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0 21:15:37

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篇1

关键词:猜年龄;主题思想;探究;启发式教学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因其主题思想的多样性和深刻性,一直以来都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以往的传统教法都是老师分析故事情节后再分析人物形象,最后直接总结出主题思想,让学生抄下来记住,为考试做好准备。这次我大胆改革了以往的教法,打破常规,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设计几道数学题启发学生猜测、估算闰土的年龄,再引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原因,从而得出主题思想,效果非常明显。下面略作简述,谨请各位指点。

先引导学生阅读“我”回故乡时见到闰土的段落: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学生读了这段文字后,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凭直觉猜猜,此时的闰土有多大年龄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说开了,说出了不同结果:50岁以上、65岁、67岁、55岁、60岁多一点……。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我们大家统一了思想,取平均数为答案并板书:60岁。

这时,我不忙着急于得出正确答案,再次提问:你们说出这样的答案的依据是什么?

生1:从他的外貌上看得出。“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就像我们这里那些60多岁的老头子。

生2:看书上的插图就知道是个60岁左右的老头。

生3:我爷爷今年63岁了,脸上还没有这么深的皱纹,手上也没有开裂。所以,我猜他应该有60多岁了。

对学生的说法,我都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只追问道:你们敢肯定自己的答案正确吗?有绝对的把握没有?大家都高声地、自豪地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又进一步引领道:想知道闰土的实际年龄吗?我们齐读描写少年闰土的句子: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

等学生读完这段文字后就得出了几道数学题,板书:

数学题1.从“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这句话。闰土现在的实际年龄到底是多少?我们能算出来吗?

解:已知中,“不过十多岁”我们取12岁;“将有三十年”我们取28年。得出算式:

12岁+28年=40岁左右!

答:闰土的实际年龄应为40岁左右。

数学题2.按照同学们猜测闰土现在的年龄是60岁,“我”从第一次认识闰土到现在将有28年,能算得出“少年闰土”的年龄吗?算式为:

60岁-28年=32岁左右!

答:“少年闰土”的年龄为32岁左右。

我故作惊讶地问道:根据你们的猜测,“我”第一次见闰土时,他有30岁左右了。这还叫“少年闰土”吗?这又是为什么呢?是我们猜错了,还是作者写错了?

此时的学生一头雾水,心中无比疑惑,迫切希望找到猜错的原因何在。

数学题3.同学们的猜测又与实际年龄相差多少岁呢?又得出一道题。

同学们猜测的年龄为60岁左右,而实际年龄我们算得40岁左右,相差年龄数为:

60岁-40岁=20岁!

答:相差年龄为20岁。

看到这个答案,同学们惊呆了,教室里一片沉寂。大家猜测的年龄与实际年龄竟然相差20岁!怎么会有如此大的悬殊呢?问题出在哪里?是哪句话读错了?还是我们的直觉欺骗了我们?就连平时课堂上最活跃的几名学生也哑口无言了。

到了这时,学生的心中无比“愤悱”了,求知有欲望高涨到了极致。我抓住时机提出了切入主题的关键性问题:在旧中国的农村,一个40来岁的中年农民,看上去就像60岁左右的老头子,这是什么原因使他提前衰老20岁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年在将近30年时间里就成了一个老态龙钟的“中年闰土”了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这一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唤起了他们的怜悯心,为闰土的未老先衰而悲哀。为尽快找到原因而开始翻开课本读课文了。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遇到问题不要像刚才那样仅凭直觉判断,要深入地、理性地思考问题,要从相关的文段中去寻找答案。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找到最佳信息,经过分析后总结答案。

一会儿,有学生找到部分信息了:

第一小组:“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探究结论:因为孩子多而增加了生活负担;因为“不太平”处处受剥削而贫穷,所以,他未老先衰。

第二小组:“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探究结论:愚昧麻木是闰土未老先衰的原因之一,他连苦的原因都说不出。

第三小组:“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探究结论:母亲的话“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农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而生活更加悲惨。

第四小组:“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探究结论:愚昧导致他穷苦。他把改变贫穷的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所以要“一副香炉和烛台”,这就是愚昧的表现。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的思考深刻多了,也理性多了,但还不够完整地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我进一步引领,又适时介绍了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把各组同学探究的结论连缀起来加以整合,我们就得出课文的主题思想了:小说通过闰土三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三座大山”的重重压迫。

到此为止,《故乡》的主题思想探究出来了。与传统教法相比,新课标提出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中去自主探究,自己劳动得出的成果自己更加珍惜。几个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的精神。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一理念上也下了很大的工夫。而且,在备课时找准了突破口,从猜闰土的年龄入手,既新颖别致,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归纳段落大意、分析人物形象,然后老师直接写出中心思想等等老套的做法。另外,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一举两得:(1)几个问题的设计,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大门,课堂上学生有无尽的感慨,生成新知。(2)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在教训中成熟,他们会明白今后遇事要理性思考而不可仅凭感性认识。

少年闰土教案篇2

《故乡》之所以成为鲁迅小说的名篇,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闰土和杨二嫂,儿时的记忆里,他们是那么的美好,但经过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这两个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表达就运用了对比。纵观鲁迅小说,人物描写时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两种:

一是通过同一个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变化,丰富人物形象。最典型的就是《故乡》中闰土前后二十年的鲜明对比。二十年前的闰土,在我的记忆中简直就是个精灵!你看,他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看“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头戴小毡帽”,“红活圆实的手”,是一个多么健康、可爱的孩子。

再看,“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谈起雪地捕鸟、看西瓜、捉猹,少年闰土总是滔滔不绝,这些话语里,跳动着一个多么鲜活的生命啊!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看,少年闰土在我的心目中就还是一个无所不知的神奇人物,他所知道的都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稀奇事,也正是这样的闰土,让我一再的记挂着,希望再一次见到他。

然而,记忆中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可当你真正面对时,却未必能留住那份美好的感觉。就如我对闰土哥的到来充满了期待时,他已变成了:

“灰黄”的脸色,“很深”的皱纹,“肿的通红”的眼睛,“破旧”的毡帽,“极薄”的棉衣,“瑟索”的身体,“粗笨开裂”的手……一系列形容词的运用,让我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外貌上与记忆里那个活泼健康的少年闰土联系在一起。

然而,更使我不安的,是相见时的那声“老爷!……”,彻底叫凉了我的心,也彻底拉开了我们的距离。从“迅哥儿”到“老爷”,已然让我觉得:在闰土和我之间,已没有任何值得回味的温情,只有可悲的隔膜了。同时,他不但自己这样称呼,还让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我”的母亲让闰土像先前那样叫“迅哥儿”时,闰土却不肯答应。一连三叠的推辞,足见尊卑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这个被压迫的农民思想中,甚至成为他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

此时,也因为长期等级、尊卑思想的奴役,加之生活的窘迫,原来活泼健谈的闰土此时也变成了: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省略号的大量运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说话磕磕绊绊,“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的闰土。前后变化之大,对比之明显,让“我”难以接受,也无法接受。

是什么让原来那个健康活泼、语言丰富的闰土,变成了“仿佛石像一般”的“木偶人”呢?是等级、尊卑的观念荼毒了他。正如文中所说“那时是孩子,不懂事”,所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现在“懂事“了,却变成沉默麻木,有苦说不出的木偶人,这足已凸显封建礼教对农民的迫害之深。

二是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来展现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从而全面的表现小说主题。如《故乡》里,中年闰土虽极度贫困,缺吃少穿,但他还是送来了干青豆,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善良和淳朴。而杨二嫂却为了从“我”搬家中捞点东西,不惜无中生有,曲意逢迎,说“我”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为了一个“狗气杀”,竟凭空栽赃陷害闰土;甚至当面沾不到便宜,还要“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同样生活窘迫,同样面对“我”回故乡,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和中年闰土憨厚朴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中年闰土――即使在生活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也不失中国农民特有的朴实憨厚。

其实,纵观鲁迅其他的小说,几乎篇篇可见对比的影子,足可见对比是鲁迅的一个绝活,分析和研究这一绝活,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它或隐或显的出现在他的小说中,使不同的人物艺术形象跃然纸上,有力地为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更让人们在欣赏玩味之余,拍案叫绝,为之倾倒。

少年闰土教案篇3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

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

少年闰土教案篇4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主体

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推行教学改革,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做起。没有课堂教学常规的改革,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得较多,老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老师提问,学生举手,获准后才能回答。而有的未获得老师的批准就脱口而出,则被视为“插嘴”往往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这种做法是很不妥的。这应作为教学方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改革就要打破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观念。笔者认为,井然有序的课堂固然好,但偶尔“乱”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老师把握的好,及时控制,正确引导,做到乱而有序,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如在上《草船借箭》这一课。课前,我通过让同学们自学课文,设置疑问。在课堂上,我引入新课时,问:“课题的重点词是什么?文中写的是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大部分学生就围绕“是谁向谁借?”“借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等问题来思考、回答。突然下面奏起了小插曲:“其实是骗箭,哪是借箭?”“对,还可以说是诱箭。”插嘴的是平时比较调皮而课堂上懒得发言的小杰和小军。真想不到,他们俩还一唱一和呢!他们这么一插嘴,既打断了我的思路,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他们的问题来。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为之一震,一个小学生居然向老师发问,敢向素材挑战?我马上意识虽然我的教学程序被打乱了,但这个问题我不能置之不理,课前准备的教案应搁置一下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刚才的两位同学提的很好,现在我们就请这两位同学来谈谈他们的看法。”此时,他俩你看我,我看看你到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了。还是小杰有胆量,他先站起来解释:“‘借’是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曹操是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骗’箭。”这时,小军也不甘落后,连忙站起来说:“有‘借’有‘还’。为什么要用‘借’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学生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骗箭诱箭。”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战争中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悉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传出。过了一会儿,我察觉到同学们都说的差不多了,就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小杰和小军的那种爱动脑筋、勇于探索的精神给予了表扬,然后肯定了一些同学的回答。“同学们,‘骗箭’‘诱箭’尽管与‘借箭’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效果却大相径庭。这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感彩不同。课文只在表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用巧妙的方法从曹军那里得到箭,若改用‘骗箭’‘诱箭’则是贬义的含义,有损诸葛亮的形象,显然是不妥的。二是蕴含的情味不同。用‘借箭’暗指出了与曹军交战时,还将如数奉还,这等有‘借’有‘还’,更显示出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且表达含蕴、幽默,耐人寻味,这当然是‘骗箭’‘诱箭’无法比拟的。”这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自由讨论,热烈发言,课堂纪律也很好,特别是小杰和小军同学,比平时活跃多了。

又如,在教《少年闰土》这一课。我在讲读课文时问:“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大多数同学回答闰土“聪明能干、博学丰富。”可一个同学这样插嘴说:“闰土聪明有学识,可他说话是不恰当的词语较多。”这时,我又意识到同学又有新发现,应该把这个新发现挖出来。我叫“插嘴”的那个学生回答,课文中闰土说的话有三处错误:(1)闰土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2)“走路的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3)“……许多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1)(2)中的“这里”规范用语应为“那里”。(3)中的“个”应为“只”。听他这么一说,开始一些同学目瞪口呆,觉得有道理。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辩解:“闰土不可能说错,可能是作者的笔误吧。”“作者没有笔误。《鲁迅小说》中讲,闰土是农村中的穷孩子,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谈吐中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话十分符合人物的个体特征。”“对。闰土受我们浙江绍兴方言的影响,他的话没有错。”……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整课堂有秩序地进行着……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又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既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也激发了他们专心听讲的兴趣。

其,“插嘴”的现象每节课都有,而且有时会暂时打扰课堂纪律,甚至有时让老师难堪,但毕竟插嘴的学生在思考,而且,这种“插嘴”并无恶意,只不过是儿童天真、率直的天性的一种表现而已。所以与其为了暂时的课堂距离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萌芽,不如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它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以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所以,有时课堂“乱”点没关系,只要乱而有序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给学生以尊严,以鼓励,以方法,以胆量,以热情,以成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陈前伍. 刍议语文课堂教学[J]. 小作家选刊,2017(1).

[2] 余文森. 课堂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少年闰土教案篇5

【关键词】阅读; 整合; 延伸; 活动;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241-02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七项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我针对这项目标,确立我校语文组课题为“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新模式”。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校实验教师锁定课题既定的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 ;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的能力;小学阶段能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认真解读文本,把握文体,立足课堂,有机整合课外文章,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和研究实验。在探索、摸索的实验过程中,有些收获,现与各位小学语文教育同仁探讨。

1 认真解读文本,把握文体,立足课堂,有机整合课外文章,进行延伸阅读

在实验阶段中,实验教师精心研读课题的研究方案,认真解读文本,把握文体,立足课堂,有机整合课外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实验教师的观摩课堂上,教学水平有所提高,课例具有示范性,真正把课外阅读引领进课内,探索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得益多:学习兴趣浓、阅读广泛、情感流露真实、学习质量普遍提高。各年级参与研究的老师所开的课围绕“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新模式”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课题,精心设计课例。

1.1 抓住课文重点句段,整合同题材、同类型的课外语句。

如:江平英老师的《花钟》一课,就抓住课文的重点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入地品词读句,品读出作者抓住花儿的形状进行描写,把花儿开放的样子写活了;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插入了课外同题材的描写花儿开放的美文让学生读,加深学生对语句的感悟,然后又让学生仿写。学生情感被牵动,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教学效果佳。

1.2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无痕整合课外读物。

刘铭荣老师的《少年闰土》一课,在课中让学生描画少年闰土的外貌特点,继而精心设计了一个填空;()的少年闰土。接着他又巧妙地说“少年的闰土的形象不但在鲁迅的心中是这样活泼可爱,在我们的心中也留下了鲜活的印象。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成长以后又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呢?”这一问一出口,马上出示这样的填空:()的中年闰土。这样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的思维开放了空间,让学生自发地产生阅读的欲望。自然而然地对课外的文章《故乡》产生了阅读兴趣,《故乡》这篇有关描写中年闰土的片段,就很自然地走进了课堂,不娇柔不做作,就“随风潜入夜”般“润物细无声”。

1.3 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个作品延伸;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整合名言、警句、格言。

曾俊盛老师的《草船借箭》文题设计新颖独特,通过用四字刻画人物性格特点,让学生不得不读《三国》,向整个作品引申。

雷继梅老师执教的《匆匆》则紧扣珍惜时间这一主题思想进行大量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的阅读,即让学生明理,又让学生积累语言。

1.4 以课文为契机和阵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外多翻资料,多查阅一些有用的书籍,多接触一些名人大家的经典著作,以扩大知识面,增长阅历,养成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江雪清老师执教的《太阳》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和阅读有关“太阳”的资料和有趣的传说《后羿射日》,学生对太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知识的储备。课题研究活动培养了学生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师们认真写好教学案例,撰写教后反思,每节课开完之后都有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评议。

2 结合课堂开展各项专题读书活动,整合课外读物,培养读书习惯,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

2.1 在课题实施中,课题组首先要求各位实验教师先分年级定好阅读计划并制定好开展专题活动的方案。低年级的老师主要从识字教学生活化趣味化,开展课外识字活动入手;中年级的教师以发展学生阅读词语水平,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为突破口;高年级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经过实验老师的反复探讨与研究决定分年级开展如下阅读活动:

①低年级开展“聆听阅读”半小时和“识字乐”、做“识字剪报”活动。②中年级开展“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活动;主题为“热爱祖国,健康成长”的美文诵读比赛活动;做“我的阅读收获”卡;做阅读小报; ③高年级开展“经典文学诵读”半小时、主题为“热爱祖国,健康成长”读书乐演讲活动;写读书心得;编辑“我的阅读书库”;收集积累美段、美句等活动。

2.2 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学生读书活动,如低年级“古诗、拼音故事”读书月、中年级童话阅读月、等高年级美文读书月。并且做到“重过程、讲实效”,努力使每位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各有所得。我们的读书活动以月为单位,分四个阶段进行:①、泛读阶段。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广泛阅读,大致了解阅读内容就行。②、精读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能够读通、读懂、读出文中表达的意思;理解阅读内容,并能进行赏读。③、研读阶段(适用高年级)。主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深入研读,写出读书心得。教师因材施教,适当点拨,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悟,有所得。④、总结阶段。主要通过举办“读书收获”小报展示、评选“读书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他们投入再阅读阶段作心理准备,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

3 “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整合新模式”课题研究中产生的问题

3.1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读物,因我们市的书市的原因,孩子可选的读物不多。

3.2 教学中虽然重视资料的收集与取舍,资源的整合,解决如何利用资源的问题,但是发现学生仍然是无法根据课文的内容有效地取舍,长篇大论地抄写下来或背下来。

3.3 教学中如何教学阅读方法,增强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3.4 如何将积累与运用有效地结合已迫在眉睫,学生虽然积累了很多语言,可是真正会运用的却不多,从习作上看,华而不实、记流水帐式、绕弯子入题慢的现象较普遍。

少年闰土教案篇6

一、关注“学情”,“利”化课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学情”往往被遗忘在角落里。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想法就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料。

【案例一】《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闰土的生活、见识等,你听,这就是他们精彩的“对白”――

生1:“我猜想闰土生活在广阔的农村,见多识广,肯定会知道跳鱼儿有几只脚。”

生2:“对,我也认同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闰土与文中那些如同井底之蛙的大少爷不一样,丰富的经历定会让他知道的比别人多。”

生3:“鱼没有脚,我想跳鱼儿肯定也没有脚,它只是用尾巴在弹跳,如果它有脚闰土在文中定会介绍,因为闰土的脑袋瓜里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

【评析】这样,就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前的预设,还是课堂上的生成,甚至是课后的反思,考虑到学情这一点就关乎教学效果。

二、尊重“差异”,“优”化课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意识到差异对人的重要性。“尊重儿童差异”成为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诚然,儿童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就像是用无数个各不相同的零件堆起来的,即使零件相同,排放的顺序有了一点点细微的差别,结果也会迥然不同。

【案例二】《钓鱼的启示》教学片断

提问:“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做?”答案出乎意料,并非是老师所期盼的“父亲做得对,我会十分感谢父亲的坚持,把鲈鱼放了”之类的答案,而是说了各种“不应该”放的理由。

有的说:“我认为可以留下来,因为再有两个小时就可以捕捞了,既然是可以捕捞的,也不在乎两个小时。”

有的说:“鲈鱼是可以捕来吃的,为什么要放回去呢?再说当时周围不是没有人吗?”

还有的说:“我看这个父亲也太固执了,他怎么一点也不考虑儿子的感受和要求呢?真是太冷漠了。”“对,简直就是冷血动物!”另一个声音补充道。

……

老师应当因势利导。我让孩子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启发大家作进一步思考:课文中的“我”和你们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不一样?你又有怎样的体会?

【评析】此刻,我分明感觉到学生放飞思维后心灵的轻松和满足,我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这个绝好的教育时机,更要感谢这些来自课堂的异样的声音,是它让这节课增添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三、利用“插曲”,“幽”化课堂

美国道尔顿中学被称为“天才的摇篮,哈佛的熔炉”,他们总结出的教育理念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孩子的初期教育条件中,最重要的不是增加孩子的知识,而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他们快乐地学习”。

【案例三】《母鸡》教学片断

精彩片段回顾:

师:“母鸡不乱叫了,但是它却满怀心事,顺着墙根,沿着田坝,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你能猜透它的心事吗?它在向人们抱怨什么?倾诉什么?”

生1:“我猜母鸡在抱怨自己太孤单了,它多么羡慕那些成双成对的动物们!”

生2:“我猜母鸡在抱怨主人为什么不给它找只公鸡做做伴,说说悄悄话,诉诉心里事。”

生3:“我猜母鸡在抱怨自己怎么还没有小宝贝?它太想当妈妈了!”

……

【评析】在这节课中教师开发了潜在的“生成性问题”,使它变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师在打开学生生成问题天窗的同时,也为教学创造了良机。

四、善待“错误”,“美”化课堂

“错误”是一种资源,这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理念。教师要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的“错误”,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案例四】《伯牙绝弦》教学片断

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让一位孩子读课题,该生一出口遍便引来哄堂大笑,原来就这么4个字的课题孩子都读错了,居然读成了《伯牙断弦》。是啊,“断绝”一词,不小心便会口误。我并没有严厉批评学生口误,也没有立即让孩子改正后匆匆而过。于是我等孩子笑过之后,便让该生先将课题正确地读一遍,然后将“绝”换成“断”之后再读课题,接着引导学生们比较“绝”与“断”的不同。一番对比、思索后,学生通过组词的方法有所新发现――“断”:“时断时续”“断断续续”,明白断了还可以再接连起来;而“绝”:是永远断了,再也接不回去了。

【评析】多好的一个错误,多好的一份资源。有时这样错误后的“咬文嚼字”,比那种满足于“绝”和“断”差不多的读书方法,比那种严厉批评学生口误的教学态度,比那种敷衍了事“一掠而过”的教学方法,略胜一筹。

五、捕捉“异同”,“利”化课堂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情感起点,指的是师生在课堂上投入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积极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与学生心理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改变“模仿语文”,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语文价值的再创造。

【案例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

师:“你能用一个词获几个词来形容自己平时是怎样读书的吗?”生1:“我平时的读书与作者雷同,是‘一饮而尽’法”。

生2(嬉皮笑脸):“我读书方法如同吃饭一样,都是‘狼吞虎咽’”。

生3(骄傲):“我平时的读书可与周晔截然不同,用一个词语形容是‘细嚼慢咽’。”

师(好奇):“好一个‘细嚼慢咽’,能详细介绍吗?”

生3:“‘细嚼慢咽’就是认真、仔细地读书!”

生4(迫不及待):“我给我的读书方法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慢慢品尝’,犹如喝茶,慢慢品味,别有一番滋味!”

师(欣赏):“请你慢慢道来。”

生4(一脸自豪):“‘慢慢品尝’就是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仔细阅读、感悟、推敲,或对优美、感人的语段进行反复诵读。”

【评析】没想到学生竟然能用如此丰富、幽默的词形容自己的读书方法,有些和作者“臭味相投”,有些和作者截然不同!真让我大开眼界,看来教师千万不能低估了眼前这群孩子的能力。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的一个情境、一个问题、一个信息、一个错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把握学生们的“东风”,那么何愁不能事半功倍呢?

少年闰土教案篇7

学生敢不敢深度质疑――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提出问题,似乎习惯了用耳朵听,却忘记了用嘴巴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障碍:一是怕提出的疑问不得要领,会受老师责怪,同学耻笑,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二是教者常常按照事先预设好的教案教学,几乎把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全部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来了,面面俱到,使学生无疑可质。长期以往,学生脑海中的“?”已经被拉直,在“只需答”的惯性环境中学习,怎么能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能力呢?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搭建质疑探究的台阶,这是大家已有的共识。

观摩某市教学赛课,苏教版九上《绿》一课的教学,学生尝试用“疑问批注”的方式提出问题,有一个男生对“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提出质疑:“为什么作者的心中没有瀑布了呢?”这个问题似乎问得毫无道理,孩子们不禁哄然大笑,这个提问孩子的脸瞬时红了。教者并没有刻意批评,而是提醒大家说:“某某已经给大家发出一个球了,你们要接住啊!”同学们立即觉得这是一场“篮球赛”,是要赶紧接住提问的这个“球”,于是纷纷举手作答。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了。一句简单的话语,瞬间便可化解尴尬,沟通情感,调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所谓“质疑”并非是要提出的问题艰涩难以理解,也不是将师生引入泥潭,不知所云。“深度”是一种自由、开放的 “氛围卷入”,是课堂教学中最富生命活力的状态,让学生敢于在敞亮的心理环境中自由地提问,并充分地反应并商讨。

二、 精心组织,创设矛盾,使学生善于深度质疑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这种好奇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笔者就挑战学生,“谁能将这个题目分成两句话?”大伙一听乐了,这有什么难的。他们纷纷要回答:“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我说对啊,一下子就把本文的重要事件给梳理出来了,真厉害啊!他们不满意我弄这么简单的题目“糊弄”他们,继续索要难题。我于是继续号令,围绕这两个中心事件提问。

于是,课堂成为他们的了。围绕这两个小分句,孩子们提出了若干个问题:邹忌是个怎样的人?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讽谏?邹忌是怎样向齐王讽谏的?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是个怎样的人?齐王有没有接受劝谏?齐王接受劝谏后都做了些什么?齐王接受劝谏后国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邹忌不是向齐王委婉劝谏会如何?如果齐王不能接受劝谏会怎样?这一串串的问题就像一个长藤上的串串小葫芦瓜,沿着题目这条主线,齐攒攒全冒出来了。这冒出来的可都是学生的思维触角啊,它们丰茂地生长着。提出问题后,他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了,由质疑向寻根追底进发。正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曲径通幽之感。

就这样,我们要本着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原则,尽量靠近学生的思维路线,结合教材特点,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制造悬念,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任学生自由想象,进而产生疑问。

三、 适当留白,点拨思考,使学生乐于深度质疑

平时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问。

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故乡》一文中讨论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形象有怎样的变化,当说到少年闰土时,有一个孩子的关注点不在闰土的外貌行为上,而是对那“跳鱼儿”产生了兴趣。他百思不得其解地问老师:“这是什么鱼啊,怎么会有两只脚呢?”钱老师一听懵了,这什么问题啊。可是钱老师并没有像寿镜吾老先生一样,对少年周树人的问题呵斥一番然后打发。他把问题传给大家,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跳鱼儿怎么有两条腿呢?孩子们都不知道,钱老师说:“我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个人知道。谁呢,那就是闰土啊。”然后大家便都恍然大悟了,因为闰土啊,他是自由的活泼的天真的,而且是什么都懂的少年。这样巧妙的点拨,适当的留白,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也才有了那样神奇的质疑,美妙的讨论。

笔者教学《都市精灵》时出示了两句:“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这其中有相同的两个“居然”,有孩子轻轻问:相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目光是很敏锐的,思维也是一触即发的,这个问题也许正是他的疑问,同时也更是激起大家思索的极好的抓手。学生们围绕着这两个“居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思辨,第一个“居然”是作者感觉到的遗憾,因为环境的恶劣,能有小松鼠就不错了,因此才说“居然”。而后一个“居然”是作者的感动。同时也对作者的心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提问中探幽索微,正如“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少年闰土教案篇8

[关键词]语文;导入 ;激情;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的新课导入,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上课伊始,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导入新课,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地作用,是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堂的“导入”,精心设计,使得自己的新课导入方法灵活,别具一格,精彩纷呈又恰如其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

部分课文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从课文题目的中心词入手,抓住文眼设问,从而导入新课。如《死海不死》教学时,可以首先板书课题,然后从题眼入手,让学生找出题目的中心词“不死”,抓住文眼设问:“死海意思是什么?为什么死海不死呢?”接着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

二、交代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语文课文都有它不同的时代背景,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必须要交代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旧中国贫穷、落后、腐败,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对黑暗的社会的揭露和对人民的同情。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本课是革命先驱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同志遇难16周年――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1927年,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同志,但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请同学们和我一道读读课文,看看的表现,反映了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1、对亲人充满慈爱。2、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

3、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三、用孩子最喜欢听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

对于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用先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学习《泰坦尼克号》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个北大西洋轮船沉没所发生的经典故事”。接着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故事中最精彩的片段。“轮船撞上了冰山,四个底舱进水,游客们还不知道……船长说,轮船将在一个小时后沉没,船上的救生艇只能容下一千多人,将有两千多人无救,为了求生,伟大与渺小在这里展现……轮船沉没了,杰克和罗斯双双坠入大洋中,冰冷刺骨的海水会冻死人的……”讲完后质疑: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罗斯,杰克怎样了呢?罗斯获救了吗?杰克为什么要这样做?表现了杰克什么样的品格?然后板书课题,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高涨。

四、利用CAI课件或录音、录像等直观手段,导入新课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教师可以制作CAI课件,可以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去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感情深厚,抒情性强的课文,可以播放朗读、音乐等录音,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花潮》一文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录像资料,让学生看,然后提问:作者在什么地方看花?有什么感觉?人们又是怎样观花的?这样,通过看、问引入新课的学习。如《月光曲》一文教学时,可以播放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或其它钢琴曲,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钢琴曲,贝多芬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景下创作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五、温故而知新,导入新课

有些课文的内容跟以前学过的课文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教师可采用温习旧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让学生思维自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鲁迅的《故乡》,教师可以先复习已学过的课文《少年闰土》,因为《少年闰土》是从《故乡》中节选出来的,让学生先介绍一下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形象?少年闰土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就是机智、勇敢、活泼的少年闰土。刺猹、捕鸟等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然后设疑:“这么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在我们今天学习的《故乡》中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前后判若两人,现在我带着你们去找找原因吧!”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上一篇:军训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安全协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