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0 06:48:33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1

李荣祝 ,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工会主席兼骨科副主任、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委员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委员、广西骨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西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广西科技厅和卫生厅医学卫生专业科研立项及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库专家、广西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广西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编委。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创伤骨科的内固定术,颈椎、腰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椎弓根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儿麻后遗症矫治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等。在颈椎病、腰腿痛等手法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手法风格,是广西率先引进和开展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技术主要专家。其主持的自治区科技厅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各1项,主要参与的课题研究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曾荣获医院“先进科主任”、“优秀医师”、“广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优秀专家” ,多次荣获医院科技拔尖人才奖等称号,2009年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1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临床一线,让成千上万的患者获得了新生;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同行的尊敬和社会的赞誉;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仁者爱人,善待生命”的承诺,诠释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他,就是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李荣祝。

勤学苦练,造就独门绝活

提起李荣祝,同事和病患都会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李医生是顶呱呱的骨科专家,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及脱位和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腰腿痛、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堪称一绝!”面对赞誉,李荣祝谦虚地告诉记者,自己练就的这门绝活离不开老一辈专家的传帮带。

李荣祝曾师从我国著名骨科专家、从天津到广西支边的顾云伍主任。顾主任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元老级”著名专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是广西骨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奠基者,为广西骨科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机缘巧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李荣祝就被主任钦点,成了顾云伍的入门弟子,主攻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工作的第二年,他就跟随顾主任先后到广西南宁、玉林、河池、桂林等地参加举办的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骨折学习班。每次顾主任在做手法复位时,细心好学的李荣祝都仔细地捉摸观察每一个操作技巧。凭借着颇高的天资和悟性,李荣祝很快就学到了“手摸心会,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灵感,获得真传,修得正果。

1980年,他被派往北京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进修学习,主修著名骨科专家冯天友的手法治疗颈椎病、腰腿痛、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期间,为了偷师一个日本专家团的手法,他曾故意假扮成患者,亲身感受体验日本专家的手法治疗的具体解剖部位及手法的韵力。由于骨折的复位及手法按摩都需要指力及臂力,为了提高骨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他更是不惜使用“打沙袋、手指插米袋、手握压力胶圈”等方法进行锻炼,最后锻铸出强有力的指功与臂力。他的好学和执着为其在今后骨折复位以及手法治疗上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掌握更加全面的骨科技术,他又于1983年和1989年,分别到天津医院(骨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进修学习。并先后多次参加了国内及国际上的专科学习班及研讨会,获得了骨科领域的全方位知识与技术。经过多年的临床工作磨炼,他在骨科领域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一名骨科专家,他在骨科手术方面如创伤骨科的内固定技术、脊柱手术、人工关节置换、微创技术、儿麻后遗症的矫治手术等均有建树,在矫治3岁以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的治疗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手法。

孜孜不倦,勇攀科研高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李荣祝始终对自己的事业怀抱一颗赤诚之心。从当年初出茅庐的普通医生,到如今声名远播的骨科专家,他从未停止求索创新的脚步。对于在骨科领域辛勤耕耘了三十余载的李荣祝来说,勤于思考已成了他的习惯,勇于创新是他执着不变的追求。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和热忱,他在科研工作中成绩斐然,由他主持和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多项获奖。

1999年,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在西南地区率先引进美国枢法莫公司研制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技术。李荣祝在吸收开展这项技术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创新,在国内首先提出了MED系统椎板间隙旁开正中线1.0cm定位是国人的最佳定位点。定位点的优点是避免损伤静脉丛造成出血及损伤小关节,缩短了手术时间。另外,将MED系统的治疗范围扩大到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局限性腰椎管狭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等,并将该技术推广应用。他主持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广西领先水平,获2005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主要参与的“短节段钉钩结合脊柱内固定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获2000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及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后正中椎板间隙途经腰椎间盘镜的应用研究”获2002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骨水泥阻塞髓腔后骨内压升高对远侧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获2008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和应用”获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及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臀大肌止点上移松解术治疗重型臀肌挛缩症的应用研究”获2011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其本人也先后荣获“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医院科技拔尖人才奖”等荣誉称号。

心怀仁爱,树杏林之高风

医生这个救死扶伤的行业历来都是彰显人性光辉最肥沃的土壤,也许人们会说,这是天职使然,但当我们走近这位心怀仁爱的医者时,还是被他那高尚的医德、仁正的医风所深深感动和折服。

李荣祝时常说:“医务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不为利益所趋,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优秀的职业道德,及面对特殊情况不掉色的决心,这是为医者之定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李荣祝一直奋战在骨伤医疗前线,看门诊经常延时下班,最忙的时候,他曾经一天看过120人次,手术经常连台。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及脱位时常需要在X光线透视下进行,对X光线的辐射无法防护,但他为了能为患者减除手术的痛苦,便不顾自身的健康常常用自己的双手在X光线照射下为患者接骨复位。现在李荣祝那狭小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长沙发。他说,现在虽然身兼多职,管理工作的任务很繁重,但还是有很多患者慕名而来找他看病,他就在这里为他们诊疗。办公室已经成了他的“第二诊室”。

作为医院的高层领导,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主管或兼管的各项工作都尽职尽责。他坚信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应对各种突况,抢得第一时间挽救生命。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纳了90多名从灾区转送过来的伤员,且大多数为骨伤病人,医院骨科是直接承担救治地震灾区伤员重任的主要部门。作为一名骨科专家,李荣祝临危不惧,与其他院领导一道果断紧急安排了四个爱心病区接收伤员,举全院之力,不分昼夜地救治伤员。尤其是他带领骨科全体医疗骨干在第一时间为伤员加班加点做手术,忘我工作。因手术及时,诊疗措施得当,使原来多名要截肢的伤员保住了伤腿,使全体伤员早日得以康复,出色地完成了紧急救治伤病患的光荣任务。为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荣获由自治区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广西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李荣祝本人也荣获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抗震救灾优秀工会干部”荣誉称号。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2

“一个人能否对社会作出贡献,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1990年,吴志勇先生怀才来到香港。抛下曾经的光环和成绩,一切重头开始,他并不感到无着无落。“因为一个人只要拥有一技之能,就可走遍天下,随遇而安。”他如此解释。说话时,底气十足,自是有根有据。于此,纵观前后,他一路稳步而行,不断进取的从医历程之后,便可清楚了然。

在学科背景方面,他毕业于内地重点高等学府――中国人民第一军医大学(现已更名南方医科大学),曾任主治军医,享有中校军衔;在专业攻关方面,他研制了多个治病良方,还掌握了治疗痔瘘的世界最先进技术,同时,在骨刺和支气管哮喘的世界性难题攻关上亦取得佳绩,并且还曾多次受邀在世界及地区性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在成绩认可方面,他曾和林陆山教授合作,首创发酵中药,荣获国际发明金奖、中国第二届科技大会优秀科技产品金奖并被列入中国96年高科技火炬计划。他首创中医药痔疮、肛瘘根治术荣获中国民间中医药特技奖、被授于“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荣誉称号,另外,还曾先后受到《报》、泉州电视台、《快周刊》、《东周刊》、亚洲电视、南方卫视等十余家媒体的报导,其事迹亦被收录进《世界华人英才录》、《世界名人录》……在成绩面前,他说,“我不贪慕虚荣,也不想大富大贵,我始终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才是最有意义的。我每天最大的满足是医好娄治不愈的患者,做到痔疮、低位肛瘘99%一次性治愈,换句话说:99%的病人一生只和我见一次面。”所以,他澹泊宁静,勤力耕耘,一直致力提升医术,尽心尽力地为每一名患者解除病痛。

医苑奇葩 痔瘘克星

笔者来到吴志勇医师铜罗湾京华中心诊所,一进门就见到中华中医药学会颁授给吴医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的荣誉证书以及数块牌匾,其中以一位将军送的牌匾最为瞩目,上面写着:医苑奇葩痔瘘克星。这恰如其分的评价印证了吴志勇医师的医术功底。他专攻各种疑难杂症,他常说:只有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勇于不断挑战医学局限,医学才能创新。他根据中医痔瘘是气滞血瘀,瘀久成腐的理论,首创中药痔瘘消治疗液外涂痔核,痔核自动萎缩消失,药液灌注瘘管,瘘管自行溶解,被组织吸收,细胞新生以达治愈。从而结束了用枯痔钉、冷冻、注射硬化剂、激光、超声刀、痔疮枪(pph)、手术切除等痛苦的治疗方法;肛瘘则免于胶圈挂线或手术切除;无狭窄或失禁的后遗症。到目前为止,痔疮和低位肛瘘99%一次性治愈,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后遗症,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痔疮和肛瘘最好的方法。北京有位中将副司令因患肛瘘,数年前经介绍,特地到西安治疗,不旦没成功,而且过程很痛苦,一直不敢再治疗。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他临阵指挥救灾,住帐蓬,吃干粮,没水喝,便秘引起痔疮出血,瘘管发炎流脓,肿痛,用痔疮药和抗生素暂时控制,救灾结束后回到北京,总院即刻要安排他住院手术,由于他对手术心有余悸,后请吴医师上北京为他治疗,一次治愈。21年来,除了香港患者,有来自内地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昆明、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市的患者,也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他们绝大多数己经接受过手术治疗失败,上网搜寻才找到吴医师的。许多年迈的老人因各种疾病缠身,不能手术,或非常害怕手术,经吴医师治愈后都赞不绝口,都祈愿老天爷要让吴志勇医师长命百岁,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以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田振国教授为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著名肛肠解剖学专家张东铭教授为副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的所有专家,均一致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是中医肛肠学科的创新,推荐吴志勇先生向国家科技部申报科技成果奖。

据悉,吴志勇先生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便开始着手研究制作中药,先后发明了“特效痔瘘消”、“骨刺风湿”、“特效咳喘灵”等药,均经验证有标本兼治之药效。其中,当属发酵中药最为夺目,它结合了中西医的优点,用法简单,只需外涂,不仅无痛、无副作用,还对人体较有裨益,且并不局限于攻破肛肠疾病的医学难关,对治疗跌打损伤、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骨刺等多种疾病亦可见效,曾被誉为“中西医医学史上的新奇迹”。

实际上,客观来说,西医现在盛行的痔疮枪(英文缩写pph) 和超声刀切除尚存在不足,一是疼痛明显,二是易于感染,容易出血,个别人失禁,医学评断,并不能起到根治作用。相比较而言,吴志勇医师的中药受到权威认可,无副作用,无后遗症,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只要经过合格操作之后即可百分之百解除患者痛苦,可谓佳选。

术德皆资 悬壶济世

德为医本,俗话说:医者父母心,这一点在吴医师身上体现无余,他术德皆资,他专执手尾而不留手尾,感冒病人通常1一3剂中药即治愈,福建体育会的名誉会长庄铭辉先生说,有时感冒或其它病痛,为了方便,在住地附近看医生,但怎么都医不好,最后还得找吴医师善后。过去,曾有些好心人向吴医师提议,“何必一次性根治?分阶段治疗,一来,可显示技术高超,求诊者众。二来,积少成多,诊费总数或可相应增加。”对此,吴医师都是一笑而过,一如既往地坚持一次性医治成功。他语重心长地说,“香港人惜时如命(广东话说:得闲死,唔得闲病。)能一次性根治,又何必多次呢?能帮到人最重要!有些司机或外地人士上午治疗,下午就要返工或者踏上回程,实在没有必要给他们增添负担。所以呢,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跟我见一次面。”痛症(包括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坐骨神经痛等)98%治疗1―2次疼痛缓解。跌打损伤98%1一2次治愈,不留后遗症。骨刺以脚(即跟骨)骨刺为例,治疗1一5次疼痛缓解,20次骨刺嫩芽遭破坏,硬结消失,15年观察复发率仅1%。支气管哮喘91.7%治愈,3一15天完全撤除类固醇,治疗1一2天哮喘开始缓解。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症治疗1一3天症状开始缓解,98.7%治愈。晚期恶性肿瘤提高生活质素、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总有效率达97.5%。少数患者重获新生,重返工作岗位。善替他人着想,一心为社众造福,吴医师在乎的不是财富的聚敛,而希望能充分利用优良的医疗技术为社会多作贡献。即便在诊治的过程中遇到了少数无理的患者,这一想法都始终没有改变。

有时,来此就诊的患者多没带足医疗费,逢支付医药费时难免囊中羞涩。遇到这种情况,吴医生一般都会照顾对方路途遥远,不便一天内往返两趟而许可赊账,允许对方第二天来例行复查时缴清欠款。据笔者所知像吴医师这经做法,应是寥若晨星。不过,由于多是一次性根治,所以至复查时,有少数患者便爽约不到,拖欠款项,再打电话追讨时,都回避、拒绝,甚至有极个别人士不仅有意拖欠,还反之打电话不断骚扰,令吴医生倍感无奈。据介绍,由于中上层人士多持有保险,偏向西医,因此来此就诊的多是基层人士及外地来客,主要患者经济实力不甚雄厚。提及时,吴医师仍宽容体谅多过责备怨忧孑,他说,“这只是个别现象,我还是希望照顾广大人群。”1998年,吴女士的弟弟在内地不幸患肺癌,向吴医师求救,但她又没有钱付药费,吴医师还是把药给她救人要紧,老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求了她弟弟一命。所欠的药费数年后,吴女士才从丈夫的退休金中拿来还。今年3月,吴女士的弟弟来香港探亲,特地一家三口来感谢吴医师的救命之恩!2001年夏天,何小姐的母亲不幸患带状疱疹(俗称缠腰蛇) ,由于病情严重(从背部发展至两侧),发烧、疼痛而住进医院,输液和输抗生素,但病情日渐加重。何小姐向吴医师求救,赶快从江苏把母亲接到深圳,吴医师晚上下班后才赶往深圳出诊,在他的精心治疗下,病情一天天好转,共出诊三次,10几天后痊愈。何小姐一家非常感谢吴医师的救命之恩!1995年8月,身患末期胃癌的叶女士,7月9曰晚突然大呕血、便血,急诊入住联合医院抢救,8月1日做全胃切除,发现腹腔淋巴结已广泛转移,病人体质差,无法做化疗。其家人向内地肿瘤专家求救,但已是晚期了,都爱莫能助。8月11日病情恶化,进食即吐,在危急之际,她的大伯从加拿大回来看望她,建议她找吴医师求救,经过吴医师的精心治疗,病情天天好转以致治愈,后来再到联合医院复诊,主诊医生惊奇的对她说:你这条命是捡回来的,你是重新来出世的。至今已16年多了,身体仍很健康。吴医师回忆时,还开怀地说,“人家没有解决的问题被我解决了,我很知足了。”或许,正是这良好的心态陪伴他走过春夏秋冬,对医学事业始终挚爱热忱。

现在的吴志勇医师每天依旧工作到晚八点,这样的生活令他充实,快意。业余时间,他还担任着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香港福建同乡会关注同乡权益委员会等6间社团的医学顾问,在本身职责和社会义务方面都同样付出了自己的一片赤诚。

吴志勇医师有一儿一女,儿子于今年五月被授予“联合国友好使者”之称,被联合国友好理事会及联合国艺术家理事会分别委任为全球事务秘书长及名誉主席兼全球事务执行总干事。受到克林顿前总统、联合国副秘书长赤阪、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的接见,并颁授美国国会的表彰奖状,以表彰他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卓越责献及杰出的成就。曾受到蒙古国总统和总理、国会议长、斯里兰卡总统、韩国国会议长、日本国会参议员选举委员会秘书长等亲切接见。女儿在汇丰银行任职,都可谓社会精英,事业有成。他说,“原本很希望他们也学医,但还是觉得顺其自然比较好。”慈父之爱,尽在只言片语之中。

对于今后之路,吴志勇先生也有初步打算,考虑年迈之后教授徒弟,延承医术,继续泽被一方。是的,医生之天职,他从不忘怀,造福之愿望,他一直执着,而如此志向及功底,需有人传递下去……

(陈海宁程书香)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3

该系共有教师192人,其中正高12人,副高83人,中级59人,初级39人。

我院中医系专业为全省唯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学本科专业,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国际交流等为主,使祖国传统医学特色与现代医学新知识新理论相结合,把中医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相融合,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拓展专业口径,优化培育计划。有较宽的学术领域和良好的科研基础,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呼吸。肾病。消化。心脑。血液。内分泌。脑瘤及中西医结合急诊等7个三级临床学科,其中呼吸。肾病。中西医结合急诊等三科室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中医内科学为江西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医专业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

科研项目共194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项,省级14项,厅级65项,院级83项。获得省卫生厅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各1项,南昌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中医学(国际交流方向):

(五年制、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

中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为人类提供了健康的保障,具有独立的、科学的医疗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该专业既继承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理论方法,又教授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随着中医药学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西医理论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3、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研究所、医药情报所从事医疗诊治及对外交流工作或在高、中等医药院校任教。

中医学: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该专业经历了4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独到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本专业教师60%。加入wto后,中医学已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及特殊的中医医疗方法,能够到医药卫生行业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

中西医临床医学: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

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就业前景: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护理学:

(四年制、文理兼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中医学概论(中基中诊)、中医护理学、护理学基储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医学、营养与保舰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学、医学美容学等。

2、特色与优势: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常见并多发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技术及监护技能。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学习一门外语,借助辞典能够阅读本专业相关书刊。掌握扎实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护理实践技能等方面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从事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及卫生保健工作。

部分知名校友

吕爱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所长

吴浈江西省药监局局长

刘晓庄江西省药监局副局长

陈明人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左铮云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何玉信美国澳斯汀东方医学院教授(博士后毕业)

张跃荣美国纽约中医学院院长

管飞私营企业总裁(个人资产超亿元)

程昭擐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

针灸骨伤系

该系共有教师57人,其中正高4人,博导1人,副高28人,中级20人,初级4人。

针灸推拿专业以针灸为住,结合各项先进治疗技术在痛症。瘫症。功能障碍等方面形成了医。教。研整体模式特色,是江西省卫生厅领先专业。

中医骨伤学科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学科。其理论和学术即继承了传统中医伤科的特色,又吸取了现代医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及新的诊疗手段和方法,充实丰富了伤科学的内容,使之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后既能担负临床医疗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出事学科理论研究能力。目前,为全省骨伤病治疗中心组长单位。

针灸推拿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业,也是江西省高等学校的品牌专业。科研项目共54项,其中省级7项,厅级25项,院级21项,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中医学(骨伤方向):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创伤学急救,现代医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特色和优势:

该专业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即省骨伤医院的临床高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骨伤科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门人才。院系合一后,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注重素质教育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附属医院4000余万元先进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螺旋ct、双能x线骨密度仪、x线c臂机及闭路电视手术观摩室等),可进行直视手术教学及常规骨伤手术,还能开展前沿的先进骨伤手术。

3、就业前景: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4

作为医院的医疗副院长,陆嘉惠要处理的事物从大到小、从粗到细非常多,随口问起她现在是否还有门诊时,她答每周都有,让记者很惊讶。于是问她身兼医生和副院长两职,临床和行政两头跑会不会很累?陆嘉惠坦言:“因为临床是我的专业,所以非常喜欢。即使在做行政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专业。不光是临床,包括科研、教育方面,一样都不能落下,现在也仍旧会回学校去给学生们授课,带研究生,做课题。”这已是她a做医疗业务院长的第三个年头。医院的医疗业务虽然是医院的核心内容,但是基础性却非常强,会有很多事情,特别是突发事件需要上级领导的决策,陆嘉惠常常感叹“计划不如变化”,经常会有很多突发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做决断、处理和应对。比如前段时间的H7N9禽流感事件,岳阳医院虽然没有确诊病例,但是早在2013年4月3日就启动了紧急备案,对很多疑似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

血液病已非绝症

陆嘉惠是上海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谈到血液病的治疗进展,她介绍了近年来血液病的发病情况。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如白血病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近十年以来,受到化学、物理、生物遗传、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以疑难重症和一些恶性的血液病尤为突出。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不断提升。众所周知的是,从前被称为“不治之症”的白血病已非绝对的绝症。总的来说,血液病专业在这十几年来可以说比其他专业发展更加迅捷。曾经,一些恶性的血液病对患者生存及生命质量的危害非常大,并缺乏较好的治疗手段。这十几年来,血液病领域的医务工作者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潜心研究,并获得了可喜的进展,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如免疫抑制剂等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除此之外,十几年前骨髓移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比较局限,当时由于经济能力不够、骨髓库数据不完善,以及医务人员掌握移植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能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比较少。现今,这项技术在国内已开展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已逐渐成为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中医治疗血液病有优势

中医中药治疗血液病的历史非常悠久。现代医学对血液病中的众多疑难重症,很长时间内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不同的血液病,中医中药所发挥的功效也不尽相同,在比较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中,中医中药能发挥很大的治疗作用。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有些对激素或是免疫抑制剂不太敏感,或减药以后易复发,或对于西药(如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等)的毒副作用不能耐受。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单纯的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或配合一些小剂量的西药,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临床疗效,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而对于其他的一些恶性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在急性发作期多是以化疗为主,此种情况下,中医中药则可以发挥辅助功效。因此,针对不同的血液病,中医中药发挥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治疗的目标和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曾有一个十岁左右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小女孩,来找陆嘉惠前已做了骨髓移植,但移植后疗效并不明显,且又复发了,家长决定试试中医治疗。刚开始,她需要每两周输一次血小板和一次红细胞来维持血小板基数,否则就会有严重的皮肤黏膜广泛出血。陆嘉惠根据中医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本治疗原则,采用清热凉血的方法,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配合一些止血和滋阴的药物。一段时间后,小女孩的血象基本稳定了,慢慢地也就不再需要输血。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医疗、教学和科研 一个也不能少

作为上海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陆嘉惠,早年因为突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表现,破格担任了岳阳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一职。谈起当年的“好汉之勇”,她笑言那全是凭着一腔对工作的热忱,以及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栽培之情。后来的陆嘉惠更是凭借着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出色的管理能力和科学的管理理念,从一个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临床医务工作者,转型为一个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再成为医疗副院长。

记者问起现在的她如何看待医疗、教学和科研三者的关系。陆嘉惠首先肯定了医疗,把患者摆在了第一位:“作为医生来说,医疗是我的生命线,是一个基础,而围绕的中心就是患者,医生一切医疗行为的出发点就是要把病看好,取得疗效。所以从医院到科室,再到医生个人,医疗应该是放在最前面的。但从医院发展、科室发展的立场来说,教学和科研两者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相当于一个推手的作用。”确实,在医院里,教学是一只无形的手,你看不见,但是它对医疗工作是一个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因为自己要不停地学习积累,才能有更多东西可以教给学生们。要把在临床碰到的每一个问题向学生们说明白,非常考验医生的能力和功底,并且日常的医疗行为要做到规范才能言传身教。另外,作为医生,做科研可以促发更多的思考,只有多思考为什么,才能有更大的兴趣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获取更多的知识。

(陆嘉惠副教授每周三上午在上海甘河路110号岳阳医院总院有专家门诊)

专家简介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5

提起“医生”这个名字,人们很自然地把它和“救死扶伤”联系起来。医生,以他们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人们医病疗伤,解除疾苦;以博爱的情怀,千方百计地把那些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的患者救治过来,赢得人们的尊敬,被称为“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神”。尽管市场经济大潮中拜金主义给他们中的少数人涂抹了灰黑,然而,整个医疗战线依然充满着救死扶伤的精神。人们不会忘记:在“非典”时期,在一次次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那些英勇无畏的白衣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救治伤病员的一幕幕感人情景。他们的壮举,理所当然地受到公众的信赖和爱戴。

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医生。他把治病救人,解除他人疾苦视为天职。在40多年的医疗生涯中,经他救治的伤病人员,有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官员,有公安战线的战斗英雄,有国家干部,有科技工作者,还有众多的普通平民百姓和官兵。看着他们一个个康复后重新走上各自的岗位,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幸福。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骨科研究所所长、三四医院骨科主任侯树勋教授。

初识印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侯树勋教授。

那是2003年的春天,一个亲属从外地打来电话,说患腰椎滑脱病已半年之久,先后到多家医院求医均不见好转。昨天见到《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条消息,介绍军医侯树勋教授治疗腰椎病有方,很想到北京来治疗。治病紧急,我立即同三四医院联系。院方回答:目前侯教授正参加全国政协会议,要等他开会回来后再联系。

说来真巧,当时我身为新闻记者正忙于“两会”(全国人代会和全国政协会)的采访。那天晚饭后,我如约来到大会医卫界政协委员的住地,轻轻叩响了侯树勋教授的房门。门开处,一位西装整洁的学者走过来。侯树勋,温文尔雅,高挑的身材,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动着聪颖睿智的目光。他让座,倒茶,亲切而热情。我说明了来意,他说:“这病不可久拖。你让他尽快来院治疗;住院的事可以找骨科的韦大夫联系,他会为病人安排的;如还有什么困难,再告诉我……”接着,他又把韦大夫的办公地点和联系电话告诉了我。我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向他告辞。

初次见面,他的诚挚、爽快、谦逊、热忱,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几天后,我的亲属从外地来到北京,顺利地住进了三四医院骨科病房。经过仔细检查,侯教授和几位医生为她制订了手术治疗方案。亲属听说有的医院做手术前要给医生送“红包”,他也要给这里的医生送“红包”。侯教授当即严肃地拒绝说:“你家里有病人,本来就很困难了,我们怎么能收受你的钱物呢,不管别处怎样,我们这里是决不接受‘红包’和礼品的。”手术那天,侯教授亲自主刀,手术做得很成功。两周后,病人的伤口愈合、拆线,愉快地出院回家了。时过两年,如今这位亲属早已康复,生活得幸福愉快。

学医报国

2003年“两会”结束不久,初识的深刻印象驱使我采访侯教授。当时一场抗击“非典”疫情的人民战争在全国展开,北京城是“非典”的重灾区,侯树勋医生和他的同事们都十分忙碌,访谈活动也被迫几经推迟。

4月24日那天下午,在侯教授安排下我来到他的办公室,对他开拓创新的医疗生涯进行了采访。

“医生这个职业,辛苦、劳累,收入也不多,还有风险。可你一干就是40多年,你不觉得苦吗?当初,是怎么选择了学医的。”我问他。

他微笑着告诉我,他是在天津市一个质朴、善良的家庭里长大的。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和学校教育。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按成绩录取。就在高校录取前夕,军事院校提前招生。

“学校提名推荐我。在征求意见时,我高兴地答应了。在我心目中,很多有为青年就是经过军队院校的培养后,奔赴报效祖国的岗位的。那年9月我被第四军医大学录取,开始了我生活中崭新的一页。”

他说,第四军医大学是当时全国三所重点军事医学院校中惟所六年制大学。6年的大学教育,对我人生观的确立和以后的医疗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军校的生活是紧张的、严格的,学的课程多、任务重,还要参加军训和劳动,但心情是舒畅的,情绪是高昂的,学习是努力的。我注意培养正确的学习和思维方法。我还参加课外阅读小组及学校文工团等业余组织,并担任系团工委副书记,在各方面经受了锻炼,1962年我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时全国正处在学习著作的高潮中,党课则以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主要教材,对我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都有很大教益。6年的院校生活,为我们奠定了专业基础、思想基础,使我们树立了把一生献给国防卫生事业的志向。

作为同龄人,我们的谈话融洽、亲切,海阔天空。当谈到人生路上的艰辛时,侯树勋教授深有感受地说:“在人生的征途上,往往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打击,经受艰苦和危险环境的磨难。对这些不顺利的事情,如果能处理好,那将是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1966年大学毕业。由于那场‘’的耽搁,等到1967年才分配。接着还要下放锻炼,我被分到某工程团当战士,在长白山修建油库,每天在冰天雪地里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施工,钻孔、爆破、掘进、扒渣,这些活我都干过。每天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挑起沉甸甸的两桶水,有时滑倒了,水洒到身上,很快便结成冰。有时到山上去伐木,伐倒的树木还要用人力拉下来,再几个人抬着装上汽车,运下山。晚上,我和战士们一样站岗。脚冻疼了,就跺一跺,走一走。漆黑的夜幕里,时常传出野狼的嚎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从1967年到1969年,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两年。这段艰苦的岁月,使我坚定了意志,增强了毅力,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8年,侯树勋被分配到二三八医院工作。在那里,他每天接触的大多数是基层连队的战士和工农大众。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他熟悉了这些人,热爱这些人。从他们的身上,他看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拼搏、进取的精神品质。他立志当一个好医生,要为这些普通百姓祛除病痛。他坚持学习新的医学理论和先进的医疗技术,他自费订阅外文医学期刊,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医疗水平日渐提高。到1978年,经过10年的医疗实践,侯树勋已经是小有名气、受人欢迎的骨科医生了。他做了许多成功的手术,《辽宁日报》、《前进报》等报刊发表了他的先进事迹。

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恢复了高考制度,侯树勋参加了第一批研究生考试。他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母校----第四军医大学录取,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侯树勋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他确定了新的目标;瞄准世界医学前沿,为创建有自己特色的医疗成果而勤奋学习。

三年的学习生活倏然而过,他成为研究生中的佼佼者。毕业后,他被留校工作。1988年,因工作需要,他来到三四医院,开始进入他医疗生涯的辉煌时期。

进取创新

接着,我又访问了医院有关领导和与侯树勋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他们对侯树勋在医术上的进取创新精神,无不赞许有加。有关领导对侯树勋的评价是:侯树勋把不断提高医术,做好医疗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医疗成果。他从80年代初,对腰椎疾病进行研究,1984年在第十届全国医学外科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及其诊断、治疗的原则,受到专家们的认同和赞许。他在对“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中,总结出“神经根逃逸”现象是无症状型侧隐窝狭窄的主要原因以及神经根炎症是腰痛的重要因素等理论,这在当时国际上尚属先例。1989年在美国第十六届骨科神经外科学会上,他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突出类型与腰痛程度关系》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反响。有位著名专家称赞他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全新的理论。为此,他被美国骨科神经外科学会授予名誉会员,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有位领导说:侯树勋以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向“掌握先进的、创造自己的世界前沿”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奋进着。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平时火器伤的研究。总结以往用战时火器伤方法治疗平时火器伤效果不佳的现状,他采用“切开法”治疗,获得了成功。我国一位驻外记者在非洲受伤后,回国治疗时,侯树勋采用这种方法给他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使他很快返回工作岗位。后来经专家检索,认为侯树勋这种治疗方法是国内外首创,这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军和部级的科技进步奖。

他们说: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越来越多,尤其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此病的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内科疾病,不能忍耐手术,一般都采取保守治疗。由于病人需长期卧床,这容易导致肺炎、深静脉栓塞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常致病人死亡。针对这一现象,侯树勋教授带领全科医生自行设计了成角度单臂外固定器,用于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病人在微小创伤下完成安全骨折固定手术。术后一周即可下床活动,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死亡率。接着,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用于四肢骨折的单臂外固定器和用于手指指骨、掌骨等短管状骨骨折的微型外固定器,使外固定器形成了系列,在创伤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医学上的发明,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并被总后勤部确定为全军“九五”时期高科技推广项目。目前这项技术已普及到军内外百余所医院,不仅解除了患者病痛,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侯树勋研制的腰椎滑脱复位器,使大量的严重脊柱滑脱病人恢复了健康。1996年,侯树勋参加了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创伤与矫形会议。他将这项研究成果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受到了世界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教授的高度评价,一位教授在信中写道:“祝贺你在脊柱滑脱治疗上取得的非凡成绩,你的设计是对DICK器械的创造性发展。”这项研究,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

截至2004年底,侯树勋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励11项;主编了数百万字的《现代创伤骨科学》和《脊柱外科学》等专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对侯树勋的进取创新业绩,党和国家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他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部级政府津贴。目前他担任着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骨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基础学组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

医德高尚

侯树勋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普通人民医生的本色,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工作一丝不苟。他经常说:“医生和工程师不一样,工程师面对的是物,医生面对的是人。零件做坏了可以重做,而生命对人只有一次。患者和他的亲人把生命交给医生,这是对医生的极大信任。因此,为病人着想,对病人怀有爱心,是医生应该恪守的最基本的医德。”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三四医院骨科有一个不成文而又人人遵守的规定:遇到危重病人不准推转,遇到创伤伤员不准拒收。对此,侯树勋这样说:“危重患者和创伤伤员都很急。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治疗,就可能保全生命,保存肢体;如果拒收,在转院过程中会加重病情。”他告诫医护人员:要把患者当作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亲人,不管有多大困难,都不准在我们手下转走一个需要急救的伤病员。

侯树勋领导的骨科,是全院公认的凝聚力极强的战斗集体。他们团结、协作、和谐、默契。每遇到抢救任务,不管白天夜晚,随叫随到。他们有时刚下手术台,还没顾上吃饭、休息,又马上投入了急诊伤员的救治。他们的忘我行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侯树勋在同事们心目中,既是严师又是益友。被人们誉为“年轻的显微外科专家”的主任医师吴克俭告诉记者:“侯教授为人诚挚善良,豁达宽容,是我们的楷模。他医术精湛、作风严密认真,是我们的榜样。他治学严谨,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允许有半点疏忽。他常说,医生的点滴疏忽都可能给患者留下终生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要切记:刀下人命关天啊!

倾心育才

吴克俭用质朴的话语道明了对教授的敬重。他说:“侯教授是个亲和力很强的人,他关心体贴医护人员。经常组织学术活动,鼓励年轻人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我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名较成熟的显微外科医生,与侯教授的关怀教导是分不开的。当初,我觉得显微外科工作辛苦,收入低,不愿干。他耐心开导我:‘国家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你可以施展才华,大胆工作。出了成绩,我给你请功,遇到风险,我和你一起承担,出了事故,那是我的。’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我的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副主任护师金芳是骨科护士长,与侯树勋共事多年,她热情地介绍了侯树勋的许多动人事迹。最后,她强调说:“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是以战略眼光预测学科发展,抓医学学科建设和培育人才。早在1992年他就根据骨科专业发展趋势和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组建了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手与显微外科、骨肿瘤与骨病等5个专业组。并根据技术骨干的特点,确定他们的主攻方向。让他们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现在,骨科已经由过去48张床位、单纯治疗性的科室,发展成拥有三个病区、150张床位、500平米的实验室,能够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骨科研究所了。他们还承办了国内、国际的大型医学学术会议,接待过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瑞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访问学者。

“侯教授把骨干力量放到重要岗位上,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工作;把年轻人送到国外去学习深造。现在,大都学有所长,正活跃在不同的岗位上。”护士长在叙说中充满着对侯树勋教授的敬佩,也表达了同事们的共同心声。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6

20多年前,黑龙江一个偏僻的小镇医院里,赵德伟被请去为一位年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做手术。手术开始后,赵德伟发现,老师教的修复方法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不好用了――股骨头严重缺损。当时,那个小镇上没有可以置换的人工关节,又不能眼看着患者的病不治。于是,赵德伟急中生智想到了大转子骨瓣――将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进行转位重建股骨头。这就是股骨头坏死修复治疗技术“赵德伟法”的雏形。从此,赵德伟开始了股骨头坏死的各种治疗技术的研究。不同的治疗方法适应不同的患者病情,这样,就有更多的患者有了治疗机会,更多的患者能够重新站立起来。

有了更好的技术,才有更多人的站立

这是赵德伟的股骨头坏死治疗的线路图:药物保守治疗――股骨头修复与再造(干细胞移植、带血运自体骨移植、带血运骨移植+钽棒、带血运骨移植+钽棒+干细胞移植)――人工关节置换。也就是说,在股骨头修复与再造方面,赵德伟使用了多种治疗方法。

他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药口服制剂。这种中药及其制备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种中药经药效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具有补气养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血供应、疏通经络、化瘀生新、加速新骨生成之功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学认为其病属“骨蚀”范畴。经过临床实践,赵德伟发明的这种中药,适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且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带血运自体骨移植是通过从患者自身的髋关节周围取得带血管的健康骨组织,将其转移到股骨头,从而使其能够迅速地修复和重建坏死的股骨头,达到治愈的目的。赵德伟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赵德伟法”――股骨头修复与再造的一种治疗方法,又发现了人体自身的多处骨组织可以用来对股骨头进行有效的修复与再造。自体骨移植方法使修复与再造股骨头的成功率达90%以上。

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赵德伟又使用干细胞移植技术,即“关节镜监视下股骨头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回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关节镜监视髓芯减压入路,将自体干细胞回植入股骨头,在改善骨内高压、骨微循环障碍等病理状态的同时,提供股骨头修复重建的种子细胞,为新骨生成、替代死骨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干细胞通过分化为特定细胞(如神经细胞、软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内代替受损的细胞,从而达到股骨头重建的目的。赵德伟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已经6年,治愈率达到了95%。

带血运骨移植+钽棒+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是赵德伟近年来研究并使用的一种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新疗法。这种方法是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即带旋股外侧血管大转子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处的骨缺损与坏死,同时运用钽棒给带血运的大转子骨瓣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然后在大转子骨瓣与股骨头的关节软骨之间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为股骨头的骨与软骨的修复提供足够的种子细胞,将这三种技术结合是目前股骨头坏死修复再造的最佳方案。

赵德伟对原来的各项技术运用自如,如今,把三项技术结合在一起同样是得心应手。这种方法的使用,使有些晚期股骨头坏死有了股骨头修复与再造的机会,从而使股骨头坏死患者延迟甚至避免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这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0%。

人工关节置换也是一种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对于晚期年老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来说,是一种惟一可行的治疗方法。赵德伟利用这种方法已经让6000位患者站立起来。

无论采用哪一种手术方法,赵德伟都是以微创为前提,以减轻患者痛苦为前提,为此,赵德伟手术采用的是小切口微创技术,而全髋置换术采用计算机导航下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

尊重患者的尊严,才有更多人的站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项成熟和经典的骨科治疗技术,已经在髋关节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于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应用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不少患者一生中不得不接受一次甚至数次的关节翻修手术,而目前关节翻修手术从手术难度、术中创伤到远期效果等仍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赵德伟认为,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主要目的应是改善症状和功能,尽量保留股骨头。凡是55岁以下的比较年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都首先考虑进行修复与再造治疗。这样,可以避免人工关节置换十几年后的再一次换关节。

赵德伟说,近年来由于高速交通工具普及(外伤)、药物的不规范应用(激素)、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饮酒)等原因,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然而,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由于医师自身诊治水平的不足,出现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一方面不少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迎合病人惧怕手术的心理,一味采用中医中药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致使很多病人失去了保留股骨头的最佳手术时机;另一方面,很多医生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一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而并没有充分考虑年龄和病变分期,甚至对于年龄仅十七八岁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也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使后期的并发症很难处理。所以,提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治水平,严格掌握治疗的适应证是我们应该强调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就是一位医生的责任心。赵德伟把对患者的尊重放在了一切治疗的首位。在诊断明确之后,赵德伟总是根据病情的分期和病人的自身条件,为患者找到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或是保守治疗,或是修复再造,或是人工关节置换……赵德伟总是认真地和患者分析治疗方案的利与弊,考虑治疗方案的经济适用性,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这样,多年来,才有了10000余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愈与站立。

对社会无私奉献,

才有了更多人的站立

“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患者医疗援助项目是中华慈善总会健行项目办公室在全国开展的大型医疗慈善救助项目,首批建10个援助中心。大连是全国首批援助中心之一(全国范围内,大连是股骨头坏死病的高发地区,目前有患者7000余人,患病率高达千分之三)。“健行天下”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设办公室,由中华慈善总会、大连慈善总会及医院全权负责。同时,将对首批报名的400余名低保家庭重度患者提供援助,预计两年内完成。

这项援助计划中,赵德伟被授予股骨头坏死患者全国援助中心首席专家,为贫困患者手术,两年内,大连将有400位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机会在赵德伟的治疗下重新站立起来。不仅如此,赵德伟还将对东北各地的“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中心”进行人才培训、业务指导,向他们输送知识和技术,让他们为更多的人站起来做出贡献。

赵德伟每年都会多次到国内外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已经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具有指导性的文章120余篇,主编专著8部。赵德伟教授无私地把自己的手术技术和科研成果奉献给了任何一位需要治疗的患者。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患者减轻痛苦,是一个医生的责任。

了解赵德伟

从事骨科及显微外科工作近三十年,主攻研究方向为髋关节疾病的治疗,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面,独创了针对成人及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系列治疗方法十余种,已在全国应用,为完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应邀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学术交流,受到国际著名专家的广泛关注。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研制了中成药制剂韦氏活骨I号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并配合手术促进晚期病例重建股骨头血运,该成果获国家专利。

现任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国际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亚太人工关节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解剖学会临床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副主编、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副主编。

主持研究的主要科研成果:“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带血管蒂骨膜、骨瓣和血管束植入修复骨不连骨缺损”、“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联合髂骨(膜)瓣转移治疗股骨头坏死系列研究”、“血管束植入长段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带血管蒂髂骨和大转子骨瓣逆行转移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的研究”,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等奖各两项,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二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四等奖一项。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7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由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南风湿病医院、《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承办的河南省中医风湿病学术年会暨娄多峰教授行医70周年庆贺及其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郑州天泉大酒店隆重召开。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夏祖昌,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郑玉玲、副院长许二平,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张华东,全国疼痛学科首席专家李蕴麟,河南风湿病医院院长娄玉钤以及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

开幕式由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郑福增主持,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授予娄多峰“国医圣手,风湿泰斗”的称号,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向娄多峰颁发“河南省中医风湿病学术最高成就奖”证书。张华东、李蕴麟、娄玉钤等与会专家围绕娄多峰的学术思想和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现状及未来进行了深度探讨。

现根据会议内容,就风湿病相关研究进展及防治知识进行整理,供读者参考。

娄氏治风湿――扶正、祛邪、活血

娄玉钤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娄多峰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南风湿病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医治疗风湿病多从“痹病”论治,中医典籍又将“痹病”划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燥痹……但是,记载得比较杂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病因、病机分析。娄多峰在挖掘研究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探索的基础上,从虚、邪、瘀论治风湿病,成效显著。

虚(正气亏虚):禀赋不足、劳逸失度、病后产后等。

邪(邪气侵袭):季节气候异常、居处环境欠佳、起居调摄不慎等。

瘀(痰瘀气滞):饮食所伤、七情致瘀、跌仆伤外等。

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约35%的患者为“虚”因,55%为“邪”因,10%为“瘀”因,三者缺一不可。

扶正、祛邪、活血

根据“虚、邪、瘀”理论,娄氏治疗风湿病时首重辩证,确立了扶正、祛邪、活血的总体思路:

①患者“虚、邪、瘀”三者各自的程度。②患者“虚、邪、瘀”三者各自的具体内容。

正虚为主者,以扶正为主兼祛邪活血;邪实为主者,以祛邪为主兼扶正活血;瘀血为主者,以活血化瘀为主兼扶正祛邪……以此方法,紧扣整体病机,系统全面,又体现了一人一证、一人一方、高度个体化的原则,疗效自然提高。

中医药具有抗风湿优势

冯福梅 主任医师,教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副主任。

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特长,在类风湿关节炎(简称RA)的治疗中,多途径、多层次的联合用药显示出其优势。

中药发挥抗风湿治疗作用的前景探讨

1.中药具有抑制RA高免疫反应作用

免疫反应是RA的中心环节,抑制免疫反应,阻止炎症过程,无疑是RA的基础治疗,中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骨质侵袭的发展。很多中药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① 补益类中药:当归、白扁豆、甘草、冬虫夏草、枣皮、生地、白芍等均有免疫抑制作用。

② 清热解毒类: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雷公藤、青风藤、苦参、青蒿、黄柏、龙胆草、垂盆草、山豆根、黄芩、透骨草、连翘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③ 活血化瘀类:丹参、川芎、当归、红花、赤芍、全蝎、水蛭、石见穿、鬼箭羽、桃红、苏木、蒲黄等。

④ 祛风、寒、湿、通络类:防己、秦艽、雷公藤、苡米、细辛、苍术、络石藤、麻黄、川芎、草乌、肉桂、泽泻、马钱子等。

2.中药具有抑制血管新生、阻断血管翳形成的作用

① RA滑膜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量血管增生伴血管翳形成。因此,RA被认为是类肿瘤样病变(血管增生依赖性疾病)。血管增生的重要基础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及衍化(与VEGF等细胞因子关系密切)。

② 资料表明,许多活血化瘀中药如川芎、丹参、当归、赤芍、牛膝、三棱、莪术、地鳖虫、延胡索、落得打、穿山甲、石见穿等均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可阻抑骨质侵蚀。

3.中药具有调节细胞因子网络,阻抑滑膜炎症的作用

一些细胞因子的失衡及其构成的网络在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对其有阻断作用,如: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肿节风、藤梨根、青风藤、当归、丹参、川芎、白芍、全蝎等。

4.中药具有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阻止RA滑膜炎症慢性纤维化强直的作用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血液及关节局部纤凝异常是RA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滑膜中大量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质的沉积是滑膜炎症慢性化及纤维化强直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纤维蛋白沉积常吸引炎症介质的攻击从而介导骨质侵袭。

大量实验证实,活血化瘀药具有增强纤溶作用,如丹参、赤芍、红花、当归、水蛭、地龙、虻虫、乌梢蛇、白花蛇等。

5.中药具有促进软骨与骨质的修复作用

及时修复RA已被侵袭和破坏的关节软骨和骨质,不但能改善关节功能,还能阻止骨质破坏的进一步发展(因为软骨和骨质侵袭常沿最初侵袭部位进行性加重)。

实验证明,补肾、活血化瘀中药如骨碎补、续断、熟地、锁阳、自然铜、丹参、血竭等能促进成骨细胞成熟、软骨细胞及骨质生长,以及软骨破坏的修复。

6.补益肝肾,增加骨密度

RA存在继发性骨质疏松问题。补肾壮骨中药能通过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的活性、促进骨钙吸收,从而有效增加骨密度,防治RA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形成和发展。

“两多两少”防痛风

张华东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高尿酸≠痛风

痛风是一种严重的风湿性疾病,一般认为是嘌呤代谢异常(身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容易在代谢过程中氧化而变成尿酸)或尿酸排泄减少等因素引发的关节病,属于代谢性疾病的一种。高尿酸血症是指37摄氏度时血清中尿酸含量超过416微摩尔每升,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痛风就是高尿酸血症,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5%~18.8%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1/3患者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痛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很少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患病率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直线上升,近几年患病率持续走高。从性别上来讲,该病“重男轻女”,男性发病率为0.83%~1.98%,而女性发病率为0.07%~0.72%。

但持续高尿酸后患无穷

内因是关键 外因是引子

“啤酒+海鲜容易诱发痛风”这是坊间流传的“共识”,这是因为痛风患者应该谨慎摄入高嘌呤食物,避免高嘌呤食物让内源性尿酸增多而诱发或加重痛风。

医生作用20% 患者作用80%

痛风发作诱因:

饮酒 过度疲劳创伤 受凉

药物 高嘌呤饮食 手术 放疗

由发作诱因可以看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控制高尿酸血症、防治痛风尤为重要。其实,改善生活方式对痛风的防治作用超乎你的想象。研究发现,依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停止使用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可以使40%的患者1年内不再发生急性症状,且有7% 的患者10年内无急性关节炎发作。药物治疗应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非药物治疗无效前提下使用。

多喝水多排尿 少吃海鲜少喝酒

高尿酸者,控制尿酸水平的最好方式就是多喝水,增加排尿量。同时,要尽量少吃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食物,少饮酒。

研究证实,24小时内喝5~8杯水的痛风患者比不喝水或仅喝1杯水者发作风险降40%。因此,建议痛风患者日饮水量大于2000毫升。与此同时,多排尿能够加速尿酸排出,降低尿酸水平。痛风患者日排尿量不应低于每日2000毫升。

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食物与痛风发作正相关。酒精能抑制尿酸排泄,也能促进尿酸合成,所以痛风患者应该限制饮酒。值得一提的是,啤酒是所有酒类中含嘌呤最高的,尤其应该注意。而红酒中富含抗氧化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凝刺激物等,可减轻酒精对尿酸的影响。

饮食原则:

多摄入高碳水化合物

适度摄入蛋白及低脂饮食

选择脱脂奶、植物蛋白

热疗、冷敷效果多不佳

目前常用的外治法有中药熏洗、热敷、烤电、冷敷等热疗,不过大多效果不佳。这是因为热疗让局部尿酸结晶暂时溶解,但是遇冷后尿酸结晶会重新结晶。冷敷会让尿酸结晶加速并加重结晶程度,加重病情。据临床观察,局部敷药或膏药外贴等效果不错。

定点介入治疗

治疗骨关节病的另一种选择

李蕴麟 主任医师,兰州市中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全国抗风湿病联盟副主席,定点介入疗法创始人,国内知名的风湿病与疼痛专家。

激素封闭,这是很多风湿性骨关节病患者为了缓解病痛都经历过的治疗手段。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短期会有导致失眠、感染扩散等副作用,还会导致关节软骨损坏、肌腱断裂、皮肤色素脱失、骨质疏松等长期副作用。

然而,定点介入治疗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一种可能。定点介入治疗就是将抗炎药物直接注入到炎性病灶内,以消除软组织及周围神经的各类慢性炎症,即通过抗炎――镇痛――肌松――自然状态。

定点介入疗法的优势

有效解决风湿与骨关节病的慢性疼痛――准确介入、精确地给药。

骨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篇8

一、医院基本情况

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是中国医院协会评出的“全国十佳骨科专科医院”,是省中医药管理局和绵阳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省人大法制委法律咨询中心“96118 网重点联系单位”,是绵阳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绵阳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绵阳市中医医疗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是三台县社会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三台县残联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三台县卫生局先进党组织、华西远程教学、会诊医院。

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县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设麻石桥院本部和后北街分院两处。占地面积约8亩,建筑面积12243平方米;编制床位112张,实际开放床位112张;编制人员75人,实际在岗人数107人,其中执业医师40人(中医执业医师21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3人,合计24人占医师总数60%),护理36人,药剂8人;中高级职称28人,其中中医类19人占68%;固定资产6744万元。现有大型诊疗设备有 :彩超、DR、CR、C臂、肌电图仪、肺功能仪、骨密度仪、全自动生化仪、全血细胞分析仪、呼吸机、麻醉机、眼科显微镜、空气净化器等单价10万元以上大型诊疗设备30余台件;主要中医诊疗设备有骨质疏松治疗仪、椎间盘复位机、射频治疗仪、骨质增生药物电泳仪、电脑偏瘫治疗仪、上、下肢关节康复器、超短波治疗机、多功能艾炙仪、熏蒸治疗机、电动间隙牵引床、电脑骨创治疗仪等大型中医诊疗设备50余台件

医院设2个门诊部、4个病区。其中骨一科收治下肢创伤、关节病、骨病,骨二科收治上肢创伤、脊柱、正骨、筋伤,康复科收治针灸、推拿、康复,眼内科收治眼科、内科、肛肠科病人。临床科室有下肢创伤科、上肢创伤科、脊柱科、关节科、正骨科、筋伤科、针灸理疗康复科、急诊科、内科、眼科、麻醉科、肛肠科等13个临床科室,以及药剂科、检验科、输血科、放射科、物理诊断科、手术室、“治未病”科等7个辅助科室。实行24小时应诊。

2014年共接诊门诊病人65158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764人次,病床使用率81%,业务收入1840万元,年增长率11%。其中医疗收入1394万元,占76%,药品收入416万元,占22%。药品销售中,中药饮片87万元,占21%,中成药146416万元,占35%,西药183万元,占44%。门诊处方统计为:中药饮片处方数19509张,占33%,成药27032张,占45%,西药13475张,占22%。较2012年有显著增长。

二、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省专家组在二甲评审中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认真思考,及时梳理,制定了整改方案,按立查立改、阶段整改、持续改进三类实施全面整改。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县卫生局高度重视持续改进活动,将此工作纳入医院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二是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持续改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持续改进活动实施方案》,将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年度目标考核,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使改进工作有制度、有措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三是医院专题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对持续改进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与相关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推行目标责任分级管理制度,做到有目标、有规划、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不断深入推动持续改进工作。

(二)完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落实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医院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体现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每年开展“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问题”专题研究,医院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任务中有中医中药相关指标,将药品使用率、中药饮片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非药物中医人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等指标纳入了目标任务,并得到落实。

2、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制定了体现中医专科特点的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加强中医中药基础知识和中医行为规范培训,全体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能较熟练运用四诊及中医辨证论治等中医诊疗方法,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

3、加强中医对口支援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交流等中医对口支援工作。我院和建平镇卫生院、古井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每年派出中医骨干,下基层进行指导,并接受我院的培训。加入国家中医适宜技术视频网络平台,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收看课程培训,参加相关视频会议。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与设施设备使用管理

1、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员配备,中医药人员配备符合要求。医院近年来加强中医药人员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在达标结束后新引进中医骨伤专业本科生4名,将使医院中医类别医师达7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所有西医医师和护理人员也都经过了系统中医药知识培训。

2、积极配备应用中医诊疗设备,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有关要求,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全院有12类52个品种的中医诊疗设备。门诊及针灸理疗康复科各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一个,骨科病区各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一个。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60多种。今年1-5月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 15.3 %。

3、推广使用中药饮片特别是院内约定处方。根据医院专科特点,筛选出桃红四物汤、复原活血汤作为四肢损伤和躯干损伤的通用方剂。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比例78%,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3%;住院中药处方比例45%,饮片比例21%。

4、进一步规范开展治未病服务。在针灸理疗康复科的基础上组建治未病科,基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符合要求。开展中医体检和评估,提供治未病干预服务(包括中医健康教育和指导、中医技术方法干预等)。制定并实施2个病种高危人群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

(四)推广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

1、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路径。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开设病房的科室,积极开展中医临床路径工作,全院开展的临床路径的病种数共计7种,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医院为保障临床路径工作的实施,制定《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保障中医临床路径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得到应用。每月要求各科室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统计,并认真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必要时调整病种;每年度从入组率、完成率、疗效评价等方面分析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情况。

2、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护理方案中选择优势病种率先组织实施,达到7个,其中骨科专科4个(涉及国家方案2个,本院方案组织实施2个),其他专科3个(如痔瘘、糖尿病、高血压)。组织落实中医护理方案,体现辨证施护。每个科室至少开展3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

三、自查情况

对照《二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我们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了认真自查和模拟评审。自查结果如下:

自查总得分970分,其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50分,队伍建设53分,科室建设与管理190分,中医临床路径的中医诊疗方案推广实施520分,药事管理52分,其他105分。

四、有待继续改进的工作

一是个别病房护理人员与床位数不符;二是院内暂无中药制剂室;三是缺乏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四是仍然偶见病历书写不规范现象。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人员结构的调整及优化、特别是护理人才的配备,在招聘中医护理人才时给予倾斜。

(二)健全中药饮片储存管理规范,在条件成熟时引进中药饮片小包装,开发新的院内制剂和制剂室。

(三)结合已建立的软件、硬件基础,挑选医院特色科室逐步开发和应用数字化系统,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平稳过渡,选派专人负责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实施。统一规划和建设中医数字化诊疗建设平台,并根据医院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做好分步实施计划。

上一篇: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内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