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8 09:53:2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1

1.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人员应掌握会计、管理、税收、相关法规等多种专业知识及与经营活动相关的业务知识,以保证内部审计质量。现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是从财务部门调来,缺少专业的审计知识,不熟悉具体的审计流程,综合业务素质不高,识别风险、判断正误能力较差,大都以手工查账为基础,适当运用抽样技术,根据主观标准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容易遗漏重要事项,形成审计风险,无法出具有效的管理建议,制约了内部审计在管理中的作用,导致组织价值增值难以实现。

2.内部审计计划不够完善

国有企业审计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方面存在问题,未能突出审计重点,未能适应评估固有风险并随之修改相应的内部审计计划,未能确认与异常交易相关的高风险领域,审前缺少审计计划,未能编制出合适的内部审计计划或是墨守成规,对往年内部审计计划不作修改就加以运用。

3.内部审计结果实施不到位

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结果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没有建立如何完善制度,导致同样问题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反复出现,甚至对内部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不能做到“宽严适度”,有的干脆不了了之,使内部审计地位和权威受到了影响,审计成效得不到体现。

二、国有企业以实施内部审计推进组织价值增值的具体措施

1.国有企业高层重视并保障内部审计实施的独立性

国有企业高层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为了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加大对本企业的监管力度,成熟的国有企业应专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使内部审计部门拥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权限,使内部审计工作尽量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内审能有效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建立内部审计质量保证制度

内部审计质量是内审工作的生命线,内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对发现的问题查深、查透、查实。建立内部审计责任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合理分工,从制定内审计划、编制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底稿、审计签证、出具审计报告到归集审计档案等实行全程质量管理,确保内部审计的高质量。

3.注重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升,推动内部审计健康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学识内审人员队伍,是完成内审工作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审计力度,实现内部审计的防弊兴利和增值的管理目标,达到“建一流内审队伍、创一流内审业绩”的目标。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主动参加业务培训,调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处理业务的政策水平和应变能力,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4.制定并完善内部审计计划,严格履行内审程序

为更好地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国有企业应制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制订了《内部审计人员守则》和《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图》,年初制订好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拟订内部审计方案,下发内部审计通知书,按照计划开展内部审计的现场审计工作,草拟审计报告初稿,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与企业高层及时沟通,探讨解决方案,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制定管理建议书。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进行整改跟踪核查。

5.突出内审重点,不断显现内审工作成效

在日常内审工作中,内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项目前需要经过调研阶段,调取与内部审计相关资料作为制订内审方案的参考依据。内部审计开始后,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分析,根据其内部审计情况,制订被审企业的审计重点,排除重复审计项目,减少了内部审计资源的浪费和内部审计工作量。内审人员在工作中碰到的难点和疑点化大力量应进行研究,互相帮扶和排解,使内审工作做到了“精、准、快”,例如通过突出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内部审计,着力从深层次发现其重大经营亏损,资产运营质量较差,内控管理机制不规范和内控制度、经营决策失误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上提出可操性强、具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只有抓住重点,内部审计工作成效就会不断显现。

6.重视内部审计成果,提出整改措施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并按内部审计结果和管理建议得到整改落实是非常重要,例如内部审计中所发现的内控管理、合同与项目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处理以及薪酬福利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若发现后不加以纠正,容易造成企业管理失控,导致国有企业资产浪费和损失。只有督促国有企业内审结果的实施,建立和健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并执行到位,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提升管理水平,堵塞管理漏洞,才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推进组织价值增值。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加强监督,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是内部审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增强有效监督和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内部审计部门的服务是通过监督来实现的,因此自觉地把内部审计工作置于企业经济发展大局之中,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把内部审计服务贯穿于内审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服务第一、整改为先的意识,从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和强化财务管控以及化解财务风险上为国有企业提出有针对性、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落实整改、规范管理、控制风险,推进国有企业组织价值增值。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2

[论文摘要]内部审计的生产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其职能作用的变化是随着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就会出现紊乱。世界各国企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充分依靠内部审计。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平等竞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论文摘要] 内部审计的生产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其职能作用的变化是随着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就会出现紊乱。世界各国企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充分依靠内部审计。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平等竞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必须用新思维、新视角审视内部审计。现代企业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当好企业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应将工作的重点转向经营审计;改变审计策略,采用积极参与、合作的审计方式。 [论文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 [论文] 当前;我国审计界正围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强化内部审计的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对此,笔者谈谈粗浅的看法。一、用新思维、新视角审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它是适应经济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又伴随着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及经济体制等环境变化而发展的,其职能作用的变化也以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为转移。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就会出现紊乱。纵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不难发现,企业的内部审计结构都十分健全。以美国通用公司为例,它是一家集航空、发电、动力、电子、医疗设备、工程塑料等诸多领域于一体的跨地区、跨产业、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企业,利润多达几十亿美元。它除了高度集中人事任免权和财务管理权以外,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充分依靠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依附于政府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高层次的国家审计监督在企业中的延伸而已,内部审计对国家的这种依附不仅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运行,而且也限制了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这个新环境下平等竞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若不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因此,必须抛弃把企业内部审计当作国家审计的延伸和在企业里的代言人的观念,树立内部审计独立自主的观念,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起对所有权、经营权约束和服务的内部监督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使法人化的企业承担的责任由财务责任变成资产责任、产权责任及资本责任。而内部审计的目标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即由监督财务责任转变为监督资产责任、产权责任及资本责任。审计功能也将随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发展、深化。一是严肃财经法纪,促使企业遵纪守法;二是对资产、产权及资本的监督;三是维护所有者权益,保障资本保值增值。审计功能的这种深化,其实质是由查错防弊的防护性功能发展到献计献策、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性功能,这是审计功能的一个重大飞跃。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对策鉴于我国目前审计从业人员数量不多,水平又参差不齐,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有限,与新经济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实际,我们除了强调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 [论文摘要]内部审计的生产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其职能作用的变化是随着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内部审计,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就会出现紊乱。世界各国企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充分依靠内部审计。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平等竞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质量以外,更应该进一步更新内部审计观念,营造开展内部审计的良好环境,不断开拓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思路,尤其是借鉴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的理念和方式,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并要求将所提建议当作本部门的服务产品竭力向企业最高领导者推销,以达到提高审计效果的目的。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学会参与式审计,即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力求与被审计者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共同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其潜在的影响,探索改进的思路与对策,当好企业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转向经营审计,实现市计内容的突破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发挥保护和制约作用,其工作的重点放在财务审计上。而这种审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3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管理效益审计;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财务收支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的概念

所谓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对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或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的审计、实行企业管理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等。财务收支审计是部分企业内部审核的一个概念,其在企业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财务收支审计能够详细的说明企业现金或银行存款手指凭证是否符合规定。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财务收支审计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审计方法,其所表现出来的审计特色是非常明显的。

在具体概述管理效益审计之前,对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有一定了解是非常必要的。管理审计是指审计组织采取特定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对管理现状进行评价,谋取改进管理。效益审计是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对生产经营、建设等活动的经济效益和设计效益进行审计。管理效益审计是由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共同构成的,促使其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计,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合理性、有效性。管理效益审计符合当下现代化社会的特点,相对于财务收支审计来说,更适合应用现代社会中的各个企业中。

二、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社会不断的进步,相应的各行各业都有所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不断的发展,应用管理效益审计来替换财务收支审计是一种必然情况。财务收支审计这种原始审计方法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当前各个企业的审计需求,而应用社会发展产物的管理效益审计能够有效的弥补财务收支审计的不足,为促进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必然性具体表现为:

1.概念上的层次递进性

从上文中对财务收支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概念的分析,能够看出财务收支审计中包含了管理效益审计的内容,但是不够具体和详细。而管理效益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充分的体现审计的作用。也就是说,从财务收支审计到管理效益审计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形式,将企业中审计工作更加细致化,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合理性。

2.管理层的需求发生了转变

在现代化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经济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够在竞争社会中站稳,并长远的发展下去。如此一来,企业内部各个管理环节加强协调、协作,充分的发挥管理的作用,调整企业薄弱环节,才能够促进企业不断的发展。因此,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来调整各个部分,最终才促使企业经营正常、稳定的进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也正是企业管理层需求发生转变的表现。因此,采用管理效益审计是一种必然情况。

3.财务审计自身发展的需求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社会进步、企业发展上,还更加具体的体现在工作上,其中,财务审计就是一方面。在我国发展的30年历程中,财务审计工作中所运用的审计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在不断的变革,不断的优化和改善,这大大的促进财务审计的发展。而财务审计自身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其源于企业发展的需求和本身的需求,才致使财务审计工作发展到今天,以管理效益审计的形式出现在各个企业中。

4.以往审计工作中已经表现出管理效益的特点

应现代化社会中各企业的需求,财务审计工作形成管理效益审计的形式是一种必然情况。这在以往的审计工作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了。在我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或其他企业中已经积极的借鉴发达国家管理效益审计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进行尝试,以此来探索管理效益审计的应用效果,这对于管理效益审计的形成及应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措施

审计工作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是一种必然情况。而要想真正意义上将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具体必要要条件。

1.强化外部制约机制

所谓强化外部制约机制就是为管理效益审计能够在企业中充分的发挥作用,需要制定能够约束管理效益审计机制,从而保证管理效益审计合理、有效的应用。强化外部制约机制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对管理效益审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管理效益审计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审计工作各个方面进行约束,及时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的过程中,依旧不会因审计工作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2)建立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建立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具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是能够得到国家审计机关内审协会的监督,促使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严格的按照制度进行工作。另一方面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立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制度主要是参考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建立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的做法,在我国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办法,为企业筛选合格的会计人员,为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创造条件。

2.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是促使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方向发展所需的条件。只有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才能够促使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独立运作,并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这样即便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能够有效的规划审计工作,而审计工作人员出色的完成相关的审计工作。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需要进行的工作是

(1)加强组织机构设置。通过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对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促使其能够独立运作,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规划、监督、控制。

(2)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人员作为审计工作的主体,其综合素质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影响较大,也间接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应用培训、教育等方式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3.提高实践操作质量

在现代化社会中,全面管理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企业中,为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除了在管理方面加强以外,企业还需要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将管理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够真正意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新思维呈现在企业当中,审计人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掌握,才能够利用新技术进行具体的审计工作。然而,在审计人员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加强新技术的实践操作质量是非常必要的,运用适合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将会大大的提高实践操作质量,促使审计人员有效的掌握新技术的使用为执行管理效益审计做好铺垫。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社会不断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此种情况下,原始的财务收支审计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了避免企业因审计工作效果不佳而导致经济效益受损的情况出现,将财务收支审计转化成管理效益审计,不仅不会影响经济效益,还会促进企业发展。然而,要想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发展,需要满足强化外部制约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实践操作质量这三个条件,才能够实现管理效益审计合理的、规范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忠强,王传英.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05(04).

[2]张小军.财务收支审计如何向管理审计延伸[J].中国审计,2008(14).

[3]王永华.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实思考[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

[4]李晓光.浅析目前企业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

[5]谭光荣.会计舞弊和内部审计对策――浙江宁波内部审计案例分析[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度全国“舞弊的防范与检查”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5.

[6]邵来吉,廖先平,王青松,李萍.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4

摘要:随着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广电网络集团的国际化,迫切地要求我国的新媒体和新网络实施重大的变革,以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集团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高质量管理方法。新形势下,广电网络集团需要内部控制理论提供制度保障,以提升广电网络集团的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广电网络集团的新媒体战略。

http://

关键词 :广电网络集团 内部控制 现状 对策

现在无论国家和企业都在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一系列的管理理论都被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电网络集团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要求,把内部控制这一理论运用到日常管理当中,极大地提高了集团的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内部控制首先起源于欧美,在欧美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由于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水平总体较低,不能盲目地使用内部控制理论,更不能把外国的经验直接套用在广电网络集团上,应该在我国广电网络集团的实际情况上合理利用内部控制理论。所以本文探讨了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发展问题,最终提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探索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现状

1.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相关概述

中国各省的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均由当地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国有控股大型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各省广电网络集团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工作量很大,并且要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不断扩展业务范围的同时还与其他大型国企展开合作,如移动、联通和电信。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加大,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管理漏洞频现,管理水平跟不上集团业务的发展要求,严重影响了集团的战略地位。面对内部管理问题,广电网络集团需要新的管理方法重整旗鼓,内部控制理论便被提出来,在管理层得到广泛共识,逐渐被集团内部认可并逐步得到应用。

2.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

(1)内部控制发展时间短,企业基础较弱。内部控制管理理论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及企业基础薄弱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内部原因。我国企业起步较晚,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总体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与外国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先进的管理理论基本起源于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在发达国家的各个行业被运用,已经变得很成熟。然而我国企业接触这些理论较晚,广电网络集团运用内部控制理论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尚处于发展阶段,这导致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不够成熟,与企业的总体结构不协调,需要进一步磨合。企业基础薄弱是广电网络集团现阶段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壮大企业经济实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我国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我国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广电网络集团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外部原因。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没有企业根植的土壤,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会发展得好。我国企业受制的因素很多,比如繁琐的官方文件,权利的过度压榨,企业之间凭的不是实力而是关系,缺乏公平的环境,审批一项权利需要经过很多程序等等,这都极大地削弱了企业的积极性。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环境受到全国大环境的影响,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简政放权,企业争取权益,外部环境就会变好。

二、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思想不到位,企业控制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思想不到位,企业控制体系不健全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出现的根本问题。广电网络集团如中国大多数企业一样,任何决策都由领导拍板决定,领导意志就是企业意志,民主思想得不到发扬,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企业员工思想散漫,没有积极性,规章制度就是一纸空文,这就导致内部控制思想得不到体现,企业意志不能很好贯彻,企业行动效率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控制体系没有得到健全,制度上不完善,领导和员工会钻空子,内部控制必然遭受很大的影响,没有控制思想和控制体系的内部管理就是一般散沙,根本解决不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反而拖后腿。

2.集团的内部审计不足

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不足是内部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三十年,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国的企业官僚思想根深蒂固,内部审计往往在权利面前就失去效力,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集团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不足,才能杜绝权利的滥用,从而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审计人员不专业,审计素质偏低。我国审计专业开设较晚,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大部分是从会计部门分流过来的人员,审计能力不足;二是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许多企业的审计部门与财务会计部门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且未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3.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

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完善的组织设计以及合理且有力的监督机制,两者对企业的有效运行提供重要保障。良好的组织设计使结构运转更加流畅,部门之间可以有效配合,员工之间交流没有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让广电网络集团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章程,严重影响集团的发展。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得到约束,企业将会拥有更多的公平,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有活力的企业就有生命力。然而广电网络集团缺少合理的监督机制,这直接阻碍了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4.企业文化建设落后及缺乏激励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落后和缺乏激励措施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水平落后,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一个原因是时间发展较短,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征程,企业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完善,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很值得广电网络集团学习。文化建设落后,企业就没有凝聚力,构不成一个整体,企业员工也就没有动力,企业谈何发展。激励措施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良好的激励措施可以提升集团内部的竞争力,让企业拥有活力,从而提升集团的创造力,没有良好的激励措施是集团制度建设的不足。

三、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1.积极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系统

积极完善治理结构及优化内部控制系统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根本策略。国家在提倡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这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企业也需要提高治理能力,这是企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企业结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提高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治理能力,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结构,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部门之间相互协同,这就会使集团运行更加流畅,提高效率。另外集团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得到优化,如果集团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才能节省时间和物力,从而直接提升企业的治理能力以及内部控制水平。

2.强化集团内部审计

强化集团内部审计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保障策略。内部控制系统是以集团的企业结构为基础,这些都需要人员进行管理,有人治必然会产生腐败和不合理,这就需要加强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核心在于加强企业集团审计组织建设。第一,集团公司要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第二,企业集团总部应该设立独立的审计部,对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第三,对较大的下属子公司,企业集团总部的审计部可以派工作人员兼任该子公司的特派审计员,以方便了解子公司的情况,这样小仅能够保证审计员工作的独立性,还能通过审计调查和项目审计为企业的领导提供及时、真实的审计信息。

3.制定配套的规章和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

通过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来规范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国家在提倡建立法制国家,任何事情都要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由人治转变为法制,是未来国家的奋斗目标。广电网络集团也要跟上国家的脚步,用规章制度来管理集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并建立严厉的奖罚政策。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难题,应该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并明确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使其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集团的管理者应在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内履行自己的职责。

4.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人文本新观念

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及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策略。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的软实力,是中国的名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与集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硬件与软件两者不可分割,制度管理硬件为文化软件奠定基础,文化软件为制度管理硬件创造力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集团的发展保驾护航。好的企业文化有强烈的向心力,整个企业充满着活力,并以人为核心,为员工着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满意度极高,对企业非常认可,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能力,员工创新力也得到提升。

四、结论

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企业内部有效竞争,是企业自我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电网络集团需要强有力的管理体制进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最终得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望解决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问题,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http://

参考文献

[1] 温建民.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 ] .中国集体经济,2012(1)

[2]唐丽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1)

[3]吴奕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3)

[4]彭梅.试论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2(1)

[5]黄丽琼.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外资,2012(5)

[6]张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分析[J].财会通讯,2012(5)

[7]刘红波.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2(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5

关键词:水利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目前水利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就能处于独立地位,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然而,在水利企业中,一直存在着重工程,轻财务的现象,其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是从企业内部产生的,内部审计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工资、其他福利等方面的利益,受本企业有关负责人的支配,仅仅强调它与被审的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与双向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差异很大。这就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存在很多的顾虑。当企业领导授权、批准的经营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不符合经营效益原则时,内部审计人员由于自身利益等原因,往往表现得无能为力,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2.内部审计理论滞后,内部审计不够规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内部审计实践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理论滞后问题较为突出。在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方面,如内审的目标、职能、原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理论体系。而实务理论方面,如经济效益审计、企业集团审计、比价审计的有关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以致理论落后于实践,指导意义被淡化。此外,国家对内部审计的立法也相对滞后,特别是针对水利企业的内审方面制度欠缺,导致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法规配套建设地位的差异,造成水利企业内部审计无法可依。当内审人员碰到具体问题时感到无章可循,甚至无所适从。

3.人员素质和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不强。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是水利企业内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技能型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经知识、审计理论、金融和贸易、法律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水利企业的内审人员还要熟知工程方面审计。按国家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审计部门应配备审计师、会计师、工程师、律师,但绝大部分企业仅有会计师,知识面较窄,缺乏必要的审计能力和技巧,现代化审计技术手段掌握得也不够,尤其是对工程审计方面的欠缺,使得内部审计只从凭证到账面查找问题,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因而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审计方式和手段落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在通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帮助下,水利企业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在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也必须不断完善。但当前我国水利企业内部审计还普遍存在着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单一落后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参与审计过程来说,大部分进行的审计还是传统的手工审计,还没有运用计算机审计。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发展,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具有可操作性。

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

1.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也是区别于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要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组织角度来说,可以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不受管理层的制约,独立客观地开展工作。内部审计应与其他监督对象无利益关系,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的工作不受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干预,以体现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同时对必要的经费予以保证,才能使其正常工作。

2.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水利企业内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内审人员需要具有全面的财务管理知识、系统的组织管理知识、物资采购管理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公共关系知识,同时有较高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水利工程方面的审计,针对水利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长、投资多的特点,需重点了解每个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核算方法。由于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还处在手工操作阶段,还需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培训,充实网络、软件开发专家。同时,内审人员应注重内部审计理论的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确保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

3.拓展内部审计的审计领域

随着水利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立,过去单一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旨在审查水利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否真实、是否合法的财务审计将不再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审计部门应重点向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工程审计、合同审计、战略管理审计、管理舞弊审计、环境审计等方面拓展,加之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较长,投资多,因此最大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评价,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

4.革新内部审计方法

随着水利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内部审计工作在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也必须不断完善,以往落后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对水利企业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新的形势要求水利企业内部审计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内审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审计软件,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比重,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6

摘要:法务审计是全面吸纳了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学原理,同时也包含了统计学中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一门学科。法务审计是新出现的一门学科,理论界对于法务审计的探讨很少,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仅仅只有法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开展法务审计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所以,对于法务审计的探讨于企业非重要,本文主要是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出发,分析论述法务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法务审计内审应用

作者:陈果(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法务审计是融合了审计和法律的学科,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发展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让法务审计更好更快的发展,且在企业内部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并发挥其作用,本文将对法务审计的理论以及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一、法务审计理论

法务审计是一门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内部的管理,也可以在企业对外的一些合作事项等方面进行指导决策,同时在企业内部出现了诉讼问题时帮助法院认定责任分配以及赔偿的损失等问题。另一方面,它可以使得内部的系统控制有效而清晰,揭露被审计单位及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的违法或者违反公司企业规章的行为,避免被审计人员从管理的系统中利用系统中的缺陷等进行非法或者不当的得利活动,从而保障内部审计的有效实施。内部审计的可以说法务审计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中所必需的管理理论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法务审计理论是有法务审计的目标、准则、概念、技术、方案、报告等要素构成的。建立法务审计理论体系首先应该培养懂得法律和审计,同时又具有会计、统计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推动法务审计理论法的建立。而建立法务审计理论不仅可以指导法务审计人才的培养,而且便于企业了解法务审计的职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二、法务审计在内审中的应用

法务审计在内部审查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一是法务审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内部系统,使得系统处于一种合法的秩序化的状态。现代化的企业除了法律上的规制以外,在内部的审查中也会制定一些专属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规则,而法务审计可以结合企业所制定的规则和法律法规,对于内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审计。使得违法或者是违反企业规则的单位和人员暴露在公司的内部审查之下。即对于被审计人员或者单位进行审计,使得他们的行为合乎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则。二是法务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可以对企业的存在或者即将发生的合同以及其他文件事项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审计核查。合法性即审计这些文件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法律性文件,如果存在,就应该对其进行审计分析和评价并做成报告以供企业参考,从而使得企业的运行合法化,实现国家意志和企业收益的双向目标。合理性即这些文件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或者存在的统计学、会计学上的原理等对于企业是不应该存在不利影响的。即这些文件是否能够符合企业的意志,从而为企业带来效益。三是法务审计还应该在企业和外部需要签订合同时,制定审计方案,对于企业本身存在的各种文件或者所签署的合同进行审查,以确定将要签订的合同同原先的内部所具有的合同或者文件等不具有冲突或者不合法的性质。在审查之后,还应该对此合同即其中可能对企业本身即内部所造成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从而使得企业能够预知风险,更好的作出决定。此外,法务审计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一个应对的方案,保证审计的全面性和企业内部审计专业性。最后应该对这些审计的资料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估和分析。

三、法务审计内部审计中的程序

1.事前的审计方案。法务审计可以在事前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确定,并制作出一个审计方案,其中包括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对于所要签订的合同其中的法律知识点进行分析。这有利于企业在与他人签订合同前比较明了自己和对方的实力,以及签订合同的风险所在,法律上是否有效合法和出了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在事前就给出一个审计方案,利于企业更好的清楚法律关系以及风险问题,能够使企业更好的作出决策以达到企业盈利的目的。

2.对审计方案的审查。首先,法务审计会在使用审计方案之前对企业内部的或者以前所签订的文件、规章等进行审查,以确定审计方案并不违反企业的章程或者其所追求的精神。其次,对企业之前与其他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或者所达成的合意等进行审计核查,以确定目前的审计方案并不影响企业所签订的其他合同或者合作事项等等。再次,法务审计还应该对于审计方案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以及法律文件进行审计核查,以确定在合同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企业的收益以及权利的实现,使得企业的行为、所签订的合同等都在法律的保护范围内或者是不在法律所禁止的范围内。最后,是法务审计需要运用统计、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对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审计,从而估计其将会对企业所产生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

3.做最后的报告。报告包括如下内容:审计依据、审计的基本情况、审计分析和评价等。审计的依据即在审计时应用到的法律法规、法律文件以及企业的规章和已签订的合同等。审计的基本情况即审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或者风险等等,审计的分析是指法务审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等对于审计方案是否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作的专业性的详细的分析,而审计评价就是指审计结束后对于所审计的行为进行评价分析,一般有合法、基本合法和非法三种结论。

四、结语

法务审计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以及实践方面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完善。如果想要法务审计能够发挥好作用,为企业带来利益,为法院带来便捷,就应该积极的去完善其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上述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企业在内部审计中如何应用法务审计,如果企业能够很好的利用它,那将会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使得企业前路清晰,在签订合同、法律关系以及风险程度等方面看得透彻,从而能够很好的作出利于企业的决策,保证企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琦,纪星.法务审计在内审中的应用初探[J].财会学习,2016(02).

[2]高遵剑.对法务审计的几点思考[N].中国审计报,2017-08-09(007).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7

在多方面分析了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对如何应对企业出现的突发事件,防范企业风险,进行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管理;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迅猛壮大,面对发展迅速的市场和多变的经济因素,现代企业管理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如此一来,企业应该利用内部审计这一,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优势,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知和分析,参与到风险管理当中,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于风险管理所产生的重大作用。这也是内部审计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认真解决这些问题,内部审计才能与时俱进,把握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其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简介

1.1内部审计基本概念

我国审计署在2003年4月颁发的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定义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对本单位的财政收入、支出和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的行为,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1.2企业风险管理的涵义

企业的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之上,采取各样的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各类风险进行的预防、识别、控制以及处理,利用最低的成本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和稳定的一种理财活动。它包括八个风险管理要素:内控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由此看出企业的风险管理师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由企业的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并广泛引用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2、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2.1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长期的发展,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下,要站稳自己的脚跟。企业不但需要预测和预防各种经济风险所造成的威胁和损失,而且还需要对各种突发性的经济风险进行预防,如金融风险、市场风险、投融资风险等。企业应该对各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预测,并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拯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企业的损失,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接受考验,最终得到发展壮大。

2.2风险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作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只有积极对企业风险进行了预防和减少损失的措施,进而进行开拓创新,才能真正为企业谋得发展的出路,如果只是一味回避风险,不但会造成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将失去各种机遇,最终失去企业生存的机会。这是因为风险和机遇总是并而存在的。企业在寻求机遇和发展的同时就免不了风险的到来。所以必须要重视企业管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能够稳步前进。

2.3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对整个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它于国家经济的经济强大或者弱小是息息相关的,而企业的成败也将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纵观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讲,依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风险,如债务风险、政策性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因此,要使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步入正轨,只有正确认识风险管理。

3、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3.1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审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等,有效的开展企业风险管理,这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的生存和发展。

3.2 内部审计在防范企业风险中具有直接作用

随着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中各种复杂因素对发展现代企业都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除此之外,当前我国许多企业依旧是粗放型的发展和经营模式,没有在国家的法律要求之下进行资金和财务的运作。由于当前企业发展加快了国际化进程接轨的步伐,这些因素必将加大企业发展的风险。怎样才能保证企业在这些复杂因素下得以发展和壮大,风险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而实现内部审计在对风险管理的作用则体现在:一是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正规性和合法性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停止背离法规监管措施的薪给,充分保障各项活动能够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内进行,从而降低业务经营的风险。二是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盒管理制度,以及各种章程进行评价,寻找到不合理的地方,从而预防控制制度产生的风险。三是对财务进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财务风险。

3.3内部审计在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上具有辅助作用

随着诸多国外资本的注入,我国的大、中、小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比不可少的战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机构对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控制具有推动作用,它通过日常的监管找到弊端,发现企业在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披露风险较大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让企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遵循、自我积累。最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当前,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方式是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分支机构全面审计、经济活动全过程审计等,找到企业在管理上的问题和错误,并与被审计者共同探讨出所可能出现的影响。充分利用管理的作用,找出一个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使用方式,以经营管理员的角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完成其自身的责任,为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做出贡献。

结束语: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提升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能力成已经成为内部升级工作发展的重点,要充分重视风险管理的作用,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3年4月

[2]长沙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组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05-2007年)

[3]杨道龙,论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办公厅,2007年9月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篇8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当代学者对于内控制度的研究,通常将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萌芽期――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

在该阶段,内部控制主要着眼于实施中的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查错防弊。

2.成长期――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独立审计机构的审计方法的改进,内控理论也随之得到发展,一系列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推行,内控逐步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护组织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3.发展期――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着力推动内控制度的设计,再加之审计理论的发展,使内控理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改进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成为核心内容。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首次以采用“内部控制结构”的提法替代“内部控制”,该公告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具体而言,内控结构建设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等方面的内容。而在这三者中,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和前提,会计控制是关键要素,控制程序是保证内控结构有效运行的机制。在这一阶段理论上最大的变化是开始把控制环境作为内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不再对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区别对待。

4.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92年,美国国会的“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美国会计学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AAA)、财务经理人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IMA)共同赞助成立的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问题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0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该机构1992年其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并将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COSO报告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新阶段。2006年7月15日美国著名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已开始对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生效。SOX严格界定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和义务;强调了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与职责;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明确要求;对公司的外部审计作出严格规定,其中的第404条明确规定了管理层应承担设立和维持一个应有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职责(刘君,2006)。

(二)中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由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开始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进。财政部1996年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及会计系统三要素”。1997年5月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开我国现代行业内部控制建设之先河,该原则就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要素、基本要求等进行了规范。我国第一部对内部控制有法律要求的法规是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2001年6月至2003年10月的两年多时间里,财政部先后《基本规范》、《货币资金》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就内部控制中的会计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2006年2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006年7月15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的成立,新时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拉开了序幕。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约束,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运营效率,提高信息质量,保证资产安全。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开始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是内控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是我国推进内部控制建设的里程碑。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内部控制主要体现为与公司治理、管理密不可分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是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有赖于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来说,关于公司设立与组织制度规定,公司应当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层管理者应该互相监督和制约。但是现阶段,我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是很完善,公司“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现有的制度约束明显不足,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内控的关键部门在公司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基本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作用的发挥。

(二)员工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好的人事管理是公司正常运作的保证,管理者应当在雇佣人才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完备的资源,这样才可以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保障,这也是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的基础。当然,这其中员工本身的素质是基础,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为公司的正常运转提供帮助。但我国现阶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譬如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传统思想的影响仍然明显,这些导致在很多公司中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许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不够先进,无法对整个人力资源系统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其中考核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合理是突出表现,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很多企业纸面上的计划是十分完备的,但在实施中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很多错事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导致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发挥。

(三)不重视组织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的组织文化与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强有力的企业组织文化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同时有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则会促进企业组织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组织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这在许多国际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印证,企业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东西,但却对提高凝聚力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企业的凝聚力是内部控制水平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信息沟通不畅通

由于缺乏透明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无法保障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信息准确、及时的沟通。我国企业目前在信息交流上没有充分利用IT技术的优势。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其沟通经营信息,信息共享的目的没有达到。因此经营信息的交流频率不高,准确性难以保证。

(五)内部审计――“独立”名不副实

独立性是无论何种类型的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几年我国很多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都在企业内部设立内审部门,对公司的各方面工作进行监督。在理论上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直接对企业高层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却不是这样,内审部门或者是由财务部门兼任,或者变成了企业高层监视各个部门的眼线,部门的意志也成为企业领导的体现,失去了原有的独立地位,这也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造成很多影响。

(六)风险评价意识淡薄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企业状况看,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看能否遏制企业风险的发生,如果内控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就可能错误地作出估计和判断,导致错误地决策。

三、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石,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企业内部各参与者之间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相互制衡,保证董事会的核心位置,保证企业管理层制订规则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者行为有一个良好的约束。

(二)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要根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形成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配置合格的人才;其次要着力提高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素质,企业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在培养和选择管理者时重点考虑:管理者的职业操守、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管理者的知识与经验,管理者对待和承担经营风险的方式,管理者对信息处理以及会计功能、人员所持的态度,管理者对现有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所持有的谨慎或冒进态度等方面;再次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考核奖惩机制,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强调“软控制”的作用。软控制主要是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阶层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内部控制意识等。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使其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当局的作风”。“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管理层和治理层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诚实和道德才会得到巩固和加强。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促进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遵循健康、严谨的行为准则,培育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

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通过信息交流,使企业内部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监督成本的提高。

(五)强化企业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在企业的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它可以有利于公司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同时也为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在设立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时,应将独立性作为重要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安排和经费等各方面都应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经济活动之外。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不能受总经理和其他职能部门或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只有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保障作用,也才能提高内部审计的威信。在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且具有独立性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评价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是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

(六)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全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的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的依据,这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的重点是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和舞弊、效率低下、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与风险管理的要求相并存的。正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才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配合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内部控制的统一标准,相关具体规范和规范指南也即将出台,基本确立了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必将大大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造林,董明.中美内部控制发展及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3).

[2] 吴剑伟.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09(2).

[3] 刘娟.中美内部控制比较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2).

[4] 刘君.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认识、评价和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论文范文 下一篇:审计学原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