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0 12:22:26

数字经济论文

数字经济论文篇1

关键词:采购;数字资源;比例;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69-02

数字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图书馆资源采购中的比例也处于逐年攀升的状态,甚至在很多馆中,数字资源的采购总量已经超出了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同时,伴随着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接受程度也日益增强。IPA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设备的出现,也使得数字资源的使用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计算机,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都是读者获取、使用数字资源的平台,空间、地域都不在是获取资源的限制。因此,如何选取适合于高校图书馆,适合于高校读者群的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采购并没有一个科学的规范与量化的比对,通常是数据库提供商将其开发的产品推荐给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觉得适合学校的发展情况就将其作为试用数据库提供给用户使用,然后根据试用情况的结果并结合当年的经费划拨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同时,学术界也有一些针对数字资源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虽然对于开展采购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图书馆需要一套数字资源采购评价体系量化了解自身的数字资源结构,量化了解适合学校学科发展的数字资源结构,才能做好数字资源的采购工作,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为学校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由于现阶段无成型的数字资源采购评价体系,导致图书馆无法量化了解自身的数字资源特性,也导致图书馆无法量化了解学校在学科角度上对数字资源均衡性的要求。因而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中容易凭借自身的偏好,而不能系统、正确的看待整个学校在学科类别上的均衡。最终导致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采购问题上有失偏颇,资源结构不合理,投入大,产出小,未能全面均衡学校所有院系、学科的资源需求。

2 建立数字资源评价采购体系的意义

要做出合理的数字资源采购决策,需要了解图书馆自身资源针对学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比例,需要了解学校学科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结构比例,而这些并不能单凭部门的喜好来决定,需要有一个科学、量化的过程,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理想的数字资源评价采购体系可以对数字资源从学校学科专业的角度进行量化比对,有助于图书馆了解自身数字资源结构特点。同时可以对学校院系、学科的数字资源需求进行量化比对,得到适合学校学科发展的数字资源结构比例。

科学获得数字资源现状和数字资源需求现状的量化数据后,图书馆可为数字资源采购作出整体规划。进而从科学量化的角度做好数字资源评估采购工作,避免采购工作中的盲目性,均衡各院系专业间的资源需求,构建适合学校学科建设的数字资源结构体系,为学校学科发展夯实基础,做好铺垫。

3 科学建立数字资源评价采购体系

3.1 了解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结构

目前,高校的学科、专业日趋多样化,专业之间的交叉也较为普遍,例如外语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单纯的学习外语,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学习计算机技术,还需要适当的掌握外语。同时,数字资源之间也同样存在的交叉、覆盖、重复的问题。因此按学校学科类别对所有数字资源进行分析统计是一件复杂的工作,需要仔细的按系统化来清理,按量化来操作,详尽科学的分析是研究的基础,这样才能得出对学校发展有益的真实数据。

高校购买的数字资源包括期刊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电子书、试题、音视频文件等,需要根据内容分配不同的影响因子,一般来讲,博士论文的学术价值要大于硕士论文,影响因子就会较大,而期刊论文的划分更为复杂,以我校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学术期刊分级分类目录(2007年版)》(简称《目录》)是依据《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揽》(2004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和《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目录》中的期刊分为A、B、C、D、E五个级别。对于不同等级的期刊需要给予不同的影响因子。电子书中有专业性书籍与一般性书籍的区别,音视频文件中也有专业性教学内容与一般性科普内容的区别,因而也需要给予各自不同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的确立不能盲目确定,需要集中专家、学者的力量统一定制,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如期刊成立的时间,花费的成本,学术界影响等等因素都需要兼顾。而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的类型可能还会增加,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影响因子。

假设以10作为最大影响因子,博士论文与A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0,B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9,硕士论文、会议论文、与C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8,D级期刊与专业性电子书的影响因子为7,E级期刊的影响因子为6,F级期刊与专业性教学类音视频文件的影响因子为2.5,试题类的影响因子为1.5,科普性书籍、一般性杂志与科普性音视频文件的影响因子为1。

依据制定好的数字资源影响因子就可以结合数据库在院系、专业中的具体应用而得出院系、专业实质上占有数字资源的比例。

以我校为例,湖北经济学院目前有19个院系,其中经济学系是校直属系,开办有经济学专业(含区域经济、项目投资两个方向)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经济学专业是获准立项建设的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下设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与项目投资四个教研室。

数字经济论文篇2

《人民日报》以《读报告 议数字》为题,整版刊登了代表委员围绕数字开展的讨论。具体数字涉及GDP增幅、CPI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以及政府投资、中央投资、“三农”投入、财政赤字等。《北京日报》也以一个整版推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题目则是《6大数字看中国经济走势》。除了GDP、CPI、财政赤字以外,还有新增城镇就业、新增贷款和外汇储备,10个“民生亮点”也完全以统计数据显示。而《北京青年报》则在头版头条以两个醒目的黑体数字,作为人代会开幕报道的标题。一个是今年GDP增8%,另一个是CPI涨4%左右。《新京报》等媒体也都数来数去,如此等等。

众多媒体解读报告,为什么都用“说数”和“数说”的形式呢?因为在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数字比文字更加醒目。

数字比文字更醒目,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数字是温度计、晴雨表和信号灯。反映今天,数据是温度计;预测明天,数据是晴雨表;而影响明天,数据就是信号灯。虽然这三个比喻都是老掉牙的说法,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能有此共识,则是时展变化的结果。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难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的时候,在对形势的分析与判断方面,用一堆形容词、排比句、长篇大论,也不如一个醒目的数据更让人一目了然。解读《报告》,各媒体突出报道的数据,都是全年经济工作的一些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这些数据明显地传达出在罕见金融危机面前,党和政府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竭尽全力,共克时艰的强烈信号。既体现出力争的决心,也展现了务实的态度。如在企业出现减员、用工需求下降的大背景下,安排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但比去年减少了100万人,既体现了为保增长保就业所做的努力,也考虑了可能性和现实性,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又如,大幅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并发行2000亿元债券,既是应对可能的经济减速、税收减少使政府财政收支减少所采取的措施,但也考虑到风险和可承受程度,留有了一定的余地。

数字比文字更醒目,越来越多的人对越来越多的数字有了越来越多的感觉和感悟。曾几何时,很多人知道了反映经济增长要看GDP,也知道了抓经济促发展不能光看GDP,不能为了GDP不择手段,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去年此时,市场物价持续上涨,人们知道了统计数字除了GDP,还有一个叫CPI。很多百姓不仅意识到可以通过CPI判断市场的冷暖变化,还感悟到这个指标个位数的变化,竟然可以影响到股海的潮起潮落。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有一个数字令无数国人耳熟能详,这就是4万亿元。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这个数字,谈论和评论着这个数字,期待着这笔巨资立竿见影、利国利民,也担心如此一笔巨资会不会带来重复建设、会不会为腐败分子打开方便之门。尽管有关方面多次声明表态,但公众仍强烈呼吁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和信息公开制度。可以想象,围绕4万亿元的使用,任何口头的表态和文字的说明,都远不如有关一个一个项目建设的具体数字,更清晰更醒目,更有利于回应公众的关心与担心。

数字经济论文篇3

内容摘要: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中,财政赤字频繁出现,并且存在着某一期出现赤字带来后期持续出现赤字的情况,本文称之为“赤字刚性”。关于财政赤字的效应众说纷纭,但对于累积的巨额财政赤字的负面效应却少有异议。本文试图探讨“赤字刚性”形成的内在机制,并据此提出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赤字刚性 经济增长 支出有效性 基础设施

引言

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确实带来这些国家战后二十年间的繁荣。但在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无力解释,在政策上无法给出强有力的建议。因此,一些否定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开始出现,这些理论认为过高的政府支出和由此带来的财政赤字会抬高利率,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如戴蒙德在其著名的戴蒙德模型中指出,如果政府购买有一个永久性的增加,最终会导致高的均衡利率水平和低的资本存量,并影响长期增长。

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即使政府施以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用于发展经济,对国民经济也没有危害,或危害很小。这是因为本国经济的吸纳能力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应加强,价格水平不会出现明显上涨。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在实际产出增长的经济中,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的相应提高。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多,通货膨胀越低,因此,增长的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很低,即使存在少量的赤字,它对国民经济也有可能造成危害。

以上是理论界关于财政赤字效应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观点,这种争论仍在持续。但撇开这两种观点,一个事实是不管财政赤字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如何,一些国家长期实行赤字财政的结果确实导致了一个越滚越大的累积赤字额,并且在赤字债务化的过程中转化成为一个巨大的累积债务额。尽管人们对于赤字效应的观点不一,但对于一个巨大的累积赤字额与债务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少有质疑。

本文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在某一年经历了外在冲击之后在当期出现了财政赤字,但赤字在接下来的年份中还会继续存在并不断上升,尽管这种外在的冲击已经消除。本文探讨这种“赤字刚性”的原因,并且如果默认一个巨额的累积赤字以及债务存在负面影响的话,试图给出一些压缩以至最终消除“刚性赤字”的建议。

赤字用于消费性支出情况的模型分析

本文考虑一个处于均衡增长路径上的封闭经济体。假定该国在t期正常的政府支出为Gt0,简便起见亦假定不存在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支出的增长率为gG且gG>0;正常的国民收入为Yt0,其增长率为gY且gY>0;税率为t,跨期不变;由于该经济体处于均衡增长中,则gG与gY均跨期不变。在正常年份中,该经济体并没有遭到外来冲击,因此预算平衡得以实现,即有Gt0=tYt0,并且政府支出的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也相等,即gG=gY=g,g为一个正的常数。设预算赤字为BDt(Budge Deficit),则有:

BDt=Gt0-tYt0

显然,在正常年份有BDt=0。

现假定该经济体在t期经历了一个外来冲击,如经济衰退或战争,则政府支出额外增加了Gt,Gt>0,则有初始赤字BDt=Gt。如果政府将赤字用于消费性支出,则本质上与私人消费支出无异,考虑到额外的政府支出(此处为消费性支出)对国民收入有一个乘数效应,即“引致收入为Yt=αGGt,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有,c为边际消费倾向。”则在t期,有:Gt=Gt0+Gt;Yt=Yt0+Yt

接下来考虑t期的冲击对下一期即t+1期的影响。由于t期政府将赤字全部用于消费,对资本积累没有影响,因此gG=gY=g跨期稳定。在t+1期,有:

由于税率t跨期不变,则有:

由于在t期仍有BDt=0,即Gt0=tYt0,且gG=gY=g,代入上式,有:

由于BDt=Gt,则上式变为:

因为0

经计算,有:

一般地,有:

直观地,有:

因此,在t期由于外在冲击导致的一个财政赤字BDt,如果全部用于政府消费,则会在接下来的年份也带来一个持续性的财政赤字。至于要比较之后年份的财政赤字(称之为引致赤字,下同)与初始赤字之间规模差异,由于各个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c、税率t和国民收入增长率g均不相一致,因此引致赤字与原始赤字间的规模比较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g>0,BDt+i+1=(1+g)BDt+i(1+g)BDt+i>BDt+i,引致赤字的规模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参照多恩布什等给出的例子,有“c=0.8,t=0.25”,则:

,如果0

显然,BDt+2>BDt+1,但BDt+2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引致赤字的规模并没有立即超过初始赤字的规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年增长,越积越大,并最终会超过初始赤字的规模。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政府支出在某一期的突然扩大并且用于政府消费确实会带来“赤字刚性”。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定的经济规模需要一定的政府支出规模,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需要一定的政府支出增长率,所以政府在某一期有一个额外支出后,接下来各期的支出增长率在原来的基础上延续,并不能因为要弥补赤字而有所下降,这是由客观经济状况所决定的。虽然政府额外的支出会对国民收入有一个引致增长,并扩大税基,在税率t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收入,这只能部分弥补前期的赤字,因为政府消费不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即始终有gG=gY=g。如在t+1期,有:

即在接下来的年份中引致赤字总是正的,并且政府还是用于消费,则引致赤字在之后的年份也会发挥效应;同时,初始赤字仍将在初始期之后的每一期发挥效应,如在t+2期,有:

依此类推,如果在某一期有一个额外的政府赤字,并且政府将之用于消费,则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保持在与原先持平的水平,那么在接下来的年份中确实存在某种“赤字刚性”,表现为引致赤字总是为正且持续增长。

赤字用于投资性支出情况的模型分析

索洛模型认为,当每单位有效劳动平均资本量k不再变动时,经济就踏上了平衡增长路径,此时国民收入的增长率gY=n+gA,其中n为人口增长率,gA为有效劳动即知识的增长率,对应上一部分则有gG=gY=g=n+gA。若该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经受了某种外来冲击,如储蓄率上升,这会暂时性地提高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k,并且有,则gY=n+gA+>n+gA,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也会随之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k会继续上升并且最终使得=0,则此时gY=n+gA+=n+gA,即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又回到原先的水平。

按照索洛模型的分析,如果政府在某一期发生了赤字并将之用于投资支出,那么这与储蓄率上升的冲击对于经济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是类似的,即政府的行为使得每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存量k会暂时性地上升并使得gY>n+gA,但最终仍会使gY回落到冲击没有发生前的水平。对照前文的分析,以t+1期为例,有,此时gG=gY=g=n+gA已不再成立。由于gY>n+gA=gG,则相比于赤字用于政府消费的情况,t+1期的赤字BDt+1将会下降,而且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此期间内每一期的引致赤字都将下降,直到冲击效应消失、gY回复到n+gA的水平为止。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政府将赤字用于投资性支出,那么“赤字刚性”有可能被压缩,压缩的程度取决于gY上升的程度和高于n+gA的持续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赤字刚性”的压缩肯定有一个时间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之后,如果赤字还存在,那么“赤字刚性”仍将持续。

赤字用于其他支出情况的模型分析

其实本文讨论的问题现在已经非常明朗了,即政府如果在某一期出现赤字,那么克服“赤字刚性”的途径就是使得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有一个持续性的增长。由于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国民收入增长率gY=n+gA,那么可能的途径就只能是提高人口增长率n和知识的增长率gA,本文集中讨论gA提高的情况。

因此,如果要避免“赤字刚性”,那么政府赤字支出的着力点应该是尽量提高知识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以此来持续性地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并最终克服“赤字刚性”。那么政府如何来提高知识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呢?知识生产函数为A・=B(αKK)β(αLL)γAθ,可以发现如果有β+γ+θ≥1,则规模报酬递增,那么政府如何进行赤字支出才能使得β+γ+θ≥1呢?如果从知识生产函数本身出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而且目前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研究。但若从知识本身的性质出发,认识可能会更进一步。众所周知,公共品私人提供的结果就是供给不足,类似地,由于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至少是部分的非排他性,那么知识由私人提供的结果也必然是供给不足。既然知识供给不足,则可粗略地认为知识生产函数还没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那么政府可将当期的赤字投入到知识的生产中去,扩大知识生产的规模以期获得递增的规模报酬,从而提高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率并最终克服“赤字刚性”。

结论与启示

由上可知,“赤字刚性”的抑制和克服必须依赖于经济长期增长率的提高来提供一个更大的税基,而这取决于政府赤字支出的有效性:若政府将财政赤字用于消费性支出,那么赤字支出的有效性完全丧失,对长期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赤字刚性”的抑制没有任何作用;若政府将财政赤字用于普通的投资性支出,则支出有效性部分存在,至少在一定时期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并抑制“赤字刚性”;如果政府将赤字用于对知识生产的投入并致力于扩大知识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此时赤字支出的有效性是完全的,因为经济长期增长率可以获得持续性的提高,“赤字刚性”会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从另一个角度看,各国经济实践中“赤字刚性”的存在也证实了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其实是缺失的,赤字支出是无效的。

其实,以上的结论可以从赤字支出推广到整个政府的财政支出,即政府支出中投资性支出和对知识生产的投入所占的比重越高,那么长期经济增长率就越高,则政府在未来可以获得一个更大的税基和更多的税收收入。不过,相比于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对知识生产的投入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因为普通的投资性支出的效果会受到当期的生产效率的制约,而更多的知识的生产则直接提高当期和未来的生产效率。

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其面临的真正的危机就是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随后的西方世界全面的经济危机,日本政府遂通过大规模的政府支出,进而是赤字支出来刺激国民经济。当时的日本政府投巨资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不仅在城市,而且在人口密度很低、经济增长潜力不大的乡村地区也是如此。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属于投资性支出的范畴,虽然根据以上的分析投资性支出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抑制“赤字刚性”,但事实上在日本连投资性支出的“部分”有效性也没有发挥出来,因为那些基础设施很多都是没有发挥效用的。

日本的状况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应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的深入,使得财政赤字能够对经济增长发挥出有效的正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延.《高级宏观经济学》讲义,2009

数字经济论文篇4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企业获得了诸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想占据更广阔的市场份额,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各方面的控制与管理,促进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长,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员工作为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企业员工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员工的实际,剖析员工队伍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工作,以此促进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进而推动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检索策略

1.检索工具:百度学术、知网、中文数据库万方信息资源系统、国家数字图书馆。

2.检索词:经济全球化,素质,员工素质,员工专业素质,员工基本素质,员工政治素质。(其中包括上位词同位词及下位词。)

3.拟定检索式:经济全球化and(素质or员工素质or员工政治素质or员工专业素质or员工基本素质)

三.检索结果

(在中文数据库万方信息资源系统检索到200条,贵州数字图书馆404条,百度学术85900条,知网171918条)

以下是部分文献:

1.测绘系统员工培训研究 作者:陈凌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吉林大学 时间:2007

2.M企业核心员工流逝的对策研究 作者:金依梅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南京大学 时间:2015

3.互联网支付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余对策研究 作者:郑志慧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时间:2016

4.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研究 作者:周雅琴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时间:2016

5.中国移动宁夏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搭建与应用研究 作者:赵琨鹏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时间2012

6.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星级酒店个性化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作者:彭昕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文献来源:四川财经大学 时间:2008

7.我国邮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冯岩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时间:2017

8. 经济全球化对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作者:曹海燕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来源:领导之友 时间:2004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理人道德素质研究 作者:范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河北科技大学 时间:2011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王凯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齐齐哈尔大学 时间:2016

11.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家素质 作者:陈万春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来源:探索与争鸣

时间:2002

12.艾因泰克公司技术体系培训改进研究 作者:陈海霞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湖南大学 时间:2015

1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刘彬让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文献来源: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时间:2005

14.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的基本素质 作者:马文喜,吕春媚 文献类型:期刊文献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时间:2012

15.论经济全球化对知识分子素质的新要求 作者:王军 文献类型:期刊 文献来源:黑河学刊 时间:2005

四.检索效果评价

1.本次检索采用了四种检索工具,查询的结果包括学位论文,期刊等文献资料,检索工具不同检索词不同,查准率查全率也有所不同。

2.从查全率来看知网和百度学术查询到的相关资料最多,最广泛,其次是贵州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查到的最少。

数字经济论文篇5

2本刊主要刊登的内容包括:①水利经济学基本理论;②水权、水价与水市场研究;③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④水利工程与项目建设管理研究;⑤水利改革与发展研究;⑥移民经济研究;⑦工业、农业、城市及生活节水研究;⑧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⑨水利风景区及水文化研究等。本刊优先刊登国家及部(省)级基金资助的论文。

3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3.1论文应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应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楚、文字精练、逻辑性强。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3.2文章应有中英文标题、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应在篇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另I】、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及论文所受基金资助的项目名称、编号。3.3论文题目应能恰当简明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3.4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结果与结论,内容应充实具体,语言精练,突出创新之处,不作自我评价,应避免使用公式或化学结构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并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中文摘要以200〜250字为宜,英文摘要以150〜200个实词为宜。3.5关键词(4〜8个)选词要规范,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须一一对应。3.6图、表应有自明性,应随文出现,并遵循先文后图的原贝I]。图形应清晰简明,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需注明(尽量使用彩图)。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其内容不应与图形表述重复。3.7中文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排版。一级标题为1,2,3,……,二级标题为1.1,2.1,3.1,……,三级标题为1丄1,2丄1,3丄1,……3.8数学公式应正确无误。表示同一含义的外文符号、中文名称应保持统一,并应规范使用。所采用的量和单位及符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中文第1次出现的量的符号应给出其物理含义。对于易混淆的字母、符号,请特别注明。3.9篇末应附上规范的参考文献(10篇以上),并在文中标注相应序号。常用著录格式(常用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电子文献[EB/OL])。[1]作者名(外文姓前名后).论文篇名[J].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次):起止页码.[2]编著者(外文姓前名后)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作者.题名[C]//文集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起止页码.[4]作者•学位论文名[D].地名: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作者•报告名[R].收藏地:收藏单位,年份.[6]作者•题名[EB/OL]•(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4投稿约定

4.1稿件内容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在政治或涉外问题上符合国家政策。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剽窃、造假、“第三方”、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4.2所投文稿在4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录用通知的,可自行处理。

5本刊接受网上投稿,投稿网址:/sljj/ch/index.aspx。

数字经济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除1981年、1985年和2007年外,我国财政每年都存在赤字,预算收支逆差已有起初的135.41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262.31亿元,最高差额曾在2002年达到过3149.51亿元。2008年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影响下,我国政府又再次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中央一方面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2009年安排公共投资9080亿元,比2008年预算支出增加4875亿元;另一方面在大力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2009年减税规模达5500亿元。据财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财政预算赤字将达到9500亿元,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将是62708亿元。对此,本文将追随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研究思路,结合我国1978—2008年的数据,从实证上验证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的关系,以正确评价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在内的政策调控效应。

一、财政赤字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在已有的文献中关于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Gale,Orszag,2003):一是财政赤字有害论,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内引起私人投资挤出效应,对外引起贸易赤字;二是财政赤字中性论,考虑债务积累与偿还方式以及私人跨期储蓄消费问题,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认为,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不论采取税收还是借债,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一样的,债务融资只是一种延期税收,理性个人不会愚蠢地认为由于政府发行债券而不征税变得更为富有而增加消费,他们会预期将来的税收会等于政府债券的价值。既然国民储蓄不发生变化,实际利率也没有理由发生变化,投资也不会受影响。至于贸易方面,由于私人储蓄的增加能够完全抵消政府储蓄的下降,无需向国外借贷,财政赤字对经常项目无影响(Barm,1989);三是财政赤字有益论,考虑到现实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私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私人投资边际效率下降,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等因素,凯恩斯学派认为财政赤字增加能够带来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的危机,新古典主义的兴起,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的凯恩斯财政赤字理论也受到人们广泛的质疑和责难。20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全球经济增长的缓慢,使新凯恩斯主义重新活跃起来。他们对财政赤字的必要性进行了微观的解释,并通过国民收入恒等式得出财政赤字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是治愈经济危机的一剂良方结论龙源期刊。财政赤字与国民储蓄的关系是分析财政赤字宏观经济效应的关键(Gale,Orszag,2003)。因此,对于财政赤字是企业利润的来源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国民经济循环恒等式这个基本而简单的框架入手。根据国民经济循环恒等式可得:

国民收入Y≡Cp+Ip+G+X(1)

国民支出E≡Cp+Sp+T+M(2)

式中工商管理毕业论文,Y代表国民收入,E代表国民支出,Cp代表私人消费,Ip代表私人投资,G代表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Sp代表私人储蓄,T代表政府的经常性收入(扣除转移支付),X代表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收入,M代表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此外,财政支出分为两部分,即政府消费支出Gc和政府投资支出Gi,则有G=Gc+Gi,将其代入(1)式有Y≡Cp+Ip+ Gc+Gi+X。私人储蓄也分为两部分,即家庭储蓄Sj和企业储蓄(企业留存利润)Sq,则有Sp=Sj+Sq,将其代入(2)式有E≡Cp+ Sj+Sq+T+M。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是一个国民经济循环问题的两面,二者应相等即有:Cp+Ip+ Gc+Gi+X= Cp+ Sj+Sq+T+M,整理得:

Sq≡(Ip–Sj)+(Gc+Gi–T)+(X–M) (3)

公式(3)指出家庭储蓄和进口一定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而财政赤字却是企业利润的一个来源。很显然,家庭储蓄的增加意味着消费的减少,降低了企业产品出售获利规模,一方面低利润加重企业还贷压力,增加破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低利润也减少了企业考虑新投资计划的动机,如此会进步丧失获得新利润机会,进步增加企业破产的风险。相反,较低的税收可能导致较高财政赤字,但会增加企业利润。因此,只有财政赤字能抵消家庭储蓄对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是改善企业预期和弥补利润减少的重要政策工具。

事实上,财政赤字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这种观点还不只新凯恩斯主义一家之言,早在1978年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根据卡莱茨基的国民总收入等式得出政府赤字直接形成投资利润的结论。实际上,李嘉图—巴罗定理中也指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政府债务融资导致私人部门储蓄增加,很可能是企业储蓄的增加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或者企业储蓄与家庭储蓄双重增加,而不单单是家庭储蓄增加。如果当前我国财政赤字也是企业利润的来源,那么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全球经济危机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合理的政策选择。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一下我国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之间的数据关系是否满足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二、实证检验与估计

(一)经验数据描述

图1和图2的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走势图显示出,自1978年起财政赤字小幅度波动,企业利润小趋势的增幅。尤为突出的是1994年后,随着政府收支理念的转变,政府赤字规模的迅速增大,企业利润也出现陡然增加态势,两者趋势一致。图3企业利润与财政赤字的核密度图显示,两者之间Kernel密度分布成对称,意味着财政赤字增加的概率密度分布与企业利润增加的概率密度分布趋于一致。这从某种意义上揭示出中国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在数据上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能否证实财政赤字就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这种观点还有待于我们下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模型估计。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Granger(1969)给出的因果检验只考虑平稳变量,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那么非平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如何确定呢?针对此问题,Engle和Granger(1987)指出,即使时间序列本身不是平稳的,但只要线性组合平稳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依靠变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仍可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来分析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但是,普通VEC模型忽略了中间传导渠道,模型精度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引入控制变量对中间过程进行描述,引入控制变量后的误差修正模型也称为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此外,本文主要检验中国财政赤字和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而非研究企业利润的决定因素,不考虑所有对企业利润有影响的相关变量。因此,我们决定采用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

为降低序列短期波动,更准确把握长期变化趋势以及消除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本文选取企业储蓄自然对数值代表企业利润,企业储蓄计算公式遵循国民经济恒等关系式Y-T-C-S,其中Y表示当年支出法GDP,T表示当年财政收入,C表示当年居民最终消费,S表示当年居民储蓄[1]龙源期刊。国家财政收入对数值与财政支出对数值的差额代表财政赤字。同时,财政赤字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当然不可忽视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但是财政赤字对国内民间需求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根本,因此我们选取民间需求总量对数值作为控制变量,保证计量结果可以准确捕捉财政赤字与企业利润两者之间的直接相关关系。民间需求包括民间消费和民间投资两部分,民间消费可由统计年鉴中的居民最终消费来衡量,然而如何确定民间投资大小,既有文献争论较多,这里侧重问题分析的需要,我们按照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将剔除国家预算内投资之外的投资都归为民间投资。另外,为了保持数据可比性和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储蓄、财政赤字以及民间需求数据均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此外,本文数据均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

(三)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

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期间,在进行单位根检验时往往只能得到小样本数据,而DF、ADF检验在小样本中,检验功效明显下降(Phillips,Perron,Schwert,1989)。并且,实践也证明了时间序列中的趋势因素也往往导致DF、ADF检验功效降低,为了克服DF、ADF检验功效低的缺陷,本文选用PP、DF-GLS检验法作为对DF、ADF检验法的补充。表1的检验结果显示,Lnprofit、Lndeficit、Lndemand三个时序变量的原序列都未能在10%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含有一个单位根的零假设,但原序列一阶差分后均能在1%的置信水平下通过单位根检验。因此,Lnprofit、Lndeficit、Lndemand三个时序变量均为一阶单整I(1)序列。

表1 Lnprofit、Lndeficit和Lndemand单位根检验

 

变量

ADF检验

PP检验

DF-GLS检验

原序列

一阶差分

原序列

一阶差分

原序列

一阶差分

Lnprofit

-3.05

(C,T,0)

-4.39***

(C,0,0)

-2.72

(C,T,5)

-4.22***

(C,0,12)

-3.18

(C,T,0)

-4.49***

(C,0工商管理毕业论文,0)

Lndeficit

-2.54

(C,0,0)

-5.50***

(0,0,1)

-2.63

(C,0,1)

-6.78***

(0,0,1)

-2.42

(C,T,0)

-5.26***

(C,T,0)

Lndemand

-3.36

(C,T,1)

-3.33**

(C,0,0)

-2.52

(C,T,2)

-3.02**

(C,0,6)

-3.04

(C,T,1)

-3.21***

数字经济论文篇7

陈柳钦,湖南邵东县人,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知名青年学者,青年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城市金融问题专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哈尔滨商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工业大学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摘要: “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它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本文阐述了“数字城市”的内涵,并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与框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 城市 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 “数字城市”

中图分类号: F49

一、“数字城市”兴起的背景

1998年1月31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讲演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指出:我相信我们需要一个“数字地球”,即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能三维可视化表示的虚拟地球。详细地说,“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融合,能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多维的表达,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虚拟地球。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形象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后由计算机、数据库及通讯网络来管理的巨型信息系统。同时,“数字地球”也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虚拟现实等现代高科技的高度综合和升华,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1999年12月,来自20个国家的5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管理者及企业家汇聚北京,于“首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召开之际发表了著名的《数字地球北京宣言》。宣言指出: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空间技术为支撑的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强调综合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导航与定位系统、地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及动态过程监控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字地球有助于回应人类面临的诸方面的挑战;倡议政府、科技界、企业等共同推动数字地球的发展;建议实施数字地球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境、灾害、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数字地球北京宣言的发表,标志着1998年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该领域在全球范围的正式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全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这股浪潮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消逝,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它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促进人们进行新的社会变革。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以及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技术的集成又不断地拓宽新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已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些先进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技术主要表现为:(1)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能力;(2)宽带光纤和卫星通信为基础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通信交换能力;(3)分布式数据库和共享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存储和管理能力;(4)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酝酿着信息应用技术领域的划时代变革。信息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得不向“数字城市”靠近,并努力追寻“数字城市”的发展模式。

城市是社会经济要素高度集中的区域,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和扩散的基地。进入21世纪,信息化进一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渗透,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增长要素特别是技术、资本、人力资源、知识等诸要素,在资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所出现的全球性流动和组合,以至于国别经济和区域经济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了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互补性、关联性更为增强,各种商品在全球流通,为世界人类所共享。2000年6月5日~7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亚太地区的城市市长参加的主题为“推动城市信息化,共创未来家园”的“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最后发表了《上海宣言》。该宣言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的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信息化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加强对城市信息化的理解,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合作,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城市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城市”的建设。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实现的技术基础,而且是城市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字城市”是社会信息化发展必然,是当今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全球信息化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世纪国人关注的热点,而“数字城市”则是热点中的焦点。

在戈尔于1998年9月首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的倡议后,许多国家已经对“数字城市”开展了相应的工作。比如欧洲“数字城市”(EDC)中的虚拟赫尔辛基很有特色,3D界面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的“数字京都”(DCK)项目始于1998年10月,目的是使其成为京都的社会信息主干,其设计思想是真实和活动。“真实”是指该“数字城市”是为实际的用户服务的,而不是虚拟城市;“活动”是“数字城市”中的数据采集于现实的动态数据。“数字京都”中的新技术开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新加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为国民提供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和异步数字用户专线,将新加坡90%的家庭连接在一起,实现“网上生存”的梦想。随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城市信息化发展政策,这些信息化城市或地区统一命名为“数字城市”。在国内,近十多年来,深圳、北京、海口、济南、广州等城市和国内著名科研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专业数据库和应用开发系统,为“数字城市”的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数据。“数字城市”已成为我国各主要地、市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时代背景、经济背景、技术背景下,运用并发展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最终将其集成并渗透到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标志性建设。

目前,“数字城市”作为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的是一种世界潮流和城市发展的方向。深入开展“数字城市”的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无论是对当前,还是对未来城市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城市”的内涵

由于“数字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演变的概念,人们对它至今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解释,存在很多的争论和思考。

台湾学者林峰田(1999)认为,“数字城市”是一项从人员组织、经费、法令、土地使用等各种配合条件,到包括硬件、软件和科技在内的基础设施,再到数据资料及其应用服务,直至社会文化五个层面的多层结构的城市大系统,他提出理想的“数字城市”应能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有效支援城市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第二,满足市民日常的交通、购物、娱乐、休闲、安全、教育、医疗等需求,保障市民知与言的权利;第三,创造地方特色自主意识的网络文化。

承继成(2000)认为,信息化是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全部过程。因此,信息化城市,也可以叫“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网络城市和智能城市。俞正声(2000)认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将是世纪之交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将深刻改变人们习惯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宋建元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即城市数字化,是指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具有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服务和决策功能的信息体系。郝力(2001)认为,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即是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信息世界的反映和升华。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狭义角度看,“数字城市”可概括为“43VR”,即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设计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化。地理数据4D化指城市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地图(DOM);地图数据三维化指地图数据由现在的二维结构转换为三维结构;规划设计VR化指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在4D数据、三维地图数据支撑下,将现有的二维作业对象和手段升级为三维和VR结合的作业对象和手段。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一般所指的“数字城市”是以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是一个包括城市空间信息运行机理、空间信息运行技术系统、空间信息服务与产业体系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多层框架。也就是说,“数字城市”工程建设要在城市空间信息认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采用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系统,特别是对与地理空间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数字化重现和虚拟,从而促进人们对城市的认识,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而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市民生活质量。赵燕霞、姚敏(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应该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应该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巨系统。周晓颖、章申鲁(2001)认为,“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它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城市有关数据能够自动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分化、自动或半自动智能决策,直接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王浒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就是基于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城市居民社会信息生存空间。通过运用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如数据挖掘、知识提取和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中广泛的、多源的空间信息将被有效的集成和管理。最终,“数字城市”将提供给公众和企业的不仅是虚拟的用户界面以实现所谓的“数字生存”,更重要的是将辅助政府制定城市管理的综合决策。

“数字城市”也称信息城市、智能城市,以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城市及其各种信息,不仅包括城市各类与空间位置有关的直接信息(如地形、地貌、建筑、水文、资源等),还包括相关的人口、经济、教育、军事等社会数据,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具有智能性质的城市信息系统。顾朝林等(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大众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牛文元(2002)认为,“数字城市”是从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转换的基本标志之一。它一般是指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范畴中,能够有效获取、分类存储、自动处理和智能识别海量数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虚拟现实又可直接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一项综合工程。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应是四维(三维坐标加时间维)的、可视化的城市,不但包括城市三维空间的所有信息,而且还包括城市各种现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应包括人的信息如位置,甚至思维信息,是一个四维的空间信息系统。通俗一点讲,“数字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生产生活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利用。城市规划者、管理者和生活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管理和生活,其感觉就像漫步于现实的街道上或是承坐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李京文、甘德安(2002)认为,信息化的实质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数字城市”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经济社会特征)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高速。这些学者把“数字城市”等同于单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认为“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信息化的一种回应。

李琦等(2003)认为,“数字城市”是从信息化角度,对信息时代及准信息时代城市状态的形象化刻化,表征在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工业城市文明基础之上,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数据资源丰富、信息化应用与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工业化与信息化持续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舒适的良性城市状态。“数字城市”工程就是要在集成化高速宽带城市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城市信息数据资源,连接城市信息化孤岛,开展面向政府、企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性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同时,促进城市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结构与城市空间规划,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刘忻(2003)认为,“数字城市”从功能上讲是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即将城市的各种信息,如城市管理、城市设施、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历史等各方面信息,以数据形式整理、加工、存储、分类、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共建、交流、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模型化处理,提高决策水平和应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为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服务。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大规模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桥梁,结合3S技术、遥测、虚拟现实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并通过城市管理与决策模型及其他应用模型,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化工具。从理论上讲,“数字城市”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及网络理论、现代城市理论、决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复杂理论等,在计算机及网络中虚拟城市,并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信息交流、融合和挖掘,实现城市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姜爱林(2004)认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数字城市”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的一种系统工程或管理模式。从信息化角度看,“数字城市”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系列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戴汝为(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数字城市”在功能、结构和庞大、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及与周边、全国以至世界的联系等方面,无不具备着开放的杂巨系统的特性。

谢明(2005)认为,“数字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对组成城市的各种要素和现象的一种数字化重现和认知,用信息化的手段收集、分析并管理城市的生产生活,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更加顺畅和协调。“数字城市”的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网络、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技术,综合城市空间和人文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

江绵康(2006)认为,“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主要空间节点,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具体体现。所谓“数字城市”,通俗地讲是指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加以展现。“数字城市”的本质是把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加以充分利用。

杜灵通、韩秀丽(2007)认为,可以将“数字城市”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获取、存储、传输、表达、处理等支撑技术,将表征真实城市的信息数字化,形成一个虚拟的城市实体,并利用这个数字化城市实体来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它的目的跟数字地球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活动中诸方面的问题。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城市”是指一个由数字技术支撑的信息化的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应该能够自动和非自动地获取与城市有关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具有数字实验室特性的技术系统,是一种虚拟城市模型。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概念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它既是城市信息化总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数字城市”是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特征的一种描述。狭义上是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网络等关键技术,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

陈建军(2010)认为,“数字城市”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城市实体在计算机中的虚拟表达;另一方面,是指以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尽管对于“数字城市”的定义还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义,但从专家们的意见和城市信息化实施的过程看,其狭义上的理解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数字城市”就是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从信息化广义角度看,城市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需要不断的和环境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总之,“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其理论发展的一种必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表达方式对物质城市进行数字化的再现与升华,形成统一的、可共享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数据库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城市规划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远程教育或医疗系统等),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民众提供服务。它具有使现代城市管理更快捷高效、使城市居民更轻松方便的众多优点,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在这种认识下,“数字城市”不再是一个技术性概念,“数字城市”是现代科技、社会、政治、经济影响下的新城市形态,建立在已有的物质城市基础上,结合多种学科技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的内容与框架

杨开忠、沈体雁(2001)认为,作为城市空间信息运行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包括运行机制与保障系统、空间信息技术系统、空间信息增值服务活动与产业系统、社会文化系统等层面在内的多层次框架体系。段学军、顾朝林等(2001)认为,“数字城市”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体系、法规和财经体系等(见图1)。“数字城市”的功能结构为:(1)数字商务,包括网上贸易、虚拟商场、网上市场管理等;(2)数字金融,包括数字银行、数字股市、数字期货、数字保险等;(3)数字社会,包括数字影院、戏院、数字旅游、网上办各种手续等;(4)数字教育,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虚拟图书馆等;(5)数字医院,包括网上健康咨询、网上会诊、网上护理等;(6)数字政务,包括数字会议、数字议会等。寇有观(2001)认为,“数字城市”不仅包括城市的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等,而且包括城市的数字地籍、数字规划、数字水系、数字交通、数字电力、数字通信、数字旅游、数字生态、数字抗灾、数字商务和数字金融等。同时,寇有观还建立了一个“数字城市”系统框架。这个“数字城市”系统是城市公用信息平台上的空间信息获取更新处理和应用系统,包括城市公用信息平台(网络体系)、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市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行业空间数据工程数据获得和更新体系、数据库体系、应用体系、动态监测体系等(见图2)。

姜爱林(2002)认为,“数字城市”构建的基本框架应包括5个方面:(1)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培养竞争机制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2)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体现管理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促进基础信息资源有效共享。(4)建立应急联动指挥和智能交通管理两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带动一批行业信息系统建设。(5)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为构筑学习型城市服务。

张静(2002)认为,“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有3项:(1)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即为“数字城市”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2)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是城市空间数据框架,这个框架提供一个可以精确地、始终如一地获取、配准和集成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它包括空间控制数据,航测与遥感影像数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以及相关的专题数据库等等。(3)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地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之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设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也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段学军(2003)认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由6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各类遥感设施,即高分辨率高光谱卫星、星―机―地数据接收设施、地面台站及人文、经济等数据获取设施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存贮、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数据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源数据集成、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模型体系。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利用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6)专用软件体系。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功能的基本工具,包括数字图象处理软件、GIS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承继成等(2003)提出,“数字城市”内容框架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应用服务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层、数据层、保障层三部分。管理层主要是指对“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管理及信息数据资源的集成与融合、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的管理。应用服务层包括基础公共服务层、管理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服务应用层(见表1)。

岳为民(2003)从“数字昆明”的角度指出,“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是由“一个关键、三个基础、三条主线、七大支柱”构成:(1)一个关键。就是城市数据的全面规范和高度共享。(2)三个基础。即信息基础设施、空间基础数据及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3)三条主线。第一,政府管理与决策行为的数字化(数字政府);第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数字化(数字企业);第三,市民生活的数字化(数字生活);(4)七大支柱:即政府上网、电子商务、信息产业、信息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信息化。

姜爱林(2004)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的技术组成包括:(1)宽带多媒体网络;(2)电子地图及网站服务系统;(3)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技术;(4)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4)OPEN GIS标准、远程互操作、互运算等信息共享技术;(5)虚拟仿真技术;(6)“数字城市”信息模型与体系结构,包括城市建筑、交通、能源、通信、服务、文化设施和行政管理的信息模型及体系结构;(7)“数字城市”的运行管理技术,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及其管理,数据组织及数据转换,决策模型管理,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机制;(8)“数字城市”的功能系统,包括公用信息平台,专业信息平台等。“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王凤霞、张超(2004)在“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上海”总体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

谢明(2005)综合当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情况提出,“数字城市”框架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1)数据获取和更新体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数字城市”相关信息,包括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基础电子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城市社会经济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等,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的机制。(2)数据存储、加工和管理体系。该部分内容包括建立起海量数据存储体系,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取,并在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和管理,包括元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多源数据集成与互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职能提取与分析、辅助决策支持等。(3)网络支持体系。包括高速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分布式计算的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等,共同构成支撑“数字城市”的基础网络体系。(4)专用软件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完成城市信息处理、实现“数字城市”各基础功能的工具软件,包括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等等,并由此衍生出基于各种决策模型的辅助决策系统和应用解决方案。

寇有观(2006)认为,“数字城市”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五大平台、五个中心、五类应用、五大工程,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组织、资金、人才保障体系等。五大平台是信息网络平台、公用信息平台、专题信息平台(多个)、空间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五个中心包括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身份认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五类应用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经济运行服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五大工程包括市民卡工程、金融信息工程、社会劳动保障信息工程、社区服务信息工程和金旅工程。“数字城市”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城市的应用。

孙旭阳、冯一民(2006)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1)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3)电子政务建设。(4)电子社区建设。(5)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7)数字行业应用建设。吴庆双(2007)认为,“数字城市”的构成体系包括: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储存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应用模型体系、专用软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专业人员体系、用户体系、教育体系、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法规与财经体系等。

马娟、秦凯(2007)认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建设、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地理空间信息交换网络体系建设、组织机构的建设等,以及实现覆盖整个城市的多尺度、多分辨率、现势性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彭学君、李志祥(2007)认为,数字化城市涵盖了整个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及应用,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三个层次为信息基础层、应用层、综合决策层。十个组成部分包括: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和骨干网、空间数据等基础设施、政府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公众类应用、区域类应用、数字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城市综合决策指挥系统、政策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及各种应用规范。

李宗华(2008)认为,“数字城市”涉及城市信息化的方方面面,总体上可以分为3个层次、9个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4所示)。3个层次为:基础层、管理层和应用层。9个组成部分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交换中心、法律法规与政策、技术与标准、政府类应用、行业类应用、企业类应用和公众应用。

曹蕾(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城市信息和交换网络化,城市生活和管理智能化和城市空间数据可视化。“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1)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2)“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3)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张立平(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数字城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1)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2)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储、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3)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4)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5)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6)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马佩勋、谢海波(2009)认为,“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涵盖了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是由战略政策层、信息基础层、应用服务层和分析决策层组成的有机整体。战略政策层包括“数字城市”的发展战略及总体框架、信息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等;信息基础层由城市公用信息网络平台、中心骨干网、区域骨干网、通信管线、空间数据、业务标准体系和协调维护机制等组成;应用服务层根据“数字城市”功能特征分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行、经济运行服务和社会综合服务等五类应用;决策分析层是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城市发展预测决策系统和城市防灾、救灾及应急处理系统等。基本框架如图5所示,战略决策决定和指导信息基础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服务,通过决策分析又反过来指导战略决策的制定。

四、小结

“数字城市”是空间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整体功能提升的必然依托,是新的经济建设增长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展示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经营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数字城市”的战略研究、数据和技术集成框架等基础研究和原型系统建设,必然与其应用研究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多学科的融合体,因此,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为基础,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作保障,还需要市民和整个社会信息素质的提高。(编辑:何乐)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仲蓓:《我国发展数字城市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后学位论文,2003年。

[2]李佩武:《论数字城市建设及其重要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

[3]顾朝林等:《论“数字城市”及其三维再现关键技术》[J],《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4]承继成:《信息化城市与智能化城镇-数字城市》[J],《地球信息科学》2000年第3期。

[5]宋建元等:《数字城市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6]郝力:《中外数字城市的发展》[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7]李京文、甘德安:《建设“数字城市”的经济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8]赵燕霞、姚敏:《数字城市的基本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9]杨开忠、沈体雁:《浅析数字城市》[J],《北京规划建设》2001第1期。

[10]林峰田:《资讯都市的兴起》[J],《台北书刊》1999年第1期。

[11]俞正声:《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开幕式讲话》

[EB/OL],,2000年5月13日。

[12]王浒等:《数字城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13]王志龙、白庆华:《数字城市:现状与未来》[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4]周晓颖、章申鲁:《“863”为数字城市夯实基础》[J],《经济参考报》2001年1月10日。

[15]段学军、顾朝林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16]寇有观:《数字城市系统与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第4期。

[17]姜爱林:《数字城市:一种可供选择的城市信息化模式》[J],《广东财贸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8]牛文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中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期。

[19]张静:《构筑数字城市的空间数据框架》[J],《三晋测绘》2002年第1期。

[20]李果仁:《关于数字城市讨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3期。

[21]王凤霞、张超:《“数字城市”研究初探》[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22]李琦等:《数字城市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

[23]段学军:《数字城市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5期。

[24]承继成等:《数字城市的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忻:《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6]岳为民:《昆明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10期。

[27]姜爱林:《数字城市发展研究论纲》[J],《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3期。

[28]王凤霞、张超:《“数字上海”的研究与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1期。

[29]戴汝为:《数字城市――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第8期。

[30]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21]寇有观:《“数字城市”的规划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第18期。

[32]杜灵通、韩秀丽:《基于数字地球思想的数字城市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第1期。

[33]彭学君、李志祥:《数字城市及其系统架构探讨》[J],《商业时代》2007年第8期。

[34]吴庆双:《建设数字城市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6期。

[35]马娟、秦凯:《数字城市建设的初步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1期。

[36]李丽琴:《中国数字城市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4月。

[37]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8]曹蕾:《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及关键技术》[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年第2期。

[39]马佩勋、谢海波:《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0]陈建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J],《国土资源导刊》2010年第1期。

数字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78-02

1 理论回顾

有多种理论来解释通货膨胀和赤字之间关系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Barro(1976)在讨论李嘉图理论体系中持续赤字是否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时认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赤字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

二是Sargent和Wallce(1981)就时间、利率对财政赤字的影响进行了详实的论证,指出对于给定现值的财政赤字,如果现在较少地采用铸币税(也即货币发行)弥补,即一部分财政赤字由国债发行弥补,则将来势必要用比原本更多的铸币去弥补。

三是Dornbusch(1998)等提出的分析框架,认为通货膨胀对债务存量的实际价值和实际利息率具有显著影响。

四是Wray(1997)等提出的成本效应理论,认为赤字影响总供给。

五是阎坤(2000)认为由于中国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业务中收购国债,加之过大的外汇储备,从而形成巨大的货币扩张压力。

这些理论研究表明了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为实证检验提供了理论根据。当然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国家背景进行的不同时期的观察与研究,在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后,得出的结果必然有差异。但是至少能说明的一点便是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之间的相关性值得研究与探讨。

2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单位根检验法

单位根检验是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一种正式方法,在序列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下,对参数估计值进行显著性检验的t统计量不服从常规的t分布,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给出了检验用的模拟的临界值,所以称该检验为Dickey-Fuller检验,简称DF检验。后MacKinnon又改进了单位根临界值。但在DF检验中,常常因为序列存在高阶滞后相关而破坏是误差值的假设。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检验对此做了改进。

(1)无漂浮项且无趋势项:

Δyt=δyt-1+∑pt=1αtΔyt-1+εt(1)

(2)含漂浮项但无趋势项:

Δyt=α+δyt-1+∑pt=1αtΔyt-1+εt(2)

(3)含漂浮项与趋势项:

Δyt=α+γt+δyt-1+∑pt=1αtΔyt-1+εt(3)

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一组稳定的时间序列资料。假设数据是一组非稳定的时间序列资料,如果序列的ADF检验t统计量大于使用者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序列存在单位根,是一非平稳序列。反之,如果检验t统计量小于使用者要求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序列是稳定的。最终的数据资料需要具有稳定性,以符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要求。

2.1.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的原因的一种方法。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然后验证通过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是否可以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如果是,则称为序列x是y的Granger Cause,此时x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显著性。通常还要考虑序列y是否是x的Granger Cause。其检验模型为:

yt=c+∑pi=1αiyt-i+∑pj=1βjxt-j+εt(4)

检验零假设为:X是Y的非Granger因,即H0∶β1=β2=^=βα=0。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通常可以依次多滞后几阶,看结果是否具有同一性。Granger因果检验同时要求数据资料具有稳定性,非稳定的数据资料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会出现“伪相关”问题。所以本文要对数据二阶差分,以确保数据资料具有稳定性。

2.2 数据搜集与整理

本文以各年的国家统计年鉴为依据,收集了1990年到2006年17年间的数据,我们选取以各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减去100代表通货膨胀率变量(GRTI),以各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代表财政赤字变量(DDEF)。全部数据均来源于有关各年的《中国财政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见表1)。

本文对这两部分数据取自然对数后进行单位根检验,说明数据是非稳定的。在对其二阶差分的数据再次检验,则拒绝假设,显示二阶差分数据是稳定的,符合GrangerCausality检验的要求。表1为ADF检验结果。表1的检验结果显示,经过二阶差分的数据是稳定的数据资料,符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的要求。

2.3 1990-2006年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模型设定及样本数据选择。财政赤字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当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供给增加量超过经济增长要求的货币需求量时,超过的部分才会引起货币的非经济发行,即成为没有物质保证的空头票子。财政用这部分借款安排支出,无疑会造成社会需求总量的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为此,本文拟通过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1990-2006年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相应构建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有:

其中:yt和xt为自回归变量向量,i和j为自回归滞后阶数,εt为白噪声序列向量。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先对上述VAR模型进行回归,然后就回归的结果进行检验:如果接受H01:b11=b12=…=b1q=0,就说明xt不是yt的Granger因,反之则称xt是yt的Granger因;如果接受H02:a21=a22=…=a2s=0,就说明yt不是xt的Granger因,反之则称yt是xt的Granger因。以上偏回归系数为零的联合检验可以通过F检验来实现。

因果分析及结果解释。利用Eviews4.0软件,对上构建的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其中,由于因果关系检验涉及到滞后阶数的选取,本文按照AIC信息准则来确定滞后阶数(见表2)。

由表3可见,对于财政赤字不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61205,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财政赤字不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成因。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39958,说明通货膨胀也不是财政赤字的格兰杰成因。可见,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不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通过对表1的观察,我们也可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例如,1996年和1997年财政赤字率为这一时期最低,但1996年通货膨胀率却达到6.1%;而2002年财政赤字率为这一期间最高,为2.64%,但1991年的通货膨胀率却仅为-1.3%。笔者认为,虽然这期间财政赤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但并没有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在于: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还远没有超过由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的增加幅度。根据我国在此期间的实际经济情况,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测算:(1)1990-2006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而货币流通速度(GDP/M)由1990年的1.224下降到2006年的0.6129,即平均每年下降4%左右,因此,在此期间,我国由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货币化所要求的货币需求量的平均增加幅度为ΔY/Y-ΔV/V=10%+4%=14%。(2)1990-2006年我国的货币乘数平均为2左右,而财政赤字占货币供给量的比重平均在1%左右,因此由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幅度为M(Dgc-Dgc-1)/M=2*1%=2%。(3)综上所述,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幅度2%远远小于经济所要求的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14%,因此,在此期间财政赤字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构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利用VAR模型,我们进一步对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这个时期财政赤字虽然对货币供给量都有一定的扩张性作用,但由于无论从财政赤字率或是财政赤字占货币供给量的比重来看,我国财政赤字的规模仍然被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幅度还远远小于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因此,这个时期中财政赤字没有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虽然从现阶段看,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似乎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机制。但随着今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债市场的逐步成熟,财政赤字规模的增长有可能与利率上升建立必然联系。如果此时政府仍然任由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那么由此引起的利率的持续上升必将迫使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债以维持利率水平,而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将使货币供给量不断增加,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此外,当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后,政府信用的可持续条件将会被打破,一旦政府通过国债实现不了预期的结果,那么就只有靠铸币税来弥补所有的财政赤字,那么同样最终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今后我国政府至少应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风险的防范工作:第一,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明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给予法律的保证将有利于割断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量的内在联系,从而限制政府直接通过向央行透支来弥补赤字的可能性。同时,中央银行将“币值稳定”作为首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将可以有效控制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间接发行。第二,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以有效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作为今后我国财政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即使有财政赤字化的情况出现,如果财政赤字能够控制在较小的规模内,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非常小。因此,我国政府应以目前实行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现代税收征管体制、优化政府支出结构以及加快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手段,为逐步缩减财政赤字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Barro. Rely to Feldstein and Bushana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6,84:343-350.

[2]Sargent, Wallace. Some unpleasant monetarist arithmetic[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polis Quarterly Review,1981,5:1-17.

[3]Sargent, Wallace. Some unpleasant monetarist arithmetic[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polis Quarterly Review,1981,5:1-17.

[4]Uribe. A fiscal theory of sovereign risk[R]. 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2002,187-196.

[5]阎坤.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J].税务研究,2002,(6):10-14.

[6][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财政赤字与物价上涨[J].世界经济译丛,1982,(3):4-10.

[7]Darby. Some unpleasant monetarist arithmetic[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polis Quarterly Review,1984,24:32-37.

上一篇: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范文 下一篇:检察院消防安全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