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4 22:28:50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河洛文化;话语分析;媒介话语

引言

在地域文化研究中,河洛文化研究兴起较晚,CNKI文献检索论文有24篇左右。大多数学者如杨作龙、郭绍林、董延寿和毛阳光等使用史料考据法对河洛文化进行梳理,其中也包含有河洛文化对书画艺术(宫大中,1998)及豫剧艺术的影响研究;有些学者如刘保亮、余艳等对河洛文化进行研究,仅有少数学者从语言角度对河洛文化进行研究,如李焕有从晋语与河洛文化的渊源进行探寻。

本文拟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河洛文化话语个案进行系统、细致的分析、评价,描述其在媒介话语流传中的现状,以发展河洛文化话语理论,为中原崛起话语实践乃至发展本身产生明确的指导意义。

理论框架

话语(Discourse)缘起于语言学,其研究原是对单语词或句子的分析,而后发展成更高层次的文本结构研究。由于其忽视了人对话语的解释权而受到批判,话语理论旋即转向社会实践的层面。“话语”由此延伸为“指任何具有类似语言结构的表意方式和表意单位,它是形式的,也是内容的”[1],“在话语中我们能听到欲望、历史、政治无意识等诸多异质成分交织起来的混响”[2]。“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3]

话语是一个物质性的东西,其本身反映了言说者主体的意愿;其他受者在接收话语时,会对其有一番解读,话语本身的物质化体现和传受之间的背景、情境差异都会影响二者对同一话语的解读,进而影响彼此的实践行动。话语的内容、形式、过程和权势关系等,可以决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影响其发展的策略、机遇甚至成败,因为话语与经济发展两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4]。

河洛文化媒介话语

河洛文化媒介话语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本文无法对此进行全面研究,但期望在某些至关重要的方面做较为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因此本文将聚焦所收集的话语主体和内容情况,对所收集的有关河洛文化的新闻、讲话、文献等媒介话语材料进行个案分析。

本文将借鉴话语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和评价河洛文化旅游节媒介话语中传受者的情况,对具体的河洛文化旅游节媒介话语事件文本进行梳理,透析出说者、听者之间的话语互动和洛阳城市品牌传播的媒介环境。从2011年举办的河洛文化旅游节来看,文化节组织实施的话语传者是以洛阳市旅游局为主体的政府话语、媒体话语,参与群众为客体的受者话语,可以通过对一些新闻案例的解析看出话语传受之间的互动及民众的参与热情。

官方话语主体下的河洛文化旅游节。河洛文化旅游节是洛阳文化中的一项盛会,以“让世界了解洛阳,让洛阳走向世界”为宗旨,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以促进旅游发展为重点,深度挖掘河洛文化的博大精髓,着力推介洛阳旅游的丰厚资源,努力把河洛文化旅游节办成中外文化交流、客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办成洛阳人民和游客的盛大节日。如:

洛阳确定河洛文化旅游节总体方案:二十三项旅游活动九月将让您大饱眼福

河南文化产业网8月24日消息:……据介绍,本届河洛文化旅游节由省旅游局、河南电视台和洛阳市政府主办,由洛阳市旅游局和洛阳市花会办承办……[5]

该新闻凸显的话语主体是主办方省旅游局、河南电视台和洛阳市政府,承办方为洛阳市旅游局和洛阳市花会办,各单位配合,树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要做到产业发展与城市提升相结合、“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

对官方话语的回应和互动。新闻话语群指的是传者从某一意图出发,将内容相似或相近的三篇以上报道集中在某一时间段内传播的新闻报道群体。新闻话语群比单个新闻话语文本更具张力。这是因为新闻话语群是一个经过精心构建的自足体,内容更为丰富,其蕴涵着巨大的意义能量,受众在对新闻话语群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这巨大的意义能量团得以释放,从而形成张力。这种话语群张力对受众的影响是:引发受众思考,而受众思考的问题一般又会超出新闻话语群之外,新闻话语群外的相关社会问题都会被受众链接在一起,形成文本、受众、社会现实的立体互动,从而使受众的话语群解读获得派生意义。媒体在对河洛文化旅游节报道时以预告的方式向受众搭建了河洛文化旅游节新闻话语群落的框架(如:洛阳将推出河洛文化旅游节特别报道:搭建国际文化舞台 展示旅游名城风采[6]),并对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作为媒介话语客体的受众即群众对官方话语的回应做了一系列报道,如:

演出56场观众50余万“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显成效[7]

开幕式细雨绵绵 中外演员热情不减 文化盛宴精彩现[8]

为了打造传承和发展河洛文化的标志性特色符号,展示河洛文化的深厚内涵,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会充分依托洛阳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特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河洛郎”标志性动漫卡通形象,媒介对这一进行报道,彰显了该事件的受众(群众)对官方话语的热烈呼应。

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在即 大奖征集河洛郎动漫卡通形象[9]

“河洛郎”动漫卡通形象征集评选揭晓――

“阳阳”代言2011河洛文化旅游节[10]

媒体话语是最为直接的话语主体,其话语的构建与传递常常牵涉到媒介对受众即群众参与的转译与传播。同时,每个主体都在自身的现实情境中对河洛文化旅游节这一事物进行着话语的构建。

话语的经济文化生产力。话语具有产生效益的能力,是传者直接的利益收入。传者通过大众媒介的传播实现话语文本的张力,在媒体消费者阅览文本的同时,使话语进入生产和消费的意义场。

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在先秦时期孕育出了不少商业巨子,如商圣、财神范蠡,中华第一儒商子贡,商人的祖师爷白圭。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河洛文化话语的内核――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们弃官从商的气魄,敢于冒险的精神,体现了河洛文化的精髓。河洛文化话语及精神通过媒介的传播可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如:

2011河洛文化旅游节圆满落幕 旅游总收入47.65亿元[11]

河洛文化旅游节新闻话语群在媒体的频频亮相,会吸引大量游客、客商来洛,从而使文本事件转化为经济事件,在传播河洛文化的同时,也有力地拉长了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带动了当地市场的繁荣。

媒介话语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这里所说的内容分析不是简单、表面的文字语义分析,而是通过多元的综合、对比去挖掘话语的各种言外之意(如隐含之意、意料外语义)和话语语言特点。本文拟以话语分析的视角,参照自由、和平、民主的国际追求准则,揭示媒介话语现象的河洛文化本土特质和媒体在洛阳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河洛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世俗生活的和谐有序和人文关怀。媒体在本次河洛文化节期间从“和谐文化”、“关圣文化”以及“邵雍理学”等侧面塑造了洛阳文化的厚重。如:

第二届世界和谐文化论坛在洛阳召开[12]

关林朝圣大典暨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将开幕:为河洛文化旅游节增光添彩[13]

河南伊川筹备祭拜邵雍千年诞辰[14]

然而本届河洛文化旅游节仅仅让一两个与河洛文化有些关联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和河洛文化论坛撑起河洛文化旅游节的核心内容,略显单薄;而由10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团带来的“世界风情大巡游”作为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亮点,给人的感觉似乎更显河洛文化的没落而不是复兴。一系列当地房地产、名车展示和苹果、葡萄节,虽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主旨在内,但因为河洛文化的展示太过单薄,难以撑起“搭台”的大任,经济唱戏就显得过于突兀。如:

“河洛文化节”难寻河洛文化 “西洋景”唱主角

……17日开幕的“2011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上,由10多个国家表演团带来的“西洋景”唱起主角,反倒是河洛文化的身影难寻。[15]“河洛文化节”要突出洛阳为河洛文化核心地位,譬如儒释道文化、饮食文化(水席)、周易文化、周文化、商文化(忠义孝)、墓葬文化、陶瓷文化、建筑园林文化、服装文化(周服、汉服、唐装)等。然而为什么会出现以西洋景为河洛文化节展示的亮点,而不是以独特的河洛文化地方戏曲及其他节目表演为亮点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主办单位的话语呈现方式不对。洛阳要将挖掘培养展示河洛文化作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依托,“世界风情大巡游”只能作为点缀,而不能作为话语的主干,其对洛阳名城的国际化更无多大助益。

结论

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学者一般都采用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视角,而本文意在通过对河洛文化媒介话语中的语言交际活动的系统分析和价值判断,揭示特定标本区域(河洛地区)媒介话语的重要特点和问题。但由于选取的新闻文本数量有限,不能绝对客观地穷尽河洛文化话语所隐含的传受者之间的互动,弱化了对新闻话语做出的定性分析。

本文仅从河洛文化话语的主客体分析、话语的内涵和话语的生产力三方面对新闻文本进行分析解读,有兴趣的学者还可以从话语语言使用形式特点和使用策略等方面对河洛文化话语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2012-QN-276)的阶段性成果,洛阳师范学院2011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河洛文化话语向度研究》,课题编号:2011-QNJJ-014]

参考文献:

[1]汤世亮,周海燕.语言・文本・社会实践――话语理论发展的三种形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文贵良.何为话语[J].文学理论研究,2008(1).

[3]艾莉森・利・布朗.福柯[M].聂保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4]施旭.文化话语研究 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戚帅华.洛阳确定河洛文化旅游节总体方案:二十三项旅游活动九月将让您大饱眼福[N].洛阳晚报,2011-08-24.

[6]张亚武.洛阳将推出河洛文化旅游节特别报道:搭建国际文化舞台 展示旅游名城风采[N].洛阳晚报,2011-09-09.

[7]李燕锋.演出56场观众50余万 “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显成效[N].洛阳日报,2011-05-12.

[8]段伟朵.开幕式细雨绵绵 中外演员热情不减 文化盛宴精彩现[N/OL](2011-09-19,10:45)[2011-10-08].

[9]郭帅.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在即 大奖征集河洛郎动漫卡通形象[N/OL].(2011-08-11,00:51)[2011-10-08].

[13]范瑞.关林朝圣大典暨海峡两岸关公文化论坛将开幕:为河洛文化旅游节增光添彩[N].洛阳日报,2011-09-08.

[14]范晨光河南伊川筹备祭拜邵雍千年诞辰[N/OL](2011-08-23)[2011-10-08]省略/zgqj/2011/08-23/3276023.shtml.

[15]李志全.“河洛文化节”难寻河洛文化 “西洋景”唱主角[N/OL].(2011-09-17)[2011-10-08]省略/cul/2011/09-17/3334719.shtml.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洛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上古 河图 洛书 蟒皮 龟壳 起源 数理 思维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66-05

一、宋代河图洛书图式并非上古河图洛书

河图与洛书,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关于河洛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顾命》:“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这里首次提到“河图”。《尚书・中候》说“元龟负书出”,是首次提到“洛书”。最先把河图洛书并提的文献是《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关的记载还有许多: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论语・子罕》:“子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

《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

《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在古代文献和传说中,上自伏羲、黄帝、尧、舜、禹,下至商汤、周公、成王都与河图、洛书有联系。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任何文献对河图洛书做过具体的说明。因此河图、洛书究竟为何物,抑或到底存不存在,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承认存在的观点是易学家们的传统说法,认为是从五代末年的华山道士陈抟那里首先传出来的(见《龙图易》),乃其“龙图三变”中的神秘图式之一(图1、图2),并附会成上古阴阳八卦图、上古地理书、上古气候图、上古方位图、星空天河图等。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神秘图式体现了上古人类的数理思维。北宋邵康节提出了“洛书者,数之源也”的观点,一些专家学者把图形解析成了结绳计数和算盘的雏形。否认存在的观点认为,河洛之说纯属虚妄,决不可信。自北宋欧阳修《易或问》《易童子间》发难始,明代归有光《易图说》继其绪,清代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总其成,皆力斥河洛神话之妄。①

笔者认为,多少年来,人们对于河图洛书的探究与争论,缺少的都是证据。我们知道,对任何事物的争议都不是空穴来风。从上至伏羲下至周成王的那么多的典籍传说来看,河图洛书在历史长河中汤汤泱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足以证明它们有存在的可能,只不过历史太久远了,佚失了,不得见其真容,只留下记载和传说。它们应该存在于上古人类从蒙昧迈向开化的过渡时代,虽然这种文明后来湮没了,但它却是中华民族祖先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端。

那么,宋代陈抟传出的“龙图三变”河图洛书图式是上古人类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吗?我们来看一看河图洛书出现的时代。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太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②

伏羲又作宓羲,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有资料表明其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在旧石器r代晚期还是母系氏族的时候,河图就已经产生了,最直接的证据是伏羲依据“龙马出河”(河图)的启示始作八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产劳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

可以推测,在上古人类生产力水平如此低下的时代,人们生产劳动注重的是简单和实用,顾及的是眼前和需要,辨识的是具象而非抽象。《周易・系辞上》对河图“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的推演,对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的摹画,这种得体的匀称的规律的排列方式,已经具有了抽象的、二元的、审美的思维,体现了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知识成果,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对事物粗浅的认知层面。因此笔者对陈抟的经过周、秦、汉几代儒生方士们之手进行推测之后的河图洛书神秘方阵形态(图1、图2)持否定态度,它们不能够是河图洛书的本源。至于由该河图洛书图式附会的上古八卦图、地理图、气候图、方位图或者天河图,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上古河图洛书的真正本源

上古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苏开华认为河图、洛书在陈抟“龙图三变”之前,会有更早的河图、洛书存在,是肇始于文字产生以前的符号文明的一部分。文献材料和考古资料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线索,并申明太极图早于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又早于八卦的观点。③

张正明、董珞认为:“三代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河图》与《洛书》只是中华文明抽象化且神秘化的符号,并非实有其物。图自河出,书自洛出,虽为传说,却正是先民对中华文明肇源于河洛的准确记忆。”④

1993年在河南洛阳召开的“中华炎黄文化与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又有一些学者对河图洛书进行了新的考证和解释。有学者推测,水中身上带自然花斑或鳞甲的两栖动物鳄和龟身上对称而规整的图案,给人以启迪,进而有了河图洛书之说。⑤

笔者通过上述观点认为:一是会有更早的河图洛书存在;二是先民原始的准确记忆;三是动物身上花斑或鳞甲的图案给人以启迪;四是如果河图洛书实有其物,那它们就应该是具象而非抽象的符号文明。

当我们没有直接考古证据的时候,历史典籍和传说就有了一定的价值。

前文的典籍和传说对河图有如下表述:“河出马图”“龙马出河”“龙图出河”“河龙图发”“龙马衔甲赤文”“黄龙负图”;对洛书的表述有:“洛出书”“龟书出洛”“洛龟书成”“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洛书龟书”等等。这些内容启示我们:“河图”与“龙”“马”有关,诞生在黄河;“洛书”与“龟”“甲”有关,诞生在洛水。

首先来看河图。上古时代,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生产生活的经验往往都是口口相传。值得注意的是,“口传”极易以讹传讹。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典籍与传说中的“龙”“马”或“龙马”在后世的书中造型不同,理解不一。一种理解就是马匹,另一种理解是类似龙头马身的四不像;并且马或龙马与龟的身上有现成的并与宋代河图洛书图式完全一致的规律排列的神秘符号,这种极端猜测和巧合纯属主观臆想(图3、图4)。

鉴于上述,笔者对河图做出大胆假设:无论典籍和传说中怎样累述“河出马图”“龙马出河”“龙图出河”“河龙图发”“黄龙负图”,马、龙、龙马三种称谓都应专指一物,都应指的是“蟒”。因为无论是现在还是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马”与“蟒”都是谐音,极易以讹传讹。“龙”虽然发音不同,也必然指的是“蟒”。因为我们都了解这样的生活常识,蚯蚓在地下被称为“地龙”(图5),十二属相中的蛇被称为“小龙”(图6)。至于十二属相中今天的人们唯一不见的“真龙”是否存在,因为缺少科学根据,本文不赘述。但在人们的观念中,把身体细长、四肢退化、全身布满鳞片的爬行类都包含在“龙”的类别里。所以“蟒”(图7)虽不是传说中腾云驾雾的龙,但也是人们观念中“龙”的类别中的一种。蟒是大蛇,民间也有巨蟒渡劫化龙的传说。因此,把蟒叫做“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龙马”是“龙蟒”的谐音也顺理成章。

在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流域根据自然规律曾出现若干个温暖期和寒冷期。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南安阳殷墟考古挖掘表明,当时捕获的野兽有热带和亚热带的动物,周初黄河流域竹类广泛生长。⑥从河南省简称“豫”字可以发现,温暖期该流域人类与大象长期共存,曹冲称象就是汉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在这样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野象一样出现在纵横的河流和茂密的森林里的,还有喜欢在湿热交加环境中生存的,既能攀缠树杆,也善于游泳的大蟒蛇(图7)。据报载,印度尼西亚捕获一条长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为止,这条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2011年,在我国广西凭祥边防查获187张蟒蛇皮,最长一张蟒蛇皮有5.8米(图8)。⑦

在我们判断“马”即“蟒”、“龙”即“蟒”和“龙马”亦即“龙蟒”的基础上,河图本源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中华民族祖先经历的旧石器时代,尽管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但也存在比较简单的生产、交换、分配等社会生产活动过程。这些活动离不开数。可以想象,原始人要用数来清点劳动人数和计算劳动工具,要用数来记录农牧和渔猎的劳动成果,要用数来分配劳动产品。因此,在文字产生之前,原始人迫切地需要一种凭藉来表示数字。

在上古时期人们生产生活亟需记数(或计数)并缺少凭藉的前提下,大蟒蛇背部连续的不规则的封闭图案(不规则“”形符号)(图8、图11)带给人们启发,成为人们对数的启蒙和认知,并渐渐发展为粗浅的免书写或刻画的识数记数单位凭藉,且易保存、易携带、易按单位记数统计。“河出马图”“龙马出河”“龙图出河”“河龙图发”“黄龙负图”这些典籍传说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在上古时期黄河之滨,大蟒蛇浮出水面,在太照射下背部反射着光泽,蟒皮背部天然的不规则图案“”符号为中华民族祖先带来启示,一个不规则图案“”形符号表示数目“一”,以此类推,受双手手指数目影响,由一而十,还极有可能循环往复。例如(不规则图案)(图9):

,表示一;

,表示二;

,表示三;

,表示四;

,表示五;

,表示六;

,表示七;

,表示八;

,表示九;

,表示十;

上面的不规则图案“”形符号是从一到十的识数过程,数目表示的是递增的形态。我们用汉语数字而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是因为汉语数字是我国古代符号文明之后的最早的文字衍生,而阿拉伯数字是13世纪传入我国,到20世纪初才广泛使用。

上古人类把这种开悟启蒙当成了上天的赐予,蟒蛇这种动物也就成了人类繁衍生息文明发端的祥瑞,成了“圣人”出现带领人们开创新时代的祥瑞。因此,《尚书・顾命》“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中把河图当成历代传承下来的国之重器的做法就不难理解了。人们曾经怀疑的历史典籍和传说,隐晦地给我们提供了证据。

再来看洛书。根据历史典籍和传说记载的“龟书出洛”“洛龟书成”“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等内容,可以推测洛书与龟甲有关,产生于洛水之滨。因为乌龟背部排列的不规则的“”形麟甲与蟒蛇背部不规则的封闭图案(不规则“”形)甚为相似,人们也会联想到在这天然的质地上的不规则“”形同样具有表达数目多少的功能。

我们看乌龟的背壳,几乎所有的乌龟背壳都是由里、中、外三部分鳞甲图案组成,中间那一圈一般都是10块麟甲(图12)。只有极个别品种乌龟稍有差别,但不具有普遍性。上古人类再一次受到启发:乌龟背部的中间十块鳞甲能够帮助计数。因此,乌龟也成为了上古人类的祥瑞。

河图是由“一”开始逐一递加至十而止循环往复的数目关系,体现递增的过程。那么洛书体现的是什么数理关系呢?通过观察,洛书正好是河图数理思维的反转,体现的是递减关系,是由十到一的递减关系。例如(图10):

乌龟中间那一圈10块麟甲(不规则“”形)

表示洛书天然地隐含了10的数量。=十

用手遮住(或减去,下同)1块剩9块:-=九

用手遮住2块剩8块:-=八

用手遮住3块剩7块:-=七

用手遮住4块剩6块:-=六

用手遮住5块剩5块:-=五

用手遮住6块剩4块:-=四

用手遮住7块剩3块:-=三

用手遮住8块剩2块;-=二

用手遮住9块剩1块;-=一

如果说河图是递增的加法,洛书就是递减的减法。

多么简单、直观、实用的计算工具啊!

因此,笔者认为,上古河图的本源是蟒蛇背部连续的不规则图案“”形,及其所体现的由一至十的识数递增过程和记数凭据的数理关系;洛书的本源是乌龟背壳中间那一圈十块不规则麟甲,及其所体现的由十至一的运算递减过程和计数凭据的数理关系。我们可以推测,无论从历史典籍和传说的记载,还是从上古人对数目认知的规律来看,洛书都应在河图之后。同时,河图到洛书,由于数目受到双手十指的影响,十进制渐趋成熟。

蟒皮、龟背不规则图案及其各自数理关系,是上古河图洛书的本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实物图书”,是人们生产生活中记数和计数的工具(算筹),它们比甲骨文还要早,是不用刻画的皮革书、甲骨文,是文字产生之前融合人类数理思维的工具符号文明。北宋邵康节“洛书者,数之源也”如果改为“河图,数之源也”,就会更加接近本源。上古河图洛书的出现,承载和传播了远古人类早期的智慧结晶,表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善于发现、善于创造的优秀品质。

谚语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我们可以推测,正是由于蟒蛇背部连续不规则图案的启发,才有了后来人们的结绳记数(绳结与蟒蛇背部花斑形状相似),才有了刻画记数,才有了数石子记数。至于中国后世的算盘、秤杆及其秤星的发明受到了蟒蛇背部连续图案的启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由河图到洛书,由识数再到加法或减法,上古人类智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例如,现在的婴幼儿教学,用5头牛(或羊等)动物形象可以代表5,孩子智力再发展一些,就知道5所代表的数目是多少而不用几头动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示数目。这正如上古河图洛书之后的远古人类,当熟识了蟒蛇与乌龟背部的图案数目的递增或递减之后,就不会时时带着蟒皮和龟壳外出生产劳动,它们会把5用“”(抽象符号)来表示,而体现不规则符号“”形及其数理关系的河图蟒皮和洛书龟壳(具象)被渐渐淡化,甚至淡忘。这是人类思维的一个进步。后世上古河图洛书的各种推演图式都是用远离实物的抽象符号“”形对其实体图案的数理关系的表达,但是无论怎样的表达,它们都不是上古河图洛书实物本身,它们是具体事物被抽象出来的符号。宋代陈抟传出的“龙图三变”的各种图式就是这样,任凭抽象符号“”1-10怎样规律地排列也回不到河图洛书原来蟒皮和龟壳的图案面目(具象),这就是它们只能是数理关系符号的推演形式之一(还有其他的推演方式)而不是河图洛书的唯一本源的缘由。

三、上古河图洛书对古汉语数字造字过程的影响

随着上古人类智慧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当氏族或联盟生产生活急需记录数目或者传递数目的时候,免书写免刻画的蟒皮和龟背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天然的河图洛书只能识数(或记数、计数)而不能记录,当人们需要一种简单而不是繁琐的方式(例如重复刻画“”形符号)来表达的时候,最早的象形文字(汉语数字)就应运而生了。清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最早表达了对原初阶段中国文字的看法,提出“造字之初,先有数而后有文”,笔者这样理解,中国古汉语数字的源起,是先有表示数目多少的符号,而后才有表示数目的文字。

古汉语数字造字最终选择了以手为源的造字方式,是因为人们知道,双手十指也可以计数,一根手指的“一画”符号代表的“一”,在刻画上远比用蟒蛇背部或乌龟背部的一个不规则图案(形)代表的“一”要简便得多。虽然手指“一画”代替了图案“”,但是上古河图洛书递增递减的数理思维始终在支配以手为源的古汉语数字造字过程。通过手指数目和形状所造的文字,和蟒蛇龟壳背部的不规则图案抽象出来的表示数目的“”形符号一样,也是象形会意的。

首先,从上古河图数目递增(图9)的数理思维来探讨一至五运用手指的造字方法。

一、甲骨文“一横”,是伸开的一个手指形状(食指而非拇指)来代替河图(蟒皮背上)的一个不规则圆圈“”(简称形,下同)。象形会意,表示数目一。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二、甲骨文“二横”,伸开的两个手指排列形状(食指与中指,此两个手指容易并列在一起)来代替河图的两个()形。象形会意,表示数目二。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三,甲骨文“三横”,伸开的三个手指排列形状(食指、中指与无名指,此三个手指容易并列在一起)来代替河图的三个()形。象形会意,表示数目三。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四、甲骨文“四横”,四个手指排列在一起形状(食指、中指、无名指与小指)来代替河图的四个()形。象形会意,表示数目四。金文、篆文和楷体的形状是从正面观察的一只手的除拇指外的并列在一起的其他四指。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五,甲骨文金文篆文上下两横“”表示区间(类似现在函数图像的区间),中间为甲骨文手()的形状,因甲骨坚硬不易雕刻而显硬直“×”形,楷体中间的手形()很明显,表示一只手的区间内有“五个手指”来代替河图的五个()。象形会意,表示数目五。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分析六、七、八、九的造字过程需要先观察“十”的造字过程。

十,甲骨文一竖,并且逐步演化为金文线条中部较粗,实为双手合并在一起的“正视图”的形状,一共有十个手指。因紧贴在一起的双掌外侧手背上的骨节向外凸出,在雕刻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一横,即“十”,即现在仍沿用的“双手合十”来表示洛书龟壳中间一圈的十个麟甲()形。象形会意,表示数目十。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再来看六、七、八、九是如何运用洛书数目递减(图10)的数理思维来造字的。

九,甲骨文左侧为十的形状,表示双手十个手指,右下侧为去掉一个手指的形状。是受到洛书龟背中间一圈的十个鳞甲()形减去一个鳞甲()形鳞甲的影响。即九,象形会意,表示比十指少一指的数。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八,是受到洛书龟背中间一圈的十个麟甲()减去二个麟甲()数理思维的影响,即双手十指减去二个手指的情形。并且讲究对称,左右手各去一个手指(八)形。象形会意,表示比十指少二指的怠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七,是受到洛书龟背中间一圈的十个麟甲()减去三个麟甲()的影响,即双手十指减去三个手指的情形,是在八(去掉二个手指)的基础上再去掉一个手指,共去掉三个手指的情形。具体说,为了对称左右手各去掉一个手指(八)的基础上,中间又去掉了一个手指(丨)。因为甲骨文雕刻困难,笔画硬直,“八”所去掉的左右两指渐成一线,中间贯穿上下的是去掉的第三个手指头。也就是说,甲骨文刚开始的时候,数字“七”慢慢讹变成了符号“十”形(非数字十),与表示双手合十的数目“十”(甲骨文、金文之后的篆文)极易混淆。为了便于区分两个“十”形表示的不同数目,等到篆文的时候,对于表示数目七的符号“十”形,在中间贯穿上下的一竖笔画(去掉的第三个手指)下面拐了个弯儿,以示区别。所以从篆文开始,数目“七”是“七”,数目“十”是“十”。象形会意,七表示比十指少三指的数字。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六,是受到洛书龟背中间一圈的十个麟甲()减去四个麟甲()的影响,即双手十指减去四个手指的情形。为了对称,左右手各去掉二个手指,共去掉四个手指。象形会意,表示比十指少四指的数目。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楷体)

古汉语以手指数目造字给汉语带来一个量词“个”,“个”中的“丨”形为一个手指,“人”形表一个手指的区间,所以说“个”很可能为汉语最早的量词之一,一个、十个、百个、千个。

据笔者观察,现在世界上还在通用的古罗马数字也是以手为源进行造字的,例如:

Ⅰ,代表一根手指;Ⅱ,代表二根手指;Ⅲ,代表三根手指;Ⅴ,表示拇指和其余四指中间的“V”形,代表整个一只手五根手指,和古汉语五之后先介绍“十”一样;Ⅳ,代表比五少一根手指数为四;Ⅵ,代表比五多一根手指数为六;Ⅶ,代表比五多二根手指数为七;Ⅷ,代表比五多三根手指数为八;Ⅹ,表示两个手,手指数总和为十;Ⅸ,代表比十少一根手指数为九;Ⅺ,代表比十多一根手指数为十一;Ⅻ,代表比十多二根手指数为十二。

不难发现,古汉语数字和古罗马数字都是以手为源的象形文字,虽然地域相差甚远,生产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但在造字方式上基本一致,体现了人类幼年成长过程中思维的相似性。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一至十的字源与字义的解释和造分天地、阴阳之数、四方中央联系起来,远远超出了原始人类特定阶段的认知水平,明显牵强附会。

近百年来,随着出土的古代文字资料不断丰富,不少学者对我国数字的产生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其中丁山先生《数名古谊》、于省吾先生《释一至十之纪数字》、郭沫若先生《释五十》最有代表性。长期以来,以一至四为指事字,五至八为假借字的看法在学术界较为流行。⑧郭沫若先生认为数字起于手,因而据金文中一些写作“”的十字,把它视为手掌的象形。⑨丁山、于省吾两位先生则据甲骨文一写作一,十写作丨,认为是“纵一为十”。⑩

笔者总体上赞同郭沫若认为古人用手指表示数目并逐渐形成汉字数字的观点,并不认同一二三四为指事字的说法,而应该是手指数目的象形会意,也不同意其“一拳为五,六则伸其拇指,轮次至小指,即以一掌为十”的观点。至于“纵一为十”的说法也是不恰当的。

河图、洛书作为典籍传说中圣人出世与盛世的祥瑞,使它们的形象披上了彩环,也给它们的命运投下了阴影。西周、春秋以后,许多学说都穿凿附会于河图、洛书,使这朵远古的思维之花受到了不少歪曲。除了本文开头的各种附会,《周易》自称源于《河图》,并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对《河图》进行了改造。汉代的刘教声称,《尚书・洪范》中提到的“洪范九畴”就是《洛书》,也就是天授的不变之道,其实“洪范九畴”是九种伦理纲常,只是与《洛书》上的九个数偶合,实在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之事。两汉以来的谶纬之学,都假以《河图》《洛书》之名,连篇累牍的《河洛纬秘要》《河洛谶》《河图龙文》等谶纬之书,屡屡出笼。后来的方士术士们更是利用河图、洛书做文章。例如推算阴阳五行的“太乙行九宫法”,就是利用《洛书》上九个自然数排列成的数学幻阵。几千年来,《河图》《洛书》的庐山真面目越来越模糊了。

当代作家岳南为石舒波的《龙山春秋》所写的《山左有光》一文中这样介绍:自清中叶始,随着欧洲殖民主义兴起,部分外国人的文化殖民心理也随之膨胀,他们视远东大陆为一个没有文化根底的地域,认为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在中亚与中亚以西的欧洲大陆,远东文明是从西方传播到中国,然后又流传到四周各国的。如17世纪中叶,耶稣会士、德人祈尔歇(Athanasius Kircher)就提出中国文明源于埃及说。此人在1667年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中国图说》一书中,说《圣经》所载的闪族的子孙率领埃及人来到中国,把古埃及文字传授给中国人。18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法国人约瑟夫・德・岐尼(Josephde Guignes)认为,中国人乃是从埃及殖民过来的。另外两位法国的汉学家波提(M.G.Pauthier)和卢内尔曼将汉字和楔形文字进行比较,提出了中国文明和巴比伦文明有亲缘关系的说法。英国的东方学者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将中国文明和美索布达米亚的乌尔地方的迦勒底文明相比较,也认为两者之间有某种关系。英国的理格(James Legge),提出了诺亚的子孙东行来到了中国之说。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也主张“中国人是西方移入”之说……这一系列形形的说法散布于世界的许多年后,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应日本广播协会(NHK)邀请,针对颇受争议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在日本作了几场演说,夏鼐氏认为“上述种种说法,无非都是出于假设。但安特生发现了彩陶并指出这和苏联中亚的安诺及南俄的特里波列等处的彩陶相类似,于是为西方起源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当前,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越来越模糊,西来文化尘嚣直上,考古工作因文化断层而声音微弱,因此对河图洛书本源的探究尤显意义重大。真实的历史往往很简单,笔者通过生物考古和实物论证的方法,对上古河图洛书进行了本源探究,拨开重重迷雾,证明了实物的河图、洛书的存在。作为上古文字出现之前的实物文明河图洛书,为我们明确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和洛水,不是来自西方;古汉语数字本源的探究,是按照河图洛书的数理关系推理出来的,是我们自身文明孕育的知识结晶。这些结论是对中华民族文明起源外来说的有力反击,对于我们今天复兴中华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

①④朱祯.河洛神话产生真相新探[J].齐鲁学刊,1995(06).

②《补史记三皇本纪》,唐朝司马贞.《四库全书・史部》上海古籍影印,1987.

③苏开华.千古之谜“河图”、“洛书”破解[J].南京社会科学,1995(04).

⑤张正明,董珞.先秦河洛文化族属述略.陈义初主编.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7.

⑥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01).

⑦南国早报. 2011年12月06日.

⑧《说文解字》段注:“一之形,于六书为指事。”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一二三,画如其教,是为指事。”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把包括记数符号在内的史前几何形符号称为“刻划系统”,“于六书中为指事”。丁山《数名古谊》以X(五)为古文,(六)为古文入,十(七)为古文切,《说文解字》以八为古别字,像分别相相背之形。数字X(五)、(六)、十(七)、八()是、入、切、别的假借字。

⑨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1931年上海大东书店初版。1961年《考古学专刊》甲种第十号,科学出版社再版重印.

⑩丁山《数名古谊》,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本一分;于省吾《释一至十之纪数字》,见《敕契骈枝》三编。

《中国图书的起源》吴,北京大学《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年第4 期(总第38期).

《龙山春秋》,石舒波著(百年重大考古书系,何三坡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

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瑞典地质学家,1914年应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之聘来华任矿政顾问。他在豫西平原一个名叫仰韶的小村庄的第三纪泥土下,发现了美丽磨光的黑色彩陶和非同寻常的堆积以及大量遗物和容器碎片,结合他后来在甘肃发现的彩陶,提出了著名的“仰韶文化”与“中国文化西来说”。

河洛文化论文篇3

唐达奚珣夫妇墓志考释

虢仲铜铭文及相关问题

洛阳洛宁东汉五层陶楼

西汉长私官铜鼎铭文考略

河南新安县洞真观壁画艺术

洛阳关林出土唐代花釉瓷罐赏析

唐陇西郡君独孤夫人墓志考略

探铲的发明和早期使用的历史

洛阳新获商代有铭青铜兵器

新出北魏淮南王元遵墓志考释

日本山形县出土刻字石斧略论

古代三门峡黄河漕运及历史地位

明代锦衣卫百户汪宪夫妇墓志考释

西安西郊南窑头村唐代陶窑发掘简报

洛阳孟津南陈北魏墓发掘简报

洛阳出土的一件唐代银器的定名

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2014年度考古发掘简报

试论我国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河南新安县博物馆馆藏的汉晋建筑明器

西安长安区大兆汉代遗址发掘简报

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发掘简报

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考古工作综述

偃师华润电厂东汉墓相关问题探析

洛阳唐宋墓志纹饰中的十二生肖图案

洛阳洛龙区唐城御府三座西晋墓发掘简报

河南沁阳唐代李洪钧墓发掘简报

洛阳嵩县云岩寺遗址考古调查报告

洛阳宋代赵思温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

河南省洛阳市北宋安番(审)韬墓发掘简报

河南省洛阳市苗南村两座宋墓发掘简报

从彩陶纹饰看中国史前晚期的太阳崇拜

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形势认识夏文化

西汉未央令官铜勺及其相关问题

洛阳孟津后沟玉冢调查勘探报告

洛阳围棋博物馆藏东汉弈棋画像石

唐武攸宜夫人李氏墓发掘简报

试析洛阳偃师一座东汉金缕玉衣墓的性质

河南灵宝铸鼎塬仰韶文化聚落群的结构分析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祭坛群祭祀内涵初探

“天子驾六”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祭祀功能初探

新安县博物馆藏宋代珍珠地瓷枕和三彩瓷枕

河南荥阳凤凰台遗址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洛阳河拦沟村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

郑州上街盛世新城小区西晋墓发掘简报

山东长清衔草寺遗迹调查考略

深圳“茅山公家塾”壁画中的“八仙蝙蝠图”

青铜文物的科学分析与腐蚀机理及保护方法略述

“河洛地区三代大遗址保护规划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河洛文化论文篇4

>> 洛阳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丝绸之路”起点不是洛阳是南阳? 国家旅游局启动《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认洛阳为丝绸之路东起点 等 丝绸之路的起点需确定 大海湾,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扬帆追梦 黔江的“丝绸之路” 永远的丝绸之路 沉没的丝绸之路 我的“丝绸之路” 神奇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回忆 丝绸专家笔下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和“郑和航线”的东方起点在哪里 建设陕西“丝绸之路新起点”文化品牌 陕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战略实现路径 相聚丝绸之路起点 共话区域投资合作 古“丝绸之路”的复兴 中吉商人的“丝绸之路” 浅议丝绸之路的重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汉魏洛阳故城 丝绸之路的起点 汉魏洛阳故城 丝绸之路的起点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小波")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汉魏洛阳故城复原效果图

2009年,河南嵩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却成为中国申遗历程中的首次败绩。按照过去的经验,中国每次申报的项目在联合国最后评议中,几乎无可争议,但是,作为中原大地的嵩山,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打回,要求重新进行材料补充,等到来年巴西利亚第34届大会上重新审议。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国外专家对嵩山“天地之中”的提法无法接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基本科学常识,地球是圆形,何来“天地之中”?遗产专家们反复讨论质疑,这个地方究竟“中不中”,河南代表信心十足:“中”,但最后结论是:“不中”。

嵩山是中岳,河南是中原,“天地之中”有着文明的渊薮,古代帝王总是希望居于“天地之中”,以承接君权神授的名望,也希望在国土中央建都,利于节制四方。翻开公元1世纪的篇章,汉魏洛阳故城成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4个王朝的都城,在中国都城史上,承接着华夏“中央之城”的中国渊源,奠定了都城的中轴礼制格局。2014年,丝绸之路成为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在多处遗产点中,汉魏洛阳故城位于最东边;罗马帝国与古中国仅有的4次交往中,有3次来到这里,所以,汉魏洛阳故城见证了东西方交往的传奇,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从天下会盟到中国天下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偃师、孟津交界处,2014年,笔者到孟津考察,令笔者感到惊奇的有两大景观:一是千里黄河孟津蓝,由于小浪底水库的修建,孟津段的黄河水碧蓝幽静,胜似江南;二是黄河边的小镇会盟镇,一条古街,几条小巷,如何支撑起“天下会盟”的波澜壮阔?历史仿佛在这里尘埃落定,如黄河沙泥沉寂于河底,无人问津。

现在的人们似乎已经忘掉此地曾发生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好客的孟津人带笔者去品尝特色的谢铁羊肉汤,说起黄河边曾经的捕鱼网虾之乐。随处走进连片的花果乡居品茗采摘,笔者不时问问,邙山在哪儿?观兵台在哪儿?黄河渡口在哪儿?朋友打趣说,8个人会餐,你还在想八百诸侯会盟?有幸,傍晚的黄河湿地,夕阳下的风动芦苇,映衬着邙山的树旗猎猎,真有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此观兵会盟出征的应景。那是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率领三百辆战车,数万名将士,在这里设坛盟誓:“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中的灵秀。真聪明的人就作大君,大君作人民的父母;我祭告上帝,祭祀大社,于是率领你们,进行上天的惩罚。上天怜悯人民,人民的愿望,上天一定会依从的。你们辅助我吧,要使四海之内永远清明。时机啊,不可失去!”一个新的王朝,从黄河边上的誓言开启。

周武王灭商后两年去世,继位的周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姬旦政务,姬旦辅佐成王鞠躬尽瘁,史家称他为“周公”。周公摄政后第一件大事便是营建新的都城――“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随着西周的国土扩大,东部的区域有鞭长莫及之感,周公亲自来到河洛地区,用原始的风水之法,观察山川阴阳,相其土壤厚薄,尝其水质甘甜,决定宫庙位置,祭祀土地之城,最后决定在今洛阳市附近建立了都城,史称“周公卜洛”,为后来汉魏洛阳奠定了基础。这是最早的关于城市选址和规划的记载,也是“中国”一词的由来。在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上,专门提到了依照周武王之意创建“中国”的事情,“中”指中间,“国”指都城,在天下之中的地方营建都城,就是“中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有了“中国”,顺天成文,顺地成理。天子居中,政治太平;经济居中,贡道四达;五岳耸立,东西南北中;九州华夏,原来是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中央。洛阳,从天下会盟到中央诸国,从中央之城到中央之国,文化意义,可谓价值连城。 龙马寺内石雕

光武帝面南而王 孝文帝南迁归汉

汉魏洛阳故城最早建于何时,没有明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在这里建城,后又回到镐京(今西安),洛阳应为陪都,周公营建的新都城距离此处不远,东周平王东迁后,遂成为京畿之地。利用邙山洛水的水陆交通,洛阳有“天下之市朝”之说。战国时期纵横六国的外交家苏秦曾说:我要是当年有洛阳城廓旁边的两顷田,就不可能如此奋斗而佩戴六国的相印。相当于今天,坐拥北京市区两亩地,千金难换一身轻。难怪最有经济头脑的吕不韦,特意选洛阳作为封地。西汉时,司马迁称洛阳城“天下之冲扼,汉国之大都”,地位仅次于长安。有一名叫师史的“土豪”,拥有百辆的车队,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连锁的“洛阳街”;协助汉武帝以盐铁富国的御史大夫桑弘羊,也是洛阳的“贾人之子”,属于典型的“富二代”。

洛阳城的山川形胜和经济繁荣,使其成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都城首选。由于五行学说的影响,汉代属火,与水相克,刘秀将洛阳更名雒阳。刘秀营建的雒阳城,基本继承了周朝的传统,奠定了都城南北中轴的经典范例。《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提出,都城规划“方九里,旁三门”,雒阳城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称为“九六城”,城门12座,东城垣3座(上东门、中东门、望京门),南城垣4座(开阳门、平城门、苑门、津门),西城垣3座(广阳门、雍门、上西门),北城垣两座(夏门、谷门)。在宫殿的布局上,强化北宫和南宫的中轴,北宫为后宫嫔妃居住地,南宫是朝堂议政所。有意思的是,北宫的白虎观设立经学辩论的讲学论坛,班固据此写成《白虎通义》,儒家文化著名的“三纲”(君臣、父子、夫妻)、“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就出于这里。南宫则设有皇家图书馆东观。中国都城中轴线形成的礼制,面南而王,朝寝有别,南北宫殿向南延伸,连接着三大礼制建筑――辟雍、明堂、灵台,实现了从人文向神文的递进,刘秀率领百官大臣,沿着这条神性的轴线,开启了郊祀的仪轨。在明堂里祭祖,在灵台上观天象,在辟雍中举行养老礼和大射礼,前者奖励年老官员,后者选拔人才,并蒙受皇上的恩典。可见,天子的威严,礼制的完备,文化的典藏,议政的功用,人才的选拔,皇族的生活,一都之景,倾城倾国。

汉魏洛阳故城的西北边有刘秀的皇陵,令人奇怪的是,皇陵整个朝向不是传统的背山面水,而是头枕黄河,脚蹬邙山。当地传说刘秀的儿子刘庄处处与他作对,刘秀想,如果选建墓地按照常理,儿子肯定不会照办,于是假意说自己愿意头枕黄河,没想到儿子感慨一辈子没听父亲的话,父亲的葬礼一定得照办,于是形成现在的格局。传说归传说,笔者站在皇陵的高处,远望洛阳故城,确是背北面南的一致,事死如事生,也许正是千古之谜的臆想。 永宁寺塔复原图 保护后的汉魏洛阳故城北魏永宁寺塔基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已经掩映在荒山田野中,邙山下的人们依然忙碌地劳作,考古学家们让逝去的台阶、街道、柱础等重现天日,仿佛把宏大的城市雕塑印刻在绿野之中,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北魏留下的城池。从光武帝到孝文帝,500年过去了,一位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对汉文化十分尊崇,将都城从山西平城(今大同)迁至洛阳,平城建设时遍请中原工匠,模仿洛阳,如今仿佛回到故里,化边缘为中心,化蛮荒为教化,着汉服,改汉姓,崇汉礼,将洛阳城营建得更加崇丽辉煌。据考古专家刘庆柱研究,北魏时期洛阳城东西干道贯通,道路以北分布宫城、园囿、武库、太仓等,道路以南主要有衙署、庙坛、寺院和贵族宅邸等。南北中轴线的铜驼街,宽达42米,两侧分布太庙、太社、国子学遗迹,自宫城的太极殿经阊阖门、宣阳门,过洛水上的浮桥至南城外圜丘,不仅将中原礼制体系完备,还将汉魏建立起来的文化理念巧妙融入,太极化生万物,圜丘天地融合。阊阖门是传说中的天门,通过昆仑仙境直达天庭,经历过魏晋玄学和佛学的庄严,让一座古城飞升起长生的希冀和轮回的守望。 白马寺

洛阳纸贵 写不尽龙马寺的图和白马寺的经

1998年,北京大学迎来100年校庆,与世界古老的大学相比,100年实在太年轻,于是,不少情怀肆意的学者疾呼,中国的大学应该从汉代太学算起。当笔者走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中,突然和同行者笑谈这个联想,但实在想象不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不过,在逝去的如化石般的城记中,太学赋予了洛阳城一种神韵,随着太学的积淀得到延续,尽管城市数次因战火焚毁,但城市的每一页记忆,适逢蔡伦造纸的纹理,约见清晰,可记,可读,可吟唱。 龙马寺内伏羲殿

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为第一部文字研究著作,9000个汉字融入学生们人手一册的《新华字典》;经学大师们穷经皓首的力作,成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的文化复兴;编修《汉书》后投笔从戎的班固,其弟子郑玄集古文之大成,注有《尚书》《周易》《礼记》《论语》《孝经》等百余万字,在电脑输入的今天,仍是浩大的文化工程。接下来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让建安风骨融入城市的肌理,人们熟知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顺次登场的“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将飘逸洒脱的魏晋风度留在了城市,以竹简文韵诠释竹林气节,风骨与风度是汉魏洛阳的性格,这种性格,最后在西晋左思的《三都赋》中达到高潮,“兼圣哲之轨,并文质之状”“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规”“蕙风如薰,甘露如醴”的洛阳城,如熏香美酒般令人陶醉,“左思赋成,洛阳纸贵”,传为千古美谈。人们喜欢的不仅仅是文章,文以载道,一章连城。

河洛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合作优势

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是跨行政区域的,如中部六省、长三角等大区域的打破行政界线的研究,虽然有些已经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只有先搞好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合作才是跨区域合作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河南省的旅游业现状,结合行政区域内合作的问题,具体来探讨河南省省内的旅游合作模式,为中部崛起中的中部旅游合作奠定基础。

一、合作开发现状

河南作为旅游大省,具有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资源优势,政府也已注意到它的重要性,早在“九五”期间就已提出了打造“三点一线”(郑州、洛阳、开封及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的战略,在“十五”期间“三点一线”基本形成。2006年河南省旅游局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将“三点一线”,延伸到“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一心”即全局性发展核心——郑州;“两带”即以郑、汴、洛为主的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五区”即嵩山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山水生态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六板块”即豫中、豫西、豫北、豫东、豫南及豫西南六大旅游经济板块)的全省范围的区域旅游合作。wwW.133229.COm

二、合作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首先,河南省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拥有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安阳古都的殷商文化、洛阳古都的汉、魏、隋、唐文化、开封古都的宋文化,以及三门峡的先秦文化、信阳的楚文化、南阳的三国文化,浓缩了中国从夏代到金代3000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华。其次,自然资源丰富多彩。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高峡平湖壮丽奇观,“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中岳嵩山、洛阳龙门山、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部级风景名胜区。另外相继开发出一大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如焦作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潭、安阳的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济源的五龙口、鹤壁的云梦山、平顶山的石人山、洛阳的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南阳的老界岭、龙潭沟、宝天曼、驻马店的嵖岈山、薄山湖等。再次,景观地域组合良好。从整体上看,河南旅游资源大致分布在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和焦枝铁路线上及邻近地区,全省的29处部级景点、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1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绝大部分文物古迹都分布其中,尤其是陇海沿线分布更为集中,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强,且各具特色,易于进行区域旅游整体规划和联合开发。

(二)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2002年6月,河南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这“三点一线”的决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10月和2006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发展定位、工作措施、目标任务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在河南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河南成功举办中部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组团赴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促成郑州—首尔航线的开通,并组团赴韩国宣传促销。2006年底,全省旅游部门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通往景区的道路上竖起了1734块旅游标志牌,引导自驾游,成为宣传河南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中部崛起创造契机

促进中部崛起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政府做出的统筹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中部崛起,旅游先行,旅游业的发展正在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旅游资源优势,为它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受益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促进中部六省崛起这个大背景下,2006年3月17日至19日,由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中部(河南)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无疑会为河南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四)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郑州—开封、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漯河、许昌—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

三、合作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产业部门、大企业或区位,使这些“增长极”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同周围区域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传导媒介力量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发展。这一理论已被我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并已应用到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实践中。

(二)“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点—轴”模式是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比较显著呈带状分布的区域结构的抽象。“点”是各级旅游中心地,对各级区域旅游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地而形成的旅游廊道及产业带。从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轴线。

(三)“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常用模式。“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建立旅游廊道、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束缚,实现资源—产品—市场共轭耦合,形成多级圈层结构,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由核心向边缘的渐降次序,而区域整体水平高,竞争力强。

四、合作开发的战略构想

针对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旅游资源特色,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广阔的旅游市场为目标,以中心旅游城市为龙头,以旅游产品为纽带,整合河南省旅游资源,以“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围绕“十一五”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的规划要点,笔者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构想(如图1)。

所谓“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是以郑、汴、洛三市组成的核心点为中心,以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两条旅游带为轴线,以中原城市群和五大特色旅游区两个圈层为延伸面,结成的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通过点、轴、圈将河南省主要旅游城市连成一片,由点到面,逐层展开,协同推进,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旅游整体。

(一)“郑、汴、洛”核心辐射

拥有3500年历史的商代古都郑州,以及它东边的七朝古都开封,西边的九朝古都洛阳,历史上均极尽繁华和荣耀,成为中华文明在一定时期的象征。此三点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连接历史,又连接未来;既牵动龙头,又辐射中原;既促进旅游,又带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且已有的“三点一线”的旅游合作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水陆两带连结四方

沿黄河旅游发展带自西向东连接了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濮阳六个河南省重点旅游开发城市,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则自北向南贯穿了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九个旅游开发城市,两条旅游发展带通过水陆两路连通了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大部分的旅游开发城市,使河南的旅游城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连接贯通的旅游网络。

(三)中原城市群众星闪耀

中原城市群由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九个城市组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八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带。九个城市以郑州为中心,从郑州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时间都在1个半小时之内,并以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许漯产业轴线两条经济带在郑州交汇形成大“十”字架型的经济架构。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思想的提出,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城市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

(四)特色精品旅游区协同开发

五个特色旅游区为以安阳为中心的豫北旅游区,以商丘、周口为中心的豫东旅游区,以信阳、驻马店为中心的豫南旅游区,以三门峡为中心的豫西旅游区,以南阳为中心的豫西南旅游区。五个旅游区分布于河南省的五个方位,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比如豫北旅游区的殷商古文化群、豫东旅游区的商业文化和祖根文化、豫南旅游区的“红”“绿”旅游资源、豫西旅游区的黄河文化、豫西南旅游区的三国文化等。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组合性好,且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区域内协同开发旅游产品,创旅游精品品牌,增强旅游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具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河南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河南的旅游精品品牌,促进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第二圈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保生.河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2、王庆生,许韶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1996(3).

3、薛莹.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

河洛文化论文篇6

摘要:洛阳运河遗产廊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代价值,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运河遗迹、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运河遗产廊道景观的开发利用要把握几个原则:特色定位;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相结合;市场化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开发旅游产品等。本文立足洛阳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阐释了运河遗产廊道景观的开发利用,如构建主题公园、建立文化活动场馆、开展各类水上娱乐活动等。以期用现代化的包装设计,推动洛阳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洛阳;运河遗产廊道;开发利用

一、洛阳运河遗产廊道的价值与文化资源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运河工程分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河共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一伟大工程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都有重要意义。

(一)洛阳运河遗产廊道的价值

1.历史价值

从历史上讲,运河的开凿对于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一批运河城市的兴起,如洛阳、开封、商丘等,这些城市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大运河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如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运河的中心的洛阳,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团和商队,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隋唐大运河还为元代的京杭大运河打下了坚实基础,不少河段在元明清三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当今价值

(1)复兴运河城市的历史文化。洛阳的历史名城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历史悠久的遗址古迹、丰富多样的人文活动(如民风民俗、地方戏曲歌舞等文艺形式)、引人入胜的传统科学艺术,对这些内容加以挖掘、整理、打造,是申遗成功后大势所趋。(2)保护生态环境。大运河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流域,目前还担当着南水北调的重任,大运河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3)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隋唐大运河文化符号的城市,整理开发运河文化遗产,让那些已埋没的遗迹、文化,再现昔日容颜,吸引游客观光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洛阳运河遗产廊道的资源

洛阳运河遗产廊道有丰富的资源,如运河遗存、传统民俗与工艺、历史文化资源等。

宋代以后洛阳逐渐失去了中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但隋唐大运河的遗存、历史文化历经沧桑却得以保留。主要有:1.运河遗存。通济渠洛阳段(即洛河)一直使用到上世纪中叶,其遗存如通济渠、含嘉仓、回洛仓、天津桥、南关码头、山陕会馆等,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昔日运河的风采。其中,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160号仓窖遗址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传统民俗与工艺。洛阳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就有河洛大鼓、洛阳宫灯、洛阳水席、关公信俗、唐三彩、洛阳牡丹花会等,仅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就促进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为洛阳的腾飞做出了很大贡献。3.历史资源。洛阳是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洛阳密切相关。从洛阳一地就可看出,河洛地区运河遗产廊道资源丰富,是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的文化保障。

二、洛阳运河遗产廊道景观构建原则

洛阳运河遗产廊道景观构造,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特色定位、主题鲜明

当前,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旅游者的旅行经验也日益丰富。在此情况下,特色成为旅游产品生命力之所在。要在旅游项目设计中注入和提升历史文化因素,突出旅游产品的垄断性和独有性。如洛阳就要把“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作为城市品牌,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

(二)旅游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并重

在当今钢筋水泥建筑林立、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运河沿岸自然风光优美,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上上之选。保护好运河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运河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积极开发自然生态型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迎合旅游者越来越高的生态环境要求,进而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贯彻绿色化、生态化理念,推广并普及绿色旅游、绿色饮食、绿色酒店、绿色装修、绿色消费等,使旅游者身心得以放松,从而促进运河旅游的发展。

(三)市场化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

旅游业发展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其产品开发就必须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出发点。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立足本身资源,更要着眼与市场的需求。要在市场调研与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定位,确定目标市场的主体和重点,并针对市场需求,对各类预设产品进行筛选、加工或再造,从而设计、开发和组合成适销对路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如开发哪些重点产品或项目,重点策划哪些活动、打造哪些品牌,树立什么样的旅游形象等,由此完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内容。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开发工作的主体,必须树立旅游产品企业化开发理念。 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项目和产品时,会以盈利为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吸引游客的目光,而这些是保证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多层次、多样化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可以划分为基础型产品、提高型产品和发展型产品三个层次:1.基础层次:为陈列式观览。内容为自然与人文景观,属于最基本的旅游形式,是旅游规模与特色的基础。2.提高层次:为表演式展示。内容为民俗风情与购物,满足旅游者由静到动的多样化心理需求,通过旅游文化内涵的动态展示,吸引旅游者消费向纵深发展。3.发展层次:为参与式互动。内容为亲身体验与娱乐,满足旅游者自主择项、投身其中的个性需求,是形成旅游品牌特色与吸引旅游者持久重复消费的重要方面。

因为旅游者需求(如年龄、收入、职业、偏好、学历等)的差异,旅游消费也越来越多样化。旅游产品既要有“观光型产品”这样的基础层次,也要有“表演式、参与式、体验式旅游产品”这样的提高层次和发展层次,还要有高、中、低档不同消费档次,通过多样化、多功能、多档次的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收益。

  三、运河遗产廊道的景观打造方法

  运河遗产廊道的景观打造,可以依托运河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从构建主题公园、建立文化活动场馆、开展各类水上娱乐活动等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主题公园

可以沿洛河建立各种主题公园,如特色花卉主题公园、运河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公园、民俗风情园等,宣传运河文明和历史文化。

1.特色花卉主题公园

花卉主题公园可以怡情养性,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休闲方式,各地可以建立特色花卉公园,如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可以建造牡丹主题公园。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洛阳牡丹花会更是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牡丹主题公园内应广植各类牡丹,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让游客在夏秋冬三季也可看到牡丹,避免错过花期的遗憾。牡丹主题公园应设有供人拍照的和牡丹相关的雕塑,雕塑的内容可以是民间传说,也可以是小说故事,可以以风骨气节为题,可以以爱情为题,增强牡丹观赏的文化性。公园内应精选有关牡丹的诗文,体现国人对牡丹的喜爱。园区内还应有以牡丹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如《丝路花开》等,让游客劳逸结合,在欣赏歌舞的同时再次加强对牡丹文化的认知。此外园区内可设置牡丹纪念品,如牡丹瓷、牡丹食品、牡丹饰品等,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

2.运河遗址公园

运河遗址公园是人们吊古思今和展示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遗址公园可精选地址,如洛阳可以建在天津桥附近,因为天津桥曾是是隋唐大运河地标性建筑。遗址公园设计思路如下:(1)对遗址进行保护和展示。如建设天津桥遗址水上保护展厅;恢复天津桥的历史面貌。让游客在桥上可以观光、购物、品尝美食等。(2)4D电影展示繁华历史。洛阳可以再现隋唐时期商业的繁荣和中外文化的交融,让游客穿越历史时空,梦回大唐盛世。(3)建造拍照景点。如建造西域商人铜雕、遣唐使铜雕等反映隋唐时期洛阳的兴盛;用古船的形象表现隋唐时期洛阳城水运交通的发达等,凸显运河的历史作用。

3.历史文化公园

历史文化公园主要展示洛阳厚重的文化底蕴,可以设计如下内容:(1)建立成语典故公园。洛阳是千年帝都,成语典故俯拾皆是,它们是洛阳历史的缩影,是传统文化思想的宝库。(2)建立洛阳历史名人雕塑园。    洛阳自古名人辈出,通过历代名人雕塑,展现洛阳辉煌的历史,激励后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名人雕塑可以分为文化根脉区雕塑、文学名人雕塑、科技名人雕塑、政治名人雕塑、道德教育名人雕塑等类别。

历史文化公园策划思路如下:(1)按朝代分段展示。采用仿古建筑,按历史年代分段展示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便于游客记忆。(2)精选故事与人物。择其精华、诠释内涵、赋于新意,通过碑刻、壁画、园雕等艺术手法,配以小桥流水、亭台楼榭,使其具有艺术性、可观赏性。(3)注重娱乐和体验。可将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白天可以安排话剧演出;晚上可以依托运河廊道安排水幕演出。演出时可以让游客作为群众演员一起参演,甚至不必拘泥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如玄奘是洛阳人,他的故事可以根据《西游记》加以杜撰,相信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比真实的历史故事更受游客欢迎。体验式演出一定会给游客留下独特深刻的记忆。

4.民俗风情园

民俗风情园主要展示洛阳丰富的民俗文化,如传统体育游戏、武术、节庆民俗表演等。

传统体育游戏如抽陀螺、弹弓、老鹰捉小鸡、跳绳、抓子儿、滚铁环、跳马、跳方格等。体育游戏可以用雕塑的形式凝固下来,便于拍照;也可以提供实物,让游客在玩中获得运动的喜悦。为了提高兴趣,还可以组织游客比赛,给与奖励。

洛阳节庆民俗表演很多,如河洛大鼓、跑旱船、抬花轿、骑毛驴、大里王狮舞、曹屯排鼓等。表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精选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形式新颖,生动活泼,恰当融入流行时尚因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3)加强互动,让游客参与节目演出,体验民俗表演的魅力。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群的青睐。仅洛阳知名的武术就有宋氏通背拳、心意六合拳、南无拳等。武术表演应该组建集武术、灯光、音乐为一体的演出团队,以策划及承接大型武术演出活动。通过表演,打响地区武术知名度,成为另一张城市名片。

(二)建立文化活动场馆

文化活动场馆不仅要向游人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更要注重体验与游乐,要玩中长知。本着这一目的,可设置以下项目:

1.设置“穿越时空”游乐项目

“穿越时空”项目的目的在于让游客在玩中了解洛阳的历史文化。如洛阳可以建立悬空式球幕影院,倾力打造电影场景,形成极具震撼力、冲击力和视听享受的效果。在巨型球幕的包围下,在奇幻的座椅升腾中,游客将插上翅膀,像飞翔的神鹰般穿越洛阳历史时空,从河图洛书、到夏都斟鄩、商都西毫、周代的洛邑、汉魏古城、隋唐洛阳城……亲历酣畅淋漓的飞翔与尖叫,畅享痛快至极的玩乐与释放,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会了解洛阳为何是“千年帝都,文明之源”。

2.设立手工制作创意园

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宫灯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黄河澄泥砚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普通人来说,它们一向高高在上,遥远而神秘。它们是如何制作的?我能不能亲身体验制作过程?大概是很多人都渴望的事情。

游客如能自己参与制作、雕刻,比买工艺品更有成就感。创意园的环境要精心装饰,安静舒适,使游客既能玩制作也能坐下歇歇,喝喝咖啡、听听音乐,在放松解压的同时,还能加深亲情友情,体会创造的乐趣。

3.打造歌舞盛会

旅游不仅要有自然风光,游客的体验式娱乐,还要有视觉盛宴,有大型表演观看。如洛阳历史资源丰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可以抓住这一优势打造一台歌舞盛会。比如说“武皇十万宫廷乐”,为唐代的武则天时期的汉族乐舞,曲内容主要是歌颂太平盛世、赞美大好河山等,可以对其挖掘整理,反映丝绸之路上的盛世景象。此外,还可以设计“礼乐周公”、“忠义关公”、“隋唐百戏”等的演出。

(三)建立水上娱乐项目

人类活动与水息息相关,水带给万物生命和快乐,水上娱乐项目在旅游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1.湿地生态游。湿地可以保护改善环境,被称作“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湿地生态游要将自然风光、人工建筑风光、娱乐科普结合起来。可以设置水上垂钓、水边烧烤、自行车观光、湿地科普馆等项目,但不管哪种,务必以保护湿地环境为前提。

2.画舫昼夜游。画舫昼夜游应以欣赏沿河风光为主,顺便加入文化因素。运河遗产廊道要打造一段观光河段,这一河段要恢复古风古貌,使人能够遥想九朝古都洛阳昔时城郭巍峨、宫阙壮丽的画面。要让游客在古色古香的河道上观水、赏景,体会清幽、静谧、闲适的古城风情。

3.画舫表演。游客囿于地域、知识的局限,对其它城市的河流知之甚少,比如洛河,周公曾在洛水之滨举办过“洛水流觞”、曹植曾在此写下千古名赋《洛神赋》,隋炀帝的龙舟曾在此处流连忘返,白居易等诸多历史名人于上巳节这天曾在这里诗文唱和等等。洛阳可以依托这些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创作,举办画舫表演,带给游客视听盛宴,让他们了解、传播当地的历史文化。

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运河遗产廊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重新思考如何把河洛地区悠久的历史文明与运河文化结合在一起,用现代化的包装设计,推动河洛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它的知名度,并让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河洛地区资源丰富,要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把悠久的运河文化用现代化的设计加以展示,推动河洛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参考资料:

[1]岳国芳.中国大运河[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

[2]阮仪三.价值评估、文化线路和大运河保护[J].中国名城,2008(1).

[3]王健.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分层保护与发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2):1—6.

[4]方孝廉.隋通济渠与东都洛阳城布局[J].华夏考古,2009(3).

河洛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古都;洛阳;城市形象;传播

0 引言

中国历来有“四大古都”之说,即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新中国成立后在杭州召开的古都学会会议上,又将杭州、开封列入古都行列,1988年形成了“七大古都”安阳跻身其中,2004年,郑州被列入古都,与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杭州、开封、安阳合成“中国古都”。

中国的每座古都代表一段辉煌的历史,都在不同程度上渗透着中国悠长的传统文化。然而,一些古都经过现代文明的发展,其原有的传统特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作为古都的内在气质在人们的印象中开始模糊。如何塑造古都魅力及打造完美的古都形象已成为古都城市和谐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本文以洛阳为例,探讨其古都形象传播。

1 中国古都城市形象传播

中国古都都是中国相应历史时期的文明中心,是不同历史时期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古都城市形象塑造关系到中国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可以说,中国古都的城市形象塑造更承担着印证中国五千年辉煌历史的责任。

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古都北京的城市形象塑造及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奥林匹克运动把体育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北京的几千年文化也通过这次契机充分的展示和体现给世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以城市为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这个时展的渴求,在树立城市形象的同时,媒介如何传播和推广城市形象成为传媒人思考的重要话题。2011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给古都西安增添了一个美丽的光环,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这座古城,领略她的文化与风土人情。

2 古都洛阳的城市现状

第一,空间形象。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有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作为古都,洛阳在历史上的地位显著,随着时代的发展,洛阳加快了迈进现代化城市的脚步。立交桥,高速路的建设,城市南部新区的崛起,高楼大厦,商场步行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建设给这座古都增添了许多魅力。然而作为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渐渐失去了古香古色的传统文化氛围,洛阳从一个消费型小市转变为以机械工业为主,兼以冶金、建材、石化、电力、食品、轻纺为支柱,产品辐射国内外的新兴工业基地。

第二,旅游形象。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洛阳已连续举办了31届牡丹花会,积累了集中接待的丰富经验,服务业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还先后入选了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并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和中国优秀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9世界邮展是继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之后,在我国举办的第二个世界级集邮文化的顶级盛事,以及继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承办的又一次世界性重大活动。世界邮展选择了洛阳。2009世界邮展不单是洛阳的盛会,更是河南的盛会、全国的盛会。1999年北京代表中国第一次承办了世界邮展,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而2009的世界邮展,则会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在洛阳这个位居中部的地级城市举办,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中国城市的魅力,更加彰显中国的实力。邮展出版发行的具有珍藏意义的小小邮票背后蕴含了洛阳的悠久历史与风土人情,让中国了解了洛阳,更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第三,功能形象。城市功能包括交通功能、服务功能等。交通功能如何,对一座城市形象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洛阳交通便利,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如今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区随着洛阳政府的南迁,形成了新的行政中心。

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发展,启动了洛阳一个新的时代。原来洛阳只有一条轴线,所有的建筑都背对洛河;现在跨过洛河开发新区,形成中州路、洛河、开元大道三条轴线,构成了新世纪洛阳城市的骨架。开元大道作为洛阳新区的轴线,把新区各区域有机地串联起来,是新区的交通脉络。

面积11.2平方公里的新区中心区,则是新区发展的“心脏”部位,位于龙门大道以西、王城大道以东、隋唐城遗址以南、洛宜铁路以北,是洛阳市规划的行政、文化、商务、金融、信息中心。高标准的规划、大手笔的建设,使这里成为新区最出形象的地方。

在中心区,市政大楼、南湖音乐喷泉、市歌剧院等极富时代感的景观和建筑,展现了洛阳全新的形象,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洛阳的新城市中心正在这里形成。

第四,景观形象。洛阳5A级景区2家,4 A级景区12家,A级以上景区22家。现有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峪湾等7家国家森林公园以及8家省级森林公园。丰富的自然风光给洛阳增添了无限魅力。秋季以及4月是游玩洛阳的最佳时间。每年:“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黄河小浪底观瀑节”、“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等富有人文气息的节日也极富宣传力。

第五,产品特色形象。一座城市的特色产品对其形象的形成,影响的扩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洛阳作为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品的开发利用,在塑造洛阳整体形象,建设文明旅游城市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到洛阳就不能不提到洛阳的澄泥砚、牡丹石和唐三彩。

洛阳澄泥砚:即新安虢州澄泥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洛阳牡丹石:牡丹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国际石材界公认为世界奇石,被列为世界珍稀品种。牡丹石产地世界唯一,中国・偃师・寇店・五龙村。洛阳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始于南北朝,盛于唐,洛阳为主要产地。

第六,洛阳古都历史文化。古都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历史文化深厚,所以历史文化现象是古都城市最重要最突出的形象。“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年代最长的著名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唐、后梁、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累计长达1500多年。发端于洛阳的五大学术流派(儒、释、道、玄、理),是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东方文化。独特的人文气息,成为最适宜居住的人居典范城市,才是洛阳的发展方向,这才是洛阳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坐标。

3 古都洛阳形象不足与建议

第一,洛阳市的城市空间形象与古都洛阳曾经的辉煌不相称。洛阳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地由全国的中心城市变为中国二线城市。第二,洛阳市就环境形象来说,整体上缺乏东方文化古城的特有风貌。走进洛阳,古都的感受并没有那么明显,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朝代更替的原因,现如今的洛阳城遗留下的历史遗迹很少。第三,洛阳市的交通和服务等城市形象都需要进一步改善。第四,洛阳市的景观形象也存在与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的过分注重现代景观的不好倾向。第五,洛阳市的历史文化形象在全国七大古都中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洛阳旅游形象传播尤为重要。一个城市良好的城市形象需借助强有力的宣传推销活动,提高城市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其旅游特色,增大其旅游吸引力。

洛阳应强化其旅游特色,增大其旅游吸引力。良好的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优越的城市旅游环境来支持。洛阳首先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好宽带网。

建设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策略。人际传播是指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的过程,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城市形象传播中人际传播,有效利用媒介对人际传播进行引导可以对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策略进行影响。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人际传播是重点,有效利用媒介对人际传播进行引导可以对城市形象传播策略进行影响。例如中国2009世界邮展在洛阳隆重举办。邮展执委会副主任委员王立林代表洛阳向国内外嘉宾发出邀请:“到洛阳来,观牡丹,赏邮展,品味古都文化。”意见领袖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通过意见领袖,将洛阳城市形象内涵传播到受众,提高传播效果。

应该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开展城市形象公关。“大众传播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描述、呈现、评价城市,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观念和态度,从而构建一个虚拟的城市形象,影响实体城市形象的真实认知。”在国际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媒体策略――实现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互补;二是语言策略――重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在国际传播的作用。

4 结语

本文以洛阳市为例,从城市形象传播入手,浅议洛阳市城市形象塑造的成就与不足,分析如何进一步打造完美的洛阳市古都城市形象,全面提升洛阳市在国内外的整体形象。

城市形象的塑造应体现“宜居宜旅”。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城市形象设计更应该方便游客,建立“人性化”城市,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从城市形象的细节处,就可以看出城市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何瑶.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以珠海为例[J].新闻知识,2011(01):39-40.

[2] 孙贺,景庆虹.论中国城市形象传播的瓶颈[J].文化论坛,227页.

[3] 李晓莉.城市形象与城市与旅游关系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5):110-112.

河洛文化论文篇8

论文摘要:洛阳是我国著名的 历史 文化名城之一,其庙会所在地也是河洛民间文化的聚集地;洛阳庙会的 发展 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历史变迁,从美学角度考察洛阳庙会的发展,可挖掘不同时代庙会的审美内涵;传承庙会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当代人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庙会是我国民间节日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源于我国古代隆重的祭祀活动,其实质在于信仰,它的形成与我国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密切相关。在

河南地处中原,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外来文化与庙会的结合,其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的同时,在中原各个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以其得天独厚的 自然 地理条件和渊源久长的文化历史,不仅分布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隋唐遗址等多处构成古都风貌的古代建筑和名胜古迹,而且还有规模宏大的古庙会群。洛阳庙会作为古都洛阳非物质形态的人文资源之一,与物质形态的古建筑、古迹相比,更显示其顽强的生命力。自产生后,它经历发展、变化、复兴等阶段,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变迁,也使其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1洛阳庙会的审美考察

(1)文化互融的传统庙会

洛阳庙会群在中原地区庙会群中颇具特色,堪称豫西地区民俗文化的博览会。不仅有二郎庙等各类小型庙会,还有关林、龙门、白马寺三处大型庙会。庙会群大多以佛事为主,它们共同促进着佛文化在

自尼采以来,西方 哲学 一再强调审美不但是一种 艺术 活动,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庙会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生存方式,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生存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长的文化意味,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逛庙会已成为洛阳人欢度春节的习俗,尤其是每年春节,全市都会有百万市民欢聚在庙会上。其中不乏海外华人和外国的游客,专程来赶洛阳庙会。庙会适应了广大群众娱乐和审美的需要,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身心、宣泄感情的好机会。其中,很多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登台亮相,充分展现了悠久的河洛民俗文化,如:河洛大鼓、二鬼摔跤、抖空竹、大里王狮舞、篙县背装、宫廷宴乐、捏面人、锣鼓书等民间艺术,它们代表着河洛地区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庙会这个共享的空间里,人们可以观赏到民间戏曲、民俗文化、文娱 体育 活动和种类繁多的商品汇展,还可以感受淳朴的民风,品尝到带有童年气息的小吃—棉花糖、桂花糕、吹糖人等,通过瞬间回忆质朴的幸福,偷悦身心。春节庙会的举办目的虽然是要宣传河洛传统文化,但随着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开始出现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活动,带有时尚气息,以期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感性需求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大众的审美观念从过去的审美到现在的美丑并审,审美方式越来越趋向感性化。庙会就如同一幅活生生的“风俗画”,使人们认识社会的客观存在,会上无数新鲜的事物吸引着人们去理解和探索,只要广泛接触便可充实头脑,获得有价值的文化知识。从传承关系来说,洛阳当代庙会不仅是对洛阳传统庙会的延续和复兴,而且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出发,在继承了传统节日庙会特色的同时,又借鉴了节日游园活动注重文化的特点,努力挖掘民间各种文化活动的娱乐性特点。现在,洛阳庙会已成为对外展示洛阳当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不仅体现出洛阳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展示了当代洛阳 发展 的新风貌。

2洛阳庙会文化的传承意义

庙会文化在我国不仅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而且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产物,庙会文化更是一笔社会财富。随着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洛阳人已逐渐把庙会作为节日纳人春节的日程当中。在人们看来,庙会就如同一个百姓参与的大舞台,不仅聚集了洛阳当地各类民间传统项目,一些杂耍和绝活让人们过足了瘾,而且还是洛阳传统文化传承的展台,将其精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们感受到洛阳传统文化的深邃。洛阳庙会从传统发展到当代,以其极强的生命力绽放了自身的文化魅力,并且随着庙会与神的关系逐步淡漠,庙会文化已逐步由“神文化”向“人文化”复归。尤其在当代文化正猛烈冲击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时候,洛阳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厚的内涵,它能论释出生活和生命艺术的真谛。庙会上那些传统节目可以强烈刺激人们的感官神经、吸引百姓的眼球。这种由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的深刻文化韵味,既提高了百姓的审美品位,又让人们在审美中受到 教育 ,愉悦心态贯穿整个游庙会的过程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一篇: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微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