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7 22:14:24

石油贸易论文

石油贸易论文篇1

论文摘要: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战略性干预。考察战略性贸易政策应从经典的局部均衡前提假设转移到一般均衡的视野下进行。所有旨在促进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都应立足于国家经济安全与整体国民福利的提高。选择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应充分考虑到石油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其他诸多相关产业的正负面综合影响、政策组合因素,以及中国石油产业现行市场结构和现状、WTO议定书框架等其他约束条件。 论文关键词:石油产业 战略性贸易政策 经济安全 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通过实施合适的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在当代国际贸易形势从自由贸易走向战略博弈的背景下,伴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是新贸易理论演进的自然结果。一般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包括三个主要内容:战略进口政策、战略出口政策以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国政府通过对特定产业采取选择性的保护政策,达到从外国企业那里抽取垄断租金,保护本国企业市场或将外国企业逐出本国市场等目的,使本国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战略出口政策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一国政府通过研究、使用研究开发补贴和出口补贴等手段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进行干预,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模型的前提假设与传统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不同,更为贴近全球经济运行现实。其前提条件为寡头垄断、市场分割以及规模经济。 一 、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 政府的战略性干预 石油产业具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客观条件,其市场结构属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垄断形式以自然资源垄断和规模优势垄断为主,其核心业务领域进入门槛高,只有大型垄断性企业才能生存发展。石油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性产业,从其市场影响力、产业规模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看,很少有其他产业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石油产业有众多纵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群,其发展关乎国家整体安全。 我国石油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中国石油供应缺口严重,未来需求增长迅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在全球获取增量石油资源的难度正不断加大,其供应的稳定性关系到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将是突出矛盾,也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油气进口、石油服务和产品出口国际竞争激烈,中国企业的对手多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在石油上游领域,围绕油气资源的获取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我国企业无论走到何处,跨国企业接踵而至,就地开展面对面的竞争,而这些外国企业的背后无一例外地有本国政府的力量在支持,这些支持或是补贴政策方面的,或是外交、政府间交流形式的,或是跨产业的利益交换,这些支持手段的背后都指向一个目标,各国政府通过战略性质的扶植和引导,增强本国企业对油气资源控制和获取能力,扩展本国油气来源,提高本国总体福利。 当前全球已进入高油价阶段,石油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与国际石油产业巨头相比,中国石油产业在布局、规模、成本、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在石油产业的某些链条中,需改变结构相对单一、产品档次较低的局面,增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功能化、精细化和系列化产品。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等领域,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装备、人才、资金、品牌等优势,牢固地控制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先发优势明显,中国企业想进入国际市场,必将与之发生竞争。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壮大和进步,但鉴于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许多领域大多处于“跟跑者”或“斯塔克尔伯格追随者”角色的现状,需要政府战略性地引导本国石油企业通过参与国际竞争 ,在国际化运作中积累经验,实现“干中学”效应。 二、在国家经济安全视角下 审视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 从一般均衡角度考察,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与国内许多产业是正、负相关的,直接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扩展模型和通常研究方式看,学者们常把目标产业作为唯一研究对象,产业内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被认为国民整体福利的提高。而现实经济中,与石油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很多,石油产业的需求或产品,对其他产业来说,往往意味着影响其发展的要素资源和战略变量。一项应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可能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不易察觉的影响。石油产业巨无霸性质的产业规模及其无孔不入的影响力,决定了在现实中必须从一般均衡角度研究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石油供给波动对经济发展有非对称的影响。由于石油是许多产业生产和运行的要素资源,从供给角度看,石油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运行安全的影响是非常不对称的,石油供给的短期过剩不会对这些产业的发展造成过多的扰动,而石油供给的短缺则会对这些产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冲击,往往通过引起价格扭曲和经济大幅波动而产生破坏性影响。 中国石油产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需要实现如下主要目标:获得来源稳定、价格合理、渠道多样、运输安全的石油资源,维护整个经济安全;提高国家对世界石油版图的影响力,增强在全球石油产业中的话语权;提高本国石油产业内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通过产业的外延式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发挥产业带动和“外溢”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服从于国家“走出去”整体战略。要树立“泛石油产业贸易发展”的整体观念。尽量采取“泛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干预石油产业。 第一,在现实中放宽政策工具的定义和范围。补贴来源不一定抽取自公共基金,赋予补贴的形式也不一定局限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税收返还等。补贴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调节,直接从本国其他产业输送,如:为在国外获取石油资源,政府可以把本国其他产业的局部福利视为补贴和筹码进行输送。补贴的形式可以更隐蔽,只要其抽取形式等同于公共基金,作用于石油产业,实施的效果等同于(进出口、研发、生产)补贴即可。如:政府主导的针对性文化交流、跨产业援建、策略性投标等补贴形式,并没有直接作用于石油目标产业,但其提升国民福利效果的路径却是指向石油产业的“利润转移”,并且容易避免对手国的非合作博弈。补贴可以是风险基金、低息贷款、特别捐助等各种形式。关税工具手段并不一定直接来自进出口关税环节,只要是由政府主导实施,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利润转移,提升国民整体福利,而实施效果又等同于关税的贸易政策手段,都可作为关税政策工具。如:对企业征收环境特别费,颁布技术标准、政策性条例法规、行业门槛等。 第二,选择政策工具并评判实用性时,充分考虑“外部经济”下的整体正向效果。一项作用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产业内的福利效果可能产生外溢,会通过其他产业利润的提升而提高国民总体福利。如:政府可通过适当政策引导本 国企业参与国外风险区块开发、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工程技术项目中部分低收益项目的策略性投标。通过这些项目,石油产业本身可能所获收益不高,但如果政府确信或有把握通过项目的实施为其他产业带来稀缺资源,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走出去,增加国内港口、运输等各种相关行业的利润,并使国民福利提高,则可以将之作为有效的政策工具使用。与此相反,如果实施一项有利于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会对其他产业或其他方面国民福利造成损害,则需要慎重实施。当前,为从一些主要产油国获取稳定的石油和中间化工原料,政府事实中在鼓励国内特大 型石油、石化企业与产油国的垄断企业合资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果仅从石油产业内考察,这是一项成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出让股权之后让度给合作伙伴的这部分利润,可以看作政府为进口石油资源所施加的补贴,换来的是成本适中、来源稳定的石油和原料资源,提升了本国福利水平。而从总体国民福利看,合资建厂隐含这样一个事实,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向中国转移可能的负面潜在影响是,加剧土地、水等要素资源的短缺,造成经济扭曲,产生对植被、空气等环境的破坏,而这些影响可能是长期、持久、超乎原先评估和可控范围的。这种出于战略进口目的而引入外资进入其他目标产业,从而造成对整体福利负面影响的案例很多。因此,从石油产业战略进口角度看,出台战略贸易政策性质的举措要慎重,对不同情况要充分论证、慎重对待。 第三,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归类、甄别和整体福利效果评判。在制定中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时,政府不仅要考虑石油产业,而且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地研究、选择、归类、甄别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尤其应当认真考虑整体福利效果评判。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前沿来看,国外研究比较超前全面,国内研究方兴未艾;从研究侧重看,理论、实证、行业内研究多、一般均衡条件下的研究少;从政府主导研究的力度和实践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领先、中国系统性研究少。围绕石油产业,中国政府需要协调跨行业、跨部门研究机构,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加的联合机构和统计体系,尤其应加强改善整体福利、避免短视行为,纠正经济要素扭曲等方面的战略贸易政策的研究。 三、确保经济安全和整体福利的石油 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引导 石油产业贸易政策的最终目标服务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下的整体福利提高。中国近年在其他战略性产业的经验教训很多,如在铁矿石等基础原材料领域失去定价话语权后,为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应该看到,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关系到国家关键利益,要通盘考虑。政府在制定实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关键产业的联动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要与政治、外交、文化、其他相关产业的政策配套使用;要增强话语权和定价权。针对在中东市场亚洲国家获取原油成本比西方国家高出1~2美元/桶的歧视性价格——“亚洲溢价”,应在油气资源、石油中间品、产业技术、石油储运等方面与亚洲国家广泛开展合作,通过政府主导能源合作提高议价能力。 目前,决定世界石油定价的有两大集团,一个是通过金融市场形成定价机制的美欧集团,一个是通过调节石油供给来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欧佩克石油组织。中国的目标不仅是要增强话语权,还要成为定价中心。应逐步建立和上市自己的石油等品种的期货市场,形成我国自己的能源价格定价中心来影响国际价格,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要加强渠道控制,降低渠道可靠性变动造成的成本提升。通过战略进口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引导,实现供应更加多元化。调整目前主要依赖中亚、中东等地的石油进口格局,缓解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能源进口风险。要调整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加强天然气供应和利用,缓解石油供应压力,强化需求管理,减少向外界的利润转移。面对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应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进口政策,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如: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开采力度,选择性地增加国内开采量,开发具备开采价值的边际小油田,通过进口替代减少向外部的利润转移。 与石油产业正相关的产业主要为汽车、钢铁、航空、港口、陆上运输物流、信息、环保等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正向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本国石油产业贸易的改善、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直接增加了对这些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其规模和收益水平的提升;直接增加了这些产业发展瓶颈资源的供给,降低了要素价格,避免了市场扭曲的冲击。 与石油产业负相关的产业主要为其他能源、以水资源、土地、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为要素的产业以及生产石化产品替代品的产业。石油产业发展对上述产业的负面作用表现在:与其中部分产业生产竞争性的替代品,争夺市场份额;与其中部分产业争夺水资源、土地等各种稀缺资源,扭曲这些产业的要素配比;破坏这些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是自然 环境等,另外,环保管理不善等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其实质是隐性损失了国民福利。 基于以上分析,为提高国民整体福利、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避免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局限性,应在如下方面加强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选择: 一是尽量避免与其他产业争夺稀缺要素。发展规模经济,避免在能源、原材料、自然资源等方面与其他产业发生不必要的争夺;关闭不规模、不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核心业务,避免在其他非核心业务层面与其他产业开展低水平竞争。 二是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本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石油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产业间的龙头带动做用,如“工程带产品、产品带服务”等;以大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石化基地为依托,瞄准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建立产业带、精细化工业园,延伸产业链。建立对石油产业企业的奖励机制,鼓励其在“走出去”过程中,在外部市场加强与其他产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共同拓展市场。 三是建立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某些国际竞争对国内石油产业和国民福利的潜在危害,研究各种战略对策,并动态跟踪解决;加强石油产业进口保护,精选受保护的子产业,精心设置贸易政策工具,积极研究反倾销、报复性补贴等各种有效的贸易博弈工具;预防过度出口,及时发现国内石油企业间在国内外市场上无序价格竞争对福利的损害,及时制止与石油产业自身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有关的要素资源的流出,如成品油和急需石化原料的出口;避免过度补贴和补贴不足,避免石油企业依赖过度补贴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竞争对手开展低水平价格竞争;避免由于补贴不足,而放大本国石油企业在外部市场上的风险;避免服务和产品出口的巨额资金沉淀风险;避免并限制幼稚弱小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强劲寡头竞争后的退出成本沉没,避免非核心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低效拓展;发挥政府、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完善评价、分析体系,及时研究、分析、发现国内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其他产业的负面影响。 四、其他约束条件下 我国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在对石油产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时,政府要考虑解决石油产业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政策工具效果的策略。当前环境下政府需要消除的不利行为主要有石油产业内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行政引起的价 格和市场失灵等。包括:对价格管制水平的重新研究、确定;鼓励核心业务整合;设立国内石油企业进入的行业门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按国际标准加强企业管理,避免规模不经济的发生;加强产业结构研究,避免产业能力过剩和不足,降低GDP单位能耗的扭曲。 世贸总协定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框架对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也可能产生影响。现实中标准的关税和补贴工具可能较难施展,应全面分析WTO框架对我国石油产业贸易政策的实施的各种约束,分析在约束条件下政策的有效性。对在世贸总协定及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有关石油产业部分的内容应进一步解读,梳理出哪些是中国政府必须做到的,禁止条款有哪些;何种类型的政策措施会误入禁止条款或遭到竞争对手的起诉,何种类型的政策措施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报复,并形成两败俱伤的博弈;如何采取隐性补贴、文化交流、亲华人才培养、替代关税、环保和技术标准、反倾销等隐蔽而间接的手段,抽取“租金”并避免贸易报复;何种类型的政策措施会引起总体福利水平的降低。 总之,石油产业是当今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权重极高的战略性产业,有众多纵向和旁侧关联的产业群,石油产业链条中的许多子产业具有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客观条件。我国石油产业迫切需要政府实施必要的战略性干预。实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应该从一般均衡角度出发,从国家经济安全与国民整 体福利的视野研究制定政策工具,考察对其他相关产业可能产生的正负影响及综合效果,并尽量发挥对其他产业和整体福利的正向效果,避免政策制定中的短视行为。实施石油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应在开放的视角下灵活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尤其要积极研究与传统政策工具等效的“泛政策”、“准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由于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事关国家关键利益、产业联动、和谐发展,需要跨行业跨部门地研究、选择、归类、甄别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考虑整体福利效果评判,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更多能动性,避免石油产业争夺其他产业发展的稀缺要素资源,要在“走出去”过程中发挥本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尤其要建立、完善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预警机制。另外,应关注我国石油产业现行市场结构和现状、世贸总协定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框架等其他约束条件对中国石油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可能产生的不确定影响,避免政策与现实的脱节。

石油贸易论文篇2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蔡睿彦.中国对外贸易流向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硕士论文.

[3]熊韶辉.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对外经

石油贸易论文篇3

【关键词】 石油贸易摩擦; 成因; 石油安全

石油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全球石油资源失衡,各主要石油消费大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瓶颈”。为此,这些国家都在产油区和国际石油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作为新兴的石油消费大国,我国石油消费逐年加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由于海外石油投资规模小、份额油进口量小,我国石油进口基本依赖于一般贸易方式,而进口油源地却与西方传统石油消费大国高度重叠。海外石油贸易面临多重冲突,石油贸易摩擦风险大,石油安全形势严峻。

一、全球石油资源失衡与资源争夺

石油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全球石油消费需求迅猛增长。然而,全球石油的储产分布和消费极不均衡,并且探明可采储量、产量增长低于消费量增长,尤其是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需求增长。这使各石油消费大国都高度关注石油资源的供给和价格波动以及进口渠道的顺畅与否。同时,由于控制了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将促进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在国际地缘政治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在国际政治掌握决定性的话语权,故占有石油资源、控制运输渠道和价格就是各国博弈的焦点。石油贸易摩擦也频繁出现。

(一)全球石油资源失衡

所谓世界石油资源失衡主要是指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球石油资源的储存、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不相匹配。

在石油储量方面:已探明的可采储量中中东地区占61.0%;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了全球储量的绝大部分。

在石油产量方面:尽管全球石油的产量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较慢且地域分布极不均衡。中东地区以占全球产量30.8%的比例在全球石油供应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石油消费方面:全球的石油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需求增速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速;同时,石油消费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2007年,经济合作组织的石油消费量为22.49亿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7.0%,而石油消费量过亿吨的8个国家的消费量总和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53.6%。

国际石油贸易随着消费发展而快速发展;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大致平衡,但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俄罗斯、非洲等产油国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石油消费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石油资源争夺

通过历史演进,国际石油巨头逐渐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取代了国家,成为争夺石油资源的具体代表。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石油巨头依赖资本运作手段,强势整合石油产业链,通过大规模兼并,积极推进上下游一体化;同时依赖石油炼制技术强势扩张油品贸易和贸易渠道。当前,国际石油巨头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表现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已经由国际石油巨头转向了产油国,产油国在资源控制权上占据着主导;国际石油巨头的油气资源储备增加有限,生产略有下降。“目前石油产业链战略环节所处阶段是油气资源为中心,油气资源国的市场势力是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王炜瀚,2008)。

其二,国际石油巨头对国际石油市场仍发挥着重要影响。2003年,即便在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的影响力不断削弱的情况下,西方五大跨国石油公司拥有的石油储量仍然达63.17亿吨,占全球探明储量38.13%。

其三,产油国拥有资源优势而国际石油巨头拥有技术和渠道优势,因而两者都是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控制者。但是,国际石油巨头依赖资本、技术和销售渠道优势,在炼油能力和油品销售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并据此控制着全球的油气资源流向,左右着国际石油市场的资源和利益分配。

二、石油贸易摩擦及其成因

受强权政治影响,在石油资源争夺过程中,各国为了最大化本国利益,因而在石油贸易中摩擦不断。

(一)石油贸易摩擦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经济利益冲突,如“亚洲溢价”以及美国和加拿大软木贸易争端中加方威胁将把软木贸易与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挂钩。贸易各方互不相让,最终导致石油贸易争端或以石油贸易作威胁。二是政治利益冲突,即在经济利益之外,各方出于本国战略发展需求、意识形态差异、遏制竞争他方的目的以及谋求地缘政治和国际石油市场控制权,甚至是为了国内某个集团的利益而展开激烈地争夺。其典型事件有“安大线”改道、俄罗斯和乌克兰天然气贸易纠纷。三是石油战争,各方因严重的分歧、对立而利用外交渗透或武力干预国际石油市场,利用石油贸易打击敌对国,甚至是军事占领石油生产国。两次石油危机催生了“石油武器”――以石油供给作威胁的危险开端,而两次海湾战争使大国武装夺取并控制石油资源的战略目的从隐晦走向公开。

(二)石油贸易摩擦的本质是石油战略冲突

国际石油市场的博弈仅是各国石油战略冲突的具体表现。石油战略冲突包括产油国和进口国及其内部相互之间的各种矛盾、对立。

首先,由于石油的供给和需求都极度缺乏弹性,生产国和进口国的战略冲突就是国际石油市场供求矛盾的两个方面。产油国的战略核心是在确保独立、自由的条件下,利用资源禀赋,左右国际石油市场以便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口国石油战略的核心则是石油安全。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石油的可获得性,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获取必要的石油资源;二是石油价格的稳定性,即无论石油价格如何波动都不致威胁国民经济安全。因此,对资源和价格的控制是冲突的焦点。当然,石油霸权战略则要求以最低代价无限获取石油资源,因而国际石油市场更加动荡。动荡又加深了对立和冲突。

其次,产油国间石油战略的协调。因为资源禀赋,产油国在短期内能够通过产量操纵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并借机改善国内经济环境和提升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这是产油国的一致战略目标。但是,正是价格波动而使产油国的战略很难协调一致。因为,当油价上涨时,成员国都希望增产以获得高收益;当油价下跌时,成员国也都希望增产以获取同等石油收益,故产量控制很难在产油国之间实现长久的一致。产油国间的摩擦很难在短期内消除。

石油进口国之间的战略冲突的实质是排他性需求(垄断性需求)的矛盾。全球石油失衡使各石油进口大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石油紧缺的压力,因而都力图遏制他国的石油进口需求而最大化本国石油进口量。因此,中东就成为各国战略的核心焦点,而核心焦点的高度重叠又进一步加剧了进口国之间的战略冲突,最终使各国间的摩擦不断。

(三)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石油消费和进口量迅猛增长

最近几年,我国石油进口增长已经超越了全球石油产量增长。2007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1.97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升至58%;石油进口量比上年增长8.2%,比世界石油贸易增长比例高3.9%。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依靠石油贸易,并且进口油源地与传统石油消费国的高度重叠,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等地。

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能源制约。在可预见的将来,全球能源结构不可能有本质变化,石油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在石油勘探、开采技术没有重大的革命性突破情况下,能源对经济的制约愈发明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也必将继续急剧增长,从而促进我国海外石油战略的发展。这必将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并使美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被削弱,最终威胁美国石油霸权战略。那么,美欧出于地缘政治利益和霸权的需要必然(现实也是)对中国加以遏制,而控制石油、干扰中国的石油进口则是其最经济、最有效、必然的对外政策选择。事实上,美国自始至终都把我国作为其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在不同层面对我国的海外石油战略进行遏制和干扰。

三、我国石油安全战略

在WTO框架下,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增加;因而一般商品贸易摩擦在短时期内将难以减少。因此,很难保证在某些因素影响下不会出现石油贸易摩擦和一般商品贸易摩擦相互纠合的情况。当前,全球各国都因金融危机而纷纷采取各种贸易保障措施;对原已处在贸易摩擦多发的环境之中的我国来说,则更应当审慎地处理各种石油关系,谨防这一情况出现,乃至威胁国家安全。

(一)发展对外石油合作

通过重复博弈,各国、地区石油战略将实现一个动态均衡的选择。现实是,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这一状态下实现了一种次优的选择――消费国以较高成本维持相对低价的石油需求,生产国以较高成本维持相对较高价格的石油供给,即:为了维持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消费国增加了资金、技术和军事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军事投入;生产国则增加了卡特尔组织的维护成本和限产损失。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大经济体的石油安全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对外石油合作是促进全球经济安全的最佳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立足国内,发展对外能源合作的基本方针;随着海外战略的发展,与国际能源市场和各产油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与主要石油消费国合作也正逐步加强和改善。这将使我国的石油安全形势有所改观。

(二)把握当前有利时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扩大海外资源、国内石油储备

金融危机为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在全球协同应对危机和国际金融秩序重建过程中,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在海外的直接投资,尤其是能源、矿产、金融资产和基础设施等投资;将是我国实现扩大海外资源、国内石油储备以及实现进口油源地、进口方式和渠道多元化的关键。

(三)建立并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完善国内石油定价机制,加强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话语权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掌握了价格的话语权实质上是掌握了国家间利益重新分配的主动权,而石油期货价格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在上海成品油期货交易中心基础上,建设并完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有效完善国内石油定价机制。这将促进国内油价机制与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的相互融合,扩大国内油价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

(四)发展军力,保持必要的军事力量威慑

自从石油成为战略物资时起,军事威慑就一直伴随着石油贸易,甚至一战以来的历次战争都与石油资源密切相关。产油区和石油运输关键通道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国际石油市场中激烈的竞争和对立使各国都在石油贸易中或多或少地运用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国的军事布置随着石油版图扩张。因此,发展军事力量,是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石油是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全球石油资源失衡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激烈博弈,石油贸易冲突不断。石油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国家间石油战略对决,因而任何微小的误判都可能引起国家间的对立,甚至对抗。石油贸易摩擦严重威胁着国家石油安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需求急剧增长,引发了我国与全球各主要石油消费国家之间的竞争,石油贸易摩擦的风险加大。只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才能有效应对和化解可能的风险。当然,贸易强国建设、石油技术进步和石油产业链的重组等方面也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有效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M].时事出版社,2005.

[2]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 蔡希有.国际石油贸易摩擦及我国石油贸易对策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7(1).

[4] 汪利锬,胡国松.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我国的“大国”战略研究[J].天府新论,2007(1).

[5] 管清友.加入预期因素的多重均衡模型:市场结构与权力结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

[6] 隋舵.国际石油资源博弈与中国的石油外交战略[J].学习与探索,2005(3).

[7] 刘晓红.论中国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D].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8] 武■.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石油贸易论文篇4

必要性

1.参与国际石油贸易要求我国必须建立自己的石油贸易体系。

从1861年石油工业兴起至今,国际油价一直处于波动之中。石油价格波动要求我国相关企业进行油价风险管理,参与国际石油贸易。我国应参照西方国家的市场体系,商业运营模式,在学习和探索中逐步建立自己的石油市场体系,培养本国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交易的人才;而且还要通过不断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完善市场交易品种和市场交易制度,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减少人才流失,以备油价风险管理。

2.建立与完善我国石油贸易市场体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政府管理方式也要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逐步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管理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的影响,满足企业规避油价风险的需要,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开始了其坎坷的发展历程。1993年初,中国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后来,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过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货市场――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很快由于实行石油政府统一定价而暂停交易。在之后将近9年里,我国的石油市场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停滞阶段,直到2006年8月18日,上海石油交易所正式挂牌。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成立,是健全、完善中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中国石油石化现货市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战略目标及原则

1.我国石油贸易体系的界定

国内石油贸易体系是依托国内石油的供求状况与国际石油贸易体系相联系,参与实现全球石油资源优化整合而形成的石油贸易体系。国内石油贸易体系受到国家政策的约束。进入国内石油贸易体系的主体,石油市场体系的构成,定价机制,流通体系等各个方面均受制于国家政策。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内石油贸易体系是在国家整体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的贸易体系,是管理国家石油生产、流通、交换与消费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石油政策法律与规则。

广义的石油贸易体系包括人力、物资、技术、服务等资源要素的交易与流通;狭义的石油贸易体系主要指进行石油现货、期货及其衍生品等交易的由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市场体系。本文所讨论的限于狭义的石油贸易体系内涵。

2.构建我国石油贸易体系的战略目标

(1)完善国内石油贸易市场体系,实现市场机制配置石油资源的作用。

构建我国石油贸易体系,一方面要将现货市场、中远期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市场体系逐步建设完善;另一方面,要实现市场主体间有效的竞争,切实实现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2)制定石油贸易相关法律,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和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政府调控市场的机制和手段。

为了实现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市场的做法要逐步放弃,为此应建立完善的政府对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应参照国际能源署和美国的管理方式,制定完善一整套的从市场准入到规范市场行为的法规体系,依法对市场进行监管,确保石油贸易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其次,建立我国石油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搜集整理世界及各国石油及油品的产量和产地、进出口数量、价格、战略储备水平及变化、石油产品的需求变化等信息,并对市场及时公开披露,有助于市场主体全面准确了解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市场行为,确保市场机制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顺利实现;同时,政府也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发现市场供应危机,及早协调供求,化解危机。

第三,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增强了政府应付能源市场危机的能力,在我国对国际石油资源高依赖度的情况下,有重要的意义。

(3)合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确保我国石油供应安全。

建立我国石油贸易体系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依照国际石油贸易的运行规则,在市场效益原则下,合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确保国内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的需要,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3.构建我国石油贸易体系的原则

(1)培育统一大市场――有效竞争原则。

从未来发展看,石油行业的市场结构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的规模比较大,上游企业国内国外都已形成各个大石油公司对资源的垄断竞争格局。下游企业也是如此,生产规模小的炼油和化工企业达不到一定的规模,长远看,无论是从国家环保要求,还是规模经济要求看,都难以生存。根据经济学原理,石油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石油市场体系引进多元化竞争主体,实现其有效竞争时有其特殊性:石油市场竞争模式属于寡头垄断。从我国石油市场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石油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垄断的程度过高,改革的目的是要引入新的竞争主体,增加市场竞争程度。因此,这里的“有效竞争原则”就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而是满足行业规模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准入的前提下的有限竞争。坚持有效竞争,就要反对恶性竞争和防止竞争不足,确保石油行业在改革中稳妥地向前发展。

(2)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原则。

在完善石油贸易市场体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首先,在国内石油资源缺乏的情况下,通过石油贸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低成本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其次,在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石油资源浪费现象还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建立成品油价格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

(3)完善石油贸易政策体系――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石油贸易体系的建立必然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在构建国内石油贸易体系的

过程中,应制定国内石油企业在参与国际石油贸易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合作制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由于国际能源企业的竞争实力雄厚,只要是中国的石油贸易企业应在与他国企业竞争中进行有益于国家的合作,而不论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我们要吸取国内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为获得本企业的利益,而与本国其他企业进行恶性竞争的教训,出台相应的制度和规制措施。另外,我国在参与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经常遇到国际大公司、金融机构“围剿中国”,为此,在进行国际石油贸易活动中,我国石油企业应加强与国内同类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合作,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各个方面的合作,国家也应对我国银行参与石油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与同为能源消费大国如韩国、印度等方面的合作,增强我国在石油市场博弈中的实力。

内 容

1.市场主体

我国石油贸易体系市场竞争主体的未来格局是:中石油、中石化为主的国营贸易主体控制油源和成品油零售份额,2004年中石油和中石化控制着约78%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国家准入的民营主体,约占近20%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国际大石油公司,如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已经购买了中石油和中石化股票,并与他们合资建立了几千座加油站,虽然市场份额小,但他们的目标是在2007年放开成品油和原油批发业务后,建立独资机构,自主经营成品油零售和批发业务。

这三方面的实力比较起来,只有民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国家不加以扶持,那么未来在中国石油贸易体系的参与主体中,就只有中石油等国营贸易主体和跨国石油公司。为此,为了保证石油市场的有效竞争,必须为民营企业设计有效的进入渠道,并使其有生存空间,才能实现主体多元化,实现市场有效竞争。

2.定价机制

在实现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市场有效竞争将有助于市场供求发挥有效的资源配置作用。目前的国内外联动的政府指导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完成历史使命,由市场机制代之行使作用。定价机制是石油贸易体系的软件,而市场交易体系是其硬件设备。

3.石油贸易市场体系

石油现货、中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如果多元化竞争主体和市场机制建立起来,市场价格自由波动,市场主体就会对市场体系有需求,进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4.能源储运与物流体系

石油储运与物流体系是指石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开采到地面以后,经过预加工处理、储存和输送到消费地的运输体系。其运输方式有四种:铁路油罐车运输、公路油罐车运输、水路油轮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管道运输与油轮运输是最重要的方式。石油储运与物流体系是我国石油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市场供求,该体系的完善和畅通是石油市场机制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基础,也是确保国家长期石油安全供应的生命线。

5.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是我国石油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石油贸易体系中的短期应急体系,它是我国石油贸易体系市场化改革后政府可以动用的调控石油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石油的金融属性,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建立和适时运用将会有效地遏制石油市场的心理恐慌,抑制油价的短期波动,为政府调节市场提供有力的手段。

6.统一的信息收集、处理和机制

建立我国石油市场信息披露机制,统一信息收集、处理和。这个机制是我国石油贸易体系中政府了解市场信息,调控市场及时化解石油危机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市场供求双方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7.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我国石油贸易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这是政府对石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监管的法律依据。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石油以行政手段管理市场的做法将会被依法治理经济所替代,为此,建立与完善一套能源法律体系,在我国石油贸易体系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

上述七个方面构成我国石油贸易体系框架中的主要内容,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石油贸易体系整体。而其中各个方面的地位不同,我国石油贸易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点包括以下三方面。

1.市场准入

在构建我国石油贸易体系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市场准入制度的制定。它决定着未来我国石油贸易体系中的市场竞争格局,决定着市场机制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它是关系到我国石油贸易体系的基础是否牢固,能否成功运行的重要步骤。

2.石油贸易市场体系

石油贸易的市场体系是石油贸易体系物流、信息、资金等的交换中心,是反映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的晴雨表。它的建立不仅因市场供求需要的自发产生,现代石油贸易市场体系还需要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因为,现代市场的意义需要高技术的电子信息交易系统,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更重要的是,现代市场管理是法治化的。因此,石油贸易市场体系也意味着一套健全的市场政策及管理体系的建立。

3.石油贸易体系的监管体系

石油贸易体系的成功运行的关键还有赖于监管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石油贸易体系的监管体系包括法律制度、信息体系、组织和执行体系几个方面。

政策建议

1.建立适度竞争的、开放性的多寡头垄断市场准入制度。

本文认为,未来我国石油贸易市场主体应该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允许众多中小石油公司存在的多寡头垄断的市场竞争结构。我们应利用《反垄断法》来控制跨国石油公司的规模。这样的竞争格局具有现实意义。第一,石油行业中存在一些小规模的石油工程项目和一些特殊化工制剂的生产,小的民营企业就能胜任,利用市场调配资源的机制,以民营资本弥补大企业生产服务方面的缺漏,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民营企业,特别是由民营资本联合建立起来的企业。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合作组织如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石油商会(CCPI)提出建立石油产业基金,就是很好的途径。第三,目前我国石油贸易主体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石油集团对行业的垄断程度高,为此,应进一步对民营企业放开原油、成品油的进口权,放开成品油批发零售权,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我们的市场竞争主体应该是适度竞争的、开放的多寡头垄断市场。

2.逐步建立完善石油现货和中远期交易市场,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原油、成品油期货市场。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不发达的石油现货市场,并初步建立上海中远期

石油交易市场,我们应以此为基础,积极发展原油和成品油期货市场。

3.依法逐步完善成品油市场定价体系。

原油定价继续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逐步全面放开国内原油、成品油进口渠道,扩大市场原油和成品油的供应渠道,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情况下,保证市场供给充分,可有效避免出现“油荒”和油价上涨;与此同时,逐步改变目前的政府指导价为完全的市场定价,并依法管理市场。为此,应修改现有价格法,出台反垄断法,以及相关规范市场主体的法规和条例,确保市场不出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价格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另外,加强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紧急状态下配合以政府动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和市场信息公开披露机制,实现政府对成品油市场定价体系的有效管理。

4.建立培养从事国际能源交易的人才机制。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虚拟资本市场的资金运作参与他国实体经济创造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条件下获得财富增值的重要方式。“中航油事件”说明,中国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和建立先进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人才培养机制刻不容缓。我国在衍生品交易人才培养上应坚持“理论―实践―交流―再实践”几个环节,并结合国内期货交易所与国外交易所的实践来培养人才,定期进行衍生品交易专业资格考试,并加强金融机构的培训力度。当然,培养人才还应留住人才,只有国内期货市场及其交易品种丰富,高级人才才有用武之地。

5.建立国家石油贸易体系监督管理体系。

借鉴国外的监管经验,我国的石油贸易体系监管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监管的组织体系;二是要建立完善监管的制度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积极推进能源法、石油天然气法、价格法、反垄断法和石油储备法等法律规章的制定,并制定相应的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三是建立监管信息体系,要收集整理各类企业信息,做好基础数据库工作,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监管的手段方式,提高监管水平。

6.以市场方式建立分散的企业层面的商业石油储备。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大多是国家战略储备与民间储备并举。如日本的国家石油储备中,民间企业储备占50%。而德国则实行政府、储备联盟及民间企业共同储备的体制。在油价比较高,国家石油储备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应该出台国家石油储备法,对石油储备资金来源,运营机关及其运营程序要予以明确规定,并制定鼓励商业企业储备石油的相关措施与条例。

7.建立统一的石油贸易信息搜集处理和机制。

2006年3月,国家商务部开始建设中国石油市场信息披露机制,该机制将参照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的库存周报形式,披露我国的石油库存信息、销量信息,以及整个国内石油市场的变化状况。体系建成之后,政府可及时检测国内及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对国内有关石油的信息公开和统一披露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仅有这个信息系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建立保证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也就是我国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交易信息的安全管理和信息的公开披露要建立一套制度,统一口径,选择合理的时机。

石油贸易论文篇5

一、国际石油资源格局分析

(一)国际石油资源分布现状。石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不平衡:据统计,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4.8%和4.27%。

(二)国际石油贸易现状。国际石油贸易包括原油和成品油贸易。根据石油经济要素分离理论:国际石油贸易存在着“资源与消费”、“资本与需求”,以及“科技与开发”三种矛盾。理论一方面阐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石油资源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世界各国由于地域、分工等的不同对国际石油贸易的影响,这正是当今独特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

二、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经历的变化

(一)国际石油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速度放缓。受经济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将较为缓慢,人口老龄化使机动车保有量达到饱和。因此,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将呈逐步放缓下降趋势。相比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年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等原因,其未来石油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石油需求增量的主要力量。

(二)国际石油贸易方式向多样化、体系化方向转变。受石油市场影响,国际石油贸易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的国际石油贸易方式有长期供应合同、现货合同、准现货合同和期货交易等方式。另外,还有以油抵债、以油换油等准现货贸易方式。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还有诸如延长付款期、减免运费、保险费等折扣方式。

(三)亚太交易中心地位的竞争日益激烈。预计今后,亚太地区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中亚管道和远东管道(ESPO)的建成投产,俄罗斯和中亚对亚太地区的出口会迅速增长;非洲将原先输往北美的原油改道为亚太;拉美也会继续增加对亚太的原油出口。亚太地区是未来油气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全球贸易重心将逐步东移。

三、国际石油贸易影响因素

(一)地缘政治因素。地缘政治因素,主要指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如爆发战争、兵变、革命、等。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是造成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世界石油的价格。

(二)地区发展不一致。主要贸易地区的产销差日益扩大导致石油贸易不断发展。2012年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地区依次是亚太、北美和欧洲地区,但其石油产量却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两者差日益扩大;而消费量较小的中东、俄罗斯和非洲却是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这种地区间的严重供需不平衡以及主要的消费区产量与消费量差距逐年扩大的趋势正是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引起的,该因素同样促使世界石油贸易活动日益活跃。

四、中国在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2012年我国进口石油2.39亿吨,同比增长7%,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近十年来,我国由于油气勘探投入不足,新增石油储量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对外贸易已是在所难免。在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将面临一些挑战。

(一)公司竞争力差。目前,我国炼油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成本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应用新技术及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我国企业差距更大,目前我国有近80%的无铅柴油依赖进口。由于石油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且质量性能欠缺、营销体制和市场开拓能力差等原因,国产石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下降。另外,企业规模及盈利能力与国际石油巨头差距较大,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资产总额之和与合计销售收入分别只有埃克森美孚的63%和33%。

(二)在国际石油定价中处于被动地位。石油进口只能被动接受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导的石油供需形成的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客观、合理地反映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虽然我国石油贸易量增长迅速并逐渐成为国际石油贸易中的重要部分,但这一因素在基准原油价格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需求因素常常被错误的预期所夸大,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国际石油价格,而我国却只能被动地选择接受。

(三)能源合作不强。在国际能源合作机制中,石油是核心。我国重点参加了一些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但碍于时间、制度、政治等因素的制约,目前还未完全建立起稳定、有效的能源合作框架,从而影响了石油贸易战略的实施。

虽然我国目前正积极加强能源合作,但仍是困难重重,例如中国与苏丹合作石油进口项目中,由于苏丹出现政局混乱进而导致石油资源分配矛盾,使得合作计划悬而未决。这都说明我国目前能源合作不够充分,仍处于发展和改进阶段。

(四)对外依存度过大,石油安全问题严峻。供应安全一方面来自于产油国的政治动荡。中东、非洲、拉美这些资源集中区的政治经济不稳定,宗教、民族冲突、叛乱、以及与西方的抵抗关系使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和出口存在变数;另一方面则来自运输,未来进口油气运输仍以海运为主,陆上管道运输仅能作为补充。未来10年我国对中东油气资源的依赖仍接近一半,中东航线运输安全最重要,其主要线路有三条,当中任何一条线路出问题都将影响我国近一半的进口量。

五、中国经济发展应对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的策略

(一)提升贸易企业竞争力。我国应逐渐打破国有贸易一统的局面,在竞争中促进我国企业国际贸易能力的全面提高。此外,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外也应积极获取权益油,当然,在国外取得权益油并不是直接的国际石油交易,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取得的权益油运回国内,但这提供了一种关键时刻的战略选择,提升了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讨价还价的能力。

(二)提高中国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话语权。随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石油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市场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从世界石油市场的高度出发来看待国内市场建设对保障国内供给的作用。我国应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市场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允许国际大石油公司、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等参与国内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提高国内石油市场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争取成为全球性石油定价中心之一。

(三)营造有利的国内外合作环境。积极发挥国家在争取国际石油供应中的作用,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此外,在合作的产油国开展先进技术展示,进行产业交流,以市场换取稳定的石油供应,也是稳定与产油国关系的重要方式。在稳固现有石油进口来源渠道的同时,要逐步拓宽石油进口来源地,以降低由于石油进口集中度过高可能带来的风险。发展石油外交,中国对于世界石油市场如此敏感,直接原因是缺乏对世界石油的定价权,因此建立积极的石油外交,与中东地区、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国家进行经济、政治、石油等战略性的合作有利于中国石油进口来源的稳定及安全。中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以现货贸易为主,为了走出“高买低卖”的尴尬局面,中国需要通过建立石油期货,争夺国际石油市场的定价权,最终与世界达到共赢。

(四)提高国内石油开采和冶炼水平,增强安全性。在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化进口原油格局面前,我国石油进口国以中东国家、俄罗斯为主,为使我国的原油供应更加稳定,必须使原油进口实现多元化,从而减少对中东原油的过分依赖,保障石油安全。另一方面,更要加强我国石油的开采和冶炼水平。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来提升石油行业的开采技术,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渐减弱;同时,要提升石油的冶炼水平,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节约石油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家枢.石油与国家安全[M].北京:地震出版社,2010.

[2]刘卫国,郑垂勇,徐增标.浅析我国石油安全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报,2009.

[3]《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4]程春华.国际金融危机对主要石油出口国的影响及其对策[J].国际石油经济,2010.

[5]赵媛.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田春荣.2010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0.

[7]邹海民,丁志青.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石油贸易[M].中国地质出版社,2010.

石油贸易论文篇6

关键词:中俄贸易;超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7-0017-06 收稿日期:2009-02-24

中国和俄罗斯同属于“金砖四国”(BRICS),两国有着4300多公里陆地边界线,是重要的地缘政治大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国。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在政治关系上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贸易额连续实现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中俄双边贸易额2007年达到48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3%,再创双边贸易额的历史新高。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俄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王文举(2008)着重分析中俄边境贸易。杨希燕(2005)侧重于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分析,认为中俄间的贸易互补性极强,双方贸易发展潜力巨大。侯铁建(2006)分析得出中俄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作了简要评析。本文试图考察较长时间跨度(1992~2007年)中俄贸易发展的整体状况及不同细分产业的特征,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中俄贸易利益得失并进行展望。

一、中俄经贸总量分析

(一)中俄经贸关系已经驶入快车道 中俄贸易额的发展大致经过两个时期:一是1992~1999年为两国经贸发展的波折期,是一条w形曲线(杨希燕,2005):二是2000~2007年是高速发展时期。伴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升级,两国双边贸易驶入快车道。2001年中俄签署了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合作条约》开启了中俄‘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的序幕。2004年两国又签署了《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全面解决了中俄两国的边界问题,双方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将成为两国经贸发展、经济合作的纽带。2005年中俄睦邻合作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双方建立了多层次的、多领域的更为紧密、稳固的利益关系。双方签署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又发表了《中俄联合公报》。2006年和2007年两国互办“国家年”,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双方的全面合作。中俄政治关系的高水平发展带动双边贸易额连创新高。2001年双边贸易额增长33.1%,达到106.7亿美元,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4年双边贸易额迈入200亿美元大关,贸易增长34.7%,2006、2007年又各上一个台阶,突破40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1992~2006年中国对俄贸易一直保持逆差,逆差额最高的年份在2001年达到52.5亿美元。2007年中俄贸易首次顺差,顺差额为87.8亿美元。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率与俄罗斯贸易增长率对比,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说明俄罗斯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也注意与中国外贸关系的增长。

(二)中俄贸易发展横向比较 将中俄贸易额与中美、中日、俄德及两国各自贸易总额进行比较。从中国角度分析,中俄贸易与中日、中美贸易相比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中俄贸易比重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足3%,而且比重一波三折,不存在一个平稳的发展趋势。另外,中俄贸易远远滞后于中美、中日贸易。2000年中俄贸易额80亿美元,占中美贸易的10.74%,中日贸易的9.62%。2007年中俄贸易额增长到48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也只占中美贸易的15.9%,占中日贸易的20.4%。美国、日本仍然为中国的两大主要贸易伙伴。这与美国和日本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有关,两国强大的购买力,对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有旺盛的需求。

从俄罗斯角度分析,俄中贸易占俄罗斯总贸易额的比重稳中有升,虽不到10%,但前景乐观。德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德贸易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比重也不过是10%左右,2006年有下降趋势,2007年俄德贸易只占俄罗斯对外贸易的8.2%。俄中贸易占俄德贸易额由1999年的42.5%突飞猛进上升至87.6%,翻了一番。在俄罗斯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中,1994年中国位居第九位,1996年位居第五位,1997年位居第七位,1999-2001年位居第六位,2002年位居第四位。2007年居第三位。说明中国已接近德国成为俄罗斯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与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相比,俄中贸易额绝对不是严重滞后。

从两个角度清楚地看出,中俄贸易发展既不像一些学者悲观地认为两国贸易发展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相匹配,也不是俄一些官员认为的一片大好。对中俄贸易发展各产业进行详细分析,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分析中俄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利益得失。

二、中俄贸易微观分析

(一)中俄贸易发展产业细分将1992~2007年中俄贸易各类产品所占比重大致描绘出来。根据S1TC Rev.3分类:SITC0-4大多为初级产品;SITC5和SITC7大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SITC6和SITC8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制成品;SITC9为未分类商品。中俄贸易中9类产品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1992~2007年平均增长率为0.9%,个别年份贸易额为零,所以分析中9类未分类产品忽略不计。

经计算得出,中俄双边贸易中1992~2007年初级产品(SITC 0-4类)所占比重平均为29%。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从1992年初级产品所占的17.6%上升至2007年的35.7%,在2006年达到峰值45.7%(152.6亿美元)。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占双边贸易额的平均比重与初级产品相差无几,基本处于平稳态势,无明显增长的痕迹,1992年为历史最高,占48.5%,而后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双边贸易额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平均为41.3%。

(二)中俄贸易商品结构表2列举了1992~2007年中俄贸易商品交易总量居前十位的商品。两国各自出口本国具有优势的商品。

1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

(1)石油、天然气等燃料能源产品。石油及其制品在中俄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及制品占进口额的34.2%(价值41.5亿美元),2005、2006年比重连续上升达到40.8%、53.6%,2007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及其制品略有下降,但仍居高位47.4%(价值93.3亿美元)。石油及其制品在中俄贸易中居第一位。石油天

然气等不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关乎本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战略资源。2007年从俄进口石油的下降与中国整体的能源战略部署有关。

(2)软木、木材及纸浆废纸,金属矿石等自然资源产品。200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木材及其制品占进口总额的15.4%,2005、2006年比重变化幅度不大,随着双边贸易额的增长保持稳定的贸易比重。2007年中国木材等制品需求旺盛,从俄罗斯进口的软木、木材等达到18.5%(价值36.5亿美元)。中国对木材等的进口量依赖于国内的消费需求及经济增长状况。木材及其制品在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商品中居第二位。

(3)鱼类甲壳纲类及软体动物等农业产品。特定的农业资源产品与本国的资源禀赋有关。2004-2007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鱼类等农业产品在6.7%左右徘徊,在进口商品中居第三位。贸易额增长趋势平缓,其中2005年增长率达到高峰40%(价值10.9亿美元)。

(4)钢铁、肥料、化工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从俄罗斯的钢铁进口2006、2007年有所下降,钢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4、2005年的10%减少到2006、2007年的2%左右。肥料的进口比重基本保持在6%-8%,肥料在中国进口商品中居第四位。

2 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商品主要集中在:

(1)服装、鞋类、纺织纱线及纺织物等劳动密集型商品;2002-2007年服装及服饰一直在中国出口俄罗斯商品中居第一位。2004年服装及服饰占中国出口俄罗斯商品总额的44.9%(价值40.8亿美元),2007年该比重稳中有降仍达到31.2%(价值88.8亿美元)。鞋类商品2004年中国出口俄罗斯8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8.8%,2005、2006年鞋类出口约占8.5%。鞋类商品的出口额稳步增长,2007年出口额达到18.2亿美元。纺织、纱线及纺织物也是中国出口俄罗斯的主要商品,2007年出口额约11.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左右。

(2)电信录音设备、电子机械家电等一般技术密集型产品。2005-2007年出口额所占比重,由6.7%上升至8.3%,对俄出口额达到了284.7亿美元。电子机械家电对俄出口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4年约增长71%(价值4亿美元),2006年是近年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但仍达到36.7%(价值9.5亿美元)。2007年对俄出口增长率回升高达51%(价值14.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5%左右。中国对俄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逐步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稳步上升,预示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中俄贸易结构逐步优化。

(3)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等农产品。2004~2007年对俄蔬菜及水果平均增长率为36.2%,2007年蔬菜及水果出口额达到6.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比上一年增长48.2%。

三、国际贸易理论分析

这一部分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进一步探析,分析贸易利益得失。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定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包括古典理论――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新古典理论――H-O型理论等。绝对利益学说来源于亚当・斯密(A.Smith)的经济思想。经典例子的分析中,两个国家都可以生产两种商品,一个国家生产商品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另一个国家,因而它的商品具有绝对利益,即绝对优势。国际贸易流向是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亚当斯密提出国际分工的思想,各国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可以使贸易双方获利。

李嘉图(D.Ricardo)提出比较利益学说,坚持“两优取重,两劣择轻”的原则。两个国家同样生产两种商品,一个国家的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对地低于另一个国家,这种商品具有比较利益,即比较优势。各个国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大多数国际贸易活动,是因为一国商品具有比较优势而发生的,绝对优势不是必然的。H-O要素禀赋理论说明一个国家倾向于出口密集本国丰裕要素的商品,进口本国稀少要素的商品。

通过对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探索,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新贸易理论产生,主要表现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建立在要素禀赋趋同的基础上,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之间。喻志军(2007)详细地分析了中俄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与中美、中韩、中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比。中俄产业内贸易水平还处于极低的水平。

突破常规的贸易分析模式――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国内学者李狮(2005)提出了超绝对利益学说。超绝对利益学说是基于一个国家与生俱有或能够生产某种商品与另一个国家进行对方没有该商品贸易时的分析模式。该商品具有超绝对优势。超绝对利益学说与绝对利益、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分析范式及商品的定价方式明显不同。绝对利益学说与比较利益学说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进行分析,市场的均衡状态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产品价格。由于市场中企业众多,市场进入门槛较低,进退自如,国际竞争激烈,企业获得的利润是合理的经济利润。具有超绝对利益的商品通常只有一个国家可以提供,而且在分析的时间阶段范围内,该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场具有垄断优势。超绝对利益学说基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其商品的定价方式与垄断厂商的定价方式相似,企业获得垄断利润。李狲(2005)分析出,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具有超绝对优势的商品一般是具有不可再生性、较弱替代性的重要的自然资源产品、高科技产品等。如俄罗斯的石油,高科技武器等。

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具有以下优势:

(1)比较优势。中国从俄罗斯进口木材、纸、金属矿石,借助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世界林业资源蓄积量的1/5,超过了整个北美的森林资源。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木材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俄罗斯在这类自然资源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超绝对优势。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丰富的国家之一。石油储备保守估计占世界总储备的13%,天然气储备占世界的1/3。2004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约为4.59亿吨,2007年约为4.907亿吨。俄罗斯在《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中规定,2020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将增加到5.9亿吨,出口量则从2005年的2.5亿多吨提高到3亿吨。相比之下,中国人口众多,石油储量有限,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开采资源和产量只有世界的1/5。原有主力油田进入产量萎缩状态,新油田开发难度大,而中国近几年快速的经济增长,能源需求大于石油产量的增长速度。中国市场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70%(APEC,2004)。

在中俄贸易中,石油及其制品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俄罗斯是石油能源产品的超级大供应商。能

源产品关乎国计民生,同时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性,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具有超绝对优势。俄罗斯在石油能源的垄断市场具有定价权,获取垄断利润。而中国在石油能源产品上具有超绝对劣势。中俄石油产品贸易额越大,俄罗斯从中国获得垄断利润就越大,而且此种贸易模式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所以中俄石油贸易,从经济方面上讲,贸易获利方在俄罗斯。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一路飙升,俄罗斯抓住这一时机,扩大石油的产量与出口,获得巨额外汇收入,作为偿还外债与本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

(3)战略优势。俄罗斯的石油能源产品不仅在经济上具有垄断优势,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战略优势。步入21世纪,全球恐怖活动猖獗,全球地缘政治形势不稳定以及全球对能源需求激增,石油等能源的获得和运输路线的设置直接决定一国的能源安全。各大国为了获得稳定的、安全的石油供给,通过政治、经济手段,展开了国际间的重复博弈、较量与争夺。而在这博弈的背后,能源的拥有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决策权,成为各个能源需求国游说的对象。俄罗斯凭借雄厚的能源资源优势,全面运筹能源外交,彰显能源大国的威力,提升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全面实施能源战略,加快与俄罗斯能源合作步伐,2001-2006年中国进口石油及相关制品的比重逐步提升,由2001年进口总额的10%上升至2006年的53.6%,连续上五个台阶。中俄之间稳固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水平,而且有利于地区能源安全体系的构筑,有利于双方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维持长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这一方面来讲,中俄进一步的能源合作对双方有益。

(4)技术优势。俄罗斯秉承苏联计划经济的工业模式,重工业比较发达,着重发展军工业,高科技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核能、动力设备、采矿设备、金属加工机床等高科技领域明显优于中国。波斯纳(M.V.Bosner)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从产品的创新到模仿要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模仿时滞。当技术领先国创造出新的产品的时候,由于技术差距或模仿时滞的存在,技术领先国在一段时间之内具有技术垄断优势并获得垄断利润,当后进国家在模仿时滞过后掌握该技术后,领先国的技术领先优势逐渐减弱,由该技术生产的商品由垄断市场转变为完全竞争市场,企业获得的垄断利润转变为合理的经济利润。俄罗斯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航空航天,武器出口方面,使其获得垄断利润,此技术差距中国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进行赶超。

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服装、纺纱、纺织物等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借助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公路设施、电子机械家电商品,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与俄罗斯出口中国的高科技武器,航空航天产品相比,技术含量低得可怜,处于技术劣势地位。所以公路设施及电子机械家电产品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对俄出口的商品只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业技术落后,把劳动力密集产品的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而劳动密集产品的出口市场几乎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中国对俄出口的企业获利是很低的,刚好弥补产品的成本,同时劳动力密集产品的市场极不稳定,需求价格弹性和替代性大,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劳动力密集产品成本上升,劳动力密集产业面临着产业转移的危险,到时中国对俄出口将毫无优势可言,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将势如破竹。经过对贸易商品的深入分析,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优势远远大于中国对俄出口的商品,同时,此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具有持久性,不易改变性。

四、总结与展望

中俄经贸发展从经济总量上分析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俄贸易额连续七年创新高。两国的政治关系稳步升级。在中俄两国的相互努力下,中俄经贸合作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石油等能源产品、金属矿石等自然资源产品、肥料及钢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具有超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和技术优势。其中超绝对优势与技术优势商品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垄断地位,因而能够获得垄断利润。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商品只具有比较优势。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获得相对较低的经济利润。比较优势商品的贸易形态与超绝对优势、技术优势商品贸易相比,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鉴于中俄贸易商品的特点,为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获得长久利益,中俄贸易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向:

(一)继续发展比较优势商品贸易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贸易,贸易参与双方都获利。俄罗斯具有比较优势商品有:木材等原材料、钢铁、燃料、矿产品: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有:服装、纺织品、鞋类、电子机械家用电器,两国商品具有明显的产业间互补性。“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这部分商品在一段时间内贸易潜力巨大。俄罗斯通过这些商品的出口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完成产业调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低廉的成本优势,挤占国际市场,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及经济的起飞。两国同是发展中大国,并处于经济转型阶段,能否顺利完成转型过程关系到两国未来的命运与前途,两国在经贸方面密切合作,为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提供发展空间。

(二)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减弱俄罗斯技术优势中俄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虽然没有大规模建立,但是两国具备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初始条件和良好的环境:较强的制造业的基础;两国居民消费需求偏好日益多样性与相似性:消费需求从只满足商品的使用价值到满足自身的转变(喻志军,2007)。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使中俄两国的产业水平脱离低水平的状态,能加快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在两国内传播与扩散。能够缩短技术领先国与后进国之间的模仿时滞和技术差距时间段。就现状而言,俄罗斯在高科技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中俄之间可以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辅。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高阶段,是由两国相似的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水平型产内贸易作为以后发展主要方向,有助于提升两国贸易的质量与水平,优化贸易结构。

(三)全面部署能源战略,降低对俄罗斯的石油能源依赖性 中俄石油产品的贸易,俄罗斯占尽了超绝对优势、战略优势,俄罗斯掌握石油产品的定价权与决策权,并加重了政治筹码,以石油为武器在国际战场上“冲锋布阵”,全面提升本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俄罗斯对中国的能源出口,不仅考虑现实与未来的经济利益,而且考虑地缘政治利益。俄罗斯能源外交首先考虑的是搞好与欧、美、日等西方大国的关系,对于中国的崛起仍然心存芥蒂。石油管道安大线改为安纳线,又改为泰纳线,达成泰纳线支线方案,但最终因为石油价格问题,已设计好的泰纳线中国支线还是处于搁置状态,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俄罗斯的能源格局部署中,中国是处于次要位置的。中国在能源领域对俄罗斯的依赖性大于对俄罗斯在经济政治领域对中国的依赖性,这导致了俄罗斯不断地向中国抬高要价。为了改变被动的状况,减少对俄罗斯石油能源的依赖性,中国要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化被动为主动,“西扩东进,强化同海湾、中亚、非洲国家的合作,开展同东亚、南亚国家的合作,应成为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主轴。(韩立华,2008)”

参考文献

韩立华,2008,重新审视中俄能源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8),候铁建,徐坡岭,2006中俄经贸关系中的内在动因和约束条件评析[J]财经问题研究(12).

李,2005,超绝对利益学说的构建以及与相关学说的比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报)(3).

王文举,查弦,2008,中俄边境贸易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年(8).

杨希燕,王笛,2005,中俄贸易互补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7).

石油贸易论文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 “走出去” 战略 政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使国际贸易雪上加霜。随着各国救市政策的实施及时间的推移,2010年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将逐渐回暖和复苏。未来,国际贸易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应抓住机遇,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中国外贸的全面发展。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冲击

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将陷入漫漫“寒冬”。这说明这次金融危机是历史上最严重、规模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急剧减少,使得国际贸易全面萎缩,增速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1.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导致贸易保护措施泛滥,且频繁发生,贸易摩擦增多,阻碍了国际贸易发展。新一轮贸易保护将呈现多样化、隐蔽化、综合化等特点,并且从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扩散。2009年7月2日WTO了第三份全球贸易监督报告,指出89个国家和地区在2009年3月1日至6月19日期间共采取了245项新贸易措施,扣除由甲型H1N1流感引发的贸易保护举措,全球新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是贸易自由化措施的两倍多。

2.国际贸易方式发生一定变化。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贸易方式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传统的贸易方式受到挑战,一些传统贸易方式已不适应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传统贸易方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受到挑战,如信用证、托收等结算方式的风险越来越大,由于进口商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进口商欠款很普遍;使出口商的坏帐率越来越高,这就迫使企业必须采取更加安全、保险的贸易方式。

3.贸易融资困难。商业银行惜贷在短期内将成为其经营行为。虽然各国央行不断降息,向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但银行不为所动,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失效。国际贸易主要依赖短期信贷融资,但是,目前贸易融资市场形势已严重恶化,各国进出口企业获得短期信贷融资越来越困难。

4.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挑战。战后,关贸总协定及1995年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成功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然而,金融危机使得主要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WTO的原则、规则、制度等造成巨大冲击,也使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迟滞。同时,大多数国家都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发展国际贸易的重点,轻视了多边贸易体制。

二、金融危机后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策略――以石油行业为例

金融危机给我国石油企业带来一定战术上的损失,但就战略层面而言,有可能成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历史上的大机遇,有利于我国石油企业克服上述障碍,取得海外石油合作重大突破。金融危机会对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走出去的目标选择还是方式方法,都需要我国石油企业深入研究,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石油企业“走出去”形式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形式包括全资控股、合资参股和非股权安排的投资模式。全资控股即项目股权由我方全部持有。合资参股方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东道国石油公司的股权联合,另一种是与国际石油公司联合。非股权安排方式的范围很广,包括租让制、经营合同、产量分成合同、技术援助合同、租赁合同以及各种工业合作。

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油气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合资参股和非股权安排的方式,尤其是以产量分成合同、服务合同等方式为主。试图以全资控股的方式进行国际油气合作的努力往往因为各国政府对进入本国的外国石油公司严格监管和干涉而作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首选战略就是加强海外资产收购。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油价暴跌,大量投机资金撤出,融资难度加大,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压缩投资。近几年大量购进区块的公司因为面临融资和债务压力,无法摆脱被收购的命运,一些拥有区块的中小型石油公司由于资金缺乏,已经购入的区块无力开发,甚至破产。而高度依赖石油的中东、非洲和拉美产油国,迫于财政的压力,也有抛售项目资产融资的愿望。我国大型石油企业的资产质量与之相比有很大优势。从融资方面来看,我国主要国有石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很多国际石油公司,中国石油的资产负债率不足30%,融资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把握机会,加紧购买海外资源,去占领一些能源资源,获取我国的战略利益。我国石油企业相对融资机会较多,成本较低,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积极购买国外区块,或则利用资金优势,与国际大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甚至大量并购一些拥有区块的中小型石油公司。同时,一些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可能会放松对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本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限制,也为我国石油企业进行国际石油合作提供了机会。

(二)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术选择

我国石油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现有海外油气合作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时机,通过优选目标,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拓展新领域和新项目,发挥优势,优化布局,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立稳定可靠的海外能源供应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跨国石油公司。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有合适的战术,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加大政策支持和能源外交力度。

由于石油的特殊地位,海外油气合作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海外石油投资已经不仅仅是资金、技术等经济因素所能决定的,任何国家的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利益保证,都需要依靠本国的国力优势和政府的石油外交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应积极实施能源外交,努力推进与石油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与国际性的能源组织和国际石油通道沿线国家的官方联系,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油气合作争取比较好的条件。

2完善“走出去”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

国家出资设立风险基金,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项目、产品的政治风险和非商业性风险保障。政府应积极同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有关条款,保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对外投资的安全环境,并通过法律法规和适宜的企业管理机制防范海外企业的系统风险。作为高投入项目,石油投资的风险巨大,而“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成本就会更高。我国政府应该利用目前的有利时机,广泛拓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

3建立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统一协调机制

国家应修改完善境外油气资源开发协调机制,避免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项目上与自己的公司互相竞争。为避免我国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恶性竞争,应该由政府出面建立协调机制,一致对外,凡是几个公司同时感兴趣的石油项目,应组织共同投标,政府应根据各公司的实力、技术特点、在项目所在国的工作基础,在公司间进行有效协调,确定合适的作业者或者各公司的参股比例。除了区域选择,还应鼓励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互换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组建战略联盟,共同携手利用全球资源。

(三)不拘一格的项目组织策略。

争当海外项目作业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有作业者和非作业者之分,对于两种角色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对作业者的要求比较高。从能力而言,我国石油企业经过多年来跨国经营的实践,基本上已经有能力当作业者,而且当作业者有利于带动自己公司的劳务、物资、设备出口,比较容易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

努力带动劳务、物资、设备出口。我国石油企业在国外的投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劳务承包和设备物资输出,我国石油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通过海外项目作业,取得跨国作业的经验,提高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有利于在国际技术和工程服务市场上投标。同时,各技术服务公司也可以为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提供强大支持。

参考文献:

[1]唐金鸽、邵万钦: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5期。

[2]陆如泉:中国大石油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需要积累五种社会资本,《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第6期。

石油贸易论文篇8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能源合作;法律机制

[中图分类号]D93/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62 ― 03

一、中国与俄罗斯石油能源合作的历史沿革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合作历史源远流长,且为邻国。一个是石油能源进口大国,而另一个是石油能源出口大国,良好的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石油能源的互补性同时也为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9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系丹东)石油公司共同签订了关于两国合作开发俄伊尔库次克州科维克金斯克气田的项目①,但是由于俄方缺乏开采条件,合作基础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了该项目的搁浅。

1996年,中俄双方签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共同开展能源合作领域合作的协议》。②该协议内容主要是针对在中国、俄罗斯两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合作项目。

2000年,普京访华,中俄双方再次签订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俄罗斯联邦能源部管道运输公司、尤斯科石油公司关于准备中俄原油管道像那样可行性研究协议的谅解备忘录》、《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尤斯科石油公司关于30万吨西西伯利亚轻质原油的购销合同》协议。③中俄政府并于2001年签署了《关于制定修建俄中输油管道的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协议书。④

2008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能源合作的一揽子协议,该协议被国际社会誉为中俄能源合作跨时代的历史意义。

2013年3月国家主席访问俄罗斯,就中俄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深入交换意见,就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国和俄罗斯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签署了经贸、能源、投资、地方、人文、环保等领域合作文件。

2013年3月22日,中俄双方在原油出口方面也有重大突破。俄石油对外称,已签署了一份协议,将把每年对中国的石油供应量提高一倍,至3100万吨。2012年,中国进口了2.71亿吨原油,这意味着,光来自俄罗斯的原油就将保证中国1/9的进口量。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过于依赖非洲和中东石油及海上石油要道马六甲海峡的现状;从长远看,甚至可打破美国及欧佩克国家在石油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2014年5月20日,国家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签署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指出: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石油领域一揽子合作,尽快启动俄对华供应天然气,以开发俄境内煤矿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扩大煤炭领域合作,积极研究在俄建设新发电设施,扩大对华电力出口①。这就意味着中俄将建立全面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这将对中国与俄罗斯在石油能源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为双方石油能源合作法律机制建设方面提供法律依据。

二、中国与俄罗斯石油能源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与俄罗斯石油能源合作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已远远超过了能源生产增长速度。中国是石油能源进口大国,俄罗斯是石油能源出口大国,两国不仅是邻国关系,而且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中,也彰显了两国之间的石油能源合作是对方的必然选择。199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超过石油生产量,由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当年进口量达920万吨。近年来,由于能源缺口的迅速扩大,石油进口总量逐年攀升。2000年,特别是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增长尤为迅速。2003年,中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从2003年5月开始,中国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007年7月中国石油进口总量涨幅为2%, 2008年4月进口原油1424万吨。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到3.5亿吨。②

从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出,全球石油能源分布不均。据2004年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报告,世界主要的石油储备都位于中东地区,占世界总数的 55-65%。与此同时,石油资源的主要消费者是发达国家。美国的石油消耗占全球总量的24.6%。2006年,美国全年石油均衡值当中62.2%为进口;而欧盟国家石油进口约为80%。这就凸显出发达国家自身具备的能源无法满足本国石油能源的需求。这也就是说,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一个独特的石油能源地位。据保守估计,俄罗斯探明石油储量为74.4十亿万桶,或占世界储量的6.2%,石油储备量为世界第七位。

俄罗斯的石油储备量完全可以满足自己本国的石油能源需求,同样也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2006年,出口国外的石油产量占总量的48%,但在2007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增加了2.3%,但出口石油总量较2006年下降了0.5%。

所以,自1993年开始中俄双方将石油能源合作在两国政府高层对话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从而将合作模式改为先由官方协定合作项目和合作者,再由两国的相关企业协商约定实施合作的细则。

2.中俄石油能源贸易合作中的博弈

石油行业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潜力,中国对石油的消费量与日俱增,俄罗斯在中国石油能源市场的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俄罗斯ESPO项目的实施,实际上是将进入到更为广阔市场前景的亚太市场多样化。然而,中国可能会成为俄罗斯石油的唯一收件人。此外,中国的石油分支管道的建设情况是俄罗斯石油公司让中国让利的王牌。除了供油管上,俄罗斯在中亚各国已经建成了可以通过铁路或管道继续提供石油便捷途径。

然而,在俄罗斯石油公司供应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取较早的贷款成本比市场低几倍的情况下,有企图妨碍这种合作――就是通过东邻国减少俄罗斯更多的利润。

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因为在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增长在所有和俄罗斯可能注意到的日益对立的倾向。俄罗斯ESPO建设项目可以看到具有战略重要性:俄罗斯正在努力加强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并积极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地满足对能源基础设施在该地区的投资,但同时也担心这个地区的反华和恐华情绪的滋长。从这个角度看,它表明俄罗斯不愿选择中国作为能源的供应在远东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即恐惧的垄断一个用户添加地缘战略的考虑。

无论这种或那种方式,中国和俄罗斯都应遵循双方已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保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尊重合作伙伴的利益。因此,俄罗斯ESPO建设项目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前景更是因为加强国际间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统一的能源系统,连接到现有的运输系统的新字段是一个优先事项,因为它可以灵活地选择石油能源出口路线。

在谈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和俄罗斯无论是从政治层面还是军事层面,都具有高度的战略伙伴关系;所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领域就成为了核查的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中亚地区国家在石油等能源问题上国际间关系越来越多的类似于一种战略性的竞争。

很明显,俄罗斯在该区域中并没有采取对资源的控制。所以它意义是一种寻找平衡的政策。它将显示为与中国的接触俄罗斯领导人似乎与美国的互动更可取。然而,俄罗斯和中国将必须在经济贸易交往中找到一种利益关系,以证明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仅在声明性级别上的协调机制。

同样重要的是经济主体单位的水平。在这方面中俄双方有积极的趋势。因为俄罗斯和中国公司在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地区都有着已经实施过程当中的联合项目。虽然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石油能源贸易关系,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给予互利合作、灵活性操控的愿望而进行的。

3.中俄石油能源合作的法律特点

由于中俄双方关于石油能源合作属于国际间经济合作的范畴,因此,其贸易规则不仅适用国际经济法的一般性法律准则,而且还具有除政治、经济方面之外的独特的法律特点:

首先,两国政府之间的石油能源合作法律机制与其他法律制度是紧密结合的。其包含能源技术开发、转让、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际法律机制的保护,签订了一系列相关国际协定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建立世界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洛迦诺协定》等国际条约在双方石油能源合作方面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双方在石油能源合作法律机制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与国际间能源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经济正常运行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政策都受到国际间能源合作的强烈影响。

最后,两国政府间的能源合作协定缺乏强制性。中俄双方所签订的两国间石油能源合作相关协定均是由双方政府所签订的双边性条约或框架协议,逐步由具体实施的企业进一步谈判和细则签订来实现两国之间具体的石油能源合作,但往往这些协议都是停留在指导层面,在落实实施方面缺乏强制性。

4.中俄双边法律机制的缺陷

中国关于能源方面的法律不健全。至今为止,中国仍旧没有出台系统的《能源法》,同样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和调整国际间能源合作的规定。虽然我国已经确立了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鼓励中国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到外部寻找能源,但是却缺乏具体的支持手段和制度,如对“走出去”的企业给予信息咨询、税收优惠、资本支持、风险保障等等。①虽然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文为境外重点项目提供金融保险和风险保障,但是系列文件在实践中具体操作缺乏指导,执行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②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式下,这些滞后的法律显得尤为突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工业立法严重滞后,在专业法、相关法和产业政策交叉调整的格局下,没有形成以产业立法为主的调控体系;

(2)现行能源工业专业立法,均为国务院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效力等级低,缺乏体系上的合理规划与相互配套,已出现体系上的矛盾和混乱;

(3)现行能源立法确定的矿权制度,缺乏竞争机制,与国际惯例相差甚远;

(4)专业执法体制不顺,力度不够,使已有的立法不能有效地贯彻实施,那一形成应有的法制程序。③

俄罗斯方面,由于其在对外合作方面的政策无法正常预测,能源资产私有高度集中,金融寡头占据市场绝对份额,并将私有化成都无限扩大,人民之间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并且其本国法律法规执行力较差,更有甚者75%左右的法律法规不能切实实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能源贸易合作进程发展。

所以,只有建立完整的石油能源合作法律体系,才能有效地链接俄中双方在石油能源合作、贸易、技术合作、投资、运输、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法律体系。

三、中国与俄罗斯石油能源合作的国际法保障

从中俄双方石油合作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与俄罗斯双方在石油能源合作法律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双方的合作还停留在基础合作协议上。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虽然其份额目前有所下降,但是对于石油能源的需求还是处于中国总体能源需求的前列的。而且在中国,能源安全首先是石油安全。可靠和安全的石油供应是国家的能源安全的基本保障。反之,也是确保国家的整体安全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了保证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目前已经启动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措施之一。 2007年1月29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析人士指出,成立这样的战略石油储备是一个必要的措施,以确保该国的石油可能出现的短缺。

在内容上,中国和俄罗斯能源双边贸易合作属国际经济法调整范畴,应当遵循和适用国际经济法的国家经济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合作共谋发展等法律原则;但由于两国贸易涉及内容为能源合作,所以同样适用国际能源法的相关基本原则,如能源原则、能源安全原则、能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形式上,两国双边贸易合作是以中俄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为主要贸易形式。在国际经济法中规定了关于国际贸易合同制度、跨国投资与东道国对外资的管理制度、跨国公司投资制度,无论从经济形式还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中俄双方石油合作同样遵循着法律机制的规范。

1.国际组织保障机制

中国和俄罗斯均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以及《联合国》中都为中俄双方在石油能源合作更好的处理国际关系,包括政治安全,如反恐等维护国家安全、和平发展,以及中俄双方互惠互利、平等信任的促进两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行为准则。

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俄等国家质检签订了有关区域经济贸易合作、能源合作等多个多边协定,这也构成了它们开展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法律框架。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变经济贸易合作纲要》的签订,其内容包含多项能源合作方面的内容。④该《合作纲要》虽为政府协议,但对各个缔约国具有法律效力。

2.国际条约保障机制

中国与俄罗斯在石油能源合作方面共同缔结或参与多变国际条约,并为其双方更好的进一步合作构建了基础性的框架。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共约》、《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等国际公约为中俄双方提供了在双方石油能源合作方面为投资者政治风险担保、仲裁以及调节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国际法律机制保障,使得中俄双方在正常化、非政治化的制度下更好的开展双边贸易合作。

〔参 考 文 献〕

〔1〕中俄签署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联合声明〔Z〕.

〔2〕国际能源署(IEA)2004-2013年统计数据〔Z〕.

〔3〕徐小杰,成键,王也琪.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与中俄油气战略合作〔J〕.俄罗斯研究,2007,(02).

〔4〕Никита Перфильев: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и проблемы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го нефтегазов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J〕, ИНДЕКС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1(84),Том 14.

上一篇:三角贸易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际贸易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