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法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5 22:56:08

新闻法学论文

新闻法学论文篇1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同时综观中外新闻史,新闻作品大多数都运用了文学手法。新闻报道为了向深度和形象化发展,也会经常借助文学手段。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文学叙事;新闻语言;文学语言;文学手法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

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了高等教育与现实中的传媒行业的结合,所以文学手法也随之进入到了传媒事业的发展中体现出传媒行业新的要求和新的

二、文学叙事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伴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于上世纪60 年代在西方社会出现了新新主义,强调用小说的笔调来写新闻故事,这深刻地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为冲破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与写作手法,在报道方式上人为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强调写作的风格及描述的品质”。虽然新新闻学重点突出的是主观色彩,其诸多理论与方法也不能承担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似乎不符合“新闻”真实、客观的要求,但新新闻主义的初衷也是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向受众反映事实,传递信息。

今天,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多种形式已屡见不鲜。“各报的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使之更为深刻、精致、感人并富有文采,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三、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的一般特征,都是对客观经验世界的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的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的双重身份。

在讲到语言的运用时,对语言的要求普遍认为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从新闻的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所以“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就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糊不清,说一是一,是二就说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它的准确是艺术意义上的准确,就像福楼拜说的那样“我们不论要描写什么事物,要把它表现出来,只能用唯一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唯一的动词;要赋予他性质,只有唯一的形容词,我们要苦心探索,非找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可,仅仅找到这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相似词千万不要满足,更不可以因为搜索困难随便使用一个来搪塞了事”。

四、新闻中运用的文学手法

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新闻几乎对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

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但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种种束缚已成共识,描写已被广泛采用。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引人入胜;它可以用实景代虚言,剔去空洞无物的陈述,增添新闻的形象美;它可以托物寓意,形成含蓄的意境。

新闻(主要指消息)中的描写是从属服务于导语的整体设计的,它必须把新闻的五要素容纳进去,描写的本身必须同时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者是对新闻事实不可少的衬托。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

在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正是以娴熟的对话艺术赢得了读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题材,是应该予以采纳的一种方法。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

新闻中要掌握的议论,一般为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大类。前者就是对新闻所传播的事实,直接进行阐述、评论,指明意义,揭示本质;后者则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见解。不论哪一种,运用得当,均能收到“缩尺成寸,一语中的”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年12 月版。

[2] 曾月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新闻与成才》,2002 年第7 期。

[3] 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版。

[4] 王镝、李伟:《谈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2001 年6月版。

[5]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

新闻法学论文篇2

[摘要]:本文提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阶段性 发展 和方法论运用的变化。分析的重点:1、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 总结 型的研究方法;2、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3、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4、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指吸取传播学的 科学 路径及合理内核,在传统新闻学的基础上,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审视体育新闻传播现象)研究与方法论(指以对活动与现象的认识方法为对象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们运用怎样的观点考察活动与现象,并把认识加工成系统化的理论方法)运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这期间,既有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可引以为戒的问题存在。总结三十年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与方法论运用,对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对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与方法论运用的 历史 进程做整体而粗疏的考察,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指正。

1 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

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由马信德撰写的《体育新闻abc》,虽然这本书的学术研究样式还不太成型,但不能不认可它是我国第一本体育新闻的研究成果。书中对体育新闻的起源、功能、特征、采访术、写作、直播与解说 艺术 等方面的介绍,为我国体育新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在研究方法上,马先生主要遵循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作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体育记者,对体育新闻在采访实践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的对应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概括出对体育新闻记者的特殊工作要求:熟悉竞赛规则、了解运动技术、深入赛场内外、亲临比赛现场、由表及里善于挖掘与发现数字背后的故事。对体育新闻的特殊功能也提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思考,提出在新时期体育新闻是焕发民族精神的“振奋剂”,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播种机”,是精神文明的“测试仪”。

2 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继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足球职业联赛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大媒体迅速开辟体育专栏、体育副刊、体育频道,体育新闻以空前规模的传播局面登上媒体平台。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也开始在学术期刊上出现。

最早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论文 发表在《 中国 体育科技》1994年4期上,由秦春霖撰写的《论市场 经济 条件下大众传播对于竞技体育商业化的驱动和影响》。该文着重讨论了体育商业化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基础,大众传播对体育商业化的驱动作用,以及大众传播影响下商业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征。

紧接着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1期上,又刊出了由郝勤撰写的《对体育新闻学学科性质特征及学科建设》,文章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体育新闻研究的性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体育新闻是 现代 新闻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体育与新闻媒体的高度结合;体育新闻学是一门边缘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至此以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文章相继在各种刊物上出现,体现出研究内容从窄到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学术研究成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参研人员从少到多,最为集中的参研者是体育院校体育学研究学者等研究特点。

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由于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多为体育院校的体育学学者。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是借鉴与运用体育学的研究方法。而我国体育学研究方法,受到体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很大,因为体育史学科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是最早出现的、研究成果较多并相对成熟的一门学科,从事体育学研究的学者们也大都有体育史学的学术背景。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在文革后期的发展,首先是提出了应当全面地理解史学方法论,纠正文革时期提出的阐明历史问题的方法只能是阶级分析方法的观点。指出社会历史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立足于研究对象整体,用历史的观点考察问题。其次是多学科方法引入历史研究,包括有系统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比较法、心 理学 方法等。另外还提出了对实证方法的重新评价,重新提出重视“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实证方法。

在这样的学科方法论的指导背景下,最初的具有开拓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多数是运用体育史或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去解释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如陈天仁的《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上海体院学报》1996年1期),韩志芳的《1978---1996年我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题材变化》(《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郝勤的《体育新闻价值与价值实现》(《成都体院学报》1998年1期),易剑东的《体育新闻报道的困惑与选择》(《体育文史》1997年6期),周果的《论体育消息导语的心理接近性》(《沈阳体院学报》1998年3期),高松龄的《从

3 2000年以来 体育 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2000年以来,围绕着申办奥运、筹办奥运、举办奥运的重大赛事活动的主线,无论电视媒体、报纸媒体、 网络 媒体的体育节目频道、栏目、体育专刊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迅速扩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涨期。

在全国体育院校校刊和综合性新闻传播期刊上,不间断地刊载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 论文 ,也陆续出现了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研究文章。如肖沛雄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体育 科学 》2001年1期),王宏江的《我国当代体育报纸现状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4期),黎莎的《对体育新闻基本特征的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的圈子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2004年,由高等体育出版社出版了郝勤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体育新闻学》专著,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出版是我国体育新闻研究开始系统化的重要标志。

紧接着的2005年, 中国 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分会;2006年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首次列出了体育新闻与传播专场学术论文报告会;2008年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组织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分会场。在这些首创性的、显著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活动的带动下,研究成果日益丰硕,进一步体现出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专著明显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内容全面(涉猎到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史学研究);研究参与人员形成以新闻和体育新闻专业研究生、教师为主,媒体新闻工作者为辅的局面等特点。

值得欣喜的是这一阶段在研究方法论运用上的突破。最突出的是传播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引入与渗透。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队伍里,开始引进了一批传播学研究学者,他们对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突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以往的体育学者们积极与全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主战场接轨,主动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运用到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中。

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引进与借鉴西方传播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批判学派的定性研究方法论和经验学派的定量研究方法论为主流。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批判学派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有: 政治 经济 学(political economy)批判的观点;主流意识形态分析(dominant ideological analysis)的观点;唯名论(nominalism)和多义性(polysemy)研究的观点。

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的引导下,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找到了新的学术研究兴奋点和增长点,无论是经验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学派多元定性研究的思维方式,都开始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初见端倪。如郭晴的《对成都体育新闻受众的实证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4年4期),毕雪梅的《体育新闻传播提供娱乐的另一种解读》(《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0期),张延平的《语义活用——体育新闻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河北体院学报》2004年1期),肖鸿波的《试论体育专业报纸的垄断趋势》(《上海体院学报》2004年6期),陈国强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服务——以2006年网球大师杯为例》(《传播学 论坛 集》2005年),罗青的《全球化体育事件与国家形象营销》(《传播学论坛集》2006年)等等。这些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 文献 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方法外,更多地是运用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如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控制实验、实地调查、抽样设计与实施、问卷设计与可行性分析、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在理论模型上,也更多地借鉴了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如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双重性理论、“知沟”理论、“拟态环境”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媒介批判理论等等。

总体来说,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有较大的突破,使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越来越接近新闻传播常规性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也引来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纵观整个研究成果,无论学术专著和学术研究活动,在学术质量上都比前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提高,但在研究中,也有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

4 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纵观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 发展 ,尤其是在近几年由于借鉴与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有力地推进了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向前发展的步伐。但当前在研究中,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是不予提倡的。也就是说切忌不要从定性研究模式,向传播学经验学派定量研究的过渡倾斜。不能不承认,这许多年来,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我们似乎更缺乏精确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差异造成更大的吸引力,形成引入的主流,这也是经验主义传播学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有牵强模仿和套用研究样式、理论模型的原因之一。

过分看重实证的定量研究也会有失偏颇。其实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其中变量复杂多变,单靠实证的数字与材料是不可能得出全面的结论的;而且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对自身有所影响,所谓以“纯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我们知道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差别,除了方法上侧重面不同外,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较多的差异。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较为微观地分析各种因素如何构成某种结果。但是双方不论在方法还是角度上,仍然是互通的。目前美国英国等国不少的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因此,在我们引入传播学的方法论视角时,应该关注到这种世界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不要片面地强调某一种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的运用。

培养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也是目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顾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进程,可以看到我们最初的研究更多地是遵循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积累,从自我母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研究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就目前我们正经历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过程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跟着大传播的研究走),还缺乏主动的思考方法论问题的意识。而事实上任何研究都存在着方法论的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将促成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情况与我国科学研究整体上对方法、方法论的漠视有关。而与国人这方面轻视态度相反的是,西方的学术研究则很重视方法、方法论问题。从西方科学研究的 历史 长河来看,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培根、波尔普,再到库恩、马克斯.韦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从辩证法、工具理性到归纳与演绎、证实与伪证、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反对方法、价值中立……,各种方法论的探求已成为自觉。必须承认,近代西方 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与重视方法论问题息息相关。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各大高等体育院校的学者们,陆续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选题。这些较为重大研究课题的展开与研究成果,除了对已有研究方法论的更主动、更客观、更准确、更熟练地运用之外,还应该重视结合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和 规律 ,概括和提炼适用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观点,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型。在提倡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开放的同时,还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体育新闻传播的特殊性和体育新闻传播实践发展相结合。

[ 参考 文献]

新闻法学论文篇3

一、缺少形象力量是新闻可读性差的重要原因

在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节目中,能真正引人入胜的作品并不多见。缺少形象力量,亦即缺少用文学塑造的典型形象的感染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新闻和文学固然属于不同的领域,前者强调事实的真实,后者强调艺术的真实,但是在要求形象地、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点上,两者之间却没有隔着万丈鸿沟,从古至今,许多名家大师关于写作的论述很多,集中起来看,也无不要求把文章写得情文并茂,新鲜活泼,形象感人。 那些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无不具有形象感人的特点。如同志报道两则重大事件的新闻《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通过对战斗场面和过程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我人民在与不可一世的反动派的搏斗中,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成为无敌于天下的英勇军队的光辉、壮美形象。再如,当代记者华山写的《踏破辽河千里雪》、穆青写的《雁翎队》、柏生写的《吴晗和他的一家》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从形象性的角度来说,新闻与文学一样需要形象的魅力,需要冲破框框,不落俗套,因事制宜地按照客观事物运动的特定形态去反映人物,讲述事件,不拘一格创新体。

二、适当运用文学表现手法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根本途径

借助文学的表现手法来加强新闻的形象性,使其变得生动活泼,正是读者和受众的迫切要求,不如此新闻就无法写活。 多年来大受欢迎的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综合性体裁,并且常用来反映重大新闻典型。这个以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以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特征的品种,本来就为新闻与文学的搭手、互通创造了范例,为借助文学表现手法增强新闻形象性,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新闻取材于客观个体事实,并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去反映客体 ;文学则取材于社会群体的事实,并按照他们的共性去反映现实生活。新闻与文学的本质区别是何等鲜明,内在联系是多么密切! 历来的新闻佳品都是借助文学技巧而成功的,从标题、结构形式到语言,文学对于它都大有用武之地。如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标题的《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访老作家严文井同志》,运用了文学中对偶的句式,精练、准确、形象地揭示了老作家严文井自学成才的曲折道路。荣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的《邹振先惊人的一跳》,不只因为该消息反映了我国运动员创造的出色成绩,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篇新闻大胆运用了散文的形式、白描的手法,形象、深刻地报道了邹振先这“惊人的一跳”。

三、新闻需要借鉴的几种文学表现手法

明确了新闻与文学的关系,我们就要理直气壮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我认为,对几乎所有的文学表现手法(虚构除外)都可采取“拿来主义”,但最应当掌握以至运用纯熟的是描写、对话、议论三种。(一)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闻尤其是消息要不要有描写,至今仍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恰当运用描写,可以把新闻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其主要作用有:能够再现环境,创造气氛,新人耳目,引人入胜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描写不在多,而在准;不在细,而在精。好的描写着墨不多,三五个字,几个词组,一两个短语,让读者略有所感便戛然而止。(二)展示人物个性的对话。在新闻史上居有一席之地的名篇佳作中,有不少正是以娴熟的对话艺术,赢得了读者。新闻中的对话,是交代情节、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展现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时代精神,深化新闻主题的有效方法。新闻写作中的对话,常用的有两个人物间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几个人物的对话,个人独白和无声的对话。在新闻作品中运用对话,要用完全真实的人物个性化语言,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杜撰,那种“越俎代庖”,让笔下的新闻人物充当自己的“传声筒”的作法,是要竭力避免的。要善于发掘和使用那些饱含哲理、近似格言、警句的对话。(三)画龙点睛的议论。议论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得当,能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好议论,需要注意的是,议论只是事实的依附、派生之物,并不是每条新闻都要有,只是在新闻对事实客观叙述到了非发不可的时候才有存在的必要,否则就是“画蛇添足”。 新闻中要掌握的议论,一般为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大类。前者就是对新闻所传播的事实,直接进行阐述、评论,指明意义,揭示本质,后者则是通过第三者之口,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见解。不论哪一种,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新闻法学论文篇4

(一)研究主题有所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看,新世纪以来发表的新闻评论论文数量为133篇。按照新闻学研究由新闻理论、新闻实务和新闻史构成的划分思路,本文将新闻评论研究也划分为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和历史研究三类,同时考虑到比较研究和新媒体研究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它们按照独立类别的标准分述之。因此,本文将涉及新闻评论产制环节(包括采访、写作、版面等)的研究划为实务研究,将涉及新闻评论的定义、内涵、功能、价值、社会作用等总体性的研究看作理论研究,将关于新闻评论发展变化的历史分析划为历史研究,将从比较视野对不同国家间新闻评论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视为比较研究,而以新媒体评论为对象的研究归为新媒体评论研究。按此标准,新世纪以来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CSSCI来源期刊所发表的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在各类别中的分布如图2所示。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以实务研究为主,研究主题有所拓展,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关于网络和新媒体评论的研究上升较快,在新媒体评论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在新闻评论产制方面的应对、调整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也成为研究的主要焦点。从研究主题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评论实务研究集中讨论传统媒体评论如何在新媒体评论勃兴的语境下加强舆论引导力,强化社会整合力。就研究主题而言,除了评论标题、创作技巧等常规研究之外,一些更加细化的研究也引人注目,尤其是关于评论主体的研究。新闻评论主体通常包括职业主体、准职业化、有感而发的公民、专业话题发言的学者①。作为意见的者,新闻评论主体需要尊重其他评论者的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做到一事一议和就事论事①,通过发掘事实与话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选题立论②。这就要求新闻评论者要在思维训练和采访实践中树立独立的品格,从而“将采访和评论融为一体”③。因此,在评论主体多元化的时代,新闻媒体应当摆脱当前选题不来自评论者采集的第一手新闻事实之现象,着力建立“评论员首先是记者”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以应对新闻媒体的国际竞争以及来自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④。在个案研究上,研究者主要关注特定报纸评论版或栏目的特色和风格的研究、新闻评论者的具体创作技巧等⑤。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跨学科和实践角度对新闻评论的教学进行了研究。第二,以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评论是最受学界关注的主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新媒体评论的特点。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的栏目设置更加多样、传播和互动更加及时、形式更加灵活,但也面临着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足的问题⑥。随着新闻评论形态的变化,新媒体言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表现为“聚焦事件发展的全程和细节”和“对事件发展过程进行时空结合的全程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重价值观念和参与主体的深度交互⑦。其二,新媒体评论的影响。新媒体的崛起对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和形式造成了较大影响。新闻评论的“微博化”加强了新闻评论的地位、作用及其对传统媒体评论选题的渗透⑧,拓展了新闻评论的表现形态,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设议程⑨。因此,在推动新闻评论及其价值取向多元化过程中,新媒体评论者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疏导消极、狭隘、非理性的思潮和情绪”,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话语体系”瑏瑠,发挥网络媒介在建构“公共领域”中丰富公众议程来源、建构公众讨论的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瑏瑡。由于传统媒体纷纷涉足网络经营,网络新闻评论拓展了传统媒体网络评论空间,形成了网报互动和网台互动格局瑏瑢。第三,新闻评论的理论研究以反思为主,形成了对新闻评论的内涵、特征、性质、功能、价值的再认识和再阐释。这方面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强调新闻评论对新闻事实的依赖。当前的新闻评论应“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突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思想性、论理性等特征瑏瑣。其中,新闻事实是新闻评论的核心特征瑏瑤,因此,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论说形式瑏瑥。二是社会转型视野下对新闻评论功能的再认识。中国新闻评论功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功能的拓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的创新上瑏瑦。具体而言,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以“整合”为核心,以利益表达、政治议题设置、社会舆论引导、“推动政治社会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等为实现路径瑏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评论本质上是观点信息的传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公众认识能力的作用瑏瑨,因此,新闻评论同时具有表达公共意见的时代功能。第四,新闻评论的历史研究主要涉及新闻评论的词源梳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近现代新闻评论的发展等方面①内容。其中,马少华②集中对近代新闻评论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对梁启超的新闻评论思想和影响进行了集中研究。第五,新闻评论的比较研究。不少学者对中美新闻评论的差别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两者的差别体现在:选题上的整体视角与个体视角,偏重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与关注生活、国际事务话题③;意识形态的分野造成表达方式上观点论证与行为批评、观念演绎与事件剖析、观点论证与事实判断、宏大叙事与细小叙事间的差别④。有研究认为,媒体性质的不同造成了中美评论关注点、思维方式、写作风格三个方面的差异,在中国媒体根本属性不变的情况下,中国新闻评论须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入手,“通过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树立媒体的独立品格⑤,以提升新闻评论的说服力。

(二)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为主,渐趋多元新闻传播行为和现象本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仅仅凭借新闻学与传播学自身理论难以解释研究对象,因而,采用跨科学视野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者间的共识,这一趋势也在新闻评论研究中得到了体现。首先,新世纪以来,语言学被运用于新闻评论的实务研究中,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新闻评论的标题、语感、语篇、逻辑论证功能等;其次是法学相关概念被运用于讨论新闻评论权、新闻评论侵权等问题;第三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视野对社会转型背景下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社会舆论的整合能力等进行研究。此外,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也开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思辨式定性研究在传统新闻评论研究中占绝对优势,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而所谓思辨研究是以研究者自身的逻辑思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往的新闻评论研究成果中,90%以上的论文均采用思辨研究的方式。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实证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新闻评论研究当中,如李秀芳对美国主流日报和中国主流英语日报言论版的实证研究、赵路平和许鑫对新浪、网易博客新闻评论的定量研究等,形成了渐趋多元的研究方法。(四)形成了以高校为主、媒体为辅的研究群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的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队伍,其次是媒体从业人员,形成了以高校为核心的研究群体。其中,量较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大学。从研究机构内部看,新闻评论研究已形成了以专家为核心的研究阵地,如以赵振宇、胡沈明、陈栋、邓辉林、焦俊波、顾建明等为核心的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群,以马少华、刘保全、涂光晋等为核心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群,以及以喻季欣、谭天为主的暨南大学研究群。从整体上看,研究群体所发表的论文与分散研究者相比,质量相对较高,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对研究问题的阐释也更加深入,视角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而以媒体为主的研究群所发表的论文多为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新闻评论研究现状的解读

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研究成果的剧增与社会转型期对新闻评论言论整合功能的需要,以及媒体的市场化竞争、新媒体对新闻评论的介入等有直接关系。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舆论格局的形成是推动新闻评论研究论文数量剧增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导致总体性社会分化,社会思潮呈现多元状况,在社会层面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多元的价值观,而新媒体评论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单一舆论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舆论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改进舆论引导形式和艺术,实现舆论整合效应,塑造社会公众舆论表达平台,成为了学界较为关注的议题。这些关注催生了新闻评论研究论文数量的增加。其一,学界对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评论现状的解释。如:有研究者对民众的网络言论内容进行分析后认为,网民期待“在既有制度框架内解决现实问题”,因此,网络评论要弘扬主流价值并不意味着掩盖矛盾和冲突,政府应正视网民意见,“谨防制度性断裂”①。顾杨丽、吴飞对“温州动车事故”的研究表明,微博推进了“社会化互动信息生产模式”、“行进式实时移动表达模式”,实现了对碎片化信息的集聚②。其二,传统媒体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了评论形式和方式的调整,这种变化也引起了学界关注。以报纸评论的研究为例,研究者较为关注时评、新闻述评、心得、体会、感言、报纸言论和记者点评等新兴的评论形式③,多种评论形式并存的状况促使新闻评论的论题结构、题材等写作技巧的变化④。在电视媒体方面,研究者集中探讨当前电视新闻评论所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⑤。此外,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受众的知识需求呈现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新闻评论作用的发挥需要面向受众,细分受众需求,通过优化信息质量、“选题要体现与受众休戚相关的现实”、“立论要着眼于受众的实际”、完善和深化“受众直接参与评论机制”等方式加强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效果⑥。

(二)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对新闻评论异质化特征的青睐是激发研究者兴趣的直接动因媒体市场化改革导致媒体间竞争加剧,而新闻评论的异质化特征使其具有可替代性小的特点,从而使得新闻评论成为受媒体青睐的重要体裁。媒体对新闻评论的重视,是促使研究者对新闻评论研究兴趣与日俱增的直接原因。中国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一模式导致媒体形成与行政管理相似的科层布局,在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竞争中形成倒金字塔形的竞争格局。除了这种科层式竞争关系之外,不同媒体类型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体现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以及传统媒体之间对广告资源的竞争。竞争促使跨级别、跨类型的媒体以及同一集团下的不同子媒体在进行节目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受众的接受需要,倾向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节目制作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评论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研究者对之进行解释。以党报的研究为例,随着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兴起,报业间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受众需求日趋多元化,各大党报、机关报以及都市报竞相推出报纸言论版参与竞争,言论版的办版思路、版面结构及意见整合方式呈现多元化格局⑦。研究者主要关注党报的突围路径⑧、经济言论找准自身定位⑨、地市级党报如何在多层面竞争压力下突出地方特色等问题瑏瑠。

(三)新媒体评论与传统新闻评论的互动是激发研究者兴趣的内在因素新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新媒体内容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新媒体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的舆论格局,尤其是微博评论的兴起,使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中的支配地位受到了较大冲击。因此,新媒体评论本身与传统媒体评论在表现形态、传播方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得到学界的理论解释。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竞争中对各自新闻评论特点的反思,促成了双方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变化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导致了研究数量的剧增。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并没有将新媒体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的研究置于二元对立关系中,而是置于互动的视野中。一方面,对传统媒体来说,如何应对新媒体评论的强势竞争,成为从业者和研究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应当提高报纸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以“第一时间评论”为要求,利用网络形成报纸新闻评论新局面,而在与新媒体竞争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避免公信力的缺失”和“僵化的写作模式”①,达到“化被动为主动”、“化说教为说理”、“化生硬为生动”、“化单向为双向”、“化互动为双赢”的效果②。电视媒体应着眼于调整评论节目的类型结构,强化节目的时效性,在评论队伍建设、增强节目互动性、简化节目制作流程方面下工夫③。传统主流媒体应借鉴微创作的理念和手段,形成具有颗粒小、原生态、播发快、传播广等特征的微内容,“在微时代继续巩固话语权、抢占报道和解释的双重制高点”④。另一方面,新媒体评论对现有新闻评论研究的影响以及传统媒体参与网络业务后对新闻评论所造成的影响,成为学界着力探讨的问题。新媒体的评论实践更新了学界对新闻评论写作技巧、性质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同时,由于传统媒体纷纷涉足网络经营,网络新闻评论拓展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空间,形成了网报互动和网台互动格局⑤。研究者认为,新媒体评论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将传统新闻评论纳入新媒体的传播流程,而是在评论的选题、表现形态、议程设置等方面拓宽新闻评论的研究视野。(四)多种因素助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从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的研究状况来看,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促使新闻评论的研究方法渐趋多元化:首先,计算机技术在研究者层面的普及,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条件。其次,人文社会科学量化研究的兴起对新闻评论研究的影响。新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在跨学科研究潮流中被传播学界所采用,而新闻学本身过于注重实践经验研究的状况使其面临“新闻无学”的尴尬境地,在此背景下,新闻学研究者也开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研究。第三,新闻评论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针对性和精确性,这要求研究者更新研究方法,从而催生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三、新闻评论研究的展望

从总体上看,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对新闻评论的研究全面覆盖了新闻评论研究的基本范畴。但从总体水平来看,现有研究还存在研究过于微观、与实践脱节等几个方面的不足,亟须在今后研究中注重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结合。

(一)提升新闻评论整体研究水平,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现实性新世纪以来的新闻评论研究多数属于对策性研究,这些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新闻评论与媒体制度、社会状况等宏观因素间的关联性,过于局限于新闻评论这一研究分支的界限内。这一趋势忽视了中国新闻评论生成的具体背景,使得研究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尤其是系统性、理论化的成果不多。同时,现有研究中一般采用“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模式,使得相当多的研究停留在见子打子的微观操作环节上,多讨论新闻媒体和新闻评论“应当如何”的问题,忽视了对策建议本身在中国具体媒介制度下是否可行的问题。因此,新闻评论研究应置于宏观社会结构背景下进行整体研究,强化研究的系统性和现实性,以增加研究的理论性和针对性,这也是新闻评论未来研究亟待注意的问题。

(二)拓展研究视野,增强新闻评论研究的理论深度新闻学研究一直备受“新闻无学论”的困扰,说明新闻学研究的理论深度确实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新闻传播现象并不是简单的社会现象,不可能在新闻传播学现有理论框架之内得到具有深度的阐释。从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来看,新闻学研究比较具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而形成的。因此,新闻评论现有研究总体水平不高,与研究的封闭性、研究视野过窄有相当大关系。具体表现为在引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时,基本上是被动运用以进行解释性研究,这导致新闻评论的研究具有较强的临时性和封闭性,无法与其他学科研究形成对话和交流。从研究主体来看,现有研究者多为新闻学学科内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以及新闻从业人员,而其他学科学者很少介入新闻评论乃至新闻学研究。单一的学科背景使得交叉研究停留在低层次水平,难以形成多角度、多视野的研究向度。因此,对于新闻评论研究来说,跨学科研究既是新闻学特殊的学科性质之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学科交叉的大趋势,是新闻评论未来研究的大势所趋。

(三)推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改变思辨研究一方独大的局面实务研究和思辨研究主导着新闻评论的研究,这既是是新闻评论研究的特点,也是新闻评论研究的缺陷。现有研究多数采用思辨的方式展开,研究者多从自身体验和感受出发,阐释新闻评论在理论建构、实际操作中“应当”如何。这样的研究缺乏对当前新闻评论基本状况的深度思考,一方面降低了研究的质量和价值,另一方面使得研究成为个人主观思考的结果,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从整体趋势来看,新闻评论的研究更需要强调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当前新闻评论研究方法虽有多元化发展倾向,但目前依旧以思辨的研究为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逐步改变这一状况,侧重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其一,在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的条件下,新闻评论的研究可进一步强化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力度。其二,近年来新闻评论传播生态的复杂化以及年轻学者的成长,来自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新闻评论研究中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其三,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新媒体评论已经成为新闻评论研究重要议题,而由于新媒体评论研究多倾向于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加之其在数据统计、网络调查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将有利于推动新闻评论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新闻法学论文篇5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评论教学;案例库

在以往的新闻评论教学研究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改变有所涉及而大多的讨论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框架。在当今的新闻评论课堂上,随着传媒生态环境的改变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哪方面素质,学生应该着重锻炼哪方面能力,如何突破传统媒介发展困局学习新闻评论等问题分析不够深入透彻,解决方案不够切实可行。本文着重加强应用型分析,跳出教师个人感受范畴,探究宏观教学规划以及可以普遍应用的教学改变。除了文献法以外,本文还采用了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共发放240份问卷,面向本地新闻传播学本科在读学生,收回有效问卷229份。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在不完全否认传统媒介的基础上,通过内容建设和传播技术,强调各种媒介的功能一体化。新闻评论兼具权威性与大众性,既要建立一定的理性分析高度,又要贴近受众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讨论当下新闻教育及新闻评论现状更具现实意义。要探究如今新闻评论教学的方式方法,首先就要明白新闻评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顺着时间轴线去分析和看待新闻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传统烙印

新闻媒介是新闻评论的物质依托。报纸曾是新闻评论的重要阵地,从新闻事业开始阶段的官方邸报到商业报刊时代,作为一种阅读习惯存在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构建着价值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出现之前,新闻评论是报纸新闻体裁,它是现代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报纸适应社需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形成相对固定的体裁形式。对于“哪个媒介载体的新闻评论更可信”这个问题,问卷显示,排名第一的为报纸(占60.26%),第二为专业新闻网站及APP。作为传统媒介的典型代表,报纸仍然能让受众感觉到被传播的信息是否是主流的,是否是值得肯定和效仿的,并在议程设置上具有一定力量。

传统新闻评论模式和学生的距离感大,不管是学生,还是社会大众,接触的电视、网络评论更加丰富。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由于环境制约及个人媒介使用习惯,问卷中显示,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资源的比例已经高达90%以上。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各种媒介载体的评论也以各自的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丰富完善着评论的个性特征,然而新闻评论教学中对新闻评论的解读,包括案例的使用等,仍是带着明显的传统媒体烙印。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的新特征

(一)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一个新词“infotainment”这是信息(information)和娱乐(entertainment)的结合,意为“信息娱乐化”或“在娱乐中接受信息”。新闻评论传播环境的显著变化, 使过去长期居于强势地位的传统评论(即编辑部评论)为主体的评论受到了巨大挑战与冲击。在各类新媒体的发展中,不断涌现了大量风格各异、体裁模糊的新型评论,获得了全新的生存发展空间,从原本主流的偏时政的传统型,逐渐吸取涵盖了经济、文化、娱乐等领域。评论模式向多元化转变,注重问题探讨和服务型评论,轻松活泼、不拘一格的创新形式的评论也不断出现。

以《人民日报》为例,作为比较严肃的官方媒体,其微博新闻评论不失俏皮之感。《人民日报》账号在微博上整体风格比较活跃,拥有5074万粉丝(截至2017年3月7日),在各个官方微博账号中也是名列前茅,不仅拥有众多粉丝,还具有很好的用户互动性。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官微新闻评论尝试通过构建“协商式对话”来增加与受众的沟通。这一话语方式的转向,或者说传播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人民日报》新闻评论尊重多元表达,重视民间诉求渠道并致力于扩充公共言论空间的言论创新,取得了较好的互动效果和传播效果。

除了遵循内容为重的规律,还需从媒介发展的角度了解其变化和新特征。这样,不论是新闻评论教学还是新闻评论写作,才能真正了解实践变化发展中的新闻评论。

(二)判断新闻事实更加不易

新闻评论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而当下新闻环境中,“真相”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曹林提出,对于新闻事实,评论写作者“要比读者知道的更多”,相比成熟的评论撰稿人拥有较多的“内幕消息”。而在当今信息源丰富繁杂的环境中,对新闻评论学习者来说,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步――准确判断新闻事实是更现实的挑战。

现在,每天每分钟都有数以千计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出来,信息的爆炸是一把双刃剑,在越来越多的信息流当中,虚假新闻泛滥,并且极具隐蔽性地藏匿于新闻事实中间。很多社会新闻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曝光进而引发舆论,这是新闻评论最主要的跟进时间,但评论写作者,常常会在新闻事实的核实上陷入困局,或者出现由于新闻事实没有再次落实,而发出一些有失偏颇的评论文章或话语。

两家著名社交媒体,Facebook和 Twitter就加入了一个“反假新闻联盟” ――First Draft Coalition。它由超过 30 家的新闻和科技公司组成,主要是打击假新闻和提高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质量。

(三)时效性要求更高

随着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仅仅是对新闻报道,对新闻评论类的意见性体裁的时效性也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真实性基础上做到较好的时效性,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才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现在,微信公众号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平台,专业的新闻评论公众号如“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对于一些社会热议新闻的评论发表大致在2天之内。比如说,3月28日下午开始在自媒体上开始传播的“护士怒斥医护”事件,“吐槽青年”的评论发表在3月30日,基本同步于专业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跟进速度,普遍早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报道。

三、新背景、新特征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改变措施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论是新闻评论载体还是新闻评论本身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变化,如果脱离了现实的新闻评论接收阅读环境去讨论或者开展新闻评论教学,就是把新闻评论架空到理想状态去教学,是脱离了实际。结合当今媒介环境现状,新闻评论的教学应该有所改变。

(一)案例使用及案例库建设

不仅仅是从新闻理论上进行系统的学习,更需要结合当代案例。

评论本身就十分忌讳从概念到概念,没有逻辑推演,没有贴合时事,言之无物的写作方式。马少华也推崇案例教学,他在2005年出版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系列教材《新闻评论》不到一年后,出版配套教材《新闻评论案例――思维训练与实战分析》,是新闻评论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但在这一点上普遍做得还不够。从问卷上可以看到,在新闻评论的学习过程中,有49.78%的学生更适应案例教学,44.54%的学生选择交互式教学,3.93%的人适应传统式教学,适应自学的人占1.75%。由此可见,学生们的选择还是更倾向于案例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

教材由于其特殊性,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些案例陈旧,虽然评论本身经典,具有可分析性,但却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学指导意义不够。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包括新闻学教育在内的我国教育界普遍开始采用西方较为成熟的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近几年信息快速、爆炸式传播,成熟、经典又不失时效性的新闻评论案例库缺失,导致教学案例使用随意化,表面化现象比较严重,案例教学的作用无法完全发挥。新闻评论课程建设电子化、云储存,更具时效性的案例库需求不断增加。

(二)多学科、多课程交叉开展新闻评论教学

新闻评论是基于一定的通识基础的教学,也就是说除了基本新闻理论知识和技巧上的写作手法之外,学生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知识积累。

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开设新闻评论课程,要关切新闻评论写作所需的一系列C合能力。通过多学科、多课程的交叉融合、相互提高来进一步完善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教学。

多学科交叉:大数据分析、新媒体技术、数字出版等课程。大数据分析课程培养更强的信息搜索能力,在信息时代这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有着重要意义;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出版课程,可以丰富新闻评论的展现方式,新闻评论在不断发展中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具体展现方式的多样化,媒介的多样化、同一媒介的表现方式多样化,这是新闻内容与新闻表现技术结合的很好契机。近年来,以H5或数字出版软件展示的新闻评论类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多课程交叉:媒介素养、媒介伦理、传播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融合教学,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新闻评论所要求的综合能力。对整体新闻评论传播可以从宏观上进行把握,看问题更加深刻,在了解受众了解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做一名全面的、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新闻评论人才。

由此可见,新闻评论教学应该从大传播的角度入手,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提炼和斟酌。通过全方位交叉融合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评论写作的深度,影响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培养理性富有逻辑的思辨能力,更是对当今学子有重要意义。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写作评论的习惯

“克服写评论的心理障碍的方法就是写评论本身”,在学生之前的印象中,新闻评论是新闻写作中较为严肃、严谨的文体,作为新闻文体中为数不多可以表达自身观点的文体之一,新闻评论却让大多数新闻学子敬而远之。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变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此“评论”非彼“评论”。新闻专业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在课堂的系统学习和课后的练习、完善后,对社会事件等发表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立意新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评论。

我们一般的评论教学,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除了要了解熟悉课本中的评论写作“技术”之外,还需要有三种非技术准备:一多读书,二多写作,三多看新闻。曹林还曾提到,可以多在微博上进行讨论,演练自己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表意见、逻辑思考、逐渐成文的能力。

(四)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新闻评论教学的重视

马少华曾表示,他始终把新闻评论教学看作是帮助他人提高表达观点的能力。一方面,新闻评论课程本身为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在近几年有部分院校取消或削减课程设置,或将新闻评论课程与新闻写作课程合二为一。新闻评论教学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新闻评论教学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自身观点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对新闻事件没有态度,或者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持什么观点。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及大量的案例了解,加深思考问题的深度、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完善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并且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新环境更适于观点的与交流。新闻评论在媒介融合环境中,已经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介文化,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实现受众与传者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使传播活动真正建立在人们彼此交流的基础之上。

新闻评论需要培养写作者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在通识素养及基本的逻辑性等方面,不仅要通过新闻评论课堂培养,更是融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积累。任何新闻评论课堂都无法快速将学生培养成评论写作大师,但在学校及教师能够有作为的范围内,应结合新形式、运用新思想展开教学。培养新闻专业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学生特长、兴趣领域,发展为具有kol(key opinion leader)潜力的新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曾建雄.转型期新闻评论功能的拓展与内容形式创新[J].国际新闻界,2012(12).

[4]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3(9).

[5]杨新敏.新闻评论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6]丁法章.新闻评论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曹林.时评写作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文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法学论文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稳步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呈现出同步发展的态势。

首先表现为党的领导人从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社会现实、新闻传播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做了相应阐述。邓小平强调新闻宣传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①;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强调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思想文化战线的战士要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分别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与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②;要求,新闻宣传要“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③。就舆论导向问题所提出的“祸福论”,以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三贴近”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

其次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学界面对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新闻传播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现实展开了积极探索,促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建设和发展。1979年到1984年,新闻学研究也经历了一个拨乱反正过程。新闻学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新闻观念、报道内容、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等开展了正本清源的理论清理:重新肯定了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树立了新闻真实性的权威;重新确认了新闻价值应当作为新闻选择的重要标准;强调了新闻报道内容应当主要面向国家的经济建设。1985年到1989年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西方学科视野为参照,反思中国新闻传播现象的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我国新闻学研究自90年代以来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国新闻学研究者们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渐趋完整和成熟。

这首先表现在我国新闻学理论体系较好地理解、吸收、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的观点和论述,坚持和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宗旨和原则。党的新闻工作文件,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以及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等,都得到了新闻学界的普遍重视,成为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是新闻学界对我国新闻学的主要概念、范畴和命题进行了较为充分而深入的探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诸如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党报的党性和功能、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工作的指导性、新闻舆论监督、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自由、新闻道德、新闻事业改革、新闻定义、新闻价值等重要理论问题都得到了持久的关注和讨论。单就新闻价值这一概念而论,我国当代新闻学界就先后有“素质说”、“标准说”、“效果说”、“功能说”等不同看法。④这些观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原理作为引导,对新闻价值这一基础性概念进行阐发。

第三是坚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总结生动鲜活的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新闻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延伸和深度开拓。由于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异军突起,传统的报学理论已难以阐释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研究等应运而生,不断丰富了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拓展了新闻学学科体系。

第四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宗旨的基础上,当代中国新闻学界勇于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成果,极大地开阔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研究视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文艺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被大量引入到新闻学的研究中来。不仅如此,其他相邻学科的引入还使新闻学科派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新闻传播心理研究、媒介经济研究、媒介批评研究、新闻叙事研究等。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憾。

一是“新闻无学论”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新闻无学论”的流传,既有某些人对新闻学总抱着刻板成见的原因,但也不能不承认与在新闻学界内部,个别研究者习惯于轻出断言而轻视学理、论文流于总结经验式的东西而忽视理论反思有很大关系。

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某些理论不能阐释现实,更不用说指导现实。突出表现是墨守成规、食洋不化的现象在新闻学研究中还表现得特别明显。

三是对新闻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我国的新闻学研究缺乏重视研究方法的意识,有相当数量的新闻学论文充斥着经验性描述和主观性判断,缺少合乎逻辑的推理和科学的实证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对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新境界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宗旨、原则和方法。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这一前提决定了学术研究的根本性质。经过历史沉淀留下来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传统和工作方法,应该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和党的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参照。

二是必须立足中国社会和新闻传播的现实,响应和回答中国的实际问题。立足中国的社会和新闻传播现实的最终结果是应当形成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国话语为主导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闻学学科流派。

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息息相关。例如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新闻工作面临如何进一步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问题;再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⑤,这就给新闻传播的体制、思路、内容和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汇、世界交往的日益紧密也为新闻传播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是要继续提升新闻学研究的科学性。要突出重视新闻学的学理研究,以理论本身的逻辑力量去吸引人、说服人。必须重视新闻学方法研究,以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带动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规范化;必须加强新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概念、范畴和命题的透彻探析为突破口,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必须加强新闻学研究的系统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的各个环节、问题的联系逻辑一贯,观点相互支撑,成为富有生气的有机整体。

四是应注意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人文学科气息。这可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文本质的认识。宣传工作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他们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其次是要提高对新闻宣传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突出地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再次是要强调新闻宣传的民本内容。在新闻宣传内容上,必须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⑥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55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文选》,第一卷,第563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④参见《雷跃捷自选集》,第49-51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⑥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求是》,2003年5月16日。

新闻法学论文篇7

【关键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学校新闻院系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系列中,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都是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的课程。它们是在培养新闻学子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两类课程。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真理而致诸用者也。”蔡元培则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高叔平,1996:p398)梁启超之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与“术”的分野以及两者各自的内涵,不无启迪意义。然而将此论用于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则有需注意之处。笔者在上文特意说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意在强调:对新闻“学”与“术”所作区分,不可太过绝对。实际情况是:新闻业务,虽为“术”但“术”中有“学”,而非纯粹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密切关注新闻业务此“术”的“学”(当然,它也还要关注新闻业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其他应当关注的问题)。相对于新闻业务而论,新闻理论并非高高在上之“学”。蔡元培所言,则道明了“学”与“术”的关系。“学”与“术”,既有区别然而又有联系,它们都必须以对方为凭借或基础。蔡元培的见解是颇为可取的。

新闻有“学”,但此“学”与文、史、哲等“学”相比,更偏重于应用,因而被划归为应用学科。新闻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闻。新闻是以特定方式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作的反映。在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点上,新闻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是新闻反映生活,采取的是真实报道事实这样一种特定的方式。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程序上体现为:由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此处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再到新闻编辑和公开刊播。在此过程中,“术”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人学”内涵和审美特点的文学的差别,当是十分明显的;新闻学与既包含对文学的研究、又包含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的“文”(文、史、哲中的“文”)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新闻学内部的情况而论,作为分支学科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前者更偏重于“学”(但又并不全然撇开“术”),而后者则更偏重于“术”(当然是“术”中也有“学”)。从一个方面说,新闻理论教学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大抵也就是讲授“学”与讲授“术”之间的关系。对以上两类课程,无疑应该并重,应该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诚如蔡元培所言:“两者并进始可”。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新闻之“学”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新闻之“术”所提供的基础和养料。新闻理论从包括新闻业务在内的广义的新闻实践中经科学抽象而来,反映了人们在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进行理性探索方面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和智慧结晶;它反过来又对新闻业务、对新闻之“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为新闻之“术”的掌握和使用者提供新闻思想和睿智灼见,使之能站到比较高的立足点上思考和认识新闻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在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深刻性方面胜人一筹。当然,对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的新闻业务实践产生积极和良性影响的,除新闻理论而外,还有其他学科的理论。它们共同陶冶着上述特定主体,并共同参与构成了特定主体的理论素养。新闻理论素养作为特定主体理论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新闻业务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因此它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

在新闻业界,业务出类拔萃的人士,其新闻理论功底一般说来不可能不扎实、不深厚;而新闻学子中,新闻理论底子欠佳者,则难以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中有突出的表现,在以后的新闻生涯中更是难以长久保持后劲和竞争优势。以上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关联之紧密。

诚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关系,也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但是探讨两类课程及教学的关系从探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起步,这又是完全必要的。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常有相交叉和交融之处。一般而言,新闻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在安排上往往先于新闻业务课程,以此可以激发新闻学子的理论兴趣,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为此后的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总是会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时引导学生重温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学习过的内容,或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对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作出新的更具体的阐发。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理论课程先于新闻业务课程开出,与“学”与“术”“并进”的理念并不违背。“并进”,并非时间上不分先后,而是在重视程度和用力程度上不厚此薄彼。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前者以“新闻学概论”为课程名,围绕新闻展开理论探讨和阐述,涉及新闻本体、新闻传媒、传媒受众、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等一系列重要命题,旨在探讨新闻自身(新闻的界定,新闻的功能、本质,新闻信息传播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探讨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与社会生活,新闻与受众,新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新闻与法律,等等);后者则涵括了采、写、编、评、刊(播)等多门课程[1],既涉及具体的操作层面,又探索其中的相应规律。毫无疑问,新闻业务所涵括的每一门具体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而作为新闻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的新闻理论(或称理论新闻学),则是整个新闻学中的统摄性的理论。依笔者之见,在新闻教育中,应致力于体现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之间应有的紧密联系,并利用两者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各自从对方身上获益。具体而论,即:在新闻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以新闻业务课程中的鲜活内容和经典个案来诠释新闻理论中的有关重要命题,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著名记者的相关实践,来证明新闻理论范畴的重要理论观点;在新闻业务教学中,不仅要以新闻理论剖析典型个案及其成败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新闻理论指导新闻业务学习和实践。两类课程的任课老师,都可以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做点内容上的恰当延伸和拓展。

说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关系密切,并不意味着在新闻业务课上大量地讲授新闻理论问题;说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重要,也不意味着用新闻理论课程取代新闻业务课程,或用新闻业务课程取代新闻理论课程。[2]而只是说,在教学中要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某种应当可以发挥的指导作用,发挥新闻业务对于新闻理论的某种确实具有的支撑作用。

新闻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都认同它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一些新闻业界人士并不推崇新闻理论,或将它束之高阁,认为新闻理论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是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而言未必管用;部分新闻学子,也并没有对新闻理论和新闻理论课程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把新闻理论当作对新闻业务真有指导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新闻业务重要性的认识,也并没有与它对新闻理论所具有的某种支撑作用联系起来。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其实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关人士对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两者关系理解上的一定程度的偏差。

新闻理论并不只是为回答新闻业务中的问题而形成和产生的。它有着更为宏观的研究视野,既关注新闻业务,又关注除此以外它所应当关注的各种问题,并从学理的层面予以思考和给出回答。同样道理,新闻理论课程也并不就是为新闻业务课程而设置的,并不只是新闻业务课程的铺垫。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性质、功能、特点等)、新闻传播、新闻作品、传媒受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传播实践包括各类新闻业务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定主体学好了新闻理论课程,能对他学好新闻业务课程并切实提高新闻业务能力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提供与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思考,提供在探寻新闻规律方面所形成的真知灼见。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1966:p263)在以上论述中,前一个“感觉”,依凭的是直觉或经验,固然很直接、很感性,但是毕竟难以达到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理解事物的境界;后一个“感觉”,以对事物的合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凭借,体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和提升、对事物本质的深思和探求的过程,体现出高于前一种“感觉”的理性和智慧的力量。可见,停留于前一种“感觉”层面的认识,不可能是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在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以后,特定主体对事物的“感觉”就会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能帮助人们深刻地感觉、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是符合科学理性要求的理论。在新闻业务的每一门具体课程中,都由相应的理论概括实现对人们在该领域中的直觉和经验的升华;而新闻理论,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概括。新闻理论是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闻活动包括各项新闻业务的理论。

大致可以说,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它们所涵括的知和行,都是建立在对于新闻本体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理论课程至少在以下四点上,能够为特定主体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一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是何物”、“新闻有何特点”、“新闻可以用来做什么”、“新闻应当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等等问题的理解和阐述,从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特定主体在从事相应的具体新闻业务时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制约和影响着特定主体进行具体新闻业务操作时理念的先进程度、准确程度。虽然不能说对上述诸多问题理解正确和深刻,就必然带来新闻业务上乘的结果;但是,倘若特定主体对上述问题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新闻理论素养甚差,那么其新闻业务就势必难以达到只有佼佼者才能达到的水准。

二是新闻理论坚持以受众为本位,它对于传媒受众包括对其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期待视野的深入研究,将推动特定主体不断探索通过具体的新闻业务赢得受众好评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提高新闻业务的质量和水准。受众是传者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每一个特定传播过程的终端。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的价值的实现,固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的采写(或采制)和媒体的刊播,但归根结底要由受众来最终完成。最近若干年来,新闻理论加大了受众研究的力度,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值得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吸收和借鉴的。

三是新闻理论对新闻规律的研讨,虽然探索的不是每一门新闻业务课程所涉业务的具体规律(例如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等等),但它对于每一种业务的具体规律无疑有着总体上的统率和笼罩作用。再则,新闻理论所研究的新闻规律中的某些内容,与新闻业务的某些具体规律是相融通、相对接的。例如,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就与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业务中的上述规律,共同构成了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而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业务中采访、写作、编辑等项规律的概括。

四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价值的深入探究,既使之成为新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又可以直接地用于指导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实践。在任何新闻业务的实践中,在任何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相应主体都不可忽视对新闻价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可忽视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所显现的理性光辉。新闻价值理论关注事实的“从没有到有”和“已有而生变”。新闻从业者,在事实“从没有到有”的变化中,关注其“发端”;在事实“已有而生变”的过程中,关注其“变异”。“新闻价值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论”,则揭示出了构成或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系列重要因素。举例说,记者采访一场庭审,出乎原先所料,从女被告被法警背着上法庭这一细节中发现了新闻,意识到了此事在折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凸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体现的价值。据此写成的作品,以小见大,在对事实的报道中隐含深意,从而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后来获得了次年中国新闻奖消息的一等奖。[3]在记者自己也许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有鉴于此,笔者坚持认为:新闻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必要增强以此理论向新闻业务渗透的意识,以充分体现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引领和统摄作用;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则更是应当将新闻业务与新闻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也完全可以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既然新闻业务方面的实践以及对于这类实践的科学概括,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来源,那末,新闻理论也就必然能够从新闻业务那里获得有力的支撑。例如,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关于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关于传媒受众的研究,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等等,都可以从新闻业务中得到相应的验证;而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方面的某些正反典型案例,则又往往成为新闻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的生动例证。就此而言,在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新闻业务的实例印证某些重要的新闻理论观点的比较广阔的空间。

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类课程都不能不讲授的诸多内容,例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笔者认为:这些也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连结点,必须以此为纽带,在两者之中有意识地建立和体现其间的紧密联系。

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一: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石,是其生命之所系。新闻真实性,不仅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许出现疏漏的实践问题。

新闻理论课程讲授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原理,讲何谓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为何必须真实的道理。这里所说的新闻真实,有别于文学范畴中的真实。它拒绝虚构、编造和合理想象。马克思曾经说过:“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1985:p107)。马克思此处所说的“真正的”报刊,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而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报刊。则有“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这样的至理名言。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过题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对新闻真实性加以专门强调。事实上,媒体的正确导向、对于公众舆论的引导功能以及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可取代的积极作用,都是在真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我们不妨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广告真实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体察和辨明新闻真实性独特的内涵。在文学写作中,即使“无中生有”(编造、虚构)和“夸大其词”(适度夸张或极度夸张),但仍然可以是真实的。在这里,体现的是文学的真实性。在广告写作中,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虚拟某些故事和情节以进行广告诉求或增强广告诉求的效果,也仍然可以达到被认可的广告真实。在这里,体现的是广告的真实性。而故失其真的夸张,在广告中也并非就是虚假。[4]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业务课程讲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在操作层面如何达到和确保新闻真实性。笔者认为,通过新闻真实性使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类课程相贯通的要义是: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对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具有启发性;在新闻业务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使人避免误识、少走弯路。为此,笔者将新闻真实性概括地阐释为:据实报道(根据事实进行报道),如实报道(报道符合事实的实际情况)。这样一种界定,力求具有理论含量,又便于实际操作。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其结果是可以查验的。当然,纪实类文学作品与非纪实类文学作品、纪实类广告作品与非纪实类广告作品,情况有一定差别。文学上和广告中被认可的真实性内涵,在新闻范畴中则不被认可。

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理论构成了挑衅,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构成了危害,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必须共同认真对付的大敌。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只将新闻真实性作为一个一般性命题,不足以应对来自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挑战;在新闻业务课程中,仅仅让新闻学子知道从技术层面防范和规避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新闻理论,寻找和分析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源头和成因。这样,方才可能多一份“堵”、“防”虚假、失实新闻的自觉性。而光靠新闻业务技术、技法的传授,就难以达到这样的境地。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二:新闻规律

新闻理论始终致力于研究和揭示新闻规律。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成果对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规律大致包括如下具体内涵――

第一、以真实报道事实的方式面对世界说话

这是新闻传媒存在和与受众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此规律常被学界和业界人士诠释为“用事实说话”,即用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方式说话。这一命题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用事实”说话,将报道事实作为“说话”的依凭;(2)用事实“说话”,以报道事实的方式蕴含报道者的观点和倾向,巧妙地“说”想“说”的“话”;(3)在报道中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而不是忽视和淡化事实的新闻价值。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新闻是报道者运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的一种“艺术”。曾经说过: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1983:p5)以上虽然是在对敌斗争中运用的方法,但是论述中关于充分发挥事实的作用的见解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而言却是富于启发性意义的。毫无疑问,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观点,既是新闻理论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又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等业务实践。

第二、兼顾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以真实、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而区别于文学。所报道的事实蕴含的新闻价值高,则报道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就高。两者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文学则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为旨归,审美价值的高低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由此,构成了新闻与文学的最具重要性的差别。但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用来取舍新闻事实的惟一标准。与新闻价值标准同等重要的,是社会价值标准。对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实进行真实、及时的报道,是媒体肩负的责任,又是它们坚持和体现正确导向的基础、凭借。新闻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程度的高低;社会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对受众和社会从总体上说是有利还是有弊。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如果不报道事实而只传播观念,或者所报道的事实不具备新闻价值,那末就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如果所报道和传播的事实仅有新闻价值而不同时具有社会价值,那末就无法坚持和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引领社会舆论;如果所报道的事实光有社会价值而不同时具有新闻价值,那末新闻就成了一般的宣传,不可能得到媒体受众的认可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第三、力求对新闻事实进行及时报道

在对人类社会生活作出反映的所有方式中,新闻是最能体现时效性的反映方式。“新闻姓‘新’”,“新闻是易碎品”――此类说法,以朴素的言语方式道明了新闻传播的一条基本规律。新闻以时效性强而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文学。因此,追求时效性应是新闻的不可丢失的基本品格。新闻追求和体现时效性,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拼抢的地步。在网络时代,受众在很多时候对新闻更是提出了即时播报、同步播报的要求。媒体也已经意识到“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此进行及时报道、争取“首发”,已经成为媒体赢得权威性、公信力和话语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第四、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应当说,有效的新闻传播,与诸多原因密切相关:一是媒体传播受众之所需;二是新闻从业者按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三是受众对媒体和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认可性接受。上述前两点,属于传者所为之范畴;后面一点,则属于受者所为之范畴。新闻传播按受众之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这既是新闻理论研究之旨归、新闻理论教学之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闻业务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讲究新闻事实的选择。选择何种新闻事实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是记者基于采访基础,着手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不仅在主观上蕴含了其正确的价值判断,蕴含了健康进取的倾向和导向,而且客观上也将直接促成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很少直言不讳地交代取舍事实的缘由(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省略);但是,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暗含主观倾向与导向意识则是不言而喻的。媒体和记者当然必须努力发现、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正面新闻事实,通过对此所作的报道,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激励、鼓舞、推动作用;然而,如果对负面新闻事实一味回避,则又是不明智的。通过对上述两类新闻事实的不同的选择和处理,都可达到将正确的导向蕴含于其中并产生积极效果的目的。其二,讲究新闻事实的表现。记者通过采访而掌握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经过一番理性思考以后,要将这样的事实示之于众。这就离不开对事实的表现。对新闻事实的表现,涉及角度、叙事、语言等多个问题。要通过精选,找到既能体现正确导向又具有某种新意的角度。对于某一新闻事实,不同的报道视角可以用来体现不同的导向,相应的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其三,报道包含理趣、包含情趣,或两者兼备。如果所报道的事实或对事实的报道有趣(有理趣和情趣),那末就易于吸引受众。在受众注意力日益成为紧俏资源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规律的探讨和阐发,应当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共同的重要内容。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概都是如此。新闻与文学,均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报道事实且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以此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并区别于文学。新闻价值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事实本身的因素即事实所具有的素质。倘若事实所蕴含的、经报道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要素比较多,那末其新闻价值就比较高;反之,事实的新闻价值就甚微乃至全无。二是记者的因素。记者在决定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选择,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之一即新闻价值。新闻理论课程讲述新闻价值,以讲新闻价值为何物以及它有哪些构成要素为要旨。新闻业务课程讲述新闻价值,则以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发掘、表现等重要环节为侧重点。以上每个环节,既包含丰富的技术含量,又包含丰厚的学理内涵,是新闻价值理论在新闻业务层面的合乎逻辑的延伸。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发现能力,是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练就,是新闻理论参与对特定主体熏陶和特定主体自身注重实际操练而共同形成的结果。三是新闻传媒的受众。因受众的存在,事实才有所谓新闻价值,新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媒受众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而无论是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还是新闻业务及其课程,都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为本位。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要研究、要讲授新闻传播如何为受众所有效接受方面的内容;新闻业务及其课程,则要研究、要讲授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这是上述两类课程教学中不言自明的共同要旨。

注释:

[1]需要说明的是,新闻业务课程中所包括的新闻评论这一课程,其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可以包含在“新闻写作”课程中的。新闻评论写作应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故文中提及的新闻业务课程,主要是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

[2]参见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青年记者》2006年第23期。

[3]参见杨永辉、王雪莲、吴怡:《法警背起生病被告》,2000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4]参见丁柏铨:《新闻、广告、文学真实性之比较》,《新闻探索集》第405-42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见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第39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2]:《实践论》,《选集》第1卷第26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第107页,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新闻法学论文篇8

【关键词】 新闻自由;行政权力;法律

一、新闻自由的涵义及其现实问题

(一)新闻自由的涵义

新闻自由形成于17~19世纪的欧洲,美国最早提出了“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理念。依据理性主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西方新闻自由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权发表言论,无需得到政府的批准;媒体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发掘真相,做一个监督社会和政府的“守望犬”(watch dog)。新闻自由作为近代民主制度的产物,到18世纪末19 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自由基本上源于各国宪法中所规定的“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公民基本权利。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日本现行宪法、联邦德国基本法无一例外均将“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列于其中。新闻自由是公民进行新闻活动的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公民可以依据新闻自由,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得各种信息,表达并传播各种思想和见解,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项民利。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标志,也是维护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条件。国际新闻学会认为新闻自由包括自由接近新闻、自由传播新闻、自由发行报纸、自由表示意见。

(二)新闻自由的内在价值及无边界现象的显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自由是公民个人表达自由在媒体领城的必然延伸,并逐渐演化为媒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独立的基本价值。新闻自由作为一种传媒力量会对一国的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给公民的精神和思想养成指出方向和提出启示。托克维尔在谈及新闻自由的价值时曾指出:“出版自由的影响不仅及于政治观点,而且及于老百姓的一切见解。它不仅能使国家改变法律,而且能使社会改变风气。”当前新闻自由的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新闻自由的程度也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然而近些年,由此而生的新闻失实与新闻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新闻自由无边界行使的缘由

(一)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造成新闻的自由逐渐演化成新闻泛滥

由于新闻自由理念的强化,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在现时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极大加强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代商业对舆论报道的渗透和影响也日趋增强。由于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形成了日益增多的新闻媒体平台抢食逐渐萎缩的新闻消费者,这一现象,使每一种新闻媒体的受众人数逐渐减少,导致营收与利润的压力增大。使新闻媒体在投入上更多地偏向新闻的发送而减少新闻的采集,新闻从业人员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压力以维持原有的品质,于是借助新闻自由的特权衍生出众多的“失实”事件,以获得独家新闻或是具有轰动性的封面文章。在缺乏有效监管和规制的情况下,倡导和呼吁新闻自由的媒体被市场催化成了浮躁的作秀者。

(二)商业化的逐渐渗透,使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演变成了强势群体的利益工具

新闻媒体为了吸引更多广告商的注意以获取高额的收益,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到了收入高、购买力强的受众群体,自然而然的忽视了有着更多舆论支持需要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结果,舆论监督披着新闻自由的外衣成为了市场推销员,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能的时候立场更多的偏向了社会强势群体。过去,有些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在政府的压力和控制下依然敢于报道真相,今天,面对金钱、广告和并购的诱惑和压力,这些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更多的是选择委身于大公司,成为其利益的鼓吹者。当秉承新闻自由进行舆论监督时,却对占大多数人的弱势群体漠不关心,无视他们的生命、财产权益时,新闻自由离公平和正义也就越来越远了。

(三)新闻从业人员滥用新闻自由赋予的舆论监督权

舆论监督就是通过媒体将批评报道刊出,实现大众传播,引起受众对所披露的人或事的关注,进而形成受众的广泛讨论,形成舆论,并实现舆论对所披露的人或事进行监督。无论国内国外,舆论监督在公共领域上的表现越来越突出。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出,是指在市场原则的作用下,作为私人自主领域的市民社会与作为公共权力领域的国家之间,衍化出一个公共领域,它是公众组成,公众在这一领域中对公共权威或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评判和批评。事实上,舆论真正在社会中起作用的,不是它本身,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众,而是公共领域中的媒体评论员以及公众中的少数精英或社会中的话语优先者,这些人的言论能影响其他公众,能形成舆论并最终形成监督。

(四)对新闻自由行使的外部规制不足

当从事舆论监督的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深入地干预社会生活,将政府及社会的各式形态的人或事列入其监督和批评的视野时,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来监督监督者。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实施者,其必须受到有效的规制才能杜绝权利的滥用,对于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必然会滋生腐败。不前我国外部规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我国尚未制定成文的新闻法,现行的法律法规对日益发展的新闻传媒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既不能有效地保护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正当的采访、报道权利,也不能有足够的能力制约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不正当或不适当的采访、报道行为。新闻自由的无边界行使,造成新闻的失实甚至造假就是缘于没有法律对舆论监督设定清晰的界限所致。在缺乏法律约束行使的新闻自由,极易扭曲新闻所追求的“真实,公平,正义”的价值,从而给社会、当事人、受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构成新闻违法和犯罪行为。只有将舆论监督道的监督和治理纳入法律的范畴,让有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才能根本上解决两者的监督和治理问题。

2.未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对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进行监督的公众尚未有效地组织起来。英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肯・宾默尔说:“一个社会仅仅有了监督者是不够的,问题是谁来监督监督者。答案是我们必须彼此监督。也就是说,在一个健康社会里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是均衡的。”秉承新闻自由理念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所传播的内容及价值追求,不是天然正确、天然公正,甚至会因为各种的原因产生、制造出不同程度的新闻失实。不论是主观有意或无意中的失实,也不论是整体或部分的失实,凡是失实,都有悖于新闻的内在价值要求,都需要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指出这些失实是必要,理论上能够指出这些失实的最庞大、有力而实际的人群就是社会公众。现实情况是我国并未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公众至今根本上未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更谈不上对舆论监督上出现的失实问题进行有力的监督。

三、明确新闻自由边界的外部规制

新闻自由无边界行使会造成舆论被某些个人或是利益集团垄断,由于舆论存在着鲜明而强烈的立场性,新闻自由的无边界化行使更有可能会侵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严重违背新闻自由所要实现的控权和监督的目的,对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石――真实、公正造成极大的挑战。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不受限制的自由都将演变成裸的暴权,在倡导新闻自由的同时必须明确其边界。新闻自由受到的外部力量规制主要来源于行政权力和法律。

(一)行政权力对新闻自由的框架性约束

西方的新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新闻自由的发展与最终确立过程可以说是其与行政权力进行博弈的过程,经过与行政权力的冲突及突破,新闻自由最终获得的不仅是明文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宽容的精神和共同的体认,新闻自由正是在这种精神和体认下得到迈进同时受到指导和约束。在我国,行政权力对新闻自由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对新闻知情的约束、新闻表达参与的约束和新闻监督的约束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在新闻知情的约束方面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对新闻在进行关乎国家机密、利益分配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限制和约束,新闻自由必须在不恶意透露国家核心机密的前提下进行;第二方面,行政权力天然的对新闻的表达参与具有抵制性,行政权力期待、维持符合它口味的意见,本能地排斥、压制与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的意见。现代社会的行政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它存在的终极目标在于为公共利益服务,并不能排斥其对公众参与表达的规制,只是现代的行政权力对新闻的表达参与具有了更高的容忍和接纳程度,前提是新闻的表达参与需具备善意,如果出于恶意攻击或是有意破坏,那就超越了行政权力可以容忍的新闻自由的边界。

(二)法律对新闻自由的制度性限制

我国现行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同时,新闻自由的确立也极大满足了公民的另两项宪法性权利――知情权和参与权。在宪法性文件和信息传播领域专门法典赋予媒体新闻自由的权利的同时,英美法系的经典判例和大陆法系的专门性法律文件折射出权利和限制并举的倾向。我国虽然尚无新闻法出台,但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解答》等一些法律文件中也不难看出力图将新闻自由法制化的意图。将新闻自由纳入法律的轨道之中,不仅有利于维护和倡导新闻自由,同时有利于在法律上为其画明清晰的界限。法律对新闻自由的规定主要可以从公民人身权、国家利益以及司法公正和审批独立行使三个方面体现。

(1)法律保障公民的人身权不受侵犯,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人的因素,然而新闻的自由也必须保证人的人身权不受侵犯,包括尊重人的人格权和身份权,这是法律的规定同时也是新闻所蕴含的人文理念的内在要求。

(2)在新闻媒体行使舆论监督的同时,应当以司法和审判权独立为限。进年来,一个鲜明特点是舆论监督强力介入司法审判。其实在西方,舆论对司法的监督是不被肯定的。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具有一致性,它们都关注民权、追求公正,其各有职责范围,应当互不干涉的从不同方面保障人权。可是同时,它们的冲突性不可避免,新闻自由的无边界行使会对司法独立权构成威胁,部分报道可能影响法官、合议庭成员独立的思考,或是为案件的判决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许霆案和邓玉娇案就是最好的说明。具体而言,首先新闻工作须以不干扰司法公正为前提;其次新闻应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报道;再次新闻报道不得擅自作有罪推定,定罪与否只可依赖司法的裁决;最后对司法工作者的工作不宜过度主观臆断,更不能由此定性他们的人品。

参考文献

[1][英]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公平博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素梅.论行政权力的扩张.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6(3)

[3]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杨保军.新闻精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体育法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英语法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