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03 00:22:49

名人读书故事

名人读书故事篇1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选自:读书名言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名人读书故事篇2

加强名著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呢?

一、要求学生了解作者背景,理清故事情节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上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入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自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阅读时合理安排,形成习惯

1.老师要对新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做到心中有数,分年级落实好。鼓励学生自愿购买名著或以班为单位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对考纲中的12部名著,要求学生尽可能在初一、初二读完。要求初三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可放到初一提前阅读,教科书《名著导读》中没有而考纲中有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放到初一阅读,《水浒》可放到初二提前阅读。

2.布置适当的阅读量,合理安排好阅读的密度和时间。七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进行阅读;八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30~40分钟阅读;九年级,让学生每天抽出20分钟左右阅读回顾精彩片段,包括12部名著;寒暑假可尽量多安排一些。同时,七八年级每周可安排一节课阅读或点评名著课。

3.加强督促检查,促使习惯的形成。我主要通过定期开展故事会和定期检查读书笔记进行。为督促学生读名著,平时要求学生在课前5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介绍一个自己喜爱的人物等,这样既可达到检查的目的,又可加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与思维的量。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既可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又可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每星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两次;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三、阅读要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七年级上有居里夫人《我的信念》,想知道居里夫人更多的故事吗?那么就看一下《居里夫人传》;七下有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想知道英子最后的结局吗?那么就看一下《城南旧事》;八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个高傲的法国人,为何对落后、愚昧的旧中国抱有极大的同情?那就看一下《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吧;八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想知道托尔斯泰为何以82岁高龄从家中出走,在寒冷的路途,在一个无名小站渡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天?看一下他的《复活》吧等等。这一环节的要点就是:浅读即可,了解大概,从书中找到问题答案,先让学生能打开书。每周留一节课(两周一次也行),鼓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专门在课堂上交流,使同学们都能够参与到名著的话题中来。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记法。对于一些长篇的古代小说,读时有一些字句常半懂不懂,教师可让学生忽略它,不要因此停滞,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学生阅读的心路流程,从而获得对名著的整体感知。长篇小说,无论是人物、情节、环境都错综复杂,能把握住其中的一个局部,有所了解就好,能进行点探讨更好。1.概括来说,看书中的人物、看书中的故事、看小说的章节、看章节的题目等等。2.具体方式上,有写读后感、心得、写随笔、写旁批、办手抄报、制作课件等等。

名人读书故事篇3

王辰昊

我与书之间的故事有很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书店买书的那件事。

那次,妈妈要去市场买菜,担心我自己走丢了,就先送我到书店读书,一进书店,我就一头钻进书里。

我津津有味的读起来,好像来到了书的世界里,成为了书博士似的。“啊!”我叫着,我喜欢的名人故事全都在这里,有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事》,还有无数名人的故事,如聂耳、孔子、诺贝尔等,应有尽有。

我正津津有味的读着,忽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心里好烦,心想真讨厌,打搅我读书。可回头一看是妈妈站在我的背后。妈妈催我回家,我说什么也不肯走。妈妈硬拖着我回了家,我一路哭着回了家,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就要名人故事书。”回到家我也闹得鸡犬不宁,妈妈没办法,只好给我买了名人故事,我马上破涕为笑。

我喜欢书,我喜欢读名人故事。

指导教师

名人读书故事篇4

生:(齐声说)安徒生。

师:他呀可厉害了,想象力特别丰富,写下了许许多多的童话故事。在他的笔下,花草树木都可以唱歌,鸟儿可以跳舞,花朵里会住着拇指般的小姑娘。今天刘老师要给你们推荐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安徒生童话》,(课件出示多种版本的《安徒生童话》)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那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小朋友呢?(师环视)都没有对不对?人们都说,世界有多大,安徒生爷爷的童话世界就有多大。你知道在安徒生爷爷的童话世界中哪些会成为故事的主角吗?猜猜也行。你希望谁成为他童话故事的主角?

生:安徒生。

师:他自己也进去对不对?你很聪明,刘老师告诉你啊,《安徒生童话》中的许多故事就是安徒生爷爷在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启迪下加以想象创编出来的,故事中处处有他自己的影子。还有吗?你希望什么进到他的故事当中去?

生:《皇帝的新装》。

师:皇帝对不对?你看过这篇文章对不对?那你知道《皇帝的新装》中故事的主角是谁吗?

师:主角是一个皇帝。也就是说,人是故事的主角。猜猜看,还有什么会是故事的主角?刘老师就希望有只小蚂蚁能进到他的童话故事当中去,你猜猜,还有什么?你希望有什么?

生:小姑娘。

师:《拇指姑娘》当中会有——?

生:一个小姑娘。

师:一个小姑娘是主角,对吧。还会有哪些?除了人,你想还会有什么进入到他的童话故事当中去?猜猜看。(教师在学生中找寻发言的对象)不敢猜对不对?没关系,刘老师告诉你们,安徒生爷爷可厉害了,想象的翅膀特别会飞翔,像小蚂蚁、小鱼,什么都可以进入他的故事,也就是说,所有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成了他故事的主角,厉不厉害?

生:(齐声回答)厉害。

师:是的,故事的主角大到花草树木、一个皇帝,小到一片树叶,甚至马厩里的一个屎壳郎,都是安徒生故事中大名鼎鼎的角色。那你们有没有兴趣去看一看这本书?

生:(齐声说)有。

片段二 封面、封底、目录是阅读的捷径

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本书,只不过《安徒生童话》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拼音版的、完整版的、青少版的,老师带来的这一本是——?你来帮我看看,是什么版呀?

师:上面注了拼音就是——?(教师指着拼音给学生看)这是什么版的?

生:英文版的。

师:呵呵,这是拼音版的。那你们知道,拿到这么一本课外书,先看什么吗?你会先看什么呀?咱们先看什么?

生:先看故事。

师:看里边的故事,对不对?是不错的想法。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你拿到一本书会先看什么?

生:先看题目。

师:先看题目,先看书名,对不对?请坐。你们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在哪吗?

生:(齐答)在外面。

师:在外面,老师告诉你们,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封面。把这个词跟老师说一说:(带读)“封面”。

生:(跟读)封面。

师:把最后面那个叫做封底。

生:(齐读)封底。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咱们看看书上会有什么呢?(课件出示封面图)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鱼。

师:看到了一幅精美的插图,是吗?你知道这些插图为什么会出现在封面上吗?你猜猜看。

师:老师告诉你们,封面上的插图啊,浓缩了最精美的故事内容。这封面上的插图就是《安徒生童话》当中最有名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

师生齐:《海的女儿》。

师:很聪明,都知道。那此刻既有精美的图画,又有很多文字,从文字当中你能看到什么呢?你知道什么呢?

师:这几个大字是告诉我们书的——?

生:(齐答)名字。

生:《安徒生童话》就是这本书的名字,对不对?聪明,那刘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啊,我们拿到一本书,学会看封面,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比如说,在上方,我们会看到这本书的作者——(丹麦)安徒生,正上方还有一行非常重要的文字,咱们一起来读读,预备起——

生:(齐读)“影响孩子一生的世界十大名著。”

师:声音真好听,它是一本非常著名的书,而且是世界最有名的十部书之一。可是安徒生创作了160多个童话故事,一本书可不能把一百多个故事全收进来,要快速知道书中收录了哪些故事,或者快速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沉默茫然)

师:没关系。请孩子们从抽屉当中拿出课前老师下发的东西。大声告诉我,是什么呀?

生:目录。

师:叫目录。(纠正发音:目录)。叶圣陶爷爷说,读书要学会看目录,因为它既能帮助我们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又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我们要读的东西。刘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两个两个一起把目录读一读,看这本书中收录了哪些故事。但是,我有两个要求。(出示课件)阅读目录,如果你读过这本书,那就想一想你最想把哪个故事推荐给大家。如果你没有读过,那就想一想你最想读哪个故事?听明白了吗?

(生读,教师巡视)

师:好,孩子们读得很认真,把你们最想知道的故事梳理一下,请你来告诉我们大家,你为什么最想读这个故事呢?开始吧!看谁最大方,说给小伙伴听。你来说。

生:《一枚银币》。

师:把话说完整,好吗?

生:我最想读《一枚银币》。

师:嗯,像她这样把话说完整,把掌声送给她。

生:(热烈鼓掌)

师:谁还想来说说,还有吗?你想读什么?

生:我想读《海的女儿》。

生:我最想读《沼泽王的女儿》。

师:跟老师读读,“沼泽王的女儿”。

师:好,沼泽王。还有谁想说说,还有吗?你说说看。

生:我最想读《小伊达的花》。

名人读书故事篇5

说实话,小学生对古代经典小说中的情节、内容及言语都是比较生疏的,不喜欢读也害怕读古典的名著。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在文本解读与古典名著阅读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充分重视通过文本的解读来促进古典名著的阅读,在此基础上来激起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走进古典名著,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因此,本文提出了"巧借标题激阅读"、"巧用形式促阅读"、"巧析人物广阅读"三种方法。

1.巧借标题激阅读

中国四大著名古典名著博大精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必看的书。《语文课程标准》就向小学生推荐了这些书籍。但从调查的结果和学生的实际来看:学生们喜欢看有关的电视连续剧,而不愿去阅读原著。针对这一情况,我总是在思考: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读懂这些书籍?在对四大著名古典名著尽心反复地对比后,我的眼前一亮:小说每一回的标题不是很好的桥梁吗?于是我决定利用原著的标题进行古典名著的课外阅读指导。借助标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走近古典名著,与古典名著相伴而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独立获取、自觉探索知识等多种能力的重任,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主渠道,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文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1 架"桥梁"。在《草船借箭》一课中,在学生学完整篇课文后,我启发学生把这个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于是学生纷纷动起了脑筋, "诸葛亮借箭"、"诸葛亮用计借箭"、"诸葛亮巧计借箭"、"诸葛亮造箭"等高度概括故事的内容的小标题被学生创造出来了。火候差不多的时候,我适时地问,想不想知道作者是怎么概括这个故事的,于是出示了原著的标题"用奇谋孔明借箭"。指导学生这个标题好在什么地方?这个标题不仅指出了故事的主要人物,还概括了事件,更重要的是点明了人物的特点:"神机妙算"。学生借助原著的标题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

1.2 巧过渡。在明确了原著标题的作用后,出示了《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让学生借助于标题"献密计黄盖受刑"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猜测完后指导学生去具体读这个故事。读完后,很多学生不仅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猜测与书本上写的内容差不了多少,那种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对进一步读懂、理解这个故事就更有信心了;学生还深深地体会到借助原著标题去读故事,原来生涩难懂的故事容易多了。读懂了原著标题,等于领到了读具体故事的钥匙。学生有了这把钥匙,就能比较顺利地通达小说的深层,从而把握小说的整体和作者的感情脉络,缩短了学生与古典名著的距离。

1.3 激兴趣。通过上述的步骤后,学生感到阅读原著不再是困难的事了,为了充分地激发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笔者指导学生借助原著所有的标题,来读整本书。

2.巧用形式促阅读

小时候通过广播听单田芳的评书,那是听得如痴如醉,茶饭不香。那书说得扣人心弦,尤其不能忘的是,单大师开头的一句"话说……"让人听了不禁浮想联翩,按捺不住内心的那份渴望与喜悦。而说到关键之处,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把听书人的胃口吊到了极致,使人不得不期待着下次的说书。古典名著大多是这样说书的形式出现的。受单大师说书的启发,在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有关古典名著的文本式时,利用了说书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借助说书的形式激发起学生去阅读原著的兴趣。

2.1 文本引路。在《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把这一个故事分成三部分:"立军状"、"借兵船"、"借战箭"。每一部分改编成说书的形式,除了采取开头的"话说……"和结尾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外,在说书的过程中,说书的学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加入适当的动作。开始说书了,学生不仅注意了形式,插入的动作合情合理,而且学生说书的语气、神情可以说是惟妙惟肖,不亚于说书大师。听的学生也是听得有滋有味。可以这么说,在说和听得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2.2 原著拓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动力,鼓舞和推动自己主动学习。

3.巧析人物广阅读

古典名著中最擅长的是对人物的描写,通过一件件生动有趣的事件,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进行细腻的描写,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本,还是在阅读古典原著,我们都要引导学生去揣摩人物、品析人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3.1 读文本走近人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人物都是比较典型的,因而利用好文本,有助于学生走近人物。

名人读书故事篇6

一、巧用课堂教学阵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用人物情感表演来创造课堂气氛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安徒生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 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我的三句话》时,学生演三次我对不同人物说话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2.用疑问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问: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让他们从书中阅读故事,此时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读得可起劲了。

二、采用多种手段,激发阅读兴趣

1.家庭学校互相配合,培养阅读意识

配发的同步阅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好材料。我定期布置学生阅读其中指定的篇名并及时检查、交流阅读情况,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我还倡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看报,创造一个适于阅读的良好家庭气氛。

2.开展课外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都是热爱活动的。常常利用班会课和课余时间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兴趣。常用的活动主要有:

故事会——在班级内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故事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去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精心地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的童话、寓言和故事。

朗诵会——朗诵包括朗读和背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短小的诗歌和散文,以背诵为主。

召开“读书会”——要求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简要内容,并且交流了读书经验,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胆量。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学者名人,在他们一生中,无不经历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道路。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也大都得益于博览群书。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课外阅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他们的审美情趣,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名人读书故事篇7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如果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然而忽视课外阅读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会使他们成为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因此我们必须慢慢引导学生到江河湖海中去击水冲浪,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空间,从文本的言语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与伟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去感悟言语世界的奥秘。那么,怎样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更新思想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读课外书是看闲书,长此以往会影响学习。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的成绩,除了可能考到的知识点,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殊不知,较好的学生,他们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由“例子”到“习题”,由精读到博览,由吸收到倾吐,一句话,由课内到课外,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指导学生熟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背会了其中的精彩段落,经历了对语言的感知、感悟和积累。在此基础上,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将学得的语言运用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去,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要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的家长、教师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孩子在繁重的家务负担下没有时间去读书。因此要培养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必须先更新观念,家长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

课外阅读,首先应有书可读。在我们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学校都没有图书馆或阅览室,学生很少有课外书读。从七年级开始,就要带领同学们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是培养农村初中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农村初中生的书可能很少,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献书、教师捐书、学校借书等渠道,让学生在休闲时间也能与书为伴,以书为趣。在图书角的墙面上,贴上“我要读书”或“好读书、读好书”等读书名言,每学期一换,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多读课外书籍,让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走上“阅读之路”。

三、举办故事会

通过观察,在七年级时,同学们喜欢看一些漫画书、科幻故事、童话故事和动画片系列丛书,这符合他们的心理、生理特征,为了让学生读有所用,可利用每周课外活动课举办故事会,不规定内容,把课外看到的感兴趣的故事,大胆地讲给同学们听。在故事会上,先在小组里讲,要求小组里成员都讲,再推选一名讲得具体又生动的在班上讲,最后评出“故事大王”。通过这样的活动,每个学生都会为了在故事会上大显身手主动去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告诉学生,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便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到了八年级,为了补充课文内容,就要鼓励学生去阅读有关书籍,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故事会,如:成语故事会、神话故事会、名人故事会、寓言故事会等。在活动中不仅拓展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

四、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到了八年级,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每天尽量少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保证有半小时的看书时间,让他们用心地去看自己喜欢的有益书籍,给他们一个自由思考、赏读的空间,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日积月累记录本,每次看完书后,记下书名、作者、文章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写下自己读后的体会、感想。在此过程中,不要忘记激励,每星期一次展评,评选“读书笔记优秀奖”“读书笔记进步奖”,这种激励制度也会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五、给学生推荐一些新书

名人读书故事篇8

1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游泳、弹钢琴、轮滑、踢足球、搭积木、做游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读书。

别看我年纪不大,可是一个博览群书的“小灵通”!我看过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外国名著《简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幽默故事《阿凡提》,漫画故事《三毛流浪记》、《父与子》,童话故事《365夜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儿童文学书籍《笨狼的故事》,画报《布奇乐乐园》等,经典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打瞌睡的房子》、《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大卫,不可以》等,还有少儿必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和《百家姓》。

从这些书中,我认识了许多人物,丰富了知识,懂得了道理,享受了读书的乐趣。每每看到高兴处,乐得前仰后合;伤心处,也难过的留下眼泪。常常拿看过故事中的人物和阅读的疑惑问爸爸不停。爸爸也总能耐心的给我一一解读。

我读书入迷,也是常有的事。有一天晚上,我在书房看书,奶奶睡觉时对我说:“贝贝,别忘9点睡觉”。我心不在焉地对奶奶说:“好,奶奶,您去睡吧。我到9点,就去睡觉。”说完,接着看起书来,书里的故事完全吸引了我。半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奶奶的提醒我忘到了脑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爸爸起床上卫生间,看书房灯光还亮着,走进来,看我还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就从我手里拿起书,说,“明天还要上课呢,贝贝!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我匆匆跑到客厅,一看表,零点多了!明天还要上课,我慌忙跑上床,和衣睡去。

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争取做到多读书,读好书,读完整的书。牢记我校“悦读”的校训,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乐学、上进,知识全面的好学生。

上一篇:车位出租协议范文 下一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