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1 21:15:10

粮食经济论文

粮食经济论文篇1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作用路径;产量效应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9-0100-07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理论上讲,粮食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但是实际效果能否达到理论的预期效果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显著,有的学者认为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甚微,究竟其原因,除了研究方法以及调查样本选取上的差异以外,还有就是对粮食补贴政策如何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问题认识不清。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和产量效应,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研究进展

粮食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政策的实施效果成为相关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粮食补贴政策达到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的效果。粮食补贴政策最直接的效果就在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供给量大幅度增加[1-3];张海阳、宋洪远[4]和张照新、陈金强[5]的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恢复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刘鹏凌、栾敬东、蒋学雷、孙东升等[6-7]则认为粮食补贴政策达到了农民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但也有学者认为,低水平的粮食补贴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不明显。粮食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目前补贴水平过低,不足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8-10];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无论采取何种补贴方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都不大[11];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目标与增收目标没有有效耦合[12];尤其对于“脱钩”的补贴政策,难以实现理论上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13-14]。

粮食补贴政策对促进粮食增产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需要从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影响,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明显缺乏对粮食补贴政策作用路径的分析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尚未充分关注粮食补贴政策诱发的农户生产要素投入变化及其对提高粮食产量的影响效应。在研究方法上,大都基于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仅有少数学者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但把粮食补贴作为政策虚拟变量,也没有考虑到具体的粮食补贴水平。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农户生产行为决策理论模型,阐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安徽省381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实证检验现有的粮食补贴水平对农户粮食增产的影响,并据此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理论模型

农户是粮食生产的行为主体,其种粮行为受到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影响,对农户种粮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户对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上。粮食补贴政策是国家向农民发出了鼓励和重视粮食生产的信号,旨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达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的。那么,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对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将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会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的投入吗?本文将构建农户粮食生产决策行为的理论模型,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行为的影响,阐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

2.1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

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考察的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在耕地资源约束条件下追求收益最大化[15]。假定农户仅仅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大部分用于市场出售,市场价格为外生变量,分散的农户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农户对种植结构的调整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作物的产量和成本与种植面积和其他要素投入有关,而且在耕作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要素边际成本等于其平均成本;粮食补贴与种植面积有关,看作是种植面积的函数。

基于上述前提假定,可以得到农户收益的目标函数:

2.2对农户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

农户投资决策行为是在资金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在多个生产项目之间进行投资优化组合的过程。在不失一般性和现实性的条件下,假定农户的经济活动仅为两种,粮食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其他经济活动包括从事粮食以外作物的生产和外出打工活动;农户对粮食市场价格、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以及非农就业机会相关信息充分了解,并按照市场价格信号进行投资决策,实现收益最大化;农户的生产行为是资本和其他要素投入的函数,其他要素资源数量丰富,农户投资决策行为仅受到资本的限制。

根据上面的前提假设条件,农户生产活动的收益为:

Y=P・Q(K1,E1)+Y2(K2,E2)(5)

其中,Y为农户的总收益,包括从事粮食生产获得的收益和其他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益。P为粮食市场价格,Q(K1,E1)为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是粮食生产的资本投入(K1)和其他要素投入(E1)的函数。Y2为除粮食生产以外的资本投入(K2)和其他要素投入(E2)的函数。

S.T.K1+K2≤K(6)

K表示农户家庭可以利用的总资本投入量。

求解上述农户收益最大化的问题,得到:

[JZ(]P・Q/K1=Y2/K2[JZ)][JY](7)

式(7)中,P・Q/K1为粮食生产中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即粮食生产的资本投入边际收益;Y2/K2为农户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中的资本投入的边际收益。根据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操作方式,分别讨论不同粮食补贴方式下的农户投资决策行为:

(1)按照农业计税常产和计税面积补贴。这种补贴方式属于脱钩的农业补贴,虽然不会改变农户在粮食生产领域和其他经济活动领域的投资边际收益水平。但是,这种补贴可以增加农户的收入水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的粮食生产投资。

(2)按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补贴。这种补贴方式属于挂钩的农业补贴,农户粮食种植面积越大获得的粮食补贴金额越多。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粮食补贴相当于提高了农户粮食生产中的资本边际收益水平,激励农产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3)按照种粮农民向国有粮食企业出售的粮食数量进行补贴。这种补贴方式相当于提高了粮食市场的销售价格,提高了粮食生产的资本边际收益水平,利激农户将资本从其他经济领域转移投入到粮食生产领域,并且努力寻求提高粮食产量,获得更多的国家粮食补贴。

综上所述,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农户增加粮食生产物质资本投入。

2.3对农户劳动分配决策行为的影响

农户劳动分配决策行为是在劳动力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在农业劳动、非农业劳动以及闲暇之间优化配置劳动时间,以达到家庭效用最大化的过程[16]。假定农户全部时间可以在农业劳动、非农业劳动以及闲暇之间分配,农户最优的时间分配是时间的边际价值在这三个部门相等。

根据基本假设条件,得到基于农户效用最大化方程为:

MaxU=U(Y,L)(8)

时间分配约束为:

[JZ(]T=L+H+F,[JZ)][JY](9)

预算约束为:

pyY=wH+pfYf-wfXf+V(10)

其中,U表示效用;Y表示消费品;T表示农户家庭的时间禀赋;L表示农户的闲暇时间;H表示农户的非农劳动时间;F表示农户的农业劳动时间;py表示消费品Y价格;w表示非农劳动工资率;pf表示农业产出Yf价格,wf表示农业投入品Xf价格,投入品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农用柴油、土地租金等;V表示政府的粮食补贴,粮食补贴收入看作是农户非劳动收入。

农业产出的生产函数构成了生产技术条件,生产技术条件约束:

Yf=f(F,Xf,C,Lf,R)(11)

农户的农业产出函数由农户农业劳动时间投入、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土地投入以及当地客观环境资源等因素决定。其中,C分别表示户主的人力资本水平;Lf表示农户土地种植面积,包括自有土地和租赁土地;R表示地区环境特征,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

将生产技术条件(11)代入预算约束(10)中,得到一般的约束条件:

pyY=wH+pff(F,Xf,C,Lf,R)-wfXf+V(12)

将农户的非农业劳动时间(H)、农业劳动时间(F)、闲暇时间(L)对粮食补贴(V)一阶求导,得到如下方程式:

[SX(]H[]V[SX)]=-1/w

[SX(]F[]V[SX)]=(pf・f/v+1)/w>0,

[SX(]L[]V[SX)]=1/w>0(13)

从上式可以看出,粮食补贴(V)与农户非农劳动时间(H)之间存在反向关系,与农业劳动时间(F)、闲暇时间(L)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表明获得粮食补贴的农户将减少非农业劳动时间,而增加农业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3实证分析

粮食生产研究一直是农业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许多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或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关注于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多,但多数将补贴政策看成是虚拟变量(候玲玲,穆月英等,2007年),没有考虑粮食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影响。本文根据调研获得的农户粮食补贴数据,采用扩展的CobbDouglass 生产函数测算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的贡献。

3.1变量选取

理论上讲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影响粮食产出的直接因素,如土地、劳动、肥料、机械、农药等的生产要素投入;第二类是影响粮食产出的间接因素,如政策、制度、技术进步、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等。间接因素主要通过影响直接因素而影响粮食生产,政府制定的粮食政策旨在通过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达到调控粮食生产的目的。根据以往文献对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实地调查情况,本文选择如下变量作为影响农户粮食产量的解释变量: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投入要素,直接影响农业的产出,本文以每户粮食实际种植面积来衡量。粮食种植面积是解释粮食产量变化的一个关键变量,理论预期这一变量对粮食产量存在正的影响。

(2)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业劳动时间作为最基本的生产投入要素,直接影响农业的产出,本文以每户本年内农业劳动投入时间来衡量,理论预期对粮食产量存在正的影响。

(3)资本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备的投入要素,农业物质资本投入的结构和数量显著影响农业的产出量。本文以每户本年内农业基本生产资料成本来衡量农户的农业物质资本投入,理论预期对粮食产量有正的影响。

(4)粮食补贴作为政策变量,是本研究关注的核心解释变量。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影响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行为,激励农户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对粮食产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亩均补贴水平来衡量,理论预期对粮食产量有正的影响。

(5)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家庭收入(效用)最大化,非农收入的比较优势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行为。本文以上一年家庭人均非农收入来衡量,预期对粮食产量有负的影响。

(6)农业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直接影响到下一期的农业生产投入,农户在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决定下一期的农业生产投入规模。本文选择上一期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来衡量,理论预期对粮食产量有负的影响。

(7)其他变量包括农户的家庭特征(如人口、收入等),户主的个人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农业技能等)以及本地区的非农就业状况和地势特征等。

3.2实证模型构建

本文拟采用CobbDouglas双对数粮食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粮食补贴政策的产量效应。在实证模型中以“农户的粮食产量”作为模型的因变量,选择“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农户的农业劳动投入”、“农户的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农户亩均粮食补贴”、“农户上一年人均非农收入”、“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价格上涨幅度”和“其他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另外,根据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行为影响的路径分析,模型中设置补贴政策与要素投入水平的交互变量。实证模型基本结构如下:

3.4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381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Ewiews5.0软件,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上述实证模型进行回归计算,得到的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F统计值为66.956,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虽然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只有0.696,但对于截面数据来说可以接受。另外,根据解释变量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结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4以内,多重共线性问题能够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异方差White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估计不存在严重的异方差现象。模型整体估计结果较好,估计系数可靠性较强。

粮食补贴政策变量是本文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亩均粮食补贴对农户粮食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亩均粮食补贴的弹性系数达到了0.056,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亩均粮食补贴水平提高1%,将促使农户的粮食增产0.056%,说明粮食补贴政策对实现粮食增产的潜力很大。

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种粮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用粮食补贴与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的交互变量来反映这一关系。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亩均粮食补贴与粮食种植面积的交互项

ln[WTBX](Subsidy)*ln(Land)

的系数为0.169,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影响农户的种植决策行为来影响农户的粮食生产,激励农户增加土地投入促进粮食增产;亩均粮食补贴与农业物质资本投入的交互项

ln[WTBX](Subsidy)*ln(Investment)

的系数为0.109,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影响农户的投资决策来影响农户的粮食生产,激励农户增加粮食生产物质资本投入促进粮食增产;亩均粮食补贴与农业劳动的系数为0.076,且未能显著性水平检验,这与理论假设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目前的粮食补贴水平还不足以显著改变农户劳动时间分配行为,另外劳动投入本身对产出的影响也不显著。

从各变量系数t值显著性检验来看,粮食播种面积、亩均物质资本投入对农户粮食产量有显著的正影响。其中每增加1%的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增产0.875%;每增加1%的亩均物质资本投入,粮食产量增产0.279%。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家庭总人口对农户粮食产量有正的影响,且分别通过10%和5%的显著性检验。本地地势特征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正值,这是因为地势特征是反映耕地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耕地质量对粮食产出有重要的影响。

农业劳动时间投入、农资价格上涨幅度的估计系数在方程中为负值,且都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这可能是因为农业劳动投入存在浪费现象以及农资需求价格弹性为刚性有关。户主年龄、健康状况对粮食生产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有关,现代农业生产基本上机械化作业,从播种到收割基本上都是机械作业,对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具体要求不高,从实地调查也可以了解到参与农业生产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

4结论及政策建义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对促进粮食增产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亩均补贴水平提高1%,将使农户的粮食产量增量提高0.056%。另外,亩均粮食补贴与粮食种植面积、物质资本投入交互变量的系数分别达到0.169和0.109,说明粮食补贴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的种植决策和投资决策来影响农户的粮食生产,实证检验了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路径。

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本文得出如下的政策含义:

第一,进一步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实证分析表明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粮食补贴、物质资本投入以及播种面积;但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目前靠增加播种面积实现产量增加的空间不是很大,物质资本虽影响较大,但单凭农民的投资实力还是有些薄弱,相比之下,粮食补贴政策对实现粮食增产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粮食补贴力度。

第二,粮食补贴政策必须与农资价格市场监管相配套。农资作为粮食生产的必备生产要素,且需求价格弹性呈现刚性,随着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民的种粮收益在减少,极大地影响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生产具有很强的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在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同时,必须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收益。

第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鼓励农村实行土地流转。我国农业劳动投入存在浪费的现象,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系数为负数;另外,土地的小规模经营也限制了粮食增产的潜力。因此,积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粮食补贴政策可以适当向种粮大户倾斜,鼓励承包大户种植粮食,提高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济效应分析―以安徽省来安县、天长市粮食补贴改革试点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4,(5):64-66.

[2]韩喜平,荔.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07,(3):80-84.

[3]段云飞. 应对粮食直接补贴绩效问题建立制度创新机制研究[J]. 财政研究, 2009,(2):60-62.

[4]张海阳,宋洪远. 农户的种粮行为与政策需求―对粮食主产区6县市300多个农户的调查分析[J].改革,2005,(4):54-60.

[5]张照新,陈金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框架、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7):11-17.

[6]刘鹏凌,栾敬东.安徽省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效果的调查与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4,(9):16-19.

[7]蒋学雷,孙东升,肖海峰. 新农业政策的经济影响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5年增刊: 95-102.

[8]梁世夫.粮食安全背景下直接补贴政策的改进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 2005,(4):4-7.

[9],谭向勇.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净收益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2006,(1):44-48.

[10]张建杰.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及其政策效应. 中国农村经济, 2008,(6): 46-54.

[11]王姣,肖海峰. 中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果评价[J]. 中国农村经济, 2006,(12):4-12.

[12]田建民, 孟俊杰. 我国现行粮食安全政策绩效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0,(3):11-15.

[13]Hennessy D A. The Production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Income Support Polices under Uncertainty[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1998,80(1):46-57.

[14]Gohin A. Assessing Cap Reform:Sensitivity of Modeling Decoupled Policie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57(3):415-440.

粮食经济论文篇2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粮食产业经济;新模式;“四链”网络

中图分类号:F3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2-0023-0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学中国化的卓越理论成果,具有高度的实践性、理论的首创性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性。它必将对国家发展全局包括各系统、各领域、各产业都产生日益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贯穿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引领粮食产业经济沿着“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向前迈进。

一、新理念是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思想灵魂和卓越指南1.“创新理念”是牵动粮食产业经济前行的“牛鼻子”

创新就是通过不断的“破旧立新”牵动变革。一部经济乃至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破旧立新”的历史。社会不断变迁,技术不断飞跃,产业不断升级,文化不断演进,导致所谓的“创造性破坏”,被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本质。其言下之意是指,所谓创新就是“破旧”,包括打破过时理论的框框,破除过时制度的桎梏,消除陈旧技术的障碍,冲破陈旧文化的束缚。与此相对应,必须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促使创新成为一个行业、一个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的价值灵魂,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成为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有力“双翼”。在目前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更是农业粮食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力,是加强粮食产业经济的根本支撑。可以说,抓创新就是抓粮业发展,谋创新就是谋粮业未来,不创新粮业就会落后。在当今粮食领域,创新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其内涵愈益深厚,外延愈益宽广,地位愈益提高,被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成为引领我国粮食产业经济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持续前行的“牛鼻子”,有力牵动其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2.“协调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交响乐的“主旋律”

如果把“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视为一部交响乐,那么,每一种新理念都是这部交响乐有机构成的一个乐章。整部交响乐的鲜明主题就是促进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贯彻始终的主旋律就是协调。从内在联系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各有侧重,但相互呼应、协调一致,既服务和服

收稿日期:2017-01-18

作者简介:丁声俊,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北京100037)。

从于“粮安天下”的总目标,又彼此配合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协调发展观,简单说就是解决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调”和“失衡”问题,也可以说是解决“木桶效应”的“短板”问题,即通过协调发展补上粮食产业经济的“短板”。由于协调发展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强化粮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改变单一化发展偏好,打破路径依赖,实现整体发展。当然,协调发展必须具有协调主体、手段、机制与模式。协调始终与发展相联系,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过程,无限延续,永无终极。

3.“绿色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生命力”

绿色象征着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使人联想到和谐与希望、生命和生机。绿色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色彩的表现,而是被赋予了深度生态的蕴涵,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融合发展的“生命力”。“绿色理念”将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生富有生命力的重大战略转变。其一,绿色发展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与绿色发展相适应,必须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粮食产业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模式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悖论。其二,绿色发展是一场空前的生态革命。粮食产业经济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生产经营领域的一场变革,而且是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现代化治理的必要手段,还成为粮食产业经济迈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其三,绿色发展是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鉴于长期以来实施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的严重负面后果,彻底转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采用“3R”(Reduce,Reuse,Recycle)循环低碳发展原则,变以要素投入橹魑以科技增强新动力为主,促使资源利用合理化、减量化和再利用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开放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开路机”

以扩大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粮食产业经济不断扩大市场、粮食事业不断进取的重要法宝,也必将使粮食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越来越紧密结合。依照“共赢”的逻辑,“开放理念”就像开路机一样,有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开拓发展,拓展粮食及其制品、服务的更广阔市场,即为粮食产业经济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包括国内市场空间和国际市场空间。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粮食产业经济既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又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融入“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打造“陆海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5.“共享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大情怀”

所谓“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就是“民本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共享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就是要大力弘扬“黎元为本”的价值观,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忠实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即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宗旨在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实现人民的期盼。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绝不可遗忘或忽视贫困地区还有5500多万处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要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产业精准扶贫,促进贫困群体脱贫致富。同时,共享发展还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发展能否取得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民众能否共享到改革发展成果。当然,这需要更具延续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制度安排,使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化为不断为人民造福的丰硕果实,使全体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二、新理念引领下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新路径和新模式1.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划,绘制其未来发展新愿景

以新理念为引领,就必须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和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出发,以卓尔不群的智慧和境界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包括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

第一,谋划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蓝图。即以新理念为引领,浓墨重彩绘制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其一,建立健全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以市场为主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实现市场制度化、规范化。其二,建立健全农粮“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合理关系,动态地保持平衡化、协调化。其三,建立健全市场营销和市场信用体系,包括普及连锁制、制,以及超市、配送等现代业态形式,并探索推广“互联网+粮食”电商平台,建立商品回溯、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全面实现诚信化、放心化。其四,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实现从田头谷物收购,到仓储、加工、物流、供应,直到餐桌终端消费的全过程,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起来,实现科技化、现代化。其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条例体系和全方位覆盖的粮食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法制化、严格化。其六,建立健全现代谷物储备体系,使得储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储得进、调得动、用得上,实现仓储绿色化、智能化。其七,建立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农牧、农渔、农林,以及农林牧结合的生产模式,探索以混合所有制为主体的粮食产业经济形式,实现农业粮食组织经营生态化、融合化。其八,建立健全粮食产业“双创”体系,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蔚然风气,以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为创新主体,广泛开展自主创新,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形成创新能力集成化、前沿化。其九,建立健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信息、科技、环保,以及节粮等产后服务,向农民提供代储存、代加工、代烘干、代质检、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实现服务综合化、专业化。其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把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监控市场,实现宏观化、间接化、高效化。

第二,强化农粮“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协调。要从根本上克服农粮“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结构不相协调、不相适应的弊端,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最佳选择。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以生产为基础,以流通为关键,以市场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融合发展为新模式,必然会有力改革和转变传统的粗放型、掠夺式生产方式与浪费型消费方式,建立现代的集约型、精准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消费方式,引导和强制所有个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事业、合作社、社团等,下同)对资源配置进行权衡取舍,做出最佳选择,最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生产丰富多彩、品质优良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补上农粮“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短板,促使“两端”结构相协调、相平衡。

第三,优化农业粮食资源配置方式。这是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个体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前者如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劳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后者如无止境地贪图物质享受,追求豪宅、豪车与豪华生活,过度地追求“食不厌精”――精米、精面、精油,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粮食产业经济是优化农业粮食资源配置的最佳形式,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把粮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置于产业的层面和地位,从合理、有效、综合利用资源出发对粮食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深入探索粮食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在不断深化探索中,以农业粮食资源的稀缺性和个体的自利性为出发点,以“理性个体”假设为逻辑起点,在此假设基础上采用个体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与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体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合理、最有效、最可持续利用的配置。如是,就从粮食产业经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开辟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形式。

2.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篇,开拓发展新路径

新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思想灵魂。新理念是“导航仪”和“指路灯”,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指向引路、谋篇定策。在新的坐标系下审视,新理念有力引领粮食产业经济真抓实干、科学发展,即遵循规律科学实干,开拓进取创造性实干,瞄准“短板”有针对性实干,以人民为中心奋发实干,让新理念转化为改革发展的新动力、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第一,不断增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即必须注重启动粮食产业的全链条和各种要素,特别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与此相应,凡是与新发展理念背道而驰的畸形发展、竭泽而渔、自我封闭、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做法和行为,必须坚决纠正,彻底摒弃。从而,形成粮食产业经济新体系、新体制、新机制,开拓新空间,增强新动力。

第二,不断提高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性。为克服目前粮食行业各要素间孤立、分散,犹如一包山药蛋的状况,必须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领,注重粮食产业经济系统发展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即把诸多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与其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在这种交换中,要注重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第三,不断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越来越把生态视为资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粮业兴;生态衰,则粮业衰。通过绿色发展方式,可有效加快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开拓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前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能防止和减弱面源污染,改善土地、水源等要素禀赋,治理粮食等农产品“病态产能”,扩大“健康产能”。总之,绿色发展理念是粮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不断扩大粮食产业经济的市场话语权。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发展方式,可促其扩大开放、日益深入地融入国际粮食市场。在开放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原则,实施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的措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国内外更广阔的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在世界市场上的制度性话语权。

第五,不断增强民众对共享成果的获得感。一个大国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包容的制度设计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就无法实现其长期持久健康发展。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发展粮食产业经济需要着力为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力量创造条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突显。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民生底线,确保全体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得到足以维持健康需要的食物等生活资料”。尤其是要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精准扶贫脱贫,注重机遇公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综上所述,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产业经济谋篇布局,必将产生多面性、综合性、突破性效应。其中,最具实质性突破的是创新开拓发展新路径,即以创新发展克服低端重复的“乏力之路”,激发新动能,创造新的有效供给和新的有效需求;以协调发展克服畸轻畸重的“失衡之路”,开拓新领域,提高粮食产业平衡性和整体性效能;以绿色发展克服污染、恶化环境的“粗放之路”,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开辟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以开放发展克服画地为牢的“封闭之路”,积极妥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以共享发展克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两极分化的“不公之路”,弘扬“民本”宗旨,增强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3.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谋略,探索发展新模式

在推进以供给侧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创新性、方向性、共享性、绿色性、整体性等特点,整体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的“两侧”结构将趋向协调。适应这些特点,必须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勇于探索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特别是要锐意开创其融合化发展的新模式。

第一,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经济学视角冷静反观和反思,我国粮食产业在取得辉煌“奇迹”之后,隐藏着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缺失的问题,即更多地把它当作单一化的“产品”,抑或是“商品”,而未把粮食当作一种产业经济去谋划策略、绘制蓝图、创新驱动、开拓未来。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表现为“五大短板”:一是虽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已取得重大突破,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体制性和机制性“短板”;二是虽然粮食生产量、收购量、库存量多年连续增长,但与消费结构演变与升级比较,结构性“短板”很突出;三是虽然粮食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经营也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展资源节约型和效益型经济的要求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效益的“短板”仍普遍存在;四是虽然国有粮食企业在改革中已增强了生机与活力,但与市场和社会需求相比,现代服务的“短板”仍很常见;五是虽然“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日益相互依存、相互结合,但与粮食大国地位相比,拥有的话语权和竞争力的“短板”不容忽视。上述表明,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存在严重的不相适应性,是导致粮食产业陷入困境和困难的根本原因。当前补上这些“短板”的根本举措,就在于以振兴粮食产业经济为抓手,开创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振兴粮食产业经济要坚持承继性和创新性。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和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是继往开来的重大措施,既有承继性,更有创新性。所谓承继性,就是继续坚持和扩大粮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制机制以及市场制度。例如,粮食省长负责制、覆盖全国的粮食市场体系、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现代业态”的普及等,都需要承继和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视为金色的双翼,振翅起飞,勇于探索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新模式。

第三,开创粮食产业经济融合化发展的新模式。所谓融合化发展,是指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进行产业化组织经营的升级版。综合国韧庋芯亢褪导经验,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条件下,在产业边界和交叉环节重组而形成新产业模式。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言,产业经济融合的内涵包括:以农业粮食种植业为基础,以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形式的适度扩大规模经营,以综合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宗旨,以利益共享(利益合理分配机制)为联结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机制转换等方式,把劳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粮食生产、产品加工,以及销售、餐饮、休闲等第三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促进所谓“六次产业”在更高生产力水平上紧密融合,最终实现农业粮食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在农业粮食产业融合发展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都是产业融合发展所依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带动要素优化组合、融合化发展为途径,开拓粮食产业经济走上更有效、更协调、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新理念引领下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

“四链”系统构建振兴粮食产业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并把“四链”相互协调地“链结”甚至有机地融合起来。不同产业的融合方式各不相同:有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融合;有完全融合和部分融合;有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以及混合性融合;有高新技术产业渗透融合、产业间延伸融合和产业内部重组融合等。可见,“四链”之间的“链结”或融合,是一个攸关多部门、多产业、多产品、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和重大的深化改革过程。对于如此复杂艰巨的产业经济的创新事业,必须以新理念为引领,探索开拓粮食产业经济新局面。

1.构建粮食产品链和产业链

第一,构建粮食产品链。所谓粮食产品链,是指由粮食产品的上下游关系构成的链条,这也是粮食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在对初级原材料和产品进行加工、深加工,乃至精加工过程中形成粮食产品链,不仅能够提升粮食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有利于减少物流消耗和减轻污染,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经济、技术、环境可行性分析,确定适合区域发展的粮食产品链结构,包括现有的产品链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链。对于现有产品链,应分析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主流产品链进行延伸和加强。对于潜在产品链,重点关注短期内较易实现的产品链,同时考虑能否与区域内其他产业协同和协力发展。当前在构建稳定的粮食产品链时,要注重做到三点:一是每个产业环节都必须选择最佳的资源利用形式,促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二是不可一味追求产品链的最完整和追求形成最终产品,而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的发展形式;三是始终注重不断提高产品的“三品”特性,即优化品质、提高品位、创造品牌。这是构建粮食产品链的核心,也是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基础。

第二,构建粮食产业链。当前,我国粮食企业“小而散”“多而乱”,像一袋山药蛋互不粘连,这种状况导致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对于这些弊端必须标本兼治,尤其要采取治本之法,即建立健全粮食产业链。所谓粮食产业链,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关系而客观形成的链条式的产业形态,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建立完整的粮食产业链的实质在于,实现不同产业链条、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例如建立粮食供给与需求有机结合的关系。每一种粮食产业链都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维度”的概念,它们相互对接、相互依存、优化组合,形成对接机制,如无形之手调控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为按照实际情况构建粮食产业链,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粮食产业链的集聚,即相关粮食产业活动的集合集聚。对粮食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可以产生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促进小型企业成长壮大,促进企业营造创新的环境氛围,促进打造“区位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降低成本等。二是形成粮食产业集群。探索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形成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企业群。一般说,粮食产业链划分为狭义产业链和广义产业链。前者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环节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各种具体生产制造;后者是指在狭义产业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尽可能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促使延伸到第一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园艺业等),即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则拓展到第三产业,即扩展到市场服务环节。目前,我国的粮食产业链基本上属狭义产业链,今后应向广义产业链发展,即探索和开拓农业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化发展。

2.构建粮食价值链和供应链

第一,构建粮食价值链。鉴于目前大多数粮食企业对成本管理认识薄弱,实践存在缺陷,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必须引用价值链管理和分析法。所谓粮食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给顾客生产更有价值的产品或提供更优质的劳务所开展的一系列创造价值活动的集成。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或称增值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由此进而派生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增值活动两大部分。概括而言,价值链管理分析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价值的基础性,即价值是价值链的基石,由各种价值活动才构成价值链;二是价值链的整体性,企业的价值链都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三是价值链的异质性,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不同的产业企业和产业环节具有不同的价值链。价值的关联性导致产生一种效应,即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这条规律具有丰富的内涵,即在采用价值链管理分析中,把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视为重要内容。所谓无形资产就是,凡一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没有任何物质实体的资产,都属于无形资产。它具有非独立性、转化性、交易性、潜在性,以及增值性,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起关键作用。

振兴粮食产业经济,必须采用战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和价值链管理分析方法。实践证明,粮食企业把价值链理念和分析法应用于成本管理,就会把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相关的各个产业链置于整个系统价值链中进行分析,即从战略高度分析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的价值链的关系,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程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产品销售过程与顾客的关系;市场(包括市场调查、研究)开发及产品促销与分销的关系。通过从整体视角处理这些关系,就会收到“四减”的效用,即简化业务环节,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损耗,减少人力使用和减轻环境污染。这意味着,粮食产业的资源消耗减少,成本降低,综合效益提升,把粮食产业经济引向高端价值链。

第二,构建粮食供应链。随着我国农业粮食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粮食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国粮食产销格局从“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粮食跨区域流通量超过2亿吨。然而,粮食物流却成为粮食供应链的“短板”和“瓶颈”。目前,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配送系统和保鲜条件等都相当落后。全国粮食传统物流“大而全”“小而全”“多而散”“多而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致使物流设施孤立分散,未形成现代物流的完整系统,粮食运输方式落后,成本居高不下。基于此,必须积极建立健全粮食供应链。

所谓粮食供应链,简单说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业务活动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作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从而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完整的网链结构。粮食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环环相连、相依为命。粮食企业要在市场上生存、成长和做大、做强、做优,除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外,还必须采取更有竞争力、更有效率的管理运作方式。粮食产业经济采用供应链管理,就是把“6R”管理方式深入到各个环节,即将顾客所需的正确产品(Right 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把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这“6R”保障粮食供应链能完全满足客户的意愿,即时间短、数量准、质量优、运距近、成本低、性价比高。

针对目前我国各种物流设施互不关联的状况,必须构建以“五主”为特征的粮食物流系统。“五主”即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混合所有制为主形式,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手段,以“四散”为主要运输形式,以“双创”尤其是科技创新为主动力。同时必须抓紧“两个关键”:一是狠抓健全新体制新机制的根本。要全面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打破地区封锁、画地为牢、部门分割的孤立封闭状况,树立全国“一盘棋”,整合和建立统一化、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粮食现代“大物流”系统。二是狠抓粮食“四散化”的关键。即发展被称为“粮食运输方式革命”的粮食散储、散装、散卸、散运。实现粮食“四散化”,大大提升粮食供应链的水平,具有提高供应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减少资源损耗,加强粮食供应调控能力等重要效用。

上述“四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健全相互结合的、全方位覆盖粮食产业经济的“四链”网络,就会使产品链的基础更牢,产业链的纽带更韧,价值链的核心更强,供应链的条件更优,“四链”扭成合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迈向“强、大、优”和价值链的高端。

参考文献

[1]王梦奎.关于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研究[A].王梦奎文集[C].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2]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A].王梦奎文集[C].北京:红旗出版社,2016.

[3]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食改革开放三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丁声俊.以“供给侧”为重点推进粮食“两侧”结构改革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6,(3).

[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J].学术月刊,2016,(7).

[6]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下)[J].学术月刊,2016,(8).

[7]丁声俊.对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探讨[J].中国粮食经济,2016,(11).

[8]丁俊.试论粮食流通现代化[J].农业展望,2007,(5).

Crea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Mode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Leading by the New Ideas

Ding Shengjun

Abstract:Fiv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are excellent theory achiev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ssessing good originality in its concept, full system in its theory, and accurate guidance in its practice. The new concepts are prominent soul and effective practical guidanc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which will lead it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development, opening up and sharing. It′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by the market forces, explore the new path and mode of the industrialized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completely build up the network of four-chains of production, industry, value and supply, promote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to transform to a strong, large and excellent one and to the high top of value chain, and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Key words: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economy of grain industry; a new mode; network of four-chains

中州学刊2017年第2期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与农民工市民化2017年2月中 州 学 刊Feb.,2017

粮食经济论文篇3

关键词:粮食流通;物流体系;物流管理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传统粮食流通业在与现代粮食物流业对接中所发生的体制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研究现代粮食物流理论,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现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归纳。

一、国外粮食物流的研究

国外针对粮食物流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而且大多只研究粮食的运输、仓储,尚未检索到以粮食物流体系为关键词的文献。

VOLLMERS(1980)分析了物流系统的组织对密歇根拇指地区粮食市场的费用产生的影响。CHOW,MING-HONG(1984)研究出口小麦从不同物流体系出口的经济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物流系统对铁路费用的变动高度敏感,铁路费用的增加改善了商用卡车和驳船运输的竞争地位。Priewe,Steven Roger(1997)在推进粮食商品的运输服务保障的基础上,研究了管理粮食物流托运人新的战略工具,构建随机模拟模型评估在航运战略的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混合策略可以减少风险的预期收益水平。承包和交货计划也可能导致风险大幅减少。McVey,Marty Jay(1997)分析了从基于商品的物流体系向质量差异化物流体系转变的经济影响。

Jessup,Eric L(1998)构建了物流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运输系统模型,分配粮食运往特定的公路、铁路设施和驳船设施。Mruss,Kerrin L(2004)探讨了在交通运输应用区域货运预测的重要性,构建货运预测模型,包括货物的产生、货物配送、货物的转让三个步骤,并用于估计在马尼托巴省农村公路网粮食运动。Kilima,Fredy(2004)根据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效益确定仓库设施的最佳数量水平。Berruto,Remigio(2004)通过系统仿真方法研究物流作业点接收装置和作业策略,认为批处理队列管理优于“先进先出”。

Yu,Tun-Hsiang(2005)关于对密西西比河上游和伊利诺伊州航道拥塞的几个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海运费对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发现上游驳船运输在短期内需求无弹性。对粮食在伊利诺斯州河驳船需求的价格弹性始终缺乏弹性。冬季河洪水对密西西比河上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而在伊利诺斯河的驳船在冬季需求增加。

Amer Y.Badawi(2005)、石海光(2005)分别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粮食物流和运输体系建设情况。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运输学院院长Barry prentice运用现代物流学理论,第一个提出了粮食集装箱运输理论,提出了建立包粮流通、散粮流通、集装箱运粮共存互补的粮食运输系统。澳大利亚的Champ博士经过研究提出:随着各国国有粮食流通体系逐步公司化,现代运输系统的设备逐步更新,小批量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用特殊的设备防止混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集装箱运输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粮食物流系统将会实现各种形式的自动化和集装箱单元化。

二、国内粮食物流的研究

国内关于粮食物流系统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尤其关于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文献几乎没有。国内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物流概念、现状及发展、粮食物流政策环境、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粮食物流组织与管理、粮食物流科技、粮食物流安全保障、粮食物流区域布局等方面。

(一)粮食物流概念、现状和发展方面的研究

侯立军(2002),朱明德(2005),王遐见(2006),吴志华、胡非凡(2006)等对粮食物流进行了定义,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提到了粮食物流一般包括粮食收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活动。

郭经田(2003)对中国粮食物流的历史变革进行了分阶段研究,并就发展粮食物流进行了对策分析。董立淳等(2005)剖析了当前中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指出粮食现代物流存在的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落后、通道网络不完善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三大制约瓶颈,建议通过大力推广粮食散化流通技术、建立粮食物流节点网络体系和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等措施,推动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曹兰英(2005)阐述了目前中国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的具体构想。何毅(2005)提出了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目标,就是通过十年的努力,建成高效、顺畅的跨省粮食现代物流主要通道,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接。在稍长一段时间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粮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国粮食物流体系,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李林轩(2005)根据粮食商品的特性,提出在构建现代粮食物流总体目标上必须把握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二是突出需求导向、企业主体和对现有粮食物流资源的整合;三是突出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先进适用粮食物流设备的推广应用。并提出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的对策和建议。王永刚等(2005)指出,中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由政府在政策、投资等多方面提供及时、充足的准公共产品,来推动产业组织、技术管理水平的升级以及市场主体、市场环境的培育。刘笑然(2010)指出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对粮食物流的研究由理论向实际转移;二是粮食物流模式由横向递进向纵横并存转变;三是粮食直销比例呈上升趋势;四是粮食转化加工向产区转移明显;等等。

(二)粮食物流政策环境方面的研究

李友华、丛丹阳(2003)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和评析。《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2003)一书,介绍了42个主要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国近年来粮食生产、流通、储藏、消费、加工和贸易,以及农业和粮食政策、粮食流通体制、粮食市场和供求变化等情况。此外,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专著有3本。石太林撰写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该书前半部分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粮食流通状况和政策体制,后半部分对前几年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变化进行了介绍,对粮食流通问题的分析和政策建议有一定的价值。隆国强著《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对中国粮食流通进行了回顾、分析和展望,并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经验。王晓明著《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较详细地分析了日本粮食流通的全过程,对美国与欧共体的粮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介绍,并对中国粮食流通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粮食流通的一个目标模式。邓亦武在《粮食宏观调控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指出现代粮食物流不仅有利于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减少流通成本,而有利于将理论的粮食供求平衡转化为现实的供求平衡,进一步促进粮食宏观调控。

关于中国具体的粮食政策和法规,主要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以及有关粮食流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等。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建设散粮物流节点,形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尽快建立全国散粮物流体系,实现粮食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提出要制定一部《粮食法》来进一步规范、加强粮食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指定该项立法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负责起草。目前《粮食法》已经经过多轮修改,将于2011年一季度报送国务院。

(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

何毅主编的《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一书,精选了中国粮库建设方面资深专家学者的代表之作,总结了中国粮库建设的历史经验,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集中了中外粮库建设的智慧。该书对如何实现中国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李福君(2005)结合对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和运输条件的分析,特别是将现有粮库仓容规模及地区分布、现有仓储设施的交通运输条件与中央储备粮目前的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储存布局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我国粮食储备布局的合理性标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我国粮食储备布局的原则和对区域布局、品种布局和储存布局的调整目标。同时,为了实现这些调整目标,提出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技术建议。

夏玉森等(2006)认为,物流中心选址是建立物流系统的关键环节。李凤廷等(2009)分析了粮食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运用神经网络选址法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决策模型,并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王薇等(2009)通过对国内粮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得出以往研究缺乏系统的选址决策体系。通过列举实例,从物流量、交通、自然条件、现有设施利用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应遵循的选址原则及依据。

(四)粮食物流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

洪岚等(2005)等提出政府必须调整粮食行政管理体制,基于粮食供应链行使管理与调控职能;完善农业管理的法律体系,改革粮食管理制度,建立综合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粮食供应链信息网络,逐步建立粮食产量和产能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与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平等合格的粮食市场主体,促进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丁根安(2006)针对国内许多粮食企业在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上还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套做法现状,提出很有必要了解供应链思想,用供应链思想管理粮食物流,提高粮食物流的服务水平,以最小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林华(2008)以吉林省蛟河市为例研究了该市为实现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促进粮食销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提出采用农户+粮食收纳库+粮食中转库、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转库、农户+粮食经纪人+中转库、第三方粮食物流等粮食供应链模式。孙宏岭等(2009)认为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物流的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无缝结合已经成为现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五)粮食物流科技方面的研究

屈平(2004)指出,散装运输是将某些传统的袋装货物改变为散装运输方式,以提高其运输效率及经济性。散装运输可以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降低成本。高兰、王淮(2004)指出,粮食“四散”流通技术(即散装、散运、散卸、散储)是实现粮食物流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朱建华(2005)对粮食集装箱运输的主要优点和成本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证,指出集装箱运输是粮食物流中一种新的比较有潜力的方式。袁育芬、高兰、陈艺(2005)指出粮食流通中常有散装、包装(90kg袋)、集装箱和集装袋4种模式,并对4种模式的优缺点、适用场合进行了比较分析。谢维治(2005)分析了中国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解决粮食物流包装问题的对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尽快完善和制定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行业管理、市场监督的办法,规范市场的运作;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绿色粮食包装等方面。

贺庆祝、王明哲(2005)认为建立完善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可以采取粮食销售物流网络体系、粮食综合物流网络体系、粮食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等形式。李小化、陈莲(2005)阐述了现代粮食物流的供应链、粮食物流体系的主体、现代粮食物流技术的“软件”和“硬件”,并提出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必须做的几方面工作。李玉华(2009)指出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是由软件结构及硬件结构两大部分组成。软件结构主要指在完成物流活动的各种信息系统软件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同层次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系统,主要分布在应用层和共享信息层。应用层分为管理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其中应用子系统分为粮源管理系统、粮仓管理系统、粮食配送系统、运输设备调度系统等;管理子系统分为运输设备管理系统、粮食综合信息系统、海关报关系统等。

(六)粮食物流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

吴志华、胡学君(2003)指出,在中国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应特别强调粮食安全的经济性,要确立“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龙方(2008)指出,粮食的储备率是一个反映宏观的、应对未来各种风险的粮食安全指标。

何蒲明(2009)提出,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粮食生产的问题不大,而流通环节的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其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而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科学的交易体系和严格的交割制度,可以促进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七)粮食物流区域布局方面的研究

高源(2007)指出,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优势,基于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该系统的建立对于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此外,林曙光、丁一、姜建华等也都就东北地区粮食物流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熊焰、王忠华(2006)指出,上海粮食物流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粮食物流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大系统,要实现上海粮食物流的跨越式发展,解决目前发展中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采用系统化的发展思路,实现重点发展与全而发展的相结合。李义伦(2006)指出,粮食物流通道的重要作用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已经日益显现。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物流的各种影响因素后,从其目标定位、坚持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政策建议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物流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粮食物流是农产品物流细分出来的分支领域,由现代物流的发展演绎而来。国外学者对粮食物流的研究也仅就粮食物流的某些方面、视角进行研究探讨,没有形成粮食物流一整套理论体系和解决方案。大多集中在粮食物流的成本与效益、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粮食物流的配送最优路径、粮食物流运输技术等,未对整个粮食物流进行系统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对粮食物流发展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其中有些学者的观点和思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但由于物流在国内还是个新兴事物,国内学者对物流理论、粮食物流理论还处于理论学习认识、研究探讨阶段,具体运用、实践较少。这需要一个理论引进、转化与吸收的过程。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有以下特征和问题:第一,概念性、描述性、框架性研究较多。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粮食物流的研究刚刚起步,物流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大家大多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要深入其内部本质尚待时日,这也正为本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时机和突破口。第二,抽象理论研究多,具体实证研究少。国外物流理论与实践都很成熟,在国内还是处于引进的初期阶段,对其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学者大多处于学习、研究认识其理论并将其介绍推广的过程中,在具体的使用、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积累经验。第三,定性的研究多,定量的研究少。大多提出问题,对问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宏观研究较多,很多研究较空泛,具体性、针对性不强,具体解决问题的定量研究较少,这还需要做许多细致、艰苦的工作。第四,对物流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因为物流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客观要求,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矛盾,还不适合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体系,需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粮食物流也一样。这要求我们仔细甄别、遴选,制定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和粮食物流体系。第五,很多研究对粮食物流各个环节、不同角度分散研究较多,很少有学者将这些物流要素纳入到一个系统来展开论述,大多是孤立的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对粮食物流体系的系统化研究较少,即使有,也考虑不够精准、全面,需要修正和补充,并不断完善。

因此研究粮食物流,实现理论创新,制定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Vollmers A.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a grain logistics of a grain logistics system:a Michigan case Ph.D.Dissertation[D].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80.

2、Chow, Minghong. Economicimpacts of structuralchangsinthe system:exporting winter wheat from twelve countries in northwest Kansas. Ph.D.Dissertation[D].Kansas State University,1984.

3、Priewe, Steven Roger.Stochastic simulation analysis of rail options for shipping grain.M.S.Dissertation[D]. 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1997.

4、McVey, Marty Jay. Valuing quality differentiated grains from a total logistics perspective.Ph.D.Dissertation[D].Iowa State University,1997.

5、Jessup, Eric L.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marketing for commodity flow, private shipper costs, and highway infrastructure impact analysis.Ph.D.Dissertation[D].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v,1998.

6、Mruss, Kerrin L.P. A commodity-based methodology for freight forecasting on rural road networks.M.S.Dissertation[D].University of Manitoba(Canada),2004.

7、Kilima, Fredy TimothyMlyavidoga. An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fertilizer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application systems fo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Ph.D.Dissertation[D].Olaahoma State Universitv,2004.

8、Yu, Tun-Hsiang. Essays on the Upper Mississippi River and Illinois Waterway and United States grain market. Ph.D. Dissertation[D].Texas A&M University,2005.

9、Amer Y.Badawi.US Grain Logistics[A].2005年粮食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省粮食局,2005.

10、石海光.Logistics and Marketing at the CWB[A].2005年粮食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省粮食局,2005.

11、侯力军等.中国粮食物流科学化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2、朱明德.中外大型粮食企业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作用比较[J].粮食流通技术,2005(4).

13、王遐见.粮食流通业的现代化路径选择――江苏粮食物流现代化能力建设研探[J].税务与经济,2006(1).

14、吴志华,胡非凡.粮食物流2005年取得长足进展2006年将会整合提升[N].现代物流报,2006-02-13.

15、郭经田.浅谈粮食物流的历史变革与发展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2003(10).

16、董立淳,任新平.如何发展我国粮食现代物流[J].粮食流通技术,2005(5).

17、曹兰英.降低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的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18、何毅.发展粮食物流要有系统规划[J].中国合作经济,2005(6).

19、李林轩.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的思考[J].粮食流通技术,2005(6).

20、王永刚,王永强.完善中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4).

21、刘笑然.当前我国粮食物流发展趋势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0(1).

22、李友华,丛丹阳.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3(9).

23、聂振邦.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24、石太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25、隆国强.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6、王晓明.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7、邓亦武.粮食宏观调控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8、何毅,肖春阳.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9、李福君.我国粮食储备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30、夏玉森,周海云.模糊综合评判在军事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1).

31、李凤廷,邵开丽.基于神经网络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J].价值工程,2009(9).

32、王薇,王文,陈国富.关于粮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3).

33、洪岚,尚珂.我国粮食供应链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2).

34、丁根安.对构建粮食物流供应链的思考[J].中国粮油学报,2006(3).

35、林华.吉林省蛟河市粮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08(6).

36、孙宏岭,张大利.基于“虚拟物流”理念的粮食物流市场运行体系建设. 粮油加工,2009(9).

37、屈平.散装运输:粮食物流发展趋势[J].现代物流,2004(11).

38、高兰,王淮.现代物流和粮食“四散”流通技术[J].粮食流通技术,2004(3).

39、朱建华.试论集装箱运输在粮食物流中的比较优势[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

40、袁育芬,高兰,陈艺.粮食流通模式比选及使用场合评述[J].粮食流通技术,2005(6).

41、谢维治.浅谈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2005(8).

42、贺庆祝,王明哲.我国粮食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及优化分析[J].粮食流通技术,2005(6).

43、李小化,陈莲.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初步研究[J].粮食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3).

44、李玉华.吉林省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9).

45、吴志华,胡学军.中国粮食安全述评[J].江海学刊,2003(3).

46、龙方.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求索,2008(12).

47、何蒲明.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促进粮食物流发展――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J].经济管理,2009(2).

48、高源.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系统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5).

49、林曙光.关于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4.

50、丁一.发展东北粮食物流的探讨[J].综合运输,2002(12).

51、丁一.建立东北地区智能粮食物流体系[J].中国粮食经济,2005(4).

52、姜建华.构建科学的粮食物流体系加快东北地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J].中国粮食经济,2006(5).

53、熊焰,王忠华.上海粮食物流系统化发展研究[J].江苏商论,2006(6).

粮食经济论文篇4

关键词 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内涵 特征 意义

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经历了自由购销、统购统销、双轨制、市场化改革再到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开放的过程,30年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培育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建设好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系。目前我国已建立成18家国家粮食交易中心,533家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农村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在此期间发展到38954户。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成为粮食流通市场主体以及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内涵

本文结合微型企业概念和粮食收购企业概念,同时考虑到其粮食收购行业的独有特点,将从事粮食(稻谷、玉米、高粱、豆类、薯类以及其他一切杂粮)收购行业雇员在10人以下,规模和资产水平明显低于同行业中小企业水平,具有固定经营场所,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以及规模细小的家庭经济组织或者从事粮食收购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定义为微型粮食收购企业。

二、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特征

从一定程度来讲,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与其他行业的微型企业具有某些相同的企业特征,在研究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微型企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但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殊性,因此结合一般微型企业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组织管理方面:绝大多数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分布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自主经营,以家庭单位为结构来进行生产管理,生产运作方式单一,重复性强,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很少考虑到效率以及发展策略,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管理结构 。

(2)固定资本方面:绝大多数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固定资本少,主要固定资本包括粮食储备房(家庭用房或者仓库)、运输设备、加工设备等。通常这些设备都是比较简陋和粗糙的,且大部分来自家庭生活用品。

(3)人力资源方面:绝大多数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里没有任何的培训制度,更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雇员以家庭成员为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吸纳广大农村没有工作技能或者难以就业的剩余劳动力。

(4)财务会计方面: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与一般的微型企业一样没有专门的会计人员,一般账目有家庭成员和企业主亲自打理。

(5)产品销售方面: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以粮食为主要的销售产品,大多数以服务本地市场为目的,缺乏具体的销售渠道和策略,产业链比较零碎,销售往往以直接联系为主。

(6)金融支持方面: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所需资金量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比较少,其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有行业协会借贷、亲朋好友借贷、银行和信用社借贷、民间借贷,很少有正规的融资渠道,融资困难。

三、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大多数产生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对于广大乡镇来说,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一般具有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微型粮食收购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

“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2006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繁荣、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微型粮食收购企业是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3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区域,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近就业,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3) 促进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量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改善了个人的收入状况,而且也从整体上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一,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使得粮食产业链不断向后拓展,增加农村经济活力;第二,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大多数是由“草根”人员开办创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创业和创新的巨大潜力;第三,大量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存在,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粮食行业产业群,这种产业群不仅仅团结了各个微型粮食收购企业,增加他们之间的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业保障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

(4)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和谐

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大量存在,不仅仅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改善了整个农村区域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地区和谐健康快速发展。我们都知道,收入决定消费,微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大量存在,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也促进了广大人员收入的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可以促进农村消费,消费又反过来促进生产,从而为整个区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农村收入增加,经济水平的提高,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异,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晓霞.小企业融资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04(5):112-113.

[2]蔡翔,蒋志兵. 微型企业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2005(12).

[3]张新美.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现状分析―以湖北240家农村微型企业资金需求为出发点 [J].特区经济,2011(4):22-24.

[4]莫荣.发展小企业促进就业[J].管理世界,2001(5):61-65.

粮食经济论文篇5

一、粮食市场的供求模型及传导机制分析

1、粮食市场的供求模型

根据局部均衡理论,在粮食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供求平衡关系,形成了粮食市场的供求模型。粮食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粮食的数量。粮食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粮食的数量。粮食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不断升高而减少。粮食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不断升高而增加。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市场中会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供求模型是关于价格和产量变动关系的模型。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均衡模型是通过粮食的价格和进出口量反映出来的。当国际粮食供给充足时,国际粮食价格低于国内粮食价格,这样有利于通过进口来调节国内的需求;国内粮食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出口来影响国际粮食价格,进而影响到国际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粮食供求的局部均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Qs为粮食市场的供给曲线,Qd为粮食市场的需求曲线,均衡价格P0和均衡供求量Q0分别表示粮食市场在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下达到均衡后的价格和供求量。

2、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传导机制分析

假设中国粮食市场在国际大环境下满足完全自由市场的条件,且中国的粮食进出口不足以主宰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量和价格变动或者中国的粮食进出口量的改变不会对世界的粮食进出口总量造成严重而明显的影响,价格波动不会受到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绝对的影响的条件下,得到自由贸易条件下粮食市场的供求均衡模型,如图2所示。

图2中P0为粮食需求曲线D和粮食供给曲线S在封闭的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即在没有进出口的条件下中国粮食的完全靠自给自足时的均衡价格,均衡点为E点,OQ0为封闭市场的均衡供给量。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我国面临着一条完全弹性的世界粮食供给曲线Sw,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是Pw。此时,国内的粮食需求量是OQ1,而国内的粮食供给量是OQ2,则存在着粮食量为Q1Q2的需求缺口。由于国际市场粮食供给是充足的,且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粮食会通过本国粮食进口直接流入国内以弥补国内粮食市场的供给缺口。从而使国内的粮食供给和需求达到一个平衡。

3、关税条件下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传导机制分析

为了弥补自由贸易条件的不足,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保护国内市场的稳定,我国对进出口的粮食征收一定的关税,以协调中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关系。我们假设中国是粮食贸易小国,通过局部均衡原理对在关税条件下的中国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得到局部均衡模型,如图3所示。

图3中横轴为粮食的数量,纵轴代表粮食价格。曲线S和曲线D是分别代表国内商品的供求曲线,E点为国内封闭市场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供求的均衡点。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粮食市场为一条完全弹性的供给曲线Sw,国际市场价格是Pw,国内的需求量为OQ1,但是国内的供给量为OQ2,国内粮食供给出现缺口,即Q2Q1的粮食数量,这部分缺口必须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以满足国内的粮食供给。现在国内对进口粮食增收一定的从量关税,每单位增收t数额的关税。由于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其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在贸易小国的假设下,我们是世界粮食价格的接受者,没有世界粮食市场定价权,因此,在增收关税以后,不会影响到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这样国内在增收关税以后的价格正好等于自由贸易市场条件下的价格Pw和关税额之和,如图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由原来的Pw变为Pw+t。粮食的进口量也在减少了Q4Q1。

在关税条件下,国内对粮食市场征收关税后的经济效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费效应方面。征收关税以后,消费者经济福利损失,由于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国内粮食的消费量减少Q4Q1,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的面积。二是生产效应方面。关税保护了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引起了生产者经济福利增加,在Pw+t价格水平下,国内生产的粮食增加了Q2Q3的数量。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的面积。三是收入效应方面。国家对粮食征收关税后造成国内的财政收入增加,政府取得的直接关税收入为c的面积,这部分为政府经济福利增加。在以上三种经济效应下,我们可以算出国家整体经济福利得失。在关税条件下,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利益得失综合在一起为: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生产者剩余增加a,政府收入增加d,这经济福利净损失为b+d,这一部分的无谓损失b+d可以认为是国家实行关税保护的成本,造成这部分损失的原因是:国内价格的提高使国内的生产者愿意在更高的价格下提供更多的粮食产量,这就造成和国外生产者的高效率相比国内的资源利用低效率的损失。d的面积代表价格的提高和粮食供给量的减少造成国内消费者剩余的净损失。因此,在关税贸易的情况下,经济福利净损失为b与d的面积之和。

4、配额条件下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传导机制分析

我们依然按照小国的均衡模型来讨论,即假设该进口国是一个粮食贸易小国,没有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话语权。为了保护国内粮食市场,我国采取了配额管制的贸易手段,限制粮食进口的数量。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的粮食市场和国际的粮食市场的关系主要通过局部均衡模型表现,如图4所示。

图4中的曲线S和曲线D分别代表了国内粮食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粮食市场为一条完全弹性的供给曲线Sw,该国的国内供给量为Q1,国内的需求量为Q2,存在供求缺口Q1Q2,这一部分用进口补充,则国内粮食进口量为Q1Q2。当该国政府确定粮食市场的进口配额为Q3Q4时,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上升为P1,国内供求平衡点变为B点。

在国内实行进口配额政策以后,各个主体利益发生了变化,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的面积,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的面积,进口商的配额利润增加了c的面积,国家在国际贸易上少进口了Q4Q1+Q2Q3的量,国际收支得到了改善。但是从整体的经济福利来看,经济福利损失了b+d的面积,分别为生产和消费损失的结果。

二、结论和政策建议

首先,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的关联度是最高的,中国的经济福利也会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社会分工会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世界粮食市场会得到很大的优势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开放国内粮食市场,坚持走自由贸易的市场化道路,加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联动,走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粮食贸易体制。自由贸易条件下的经济福利是最大的,然而我国政府始终把保证粮食的充足供给作为重要目标,从而使中国政府粮食贸易中出现了过度管制的局面,这样就会出现中国粮食应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变故缓慢,造成经济的损失。面对中国的外汇储备形式和世界的粮食贸易发展趋势中国有能力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自由贸易政策,政策逐渐转向市场导向性,使市场调节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减少市场反应的时间和成本,这样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作用将是巨大的。

其次,在关税条件下,小国的粮食贸易会出现经济福利的净损失,而大国由于拥有粮食价格的竞价权,可以通过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来增加本国的福利,由于进出口造成的经济福利损失,甚至在合理的政策调解下,可以实现经济福利的增加。随着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影响力的提升,在大国效应上正逐步体现出来。中国连续多年增产的情况下,为了缓和世界粮食市场的粮食供需压力,我国一度取消小麦、大米、大豆粮食产品3%~8%的暂定关税,鼓励自由贸易、刺激出口,从而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定价机制,对于农民以及粮食生产厂商均属利好。这反映出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国内粮食市场的关系在逐渐的加强。因此,对于粮食市场在关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政策,我们因该走逐渐减少农产品关税,对不同的品种的农产品实行合理的差别关税税率政策,保护国内弱势产业的发展。通过关税来调整中国粮食出口的转型,发挥粮食原产品与一级乃至多级产品的竞争优势,培养粮食出口向品牌战略转变。要更好地实行关税的调节作用,还要进一步把握关税的适度、适时和有序的原则。提高粮食进出口关税调控的有效性,保障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快速发展。

再次,在配额管制条件下,伴随经济福利的损失,中国可能会通过配额管制来改善粮食贸易环境,培养壮大国有粮食企业的世界竞争能力,保护本国的利益。因此,充分发挥好进口配额管制对贸易的调节作用,对于配额管理体制实行改革,保证配额分配的合理和有效性,通过配额来调节中国国内粮食市场的供需平衡,为中国的国际粮食贸易企业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主导作用的形成起到支持作用。

最后,建立健全粮食进出口贸易的法律法规建设,保障进出口贸易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建立粮食贸易的多层次协调机制,保障市场、政府关税控制和政府配额管制的作用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刘笑然、郭缨蔚:中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与宏观调控[J].中国粮食经济,2003(2―3).

[2] 武拉平:国内外粮食市场关系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1(1).

[3] 保罗R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粮食经济论文篇6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并全面阐述了它的深刻内涵、产生背景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首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当前,我们正参加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工作实践上是这次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粮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思维观念,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我们正处新旧体制交替之间,深化改革之后的遗留问题丞待解决,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要认清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更应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立足未来,要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引领粮食经济健康发展,要用以人为本的根本方法,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努力创造粮食经济发展的明天。

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

通过近年来的粮食流通领域改革,粮食企业在体制上已基本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随着市场不断发展,粮食企业尽管轻装上阵,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仍呈现一叶小舟,难经大海风浪严峻考验,随时有被淹没的可能。粮食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永立不败之地,必须立足未来,用科学发展观为理念,集国有粮食企业具有的资本、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更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领域的改革,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企业以股份制改革、集团化、兼并、重组等形式,进行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促进国有粮食企业走上自求发展,不断壮大的路子。

(一)加强国有粮食企业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教育

既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充分认识国际国内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价格走势存在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对粮食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充分认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又要在困难的形势下看到有利条件,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粮食工作的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国家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投入,为我们做好工作创造的有利条件,为我们粮食流通产生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二)切实做到政企分开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

粮食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领导班子管理与考核、政策性业务的管理与指导、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监管。为此,必须进行政企分开,提高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指导和服务上来,切实履行好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国有粮食企业的关系,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就是对不同层面的国有与国有、国有与非国有粮食企业之间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国有粮食企业经营者持股,非国有企业参与国有粮食企业股份制改革。除股份制改造方式做大做强若干各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开放搞活,例如靠大联强,我区粮食购销企业去年就签约加盟了江西粮油集团总公司,借助其资金、市场等优势,发展壮大自己,又如可以组建股份制粮食加工企业,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可经营性资产实行租赁使用和扩大非粮产业经营活动等。

三、贯彻省政府(07)6号文件精神,保持粮食企业协调发展

(一)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库容总量不减

目前,随着我市决战“两区”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__区的旧城改造和新一轮城市规划正逐步实施,原座落在城区的第一粮库、长岗岭粮库等国家粮库的整体搬迁已启动,按省政府(20__)6号文件规定,国有粮库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拆迁必须做到库容不能减,拆一还一、退城进郊。我区已拆迁的第一粮库和待拆迁的长岗岭粮库拆迁和郊区重建工作,应得到区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做到已拆迁粮库经济补偿资金按时到位和新建粮仓用地的批准,以确保我区粮食储备库容在总量上不因城市建设国家粮库搬迁而减少。这也是我区今后一段时期粮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保证。

(二)整合重组国有资产 大力发展非粮产业

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精神,已完成改制任务的国有粮食企业,对剩余资产应加强管理,做到保值增值。我局从二0__年开始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制,现已基本完成。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三保一弘扬”要求,我们对改制后剩余资产,从新调查摸底,整合重组,大力发展非粮产业经营,既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增值,扩大粮食产业发展阵地,又解决富余职工就业问题。

(三)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落实区本 级储备粮计划

完善落实地方储备粮计划,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是中央、省、市政府文件精神的要求,也是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需求。实践证明,建立地方本级储备粮对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平抑市场价格,确保人民生活和粮食安全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现在,从中央到省、市和兄弟县区都相继建立了本级储备粮。有关__区建立区级粮食储备的事项,我们对全区几年来的粮食产量、市场需求和费用测算,经调研后,已形成调研报告和方案,待区政府研究批准后实施。

粮食经济论文篇7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收入定量说

中图分类号:F323

一、导论: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

1978年中央下发一号文件,掀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收入逐步提高。然而,好景不长。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就处于停滞徘徊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增长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大为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国外一些人提出所谓的“中国粮食” ,引起一时轰动。中国政府为了驳斥“中国粮食”①,在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指出中国能够解决粮食的自给问题。白皮书也把中国粮食的安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成为制约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瓶颈,中央和国务院在2004年初又了新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重点解决 “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两大长期性目标。

这两大目标是缺一不可且不可偏废的。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故此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没有农业稳定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也严重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不会有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稳定。粮食安全还是一个关乎国家是否受制于他国的战略问题。所以,从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角度分析,农民收入保持与经济发展同步持续增长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是一致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收入增长和粮食安全本身作为两大政策目标,却是充满矛盾的;在某种程度上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而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却是任何一个都不能舍弃的。这两大目标如何“兼得”?

二、双重目标的逻辑冲突:一个理论假说

所谓粮食安全,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吴志华、胡学君,2003)。换言之,从一个国家看,就是要保证符合安全标准和营养标准的、充足的粮食供给及粮食供给能力和潜力。根据定义,粮食安全包含“质”和“量”两方面的内涵。从质上讲,是指提供的粮食必须满足人们健康所需的营养,并且是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从量上讲,是指提供的粮食数量必须足够的多,多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应该说,粮食的“质”是前提,没有符合“质”的要求的任何数量的粮食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即使有优质的粮食,如果提供的量太少,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仍然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保证“质”的前提下,提供足够量的粮食是粮食安全的关键。

保证粮食供给量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认识。一是时间的维度:“任何时间”都能提供足够量的符合健康需要而又卫生的粮食。所谓“任何时间”,指无论是丰年还是歉收之年,无论是平常之时,还是“非常”时期。粮食生产是一种特殊生产活动,不但因其关系到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还因为其生产基本要素―土地―的严重稀缺。粮食属于典型的边际收益递减产品,供给量很难随着市场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同时,粮食生产的另一个特点是“靠天吃饭”,粮食产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候状况。由于天气情况的不确定性,在种植同样面积的农产品且付出同样成本的前提下,产量波动很大,对粮食安全造成不确定性。此外,重大的“天灾人祸”等,如地震、严重植物病虫害疫情、人类流行病大面积爆发(如非典等),这样的非常时期使粮食供给突然减少,而需求突然增加,也是粮食安全问题的不可控因素。

另外一个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是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对粮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耕地面积在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减少。为了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更多的粮食,人们往往对土地等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过量开荒、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过度种植等,不但影响了食品的安全,还破坏了保证未来粮食供给的安全生产潜力。

为预防这些潜在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成为现实,一个简单而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保证未来粮食的安全供给能力前提下,使粮食供给量和生产能力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并在正常年份和丰年储备足够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说,粮食的供给量越多越好,粮食产量越高粮食安全越有保障。

但是,由于粮食生产的特殊性,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供给的行为却与农民收入增加相冲突;换言之,增加粮食产量并不能增加农民收入。所以,现代农业经济学有所谓“丰收悖论”说。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急剧增长;然而,由于食品属于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农业收入不但不能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使农民丰收之年的总收益会减少,限制农产品产量反而会使农民总收益和利润都增加(萨缪尔森、诺德豪斯,1999)。

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收入定量假说”,用于分析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为分析简便,做出如下假设:(1)完全竞争;(2)农产品都是粮食,都是商品,且品质是等同的;(3)所有粮食需求都是直接食用;(4)封闭经济,即没有粮食的国际贸易。(5)新增农业人口与原有农村人口等量比例从事农业劳动。这样,由于人口增加带来对粮食的需求被新增农业人口抵消,人均粮食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可以看成是一个定量,用货币表示的粮食需求总量虽然增加,但人均量也是个定量。粮食的需求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比,且需求函数具有不变弹性-1的特征。

设R为从粮食产品中获得的总收入,P为市场价格,q 为供给量,则需求函数为:q=RP-1,其中,R为一常量,完全由需求一方决定。由于粮食供给量不能随价格变动而调整,产量的变动只由外生因素决定。设共有3种情况:产量为 q0时的收入为R0,产量为q1时的收入为R1,产量为q2时的收入为R2,因为需求函数的弹性为-1,则有:

R0=R1=R2=Piqi (i=0,1,2)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量并不影响农民的收入。产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化,这一原理可以解释,在农民获得丰收,农产品价格下降时,他们宁可不采收,让其腐烂在地的现象。这是指农业生产技术不变,产量只由外生因素决定的情况。如果放开固定技术水平的假设,假设产量的变化由农业技术的进步,如良种的推广、农业机具、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的运用等因素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比原来有一个更大的产出量,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降低;由于需求量不变,竞争作用下,单位产品价格普遍下降。较低的价格乘以较大的产量,总收入不变。这与自然因素决定的增产的结果没有两样。反之亦然。如果放弃投入规模不变的假设。比如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单位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和资本,从而获得更大产量。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由于需求量不会相应增加,新增产量的单位平均成本不会像外因决定的增产那样会下降,因而在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农民不会获得正常利润,甚至亏本。因此,他们不会靠增加投入的方式来增产。这一理论假说解释了农民在农产品丰收之年宁愿不采收,让其腐烂在地,以及农民缺乏对农业投资积极性的“怪”现象(杨继国,2003)。

总之,从粮食安全角度分析,粮食产量应该随着人口增长而持续增长,甚至快于人口增长,备充足的余粮以应不时之需;但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否不由粮食产量的多寡决定,只由需求决定,而对粮食的需求缺乏弹性,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只是个定量;减少粮食产量会减少成本,人均收入反而可能增加。因此,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提高是存在矛盾的。

三、双重目标的实践冲突:统计验证

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矛盾能否得到统计数据支持呢?“表1”运用1978-2010年的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的收入等指标展示这一问题。从表中可以看出,从表中所列30多年的指标看,粮食产量从总体上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但是在波动中增长的。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超过三分之一的年份甚至产量绝对下降,即1985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7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尤其是从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高峰后,产量一路下滑,到2003年粮食产量还只有1986年的85%左右。然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却一路攀升,虽然从速度看也有波动,但没有负增长,远远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长率。这说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粮食产量的增长无必然的联系,主要是非农产业带来收入的增长。

为了说明粮食产量与农民从粮食生产获得收入的关系,必须通过比较二者的增长情况。但由于单纯粮食收入的数据不易获得,且种植业主要由粮食种植构成,姑且用种植业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与粮食产量的数据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农民从种植业中获得的收入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其增长与粮食产量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无必然联系。从结构上分析,种植业收入增长率有几个跳跃性的年份:1983年增长419%,1990年增长37%,1994和1995年的年增长35%左右。这几个年份都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年份: 1984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98.07%,1990-1995年间,全国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86.53%,其中粮食收购价格提高103.16%。在1994年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幅度高达46.6%,拉动市场上粮食价格的上涨。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粮食零售价格处于34.4%和48.7%的高位水平上(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2)。可以认为,这些异常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提高所致。1978年前我国粮食全部实行统购统销,价格定得很低,因此,粮食长期处于短缺状态。1978年国家对粮食提价,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相应增加了农民收入;1985年对粮食统购政策进行了改革,实行“双轨制”,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前几年的粮食增产,国家在粮价过高时抛售粮食,使粮食价格下降,导致1985-1988年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农民从种植业获得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为降低,平均增长率不到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决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粮食生产基本由市场价格调节。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粮食生产的短缺导致价格上升,加上20世纪90年代全面的通货膨胀拉动粮食价格更加上升,刺激了粮食的增产,1996年比上年增长了8.13%; 同时价格的大幅上升使农民从种植业获得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粮食的增长速度,且幅度较大。粮食价格从1996年起开始下降,粮食产量又开始徘徊,1997-2010年平均年增长仅0.67%,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且三分之一的年份为负增长,大起大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却不断增加,为8.45%。而同期种植业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为-0.96。即是说,粮食产量的变动基本不会使来自粮食的收入同比例变动(见表1,为了直观,将上表绘成“图1”)。

对“表1”统计数据的总体分析和对“图1”的观察得出如下三点结论:

第一,曲线分为明显的两段:以1992-1993年为界,前后明显不同;之前是个比较低水平,且增长不明显;之后突然跃升。原因是1992年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对农业的调节其主导作用。农业纯收入加速上升且远远快于其他曲线的上升速度,说明非农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所以,本文提出的“农业收入恒定说”主要适用于后半段。不变价格计算的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虽然整个曲线看,变化不明显,但也分为上述的前后两段。粮食产量虽然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后半段波动弧度加大;一方面说明粮食生产的刚性需求,同时说明市场调节下的粮食生产加大了粮食生产安全的不确定因素。

第二,若用当年价格计算,农民收入与粮食增长1992年以前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矛盾,但也无正相关关系,主要受价格调整的影响。1992年以后,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粮食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矛盾的趋势;尤其1996年以后,粮食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反向运动,而种植业收入却有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这说明,在市场竞争假设条件下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增长矛盾的命题基本得到证实。

第三,如果用不变价格计算,则无论粮食产量是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始终保持较平稳上升的势头;而种植业人均纯收入则从1985年起就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1983年的急剧变化只是不合理粮食比价的大调整的结果。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取消粮食价格双轨制后,种植业人均收入就基本保持不变。不变价格计算的结果更好地证明了农民从粮食中获得的收入只是个定量的理论假说,虽然有些波动,但市场化后,平均增长率基本为零,波动可以解释为“误差”和其他非市场竞争因素导致的。这个结果也更好地证明了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四、冲突解决:假设前提的进一步讨论及其蕴含的政策含义

理论和经验都证实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似乎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可兼得。然而政策目标又必须同时达到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这两个目标。但如何克服这双重目标理论上的矛盾和实践中的冲突呢?答案就在理论假说的前提和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中。在理论分析时我们设定了5个假设前提,现分别进一步分析,从中得到一些政策建议的启示。

(一)完全竞争假设

这一假设虽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在存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业是相对的“竞争行业”,工业部门则是相对于农业的“垄断行业”。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是竞争的弱势一方,农民无法通过发展农业自身增加收入,反而会加大城乡差距。其政策含义是在农业领域需要政府干预,对粮食生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以保护价收入粮食和对农业补贴的政策,但这一政策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问题主要出在补贴的方式上。以前主要是将补贴补给流通企业,结果只有很少一部分落实到农民手中。应该将这种间接补助变为直接补助,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激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农民自己应该组织起来,以集团的力量对抗工业垄断集团对农民利益的侵蚀。政府需要在农村改革的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不变假设

从粮食生产获得的收入是一个定量的假说是建立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不变的前提下提出的。因为粮食产量的变化不影响粮食总收入,在粮食需求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减少,则人均收入会提高。实际上,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口减少,总人口不变前提下相应非粮食生产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增加,因而粮食价格会上升,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在总人口增加的前提下,如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下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平均从粮食生产中获得的人均收入相应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包括狭义的农业(粮食种植业)、养殖业、副业(含经济林木种植, 产品加工,一般工商服务业,外出打工等)和政府转移支付。其政策含义,就是将生产粮食的人口绝对减少,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狭义农业人口比例。换言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将种植业的劳动调整到非种植业,实行多种经营;二是从农业调整到非农业,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农村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全国总人口总是不断增长的;由于经济发展,非直接食用的粮食增加。为了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非直接食用粮食需求的增长,在不断减少粮食生产人数的前提下,同时要使粮食产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应该在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入手。物的因素主要包括对耕地的保护及其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生产能力(任柏强,2003)、农业新科技推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产品新品种的培育、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朱晶,2003);人的因素主要指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包括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设施等。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使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业单产。农民素质提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同时只有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才能最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农业产量。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不能直接提高农民人均收益,降低农民数量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需要转移部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又是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的前提。因此,劳动者素质提高是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共同条件。

(三)粮食“同质”的假设

粮食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有高、中、低各种档次。收入水平比较低时人们愿意消费档次比较低的产品;随着收入的增加,对比较高档次的需求增加。较高档次的粮食产品的价格较高,因而粮食生产应根据人们收入水平的变化,提高需求层次,种植品质(档次)较高的作物品种,可以获得较高的人均收入。其政策含义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多元化生产和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将粮食生产和其它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一体化,也是解决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矛盾的方式之一。

(四)所有粮食都直接食用的假设

事实上,许多粮食是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和食品加工业原料,乃至工业原料使用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非直接食用的粮食需求越来越大,会拉动整个粮食需求。这一方面会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但另一方面,粮食的非直接食用的增产无助于粮食安全。政策含义是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对粮食的食用和非食用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控。

(五)封闭经济的假定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粮食的对外贸易可以利用国外粮源进口,保证国内对粮食的需求,从而有利于粮食安全;同时,如果国内某些品种的农产品过剩,或者按照比较利益原则适当进行粮食生产的国际分工,加大农产品的出口,可增加农民收入。不过,另一方面,粮食商品的开放度加大,由于国内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发达国家低,从而大量的粮食进口影响到国内的粮食市场和农民收入。同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不利于紧急时期的粮食安全。因此,粮食的国际市场是柄双刃剑,需要发挥国家的作用,掌握好粮食进出口的分寸。中国加入WTO实际上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市场环境。

(六)启示与政策建议

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应该在粮食丰收时储备粮食,以备歉收之年用;应该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曾善静,2011),并对农民种粮给予补贴,保证农民在粮食增产的情况下,也能从种粮中获得收入的增加。

五、简短的结论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是我国目前要实现的两大目标。但是,由于农业的特殊性,理论分析和统计数据都证实这二者是有矛盾的。这一矛盾不能依靠市场机制的本身来解决。需要靠政府对农业的特殊保护和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保证粮食的持续生产能力和潜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不是靠剥夺农民、扩大城乡差距达到的,因为这不但会影响有效总需求量、牵制整个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而且严重削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的政策选择必须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个目标同时达到,二者不能偏废。同时实现两个目标的关键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等农业公共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粮食生产潜能。农村的改革制度设计中,应该加强农民的组织性,以增强其与工商业的竞争力。从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拥有的人力资本差别和改进与工商业组织的竞争态势入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树立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持续稳定之目的。

注释:

①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第9-10期)上发表了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指出未来中国的粮食供求会陷入严重的危机,并将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粮食,从而引起国际粮食市场的混乱。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回顾与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02,(50).

[3] 任柏强.粮食市场化改革与粮食安全[J].经济学动态,2003,(12).

[4] 吴志华,胡学君.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J].江海学刊,2003,(3).

[5] 杨继国.二元市场结构: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J].财经问题研究,2003,(10).

[6]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J].经济研究,2003.

[7] 齐超. 制度含义及其本质之我见[J]. 税务与经济,2009,(3).

粮食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汇率 J曲线效应理论 粮食出口 出口退税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70-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币升值;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公开撰文批评人民币机制;4月美国130多国会议员又美商务部和财政部,要求对中国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面对各种呼声,我们不禁要问,人民币汇率真的需要升值吗?如果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具有特殊性质的商品――粮食的出口贸易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汇率影响国际贸易的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中能得到证实吗?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说

假说一: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呈反向相关关系。根据一般原理,人民币汇率升值,粮食的出口将减少;人民币汇率贬值,粮食出口将增加。本研究将借用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数据,与中国粮食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验证上述假说。

假说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将表现出阶段性。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粮食的国际贸易合同一般在产品交付的前一年即已签订,这就意味着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滞后期要达到二年的时间。本研究将通过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设定人民币汇率的滞后变量(滞后2期),与中国粮食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来验证上述假说。如果这一假说正确,就能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影响的滞后效应是存在的,进而为确定人民币汇率走势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未来影响提供依据。

(二)模型构建

1.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假说一。根据假说一,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呈反向相关关系,由此建立中国粮食出口额(EXt)与人民币汇率变动(Rt)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以下回归估计方程:

EXt=α+βRt+μt(1)

2.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假说二。根据假说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不一样,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为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粮食进出口合同的签订一般在交付的前一年,所以笔者将上述模型中的人民币汇率滞后2期(Rt-2),分析中国粮食出口额受人民币汇率变动滞后效应的影响程度,建立以下回归估计方程:

EXt=α+βRt-2+μt(2)

3.变量的选择与模型的修正。(1)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与消费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政策供给的角度看,中国于1985年开始对出口贸易实行退税优惠,这对中国粮食的出口产生了影响,为了与该政策相吻合,笔者将出口退税率(D)作为自变量考虑在模型之中;从需求的国家层面看,粮食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粮食的出口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代表(G)将中国粮食消费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引入模型之中,则(2)式可以变换为:

EXt=a+βRt-2+χD+δG+μt(3)

(2)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随着发达国家对粮食技术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粮食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张亚斌等,2003)。国内粮食和食品的出口地位在不断下降,1980年中国粮食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7.22%,2003年的比例降到了4.89%。这其中有结构变迁的因素,但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粮食出口的负面影响很大。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定性变量,因此在模型中有必要引入一个虚拟变量(T)来衡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则(3)式可变换为:

EXt=α+βRt-2+χD+δG+εT+μt (4)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2―2009年的人民币汇率(包括当期的实际有效汇率和滞后2期的名义汇率,均以1997年为100)与中国出口退税率(%)、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额(百万美元)进行回归分析,样本的选取主要考虑到中国从1985年才开始对出口实行退税优惠。

粮食出口贸易额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人民币名义汇率数据来自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自金俊峰的研究,并经笔者计算获得;各年份出口退税率数据来自商务部网站,并经笔者计算获得;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伟的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来自张亚斌等的研究。

四、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3.1通过对中国1992―2009年粮食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如下两个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每个估计的回归系数,包括常数项,至少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而且对该方程的F检验也非常显著,这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较强,调整后的R2也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DW值表明模型无正的一阶序列相关迹象。

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程度反映在当期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上(-5 109万美元)比反映在滞后2期的名义汇率的影响上(-1 069万美元)更为明显,出口退税率、消费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粮食出口的影响都非常强烈。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以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等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假说一和假说二都成立,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呈反向相关关系、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不一样,这也进一步验证了J曲线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就人民币汇率而言,滞后2期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不如当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大,这表明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而非官方名义汇率,才是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重要原因。而人民币官方名义汇率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而实际有效汇率对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从这个意义上看,就促进中国粮食出口贸易而言,官方的名义汇率应该朝着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方向走。

参考文献:

[1]孔祥智,李圣军.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2]陈文汉.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影响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11).

[3]王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业的利弊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4]苑林娅.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5,(7).

[5]冯冲.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影响研究[J].经济观察,2007,(4).

Appreciation of China’s Food Exports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ade

WAN Chen-gang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zhou 519090,China)

Abstract:J-curv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export trade,this paper by constructing econometric models on the exchange rate of China’s food exports to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y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of China’s grain export trade confirmed.Study further shows that Chinese food exports and the current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was significantly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vious two years and RMB nominal exchange rate is greater than the inverse correlation of the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the year.In addition,the export tax rebate rate and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on exports of food also had a greater impact.

上一篇:员工生产安全责任制度范文 下一篇:日语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