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30 22:43:37

县域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常德市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常德地区1988年撤消,建立常德市后,县域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在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固,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工业经济增长仍然乏力,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加大对常德市县域经济的研究,将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实力。

一、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共有县级行政单位9个,其中县域单位为6县1市,包括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和津市市。常德市总面积为18190平方千米,县域国土面积1544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4.9%。2009年末,常德市总人口达到616.69万人,其中县域总人口为492.79万人,占总人口的79.9%。2009年常德市完成地区CDP为1239.2亿元,其中县域CDP总值为 646.79亿元,占常德市CDP总值的52.19%,只有桃源县、澧县、石门县三个县的CDP超过100亿元,其中桃源县以CDP总值为118.4亿元,位于湖南省2009年GDP总量第15名的县市;湖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20226元,常德市人均GDP为达到22496元经济学论文,而常德市县域人均GDP只有15571元,分别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76.98%,常德市平均水平的69.21%,且只有津市市的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9年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0亿元,其中县域财政总收入为27.7089亿元,占常德市财政总收入的39.58%,财政总收入超过7亿元的县(市)有津市市l个,2009年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909元,而常德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810.57元,均低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只有汉寿县、澧县和临澧县过5000元;略超过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4.31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9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996.42元,均高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有澧县和临澧过20000元。桃源县和安乡县的农业总产值超过了工业总产值。

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不强,经济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突出表现为大多数县域为农业经济,其发展水平仍然是低水平,低层次的。

二、影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县域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

由于常德市位于湘西北地区,属于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缺少对外开放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同时,常德市又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县域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加上各县(市)财力不足,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造成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明显落后,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工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常德市农民在县域居民中占有较大份额,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而工业企业少而不大,特别是龙头企业和拳头企业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3、人才匮乏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是人才匮乏。目前,常德市县乡创业人才、实用乡土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缺乏发家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区域内懂市场、懂经济、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人短缺才,造成农民增收缓慢。

三、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更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已从原来低层次、“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逐步过渡,经济发展已进入市场配置资源、需求引导生产、质量决定效益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常德的各区县市应牢牢把握紧紧抓住中部崛起,以及湖南“3+5”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承接“长株潭”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学论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支撑,以集群化发展为手段,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效益,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常德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2、立足县域农业自身的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以农业繁荣为前提。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县域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目前,常德市形成了以桃源县、澧县等为主的粮食产区;以澧县、安乡县等为主的棉花产区;以各县城郊及石门高寒山区为主的优质蔬菜产区;以石门县、桃源县等山丘区为主的柑桔产区;以桃源县、石门县、临澧县等省定烟叶生产区为主的优质烤烟产区;以山丘区自然草场和滨湖滩涂草场为主的草畜区。因此,各个区县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方向,打造生态品牌,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经。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产品加工,常德市的各个区县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连接点,作为农业产业调整的重点,作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发挥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带动区域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以快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快区域脱贫致富。常德市的西北部属于武陵山系的低山区,挺拔俊秀;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逶迤绵延;东部为洞庭湖平原。沅水、澧水两大河流横贯境内,支流众多,具有水乡的特色,这些特征造就了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常德市的各个区县应发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强化各级政府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完善旅游服务系统,进行旅游开发的招商引资,将常德建设成为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体的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城市,从而促进常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常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矿藏开采与加工的相互依存关系。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常德的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常德市各个区县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重点建设好县域内的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见表1),合理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

表1. 常德市县域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统计表

 

县域名称

主要工业

主要工业园区

安乡县

造纸、棉纺、油脂化工、橡胶、建材、机械、

安乡县工业园区

汉寿县

纺织、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

汉寿经济开发区

澧县

水泥、煤炭、氧化锌、芒硝、农产品深加工、轻工业机械制造

澧县工业园

临澧县

水泥、烟花、食品、陶瓷、机械、纺织、食品

太平工业园、安福工业园

桃源县

铝业、农产品加工、纺织、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制造

创元铝业工业园、漳江、热市、陬市工业小区

石门县

电力、食品、建材、化工、机电、硅砂(石膏)

石门县工业园区

津市市

汽车、盐化、食品

县域经济论文篇2

"郡县治,天下安”。自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斗转星移,改朝换代,县级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现实与传统的优势要求我们走县域经济之路,但路该如何走?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一、走近县域经济

1、农民老李的烦恼

5月,中原大地,阳光明媚。田间油菜花香,阵阵扑鼻而来。

位于中原L县的农民老李没有“五一黄金周”的闲情逸致,而是满脸愁容。5月5日,记者在他们村西田间见到老李时,他与老伴正在原是苹果园的自留地上栽种棉花。

“去年冬天,我把所有的苹果树全砍掉了。”老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没办法,因为苹果根本不赚钱。5年前,县里说,种苹果发财,我就腾出几块地栽上苹果树。我们村很多户都种了。可是,等到我们的苹果结果的时候,市场已经不太好,卖不出钱了。苹果上市的时候,没有销路,我就骑车去几十里以外的邻县村庄卖,一块钱十多斤,一天下来卖完还不足8块钱。卖不完的,有的坏掉了,有的干脆喂猪了。其他村民也像我一样,并没有发财。”

老李指着周围的田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原来这一大片地都是苹果园,现在都砍了。我们得到的只是丰产,不能丰收。”

老李还向《中国经济周刊》讲了另外一个“烦恼”:“10年前,县里组织村支书到山东寿光参观学习,回来后,就号召大家盖蔬菜大棚,种菜发家致富,当时,因为看到人家寿光种菜赚大钱了,所以我们劲头很足,一下子乡里盖了很多大棚,我也盖了四个。可是,一年后,种菜又赔钱了。因为不懂技术,而且我们这里的土质也不太肥沃。随后,又把所有的菜棚给拆了。”

说到这儿,老李苦笑着问:“谁能给我们农民指出市场在哪里?怎样投资?”

2、田老板的伤心事

同是L县的田老板原来在L县的一家“很赚钱”的工厂当工程师。后来,那家工厂由于经营不善,1993年破产。田老板这位工厂的“能人”成了“无业游民”。

1994年,田老板开了一家生产编织袋的工厂,随后几年,销路甚广,利润一路攀升。可是,2003年已经关张。

“现在,全县有20多家编织袋厂,大家产品都是一种,就只好拼价格,价格大战往往打得不亦乐乎,最终落个几败俱伤的结局。”田老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L县的其它一些编织袋厂大部分已经关闭,有的已债台高筑。

据调查还发现,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城市建设相互攀比等造成了县域经济特色不足,相互竞争,内部出现混乱,导致发展受阻。很多小企业处于同一加工层次、加工环节,很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县域经济中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应当考虑如何形成核心企业带动其他企业,从平行关系向立体和互补过渡,加强内部的协调机制与管理机制。

令田老板提不起精神的还有一桩“倒霉事”:2003年2月,县里提出“养牛”项目。田老板一时兴起,按每斤4元买了150头牛。当时预计今年价格会涨到每斤5元。

“又泡汤了。现在价格才3块多,另外,由于2003年遭灾,饲料很贵,比如,麦秸以前每公斤8分钱,现在却涨到每公斤两毛五分钱。牛是长大了,可是价格一点也‘牛’不起来。现在,所有的牛都还在圈里。”田老板懊恼地说:“估计今年底就会倒闭。”

据了解,当时,L县一共建了15个养牛场,准备投资1000多万。可是,至今,分文未到。而2003年L县建的养牛场几乎都倒闭了。

“光号召,没有引导,资金不到位,形不成规模,怎么发展?”田老板满腹怨言,“我当时建的养牛场是养400头牛的规模。把养牛场建好了,却没钱买那么多头牛。”田老板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我在寻找机会干别的。但是,资金一直是个问题,几家银行对民营企业几乎不贷款,不过,听说一家银行给正在修的高速路贷了2个亿。”

说起资金,老李也一筹莫展:“贷款真难。我的两个孩子在广东打工挣的钱,还有借的一部分,都赔了。怎么办呢?”

“没有金融支持,光‘小打小闹’,能做大吗?从县域城市经济看,资金匮乏,缺乏后劲。”L县一位退休的某银行行长坦言。

3、L县的困惑

其实,无论老李还是田老板,他们一直困惑的问题也是L县政府几十年来一直被困扰的问题。如何发展和如何定位?L县政府的几届领导没有停止过苦苦的思索。

据了解,L县下辖10多个乡(镇),400多个行政村,70多万人口,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就是其最根本的资源,最大的特色。因此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就没有整个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目前,L县在工业化进程中还远未实现快速发展,工业化率与全国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工业化的大发展。

事实上,L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有陇海铁路经过,公路四通八达,220国道、106国道和310国道在县城交汇,连(连云港)霍(新疆霍尔果斯)高速与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公路在该县交汇,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体系。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什么却没能使L县发展起来呢?刚从外地谈判投资项目回来的L县一位政府官员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电话采访时颇有感触:“又没有谈成,关键是投资环境没有竞争力,没有吸引力。目前,‘软硬件’都不够成熟。我们这里的思想观念还不够开放,连观念都很难沟通,投资方会来投资吗?工业没有基础,又没有资金,怎么发展?”

“行政负担也太重。由于没有像样的企业,有点关系门路的,都想到政府部门工作,不少单位严重超编,有的甚至几倍超编。”该县一位政府部门官员说。据调查,L县现任副县长11个,最多时仅副县长就多达17个。

另外,L县是个农业大县,矿藏等资源缺乏似乎也是发展不起来的一个显见的原因。可是,该县一位刚刚退休的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其实,农产品本身就是资源。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

在采访中,人们普遍把“人”的问题放在首位。据了解,L县在三年内,换了三任县委书记、两任县长。

田老板也认为:“他们哪有心思抓发展经济。由于班子不稳定,特别是主要领导频繁调换,致使一套成熟的发展思路难以全面彻底实施,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政绩工程,项目选择上不讲实效。”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不少县的领导班子经常换,思路也总是变,对发展战略的实施很不利。”他说,我们不要因班子调动,就动摇了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视。

刘福刚认为,一个县整个政策的制定,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县域的建设,它的灵魂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战略问题是核心,是县委、县政府领导应该集中考虑的问题,有一个好的战略,就有了灵魂,全盘棋就会活起来。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县级政府如何定位?专家认为,县级政府的合理定位,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所谓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对于目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越位”、“错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代行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二、县域经济的尴尬

依据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的理解,县域经济的本意是指一个县(市)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既有城镇和乡村的经济,又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经济;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既有政府的经济(财税),也有老百姓的经济(就业和收入)。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在一个县(市)的范围内,基本都可以得到反映。

刘福刚也指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它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城市经济冲撞。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了9亿,而且从全国来看,县域内国土面积有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出路在于县域经济,它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出口。”刘福刚说。

1、找不着“北”?

县域经济本来具有很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看来越来越迷失方向。和L县面临的情况一样,许多县城对自己的发展定位模糊,有撤县建市的,有搞“特色”的,有发展卫星城的,有盲目地扩大城区面积,一味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的,甚至机械地借鉴其他县域发展模式,忘掉了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反而导致了发展的落后、资源的浪费。这种夹在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中间的经济板块,它的发展方向到底在哪?

L县似乎还在“瞄准”。

田老板说:“现在,我们县没有一个工厂,原有的几个工厂都已经倒闭,无一‘幸存’。

乡镇企业更是糟糕。仅有的几个工厂,也都是民营的。”

老李也表示:“现在,不知种什么能赚钱。整个县的农业没有特色,没有规模,难以成气候。”

目前来讲,也许L县的困惑正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困惑,而这一困惑又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羁绊。

传统上讲,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中国经济被分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中国人被分成了“市民”和“农民”,城市与农村之间有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从时间上说,1980年代是农村经济时代,改革从农村开始,重点在乡村;进入1990年代,改革转向城市,城市经济拉开序幕。从空间上看,出现了东南沿海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城市群。难道中国经济就一直要如此泾渭分明地“二元”下去吗?

事实上,在城市群与农村二元经济之间是县域城市经济,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2003年县域GDP占全国的63.4%,县域中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几乎各占半壁江山,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2、城市化的诱惑

“郡县治,天下安。”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历代兴替,惟县的建制至今不变,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一次城市发展峰会上,专家预言,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将成为国家新一轮财富聚集的“火车头”,三大城市群集聚财富份额将达到全国的65%。

对此,人们不禁提出质疑:我们的经济学家动辄拿纽约、东京、伦敦GDP占24%、26%、22%作参照和追赶目标,怎么忘了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呢?

一位长期从事县域经济报道的媒体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从我国经济史来看,中国是从农耕经济发展而来,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了很大分量,过去所谓的城市主要也是集市的放大,本身就带有典型的县域经济特征。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已经走出注重发展超大城市的时代,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化的弊端,相反他们更加重视小城镇的发展。而我国地少人多的现实,必然导致过度城市化的浪费,而县域经济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应该说强调发展县域经济,不啻为实事求是地符合传统又有后发优势。

“一些学者在向我们的政府官员和老百姓介绍城市化的理论和西方的城市化。有些学者研究了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和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后,得出了一些悲观的结论说,中国在现在和未来恐怕不是能不能城市化的问题,而是被过度城市化的洪水淹没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建华博士说。

三、拷问“市管县”

与此同时,随着提倡壮大县域经济的呼声日高,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市管县”体制遭到“讨伐”。

日前,L县所在省最新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这份最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被认为是历年来该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含金量”最大的一次。

其中规定,该省20个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和5县(市)搭上了扩权的班车。这些扩权县在经济管理权限上几乎是和上级地级市“平起平坐”了。

一份调查显示,虽然该省县域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水平仍然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活力不够。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不少体制上的问题,县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力极不相称。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没有最后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982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肯定辽宁省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经验,发出《关于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的通知》,并批准了江苏全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全国各省、自治区都扩大了试点,从而出现了市管县的新高潮。

不可否认,作为现代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市管县体制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由于市管县体制缺乏系统配套的城市发展机制和人口政策的平台,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群区行政区划管理中的最突出矛盾。尤其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

四、路在何方

1、准确定位是关键

L县某届主要领导曾向全县人民承诺,要把该县建成“江南水乡”。而L县的现实是:盐碱和沙地“十分丰富”。历史也证明,那是一场“闹剧”。

县域经济是小城镇经济。它既不同于国家宏观经济,又不同于企业微观经济,既不完全是农村经济,又区别于城市经济,其准确的定位只能是作为城乡经济结合部和交汇点的小城镇经济。

刘福刚说:“在制定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一定要对本县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给予一个准确的定位,确定自己和全局的关系。县域经济的定位一定要和整个经济发展全局结合起来,跳出县域,从别人的眼光、从市场的眼光看定位,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从本县情况自我定位。”

从百强县分布看,大都在“城市群”周边,实属卫星城。县域城市经济在“抓大放小”和市场竞争面前处在萎缩和萧条当中。从农村经济看,始终受“三农”困扰,收入、教育、医疗、生态、水利、农资等矛盾重重。尽管,今年国家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超过500亿,但面对广大的农村、农民得到的也还是杯水车薪,与国家对城市群经济的投入相去甚远。比如,从现在起到2008年,预计北京市筹办奥运总投资将达到1.5万亿。高速列车、高速公路虽然节省了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但中国的乡村却在“边缘化”里愈走愈孤单。

其实,市场经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谁能够率先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因此,要进一步树立“平等、竞争、效率”的市场经济观念,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综合配套改革,实施阳光政务,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政策保障,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而政府也需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学会用经营的理念、竞争的法则、调控的手段驾驭县域经济,切实从主要由政府当主角,主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发展,转到由民营经济当主角,靠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上来。

2、打好“特色经济”牌

定位准确其实也即清楚自己的特色在哪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县域经济的一个核心就是要打好“特色经济”这张牌。

老李不解地问:“我们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苹果、葡萄、大枣,可是怎样发展电视上讲的‘特色经济’,让我们百姓富起来?”

“我们还在探索。希望尽早走出一条‘特色’路。”L县一位政府部门官员说。

刘福刚认为,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资金、技术、人才,而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的自然资源。所以,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必须依据其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来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另外,他强调,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对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要破除“大而全”、照搬模仿、盲目跟风、粗放加工的观念误区,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照此思路,城镇化建设浮出水面。

3、小城镇之路

现在,L县被所在省确定为25个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

该县一位主管经济的副县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让农民进县城才是中国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小城镇在县域经济中所起的辐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在城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县域小城镇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刘福刚认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他还指出,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而小城镇经济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当作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当作工业化的载体和民营化的平台,从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小城镇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

另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小城镇作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落脚点,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

五、县域扩权

要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扩权已是箭在弦上。

据子解,省管市、市管县(市)的财政管理模式,将被湖北省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省管县(市)的财政管理体制。此项重大改革有四个原因:一是财政部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要求;二是目前县(市)一级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县乡政府债务沉重,资金调度困难,绝大部分县(市)依靠省财政转移支付,才能保证国家规定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正常发放;三是部分市由于自身财政比较困难,不同程度地集中了一部分县(市)财力,省对县(市)财政的一些扶持政策和补助资金等难以及时落实到位;四是省对县(市)的财政信息和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不够及时,难以加强对县(市)财政的有效监管。

而“浙江现象”似乎早已证明“市管县”是如此多余。浙江省的财政体制是省直管地、县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地区一级(市)财政只对省财政有结算关系,且预算内财政收入仅限于地级政府所在市,而与行政辖区内的县(市)没有对应的财政结算关系。

2003年11月23日,由中国县域经济研究所等负责评定的第三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浙江省获27个席位,占1/4强。县域经济占浙江省GDP的7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实力及其增长却反而没有县域经济实体那么快那么强。

国内其他省市一般是强(地)市弱县(市),浙江为何截然相反?浙江省农办、浙江省财政厅和(地)市、县(市)财政局负责官员认为,浙江这一经济增长格局的形成与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有很大关系。与浙江省财政的“省直管县”相适应,“地级市的权力逐渐弱化”,并实现“市县分治”,即“市”只管理自身,县改由省直接管理。

对于为什么浙江要省管县,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表示“只有强县才能富民”。

可以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思路。应该以民为本,抓住当地区域的比较优势,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将农村的资源、城市的消费和当地的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一种良性循环的城乡协调经济。惟有此才能真正撑起21世纪的中国经济。提升农业,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了无公害苹果、优质大枣、速生杨、食用菌、优质烟叶、绿色蔬菜、优质中药材、优质牧草等规模优势。二是着眼探索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建成了集科技、经济、生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1200亩高科技业示范园一期工程,科技含量走在全省前列。

大力发展特色城市。灵宝市利用被列为全省加快城镇化进程26个重点县(市)的有利机遇,综合运作土地资本、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品牌形象等城市资源,加快老区建设和新区绿化亮化美化,城市经营水平整体档次和审美品位有了明显提高,并涌现出一批“中州名镇”和“中州新村”。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灵宝市强力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和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多元化吸引社会资金,倾力打造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这一知名品牌,加快推进荆山黄帝铸鼎遗址、鼎湖湾、亚武山等骨干景点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县域经济论文篇3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最大限度地把县域的发展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性措施来认真落实,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和根本之道。我国县域国土面积大,人口多,2011年全国县域GDP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因此,县域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我国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好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加强社会建设,完善县域城乡社会管理体系,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等重点难点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与县域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和谐离不开发展,发展也需要和谐,在发展中增进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这是齐头并进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县域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是推动县域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县域范围内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县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就现实而言,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在县域范围内凸显 中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考验中暴露得比较充分,集中体现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问题上。有专家作过测算,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城乡差距就远不是3倍,而有可能会是6倍以上。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地区特别是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2003年,有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县,人均GDP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的一些经济落后县还处于温饱阶段,有的甚至还没有摆脱贫困。实事求是地说,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是我国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如果不能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妥善加以解决,将会危及经济、社会的稳定,特别是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显然,造成县域范围内的城乡差距和市民与农民的贫富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不公,譬如有些地方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非法致富现象,有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获取暴利,有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这实际上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农民利益的一种严重损害和盘剥。 (二)农业大国和小农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县域范围内一时难以改变 农村人口多,农业分散经营等问题加剧了县域特别是农村发展在分享工业化成果上的矛盾。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导致公共资源占有不公,公共产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太少,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比如,2002年全国农村还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和大量的自然村不通公路,还有33%的村庄没有喝到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到50%。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传染病出现扩大蔓延趋势,甚至在我国已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又死灰复燃。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县域内广大农民行路难、饮水难、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进城难等等。在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过程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房地产开发日益升温,而带来的却是向农村、向农民强制性地征地,克扣法定的补偿标准和推诿就业安置等,致使农地纠纷、拆迁矛盾、就业困难等问题加剧。从环境保护的情况来看,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城市,而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严重缺乏,农村污染的治理 更是面临着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投资缺的尴尬局面。 (三)“三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极大地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化不发达,农业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例如,1998~2002年国家连续发行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资金1897亿元,只占28.7%。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年久失修和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等支持农业、农村、农民政策不到位,农业补贴少使不少地方粮食增产而农业不能增效、农民不能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再加上非农产业发展不平衡,很多农民的非农就业渠道不畅,非农收入增加不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消费水平低(如表中所反映的情况),农村市场启动难。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和效益低下,又直接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快、规模不大、效益不好,对推动县域社会发展基础保障作用难以发挥。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比较表 年份 农民收入 市民收入 城乡比 农民消费 市民消费 城乡比 (元) (元) 乡=1 (元) (元) 乡=11985 397.6 739.1 1.86 317.4 673.2 2.121990 686.3 1510.2 2.2 538.1 1278.9 2.41995 1577.7 4283.0 2.71 1310.4 3537.6 2.72000 2253.4 6280.0 2.79 1670.0 4998.0 2.992001 2366.4 6859.6 2.9 1741.0 5309.0 2.992002 2475.6 7702.8 3.1 1834.3 6029.9 3.292003 2622.0 8472.2 3.23 1943.3 6510.94 3.3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357、360、386页。 (四)农村社会发育不完全,科、体、文、教、卫的基础设施 严重缺乏,再加上腐败和黑恶势力在一些县、乡、村的客观存在,使部分县乡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环境不良,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受到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之一,其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完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县域范围内,中西部不少县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规模不大,质量和效益不好,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特别是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农村的普遍缺乏,致使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和实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管理的角度来看,很多问题与乡村两级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比较薄弱、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管理机制不活、漏洞较多等有关;与农村科教文卫事业落后,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法治意识淡薄,特别是有些地方的宗族及黑恶势力抬头、封建迷信盛行等有关;也与不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系列扶持农业、农村、农民政策有关,等等。事实上,从县域这个层面上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不提升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不优化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将无法完成。 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个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决定物质满足的水平,而物质水平的丰裕程度决定了人们在精神方面的现代化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县域特别是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能力与活力,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直接相关的。县域经济属于地域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范畴,是县域内经济结构和经济运动的总和,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处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据《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反映:2003年,我国县域平均人口45.53万人,县域GDP平均为32.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21亿元。县域占据了四分之三的人口,六成的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市场和八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县域财富、实现县域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从各地特别是各县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县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原则,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县乡两级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突破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体制性因素阻碍。著名的“诺斯悖论”指出:国家(政府)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就我国目前的行政和经济管理体制而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绩效如何,与县乡两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行政能力强弱、政府制度好坏直接相关。要把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来抓,进一步转变县乡两级政府职能,要通过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问题,把体制、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按照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在建立公共利益的表达机制、完善政府的回应机制、规范信息公开制度的同时,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和严格的行政问责机制,切实规范县乡两级的政府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在农村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总之,必须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行政管理等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第二,“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策环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两级财政的困难,切实扭转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是 增强县域经济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占了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有关专家估算,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既能够有效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状况,为农村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并为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又能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力度,彻底改变靠“工农业剪刀差”来完成“经济起飞”要求的资本积累的传统做法,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第三,创新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扶持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基础。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人增、地减、水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坚持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来谋篇布局,在结构特色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城乡一体化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村工业的优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发挥乡镇企业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蕴藏着的巨大潜力,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良品种、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等,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增强教育能力,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能力,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开辟新的途径。 第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提供有效载体,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开辟新的路径。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从国情、省情、县情出发,科学地认识我国的要素禀赋,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根据县域人口众多、劳动力科技文化等偏低的实际,坚持以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城镇就业率为抓手,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就业容量的关系,始终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农民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内涵、功能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实施县域工业化战略;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主体运作规则,依靠科技进步和起点高、区位条件好的工业园区的作用,加快县域工业企业的改组、改造,提高县域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县域内积极稳步地推进城镇化;要切实运用好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县域城镇化的成果,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支撑作用,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为农民转变为市民、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的和谐协调发展不断开辟新的路径。 第五,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纠正片面的工业化战略,在促进农业、农村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稳定发展。要深化城市和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深化农村改革,尤其要在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使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与工业、城市、市民的发展享有同等的待遇,分享到共同创造的成果;认真总结农村税费改革的经验,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大力推进户籍管理、土地等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就业制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 能培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减轻农业、农民的负担,支持保护农业、农民,为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稳定机制创造条件;要讲究科学与效率,维护公平与正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县域特别是农村社会管理水平;要坚持按生态和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依靠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力量,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加速县域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第六,因地制宜、因县施策,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通过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村保障性分配问题,为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依托。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居民交通、通讯、饮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县级政府要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支持下,逐步解决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的就业、基本公共医疗和义务教育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逐步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十分关注县域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坚持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在确保低收入层的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少有所学等落到实处。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减轻县乡两级财政向农村公共设施、特别是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投入的压力,为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现实中反映出来的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社会不协调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省情、县情、民情有关,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有关,与县域内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有关,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有关。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五统筹”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推进区域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提高县域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真正为广大农民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安居乐业、生态宜人、生活殷实、欣欣向荣的幸福家园。

县域经济论文篇4

一、衡阳县生态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衡阳县林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92年消灭宜林荒山,1996年实现全面绿化达标。全县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实现持续、同步增长,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稳定的森林安全健康体系,为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衡阳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通过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长江防护林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森林面积和绿地面积迅速增加,全县现有林地面积190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59.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7%,比工程实施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2018699立方米;林种结构趋向合理,全县生态公益林地97.1万亩,商品林地91.5万亩,比例约为1:1;森林生态功能不断增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比前期增加3.6万亩,野生动植物种类增加82种,丰富了种质资源,增强了森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林业产业建设。衡阳县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加大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林业产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天天见”梳篦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在库宗建立木材加工一条街,加工户达500余家,并成立库宗木材加工协会,实行行业管理;在金溪、金兰、井头等楠竹主产区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竹产品加工企业,并成立楠竹加工专业合作社;利用人文景观和森林资源在岣嵝峰森林公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目前,衡阳县正在规划发展油茶、苗木两大产业,兼顾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林产精深加工业、森林生态旅游、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等其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楠竹产业,为林业建设增添经济活力,进一步促进生态建设。

3、生态城市建设。为实现森林城市目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区生态建设,一是在县城建立了2个休闲广场和一个休闲公园其中船山广场占地面积110亩,是全市最大的城市广场,具有文化集会、主题雕塑、音乐喷泉、林荫休闲、亲水平台5个功能区,现已成为市民散步、健身、游玩、大型文化集会的主要场所;中州公园占地面积180亩,过去的一座荒岛,现已变成碧水环绕的绿洲,成为人民休闲、健身的乐园。二是对主要街道两旁和居民小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庭院的空地,选用乔、灌、花、草植物多层次主体配置进行绿化美化,修建小游园,增加健身、娱乐、卫生设施。创建了300个园林式单位,其中省级5个、市级12个、县级283个。生态社区建设给市民活动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场所,市民感到绿在身边、美在身边、乐在身边、舒适在身边、健康在身边。环境陶冶了市民,市民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市民自觉爱绿、护绿、植绿,加快了城市生态建设步伐。

(二)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脆弱。全县林地面积190万亩,用材林面积32.8万亩,森林资源蓄积790125立方米,亩平2.4立方米。“远看一遍青,近看没几根”。楠竹、油茶林木分化严重,林分质量差,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县城人均绿地面积2.6平方米,城镇环境美化存在差距。

2、自然环境先天不足,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西南部的关市铁矿、井头花岗岩石材加工厂,东北部的界牌瓷泥矿以及中部诸多的砖厂、石灰厂等开发区域的山地面积和中东部的紫色页岩山地面积共占县域土地面积的40%,由于资源的开采,林地遭受严重破坏。该区域土壤母质多为花岗岩、紫色页岩风化物,保水保肥力弱,含沙量高,土壤结构性差,土层脊薄,根治难度大。春夏多雨,由于土壤含水量易达饱和,加上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出现滑坡、泥石流危害。

二、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措施

(一)营林措施

1、突出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利用中央投资灾后林业生态恢复的机会,继续认真搞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以项目为龙头,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严格营林技术操作规程,全面提升造林绿化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增加资源总量,改善我县重要江河源头和流域的水土保持和重要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充分发挥重点工程建设的骨干、示范作用。

2、重点抓好“三边”生态林业建设。“三边”即“城边、水边、路边”。作为衡阳县来讲就是要抓好“一城(县城和建制镇)、二河(蒸水河、武水河)、三路(省道、县道、乡道)、四库(牛形山、斜陂堰、柿竹、陈坪冲4座中型水库)”的全面绿化,发挥国土护库的功能,达到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促进农业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切实搞好封山育林。对全县33.2万亩疏林和通过封育能成林的林地实施封山育林。力争6年封育成林,继续推行圈养牲畜,大力发展沼气代柴,大幅度增加林地植被和森林蓄积。

4、下大力气全面改造尚未绿化的“三难地”。采取多渠道投入,多方式造林、种草措施,对零星的“三难地”进行全面绿化改造。通过造林绿化,恢复植被,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产发展和人们生活改善。

5、加强对中、幼林的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培育大径材,提高产出效益。

(二)保护措施

1、加强生态工程造林管理。“三分造,七分管”及时补植、抚育,严禁粮林间种,防止牲畜破坏,巩固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造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及时兑现退耕还林粮食和补助,让群众得到实惠,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保得住,不反弹。

2、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建立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规划面积8万亩,其中陈坪金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面积4.8万亩,三阳东山天然林保护小区面积3.2万亩。同时建立保护小区管理机构,制定保护措施,有效保护现存宝贵的天然林、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3、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一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全额管理制度,坚持凭证采伐,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二是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批审核制度,象保护耕地一样严格保护林地;三是切实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严禁乱捕、乱采、乱挖,着力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努力将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实现森林防火长治久安;五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及时抓好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竹卵圆蝽等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监控、预防和除治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山川秀美。

(三)综合治理措施

1、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的管理。对江河源头区、支流地段、国省道两旁、中小型水库、县城周围河流两岸一层山脊内的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按照生态公益林管护办法,全封山育林,严禁更新择伐,严查乱砍滥伐,一旦违反,终止试点。

2、加快建设城镇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和高标准的花园式、园林式单位,开展建设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宅院等适宜居住的生态社区,绿地面积要达到30%,县城开发区要新建广场和休闲绿地,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15平方米以上,提升县城绿化效果和景观效果。

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业。进一步建设好王船山故居、夏明翰故居旅游风景区,加快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县自然灾害较频繁,常出现秋冬连旱、滑坡、泥石流危害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去年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我县,损失巨大,严重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我县必须加速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强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植树”,尽快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荫化、庭院花果化、生态经济化,促进农村大生态建设。

三、强化行政手段,促进生态建设健康发展

(一)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加林业投入

充分调动林业经营者和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的积极性,把林业融入市场,做到发展方向上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资金投入上由“伸手要钱”向“项目争资、社会融资”转变。一方面跑省赴京积极“争项争资”,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等既有国家重点生态项目,争取启动新的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政策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运用市场机制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林业,这是解决林业建设资金短缺的根本途径,是加快林业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再一方面,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公益林按照社会公益事业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商品林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建设、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扶持。

(二)强化行政手段,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衡阳县现有生态公益林面积97.1万亩,其中部级61.57万亩,省级14万亩,生态补偿资金年达377.85万元,为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一方面县委县政府要根据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谁破坏生态,谁补偿,谁恢复”的保护生态的有效措施,落实相关责任;二方面确保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实惠。改变过去由财政发到村的方式,采用由财政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的办法,给农户发放手册,登记造卡,由农户持手册和有关身份证件直接到银行领取,彻底杜绝截留抵扣现象;三方面争取尽快启动市级、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落实补偿资金,以有利于严格保护好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重点防护地区的森林和植被,有效的保护好生态环境。

四、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建议

(一)全面推进国有场圃体制改革

当前,正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国有场圃在这股潮流中该如何转型,以壮大自身实力,走出困境。场圃的根本出路在于资本运作,资本运作的核心在于使森林资源转化为资本,通过资本运作,将森林资源推向市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当前,促进国有场圃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加速国有场圃体制改革,将场圃职工的岗位置换与森林资源的扩张相分离。把国有林场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把国有苗圃界定为商品经营型苗圃,进行定性转轨,确定其经营方向,调整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对生态公益型林场要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按从事公益事业单位管理,所需资金由县财政承担。国有林场要将森林资源评估进入市场,实行职工岗位置换,使职工进城发展二、三产业,利用资源与银企对接进行资源贷款抵押,实行资源与资产重组。同时要通过大量收购农户和小业主林场的山地和森林的办法,不断扩张森林资源的总量,形成资源、旅游与城市产业对接的经营链条,拓展林场发展空间。对商品经营型国有苗圃要全面推行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培育花卉苗木、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充分挖掘生产经营潜力,增强发展活力。

(二)充分发挥林业站生态公益林管护主力军作用

县域经济论文篇5

改革开放以来 ,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县域经济过分薄弱 ,已成为新阶段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广东省县域经济只有急起直追、加快发展 ,别无选择。根据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实际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提高认识、创新管理体制、重视战略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打好五个基础、创造六个环境。 一、当前广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2005年,广东省县域加快发展步伐,全省县域67个县(含县级市,下同)完成生产总值399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 1、产业升级加快。随着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工业从珠三角向周围地区辐射和扩散,县域的资源、劳动力优势与珠三角的资金、技术优势得到整合,使县域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升级加快。2005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1360.97亿元,增长19.0%,增幅比全省高3.2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增加值1378.09亿元,增长14.4%,增幅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明显加快。 2、产业效益较高。县域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对降低成本作用明显。2005年,县域增加值率达到39.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县域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简称财政收入)120.11亿元,占县域GDP的3.0%,比上年高0.35个百分点;增长29.4%,增幅比全省高2.0个百分点。县域人均财政收入278元,增长27.3%,增幅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3、投资快速增长。县域吸纳投资的能力明显增强,投资大幅上升。2005年,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5亿元,增长22.6%,增幅比全省高3.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64.53亿元,增长46.0%;更新改造投资143.39亿元,增长29.7%;房地产开发投资108.2亿元,增长25.4%。投资比率偏低的局面有所改善。2005年县域投资占GDP比重为30.6%,比2011年提高2.1个百分点。 4、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县域农业增加值占全省75%以上,其中粮食产量占全省近95%。2005年,县域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068.08亿元,增长4.3%。各类农产品中,粮食产量1319.77万吨,与上年持平;猪牛羊肉产量201.34万吨,增长6.8%;水果产量735.52万吨,增长3.0%。农业效益较高,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率63.0%,比全省高4.6个百分点;每公顷耕地创造农业总产值达到6844元,比上年多360元。 5、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减负”和“惠农”措施取得成效,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加快。2005年,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74元,增长9.5%,增幅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两者比例由上年的1:2.08缩小到1:1.9,远低于全省的1:3.15。 广东省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大发展,但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2005年县域占全省82%的土地,47%的人口只创造17.9%的生产总值, 6.7%的财政收入。从财政效率方面看,工业化对提升县域财政效率作用明显。增城、从化、台山、开平、鹤山等珠三角县居前5位,这些县经济总量大,工业化水平高,服务业较发达,创造财富的能力强,对省、市财政的依赖较小。值得一提的是乳源、佛冈等山区县,是以项目建设逐步替代传统财政扶贫方式的成功例子:2005年,乳源工业化率53.5%,佛冈工业化率53.6%,工业化率高其财政效果也好,两县财政效率居第6-7位。各县中,乳源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6.79%)最高,开平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比例(79.3%)最高。财政效率较差的有揭西、惠来、饶平、五华等县。各县中,信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21%)最低,和平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比例(10.1%)最低。 二、制约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工业化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乏力 虽然全省县域GDP构成中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高出12个百分点,但县域工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粤东部分地区,粤西和山区的大部分县域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产业。全省71个县(市)中第一产业产值高于第二产业的有40个,占56.34 %。许多县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主要在农业内部进行,三 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而且,目前全省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也仅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城镇就业困难,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工业化落后,又没有主导产业,就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第三产业也就难以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 ,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县域经济过分薄弱 ,已成为新阶段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广东省县域经济只有急起直追、加快发展 ,别无选择。根据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实际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提高认识、创新管理体制、重视战略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打好五个基础、创造六个环境。 一、当前广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2005年,广东省县域加快发展步伐,全省县域67个县(含县级市,下同)完成生产总值399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 1、产业升级加快。随着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工业从珠三角向周围地区辐射和扩散,县域的资源、劳动力优势与珠三角的资金、技术优势得到整合,使县域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升级加快。2005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1360.97亿元,增长19.0%,增幅比全省高3.2个百分点;县域服务业增加值1378.09亿元,增长14.4%,增幅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明显加快。 2、产业效益较高。县域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对降低成本作用明显。2005年,县域增加值率达到39.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县域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简称财政收入)120.11亿元,占县域GDP的3.0%,比上年高0.35个百分点;增长29.4%,增幅比全省高2.0个百分点。县域人均财政收入278元,增长27.3%,增幅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3、投资快速增长。县域吸纳投资的能力明显增强,投资大幅上升。2005年,县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3.5亿元,增长22.6%,增幅比全省高3.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64.53亿元,增长46.0%;更新改造投资143.39亿元,增长29.7%;房地产开发投资108.2亿元,增长25.4%。投资比率偏低的局面有所改善。2005年县域投资占GDP比重为30.6%,比2011年提高2.1个百分点。 4、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县域农业增加值占全省75%以上,其中粮食产量占全省近95%。2005年,县域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068.08亿元,增长4.3%。各类农产品中,粮食产量1319.77万吨,与上年持平;猪牛羊肉产量201.34万吨,增长6.8%;水果产量735.52万吨,增长3.0%。农业效益较高,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率63.0%,比全省高4.6个百分点;每公顷耕地创造农业总产值达到6844元,比上年多360元。 5、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减负”和“惠农”措施取得成效,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加快。2005年,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74元,增长9.5%,增幅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两者比例由上年的1:2.08缩小到1:1.9,远低于全省的1:3.15。 广东省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大发展,但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2005年县域占全省82%的土地,47%的人口只创造17.9%的生产总值, 6.7%的财政收入。从财政效率方面看,工业化对提升县域财政效率作用明显。增城、从化、台山、开平、鹤山等珠三角县居前5位,这些县经济总量大,工业化水平高,服务业较发达,创造财富的能力强,对省、市财政的依赖较小。值得一提的是乳源、佛冈等山区县,是以项目建设逐步替代传统财政扶贫方式的成功例子:2005年,乳源工业化率53.5%,佛冈工业化率53.6%,工业化率高其财政效果也好,两县财政效率居第6-7位。各县中,乳源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6.79%)最高,开平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比例(79.3%)最高。财政效率较差的有揭西、惠来、饶平、五华等县。各县中,信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21%)最低,和平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比例(10.1%)最低。 二、制约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nbsp; 1、工业化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乏力 虽然全省县域GDP构成中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高出12个百分点,但县域工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粤东部分地区,粤西和山区的大部分县域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产业。全省71个县(市)中第一产业产值高于第二产业的有40个,占56.34 %。许多县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主要在农业内部进行,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而且,目前全省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也仅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县级财政十分困难,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剧了城镇就业困难,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工业化落后,又没有主导产业,就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第三产业也就难以有大的发展,经济缺乏活力

县域经济论文篇6

(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西峡县加大农业投入,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产生了以林果产业、食用菌产业、中药材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基地,西峡县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转变。农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对贷款的期限、额度、品种等提出了新要求。一是额度上,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规模扩大,所需贷款资金增多,使小额农贷向大额贷款需求转变。二是期限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延伸了产业链条,延长了经营周期,对中长期贷款需求有了明显增加,过去春放秋收的信贷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需求。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

西峡县区域经济资源十分丰富,产业特色凸显,有利于当地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西峡县现正在大力发展五大产业集聚区:一是依托中草药资源的特色制药业;二是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的特钢及冶金辅料产业;三是汽车配件产业;四是特色农业产业,目前西峡县已形成了“药菌果”三大特色产业;五是特色旅游业。2010年6月底,产业集聚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占到了西峡县整个工业产值的85%,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三)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

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政策导向下,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西峡县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工业经济集群化、农业经济特色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旅游开发品牌化、发展主体民营化、规模经济外向化”的好路子,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由于城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因此农村金融市场需要更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等方面的贷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二、县域经济发展下农业银行的战略机遇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仅依靠政府和民间的投资是难以完成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农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在支持“三农”的进程中发挥着金融主渠道作用。作为唯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域都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拥有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形成了完善的组织和网点网络体系,积累了成熟的信贷技术和丰富的业务经营经验,因此农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还是县域基础设施建设,都对县级农业银行提出了更加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一)服务“三农”,优化业务发展

党中央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确定了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重返“三农”县域市场的农业银行,明确了市场定位,根据各区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整经营理念,优化了业务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县域经济必将迎来一个投入较大、发展较快的战略机遇期,也必将产生大量综合化、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这些需求将为农业银行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业务增长空间,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县城、3.4万多个农村乡镇,至2008年末,县域人口为9.28亿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9.6%,可见小县城却有大市场。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使农行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具有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增长模式高度契合。事实说明,县域经济发展使农业银行得益很多。

(二)城镇化建设,拓展市场空间

农村是我国具有最大消费需求潜力的地方,城镇化建设扩大了县域消费市场。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农村城镇化贷款至少需要投放6000多亿元,如果农行能争取到预算额30%~50%的份额,即可投放2000亿元~3000亿。农村城镇化不仅为本地区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增值服务,而且为农业银行拓展了信贷市场活动空间,从而带来丰厚的收益。

此外,县级农行有着丰富的市场资源,以西峡县为例,该地区根据其特色,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组成优势产业群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还优化升级了特色农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特色发展道路。这些产业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贷款,这就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

(三)政策环境良好利于发展

近几年,农行的外部经营环境逐渐好转。在2007年1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明确指出,要稳步有序地推动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实行整体改制,充分利用其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更好的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对于作为“三农”试点的县级支行国家还提供了优惠政策,如对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制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免征业务管理费和机构监管费,对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经营税等等。

总之,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县域农行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只要县级支行把握住客户目标,实施有效的发展经营战略,力争将县级农行打造成县域经济中的主流零售银行,县域农行就将大有作为、大有希望。

(四)同行业竞争不充分

当前,各家银行在城市业务、大客户、大项目等市场中出现“红海”特征,即局部市场竞争过度。而在广大的县域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较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现象,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蓝海市场。在大部分县区,只有农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部分金融机构设有网点,这就使农行的竞争压力相对于城市减小。此外,农村金融体系需要商业金融的参与,而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定位正好有利于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其他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格局。因此,县域农业银行具有充分的竞争优势。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县域经济论文篇7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对策见解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层次。

中国现有县和县级市2074个,总面积9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幅员面积93.8%;人口9.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4.46%。2000年全国县域经济GDP总量50930.2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9720.37亿元的52.3%。其中,县域粮食产量4.42亿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91.67%;棉花448.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0%;油料2245.11万吨,占全国的75.98%;肉类产量5548.7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58%。

由此可见,县域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和层次,不仅是我国的国土的主体,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是中国主要人口的居住地,养育着全国74.46%的人口。从经济总量看占全国半壁江山;而同时,县域几乎提供了全国粮食、油料、肉类的生活保障,是全国安全、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棉花、粮食、油料等基本原材料。它处在“城尾乡头”的位置,既有城镇也有农村,既有第一产业也有二、三产业,既有城镇居民也有农村居民,可以说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

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转2.大力发展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工业化,大力培育县(市)属企业,通过新型工业化不断扩大县域经济工业的增量。一要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突出县情和自己的特色,建立科学的县域工业发展规划。二要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措施,做大做强县域工业,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三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改变县域初始工业的粗放生产和经营,积极推进信息化、生态化产业发展,有效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四要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加强信息引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环境。

3.突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把县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经济就是形成自己的优势经济。为发展特色经济,一是调整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内容是降低县域经济的经济内容重复率。根据调查,目前县域经济小而全的体系基本没有打破。这种经济结构导致谁也没有优势,在市场经济好时一片繁荣,市场不景气时则一片凋零。调整原则不是什么一、二、三产业比重,也不是轻重结构比重等,而是优势比重,只要占优势,不管是什么产业,是什么部门,都应当重点发展,否则都应逐步淘汰。二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把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开发不足使资源整体闲置或品位开发缺位,又要避免过度开发,使稀缺性资源价值降低,寿命缩短。在发展特色经济中,一定要强调对稀缺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注意领域内市场,在巩固域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外拓展。对域外市场,在售后服务、质量、信誉上要给予域内市场同样的重视度;同时,要注意保护地方品牌,不要轻易放弃、更改名牌,以保证品牌的连续性、稳定性,离开了一定的地方品牌,特色经济将失去其最有影响的外包装。

4.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激发县域的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县域内各种资源的优势。重点要抓好两点,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切实搞好县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氛围。二是全面激发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局面。同时必须明确,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而是开放经济,只有扩大开放,加强与外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承接“两个转移”,积极引进经济要素,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县域经济规模的有限性和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要求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所以,在坚持自主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开阔视野,扩大开放,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克俭: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6,(2).

[2]游士兵隆刚:发展县域经济的经济思想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县域经济论文篇8

作者:张辛雨 单位: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要创新精简思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的“改造”优于“撤并”,把县域相应的分支机构逐步改造成以经营微小企业、小企业和个体户业务为主的专业零售支行,或者将所属县级支行整体移交给当地农村信用社。此外,央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处理好“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一是结合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改造成农村股份制或合作制商业银行。二是进一步强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符合“三农”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三是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适当降低门槛准入条件,通过加强培训确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四是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县域分支机构,进一步丰富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机构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关系,完善股权设置,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约束机制,严格风险监控考核,建立健全风险校正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增强服务功能,根据不同地区发展不同模式;适当采取国家扶植、地方政府负责制。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随着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更高要求,因此,要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一是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县域农业保险体系;二是要拓展县域资本市场,建立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等机构,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连续出台了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定向费用补贴、农村金融业务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扶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创新力度金融创新是金融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只有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才能与经济同发展。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金融也要不断创新,以增强其服务功能。要主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切实加大县域金融开放度,实现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创新服务。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建设,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可考虑适当降低税率扶持。二是发挥货币政策的扶持功能,加强支农再贷款的力度;三是发挥农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四是农业发展银行在大型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领域适当发挥其政策性作用。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工业主导型产业模式,即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产值比重较高,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工业主导县的金融支持应侧重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优化县域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植政策。例如,县域金融机构可以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贷款准入门槛,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服务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服务业主导县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应注重对旅游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首先,县域金融机构应支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综合考虑旅游产业链的资金投向,合理分配贷款资金。其次,县域金融机构要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满足旅游者的金融需求。例如,实现各银行的联网和拓展针对旅游者的消费信贷。最后,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现代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越来越鲜明的特征就是经济金融化,这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本文从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匹配发展视角,探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金融对策分析。面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县域金融等突出问题,构建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并针对县域经济中不同产业模式进行金融支持。

上一篇:餐饮安全责任制度范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范文