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9 21:26:57

旅游会计论文

旅游会计论文篇1

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际,传统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已不能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必须改变思路,从游客的体验视角下设计课程体系。笔者在本文先简明扼要地阐述旅游体验理论,然后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体验视角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因,最后对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体验;视角;旅游;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完善和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成效的取得、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等。当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之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需要,在研究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笔者在本文从体验视角入手,深入分析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添一片“砖瓦”。

1旅游体验理论

谢彥君在《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一文中指出: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与旅游景区的设施、服务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果。所以说旅游体验的产生和旅游需求的产生、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的确定、旅游景区的经历以及旅游结束后的交流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旅游体验的本质内涵。在大众化旅游时代,现代旅游并不能仅仅关注旅游者去过哪些地方,其实质应该关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分享旅游过程的心情以及体验旅游的方式。正如有些学者所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所得到的并不是旅游景区的资源和设备,而是在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以及体验和感受。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现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其目的就是要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使之专业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较高,能够在不同级别的旅游部门“大显身手”,设计独具一格的旅游产品。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应用理论模块、行业常识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在这五大模块中,会和其它专业交叉地进行课程设计,虽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核心课程的设计不统一,各高校“各自为政”,没有从市场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本校发展的角度出来,设计核心课程;②教材比较混乱,在相同专业模块中,各高校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来的学科基础上,选择本专业的教材。

3体验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因

传统旅游学科理论中,主要是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素角度进行考虑,所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也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但是随着旅游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出现,高等院校中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已不出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寻求物质享受的结果,而主要是寻求旅游中的经历和感受,以此来缓解工作或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

4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高等院校从体验视角下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一定要本着为我国旅游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旅游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够灵活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高级旅游管理人员。所以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明确以下两点:①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要清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不管是哪个模块,都必须理清其思路,明确不同课程模块的功能,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等,否则就无法为旅游企业输送合格和优秀的人才。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明确该模块打造高校学生牢固理论功底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则无法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应该定位其核心课程有基础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以及旅游效应研究学等多个基础课程。②要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结构。高校教务处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具体课时安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室的使用情况等,来合理安排这两个方面的课时量。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中,基础旅游学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旅游体验运行管理模块中,服务礼仪课程开设后,其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两节。在辅助模块中,旅游服务学原理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学生实习阶段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在不同的旅游部门实习,把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岗位中,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的时间安排在第八个学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之后,对于旅游管理实践有所认识,能够广泛理解在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毕业论文中,对自己在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从而为走上旅游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5结语

当大众化旅游时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学校,务必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应该从体验视角下重新考虑学校的教学过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以适应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小蕾.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5):14.

[2]方磊.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27.

[3]张玲,林长春.新专业目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以广州高校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45-47.

[4]姜芹春,马谊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243-245.

旅游会计论文篇2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研究;计量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扩大公共服务”任务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指出要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快以旅游交通、游客服务、旅游安全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在政府职能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步伐。近几年来,在国家推出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并大力提倡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一词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提出并在实践中开始使用,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日益增多。截至2014年3月以前,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题名为检索项,输入“旅游公共服务”关键词,检索结果为182篇。除去65篇的报纸报道外,期刊论文99篇,硕士论文12篇、会议论文3篇、博士论文3篇。本文主要对这117篇论文进行讨论分析。

一、概况分析

国内期刊从2008年开始出现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相关文献。笔者对检索的文献按年份进行统计(图1),以此归纳国内旅游公共服务研究整体发展态势。

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2008年已经有相关成果出现,但直至2010年,研究文章的数量都在低位徘徊,而研究内容也集中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基础的探索上。2011年底,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内容日趋细化。2012年六月,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全面提升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桂林、厦门、北京、上海、杭州、浙江等地已经开始着手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2012年以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尤其是各省市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得到了更多理论的指导。

从文献出版来源分析,99篇期刊论文分布情况比较分散,共来自65种期刊,主要来源期刊如图2所示。硕士和博士论文则来自11所不同的高校,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有四篇硕士论文,占整个硕博论文的27%。从图2可以得出,虽然期刊论文的来源分散,但《旅游学刊》的相关论文占了四分之一,可见,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相对质量较高,核心期刊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文献作者统计分析

从文献作者所属单位来看,93%的学者来自大专院校,是旅游公共服务研究的主力军。6%的行政机构主要是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及有些省市的旅游局。剩下的1%是企业单位,即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等。

旅游公共服务的核心作者群是研究的核心力量,其构建规模及发表文献量,是学科研究成熟度的具体反映。为了确定核心作者群的数量,依据普赖斯(Price)提出的公式进行统计。

M= 0.749*(Nmax)1/2

公式中M为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的年限中最高产作者的文献数,只有那些发表文献数在M篇以上的人,方能成为核心作者。[1]根据文献计量学的络特卡定律,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文献的第一作者有73位,Nmax=10,求出M值为2.37篇,实际运用中按大数取整原则取M值数为3,即发表文献在3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群。

而2008年到现在只有李爽和徐菊凤发表了3篇以上的文章,李爽10篇,徐菊凤3篇。目前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两本专著也是这两人的成果,一本是徐菊凤等撰写,2013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另一本是李爽撰写,2013年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构》。

以上分析得出核心作者只有2人,占总人数73人的2.7%,核心作者共发表文献13篇,占文献总数的11%。根据普赖斯定律,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对于本文选取的有效文献,核心作者人数只有两人,远远小于总人数的平方根(8.54),而核心作者的13篇文献也与普赖斯定律中的50%,即58篇相差甚远。从这一点来看,旅游公共服务的核心作者群还没有形成,其学术引导作用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

三、研究内容分析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研究。

1、旅游公共服务基本概念、理论研究

对旅游公共服务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爽、黄福才、徐菊凤、刘小军等几位学者。李爽、黄福才等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共同需求为核心,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明显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既协调又相互补充。旅游公共服务一方面是对既有的、正常的公共服务适应旅游所提出的特殊要求而开展的提升和整合;另一方面是为应对旅游特定的服务对象所特别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和产品。[2]徐菊凤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益性和共享性出发,把旅游公共服务界定为:为满足旅游者的普遍需要而由旅游等相关公共部门主导提供的具有公益性、共享性特点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3]

在旅游公共服务的外延上,也有很多不同意见。国家旅游局刘小军司长在《对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将旅游公共服务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性旅游公共服务、市场性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性旅游公共服务。李爽等人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即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客体)分为旅游基础设施类服务、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旅游行业指导类服务以及旅游公共安全监测类服务等4个子系统。[4]张广瑞认为在旅游交通、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的基础上,应增加旅游金融服务设施。而王信章、谷艳艳则认为旅游公共环境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服务之一。[5]

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特征,李爽认为有四方面。即旅游公共服务兼有生产性和消费性的双重属性;旅游公共服务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双重功能;旅游公共服务具有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区域性;旅游公共服务具有精神消费的意义和内容。[6]《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则把旅游公共服务浓缩为基础性、公益性两个方面。在内容上也概括为五部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

2、国家及各省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从全国层面来说,吴必虎认为,强化和提升既关注当地居民又考虑游客需要的旅游功能规划,实现旅游和游憩在目的地城市中的一体化,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7]高凌江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提出从解决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和政府失灵,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的角度来完善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8]山东省旅游局的窦群强调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将旅游公共服务纳入具有法定执行力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是实现旅游目的地健康发展的核心技术环节。[9]

省市的旅游公共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热点省市和热门风景区。据统计,已有涉及33个省市的文献研究。其中桂林、浙江、广州有三篇以上的研究成果,而张家界、丽江等风景区也有两篇以上的相关研究。广州和北京的研究文献分别从亚运会和“一日游”角度进行了公共服务供给、管理的探索。

3、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最早的研究要数李爽2008年的博士论文《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通过对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设计的分析,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分析的概念模型,详细地探讨了旅游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机制、市场供给机制和社会供给机制等三大供给机制,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应用分析。李建中等探讨了第三部门在节事活动中的对旅游公共服务政府供给的弥补作用,从加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合作、培养社会公民的公益服务意识、发展民间旅游公益组织、拓宽筹资渠道等方面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的第三部门参与供给。[10]叶全良、荣浩分析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存在的路径依赖及其对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挑战,提出通过路径创新来突破制度变迁的路径约束,构建有利于实现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11]

4、旅游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

余斌在硕士论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中就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的职能设计了问卷,提出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中的八个职能:行政组织支持、政策法规与规划、财政金融支持、公共信息服务、旅游人才供给、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便捷服务、旅游监管保障。阚如良等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是政府主导战略的发展方向,需要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12]廉湘在政府职能转变、旅游公共服务的多元生产模式等因素下,重新设计了政府组织结构,便于更好地推动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13]熊元斌等探索了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作为,从供给者、生产者、消费者三个角色转变的得到体现。[14]

5、其他方面

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研究中,有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评价,有研究360度绩效评估在旅游公共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也有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方法进行评价研究。而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视角多集中在近期比较热门的智慧旅游、物联网、数字城市等技术方面。

四、结论和启示

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17篇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从文献数量来看,还没达到真正的研究高峰期。与旅游研究的其他领域相比,旅游公共服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其次,从文献作者来看,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真正的学科带动效应还不明显。而且研究者大部分来自高校,来自实践第一线,在旅游公共服务中占主导地位的政府(行政)部门的研究比较欠缺。第三,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的研究目前都比较缺乏;对于政府、非营利组织、相关企业等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协调配合以及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等,也涉及不多。另外,目前国内一些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许多地方的经验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总结与传播,这些实践还未有力推动理论的突破,这都有待于研究者帮助其归纳与提升。[15]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朱亮.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J].旅游论坛,2009(6)883.

[2] 李爽等.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理论参考,2012(9)36.

[3] 徐菊凤等.旅游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4] 李爽,甘巧林,刘望保.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理论框架的构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5)10.

[5] 吴必虎.泛旅游需要更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J].旅游学刊,2012(3)4.

[6] 高凌江.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0).

[7] 窦群.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J].旅游学刊,2012(3)5.

[8][10] 李建中,李爽,甘巧林.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研究[J].社会科学 2009(10).

[9][11] 叶全良,荣浩.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12(2).

[12] 阚如良,詹丽,梅雪.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4).

[13] 廉湘.政府组织结构设计―基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组织设计变量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5).

[14] 熊元斌,常文娟.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作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1).

[15] 刘德谦,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一点认识[J].旅游学刊,2012(1)3-4.

【作者简介】

旅游会计论文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流

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非常相似:3年半在高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在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实习,成绩合格者即可毕业,有些高校,实习时间加长为8个月或者缩短为4―5个月,这在培养模式上没有质的变化。这可概括为:“3.5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0.5年在旅游企业实习” 培养模式,简称“3.5+0.5”培养模式。

1.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可从4方面考虑:社会、高校、学生、企业。社会,社会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监督力度不够。高校,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理解不一,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学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太关注。几乎没有几个考生是在详细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后而选择这个专业的。企业,企业(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培养模式基本是漠不关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可对本科生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分流”培养模式。即对一进高校的本科生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使其适应旅游企业的工作(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实践型培养模式);另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增强研究旅游实践的能力,为旅游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理论型培养模式)。

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新培养模式的创建

2.1实践型培养模式创建

实践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的利益(如图一所示),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与企业影响是监督,学生对社会是回报,学生需要花精力、时间、金钱向高校、企业学习理论、实践知识,同时,高校、企业应该对学生进行考核;还有,高校与企业间应该有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实践型培养模式较复杂,说明如下:

图一:实践型培养模式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实践型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借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Dewey)、克伯屈(Kilpatrick)等人的教育理论来教学,因为这种教育学的兴起是为了培养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产生的。这与我国现阶段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很相似,借鉴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经验,能使实践型培养模式有坚实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弥补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不足――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校的特质,可能能使实践型旅游人才更加完美。

第二,考虑到高校与企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培养模式: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一学年都开设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理论与实践一起“修炼”,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并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在学期的上半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在此时进企业学习实践知识;在这学期的下半部分时间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与学习实践知识的学生“对调”,本来学理论的学生去学实践,本来学实践的学生去学理论,一学期结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一次。接下去的第二学期,与第一学期培养方法类似,只是第二学期的考核是对这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的总体考核。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最好能直接用于实践。学生去企业学习实践知识,最好由经验较丰富的师傅引导,一位师傅最好带3个左右的学生。

除了完成最重要的三门必修课外,实践性人才还应该具备一些实用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了解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对今后的发展有利,所以学校还应该上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

还有,实践型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是为旅游企业服务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适应旅游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上,他们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应该偏重于企业管理的知识。学生具体的课程安排见表一。

表一:实践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⑴、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英语(一)⑵、政治⑶、计算机(一)⑷、体育(一)⑸ ⑴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可选用李天元编写的《旅游学》⑵学习英语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⑶学习教育部规定的5门政治课⑷学习计算机课程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⑸学习体育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

第二学期 饭店管理(一)⑹、礼仪学、旅游法规、政治、英语(二)、计算机(二)、体育(二) ⑹带“”的课程是最重要的必修课,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下同

第三学期 饭店管理(二)、会展研究、旅游会计学、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行社管理(一)、旅游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英语(四)、政治⑺、体育(四) ⑺选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行社管理(二)、旅游选修课(一)⑻、导游基础、旅游英语(一)⑼、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⑻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这五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⑼旅游英语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一)、旅游选修课(二)、旅游英语(二)、旅游统计学

第七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二)、毕业论文⑽、职业生涯规划 ⑽完成一个实践个案研究,5000字左右

第八学期 无⑾ ⑾不安排课程是为了有时间找工作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一般安排在晚上,以方便学生有时间上课,学生可在第三至第七学期选这类课,一般有三个学期的课程。2.应该多鼓励学生考一些资格证书,如饭店领班资格证、导游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

2.2理论型培养模式创建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的利益(如图二所示),和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同,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有监督的责任,学生学成后回报社会,学生花精力、时间、金钱在高校学习理论实践知识,高校有传授学生知识、训练其人格的义务。对于理论型培养模式,还有两点补充说明。

图二:理论型培养模式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利益关系图

第一,理论型培养模式不但需要借鉴教育学家赫尔巴特(Herbart)的教育学理论,还要借鉴文化教育学的教育理论。虽然这两派的教育学理论本生就存在冲突,但是融合它们的优点就能使培养模式发挥大作用。这两派教育学理论都有很强的思辨气息,这对旅游学科范式的研究大有裨益。当然,加强对实践研究方法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它能弥补理论型学生时间投入不够的缺陷。

第二,理论型培养模式除了注重对学生有研究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专业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增长。作为一个立志从事理论旅游研究的学生来说,对旅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培养,可能比研究能力更重要。旅游学的知识更新很快,一般是5―8年,旅游研究方法是随着旅游研究的观点而变化的,更新速度也较快。而学生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一旦产生,却可能保持很长时间。旅游理论研究者没有十年时间的勤修苦练是不太可能出成果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很有可能经历观点和知识的变革。而在变革中,只能依靠研究者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才能使学生积极的迎接变革,并在变革中不断成长。

所以理论型培养模式,更接近于传统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是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传统理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都已经是成熟学科,而旅游学科还处于“青春期”),课程的设置等可能大致与理科课程设置类似。具体的大学课程安排见表二。

表二:理论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一)⑴、高等数学(一)⑵、哲学概论、英语(一)⑶、政治⑷、计算机(一)⑸、体育(一)⑹ ⑴旅游学概论,学习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申葆嘉老师1996年发表于《旅游学刊》上的4篇文章――《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至连载之四)以及由他主编的《旅游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与1―4章的内容

⑵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⑶⑷⑸⑹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应课程安排的要求相同

第二学期 旅游学概论(二)⑺、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政治、计算机(二)、体育(二) ⑺旅游学概论,第二学期学习谢彦君老师于2004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以及张凌云老师在2008年―2009年发表于《旅游学刊》的3篇论文:《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与概念综述》、《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和他在《旅游科学》上于2008年6月发表的论文《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和论文选题的特征》

第三学期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语(三)、政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线性代数、英语(四)、政治⑻、体育(四) ⑻选择两门政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调研实践(一)⑼ ⑼调研实践课程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应该保证学生有时间去实地调查,以便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课程有两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企业管理学、考研辅导⑽ ⑽考研辅导课程包括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最好有专业的辅导老师上课,一直持续到大四上学期

第七、八学期 毕业论文⑾、调研实践(二) ⑾有一定水平的论文,2万字左右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的课程安排要求相同。

3.小结

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的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后,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新培养模式。虽然旅游的发展大体需要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人才,但是社会还可能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在管理学人才中,有一类人研究介于实践与理论之间,他们为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发挥着自己的能量。战略管理之父安索夫(Ansoff)就是代表。安索夫致力于弥补实践和理论讨论的鸿沟,通过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用技术评估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填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1]。所以新培养模式还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然,新培养模式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可操作性未知。本文仅仅希望新培养模式能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茁壮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旅游会计论文篇4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wWW.133229.COM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习总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1]杨尚英,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与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9.6:200-201.

旅游会计论文篇5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 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的增长,既依托于旅游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旅游教育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本科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中,“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开发、规划的一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可以初步从事相关的实践工作。

由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与我国高校重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手段是相对应的,具有积极意义。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习实践、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加深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提高学生素质。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特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专业化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旅游规划相关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格式和事项,能够熟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步骤和内容,并能使用相关应用软件进行作图,可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旅游规划工作打下初步基础。所以说“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若想掌握上述能力,知识范围则要涉及地理、历史、城市、交通、建筑、市场、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这就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综合性,涉及多学科领域,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市场学”、“城市规划原理”、作图设计等课程内容息息相关。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前后教学计划安排的不合理,并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间内容的交叉和重复问题,只重视课程内部的衔接,而忽视了课程间的关系。

2.任课教师师资队伍薄弱

旅游规划涉及范围很广,需要的规划人员应具备有旅游、市场营销、区域规划、建筑、交通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而目前课程的任课老师主要来自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等专业,缺乏跨专业知识,使得教学层次受到限制。多数任课教师参与旅游规划项目较少,实务经验缺乏,这就必然会影响教学水平。

3.实践教学比例过小,教学方法单一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费、时间、教学计划等限制,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环节难以开展,即使安排了少量的实践课也只是在附近的景区作一些简单的资源调查评价、市场调查等基本工作,真正让学生提高能力的景区产品开发设计等工作,则较难实现,这就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

4.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许多学校还是主要采用闭卷理论考试的形式,缺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这种评定方式造成学生只注重分数,特别是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对实践活动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程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和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这三方面问题,对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进行探索,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关系,力争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理论联系到实践案例中去,在实践教学中又能把所学的理论联系到实践中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根据各个学校课程设计不同而做出调整。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所做出的课堂内容体系安排如下表所示:

实践教学内容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区的空间布局设计、形象设计及项目设计,还包括制图等实践内容。任课教师通过案例讲授相关理论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分析,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再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巩固理论方法的掌握。

2.教学方式的设计

(1)课堂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应更多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多采用案例教学。任课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引入一些成功的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馆等途径,让学生对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实例进行直观的学习。任课老师可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加以分析和点评,从而促使学生开拓思维方式。

(3)实践教学方式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实地调研。选择某一个具体的旅游地,让实践小组分别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评价等工作,并为后续的资源开发和形象设计打好基础,有课题的任课老师,更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课题中的资源考察、资料收集等具体工作;二是实训教学。大力提高教学硬件水平,完善实验室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撑,开展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训教学,让学生突破技术关,初步掌握规划制图功能,进而结合前期实地调查案例,进行地图数据化、功能分区设计及规划图件绘制等工作。

四、结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中资源调查、资源评价、市场分析、形象设计、功能分区、 图件制作等工作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只有重视和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建兵.“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以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85-88

[2]严少君,俞益武,方躬勇.旅游规划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111-112

[3]王计平,方田红.“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9(18):96-98

[4]吴艳如.《旅游规划》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106-108

旅游会计论文篇6

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即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指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如语言、服饰、民间艺术、宗教等)以及社会生活质量(如家庭结构、性别色、社会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到目前其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已经相对成型。国内在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领域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之初基本处于定性描述阶段,近十年来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量化研究。本文在运用专业文献软件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展现我国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论文专业分析软件noteexpress和bibexcel进行文献分析。主要运用文献计量软件对选定的样本论文的作者、关键词、篇名,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和关联分析。样本论文来源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旅游”为篇名,以“社会文化”为主题进行检索,然后对每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其为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的文章,共计85篇。

研究主体及其案例地选择

研究主体。论文所指的研究主体是指从事旅游社会文化影响领域研究的作者。通过对样本论文作者所在区域及机构情况的统计结果看,我国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机构及其所在区域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北京、陕西、广西、安徽等省份。这些省份的高校资源都比较丰富,且旅游业也较为发达。居于前三位的北京(占14.12%)、陕西(占11.76%))和广西(占9.41%)都是旅游发达省份。这说明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与旅游经济发展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性质看,高校是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核心阵地。从其学科背景看,地理学、管理学是主要学科。对样本论文作者信息进行统计可知,本领域的研究主要学者其学科背景以地理学为主,占到35.3%;其次是管理学,占总数的18.8%;此外社会学也占一定比重。

实证研究地域。西部地区是学者们常选择的案例地。旅游业的发展在给这些地域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因此而受到很多旅游学者的关注。根据对样本论文的统计结果,国内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的地域集中在广西、陕西、安徽、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其中广西(占13.64%)位居榜首,陕西(占9.09%)次之。

主要测量指标及量化分析方法

主要的测量指标。当前大多数学者是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进行相对宏观的研究,也有少数学者就社会文化变迁中的某一特定方面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对85篇样本论文量化分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者们使用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十七个方面:建筑、历史遗迹及文物;服饰;语言;工艺品;风俗、节庆;生活方式/习惯;好客秉性;文明礼仪及道德素养;信仰;人际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生存环境;本地形象和名声;居民自豪感;受教育水平;文化活动、交流;文化资源商品化、庸俗化甚至虚假化。综合来看,国内学者所用指标基本上都是在借鉴lankford s(1994)、ap j.和crompton(1998)的基础上加以调整的。可以说,在旅游影响评估研究领域lankford s、ap j.和crompton的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最大。

主要的分析方法。20世纪初以来,国内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正逐渐由定性研究为主向注重量化研究过渡。近十年来模糊综合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法、方差分析、多层次灰色评价、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分析法在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但截止到目前,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仍然是研究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最基本方法。

现阶段,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再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已经成为主流。李志飞(2006)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家族山区为例,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所获数据进行频次分析,从而得出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相关结论。刘迎华与朱竑(2006)以广东海陵岛闸坡镇和海陵镇两镇为例,运用频数分析、标准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交叉联列表分析等方法比较探讨了旅游业发展对于两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宋振春和陈方英(2008)以泰山为例,通过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探讨了旅游地居民的感知。戴林琳和盖世杰(2011)以京郊江水河村和长哨营村为案例,运用因子分析探讨了两地居民对同类节事的感知差异,并阐释了乡村节事应用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李燕琴(2011)以内蒙古边境村落室韦为例,应用单项量表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及李克特5级量表定量地测量了旅游地居民的幸福感及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评价模型在旅游影响研究中应用日趋广泛。卢小丽与武春友(2008)将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应用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之中,设计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居民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进行测量,并以九寨沟为例给予了说明。吴忠军与周密(2009)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因子分析等,以广西三江程阳八寨和湖南通道皇都侗寨为例定量分析侗族旅游村寨歌舞的变化。谌莉、杨兆萍及董国涛(2009)引入多层次灰色评价法,构建了旅游对喀纳斯村图瓦社区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打分和当地居民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灰色分析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也开始被引入到研究中。戴林琳和盖世杰(2011)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研究》一文。文章以北京长哨营村为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测度了居民参与度、居民的节事影响感知(包括成本感知和收益感知)、居民支持度之间的关联程度。

转贴于

从样本论文所得出的结论看,多数论文发现旅游地居民对社会文化正面影响感知较负面影响感知深,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且学者们所选研究区域也大多处于旅游发展期有很大关系;其次,居民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总体差异不大,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旅游发展过程中,居民的参与程度和对旅游开发的支持度有很高的相关性。

研究述评及展望

研究述评。总体来看,国内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用,研究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众多借鉴。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现阶段国内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量化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处于不同旅游发展阶段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量化对比分析。通过对样本论文实证研究地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地方中80%以上处于旅游发展的“参与期”和“发展期”。而对于处于其他几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地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这样的结构既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全面地剖析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同时,这一领域的对比分析也相当有限,多数文章仅停留在宏观层面的分析,对于问题的深入探讨还很缺乏。二是相关指标体系和理论架构还有待完善。当前,可以说国内旅游地社会文化量化研究还没有一套较为公认权威的指标体系,虽然有些学者探索性地构建过一些指标体系,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现阶段研究者们所有指标还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稍作改进。这种情况下,学者们的研究基本是独立的,缺乏可比性和系统性,这非常不利于该领域理论系统的架构。三是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还需深入。尽管近些年,频数分析、相关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法、方差分析、多层次灰色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参与式快速评价等量化分析方法在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得到应用,但数量很有限。并且在有限的定量研究中还存在宏观地描述问题多,深度分析问题少;理论分析多,数据分析少;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简单等问题。

旅游会计论文篇7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旅游业;理论;实践;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6-0120-05

随着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生产过程的劳动安全保护等以及SA8000认证的实践,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企业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愈发得到重视。“尽责旅游”、“善行旅游”、“公益旅游”、“社区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等旅游理念或旅游产品也相继吸引旅游企业的关注与参与。旅游企业自身对CSR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企业,尤其是上市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提高,CSR渐次演化成为一种市场机制。如2011年《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京,成为我国旅游企业首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政府对CSR的兴趣与参与程度也有所增加,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CSR的领域也随之拓宽,如2011年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呀诺达景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出“善行旅游促进遗产保护与人的发展”项目。可以预见,未来的旅游企业必将在自身发展与在社会责任的结合上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对近些年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的关于旅游业CSR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旅游业中的CSR研究特点,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CSR研究综述

自1953年美国学者Bowen首次给出商人社会责任(Businessman Social Responsibility,BSR)的明确定义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开始显现(Carroll,1999)。20世纪中后期,伴随北美新大陆经济的急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单一追求利润的商人和企业家开始逐渐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弱势群体(唐更华,2008),而学术界也开始深入研究CSR问题。研究的视角包括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等,在具体的实践应用研究中,运用到的理论范式主要有企业公民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等(禹海慧、曾鹃,2010),还涉及公司治理理论、责任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CSR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董进才、黄玮,2011)。(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商人社会责任定义研究阶段。研究者认为,CSR是企业应为谋取社会利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这时更强调将企业家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简单地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商人的伦理观和价值观。(2)20世纪70年代初期,CSR研究初步成型。Davis指出,CSR是指企业在法律要求之外、从社会利益角度出发的一系列行为(Davis,1973)。此时的研究为CSR增加了一个新的分层——法律责任。(3)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CSR-CSP研究鼎盛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开始逐渐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绩效(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以下简称CSP)结合起来进行思考,Carroll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CSP三维模型——企业社会责任观、企业社会响应观和企业社会价值观,并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企业自由决定的责任(Carroll,1979)。他的定义得到了之后绝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研究相对减少了许多,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范畴。尤其是对CSP的模型构建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Wartick和Corhran的研究,他们指出,企业社会绩效是企业社会责任准则、社会响应过程和企业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政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Wartick,Cochran,1985)。此时,许多学者认识到在实践过程中CSR的内涵必须以原则或准则形式加以阐述。(4)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应用研究,研究范围更为广泛,研究内容更为丰富。Carroll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CSR的模型和定义,提出了CSR“金字塔”模型(见图-1)(Carroll,1991)。Lantos提出了由道德性责任、慈善性责任和战略性责任组成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Lantos,2001)。Schwa~z和Carroll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此前的“金字塔”模型进行更新,提出Ic(Intersecting Circles Mode)模型(见图-2)(Schwartz,Carroll,2003)。该模型得到了包括企业主和公司经理在内的实践者的广泛认同,并称这个理论的提出使他们能够根据组织资源状况和组织价值观去履行自己所认为的最具有意义的社会责任。Jamali则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3+2”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强制性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性的社会责任(自由决定的策略性责任、自由决定的慈善性责任)(Jama一1i,2007)。

二、旅游业中CSR研究综述

(一)对旅游业CSR的基础理论性研究

Holloway认为,CSR不仅仅是组织对于投资者及顾客的责任,还应包括对社会他人的责任(Holloway,2004)。Joan指出,CSR之所以受到关注是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运动有着必然联系.他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的泰国普吉岛旅馆业为例,认为他们在灾难应对中的表现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CSR的承诺,但是,管理者需加大力度去缓解商业营利和更多的慈善活动之间的紧张关系(Joan,2007)。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旅游业特点对CSR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冯守宇(2009)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着重探讨了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并试图用经济学、社会学视角阐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汪勤(2008)系统研究了中国旅游饭店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现状以及提升对策。夏汉军(2009)结合旅行神企业实际,集中对旅行社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何立萍(2009)提出,面对金融危机,作为旅游企业应如何进一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树立好旅游行业形象。叶奕、王烈炎(2011)以青海旅游业为例,强调旅游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创造利润促进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游客、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国内一些学者就CSR在旅游企业中的具体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研究。过伟炯分析了影响乡村旅游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四个重要因素:国家政策方针、乡村旅游企业自身、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业特性,构建了乡村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过伟炯,2010)。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些学者积极尝试定量及评价研究方法,如高建芳(2008)运用卡罗尔的利益相关者一责任矩阵对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设计了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苏志平(2010)采用AHP法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与各类指标的判断矩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二)对旅游业CSR的实践导向及应用研究

1.CSR的实现机制。王荣红(2007)针对民居客栈经营者对主体利益相关者存在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m构建丽江古城民居客栈经营者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包括构建外部监督体系和内部自律体系。与此类似,沈中印、王军(2011)在分析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其演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合作可能性或威胁可能性的因素,并给出了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建立健全旅游企业的自律和他律体系。苏志平、顾平(2010)提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是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关注员工权益、恪守诚信经营、引导旅游者行为、发展生态旅游、构建绿色供应链、推广循环经济以及行业标准认证是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途径。郭剑英(2009)阐述了旅游企业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环境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应从明确旅游企业、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关系、引导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旅游企业文化的培育、推进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以及完善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谷慧敏等人将企业社会责任分成由顾客、当地政府、特殊群体、社会舆论和社区等承担的基础型社会责任和由业主和员工承担的升华型社会责任。这两类社会责任都是通过“动机-认知-行为-结果”的机制来实现,升华型社会责任的动机复杂性决定了其实现的难度较大。与一般企业相比,饭店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国有饭店首先注重关注和解决员工就业,而民营饭店首先注重给业主带来回报;二是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作为对外交流平台和“形象窗口”方面,特定类型的饭店要比一般企业承担更多和更特殊的社会责任(谷慧敏、李彬等,2011)。李彬、谷慧敏等(2011)以制度理论为视角,通过对404家旅游企业高管的调研,对制度压力(规制、规范和认知)作为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前因变量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度压力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规范压力最大,认知压力次之,规制压力影响的统计结果不显著。政治关联在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越大,越容易导致企业政治关联行为,而规制压力正相反。李彬、谷慧敏等的研究与前人相比更加深人而具体,且注重实证研究,在国内旅游业CSR领域的研究中独树一帜。

2.CSR管理。于丽丽(2005)提出,旅行社社会责任的承担,除了社会制度和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旅行社的自律意识。而旅行社的社会责任观念的建立,既体现在旅行社企业的管理文化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旅行社的管理者的社会责任观念上。童绍茂(2009)对国外知名饭店集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进行了描述。蒋术良(2009)对酒店社会责任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不同星级酒店、不同盈利能力酒店、不同所有制酒店以及不同成长阶段酒店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检验和分析,并提出政府调节和干预管理、行业规范提升、酒店自律、社会评价与舆论导向四个方面的措施以强化酒店社会责任管理。秦绍林(2010)认为,旅行社应通过实施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文化构建、行为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创新,提高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品位,促进旅行社自身发展,构建和谐旅游环境。褚倍(2009)充分论证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并在诠释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的基础上,探索旅游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途径。

3.CSR与消费者。Helena(2010)将企业社会责任整合进忠诚计划中,认为社会责任忠诚计划应涵盖联合捐赠、环保计划和以人为本计划,这些计划又包括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旅游供应商和游客之间的心理上的和情感上的双重联系。唐慧(2011)根据消费者对饭店社会责任的评价来研究饭店社会责任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认为饭店社会责任包含慈善责任、员工责任、顾客责任、社区责任和环保责任五个因子,饭店社会责任和饭店能力是消费者产生购买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吕英、李亚兵等(2012)则证明了旅行社在游客责任、环境责任、旅游目的地社会和文化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沈鹏熠(2012)也论证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度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田志龙、王瑞等(2011)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态度(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信任和企业评价)在家电、旅游、食品、鞋服、金融和数码6个行业几乎不存在行业差异。

4.CSR与信息披露。杨江伟(2008)结合当前国外披露模式,构建出适合我国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可行模式及指标体系。并借助虚拟的“旅游卫星账户”技术平台,提出建立“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卫星账户”构想。胡淑琴(2011)则计算出了我国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通过实证统计分析找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王清(2011)在理清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上,分析我国旅游饭店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国内旅游饭店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对策。

5.CSR与企业绩效。贾永峰(2009)运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理论,以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内容为视角,分析我国上市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并与国外上市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比较。杨玲玲(2010)选取旅游上市公司2001-2008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实证得出旅游上市公司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总体上能够积极影响经济绩效。并提出推动旅游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建议: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肖和华(2011)以沪深16家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09年连续四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旅游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责任主要指标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社会责任的不同维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张钟方、赵君(2011)指出,当期社会责任指数与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前三期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与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也呈现正相关关系。

三、相关研究述评

在理论上,旅游企业社会责任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研究构建在金字塔模型、IC模型等为基础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之上,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细化,一些学者对影响因素与定量评价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从旅游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将是更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因为旅游者、企业管理者、政府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诉求和关注必然会有不同的评价。对不同组织类型、不同情境环境下的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对比研究也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民营与国有、大型与中小型、国内与国外等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差异也将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旅游会计论文篇8

一、从旅游规划设计1.0到旅游规划设计3.0

游规划设计1.0时代,从1985年到1998年,属于资源导向的规划设计阶段,此阶段的旅游产品规划设计是基于旅游地的资源条件而来,基本属于大众观光型旅游产品。大部分的旅游规划设计工作由高校和科学院专家学者完成。

旅游规划设计2.0时代,从1999年到2008年,属于市场导向的规划设计阶段,此阶段的旅游产品规划设计是基于对客源市场的需求分析而来,大多属于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此阶段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呈现外资咨询机构与国内科研学术机构、民营机构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民营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始崛起。

旅游规划设计3.0时代,这是老猫推测的即将进入的一个全新的旅游规划设计时代。从这个时代开始,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主体将由设计师为主转向设计师与游客共同参与,游客从单纯的旅游产品体验进入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解决单纯由设计师设计旅游产品造成的“众口难调”问题。自此,将开创一个个性为王、动态更新的旅游规划设计时代。

二、旅游规划设计3.0的概念

旅游规划设计1.0、旅游规划设计2.0、旅游规划设计3.0都是老猫根据中国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特点制造出来的概念词语。它从来就没有所谓的定义,有的只是不同代级之间各自的特色。

在老猫看来,旅游规划设计1.0是启蒙文化,开创了聚众时代,旅游规划从无人关注到炙手可热。旅游规划设计2.0是大众文化,开创了群雄逐鹿时代,越来越多的单位和机构参与进来,旅游规划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而旅游规划设计3.0是个性文化,将开创一个全新的个性时代。无论你是专家还是草根,无论你是设计师还是游客,在旅游规划设计3.0的时代,都将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旅游规划产品能够根据你的兴趣、爱好、需求、性格、知识等组合单元,构建出一个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平台,烙上鲜明的个性特征。

旅游规划设计2.0解决的是一个话语权重新洗牌的过程,它就像法国大革命,民众的需求受到关注,不同的机构都参与到旅游规划设计中来。旅游产品的丰富使得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产品设计的话语权从设计师转向游客。游客不再被动地去接受旅游产品,而是设计师迎合游客的需要去设计旅游产品。

新的旅游规划设计3.0时代,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话语权,而是要成为旅游产品设计的一员。设计师提供一个产品设计的平台,游客参与进旅游产品设计中。在3.0时代,一个旅游区就如同一个网络游戏平台,每一位游客都是一个游戏参与者。在特定的区域内,游客可根据自身的喜好与知识特点,自由设计旅游产品。

三、旅游规划设计3.0的特征

旅游规划设计的特征体现为以下三点:

1、个性为王:

旅游区提供良好的个性化设计平台,成为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比如在一个景区的雕塑区,每一位游客都可以自由地去设计自己的雕塑产品,然后打上自己的标签供其他游客鉴赏。游客可以改进其他游客的创意产品,也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进行更新,如同网络游戏练级一般不断提升自己产品的吸引力。用户所需要的表现手法、色彩、主题等元素均可以由用户自由设置。

2、参与体验:

具有良好的人性化游客参与体验平台,游客自主设计的产品能够更好的体现用户需求。游客不仅是体验者,还是设计者和改进者。

3、模块定制:

具有良好的模块定制功能,旅游区可以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区供游客去在一定的主题下自由发挥,将各种设计元素自由整合,游客甚至能够通过网络终端平台来定制自己的作品。

旅游规划设计3.0的平台将是以微单元(即个体游客需要)构成,用户完全自主创建自己需要的参与体验模块,平台将根据用户需求,能够将这些参与体验元素进行完美整合,最终聚合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这样的平台,将是更精准、更智能、更个性的,平台上所有的参与体验元素完全由游客自己控制及整合,旅游区平台只提供技术支撑和完善服务。

四、旅游规划设计3.0将重新改变旅游区营销

1、精准营销

旅游规划设计3.0是个性的时代,也使得游客更加精准,旅游区宛如一个网络游戏平台,吸引对这个游戏主题感兴趣的特定游客,旅游区对游客的定位更加精准。比如当一个旅游区提供了雕塑产品设计平台,对雕塑感兴趣的游客就会自然关注,针对如此一批用户进行营销,那样更能体现旅游区与游客的对接。

2、全员营销

旅游规划设计3.0会变成一种全员营销的模式,参与者与旅游区共同获利。设计展示平台的提供,使得专家和草根都可以参与进去,使得旅游产品设计更加平民化,游客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创造能力。旅游区可以利用游客创造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游客可以从自己设计产品为旅游区增加的旅游收益中分红。谁能更好地利用创造能力和营销资源,谁就是赢家,谁更懂得合作与速度,谁就是胜利者。

3、口碑营销

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无论是喝茶闲聊,还是举杯论酒之时,都或多或少谈论着自己喜欢的体验产品。而良好的游客体验,便是游客行为的偏好,旅游规划设计有着良好的游客体验与游客参与习惯,它将是未来游客谈论最多的要点,实现口碑营销。

五、旅游规划设计3.0带来的革命性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规划设计3.0特征的旅游区出现,它既是体验场所又是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极大满足了游客的表现欲,将获得大量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它也将慢慢培养一批新生游客的参与习惯,使旅游区产品真正实现动态滚动更新,提高游客对旅游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将取代单纯由设计师设计旅游产品的大集会类型旅游区,而改由游客自己选择旅游产品的设计方式,真正实现游客导向的旅游产品设计,而旅游规划设计3.0的个性化将是游客最喜爱的方式。

因此,旅游规划设计时代真正能够赢得游客青睐的旅游区开发模式,一定是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和信息的聚合而构建的网络游戏式旅游区开发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设置、人性化的设计、良好的互动平台、简单易用的游客参与设计模块等游客参与体验的核心元素,基于用户需求的旅游产品开发才是旅游产品的大趋势和大未来。

上一篇:公司会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成本管理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