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9 19:53:52

慢病工作总结

慢病工作总结篇1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治指导思想

今年我街道大力开展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慢病防制工作,并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心理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不断提高慢病防控工作效能

结合上级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慢病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确保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文明新形象。

三、工作完成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

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居民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及其它卫生服务记录,全街道居民建档29681人,建档率95.04%,实现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管理人数29681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3604人,已为3604名65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全年老人体检2550人,体检率70.75%。高血压患者总人数6357人,建档2286人,管理率35.7%,2型糖尿病患者总人数2447人,建档831人,建档率33.9%。

(二)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全年全辖区共有居民31229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2612人,老年人完善体检2550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75%。

(三)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1、高血压患者人群应管理6357人,高血压实际管理2286人,高血压患者管理率35.7%,其中高血压规范管理1596人。

2、糖尿病患者人群应管理2447人,糖尿病实际建立管理831人,糖尿病患者管理率33.9%,其中糖尿病规范管理612人。

(四)健康教育服务

针对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开展控烟、合理膳食、限盐限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开展重点疾病、公共卫生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健康教育,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坚持按2月1次的要求更换村级健康宣传栏,每2个月定期更换一次宣传栏内容,2019年10月1日到2020年9月30日共6期(每个专栏6期共12期)。定期播放健康教育电教片,累计发放宣传单85余种,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累计36928份,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53次,参加人员11688余人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4次,参加人员约531人次。全年累计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72种,共514小时。

四、慢病防治具体措施

(一)强化慢病防制工作

为了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领导小组。辖区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社区)、各户积极宣传慢病防治工作,开展各项慢病防治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彻、快速互动的信息采集网络,尽力促进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预防保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强化宣传、培训慢性病知识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群众传递高血压并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识,带领居民群众摆脱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四)及时组织自查自纠

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街道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压实责任,分工到人,确保事试有效落实。

(二)紧紧围绕慢性病防控工作目标,制定并细化落实工作方案、措施。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大宣传健康知识,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形成大健康工作格局,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慢病工作总结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我局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指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办公室牵头负责慢性病工作的组织落实,明确各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将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

二、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建设。

注重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宣传阵地的建设,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内容涉及吸烟有害健康、计划免疫知识、青春期保健、常见慢性病防治、饮食卫生及根据季节变化的疾病防治知识等,增加全体职工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促进不良健康行为转变,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开展宣传教育,组织职工体检

1、利用各种形式如召开职工大会、推送群消息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办公室和工会组织职工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开展羽毛球比赛、健走等全民健身运动,每两年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切实防控慢性病。

2、积极响应提出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周期健康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号召。开展第四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四、倡导健康生活,制定方案计划。

1.开展平衡膳食“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和烟草控制,制定详细的控烟计划,在全局实施控烟活动。

2.开展工间操活动,制定工间操活动方案,办公室组织局干部职工在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和下午各抽出10分钟做工间操。

3、建设无烟党政机关,切实做到办公区域无烟头,不摆放烟灰缸。为提高干部职工的禁烟意识,营造辖区无烟、健康、安全的办公环境。我局在办公区域、会议室室等醒目区域张贴禁烟标识,向干职工宣传吸烟危害,并了解控烟意义,使广大职工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牙克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慢病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项目工作首先项目管理HIV感染者

项目管理在我国发展较晚,虽然项目管理的思想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政府和企业提高效率的手段。但迄今为止,只有为数不多的医药企业、少数公共卫生项目在采用项目管理,且管理水平不高,很多项目仍然在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项目档案是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料,贯穿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从项目的执行、计划、执行、控制到结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档案、范围管理档案、进度管理档案、成本管理档案、质量管理档案、人力资源管理档案、风险管理档案和采购管理档案等。我们尝试将档案管理的模式应用于公共卫生体系中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项目,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具体做法

1.1健全网络,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

要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首先必须有一个健全、强有力的档案管理网络。载止2003年,全市6个区均成立慢性病防治机构,各镇成立了防保所,综合医院成立了防保科,全市共建289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现已形成以市慢性病防治院为龙头,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为枢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防保所(科)为依托的慢性病防治工作网。各慢性病防治机构都有自己的档案室和档案管理人员。

1.2领导重视,保证项目档案的建立和使用

为了落实各单位项目档案管理的人员和经费,特别是区一级项目执行单位,领导应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自1992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启动,到2007年我市共有16个公共卫生项目(见表1),并采用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建立了档案室,2002年我院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级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验收。

表1深圳市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档案

项目名称

深圳市HIV感染者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醒目

深圳市学校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结核病控制项目

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耐药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流动人员结核病控制项目

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

深圳市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公共服务场所高危人群干预项目

深圳市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项目

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

深圳市社区中小学校学生及幼儿园儿童龋病与牙周病防治项目

深圳市实施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

深圳市伤害监测项目

深圳市性病规范化实验室建设与质量控制

1.3导入项目管理经验,促进项目档案规范化

根据我市慢性病特点和每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组织专家每年对全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按照年初考核方案进行考核,第二年重新修订《深圳市慢性病综合考核方案》,该考核方案包括项目资料、记录、计划和总结等各种档案资料,使我市慢性病防治工作日益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每年年底将各项目资料分类整理,送档案室归档保存。

结核病防治项目档案包括各级政府有关结核病防治文件,市区组织机构、各级政府经费投入文件等。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与各区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签订了责任书,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各级结核病防机构工作计划和总结。

“结核病耐药性监测”、“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的应用”、“流动人口肺结核控制的研究”及“DOTS2PLUS策略的实施性研究”等项目手册。

性病防治项目档案包括“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西太平洋亚太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发廊人群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男性同性恋人群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等项目手册。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办工作计划和总结,暗娼、嫖客、吸毒人群和献血员等高危人群STD/AIDS主动监测记录。男性同性恋人群、暗娼、嫖客和吸毒人群等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记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项目档案有:“深圳市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深圳市社区/医院一体化糖尿病管理项目”“深圳市恶性肿瘤、脑卒中项目”“学校学生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等项目手册,规范整个操作过程而统一设计、印制的“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表”“口腔保健手册”等。目前已建立了口腔卫生健康档案,到2006年已有20857份。采用ICD210编码的统计程序,保证了恶性肿瘤、脑卒中报病监测工作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加强对社区的督促和检查,现场考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医生诊疗技能的记录以及随访资料。

根据年初工作重点,对考核指标进行修改,每次修改后都保持一份归档。

1.4加强培训

通过市、区两级的培训,提高了全市慢病防治专业人员和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明确慢性病防治机构项目档案管理与各级医疗机构在慢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能,探索合适的协调机制,建立团结、高效的慢性病防治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体系。

2体会

为迎接信息知识和创新经济时代,我市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采用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全市网络通报慢性病防治信息,方便快捷,具有较好实效性。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人不重视资料归档,档案管理人员不积极主动收集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等。

为此,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包括项目知识培训、档案管理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提高其素质。同时加大档案管理的投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项目档案管理现代化,适应创新时代的要求。

我市慢性病防治网络行使结核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所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的职能,承担全市慢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在防与治的问题上,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在先,治在后”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始终把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慢性病防治院首要工作,以面上工作为主,加强督导管理。项目档案管理也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慢病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干预 高血压 糖尿病 健康促进

高血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已刻不容缓,我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慢病管理模式,今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胡寨镇朱阁村实施社区干预工作,在去年慢病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人群健康档案,做好人群分类,针对不同的人群实施相应的动态管理,采用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和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防治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慢病干预。通过追踪观察进行干预效果分析。

1 社区干预对象与方法

以朱阁村(正式户口1877人)为目标研究现场,以朱阁村所有居民为干预对象,开展全人群的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其中儿童149人、妇女686人、老年人284人、残疾30人、其他一般人群784人。随机抽取300人开展kap问卷调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专题调查,以其中接受调查的127例高血压患者、27例糖尿病患者为重点研究对象,调查知、信、行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其中男性高血压66人,女61人;男性糖尿病13人、女性14人。

社区干预采用全人群、高危人群与患病人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每月1次发放宣传资料、更换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播放dvd,有针对性的举办每月1次、每次2小时健康教育讲座和个体化面对面宣传指导等。在一年的干预工作中共制作相关宣传画板4幅,发放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宣传手册1200余套,基本做到社区人手一册,举办社区慢病防治知识讲座8期。工作主要内容为:①对社区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群体对慢性病卫生知识的知晓率。②在卫生知识知晓率提高的基础上,对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与危险因素进行强化干预。③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徐州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系统管理工作技术规范进行规范管理(包括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行科学的用药指导及行为和心理指导),今年借助卫生部科研专项-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项目契机,集中开展调查与健康体检,随访工作采取集中与入户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期卧床不起、行动不方便的居民采取入户服务,力争做到逐门逐户全覆盖。期间共为患者测量血压1016人次,血糖监测200余人次。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mmhg;正常血压:sbp<140mmhg和dbp<90mmhg。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ogtt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主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 被调查者中了解主要慢性病防治知识的人数/社区人群抽样调查总人数×100%;

高血压知晓率=被调查者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人数/社区中被调查出的高血压患者总数×100%;

高血压管理率=全年随访次数达4次以上者/高血压应管人数

高血压规范治疗率=社区内按医嘱规律服药的高血压患者数/社区已知的高血压患者数×100%;

高血压控制率=社区内血压控制优良和尚可的高血压患者数/社区内已知高血压患者数×100%;

控制优良: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

控制尚可:全年有二分之一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

糖尿病知晓率 = 社区中已知自己患糖尿病的人数/社区中通过调查被检出的患者数×100%;

血糖控制率 = 血糖控制理想和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总数×100%。

控制理想: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空腹血糖4.4-6.1mmol/l,随机血糖4.4-8.0mmol/l

控制良好:全年有四分之三以上时间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

服药情况 规律治疗:1年服药时间≥9个月;未治疗:1年中从不服药;不规律治疗:介于规律治疗与未治疗之间。

运动锻炼情况 每周锻炼4次以上,每次坚持30分以上。

2 干预结果

全村总人口187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84人,占总人口的15.13%,2010年死亡14人,共建立健康档案1877份,建档率100%,通过居民调查表相关信息统计,人群分类:高危人群904人,占总人口的48.16%,高血压患者214人,患病率为11.40%;糖尿病患者34人,患病率1.81%;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者18人;冠心病患者38人,患病率3.20%;脑卒中患者30人,患病率2.53%。其中建立专项管理卡,纳入系统并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27例,糖尿病27例,分别占总患病人数的59.34%,79.41%。

表1 在健康教育前后知、信、行的变化(一般人群)

表2 在健康教育前后知、信、行的变化(患病人群)

表3 朱阁村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控制情况统计

3 讨论与分析

社区干预是防制慢性病的根本性措施,朱阁社区卫生服务站本着“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实施防、治、保、康、教一体化”的原则,开展了慢性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社区人群综合性管理与控制。通过近期的调查资料与去年调查结果对照分析, 1年来,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前后知、信、行的变化(表一),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管理率、血压控制率的变化(表二、表三)均可以看到,群众的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危险因素改变率也有一定的提升,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治疗率也明显高于全国总体水平,证明这种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核心的持之以恒的慢性病防治是符合中国国情,亦是迫切需要普及和规范管理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将要放在如何提高居民及慢病患者危险因素改变率,及慢病患者随访依从性,从根本上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服务于人民。

参 考 文 献

[1] 顾素玲,朱银潮,乐依萍,韩亚菊,王亚萍.宁波市镇海区社区居民高血压干预前后kap调查[j]江预防医学, 2005(5): 9-11.

[2]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干预效果分析[医药]. 2006年22卷10期.

慢病工作总结篇5

生殖健康系指在生命的各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及的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适。生殖健康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此,生殖健康查体显得尤为必要。现对2 598例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查体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已婚妇女生殖道疾病流行状况,为防治已婚女性生殖道疾病提供有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淄博市博山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院于2008年3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对2 598例已婚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查体,其中机关事业单位866例,企业866例,农村866例。

12 诊断方法 查体中检出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以乐杰主编的第6版《妇产科学》为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对照。

2 结果

21 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查体患病情况比较结果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文简称机关)、工人、农民生殖健康查体患病情况及三者患同一种疾病构成比见表1。由表1可见:(1)阴道炎发病数,农村∶企业∶机关(下文中的发病数和构成比均以此顺序),21∶8∶63;构成比23∶9∶68。(2)慢性宫颈炎发病数590∶536∶413,构成比38∶35∶27;(3)慢性宫体炎+慢性附件炎(下文合称慢性盆腔炎)发病数117∶95∶86,构成比39∶32∶29;(4)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发病数151∶149∶92,构成比39∶38∶23。

22 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查体患病率比较结果 机关、工人、农民生殖健康查体患病人次、重复患病人数、患病人数,三者构成比见表2。由表2可见:(1)农民患病人次为887,高于查体总数,是一人患多种疾病的结果。(2)农村、企业、机关重复患病人数各占其查体总数比率2436%、5058%、3926%。

3 讨论

31 阴道炎患病情况分析 查体涉及阴道炎类型:滴虫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三类,共105例,占患病总人次的444%。念珠菌阴道炎63例,占阴道炎总数的6848%,比率最高。30~49岁念珠菌阴道炎55例,占发病总数的8730%。农民、工人、机关三者患念珠菌阴道炎构成比为21∶13∶67。念珠菌阴道炎的就诊率可占我院妇产科门诊阴道炎总数的2/3。究其多发因素有:(1)广谱抗生素的滥用致使阴道内出现菌群失调,特别是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降低;(2)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人们饮食结构中的嗜糖性,可使阴道内的pH值降低,适宜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而致病;(3)妊娠致念珠菌阴道炎发病率升高,与妊娠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4)现在已婚女性多有每日清洗外阴与阴道的习惯,破坏了阴道正常内环境致病;(5)此病在性活跃年龄高发;(6)喜穿紧身衣裤、习惯用卫生护垫造成外阴与阴道高温高湿环境而致病。机关人员发病率高的原因可能与(1)、(4)、(6)关系更大一些。滴虫性阴道炎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低,不再赘述。

32 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分析 查体涉及慢性宫颈炎病理类型及数量:宫颈糜烂1 010例、宫颈纳囊325例、宫颈息肉104例、宫颈肥大100例,四者构成比为66∶21∶7∶6。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糜烂占患病总人次的比率为6510%与4272%。宫颈糜烂分度数量:Ⅰ度786例,Ⅱ度161例,Ⅲ度63例,构成比为78∶16∶6。慢性宫颈炎例数及构成比,农村:企业:机关=590∶536∶413与38∶35∶27。30~49岁慢性宫颈炎1 350例,占慢性宫颈炎总数的8772%。由上可知:(1)慢性宫颈炎在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宫颈糜烂的发病率为最,特别是Ⅰ度宫颈糜烂占患病总人次的比率为3325%。(2)宫颈纳囊发病率占慢性宫颈炎总数的第二位。(3)农民患病率最高,比工人和机关各高3个、11个百分点。可能与农村卫生条件较城区差和农村医疗条件较城区低有关。(4)30~49岁是慢性宫颈炎的多发年龄段,可见此病与性行为因素有关。表1 866例机关事业单位、866例企业、866例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查体患病情况对比表2 866例机关事业单位、866例企业及866例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查体患病率对比注:指1人同时患2~4种疾病者

33 慢性盆腔炎患病情况分析 查体涉及慢性盆腔炎病理类型:慢性宫体炎(又称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附件炎。二者例数与占患病总人次比率:138例与160例;584%与677%。二者均为农民发病率高,农民患两病的构成比分别比工人、机关高4个与14个百分点(慢性宫体炎),10个与7个百分点(慢性附件炎)。30~49岁两病182例,占其总数的6107%。因此:(1)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占据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第二位。(2)女性盆腔是一个半封闭的腔隙,间接与外界相通,且因下生殖道炎症、性生活、分娩、节育手术、排卵、月经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的防御功能,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3)农民的两病发病率高于工人与机关人员,原因同32中的(3)。(4)30~49岁是两病的多发年龄段,缘于这一年龄段下生殖道炎症多发、性生活活跃、分娩节育手术机会多等。

34 生殖道肿瘤患病情况分析 查体涉及生殖道肿瘤类型: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二者例数与占患病总人次比率:288例与104例;1218%与44%,子宫肌瘤在查体检出的生殖道疾病总数中为顺位2。子宫肌瘤发病率中,农民高于工人3个与机关17个百分点。卵巢肿瘤发病率中,工人高于农民7个与机关16个百分点。30~49岁两病240例,占总数的8673%。因此:(1)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1]。(2)职业在子宫肌瘤流行因素中的作用尚无定论。(3)卵巢肿瘤因其组织学分类的多样性、复杂性,不行赘述。

4 小结

查体涉及生殖道疾病类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生殖道肿瘤,前者多发于后者。发病率居于前三位: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农民、工人、机关人员患病率(以患病人数计算,见表2):7771%、4122%、3949%,查体显示生殖健康水平 农民<工人<机关人员。

参考文献

慢病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慢性肝衰竭;MELD评分

慢性肝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们应用Lipo PGE1对慢性肝衰竭进行治疗,并使用MELD评分评估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7例慢性肝衰竭患者为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7年10月-20011年8月住院确诊病人,诊断标准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颁布的《肝衰竭诊疗指南》[1],经单盲及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疾病分期及MELD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值均>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甘力欣、门冬氨酸钾镁、血浆蛋白等支持对症;治疗组治疗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凯时.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20μg/d,静脉滴注,疗程4周。

1.3 疗效评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腹水消退,肝功能血清胆红素、ALT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升至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至正常或接近正常,MELD评分小于24分;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腹水大部分消退,血清胆红素、ALT下降超过治疗前的50%,血浆总蛋白上升10g/L以上,A/G比例失调有所好转,凝血酶原时间(PT),MELD评分下降5分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血清总胆红素上升或下降不明显,血浆总蛋白纠正小于10g/L,A/G无明显好转,MELD评分无下降或升高;显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率[2]。

1.4 观察方法: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肝功、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肾功,并进行MELD评分;MELD=3. 8 ×loge (总胆红素mg/dl)+11. 2 ×loge ( INR) + 9. 6 ×loge (肌酐mg/ dl) + 6. 4×(病因学:胆汁淤积或酒精为0;其他为1) [3]。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包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与对照组相比χ2=9.069 P

2.3 副作用:治疗组78例中有3例病人出现与Lipo PGE1有关的不良反应,2例为注射部位轻度疼痛,1例为头晕恶心症状,不良反应率3.8%,经更换输液部位或减慢输液速度,症状消失,未见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3 讨论

慢性肝衰竭病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肝脏移植治疗可提高一定疗效,但因费用昂贵、供体紧张等因素限制其在临床的普及,内科药物治疗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本文结果显示: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在治疗慢性肝衰竭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70.5%。

慢性重症肝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与很多指标有关,Kamath提出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把血清胆红素(TBL)、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病因作为预测指标纳入计算公式[3],MELD评分具有分值连续,参数客观等优点,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许多验证,结果发现MELD评分对重型肝炎的短期预后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慢性肝衰竭的MELD评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4.5]。

Lipo PGE1是一种很强的扩张血管的活性物质,可增加肝肾血流、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增加ATP水平、并减少免疫损伤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等机制达到保护肝脏和降低肝肾综合症的发生等作用;并可以抑制肝损伤伴发凝血功能障碍,恢复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6],所以Lipo PGE1对MELD评分中的血清胆红素(TBL)、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指标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本文资料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例伴随治疗为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应用Lipo PGE120ug/天,4周后患者TBL、Cr、INR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MELD评分降低,治疗前28.36±7.61、治疗后22.18±10.08, P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643 646.

[2] 李粤平,胡肖兵,赵燕芹等,用MELD预后分析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J].广东医学,2005,26(8):1037.

[3] Kamath PS,Wiesner RH,Malinchoc M,et al. A model to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J]. Hepatology,2001,33(2):464-470.

[4] 赵燕芹,胡肖兵,李粤平等,慢性重型肝炎MELD评分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5):396.

[5] 翁志宏,蔡淑清, 重症病毒性肝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预后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4):249-251.

慢病工作总结篇7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死因原因及分布特征,找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做好提前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网络直报死亡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死亡病例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在医院病房内死亡的有27例,占84.38%,在医院之外死亡的5例,占15.6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100.00%;死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46.88%)、脑血管病(15.63%)、心脏病12.50%)、呼吸系统疾病(12.50%) 、糖尿病(3.13%),前5位死因的死亡病例共占死亡总数的90.63%。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应加大综合预防保健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力度,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关键词】死因;数据分析;监测

死因登记和报告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我国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引发死亡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2]。从2011年开始深圳华侨城医院的死亡病例个案全部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统进行网络直报。现对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深圳华侨城医院2011~2012年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死亡病例个案,由于深圳华侨城医院未实行居民全死因监测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为深圳华侨城医院报告的死亡病例包括120接诊病例和入院治疗病例,未就诊的死亡病例未列入统计。

1.2 死因分类 根本死亡原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要求统一进行死因编码。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死因监测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总死因构成 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死亡病例32例,2011年报告16例,2012年报告16例。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32例,占100.00%。

2.1.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因分类和构成 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死亡病例32例,其中恶性肿瘤15例、循环系统10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例、精神疾病1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例,分别占46.88%、31.25%、12.50%、3.13%、3.13%、3.13%。

循环系统死因构成: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循环系统死亡病例10例,其中脑血管病5例、心脏病4例、其他高血压病1例,分别占50.00%、40.00%、10.00%。

恶性肿瘤死因构成: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5例,其中肺癌6例、肝癌3例、胃癌2例、胰腺癌2例、结肠癌1例、卵巢癌1例,分别占40.00%、20.00%、13.33%、13.33%、6.67%、6.67%。

2.2 死亡病例分布特征

2.2.1 死因顺位 死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及构成分别是;恶性肿瘤(46.88%)、脑血管病(15.63%)、心脏病12.50%)、呼吸系统疾病(12.50%) 、糖尿病(3.13%),前5位死因的死亡病例共占死亡总数的90.63%(表1)。

2.2.2 年龄分布 深圳华侨城医院报告的死亡病例都在30~岁以上,其中30~岁组1例(占3.13%)、40~岁组0例(占0.00%)、50~岁组2例(占6.25%)、60~岁组6例(占18.75%)、70~岁组 11例(占34.38%)、80~岁组 12例(占37.50%)。

2.2.3 死亡病例性别分布 32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男女性比为1.13:1;男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7例(占41.18%)、脑血管病4例(占23.53%)、心脏病3例(占17.65%);女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8例(占53.33%)、呼吸系统疾病3例(占20.00%)、脑血管病1例(占6.67%)。

2.2.4 死亡地点分布 32例死亡病例中,在医院病房内死亡的有27例,占84.38%,在医院之外死亡的5例,占15.62%。

3 讨论

3.1 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死因监测数据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100.00%。深圳华侨城医院死因顺位前5位的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和中毒[3]。我院与全国居民死亡原因基本一致。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深圳华侨城医院辖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今后应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强和重视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应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的饮食和行为方式,提高居民就医意识;加强社康医务人员素质和设备建设,鼓励居民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进一步提高全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尤其重点人群),早期防治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3.2 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5例(占46.88%),位居死因第一位,特别是肺癌、肝癌、胃癌占恶性肿瘤的73.33%,这与居民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过度的精神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人们应注意劳逸结合,提倡乐观、积极的心态,医院应努力提高肿瘤的诊治水平,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开展肿瘤普查工作,加强对恶性肿瘤的预防、保健宣传工作,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3 循环系统疾病成为第二死因,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进入21世纪,我国居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人数迅速增加,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升高[4]。本资料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9例,占循环系统疾病的90.00%,以大于60岁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结构和功能亦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因而引发老年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疏于防范和治疗,最终导致死亡。而这些疾病是可以防范防控的,相关社会机构应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5],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

3.4 死亡病例性别分布显示,男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女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8例、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提示性别是影响死因构成的重要因素,应高度重视男性、女性死因及顺位特点并开展有针对性干预工作。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下降,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慢性疾病发病较多,各种损伤也日益增多。因此人们在考虑疾病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学习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医生在疾病救治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方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2007.

[2] 钱合笑.温州市2009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2):9-12.

[3] 朱立文,张玉军.宝应县2008~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4):359.

[4] 黄建萍,施旭光,杨自力,等.南通市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居民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中国卫生统计,2009,26(6):628-630

[5] 董蒲青.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2):203—204.

慢病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黄萱益肝散;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我科于 2004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采用黄萱益肝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我科2004 年 1 月至 2006 年 12 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符合 2000 年西安第 10 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1]。80 例病例 HBsAg 及 HBeAg 全部阳性(ELISA 法),HBV DNA 含量(病毒载量)≥105 cp/m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10 倍。男性 64 例,女性 16 例;年龄 20~60 岁,平均 35 岁;病程 0.5~15 年,平均 3.6 年。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40 例,对照组 40例。两组病例在病程、病情、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测结果(HBsAg、HBeAg、HBV DNA 检测阳性及 ALT 升高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黄萱益肝散,每次 9 g 温开水送服,3 次/日,黄萱益肝散组方:土大黄、萱草、千里光、野蔷薇、红土茯苓、猕猴桃、獐牙菜、骚羊古、南五味子、甘草、丹参(贵州德祥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对照组用运德素(重组人干扰素α- 1b,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500 万 U,1次/日,肌注,20 d 后改为隔日 1 次,两组疗程均为 3 个月。

1.3

观察项目

每 2 周观察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每月检测肝功能,治疗前后检查HBsAg、HBeAg(ELISA 法),HBVDNA(PCR法)。

1.4

疗效判断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HBeAg 转阴,HBV DNA < 1 000 cp/mL(阴转);有效:HBeAg 和 HBV DNA 中 1 项转阴, ALT 下降 50% 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甚至恶化,或在治疗过程中未完成疗程自行退出观察。统计方法:采用 t 检验和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血清 HBVM 变化

见表 2。

2.3

两组副作用比较

见表 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可看出黄萱益肝散临床疗效与干扰素相似,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黄萱益肝散原名乙肝散,属贵州苗药。由土大黄、萱草、千里光、野蔷薇、红土茯苓、猕猴桃、獐牙菜、骚羊古、南五味子、甘草、丹参等组成。有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活血化瘀之功效。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有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可使部分患者 HBsAg、HBeAg 以及 HBVDNA 转阴,抑制 HBVDNA 复制,降低血清 HBVDNA 含量,能降低 ALT,有降酶护肝作用[2]。α-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有效药物[3],它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4],干扰素与肝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抗病毒蛋白基因,诱生抗病毒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5],减轻肝细胞损害程度,α- 1b 基因工程干扰素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中国人基因克隆表达的基因工程药物,适合黄种人使用,通过诱生各种抗病毒蛋白来抑制病毒在细胞的复制,增强 NK 细胞活性,有效阻断病毒的侵袭,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6]。本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黄萱益肝散治疗组治疗 4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效 17 例,有效 8 例,总有效率62.5%;HBeAg 和 HBVDNA 转阴分别为 15 例(37.5%)和 17 例(42.5%)。α- 1b 干扰素治疗组治疗 4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效 19 例,有效 7 例,总有效率 65.0%,HBeAg 和 HBVDNA 转阴分别为 16 例(40.0%)和 19 例(47.5%)。两组临床疗效及 HBeAg 和 HBVDNA 转阴等指标比较结果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初步结果提示黄萱益肝散在改善临床症状、保肝降酶及抗病毒方面的临床疗效与α- 1b 干扰素相似。目前α- 1b 干扰素费用相对较黄萱益肝散昂贵(费用比约为 3.5:1),且有较大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黄萱益肝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疗效与α- 干扰素相似,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价格相对低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较好。如果适当延长疗程有望提高疗效,值得基层医疗单位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学会议(西安).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2(1):56-62

〔2〕程明亮, 周霞秋, 米志宝. 乙肝散治疗慢性乙肝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 1997, 12(3):23

〔3〕张兴宏, 张亚宽. 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0, 10(3):33

〔4〕崔建军, 范平. 重组干扰素α- 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3年随访〔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0, 10(6):40

〔5〕孔庆福, 朱玉寅, 陈照立. 干扰素联合胞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0, 10(5):37

上一篇:征地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中医药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