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13:14:15

服饰与文化论文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1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继承是创新的继承,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2]优秀的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民族服饰在工艺思想上可谓有智,在装饰艺术上可谓大美。民族服饰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制作者的智慧、道德和热情及真善美,体现出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民族服饰在装饰美感中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突出体现在观者直接面对服饰外部形式时获取的愉悦感受,其中暗含着精神的力量,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民族服饰的装饰、象征和工艺美感在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新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发展,其审美表现成为地方文化特色展现的窗口。因此,现代高等服装设计教育应该注重民族的、传统的服饰艺术文化的研究学习,通过课程开设引导学生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和提取各种有用元素,实现并丰富自己的创造力。

2民族优秀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的启示

如今中国服饰文化的自主意识已经觉醒,但是服饰文化几乎进入全盘西化的主流境地并没有根本改观。如何对民族概念和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以及时尚化推广,还需要从民族优秀的服饰艺术文化中寻求理论指导和专业反思。

2.1挖掘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提升专业理论课程的传统文化底蕴

目前服装院校的课程设置和理论指导都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体现出崇尚西方文化的倾向,这一切都反映出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薄弱。如果教师忽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在教学上没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热爱传统,学生必然容易产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淡漠和轻视,其影响使学生在进行设计实践时缺乏自己的个性特色,盲目追求模仿西方设计,最终导致设计能力贫乏而被市场淘汰。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首先是对民族服饰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理解民族服饰中装饰美感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不借助任何规则或解释,纯以例证(指直觉感受)提供视觉逻辑的一种独特形式美。[3]只有通过理论课程的形式将民族服饰中的装饰视觉原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才能实现有效运用设计语言对优秀的民族服饰艺术进行时尚化设计。其次,从现代美学的立场出发,以合乎21世纪人类社会需求的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不断加强传统民族服饰审美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对人类当代审美心理,包括形式、功利、技术美感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鉴于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配备,可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发挥科学性,减少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的授课内容,重点突出主题式讲授,以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寻找兴趣点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某种装饰形式进行更深的梳理和细致挖掘,将专业理论课的授课价值发挥到最大。整体而言,地方院校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对民族优秀服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同时也存在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2.2利用地方手工艺术活态资源提高专业实践类课程的传统技术含量

我国是个手工业大国,有着手工艺术的悠久文化传统,而广西的传统手工工艺更是显现出丰富的活态特征,这些都成为服装设计作品的生命力来源。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是追求设计美的过程,是用视觉形态与审美关系体现出来的各种抽象概念的物态组合,这也正是服装设计的精髓所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理论已经相当完善,设计的重点已经由服装款式和外轮廓形转移到服装的工艺创新上来。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服装制作工艺的实践能力和工艺文化的运用能力都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但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是停留在工匠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掌握服饰装饰手工艺,如镶、嵌、滚、盘、绣、包等工艺的基本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传统制作工艺带动创新思维,实现技艺认识上的升华,从而寻找到贴切的设计语言对传统服饰进行设计创新。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服饰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促进高等艺术教育担负起传承人类文明和保护人类珍贵遗产的重任。由此可见,地方高等服装教育在课程构建中要体现艺术文化理论课程与手工艺实践课程承接与结合的合理性。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一方面,通过民族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内涵,了解传统造型规律和传统审美意识及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服饰手工艺实践课程吸收、消化理论知识,让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真实而生动、具体而深入。最终完成设计教学中“头脑—心灵—手”的密切联系。

2.3建立以传承、创新、推广民族服饰艺术为核心的产学研运行模式

以地方民族服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出发点,针对这种显著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根据所在区域对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获得支持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摸索服装专业产学研模式时,可以考虑确立“传承民族、时尚创新、营销推广”三位一体的市场化的工作室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工艺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和工作室的信息资源,将民族服饰艺术理论课程以立体式结构展开,通过其他课程如服饰工艺课程、设计课程、展示课程、品牌课程等的加入,实现对民族服饰的创新和推广。在教学中产生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转让、新设计研究与开发等形式,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联系。通过工作室的外务联系直接回馈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作品在市场运作中不断改进创新,完善专业理论课程的更新。以服饰配件课程为例,根据工作室反馈的市场需求进行指定民族风格的设计教学,然后将设计作品以系列形式推向市场。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实践环节更加贴近市场发展需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丰富并验证民族服饰理论课程的相关成果。

3总结

长期以来服饰文化课程与服装设计课程,以及工艺课程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教学成果中审美性、艺术性、创造性和文化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现代服装设计教育要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就必须依靠一个经典的现代科学的审美价值模式为核心教育理念,在新的历史指向中认真思考传统,对设计艺术的成分做出切实的理论分析,做出对未来的正确选择,以便从优秀的民族服饰文化中塑造和提取出一个适合我们当代最需要的审美价值结构模式,实现“中国创造”型的服装设计教育模式,培养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从根本上系统地把握高等服装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地方高等服装设计教育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走向未来。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服饰美学 设计实训 课程设计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王琳(1964- ),女,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天津 3004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23-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或人物形象设计之类的专业。在实际教学中,服饰美学教育或倾向于美学理论,或倾向于服装制作,总不能达到既兼顾理论学习又兼顾动手能力的均衡状态。

要做好服饰美学教育,有必要明确一下服饰美学的概念内涵。“服饰美学”是关于服饰的美的学问,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衣服,起遮蔽躯干的功能;二是佩饰和随件,起美化躯体而不是遮蔽的作用;三是化妆,包括文身、美容等,起修饰和美化的作用。服饰美学是服饰教育与美学的交叉部分,是美育在服饰教育中的体现,是美学中实用美学部分。

一、当前高校服饰美学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1.基本理论教育难以系统和深入。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进行讲解:纵向的维度包括服饰美学的发展历史,如中国的服饰美学史和国外的服饰美学史,服饰美学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流派和思潮,服饰美学变迁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横向的维度包括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服饰美学和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和影响,服饰美学和社会思潮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了解或掌握的,尤其是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论及服饰美的内涵和形式。

这些内容中,有的科目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如“人体形态美和服饰美的关系”,从服饰和人体及文化观念的关系角度探讨中西方形态美、人体美和服饰元素的关系,可以以一个阶段或一个知识点为重点,引领学生进入理论世界。“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美学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首先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服饰美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理解,这应该是整个服饰美学教育的关键和基础。”

目前的服饰美学教育中,这些理论知识只能蜻蜓点水,缺乏系统和深入,学生学起来一叶障目,难见泰山。

2.服装设计不能和服饰美学很好地结合。目前的服装设计课只是侧重动手操作,和服饰美学教育的理论学习“两张皮”,相互之间不能产生良性互补。服装设计对各种元素的运用离不开大量的模仿学习和借鉴,否则,设计就是无源之水。借鉴包括对中外的借鉴,也包括对古今的借鉴,这些都离不开史论的学习。

服饰美学教育应该贯穿在设计课的始终,它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课,它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方法产生积极影响,并对学生设计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服装设计的学习离不开对中外服装美学史、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的了解,从中可以吸收到大量的设计灵感和素材。

此外,当今服饰设计不能从美学相关学科很好地汲取营养。服饰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相当广泛,如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符号学等均和服饰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它们的涉猎是服饰美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的关键。但学生们往往对直接动手的技能感兴趣,而对这些理论知识不当回事,这种倾向是不健康的。如,东方服饰较为保守、含蓄、严谨,西方服饰则大胆、随意、率性,风格的差异无疑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习俗对服饰影响的体现。如果对东西方文化和历史没有相当的了解,则很难做到准确理解服饰方面的这些差异。

3.忽视服饰美学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当前服饰美学教育闭门造车,关起门来搞教育,忽略了教育对人的影响。 “校园服饰文化是一种不同于大众时尚文化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时尚观念及着装观念等。透过学生的服饰,我们能感受到学生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应该体现出其应有的智性、素养、文明、青春等群体特征。而当前大学生的着装,大为青睐“酷装”,“各色掺杂的发色,曲直兼有的爆炸狮子头(姑且这样称呼它),大如书包的裤兜,露窟窿的牛仔裤都是年轻大学生的最爱,颜色也一改过去暗淡的灰黑,鲜亮橙色、粉色、蓝色、紫色成为新宠。夸张、独特、扮酷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特立独行,标榜自我的一种标志,这就是当代大学生所追求的个性与突出个人与众不同的品味。”可见,当前高校的服饰美学教育成果并未对校园服饰文化产生应有的良性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做好服饰美学理论课的课程设计、课时分配和教材选择。在课程设计时,将理论课程和基本理论课程按照学年或学期做好分配。确保服饰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系统性和深入方面做到位,课时的保证是最有力的手段。在做课时整体设计时,首先确定理论课和设计实践课的总课时比例,以55或46为宜。既防止专业教学因过多的美学理论学习而成为理论研究课,又防止因理论课时不足而成为纯粹的动手实践的“劳技”课。其次,确定好需要进入教学环节的理论课程,从纵横两个纬度选择合适的、能对设计动手能力起到切实指导作用的理论课。选择理论课程时做到精选,兼顾系统和深入,首选确保知识结构框架线和点上的课程,再选拓展知识面的边际性课程。

课时分配方面还需注意理论教学对整个专业学习的贯穿,而不能在某一段时间集中突击,和实践实训课皮肉分离,导致学生学理论时忽略实践,做实训时又忘了理论。

教师在选订或编写教材时,首先要选能对其他相关课程产生知识衍射作用的内容;其次要看内容设计的难易程度,偏重于理论研究的过难教材和偏重于普及性读物的过易教材均不太适合。在关键知识点上能深入进去,在知识脉络上又比较清晰,这样的教材较为适合。

2.做好服饰设计实训环节和理论知识点的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有两种结合方式:一是以理论教学带入动手实践。这样的方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在理论知识点的关键环节上加入设计实训的环节,占用理论课的课时。目的是以动手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二是以设计实训带入理论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接近或等于工学结合,以设计实训为主,在关键环节上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嵌入。目的是让理论知识对设计环节产生引导作用,增加学生的设计自觉。

在实训动手和理论教学的结合这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的一个倾向是理论学习和实训动手分成两段分别进行,这样会导致学生前学后忘,顾尾不顾首。

3.加强服饰礼仪和校园文化教育。服饰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校风校貌有着直接影响。服饰和礼仪又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服饰就是礼仪的外在表现之一。良好的服饰代表了良好的礼仪素养,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做好高校的服饰礼仪教育,可以从几个途径进行: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礼仪文化的内容,并作为日常衣着实践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培育观念,校园里身体力行。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模范带头,从自身的礼仪文化做起。二是以活动推广服饰礼仪文化。通过开展服饰礼仪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主题晚会、主题征文比赛、主题走秀、主题倡议、主题设计比赛等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在校园里传播和推广服饰礼仪文化。三是将服饰礼仪纳入学生行为规范和日常守则,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内容,甚至可以纳入学生素质考评系统,与学生评优挂钩,和宿舍批评、考勤管理等一样,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约束力。此外,可以成立专门的服饰礼仪学生社团,在课堂内外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从而推动服饰礼仪知识走出专业、走向普及。

总之,当前高校的服饰美学教育还存在种种有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非专门的服饰类院校。在艺术类学院里,服饰设计如果只是其中一个专业的话,文中论及的一些问题就更为明显。这或者有师资不足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课程的设计者和专业负责人要理清思路,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使美学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训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玉.服饰美学教育研究[J].设计艺术,2007(2).

[2]刘洋溢.高校学生服饰礼仪教育的研究[J].湖南包装,2013(2).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跨文化交际,服饰,文化内涵

《红楼梦》素来享有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的美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作者对人物服饰的描写为小说的艺术魅力增色不少,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暗示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在英译过程中,该类词语的翻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霍译本的服饰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原作的文化内涵是否在译本中有所体现。

一、服饰翻译与人物形象刻画

服饰与着装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人的性格特征可由服饰反映出来。以小说第三回为例。宝玉初见时,“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

译:“He was wearing a narrow-sleeved, full-skirted robe of dark red material with a pattern of flowers and butterflies in two shades of gold.”

宝玉第二次出场时,“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厚底大红鞋。”

译:“He had changed his robe and jacket for a rather more worn-looking rose-coloured gown, sprigged with flowers……. thick-soled crimson slippers.”

贾宝玉的服饰以红为主,符合其在贾府的身份地位,也体现了他的热情与活力。此外,宝玉的“尚红”还能体现出他尊重女性、爱慕女性的心理特征。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寓意着危险和暴力。霍克斯在译文中分别使用了“dark red”、“rose coloured”和“crimson”来处理以上三种的红色,呈献给读者深沉、暗淡的色调。该部分的翻译处理虽能使西方读者更易接受,但宝玉性格刻画方面的文化内涵未能得以体现。

二、服饰翻译与人物身份描写

服饰是人物身份与社会地位的象征。书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均能通过其服饰充分体现出来。以小说第三回王熙凤的首次登场描写为例。

“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霍译:“Her chignon was enclosed in a circlet of gold filigree......imported silk crêpe embroidered with flowers.”

“赤金盘螭璎珞圈”中的“赤金”的翻译有失准确。“red gold”中文释义为纯金,与赤金的概念对等,但译为“red gold”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文化内涵传达的缺失。曹雪芹如此浓墨重彩的描写凤姐的首次出场,正是为了暗示其张扬的个性、奢华的风格及其在贾府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因此,将赤金译为“highly-refined gold”更能对文化内涵的传达起到强调作用。

在穿着描写中,霍克斯将“袄”译为“dress”,较好的保留了原作的美学效果。而将“褂”译为“jacket”则破坏了译文的整体和谐。根据《红楼梦大辞典》的解释,“褂”指的是妇女在棉袄和裙子外穿的无袖、束身、长至膝盖下方的宽大的长外衣。而“jacket”意为“短外衣”。“jacket”不仅不能在概念与功能上与“褂”达到对等,更不能传达“褂”与其他中国传统服装相搭配的独特美感。

三、服饰翻译与故事情节发展

《红楼梦》中细致的服饰描写还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第六十八回中王熙凤的服饰描写为例。

“凤姐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

霍译:“She was dressed in half-mourning, with hair-ornaments of silver......a plain white satin skirt.”

此处对凤姐着素服的描写与其平常鲜艳奢华的穿着形成鲜明对比,目的有三:更显漂亮清丽,堪比尤二姐之美;掩盖其咄咄逼人的强势,使二姐放松警惕;震慑二姐,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偷娶二姐违例犯法。这正为苦尤娘赚入大观园后的不幸遭遇做好铺垫。这一场景的服饰翻译翔实,但与简洁的原文相比,少了一些震慑力。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主导思想,把翻译视为一种目的性的过程,认为影响翻译的决定性因素是翻译目的。霍克斯的翻译目的在于使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红楼梦》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构筑桥梁。因此,服饰翻译部分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避免中国传统服饰的复杂命名、抽象样式为西方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在这一点上,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成功的,但原文服饰描写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的缺失和不当翻译应引起广大译者的重视和思考,并在今后的翻译活动中尽可能的避免。

参考文献:

[1] Cao Xueqin and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rans. 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ld. London: Penguin Group, 1973-1986.

[2] Christaine N.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 新疆 民族服饰 旅游价值 开发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族服饰是民俗旅游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本文拟从民俗旅游的角度对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旅游价值及其开发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让新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在民俗旅游中大放异彩。

1.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现状

1.1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点

1.1.1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新疆共有46个少数民族,主要少数民族为12个。每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在服型、色彩、图案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即使是同一民族,因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在服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也存在差异。这些民族服饰共同构成了新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1.1.2文化内涵丰富。新疆民族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结构、色彩、图案都可反映出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民族服饰中积淀的文化内涵表现在方方面面,像生活在天山以北的草原游牧文化类型的民族服饰以简便、适宜骑马驰骋为主要特色,生活在天山以南的绿洲文化类型的少数民族服饰则以舒适、色彩艳丽为主要特色。

1.1.3色彩缤纷、图案丰富、工艺精湛。新疆民族服饰的色彩具有鲜艳、多彩、层次丰富的特点,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本身多样化的艺术性、不同的色彩理念。如维吾尔族在服饰色彩的运用中, 喜欢用对比强烈、鲜明、多层次的颜色。除色彩绚丽之外,新疆民族服饰的图案也很丰富,通常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动物和花草是游牧民族服饰图案的主要形象,绿洲民族则以各种花卉、枝、叶图案等为纹样。新疆传统民族服饰的工艺不但种类多样,其水平之高也令人赞叹。如维吾尔族女性仅在绣制花帽时就有丝线平绣、十字花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多种方法。

1.2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新疆的民族服饰旅游产品已以其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的民族服饰资源仍然处于闲置的状态,民族服饰旅游产品还未实现多样化。在已开发的民族服饰旅游产品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民族服饰旅游产品种类单一,档次不高。如今在新疆的很多景区服饰旅游产品还仅限于租赁民族服饰和出售部分旅游纪念品。已开发的服饰旅游商品种类很少,且多包装简陋、做工粗糙,只能定位为中低档产品;二是不能做到“情”“景”相融。严格来讲,“少数民族区域景观应是风景和风情有机交融的地域空间综合体”[3], 但新疆许多民族区域景观“情”“景”分离现象十分严重。游客虽然身处民族区域景观之中,却常常见到的是身着现代化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无法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氛围;三是对外宣传力度不大,很多游客对新疆民族服饰的丰富文化内涵大多知之甚少。

2.新疆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

新疆民族服饰旅游产品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开发者和当地居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以下就从实用、文化与经济三个方面来阐述民族服饰的旅游价值:

2.1实用价值

服饰本身就具有遮身蔽体、防暑御寒、装饰美化的基本功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用品。对于游客来说,虽然目前追求其纪念和文化意义在其购买动机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少数民族服饰鲜明的实用性也是吸引其购买民族服饰旅游商品的因素之一。

2.2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少数民族服饰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首先,就内容而言,新疆民族服饰几乎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时代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状况,包括自然环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其次,许多文化现象可以欣赏但是不能够直接参与、体验。民族服饰则不然,它的绝大多数内容不仅可以观赏,而且可以直接体验,使人们对民族服饰文化理解更深。

2.3经济价值

随着文化旅游的日益兴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俗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就新疆民族服饰而言,既可直接利用该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与其他民俗旅游资源相结合成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刺激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间接地实现其经济价值。

3.开发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对策

新疆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和很大的开发潜力, 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对其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做到使民族服饰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又实现经济效益,就必须对新疆民族服饰资源进行全面和深度的开发。

3.1进一步挖掘新疆民族服饰的旅游文化内涵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但对于多数缺乏专业知识的游客来说,仅通过走马观花式地观赏是无法领略到这些文化的。因此开发者应注意在不同的场景和情景中,采取适当的方式,适时向游客传输关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各方面的知识。向游客传播民族服饰文化可以采取工作人员讲解、文字说明、发行书籍、影视作品等多种方法。传输给游客的信息也应全面,不仅要包括服型、色彩、图案、纹饰等观赏性因素,还要包括民族历史、地域、风俗、宗教等文化因素及其制作工艺、穿着技巧,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民族服饰。

3.2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

新疆民族服饰资源是在少数民族具体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的,这就决定了民族服饰可以观看、欣赏,但更需要参与、体验,因为可供欣赏的民族服饰景观往往只能给游客带来表层的、浅显的体验,而需要参与的民族服饰旅游内容则会使游客产生内在的、深刻的旅游体验。不同类型的游客对观赏和参与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开发新疆民族服饰资源时要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做到观赏性与参与性并重。如针对参观观赏型旅游者,可采取在景区建设民族服饰展览馆的方式,展示该地区的民族服饰及其制作工艺。此外还可采取民族服饰装扮、开展民族服饰表演等以观赏为主的开发方式;针对了解领略型和参与体验型旅游者则应采取以参与为主的方式,如游客可以在服务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参与民族服饰的制作,或身着民族服饰游览景区、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等。

3.3开发商品型民族服饰旅游产品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极具纪念意义和艺术魅力,同时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是游客旅游购物时的主要购物对象之一。当然并非所有的新疆民族服饰都适合开发为旅游商品,在开发时应选择那些便于携带,民族韵味浓厚的少数民族服饰,如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旅游商品在新疆旅游业中创收甚少,种类单一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民族服饰旅游商品多数为粗制滥造之品,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因此在开发民族服饰旅游商品时应注意提高其质量,要将工艺精美、质料上乘的高档次产品投入到新疆旅游市场中。

3.4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虽然新疆民族服饰资源非常丰富,但毕竟只是新疆民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不能单独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并且民族服饰如果离开特定的民族氛围,其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很多时候民族服饰需要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整体的民俗旅游产品,从而展现其文化和艺术魅力。

3.4.1与民族饮食资源相结合:在民族饭店中如服务人员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为客人提供服务,或伴有身着民族盛装的演员表演的歌舞,能使游客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族文化。

3.4.2与节庆旅游资源相结合:

在新疆的众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盛大节日,如维吾尔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在节日期间少数民族人民都会穿上传统的节日盛装,载歌载舞以示庆祝。因此,节庆活动也是向游客展示民族服饰的大好时机,游客还可以穿上民族服饰一起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去,这样可以使游客获得更加深刻和美好的旅游体验。

除此之外,民族服饰还可以与交通、民居、礼仪等多种民俗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概而言之,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民族性,是一项旅游价值极高的资源,但目前多数人尚未认识到其价值所在。如能对新疆少数民族服饰资源进行有组织的、系统的开发,引导各族人民充分利用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势必会对推动新疆民俗旅游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唐雪琼.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6):50-53.

[3]曲玉镜.我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06:(3):51-55.

[4]王光新.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服饰艺术[J].服饰,2005.147:46-47.

[5]吴华,玉香.试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07.(3):44-51.

[6]林盛明.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红楼梦》,清代服饰文化

 

曹雪芹是康熙朝的江南织造曹寅的后代,依曹雪芹出身于江南织造之家,故而极其通晓服饰之式样、色彩、材料等,在服饰文化方面具有着极其深厚的积淀。家族对曹雪芹的影响,使他在《红楼梦》中,倾注了大量的服饰文化的美学理念,使服饰在《红楼梦》的创作中表现出无限的艺术魅力。《红楼梦》前八十回共有四十四回牵涉到服或饰,相关词条共一百七十三条。后四十回共有七回涉及到服或饰,相关词条共三十八条。前后一百二十回涉及到服或饰的共有五十一回,主要分布在第三回(二十条)、第六回(六条)、第八回(九条)、第四十九回(二十二条)、第五十一回(六条)、第五十二回(十二条)、第六十三回(九条)、第七十回(六条)。《红楼梦》涵盖了清代服饰文化方方面面的内容,她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更具有高度的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

一、《红楼梦》与清代服饰式样

《红楼梦》第一回说:“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这句话显然是假话(贾化)。事实上,《红楼梦》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都是可考的。这里,我们仅从《红楼梦》体现的服饰文化这一角度作出探讨。从《红楼梦》的服饰描写中,我们不难解读出清代服饰文化的影子。作品中,最显著的是对贾宝玉所穿“箭袖”的多处刻画。箭袖在清代服饰中是一大特色,它就是将礼服袖端做成马蹄形状,亦称马蹄袖。清代无论男女皆有这种服装。《红楼梦》前八十回,宝玉五次穿箭袖:《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三回)“宝黛初会”,宝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乃是外出“庙里还愿去了”;第八回“比通灵”,宝玉“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第十五回),贾宝玉“初会北静王”,宝玉“穿着白蟒箭袖”是因为秦可卿出殡;《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第十九回),“探袭人”,宝玉穿大红金蟒狐腋箭袖,是元宵之后到宁国府看戏,嫌太热闹出来避避。《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第五十二回),“晴雯补裘”,“宝玉身上穿着荔枝色哆啰呢的箭袖”,因是去为舅舅王子腾庆寿。续书第九十四回,“赏花妖”是宝玉听说贾母要来赏花,“便去换了一件狐腋箭袖”。——凡此种种,均为出门、节庆、见长辈、会公侯、办婚丧,可见,《红楼梦》中的“箭袖”并非在家的常服,这正与当时清代的服饰文化的实况相符。另外,《红楼梦》中的服饰似乎显得很“混乱”,这正显露出清代服饰满汉融合的痕迹——因为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1644年,满族问鼎中原,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建立大清帝国。其初期汉人的服饰暂沿袭明制,后颁布“剃发易服”的命令,清初强迫汉人仿照满人习惯剃发的法令,并下令汉人必须穿用与满人一样服饰。“剃发易服”令的颁布及强制执行加剧了清初的民族矛盾,遭到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清朝统治者无奈之下采纳了明朝遗臣,被人称为“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金之俊提出的建议,采取了更为宽松的“十从十不从”政策,即:服装上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僧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尚未成年,依照清朝的服饰制度中“老从少不从”的政策,他又可以着汉族服饰。因此,他又常常戴冠于首:“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第三回)、“头发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第八回)、“戴着束发银冠”(第十四回)、“一壁走一壁便摘冠解带”(第七十八回)。我国古代,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其中“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戴冠,是明朝汉族贵族少年常见的打扮。——贾宝玉的服饰——既穿箭袖,又戴“冠”于首,正体现了清代服饰满汉合流的特点,也符合清代“老从少不从”的实际情况。

依照清朝“十从十不从”的政策中“男从女不从”之规定,汉族妇女可以不遵从满族妇女的打扮,所以汉族妇女是可以缠足的。而满族妇女自古以来都是没有缠足的历史。《红楼梦》中,就有晴雯缠足的描写:第七十八回,宝玉所作之《芙蓉诔》中:“捉迷屏后,莲瓣无声”——这句话从浅层的文字上看似乎是在追忆宝玉与晴雯某次捉迷藏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莲瓣”二字在明清时代,恰是对妇女缠足的特指。晴雯缠足,还有一证,“那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麝月是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在那里抓雄奴的肋肢。”(第七十回) 可见,晴雯缠足确凿有证。另外,依据上面的引文,“麝月是红绫抹胸”,抹胸,亦称“兜肚”、“袜腹”、“袜肚”、“裹肚”。《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肚兜传说是始创于杨贵妃,可以明确的是肚兜流行于宋朝,至清代最为兴旺。可见,《红楼梦》的这些描写是符合清代社会汉族女子服饰兼有满汉两种服饰特点,符合当时“男从女不从”的社会现实。

我国服饰文化从“三皇五帝”发展至今,已有五六千年之悠久文明,各朝各代的服饰都有各自特点:清康永乾时期,汉族男子服饰遵从满族服饰的习惯。,清代服饰文化。,清代服饰文化。汉族妇女服饰依照“男从女不从”的原则——满、汉族服饰式样并存。,清代服饰文化。,清代服饰文化。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虽刻意模糊了朝代,言之“无朝代年纪可考”,但是我们从其描述的服饰式样中仍可以解读此书的“朝代年纪”。,清代服饰文化。

二、《红楼梦》与清代服饰色彩

《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众多出场人物中写得最为出色的角色之一。曹雪芹对凤姐的服饰作了三次不遗余力的详实刻画:第一次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三回),曹雪芹浓墨重彩的刻画了贾母口中的“凤辣子”、林妹妹眼中二嫂子:“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浓彩笔墨体现出作者对凤姐服饰竭尽心力的安排,恰如脂批所讲:“很漏凤姐是个当家人”。第二次对王熙凤的描写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六回),写了初会乡下人刘姥姥的当家奶奶王熙凤:“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色彩搭配上既协调又彰显高贵与娇媚,昭示着“当家人”的富贵风姿,宣示着封建等级制度的社会现实,体现了清代服饰状况的文化内涵。第三次对王熙凤的描写是《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第六十八回),这次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反浓妆重彩、粉光脂艳之以往笔法:“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似乎是以这样的装扮控诉着贾琏“违旨背亲”,“国孝家孝”、“背亲私娶”、“停妻再娶”的四层罪状。清素中,透出她的杀机和险恶。《红楼梦》三处对王熙凤的描写,前两次都穿有红色。在我国古代,服装色彩收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供贵族和官宦人家穿用,百姓只能穿间色。清代,也受到了这种服饰观念的影响。可以说,《红楼梦》服饰色彩中,红色是“出场”最多的颜色。大红、猩红、杏子红、玫瑰红、杨妃色、紫红、水红、牙牌红、石榴红、桃红、胭脂红、海棠红、银红——可以说曹雪芹把红色运用到了最高境界。整部《红楼梦》,有红六百二十九次,赤二十八次,朱二十九次,绛二十四次,共七百一十次,红——是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色彩,爱红、穿红、用红、戴红之人在小说中比比皆是,红色成为小说中“流行”、“时髦”和“时尚”。曹雪芹对服饰色彩的描绘,可谓妙笔生花、游刃有余。《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着深厚“红色情结”。第三回“宝黛初会”时,他“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厚底大红鞋”——服饰以红为主色。黛玉替他拢头发时,他戴的是“绛”色的簪缨;第二十六回贾芸去探宝玉:宝玉屋里“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清代服饰文化。——红色是清代贵族礼服常用的颜色。据清代褚华所撰写的《木棉谱》记载,染坊已有染蓝、染红、漂白、染杂色的分工。专染天青、淡青、月下白的称蓝坊;染大红、桃红的称红坊;把黄糙色漂白的称漂坊;染黄、绿、黑、紫、古铜、水墨、血牙、驼绒、蟹青的称杂色坊。由其红色单立一坊这一事实,可见红色在清代服饰中的流行程度非同一般。《红楼梦》中的服饰色彩,揭示、展现了红楼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反映了清代服饰文化的主流,同时体现了清代服饰色彩的审美趋向。

三、《红楼梦》与清代服饰材料

满族的经济部门主要有采猎与农耕。制做服装所使用的材料,狩猎民族使用兽皮,牧业民族使用羊皮,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民族则使用自然环境中随手可得的草叶、树叶、树皮。究其因由,皆由其环境取材便利与否使然也。在满族的这种经济条件下,服饰原本取材于兽皮和树皮,妇女只能织粗毛布和麻布,亦长于制裘。满族入主中原后,随着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其服饰材料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相对单一的材料发展到丝织品、棉织品、裘皮制品等多种材料并存,而且以丝织品最为盛行。《红楼梦》中提到的服饰质料有丝织品、毛皮、呢料、棉织物、毛织物等。清代丝织品品类多样,是当时占首要地位的服饰面料,如《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第五十二回)中的“雀金泥”,作品中贾母告诉宝玉:“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据《南史》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末南齐时代,文惠太子便曾令工匠用孔雀毛织成一件翠毛裘,金翠炫丽,十分珍奇。而自唐以来,以孔雀羽线、鸟羽线织成花纹的豪华服饰在中国一直盛行不衰;至清代,孔雀毛拈了线织就的服饰在宫廷、贵族中盛行不衰,在故宫博物院、北京艺术博物馆等处至今都保藏着清代生产的织有孔雀羽线的帝王服饰及衣料。《红楼梦》第四十回:“凤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大红棉纱袄子襟儿拉了出来”,第五十八回:“那芳官只穿着海棠红小棉袄。”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当时满族社会服装选择用料的现实状况,满族入主中原,满汉服饰文化互相交流甚至融合。满请贵族作为统治阶级,其服装文化影响着中原服装文化的同时,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当时丝织品、毛皮、呢料、棉织物、毛织物等服装选材品种多样的社会现实。

结语:

清代是华夏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服饰文化对当今的服饰影响至为深远。华夏民族的服饰文化发展至清代,方方面面都超越了历朝历代。红楼人物服饰无疑是清代服饰文化的缩影。《红楼梦》中, 曹雪芹笔墨精当的展现了上百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服饰在选材、花纹、样式、色彩等方方面面描摹详实,真实地展现了清代服饰文化的实况。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新一轮服饰文化的合流——古代、现代服饰文化交融又一次走上服饰文化融合的舞台。研究《红楼梦》的服饰以及清代服饰文化,醒思服饰文化的演进与变迁,对研究当代服装艺术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

[2]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M]. 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6

[3][4]徐珂.清稗类钞[M]. 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1月

[5]周汝昌.红楼艺术[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

[6]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7]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8]恩格斯.反杜林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许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对现代时尚的影响[J]. 丝绸,2001.12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魏晋服饰;道家;虚静;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73-03

魏晋服饰艺术作为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态,曾经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长期以来,曾把这个时期的服饰艺术简单的理解为因政治动荡导致文人士大夫宽衣博带的服饰风格。而缺乏从美学规律方面去总结。魏晋服饰艺术实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是一致的,讲究内敛,韵味与和谐,凸显玄学精神自然虚无的精神特质。同时这种特定的美学内涵,具备一种独立的特质,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艺术形态――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形态。如果说中国服饰艺术终将以自己的独特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那么从传统服饰艺术中起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发掘魏晋服饰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魏晋服饰艺术的哲学基础

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之美,是兼容儒道,尤重老庄的玄学兴起的结果,玄学作为中国三大哲学高峰之一,是从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是道家之学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其宗旨是“贵无”,玄学家们认为:“儒家的‘礼法’、‘名教’、‘人道’等思想,其主旨都是道家的玄学,即强调‘虚无’、‘自然’和‘无为’”[1]。东晋时期,玄学和佛学相互影响和融合,使中国佛学真正走向了圆融之境,形成了“禅学”,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同时南北朝道教吸收玄学理论构建了神学,追求长生成仙和归本反朴,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理论和修行解脱观。在此基础上,魏晋服饰艺术开始逐渐将“礼”制削减,便服性质扩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老庄的自然美学思想融入其中,“自然无为”、“道法自然”使魏晋服饰艺术在“道”的作用下,变得的浪漫超脱。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逍遥无为”的思想为虚静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以自然为美,讲究去繁求简,追求清净寡欲的气韵风度是中国道家美学的主要观念。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是我国魏晋服饰自然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庄子则继承了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2]。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大美”。他认为:“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2]18,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同时庄子追求虚静之美,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庄子的虚静论即无心而为,无为而治,众美从之;在《逍遥游》中,庄子就明确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解放。

二、虚静之美是魏晋服饰艺术的普遍特征

(一)魏晋服饰艺术强调虚静之美中的和谐美

老庄的“道法自然,清净无为”的哲学思想对魏晋服饰艺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虚静之美。“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之美中和谐美强调服饰应依赖于人的形体,美是人体生命的自然流露,要保持形体的自然美色,反对人在美饰中的雕饰行为,并把舒适性作为评判服饰的重要标准,推崇服饰的宽大、飘逸和内敛之美,力求与天合而为一的和谐神韵”[3]。这种以自然为美的文化观念,贯穿于我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各个方面。老子道家美学还追求“返璞归真”,体现在服饰中就是将大自然绚烂缤纷的色彩和丰富多姿的物质形态作为美化服饰的源泉,“不仅制作服饰的材料取于自然,裁制款式、选用色彩、装饰纹样等也追求与自然的统一,以自然界的美来点染、修饰和完善服饰,使服饰美化达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学效果”[4]。

(二)魏晋服饰艺术强调虚静之美中的自由美

由于受到玄学和老庄“清淡”哲学思想的影响,当时的人们追求自然和自由,试图摆脱儒术的普遍性和约束性,追求清淡脱俗,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境界。这种精神状态反映在服装上首先是服装款式的“松”,男子宽衣博带“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濯濯如春月柳”“谡谡如劲松下风”,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更有崇尚清淡,潇洒放达的“竹林七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5]。女子服饰则以其轻灵飘逸、华美繁复来达到妩媚脱俗、飘飘若仙的效果。“服装上饰以‘纤’,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6]。“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绝非一般俗艳女色可比。从审美角度看,当时人们追求虚无缥缈、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天衣飞扬,满壁飞动”勾勒出了魏晋变幻曲折的服饰美学线条。

(三)魏晋服饰艺术强调虚静之美中的人格美

魏晋的清淡隐士特别注重人的仪容神气和风采气度,并把这些人体结构的艺术运用到其他一切审美活动中,因此魏晋隐士人格美意识的发展在中国服饰艺术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魏晋服饰艺术中的人格美是以道家为基础,认为“真”是美的基础,离开了“真”就无所谓美与善。老子提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提倡返朴归真的美学思想。庄子发展了老子这一思想,他认为人必须超越世俗、摆脱世俗的羁绊,力求达到“圣人”、“神人”、“圣人”、“德人等”无欲无求的理想人格境界。陶渊明《归去来兮词》中写到:“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7],从中可以感受到魏晋服饰艺术的清虚飘逸,力主玄远的气质。因此,魏晋服饰艺术的巨大魅力在于它是一种极致的人性美,充满着对生命本体的关怀和对自然之道的敬畏与遐想。

三、魏晋服饰艺术虚静美学的当代价值

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美学将在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设计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既给人以艺术的熏陶,陶治人们的情操,又能作为现代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美学对于完善中国艺术文化和美学理论,构筑传统文化的艺术意境和氛围,提高现代设计的文化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新道家代表人物和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以及创造首先是人格的创造,‘伟大之制作,亦需要伟大人格为之后盾’,而人格创造的关键,根本上还在于艺术家自身具有与虚实相生的宇宙生命运动相契合的心灵结构。艺术意境创造一方面要求艺术家心灵的‘空灵’、精神的淡薄,从而出入虚实,以虚灵的心襟气象体会自然,沉潜与宇宙万物的核心而得其理趣,创造‘事外有远致’的美的境界”[8]。宗白华先生对魏晋人格的深刻解读,给当代的学者和设计师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魏晋文化史专家唐翼明受到宗白华先生的启发,他认为魏晋服饰艺术实则就是玄学的艺术,他在著作《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中写道:“魏晋玄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最富于抽象思辨色彩的,其中的“有无本末”之辨第一次把中国哲学引向本体论的高度,大大拓宽了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框架”[9]。马可,在中国时装设计界被称为“孤独的时尚隐者”,她是老庄哲学的忠实追随者,崇尚魏晋服饰艺术的虚静与自然。她创立的“无用”品牌内涵精髓即是老庄“自然无为”和“清净无为”的哲学概念。她一直在寻找时装设计中的“大美”之道,她认为:“服饰应当趋向自然,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互不冲突的”[10]。她还认为:“价值从不在物件本身,而在使用的人”[11]。马可在对于时尚的诠释另辟蹊径,在“无用”品牌中,她以衣载道,追求虚静之美。几乎所有的衣物她都采取了超码、做旧的处理,絮乱的缠绕和粗糙的缝制,仿佛下定决心和现代文明对抗。她经常去农村采风,正由于此,她的设计总是显得与现代都市相去甚远。她的衣服都是利用天然材料纯手工制成,是传统技术的延续与活化,她通过自己亲手缝制的衣服,对廓形、面料和色彩进行恰如其分地表达,不过分的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以“自然简朴”的生活态度,追寻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新兴的年轻设计师们带来了新的设计源泉,作为中国新兴职业独立设计师中的一员,“90后”海归女孩石芮子自创独立服装品牌“SHUR RUITZ”(石汝),她从老庄哲学找到了内心真正平静的地方,崇尚虚静自然,坚持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她秉承less is more(简约即是美)的品牌设计理念,在纷繁多变复杂的时代里追求返璞归真。她希望用作品表达对中国古时平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内心的充实并不需要物质的浮华,定心做好真正有底蕴、有思想的东西即是最大的幸福,无为,无不为。饥饿的人觉得食物奢侈,年慕的人认为青春奢侈,而现在这个躁动浮夸的时代,一点点平静尤显奢侈。她希望能改变中国人对奢侈的看法,还原本应传承千年的中和和虚静之美。

日本的无印良品在设计中也践行了老庄哲学中的自然与虚静美学,它的设计清新自然,形态删繁求简,充满较强的人文主义情怀,简约不失人情味。“有人认为,与其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它不强调所谓的流行,而是以平实的价格还原商品价值的真实意义,并在似有若无的设计中,将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它通过无标牌的设计、素雅的色彩和环保材料的运用来呼唤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

总之,魏晋服饰艺术中的虚静美学是中华美学的瑰宝,其中折射出的老庄哲学的精神内涵更是值得深入挖掘。魏晋玄学强调清淡雅趣的人格修炼,重视风神气质的精神风度,在这背后实则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自由精神世界的渴望,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关怀的处世观。

在此基础上魏晋服饰表现出了质地粗陋,重视内美,去掉纹饰,反对形式上的繁缛的朴素自然之美,体现了魏晋隐士融己于自然的脱俗境界,这种有异于儒家文质彬彬的美学思想,但却包含着对个体生命自由美和虚静美的追求。这种新的美学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我国服饰美学以及时尚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魏晋服饰虚静无为和生态自然的审美思想,它代表着东方服饰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同时,不断改造、创新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李艺.道家服饰美学思想微探[J].美术研究,2014,(03):109-110.

〔2〕曹天慧.超凡脱俗的唯美主义倾向――魏晋时期的服饰风格[J].美术研究,2006,(05):18.

〔3〕陈燕琳.魏晋美学思潮与魏晋服饰风尚[J].艺术教育,2013,(12):38-39.

〔4〕陈淑葵.魏晋风度对当时服饰的影响[J].丝绸,2005,(06):52-53.

〔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159-204.

〔6〕华梅.华梅谈服饰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67-68.

〔7〕岳庆云.论魏晋士人的人格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4.13-16.

〔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54-56.

〔9〕唐翼明.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18-25.

〔10〕冷芸.中国时尚―对话中国服装设计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142-161,162.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审美观念;文化差异;民族服饰

服饰最初是人类为了对皮肤进行保护和遮羞所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出现审美观念,并且通过服饰表现出来。据科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境内的原始人已经学会了用各种宝石、兽皮、兽牙、羽毛对自身进行装饰。这种原始而朴素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喜悦之情。在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当中,人类开始学会在服饰当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大增加了民族服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开始形成了民族服饰的独特风格。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地理上的距离越近,其服饰文化越具有相似性。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上极为接近,文化在各具风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一点在民族服饰上也有所体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娜死喾⒄沟慕嵌壤纯矗中日两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具体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年前。由于中国境内社会发展进程较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化都影响甚至引领着日本文化。这种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从文字、语言、生活方式,还是服装服饰。

无论是中国的汉服,还是日本的和服,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代表我国民族服饰的汉服,磅礴大气,具有庄严的气质;代表日本民族服饰的和服,古朴典雅。两者虽然在色彩上多采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文化特色。对此,国内与国外的学者也展开过许多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学术界有许多对中日两国进行对比研究的研究成果,包括了经济贸易、政治、文化、能源、国民素质等领域。但是,我国学者对两国差异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方面,在民族服饰文化方面,展开的研究则比较匮乏。在数量极少的民族服饰相关研究当中,也只是对历史上某一时段的两国服饰进行比较,或者是汉服文化对和服产生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姜丽在2010年发表的《和服中的中国元素浅析》和李捷在2012年发表的的《看和服里的中国文化》等。

(三)国外研究现状

在欧洲和美国学术界,也展开过很多有关于日本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日本的文化风俗、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入手。而在日本国内,学者也展开过许多对中国的研究,研究重点与中国学者对日本的研究基本类似,主要着眼于两国关系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缺乏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没有从宏观上对两国民族服饰的发展进行对比,这一缺陷在日本学者的研究当中也同样存在。

二、中国民族服饰文化

(一)中国民族服饰的主要特征

我国民族服饰的主要代表就是汉服,汉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三皇五帝时代。汉服具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周礼而产生,并且不断完善,已经深深融入到传统文化当中。“华夏衣冠”这一词语就深刻说明了我国民族服饰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汉服虽然产生于周朝,但是在汉朝定型下来,汉服的得名也是由此而来。汉服一般分为裙衣、深衣、襦裙等几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峨冠博带,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与汉族文化庄重、磅礴、泰然自若的风格相符。

汉服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右衽,也就是在衣服的领口部位,前襟要向右掩,这是汉服自古以来都保留的特点。汉服这种特点的形成与我国自古崇尚右有关。右衽与汉族文化关系密切,甚至被认为汉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在我国,左衽一般代指异民族的统治,也可以用于代称死者。

在汉族文化当中,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员的服饰也有所不同。“冕服”是一种重要的服饰类型,主要是帝王在各种庄重场合所穿戴的;而官员和学者经常穿戴的服饰则以“长袍”和“襦裙”为主;而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上衣和裤子分开,这也是基层人民服饰与统治阶级服饰最明显的区别。头饰也是汉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男子多数以斤、冠、帽作为头饰,而妇女则会在发髻上佩戴珠花和步摇等装饰。

(二)中国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

在原始社会,服饰的主要原料来自于植物和动物,比如各种兽皮、藤条等。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其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但是仍然有规律可循。总体来说,我国的民族服饰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上衣和裤子分开的形式,另一种是上下身连接在一起的长袍。在服装的装饰方面,我国民族服饰采用的主要是动物图案、植物纹样和几何图案。

汉服产生于夏商时期,在西周时代得到了初步完善。王室贵族为了维护统治,表明自身的尊贵,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其中就包括了不同场合穿戴不同颜色、样式和图案的衣服。到了汉代,纺织技术出现了极大进步,丝绸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服装材料,并且一直沿用下来。除了服装,人们还会利用玉石、金银材质的首饰来进行装饰。

三、日本民族服饰文化

(一)日本民族服饰的主要特征

日本和服的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百年到公元前五百年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最原始的和服又被称为“贯头衣”,是一种套头式的圆领衫。在布匹上挖一个洞,将头伸进去,再将上衣和裤子用绳子拴在身体上,这就是最早的和服形式。随着原始社会的继续发展,服装的形势逐渐开始变得复杂,对襟式成为男士的主要服装类型。这种衣服长度基本覆盖到男子的膝盖,具有圆筒形的袖子,采用左衽,用绳子系在腰间进行固定,下身着“F”,也就是绑腿裤。而同一时期的女子服装,则采取全身连在一起的形式,类似现代的长裙。

在穿衣服的同时,日本人民还会搭配一些配饰,比如将长袖系起来的布,也有戴在脖子上的领巾。而于须比则是妇女用来包裹头部的装饰,这是为了避免男子看到自己的面貌。进入公元一世纪以后,日本的染色技术逐渐发达,日本人民开始大量使用染织品来作为衣服和饰物的主要原料。

(二)日本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

日本的民族服饰历史始于奈良时代,也就是公元八世纪左右。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对外开放、国力强盛的唐朝,日本派遣大批学者和僧侣到中国来进行学习,将中国的法令制度、民俗习惯带回日本。在这一时期,日本颁布了“衣服令”,规定不同官位级别的人要穿戴不同的衣服,无官职级别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统一穿着制服。

进入九世纪以后,也就是平安时代,日本民族服饰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在平安时代,公卿、武士与平民的着装区别进一步加大。对于平民服饰来说,袖口逐渐变成圆弧型的小袖,而对于公卿和武士阶级,则采用小袖外套大袖的穿戴方式。进入镰仓时代以后,武士文化开始兴起,服饰文化开始向着简约的方向发展,服饰风格开始趋于朴素,和服这一服饰类型也正式成型。进入桃山时代之后,日本得到了统一,绣箔、扎染等手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服上的花纹和图案也越来越精美。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和服开始出现能功能分类,比如参加婚宴和茶会的“访问装”,参加庆典、相亲、成人礼的“留袖装”等等。

四、中日民族服饰文化的差异

(一)中日在民族服饰上的差异

虽然已经进入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但是在日本街道上穿着传统和服的身影仍然很常见,和服并没有随着现代文化的发达而消亡。尤其是在日本传统的“男孩节”和“女孩节”,更是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大人与儿童。儿童穿着的和服在装饰上往往比成人穿着的和服要简单,只有背后的花结和一件小小的配包,没有其他装饰。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家长要精心打扮孩子,烘托节日气氛,另一方面因为和服文化在日本传承。在日本街道上,随处可见出售和服的商店,也有很多提供和服材料的布料店。在售卖和服的服装店当中,也有一些身着和服的工作人员,就连大型商场当中也有穿着和服,脚踏木屐的模特。这是日本和服文化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流露和体现。

而在我国,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经历过各种时期,对于我国民族服饰的认定上,至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汉服”这一概念虽然被很多人认同,但是其界定范围比较模糊,是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另外,我国国土辽阔,包括了众多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各有其特色的民族服饰。树立一个鲜明的中国民族服饰形象,已经成了现代人迫切的文化诉求。近年来,我国民间对于“复兴民族传统,树立汉服文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也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振兴的好兆头。

(二)差异的形成原因

民族服饰文化在中日两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属于典型的岛国。在古代,由于航海技术所限,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在本国境内活动,环境相对封闭,这是传统服饰形象可以轻易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原因。另外,虽然日本在发展过程中也同中国一样,经历过许多朝代,但是本质上都是大和民族自身的衍变过程,基本没有其他民族的参与,社会文化具有极高的单一性和纯洁性,这也是日本民族服饰可以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国土面积辽阔,自古便与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发生各种接触,形成了我国多民族的特征。在不断的经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军事冲突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我国文化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文化成分相对复杂。而且,我国在历史上强盛的时期,一直保持着对外交流,无论是通过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航线,其中以汉、唐、明为代表。处于一种相对开放的环境当中,民族传统服饰自然比较难以保存下来。

(三)汉服对和服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日本四面环海,与外界沟通不便,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落后的状态。当我国在公元前三世纪进入封建社会之后,日本仍处于原始社会时期。随着我国境内战乱频发,部分人民流往海外,将养蚕、纺织等技术流传到日本,日本与中国的往来逐渐频繁起来,并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在隋唐时期,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全方位学习中国的文化,模仿中国的服饰制度。汉服对和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服装样式上,在色彩搭配、花纹图样和配饰方面也有所体现。比如木屐,就是我国传统服饰当中的典型代表,这一点也被和服文化继承下来,并沿用至今。

五、结语

服饰文化是中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我国的汉服文化与日本的和服文化都是经历过漫长发展阶段形成的,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虽然我国在民族服饰历史上比日本要长久,但是在文化保存和继承上还需加大努力宣扬。我国应当积极对民族服饰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以期扩大我国优秀的民族服饰的世界影响。

【参考文献】

[1]竺小恩.弥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发展期[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53-57.

[2]周鹏程,张春梅.从传统服饰看中日文化的异同[J].科技视界,2014(09):98+132.

[3]王祖兮.论唐朝服饰文化对日本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2):24+40.

[4]闫彩妮.旗袍与和服的文化比较[J].陇东学院学报,2014(04):76-79.

[5]王宇倩.鹤纹样在中日传统服饰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05):129.

[6]竺小恩.朱舜水与明朝服饰文化在日本的传播[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46-52.

[7]徐竹君.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以旗袍与和服为例[J].艺苑,2016(02):96-102.

[8]竺小恩.古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形成第一次高潮[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47-52.

[9]竺小恩,潘彦葵.飞鸟奈良时代:日本服饰文化“唐风化”时代[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65-70.

[10]金禹彤.论朝鲜通信使眼中的日本衣冠服饰礼俗――以《海行总载》记录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87-93.

[11]李捷.看和服里的中国文化[J].群文天地,2012(07):134-135.

[12]肖琼琼.从民族交融看中传统服饰的流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47-52.

[13]陈佳.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对周边地区民族服饰的影响[J].大舞台,2012(12):256-257.

[14]罗俊超.黄色と紫色からた中日の唤y文化相`――高FのQ念を中心として[J].科技视界,2015(13):186-187.

服饰与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彝族;头饰;色彩;服装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63-01

一、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意义

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变迁和灿烂文化遗产的古老民族,游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创造了文明璀璨的文化。继承古老而具有神秘面纱的文字,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献创作,饱满富有生命力的民俗风情,不可估价的历史传播文物。在此其中,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品是各民族文化中的领航明灯,有着浓重的吸引力和不可预计的开拓潜力。彝族民族的服饰贯穿异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天赋异禀的形成与发展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根据所在周边环境的自然条件,还有经济生产的便利程度、民族内部人员的审美观念、文化习俗所体现的。它不仅具有历史传承性,还紧紧跟随社会发展趋势而不断变化的一种特殊文化,所以它的研究的价值非常可观。

二、关于彝族民族服饰的研究

服饰文化,其中文化内涵极为广泛,彝族服饰就是彝族文化的一个剪影和扩展。彝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服饰种类多种多样,色彩缤纷。彝族服饰的款式多到300余种,为中国民族服饰之榜首。变化多端的色彩运用更加丰富了彝族传统服饰文化,色彩斑斓的服饰和服饰品文化同样也为色彩的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另一个平台。

三、关于彝族头饰配饰的研究

女子头饰大体可三种,包帕、缠头和绣花帽。若细致分来却有40多种,每一种头饰又各有各自鲜明的区域特点。鉴于彝族各部分族人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女子佩饰基本分为有耳环、项圈、首饰、领牌、腰包、腰带、腰链、背毡等等。耳饰分为环、塞、珠、坠等各种样式,大多数选材都是银。手饰也分为银镯或铜镯,装饰手指以银戒指。

四、历史地理条件等因素对彝族传统头饰的影响

将服装的发展历程使命历史发展客观的记录下来,这就是一部服装发展史。它是一定民族区域的社会生活的人文风俗发展史,也是人类生活进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装的进程记载,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较为有影响的社会生活领域事件。如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进步带来的影响等,都使各类型服装风格产生较大的变化。彝族头饰,是彝族人民身体装饰风格艺术中的一部分,作为区分其他民族的特殊标志,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有着极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

五、彝族头饰与服装的结合体现

彝族头饰用其精湛的手工工艺、独特的图案造型,成为了民族服饰中的领航灯,是民族服饰中的先行者。论服饰,是将“服”与“饰”作为服饰的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由穿在身上的衣服与戴在身上的配饰合并而成的,是一定在整体上有着相互的关联性,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才会被称为“服饰”。

六、彝族头饰与服装中色彩的统一性

彝族头饰色彩与平时生活劳作环境相协调,才能认为人类是为了使身体尽快适应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而穿着的。更加说明了服饰具有保暖、御寒、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等一系列的人体保护措施。在初期狩猎时代,头饰作为人身体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除了它的外在轮廓要满足人体的灵活行动方面,它色彩的选择也需要与自身的生活劳作环境相统一,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人体功效。

七、彝族头饰在现在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近些年,世界时装的舞台上刮起的中国民族风潮,国内的时装界也兴起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采用。这明显体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国际地位,各国服装设计师期待并渴望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中汲取灵感来源,这不仅仅是服装设计的表演中的一种创新,也是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认可与赞美。各民族服饰特有的元素很快并且高利用率的成为各国设计师们的设计来源。

彝族服饰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韵味,既是彝族人民的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彝族人民审美观念提升的集中表现。彝族头饰的逐步发展,是来源于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社会,国家,世界的整个过程。自然环境、气候因素、、社会大环境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客观上有了头饰的发明与产生,并代表了不同族群的显著区别,与彝族人民的社会习惯息息相关。彝族头饰具有对外界自然环境的抵抗作用,对生存需要的适应功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随着各种民族风潮在服装界愈来愈盛行,民族服饰品特有的流行元素也成为各大设计师们的设计灵感来源。彝族头饰的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也将为设计师的创造融入更宝贵的灵感和材料。以彝族头饰的设计原型与现代时尚潮流元素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但能够弥补设计灵感匮乏产生的不足,同时也能为现代流行服饰品配件中的头饰艺术创作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剪纸艺术部分编写.中国西部民间美术经典[M].2006.

上一篇:组织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遗产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