抓得不严,对管理手册的内容不细化,照抄照搬,不能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来认真开展本车间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3)标准化管理制度落实不力。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4个标准的创建不平衡,存在重环境和设备,轻管理和作业现象;二是抓标准化创建典型力度不够,标杆数量太少,未能达到预定目标;三是推广标准化创建成果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四是实践力度不够,部分干部职工对标准学习理解不深不透,部分车间班组仍然习惯于以前的做法,标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不够,作用未能真正显现。

3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建议

(1)标准化创建要坚持4个“不背离”。一是不背离安全风险管理,4个标准的创建要融入安全风险理念,加强对安全风险源的识别、防范和控制,特别是制度管理和作业管理环节;二是不背离上级的要求,创建内容要结合上级部门对铁路安全管理、线路维修管理以及其他管理制度等新要求、新规定、新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三是不背离实际情况,每个车间班组设备数量、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接管的设备可能不同,内容的完善要有针对性;四是不背离4个标准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作业管理标准化和制度管理标准化的完善力度,使环境、设备、作业和制度管理均衡发展。

(2)标准化创建要抓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制度管理标准化创建,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岗位职责等,进一步贴近生产、贴近实际、切实可行;加强台账管理,做好台账的废改立工作,围绕安全生产科学建立台账资料,同时管好用好台账资料,尽量少做无用功;抓好学标培训教育。二是抓好设备管理标准化创建。制定季度设备达标整修规划,做好达标评定工作。三是抓好作业管理标准化创建。以一日作业标准化和单项作业标准化为重点,进行作业标准化创建。在作业管理标准化创建实践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四是抓好环境标准化创建。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硬件设施设备条件。加强材料机具的定置管理,做到摆放整齐,账卡物相符,出入库有登记,经常保养、除锈除尘。加强日常管理,整理、整顿办公区域、生产生活环境。

(3)加强标准化创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标准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和专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做好统筹部署,细化实施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二是各科室和车间要根据人员调整情况,及时补充配强标准化创建成员,切实发挥其作用。三是加强专业组织指导。线路科加强对线路车间、重点维修车间、检查监控车间标准化创建的组织指导,路桥科加强对桥梁车间班组标准化创建的组织指导,材料科加强对综合机修车间、轨道车标准化创建的组织指导,安全科、办公室、劳人科等综合科室要发挥综合指导作用。

(4)坚持标准化创建会议总结制度。一是坚持周例会制度。标准化创建涉及到全部科室和全部车间班组,是一动机,要确保其正常运行,必须坚持周例会制度,通过集中商讨激发智慧、解决问题,并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二是坚持做好总结。各科室要定期总结本科室、本专业的标准化创建情况,各车间要做好本车间标准化创建情况,并纳入月度和年度工作总结中,每季度编辑出版《标准化创建工作简报》1期。三是召开现场会。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标准化创建。

(5)注重4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注重标准化创建和安全生产相结合,通过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来保障生产安全持续稳定;二是注重设备质量和作业管理相结合,通过设备质量的提升来提高作业水平;三是注重环境改造和三线建设相结合,通过扩大三线建设的覆盖面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标准化创建和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锻炼和培养一批青年业务骨干。

(6)完善检查考核评比机制。一是完善考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达标标准及考核评价标准;二是加强检查考评,各科室和车间要将创建工作纳入月度检查考核,同时做好季度平推检查、年度命名表彰;三是加强激励引导,加大对创建优胜单位的激励,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互动。

4结语

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的目的是提升工务段工作的安全水平,降低安全风险。标准化创建工作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标准化创建的内容需要不断修改完善;职工要持之以恒,通过长期实践,将标准化理念逐渐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在标准化创建工作方法上,要采用PDCA动态循环的模式,不断提高标准化创建工作水平。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7

一、县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该项工作投资120万元。城市规划区现状地形图由具有甲级资质的省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测绘,面积40多平方公里,布点面积达到60多平方公里。目前,已准备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所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基础资料等材料,7月下旬由北大城市规划学院着手规划。

二、路标准化整治建设工程。该工程北起沭新大街,南至常林大街,全长720米,主路面宽16米,总投资370万元。道路主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人行道用道板铺装,所有管线一律埋入地下,道路两侧设置路灯,统一设计灯箱广告。本着“先拆迁、后开发、再配套”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运作方案,道路两侧开发均采取组团开发方式,开发总面积可达10万平方米,由各单位拿出建设设计方案,经整治指挥部审查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在各单位做好深入细致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共同努力,拆迁工作进展快,效果好。到目前为止,拆迁工作已近尾声。部分单位进行了建筑设计,做好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县供销联社土产公司已放线开工建设。

三、河南岸标准化建设工程。该工程为河整治二期工程。具体工程包括道路红线内建筑物拆迁、管线改造、截污管道敷设、部分路段挡土墙加高、道路建设、亮化建设、绿化建设、北岸工程扫尾等内容,需敷设管道3155米,设置检查井85个,总投资710万元。截污管道敷设工程6月17日进行了招标,6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河北岸已完成施工垃圾清理、挡土墙、河道清淤等扫尾工作,护栏安装正在进行中,正源路南段的土路改建工程正在铺设路基。

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该工程采用由省城建设计院设计的“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工程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万吨,总投资2200万元。4月10日,省建设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现已报省计委立项,待报国家计委批准后,争取国债资金投入建设。

五、路标准化改造工程。该工程北起327国道,南至半路桥,全长4900米,红线控制宽度40米。改造方案为:挖除现有绿化带,取消三块板,将道路改建成一块板结构,主路面采取水泥混凝土结构,有效宽度为21米,总投资870余万元。同时搞好排水系统、亮化、管线改造等工程建设。整个路段分两个标段进行了招投标,6月14日全线开工,计划于年10月1日竣工。目前,已经完成路绿化带、路灯、管线拆除和迁移工作,排水渠挖掘、修建及路基开挖工程正紧张进行。

六、街西段建设工程。该工程全长4335米,设计红线宽度40米,主要包括路面建设工程、排水工程、亮化工程、管线工程和桥涵工程,总投资800万元。目前,土地、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已落实到村、到户。桥涵工程于6月13日开标,现已开工建设;7月1日进行了路面招标开标,近期将开展施工,计划于10月中旬竣工。

七、一中新校二期工程和职业中专校舍扩建二期工程建设。一中新校二期工程建设共投资4000万元。截至目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及女生公寓楼已进入内外部装饰及内部配套阶段;硬化路面10000余平方米,铺砌学生公寓周围地面8000余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50余亩。自来水工程和高标准配电室项目已动工建设。职业中专二期工程计划新建学生公寓两座、教学楼一座、餐厅一个、实验实训楼一座、办公楼一座,总建筑面积21100平方米,总投资949.5万元。目前,投资180万元新建的4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已进入内部安装及装修阶段;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餐厅已于5月3日开工建设;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图纸设计已经完成。

八、S225省道--段加宽、改线工程。该工程全长35.74公里,设计二级公路标准,使用年限12年,路基宽18米(加宽路段路基宽28米),路面宽12米(加宽路段路基宽15米),共计建大桥2座,中桥2座,小桥15座,涵洞79道,路基土石方69万余立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路基、小桥涵修建工程分3个合同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工作量的60%以上。其中,第一合同段已完成90%以上;第二、第三合同段完成50%以上,一个月内可完成路基、小桥涵工程。预计9月份完成硬化工作。

九、“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该工程需硬化865公里,分3年完成,今年一期工程计划完成184公里,总投资6440余万元。目前,全县各乡镇都已完成计划工程的勘测设计,共铺设路基31.4公里。

十、城市管道燃气项目建设。该项目是招商引资工程,由北京中燃公司承建,总投资1.5亿元。现已签定协议,近期,将组织专家进行设计,三个月内可建成投产。

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发展目标

一、前言

随着北京城市化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能耗占全市能源消耗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2014年底,全市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达到77059万平方米,民用建筑总能耗达到3114万吨标准煤[1],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45.6%,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二、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为完成全市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四个中心”首都战略定位,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提升

北京市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施节能7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版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整理明确了冷热源设备的效率或能效限值要求,并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各项指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执行新的标准后,居住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由原来的14.65W/m2降至10.5W/m2[2]。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了新版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暖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能效的要求,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减少约20~23%[3]。新建成节能居住建筑面积9500万平方米,新建成节能公共建筑7500万平方米。节能建筑占比由2009年的55.18%提高至2015年的74.4%。

(二)绿色建筑持续创新发展

2013年6月1日起新建民用建筑在国内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累计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审查项目1884项,总建筑面积达9065万平方米;累计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项目146项,其中设计标识128项,运行标识18项,建筑面积共计1663.25万平方米,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时期末,北京市绿色建筑面积总和达9987万平方米,相当于现有民用建筑总量的12.5%。其中,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中一星级项目19项,二星级项目52项、三星级项目75项,二星级及以上项目数占比87%,面积占比90.8%;公共建筑项目93项(建筑面积863.38万平方米),住宅项目52项(建筑面积798.48万平方米),工业建筑1项(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共8项,均为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73.25万平方米,占全部标识项目总数的5.5%,面积比例4.4%,与既有建筑的存量相比,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才刚开始。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共完成6257万平方米既有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其中既有居住建筑改造5657万平方米,惠及200多万居民,小区环境和室内舒适度明显提高;既有公共建筑改造600万平方米;在北京地区,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热损失约占全部热损失的77%(其中外墙25%,窗户24%,楼梯间隔墙11%,屋面9%,阳台门下部3%,地面2%),通过计算,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的节能量为10.1kgce/m2,共形成63.2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量。完成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节能改造1950万平方米,每年完成情况见图2。在农村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中,提出标准化要求“进行农宅新建翻建、综合改造的农民住宅必须达到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标准;综合改造的外墙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0.45W/(m2•K);外窗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2.7W/(m2•K)。”完成农民住宅新建翻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和节能单项改造共计53.57万户,每年完成情况见图3,改造后的农宅冬季室内温度提高了4~6℃,节约燃煤30%以上;夏季室内明显感觉凉爽,室内温度也比室外温度低5~6℃。

(四)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供热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城市热力网供热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例达到25.1%,燃气供热(含壁挂采暖炉)占54.9%,燃煤供热占18.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占1.5%,燃油供热占0.4%;城市热力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的比例已达81.0%;燃煤供热面积从2009年的31%下降到2014年的18.7%;基本形成了以城市热力网、燃气供热、燃煤供热为主导,多种能源、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供热局面.

(五)住宅产业化推广应用工作

全面展开北京市率先出台了支持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实施了相关技术标准,形成了装配式住宅发展技术路径,培育了一批从事住宅产业化研发、设计、部品生产和施工的企业,2014年北京市被列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在政府主导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大力推进产业化,实现保障性住房产业化100%全覆盖。截至2015年底,实施和纳入实施产业化计划的居住建筑累计达到1800万平方米。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住宅结构体系和技术标准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六)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

大幅推进自2006年至2016年,全市共有29个项目获批部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累计示范面积227万平方米。2009-2012年,获批部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30项,获批装机总容量达29092kWp,项目类型包括建材型、构件型、支架型,应用范围涉及商城、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住宅、厂房等多方面。“十二五”期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比例达到13.8%。根据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对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检测数据(400多个样本量)分析结果,各技术类型的年平均节能量如表4所示。至2014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规能源总替代量约为70万吨标准煤,占2014年建筑能耗总量的2.2%。

(七)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初见成效2013年开始,北京市开展了全市3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的电耗限额管理工作。工作开展至今,公共建筑用电下降4.7亿度,相当于20万余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对北京市电耗限额管理平台中各类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进行分析,“十二五”期间,大多类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经历了先增后降的趋势,单位面积公共建筑电耗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节能法律法规、资金激励政策的完善和节能工作的开展,节能民用建筑比例和建筑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法律效力待提升

法律法规是保障建筑节能工作高效推进的基础。北京市当前在民用建筑节能领域最具有执行效力的文件是以政府令颁布的《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但是,就法律效力方面,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民用建筑节能发展的需求,亟待立法将其意志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强化法律执行效力,保障民用建筑节能蓬勃有序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民用建筑实际采暖能耗和设计值相差很大

由于建筑运行实际能耗和建筑的施工质量、建筑运行方式密切相关,导致按照高标准要求设计的建筑并不能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节能优势,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不一定就能降低实际的采暖运行能耗。本文对179栋建筑在2014/2015年采暖季建筑的采暖耗热量进行了分析,包括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后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50%的二步节能居住建筑、节能65%的三步节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每平米建筑面积采暖的实际耗热量见图6,这几类民用建筑的实际采暖耗热量没有明显差别

(三)建筑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筑能耗与能源消费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且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由用能单位自行填报,缺少数据核实,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多个部门分别建立的多个建筑能耗数据平台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平台之间的监测覆盖范围重复和遗漏同时存在,未能有效衔接;监测的能耗种类不全面,缺乏统一标准和技术支持。针对各平台数据的研究工作不够深入和细致,未能充分发挥数据对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撑作用。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落实“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对接协作,将有效遏制北京市人口和建筑总量的快速增长,促进区域能源综合利用,共享建筑节能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拓展建筑节能发展空间。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民用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逐步下降;供热能源结构发生改变,天然气占比持续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能耗总量依然保持增长,电耗在民用建筑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预计“十三五”期间,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电耗强度增速将由“十二五”时期的17.9%降低至8.4%,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强度得到有效控制。

四、展望

北京市承诺2020年碳排放总量达峰,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在认真贯彻《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56号令)的同时,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推进制定北京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切实将建筑节能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力,更好地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加强建筑运行精细化管理水平

通过整合建筑及能耗数据资源,构建全市民用建筑用能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强化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健全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和节能考核体系,建立以民用建筑运行能耗为控制目标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节能运行管理,强化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三)建筑运行能耗总量控制

在建筑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建筑运行能耗实行总量控制,明确建筑节能目标,定量了解和分析建筑运行能耗对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用实际能源消费量来引导和评价建筑节能工作,使建筑节能工作从“过程控制”向“目标效果导向”转变。2016年10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会同有关部门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实施北京市民用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狠抓能源需求侧调控和能源供给侧改革,降低民用建筑碳排放总量,在严格控制建筑规模总量的前提下,到2020年民用建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00万吨标准煤以下,新建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比2014年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5%,建筑能效达到国际同纬度地区的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bjjs/gcjs/jzjnyjcjg/gzxx/406120/index.shtml.2016年11月7日

2、《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891-2012)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687-2015)CC

上一篇:前期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托班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